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管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9:12

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篇1

山西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最新版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促进依法行政,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证,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执法人员依据《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和本办法取得的山西省行政执法证。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监督证,是指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执法监督人员依据《山西省行政执法检查规定》和本办法取得的山西省行政执法监督证。

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证统称为行政执法证件。

第三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确认行政执法人员资格,核发、使用和管理行政执法证件,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应当坚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加强监督和降低成本的原则。

第五条行政执法证是行政执法人员行使行政执法权的资格身份凭证。持证人员在职权范围内可以依法进行调查、检查或者收集证据,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予以制止、给予行政处罚或者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执法监督证是行政执法监督人员行使行政执法监督权的资格身份凭证。持证人员有权在职权范围内对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行政执法活动实施监督。

第六条申请行政执法证件应当在统计执法人员,完成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执法职责确定,清理、确认并公布行政执法主体工作的基础上进行。

申请行政执法证件的单位应当是本级人民政府确认并公布的行政执法主体。

第七条申请行政执法证的人员应当是:

(一)行政机关中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的公务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中负有行政执法职责的工作人员;

(三)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中承担行政执法任务的工作人员。

第八条申请行政执法监督证的人员应当是:

(一)人民政府领导和政府法制机构工作人员;

(二)行政执法部门领导和本部门法制机构工作人员;

(三)其他部门从事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人员。

第九条市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可以根据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需要,经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批准后特邀有关方面的人员担任行政执法监督员,并颁发特邀行政执法监督证。

第十条政府法制机构和行政执法部门法制机构应当记录行政执法人员的岗位培训情况,行政执法证件的颁发、审验、补发、换领、注销等情况,作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档案的组成部分。

政府法制机构和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持证情况实行信息化管理,为监督行政执法人员持证情况提供便利。

第十一条申请行政执法证件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

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内容分为公共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和专业法律知识培训考试。

公共法律知识试题由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编制,专业法律知识试题由省直有关行政执法部门会同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编制。

第十二条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采取以下办法:

(一)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省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和中央垂直管理部门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

(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省直行政执法部门负责本系统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

(三)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县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民政府所属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

第十三条申领行政执法证件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县级人民政府所属行政执法部门审核本部门申领人资格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县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复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审定后报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审批。

(二)市人民政府所属行政执法部门审核本部门申领人资格后报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审定后报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审批。

(三)省人民政府所属行政执法部门审定本部门申领人资格后,报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审批。

(四)垂直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逐级审核、复核、审定申领人资格后,报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审批。

第十四条行政执法人员经审查符合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确认其行政执法资格,由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颁发行政执法证件。

第十五条行政执法证件由省人民政府统一印制,统一编号,加盖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件专用印章。

行政执法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经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批准,可以制作行政执法胸卡。

行政执法胸卡和行政执法证件的审核注册、暂扣、更换、收回、注销等一并进行。

第十六条行政执法证件每五年更换一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行政执法证件。

第十七条行政执法证件于每年年初进行审核注册。

未经审核注册的,不得继续使用。

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可以委托省垂直管理的省直行政执法部门、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和具备条件的县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对所属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证件进行审核注册。

行政执法证件的注册标识由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统一印制,分级发放。

行政执法证件的审核注册不收费。

第十八条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对所属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活动实施监督检查,记录行政执法人员的违法行政行为,作为行政执法审核注册材料的组成部分。

第十九条行政执法部门申请行政执法证件审核注册的,应当向审核注册机关提交本部门年度行政执法情况报告和行政执法人员名单,并上交所属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证件。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申请补发行政执法证件:

(一)行政执法证件遗失的;

(二)行政执法证件损坏的。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申请换发行政执法证件:

(一)行政执法部门名称变更的;

(二)行政执法部门合并、分立的;

(三)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种类(执法范围)和执法区域发生变更的。

换发行政执法证件时应当将原证收回。

补发和换发行政执法证件按申领行政执法证件的程序办理。

第二十二条行政执法人员因调动、辞职、辞退、退休或其他原因离开执法岗位的,所在单位在办理有关手续时应当由本单位的法制机构收回其行政执法证件并上交所属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或者省垂直管理部门法制机构,由其销毁并逐级上报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予以注销。

第二十三条法律、行政法规对行政执法证件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行政执法部门应将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发放行政执法证件的情况及证件式样报送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备案;政府法制机构应将其行政执法人员的持证情况纳入本级政府行政执法人员信息系统。

第二十四条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由本行政执法部门、上级行政执法部门或者政府法制机构暂扣、收缴行政执法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利用行政执法证件徇私舞弊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滥用行政执法证件的;

(三)涂改、买卖、出租、出借行政执法证件的;

(四)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

收缴行政执法证件的机关应当在收缴后逐级向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备案。

第二十五条行政执法部门和政府法制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处分决定机关对主管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申领行政执法证件弄虚作假、骗取行政执法证件的;

(二)不按规定将本部门的领证情况报送备案的;

(三)不按规定建立行政执法证件管理档案的;

(四)对行政执法证件申领人员的资格审查、审核、复核、审批把关不严出现错误的;

(五)其他违反证件管理规定的。

第二十六条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八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确认行政执法监督人员资格,核发、使用和管理行政执法监督证件,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1997年2月23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山西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证件的通知》(晋政办发[1997]15号)同时废止。

山西省广播电视系统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实施细则第一条根据《山西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和《山西省广播电视系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配套制度》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广播影视行政执法证是指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统一负责印制的《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资格考核和《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实行全省统一培训和分级培训相结合的制度。

山西省广播电视局负责全省行政执法人员的统一培训;负责《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的批准、发放和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级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行政执法人员的集中培训和《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的申请、初审、核准、协助发放和使用管理工作。

第五条《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是广播电视系统行政执法人员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合法凭证。

《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应当载明持证人的姓名、性别、职务、工作单位、发证机关、发证日期、有效期限、证件编号,并附有持证人的一寸免冠彩色照片,照片上加盖山西省广播电视局证件章。

第六条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的统一培训是取得《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的必经程序,培训成绩考试合格并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的,方可取得《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

各级人民政府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对所辖的持证人分别备案。

第七条申领《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热爱广电事业,公道正派,作风过硬;

(二)从事广播影视行政执法工作的公务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行政机关委托从事广电行政执法工作的事业单位人员;

(三)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四)近两年年度工作考核获得称职以上评定;

(五)履历中无违法违纪行为记录。

临时工、合同工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要定期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

(一)公共法培训内容以《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

《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为主;

(二)专业法培训以《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国外卫星传送电视节目管理办法》为主;

(三)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有关行政执法内容的规章;

(四)省级人民政府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和制度。

第九条《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的申办工作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申请

申请人向所在单位提出领证申请并依行政区域管辖级别分别填写规定份数的《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申报表。

申请人提交申报表时,应同时附上规定的免冠正面1寸彩色照片。

(二)初审

申请人所在单位对申请人提交的申报表进行初审,并报上一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

(三)核准

市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审查核准后,将申报材料报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

(四)批准

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核对后,据此批准发证或者不予发证。决定对不予发证的应予说明情况;批准发证的,依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分别由各级人民政府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建档管理。

第十条广播电视行政执法人员实施行政执法行为时,应持法律法规规定的合法证件。

第十一条持证人应当妥善保管行政执法证件,不得损毁、涂改或转借他人。

第十二条广播影视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证件遗失或损毁后,持证人应当及时报告其所在单位,由该单位逐级报上一级行政管理部门。经查属实的,在同级媒体进行公告遗失后,属于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颁发的证件,由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依规定补办。

第十三条《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自发放之日起,三年内有效。有效期满,依据本细则重新申请《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

第十四条《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实行年度审核制度。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每年第一季度对所辖持证人上年度的行政执法情况进行审核。

第十五条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根据年度审核的情况分别做出以下处理:

(一)经审核合格的,同意持证人继续使用《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

(二)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年度审核的或者审核不合格的,注销原持证人的行政执法资格,并收回《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

第十六条持证人因调动、辞退、辞职或者退休等原因不再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应由其所在单位收回其《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并逐级报请予以注销。

第十七条持证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行政执法部门、上级行政执法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暂扣、收缴行政执法证件:

(一)超越法定权限滥用行政执法证件或者违反执法程序的;

(二)应当出示而不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被投诉3次以上的;

(三)故意损毁、涂改行政执法证件或者将其转借他人使用的;

(四)利用行政执法证件徇私舞弊的;

(五)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

收缴行政执法证件的机关应当在收缴后逐级向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报告、备案。

第十八条暂扣《广播电视行政执法证》期限为15日以上,6个月以下。被暂扣《广播电视行政执法证》的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向所在单位做出书面检查,扣证期间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暂扣期满后,由其所在单位视本人检查纠正情形报请上一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决定是否发还《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

第十九条实施暂扣、收缴《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应当分别填写《暂扣行政执法证审批表》、《收缴行政执法证审批表》,并分别对当事人发出《暂扣行政执法证决定书》、《收缴行政执法证决定书》。

第二十条行政执法人员对暂扣、收缴《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前条决定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作出暂扣或者收缴决定的单位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关应自接到申诉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

第二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应当做好《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的使用、暂扣、收缴以及持证人奖惩等情况的登记备案工作。

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篇2

湖南省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的管理,规范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本省行政区域内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的管理。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人员,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含法律、法规授权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的组织,下同)、接受委托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的组织(以下简称接受委托执法的组织)中取得行政执法资格,履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行政确认等行政执法职责的在编在职工作人员。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辅助人员,是指行政执法机关聘用的辅助行政执法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的人员。

第三条 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的管理坚持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执法辅助人员行政执法活动的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政府法制机构负责。

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和监察机关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的相关管理工作。

行政执法机关、接受委托执法的组织负责所属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 行政执法人员

第五条 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行政执法机关和接受委托执法的组织中拟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应当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考试合格以后按照程序申领《湖南省行政执法证》。《湖南省行政执法证》每五年换发一次。

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国务院有关工作部门统一颁发行政执法证的,不按照本办法申领《湖南省行政执法证》,但省相关部门应当将颁发证件的依据、持证人数及证件式样等报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备案,并向社会公告。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统一组织全省行政执法人员通用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统一组织本系统行政执法人员专门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

考试前的通用法律知识、专门法律知识的培训和考试采取网络的方式进行,并不得收费。

第七条 《湖南省行政执法证》是本省行政执法人员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的凭证。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行政执法的人员应当申领《湖南省行政执法证》。申领行政执法证件不收取费用。

未取得《湖南省行政执法证》或者依照本办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未取得国务院有关部门颁发的行政执法证的人员,不得从事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行政确认等行政执法工作。

行政执法人员在从事调查、行政检查和执行行政执法决定等直接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执法活动时,应当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不出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拒绝。

第八条 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合格的行政执法机关工作人员申领《湖南省行政执法证》,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编在职拟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

(二)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三)遵纪守法,廉洁勤政。

行政执法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领《湖南省行政执法证》:

(一)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不合格的;

(二)不在行政执法岗位工作的;

(三)合同工、临聘人员及其他非在编在职的行政执法辅助人员;

(四)政治素质不合格的;

(五)因违法或者违纪行为已经查证属实受到记过以上行政处分未超过处分期限的或者刑事处罚的;

(六)上年度考核不称职的。

第九条 拟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申领《湖南省行政执法证》,由其所在行政执法机关、接受委托执法的组织统一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具体的审查和核发工作,由政府法制机构负责。

《湖南省行政执法证》应当加盖本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专用章。

第十条 行政执法人员因执法岗位调整或者行政执法证破损的,由行政执法机关、接受委托执法的组织向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申请换发行政执法证,并交还原行政执法证。

行政执法证遗失的,行政执法机关、接受委托执法的组织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书面说明情况,由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通过报刊或者政府网站公告作废后,重新办理。

行政执法人员不再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注销行政执法证,并通过省人民政府法制网公告。

第十一条 行政执法人员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实施行政执法;

(二)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合法、全面收集证据,遵守证据适用规则;

(四)实施行政检查、调查、核查等,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有两名以上;

(五)正确适用法律、法规、规章;

(六)正确行使行政执法裁量权;

(七)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知情权以及陈述、申辩、质证等权利;

(八)行政执法人员按照规定统一着装和佩戴标志的,履职时应当着装和佩戴标志;

(九)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十二条 行政执法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超越职权、滥用职权;

(二)索贿受贿、敲诈勒索;

(三)弄虚作假、徇私枉法、庇护违法者;

(四)故意推诿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

(五)庇护本地方、本部门、本系统的不正当利益;

(六)侵犯公民的人身权,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权;

(七)损害公共利益;

(八)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三条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制度。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每年接受至少一次本部门或者本系统举办的法律知识、新法律法规培训。

第十四条 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考核制度。行政执法机关应当结合年度公务员考核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内容为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完成行政执法工作等情况。

第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全省行政执法人员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省人民政府法制网公示行政执法人员有关信息,提供查询服务,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章 行政执法辅助人员

第十六条 行政执法机关因工作需要,拟聘用行政执法辅助人员,应当会同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制定聘用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聘用方案批准后,应当向社会招聘公告,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招聘。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招聘为行政执法辅助人员:

(一)受过刑事处罚或者涉嫌违法犯罪尚未查清的;

(二)曾被行政拘留或者有吸毒史的;

(三)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开除公职或者辞退的;

(四)有较为严重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的;

(五)其他不适合从事行政执法辅助工作的。

第十八条 聘用行政执法辅助人员,应当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签订聘用合同。聘用合同应当包括身份性质、岗位职责、权利义务、工资待遇、聘用期限、合同解除等内容。

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建立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的信息管理系统,公示有关信息,提供查询服务,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九条 行政执法辅助人员可以承担下列工作:

(一)独立承担行政执法工作中下列事务性、技术性、保障性工作:

1.文书制作、档案管理、执法接线查询、窗口接送材料、信息采集与录入等事务性工作;

2.计算机网络维护、数据分析统计、实验室分析、翻译等纯技术性工作;

3.通信保障、执法装备保管和维护保养等保障工作。

(二)承担下列行政执法辅助工作:

1.协助行政执法人员预防、制止违法行为;

2.协助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行政检查工作;

3.协助行政执法人员调查取证;

4.协助行政执法人员执行行政执法决定。

第二十条 行政执法辅助人员不得从事下列工作:

(一)行政执法的立案、受理工作;

(二)独立从事行政执法的调查和审核工作;

(三)作出行政执法决定的工作;

(四)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五)独立从事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行政确认等行政执法过程中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质性权利义务的工作;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一条 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的待遇按照聘用合同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人员统一着装的,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着装上的标志应当明显区别于行政执法人员着装上的标志。

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执法辅助人员工作时应当有明显区别的标识。

第二十三条 行政执法辅助人员不得有本办法第十二条所列行为。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上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机关的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凭《湖南省行政执法监督证》,有权依法对行政执法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工作进行检查,制止和调查执法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行政执法监督人员有权对行政执法辅助人员违反本办法从事执法工作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应当正确行使监督职权,不得超越职权或者违反监督程序对行政执法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进行检查。

第二十六条 《湖南省行政执法监督证》由省人民政府统一颁发,加盖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证专用章。具体的审查和核发工作,由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

《湖南省行政执法监督证》的发放范围为法制机构工作人员及行政执法机关从事监督工作的工作人员。

《湖南省行政执法监督证》的有效期为五年。

第二十七条 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暂扣行政执法证:

(一)年度考核等次为不称职的;

(二)涂改行政执法证或者将行政执法证转借他人的;

(三)转借、出租或者买卖制式服装,非行政执法活动时着制式服装出入娱乐场所的;

(四)在行政执法中,使用粗俗、歧视、侮辱以及威胁性语言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所主办的同类行政执法案件一年内被撤销两件以上的;

(六)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情节较重的。

暂扣行政执法证的期限为三十日,暂扣期间行政执法人员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第二十八条 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吊销行政执法证:

(一)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开除处分的;

(二)不作为或者乱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粗暴执法,辱骂殴打当事人,造成严重伤害的;

(四)被暂扣行政执法证两次以上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等次为不称职的。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情节较重的。

第二十九条 行政执法人员对暂扣或者吊销行政执法证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向作出该决定的上一级政府法制机构申请复核。

政府法制机构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复核决定,书面通知申请人。

复核期间,不停止原决定的执行。

第三十条 行政执法人员违法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由有关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一条 聘用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加强对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的监督管理。

行政执法辅助人员履行职责时所产生的后果由其聘用的行政执法机关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行政执法辅助人员在履职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聘用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拒不改正的,应当解聘:

(一)履职中使用粗俗、歧视、侮辱以及威胁性语言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履职中行为粗暴,辱骂殴打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在履职中有其他严重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行为的。

第三十三条 行政执法辅助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由有关机关依法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四条 行政执法机关违反本办法规定,不按照要求聘用行政执法辅助人员或者不按照聘用合同落实行政执法辅助人员待遇的,由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监察等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五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监察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申领材料弄虚作假的或者未对申请行政执法证、行政执法监督证信息尽到审查职责的;

(二)伪造或者变造行政执法证、行政执法监督证的;

(三)转借、涂改、非法印制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证的。

第三十六条 政府法制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上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按照规定的条件、范围和程序核发行政执法证、行政执法监督证的;

(二)不按照规定对行政执法证、行政执法监督证进行审核、暂扣、吊销的;

(三)不按照规定做好全省行政执法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动态化管理的。

第三十七条 行政执法机关中未获得行政执法证的工作人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其行政执法行为无效,由监察机关根据情节轻重对该工作人员、行政执法机关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湖南省行政执法证》、《湖南省行政执法监督证》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统一式样、统一印制。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20xx年4月1日起施行。1996年4月12日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湖南省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证管理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61号)同时废止。

行政执法的功能根据不同的标准,行政执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抽象执法和具体执法、羁束性执法和自由裁量性执法、依职权的执法和依申请的执法、强制性执法和非强制性执法。从体系结构上看,行政执法主要分为:政府的执法、政府工作部门的执法、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的执法、行政委托的社会组织的执法。

羁束行政执法与自由裁量行政执法

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篇3

《北京市环卫行业岗位津贴实施细则》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随文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津贴标准按不同岗位分别定为每人每天2.5元、2元、1.5元、0.9元。自1988年12月1日起实行。

实行《北京市环卫行业岗位津贴实施细则》所需经费,由市财政补助60%,不足部分由市、区、县环卫部门自行解决。市财政补助款项,按市、区、县环境卫生管理局(处、所)1988年末编制内的在册职工人数(年人均180元)计算,并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分别下达给市环卫局和区、县财政局(预算指标另行下达)。

特此通知。

附件:北京市环卫行业岗位津贴实施细则

一、凡本市环卫系统事业单位的固定职工、合同制工人均实行环卫行业岗位津贴。

二、环卫行业岗位津贴与原有环卫津贴合并使用(以下简称津贴),按以下四类标准执行:

(一)掏粪、掏化粪池、疏通厕所的工人,公厕保洁工,清运垃圾的汽车司机及随车操作工,垃圾场(站)的常设工作人员,每人每天2.5元;

(二)运输粪便、渣土和洒水、扫尘(大、中型扫尘车)的汽车司机及随车操作工,清扫马路工,维修公厕的工人,清洁车辆修理工(含徒工),每人每天2元;

(三)修理清洁车辆的车、磨、铣、刨、钳等机械加工工人(含徒工),水暖工(含锅炉工),检验工,外线电工,每人每天1.5元;

(四)除执行上述标准以外的其他职工,每人每天0.9元。

三、环卫系统各基层专业队和车队的正,副队长,车间的正、副主任以及生产调度,均执行本部门主体工种的工人所执行的津贴标准。

北京市环卫车辆改装厂、清洁机械厂、环卫科研所、环卫技工学校、环卫教育中心、环卫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职工和垃圾渣土消纳管理处的机关工作人员(含北京十一所职工)一律执行第四类津贴标准。

四、上述各类津贴均按职工所在岗位的上月实际工作天数,随同当月工资计发,半日工作的发半数津贴。

五、凡缺勤或在优化劳动组合中下岗的待业人员,停发津贴。

六、新工人在参加入场(厂)教育或汽车司机学员培训(包括正式工人改学司机)期间,不发津贴。

七、职工在本单位或环卫系统内调动工作、变换岗位的,若新岗位与原岗位津贴标准不同。自调动工作或变换岗位之日起,其津贴改按新岗位的标准计发;凡调出环卫系统的,自调出之日起停发津贴。

八、职工临时借调到不实行环卫行业岗位津贴的单位工作时,在借调期间,其津贴由原单位按第四类津贴标准计发。

九、职工参加各种脱产学习,学期在两个月以内的,其津贴按第四类津贴标准计发;超过两个月的,从第三个月的第一天起,停发津贴。

十、环卫系统各级干部下基层劳动、工作时的津贴,按所在岗位同类人员的津贴标准执行。

十一、各单位对津贴的使用,要按规定执行。在不提高标准、不扩大范围和不突破应发津贴总额的前提下,可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同生产、工作任务挂钩。对由于个人原因未完成规定的生产、工作任务以及违纪的职工,应酌情减发直至免发其津贴。

十二、本细则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环卫局负责解释。

十三、本细则自1988年12月1日起实行。原京国工改字〔1986〕第3号《关于〈改革环境卫生行业津贴制度实施办法〉报告的批复》、〔86〕环卫劳字第121号《关于贯彻执行〈北京市环卫系统环卫津贴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和〔87〕环卫劳字第30号、(87)财文字第1253号《关于调整环卫津贴标准的通知》同时废止。

北京市环境卫生管理局(  )关于对《北京市环卫行业岗位津贴实施细则》第二条第(四)款的解释(〔89〕环卫劳字第90号)

各区、县环境卫生管理局(处、所):

1989年3月28日(89)环卫劳财字第68号《关于执行〈北京市环卫行业岗位津贴实施细则〉及其经费补助办法的通知》下发后、有些区、县提出,市容环境卫生监察员是否属于发“环卫行业岗位津贴”范围。现解释如下:

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篇4

XX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8月15日颁布了《XX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第209号令),自2002年9月15日起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深化城管体制改革、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大举措,也是市委、市政府交给执法部门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该办法实施以来,市行政执法支队及各区行政执法大队依照办法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由于该办法中部分条例规定的执法范围、职责不明确,甚至无法可依,导致出现执法盲区及执法难作为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XX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第三章中“对违法建筑物、构筑物逾期不拆除的,经市、区人民政府批准,由执法局组织强制拆除”的规定无法可依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对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必须遵循的法定程序,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权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法律第三条第二款还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施行”。以上法律明确规定行政机关没有强制执行权。《XX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作为政府令只是规章,其制定的前提是不得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因此其规定的行政执法局强制拆除当事人的违法建筑无法可依。建议修改为:“……逾期不拆除的,经市、区人民政府批准,由行政执法局依照法定程序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二、《XX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第十五条关于违法行为人承担拆除违法建筑的费用的规定无法可依XXX区城建监察队伍自1984年成立以来,依法拆除了上百万平方米违章建筑,但从未向违建人收缴过拆除费用。即使在给当事人的自拆通知书上注明其应承担的费用,实际工作中仍无法操作。一是《XX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第二章第十三条规定:“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的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而要求违法行为人承担拆除违法建筑的费用的规定不在有关法律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因此《XX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没有法律依据;二是《城市规划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影响城市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罚款。因此收缴拆除费用显然是缺乏法律依据的。《XX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在行政执法实践中是很难操作到位的。即使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依照什么法律、法规追缴拆除费用呢?三、《XX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第二条所确定的适用范围不够明确,容易造成执法管理上的“盲区”《XX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适用于XX城区范围。”XXX区地处城郊结合部,至今仍有安装和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等违法行为,及时责令其整改或给予处罚,有效维护了建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区城建监察大队合并到行政执法局以后,建设系统将失去专门的行政执法队伍,而《XX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又没有授予行政执法局相应的执法权,如果发生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又无人及时制止,后果不堪设想。既然建设系统不能保留行政执法专业队伍,就应当以法规的形式明确这方面的行政执法主体为行政执法局。3、合理设置组织机构。市行政执法局可设立建设规划管理处和市容管理处,并在市行政执法支队内设市建设规划管理行政执法直属大队和市容管理行政执法直属大队,由市城建监察支队和原市容监察支队的人员组建成立。区行政执法局可以设立建设规划管理科和市容管理科,并在区行政执法大队内设立建筑管理中队、规划管理中队、市政管理中队和园林绿化管理中队、市容管理中队。4、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在加强思想作风培训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实际执法能力的培训,尤其是成立综合执法部门以后,为避免因单位变化和人员调整而造成混乱和疏漏,原城建监察大队和原市容监察大队人员,对行政处罚过程中的办案经验及暴露出的问题,应经常开展交流座谈,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确保各项行政执法工作正常、有序、顺利地开展,保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连续性。5、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检查。行政执法队伍不仅要接受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行政执法局还应当主动接受移交行政处罚权的建设、规划、市政公用、公安交通、工商和环卫等部门的监督,以促进行政执法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篇5

第一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保证人口和计生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顺利实施,提高机关依法行政能力,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管理与服务行为。

第二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即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主体、权限、依据、程序和内容等方面要合法。二是合理性原则,即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在合法的基础上要符合公平公正和符合情理的原则。三是要保证行政效率的原则,即要求行政机关按照法律程序在法定期限内对相对人的要求要积极审查办理,不能久拖不决。对各种违法行为要及时制止。四是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

第三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行政执法依据,规范行政执法主体。

(二)明确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活动。

(三)明确行政执法责任,实行错案追究制度。

第四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行为,是指我局按照《例》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职能、内设机构有关规定行使职权,实施行政管理的行为。本规定适用于本局各科室和从事计划生育行政管理工作的领导及其工作人员。

本局成立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负责全局执法责任制工作的领导。局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口管理办,具体负责实施责任制的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局长是我局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的总责任人,兼任局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组长;三名副局长兼任局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副组长。

各股室负责人是本股室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的直接责任人,并担任局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成员。副股长协助科长做好本股室行政执法工作,向股长负责;股室工作人员是具体行政执法行为的责任人,并向股长负责。

二、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内容

第五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包头市人民政府依照法律法规制定的规章、办法和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

第六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范围和对象

(一)昆区辖区范围内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

(二)从事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

(三)经销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的机构和人员。

第七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行为

(一)行政许可——包括《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证》、《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二)行政确认——包括病残儿鉴定

(三)行政检查——包括各类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检查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检查。

(四)行政收费——包括病残儿鉴定

(五)行政征收——社会抚养费征收。

(六)行政奖励——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三、行政执法职责

第八凡特定的计划生育执法行为,直接作出该行为的工作人员是具体责任人,审核该行为的工作人员是审核责任人,批准该行为的行政首长是批准责任人。各有关责任人应按有关规定承担相应的行政执法责任。

第九办公室执法职责

(一)负责拟定全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计划、总结;对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开展计划生育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全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信息和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情况和建议。

(二)负责制定本局内部各项政务和事务及老干部、人事、纪检监察工作办事制度并督促落实。对局机关及所属单位的廉政建设进行监督、检查;受理党员、干部的检举、申述;对违纪案件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三)协助局领导对本局各股室的工作进行统筹、协调,保证局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四)负责规范性文件的审查与备案工作

(五)依法做好保密、档案管理工作。

(六)负责计划生育外事事务。

(七)负责编制局计划生育事业费和各项专项经费的预决算;依法做好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的核拨与管理工作。负责对局各所属单位和机关各股室经费开支的审核工作。管理局机关的财务和国有资产。指导基层建立健全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制度。协同查处计划生育收费、财务管理方面的违法违纪案件。

(八)负责加强全区人口计生系统社会抚养费征收、病残儿鉴定收费的管理与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人口计生系统贯彻《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线管理规定处分暂行规定》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

(九)制定全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指导全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

(十)严格执行财政财务制度。加强本局财务监督和管理。

(十一)指导本机关的共青团、工会、妇女等群众组织的工作;

(十二)负责管理本机关及直属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

第十规划统计股执法职责

(一)负责依法制定全区人口控制计划,对各级落实人口控制计划情况和目标管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与考核评估。

(二)认真落实《统计法》,依法做好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对本局和基层人口统计质量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查处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中的违法违纪案件。

(三)负责做好人口计生系统信息软件的管理与使用。

(四)负责做好全区人口数量、规模、结构态势的预测与调研。

(五)负责《计划生育服务证》和《生育证》的管理。

第十一科学技术股执法职责

(一)负责做好全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综合管理,组织开展优生优育技术咨询和生殖保健服务工作,负责建立全区已婚育龄妇女查环查孕工作制度。

(二)指导基层实施各项计划生育技术指标和节育手术常规,建立全区计划生育手术质量检查制度。

(三)负责独生子女病残儿的区级医学鉴定的组织工作和结论拟定,并做好立卷归档。

(四)负责全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规划的制定工作。

(五)负责对本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六)认真执行国家建立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统计制度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事故、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的鉴定和报告制度。

(七)依法做好对全区避孕药具供应、发放的监督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对避孕药具市场进行监督。

(八)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综合治理工作。

第十二宣传教育股执法职责

(一)负责制定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规划。开展全民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和《例》等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指导全区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

(二)负责做好全区基层人口学校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

(三)负责协调各新闻媒介共同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组织指导编辑、发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品。

(四)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区计划生育系统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第十三人口管理办执法职责

(一)负责制定全区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协调落实本局执法责任制的有关工作。

(二)负责对全区各级计生部门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每两年组织一次全区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检查。会同有关部门查处计划生育违法行政案件和计划生育突发事件。

(三)负责全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治理。

(四)负责做好本级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来信来访接待、咨询和受理工作和本系统报表的汇总与上报工作。

(五)负责对特殊情况生育审批工作进行审核、办证工作。

(六)负责做好本局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工作。

第十四行政人员职责

(一)行政执法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所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同时应当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

(二)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参加本单位和上级部门组织的行政执法培训,更新行政执法知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三)行政人员应当文明执法,严格依法办事。不得利用执法之便谋取私利,不得违法要求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履行义务。应当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对应当办理的法定事项,必须在法定时限内及时办理,不得无故拖延和借机刁难。

四、行政执法程序及时限

第十五区计生局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行为均应以计生局的名义进行。各股室及本局工作人员按职责实施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时,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或本局规定的办事程序办事。病残儿鉴定和生育审批及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应当严格按照行政许可程序、行政确认、行政收费和行政征收等法定程序进行。

第十六凡涉及批准、许可、免除、鉴定、发证、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应当经行政首长批准,重大事件应经集体讨论。与该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工作人员应该回避。

第十七各股室及本局工作人员均应在法定期限或本局办事程序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职责规定的工作任务。

(一)各类公文的办理期限应严格执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办理公文的时限要求规定。

(二)的受理、处理时限应严格执行《例》有关规定。

(三)重大行政案件和恶性案件接报后应即时报告主管领导,并按规定逐级上报。

(四)行政执法检查和调查取证时应有两名以上正式工作人员在场,并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表明身份,做到持证执法。

(五)工作人员应依法保守单位秘密和相对人的个人隐私。

五、奖励与处罚

第十八各股室应将执法责任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区计生局每年对完成执法责任的股室和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以及对及时发现、制止、纠正执法过错的工作人员予以表扬、奖励,并将落实执法责任情况,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规定时限内不完成规定职责的,对有关分管领导和股室及责任人进行批评政策规定涉及相关部门,是按照职责权限,应由哪一级批准,是否需要废止现行的有关政策法规性文书等。

第四十六具体工作人员要对审核后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登记、备案,以便日后核查、确认、清理。

第四十七承办股室及工作人员要及时掌握行政规范性文件在执行中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工作部署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如确实政策失误,应及时建议废止,并采取稳妥补救措施。

第四十八镇、各办事处应当对本单位已办结的行政执法案件案卷等进行案卷评查。

第四十九进行案卷评查的标准为昆区人口和计生局制订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

第五十区人口管理办是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工作机构,负责对镇、各办事处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第五十一案卷评查采用单位自查为主,区计生局抽查为辅的方式。

第五十二镇、各办事处应每季度将办结的行政执法案件进行整理,移送区人口管理办进行评查。并由评查人签名,案卷评查应当一案一评。

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篇6

第一条为了维护城市管理秩序,规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及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城区(不含夷陵区,下同)范围内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组织和实施,适用本办法省、市人民政府未规定集中管理的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裁决等行政执法事项的实施,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市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贯彻依法行政准则,统一行政执法主体,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第四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是本市城区城市管理的行政执法主体,依法履行省、市人民政府规定集中履行的行政执法职责,具体执法工作由市城市管理监察支队承担。各区人民政府和市建设、规划、环保、公安、工商行政等部门,应当依照法定职责和国务院及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综合执法的规定,协同做好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

第二章执法职责

第五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依法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是否遵守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实施检查监督,并集中行使下列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强制权:

(一)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设施。

(二)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责令停止建设后继续建设部分的建筑物或设施。

(三)城市绿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四)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五)环境保护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及城市垃圾污染的行政处罚权。

(六)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无固定经营场所的无照经营行为的行政处罚权;查封、扣押专门用于无照经营活动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等财物。

(七)公安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在人行道上违规停放车辆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对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对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行人通行的,可以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

(八)省、市人民政府规定和有关部门依法委托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本办法第五条规定和国家新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集中行使的行政检查监督权、行政处罚权和相应行政强制权,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再行使;仍然行使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一律无效。

第七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梳理行政执法依据,分解市城市管理监察支队派驻各区执法机构的执法范围和职责权限,确定执法责任,形成分工明细、上下协调、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运行机制。

第八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及其执法人员实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活动,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向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单位或个人调查、了解有关情况;

(二)进入违法行为现场进行检查;

(三)查阅、复制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资料;

(四)依法收集证据,依法实施证据先行登记保存;

(五)提请与行政执法行为直接关联的有关部门认定法定条件、标准;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三章执法程序

第九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及其执法人员实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活动,必须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有关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进行。凡作出影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益的行政执法行为,必须履行告知和听取陈述、申辩的义务。

第十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履行本办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职责,对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对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事前提请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并决定行政处罚种类后,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并抄送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违法建筑物或设施及实施城市规划行政处罚听证的,依照《**市城市规划行政处罚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79号)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履行本办法第五条第六项规定职责,查封、扣押用于无照经营活动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等财物的,依照国务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十二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履行本办法第五条第七项规定职责,对机动车驾驶人实施行政处罚的,应当将处罚决定书抄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据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按规定对机动车驾驶人予以记分。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履行本办法第五条第七项规定职责,对当事人处以罚款的,当场处罚和当场收缴罚款的限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查处违法行为,依法需责令补办有关许可、审批手续的,应当经许可审批部门书面同意后责令当事人补办有关手续。

第十四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查处违法行为,依法需暂扣、吊销许可证的,应当向发证机关提出书面建议,由发证机关核实后决定暂扣或吊销。

第十五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执法过程中收取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及查封扣押财物,依照《**市罚没财物及暂扣款物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118号)的规定办理。

第四章执法协调

第十六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各区人民政府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现应由对方履行职责的,应当告知或移送对方处理;发现对方的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的,应当及时建议对方予以纠正。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统一制发可供载明告知内容和可供对方回复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告知书》。

第十七条收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告知书》的区人民政府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告知书》载明的要求向对方作出回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提请有关部门认定有关法定条件、标准的,受理部门应当作出书面认定。

第十八条各区人民政府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作出涉及城市管理的许可审批事项需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实施后续监管,凡未公示的应当同时抄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应当将对行政相对人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况定期通报各区人民政府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

第十九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应当会同各区人民政府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和重大疑难案件会商办理制度。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各区人民政府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因履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职责发生争议的,由市政府法制机构协调;协调不成的,由市政府法制机构提请市人民政府裁决。

第二十条对以暴力、威胁等方式阻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严肃处理。

第五章执法监督

第二十一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应当健全内部不同层级间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执法人员的纪律约束制度,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过错责任追究制和行政执法人员定期培训、轮岗制度。

第二十二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应当通过政府网站或在办公场所设立监督意见箱,广泛听取并及时处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畅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投诉举报渠道,认真受理人民群众的投诉、举报,及时查处所属行政执法人员的违法行为。

第二十三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的,由所在单位或行政监察机关依法依纪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当事人对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依法向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也可以不经行政复议,直接向人民法院。

第六章附则

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篇7

三大行政执法主体中,授权性执法主体的范围在实践中相当广泛,可是我国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却仅仅对委托执法主体的条件予以明确,而对授权性执法主体的条件未予明确。因此笔者觉得授权性执法主体的范围界定应该是最难判断的。理清这个实践问题,有利于行政机关更好地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也有利于法院在审理民事、行政案件时更好地确定授权性执法主体的诉讼主体资格。因此,做好这项工作,意义深远。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授权情况以及本地实际,笔者试图将常见的授权性执法主体大致归纳为下述几类:

1、非行政机关。就就市辖区、县级市、地市级以下的县而言,主要是区(含市或县)乡(含镇)的以下四类机关

(1)室内装饰行业管理办公室(原属轻工行业协会,现归建筑工程管理局),授权依据应该是鄂政函(2008)第98号文件,而非法律、法规、规章。

(2)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原属建材行业协会,现归建筑工程管理局),授权依据是《湖北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规定》,也就是说是地方政府规章授权。

(3)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房改办合署办公),授权依据是《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也就是说是行政法规授权。

(4)肉食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属商务局),授权依据是《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也就是说是行政法规授权。

地市一级还包括散装水泥办公室、无线电管理处、家电办等。

2、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就就市辖区、县级市、地市级以下的县而言,主要是区(含市或县)乡(含镇)的以下七类机关

(1)交通局道路运输管理所(简称“运管所”,市一级叫“运管处”),授权依据是《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也就是说是行政法规授权。

(2)司法局公证处,授权依据是《公证法》。

(3)城建办房管所(市一级叫“房管局”),授权依据是《房地产管理法》。

(4)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授权依据是《湖北省扶持老区建设条例》、《湖北省扶贫条例》也就是说是地方性法规授权。

(5)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合署办公),授权依据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也就是说是行政法规授权。

(6)地税各分局、公安各派出所、工商各分所。授权依据是国务院各部委提请国务院制定的各类规章。

(7)交警大队(地市一级叫“交警支队”)。授权依据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配套规定。

地市一级还包括城管支队、人防办等。

3、社会团体。社会团体是各种各样的,如我国的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残疾人联合会、个体私营经济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此外,国外的律师协会、医师协会等力量也很强大。法律、法规授权社会团体行使某种行政执法职能,办理一定行政事务的情况是大量的、常见的。

4、事业与企业组织。

法律、法规授权事业组织行使特定行政执法职能的情况是较多的。例如,《高等教育法》、《学位管理条例》等教育法律法规授予公立学校(主要包括高等院校)及其他公立教育机构招生、颁发学位证、对学生进行包括开除学籍在内的处分、聘任教职工及对其实施处分等职能。

相对于事业组织来说,法律、法规较少授权企业组织行使行政执法权。因为企业组织主要以赢利为目的,从而往往与一定的行政执法职能行使具有利害关系。但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某些企业可能不适于授权其行使某类行政执法职能,但并非不能授权其行使任何行政执法职能。在我国目前体制转轨的非常时期,一些国有的公用企业、金融企业和全国性总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还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对象。它们包括烟草公司(与烟草局合署办公)、盐务公司(与盐务局合署办公)、电信公司(与电信局合署办公)、供水公司、天然气公司(也包括以前的煤气公司)、铁路运输公司(与铁路局合署办公)、鞭炮公司(与供销社下属的鞭炮专营办合署办公)等。

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指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的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其与国家基层政权有着极密切的联系,它们根据相应组织法的授行使多种行政职能。其授权依据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6、有关的专门技术机构。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能时,往往涉及一些需要运用专门知识、专门技能、专门设备进行检验、鉴定的问题。对于这些技术检验、鉴定事务,法律、法规有时授权有关技术性机构办理。例如常见的价格认证中心、植物检疫站、计量监督检定测试所、纤维检验所、产品质量检验所、农机安全监理站、渔政船检港监管理站、动物卫生监督检验所、药品检验机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环境监测站、出入境卫生检验检疫机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定点屠宰检疫点(与食品公司合署办公)等。

另外,有些非行政组织还存在曾经获得过授权但现在被取消的情形。比如说早先公布的《价格管理条例》曾经规定授权物价监督检查所进行价格监督检查和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职权,后来公布的《价格法》不再有这样的授权规定,上述授权也就不再存在。以前的《食品卫生法》授权卫生防疫站、食品卫生监督站对食品卫生领域进行检查监督,并可对违法行为行使行政处罚权。现在《食品安全法》取代了《食品卫生法》,将上述部门的行政处罚权集中赋予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因此之前的授权也就取消了。供电公司以前叫电力局,拥有对电力领域的行政执法权。《电力法》出台后,各地相继将其职能移交给了经济局,因此以前的授权就作废了,现在的供电公司只能与用户签订民事性质的供电合同,对电力违法行为仅仅只能将检查结果上报经济局,由后者正式行使行政执法权。邮政公司(与邮政办、邮政局合署办公)以前也有一定的行政执法权,现在其只能也逐渐淡化了。以前《湖北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这一地方政府规章,曾授予农村合作经营管理局派驻各乡镇办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站以对村集体的审计职能,现在乡镇财政所与之合并,统归财政局,上述授权也就名存实亡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再一一枚举了。

以上划分,均为本人在2006年5月清理42家区直行政执法单位以及2008年6月审查区直77家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的执法依据的基础上得出的经验之谈,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参考文献】

[1]《行政法学》,胡建淼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1月版

[2]《行政执法简明读本》(内部培训资料),湖北省黄冈市政府法制办2006年8月编印

[3]张树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01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法律出版社2001年3月版

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篇8

三大行政执法主体中,授权性执法主体的范围在实践中相当广泛,可是我国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却仅仅对委托执法主体的条件予以明确,而对授权性执法主体的条件未予明确。因此笔者觉得授权性执法主体的范围界定应该是最难判断的。理清这个实践问题,有利于行政机关更好地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也有利于法院在审理民事、行政案件时更好地确定授权性执法主体的诉讼主体资格。因此,做好这项工作,意义深远。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授权情况以及本地实际,笔者试图将常见的授权性执法主体大致归纳为下述几类:

1、非行政机关。就就市辖区、县级市、地市级以下的县而言,主要是区(含市或县)乡(含镇)的以下四类机关

(1)室内装饰行业管理办公室(原属轻工行业协会,现归建筑工程管理局),授权依据应该是鄂政函(2008)第98号文件,而非法律、法规、规章。

(2)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原属建材行业协会,现归建筑工程管理局),授权依据是《湖北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规定》,也就是说是地方政府规章授权。

(3)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房改办合署办公),授权依据是《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也就是说是行政法规授权。

(4)肉食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属商务局),授权依据是《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也就是说是行政法规授权。

地市一级还包括散装水泥办公室、无线电管理处、家电办等。

2、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就就市辖区、县级市、地市级以下的县而言,主要是区(含市或县)乡(含镇)的以下七类机关

(1)交通局道路运输管理所(简称“运管所”,市一级叫“运管处”),授权依据是《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也就是说是行政法规授权。

(2)司法局公证处,授权依据是《公证法》。

(3)城建办房管所(市一级叫“房管局”),授权依据是《房地产管理法》。

(4)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授权依据是《湖北省扶持老区建设条例》、《湖北省扶贫条例》也就是说是地方性法规授权。

(5)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合署办公),授权依据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也就是说是行政法规授权。

(6)地税各分局、公安各派出所、工商各分所。授权依据是国务院各部委提请国务院制定的各类规章。

(7)交警大队(地市一级叫“交警支队”)。授权依据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配套规定。

地市一级还包括城管支队、人防办等。

3、社会团体。社会团体是各种各样的,如我国的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残疾人联合会、个体私营经济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此外,国外的律师协会、医师协会等力量也很强大。法律、法规授权社会团体行使某种行政执法职能,办理一定行政事务的情况是大量的、常见的。

4、事业与企业组织。

法律、法规授权事业组织行使特定行政执法职能的情况是较多的。例如,《高等教育法》、《学位管理条例》等教育法律法规授予公立学校(主要包括高等院校)及其他公立教育机构招生、颁发学位证、对学生进行包括开除学籍在内的处分、聘任教职工及对其实施处分等职能。

转贴于

相对于事业组织来说,法律、法规较少授权企业组织行使行政执法权。因为企业组织主要以赢利为目的,从而往往与一定的行政执法职能行使具有利害关系。但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某些企业可能不适于授权其行使某类行政执法职能,但并非不能授权其行使任何行政执法职能。在我国目前体制转轨的非常时期,一些国有的公用企业、金融企业和全国性总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还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对象。它们包括烟草公司(与烟草局合署办公)、盐务公司(与盐务局合署办公)、电信公司(与电信局合署办公)、供水公司、天然气公司(也包括以前的煤气公司)、铁路运输公司(与铁路局合署办公)、鞭炮公司(与供销社下属的鞭炮专营办合署办公)等。

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指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的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其与国家基层政权有着极密切的联系,它们根据相应组织法的授行使多种行政职能。其授权依据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6、有关的专门技术机构。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能时,往往涉及一些需要运用专门知识、专门技能、专门设备进行检验、鉴定的问题。对于这些技术检验、鉴定事务,法律、法规有时授权有关技术性机构办理。例如常见的价格认证中心、植物检疫站、计量监督检定测试所、纤维检验所、产品质量检验所、农机安全监理站、渔政船检港监管理站、动物卫生监督检验所、药品检验机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环境监测站、出入境卫生检验检疫机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定点屠宰检疫点(与食品公司合署办公)等。

另外,有些非行政组织还存在曾经获得过授权但现在被取消的情形。比如说早先公布的《价格管理条例》曾经规定授权物价监督检查所进行价格监督检查和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职权,后来公布的《价格法》不再有这样的授权规定,上述授权也就不再存在。以前的《食品卫生法》授权卫生防疫站、食品卫生监督站对食品卫生领域进行检查监督,并可对违法行为行使行政处罚权。现在《食品安全法》取代了《食品卫生法》,将上述部门的行政处罚权集中赋予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因此之前的授权也就取消了。供电公司以前叫电力局,拥有对电力领域的行政执法权。《电力法》出台后,各地相继将其职能移交给了经济局,因此以前的授权就作废了,现在的供电公司只能与用户签订民事性质的供电合同,对电力违法行为仅仅只能将检查结果上报经济局,由后者正式行使行政执法权。邮政公司(与邮政办、邮政局合署办公)以前也有一定的行政执法权,现在其只能也逐渐淡化了。以前《湖北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这一地方政府规章,曾授予农村合作经营管理局派驻各乡镇办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站以对村集体的审计职能,现在乡镇财政所与之合并,统归财政局,上述授权也就名存实亡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再一一枚举了。

以上划分,均为本人在2006年5月清理42家区直行政执法单位以及2008年6月审查区直77家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的执法依据的基础上得出的经验之谈,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参考文献

[1]《行政法学》,胡建淼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1月版

[2]《行政执法简明读本》(内部培训资料),湖北省黄冈市政府法制办2006年8月编印

[3]张树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01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法律出版社2001年3月版

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篇9

主要是认真总结我省商务系统近年来法律法规工作开展情况,召开这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座谈会。交流各市州商务系统以推进依法行政为重点的商务法律法规工作经验,分析当前商务法律法规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下段商务法律法规工作的主要任务,努力开创我省商务法律法规工作新局面。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近年来商务法律法规工作的回顾

商务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商务厅成立以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实现商务又好又快地发展,认真开展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法制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商务法律法规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全省商务系统法律意识逐步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

一)围绕《纲要》提出的目标。

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及商务部的部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围绕实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的目标,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了全面、深入、扎实地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厅年底印发了省商务厅关于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实施意见》明确了全省商务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工作重点、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要求全省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充分认识贯彻实施《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贯彻实施《纲要》作为我省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纲要》所提出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为加强对全省商务系统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厅成立了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一是制定贯彻落实《纲要》实施意见。负责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并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全省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建立相应的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为本单位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

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重要意义的认识和依法行政水平。全省各级商务主管部门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机关干部学习推进依法行政相关法律法规。厅利用厅公众信息网、厅政务网和报栏等宣传渠道,二是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及时宣传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推进依法行政的会议和文件精神,宣传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还多次请省政府法制办的领导和专家给厅机关干部和厅党组中心学习组作推进依法行政的辅导报告。各市州县区商务主管部门在关于推进依法行政的学习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通过不断地学习宣传教育,大家对推进依法行政重要意义的认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厅把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三是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机关的重要工作来抓。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厅在年底至年初对执法依据进行了清理。年以来国务院和商务部又出台了一大批商务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赋予了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一些新的行政执法权,原来的一些行政执法项目和执法依据也发生了变化,根据这一新的形势和要求,厅又进一步清理执法项目和执法依据。通过行政执法依据的梳理,进一步明确了全省商务系统法定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全省商务主管部门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

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自开展以来,四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厅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力度,严格依法开展行政审批,能取消的取消,能下放的下放。经过清理,厅的行政审批项目大大减少,办理工作日也大大缩短。所有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办理事项,除按规定由业务处室直接受理的外,均进入政务公开大厅受理。去年底以来,厅又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制度,制定了有关行政许可申请受理、行政许可决定等法律文书格式,准备启用“省商务厅行政许可专用章”同时,结合政务公开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先后建立了省商务厅机关办公内网和公众信息外网,厅机关办公内网加快了厅内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公众信息外网已经成为全省商务系统政务公开的重要平台。各市州以及有关县区商务主管部门也都在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

保证依法行政落到实处。厅机关制定了行政效能监察制度》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办法》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制度,五是加强行政监督检查工作。并严格按制度管理、检查、监督,充分保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了厅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依法行政奠定坚实基础二)加强了地方商务立法和制度建设。

全省商务系统在对地方性商务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的同时,近年来。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积极加强地方性商务立法工作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制定出台了一批地方性商务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如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分别于年9月和年3月讨论通过并颁布了省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省酒类管理条例》有力地促进和加强了省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和酒类监督管理工作。为贯彻执行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和商务部《拍卖管理办法》厅制定了省商务厅拍卖企业审批办法》为贯彻执行好商务部《典当管理办法》厅制定了省商务厅典当企业审批办法》等等。

为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根据《省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要求。厅于年1月制定并印发了省商务厅规范性文件办理制度》明确要求厅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严格按照《省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和《省商务厅规范性文件办理制度》办理。

努力营造商务法治氛围三)认真开展普法教育。

省商务系统把普法教育作为推进全省商务系统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四五”普法期间。采取组织法律知识讲座、自学、法律知识考试和法律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活动。根据商务工作新情况、新特点,努力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普及宪法、民商法、经济法的同时,利用厅电子政务系统、宣传板报及其它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全省商务系统积极组织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四五”普法统一考试。厅级干部还参加了由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普法考试。通过“四五”普法教育,省商务系统广大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职工的法律素质普遍提高,全省商务系统机关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商务事业的能力明显增强,商务事业的法治水平明显提高。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全省商务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通知》和《商务部关于印发<商务部关于在全国商务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通知》精神。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结合我省商务工作的实际,年7月我厅制定印发了省商务系统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案》明确了今后五年我省商务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原则、主要任务、组织领导和工作安排,对我省商务系统“五五”普法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五五”普法工作扎实开展。

维护我省产业和企业利益四)妥善处理贸易摩擦。

还是案件类型、涉案金额和涉案企业,省近几年来出口遭遇的贸易摩擦无论是案件数量。都逐年大幅度增加,对出口的影响越来越大。进口产品对省内产业的冲击也越来越明显。省市商务主管部门采取培训、动员企业应诉和提供咨询服务等多种措施,加大贸易摩擦应对工作力度,并从政策上鼓励企业应诉,省应对贸易摩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出口产品遭遇贸易摩擦应诉方面,美国普通钢盘条反倾销调查案、印尼一次性打火机保障措施调查案、美国电解二氧化锰反倾销调查案、欧盟铸铁井盖反倾销调查案等主要案件通过应诉都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进口产品反倾销调查方面,或参与或牵头或单独发起的6起已都终裁,都实施了反倾销措施,有效地保护了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利益。

二、新形势下我省商务法律法规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商务法律法规工作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求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目标相比,充分肯定我省商务法律法规工作成绩的同时。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新形势下,省商务法律法规工作面临着很多挑战。

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断增强,一是省商务系统依法行政意识尚需进一步加强。虽然我省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对推进依法行政重要意义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依法行政的意识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越权行政、违法行政、侵犯市场主体权益的现象仍有发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还继续存在实施行政管理不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不遵守法定程序,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疏于监管等问题时有出现。这些都说明依法行政的意识尚需进一步加强。

人员来自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二是省商务系统行政执法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省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大多是由多个部门的职能合并组建而成。而商务部门已从过去的专门负责涉外经贸或商业的经济管理部门转变为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商务工作又关系千家万户、国计民生。这就要求商务行政人员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增强为商务事业发展服务的本领。首先是要进一步提高学法用法的能力,这是商务法律工作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商务法律工作者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法律知识,提高运用法律应对新形势新问题的能力。其次要有创新能力。法律工作既要坚持原则,更要开拓创新。商务法律工作者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以开放精神和务实态度在工作中体现创新意识,为商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服务,推进商务系统的依法行政,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人员配备也很充足,三是商务法制工作机构尚需要进一步健全。健全的商务法制工作机构是做好商务法律法规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省有些市州商务主管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和职能都比较健全。机构改革过程中,根据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保留并充实了法制工作机构,保持了法律法规工作的连续性。但有些地方对商务法律法规工作认识不足,法制工作机构和职能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充足,影响了商务法律法规工作的开展。另外,省市州县商务法制机构的联络沟通也不够,需要加强全省商务法制机构的联系和交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商务法律法规工作的开展。从省商务厅来讲,需要加强对市州县商务法律法规工作的业务指导,建立畅通有效的联络机制,加强省市州县法制工作的沟通,促进各市州县商务法制机构之间的交流。

服务商务事业发展大局,四是商务法律法规工作尚需进一步围绕商务中心工作开展。紧紧围绕商务中心工作。这是商务法律法规工作的基本定位和原则。商务法律法规工作,归根到底,为了商务事业的发展,违背了这个基本原则,商务法律法规工作必将流于形式,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商务法律法规工作要服务于商务发展大局,要求商务法律工作者熟悉了解商务业务知识和工作实际,站在服务于商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想问题、做工作,围绕商务工作宣传普及相关法律法规,使每个商务工作者掌握商务法律知识、工作中自觉坚持依法行政。

商务厅成立以来,五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展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应该说。省商务系统在推进依法行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要求我进一步加快推进依法行政,而我一些同志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行动跟不上。比如,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行政许可要严格实行一申请一许可,要使用行政许可专业章和统一的行政许可文书格式,商务部和省内的很多省直部门都早已实行了但我厅还没有实施。又如,推行依法行政责任制,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落实执法责任,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但我厅的执法职权的清理和分解进展不快。再如,近年来商务部和国务院加快了商务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制订,出台了一大批法规规章,赋予了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很多行政处罚权,但我省真正实施了很少,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说明我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三、努力开创我省商务法律法规工作新局面

商务法律法规工作任重而道远,省商务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为促进我省商务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我努力开创商务法律法规工作的新局面。

一)要坚持不懈地在全省商务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即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基本理顺,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能充分反映客观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基本形成,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得到及时反映,行政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诚信;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基本完善,行政监督效能显著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能够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对照《纲要》确定的上述目标,省商务系统推进依法行政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工作还任重道远。因此,要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地把依法行政作为工作的基本准则,认真贯彻实施《纲要》坚持不懈地在全省商务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二)要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等行政执法工作制度

一站式受理”工作全面展开。商务厅组建后,原省外经贸厅自年6月政务公开大厅正式运行。进一步对行政许可和政务公开工作进行规范,向社会公布了各项行政许可事项,公开了审批的依据、条件和审批程序时限等,进一步完善了政务公开制度,简化了行政审批程序,改进行政审批方式,行政服务效率得到不断提高,受到企业和群众的广泛好评。但目前我厅的行政许可行为与《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近段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尽快启用行政许可专用章,并从行政许可申请受理登记,行政许可决定送达整个过程,启用统一的行政许可文书格式;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尽快制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行政许可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制度;三是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从受理、审查、决定,送达、公告的全过程,严格按规定要求办理;四是加强行政许可项目案卷管理,统一卷宗格式,按照“一个具体许可事项建立一个许可案卷”要求,制作案卷建档和归档。办理事项等其它行政执法,其文书格式、档案管理等参照行政许可执行。市州县商务管理部门的行政许可等行政执法工作,也要严格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行政许可法》省行政执法条例》规定和要求进行,要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制度。

加快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三)要进一步清理执法项目和依据。

由于各种原因,省商务系统年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部署对行政执法项目和依据进行了初步清理。厅的行政执法项目和依据去年上半年清理后报省政府法制办审查。一直没有按要求对外公布,因此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分解执法职权和落实执法责任的工作还没有正式开展。去年对行政执法项目和依据进行初步清理以来,国务院和商务部又出台了一大批新的商务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赋予了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一些新的行政执法职权。如《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和《洗染业管理办法》等,都赋予了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行政执法权。另外,原有的一些执法依据已被新的执法依据取代,如《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已被《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取代,成品油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已被《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取代,相应的执法项目、执法内容都发生了变化。

切实履行法律赋予我省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的职责,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精神。确保各项法规的顺利执行,必须按照省政府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要求,认真清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落实执法责任。一是要在年初对行政执法项目和依据进行初步清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清理执法项目和执法依据。厅机关各处室要结合本处室的职责,对年以来商务领域新出台或作出修改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的行政执法项目进行全面的清理,并对年以前出台且目前仍有效的商务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政执法项目再一次认真和清理,8月底前列出具体行政执法项目和执法依据,以便汇总报省政府法制办审查备案,尽快向社会公布。二是行政执法项目和依据梳理工作的基础上,每个行政执法项目,要制定具体工作程序,分解落实到每个环节和岗位。厅机关各处室要抓紧分解执法职权,严格按省政府法制办制定的分解执法职权的格式到人、事,制定文书和电子文档留存,同时报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备案和公布,并报送省政府法制办。三是职权分解要科学合理,既要避免执法岗位的职权交叉、重复,又要有利于促进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执法岗位之间的职权要相互衔接,做到执法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四是各市州县也要在全面清理执法项目和执法依据的基础上,做好执法职权的分解工作和落实执法责任的工作。五是世贸处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检查、督促和协调,保证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四)要依法开展行政处罚工作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主要集中在内贸,从现有的商务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看。其他三块业务的行政处罚权主要集中在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典当管理办法》拍卖管理办法》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以及《省酒类管理条例》等一大批商务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都赋予了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行政处罚权。这些由国务院或商务部赋予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有些是明确仅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实施的如违反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有关规定的处罚;有些是明确县级以上(含县级)地方商务主管部门都要权实施的如违反《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行政处罚。

应当逐步成为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对应当予以制止和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行政处罚是商务领域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全省商务系统和我厅的行政处罚工作,一是要尽快对行政处罚的种类进行清理,并明确其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依据;二是可参照《商务部行政处罚实施办法(试行)商务部令年第1号)做法,探索建立一套操作性强的机制和程序,规范商务系统行政处罚工作,提高依法管理和执法监督的水平。并建立监督检查制度,保证行政处罚合法有效。三是全省商务系统进行系统的部署。

又要防止乱处罚,省商务系统的行政处罚必须严格依据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实施。开展行政处罚工作中要严格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既要防止不作为。必须依法开展行政处罚工作,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都必须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规定的范围内。二是行政处罚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和手段,不是目的要防止为处罚而处罚,更要坚决杜绝为创收而处罚的行为。三是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的职责,否可以而且有必要建立行政编制外的专门执法队伍开展行政处罚工作,值得认真研究。没有法律、法规或规章的依据,不得委托《行政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五)要认真做好行政执法培训和“两证”换发工作

所有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执法监督人员都必须参加培训,年省政府法制办发了关于开展新一轮行政执法培训和“两证”换发工作的通知》湘政法发[]11号)从年下半年开始启动了新一轮行政执法培训和“两证”换发工作。湘政法发[]11号通知要求。经考试合格后发“两证”负责实施行政执法项目(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其他办理事项)工作人员,都是行政执法人员,都必须参加培训。行政执法监督人员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法制工作的负责人、法制机构负责人及法制机构专门从事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人员。

市县商务局的行政执法监督人员由省厅统一组织培训,省法制办要求。市一级执法人员要求由省厅统一组织培训但也可委托市商务局组织培训,县一级行政执法人员由市商务局组织培训。培训时间为5天,其中行政执法基础性知识三天半,商务法律知识培训一天半。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和我厅实际,厅决定今年下半年与省政府法制办联合举办我省商务行政执法培训班,对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执法监督人员进行行政执法培训,并进行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证的换发工作。按要求需参加省厅组织培训的必须按时参加培训,不得缺席和缺课,否则不予发证。按规定由市州商务主管部门组织培训的市州商务主管部门要抓好培训。

六)要认真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

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所属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行政执法部门对所属行政执法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工作,组织进行的考察、评价奖惩活动,目的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为认真开展我省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省政府办公厅于今年2月7日印发了省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考核办法》规定,今年省政府将对我厅的行政执法情况进行评议考核,市州县人民政府将对各市州县商务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情况进行评议考核;对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内设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的由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的法制机构,本部门的领导下,会同有关机构具体组织实施。行政执法考核事项包括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内容、行政执法程序、行政执法形式、行政执法制度建设、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以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结果、行政执法组织领导等,上述各考核事项又包括多项子事项,考核内容很具体。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实行百分制,评议考核结果根据分值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对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结果,和对行政执法部门内设机构及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结果,都要求公开,并实行奖惩。

对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的开展。推进依法行政将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省各级商务主管部门,一是要努力做好行政执法工作,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内容、行政执法程序、行政执法形式都要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行政执法制度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健全和行政执法的组织领导都要加强,经得起同级人民政府的评议考核,争取好的评议考核结果;二是要根据各自内设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特点,确定切实可行的评议考核方法,积极开展对内设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推动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三是要按照《考核办法》规定,对内设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与目标考核、岗位责任制考核、公务员考核等结合起来,有关考核工作涉及行政执法工作的直接使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结果。

七)要积极开展“五五”普法工作

近年来新出台了很多商务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同时,全国人大、国务院和商务部对商务法制建设非常重视。由于商务活动本身具有主体复杂、形式多样、涉及领域广、发展变化快等特点,商务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对商务立法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近期还将出台很多新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商务部已经向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报送的法律、行政法规送审稿就有《反垄断法》城市商业网点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修订)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生活必需品市场应急管理条例》成品油市场管理条例》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等等,这些都将在近期陆续颁布施行,都需要我认真学习,普法学法的任务很重。因此,省商务系统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法律文件,严格依法行政。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的法制机构人员,必须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我省商务系统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各市州商务局普法工作中好的形式和经验,要相互交流。

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篇10

一、关于换发证对象

(一)本次换发证的对象。

按照方案规定,今年行政执法证换发证对象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行政执法证于月日到期的行政执法人员。我省于年开始颁发行政执法证,年,我省组织全省统一换证,这批证件的有效期至月日。年换证后,我省还分别于年底、年及年组织了三次行政执法资格考试,这些人员的行政执法证有效期均至月日。因此,第一类换证对象包括参加年换证的人员,通过年、年及年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取得行政执法证的人员。这类人员在个人信息登记表办证原因一栏应填写“到期换证”。

第二类是年以来已经取得行政执法资格,但未申领行政执法证的人员。这主要是指年换证后,通过年、年及年资格考试,但由于各种原因未申请办理行政执法证的人员,这次一并予以办证。这类人员办证原因一栏填写“初次申领”。

第三类是已取得行政执法证,因工作调动到其他系统执法岗位,需要换证的人员。对此类人员,应由调入单位的省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法律知识考试合格后,才能予以换证。这类人员在办证原因一栏应填写“调岗换证”。请各级政府法制办配合各省直单位抓紧收集汇总存在这种情况的人员名单,争取在月上旬完成对这类人员的专业法律知识考试,确保这些人员可够顺利换证。如果省级主管部门在换发证工作结束前来不及组织专业法律知识考试的,可以允许这类人员先参加本次换证,但是新办的证件要予以暂扣,待其通过专业法律知识考试后再核发新证。

(二)不属于本次换发证的对象。

一是乡镇安监系统的行政执法人员,这类人员由省法制办和省安监局共同管理,其证件有效期为三年,执法证号为九位数,请大家注意区分。

二是年换证前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证或行政执法证,但未参加年行政执法资格确认和换证的人员。

三是行政执法机关雇用的合同工、临时工。

对于不属于本次换发证对象的,请大家认真把关排除。

二、关于信息采集

本次换证需要填写的信息较多,主要包括行政执法人员个人信息登记表、行政执法人员信息汇总表、行政执法单位信息登记表及行政执法单位信息汇总表。虽然我们在每张表格后都进行了较详细的填表说明,但是在填写时还是会存在疑问的地方。

(一)关于行政执法人员个人信息登记表。

1、姓名的拼音:用小写字母连写。

2、出生年月:格式统一。

3、政治面貌:是党员的填中共党员、派的填该党派名称,都不是的填群众。

4、粘贴数码相片一栏。请大家先将编辑好后的数码相片粘贴到个人信息登记表电子表格上,打印纸质表格的时候连同相片一起打印,大家不用担心打印出来的相片是黑白的。

5、执法单位名称:应填写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名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法定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依法接受委托的组织,均填写本单位名称。如果接受委托执法的单位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依据,则应填写委托单位的名称。填写单位名称时尽量使用单位全称。设区市的单位,前面不用冠“福建省”。县级市、县级的单位,前面不用冠所属设区市名称,如龙岩市上杭县卫生局应填写为“上杭县卫生局”。区级的单位,前面冠所属设区市名称,如市鼓楼区教育局就填写“市鼓楼区教育局”。

乡镇政府人员填写执法单位时一般填写县级主管部门的名称;如果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有关部门可以委托乡镇政府执法的,执法单位名称也可以填乡镇政府。如果乡镇政府人员参加资格考试时报考的是“乡镇政府”类别的,本次换证必须要通过专业法律知识考试方可予以办理行政执法证。对这些人员的专业法律知识考试和调岗换证人员的专业法律知识考试一并进行。

6、职务和级别。职务是指在单位中的实际职务,如科长、处长、局长等,没有职务的不需填写。级别是指行政级别,包括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厅、正厅等。

7、关于行政执法资格证书:目前发现一些执法人员将资格证遗失,对此,请尽快统计汇总后,提交本人执法证复印件及一张两寸的彩色相片到我这里补办。在补办前,对这些人员的资格证号码经核对属实后可以先准予申请换证。

8、执法区域代码:应填写四位数的代码,省直的填写;设区市的,如市直的填,以此类推;县级的,如市鼓楼区的,填,以此类推。

9、执法类别及执法类别代码。执法类别以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时报考的专业为准。

(1)一些县级单位可能有多个执法权限,如县文体局,可能同时具有文化、体育、新闻出版执法权限。对此,如果执法人员原来持有的行政执法证标注多个执法类别的,则这次换证时执法类别仍按照原来的执法类别填写,执法类别代码可以选择一个填写。如长乐市文体局的某位执法人员原来执法证的执法类别为文化、体育,则这次仍填写“文化体育”(中间不用空格或加标点),执法类别代码填“19”。如果原来执法证上只标注一个执法类别,或者资格考试只考一个专业的话,这次换证仍只填一个执法类别。

(2)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系统的执法类别及代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来属于建设系统管理,现在归机关局或财政局管理,其执法类别仍应填写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代码为12,在编排执法证号码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重号。

(3)关于代码57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这里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专指已经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地方的城市管理执法局,未经省政府批准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地方不能使用此代码。

10、个人信息登记表电子表格中的行政执法单位意见及同级政府法制机构或省级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可以不用填写。

11、关于新执法证号码的编排。如果一个执法类别对应多个执法单位的,在编排执法证号码时,建议以倒数第四位作为区分。如12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在设区市这一级可能对应市建设局、规划局、房管局等多个单位,设区市在编排执法证号码时可以号码倒数第四位作为区分,如市建设局倒数第四位用1、2,市规划局倒数第四位用3、4,市房管局倒数第四位用5、6。

12、行政执法人员个人信息登记表填写完毕后,文件名称应使用该执法人员的执法证号码及名字重命名,如省发改委的林辉,执法证号码为35100000010001,则其个人信息登记表文件名应为“35100000010001林辉”。

(二)关于数码相片采集技术要求,一些同志可能不知如何修改数码相片的参数,下面我演示一遍给大家。数码相片的文件名称为执法证号码。

(三)关于行政执法人员信息汇总表。特别注意,大家从法制办网站上下载的表格是用woRD制作的,大家在填写该表格时,应当重新使用eXCe或wpS制作。该表格上的项目与个人信息登记表填写的内容一致,这里就不再说明。需提醒大家一点的是,该表格的文件名称应按照地区、部门或系统名称来命名,如“市行政执法人员信息汇总表”、“烟草专卖系统行政执法人员信息汇总表”、“福建省教育厅行政执法人员信息汇总表”。

(四)关于行政执法单位信息登记表。这里存在疑问较多的地方是关于“公告时间”如何填写。我们所指的公告时间为2006年年我省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时,由各级政府或政府法制办公告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的时间。如省政府法制办于年、年先后公布8批行政执法单位的执法依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及直属有关单位公告时间是年2月5日),未公告的单位,应当抓紧上报。行政执法单位信息登记表填写好后,文件名应改为XX单位行政执法单位信息登记表,如“市卫生局行政执法单位信息登记表”。

(五)关于行政执法单位信息汇总表,该表与行政执法单位信息登记表的内容一样,这里不再解释。需提醒的是文件名应改为“XX市行政执法单位信息汇总表”或“XX系统行政执法单位信息汇总表”。

三、信息采集、审核及分类汇总

首先再次明确需报送的材料:

(一)执法单位报送的材料。行政执法单位(包括省直单位)报送的材料有5份:行政执法人员个人信息登记表电子表格及纸质表格各1份;行政执法人员数码相片;行政执法资格证书复印件及行政执法证复印件,行政执法资格证书和执法证都只要复印记载人员信息的那一面,两本证可以复印在同一张纸上面;行政执法人员信息汇总表电子表格及纸质表格各1份;行政执法单位信息登记表电子表格及纸质表格各1份。

报送原则:1、行政执法单位向同级政府法制机构报送审核,并逐级上报省级主管部门备案。如市发改委要报市法制办审核,并报省发改委备案。2、实行国家垂直管理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部门,由行政执法单位逐级上报到省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报送同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备案。行政执法单位将采集信息报送备案时,只要报送电子版本的材料即可。3、政府部门管理的行政执法单位报其所属的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审查后报送同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4、政府部门的派出机构,由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审查后报送同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审核。

(二)审核确认。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对各行政执法单位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对不符合条件的,应要求行政执法单位进行修改,对符合条件的,将材料整理汇总后,逐级上报到省政府法制办。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办报送的材料有6份:1、本地区行政执法人员个人信息登记表电子表格;2、本地区行政执法人员信息汇总表电子表格;3、行政执法人员数码相片;4、行政执法资格证书及行政执法证复印件;5、本地区行政执法单位信息登记表电子表格;6、本地区行政执法单位信息汇总表电子表格。行政执法人员个人信息登记表、行政执法人员信息汇总表、行政执法单位信息登记表纸质表格留底保存。

实行国家垂直管理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部门的省级行政主管部门向省政府法制办报送的材料同上。

设区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及省直单位向省政府法制办报送电子材料时,应通过省级网上审批系统报送。如果对本单位报送的材料把握不准的,可以先与省政府法制办经办人员沟通确认后,再通过省级网上审批系统报送。

(三)分类汇总。

下面,我简单说明如何对报送的电子版本的材料进行分类汇总。

1、行政执法单位报送的材料:

(1)大文件夹执法单位名称前标注对应的系统代码;

(2)报送的材料应当有“个人信息登记表”文件夹、“数码相片”文件夹、“行政执法单位信息登记表”woRD文档及“行政执法人员信息汇总表”eXCeL表格;

(3)个人信息登记表重命名用“执法证号+名字”;

(4)数码相片重命名用“执法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