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简述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十篇简述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十篇

简述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35:56

简述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篇1

农村金融中介的变迁

从组织形式的规范性看,在我国广大农村存在着正规、非正规两种金融中介。现有资料显示,农村的金融中介形式要比城市丰富得多,这里只做简单介绍。

1.正规金融中介形式的变迁及其特征

我国正规农村金融中介以农村信用社为标志。1958年实现化后,根据当时“两放、三统、一包”的财经管理体制,农村信用社下放给管理,变为集体金融中介,实质上成为其的一部分,管理集体储蓄。后来,随着中国农业银行农村金融业务的逐步专业化,农信社转为农行的基层组织。直到1994年以前,农行是农村的唯一正规金融中介,一方面开展政策性金融业务,一方面吸纳农业储蓄为城市国有部门的经济增长提供金融支持。1994年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专门经营从农行剥离出来的政策性金融业务。1996年,农信社与农行“脱钩”,恢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合作金融中介性质,而农业银行则收缩农村业务向城市进一步纵深。

上述农村金融中介形式的变迁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正规金融中介具有强外生性。农信社、农行和农发行的设立、合并、拆分都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而不是自下而上的诱致性政府行为,更非农村经济主体——农户的自主;二、正规金融中介的经营效率——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并未随组织形式变迁而发生质的提高。笔者(2004)在一项研究中发现转轨以来,除了金融中介行政化扩张的数目与农业绩效高度相关外,金融中介自身经营水平、人员素质以及市场化水平等效率因素与农业绩效基本不相关。

2.非正规金融中介的形成与发展

非正规金融中介又称为民间金融中介。活跃在农村生活中的非正规金融中介的组织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合会。合会已有上千年历史,如今仍活跃在农户的生产生活里。合会按各地习俗有不同的形式,比如:标会、拔会、轮会等,各会都有自己一套运行规则,同时又有合会的一般原则。合会作为金融中介,主要是融通资金,建立一种借贷联系。

钱庄。钱庄始于明清,起初经营货币汇兑业务,逐步开展起存贷业务。目前,钱庄小范围地存在于闽浙一带,又称为“钱背”、“钱中”。由于国家法规明令禁止私人公开挂牌经营金融业务,钱庄由“地上”转为“地下”,其活动能力似乎丝毫未受影响,倒是当地的税收减少了一大块。郭斌等(2003)一项研究表明,浙江温州地区的地下钱庄为当地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发挥了显著作用。然而,钱庄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规模较小,由于信用问题引发金融纠纷,甚至暴力冲突等。

农业合作基金会(简称农金会)。农金会始建于1984年,是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其成员遵从自愿互利、有偿使用原则,主要从事集体资金管理和融通活动,通过调节资金余缺,支持本地农户及乡镇企业发展生产。农金会强调互,不以盈利为目的,故不办理存贷款业务,会员筹资多用于短期、小额的农业生产活动性周转。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比之正规金融中介,非正规金融中介似乎更贴近农户的生产生活,更符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那么,为什么非规范性、半公开性的民间金融中介如此生机盎然,而置正规金融中介于在农村难以施展的尴尬境地呢?似乎答案除了与前文已经提到外生性正规金融中介的自身问题有关以外,更重要的是在于农户的金融需求,下文将给予详细的阐述。

农村的金融需求考察

本文认为,农村的金融需求,是以我国农村典型的小农经济(农户经济)为基础。小农经济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运行的基础,其基本特征:农户及其行为,是经济单元与社会单元的统一以及生产和消费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户有了劳动自和收益权,农户从事的产业逐渐多元化和非农化,收入货币化程度逐步提高,农户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经济活动的决策者,成为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力量。

1.农户的经济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逐步扩大的同时,农户经济特征也区域化地分为三类:

第一类农户是基本融入到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的农户,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无论以粮食生产还是以其它农产品生产为主,都以通过市场,最大限度实现产品价值增值为目的(孔祥智,1999),因此,农户除了务农,还从事着加工、销售等下游产业。他们的主体要素是资金,除了运用自家的劳动力以外,还常常从外地雇佣人手帮农、帮工。

第二类农户指从自然经济或小商品经济向完全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农户,大体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地区。他们的主体要素是劳动力和少量资金,他们在做经济决策时,通常要考虑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两个因素:劳动力较多而资金较少的农户可能倾向于选择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外出打工;反之,资金充裕而劳动力较少的农户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资金密集型的农或非农产业(黄宗智,2000)。

第三类农户即自然经济或小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农户,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并且以贫困地区农户为代表,其经济行为特征侧重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农户收入主要是实物收入,现金收入很少(彭川西,2001)。他们的储蓄能力很低,而外部注入资金又很少,无法新增农用生产资料或改进投入品质量,农业生产一般维持在简单再生产水平上。

2.农村金融需求的特征

上述农户经济特征基本勾勒出了他们金融需求的特征。农户金融需求分为:融出资金需求与融入资金需求。前者比较简单,主要是储蓄;后者相对就复杂一些,尽管是借款,但却表现出许多值得关注的特点:

(1)从借款额度看,普遍比较小,但借款额度总体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借款额度小,是由我国农户家庭经营规模较小决定的,中西部地区农户借款额度大多在几百、几千元左右,东部地区农户借款则可达万元以上。

(2)从借款来源看,农户价款中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较低,民间金融特别是民间借贷比重较大。根据央行的一个研究课题(温铁军,2000)显示,农户从民间金融中介处借贷比重约70%;正规金融中介贷款比重约25%左右。在正规金融中介中,农村信用社所占比重较大,但仍然不到农户借款总额的20%。

(3)从借款用途看,主要分为生活性贷款、生产性贷款和非正常贷款。在大多数地区,农户生活性贷款超过了生产性贷款。而且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生活性借款需求呈递减趋势,生产性借款需求呈增长态势。这样的趋势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基本吻合。

(4)从借款方式看,农户希望采用较少或无抵押贷款方式。农户收入水平虽比改革前有所提高,但除住房(而且很多农户住房是祖辈留下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能抵押、变卖,否则会受到舆论谴责。)外,农户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很有限。这样农户就很难从一般商业化组织贷到款,往往会从当地合作性民间金融机构那里,凭人脉关系贷款。

(5)从借款程序看,农户希望办理贷款时手续简便、灵活。由于认识和理解等方面的原因,农户往往难以应付复杂的贷款手续,加之,农户贷款需求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烦琐的手续经常会贻误时间。中国人民银行广东茂名支行抽样调查中发现,约有87%的农户不愿到正规金融中介组织贷款,是因为手续烦琐、耗时太多(刘为霖等,2001)。除此以外,农户借款还要考虑交通便利性等一些实际因素。

显然,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各种交易活动越活跃,金融需求也就越旺盛、越复杂,当外生性金融中介不能满足融资需求时,活跃的交易环境会内生出替代的安排。因此,农村经济活动越活跃的地方,正规金融中介之外的民间组织就越多、越发达。

通过上述农户金融需求特征的描述,我们就能清楚,农户的一般融资次序是:内部融资、熟人借贷,自发性融资合作组织(比如:合会,农金会)、民间私人金融中介(钱庄,典当)、正规金融中介(农信社,农发行,商业银行)。

农村金融中介体系的建立

上述分析表明,构建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中介,首先应考虑农户的金融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农村金融资源,更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为此,我们应尽快建立以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中介体系。

1.合作性金融中介

第一,鼓励引导如合会这样的金融中介公开化、规范化。这类组织规模不宜过大,以便于管理,加强联系,充分发扬互助合作传统。第二,突出农金会的民办性。恢复农民对农金会的自治性,让农民成为真正的负责人和受益人。鼓励农金会资金分流管理,一部分资金发挥互助作用,为成员提供优惠贷款,加强成员向心力;一部分资金发挥商业性作用,成立专门的投资性机构,以盈利为目标,增加成员福利。至于像钱庄这样的非正规金融中介,经过金融监管部门核查,可效仿台州商业银行,转变成名符其实的私人银行,纳入统一的商业银行监管框架中。

2.政策性金融中介

政策性金融的唯一承担组织是国家农发行,这一点在转轨过程中必须明确。这意味着农发行提供的金融支持是完全意义的公共产品,是对农户的脱贫支持,而不是致富支持。这种支持直接面对农村及农户,提供基建资金,平抑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降低农民系统性风险。政策性金融的任务在西部广大农村比较艰巨,甚至要在西部农村金融问题上起主导作用。

3.商业性金融中介

简述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篇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近10年的篇名含有“农村社会保障”的文章,达1000篇有余。通过对上述文章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社会保障整体制度研究;二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研究;三是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研究。本文着重讨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1.整体研究状况

1.1农村社会保障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分析讨论农村社保制度。其观点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总体上对健全或完善农村社保制度进行思考,二是提出了建立我国农村社保制度的基本思路或构想,三是关注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农村社保制度的构建,四是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环境下的农村社保制度建设问题,五是从具体角度分析了立法、财政支持、土地产权制度对农村社保制度的影响和作用,六是讨论了农村社保制度的责任主体及其框架建设和现实选择问题。其他论文还涉及到农村医疗保障,特别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以及农村生育保障问题。此外,还有几篇是基于上海浦东、贵州贵阳以及福建的实证研究,不仅提出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对供求关系进行了研究。

1.2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关于农民工社保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社会保障的热点、焦点话题。归纳起来,有如下观点:一是从总体上对农民工的社保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要妥善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和社保问题;二是具体分析在解决农民工社保问题,特别是建立农民工社保制度时遇到的障碍和挑战;三是提出了构建农民工社保制度的基本思路或对策,如“以土地换社保”、“以实物换保障”等;四是强调农民工社保制度的建立要有法律作保证,关注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和权益缺失问题的研究。www.133229.Com

1.3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被征地农民(失地农民)是指因经济发展、城镇建设或公共事业需要被依法征占土地后,由于土地改变使用权而失去基本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目前还停留在呼吁阶段,即从总体上进行思考,强调为被征地农民建立社保是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的根本途径。由于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和生存基础,因此,在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保障农民就业、生活、医疗、养老等体系之前,土地必将是“农民社保的载体”和“农民家庭最基本的经济基础”。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进而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被征地农民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而且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如何解决被征地农民“种地无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卢海元基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的分析,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与社保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进行了可操作性构想。此外,也有人提出了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保制度的原则以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金的设立与管理问题。

2.简要评述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

2.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研究

2.1.1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建设重点的讨论

第一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保机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农村原有的集体保障机制和土地保障制度受到冲击,农村家庭的保障功能被大大削弱,这将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非常重要和迫切。第二种观点认为,根据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基本模式是以农民家庭自筹保障为主、国家保障和集体保障为辅,首先把重点放在社会救助保险和福利服务的层面上,重点是救灾救济、养老保险和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服务。第三种观点认为,现阶段中国政府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责任重点应当集中在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家庭保障,同时,还可以考虑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1.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选择讨论

对于现阶段怎样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当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最佳路径的选择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观点。

第一种,分类分层。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和分类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该考虑到农村居民的分层,制度设计因分层化后对象的性质、需求不同而有所差别。第二种是建立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刻不容缓。李迎生认为目前要做到社会保障体系完全实现统一是不可能的,他设计了一个“有差别的统一”的城乡整合模式。第三种观点,建立弹性、创新制度。

2.2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2.1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归口问题

农民工的社保问题作为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时期内被排除在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之外,理论界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讨论异常的激烈,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农民工社保的“统”与“独”。

“独”派基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以及传统农民的工作、职业性质和需求的区别,提出建立独立于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社保模式。“统”派又有将其纳入城市社保体系和农村社保体系之分。

2.2.2农民工养老保障问题

鉴于农民工数目庞大和短期内其转移潮流不可能停下来的事实,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也成为学者们关心的焦点。卢海元(2005)提出了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缴费门槛较低、缴费方式灵活、可随人转移的弹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想。徐赛嫦(2003)认为,应该建立“混合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2.3农民工的其他社会保障及保障权益问题

依照《劳动法》以及现有的各项城镇基本社会保险制度规定,农民工与其他类型的职工一样应当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等社会保险项目,即现有制度并未排斥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

2.3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卢海元(2007)提出以被征地农民为突破口,建立城乡统一的国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对于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险的问题,国内专家学者基本达成一致,认为现阶段应该采取“以土地换保障”、“以土地换就业”、“以土地换长期收入”的方法,建立以就业为支撑的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但是,至于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专家学者又持有不同的意见。李扬、陈文辉(2005)认为,现阶段在农村适宜推广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经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这种模式考虑我国农村和农民的现实情况,有利于将政府行政手段和商业保险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党国英(2004)提出,建立“国家失地农民保障基金”。

简述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篇3

一、山东省沿海地区新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情况调查

体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上层建筑,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够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在我国现代新农建设的重要时期,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裕,闲暇时间逐渐增多,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加。体育设施作为体育运动开展的前提,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通过对山东省沿海地区新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部分新农村的体育设施基本没有,部分地区的新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比较缺乏不能够满足大社区居民的需求,部分地区的体育设施建设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人们体育活动多样性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居民的体育活动积极性也受到影响,这对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也对新农村居民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产生不良的影响。在调查中还发现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很多新农村的场地设施因为管理不到位现在基本荒废或者闲置。因此,政府部门不仅仅要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方面加大力量,也应该在人们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同时还要加强场地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山东省沿海地区新农村体育项目开展情况调查研究

在调查中发现在山东省沿海地区很多体育项目的开展是受到经济条件和场地设施的影响,很多体育项目不能够开展,例如乒乓球、篮球等。最常见的体育项目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场地器材要求不严格,同时可以容纳较多人,对体育指导的需求也较低,如扭秧歌、一些简单的舞蹈、简单的武术动作等等。同时体育项目的参加还受到地域特征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区人们参加的体育项目有所不同,在山东沿海地区的新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项目也具有这方面的特征,例如,胶州大秧歌主要萌生于乡土,活跃于民间,一直保存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表达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一招一式都毫无掩饰的感情宣泄,完全是一种自发参与、自由宣泄、自觉投入、自娱自乐、自行流变的民间体育艺术活动,表现了胶东农村女性特有的健美体态和情性魅力;而海阳大秧歌更是鲜明地展现了海阳农村百姓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是一方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海阳也被列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同时具有时代的特征,例如很多城市居民的广场舞蹈在现代的很多新农村也比较常见。不容乐观的是很多传统的体育项目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梅花桩拳、螳螂拳等,主要原因是很多年轻人对于武术的练习认识逐渐淡化和现代新文化的冲击。由此看来新农村体育项目的开展应该建立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符合农村居民的现代生活方式。新农村体育的开展也不仅仅是体育设施的建设,应该是政府部门的积极的引导,尽量少建设政府的形象工程。

简述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篇4

关键词: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山西;物流园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一、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的制度要求

最近,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5》),提出“推进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之前,《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0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1》)、《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201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2014》)、《山西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山西规划2014》)等系列规范文件也均曾在这方面提出了系列要求。综而言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统一的规划和指导

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的的首要前提是统一的规划和指导。《规划2009》首先提出“统筹城市与农村物流协调发展”①。《意见2015》把需要统筹的内容要求细化到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功能安排方面,并且对流通设施等提出了要求②。

(二)优先发展涉农物流

《意见2011》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业”③物流业重点工程建设,并对此进行了比较细致的阐述。在《规划2013》、《规划2014》、《山西规划2014》等系列文件中,均把系列涉农物流建设列入重点工程中,尤其是《规划2014》之“物流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前四项均为涉农工程。《意见2015》则明确提出“加强农村地区商业网点建设”④。

(三)注意对特殊地区的支持

《意见2015》在着眼于优化发展涉农物流的基础上,还意识到支持贫困地区等系列特殊地区必要性。因此,明确规定“加强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市场建设的支持,保障居民基本商业服务需要”⑤。

二、在地方推进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的障碍

(一)顶层设计缺陷

上述系列规范文件,在具体内容方面,只有简单的规范性说明,或者是基于特定时段的规划或预测,但缺乏比较具体的说明。相对于指导推动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推进而言,稍显不足。

(二)目前的基础薄弱

主要有两个表现,一是城乡分离现象或者倾向严重,两个主要区域部分地呈现出不同体系的态势,整体上过于散乱;二是农村物流或者说流通网络构建水准偏低,尤其是流通网络的终端环节,也就是具体的村落,夫妻店等类似现象依旧普遍存在。

(三)农村及其物流的特点制约

在这方面,主要有四个因素,一是技术,在这方面目前城乡差距比较明显;二是成本,分散的村落远非集中的城市社区及办公区相比;三是主体,农村的物流行业从业者基本上都远离乡土,而农村的规范或者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很少;四是交通,在既定的交通网络规划中,广大农村一般均处于比较不受重视的交通末梢或者说容易被忽略的微观终端。

(四)市场主体的逐利本性阻碍

目前,推动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的主力应该是系列企业,即便是政府方面也主要是带有企业性质的邮政、供销社及国有资本支撑的物流园等参与。而这些机构或者组织的目标在于逐利,提升资本效益。相对而言,在农村发展物流或相关投资,带来的盈利或利润较少,他们往往很自然的选择避开农村。

(五)内涵的实质性缺失

在上述系列规范文件中,并没有对其内涵进行起码的阐述,有的只是笼统的推进呼吁,及规划文件中的片段性痕迹。在这种情况下,会存在很多疑惑或者问题。比如,这种一体化是绝对的一体化还是相对的,具体程度如何?等等。

三、推进地方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的的可行要点

(一)继续坚持优先发展涉农物流

优先发展涉农物流,提升农村物流各方面具体情况的整体水准,在这系列规章制度中均有说明及强化。在国家正式提出推进地方推进地方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后,应该继续坚持这个方向。一应该加大对涉农物流的支持力度,并确保落实;二应该注意强化涉农流通网络末端或者说终端的建设,对此《山西规划2014》中所言的“提高‘最后一公里’服务能力”⑥及相关内容,是不错的思路和方向。

(二)激发农村自发动力

基于各推动主体的逐利本性,推进地方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不应该单纯依靠外力提升涉农物流水准以便和城市趋同,更需要激发农村自发内在动力。对此,最关键的是,根据地方农村的具体情况,整合乡镇及村落流通及生产的系列资源,推动成熟流通主体的培育,使之成为推动涉农物流与城市流通网络密切对接的主力或者说有生力量之一。

(三)重点推进专业物流园建设

应该在综合分析特定地方农村具体情况或特征的基础上,强化推动以农产品及涉农服务为主要目标客体的专业物流园建设,形成特色优势,打造地方自身品牌,借助物流园区的规模性及系统性优势,推动地方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的进一步实现或者提升。正是基于这个思路的重要性及有效性,《规划2013》明确提出“有针对性地发展专业类物流园区”⑦,并在而后的列举中把农产品放在首位。

(四)细化具体的指导规范

一应该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修正顶层设计,使相关说明更精细或者说细致化,以便提升指导价值;二应该推动系列规划的细致化转型,或者说在系列规划文件中附带细则性文件,同时将规划周期适当缩短,形成地方的具体而明确的思路,提升规划的可执行性,避免重复建设等造成的浪费。另外,特定层级的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推动信息共享平台,适当规避涉农产品及服务因为交通而导致的信息闭塞等问题,以信息共享方面的一体化推动其他方面一体化的加速实现。

另外,应该正视农村及农村物流的系列特征或者特殊之处,避免将“一体化”僵化地理解为绝对性的“一致化”,在城镇化运动尚未完全展开的情况下应该有序推进,或者说在局部试行试点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而不是强行全面拔苗助长。

注释:

①《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②《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

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

④同2。

⑤同2。

简述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篇5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

1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www.133229.com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2.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3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2]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简述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篇6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relationfeature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indifferentstageofruralindustryinchina,putforwardthecoordinatedtheory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bystages,regionsanddegrees,discussedthecoordinatedroad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fordifferentstageofruralindustryanddifferentareaofchina.

关键词农业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阶段性区域性

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是我国农村工农业关系的主要体现。但农村工业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两者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工业发展并不是总是对农业有利,认识到这一点,选择适宜的协调发展道路,发挥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正关系,抑制负关系,对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在广东东莞市,江苏无锡县,山东诸城市、苍山县,湖南双峰县,四川米易县等17个典型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地区、农村工业不同阶段的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特征,提出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1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

依据反映农村工业发展水平以及与农业关系特点的若干指标(如人均农村工业产值、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业人口人均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等),根据17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及全国总体状况,确立每个指标在各个阶段的范围,运用要素贡献率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确立各项指标的权重,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划分为五个阶段:

1.1第一阶段为“农为主,工萌芽”阶段这时工业刚刚开始发展,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低于5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不足4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2,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纯收入比重小于10%。农村工业的发展依靠的是农业的剩余资金、剩余劳力、剩余农产品和占用少量土地,对农业的竞争作用不明显,对农业的互补作用也不大。

1.2第二阶段为“农哺工,工起步”阶段工业开始发展且以外延型发展为主,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500—1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40—5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5—1.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2—0.4,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10—20%。农村工业发展占用较多的资金、土地和吸收较多的农业劳动力,体现出农哺工的特征,这时工业对农业的互补作用(如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以工补农等)还较小。总体上看,劳力转移对农业利大于弊,而资金对农业的争夺对农业弊大于利。

1.3第三阶段为“工农业互争互利”阶段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3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7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1.5—3.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4—0.6,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20—50%。对农村资金、土地具有明显地竞争作用,但农村工业通过工资和以工补农对农业资金的返还已较为明显;劳动力的数量竞争开始出现,质量竞争较为明显化;体现出互争互利的特征。

1.4第四阶段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3000—1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70—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3.0—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6—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50—80%。农村工业发展到具有补农的实力,但全面改善农业现代化条件的水平还未达到;农业劳动力在现有规模下出现局部不足或季节性紧张,农村工业占用土地较多,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开始分化,以工补农水平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好、农村工业发展相对集中,农业及粮食生产继续发展;相反,农业及粮食生产出现下降趋势。总体上资金关系对农业相对有利,劳动力关系对农业相对不利;体现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的特征。

1.5第五阶段为“工为主,农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0—2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的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高于80%。农村工业已具备建农的实力,关键是政策的引导,或者以工建农、农村工业集中发展保护农田,农业规模化经营解决劳力不足和提高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效益,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工业发展不顾农业,大量占用农田,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弱化,农田抛荒、半抛荒,农业萎缩;体现出工为主,农分化的特征。

2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

依据我国农村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特点,以及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提出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该理论包含三个部分:

2.1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一个相对而又抽象的概念,内容十分广泛,可概括为下面五个方面:①农业发展水平与农村工业水平的协调(简称水平协调)。水平协调包括总量协调、速度协调。②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投入结构、技术结构的协调以及农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结构)、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与农村工业水平、结构之间的协调(简称结构协调)。③农业与农

村工业在资源要素流动及配置上的协调。包括劳动力、资金、土地等方面(简称要素协调)。④生态环境协调。农村工农业、特别是农村工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简称环境协调)。⑤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还包括广泛的社会内容。通过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使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别,减少贫困,增加农民受教育的范围与机会,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通过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的扩散,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过时的思想观念。搞好农村社区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从多方面缩小城乡和工农差别(简称社会协调)。

2.2阶段性协调发展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不能以单一标准来衡量两者关系协调不协调;也不是只有农村工业的高级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才会取得协调。协调是动态的,每一阶段均有其协调的内容与形式,只是不同阶段两者协调发展(关系)的体现不同而已。由于农村工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村工农业协调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和侧重。在农村工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地区,协调农村工农业的关系,其重点是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建立稳固的农业基础,适度发展农村工业。在那些农村工业已具备雄厚基础的地区,协调两者关系,其重点应放在促进企业利润向农业回流,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促进农业稳步增长,达到改造传统农业的目的。

不同区域(区位),由于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农村工业在规模、行业与技术的选择上均有不同的特点,从而导致了农村工业与农业发展关系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与模式应有所不同。以上三点构成了该理论的实体。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应以该理论为指导,脱离了协调性、阶段性和区域性,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是不可能的。

3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3.1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方向。因为农村工业化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没有农村工业化便没有农业现代化。但农村工业化并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充要条件,农村工业的发展并不能自然带来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工农关系不同,农村工业发展方向、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也应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也应有所区别。因此,在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时,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特征,以及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区域发展特点,即必须以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为基础。

3.2立足工农业协调,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不是一条,而是多条道路构成的一个道路集。通过大量调查与研究,从农村工农业关系状况以及区域特点的角度,把现阶段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3.2.1以农为主,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而非农产品资源缺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第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农为主、工萌芽或农哺工、工起步。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在农产品总量剩余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发展高价值作物和特产作物开发,迫切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增加农产品价值、稳定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促进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广大的以农业为主、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工业刚刚起步的内陆地区。如山东省苍山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阶段,农村经济以农为主。该县利用大蒜生产的优势,推动了蒜苔冷藏、保鲜、大蒜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依靠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发展的农村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3.2.2以农为主,农村工业靠资源开发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业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但当地矿产等非农产品资源丰富,具备资源开发的优势。农村工农业关系还基本处在第二、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农哺工、工起步或工农互争互利。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资源丰富的优势逐步显示出来,通过资源开发,在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部分的利润回流,对农业发展产生良好影响;工业的发展也促进农产品,特别是加工产品市场容量的扩大,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类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往往是薄弱环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这条道路适合于中西部非农产品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工业水平还较低的地区。如湖南省双峰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农村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该县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建材、煤炭采选为主要行业的农村工业,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走出了一条以农为主,依靠资源开发农村工业的道路。

3.2.3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村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农村工农业关系基本处于第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工农互争互利,资金关系的矛盾比较突出。这类地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具备发展畜牧业和高价值作物的优势;地理位置较好、交通发达、国内市场容量大,也有发展外贸的优势。通过市场和外贸的拉动,促使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高产高效农业发展较快和具备外贸条件的广大东部农区及部分中西部农区。如山东省诸城市,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末,第三阶段初期。该市在发展外贸基础上,依靠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业与农村工业取得了较高水平的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典例。

3.2.4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所占份额甚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四、五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工补农、农业开始分化或工为主,农分化。这类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但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和素质下降的

问题突出,这时农业发展往往出现分化现象,或者通过以工建农,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农村工业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农村工业发展不顾农业甚至侵占农业造成农业萎缩。走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必须在坚持以工补农的同时,农业的结构、规模、技术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农村工业利润回流主要靠政策引导,农业调整要以机械化和扩大规模为重点。这条道路适合于沿海、城郊农村经济发达,人均耕地资源少,且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的地区。如江苏省无锡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五阶段。该县在不断壮大农村工业实力基础上,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积极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稳定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农业没有出现萎缩。

简述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篇7

[关键词]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区域梯度推进模式

作者简介:杜漪(1966―),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绵阳,621000),教授。研究方向:城乡关系问题。

李玲鞠(1982―),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绵阳,621000)。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刘鑫(1979―),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绵阳,621000)。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研究。

一、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

(一)问题的提出

四川全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43个市辖区、134个县(其中县级市14个);2772个乡(其中民族乡93个)、1865个镇、239个街道办事处;50182个村(村民委员会)、4822个社区(社区居委会);387793个村民小组。[1](28-29)各市县、乡(镇)、村情况复杂,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路径选择等方面也不可能整齐划一。我们需从全省统筹的角度,探索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推进模式。对我省新农村建设区域推进模式的考察,需要从我省各地区农村发展现状出发,以各地区的区位特征、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差异为依据,区分出我省各地区农村的不同区域类型或层次。为此,需要确定一个指标该文为四川省“十一五”规划项目(2006)“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推进模式”(项目批准号:SC06B085)的部分研究成果。体系,作为区分我省各地区农村不同区域类型或层次的标准,并依据该指标体系建立一个模型,以确定我省各地区农村不同区域类型或层次。

(二)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指标体系的确立

1.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依据

划分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主要是依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程度、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是在农村,但新农村建设又不能仅仅依靠农村,新农村建设必须通过“内化”和“外化”两种方式,即城乡统筹的方式得以实现。[2]因此新农村建设类型的划分不能仅考虑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必须兼顾农村地区所在城市的发展水平,从城乡互动的角度进行类型的区分。

2.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上述划分依据,遵循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可比性与独立性的原则,分别从反映城市发展、农村发展主要内容出发,从综合层、系统层和基本层3个层次,构建出衡量城市系统与农村系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两套指标体系。[3](17-32)

城市指标体系,从经济、社会、环境3个系统进行构建,如表1所示:

农村地区指标体系主要从经济、社会与农业发展水平3个系统进行构建,如表2所示:

3.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取层次分析法,并结合德菲尔法确定因子权重。[4](18-19)

(1)通过专家调查确定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采用1―9标度法进行评判;

(2)列出各因子间相对重要性的标定值矩阵,计算各行特征值;

(3)计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

(4)对各评价因子权重值的一致性检验;

4.获取评价因子的评分,确定综合评价值

本文主要采用线性加权法来确定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水平,以市为单元首先用均值化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其变换标准化公式如下:

Yi=(Xi―Xmin)/(Xmax-Xmin)(i=1,2,…,p)

其中:Yi――标准化变量;Xi――原始变量;Xmin――原始变量的最小值;Xmax――原始变量的最大值。

利用线性加权法,根据下面的公式确定城市与农村的发展指数:

其中:Z是城市或农村发展指数;xi为所选指标;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

根据上述模型计算出的各个地区城市发展指数与农村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对其加权平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可得出各地区发展的综合指数,然后依据综合指数确定各地区的发展类型。综合指数为1表示相对最发达的类型,综合指数为0为相对最落后的类型。

二、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

按照上述原则与方法,根据所收集的四川省城市相关数据和农村相关数据①对全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的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②

在各市、民族自治州的城市发展水平与农村发展水平的评价分类结果的基础上,将两者进行叠加,并依据前面所述的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对一致性原则,将叠加结果分为4种类型(表5)。

三、四川省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以四川10县的实证分析为基础

从四川省农村区域布局看,各市(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也呈梯度状况。处在高梯度的成都平原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相对充分;处在中梯度的丘陵地区,经济社会有一定的发展而又发展不足;处在低梯度的山区或高原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相对不足。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水平等的梯度变化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梯度推进。

(一)对10县新农村建设模式调查结果的分析

对以上10个县(区)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和典型模式的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10县(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其发展程度如表6所示。

对从上表调查结果的简单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处于不同发展类型区域的各县(区),按照从发达类型――落后类型过渡,其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总数依次递减,表明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程度和水平依次递减。

(2)处于发达类型区域的中江县和处于较发达类型区域的夹江、屏山、名山县,其新农村建设多种模式并存,尤以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和工业企业发展带动模式为主,表明这些县(区)新农村建设也进入全面试点阶段。

(3)处于相对落后类型区域的阆中县和广元市利州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总数虽然也较多,但模式相对单一且主要以劳务经济发展模式和畜牧养殖、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为主,表明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还处于重点示范阶段。

(4)处于落后类型区域的康定县、冕宁县、大英县、平昌县,新农村建设模式单一、示范点较少,表明这些县(区)新农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四川省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模式划分

依据以上类型划分结果,我省不同类型区域的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程度、社会环境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内容、重点、途径等都应有所不同。1.发达类型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模式

依据以上类型划分结果,处于发达类型区域的主要包括成都市、攀枝花市、德阳市等地区,该区域主要位于我省成都平原区、浅丘地区(攀枝花市除外),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地区经济结构较为合理,农业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协作配套条件优越。农村地区非农产业比重较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位于全省的较高水平,城市化水平较高,小城镇发育比较快,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该区域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优势,也是我省新农村建设起点和水平较高的区域。

近年来,这一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多种富有成效的模式已逐渐涌现,诸如成都市、德阳市等地区依靠大中城市辐射带动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下的都市休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工业企业发展带动模式等,这些模式仍将成为该区域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模式。

2.相对发达类型区域新农村建设的由点到面逐渐推进模式

处于相对发达类型区域的包括绵阳市、乐山市、宜宾市、雅安市、自贡市和眉山市等地区,该区域主要位于我省丘陵地区和盆周山区,经济发展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化水平较高,第三产业也较发达,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村地区非农产业有所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较高,但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近年来,该区域所在的各市、县,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和环境优势,探索出了切合自身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诸如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工业企业发展带动模式、休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等多种新农村建设模式,这些模式仍将成为该区域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模式。

3.相对落后类型区域突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处于该区域的主要包括广安市、泸州市、南充市、内江市、达州市、资阳市、广元市和阿坝州等地区,该区域主要位于我省丘陵地区和盆周山区(阿坝州除外),该区域溪河密布、气候温和、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省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但区内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土流失严重,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较低,经济发展迟缓,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较弱,农村经济中非农产业发展不足。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采用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比较单一,主要采取了劳务经济带动发展带动模式和畜牧养殖带动发展模式,这些也将市该区域今后新农村建设主要模式。4.落后类型区域以脱贫为主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该类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非农产业落后,城镇化水平低下,农村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农村居民生活贫困。该类型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不具备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条件,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农村经济,早日实现脱贫。该类型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在于选取适宜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四、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设计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区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部地向前推进,即探寻出一条区域梯度推进模式。本文所设计的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包涵以下几个层次:

(一)目标选择上的分阶段区域梯度推进

由于我省各区域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目标须分为总体目标和区域目标、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总体目标要站在全省的高度,统筹规划。统一设计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乡镇机构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培养与帮扶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与各地可选择模式等。区域目标必须以各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资源特征、区位特征等为依据,量力而行。

按照国际经验,城市化率至少要达到70%,农村剩余劳动力才可能被有效消除,新农村建设也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四川城市化率要提高到70%,按照“十五”期间年均提高1.26-1.4个百分点的经验,也需要大约30-26.5年。四川的新农村建设从全局看,不可能搞,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因此必须制定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二)路径选择上的分类别区域梯度推进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与工业化,城市化互动的庞大系统工程。从促进农村全面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出发,从各地农村的资源禀赋与产业选择的角度分析,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路径与战略可概括为下图所示的“三化”:“异化”、“进化”和“退化”。

1.异化

指旧农村“异化”为新型的城市,采用城乡一体化战略。位于城乡结合部与工业集中发展区(包括矿区与资源富集区)的农村,逐渐异化为原有城市的一部分或新城镇。一是把扩大到城镇来的农民就地转化为市民,二是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及其家庭)大部吸纳消化为新市民。通过这种“异化”,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卫星城镇不断向外扩展形成城市圈,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则是美丽的乡村,这种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共生便形成了英国学者霍华德笔下的“田园城市”。[5]我省发达类型和较发达类型区域的各市县的城郊接合部就可以率先通过这种“异化”,实现城乡一体化。

2.进化

即旧农村“进化”为新农村,采用以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产品市场特色化、农业组织企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化大农业战略。我省处于发达区域和较发达区域内靠近大中城市的粮食主产区、畜牧养殖集中区、农业大县等地区,就可以通过这种“进化”方式建成以现代化农业为支柱产业的新村庄。

3.退化

即旧农村“退化”为生态环保化的田园,其战略是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我省不少区域的农村,资源条件不好,不适宜进行农业生产,甚至不宜人居;有些地方,虽有资源,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等需要,也不宜农。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禁止发展区与某些限制发展区的新农村建设就应走“退化”之路。这些地方的传统农业要转型为生态环保产业,包括生态环境的维护、花木药材、旅游以及手工艺品,农民则要逐渐退出种养农业,旧农村自然成为“空壳村”甚至自然消亡为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化田园。

(三)区域产业规划的分层次区域梯度推进

如果根据四川自然资源、区位特征以及县域经济的不同特点可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分为5大区域:成都平原区27个县(市、区);丘陵地区68个县(市、区);盆周山区33个县(市、区);攀西地区22个县(市、区);川西北高山高原区31个县(市、区)。成都平原区在地理位置、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第三产业、人力资源、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我省新农村建设近期目标的重点区域,也是我省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的首选区域。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和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则应充分发挥各自区域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劳务经济和生态旅游产业等优势产业。

五、结论

从全局看,四川的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搞,将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因此,四川省新农村建设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区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部地向前推进,探寻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

不同发展类型区域应该选择不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发达类型区域的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建设步伐,推进农村向城镇化方向发展,由旧农村“异化”为新城镇,或进化为新村庄;相对发达类型区域应根据自身实力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由旧农村“进化”为新村庄;相对落后类型和落后类型区域主要是大力发展生产,加快脱贫步伐,同时根据需要实现“退化”,建设生态田园,并逐渐实现旧农村向新城镇、新村庄的转变。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07)[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②限于篇幅,各项指标所涉及的原始数据处理过程在此省略。

主要参考文献:

[1]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农村年鉴(2006年卷)[R].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4.

[2]李萍.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J].理论与改革,2005(7).

[3]崔明等.我国新农村建设类型划分与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2006(12).

简述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篇8

关键词:村落型;生态社区;规划与建设;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村落型生态社区一般人口规模较小,拥有较多的自然资源,并且有适于耕作的农业用地,其生产、生活与社区内的自然资源密切相关,是一个较为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社会单元。

与城市社区相比,村落型生态社区的主要特点是:(1村落型生态社区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有强烈的地域性(2)村落型生态社区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3)人口密度较低,人口素质不高。(4)社会结构比较简单。(5)经济活动较简单,自给自足性较强。(6)家庭的功能非常重要。(7)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传统性特征比较明显。

村落型生态社区的功能主要有:(1)空间功能。(2)集聚功能。(3)传播功能。(4)联结功能。乡村居民和团体依靠村落型生态社区而维系在一起。

二.村落型生态社区更新原则

村落型生态社区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历史、当代与未来的关系。村落型生态社区的建设应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传统乡村文化的延续

传统乡村是指以农业和农业衍生产业为主要产业的,与乡村自然生态和传统村落文化结合的人类聚居群落。但是受到现代城市生活的影响,大部分的年轻人则选择离开乡村到外面去寻找新的生活。传统乡村的生命力正在逐渐衰退,对于乡土文化的延续功能也逐渐减弱。

因此,传统乡村的更新是必然趋势。但真正要延续传统村落的乡土文化和历史,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并让乡村良性地发展下去,必定要立足乡村本地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浓厚的地域文化,同时还要发展经济,合理地布置生产与生活空间,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建构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乡村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发展。

(2)因地制宜的可持续乡村发展方式

传统乡村是根植于土地、农业的聚落,承载的是乡土文化。地域性是村落型生态社区的重要特征,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地发展村落型生态社区,同时地域性也决定了村落型生态社区不能有什么统一的建设模式,只有发展的经验可以借鉴,如果仅为迎合示范村的建设模式而不顾当地自身的环境条件限制,就会失去村落型生态社区自身的生命力,很快就会被时代所遗忘。

生态意识是所有乡村发展的共同要求,无论传统还是现代的村落型生态社区都应该秉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要处理村庄环境与现代农业技术的矛盾,对生活的废物污水经过处理后排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原有村落的更新和改造

根据我国村镇发展的实际情况,村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仍然将是大量农村人口生活和居住的主要地点。在我们调研的例子里,有不少农民全家都在城市打工或者让自己的子女和自己的父母一起住在乡下,使许多农民家庭中出现仅有老人或祖孙同堂、父辈不在的格局,农民家庭的“老龄化”和村庄的”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改造空心村,对传统聚落空间结构进行重组是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双起桥村是一个较偏僻的村庄,其地形为典型的丘陵地带,“九村十八岔”是对其最好的描述。由于村内多为低山丘陵,稍微宽敞的山谷地带都作为耕种用地,而林地也是国家保护对象,因此大部分住宅都盖在山脚处,虽然居住比较分散,但却是利用地形、节约耕地、保持水土的一种策略。双起桥村现有的居民点大多以村组为单位集中居住,一般一个组在一个山坳里。各村民组与村镇中心(一般是村支部所在地)的绝对距离较远,如果全部集中居住,对那些田地在山坳的居民而言,则意味着生产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更远。因此,村中居民大多利用原有的宅基地进行新居建设。在20世纪90年代,70%的农民都有了2层的楼房,因此农民建房的愿望并不迫切,反而村内的基础设施(道路硬化、农网改造、环境污染等)才是农民迫切希望改善的。

对原有村落的改造应充分研究旧村落的社会因素、自然条件、历史风貌、经济状况,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原则,根据历史延续、整体协调、保护环境、循环利用、服务群众的指导思想,综合考虑生产、生活、交通和娱乐的各种需求,调整村落布局,整治道路,增设公共设施,使原有村落在改造中达到整体的和谐。

(4)中心村建设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现代化和产业化速度加快,农村的生产要素也从分散走向集聚,由“同质同构”(单一小农经济)向“异质异构”(一、二、三产业合理配置,人口资源等生严要素集聚和重新组合)转变。这种转变的特征就是人口向镇区集中,围绕城镇采用撤村并点、撤乡建镇等措施,进行规模和结构调整,既节约土地,促进土地复耕,保护环境,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民生活质量,保证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提高乡村现代化建设。中心村的建设是合理地撤并一些不利于持续发展的自然村来加速中心村庄的集聚,增强土地的集聚效应,促进农村的产业化经营。

在乡村产业化的过程中,村镇基础设施不断更新、新建,如集中供热、集中供水、污水排放与处理、燃气、电力通信等。有很多地区,村镇已连成一片或非常接近,基础设施却各建一套,浪费资金,运行低效。村庄合并为中心村,可以解决基础设施共享问题,如水利设施、变电设施、通信设施共享等。中心村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公共设施较为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建设有利于乡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在合并中采用了相对集中的概念,对新建不久的农民住宅可根据农民自身的意愿选择分散或集中居住,避免“一刀切”的大拆大建,增加农民的负担。

简述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篇9

论文关键词:推进农村养老保险思考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沿革与问题分析

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中之重建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在发展中经历了很大波折.还没有起到社会保障的支柱作用。以1992年民政部出台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为标志,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这一时期的试点以下简称老农保),到1997年发展到巅峰.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人口达8300万人.其后一直呈下降趋势.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等困难。n2003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70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2005~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442万人.全年共有302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全年共支付养老金21亿元.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10亿元。而同年。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7487万人,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5093亿元.全年资金总支~4040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041亿元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60%.而养老金支出仅为城镇的0.37%。可以看出,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非常有限.保障水平很低。整体上还处于停顿不前的困境

形成这种局面.究其原因很多.但老农保的不合理性是主要原因:一是老农保未体现出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社会保险应该同时具备强制性和互济性的特征。而现行制度中均未得以体现。第一.以自愿性取代了强制性农民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利益得失决定是否参加养老保险.这使社会养老保险这一通常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的政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为个人行为。第二,筹资模式排斥了互济性。老农保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但在上述三个渠道中.除了对个人缴费规定了具体标准外.其余两个渠道都缺乏硬约束.大部分农民很难享受得到集体补助.国家政策扶持仅限于“通过对乡镇企业支付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体现”.实际意义不大。实际运行中采用的积累式个人账户模式已演变成了个人储蓄.不能在社会范围内统一调剂使用.不能依靠社会力量均衡负担和分散风险。可以认为.这种保险模式基本不具备社会保险强制性、互济性特征,而是较多地体现出商业保险的特征。二是覆盖面小、统筹层次低。一般而言,保险系统的覆盖面越大,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大。而老农保是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在一个县的范围内.一些与保险有关的统计指标的差别很小.降低了分散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维持养老系统运行的机构、人员、场地、设备等不变成本明显偏高。缺乏规模经济效益。三是保障水平过低。不能保障基本生活。参保农民的缴费水平低.老农保的缴费标准为24-240元,年,共设10档,但执行中多数农民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4元,年,这样按民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交费领取表》计算,l0年后每月可领取养老金4.7元.15年后每月可领取9.9元.这显然对养老起不了实际作用。

针对老农保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地方政府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创新试点工作,而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符合社会保障基本特征和现实可操作性的探索模式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地区,出现了比较典型的苏南模式、浙江模式、广东模式、北京模式等。上述模式具有如下共同点:一是政府主导,直接投入财政资金.以利益引导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二是筹资基数和筹资标准比较合理。符合当地农民养老的实际情况。三是保障对象更广泛.不仅仅局限于户籍四是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衔接。管理更趋于科学合理。这些比较成功的模式为在全国范围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其合理部分都在《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中得到了体现。因此,源于实践创新的新农保更符合我国农村实际。具有更强的现实操作性和吸引力.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

新农保与老农保对比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参保范围更广,门槛更低,体现了“广覆盖”的原则。新农保规定:“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不仅是参保年龄下降了4岁,而且保险对象由乡村办企业职工、私营企业、个体户、民办教师、乡镇招聘干部职工等为重点转向全体农村居民,惠及范围更广泛二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更符合社会保障的社会统筹互济原则基础养老金实质上是社会统筹部分.是对以储蓄为主的个人账户的必要补充.是对参保人的社会补贴,能够起到调节社会分配和吸引农民参保的作用。三是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首次将直接资金补贴列入政府责任,并明确由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这强调了国家对农民老有所养承担的重要责任.明确了政府资金投入的原则要求.是新老农保的最大区别.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四是筹资标准和养老待遇有较大提高个人缴费标准由24-240元,年提高到100—500元,年.据有关专家计算.农民参加新农保以最低标准交满15年后.每月可获得71.77元养老金,虽然养老金替代率只有18.1%,还太低.但与老农保相比已提高了6倍。五是管理更规范。如: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并鼓励地方提高管理层次:新农保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再从农保基金中提取,充分体现农保的公益性特征。

三、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议

为了稳步推进新农保的试点.笔者认为还应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

(一)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落实各项财政投入总理在全国新农保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50%”.“由地方财政对所有参保农民给予缴费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保险费.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农民给予适当鼓励”。这里只明确了中央财政的责任,省市县地方政府的责任没有明确.需要进一步划分。另一方面,由地方财政给予的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补贴.对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而言.仍然是一个较沉重的负担。中央财政应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以将各项财政投入落到实处,不留基金缺口.杜绝空账运行。

(二)统一设计,分步实施。在新农保试点中,由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办法。笔者认为应该做出制度一致、标准有别的制度安排.不同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标准.但制度设计、管理程序应该一致.以便为农民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与衔接打好基础这一统一制度还应逐步上升为专项法律制度,以提高其权威性。

(三)建立基础养老金的自然增长机制。新农保基础养老金从55元/月起步.地方政府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补助提高。这是一种固定标准,改变它需要重新研究、审议、决策.政策制定将会烦琐而滞后。建议12:55元,月为兜底标准,以当地上年人均农民纯收人的15%为变动标准.取两者高者为当年实际标准。这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12: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计算.15%的标准也就是59.5元/月.与国家拟实行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是接近的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随着经济增长而变化.能够准确反映当地农民生活水平和成本三是国家只承担55元/月的兜底标准.富裕地区地方政府自己来补充两者差额.而贫困地区地方政府不用支出基础养老金.既体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又满足了富裕地区发展的要求。此外,国家基础养老金标准也应定期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简述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篇10

相对于其他教育研究而言,农村教育研究起步比较晚。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家内忧外患,关注农村、发展农村教育成为部分先贤救国保民开启民智的路径选择。在革命立新的历史浪潮中,以开启民智为核心的农村教育运动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乡村教育运动”。农村教育及其相关的研究成为中国教育学界研究的新领域。时至今日,我国农村教育研究已有90余年的历史。

然而,量化的历史并不能代表农村教育研究在质上的数值,曾经的辉煌并不能昭示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情景。总结农村教育研究的过去及当下种种状况,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农村教育研究处于一种失范或者“同质性”的困境,缺乏研究主题与对话理论在学术研究路线上的源流关系和逻辑体系。简而言之,目前的农村教育研究缺乏自身的学理逻辑和学术话语。

作为对问题的回应和寻求解决之道,我们自应回归问题本身,从农村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理中找到关键所在,并加以分析。

一、农村教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形态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农村社会的文化道统和政治生态在断断续续的革命和运动中遭到破坏。农村教育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亦随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而变化,农村教育实践的新问题层出不穷,问题背景下的农村教育研究获得了全面且深层次地发展。当然,问题与发展并存。

(一)农村教育研究的现状

同其他社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会科学研究一样,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农村教育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www.133229.Com农村教育研究围绕农村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理论,描述、分析及解释教育现象和问题,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丰富和完善了农村教育研究的理论建构,提升了农村教育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且有效地推动了政府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制定。

在研究实践和构建理论的过程中,农村教育研究的组织机构先后在各个高校建立,如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盐城师范学院农村教育研究所、江苏农村教育研究中心、江汉大学农村教育与教师研究所等,农村教育研究有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研究学者群体。在此基础上,2010年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成立。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的成立表明农村教育研究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品位。事实上,回顾30年来的农村教育研究,可以看到农村教育研究在研究视野、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上取得了较大进展。

1.研究视野的拓展。农村教育研究初始,关注的是农村教育基本问题,如农村小学普及和农村中等教育结构调整。这些基本性的问题也很容易通过相对简单的研究方法和学理分析总结出来,研究机构和学者也容易获得研究成果。关于此类的研究,能很好地呼应社会需求,有效地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当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也是时下农村教育研究的焦点。

然而,农村教育形态及发展主题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改变。农村小学普及问题研究并不能帮助解决农村教育所有的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并不代表农村教育整体。其中即是涉及到农村教育研究基本概念的界定,如“农村”、“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研究”。关注基本概念表明农村教育研究从一种研究的初始状态转向研究理论的建构,对概念的不同界定也丰富和拓展了农村教育研究的主题和范围。

在研究主题上,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问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农村课程改革的适切性问题,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以至近年来关注农村教育深层次问题、教育质量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在研究范围上,农村职业教育、农村高中教育、农村学前教育,注意与城乡的教育比较。关注农村中小学外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是对“农村教育及其研究”内涵的衍化。

此外,农村教育研究并没有束缚于教育研究的单一领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文明慢慢兴起,农村教育的载体与过去单一同质的乡镇公社有了很大的差别,简单地从教育学视角已无法深刻分析农村教育所出现的问题。学者也自觉地借用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来描述和解释农村教育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已成为农村教育研究的主流。可以说,农村教育问题的突出和农村教育研究的兴起,引导学者尝试从横纵两个维度拓展农村教育研究的视野。

2.研究方法的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意识初步觉醒,研究者对系统科学方法论在教育研究中的价值以及如何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论进行教育研究作了思考。[1]20世纪90年代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研究走向深入。[2]尽管我国农村教育研究有着深厚社会背景和精神支撑,但当前的农村教育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一种类型研究,其研究方法并没有体现时代或学科的先行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学科,学科体系逐步建立起来,研究方法作为研究的工具选择越来越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比较研究、历史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成为教育研究的经典方法。农村教育研究学者群体遵从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自觉地把教育研究方法所包含的方法运用到农村教育研究领域。

针对农村教育问题研究,学者善于使用传统“实验”、“调查”、“统计”等注重量化的研究范式,习惯性地采用调查研究来描述分析问题。农村教育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本身包含诸多学科因素,其研究方法也相对灵活。当然,与教育研究一样,缺乏学科性研究方法必然随着研究问题和对象的复杂化而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近年,针对不同的研究主题,学者也自觉地采用适切的研究方法,或族志法,或个案研究法,或行动研究,并取得很好的成果,如《村落中的‘国家’》(李书磊,1999)、《中国农村教师发展研究》(唐松林,2005)、《弹性与韧性》(魏峰,2009)、《嵌入村庄的学校》(司洪昌,2009)。这些农村教育研究成果所采用的方法跨学科性和综合性,总体上更多地采用质性的研究范式,强调“农村社会”这一文化载体,凸显农村教育的主体性。

(二)农村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育研究越来越受人关注,研究组织和团体越来越活跃,研究队伍越来越壮大,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也越来越有时代感。无论怎样,若抛开农村教育问题严重性带来的农村教育研究的紧迫性和社会对其的期待性,农村教育研究自身是存在问题的。研究主题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并没有促使农村教育研究形成逻辑体系。

1.基本概念界定模糊。基本概念清晰,才能找到主题的研究脉络。农村教育研究必然要对基本概念进行学理分析。农村教育研究,不管是描述问题,还是解释问题,亦或是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亦或是探求农村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前提性的问题在于“农村教育”是什么。对很多人而言,这可能不是个问题,但它却关系到研究者与问题之间的主客体定位问题。

在过去的30年,农村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并没有得到鞭辟入里的分析,学者在研究相应问题时,往往忽略在农村教育研究框架内论述问题,而是基于找出研究问题的策略回答,从上位概念中选择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性地对“农村”、“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研究”进行界定。除此之外,基于“教育普及”、“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一些教育概念,我们亦是缺乏研究,缺乏针对一些规定性概念基于农村教育实际的批判和分析,而往往使用通行的界定。

概念是理论建构的基本单位。[3]正是对一些基本概念缺乏系统研究,农村教育研究者很难拥有自己的学术表达空间,使得农村教育研究很难构建起自己的研究体系,未能形成自己的学术话语。

2.研究的问题意识错位。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是也。要研究,得有问题,以问题为切入口,循序渐进,最终把问题分析好。问题是贯穿研究全过程的核心因素,做好研究就应有问题意识,对关注的领域所出现的现象持一种怀疑和批判的态度,时刻保持一种专业敏感性。

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教育研究相同,目前的农村教育研究仍有着自己的时代命题和研究主题。但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教育研究学者的研究取向不同,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学者群体研究基于问题研究,而非一种使命研究。然而,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问题”是从农村教育现象及其政策表征显现的问题,如农村中小学普及问题、辍学问题、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等。有学者坦言:农村教育研究往往就是对策研究,而这首先就要求应认识某一具体的农村教育现实问题及其根源所在,然后才可能提出可行的破解之道。[4]农村教育研究的对策取向是时下研究的主流。

对策研究是一种工具性路径选择,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忽略问题机理分析,简单地进行现象描述、经验汇编,追求问题对策的达成,有问题但欠缺研究。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农村教育是一种相对于城市教育的教育形态,是一种区域概念,更是一种文化概念。在对策研究视角下,农村教育问题是在城市教育发展比较视野下得到的,研究者也是在城市教育发展的理论视角下来理解和解释农村教育实践,而罔顾农村教育内在发展逻辑。

二、农村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

回顾农村教育研究的30年,辉煌与问题并存。其中不容忽视的是,农村教育研究已成为教育研究领域最为被世人关注和尊敬。这种社会荣耀是基于农村教育问题紧迫性,而非农村教育研究实际给农村教育或社会做出了相匹配的贡献。

在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境况下,若当局实施有效的政策,农村教育表征的问题得到暂时的解决,那农村教育研究的价值何在?寻求农村教育研究在困境中突围,提升其研究品位既是农村教育研究者当前所面对的困难,也是时代使命,但要很好地找到解决困境之道,就应回到研究的起始范畴——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逻辑起点

要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结构或体系,必须有一个逻辑起点……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及其性质,不论理论层次高低与否,都来源于一定的逻辑起点。[5]逻辑起点具有如下特征:第一,逻辑起点与科学或学科理论紧密联系;第二,是科学或学科间区别的最基本单元;第三,决定学科的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逻辑起点与科学和学科理论体系联系在一起,起着最为基础的规定性作用。农村教育研究并不是科学,也不是学科,但是在科学指导下,属于学科内

的问题研究。农村教育研究亦存在科学和学科理论体系所面对的基本问题: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方法的采用、研究的基本矛盾。可见,逻辑起点同样可以帮助农村教育研究解释研究的起始范畴。

农村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呢?农村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规定研究起始。(黑格尔:科学应以什么开端)。具体包含:农村教育研究的前提或先在条件;农村教育最基本的矛盾;农村教育基本概念关系的规定。

(二)逻辑起点的应用

农村教育研究并非研究者简单地运用研究方法纯粹地对客观的农村教育现象进行描述或分析,而是研究者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运用研究方法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农村教育中存在的现象放在农村社会及农村教育基本矛盾中进行分析和解读。

这种研究视角的转向并不是要求农村教育研究者简单地回归到对量化还是质性研究方法取舍的讨论上。农村教育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针对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困境,研究者应自觉回归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的研究上,实现从“农村到农村”、从“农村教育到农村教育”,在多学科理论的借鉴和对话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核心概念,并试图摆脱现有的城市教育发展视野下关于教育研究的逻辑框架、理论预设乃至意识形态的判断。

三、农村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路径

毋庸置疑,农村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凸显农村教育研究的紧迫性。社会区域结构发展失衡,这直接导致广大的农村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社会发展问题突出,解决好这些问题已成为时代要务。作为其中的关键,教育问题是这些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发展契机所在。相应社会情境下的农村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并被世人所关注。正如最近几年社会上对教育的质量、公平、教学方法、教师水平等的批评不绝于耳,其中原因除了教育关系国计民生,与每个人和家庭利益相关外,最为关键的是每个人都有经历教育的生命体验。因此,每个人都可能对教育问题加以评述,而目前农村教育境况令人堪忧。研究者应自觉地区分开对农村教育的关注或者有生命体验这种相对松散的经验性的评述和研究现象的学理分析。

或许,以“经验性”来替代“学理性”,其意义可能更加宽泛,研究更具包容性,更能提升农村教育的研究品质(时下,教育界积极向一线教师推广叙事的研究方法,此方法即是强调研究者的经验性体验)。作为一种研究,“经验性”东西很难形成“病理学”、“医理学”理论形态。当然,农村教育研究不应排斥“经验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但问题是“经验性”研究在于通过对描述展开、组织、逻辑再构研究对象,以实现对理论的再构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