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规则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3:32

公司财务规则制度篇1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规则;队伍建设

近年来,财务人员违法事件时有发生,反思事件的原因,主要在于三个不到位,即事前选人用人不到位、事中制度落实不到位、事后工作结果监督不到位。举一反三,我们要认真筛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还有哪些漏洞和不足,还有哪些制度不完善,还有哪些工作亟待我们去整改,以做到未雨绸缪,真正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做到用制度管好人,依规则做好事。

一、抓好财务人员的队伍建设

财务人员按照管理、核算、服务、监督等职责,要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确保资产、资金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控制好财务风险,确保公司经营的效果和效率。通过财务职能的完成,不断提高决策支持能力、预算引领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要做好以上工作,就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素质,抓好财务人员的队伍建设,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助力公司达成经营发展目标。

(一)提高财务人员入职门槛

财务管理的职能是管理、核算、服务、监督、沟通、分析和汇报。财务人员是从事这些工作的主体,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公司财务管理的水平,同时也决定着公司财务工作质量的优劣。在目前的财务工作中,财务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素质和更广的知识面,财务人员的业务素养、职业道德是决定以上工作内容质量的重要因素,而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也不是仅仅通过学习一个会计证就能满足的。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要面临各种经济业务,在业务处理中要运用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多种知识,所有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会计证是必要条件,而专业背景是充分条件,所以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入职门槛,专业学习的过程是培养财务人员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的过程,必不可少。所以建议财务人员的任用应该从有专业教育背景的人员中选聘,专业背景是作为财务人员入职的一个最低门槛。那些认为财务工作谁都能做而忽视财务专业学习背景的想法是不对的,是对财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的伤害。诚然,提高财务人员入职门槛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但从用人制度上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基础保障。

(二)依据公司发展战略,做好财务人才战略储备

公司的发展受市场行情、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影响,从发展的角度而言,公司应该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前景,配备与战略实施相匹配的财务人员队伍。财务人员队伍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提前安排;绝不能等到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了,需要完整成熟的财务人员队伍时才去着手建设,这样会造成企业发展的滞后。所以,做好财务人员梯队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做好人才规划十分重要。公司可以通过内部培养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引进外部资源的方式,只有做好这些准备,也才可以避免任用财务人员时手忙脚乱,从没有专业背景的人员中选择。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倡原则性和责任感

公司财务部门作为核算、监督和资金管理部门,数据的准确性、资金的安全性都至关重要。因此,财务人员既要确保财务资金安全、财务数据的准确可靠,同时又要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因此,从一个公司健康发展的角度,需要严谨的、认真的、敬业的财务人员去保驾护航。良好的财务职业道德是一个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优良素质,一个称职、合格的财务人员必须要做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所以,财务人员更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为公司把好财务关,坚持原则性,体现责任感。《会计法》第三十九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二章第二节第17条至第24条都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了明确要求,主要内容如下:1.爱岗敬业。财务人员要树立职业荣誉感,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安心工作,任劳任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2.诚实守信。财务人员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讲信用、重信用、信守诺言、保守秘密,实事求是,如实反映。3.廉洁自律。财务人员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醒头脑,正确对待名利,把住关键环节,筑严思想防线,带头遵守纪律,不贪不占、清正廉洁。4.客观公正。财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保持形式和实质上的独立,客观公正,依法设置会计账簿,严守职业操守,保持公信力。5.坚持准则。财务人员要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公司的各项制度,结合财务工作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并广泛进行宣传。6.提高技能。财务人员要熟悉本单位的业务活动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改善公司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7.参与管理。财务人员要努力钻研业务,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熟悉公司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要点,持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工作的要求。8.强化服务。财务人员要运用掌握的财务信息和财会分析方法,为本单位领导的决策提供服务,并妥善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

(四)做好员工培训工作,提升财务人员队伍质量

财务人员的新老更替是必然现象,这就要从两个方面做好财务人员的梯队建设与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第一,严格把控新进财务人员质量,即把好入职门槛。入职财务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司未来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水平。所以必须要明确人员标准,把公司需要的、可用的人才吸收进来,并对新员工进行有步骤、有规划的培训,使新员工快速融入;第二,对于老员工,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让其提高业务技能。可以通过送培、请专家培训、与其他单位交流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结构。

(五)实行岗位轮换制,激活财务人员工作热情

根据内部控制要求,基于岗位之间相关交流学习和财务人员业务技能培养的需要,要定期对财务人员岗位进行轮换,特别是像出纳等一些比较敏感的岗位。尽可能使每一位财务人员都能全方位、全流程去掌握相应的知识,从而提升每个财务人员的素养和能力,这也有利于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六)加强财务团队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财务知识是一门持续更新的学科,每年都要从组织上、制度上严格学习要求。通过继续教育,让财务人员掌握最新的财务、税务知识;也可以通过集体学习或其他方式营造彼此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鼓励财务人员参加财务类职称、职业资格考试,并通过现金奖励、工资挂钩、职位晋升等给予激励。

(七)改变服务意识,参与企业管理

财务部门掌握着公司第一手的数据资料,能够监测各方面运营情况。必须让财务人员真正参与公司的管理。财务人员利用其自身的专业化优势,可以给公司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帮助公司更好地发展。很多公司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其在资本市场上的成功运作,这就要求财务人员有更好的创造力。通过全面参与企业管理,提高公司决策支持能力,充分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八)加大绩效考核力度,营造平等公平的氛围

评判财务人员工作质量的好坏,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一个好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在制度层面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我们要尽量通过定量、定性等指标考核,从而使财务人员岗位工作达到标准要求和目标要求。公司要建立以人才评估、培养、激励、流动为主要内容的用人机制,做到因事择人,任人唯贤,用人所长。对优秀人才提供职业发展和岗位晋升机会,为优秀的财务人员提供公平合理的发展和上升平台,打造人才建设的良性机制。

二、履责过程中要以规则为指导

财务人员的职责概括为管理、核算、服务、监督、沟通、分析、汇报等,通过以上职责的完成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控制好财务风险、确保公司经营的效果和效率,通过财务职能的完成,不断提高决策支持能力、预算引领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所有这些职责的履行和完成均应在规则的指导下进行。财务人员只有知道规则、尊重规则、执行规则、完善规则,才能做好财务工作;只有按照财务规则做事,在财务风险控制上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才能确保资产、资金的安全和完整,实现风险防范的目标要求。

(一)财务人员需要遵守的规则

1.核心规则。核心规则就是以《会计法》统领的从国家法律到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岗位的规范。包括《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公司制定的会计制度以及财务岗位的具体规定;这些规则是财务人员必须遵循的规则,会计工作就是在这些规则中做选择。以会计主体原则为例,它从空间上规定了会计核算的范围,非会计主体发生的业务不能作为核算内容;以会计分期和权责发生制原则为例,成本录入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以内部控制不相容职责为例,财务人员不能同时作为复核、记账和出纳等职责,等等。2.关联规则。关联规则包括税收法规、工商法规和其他法律,甚至包括刑法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这些规则对财务人员职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尤其是税法和工商法规,无不是会计必须遵守的规则。3.核心规则和关联规则的关系。无论是核心规则还是关联规则,在标准适用上都分为三个层次:(1)法律层面:指国家颁布的法律,主要指《会计法》《公司法》《企业所得税法》等,这个层次的规则居于最高位,尤其是《会计法》,是整个财务规则的核心,该层面的规则主要是概括性的规定。(2)法规和规章层面:指国务院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以及地方政府及部门颁发的一些法规和规章,如国务院颁发《增值税暂行条例》,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增值税实施细则》等,该层面的规则既有原则性的规定,也有具体的规定,以具体可操作性的规定居多。(3)公司及其部门制定的制度:该层面规则是对国家法律法规与公司业务范围结合后指向更明确的规则,如施工企业管理制度是施工企业财务人员必须遵守的规则,金融企业管理制度是金融企业财务人员必须遵守的规则,这个层面的规则是对财务人员影响最大的规范体系。同时一个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怎么样,也在于它能制定并执行什么样的财务规则制度。会计法规体系是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财务人员的职业行为最终要接受国家法规体系的规范和制约。

(二)财务规则的执行和落实

1.改变财务理念,正确定位财务工作目标。目前,部分人员对财务概念的认识不足,有的甚至是理解错误,他们只有会计概念,没有财务概念,如他们认为财务管理只是简单的会计运算,把财务等同于了会计,而没有将其作为一种企业资金和项目投资的管理手段。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资金的浪费,并且加大了企业投资风险。因此,要认真落实执行好财务规则,推进公司财务管理,就必须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的内涵、正确看待财务管理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应该将其地位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运用财务精细化管理制度诊断企业的经营状况、控制它的资金调度等,切实落实好成本管控制度,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2.完善财务制度,细化岗位职责,加强财务基础工作。(1)从梳理经济循环的角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要覆盖公司经济运行全部领域和交易环节,所以必须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按照管理、核算、服务、监督、沟通等职能要求,完善全覆盖的财务制度,从预算、核算、决算、财务分析到财务报告,从账户开立、资金预算、资金支付到银行对账,从资产购置、管理、折旧到清理等,梳理出全部的业务循环和会计循环,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费用管理、账户管理、印章管理、会计核算、预算管理、档案管理、会计报告管理、纳税管理、资金管理、发票管理、会计人员管理、职业道德规范、对账管理、资产管理等制度。通过以上制度的完善,从外部控制、内部要求两个方面实现对财务价值管理“全覆盖”要求。(2)从梳理会计循环的角度,完善会计岗位管理职责。财务会计岗位职责安排是财务工作分析中的一个环节,来源于财务流程和财务战略的需要。岗位职责安排主要解决做什么,即工作任务;为什么做,即工作目标;谁来做,即工作主体;什么时候做,即任务时点;怎么做,即工作标准和方法;要留存什么资料,需要移交给谁等。通过明确岗位职责的设置,明确岗位边界、实现任务传递、提高流程管理和效率、实现规范化、细化岗位责任和权利,又加强了会计循环的链条管理,为促进财务管理提升及财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3)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是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之上对财务工作进行的细化,因而,要想实现精细化管理首先就得加强财务基础工作,这个过程涵盖从会计循环最开始的报销审批到财务科目的设置、凭证报表的装订、记录完整的数据信息、财务报告的形成、会计档案的完成等,最后通过财务分析,充分挖掘公司发展潜力、改进经济活动处理的方式。3.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首先,公司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对公司资产安全完整的重要作用,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从而提高经营效率。公司领导应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切实解决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的问题。其次,在公司内部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管理层和制度执行相关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使内部控制成为公司的自觉行动,为贯彻实施内部控制制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最后,公司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考核方法。考核方法应围绕内部控制体系来制定。需要注意的是内部控制体系涵盖多个方面,要合理设置重要节点与一般环节上的评分比例,另外要考虑考核方法是否具备足够的激励性和可执行性。

结语

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只有从管理层面通过完善制度明确规则,才能在执行层面让财务人有则可依、有纪可循;只有选择了那些专业素质高、职业道德感强的人从事财务工作,才能确保规则的有效执行,财务管理工作也才能真正实现用制度管好人、依规则做好事。

参考文献:

[1]许娟.关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8(21):49-50.

公司财务规则制度篇2

众所周知,投资者购买的不是过去和现在,而是公司的未来,基于历史成本信息的强制性披露制度显然不能完全满足投资者的需要。基于公司形象、投资者关系、资本成本等动机主动披露未来信息,已经成为展示公司“核心竞争力”,沟通利益相关者,描绘公司未来的有效途径。

财务预测报表[1](亦称未来财务报表,prospectivefinancialstatement)是指基于财务预测或是财务推测下的未来财务报表,它是与历史财务报表相对应的。虽然财务预测报表可能涵盖部分历史信息,但主要还是未来某个时点和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aiCpa,1985)简而言之,是未来基点下的“三张表”。

当然,历史财务报表也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价一个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和投资价值,但是这几年人们已经把更多的关注放在企业财务预测的编报与披露上。这种专业的信息可以以预测[2]、推测[3]、可行性研究[4]等形式出现。

未来财务报表披露有利于:

(一)企业价值的更精确估计,当年经济利润的提前获知

经济利润模型(economicprofitmodel)是衡量企业价值的最受理论界和实务界推崇的一种模型。经济利润是指企业收入扣除所有成本后的剩余收益,在数量上等于息前税后利润减去债务成本与股权成本。经济利润=息前税后利润-资本费用(债务成本与股权成本),企业价值(V)=投资资本(iC)+预计经济利润的贴现值和(CV)

依据该方法,现有历史报表(t=0)下企业价值(V0)=iC0+。

提供未来财务报表(t=1,2,…)后,当期企业价值(V1)=iC1+,它将难以预测的当期(t=1)经济利润由熟悉企业情况的管理当局报告,而iC可以从报表中获知,使投资者决策所需的企业价值能从V0过渡到V1。

(二)投资者的更合理决策

现在的投资者是按历史信息来比较不同企业进行投资决策,这样做的前提是假定企业财务状况、业绩等遵循惯性原则,即如果去年a公司投资收益率报8%,B公司报5%,那么投资者认定今年a、B公司仍在8%与5%左右,a≥B。但现实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导致a≤B。为此,投资者有权获取更合理的公司财务预测信息进行投资决策。

历史、现状、未来:平静下的激流

一、历史:制度变迁与国内外发展历程

西方对财务预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历程。1947年由斯图阿特•莱斯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年会上提出公司应编制财务预算并将它公开揭示出来。1975年至1985年的十年间,aiCpa先后了四份指导财务预测的文件,它们是《财务预测编制制度指南》、《财务预测揭示与说明—立场声明75-4》、《财务预测检查指南》、《财务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各种预测财务信息在实际中的运用,应信息使用者及执业人员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财务预测的编制与披露,aiCpa审计准则委员会于1985年10月了《财务预测审计准则》,并于次年1月了相应的《预测财务报表指南》。以上两文件取代了aiCpa以前的四个文件,并于1986年9月30日起生效。

1972年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举行了听证会,重新评价了它对预测销售收入及收益的揭示政策,这次听证会加深了它对企业未来经营业绩的评价对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的认识。1977年SeC一改过去一直反对公司财务预测的揭示,而颁布了新的政策,允许(不具有强制性)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公开揭示财务预测结果。1979年美国证管会(SeC)解释令,鼓励上市公司在申报文件及年报中增列软性信息(Softinformation)如管理预测,并于同年7月安全港规则[5](SafeHarborRule),规定只要财务预测是根据合理基础及诚信原则编制,皆可受到法律保护,这对财务预测编制与披露具有重要规范和指导作用。

新加坡要求公开财务预测须附有会计师核阅基本假设后的报告书,查核准则依据国际审计准则(internationalStandardsonauditing)的财务预测查核要点(theexaminationofprospectiveFinancialinformation)办理。

而目前香港的《财务预测会计师报告审核要点》(Statement3.341:auditingGuidelineaccountantsReportonprofitForecasts),是由香港会计师公会于1988年5月与香港证券管理委员会及证券交易所主管人员讨论后实施的,是用以规范财务编制的重要准则。

而一旦公开财务预测时,除美国不强制一定由会计师核阅外,其他国家均要求财务预测必须经过会计师核阅,足见各国均借会计师的专业服务来提高财务预测信息的品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关于盈余预测也在借鉴的基础上了一系列相关规范法令主要有:1、《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13条、第32条、第33条、第34条及第35条。2、《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及关于股票发行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3、《发行公司盈利预测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4、《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4号——盈利预测审核。但不可否认在规范内容方面远达不到西方财务预测所规定的广度和宽度。

二.现状:财务预测报表准则制定的必要性

财务预测按其提供的市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公开发行公司在募集资金时所提供的预测性信息,此称为发行市场的财务预测;第二类为公开发行公司为满足投资大众对未来经营成果的预测所提供的预测性信息,此称为交易市场的财务预测。国内外对第一类披露普遍采用强制性规范披露,规则制定已经相当完善,故本文所呼吁制定的主要涉及第二类披露。

而证券市场对财务预测信息的公开可分为四种模式:一为禁止公开揭露;二为自愿披露:此种制度在法令上不强制揭露,但管理当局可以自动公开揭露,或习惯上只在上市时在公开说明书上揭露,且只要公司一旦揭露财务预测,则要遵守一定规范;三为强制性揭露,即由规则强制揭露财务预测的时点、方式,而自愿揭露财务预测空间有限。而准强制性揭露,界于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之间,规则规定了特定情况下强制揭露财务预测的时点、方式,但公司保留非特定情况下自愿揭露财务预测空间。

1、国内外形势

发生在本世纪初的美国安然、世通丑闻和意大利帕马拉特事件,以及中国的银广夏,让公众感到基于过去的且理论如此完备的历史财务报表可靠性都难以保证,现行审计模式下报表保险作用都如此微弱,拿什么来保证在不确定之幕笼罩下的未来财务报表真实、可靠。是否会更大程度影响证券市场的秩序,引起未来企业价值的错估和股价的急剧波动。

国外准则制定机构对制定财务预测会计准则也抱有暂且搁置,以观实务的想法。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iapC)2005年3月份在伦敦召开会议,会上决定延缓对《预测性财务信息》等项目的研究。美国FaSB由于致力于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暂不考虑制定这方面的准则。但由于美国大多数会计师系aiCpa成员,故aiCpa的文献对实际操作还是有效的[6]。

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了旨在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并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

2、供求分析

供应惰性

供给不足缘于人的惰性,对公司管理当局而言,经理人不愿披露信息,因为披露变成公共物品,投资者可以自由享用,经理人将失去拥有私人信息可能得到的“租金”;披露同样会产生诸如商业秘密、诉讼风险等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公司不对外披露,投资者不得不从其他渠道搜寻信息,而成本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强制披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供应不足问题,在不降低信息披露的数量与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降低投资者信息搜寻成本。虽不能实质性的改变买卖双方之间谈判地位,能有效改进资本市场的要素配置,并通过建立信息集中供给机制,实现证券市场帕累托改进。

Verrecchia,R(1990)和newman,p.,andR.Sansing(1992)也指出增加披露的另一个限制是产品的竞争动力的考虑。披露有关战略信息及其经济价值等未来信息可能会损害公司的竞争地位。因此,管理者面临着一个权衡,在提供财务预测报告信息帮助证券市场正确定价公司股票和隐瞒信息使公司在产品市场的优势最大化之间做出判断选择。当报告的信息对公司的竞争者很有价值时,管理者必须在最大化当时股票价格和最大化未来价值之间做出选择。

实证表明,ipo盈利预测改为自愿披露后,公司披露的意愿越来越弱,由强制披露政策下的97.32%下降到自愿披露政策实施三年后的7.58%。在强制性披露政策下,1093家公司(1990年—2001年)中有97.32%的公司披露了盈利预测信息,而在改为自愿披露后(2001年—2003年),披露盈利预测公司的比例逐年下降,分别为71.43%、28.79%和7.58%。(秦玉熙,2004),这很好地说明了现有的自愿披露模式对信息生产者不但没起到推动作用,反而成为规避披露的借口。

基于以上所述,公司对财务预测报表的信息,在外部环境改善之前,倾向于最小化预测信息低风险披露。

需求刚性

管理者提高财务报告可信度的一种方法是自愿披露。这些披露包括公司未来长期战略的说明,衡量判断战略实施有效性的非财务指标,以及这些指标与未来收益之间关系。虽然投资者决策时对财务预测报表信息未必显著考虑,但在考虑自身成本耗费(投资者取得成本为零或很小)前提下,对预测信息的需求总是只增不减。

会计信息基本类型,按时间分为历史信息和未来信息(会计主体未来的发展趋势),调查发现两者都是需要的,而更需要未来信息(73%机构投资者和80%的个人投资者认为)信息的内容构成中财务预测信息68.97%机构认为需要,65.91%个人认为需要。财务预测信息属于三大完全未披露之首(吴联生,2000)。实证证明了未来信息(预测信息)渐渐成为大众最为关注的信息之一

基于以上所述,投资者对财务预测报表的信息,为保证信息的可信性,倾向于最大化预测信息高质量披露。

结论:在上市公司供应的惰性与投资者需求的刚性的双重效应下,诸如分析师披露这样的代位预测将会大行其道。公司为了吸引投资,纠正中介机构不合理预测,需要对外披露相当的财务预测信息。基于公司各因素考虑,监管当局希望采取强制披露;基于投资者决策有用性考虑,又不得不鼓励自愿披露,公司披露和投资者理性接受使得准强制披露模式在现时似乎更为合理、可行。

三、未来发展:规则制定的先占优势与被动接受

会计信息的生产、提供均需一定的规则来进行,这就是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就是关于规则由谁来制定,由谁来监督其执行等的制度安排。分为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制定权(政府制定称为会计准则)、剩余会计规则制定权(谢德仁,2000)。会计规则作为用来规范会计信息生产与披露的规范,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木昌彦(2001)著名的制度博弈规则论和制度博弈均衡论中,规则论认为制度是正式约束的政治制度,人为设计的结果,均衡论认为制度是“自发的秩序”是历史和现时长期博弈的结果,反映了制度的不同侧面。非正式约束(社会规范、惯例、道德准则等)与正式约束(如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合同等),两种约束都会对财务预测报表的编制与披露产生影响。

企业经营者享有的剩余会计规则制定权由独立、客观、公正的会计专家(Cpa等)来监督遵循和适当行使。然而,成本博弈结果往往导致必须先由政府制定通用会计规则,剩余会计规则制定者出于监管和法律风险等,尾随适合本单位的特定规则。

实证结论也表明利益相关者对会计规则经济后果性认识有待提高;制定方面存在“搭便车”倾向,认识后果性的关心显著降低,关心的参与显著降低;加之人数众多,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缺乏合适的渠道参与。综合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两方被动境遇,政府机构明确制定准则(原则)是高质量证券市场的重要保障(吴联生,2004)。

会计实务界日新月异地变化(诸如金融工具等),老在“讥笑”理论界的“后知后觉”,而准则制定明显滞后于实务早已成为不公的事实。未来财务报表的出现可能会突破现有的会计理论(范式),学术界的先行或许可以避免重蹈象上世纪七十年代前会计制定机构“救火式”的覆辙。由于这方面的准则各国都尚未开始着手,而未来制定的前景明确,我国在财务预测准则(规则)制定上先行探索,学术争鸣,将获得先机优势,这样可以避免在这一领域被动接受符合西方国情的准则。

结语:曲折中前进

信息充分披露是确保证券市场交易“公开、公平、公正(三公)”前提条件之一,而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性、成熟度尚不容乐观,即便股权分置改革完成,相信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投资者决策参与水平不强,市场噪声交易普遍、会计规则制定的搭便车等因素,投资者对会计信息需求始终保持中值水平以上,但参考度增长缓慢。

然而综观会计史,预测信息国外也不是一开始就予以关注,甚至开始禁止披露,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财务预测信息慢慢成为投资者最关注和最急迫的信息之一,监管当局才开始放松了披露。

从长远角度看,制定范围更广的财务预测报表准则也是非常必要的:其一,更严格地规定对报表信息(未来信息)披露要求也许是迈向会计准则协调化的第一步。提供这种披露的目的是想让不同国别的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状况有一个更详实的统一的了解。它们能帮助使用者辨别出其根据企业过去的财务业绩评估企业的风险和预测未来的收益时所需考虑的因素。其二,为了更好地规范公司财务预测信息,也需要通过准则来指导编报和披露事项。我国在制定新准则的同时,不但应考虑与国际接轨,而且应考虑国情,适时超越。

当然,披露预测信息,并不意味着取代现行财务报告,只是对其进行有力补充。二者的信息来源、拥有的信息量及所处的立场不同,通过披露可以增强财务报告的直观易懂和相关性,预测性信息的披露在实务上也是可行的。最后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发挥预测性信息的作用,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就必须对我国预测性财务信息的编报和披露做出系统的设计和制定相应的准则规范。

主要参考文献:

aiCpa.october1985.prospectiveFinancialStatements.

newman,p.,andR.Sansing.1992.DisclousurepolicieswithmultipleUsers.workingpaper.Universityoftexas.austin,texas.

Verrecchia,R.1990.informationQualityandDiscretionaryDisclousure.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2:365~380

青木昌彦,2001,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

秦玉熙.2004.ipo盈利预测自愿披露意愿减弱的原因.会计研究,11:76~80

吴联生,2004,利益相关者对会计规则制定的参与特征—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3:88~97

公司财务规则制度篇3

【关键字】会计准则体系确认及计量准则财务信息披露准则

一、建立我国财务信息披露准则的必要性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从总体来看,这次的企业会计准则起点高,内容完整,覆盖面广;建立起了较为科学完善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领域的诸多空白,并在会计计量、企业合并、金融工具会计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和突破。目前我国已公布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基本准则从其表述的实际内容中看,已较为完整地体现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而公布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基本都是属于确认和计量方面的准则;新准则体系中缺少对财务信息披露方面的具体规范。笔者认为,完整的会计准则规范体系应该由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确认和计量准则、财务信息披露准则三部分构成,财务信息披露准则是会计准则规范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建立我国财务信息披露准则的必要性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财务信息披露是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的必备内容

财务会计是由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基本程序所组成的。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说,对于经济事项的记录主要应该解决的是针对符合会计要素的事项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的问题,所以具体会计准则也正是围绕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来制定的,这些准则就其特征而言可称之为“确认及计量准则”;对于符合会计要素的企业经济活动及事项进行“确认和计量”后会形成相关的帐簿记录,这些帐簿记录是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事项和经营活动的货币化记录,为了直观地表达和反映企业的这些经济事项及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就要通过财务报告来反映。所以,产生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的最终目的,也是它的重点。财务报告(financialreporting)主要是指财务信息在财务报表表内的确认(recognition)和表外的披露(disclosure)或表述(presentation)。以公开发行证券的上市公司为例,通常情况下,公司对外公布的年度报告主要包括:财务报表、报表附注、其他财务报告、其他报告等。其中,财务报表属于财务信息中的表内“确认”,报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属于财务信息中的表外“披露”,而其他报告主要是指公司对外公开的有助于投资者决策的“非财务信息”。应该说,确认和计量会计准则主要是为了满足财务报表的需求,而信息披露准则主要是为了满足报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的需求。从企业财务信息形成的过程来看,确认和计量准则与财务信息披露准则紧密结合,不可分割。财务信息披露准则应作为会计准则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并具有与会计确认及计量准则同等重要的作用。

(二)财务信息披露是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据以决策的重要依据

随着市场经济的急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不断繁荣,企业财务信息成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据以评价企业目前及未来价值的最直接工具,他们期望能够获取更多的企业对外公开披露的有价值的财务信息。作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部门,在拟定公司投资计划或安排经营工作时,都将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中的财务数据作为其进行可行性论证或经营预测的测算基础,进而作为其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为了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引导企业对外披露财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满足政府对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监管的需求,就迫切需要对于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详细的规范,制定出专门的“财务信息披露准则”。财务信息披露准则作为防止市场失灵的一种制度安排,对于满足投资人获得投资所必要的信息,对于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规范财务信息披露规则制度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真实与公允被视为现代会计的“生命”。如果会计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则会严重的危害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甚至给整个社会带来诚信危机。现阶段,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日益明显,有效地解决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从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分析,主要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没有遵循会计准则制度及政策而造成会计核算结果的严重失实;二是在对外进行信息披露时,人为肆意夸大企业经营业绩成果和对财务状况的严重不实叙述造成会计信息使用者被误导。前者主要是对于现行会计准则制度的恶意使用,而后者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建立财务信息披露准则规范制度滞后所致。因此,通过对财政部、证监会、证券交易所等部门的有关财务信息披露方面的规则制度进行必要的整合、补充和细化,正式颁布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准则并在企业中强制执行,则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建立我国财务信息披露准则的途径

(一)梳理整合我国现有财务信息披露相关规则制度

我国对于企业财务信息披露方面的规定和制度,散见于财政部、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等部门和机构的相关规则制度中,还没有上升到“财务信息披露准则”的层面,由于政出多门,缺乏整体规划与协调,所以这些零散制度规定缺乏完整性和一致性。建立我国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准则较为便捷的一条路径就是从梳理和整合现有相关规则制度入手。

我国现行的零散的企业信息披露方面的相关规则和制度,主要是由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分别制定的。中国证监会主要制定的是适合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的信息披露规则,比如:《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1993年6月)、《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21号》(自2001年3月至今已)、《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号—20号》(自2000年11月至今已)等;财政部主要制定的是适合所有企业的信息披露方面的规则,比如:《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规模企业会计制度》、《民间及非营利性组织会计制度》等,其中都对编制报表附注及其他财务报告的内容进行了规范性的要求。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现有的这些对于信息披露的规则制度,是由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分别根据自身管理的需要制定的,相互之间并无明确的权限划分,对信息披露规定的一致性缺乏相互协调,从而造成了部分企业在执行过程中的混乱和无所适从。所以应该对于上述规则和制度进行适当的整合,按照不同的企业类型和行业特征,对于其财务信息披露的内容、格式、编报规则等,以准则的形式进行具体的规范,并具备相当的强制性。

(二)分部门和职能制定财务信息披露准则

建立信息披露准则的目的,主要是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除了财务报表以外的,有助于投资者或管理者决策的财务信息。由于信息披露准则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较确认与计量准则更为宽泛,除了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满足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及对国有资产监管的需求,因此,由国家的有关部门来直接制定和公布相关的信息披露准则是非常必要的。笔者的建议是:一是将企业划分为一般性企业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两种类型,将信息披露划分为财务信息披露和非财务信息披露,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仅包含对财务信息披露的规范,而不包含非财务信息披露的规范;二是对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的信息披露准则主要由中国证监会制定,而一般性企业的信息披露准则主要由财政部制定;三是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应对现行的已颁布的有关信息披露方面的规定和办法,进行必要的整合,以系列的“一般性公司的信息披露准则第X号”和“公开发行证券公司的信息披露准则第X号”形式,进行统一的规范。这样有助于建立出责任划分清晰,内容完整规范的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准则体系。

三、结论

整合和细化我国现有企业信息披露方面的规则制度,尽快建立我国财务信息披露准则,将是对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这样就可形成一套包括基本会计准则(行使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职能)、确认及计量会计准则、财务信息披露准则(包括非公开发行证券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和公开发行证券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准则)等三部分构成的,适合我国国情并符合国际惯例的较为完整的会计准则规范体系。笔者设想的我国会计准则规范体系的制定部门应该是:由财政部负责制定会计基本准则和确认及计量会计准则;由财政部负责制定非公开发行证券公司(包括企业及组织)财务信息披露准则;由中国证监会负责制定并公开发行证券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准则。公开发行证券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准则由中国证监会负责制定并,但这些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准则不包括在我国会计准则规范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杜兴强,2003,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第一版,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2、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财务会计报告准则2004(中译本),2005,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公司财务规则制度篇4

关键词: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母公司

一、引言

合并会计报表是指由母公司及其所有控股子公司组成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反映抵消了集团内部往来账项后的集团合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等。企业规模越大,业态越复杂,合并会计报表出现的问题越多,为决策层提供的依据就越不可靠。因此,能否及时发现并解决核心问题,不仅关系到合并报表本身的质量,更关系到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合并会计报表对集团公司的作用

合并会计报表是集团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客观真实的反映,也是评价集团战略落实程度的重要依据,对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合并会计报表是投资人作出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

合并会计报表可以反映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相较于单体报表来说,矫正了企业内部交易活动带来的核算偏差,能够有效防止和避免控股公司人为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现象的发生,并且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准确和公允的会计信息。比如,通过比较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现金流量、盈利等,揭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客观规律和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合并会计报表是债权人判断资金风险的重要来源

尽管集团公司中每一个单体成员都是独立的融资主体,但是由于母公司可以通过集团管控触角,在成员企业间进行资源调配,从而影响母子公司、子公司之间的资金流动。单个成员财务报表上表现的偿债能力实际上不能完全等同于该企业实际的偿债能力,还要受表外融资能力和连带偿债能力的影响。因此,母、子公司的债权人在判断资金风险时,以个别会计报表反映的偿债能力为主,同时,更要关注合并会计报表提供的表内、表外信息的决策价值。比如,在子公司财务状况不佳、偿债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只要母公司仍将其视为战略发展重点或支持对象,债权人可以适当观望并延缓退出时间。

(三)合并会计报表是管理者作出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合并会计报表是对一定时期内母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经营成果的反映,大部分集团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还要求与外部同类企业同期数据对标、与集团公司历史数据对比。管理者通过不同维度的对比分析,能够准确判断企业经营情况在行业内的地位和水平,经营业绩是否符合战略导向,及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管理者提供后续集团公司管控的重点,帮助管理者及时调整预算目标,促进企业发展。

三、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合并范围不完整、不准确

企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首先应保证合并范围准确、完整,同时严格执行会计准则,确保合并会计报表能够真正体现企业的经济利益。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满足控制这一必要条件的、能够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控股子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合并会计报表范围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概念性指导不够明晰。尽管会计准则对控制进行了全面说明,控制的范围有一定延展,但是仍然没有明确间接控制的表决权比例,而通常采用加法原则或乘法原则两种计量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最终是否纳入合并范围很大程度上依靠财务人员的判断;二是利益驱动下的人为调整。有些企业为了向投资人、债权人、政府主管部门释放经营业绩良好的信号,使财务报表数据好看,避免亏损子企业对集团公司整体经济效益的侵蚀,人为将亏损子企业排除在合并范围之外,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跨国集团公司,股权层级多、交叉持股复杂,一些应纳入未纳入合并范围的子企业很难被发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部信息使用者对集团公司经营情况的判断,甚至做出错误决策。

(二)母公司和子公司会计政策不统一

会计政策是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基础。根据会计准则规定,集团公司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应当保持一致,如果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过程中,需要将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转换为按照母公司会计政策编制的财务报表后再进行合并。实际上,很多大中型集团公司所属的子企业部分是通过并购、重组而来,可能存在子公司成立时间较母公司早的情况,如果子公司本身也是一个集团公司,情形就更为复杂,这种情况下要求子公司采取与母公司一致的会计政策困难较大,并且可能会对当期损益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母公司通常不会强制要求母、子公司必须使用统一的会计政策。但是,母、子公司会计政策不统一,会对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很多集团公司财务人员更迭频繁,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过度依赖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导致合并会计报表的准确性不高。

(三)合并规则更新不及时,合并抵消不充分

合并规则是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依据,包括一般规则和特殊交易处理。一般规则主要有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消、母子公司内部债权债务往来的抵消、母子公司内部交易的抵消等;特殊交易处理如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母公司处置部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等。在实际工作中,随着集团公司产业链条逐步向上下游拓展,规模不断扩大,产权变动、内部交易的发生频率和复杂程度也随之增加,实时更新合并规则、正确编制合并抵消分录的难度也逐步加大,主要受两个方面问题的影响:一是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协同不力。由于合并规则的更新通常需要业务和财务部门共同完成,比如,产权的变化调整需要负责投资管理的业务部门及时向财务部门反馈相关信息后,财务部门根据相关依据更新合并规则,部门间的工作协同效率直接影响合并规则更新的及时性;二是关联交易和往来数据不够准确。目前很多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还没有实现通过信息化手段逐层合并、一键出表,大多仍是手工合并,为了保证及时出具合并报表,母公司往往依靠子公司提供的关联交易和往来数据编制合并抵消分录,由于子公司提供的相关数据不是一手的基础数据,可能会出现数据不完整、抵消错误、抵消不充分的情况,从而导致合并会计报表失真。

(四)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合并会计报表数字不准确

人才是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懂财务、懂业务、懂管理、懂技术的财务人才更是集团公司管理体系的核心资源。现在很多大中型的集团公司都面临着财务人员梯队培养落后、人才队伍严重断层的情况,导致财务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人员内部分工各自为政,工作衔接断档。集团公司的财务人员一般分为基础财务和管理财务,基础财务主要负责资金结算、会计核算,管理财务主要负责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税务管理以及经营分析,一些集团公司长期以来不开展基础财务和管理财务交流轮岗,导致基础财务不懂财务管理、管理财务不懂会计核算,甚至出现合并会计报表分析和经营情况分析结果截然相反的情况,为管理层决策带来困惑;二是财务人员晋升通道不明确,财务骨干流失严重。近年来一些集团公司纷纷探索财务共享建设,旨在通过信息化技术代替人工处理可以标准化的财务工作,以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但是缺乏共享财务、业务财务和战略财务梯队建设的顶层设计,也没有建立起完善可行的晋升通道,财务人员个人的职业规划与企业的人力发展规划无法对应,致使一些财务骨干纷纷选择转岗或离职,财务队伍呈现哑铃型分布,再加上传帮带机制不健全,人才青黄不接,合并会计报表的质量缺乏人力保障。三是不注重培训充电,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缓慢。一些集团公司不重视对财务人员的专业培养,认为财务工作就是简单的记账、出报表,不愿意安排经费投入,财务人员自身还习惯于沿用过去的经验开展工作,不愿意主动汲取新知识、接受新变化,导致核算和报表的处理违背新会计准则规定,合并抵消规则长久不变,合并会计报表数据错漏百出,无法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四、解决集团合并会计报表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全面清理合并范围,确保应并尽并

为了使合并会计报表数据真实、准确,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有力的决策依据,集团公司必须充分重视合并范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合并范围的准确性:一是制定统一的控制标准,加强对子公司是否应纳入合并范围的指导。集团公司应当按照会计准则要求谨慎制定统一的控制标准,控制标准尽可能细化并具有可操作性,规范合并报表范围的界定。二是定期梳理合并报表范围,保证合并范围的实时性。集团公司应当加强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工作协同,共同对合并报表范围进行管理,可以采取定期梳理、定期核对、及时调整的方式,保证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子公司范围实时准确。三是建立检查监督机制,加大对人为调整合并报表范围的惩处力度。集团公司应组织监督部门、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对合并报表范围进行专项检查,对应纳入合并范围未纳入合并范围、应清算出表但实际仍纳入合并范围的情况予以纠正,并提出惩罚措施,对情节严重或者影响巨大的事项应加大处罚力度,严肃合并会计报表的编报纪律,为合并会计报表的准确性保驾护航。

(二)统一母子公司会计政策,降低差异影响

为了减少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母子公司不同的会计政策间进行转换而带来的错误风险,提高编制效率,集团公司应当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保证母子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程序、方法和原则相对统一,具体包括:标准化的会计科目体系和调整原则、固定资产计量和折旧原则、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量原则、存货减值准备的计量原则等。母公司应当要求子公司严格按照统一的会计规则编制会计报表,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对于国外的子公司,一方面需要按照国外会计相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并出具会计报表,另一方面需要按照国内会计准则和母公司会计政策进行调整转换并出具会计报表,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会计规则的自动转换,减少人为出错的几率,保证合并会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三)及时更新调整合并规则,核实编制基础

集团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梳理确定合并规则,特别是关联交易的抵消,主要包括集团公司内部股权投资和所有者权益的抵消、债权和债务的抵消、固定资产交易的抵消、无形资产交易的抵消、关联方收入和成本、存货等的抵消等。合并抵消的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团公司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合并抵消规则更新管理:一是全面梳理集团公司股权架构,并根据新设、注销、调整持股比例等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更新;二是全面梳理集团公司关联方清单,除了集团内部各公司,还包括各公司所涉及的股东、合营公司、联营公司以及关键管理者可以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的其他公司,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关联方清单进行更新;三是定期收集集团公司关联交易明细,包括关联交易业务发生时间、交易方名称、合同金额、实际发生金额、结算及入账金额、入账时间等,统计计算关联交易的收入、成本、未实现的对外利润,一些央企还可以据此监控关联交易占全部交易的比例,确保关联交易实质和金额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四)强化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培养,提高报表质量和效率

为了提高合并会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拥有一批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双过硬”的财务人员,专业能力过硬能保证将个人对会计准则的正确理解和具体实际工作有机统一,职业操守过硬能保证不为了任何人的授意做出违背准则的行为,二者兼而有之可以从主观层面很大程度保证合并会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建设一支“双过硬”的财务人员队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搭建“金字塔”人员梯队。塔基由校招生、转岗人员等新手组成,对人员门槛的要求较低;塔身由具备一定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的业务骨干组成,属于财务人员队伍的中流砥柱;塔尖由业务能力和工作能力超强的精英组成,这部分人员大部分已经处于财务领导岗位,集团公司应当高度重视财务人员队伍的队形,以人为本,不断强“基”固“身”,防止中坚力量流失造成队伍变成青黄不接的“哑铃型”。二是以培训、交流、轮岗等形式提升财务人员专业水平。集团公司应当每年安排一定的职工教育预算,组织开展专家讲座、职称辅导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结合奖惩措施,鼓励财务人员不断通过学习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也可以安排财务人员参加一些外部优秀企业的财务经验交流和调研活动,开拓视野,增强实战能力,此外,还可以在集团公司内部开展人员交流、轮岗,加强经验学习借鉴,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五、结语

为了实现更好的收益目标,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业务逐步复杂化和规模化已经是集团公司的发展趋势,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复杂程度和编报难度随之增加,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更多、更复杂、更难解决。因此,必须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职业操守好的财务人员队伍,在深入理解并贯彻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定合并范围和规则,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不断提升合并会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内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秀明.集团公司合并报表研究[J].财经界,2019(11):131-132.

[2]李灏.集团公司财务会计报表合并问题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7):148-149.

[3]郭林艳.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9(35):107-109.

[4]朱宁.关于企业合并会计报表问题对策的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9(15):148-149.

[5]陈玉纯.关于企业集团合并报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及提升策略探讨[J].财经界,2021(3):114-115.

公司财务规则制度篇5

近年来,上市公司经营失败、公司舞弊的指控以及财务报表的重述(financialstatementrestatements)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充分性上。但综观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财务欺诈案可以发现,像安然、新加坡中航油等财务欺诈案的发生,并不是因为这些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不够充分,如新加坡中航油就一再强调公司有“严格的风险控制程序”,只不过这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值得怀疑。因此,管理当局如何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报告成为当前紧迫的理论和实务问题。本文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的有关规定人手,结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的意义,分析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对我国的启示。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的内涵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2002年的33-8138号提案中首次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了诠释,该提案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确保公司设计的控制程序能为下列事项提供合理的保证:公司的业务活动经过合理的授权;保护公司的资产避免未经授权或不恰当的使用;公司的业务活动被恰当的记录并报告,从而保证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符合公认会计原则的编报要求。

《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actof2002,本文简称萨班斯法案)404条款要求公司必须就管理当局建立和保持充分的公司财务报告程序内部控制的职责进行报告,并报告管理当局对这些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同时,该条款及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审计准则要求从事审计的会计事务所也须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和管理当局的评价发表意见。为了配合萨班斯法案404条款有关内部控制规定的实施,SeC在2003年6月正式的最终规则中提出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操作性定义,SeC规则规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者公司行使类似职权的人员设计或监管的,受到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影响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满足外部使用的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公认会计原则提供合理的保证。具体包括以下控制政策和程序:(1)保持详细程度合理的会计记录,准确公允地反映资产的交易和处置情况;(2)为下列事项提供合理的保证:公司对发生的交易进行必要的记录,从而使财务报表的编制满足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公司所有的收支活动均得到公司管理当局和董事的合理授权;(3)为防止或及时发现公司资产未经授权的取得、使用和处置提供合理保证,这种未经授权的取得、使用和处置资产的行为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要影响。从SeC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定义可以看出:其一,内部控制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SeC将主体对内部控制的考虑限定在财务报告编制的内部控制范围内,因此使用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这一术语。其二,SeC期望其所定义的内部控制与CoSo委员会报告中的财务报告目标相一致。其三,上述第3点是针对公司资产的使用和处置提出的,表明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萨班斯法案404条款与SeC规则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萨班斯法案404条款要求首席执行官(Ceo)和首席财务官(CFo)对主体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报告。该份报告包括在公司按年度提交给SeC的表格中,为此,SeC已经为其注册成员制定了规则,要求公司提交的表格必须包括:(1)管理当局对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年度报告,具体为:关于管理当局建立和维护适当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责任报告;管理当局用于评价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方法框架的报告;管理当局对到最近年末为止的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包括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声明,其中,必须披露管理当局所认定的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任何重大弱项,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重大弱项,则管理当局不得认定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有效的;一个声明,即会计事务所(对公司包含在年报中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机构)已经对管理当局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意见签发鉴证报告。(2)会计事务所的鉴证报告,提供审计人员对管理当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意见的鉴证报告。(3)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变动,对于任何重要影响或可以合理预期将重要影响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任何变动都应予以披露,该项披露要求从2003年8月14日起生效。

二是SeC的S-K规章要求管理当局披露公司主要执行官、主要财务官或履行类似职权的人员在对报告期间的披露控制和程序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就企业披露控制和程序的有效性做出评价。

三是SeC要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签署两个书面证明,包括在公司提交的表格中。这两个书面证明是萨班斯法案302和906条款所要求的。(1)302条款要求在呈交SeC季度和年度报告时提出证明:包括已经核查了某个确定注册公司的特定报告;报告中没有存在任何重大的错报和漏报而导致对本期报告产生了误导性的信息;报告的财务报表和其他报告公允地反映了注册公司在所报告期间和时点上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动状况;对建立和维护公司的披露控制和程序以及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承担责任;已经向公司的审计师和公司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进行披露(或者行使相同职权的人)等。(2)906条款包括对具体联邦犯罪法典的证明,如证明报告是完全符合1934年证券交易法中的条款要求,报告中的信息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的意义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的有关规定要求报告管理当局建立和保持充分的公司财务报告程序内部控制的职责:并报告管理当局对这些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界定了管理当局的责任管理当局必须承担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责任,并运用恰当的控制标准(如CoSo标准)来评价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形成的评估结果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同时签署一份关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书面申明。为取得足够的证据支持管理当局的评估结果,管理当局可以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人员、其他人员或第三方的工作,将其作为评价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基础。相应地,管理当局可以雇佣外部审计师之外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或咨询公司来帮助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进行评价。

(二)强调“人”的重要性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应包含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法律顾问、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经营管理当局、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等各个方面,明确了评估的每个行动步骤由哪些高级管理人员负主要责任,以确保按时完成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三)保证信息披露的质量管理当局作为编制财务报告的一方,直接参与信息的制作,在信息的传输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广大

的股东(投资者)属于被动接受信息的一方,处于劣势。因此为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机构通过制定会计准则、证券监管等,设置外部审计人员、投资分析人员等中介人员,以形成公司财务报告供给链,如图1所示:

在该供给链中,为保证投资者得到准确、及时的信息,其信息传输渠道的各个主体都必须以诚实信用为原则。但由于公司管理当局是信息输出的起点,因此,公司管理当局对编制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满足外部使用者的财务报表符合公认的会计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合法合规性,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有效,其有效性由管理当局提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和发表财务报告内部有效性声明进行合理保证。

(四)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通过为管理当局评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程序提供建议,使管理当局认识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能够通过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及时发现重大控制缺陷和重要管理要点,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向法律顾问、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报告财务报告中的内部控制薄弱之处,使公司财务报告情况更为透明,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三、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萨班斯法案和SeC有关规则提出的一系列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制度安排,对于我国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和报告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进行强制性规定目前,我国仅有2001年10月证监会的“关于做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评审工作的通知”中对内部控制评审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即要求证券公司根据“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聘请有证券执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向证券公司提交内部控制评审报告。而在其他规范中,没有对管理当局进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提出强制性规定。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失败和公司舞弊指控的增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这就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内部控制评价提出明确要求,将财务报告错误表述的风险降低到一个恰当的水平。

(二)制定相关规定要求管理当局提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报告管理当局不仅要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而且应将评价结果以书面声明的形式对外报告,以使外部投资者能够确定公司提供财务报告的程序合规合法,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性提供合理保证。

(三)明确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目前我国理论与实务界没有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形成一致的意见。由于独立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时,主要是针对财务报告形成过程中所有重要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因此在确定内部控制评价内容时,一方面应根据注册会计师与委托人达成的业务约定书内容,另一方面还需考虑审计师在审计初期确定的审核标准。除了独立审计师的审计外,企业自身进行评价时的评价内容也有待进一步明确。

公司财务规则制度篇6

【正文】

预测性信息是上市公司基于其生产计划和经营环境,对外披露的反映公司未来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的前瞻性财务信息,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公开披露能使外部使用者了解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状况,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在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趋势下,会计也在趋于国际的协调。海峡两岸经济贸易的来往更紧密,因此本文对两岸有关财务预测信息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一、海峡两岸的财务预测制度简介

目前,中国大陆有关财务预测信息的规定没有形成体系,散见于各行政法规、规章和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解释中,主要有《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等。台湾的财务预测制度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主要有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报第十六号——《财务预测编制要点》、审计准则委员会公布的审计准则公报第十九号——《财务预测核阅要点》、证券暨期货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公开发行公司财务预测资讯公开体系实施要点》等。

二、海峡两岸财务预测制度比较

(一)财务预测信息提供者的比较

在中国大陆,公司的预测性信息主要是由公司管理编制,财务分析师没有形成规范的市场供给,没有正式公开的财务分析师预测信息。在台湾,证券分析师在财务预测中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扮演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中介——信息加工的角色。由于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预测信息通常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证券分析师的解读,并通过证券分析师传递给投资者。但由于台湾对预测性信息的披露主要采用强制性的方式,公司管理人员最具有信息优势,所以,证券分析师只是对公司的财务预测信息起补充作用。但台湾的管理机构鼓励证券分析师以独立第三者的立场对公司的预测信息质量进行评价并传递给投资者以决策之用。

(二)财务预测信息披露时点的比较

1.发行市场的财务预测信息。中国大陆证监会规定如果发行人认为提供盈利预测报告将有助于投资者对发行人及投资于发行人的股票作出正确判断,且发行人确信有能力对最近的未来期间的盈利情况作出比较切合实际的预测,发行人以披露盈利预测报告。①但证监会规定增发公司近3个会计年度及预测发行完成当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可见,在首次公开发行和增发的场合,盈利预测实际上是必须披露的内容之一。台湾规定新上市公司、现金增资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的公司,都应公开财务预测。在发行新股或增资时,中国大陆和台湾都规定必须披露财务预测信息,不同的是台湾要求在发行可转换债时也要财务预测信息。

2.交易市场的财务预测信息。中国大陆在相关规定中说明在年度报告中公司可以编制新年度的盈利预测,②在证券交易所有关通知中规定:当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应当及时进行业绩预告:

①预计公司本报告期或未来报告期业绩将出现亏损、实现扭亏为盈或者与上年同期相比业绩出现大幅变动(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的;

②在公司会计年度结束后1个月内,经财务核算或初步审计确认,公司该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实现扭亏为盈、与上年同期相比业绩出现大幅变动(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的;

③其他认为应披露的情形。③

台湾规定出现下列情形应公开财务预测:

①同一任期内董事发生变动累计达三分之一以上者;

②企业合并者;

③缔结、变更或终止关于出租全部营业,委托经营或与他人经常共同经营之契约;让与全部或主要部分之营业或财产;受让他人全部营业或财产,对公司营运有重大影响者;

④公司发生重大灾害、签订重大产销契约或重要产业部门变动预计影响营业收入金额最近一年度营业收入百分之三十以上者;

⑤公司最近一年度营业收入较其前一年度减少百分之三十以上者;

⑥其他必要情况。

在交易市场的财务预测信息披露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差异较大,主要在于:

(1)中国大陆的规定比较宽松,台湾的规定比较严格。中国大陆规定只在公司业绩出现较大变动时披露相关的财务预测信息。而台湾规定必须披露的情形要多于中国大陆,除了业绩的变动以外,当发生特定事件时如公司发生灾害、合并等,这些事件也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这时也必须公开财务预测信息。

(2)台湾规定的财务预测信息带有连续性披露要求,如果出现上述的①、②、③、④的情况还必须连续两年公开财务预测。

(3)台湾还要求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对于公告财务预测视其情况有两日内。一个月及年度终了后三日后、四个月内公告的规定。例如当三分之一以上董事发生变动的,应于董事就任之日起一个月内公告申报当年度财务预测。

(三)财务预测更正及更新的比较

预测性信息是根据合理假设基础对未来的趋势、事件等所作的预测性陈述,主要是基于主观的估计和评价,一旦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原先做出预测的合理假设基础也发生变化或者不再存在而使预测性信息失真,这时应对预测信息进行更正。

目前中国大陆关于财务预测信息更新的相关规定有:若公司对该计划进行了调整,应说明履行了何种内部决策程序,有关决议刊登的信息披露报纸及日期;实际投资项目如有变更,公司应介绍项目变更原因、变更程序及其披露情况,项目资金的投入情况,项目的进度及预计收益;如果生产经营环境以及宏观政策、法规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正在或将要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公司董事会须明确说明。④

台湾相关法规明确规定:已公开财务预测之公司经发现财务预测有错误,可能误导使用者之判断时,应于发现之日起二日内公告申报说明原财务预测完成日期、会计师核阅日期、所发现错误致原资讯已不适合使用之情况及其影响,并于发现之日起十日内起公告申报经会计师核阅之更正后财务预测。当编制财务预测所依据之关键因素或基本假设发生变动,致税前损失金额变动百分之二十以上且影响金额达新台币三千元及实收资本额之千分之五者,公司应据规定公告申报更新后财务预测。

对比中国大陆与台湾在财务预测更正及更新方面的做法,可以发现台湾在这方面规定的特点:

1.及时性。台湾要求在两天内就要做出公告说明其错误及影响,十日内公告更正后财务预测,而且已公开财务预测之公司,应随时评估敏感度大的基本假设变动对财务预测结果的影响。而中国大陆没有对更正后的财务预测的公布时间作任何要求。任何信息的价值都有其时间性,且一般地信息越及时其价值越高。特别对于错误的预测性信息,公司一旦发现应当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和报告,以便投资者及时做出决策调整,减少损失。因此台湾的做法值得学习。

2.量化规定。量化规定一方面既可以使上市公司对应更正更新的财务预测有数量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公司的编制成本,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预测信息发生变动都对投资者有影响,对一些影响较小的预测信息发生变动可以不必公告申报。

3.限制更新更正财务预测的次数。如果财务预测信息经常更新,投资者对其准确性产生疑问。为此,台湾在《发行人募集与发行有价证券处理准则》中第十二条规定,如果公司欲对外公开办理现金增资、合并发行新股等情形时,如果在申请年度及前二年度因公开财务预测经证期会纠正达二次,或任一年度更正(新)财务预测超过二次(即三次以上者),必须实行申请核准制,以促使公司提高财务预测准确度。

(四)财务预测管理当局责任规定的比较

中国大陆在《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4号——盈利预测审核》中规定合理编制并充分披露盈利预测是被审核单位的责任。

台湾证券暨期货管理委员会在《公开发行公司财务预测咨询公开体系实施要点》中明确确认董事会对财务预测编制之责任,要求财务预测编制完成后,应提董事会通过,但因故未及提报董事会通过者,得补提董事会追认。如未计提报董事会通过者,应表明“本次财务预测尚未经董事会通过”之字样,并应说明其原因及预计通过之日期。公告时须包括“企业之财务预测是属估计,将来未必能完全达成”之声明,以提醒投资人预测不确定本质。同时还要求公司对于假设性资料提出佐证。

在管理当局责任的规定方面,中国大陆比较笼统,而台湾则非常具体,明确表示董事会应对此负责。

三、完善中国大陆财务预测制度的几点启示

1.中国大陆应建立一整套有关上市公司预测性财务信息生成、披露和审核的规范体系。目前已客观存在财务预测信息需求市场,如企业向银行举债时,银行要求提供某些财务预测信息,投资者在投资时,更看重的是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应建立一个较完善的财务预测规范。同时要鼓励建立有权威的盈利预测专业机构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财务分析师,一方面既可以对公司管理人员提供的预测财务信息的质量进行约来,另一方面投资者获得预测财务信息的渠道也多样化。

2.提高预测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其价值往往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降低。若财务预测信息披露滞后,不仅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有时也为某些别有动机的人提供了可承之机。因此不管是新的财务预测信息还是更正更新后的财务预测信息都应要求及时地公布。

3.加重公司管理层对财务预测信息的责任。预测信息不同于历史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根据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件进行编制,而预测信息则不同,更多依赖的是对于整个行业、本公司现状及未来趋势的预测及了解能力,公司管理层在这方面占有较大的信息优势。因此笔者认为应适当加重公司管理层对财务预测信息的责任。

注释:

①《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第一百三十六条。

②《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第三十九条。

③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披露工作指引》。

④见《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第三十三、三十四、三十六条。

【参考文献】

[1]林勇军,王伟。中美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制度[J].财会月刊,2003,13.

[2]李桂娥.关于预测性信息披露法律问题的研究[J].攀登,2004,(1).

[3]阎德玉.海峡两岸基本会计准则比较研究[J].中文论文网,2005,11.

公司财务规则制度篇7

我国市场经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建立了企业出资人制度和新型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制已成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国有资产、会计、税务等方面的相关制度日趋健全,企业资产与财务区分管理。同时,《公司法》要求企业按照国家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在这一背景下,财政部依据《公司法》、《企业法》、《会计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于2006年12月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新通则”),全文共10章、78条。结合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六大财务管理要素,对财务管理方法和政策要求作了规范。

“新通则”改变了以前“大兼容”的做法(如涵盖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税务处理等内容),成为一个纯粹地道的企业财务规范。在财务管理要素管理方法和政策要求的规范中,“新准则”作了如下要求:企业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控制财务风险;以现金流为核心,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经营者拟订和编制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战略、财务规划、财务预算,投资者对其进行审议批准;注重成本控制、财务控制、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设置财务预警标准,进行实时的财务评价。

“新通则”的主要特点是它与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新修订的《公司法》密切结合,体现了相关法规和制度的一致性,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

一、投资者的多种出资形式

根据《公司法》第27条的规定,企业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资产出资设立公司的,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资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非货币资产出资或者接受其他企业的非货币资产出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规定,委托有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和执业人员进行;其他的非货币资产出资的评估行为,可以参照执行。由于投资者对企业出资形式的多样化,“新通则”第14条规定,企业可以接受投资者以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股权、特定债权等形式的出资。其中,特定债权是指企业依法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符合有关规定转作股权的债权等。这一规定与《公司法》是一致的。

二、职工激励制度

根据《公司法》第143条的规定,因实行职工股权激励办法而回购股份的,回购股份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百分之五,所需资金应当控制在当期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数额之内。股东大会通过职工股权激励办法之日与股份回购日不在同一年度的,公司应当于通过职工股权激励办法时,将预计的回购支出在当期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中作出预留,对预留的利润不得进行分配。公司回购股份时,应当将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转作库存股成本,同时按回购支出数额将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转入资本公积金。

“新通则”与《公司法》一致,第41条规定,“企业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经营者和核心技术人员实行与其他职工不同的薪酬办法,属于本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应当将薪酬办法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第52条明确了“职工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原则,规范了企业即期奖励和股权激励行为。即期奖励,“新通则”规定通过调整内部分配制度来解决,或者作为提成而列入管理费用。股权激励,与《公司法》的规定相一致,“新通则”第50条第4款要求“以回购股份对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实施股权激励的,在拟订利润分配方案时,应当预留回购股份所需利润”。对职工进行股权激励以换取其提供的服务,其支出应在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计入成本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第5条和第6条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

因此,上市公司以回购股份形式奖励本企业职工的,在拟订利润分配方案时,应预留回购股份所需的利润部分;其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应作为库存股处理,同时进行备查登记;在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期间(即“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所授予职工的期权等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职工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同时增加资本公积。

三、财政性资金的处理

如果政府补助作为企业本期利润进行会计处理,就可能会把财政拨款给股东分红,这就违背了财政扶持企业发展的初衷,新会计准则的“分期计入、分期扣除”原则成为处理这部分资金的基本方法。因此,“新通则”根据现阶段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第20条的规定,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资金,并非均可作为企业本期利润核算,而是要区分各种情况进行处理:属于国家直接投资、资本注入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国家资本或者国有资本公积;属于投资补助的,增加资本公积或者实收资本;属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属于政府转贷、偿还性资助的,作为企业负债管理;属于弥补亏损、救助损失或者其他用途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这五种方式基本涵盖了目前我国财政支持企业的各种类别,有效地保护了政府作为股东的权益。

这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基本一致,政府的资本性投入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均不属于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的损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是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应先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才能计入当期损益;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政府以投资者身份向企业投入资本,享有企业相应的股权,双方是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企业应向政府分配利润。因此,“新通则”第50条第4款规定,“属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应当将应付国有利润上缴财政”。同时,“新通则”要求,在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时,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并入本年度利润,在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状况后,向投资者分配。

四、企业职工福利费的财务规定

按照《公司法》组建的企业根据《公司法》第167条进行利润分配,不再提取公益金;同时,为了保持企业间财务政策的一致性,国有企业以及其他企业一并停止实行公益金制度。企业对2005年12月31日的公益金结余,转作盈余公积金管理使用;公益金赤字,依次以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弥补,仍有赤字的,结转未分配利润账户,用以后年度实现的税后利润弥补。

由此看来,新公司法已取消了公益金制度。“新通则”相应地也删除了关于提取公益金的规定,第43条规定,企业应依法为职工支付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取消了按工资总额14%提取职工福利费的做法。原有的应付福利费账面余额,应按照财政部有关财务政策结转处理。企业原来按规定在应付福利费列支的医药费或者医疗保险费等项目,应在国家规定标准内列支于成本费用中。

五、维护企业利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新通则”第8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管理级次。企业集团公司自行决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对于集团内部,调整内部财务体制,统一企业集团的财务政策,实施整个集团的发展战略;对于集团外部,要统一归口主管财政机关的管理。国家通过“新通则”对企业的财务制度提供指引,强化企业财务管理要素管理的作用。而企业根据“新通则”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新通则”第47条规定,投资者、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履行本企业职务或者以企业名义开展业务所得的收入,全部属于企业。这项规定说明履行本企业职务行为,利用企业的名义对外开展的业务都是企业履行行为,或者利用企业的名义承揽业务都是企业的行为,可以减少企业被掏空的现象。

“新通则”顺应产权制度改革,界定了国家、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财务管理职权与责任,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从企业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激励和财务监督四方面完善企业财务运行机制,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从以上五点可以看出:

第一,“新通则”中涉及的很多财务规定与《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以及证监会的相关条例等法律法规衔接、趋同。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参照执行“新通则”的非国有企业,都会有共同的财务语言和财务环境。

第二,“新通则”的颁布和实施,将会使国家利益得以保护,有利于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对未上市的国有企业、大型企业集团构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影响深远。

公司财务规则制度篇8

【关键词】会计差错更正,会计估计变更,财务重述,中美比较

财务重述的本质是会计差错更正,1933年美国《证券法》首次提出了会计差错更正的类似表述,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起步较晚,在1999年我国准则中首次提出了会计差错更正概念。另外,美国对财务重述的规范和披露要求上也走在其他各国会计准则之前,我国在相关方面的法律建设和监管规范深受美国的影响,将中美财务重述制度进行比较,有助于梳理和界定财务重述的概念和范围。

一、美国财务重述制度

1929年纽约股市崩溃,直接引发了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造成股市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政府管制,由于政府信奉“看不见的手”,不干预经济生活,股票市场变成了投机者一夜暴富的摇篮,投机造成了股票市场的虚假繁荣,披露的会计信息也无诚信可言。1933年罗斯福新政开始,新政强调政府对经济的有效干预和调整,大量的法律和监管政策也开始在证券市场实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证券法》。

颁布《证券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防止与证券出售信息有关的歪曲陈述和其他欺诈行为,《证券法》规定除非进行了修订,当注册报告书存在不真实叙述或重大漏报时应当中断该注册报告书的有效性,任何证券持有人均可针对注册报告书出现不真实叙述或重大漏报的情况向法院提讼。《证券法》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会计差错的事实,并且强调了会计差错的法律后果,这对证券市场信息规范披露起到了约束作用。

鉴于《证券法》的基石性质,其对会计差错及其更正的要求是原则性的,对会计差错更正及其披露仍有待进一步的规范。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1971年的第20号意见书《会计变更》中,首次规范了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方法,并且要求企业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至此,美国财务重述制度基本形成,重述报表能够明确告知投资者会计差错更正的发生,有利于投资者对比重述前后的会计信息,也有利于处理投资者和被投资证券之间可能发生的法律纠纷,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2001年至2002爆发的财务丑闻将会计造假推向风口浪尖,与会计造假有关的公司治理、会计准则、中介机构及其信息披露的规范等成为讨论的范围,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萨班斯法案》(SoX法案)在2002年应运而生。SoX法案要求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并成立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pCaoB)负责监管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并且赋予pCaoB对上述主体进行处罚和制裁的权利;强化财务披露义务,要求公众公司披露对其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的事项、表外交易及关系、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鉴证报告、内部审计委员会的构成;加重违法行为的处罚程度,比如欺诈罪最高可判处25年监禁,相关责任人和公司的罚金最高可达500万美元和2500万美元。SoX法案涵盖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会计造假,即便如此,SoX法案的所有规范都是围绕财务报告信息展开的,法案对财务报告信息监管、信息披露和法律惩罚的强化,尤其对内部控制的强调等都对会计差错更正起到了规范作用,也构成了财务重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SoX法案责成美国审计总署(Gao)进行相关调查,在Gao的调查报告(2002)中,首次提出了财务重述的概念:财务重述是公司自愿或被外部要求对以前报出的财务信息进行更正并重新表述的行为。这是可查的研究文献中第一次对财务重述进行定义。2005年SFaS第154号《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颁布,取代apB第20号意见书和SFaS第3号准则。与apBno.20和SFaSno.3相比,SFaSno.154在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上进行了调整。比较Gao(2002)和SFaSno.154(2005)对财务重述给出的定义,二者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财务重述做出的描述,两种定义的关注点不同,并无冲突,SFaS的表述重视财务重述的会计差错更正的本质,Gao的表述重视财务重述的外在动因和行为表现,一个定义应当反映其本质特征,论文更倾向于SFaSno.154(2005)给出的定义。至此,美国财务重述制度成型。

二、我国财务重述制度

我国财务重述制度发展的较晚,这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过程是紧密相关的。从1992年《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颁布,到1997年16项具体会计准则陆续颁布,再到2006年现行会计准则体系颁布,2011年《小企业会计准则》取代《小企业会计制度》,我国会计准则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制度与准则并存到制度逐渐淡出,从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形式趋同到实质趋同。我国准则的发展过程决定了财务重述制度的建立过程,1999年《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颁布,认为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该准则首次解释了会计差错的概念,但除了对会计差错的处理有详细要求外,准则只要求在附注中披露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和更正金额,引起上市公司频频以“年报补丁”的方式处理会计差错,“年报补丁”严重危害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甚至成为上市公司粉饰报表的一项重要手段。

2001年tCL公司利用会计差错更正进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通过让以前年度大亏消化当年潜亏而逃脱了被St的命运,此事引起了关于滥用会计差错更正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年报补丁”的监管缺失开始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2003年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9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第19号条文规定“已经公开披露的定期报告存在差错,经董事会决定更正的……应当以重大事项临时报告的方式及时披露更正后的财务信息”,并且“公司对以前年度已经公布的年度财务报告进行更正,需要聘请具有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更正后的年度报告进行审计”。该规定提出以临时公告的实行披露会计差错更正,并且也提出了报表的重述要求,标志着我国财务重述制度的初步形成。2004年年初证监会再次以《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的形式,强调“上市公司不得利用会计差错更正调节利润,如果公司滥用会计差错更正调节利润,有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007年证监会令第40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这与萨班斯法案要求披露对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的事项的规定有相通之处。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颁布,准则提出前期差错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并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重新列示和披露。现行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定义和处理进行了重新表述和规范,追溯重述也首次引入准则中,第28号准则与2003年《公开发行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9号》相结合,对会计差错在报表报出前和报出后的处理进行了全面规范,标志着我国财务重述制度的建立,不但如此,二者的相得益彰也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形成了全面的规范。

与此同时,美国萨班斯法案对各个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008年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共同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颁布,借鉴萨班斯法案,该规范首次正式确定了内部控制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中的地位,同时强调政府监管和中介机构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降低重大错报风险,从实务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规范,受到理论界的广泛赞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也构成我国财务重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重述制度的另一个关键就是法律惩戒。1993年的《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规定,“对与虚假陈述有关的直接责任人员…单处或者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撤销其从事证券业务的许可或者资格”,200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所披露的信息、报送的报告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处以30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

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61条,“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在此不做过多列举,但可以判断,与美国SoX法案相比,我国对与财务重述相关的处罚力度并不高,过低的处罚金额容易让公司管理层愿意为了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铤而走险。

三、中美财务重述比较

公司财务规则制度篇9

一、公司建立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一)公司建立内部控制的五项基本目标

1.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2.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强化风险全面防范和控制,保证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正常、有序、高效运行。

3.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舞弊行为,保护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

4.规范公司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5.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公司内部控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内部控制制度涵盖公司内部的各项业务、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将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检查、反馈等各个环节。

2.内部控制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要求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力。

3.内部控制保证公司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坚持既无重叠,又无空白,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服务。

4.内部控制的制定兼顾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关系,尽量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二、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一)内部环境

1.管理理念与经营风格公司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发展之基、员工立身之本,将制度视为公司的法律、组织的规范,坚持在管理中不断完善和健全制度体系,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认为只有建立完善高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才能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有条不紊、规避风险,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2.治理结构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结构,制定了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三会一层各司其职、规范运作。董事会下设战略及投资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以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促进董事会科学、高效决策。

3.组织机构.公司根据职责划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设立了总经理办公室、质量保证部、生产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物料部、研发部、内审部等职能部门并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职责。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相互协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公司对控股或全资子公司的经营、资金、人员、财务等重大方面,按照法律法规及其公司章程的规定,通过严谨的制度安排履行必要的监管。

4.内部审计公司审计部直接对**负责,在审计委员会的指导下,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干涉。审计部负责人由审计委员会召集人承担,并配备了专职审计人员,对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所有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内控执行等情况进行内部审计,对其经济效益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做出合理评价。

5.人力资源政策公司坚持“德才兼备、岗位成才、用人所长”的人才理念,始终以人为本,做到理解人、相信人、尊重人和塑造人。公司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制定了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人员录用、员工培训、工资薪酬、福利保障、绩效考核、内部调动、职务升迁等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6.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底蕴。公司通过*多年发展的积淀,构建了一套涵盖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企业文化体系,是公司战略不断升级,强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柱。

(二)风险评估公司根据战略目标及发展思路。

结合行业特点,建立了系统、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根据设定的控制目标,全面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准确识别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做到风险可控。同时,公司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制定了应急预案,明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监测、报告、处理的程序和时限,建立了督察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控制活动

1.建立健全制度公司治理方面: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订了《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工作细则》、《重大投资决策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等重大规章制度,以保证公司规范运作,促进公司健康发展。日常经营管理:以公司基本制度为基础,制定了涵盖生产管理、行政管理、物料采购、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

一系列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管理有序,形成了规范的管理体系。会计系统方面:按照《公司法》对财务会计的要求以及《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了规范、完整的财务管理控制制度以及相关的操作规程,如《会计内部牵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会计核算制度》、《资金管理办法》《成本核算办法》、《成本管理条例》等等,对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会计凭证、核算与记录及其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2.控制措施。

(1)管理控制:公司有较为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治理纲要、《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工作细则》、《内部审计制度》、《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信4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重大投资决策制度》、《募集资金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子公司管理制度以及研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采购管理、生产和销售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企业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之后均能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

(2)生产过程控制:公司内部制定了完善的采购、生产、质量、安全、销售等管理运作程序和体系标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管理。公司定期对各项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试,公司质量控制部对公司生产进行严格的监督,保证了公司产品的安全。

(3)财务管理控制: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法》、《税法》、《经济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具体包括《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财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发票管理制度》等。

(4)信息披露控制:公司已制定严格的《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在制度中规定了信息披露事务管理部门、责任人及义务人职责;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标准;信息披露的报告、流转、审核、披露程序;信息披露相关文件、资料的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及监督机制;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披露的保密与处罚措施等等,特别是对定期报告、临时报告、重大事项的流转程序作了严格规定。公司能够按照相关制度认真执行。

(5)公司**资金管理控制。为规范公司募集资金的存放、使用和管理,保证资金的安全,最大限度地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中小企业板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公司的资金管理制度,对公司资金的基本管理原则,资金的三方监管,以及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等作了明确规定。

(6)对外担保控制。公司严格控制对外担保,对外担保按照规定,履行审批程序。报告期内公司除对控股子公司进行担保外,没有发生其他任何担保。

(7)内部审计控制:公司内部审计坚持以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审计为基础,以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工程审计、经济合同审计为重点,不断拓宽审计领域,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公司每年对下属分支机构进行审计,对财务、制度执行、工程项目、合同等进行审计。

(8)人事管理控制:公司已建立和实施了较科学的聘用、培训、轮岗、考核、奖惩、晋升和淘汰等人事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9)子公司管理控制:**年以来公司子公司数量大幅增加,增加了公司管理的难度。为此,公司已制定了对子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明确规定了子公司的职责、权限,并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得到有效实施,对提高公司整体运作效率和增强抗风险能力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10)印章管理控制:公司及下属分支机构均制定有《印章管理制度》,对各类印章的保管和使用制定了责任条款,并严格执行印章使用的审批流程,印章使用得到管理。

(四)内部监督

公司**负责对**、**及其他高管人员的履职情形及公司依法运作情况进行监督,对股东大会负责。

审计委员会是**的专门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公司内、外部审计的沟通、监督和核查工作,确保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有效监督。

公司内审部负责对全公司及下属各企业、部门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具体包括:负责审查各企业、部门经理任职目标和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负责审查各企业、部门的财务账目和会计报表;负责对经理人员、财会人员进行离任审计;负责对有关合作项目和合作单位的财务审计;协助各有关企业、部门进行财务清理、整顿、提高。通过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和不足,详细分析问题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并监督落实,并以适当的方式及时报告董事会。另外,公司还经常通过开展部门间自查、互查、抽查、纪律大检查等方式,强化制度的执行和效果验证;通过组织培训学习、普法宣传等,提高员工特别是董监高的守法意识,依法经营;通过深入推进公司治理专项活动、防止大股东占用资金自查等活动,完善内部控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三、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公司财务规则制度篇10

证券市场建立十多年来,为配合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证券监管部门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1998年以前证券监管部门允许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在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就可以申请股票发行上市,并且其前三年的业绩可连续计算。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大多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并不是整体改制上市,而是在改制为股份公司时,要对不相关联的经营性或非经营性资产进行剥离,否则,公司往往难以达到发行股票的条件。

为达到上市条件,这些模拟编报的财务信息就需要作为股份公司发行上市三年又一期(以下简称“报告期”)会计报表的组成部分,在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后作为招股说明书的一部分。由于股份公司在三年前是不存在的,在会计主体不存在而又要为其编报财务信息,如何编制就成为证券市场中公司能否发行上市的关键问题之一。遗憾的是,直到现在,监管部门未制定出相关的编报指南和审计准则,导致证券市场在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财务信息的编制与披露方面缺乏规范,财务信息缺乏可比性。这几年证券市场存在的“虚假上市”等问题或多或少与此有关。

为配合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扭亏为盈,1997年以来,证券监管部门允许上市公司二次发行股票(以下简称“增发”)。问题是,在试点的六家纺织企业中,有些上市公司历史财务报表是亏损的,但公司也成功增发了,这似乎与《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发行股票的条件之一是公司连续三年盈利的规定不合。但是,这些公司在二次发行前,大多进行了规模较大资产重组,证监会实际上是默许上市公司按重组后的架构模拟编报财务信息的,并以模拟后的会计报表为考核基准。上市公司进行大比例的资产重组后如何编报财务信息,监管部门未制定相关的指南,结果是首批六家公司增发时所公布的会计报表的编报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缺乏编报标准,监管部门个人、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意见相当不一致。这就导致,对于进行过大比例资产重组的公司,二次发行时的财务信息的编制和披露较不规范,投资者也就无法从过去的历史信息来判断公司未来的财务情况。

另外,上市公司发生大规模的购并时,如何编制和披露财务信息也未有相关的规定。有些公司发生吸收合并时,并未编制模拟会计报表,吸收合并发生在不同的年度、不同的公司其财务信息的披露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上市公司发生购并时,如何通过财务信息的编制和披露来反映事项的影响程度,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监管部门尚缺乏编报的指南。

但是,在缺乏首次发行财务信息编报指南和相应的审计准则的情况下,有1000多家公司通过改制为股份公司并发行股票,并大多模拟编报了报告期前两年的会计报表。对发生大比例资产重组或购并的公司,也编报了模拟财务信息,并作为二次发行的材料。可见,在特殊情况下,公司的改组上市和增发是离不开模拟编报的财务信息的。本文拟结合与模拟编报财务信息有关的问题,谈一谈个人的认识,同时对证监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申报财务报表剥离调整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一些意见。

二、模拟财务信息的含义

何为模拟财务信息,有关文件并未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按照美国证监会(以下简称“SeC”)的说法,模拟财务信息是相对于历史财务信息而言的。美国SeC在其RegulationS-Xarticle11中提到模拟财务信息(proformafinancialinformation),是指为了给投资者提供某些特定交易影响的信息,即这些交易在早些时候发生,对历史财务报表产生影响。模拟财务信息的编报一般在仅仅依靠历史财务报表不能满足投资者决策需求时进行。SeC为模拟财务信息的编制和报告制定了详细的指南。

我们认为,模拟财务信息可以这样来定义:假定公司现在的架构在报告期初已存在且无转变,按报告期各年实际存在的公司各构成实体,按公司现在执行的会计政策来编制和报告报告期各年度的财务信息。这个定义可解释为:

1.模拟财务信息不是主要财务报表,仅仅是对历史财务报表的一种补充;既可以是申报财务信息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历史财务信息的注释。

2.在编报时,实际包含了这种假定:各种资产或业务产生的业绩在重组入(或置换入)公司前是实际存在的,不是人为虚构的。编报时,仅仅为其移动了一下位置,放在公司的名下。若原来的业务是直接面向市场的,则原来的数据直接作为财务数据的来源;若当时是内部结转的,则根据生产数量或劳务数量,按当时的市场价格模拟计算作为财务数据的来源;若当时的资产未能产生活动,则没有可以作为财务数据的来源的业务。若在改组为股份公司前发生了资产剥离、资产重组,可以按剥离和重组后的架构来编制以前的会计报表;若上市公司发生了兼并、收购、大比例的资产置换(或买卖),可按兼并或置换后(买卖后)的架构来编制以前的会计报表。

3.架构的假定应该包括公司的结构、资产情况、业务情况、执行的会计政策等;假定纳入会计报表范围的公司或子公司从报告期期初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若实际不是,应按该会计制度进行归口调整。

4.模拟财务信息编报所覆盖的期间各国规定的不一样,我国一般指二年。首次发行要提供三年又一期会计报表的审计报告,大比例资产重组也是三年又一期。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模拟编报财务信息的目的在于利用历史信息,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加工,使拟上市公司三年又一期财务信息在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表述,为投资者分析目前状况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未来一年盈利预测数据的需要提供相关的信息。我们知道,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除了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外,信息的相关性也很重要。只有通过比较过去可比期间的财务信息,才可预测将来的可能情况。所以,在制定模拟财务信息编报指南时,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信息的相关性这一质量特征,而不是可靠性。

三、需要编报模拟财务信息的情况

财务信息的编报是有成本的。只有在编报财务信息预期收益大于编报成本的情况下,财务信息的编报才有意义。根据这一约束条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要编制模拟的财务信息。

在我国,编报模拟财务信息虽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归结证券市场发生的各种案例,需要编报模拟财务信息的条件应包括:1.在发生吸收合并时,要编制模拟财务信息。现在上市公司在发生吸收合并时,要公布合并方案,但如何编制和何时编制未见到相关规定。2.在首次发行时,对于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公司,允许其在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前的业绩模拟计算,独立运行一年后可申请股票发行,包括:①对原企业的非经营性资产或非相关的经营性资产和相关负债、损益剥离后,以一部分经营性资产设立股份公司,则这部分经营性资产和业务对应的前两年的业绩可模拟计算;②几个发起人以经营性资产出资(包括股权),则这些投入的个别资产和对应业务的经营业绩也可以相加,作为股份公司前两年的业绩。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若是整体改制为股份公司,则有限公司的前两年的业绩可模拟计算。3.上市公司发生重大的购买或出售资产的行为,且购买或出售的资产占上市公司总资产70%以上,其重组前的业绩可模拟计算。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由于企业上市改组中或上市公司的资本重组方式不同,公司是否需要模拟编报财务信息,应视情况而定:

1.考虑到编报财务信息的成本和对信息的影响程度,规定重要性的定量指标就很重要。美国SeC规定的相对重要程度是50%。我国对重大资产重组的重大是指对总资产、净资产或净利润而言,也可以对收购或出售资产的价款而言。在购买或出售资产占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总资产的70%,还可以模拟计算业绩,其余没有规定。我们认为,对重要性指标不要硬性规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影响程度由公司判断决定,并以50%作为重要性指标。

2.上市公司在收购或合并其他企业时,以及发生大比例资产剥离、出售或置换时,应编报模拟的财务信息,并作为临时报告予以公告,而不仅仅在有增发的需求时编报。

3.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应对其前两年会计报表按现行会计政策进行追溯调整,并作为申报会计报表的一部分。

4.非国有企业首次发行时,只要规范改制我们认为也可按照改制方案模拟计算其前两年的业绩。

5.编报模拟财务信息的角度应是投资者,而不是监管部门的需要。模拟财务信息是为投资者的需要而编制的,因而应强调信息的可比性,监管部门应根据投资者的需要制定编报方法。现在,往往是根据监管部门的意见来编报模拟财务信息,比较强调可靠性,信息的横向可比性较差,不能为投资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

四、模拟财务信息编报所覆盖的期间及何时编制

由于模拟财务信息是假定资产重组交易在早些时候发生从而对历史财务信息所产生的影响,因而必须确定模拟财务信息编报所覆盖交易发生前的期间,覆盖的期间取决于信息的有效性。美国SeC规定:在编制模拟利润表时,可采用财务预测,所覆盖的日期至少应该包括从交易预计完成日期开始的12个月。

在我国,由于《公司法》规定公司发行股票的条件之一是公司连续三年盈利,所以三年应该是法律规定的限制条件。证监会规定公司必须改制为规范的股份公司,并运行一年以上才可以申请发行,所以,我们认为可以以公司购并后或资产剥离或资产置换后的公司架构为基础,模拟编报前两年的财务信息,并在招股说明书中公布。因为仅模拟合并基准日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基本看出合并后公司的财务状况,但看不出公司的盈利水平和趋势。以三年为窗口,观察一个公司的发展,历史信息就会有预测价值。上市公司发生大比例置换、收购或出售资产时,监管部门并未要求编制模拟财务信息,仅是公司可以在重组完成一年以后提出配股或增发新股的申请,其重组前的业绩可以模拟计算。所以,上市公司发生大比例置、换收购或出售资产时,可以模拟编报二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信息。

信息是有时效性的。信息公布晚了,信息的作用也就弱。对于何时编报模拟财务信息也是应该考虑和解决的。对于公司的改制,应根据改组的方案来编报模拟财务信息,并在申请为股份公司时编制。对于公司的合并,应模拟编报生效当日的合并财务信息,并随合并公告书一起公布。合并完成后,应该对合并发生年度以前三年的报表进行追溯调整,并公告。上市公司发生大比例置换、收购或出售资产时,应在签订计划时而非完成交易时,编制模拟前三年的财务信息,并公告。

五、编制模拟财务信息所采用的方式

以美国SeC规定的条例为例,模拟财务信息由引言、简化的模拟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以及注释等组成。引言应该对交易和所涉及的主体以及编制模拟财务信息的目的加以说明,注释应该详细说明编制模拟信息所涉及的假设与相关的数据。模拟财务信息是对历史财务报表的补充。允许在模拟利润表中进行财务预测,并要求计算模拟的每股收益。

我国以ipo为例,模拟财务信息的编报是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第9号中规定的(一直未公开过,被最近的指导意见所代替),内容可归纳为:

1.模拟会计报表作为报告期历史财务报表的一部分(但本身在报告期发生了重大重组,需要再模拟的情况除外)。

2.模拟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注释。只需要编制设立日的资产负债表,要编制设立日前两年的利润表。

3.在注释中披露所涉及的交易主体、交易的资产和方式,模拟会计报表编制的基准、依据等;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以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收入和成本配比为主要的编制基础。

4.不可采用预测信息。

5.要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假定在报告期的期初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追溯调整原会计报表。

6.对原来会计报表存在的会计差错作出恰当的会计调整。

7.编制设立前各会计期间财务报表时,应以改制方案为依据,对设立前原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收入、成本与费用进行划分。同一账项在报告期内各会计期间或时点采用的剥离调整方法应保持一致。若是多个经营实体发起设立股份公司,则各经营实体对同一账项所采用会计政策和剥离调整方法应保持一致,各经营实体之间的交易或事项必须予以抵销。

8.以模拟财务信息计算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

六、模拟财务信息编制的具体原理与方法

对于如何编制模拟财务信息,美国SeC规定,要以计划或完成的资产重组交易为基础,对交易发生前的历史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或合并后编制。在编制时,具体的规定较为弹性,以使模拟信息能适应于各种个别事实和情形。在编报模拟利润表时,要求对交易的一次性影响持续性影响要加以明显区分,并将一次性影响项目(中止经营、非常项目和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等)排除在模拟利润表外,但要在注释中加以说明这种排除。

证监会了ipo的指导意见。对上市公司发生大比例资产重组、吸收合并的情况尚未有具体规定,但公司会比照指导意见执行。针对该指导意见,我们认为,ipo时,模拟财务信息编报需要讨论的几点是:

1.对于模拟财务信息的编报,我们必须强调信息的相关性,而不是信息的可靠性。该指导意见非常强调信息的可靠性,会导致信息的相关性减弱,甚至不可比。比如,由内部产品或劳务转移所形成的部分,原企业会计核算中采用内部价格计量的,应以报告期实际内部价格为基础。这种规定导致的结果是,为了强调信息的可靠性,三年利润表的编制采用了不同的计量标准,改制后的公司收入的计量以市价为基础,而改制前基本上以成本为计量基础,这样,编报的各年度的财务信息就不可比。实际工作中,企业制定的内部价格,往往未考虑管理费用,有的企业的内部价格甚至弥补不了费用,也不是真实的内部价格。我们认为,模拟财务信息是在假定一定基础上编制出来的,改制前二年的收入应比照同期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来模拟。在无法寻求同类价格的时候,应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毛利。再如,按指导意见,设立股份公司时债权人承诺放弃债权或债转股的,划分财务费用时,不应追溯调整股份公司设立以前年度已入账的相关财务费用。按这种规定来编制三年的会计报表,对财务费用这一信息来说就没有可比性。

2.股份公司在报告期发生了重大资产置换,股份公司应以置换后的架构重编会计报表,而不是仅仅编制和披露备考财务信息。指导意见的做法是,在发生重大资产置换时,还是按原来的方案编报财务信息。对于首次发行ipo来说,若在报告期发生重大资产置换,则三年的财务信息不是在同一资产和业务的基础上编报的,披露的信息不是在同一资产和业务产生的,因而反映不了实质内容。所以,根据重组后的架构编制的财务信息不能作为备考的财务信息,而应该作为历史财务报表的一部分。

3.在报告期发生吸收合并或控股合并时,要区分支付方式,选择合并基准日前各会计期间应按合并后或合并前公司架构编制。在发生吸收合并或控股合并,并以现金方式购受企业的情况下,上市改组企业的会计报表应包括自合并日起被购企业的经营成果。在以换股方式购受企业,上市改组企业整个报告期内应包括被购企业的经营成果。但是,对被购企业于合并日之前的资产负债表则不应作模拟性调整,因为审计基准日的资产负债表已为投资者提供了最为有用的财务状况信息。

4.对于我国企业存在特殊性的地方,在模拟编报财务信息时要有所考虑。如,原企业免费使用的土地、商标、专利权等,在模拟编报财务信息时,应假定在报告期初就有偿使用,并考虑使用费用计入模拟利润表。

七、模拟财务信息的审计

模拟财务信息在对投资者公布前是否需要审计,各国的规定是不一样的。以美国为例,1988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了题为“模拟财务信息的报告”的鉴证准则(ReportingonproFormaFinancialinformation)。鉴证准则的无疑为模拟财务信息的审查、评价和报告提供了指南,是注册会计师在进行类似业务时必须遵循的标准。必须注意的是,这一鉴证准则并不适用于按会计准则在会计报表或在会计报表注释中编报的模拟财务信息。显然,注册会计师要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其遵循的标准仍是审计准则。

在我国,模拟财务信息被当作历史财务信息来看待,需要按历史财务信息的要求进行审计,这就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1.我国尚无模拟财务信息的审计准则。与美国不同,我国的审计准则覆盖了所有的业务范围。但实际上,注册会计师是按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要求来审计模拟会计报表,都出具了类似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审计报告(包括ipo、吸收合并、增发时),在审计报告中表述的是“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进行的。但实际上,目前的审计准则并未规范模拟财务信息审计的特殊之处。按照年度会计报表的审计程序,是不足以使注册会计师获取模拟会计报表的编报是否符合规定的满意证据,从而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