教师思想素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8:47

教师思想素质篇1

(一)要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思想品德教师是未来社会人才的生产者和培育者,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系统文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理想,情操与品格。

(二)要具有良好的人格形象

品德教师与普通教师一样,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全面发展自己的良好人格形象,成为一个有健康人格的,为学生良好表率的人。

二、道德素质是成为合格思想品德教师的基础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深刻地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谈举止、情绪情感、待人处事等都影响着学生。这种影响既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极其有力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正是这一影响最直接的反映。作为在灵魂上教育人、塑造人的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能认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努力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爱学生、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成为学生最生动、最直观的行为榜样。

三、业务技术素质方面的要求

(一)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能力。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二)要有更高的社会文化科学知识修养。在某种意义上说,品德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塑造成一名有才华的新型教师。才能高屋建瓴,从思想上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因此,做一个有才华的新型的中学品德教师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教育者的知识容量。思想品德教师要准备一个摘抄本,适时将自己认为有用的知识和方法抄下来,摘抄的范围可以跨出所学科目。教会给学生的终身发展留下的最深的印记不是知识,而是思想,师生之间所形成的永久的情感连接点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知识,而是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所留给学生的立足于社会的德行和处事本领。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欣赏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把美带给学生,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丰富的知识、美得语言、美的情境、美的事物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激励他们的求知欲,丰富和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

四、加强思想品德教师现代教育理论素质的培养

现代教育理论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素质,是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武器。实践证明,教师现代教育理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成绩的好坏。而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要求全体学生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这些都是现代教育理论的要求。因此,为了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教学的质量,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素质培养也成了当务之急。我们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素质,使之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勇于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学生的发展规律,精心创设教育环境和条件,进而使他们所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

五、要具有持续的自我完善能力

思想品德教师首先必须有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坚定正确的品德方向,高度的品德思想觉悟,因为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科学性与党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情感和品德信念。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德行,还应该要有丰富的情感,不然,面对学生,品德教师则只能是一具没有血肉的道德活标本;没有感情,没有灵魂,学生不容易亲近,教学互动也就无从谈起了。

思想品德教师担负着育人育己的双重任务,教师要不断地铸造自我、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天天读书、以书为友,终身学习是教师的职业要求。

六、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成为合格思想品德教师的保障

教师思想素质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构成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来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授,其要求全国的各大高校深入贯彻落实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基本方针,以此来培养社会上更多的高素质型人才。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负重任,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的。鉴于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等已成为各大高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点关注方向。其中,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构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从以下几个不同的方面来分析教师的素质构成。

一、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对学生的教育重点,其实质就是一种为实现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目的实践活动,带有着非常浓重的政治气息,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足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

1.政治素质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力度既可以实现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价值,同时也保证了学生政治素质的提升。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关系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对党、对人民以及国家的根本态度,同时也关系到国家高等院校教育成果的成败。另外,政治素质决定了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和方向,需要教师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并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做好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这项持久性较强的事业,最终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传授给学生。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质达不到标准,就容易将政治方向偏移。因此,只有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真理得到有效传播,并帮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去观察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各种新问题。

2.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就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核心的思想路线,要求教师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在工作中要具备一种崇尚科学的创新精神。人类的思想决定各种行为的产生,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观念。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任何人都容易产生一些不良思潮,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难免会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底线。而作为一名政治思想理论课教师,必须使自己的政治头脑时刻保持清醒,使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符合政治思想的要求,并且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时刻保持着一种良好的思想境界以及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业务能力素质

教师的业务能力素质一般是由教师的教学行为所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练就多种本领,从而加强培养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教师的业务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1.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衡量每个教师素质水平的主要参考值,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基本的能力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教师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计划能力。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一旦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就会出现抽象而有空洞的重复理论教学,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难点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讲解,特别是当涉及社会敏感问题的时候。而要想提高对教学课堂的掌握程度,则要求教师能够广泛接触社会,掌握大量社会信息,并且用鲜活的教学实例来感染和教育学生。

2.科研能力

现阶段各高校都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这主要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内外科学发展形势以及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所决定的。一方面要树立严肃的科研态度,促进科研式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搞科研,养成浓厚的科研兴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能够有机结合,开创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开展科研,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基于思想政治理论来指导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人格魅力素质

人格魅力属于教师素质的内在因素,主要反映在言行举止、风度气质等方面,并且高尚人格魅力可促进发挥积极、健康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取决于教师深邃的学识魅力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并且能够在教学中做到“教”与“行”的和谐统一。以下为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要点。

1.理想信念

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理想信念往往处于精神的最高层面,引领着人的精神发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设定为自身的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并把这种信仰上升为坚定不移的信念。

2.事业心和责任心

事业心对于一位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来说极为重要,它体现了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决心和耐心。教师只有对这份事业充满了信心,才会有旺盛的精力和积极的态度来完成国家赋予的教育使命,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授予学生,坚定其信念,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责任心则是现代社会教育对教师的一种行为要求,同时这也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所必备的素质。所谓教师的责任心一方面表现在将自己对国家和党的满腔热爱转化为一种培养国家栋梁的动力和实际行动。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促使了大学生坚定地承担起建设壮大中华的使命,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维护社会秩序,自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远离一切违法行为,并能守纪守法、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真善美。

3.真挚情感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体现在教师应调动师生之间的真实情感,使学生的思维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产生共鸣。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坦诚真挚的情感主要表现为下列两点: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诱导学生自行领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共同探讨理论的热点、难点问题。(2)在教学之外,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这样的师生感情是纯真的、无私的、不计任何回报的。

四、职业道德素质

师德可谓是教师的内心灵魂,优秀的师德风范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树立良好的形象,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上很多人的社会责任感淡薄,急功近利,职业道德匮乏。因此,若要培养出祖国的栋梁,身为教师必须起到带头作用。注重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彻底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对每一个学生做到公正公平。同时,教师的道德主要还体现在生活当中,只有在生活中注重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才能将道德风范内化为教师的真正意识,进而养成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离不开学校对教师的精心栽培,更离不开教师自身修养的提高,这两者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方都会影响到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为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构成分析显得格外重要,可有效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各大高校急需打造一批对学生负责、事业心和责任心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高尚的品德等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

教师思想素质篇3

大学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场所,处于上大学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大学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对其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这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大学教师具有重要的培养作用,其是大学生人格的塑造者,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更早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现状,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学思想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极大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一定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多积累教学经验,还要利用计算机技术,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更感兴趣。所以,大学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能力,对高校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需要为学生做出榜样,这样才能通过自身的思想观念以及人格魅力去积极的引导学生,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更具学习的主动性。有时,大学思想政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专业课程的教师,这也体现了出了大学思想政治教师的重要性。大学生在学校中应用的学习的不只是专业课程,其还应该学习在今后踏入社会后,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其还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与心态,这些知识都需要大学思想政治教师去教授。

2大学思想政治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特点

2.1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的素质一般都比较高,其自身的思想观念与道德修养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其必须树立良好的形象,利用榜样力量积极的引导学生。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时期,其各项观念与认知水平还不够完善,对社会环境还不够了解,而且由于阅历有限,所以,对社会中的一些事物,缺乏正确的理解,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对其提供帮助,大学思想政治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道德修养,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2.2应具备丰富的知识以及较强的教学能力

大学教师的根本任务除了教授学生知识,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格,所以,大学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为学生更好的讲解难题。大学思想政治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以及较强的教学水平,可以增强其人格魅力,还可以使学生对其更具信任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从而对其进行更好的帮助。较强的教学能力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等,这对课堂的气氛以及教学的效果有着较大影响,提高教学能力,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想政治课程。

2.3应具备先进的思想以及身心素质

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较为缺乏,很多学生在踏入社会后,具有恐惧感,而且缺乏信心,使得很多大学生在工作中无法将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有效发挥,这也说明学生的思想观念存在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大学都开设了思想政治这门学科,其可以有效的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大学思想政治教师比较具有较为先进的思想,还要具有较强的身心素质,其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还要帮助学生克服恐惧的心理,对其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使其用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大学教师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样才能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精力更加充沛。只有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高校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尽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3.1进行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

为了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与水平,高校应该对大学思想政治教师进行岗前培训,这样可以提高其自身的道德素质,还可以提升其思想观念,使其更加了解社会发展形势,对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在选拔大学思想政治教师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以及标准进行,要对其政治立场进行考察,还要对其专业素质进行测试,只有达到相关道德标准的人员才能正式上岗。大学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具备较为先进的思想观念,其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以及意识,这样才能制定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方案。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在上岗前要接受相关的岗位培训,通过学习符合学校、国家在教育大学生政治思想方面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院校还要制定对大学青年教师相关培训,对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进行研究和学习,使他们明确政治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同时还要带领学生们经常的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民意,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也为今后如何培养教育好下一代奠定基础。

3.2院校要积极的为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提供各种保障

在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在业余时间要安排他们参加一些培训、学习,还要组织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这些活动中院校要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经费和物质保障,院校要制定长期的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方面的社会活动,对于思想积极、政治上进的青年教师要及时的奖励、表彰和提拔,这样带动部分落后的青年教师共同进步。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国家的现状、历史、地理要进行深入的了解,鼓励他们带领同学们到我国的偏远山区、革命老区去学习和考察,使他们更深入的了解革命历史,了解目前还有很多贫困的孩子上不起学,以激励大学生们刻苦学习,为国家的发展奋斗终生。

3.3支持大学教师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教学的艺术性

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是大学政治思想教师的必备的基本职业素质,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延续,国内国外形式的变化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所决定的。是否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是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科学研究,尽量增加教育中的科研含量,这样可以提高教学过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用科学的政治思想研究成果和大量社会实际作为支撑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国家的政治思想真正的融入学生的头脑中。目前国家已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动党的理论建设和发展,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4结束语

教师思想素质篇4

关键词:政治素质;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精神;民主精神

针对思想政治教师一定要提高政治素质,下面结合实际谈一下我的几点认识:

一、政治素质表现为热爱祖国积极参加现代化建设

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是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素质的集中体现。教学是一项清高,艰难而又十分重要的事业,非常辛苦,也不易被社会所承认,没有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纵使其他素质再好,也难发挥作用。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教师只有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才能有影响学生的精神力量,也才能有克服困难,攀登高峰的志气和毅力。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就是热爱学生。我们思想政治教师要化爱国之志为效国之行。只有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做好本职工作。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教育改革家魏书生150次申请当教师,经历多少风风雨雨矢志不渝,凭冷不下来的一腔热情,投身于教书育人的事业中,从而换来“桃李满天下”。充分说明对教育的热爱是教学的动力,没有爱的教育是徒劳的,没有爱的教师是拿学生的一生开玩笑。可以想象一个不爱教育的老师怎能教好学生?实际上许多老师正是缺乏这种对教育的持之以恒、无私奉献的爱心,才归于失败。

二、政治素质表现为理论联系实际

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现实两张皮。这是思想政治课低效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初二思想品德时,法律知识要与法律案例结合起来;环境法规与日常生活的环境问题联系起来。学初二思想品德十四课“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时,注意联系北约轰炸中国大使馆,美国侦察机在海南岛海域上空撞沉我国飞机,致使我国优秀飞行员王伟遇难的事例,从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总之,只有心系天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系天下的学生,有许多教师有意回避社会的阴暗面,是不足取的,只有针锋相对地讲解帮助学生解除迷惑,才能取得成功。

三、政治素质表现为创新精神

许多思想政治教师过于相信权威、课本等而影响了自己创造性的发挥。实际上,任何理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任何理论都有很多种学习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有这样想才能做好工作。创新能力既是民族和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条件,也是民族和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特征之一。创新是一种渴望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超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愿。创新意识强的人总是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可贵的创新勇气,而创新欲望和勇气首先来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涌动。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质疑开始。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想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必须大胆开拓、创新。时代呼唤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教师。从作业的设计、布置到课程的设计,从智力因素的单极发展向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发展,从侧重教学结果转为侧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例如:教初二思想品德中“公民以法维护公民政治自由权利”时,让学生对国家处理“组织”是否属于侵害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法律、道德、科学、精神文明建设四个角度谈一下“”的危害。这样本道开发性练习题就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缺乏创新意识的学生原因不仅仅在于学生,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正是教师死板的讲解,固定的框框、机械的步聚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的火花。

四、政治素质还表现为民主精神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性

教师思想素质篇5

关键词:政治立场敬业精神广博知识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这一历史使命对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挑战。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师,我认为以下几点应是必备素质。

一、坚定的政治立场

政治立场就是在大是大非的根本问题上,一个人站在哪一边的问题。坚定的政治立场是思想政治教师首要的和基本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思想政治教师的政治立场表现为宣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全面宣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理论,全面宣传我党的“三个代表”的理论精髓。要正面教育学生讲政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并在实践中把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个人实际相结合,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总之,政治方向的教育体现一个思想政治教师的政治立场。

二、爱岗敬业的精神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韵希望在教师。现代的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希望的重要事业。只有充分认识这些时,他才会真切地感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就要求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爱岗敬业、身教为先。“正人先正己”,当今社会是商品经济大潮汹涌、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如果不是一个淡泊名利、甘作为人梯的人,则是不可能在三尺讲台上奉献终身的,所以教师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奉献精神,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三、热爱学生的情怀

热爱学生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思想政治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师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从而使教育取得成功的前进和基础,学生只有“新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想政治教师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推行教学民主、师生平等,在和谐的教学气氛中言传身教,如春风化雨般陶冶学生的情操。

四、广博的学识

首先,要掌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求掌握它的系统性,又要求掌握其精神实质。系统性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体系全面、系统地进行学习和研究。掌握其精神实质就是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曾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精通它,运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当前,学习马克思主义,更主要的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和领会“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并把它们运用于学习和工作中。

其次,要有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是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相结合,通而不专和专而不通都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需要。当前,文、理科之间的融通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思想政治教师应当博览群书,力求广博深长、一专多能。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更应该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脑知识,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入课堂,服务于教学。

再次,要有系统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有人认为,只要有足够的知识就能做一个好教师,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教师的工作不是已有知识的简单再生产,而是促进知识由外在形态向内在形态转化的复杂过程。要顺利完成这一过程,必须了解有关教育过程和教育对象的知识,掌握教育活动规律。于盲人骑瞎马,不可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五、较强的教学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能力体现在课前的决策、课堂组织教学和课后的检测,而中心是课堂的组织教学。专家认为,一个人在校学习获得的有用知识只有10%左右,而大量的知识则是通过不断学习获取。为了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能不断获取新知识,教师在政治课堂上“传道、解惑、授业”的同时,应充分运用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即“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说”和“写”。“说”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位合格的演说家即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洪亮,逻辑性强,生动风趣,富有吸引力,只有这样才会使抽象的思想政治课理论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才会吸引学生,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写”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在上课时写一手好字。中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看问题比较片面,他们评价一个老师的好或坏往往只看他的字写好还是写坏。教师的字好,能够增强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增强学生的信任感,从而强化教学效果。这样,在政治课堂上,教师意味无穷的启发,风趣生动的语言,秀丽端庄的字体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境界,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自由驰骋。

六、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对一名思想政治教师来说更重要。它不仅是教师自身健康生活的需要,而且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师在学生中间首先要注意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其次,教师在学生面前要保持稳定的情绪,要始终把思考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送给学生;再次,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情,容忍学生的无知,容忍学生的过错,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七、良好的仪容仪表

教师思想素质篇6

关键词:

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成为一名出色的有创造能力的政治教师,是每一位政治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靠吃老本,就会落后于形势。不提高政治老师的素质,就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一、 高素质的政治教师是时展的客观要求

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只有具备良好素质的教师才有可能担负起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会以自身的素质深深的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赢得学生的敬重、喜爱和信任。

美国社会学家托天勒曾指出:"只是正在取代昔日金钱至上的地位,成为权力的主要象征,谁拥有大量知识,谁就能在未来取胜。"新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教学内容和方式,以及教育思想、理念和行为等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去培养创新人才,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从教学实践来看,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加之各方面获取的信息量日渐丰富,知识日渐更新,随之对政治教师的要求也日渐提高。通过调查发现,他们不喜欢照本宣科、教学呆板、对学生缺乏热情的老师。而是希望教师能知晓天下事,能抓住学生关注的问题给以解答,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做到这些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不断研究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做一名学生喜爱的政治课教师。

二、如何提高政治教师的素质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要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政治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1、应具备"一专多能"的知识和再学习能力

要成为受学生尊敬、欢迎的政治课教师,需要有过硬的本领、渊博的学识去征服学生。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要有更高的目标追求,要投入更大的精力,精通学科知识,充实和更新业务知识,做到教一知十或教一知百,从而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如今单是知识结构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关注本学科及相邻的、交叉边缘学科的最新进展,以达到"一专多能、博学多才"的水平。终身教育已不是一种口号,教师必须用"一桶水"对付学生的"一碗水"。因此应坚持多渠道、多形式的再学习,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

要想教好政治课,,就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教改和教研活动,研究和总结经验,不断拓宽知识面。作为初中政治课教师,应多读文史类书籍,还要多关注科技新发展和当前国际形势。为此要多读书、勤看报,坚持每天必看新闻联播和手机报、勤写读书笔记、勤作资料卡片。这样讲起课来,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巧譬善喻,发人深省,有利于诱发学生进行思考探索的兴趣。教师的知识越广泛,学生学习所付出的时间和劳动就越少,才能真正地把学生吸引到政治课上来,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2、应具备灵活的教育机智和进行教研的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利益日益多元化,新旧道德观念剧烈冲突,政治教学的难度加大。教师应善于动用教育机智,灵活自如地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看主流;并且善于多媒体技术等为教育教学服务,实现教育、教学手段的科技化、现代化,有效地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单调说教多样化、生动化。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缩短教学时间,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迅速增长知识,提高技能。

作为一名好的政治课教师,不仅应熟悉教育理论,而且要具备现代科学理论,时刻关注最新教研成果。经常了解教研、教改动态,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钻研教学业务,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理论水平,努力从"经验型"中走出来,走"科技型"、"学者型的政治课教师成长道路。

3、应具备驾驭教材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新的时代要求教师要有驾驭教学内容的能力、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和演示能力。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仅靠在学校学到的一点理论知识,根本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如何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呢?这就要发展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用人类的智慧来迎接时代的挑战。为此政治课教师应积极改变自己的教风,放弃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放弃对学生手把手的教育方式。教师还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教法,采用多种手段,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打破课堂教学单一陈旧的格局。从而提高政治课的时效性,适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教师思想素质篇7

1.教师自我效能具有动机作用。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身教育能力与影响力的自我判断、信念与感受,是教师自主发展等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2]。因此,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动机来源。当教师知觉到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帮助学生学习时,便会尽心安排课程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与有效的教学技巧。高自我效能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充满信心,常表现出积极的教学行为;低自我效能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缺乏信心,教学过程中容易受到挫折,教学行为也消极对待。

2.激发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教师自我效能即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对自我能力的判断。教师自我效能感能极大地促进教师对专业的进取改革精神,高自我效能感的教师在教学中表现为积极改革,努力提高课堂和教学效能;低自我效能感的教师缺乏进取探索精神,得过且过和消沉怠懈。在思政课教学中,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会主动接受挑战性高的教学任务和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改变传统“填鸭式”灌输授课方式,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例如“概论”理论性较强,讲述中国革命道路时可以采用红歌比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真正跟上教师节奏,进行独立思考和踊跃发言,沉闷的课堂因此也变得活跃起来。

3.影响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模式。大多学校思政课采用的是大班教学,学生迟到、早退现象很普遍,看到学生上课昏睡、玩手机等,低效能的思政课教师会消极应对在教学中遇到困难;而高自我效能的教师会对迟到、早退的学生,通过查考勤、点名、提问等方式进行管理。另外,高效能感的教师在工作中信心十足,对教学活动更投入也更容易采取民主的方式,加强师生互动。他们会敏锐地察觉和判断哪些教学内容是积极适宜的,调整上课内容,结合学生的反馈,结合一些时尚主题不断调整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教育教学活动和内容能够与学生兴趣点和接触面相融合,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提高思政课整体效果。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我教学能力的判断,具有多层面的复杂性,教师会综合评估来自各层面的信息线索,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教师自我效能感。思政课教学环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一般大班教学人数为100-300名,多为专业不同的混合班,有时文科、理科混搭,有时艺术生与文理生混搭,而学生一般在高二文理分科,思政课主要内容为文科知识,理科生基本上脱节,思政课是个很复杂的课程,很多内容是说服、说教,缺乏直观、可视性,而且许多理论知识无法看到直接效果,思政课教师的自我效能就是在这种特殊的教学环境中对自我能力和自己教学信心的判断,与外在环境的交互作用,多元信息进行整合,在教学中需要调动学习积极性,作出积极判断和分析,也是一种能力的信念。

二、提高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1.坚定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政课教师拥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对自我能力拥有强大的信念和明确的认识,才能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方面产生一种主观判断和感受,进而使自己所教授的内容对学生有所帮助。因此,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真学、真懂,才能真信、真用。真学、真懂容易,真信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坚定立场,真讲才能对学生的政治思想产生影响,才能走进学生的大脑。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真正实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教师才能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时代的改变,造成教师的社会地位不如以往,外在环境所产生的冲击与负面影响,常让教师产生无力感,影响教学的热情与信心。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政课教师课时任务重,科研压力大,待遇较低,这些都容易造成教师流动性大,职业倦怠感强。这些因素如果形成负面情绪带到教学中,严重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学好专业课,掌握好本专业领域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而思政课对他们专业学习没有多大帮助,因此可有可无,投入到思政课学习的热情也远远低于对专业课的学习。这两方面的状况都需要思政课教师除了提升专业能力之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只有当面对外在环境的负面影响时,还能对自己的教学深具信心,自我效能感才会不断提高,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3.增强思政课教师集体效能感。思政课教师集体效能感是教师团队的能力信念,这一信念会影响到个体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到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兴趣和效率。高校教师一般不要求坐班,因此,加强思政课教师之间合作学习、促进彼此经验交流,提高教师集体效能感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政课程中有许多重合、交叉的知识结构,有些教学资源就可以彼此互用,有些知识结构可以打通,共同探讨研究。例如“纲要”与“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中,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段历史有重合的地方。为了避免重复,“纲要”课讲授时,建国以前历史可多讲,建国后简略点;“概论”则可以把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作为重点讲述。此外,组织教师互相听课,创造观察学习的机会,通过观摩、交流,向有经验的的专家学习,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自我效能感。

4.完善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机制。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内涵是多向度的,凡是与教学有关的层面,都会影响教师的效能预期,进而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必须更新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才能增进教学信心。网络化时代,大学生大多使用智能手机,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作为高校教师在知识的占有和信息的拥有上不再具有优势和权威性,使得教师对自己认知能力产生危机感,缺乏自信和自我效能感。此外,思政课是思想性和时代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根据时势变化迅速,只有不断充实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能力,更新知识结构,才能与时俱进。提高认知水平和专业知识,一是提高学历,一般情况下,教师的学历越高,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越高,适应教学和教学改革的能力越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也会越高;反之,学历较低的教师,也影响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有学者研究发现,学历因素是独立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唯一教师特征变量,即那些学历较高的教师有更强的自我效能感。[3]二是加强在职培训学习,进行短期或长期培训、访学。思政课时事性强、更新快,思政课教师必须自己首先把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理解清楚了,才能向学生宣讲。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

教师思想素质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本质;研究;发展

Doi:10.15938/ki.iper.2017.01.01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1-0061-0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素质高低关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反思研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利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体论阐释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本质的理解以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研究的现状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含义界定。就现有研究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内涵理解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定义的沿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先天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适应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比较稳定的品质。[1]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定义又基本沿袭传统教育学意义上关于教育者素质的定义,将其视为教育者在先天素质基础上的经由后天社会实践锻炼,所型塑的品格和能力。显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之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一般规定性,也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含义该如何界定,应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研究的核心命题。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的理解,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定位、价值确证。就其实质而言,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内在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以及社会公共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生成性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和能力。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内容构成。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同质性亦很明显。现有研究基本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德、识、才、学、体”等方面展开,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学养丰厚的专家、言行一致的楷模、诲人不倦的良师益友”。[2]有学者指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内容构成中,“教育科研能力是基本层面,创新精神是重要内容,人格魅力是必要方面,道德风范是核心内容”[3]。还有学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结构视为“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由基本素质、共有素质、主体素质和核心素质等四个层面组成”。一般性体现为:身心素质、广博的教育科学知识、基本教学科研能力及基本价值观念。特殊性表现为:精通马克思主义理科学知识的主体素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核心素质。二者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质’”。[4]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复杂多样,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社会思潮,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多元,思想价值观念复杂多样。这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新情况、新问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提出新要求、新内容,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话语权(龚萱2015)、正确的历史意识(朱哲,薛焱2015)、“底线思维”(吴艳东2014)、理论转化能力(梁妙荣2014)、媒体素养(倪娜2016)等。总的来说,学者们根据教师的素质、能力结构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需要来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内容及其结构,基本涵括了思想政治素质、知识文化素质、教学科研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但现有研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内容的类别划分、内在联系、整体结构的分析还较粗混,缺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实践、职业境遇和师生之间价值观交往的视域观照。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发展现状。有学者认为在经济社会转型、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下降趋势、创新动力和能力欠缺、社会实践活动素质不高、师德素质受现代社会生活冲击”[5]。也有学者从教师素质开发角度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存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观念滞后、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教师职称结构有待改善、学历结构需进一步优化、教师培训缺乏规划和制度保证”[6]。此外,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受社会环境、教学科研压力和个体素质能力差异等影响,这一群体在政治定位和职业定位之间的角色期望、角色地位、角色行为冲突问题凸显[7],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应该说,上述分析一定程度上触及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发展现状,对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研究是有意义的。

第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策略。现有研究依循教师素质的具体内容构成,来探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师德、文化、科研、能力、身心等方面素质的具体策略。近年来伴随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培养取向”,[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的题中之义。有学者认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树立专业化发展意识;实行教师准入制度,加大专业化培训力度;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声望”[9]。其目的在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从单一型到复合型,从职业型到专业型,从主导型到引导型,从知识传授型到信息分享型,从灌输型到渗透型的现代转型”[10]。值得指出的是,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就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具有自足性的社会空间”“现代性政治的实践形态”和“高度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生成教师的实践智慧。“在教育理念上,从‘观念意识’的理解、传授,转换为‘社会空间’的建构”“将思想政治理论化作穿透社会生活的现实力量,现实地参与社会公共实践活动”。[11]这种理解凸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现实性、思想价值观念的能动性和师生交往的社会性,为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本质说明与意义理解奠定了基础。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既要注重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还应落实于师生的交往实践、教师现实的生活世界及其职业幸福感。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研究的主要困境

其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本体论探究不足。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内涵的界定是一种教育学意义的移植,缺乏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有的理念立场和社会空间,未能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特质。结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独特内涵、内容结构、功能作用、意义价值、培养问题的分析仍然混沌不清、机械空泛。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活动的“主体条件、内在根据和潜在能力”[12]的素质如何内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如何嵌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结构等关键问题依然不明。原因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其所是”的本体论探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师生在思想领域展开的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生成平台的独特精神性政治交往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问题只有回归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体论澄明基础上,才能开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完整的人”、思想政治教育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丰富内涵和独特气质。惟其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本体与本质、结构功能及其与社会的关联互动才能在教师的职业实践、生活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变革情势中得到深入理解与把握。

其二,现有研究侧重于依附性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及其主体性不彰。由于无视或遮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立场、视域、思维习性与社会生活实践,现有研究执著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功能定位。虽然它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的强调十分必要,但却是一种外在为它的依附性说明和功能性论证。素质问题之于教师的人性表征、社会本性的说明、人的劳动本质的确证缺乏经验说明、意义理解与实践批判。马克思曾言:“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个体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13]而现有解读之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是外在的、“超尘脱俗”的,是被注解的。它漠视了作为素质主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生存感受性、职业信念和思想观念领域的价值交往。缺乏对教师素质培养的主客体、内外因素、主客观条件、环境资源以及教师安身立命的时代、社会与生活情境及其相互关系的深入体验与意义理解。甚至值得追问的是,作为研究者的我们能否、如何以及多大程度上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问题的代言人。尤其,置身于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以“一种自觉的职业姿态”,从“教育理念、手段方法、载体等方面回应从独白到复调的社会条件转换”,达致“课堂即社会”的理论教学生活化与“社会即课堂”的实践教学社会化的统一与平衡[14]。它意味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置身于鲜活的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在知识、思想、价值观念交汇交融与选择博弈中实现个体素质的知情意信行的相互转化与一体生成,从而确证自我的主体地位和主w性品格。

其三,现有研究呈现出主客二分的静态化模式,欠缺社会、历史与实践的统一视域。有学者道出教育研究中的素质问题现状:“一是论者习惯于给出实践指令,既无逻辑推理,也无实证调查,也非自身经验的凝练概括。二是此种实践指令的句式常常是只管呼吁不管干,只是一种无主语的祈使句:‘要如何如何。’”[15]应该说,类似问题同样存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研究。现有研究的碎片化的条块分割和独断性的话语论断,未能生动有效地再现教师的社会实践与生活情境以及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独特面貌,也未能抽象出教师素质的一般规律。一是研究视野较狭隘,欠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主体由以生成发展的实践场域、社会历史环境、共同体生活等社会条件的考察与分析。现有研究常先预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地位与功能、素质现状的好坏优劣,然后各取所需地裁剪教师素质的不同片段、方面和环节。不难预见,在此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育人、改造社会的能动作用与公共性品格遭到遮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整体性、开放性、发展性与实践性等维度归于凝固。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认识基本裹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的宏大论域中,欠缺实践与历史相统一的视域,未能深入触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形成发展、作用实施的动力机制。由于隔绝于师生交往的生活世界与社会发展实践,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现状素描仍然是一种外在化研究,教师素质的丰富内涵未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关联中得到诠释。三是认识的直观性、主客二分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研究与社会历史实践之间的关系或者被割裂,或者被线性地加以关联,存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混同,素质含义、内容与素质培养之间的简单对照,结果很可能导致“素质灵性的丧失、素质本质的迷失、素质整体性的撕裂”[16]。

其四,研究的学理性不强、研究方法单一,欠缺多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观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内核不仅在于教师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还在于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提供专业的知识涵养、自足的理论阐释和能动的社会建构作用。因此,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题中之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生发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域。它理应关照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离开人的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知识与方法论的借鉴,我们很可能既难以窥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全貌,也难以在实践中生成、优化教师的素质结构,更难言培养“完整的人”。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研究趋向

其一,继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体论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具有教师素质的共性,还应有区别于其他教育者的独特个性。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研究既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核心和关键点,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针对性的重要抓手。因此,我们要在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体与本质的深入理解与把握中,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价值观互动生成场域中的意识形态掌控力、理论阐释力和实践建构力。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深化、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本质内涵、内容结构、价值作用、路径培养等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把握。

其二,强化研究的理论性、实践性与社会性。现有研究多以政策文件和政治实践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缺乏深入的实证分析与理论论证,经验性明显而理论性不足、之于人的规训意味浓郁而实践解放气质不够,结果造成研究的同质性、扁平化。未来,我们不仅要继续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独特内涵、内容构成,还要深入阐释素质的内在结构及其与社会结构的关联、素质发展的动因、素质功能作用发挥与效果测评、素质培养优化的社会条件与环境资源等。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我们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理论支撑作用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解题功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问题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人与社会紧密结合的课题。它既要回应时代社会历史变迁,更应厚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镶嵌于教师现实的生活场景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生活世界,在师生思想价值观念交往互动的生活世界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与实践。同时,还要加强学术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观察、实验、问卷、访谈、比较等方法,增强研究的科学性、直接性和可感性。

其三,树立整体观念,生成、绽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丰富内涵。现有研究欠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整体性、社会实践性的宏观把握,而宏观把握的缺失,反过来又影响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具体内容及其动态生成发展的深入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作为一个整体构成,它关涉教师素质系统的具体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教师素质系统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之间的实践互动,以及教师素质培养主体、培养体系、评估测评体系等。因此,构建整体视域,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整体性存在、整体性优化和整体性发展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它需要我们从理论、实践和社会现实的多维层面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理想性与现实性、客观性与实践性等关系结构及其张力研究,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深入研究与实践把握。

参考文献

[1]练庆伟,董玉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发展的定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70.

[2]王雪凌.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18.

[3]张雷声.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构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2):22.

[4][5]吴坚强,舍娜莉.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5):59.

[6]蔡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开发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72.

[7]周海燕,赵星星.思政理论课教师双重角色定位的冲突与化解[J].高校教育管理,2012(3):73.

[8]邓纯余.基于专业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角色论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172.

[9]佘双好.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9(3):54.

[10]彭小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现代转型[J].教育评论,2011(6):63.

[11]章维慧.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智慧及其生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54-55.

[12]袁F仁.论人的素质[J].社会科学辑刊,1993(5):21-30.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8.

[14]金林南.从独白到复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论辩式教学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7):8-10.

教师思想素质篇9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思想政治教师基本素质

在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不断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互渗透融合也进一步加强,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师到底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

一、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思想道德素质。

新课程理念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课程改革中被关注的焦点问题,思想政治教师尤其更应该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因为思想政治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学问之道,更要传授做人之道;既要解攻书之惑,更要解成长之惑”。要用自身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影响和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灵魂要靠灵魂来塑造,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己必须有高尚的灵魂。可见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思想政治教师基本素质的根本,对思想政治教师其他方面的素质起着导向作用。

(二)科学文化素质。

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从课程价值到课程目标、从课本内容的选择到知识呈现的方式、从课程的结构到对课程的评价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体现出时代的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对思想政治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它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具有学科专业知识以外的广博的文化知识,因为加强教育的综合性、整体性,促进文理结合、理工结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因为教师必须将学科知识“心理学化”,便于学生很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具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有关知识,这是信息时代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教师的基本条件,也是使思想政治课更直观、更生动的需要。

(三)能力素质。

教师的能力素质包括教育能力、教学能力、交往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与传统的旧课程相比,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许多方面都体现出一系列的新理念,加之思想政治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不少知识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这都决定了思想政治教师不但要掌握渊博的学科专业和现代科学知识,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能力素质,善于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把知识教给学生,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观察、思维、概括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四)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表现在教师身上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意志品质、情感过程、职业兴趣、智力、能力、人格特征和教育信念等。思想政治教师在心理素质方面,尤其要有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有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有善于团结协作的能力,有面对困难不怕失败,承受挫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能力。

二、培养和提高思想政治教师基本素质的几点思考

(一)不断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不断更新,这是由于一方面思想政治教师要精通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只有这样,才能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准确地讲授教材,并巧妙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广博的一般文化知识,因为各门学科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只有不断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二)切实转变课堂“教”的方式,真正有利于促进“学”的方式的转变。

新的课程理念呼唤学科教学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思想政治课教学也是如此。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形象情境、故事情境、实验情境,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师要通过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转变传统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三)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树立科学的教学方法论,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论,树立科学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论,把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改变为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并且在选择、运用教学方法时,贯彻“启发”、“发现”的原则,打破原有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而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组合。当然,教师也不能简单地为了方法而方法,而要讲求实效,力求在教学中,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真正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教学风格。

(四)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在职教师培训。

面对新课程理念下素质教育的需要,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应重视思想政治教师的继续教育,要通过各种形式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观念、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技能、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使思想政治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不断更新和拓展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自身的基本素质能够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教师思想素质篇10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素质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9-0013-0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校青年教师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已逐渐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因此,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输送人才的价值信仰和思想道德品质。但是,目前在部分高校青年教师中却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学术腐败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高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

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薄弱,对共产党信心不足

一方面,部分高校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匮乏。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只注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却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有的教师甚至在课堂上宣扬“马克思无用论”,缺乏应有的政治立场,缺乏政治敏感度和政治鉴别力。还有部分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薄弱,对我国目前社会实际情况和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缺乏深入的了解,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误导,造成思想上的困惑。另一方面,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信心不足。九十年代初期,随着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世界共产主义陷入低潮,这样一个国际大背景下,中国民众的思想也遭到剧烈的冲击。此刻,新自由主义乘虚而入,使改革路线遭到严重的干扰和冲击。近年来,物价飞涨,贫富差距大,社会不公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包括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在内的人对社会主义信心不足,甚至对共产党执政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二)集体精神缺乏,价值取向歪曲

第一,集体意识缺乏。高校青年教师多数出生在改革开放后,他们中部分人缺乏集体意识,社会意识也比较淡薄,导致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往往选择满足个人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第二,价值取向歪曲。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分自由化和腐朽的生活方式等影响,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缺乏奉献精神。实用主义被奉为人生哲学,物质享乐、金钱至上的观念大行其道。

(三)学术腐败、浮躁,缺乏认真态度

1.学术腐败,弄虚作假严重高校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学术水平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多数高校采取了引进优秀青年教师的政策。与此同时,教师职称的评定,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等等,都与教师的科研和学术水平有着很大的联系。部分青年教师急于晋升,学术造假、抄袭现象时有发生。2.学术浮躁,缺乏认真态度部分青年教师将学术期刊和论文的发表当做硬性任务来看待,以速度为准,却不注重科研任务的完成质量,学术态度非常不认真,有的教师一年出四五本书,发表几十篇学术论文,论文的质量令人堪忧。更有甚者,购买假论文,为自己谋利。成风,不得不给学术研究者和社会敲响警钟。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对青年教师思想道德观念造成的冲击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也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观念造成了冲击。一方面,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导致青年教师思想过分自由化。面对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鼓吹西方的“民主”和“自由”,甚至将高校的课堂作为传播他们激进思想的阵地。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思想多元,这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二)高校科研环境及思想政治工作对青年教师思想道德观念产生的影响

除了国际国内环境对高校青年教师产生影响之外,科研环境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也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影响。一方面,部分高校科研资金不足,设备破旧,导致教师有心无力,严重打击了青年教师科研积极性。另一方面,在一些高校中,部分领导只重视业务工作,不关注研究教师的思想政治动向,不深入实际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青年教师自身对思想道德素质重视不足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青年教师自身对思想道德素质重视不足也是青年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一是职业道德理论基础不足。部分高校青年教师是非师范生出身,因此他们虽然在上岗前进行了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培训,但是却没有引起部分青年教师足够的重视,导致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基础薄弱。二是忽视政治素质的自我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承担了较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加上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师忽视了自身的政治素质的提高。

三、解决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素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理论武装,提高青年教师政治素质

一是要加强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高校应该积极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邀请专家学者、党员干部为青年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分析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二是要加强引导,积极培养和吸收优秀人才入党。要将高校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各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加以引导,基层党组织的每名党员都要联系一名要求进步的青年教师优秀分子,引导其向党组织靠拢。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

1.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高校应该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为青年教师提高思想素质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要根据学校自身专业与学科建设队伍的需要,建立校内人才选拔制度,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要建立良好的公平竞争机制,杜绝“走后门”的现象发生,给青年教师充分发挥才智的空间。三是实行竞聘制,三年一考核,竞聘上岗。使青年教师增强危机意识,使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2.创造青年教师发挥才干的科研环境为了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高校一是应该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积极向政府财政和教育管理部门申请资金;二是应该加快科研设备的更新速度,更换破旧的科研设备,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三是学校要加大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积极聘请国内外学者到学校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学术交流工作。四是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学术造假、抄袭等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只有给青年教师创造发挥才干的科研环境,才能充分的调动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进一步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激情。3.提高青年教师的福利待遇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数刚刚离开校园步入工作岗位,因而在实际生活中会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基层领导班子应该进行积极走访,了解青年教师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忙加以解决。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建立强有力的激励机制,针对青年教师可塑性强的特点,对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表现突出者给予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还要提高青年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使得教师在工作时没有后顾之忧,也侧面杜绝了拜金逐利思想的产生。

(三)引导青年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一是加强自律,杜绝学术造假。一方面,高校青年教师应该自觉遵守学术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凭借自律来约束自己,为学术研究带来一种新的气象。高校青年教师要对教师的责任有敬畏之心,少有非分之念。忠诚于科学,这是科研工作者必须坚守的基本准则,也是每个高校青年教师的最高的价值取向和政治信仰。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更应该杜绝学术失范行为的发生,自觉抵制抄袭、造假现象,创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来推动学术水平的进步。二是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南宋哲学家陆九渊在白鹿洞讲授《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时,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义利关系的态度。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青年骨干,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自觉服从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参考文献:

[1]高军,金宇微.新形势下提高青年党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