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2:25

区域规划概论篇1

关键词:景观;区域景观;规划原则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94-01

自十九世纪末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相对恶化和城市发展的病象环生,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为中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成为今天区域规划的重点。因此,作为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景观规划也日益为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和人们所重视,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前主席西蒙兹在其《景观设计学》一书中就对区域景观作了专门论述[1]。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和相关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积极探索,以达到最终形成在中国行之有效的区域景观规划理论体系并加以广泛推行的目的,因此本文将针对区域景观的相关概念和区域景观规划基础性理论试作初步探索。

一、区域景观概念的界定

在分析区域景观规划理论之前,应该弄清“景观”、“区域景观”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这是研究区域景观和实施区域性景观规划的基础。

(一)景观及景观规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人们对景观概念的理解从在景观园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地理学和生态学的思想,构成了现代景观的概念。例如德国景观生态学家Buchwald认为:景观是地表某一空间的综合特征,是一个由陆圈和生物圈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包括人的视觉所触及的景观像、景观的功能结构和景观像的历史发展。这些理论都极大地突破了景观即风景的狭窄内涵,使景观上升到作为生态系统的能流、物质循环的载体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的信息源而存在的高度。

(二)区域及区域景观

区域是指具有特定共性、同质性、内聚力的地区。因此,区域景观规划应侧重对具有特定资源或特定景观内聚力的地区进行统一规划,以便从全局着手,统筹、合理安排区域的发展,克服行政或地方利益的条块分割所造成的景观破碎和总体效益受损,继而实现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体现公平原则,并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二、区域景观规划的原则

(一)整体性与连续性原则

区域景观规划必须注重整体效益,尤其是在多种景观特征的区域和总体景观区域规划中,不能强调某一元素的单一效益或局部地区的利益,条块分割、切断区域内景观的有机联系,只能使得区域景观破碎化,区域整体环境和竞争力下降。只有重视区域景观的整体性与连续性,才能协调好继承、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共同发展。

(二)自然优先原则

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能源和物质循环的载体,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应该由人来调节,而树立人与自然应是和谐的“伙伴关系”的观念,则是协调人和自然关系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以自然资源为主的区域景观,必须科学分析其自然规律,建立自然保护核和缓冲区,即对危机资源、残留斑块尽量完整保护,并将人为活动排斥在核心区周围的缓冲区以外,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的自然破坏。

(三)本土精神原则

特定区域景观都有其自然和文化的过程,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景观规划中,地方文化、历史风貌应得到充分体现,这是解决城市风格迷失,地方文化丧失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具有特定自然景观组分的区域景观规划中,突出自然特质和乡土特色,像江苏同里、周庄古镇、河北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的保护性建设就是成功范例。

(四)动态、渐进原则

区域是一个大而统一、但界定宽松的地理范围。在后工业时代的今天,人类社会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任何一项规划都不可能是一张从一而终的蓝图,因为区域景观的主体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同时随着国际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人们对区域规划的理论理解也会不断朝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区域景观规划必然是一个渐进、动态的过程。

三、结语

区域规划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与具体的发展战略相比较,正确的区域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形成科学的区域景观观念,提高对区域景观发展的管理水平,才能使规划得以正确实施。此外,规划者多元化也是体现规划科学化、公平化的标志,其中中央、地方政府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在区域总体控制、利益协调方面可以起到关键作用,将规划意图和具体措施积极向住区居民宣传,通过更多的民主形式,实现共同利益。我们期待,在新的区域规划概念和理论被倡导和推行的同时,中国的区域景观规划理论会将得到更深入的研究,更广泛的推行,更普遍的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区域规划概论篇2

关键词区域规划扎根理论发展权力国际竞争

一、问题的提出

2005年6月,中央颁发《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确定上海浦东新区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由此拉开了新一轮区域规划的序幕。截至2011年底,共有30个区域经济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除了云南、贵州、宁夏、内蒙等少数几个省份没有布局之外,其余省份都有一个甚至多个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使得当今中国经济整体空间版图呈现出由系列“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分割支撑的格局。这些区域规划因地制宜,特色鲜明,其中有新区规划,如上海浦东新区发展规划、天津滨海新区发展规划等;有改革试验区规划,如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还有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如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珠三角区域发展规划等。国家经济规划区密集出台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从“东部率先发展”的不均衡发展战略转向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经济发展的单一目标取向转向了经济、社会、生态共同发展的多元目标取向;从“外向型”发展方式转向内外联动,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方式;从各自为政粗放发展的模式转向空间布局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精致模式;从行政区经济管理模式转向了跨行政区的经济区和主体功能区建设模式。

我国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的密集出台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对区域规划及其政策的研究也如规划区的设立一样“百花齐放”,如从空间布局和管制角度、从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培育角度、从城市群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角度、从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角度等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探讨了区域规划的性质、目的、形成机制、实施框架及管理模式等,但基本都倾向于对规划内涵及建设成效的思考,对于为什么要在短时期内密集批复数十个战略经济规划区这个“动机性”前置因素缺乏系统研究。国家为什么要采取如此气势磅礴的举动,其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动力,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化认识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从案例归纳的视角深入探究国家实施经济规划区战略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及其对规划区建设的作用机理,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指导国家经济规划区建设。

二、文献评述

(一)规划理论及其内涵

waterston认为,规划在本质上是致力于选择最佳方案以达到特定目标的一种组织性的、有意识的、持续的努力。Levy认为,规划是一项有意识的系统分析过程,通过对问题的系统思考来提高决策的质量。Friedmann认为,公共领域的规划就是运用科学技术知识来支持行动,其作用在于引导社会转变。国内学者孙施文认为,“规划作为人类的一项社会行动,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和利用自然与创建人类环境的具体行动,具有鲜明的社会目标导引和参与者本身的社会特征”。叶敬忠从资源效率角度,认为“规划是一个不断选择和决策的过程,它旨在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完成未来特定时间内的特定目标”。

(二)规划的动因

peterHall将近30年区域规划的深刻背景归纳为:经济全球化、传统制造业和产品经济在许多城市的急剧衰退、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的到来及对环境议题的持久关注。肖金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产业结构层次低、空间布局不合理、土地粗放利用、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避免重蹈先发展地区的覆辙,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生态环境改善、产业结构升级、空间布局优化,只有通过区域规划手段,将科学发展观贯彻于区域规划之中。张京祥认为,自由市场的失败,区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加速,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是区域规划的重要驱动因素。

(三)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陈耀认为,部级区域规划的出台一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开发条件和潜力,确定能够体现区域经济特色的战略目标,对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做出统一部署;二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振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是从跨省区到省区内部培育不同层次增长极。杨龙认为,密集增加的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把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环境保护,以及区域性政策或区域战略的方式出现,增加了区域发展战略的功能。国内外学者从发展遇到的现实问题出发,分析了规划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但对我国为什么要在短时间内密集批复数十个国际战略经济规划区的动因还没有系统分析与论述,本文拟采用扎根理论对收集到的数十个战略性区域规划文献进行归纳演绎,系统分析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批复实施的真实动因。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扎根理论是由社会学家Glaser和Strauss首先提出并发展的质化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归纳手段对现象加以分析和整理,通过系统的资料搜集和分析挖掘,发展和验证理论,目的是帮助研究者“由事实、数据资料中发现理论”。GLaSeR(1997)指出扎根理论的提出是为了回答在社会研究中,如何能系统性地获得分析资料以发现理论,保证其符合实际情境并能提供相关的预测、说明、解释与应用。扎根理论的目的在于识别现实生活中社会现象的基本特征,如组织学习、技术开发、结构化或者战略化等(DeborahDougherty,2002)。由此,扎根理论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其使命,即“经由质化方法来建立理论”。它的一般流程是在理论抽样后的数据基础上,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等方法构建理论模型。

罗伯特・殷指出,当研究者需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时,采用案例研究是合适的。本文的研究主题在于探索国家经济规划区战略的驱动因素,即为什么国家要在短时间内密集批复数十个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因而适合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此前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的理论对批复规划区的动机缺乏完整系统的论述,本研究拟收集2005年以来国务院密集批复的30个国家战略规划区的规划材料进行逐一剖析,进而层层深入,挖掘出区域规划的内在动因。这30份《区域发展规划》涉及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和各种类型的区域定位,其名单如表1:

四、模型构建

(一)开放式编码

开放编码指将所获得的原始资料逐字逐句进行分析、记录,并进行初始概念化,然后把资料记录以及抽象出来的初始概念打破、揉碎并重新整合发掘出概念和范畴的过程。根据开放编码的要求,我们先对前25个样本材料中对制定区域规划的驱动和影响因素的描述进行编码,编号中包含有:区域规划编号―章编号―节编号―句子编号。如1-1-1-1表示《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的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句话。

经过对标签进行多次整理与初始概念化,本研究从资料中抽象出11个范畴及其下属的45个概念,具体见表2:

(二)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指通过运用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这一典范模型,将开放性编码中得出的各项范畴联结在一起的过程。主轴编码是将开放式编码中得到的各独立的范畴加以连结,将被分解的资料重新整合进而形成新的更高统揽层次上的范畴。本研究根据不同范畴在概念层次上的相互关联和逻辑关系对其进行归类和抽象,共得出4个主范畴,分别是:改革社会体制、提升经济绩效、平衡发展权利、防范国际风险。各主范畴及其对应的开放式编码范畴如表3所示:

(三)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从主范畴中挖掘出核心范畴,分析核心范畴与主范畴及其他范畴的连结关系的过程。经过对范畴的继续考察和对范畴关系的不断思考,结合规划原始资料,最终得出“国家经济规划区战略的动力机制”这一核心范畴。可以简称为“内部改革动力―外部环境压力”模型。如图1所示。

(五)理论饱和度检验

本研究用另外5份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材料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中的范畴发展较为丰富,对4个主范畴(改革社会体制、提升经济绩效、平衡发展权利、防范国际风险)的检验没有发现形成新的重要范畴和关系,4个主范畴内部也没有发现新的构成因子。

五、模型阐释

(一)改革社会体制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但社会事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教育投入不足、医疗卫生体系不健全、文化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也突出了发展社会事业的重要性。规划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以实现人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一是开展各项教育改革试点,探索教育发展新路子。二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三是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四是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新型农村养老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二)提升经济绩效

我国实行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化”与“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获得了极大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动力,有力地助推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但地方政府“经济人”的特征使其在以“GDp”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核体制下从本区域利益出发,强行设置行政壁垒,人为干预市场机制,地区之间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降低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促进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从而降低区域内交易成本,以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一种空间格局的优化状态。一是优化空间布局。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规划明确在进一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基础上,改造优势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平衡发展权利

1.平衡区域发展权利。中国改革开放走的是不平衡发展道路,希望通过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带动后发地区共同富裕,这在事实上产生了区域发展权利的不平衡。受政策优惠扶持的地区获得了跨跃式发展,而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落后地区的资源不断涌向发达地区,从而更难把握发展机会,改革的极化效应明显,回波效应不足,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的设立,是要改变以单纯依靠部分地区及中心城市发展的做法,形成城市群和城市圈的主导地位,通过“极化”和“扩散”效益,使区域内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从而形成强大的经济合力和内聚力。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不再围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布局,而是遍及东南西北的绝大部分省份,不同经济圈、城市带交叉融合,形成网络化格局。

2.平衡代际发展权利。经济的高速发展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过度开采资源和对环境的破坏透支了下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发展潜力,直接导致代际发展权利的不平衡。以牺牲下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发展来维持当下的高速发展是难以持续的,只有平衡代际之间的发展权利,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潘阳湖生态经济规划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针对这些区域自然资源丰富但资源环境脆弱的特点,专门制定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并进。其他规划区严格按照国家功能规划区要求,在限制开发区内谨慎开发,坚决不允许在禁止开发区内开发。

(四)防范国际风险

1.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地方政府在自身利益驱使下一度为争夺外资大打出手,优惠条件一让再让,不仅扰乱了地区之间竞争秩序,也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明确要求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严格限制低水平、高污染、高耗能的外资进入,实现利用外资从资金为主提升到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为主转变,同时引导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基础设施领域等,提高国际资源要素的集聚层次。

2.鼓励企业“走出去”,攫取全球竞争优势。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强调培养企业的合约精神、法治观念和商业信用意识,鼓励企业通过境外投资并购、境外上市等方式“走出去”。规划区不断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总体协调机制,在资金筹措、外汇审核、检验检疫、项目管理方面建立高效便捷的支撑体系,为企业境外拓展业务创造良好条件。

国家新的经济规划区战略不仅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思路,明确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应对全球化风险,同时还探索出新的区域合作模式,如设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图们江合作开发经济区。这些规划区的设立把对外开放和次区域合作结合起来,打开新的对外经济交流通道,不仅有利于提升沿边开放开发水平,繁荣边疆地区经济,而且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加强睦邻友好关系。

综上所述,国家密集设立经济规划区是继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崛起之后的新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区域范围缩小,规划内容更具体,可操作性更强。这是在国际竞争压力和国内改革动力的双重环境下采取的制度变迁,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对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产生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Strauss,anselmL.(1987).QualitativeanalysisforSocialScientists.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2]Dougherty,Deborah.(2002).GroundedtheoryResearchmethods.inJ.a.C.Baum(ed),Companiontoorganizations.oxford,UK:Blackwellpublishers.

[3]汤筠,孟芊,杨永恒.区域规划理论研究综述.求实,2009(02):140-143.

[4]陈耀.部级区域规划与区域经济新格局.中国发展观察,2010(03):13-15.

[5]王建明,王俊豪.公众低碳消费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与政府管制政策――基于扎根理论的一个探索性研究.管理世界,2011(04):13-22.

[6]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杨龙,胡慧旋.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对府际关系的影响.南开学报,2012(02):35-47.

[8]刘云中,侯永志,兰宗敏.我国“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的主要特点.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1月17日,第005版

区域规划概论篇3

“三旧”改造概念在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存在部分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更新总是会遇到各地方所特有的情况,这常与“三旧”改造概念的假设前提不相一致。

关键词:“三旧”改造;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更新;局限性;佛山岭南天地(祖庙―东华里)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6-0067-03

1引言

“三旧”改造概念,最早是由佛山市人民政府于2007年7月出台的四个文件0提出的,文件将“三旧”界定为“旧城镇”、“旧厂房”和“旧村居”。从“三旧”改造概念的理论渊源来看,属于城市更新的探讨话题,是在中国城市更新研究在经历旧城改造,城市中心区改造和城市结构调整等研究阶段之后,因应佛山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新概念。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复兴的理论框架下,我国不同背景和尺度的城市都开展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然而由于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存在一定差异,城市更新实践和概念引入必须和城市性质和功能相适应,“三旧”改造概念的引入和运用也理应遵循这一思路。就佛山来说,基于城市空间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压力、老城区发展衰败的现实而展开的“三旧”改造,自然有着其内在的合理逻辑,但对佛山老城这样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来说,仅仅关注土地利用效率、商业发展和房地产利润的改造导向显然是存在缺陷的,因此,具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身份的城市及其核心文化保护区域进行“三旧”改造概念的引入和运用,应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何种界定和明晰,正是本文思考的立论基点。

2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

祖庙―华里片区则是佛山老城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具有典型岭南民居建筑风格的清代及民国时期居民街道建筑组群(图1)。该街区面积约30hm2,东西宽约1公里,南北宽约500-600m(图2),是佛山历史文化名域中历史街巷和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区域,集中了大量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祖庙建筑群、东华里建筑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简氏别墅),其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

2.2研究方法

在对岭南天地项目的跟踪研究过程中,我们提出更为详尽的问题:包括为什么要把“三旧”改造概念应用到岭南天地(祖庙―东华里街区)的老城区更新中,应用这一概念的动机是什么?其次,地方政府和社区管理机构究竟引入了哪些特殊机制以确保该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第三,这个规划与发展项目中,究竟是“三旧”改造概念的哪些层面得到了重点强调,哪些层面又被忽略不计?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快速发展城市地区究竟能以何种方式将“三旧”改造概念(在某些特定主体的设想中,它具有极广泛应用前景)的能量和弱点都暴露出来。

3岭南天地(祖庙―东华里片区)引入“三旧”改造的历程、动机和保障机制

3.1历程和动机

2007年,香港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经过挂牌出让的形式,获得祖庙一东华里片区土地使用权(旧城区改造权)。改造发展至今,可以看出,更新改造使片区土地价值(房地产开发价值)得到了倍数的提升,但从土地价值升级的获益主体来看,主要获益者是地方政府(获益主要通过土地转让金的形式体现,祖庙一东华里片区的土地转让金高达75.1亿元,创造了当时旧城区开发土地转让的记录)和片区开发地产商(瑞安公司)(其获益主要通过房地产价值的巨幅溢价未体现)。对片区的拆迁安置居民来说,拆迁补偿和居民安置方案的确在部分意义上改善了生活居住条件,但无论是领取补偿款还是接受拆迁安置,片区原住居民大部分被迁离出本片区,而流散于禅城区的其他空间地域,这种原住居民的被动驱离,使得该片区长期以来发展形成的传统地方性和人文特性,也逐渐消散,新的“岭南天地”不再是具有浓郁小镇情怀和传统地方意义的“祖庙一东华里”,而是一个浓缩着政府意志和地产价值的新的城市商业地标和现代街区。

在老城区风貌改造和提升方面,政府和开发商几乎都不省笔墨的加以渲染;而在祖庙东华里地方性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原真性保护方面,地方政府的出发点则站在了更高的岭南文化视角来看待改造目标,试图以岭南文化的植入来取代佛山本地原真性和地方文化特性的弘扬(当然,部分意义上来说,岭南文化和佛山本地文化元素并不冲突,之所以用岭南文化来取代祖庙一东华里所代表的佛山地方性文化,更大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对佛山城市发展的定位,已经从传统含义“佛山镇”的小佛山地域范围提升到打造“广东省第三大城市”的岭南地域意义之上),因此,此时的“岭南天地”在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上,凝聚了更多政府在城市发展和区域竞争方面的意图,从而部分牺牲了祖庙一东华里所蕴含的佛山本地意义。

3.2保障机制

3.2.1行政力量和新闻舆论

实际上,除了主导对片区发展的总体意图和思路导向之外,行政力量在祖庙一东华里片区旧城改造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在于其对片区改造动迁工作的主持和推行,为此,成立了祖庙―华里片区改造工程指挥部(改造动迁指挥部)总体负责和协调片区的拆迁安置工作。新闻舆论对祖庙一东华里片区“三旧”改造概念的宣传和报道,主要是通过各种专题报告、领导访谈和记者观察等形式未体现,主要以正面报道为主。

3.2.2发展规划文件

2007年,佛山市启动“三旧”改造,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改造的决定及三个相关指导意见》,该决定及指导意见开始将老城区的核心区不再看作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而是将其看作更加通识层面的旧城镇范畴,纳入到“三旧”改造概念的适用范围。为此,委托广州市规划院编制了《祖庙一东华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对发展商的概念规划进行监管和配套。这种名称上从“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到“祖庙一东华里片区”的变化,实际反映的是地方政府和规划部门对该片区整体认知和改造意愿的变迁。

3.2.3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概念规划

开发商依据地方政府和规划部门对片区发展的总体构思和目标指向,以《祖庙一东华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导则,委托美国Som设计公司编制《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概念性规划》(图3),方案利用山谷形态的设计概念,在片区中心区保留历史建筑,在边缘区则进行高密度和大尺度的城市建筑,构造“山丘”(图4)。这项概念性规划的目的,是要在项目地区保留历史文化要素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片区的商业价值(建设14万m2的地下商业街)、城市地标(规划建设415m高楼及其周边高楼群)、高端房地产(东华嘉苑、东华轩等楼盘)凸显岭南天地在佛山城市发展的中心地位。

4对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更新运用“三旧”改造的几点讨论

可以看出,在“三旧”改造概念与案例研究地区的地方环境及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更新的当前进程之间,存在一些矛盾之处。

4.1对佛山来说,在城市更新和发展的牵引下,如何对老城区和这些核心文化历史街区进行改造发展,一直是困扰佛山地方政府和市民的难题。

“三旧”改造概念提出后,为了因应“三旧”改造概念,地方政府将佛山老城区从之前的“历史文化核心区”降格为“旧城镇”,实现了从“历史文化名城核心保护区”向普通老城区的“旧城镇”概念转换,为老城区核心区的“三旧”改造扫清了理论障碍。但是,这种简单的概念转换显然是存在“内伤”的,突出表现在对历史文化核心区“名城”要素的忽视和伤害,使历史城市的内在文脉和历史文化肌理遭受部分程度的损坏、异化或灭失,失去历史文化名城的原真性和延续性。

4.2对地方政府及其行政首脑来说,实现城市发展,培育城市认知度、优化城市综合环境和提升城市的区域竞争力等是体现其执政能力和“政绩”的主要依据,尽管历史文化名域的保护、核心历史文化街区的存续也会成为他们关注的内容,但一旦城市保护话题和发展的执政与政绩压力相冲突的时候,地方政府及其首脑多会选择解决城市的发展问题、打造政绩工程(从最近十年来佛山的地方长官言行及其政策选择,就能很好的看出这点),而对城市的保护话题进行一定的扬弃(扬其可用者,弃其难办者),体现在“三旧”改造概念应用上,地方政府通过“扬”老城区“三旧”改造之后可能达成的城市商业提升、面貌改良和环境优化等外在可见的改善和优化来争取民众的支持和理解,而对“三旧”改造可能涉及到的对历史城市核心区风貌的改变、老城区地方性破坏、地方传统、地方氛围和文化传承性割裂等问题则有意规避。

区域规划概论篇4

【关键词】相互作用;建立与演变

在现代的经济发展中,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区域都无法孤立的生存,必须要通过区域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帮助才能获得共赢的局面和无限的发展机会。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我们把将本地的产品向外地或其他区域输出的地区称为生产者,将从其他地区汲取大量的商品用来保障本地区的正常生产和发展的称为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时可以转换的,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合作与影响来达到彼此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同时将国家和地区间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团结起来,甚至可以结合为一个有秩序的有机的整体。这种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使一些相关区域之间加强联系,互相合作,共同扩展发展空间和可能性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往往会引起一些竞争,比如区域或地区对资源,发展机会,商品等方面的激烈角逐。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形式可以大概总结出下面的三种类别。对流:即人,物质等其他要素的流动。传导:指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一些交易上的往来。辐射:指信息的传导以及新的技术,新的思想的共享和扩散。

以上是概述了关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理论,下面来介绍关于这一理论的建立以及是如何演变的。

首先是区域规划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与两位伟人是密不可分的。一位是格迪斯,一位是美国的城市规划师兼社会学家芒福德。格迪斯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加以研究,提出要将城市和农村的规划结合起来,在同一体系内研究两者,将两者规划的双重目标联系起来,切记分离。故此提出了“区域的概念”.具体指规划包括许多城市和与这些城市周围相关并受这些城市影响的整片区域。进而提出了关于城市的形态演化的概念及机制。即城市――大都市――世界城市。“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芒福德这一理论将规划的维度扩大到了区域界面上来。这一理论指出区域的核心是城市,城市的基础是区域,城市作用于区域,区域又因城市而产生发展。城市与区域紧密相关。

《德国南部的中心地》这一著作中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研究。这本书的作者是克里斯泰勒――一位德国的著名地理学家。这本书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刻的阐述。该理论主要对一定区域内的城市的等级,规模,职能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揭示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之间的规律性。另一方面,城市和城市之间存在的横向上的联系被更加重视起来,使城市体系的研究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第三个为增长极理论。该理论由弗佩鲁提出。(1)经济的增长不可能是均衡的,在一定的区域内必然存在着不平衡,这就会出现一些增长点或者增长极,在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会发生不同影响力的经济增长,通过发展壮大这些“点”和“极”,并从这些“点”或“极”开始,通过利用不同的方式向周边地区发散,将周边地区的发展带动起来,最终影响整个经济区域。(2)增长极的作用形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极化效应。一类被称为扩散效应。极化效应主要作用于发展的初步阶段,这一阶段极点会吸引大量的技术,资金,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随着进一步发展,极化效应的作用慢慢削弱,相反,扩散效应愈来愈强,当极点的生产要素已经足够充足时会将生产要素转移至周围地区。(3)将极化效应应用于空间维度上。即先发展一些有潜力,投资效益比较明显的较小的地区的部门,大力投入生产要素加快这些区域或地区的发展,培养空间极化点,待这些极化点发展壮大,相比于其他落后的地区会出现一些比较大的经济落差,从而扩散效应的作用就渐渐发挥出来。从而其周边地区或者其他产业的发展就会被带动起来,一步一步让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壮大起来。

大都市带理论是出自于《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这本著作中。(1)大都市带不是指一个单一的大城市或者说是都是区,而是一个综合的全新的一体化的有机体,这一有机体由若干个密切联系的都市区组成,但却不单单是这些都市区的组合体,更是这些都市区的融合体,包含着这些都市区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至于发生质的改变的一个持续强大的体系。(2)人口,城市各种设施,经济活动,等各种要素高度集中的地区被称为大都市带的核心地区。(3)大都市带由多个核心地区组成,而处于城市之间的乡村用地不仅仅是传统上的农村地区,更是为城市提供各种服务而且与城市有着不同的景观特质的服务性地区,同时城市也会向这些农村用地提供服务。(4)组成大都市带的都市区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和一定程度上的分工。这些都市区在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上都各具特色。

弗里德曼提出了核心-边缘理论。(1)“核心或者说是中心区域”指的是一些发展较好,发展资源较充足的地区,那么比较落后的地区当然是“边缘或者边界区域”,常常依附于核心区域而发展。这种空间的二元结构会随着时间慢慢强化,但可以通过一些政府政策,市场扩大,交通的改善,人口迁移等因素慢慢得到控制并进一步减小,以至于两者的界限慢慢消逝。最终将促成空间经济发展一体化持续化。核心边缘――理论中的“核心”和“边缘”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任何区域而言,它都会充当着“核心”和“边缘”两种身份。这两种身份也是与其参照物有关,是相比于更高等级或层次的区域还是更低等级或层次的区域。他们的角色和其参照物有密切关系,当然其重要程度也是相对的。不管是“核心”或者是“边缘”,都要重视他们的发展。

陆大道的点轴系统的理论提出了区域发展的另一方向。作为增长极理论的一个延伸,它系统性的阐述和挖掘了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在这一理论系统中,每个地方的中心的某个地区就是这个等级中的“点”,而一些城市的道路,公共基础等的设施构成这一理论等级的“轴”。“点”与“点”很大程度上是由“轴”延展和联系的同时,这些“轴”也承担了区域的功能。这种理论系统认为城市或者区域具有较强的经济发展的潜力。

魏后凯提出网络开发模式,这一理论是上一理论的延伸和深化。他将区域的发展认为是一个过程,且这一过程是动态的,同时是具有阶段性的。由“点”和“轴”构成一个网络,会产生强大的作用力。它包括了增长点的开发,这是基础。同时还有由此发展的点轴开发,最终会形成网络开发。

参考文献:

区域规划概论篇5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规划;地方政府;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9—0020—04

近年来,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陆续成形、,不过涉及地方政府层面对主体功能区的认识与实践的研究并不多。即便是在2010年底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以及十二五规划将实施主体功能区列为国家战略之后,在其实施进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对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解与落实仍有诸多问题。本文以笔者近期在西部某省区的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区域经济和经济地理学理论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地方政府当前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进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讨,以深化相关理论研究,并为国家和地方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政策启示。

一、对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认识有失偏颇

(一)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及其类别等语义混乱

主体功能区概念自“十五”初期提出到2010年《规划》的出台,其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时至今日,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对于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及其类别等仍然存在语义上的混乱。在“九五”与“十五”时期,以强调人地和谐关系的经济地理学者为主体的专题研究团队,建议按都市经济区、人口——产业集聚区、能源——资源重点开发区、农业综合开发区以及需要进行重点保护和综合治理的生态类型区等功能区进行区划,但在规划过程中却演化成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类带着理想主义和“计划”色彩的分类。主体功能区的基本目标导向是经济社会发展要符合当地主体功能定位,而当前四类主体功能区并未按此导向依照地域的主体功能命名,特别是对于限制开发与禁止开发等保护类区域,并没有从保护的角度对其主体功能进行命名,而是沿用了开发系列的分类。当前对主体功能区的命名语义不利于地域主体功能内涵的理解,并造成不必要的混乱。近年来,不少地区将主体功能区简称或简化为功能区,但这一借鉴国外划分功能区的方法来划分主体功能区的做法并不科学。由于许多国家在进行功能区划分时,主要依据的是相互作用指标,而这种识别方法不适用于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并且主体功能区这个概念在国外并没有可供参考的成功例子。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功能区重视的不是同质性,而是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联系,而主体功能区主要是指类型区,这两个概念大相径庭,不能混为一谈。功能区是由各组成部分协同完成或实现特定功能的一个完整区域,区划的核心工作是找出这样的区域并划定边界,其空间尺度不会太大;主体功能区则指不同的区域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不同的功能,区划的核心工作是识别区域的功能。

我国目前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方案很不完善,特别是带有强烈计划性的四大类主体功能区的命名,没有直接表达“主体功能”的含义,分类体系与地区功能的多样性不符。真正的主体功能区应该是“地理空间+职能空间+政策空间”的复合体。一些地区用静态观念理解主体功能区,认为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后便不会再调整了。事实上,地域功能本身也会经历从发育到生长的演变过程。如,城市发育成具备一定控制力和影响力的都市集聚区时,其地域功能就应从重点开发、以数量增长为主导的类型,转换为优化开发、以质量提高为主导的类型。伴随着制度的变革、技术进步和自然条件变化,区域资源的发展条件、环境承载能力等均有可能发生变化,各区域的主体功能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甚至发生根本转换。因此,必须以动态的观念看待主体功能区规划。

(二)“限制开发”与“限制发展”含义相混淆

主体功能区规划并不是限制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式,更不意味着各方利益之间的博弈。从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个角度对主体功能区进行分类,只是表明了这些主体功能区的建设方式和手段,而非主体功能区的含义。在主体功能区的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从字面意义上将限制开发理解为限制发展。事实上,限制开发并非限制发展,而是指发展要有限度、开发的强度要有限制,而且要坚持优先保护、开发适度、点状开发,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地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产业。禁止开发并不意味着禁止发展,而是指依法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提供优势生态产品,发展生态产业,在承担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发展区域经济。由于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分类不恰当,导致很多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推进面临重重阻力。无论何种类型的主体功能区都有发展的需要,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只是发展的途径和侧重不同而已,并非是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如果限制开发更改为适度开发或有限开发,则能更好地表达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加快主体功能区在全国的推广。2012年11月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就将“限制开发区”一词换成了“生态发展区”,其生态发展区所包括的仍然是原来限制开发区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这两种类型,但生态发展所表达的发展意义和引导作用已与限制开发完全不同。

(三)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他国土规划的关系相混淆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经制定了不少国土规划,如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规划等。独立地看这些规划都是合理的,但由于出发点不同、强调的重点也不同,如果将这些规划综合起来并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就可能存在互相重叠甚至互相冲突的现象。由于当前我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及其政绩考核是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位进行的,加上各种国土规划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而且目前还没有关于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相关立法,这导致地方政府很容易产生多重规划关系混淆的问题。因此,应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过程中,对各类规划进行明确界定,并在每一规划期内明确主体功能区的空间边界。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他空间规划是统和分、综和专的关系。一般而言,主体功能区规划不是各个空间规划的简单叠加,而是对它们的整合提升,应贯彻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原则,坚持注重区域的整体发展。应当确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统领地位,适时调整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协调问题,从理论上说,主体功能区的范围不可能与行政区重合。应当认识到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传统的市(州)及县(市)行政区概念有着本质不同,它是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从行政区的内部看,几种类型的功能区有可能包含在一个行政区之中。同时,一个主体功能区也有可能包括几个行政区的局部甚至全部。因此,需要处理好跨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区中由谁提供公共服务,以及生态建设如何管理和协调等问题。总之,虽然从科学性和现实作用方面看,主体功能区规划至关重要,但各类规划在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合理位次与关系,也是主体功能区建设进程中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从历史规律看,任何区域规划政策都是为解决所处时代的特定区域的问题而制定。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从理论高度认识到,主体功能区规划是空间规划体系中表达总体布局的一种形式,它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空间组织结构问题,同层级的空间规划也不可能被主体功能区所替代。

二、主体功能区建设面临的两大现实阻力

从调研的结果看,目前西部主体功能区只是制定了规划,尚未到全面实施阶段,相关政策不仅没有实现具体化和细化,且缺乏可操作性。总体来看,主体功能区建设实践中主要面临两大现实阻力:一是主体功能区规划政策体系不完备。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对我国部门利益、区域利益进行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调整,而政策的配套性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关键问题。《规划》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民族、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以及绩效评价体系。这些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是政府引导市场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关键所在。配套政策的合理分工、相互促进体系的形成,是高效实施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保障。要落实《规划》中提出的比较宏观的政策体系,还需要制定出台一系列的实施细则、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如目前西部地区的生态林补偿金标准过低,而国家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并不现实,这就需要细化到省市层面来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以弥补国家补偿的不足,真正实现让农户自觉地保护生态林。又如,《规划》在“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原则下提出“保障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水平与全区平均水平大体相当”,这个目标对于当前的财政分配格局而言,是一次十分重大的改革,但在执行层面上遇到一系列实际问题,诸如如何了解“大体相当”的含义?如果以数量或比重来描述,控制在怎样的区间才算是“大体相当”?我国各县(区、市)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转移支付后的财政开支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如果要达到上述“大体相当”的目标,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实现?在财政各方面开支的比重已经有较强刚性、各项开支均有同步增长的要求、要减少或降低某一方面的比重都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如何聚集财力支持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以实现“大体相当”的目标?由于未能明确相关配套政策的关系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机制,导致目前主体功能区规划很难形成合理分工、彼此协调、相互促进的完备的政策体系。二是现行绩效考核制度不科学。现阶段地区的绩效考核仍然偏重于财政税收、地区生产总值(GDp)、招商引资等经济指标,有些地区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推动经济增长,这与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的区域发展绩效考核标准存在矛盾。事实上,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目标是解决一些地区盲目追求GDp增长的问题,所以试图将生态功能等作为可交换的产品纳入考核指标。而限制开发也只是基于环境承载能力,对特定区域中生态脆弱性的评价,是以生态保护为基础进行开发,避免盲目工业化。所以,当务之急是转变以经济考核为主的发展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多层次的考核指标,将地方政府从“GDp枷锁”或“GDp崇拜”中解放出来,自觉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

三、结语及政策启示

主体功能区这一全新的理论概念给《规划》的实施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其理论探索与实践均任重道远。有必要在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厘清和丰富相关理论认识,不断推进区划战略的落实与创新。

首先,应健全相关配套法律体系,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保障。由于短期内出台主体功能区专门的法律比较困难,所以可考虑优先颁布主体功能区专门条例,以专门的政策法规来确保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稳步实施。重点协调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法律手段减少甚至消除不同利益部门在主体功能区建设进程中的利益冲突。此外,国家层面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引导与督促地方政府依照主体功能定位,加快出台地方性行政法规,并最终形成不同类型与层次的法制体系,为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区域规划概论篇6

【论文摘要】区域行政学和区域公共管理学分别从新的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合作问题,尤其是作为区域行政理论延伸的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对于建立区域合作组织具有更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在我国为了减少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应该在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建立制度化的多层次的区域合作组织。

区域经济学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已经作了很多研究,作为交叉学科的区域行政学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公共管理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合作问题。

一、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区域行政理论

由于综合因素的影响,行政区划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经济区划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发展被行政区划肢解。而行政区划的主体是各级地方政府,因此,对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调适政府管理行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自然联系和协调地区间的平衡发展,已成为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但是,它的研究对象又并不局限于单个的政府,而是主要关注政府之间的关系,包括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区域行政与区域经济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区域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区域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经济关系;但是区域经济与区域行政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区域行政的目的在于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区域行政学主要是研究如何建立同级政府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并对其运行进行研究。同级政府之间的合作机制主要包括政府间的协商机制、政府间的经济和社会合作项目与运行管理机制、政府间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在这一研究论题下,还会涉及到行政区划的调整问题。就中国现有的横向政府关系来看,已经有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林尚立将它们概括为三种方式:一是城市政府联合体;二是经济区内各地方政府的联合;三是跨经济区的地方政府联合。区域行政可以就此进行实证性的研究,进而提出可行性措施。

区域行政学作为区域经济学和公共行政学的交叉学科,能够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深人的分析。目前,我国区域行政学的发展虽然处于探索阶段,但也具有重要意义。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强横向的经济联系,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和利益协调机制正是区域行政学在实践上的反映。

二、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据目前掌握的文献来看,“区域公共管理”这一学术概念,在《新时期区域公共管理创新》一文中最早使用,该书作者从公共管理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角度提出,面对信息社会与全球化等区域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导人新公共管理理念,进行区域管理的仓惭。因对于公共管理这一概念,国内外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扯与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趋势决定区域行政必然走向区域公共管理。区域公共管理是与区域公共行政有本质区别的概念,可以将其界定为: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这一概念有以下几个内涵: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包括政府组织、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它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其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竞争和压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协商和调解;对象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之间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社会信息化、组织网络化以及国内经济市场化和地方分权化的新形势下,区域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增加和复杂起来,这给以区域政府为核心的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区域公共管理的系统研究,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甚至直接出谋划策,提出有的放矢的政策建议和方案咨询。

三、基于公共管理理论创立制度化的多层次区域合作组织

基于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分析,打破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之间的矛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必要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三个层面上形成制度化的组织结构,实行多层次的协调互动。

1.建立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涉及跨行政区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性资源战略开发以及生产要素流通、区际贸易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而且区域的地理范围愈大,这类区际间的经济关系越复杂。但在我国现行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只有省一级的政府才有区际间经济关系调控管理权限,而经济区域尽管在整体上被人们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组织,却存在着区域性利益主体和管理主体缺位问题。因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现实问题,如区域经济的整体利益无人主张,区域利益冲突缺乏协调解决的组织机构等,这都给整个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因此,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势在必行。该机构的主要职能,一是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并报请国务院、全国人大审批;二是协调区际利益关系;三是统一管理区域发展专项基金;四是具体负责实施跨行政区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五是监督和约束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行为,等等。

2.建立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尽管中央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地方政府毕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如何发挥各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建立一个反映各地方政府意愿、能获得区域内各政府普遍认同的、具有民主的治理

结构的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则是区域政府合作机制能够真正建立的关键。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双方如果试图通过第三方的介人来协调彼此间关系,必然会使交易费用增加。而协调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单单寄希望于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不仅成本太高,也难以达到目标。所以美国着名的新制度主义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指出,“我不同意如下的看法,即中央政府管理或私人产权是‘避免公用地灾难的唯一途径”’。他还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面临公用地两难处境的人们,可以确定他们自己的体制安排,来改变他们所处的情况的结构”。

因此,促进地方政府间合作应该成为协调地方政府间利益矛盾,走出“公用地灾难”和“囚徒博弈困境”的必然选择。而实际上,由于资源察赋等的差异,各地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通过互利合作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相互需要。只要能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建立双边或多边协商机制,降低交易费用,在一个相对规模较小的组织中,实现集体行动应该是可能的。

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职能必须强调其对于区域经济规划和建设的权限。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协调实施跨行政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战略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跨区生产要素的流动等问题;统一制定符合本区域长远发展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制定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和政策措施,并负责监督执行情况;协助各市县制定地方性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使局部性规划与整体性规划有机衔接。在公共服务上,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设立,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大规模的追加效益,另一方面,尽可能避免了地方政府的重复建设,做到统一规划和布局。总之,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行政区和经济区的矛盾,有利于两者的相互协调。

3.鼓励建立各种跨地区的民间组织。各级政府应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为民间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组建跨地区的民间组织,以民间的力量自下而上地推进区域政府合作,进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以民间组织推动经济合作,成本低、见效快,可以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有利于区域各类市场资源的连接和整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积极推动民间力量的发展,发挥民间组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民间组织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和推进地区协作。具体形式可有不同层次:一是可建立以各地经济专家为主体的,如“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咨询委员会”、“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联合会”、“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促进会”等组织。这些组织机构不同于一般的研究机构,它应成为相关地政府决策的咨询参谋机构。二是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区域产业一体化中的积极作用。这里的关键是,行业协会要突破行政区划障碍,组成跨地区的行业联盟,共同制定区域行业发展规划、区域共同市场规则,推进区域市场秩序建立,探索区域各类市场资源的连接和整合等。三是可组建跨地区股份制区域性集团公司。跨国公司是打破国家之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最有效方式,同样,跨区公司也是打破区域封闭格局最好的方式。可以探索通过跨地区强强联合组成具有规模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再通过龙头企业联合、控股区域内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由紧密层和松散层组成的巨型企业集团,从而打破封闭,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参考文献〕

[l]陈瑞莲,张紧跟.试论我国区域行政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02,(4):10.

[2]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332一334.

[3]刘锋.新时期区域公共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2,(5):40.

[4]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

区域规划概论篇7

一、临近空间的法制现状与现实困境

(一)临近空间成为当前军事应用的热点

临近空间空气稀薄,大气密度仅为地表的百分之几至千分之几,空气动力效应和浮力很小,无法支撑飞机等传统航空器飞行。同时,就卫星等航天器而言,临近空间的大气密度又过大,无法支撑传统航天器的航行。因此,无论是传统的卫星还是飞机,过去都未涉及临近空间这一特殊领域,临近空间这一概念也缺乏存在的技术基础。

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军事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临近空间开始显现出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由于临近空间的位置比卫星所处的外层空间低,相对更容易到达;同时,它比飞机所处的传统空间更高,在情报收集、侦察监视、通信保障以及对空对地作战等方面更加有利。所以,临近空间飞行器弥补了人造卫星和飞机的缺点,在执行诸多任务时具有得天独厚优势。临近空间的巨大潜力引起了一些空间强国的关注,随后临近空间飞行器应运而生。2005年,美国空军在施里弗-3太空站演习中,第一次将临近空间飞行器正式投入了军事应用中,引起了各国广泛关注。由于临近空间飞行器具有生存能力强、驻空时间长、响应速度快、效费比高等特点,其战略价值已逐渐引起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当前军事应用的一个热点。这为未来战争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进一步促进了空天一体化的发展。

(二)现行国际法制尚未对临近空间进行规范

在探索、认识和开发利用宇宙空间的过程中,人类开始尝试对地球上空的空域进行进一步的区分。1961年,联合国大会中提出了外层空间的概念,将地球的上方区分为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两个部分。空气空间是环绕地球的大气层空间,这部分空间随地球而运动,航空器可依空气动力在空气空间飞行;外层空间是指空气空间以外的全部空间,外层空间不随地球运动,由于外层空间空气稀薄,只适于依地球离心力飞行的宇宙飞行器飞行。基于此,地球表面上空所涉及的法律规范可以划分为外层空间法与空气空间法两个部分。

目前,空气空间法主要包括领空制度以及航空制度,其中最为核心的是领空主权。一个主权国家有权规定他国航空器进入其领空的条件,有权制定他国航空器在本国境内飞行的相关规章制度,有权保留国内载运权和设立空中禁区。在领空主权的基础上,《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国际航空运输协定》等国际条约和相关国内法构建了航空法律制度。在空气空间法中,尚无关于临近空间的具体规定。外层空间法也未规定临近空间的法律地位。

可见,国际社会尚未对临近空间进行法律上的规范。一方面,外层空间法和空气空间法均未提及临近空间,临近空间还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其在现行国际法上尚属空白。另一方面,临近空间作为介于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的特殊区域,其界定必然依赖于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概念的明确。事实上,国际社会至今未能就天空和外空的划界问题达成一项全面协议,临近空间也就更加难以界定了。

(三)临近空间法律性质不明导致的现实困境

临近空间法律性质的不确定对空间的探索利用提出了挑战,特别是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活动空间问题。临近空间飞行器的飞行是由国际航空法来调整还是由外层空间法来调整,当前也还缺乏统一认识。按照国际法的规定,在外层空间没有国家疆界之分,各国飞行器皆可以自由飞越;但空气空间是有疆界之分的,主权国家有权对其领空行使管辖权并实施飞行管制,外国飞行器不经允许不能擅自飞越别国领空。那么,近年来成为军事科技热点的临近空间飞行器在临近空间飞行,是否侵犯他国领空?他国能否将其视为非法入境的军用飞机击落?由于外层空间与空气空间的界限一直缺乏明确的结论,临近空间作为二者之间的一个新的细分概念,现有的国际法律并未将其纳入视野,难以确定其属于外层空间还是空气空间,这必然导致国际法调整上的困难。有学者提出临近空间受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各自法律地位的影响,应参考国际海洋法关于专属经济区的规定,给予其类似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但这毕竟仅是学术观点,国际共识远未达成。其他航天飞行器也面临这一难题,一国很难保证其飞行器的飞行轨迹完全控制在外层空间和本国领空内。如果一国的航天飞行器在发射或降落的过程中,穿越别国上方的临近空间,是否侵犯别国主权?总之,临近空间中飞行器的行为规则取决于临近空间的法律性质,不同的定性产生不同的行为规则。

二、临近空间法律性质的理论争议

(一)关于临近空间法律性质的主要观点

国际法是基于国际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从现实国际社会关系中抽象出的具有规范性和前瞻性的一般性的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国际法具有动态性,在国际法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主要动向,寻找其发展规律。关于临近空间法律性质的主要观点的讨论,是限于学理层面上的。

从理论上看,临近空间的法律性质存在下列六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临近空间的性质就是空气空间。这一观点以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离地球表面的最低高度(约100-110公里)作为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的界限,将临近空间纳入空气空间的范畴,适用领空法和国际航空法的规则。第二种观点,认为临近空间属于外层空间范畴。有学者主张效仿《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距地面12海里以下的空气空间界定为地面国的领空范围,依此观点,临近空间基本属于外层空间的一部分,应受外层空间法律制度的调整。第三种观点,认为临近空间其中一部分属于空气空间,另一部分属于外层空间,具体依空天分界线的高度而定。军事科学院的张东江研究员分析,如果空天分界线穿过临近空间,那么临近空间将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处于外层空间,一部分是空气空间的组成部分,其飞行器活动也将分别适用航空和航天两种不同的法律规范。如果依照德国物理学家冯卡曼提出的卡曼管辖线,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的界限为距离地面83千米处,临近空间将被卡曼管辖线截为两部分。第四种观点,认为临近空间属于空气空间下的一个细分层次,但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即将临近空间作为空气空间的一部分,却不完全适用空气空间法。郑国梁教授的主张接近这一观点。第五种观点与第四种观点相对,认为临近空间属于外层空间中的一个细分层次,但其在外层空间中又具有相对特殊的法律地位。第六种观点认为临近空间本身具有区别于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的独立法律地位。瓦森伯、莱因哈特和欧登腾等国外学者都提出了在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之间再进一步设立新的空间的设想。比如,瓦森伯认为,应当将航空器最高飞行高度以下的空间界定为空气空间,将航天器的最低飞行距离确定为外层空间的底线,中间的部分则为中层空间,航天器在中层空间应当拥有无害通过权。依此观点,在临近空间领域,应当适用其自身特定的行为规则,临近空间也可以取得完全独立于其他空间的独立法律地位。

(二)临近空间法律性质的争议焦点

关于临近空间法律性质的不同观点,体现了不同的理论背景和利益立场。这些观点有共识之处,也有对立之处。无论是何种观点,都是在承认当前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分界的前提之上的。在这一前提之下,不同观点的主要争议焦点则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争议焦点之一:临近空间是否应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存在

临近空间是否应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存在,关系着临近空间是否完全依附于现有的外层空间或空气空间。临近空间是由学术界率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尚未有任何国际条约和国内法明文规定临近空间问题。因此,临近空间的法律属性完全依附于现有的空气空间或外层空间,临近空间只是一个学术概念或技术概念,本身不具有法律上的意义。

一个学术概念是否成为法律概念,关键是看其是否有法律上调整的必要,是否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需要明确。比如,在二十世纪中叶之前,大陆架最初就是一个地质学上的学术概念,而非法律概念。但由于国家对该领域的涉足和国家间利益的冲突,大陆架具有了法律上调整的必要。在1958年的《大陆架公约》规定了大陆架制度和相关国家的权利义务之后,大陆架正式成为了一个法律概念。在现代国际社会,任何一个新的国际法概念的产生都与人类的活动轨迹密切相关。国际法律制度是对人类活动中利益冲突的回应,国家间利益的激烈冲突催生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法律概念。从国际海洋法中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法律概念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一个新的法律概念在国际社会取得独立的法律地位,其主要作用是协调国际社会在此领域的利益冲突。

在人类不断探索宇宙的过程中,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相继形成了其各自的法律地位。临近空间是否应当成为一个法律概念,关键还是要看国际社会在该领域是否存在需要法律调整的利益冲突。当然,如果临近空间在国际法的发展过程中具备了独立的法律地位,其法律属性也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独立于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的第三类空间;另一种是作为空气空间或外层空间的一个细分层次,但是具有基于其法律地位的独特性。

2.争议焦点之二:临近空间与外层空间、空气空间的关系

由于在当前的空间法制中,空间由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组成。临近空间作为与两者密切相关的新型区域,其法律地位必然受到现有空气空间法制和外层空间法制的制约。因此,影响临近空间法律定位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的界限问题,这决定了临近空间与何者相重合。

临近空间的高度是大致明确的,通常是指距离地球表面20-100km的高空。但是,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的高度并不确定,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的界限问题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一个国际问题。关于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划界的理论主要包括空间论和功能论。空间论主张按照自然科学的标准,以某一高度作为划定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的界限。虽然从科学的角度看,空气密度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的,但是在十万公里的高度中仍有大气粒子。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它们是融合在一起的,很难采用科学标准来界定。功能论的主张与空间论不同,不强调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之间有明确的界限,而是提出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是一个连续的空间,因而不可能从具体高度上划分空天界限。应当从航空器与航天器不同的功能特性出发,将航空器的活动区域确定为空气空间,将航天器的活动区域确定为外层空间。无论是空间论还是功能论都有明显的缺陷与不足,所确定的边界均不具有确定性和永久性。

对于临近空间来说,空间论和功能论具有不同的意义。依空间论而言,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的界限是以物理学上的某一特定高度作为标准的。在此前提下,临近空间可依其高度对应纳入空气空间或外层空间,作为空气空间或外层空间之下的一个细分层次。但如依功能论,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的界限是以飞行器本身的功能作为分界标准的,适合传统飞机等航空器飞行的领域为空气空间,而适合卫星等航天器飞行的领域为外层空间。临近空间飞行器的飞行原理和飞行特点既区别于传统的航空器,也区别于传统的航天器,临近空间概念的出现,本身是具有功能性的。在功能论的理论体系之下,临近空间由于具有独立的功能,自然会取得不同于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在法律上成为一个独立的空间。

三、临近空间法律定位之构想

临近空间作为航空航天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军事价值,这必然会导致各国在这一领域存在冲突,亟需国际法进行调整规制。国际法有其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只有与其发展方向相一致,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才能免于受到外界的阻碍。虽然关于临近空间法律性质的观点众说纷纭,但通过对其中两大争议焦点的分析,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临近空间应当成为一个法律概念,并具有相应的法律地位

临近空间是否应当由学术概念转化为法律概念,是临近空间法律性质的一个争论焦点。虽然人类早已涉足临近空间,但受制于技术问题,当时的临近空间并没有独立的应用价值,也难以作为独立的法律概念而存在。如今,随着临近空间飞行器的设想和应用,临近空间产生了巨大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体现出其特殊性。特别是,临近空间的飞行原理区别于传统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其活动特点和行为规律也必然具有它的独特性。一定意义上说,国际法内生于国家利益。由于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活动特点区别于传统的航天和航空领域,因此在这一领域中的利益分配和利益调整有新的特点,这就迫切需要临近空间从一个纯技术的概念转化成一个具有法律意义的概念,否则难以应对国家利益在临近空间领域的新冲突。当然,临近空间要成为一个法律概念,还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国际立法过程。

(二)临近空间不宜成为与空气空间、外层空间相并列的第三类独立空间,而应作为现有空间的一个细分层次

按照前述分析,如果基于功能论的理论体系,由于临近空间的功能区别于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将成为与空气空间、外层空间相并列的第三类独立空间,有学者称之为中间空间或空间中的毗连区。如美国的库珀教授认为,应当建立多级主权管理体制,介于领空与外层空间之间的区域为毗连区。我们认为,临近空间不宜成为与空气空间、外层空间相并列的第三类独立空间。理由有三:第一,当前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的界定面临重大障碍,在这一特殊背景之下,再将临近空间作为完全独立的第三个法律空间,对解决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的分界问题非但没有益处,反而会增加问题的复杂性,使国际社会在这一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届时,将面临空气空间与临近空间的分界、临近空间与外层空间的分界两大难题。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航天科技的发展,空间的功能有可能不断细化下去。空间法的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最初的空间没有航空功能;传统航空器出现后,空间具备了航空功能;传统航天器出现后,空间具备了航天功能;临近空间飞行器出现后,空间又有了新的功能。如果空间的功能不断细化下去,空间显然不能随之不断割裂下去。第三,国际社会对空间进行划界的主要目的是平衡协调国家主权与人类共同利益的问题,从宏观上作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的二元划分是合乎这一目的的。在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之外再专门划出临近空间,反而不利于国家主权与人类共同利益的平衡协调。因此,临近空间应成为在当前空间二元划分之下的一个细分层次,从属于现行法律已经确认的空间。

(三)临近空间的法律定位应当考虑到外层空间和空气空间的划分定界问题,避免相关问题的进一步复杂化,可将临近空间纳入空气空间范畴

客观上看,临近空间的法律定位问题与外层空间、空气空间的定义定界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无法分割。对临近空间的法律定位,可能会使外层空间与空气空间的分界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单纯从技术层面上看,存在临近空间跨越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的可能性,位于空天分界线之上的部分属于外层空间,位于空天分界线之下的部分属于空气空间。如出现这一情况,空间划界问题将更加错综复杂,形成四类空间、三条界限的复杂局面。因此,为避免问题的进一步复杂化,应尽可能将临近空间纳入外层空间或空气空间之中。尽管在学术上临近空间的边界是基本确定的,但是一个学术概念在转化为法律概念的过程中,其基本涵义是可能发生变化的。临近空间的上限一般为距地100公里处,与空气空间存在着较大重合度。考虑到空间立法的现实性,将临近空间完全纳入空气空间较为可行,也有利于减少空间划界的矛盾和冲突,避免划界问题的复杂化。

(四)临近空间亟需专门明确的法律问题应限于飞行和通过等方面,其它方面则可依附于现行的空间法律制度

之所以要明确临近空间的法律地位,是因为临近空间领域出现了现行国际法无法调整的新问题。但是,临近空间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并非是全方位的,而是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就是临近空间的主权与飞行问题,集中表现为临近空间飞行器能否飞越他国上空。《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了主权国家对于该国领土上空的空气空间享有完全且排他的主权,但是并未明确这一区域的具体范围。该公约的第七号附件中关于航空器的定义是能够从空气的反作用中依靠大气的支持而飞行的任何工具。因此,对于临近空间没有必要进行全面的立法,系统规定其法律地位。仅需对临近空间领域的主权和飞行问题进行必要的明确,而临近空间的其他方面应该受现行空间法律制度的调整。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修改当前国际航空法的规定,将临近空间飞行器纳入国际航空法的调整范围,规定临近空间飞行器的飞行规则。另一种方式是针对临近空间的国家主权与飞行问题,专门制定相关的国际条约予以调整,没有必要进行全面的临近空间的立法。

(五)不宜比照海洋法专属经济区制度来确立临近空间的法律地位,可以尝试设立空间的无害通过制度来调整临近空间的飞行问题

区域规划概论篇8

一、概论

1.1序言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方法

l详尽的资料搜集及分析工作

l入户问卷调查

l现场访问

1.4主要结论和建议

二、广州市住宅市场概况

摘要:广州市区域概况

1、总面积、市区面积、占全市面积%

2、家庭总户数、户均人口

3、近年经济发展趋势、生活水平、购买力水平概括

4、近年广州住宅市场的发展特点、成交市场的具体特点

2.1广州经济发展概况

2.11经济发展速度(gdp分析、第三产业分析)

2.12金融业与房地产消费市场

2.13居民生活水平与住宅消费

2.2广州住宅市场特点

住宅成交量、付款方式、买家特点分析

2.3广州住宅市场的发展趋势

2.31政府政策

2.32金融上消费贷款额

2.33广州住宅发展趋势

2.34阻力因素

三、项目区域市场概况

3.1整体供应与成交分析

3.11市场发展概述--海珠区住宅供应与成交情况

3.12市场交投活跃原因

3.13规模效应及价格档次

3.2市场活跃区域

3.21市场活跃区域的分布及特点

3.22活跃区域的价格走势及档次变化

3.3多层、高层市场特点

3.31多层住宅近年供应、成交特点

3.32高层住宅近年成交增长与供应情况

3.33多层住宅与高层住宅的供应与成交比较

3.4成交主要特点

3.4.1成交价格密集区域

3.4.2买家分析

l私人购买vs集团购买

l本地人买家vs外地人买家

l本市买家:海珠区vs其他旧城区

l成交单元面积

l买家年龄

l成交总额,买家承受能力

四、项目区位特性分析

摘要--1、项目地块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

a、项目地块位置分析

b、未来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及本项目地块地位分析

2、树木地块所属区域特点

a、区域人口分析

b、区域基础设施及交通条件分析

c、区域新发展区分析

d、区域住宅开发的特点分析

3、项目地块的地点特征

a、项目地点及周边社区、生活配套分析

b、项目地块周边交通条件分析

c、项目周边区域开发分析

d、项目地块的开发条件及开发特点

4、项目地块的用地特征

a、项目地块用地规模

b、项目地块用地形状

c、项目地块绿化基础分析

d、项目地块内高差分析

e、项目地块道路、用水、用电基础分析

4.1项目地块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

4.1.1项目地块于城市中的区位分析

4.1.2未来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

4.1.3城市的具体发展过程对项目发展的影响

4.2项目地块所属区域的特征

4.2.1项目区域的人口状况

(常住人口、占市区常住总人口%,常住家庭户数、户均人口、新增家庭户数、项目

地块附近居住的常住人口、家庭户数)

4.2.2项目区域城市发展概况

(城市功能发展情况、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情况分析、交通条件等城市建设发展

情况)

4.2.3区域内竞争性地区的发展条件比较

(位置、用地规模、规划人口、规划发展目标、交通条件、建设情况等条件比较)

4.3项目地块的地点特征

(位置、周边基本居民生活服务设施配套、公交、道路规划情况)

4.4项目地块的用地特征

4.4.1项目地块规模

4.4.2项目地块用地形状分析

4.4.3项目地块绿化基础

4.4.4需地块高差分析

4.4.5项目用地现有污染情况

4.4.6项目地块道路、用水、用电基础

项目附近竞争性住宅看法物业发展状况

概要:

a.项目附近同类楼盘开发小区数量、楼盘档次、总建面积、住宅单元总量、现有供应量

分析;

b.同类楼盘特点;

c.预计未来无年区域住宅供应总量、单元套数、已开发物业的后续供应量;

d.周边主要竞争对手占地面积、总建面积、住宅面积、套数;

e.区域同类楼盘现实住宅推出平均销售率、成交量最大的单元面积;

f.区域同类楼盘现时价格幅度

g.未来的住宅供应量增幅、市场承接力、竞争情况;

5.1项目附近同类楼盘开发物业供应情况

调查范围:

楼盘规模:

调查时间:

5.1.1已开发楼盘供应状况

5.1.2项目周边地块的开发动态及未来供应量分析

5.2项目附近同类楼盘开发状况

5.2.1售价与销售率分析

(附近楼盘推出销售状况及原因分析

5.2.2销售与卖点

5.3项目附近同类楼盘户型面积分析

5.4项目附近同类楼盘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特点

5.5小结

五、市场调研结论及发展建议

6.1市场调研结论

(住宅市场环境、区域供求及吸纳特点、项目竞争优劣分析)

6.2项目发展建议

(策略、目标客户、目标客户特征、具体建议--)

6.2.1已购房者的需求特点详细调查

6.2.2潜在购房者的需求特点详细调查

附:1、广州市大型建设项目表

2、1998年广州市重点城建上马项目

3、区域人口变动情况

4、附近区域住宅市场概况

区域规划概论篇9

关键词人地关系空间问题区位区域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7.03.061

对于一门课程来说基本概念是基础,是其他理论、方法论展开的重要根基。本文围绕地理学课程中的三大概念,即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活动区位概念及区域概念进行辨析,旨在明晰概念内涵。

1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这一定义明确了当今国内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两大模块,与过去的相关教材相比具有鲜明地理学特色并体现地理学科研究优势。教材中明显将经济活动空间问题研究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重为经济地理学两大研究对象。作者认为经济地理学擅长研究的领域自然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地关系)。由于地理学向来擅长研究的领域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因此对于后者大家普遍认可并容易接受。其原因为地理学的根基是区域性与综合性,对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来说,综合性不必费笔墨,人地关系系统包括诸多要素的综合,自然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地理学的区域性主要体现在区域内部的一致性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而区域差异性主要由地球的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及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历史所决定。其中,地球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这一基础物理条件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布产生区域差异,即维度地带性规律。热量分布差异带来诸多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植被、土壤)的空间差异,而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是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根基。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带来当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以及海陆分异状态,而上述差异又进一步影响水热分布状态,进而影响“区域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是“地”,即人地关系协调的关键是地理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从此种意义上讲,人文地理学科的基础亦是自然地理学科,这是由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所决定的。

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研究这一领域若将其独立与人地关系之外进行研究,就不是地理学所擅长的,而传统经济学比较擅长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其原因有:(1)经典区位理论,如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以及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均为经济学家或受到经济学思维的地理学家所创。(2)上述有关区位经典理论虽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但关注的核心问题为经济活动的空间成本或空间支出问题,而成本与收益问题显然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3)目前区域经济学诸多著作中介绍经典区位理论的情形常见,由此看来区位论对经济学和地理学都非常重要,两种学科均将其视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或基础理论之一。若地理学将经济的空间问题与本学科擅长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相融合可能有助于本学科更好地发展。

本文认为,经济地理学应将研究对象中的人地关系概念进一步强化,而空间问题的研究需要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前提即在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或区位)问题研究中,首先以人地关系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研究为基础,便能更好地发挥地理学在空间问题研究上的特色与优势。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此处简单举一例:如以某区域城镇体系空间优化为例,从单一的经济学视角分析,城镇体系的空间规划,无一例外都是按照严格的假设条件,遵循中心地体系(或其他经济学理论模式)即可。因为在仅考虑少数经济学因素(成本―效益等)的情况下,地理环境因素(综合性和区域性)的作用或影响不能够充分体现,而现实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应首先考虑地理环境,考虑人地关系的协调性。原因是,地理环境为人类生存基础,而成本―效益等诸多经济因素是人类在保证生存基础之后的发展方面的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认为在地理学教材中应将学科研究对象描述为人地关系(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地关系协调基础上的区位、空间组织等问题更为合理。

2关于经济活动区位概念的探讨

地理学众多教材将经济活动区位定义为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这一定义范围较广,年轻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内涵。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有两大核心内涵,一是相对位置的内涵,即“此经济活动”与“彼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此经济活动”的区位的“好坏”或“优劣”,而教材所定义的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一词,不能很好地体现经济活动本身的相对位置的内涵。二是须从某一视角去看待区位这一概念。例如在比较两种地理事物的区位中“谁优谁劣”,须从同一视角进行比较才具有可比性。如,北京和二连浩特的区位“谁更优”的问题,中国和蒙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这一视角看问题,那必然是后者的区位优势显著。但从国家层面去比较区位优势,显然前者具有绝对优势。我们经常看到或者听到“什么与什么比较起来,哪一个更具区位优势”等表述,这样的表述显然忽略了两种事物的比较必须在某一个统一视角下进行才有意义这一基本常识。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更为容易掌握的概念表述应为,“某统一视角下,经济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3关于区域概念的探讨

区域概念在诸多领域中无统一定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政治学认为行政界线既是区域边界;区域经济学认为统一经济特征的区域即为其边界;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学对于区域的理解或者表述。地理学对于区域的上述定义与区位定义同样,其内涵较为宽泛,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的本科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定义表述中的“一定范围”一词,其所指范围宽泛,如,“一定范围”从小到社区,大到全球的理解均可,因此不易在学生头脑中植入清晰的空间概念,易出现歧义。由于地理学的两大根基之一的“区域性”是在自然区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自然地理属性。即使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也应强调区域的自然地理属性。因此本文更倾向于将区域定义为,某一标准下,具有内部一致性,外部差异性的地理单元。其中,“某一标准”一词是为区分不同学科(或不同研究视角)对区域的不同认识(或表述)。例如,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区仅仅是从文化这一视角划分区域的,而经济区仅仅是根据经济类指标对区域进行划分的。因此“区域”在一定标准下才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在一定标准下区域内部必然具有一致性,对外必然产生差异性。

4结论与讨论

本文所探讨的三大基础概念是地理学课程体系中常见和重要的概念,对于本科生学习掌握本学科相关理论和相关方法论十分重要。作者以目前国内流行的几本教材为参考,结合自身教学和科研体会,对人地关系和经济空间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概念融合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对人文地理学两大基础概念,即经济活动区位概念和区域概念进行深入辨析,旨在明晰三大概念的实际群。上述三大基本概念仅仅是作者本人结合十余年的教学及科研所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体会,有待同行深入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崔功豪.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区域规划概论篇10

[关键词]区域火灾风险相关性随机理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城市化的建设高速发展。与此同时,火灾形势也日益严峻,

在各类火灾中,建筑火灾发生频率高,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大。特别是城市中不同类型的多层、高层建筑与日俱增。其建筑内装修材料、电器设备等增多。因此形成建筑火灾的特性:火灾产生的烟气多,毒性大;需要安全疏散的人员多,难度大;火势蔓延快,烟气扩散快;消防人员灭火扑救难等。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火灾过程、特性、烟气、火灾场景、疏散等各方面,采用模拟、实验、数据统计等方式,在火灾的发生、发展以及火灾的损失等方面均有深入研究,并已经取得了成就。但是,对于各功能区域间的火灾风险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程度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主要集中在以多米诺效应为核心的模型上。而各功能区域的火灾风险相互影响、关联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体区域的布局。一个合理的布局,可以有效阻止火灾蔓延或减缓火灾蔓延的速度,有效地疏散人群,从而降低火灾所造成的损失。

本文运用系统安全的原理,结合系统相关性的理念,讨论区域之间的火灾风险相关性,从而为整体布局、整体规划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一、区域的划分及区域火灾风险相关性的定义

1.区域的划分。对于一个火灾风险评价目标,可视为一个整体系统,例如:商场、宾馆等。而系统由于其功能性的相对独立,又可以划分各个子系统,即火灾风险区域。例如,商场可以划分为家电区、家具区、衣袜区等。

2.区域火灾风险相关性的提出及定义。根据系统相关性的定义,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是按照一定方式、一定关系组合起来,各组成部分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而对于火灾风险评价目标这个系统而言,火灾过程尤其是火灾蔓延过程,是由于系统内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因素,进而相互作用影响火灾风险。那么将区域火灾风险相关性进行如下定义:

区域火灾风险相关性是指系统内各个区域之间的火灾风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程度。

3.区域火灾风险相关性的意义。目前国内外火灾蔓延方面的研究,大都采用的是火灾模拟或者以热辐射、对流等热量传导形式建立的模型进行计算,从而确定火灾从起火点蔓延到另一区域的时间及变化趋势。对于一个区域规划人员而言,他所需要了解整个区域内的火灾风险并进行合理布局,避免相互影响较大的不合理布局形式出现,从而在布局阶段就开始对火灾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同样,火灾风险相关性的研究也可以为危险源分布、消防设施配备、疏散通道设计等提供参考,如避免相互影响较大的危险源聚集,在影响较大的区域间设置消防设施、设计疏散通道等。

二、单个区域火灾风险的评估

火灾的形式、种类多种多样,而且火灾具有随机性和确定性的双重性规律。单个区域的火灾风险取决于区域内的危险物质分布、数量、物质的燃烧特性等等因素,这是其确定性的表现,但是火灾的发生、发展均具有随机性,而且对于具体某个区域而言,其火灾发生、发展是与时间参数密切相关的。即单个区域的火灾风险可表述为:(1)

其中为该区域火灾发生概率函数(具有随机性);

为该区域火灾损失函数(具有确定性)。

三、火灾风险相关性模型的建立

根据马尔科夫随机理论的分析,可以参照单体风险评价方式来确定单个区域火灾风险。单个区域火灾风险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随机函数,也是一个随机过程。

假设已经将整个区域划分为n个单体区域,根据随机过程函数的特点,任意两个单体区域i、j在任意时刻均存在互协方差:(2)

其中为随机过程的均值。

根据互协方差的定义,所表示的就是单体区域i、j在时刻相互之间的影响程度。

根据区域火灾风险相关性的定义,以任意区域之间的互相关函数,即互协方差函数,来表征火灾风险相关性:

即区域i起火后,在t时间段内对未起火区域j的火灾风险影响。

那么对于整个区域而言,可以建立区域系统的火灾风险相关性矩阵:(3)

从矩阵中可以得出,每行元素之和代表了单体区域火灾风险对整个区域的火灾影响程度。

四、结论

本文通过提出火灾风险相关性的概念,利用随机过程互协方差的数学涵义,建立了火灾风险相关性模型,为区域消防规划、火灾预防以及人员疏散等各个方面提供了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范维澄孙金华陆守香: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S?erdqvist,S.andHolmstedt,G.Correlationbetweenfirefightingoperationandfirearea:analysisofstatistics.Firetechnology2000,36(2):109-130

[3]吴穹许开立:安全管理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