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运营的主要职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38:11

社区运营的主要职责篇1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按照“积极、慎重、稳妥、准确”的原则和“宣传劝导、分类处置、扎实有序、有情操作”的要求,依法整治电动三轮车非法营运,切实加强城市交通管理,认真落实电动三轮车营运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的各项措施,着力解决电动三轮车营运人员实际困难,积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我区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属地管理,以块为主。各街道办事处为电动三轮车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对各自辖区内的电动三轮车整治及营运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负总责。充分发挥社区的主力军作用和公安、交通、、市容、工商、民政、劳动保障、残联等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合力推进电动三轮车整治工作。

2.突出重点,分类处置。整治工作的重点为城区范围内非法营运的电动三轮车。区分颍州籍、颍州以外籍电动三轮车营运人员以及失地农民、下岗职工、残疾人等,实行不同的政策措施。

3.依法整治,有情操作。坚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开展整治工作,严禁粗暴执法、不文明执法,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地整治电动三轮车非法营运。认真落实失地农民、下岗职工、残疾人等电动三轮车营运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的各项措施,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关怀与温暖,保障电动三轮车营运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实施步骤

(一)谋划准备阶段

1.成立颍州区电动三轮车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人员和工作场所。

2.由各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工作人员全面核查电动三轮车营运人员家庭情况,并登记造册。

3.做好低保手续办理、免费就业培训、推荐就业岗位、落实有关经费等各项保障措施的准备。

4.对二环路以内的人民路、颍州路、清河路、颍上路实行严管。

5.制定维稳工作预案。

(二)动员部署阶段

1.区委、区政府召开整治工作动员大会。

2.组织开展大规模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宣传工作,造浓舆论氛围。

3.大力开展电动三轮车源头治理工作,严厉打击非法生产、改装、销售等行为。

4.组织街道办事处、社区干部逐一上门做好电动三轮车营运人员的思想工作。

5.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关政策和各项配套方案,做好有关政策措施合法性论证及完善工作。

6.组建区、街道办事处两级联合执法队。

(三)全面实施阶段

1.各街道办事处和劳动保障、残联等部门介绍就业岗位,提供岗位技能培训,办理安置手续,落实就业岗位。

2.实施相关优惠配套政策。

3.公安、交通、市容等执法部门上路执法,在全区范围内依法取缔电动三轮车非法营运。

(四)巩固提高阶段

全面检查各项配套政策落实到位情况,补缺补差,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继续加强联合执法工作;区公安、交通等部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严防电动三轮车非法营运反弹。

三、配套政策

(一)对颍州城区籍电动三轮车营运人员,属失地、无业农民的,按有关政策给予办理低保;属下岗职工的,给予就业技能培训,尽量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属于残疾人的,除享受残疾人有关优惠政策外,尽量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本人因身体等原因不能就业的,政府帮助推荐其配偶或子女就业。对以上人员的养老保险、就业保障、自谋职业补助补贴和减免办理手续费用、低保及医疗救助、配偶及子女照顾(“半边户”农转非、子女上学资助)、特殊救助、下肢残疾人代步车置换等具体政策按市政府统一制定的政策执行,由各地及区直相关部门实施。

(二)对颍州城区以外籍电动三轮车营运人员,属本区各乡镇的,由乡镇政府帮助将其车辆托运回原籍,并做好稳定工作;属本区以外户籍的,按市政府要求执行。

四、职责分工

(一)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各项相关政策,审定有关工作方案,统筹组织、协调、监督方案的实施等。

(二)各街道办事处及区直有关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电动三轮车营运人员摸排登记、妥善安置、低保办理、开展就业培训、筹措公益性就业岗位以及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的置换等,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三)区委宣传部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区宣传工作方案,会同各街道办事处做好宣传引导等工作。

(四)区残联负责制定和落实好残疾人优惠政策,负责残疾人新型专用代步工具车的选型工作,并办理置换后的残疾人专用代步车辆保险,配合各街道办事处做好残疾人营运人员就业培训、就业安置、车辆置换及社会稳定工作,为残疾人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提供服务和帮助。

(五)区物价局负责配合市物价局对车辆进行分类评估定价,并协助有关部门对依法处理的车辆进行处置。

(六)区财政局负责落实所需资金,加强对资金运作的指导和监督。

(七)区劳动保障局负责研究、制定、协调、落实有关电动三轮车营运人员筹岗推荐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政策实施到户到人等工作。

(八)区民政局负责将电动三轮车营运人员中的失地无业农民家庭按政策和程序尽快纳入低保。

(九)区工商分局负责制定落实残疾人等特困群体电动三轮车主自谋职业办理营业执照方面的优惠政策,依法查处非法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残疾人专用车行为;会同质监部门加强对电动三轮车、摩托车维修店铺的日常管理,对非法改型、改装车辆的店铺,依法取缔并吊销其许可证、营业证等证照。

(十)区建设局负责协调市建委做好空白薄弱地区的公交线路的扩展延伸工作,科学合理安排公交车辆投放等。

(十一)区房改办负责研究制定落实困难残疾人等特困群体电动三轮车主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相关政策措施。

(十二)区质监分局负责协助区残联和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做好残疾人专用车的选型工作;依法查处非法拼装、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残疾人专用车行为。

(十三)区局负责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投诉,会同交通、公安、民政、市容、残联、劳动社会保障及各街道办事处做好上访接待工作、协助处理有关突发性事件。

(十四)区交通分局负责做好依法取缔电动三轮车非法营运及车辆处理工作。

(十五)区市容局、区交通分局负责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对违法车辆进行查处。

(十六)区法制办负责对活动中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并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开展行政执法监督。

(十七)区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车辆处置和相关政策落实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依法、依纪查处违法、违纪和失职、渎职人员;对于伪造证明、弄虚作假享受政策的,在坚决取消其非法所得的同时,责成相关单位直至司法部门从严处理。

(十八)区公安分局负责制定依法取缔电动三轮车非法营运的联合执法工作方案和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做好取缔电动三轮车非法营运的联合执法工作及电动三轮车交通秩序集中治理和长效管理工作;负责下肢残疾人专用代步车辆登记上牌工作;制定社会稳定工作预案,处置突发事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定工作信心。电动三轮车专项整治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情况复杂,稍有松懈,就会反弹,将给整治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和城市文明创建的角度看,电动三轮车早晚都要整治,早整早主动,晚整成本会更高、代价会更大。要统一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务必要整、整要整好的工作信心,坚定不移地取缔电动三轮车非法营运。

(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区政府成立由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区局局长、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等任副组长,区直相关职能部门及各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颍州区电动三轮车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政策保障、宣传教育、就业帮扶、车辆处置协调、源头治理、联合执法、稳定、督查等八个职能组,具体负责整治工作的指挥与协调(人员名单附后)。各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切实加强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执法和处罚主体,切实形成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各负其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坚持宣传引导,做细思想工作。各街道办事处和各有关部门要紧扣“特殊关怀、以人为本、依法整治、有情操作”的主题,统一口径,把握导向,加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组织街道办事处、社区等基层干部深入细致地做好电动三轮车营运人员及相关群体的思想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配套政策,确保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取得各界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四)明确工作责任,实行分工包保。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主要负责同志是专项整治及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实行“三级包保责任制”,即:区领导分工包保街道,街道领导分工包保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分工包保电动三轮车营运人员的三级责任落实和工作推进体系。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成立“五包工作小组”,建立包政策宣传、包入户调查、包推荐就业、包车辆处置、包社会稳定的“五包工作责任制”。

(五)坚持依法行政,力保社会稳定。各街道办事处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在整治工作过程中,要严格依法办事,坚决杜绝粗暴执法、不文明执法行为,避免激化矛盾。法制部门要做好有关法律法规的解答工作,加强法制监督。公安等部门要综合考虑各种不稳定因素,制定完善各类工作预案,会同各级党委、政府及时妥善处理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全区社会政治稳定。

社区运营的主要职责篇2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市道路运输基本情况: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6739公里,其中沥青(水泥)路2669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40%。高速、一级公路267公里,占4%。农村牧区公路5953公里,其中沥青(水泥)路1949公里,占33%。640个行政村已有341个村通沥青(水泥)路,占53.3%。全市现已开通客运班线237条,其中省际班线55条、盟市际68条、旗县际19条、旗县内77条。现有营运车辆76732辆(货运车辆51170辆、挂车18898辆、客运班车578辆、旅游客车102辆、客运出租车6004辆),维修经营业户1557户,从业人员10万多人。汽车客运站有29个,其中拟定一级站2个(包头市长途客运枢纽总站、昆区客运枢纽站),二级站2个(萨拉齐客运站、达茂客运站),三级站1个(固阳客运站),四级站1个(白云客运站);农村客运站23个;货运站场10处。各货运站场平均日换算吞吐量为0.6万吨。

全市现有水域旅游区3处、航道1条(黄河包头段全长220公里)、浮桥5座、渡口1道、船舶147艘(只)。

一、我市道路运输管路存在的问题

1现行运输管理体制缺“效”

第一,人员编制不规范,机构性质不统一,按照交通部对运管机构每百台车定一人、每百站(场)定三人的设想,运管队伍应是一支精干高效的队伍。但由于我市的交管所都分属地方政府管理,而市运管局对区交管所无人事权属关系,导致区运管机构的人员与业务出现不平衡现象,存在“管事不管人,管人不管事”等诸多问题,甚至出现个别运管人员素质低、业务能力差、服务意识淡薄等现象。另外,我市各区县运管所的建制不规范统一,多为科级建制、甚至还有股级建制。科级单位要负责一个区的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和指导,还要对运输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预测,其实际能量实在有限,很多运管所都有“小牛拉大车”的感觉,难免在道路运输管理中存在着缺位问题,平日里往往疲于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处置各种道路营运纠纷,很难静下心来思考辖区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问题。第二,执法分离后弊端日益显现,我市于06年成立了交通行政执法总队,在主城区实行了行政审批管权与执法处罚权分离,这种改革避免了执法部门间的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等现象,加强了相互监督,提升了交通形象。但作为道路运输行业的许可管理部门缺失了执法权,或者说执法权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就像失去了“一只手”一样,在行使管理权的时候有时出现尴尬和不到位的情况。第三,职权责任不明确。从对外来讲,运管部门所担当的职责是对道路客运、货运经营,站经营、机动车辆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等的管理,具体行使着法律赋予的对以上行为的行政许可、行政管理、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职权,并在某种意义上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但这些管理职权实际被公安、建设、农机等部门所肢解,因而在管理职责上存在着重叠现象。如我区在进行的农村客运投放工作上,要与区属很多部门进行接洽,在参与类似的地方交通规划建设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从内部来说,市和区级的运管机构权责关系不明确,区交管所对客运企业及营运线路仅有初审权,而又要对本辖区的客运企业进行管理,而有终审权的市运管局对客运企业又没有直接参与管理,出现了“审批的不管理”、“管理的不审批”的局面,一旦发生线路纠纷,由于区交管所缺乏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所以导致纠纷升级,很容易演变成集体上访、甚至堵塞交通和罢运的现象,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坏的影响。以上因素导致在运输管理工作中,权、责、利不够明确,运管部门缺乏手段,对运输矛盾纠纷的处理不够及时等,工作难以实现高效率。

2营运公司管理缺“责”

第一,经济意识过强,社会责任意识薄弱。就目前而言,我国客运市场普遍存在“乘客叫差、驾驶员叫累、承包者叫苦”的现象。究其原因,部分营运公司为追求垄断利润,为争取营运指标,不考虑任何社会责任,不惜公司形象和代价,甚至有意制造事端,以此作为向政府部门换取线路或指标的筹码,一旦得逞后,即刻转变目标,将资金风险、安全风险转嫁给承包者,根本不会在社会责任的承担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上下功夫。第二,管理松散,对驾驶员制约性差。交通行业是一个城市的窗口行业,代表着城市的文明程度。驾驶员言语不文明,着装不雅、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外界对重庆的评价和认识,尤其是在出租车和客车表现尤为突出,公司对驾驶员的管理只重经济效益,不重服务质量,缺乏经常性的沟通。

二、解决我市道路管理问题的具体措施

(1)加快运管机构编制体制改革步伐。

在我国的新疆运管机构全部纳入了公务员管理,江苏、山西和陕西等省市也在积极探索运管部门的机构体制改革。其主要做法是:一是积极主动争取区交通厅、区人事厅、区编委办公室等部门的支持,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纳入公务员管理;二是采取清理编制、严格控制人事调动、经费控制等措施推进机构改革;三是对新增录用运管工作人员提出“从严控制,逢进必考”的原则,按年度增人计划,严格执行《国家公务员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办理新增录用运管工作人员。

(2)加大监管力度,发挥市场调节功能。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市场变化,维护市场稳定。进一步加强对运输市场特别是出租汽车市场的监督管理,对无照经营的车辆要进行彻底清理。通过整治“黑车”,规范市场秩序,为合法运营的出租车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积极探索和研究各类运输市场主体的准入、退出及日常监管的办法和机制。建议出租车经营推行市场化,首先,要放开出租车行业的特许经营权,让经营权真正成为商品,这样做只是减少了政府批指标的权力,把政府不该管的事,放给了市场;其次,在行业内部应建立起竞争机制,奖优罚劣。

(3)明确权责关系,充分发挥区县运管机构职能。

一是应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职责权限,明确市、区级运管机构的权利和责任,严格落实“谁审批谁管理谁负责”。杜绝“好处大家抢,麻烦大家让”的不负责现象。二是明确区运管机构在区里的职责,以便更好的参加地方交通规划及建设。另外,尽可能实行着装标示上的统一,维护运管部门的威信,现在的运管机构“卸装”上门指导检查工作,很容易产生误会和误解,有形无形地破坏了运政管理部门的形象。

(4)建立和完善客运市场准入、监管和退出机制,规范客运市场管理。

在市场准入上,深化客运班线管理改革,全面推行客运线路经营权服务质量招投标。通过招投标,公开、公正、公平选择经营者,实行公司化经营模式,从源头上规范客运经营,提高行车安全保障系数和服务质量。在市场监管上,一是要大力推行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对客运企业的经营行为、诚实信用、安全生产、服务质量进行年度质量信誉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作出相应处理。对违法经营活动和公司蓄意制造不稳定事件,非法堵塞交通等行为要坚决打击,决不手软。二是积极推行安全行车和服务质量承诺合同制,各客运企业新增班线、新增车辆以及车辆更新要作出以服务质量为主的相关承诺,层层签订安全行车和运输服务质量承诺书。在市场退出上,积极推行客运线路经营期限制,废除客运线路终身制。运管部门要根据客运线路的流量、投入运力的价格和效益情况合理确定客运线路经营期限。经营期满后,运管部门根据经营者在经营期限内规范经营和服务质量情况确定其能否继续经营,切实解决客运市场“只进难出”老大难问题,做到有进有出,有序发展。

(5)创建道路运输企业品牌

第一,加强管理者品牌意识。运输企业要不要创建自己的品牌关键在于管理者的有没有品牌意识。管理者没有品牌意识,就不可能打造出运输企业自己的品牌。因此管理者要加强品牌意识,注重做好品牌创建的策划,建立品牌创建组织,制订品牌创建规划,落实品牌创建责任,推进品牌创建,强化品牌管理和维护工作。第二,加强员工的培训教育。任何品牌的创建都离不开单位员工,道路运输企业品牌的创建同样对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运输企业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有计划地培训,有组织地练兵,有目的地比武,来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持之以恒和潜移默化地教育和星级服务制考核等来增强员工的文明、优质、诚信服务意识。努力发现和培养员工中的先进典型,并逐步培育成企业的品牌。第三,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安全是道路运输企业的生命线,要通过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充分利用GpS卫星定位、行车记录仪、电子巡更、电子监控、危险品检查仪等科技设施加强安管,加强车辆人员的资质管理,提高安管人员素质,加强安全隐患检查整改,大力弘扬安全文化,努力营造安全氛围。第四,加强企业品牌的管理。要对企业品牌有计划地进行宣传、推广和维护。形成一套管理制度和体系,通过举办各种竞赛、创建、评比等活动进行品牌提升,借助竞赛、促销等营销手段进行品牌推广,充分利用简报、板报、条幅、橱窗、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品牌创建氛围,不断提高顾客的知晓度和认知率。

(6)加强道路运输企业的文化建设

第一,企业领导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一件大事来做企业领导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一件大事来做、来干。以真抓实干、率先垂范的作风,做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组织者和推动者。要率先学习理解企业文化理论,认真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信息,以科学理论、现代管理和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做企业文化建设的“传教士”,承担领导企业文化建设的职责,做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设计者、第一宣传者、第一实践者。通过自身的行动,从基础抓起,结合岗位规范、职责,在日常行为规范上下功夫,在职工普遍接受上下功夫,进行潜移默化的养成教育,塑造优秀的车站文化、班组文化,使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进车站、入班组、到人头。第二,企业职工要加强自己的主体意识,强烈的自主意识。企业职工要以企业为家、以主人的姿态全面地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为企业的兴旺发达出谋划策,为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奉献力量,与企业拧成一股绳,与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同呼吸,同进退。企业职工要热爱工作,勤劳肯干,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在业务上要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在工作中恪守职业道德,真诚待人,热情服务,让旅客“走好、走了”。热爱集体的团队精神。企业职工要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和集体主义精神,将个人与群体紧紧地连在一起,和谐共处,携手并肩,团结一心,勇于奋进。

社区运营的主要职责篇3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道路运输已迅速成长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的地面运输方式。我国的道路运输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道路运输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道路运输 管理 问题 措施  

 

1我国道路运输管路存在的问题 

现在,我国运管机构沿用“市、区分级负责”的传统管理体制。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也显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运管机构职能的发挥。 

1.1现行运输管理体制缺“效” 

第一,人员编制不规范,机构性质不统一,我们主要以我市为例来谈,按照交通部对运管机构每百台车定一人、每百站(场)定三人的设想,运管队伍应是一支精干高效的队伍。但由于我市的交管所都分属地方政府管理,而市运管局对区交管所无人事权属关系,导致区运管机构的人员与业务出现不平衡现象,存在“管事不管人,管人不管事”等诸多问题,甚至出现个别运管人员素质低、业务能力差、服务意识淡薄等现象。另外,我市各区县运管所的建制不规范统一,多为科级建制、甚至还有股级建制。科级单位要负责一个区的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和指导,还要对运输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预测,其实际能量实在有限,很多运管所都有“小牛拉大车”的感觉,难免在道路运输管理中存在着缺位问题,平日里往往疲于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处置各种道路营运纠纷,很难静下心来思考辖区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问题。第二,执法分离后弊端日益显现我市于06年成立了交通行政执法总队,在主城区实行了行政审批管权与执法处罚权分离,这种改革避免了执法部门间的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等现象,加强了相互监督,提升了交通形象。但作为道路运输行业的许可管理部门缺失了执法权,或者说执法权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就像失去了“一只手”一样,在行使管理权的时候有时出现尴尬和不到位的情况。如对辖区维修企业超范围经营的治理上,没有了执法权,不能对其违章违规行为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第三,职权责任不明确。从对外来讲,运管部门所担当的职责是对道路客运、货运经营,站经营、机动车辆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等的管理,具体行使着法律赋予的对以上行为的行政许可、行政管理、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职权,并在某种意义上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但这些管理职权实际被公安、建设、农机等部门所肢解,因而在管理职责上存在着重叠现象。如我区在进行的农村客运投放工作上,要与区属很多部门进行接洽,在参与类似的地方交通规划建设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从内部来说,市和区级的运管机构权责关系不明确,区交管所对客运企业及营运线路仅有初审权,而又要对本辖区的客运企业进行管理,而有终审权的市运管局对客运企业又没有直接参与管理,出现了“审批的不管理”、“管理的不审批”的局面,一旦发生线路纠纷,由于区交管所缺乏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所以导致纠纷升级,很容易演变成集体上访、甚至堵塞交通和罢运的现象,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坏的影响。以上因素导致在运输管理工作中,权、责、利不够明确,运管部门缺乏手段,对运输矛盾纠纷的处理不够及时等,工作难以实现高效率。 

1.2营运公司管理缺“责” 

第一,经济意识过强,社会责任意识薄弱。就目前而言,我国客运市场普遍存在“乘客叫差、驾驶员叫累、承包者叫苦”的现象。究其原因,部分营运公司为追求垄断利润,为争取营运指标,不考虑任何社会责任,不惜公司形象和代价,甚至有意制造事端,以此作为向政府部门换取线路或指标的筹码,一旦得逞后,即刻转变目标,将资金风险、安全风险转嫁给承包者,根本不会在社会责任的承担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上下功夫。第二,管理松散,对驾驶员制约性差。交通行业是一个城市的窗口行业,代表着城市的文明程度。驾驶员言语不文明,着装不雅、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外界对重庆的评价和认识,尤其是在出租车和客车表现尤为突出,公司对驾驶员的管理只重经济效益,不重服务质量,缺乏经常性的沟通。货运公司大都采取挂靠的经营模式,公司只要收取了管理费,对驾驶员的其他行为根本不做任何要求,货运行业驾驶员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1.3解决我国道路管理问题的具体措施 

社区运营的主要职责篇4

关键词:道路运输 管理 问题 措施

1我国道路运输管路存在的问题

现在,我国运管机构沿用“市、区分级负责”的传统管理体制。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也显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运管机构职能的发挥。

1.1现行运输管理体制缺“效”

第一,人员编制不规范,机构性质不统一,我们主要以我市为例来谈,按照交通部对运管机构每百台车定一人、每百站(场)定三人的设想,运管队伍应是一支精干高效的队伍。但由于我市的交管所都分属地方政府管理,而市运管局对区交管所无人事权属关系,导致区运管机构的人员与业务出现不平衡现象,存在“管事不管人,管人不管事”等诸多问题,甚至出现个别运管人员素质低、业务能力差、服务意识淡薄等现象。另外,我市各区县运管所的建制不规范统一,多为科级建制、甚至还有股级建制。科级单位要负责一个区的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和指导,还要对运输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预测,其实际能量实在有限,很多运管所都有“小牛拉大车”的感觉,难免在道路运输管理中存在着缺位问题,平日里往往疲于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处置各种道路营运纠纷,很难静下心来思考辖区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问题。第二,执法分离后弊端日益显现我市于06年成立了交通行政执法总队,在主城区实行了行政审批管权与执法处罚权分离,这种改革避免了执法部门间的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等现象,加强了相互监督,提升了交通形象。但作为道路运输行业的许可管理部门缺失了执法权,或者说执法权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就像失去了“一只手”一样,在行使管理权的时候有时出现尴尬和不到位的情况。如对辖区维修企业超范围经营的治理上,没有了执法权,不能对其违章违规行为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第三,职权责任不明确。从对外来讲,运管部门所担当的职责是对道路客运、货运经营,站经营、机动车辆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等的管理,具体行使着法律赋予的对以上行为的行政许可、行政管理、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职权,并在某种意义上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但这些管理职权实际被公安、建设、农机等部门所肢解,因而在管理职责上存在着重叠现象。如我区在进行的农村客运投放工作上,要与区属很多部门进行接洽,在参与类似的地方交通规划建设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从内部来说,市和区级的运管机构权责关系不明确,区交管所对客运企业及营运线路仅有初审权,而又要对本辖区的客运企业进行管理,而有终审权的市运管局对客运企业又没有直接参与管理,出现了“审批的不管理”、“管理的不审批”的局面,一旦发生线路纠纷,由于区交管所缺乏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所以导致纠纷升级,很容易演变成集体上访、甚至堵塞交通和罢运的现象,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坏的影响。以上因素导致在运输管理工作中,权、责、利不够明确,运管部门缺乏手段,对运输矛盾纠纷的处理不够及时等,工作难以实现高效率。

1.2营运公司管理缺“责”

第一,经济意识过强,社会责任意识薄弱。就目前而言,我国客运市场普遍存在“乘客叫差、驾驶员叫累、承包者叫苦”的现象。究其原因,部分营运公司为追求垄断利润,为争取营运指标,不考虑任何社会责任,不惜公司形象和代价,甚至有意制造事端,以此作为向政府部门换取线路或指标的筹码,一旦得逞后,即刻转变目标,将资金风险、安全风险转嫁给承包者,根本不会在社会责任的承担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上下功夫。第二,管理松散,对驾驶员制约性差。交通行业是一个城市的窗口行业,代表着城市的文明程度。驾驶员言语不文明,着装不雅、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外界对重庆的评价和认识,尤其是在出租车和客车表现尤为突出,公司对驾驶员的管理只重经济效益,不重服务质量,缺乏经常性的沟通。货运公司大都采取挂靠的经营模式,公司只要收取了管理费,对驾驶员的其他行为根本不做任何要求,货运行业驾驶员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1.3解决我国道路管理问题的具体措施

(1)加快运管机构编制体制改革步伐。

在我国的新疆运管机构全部纳入了公务员管理,江苏、山西和陕西等省市也在积极探索运管部门的机构体制改革。云南省的主要做法是:一是积极主动争取省交通厅、省人事厅、省编委办公室等部门的支持,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纳入公务员管理

;二是采取清理编制、严格控制人事调动、经费控制等措施推进机构改革;三是对新增录用运管工作人员提出“从严控制,逢进必考”的原则,按年度增人计划,严格执行《国家公务员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办理新增录用运管工作人员。

(2)加大监管力度,发挥市场调节功能。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市场变化,维护市场稳定。进一步加强对运输市场特别是出租汽车市场的监督管理,对无照经营的车辆要进行彻底清理。通过整治“黑车”,规范市场秩序,为合法运营的出租车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积极探索和研究各类运输市场主体的准入、退出及日常监管的办法和机制。建议出租车经营推行市场化,首先,要放开出租车行业的特许经营权,让经营权真正成为商品,这样做只是减少了政府批指标的权力,把政府不该管的事,放给了市场;其次,在行业内部应建立起竞争机制,奖优罚劣。

(3)明确权责关系,充分发挥区县运管机构职能。

一是应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职责权限,明确市、区级运管机构的权利和责任,严格落实“谁审批谁管理谁负责”。杜绝“好处大家抢,麻烦大家让”的不负责现象。二是明确区运管机构在区里的职责,以便更好的参加地方交通规划及建设。另外,尽可能实行着装标示上的统一,维护运管部门的威信,现在的运管机构“卸装”上门指导检查工作,很容易产生误会和误解,有形无形地破坏了运政管理部门的形象。

(4)建立和完善客运市场准入、监管和退出机制,规范客运市场管理。

在市场准入上,深化客运班线管理改革,全面推行客运线路经营权服务质量招投标。通过招投标,公开、公正、公平选择经营者,实行公司化经营模式,从源头上规范客运经营,提高行车安全保障系数和服务质量。在市场监管上,一是要大力推行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对客运企业的经营行为、诚实信用、安全生产、服务质量进行年度质量信誉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作出相应处理。对违法经营活动和公司蓄意制造不稳定事件,非法堵塞交通等行为要坚决打击,决不手软。二是积极推行安全行车和服务质量承诺合同制,各客运企业新增班线、新增车辆以及车辆更新要作出以服务质量为主的相关承诺,层层签订安全行车和运输服务质量承诺书。在市场退出上,积极推行客运线路经营期限制,废除客运线路终身制。运管部门要根据客运线路的流量、投入运力的价格和效益情况合理确定客运线路经营期限。经营期满后,运管部门根据经营者在经营期限内规范经营和服务质量情况确定其能否继续经营,切实解决客运市场“只进难出”老大难问题,做到有进有出,有序发展。

(5)创建道路运输企业品牌。

第一,加强管理者品牌意识。运输企业要不要创建自己的品牌关键在于管理者的有没有品牌意识。管理者没有品牌意识,就不可能打造出运输企业自己的品牌。因此管理者要加强品牌意识,注重做好品牌创建的策划,建立品牌创建组织,制订品牌创建规划,落实品牌创建责任,推进品牌创建,强化品牌管理和维护工作。第二,加强员工的培训教育。任何品牌的创建都离不开单位员工,道路运输企业品牌的创建同样对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运输企业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有计划地培训,有组织地练兵,有目的地比武,来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持之以恒和潜移默化地教育和星级服务制考核等来增强员工的文明、优质、诚信服务意识。努力发现和培养员工中的先进典型,并逐步培育成企业的品牌。第三,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安全是道路运输企业的生命线,要通过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充分利用gps卫星定位、行车记录仪、电子巡更、电子监控、危险品检查仪等科技设施加强安管,加强车辆人员的资质管理,提高安管人员素质,加强安全隐患检查整改,大力弘扬安全文化,努力营造安全氛围。第四,加强企业品牌的管理。要对企业品牌有计划地进行宣传、推广和维护。形成一套管理制度和体系,通过举办各种竞赛、创建、评比等活动进行品牌提升,借助竞赛、促销等营销手段进行品牌推广,充分利用简报、板报、条幅、橱窗、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品牌创建氛围,不断提高顾客的知晓度和认知率。

(6)加强道路运输企业的文化建设。

第一,企业领导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一件大事来做企业领导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一件大事来做、来干。以真抓实干、率先垂范的作风,做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组织者和推动者。要率先学习理解企业文化理论,认真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信息,以科学理论、现代管理和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做企业文化建设的“传教士”,承担领导企业文化建设的职责,做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设计者、第一宣传者、第一实践者。通过自身的行动,从基础抓起,

结合岗位规范、职责,在日常行为规范上下功夫,在职工普遍接受上下功夫,进行潜移默化的养成教育,塑造优秀的车站文化、班组文化,使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进车站、入班组、到人头。第二,企业职工要加强自己的主体意识,强烈的自主意识。企业职工要以企业为家、以主人的姿态全面地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为企业的兴旺发达出谋划策,为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奉献力量,与企业拧成一股绳,与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同呼吸,同进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企业职工要以对国家、社会、旅客高度负责的精神,尽职尽责,忘我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要以方便快捷、安全舒适、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旅客的满意和社会的认同。真诚的敬业精神。企业职工要热爱工作,勤劳肯干,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在业务上要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在工作中恪守职业道德,真诚待人,热情服务,让旅客“走好、走了”。热爱集体的团队精神。企业职工要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和集体主义精神,将个人与群体紧紧地连在一起,和谐共处,携手并肩,团结一心,勇于奋进。

2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运输乃至整个交通运输体系都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道路运输因其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而成为人们最早采用且应用最普遍的运输方式。随着道路运输工具的发展、道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和运输需求结构的变化,道路交通已成为区域间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人类社会已经形成了以道路运输为主体的新的运输大动脉。道路运输的快速发展与道路运输的管理是息息相关的,只有道路运输管理的好、管理到位,才能保证道路运输市场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光等.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毛德维.我国道路运输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d].硕士论文,2004.

[3]?赵惠祥.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社区运营的主要职责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规划、强化管理、管建并举、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构建和谐交通的要求,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改善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环境,切实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中心城市交通综合整治,确保今年年底前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1、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整治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部门职责落实,措施到位,基本形成管理合力。

2、交通拥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3、市民交通安全和法制意识增强,文明交通素质提高。

4、交通结构得到优化,道路设施、交通设施进一步改善,停车场(点)管理进一步加强,挪作他用停车场功能得到恢复。

5、无牌无证、假牌假证等交通违法行为减少,非法营运得到有效控制。

6、残疾人机动车营运进一步规范,实现有序管理。

三、组织领导

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工作由城管办牵头,市公安局、建设局、交通局、交警支队、新罗区政府等相关单位具体落实。涉及市公安局、交通局、交警支队职责范围内的综合整治工作,由郑如占副市长牵头落实;市城管办、建设局职责范围内的综合整治工作,由林兴禄副市长牵头落实。为明确职责分工,推进交通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依托相关部门成立7个专项工作组,各工作组具体单位构成及主要职责如下:

(一)综合协调组

牵头单位:市城管办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政研室,市建设局、城乡规划局、公安局、交通局、监察局、局、交警支队,市残联,新罗区政府

主要职责: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做好中心城市综合整治工作综合协调,具体负责综合整治工作中问题的协调、情况汇总和组织相关政策研究工作。

(二)建设规划组

牵头单位:建设局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市城乡规划局、财政局、新罗区政府、交警支队、市政维护处、园林中心

配合单位:市人防办、物价局、公交公司、出租车协会

主要职责:加大中心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中心城区近期拟建人行天桥建设步伐,缓解交叉道路口的交通拥堵压力。具体由市城管办协调,市建设局、城乡规划局牵头,各有关单位分工负责推进《××中心城区停车场(点)规范管理专项整治方案》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

(三)交通整治组

牵头单位:市公安局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城监支队、市残联、新罗区政府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交通局、教育局、民政局、物价局、工商局、质监局、沿街单位(含商店、酒家)

主要职责:科学合理组织交通流;重点整治无牌无证、假牌假证、套牌三轮摩托车;依法查处不按道行驶、随意调头、乱停乱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占道经营、占道为市、摆摊设点违规行为,还道路于交通;规范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营运。牵头负责《××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组织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打击涉牌涉证和违反禁行规定三轮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方案》、《××中心城区三轮摩托车管理实施方案》、《××中心城区残疾人三轮机动轮椅车规范运营管理专项整治方案》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

(四)非法营运整治组

牵头单位:市交通局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新罗区交通局

配合单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大队

主要职责:查处和取缔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道路客运经营、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轿车、小型客车和客货两用车的非法经营行为。重点治理中心城区非法运营车辆和倒卖客源、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牵头负责《关于开展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

(五)宣传报道组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

责任领导:黄卷庄

责任单位:闽西日报社、××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

配合单位:新罗区人民政府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突出重点,宣传政策,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和舆论氛围。

(六)监督组

牵头单位:市监察局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市监察局、效能办

配合单位:各专项整治方案牵头落实单位

主要职责:督查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落实情况,是否按整治工作方案认真履行职责、按时完成整治任务;对工作不落实,推进不力的单位实行效能督查。

(七)组

牵头单位:市局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市局、区局、市公安局、新罗公安分局,各专项整治方案牵头落实单位

配合单位:新罗区人民政府及各县(市)政府

主要职责: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和预防可能引发的群体性闹访事件的发生,及时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息诉息访工作。

四、整治重点内容

1、交通组织优化

根据目前中心城区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实际情况,采取路口渠化、单向通行、禁止左转、设置交通标志标线,交通技术监控等交通管理措施进行交通组织、控制。

2、交通秩序整治

(1)重点打击非法经营的组织者。打击非法经营的牵头者和组织者,特别是要打击欺行霸市、垄断市场强迫交易、带有黑社会性质的非法运营和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团伙。

(2)重点查处“黑车”。查处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道路客运经营、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轿车、小型客车和客货两用车的非法经营行为。

(3)重点治理主要线路、车站、宾馆、医院、商品集贸市场、旅游风景区、新建小区、大洋路口、城乡结合部等中心城区非法运营车辆和倒卖客源、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严厉查处节假日等客流高峰期间非法运营行为。

(4)重点整治无牌无证、假牌假证、套牌三轮摩托车,依法严处不按道行驶、随意调头、乱停乱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3、调整拥堵路段交通流量

对一中、二中、实验小学、松涛小学、××高中、市直机关幼儿园、实验幼儿园采取错时上学、放学。

4、交通结构调整

(1)三轮摩托车管理

严禁已达报废年限三轮摩托车上路行驶。依法查处达到报废年限仍上路行驶的三轮摩托车,并实行强制收缴报废制度。严格按照市政府[2000]9号公告要求限制三轮摩托车(含残疾人营运机动轮椅车)中心城区通行区域。

(2)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管理

按照公安部等七部委下发的《关于规范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运营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意见》(公通字〔2007〕28号)精神,进一步规范残疾人机动车营运管理,并通过置换等方式逐步淘汰。

(3)严厉打击、整治三轮摩托车销售、套牌市场,从源头上堵住不规范、不合法的三轮摩托车流入市场。

5、加强公共停车场和临时停车泊位管理

(1)全面排查中心城区范围停车场停车困难急需清理的四个办事处和西陂镇范围内停车场(点);调整居住小区停车场(点)设置;清理挪作他用的停车场(点),恢复停车场(点)的功能。

(2)对路边施划及人行道预设的临时停车泊位现状(数量、位置)开展调研,增设、调整中心城区部分道路临时停车泊位。

(3)全面排查、合理布局中心市区出租车候客点、招呼站点。

(4)根据中心城市发展要求,合理布局、建设公共停车场,并加强管理,发挥停车场应有功能。

(5)进一步强化道路停车点(位)管理和经营。

(6)区分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不同路段,制定停车场收费政策,通过价格杠杆,鼓励车辆停放地下停车场,提高停车场(点)利用率。

五、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7月1日至7月31日

一是牵头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制定相应实施方案,并开展动员部署;二是通过新闻媒体整治通告,广泛宣传城区道路交通综合整治目的、要求,倡导广大干部、职工、市民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自觉文明出行、文明行车;三是通过印制城市文明交通须知,制作宣传图版,悬挂宣传横幅标语,大张旗鼓,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8月1日至11月30日

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集中优势力量抓住整治重点内容,全力整治城区交通秩序。

(三)巩固提高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

对整治工作进行检验回顾,总结成功做法,查找不足,及时调整,巩固深化整治成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强化领导。开展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工作,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市政管理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深化认识,把思想迅速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深化整治工作,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有序文明畅通的交通环境。

(二)积极作为,务求成效。综合整治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各级各部门要发挥好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扎实的作风,抓好整治,确保畅通。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找出整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安排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立说立行,狠抓治理。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握重点,攻坚克难,持续推进。综合整治工作推进情况,各专项工作组应于每月30日前报送市城管办。

社区运营的主要职责篇6

一、指导思想

以保障群众安全、维护群众利益、提升城市形象为目标,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在广泛宣传发动,取得社会各界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改善城乡道路交通秩序,减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创造良好的城乡道路交通环境。

二、组织领导

县政府决定成立“三小车”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县公安局、县交通局、县民政局、县残联要建立相应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按照县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本辖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抽调足够力量,组织辖区内“三小车”整治工作。同时,要科学划定、设置停车泊位,规范交通秩序。

三、职责分工

县财政地税局、县国税局:负责对非法拼装、生产、销售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过程中的偷税漏税行为进行查处;落实整治所需资金,加强对资金运作的指导和监督,协助有关部门对依法处理的车辆进行处置。

县公安局:负责车辆牌证的收缴及日常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依法处理外地牌证车辆,处置执法过程中的暴力抗法以及突发性事件,配合县残联等有关部门做好新型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的选型和置换、查处违法制售车辆等工作。

县交通局:负责对非法营运“三小车”的查处工作,协助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县城管局:应依法履行工作职责,联合做好对违法车辆进行查处。

县民政局:负责落实将符合低保或困难家庭条件的残疾机动轮椅车主家庭纳入低保或困难家庭的工作,协调各乡镇(街道)做好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车主的安置工作,会同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做好外来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车主的返乡工作。

县局:在熟悉和掌握工作方案内容的基础上,对涉及本工作方案的群众投诉,做好接待和解释工作。

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统筹残疾机动轮椅车车主的筹岗安置就业工作,并协助各乡镇(街道)、县有关部门做好安置工作。

县工商局:负责落实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车主和三轮车工自谋职业再就业办理营业执照方面的优惠政策,依法查处非法拼装、生产、销售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瓶三轮车的行为。

县质量和技术监督局:负责对查扣的电动三轮车进行质量检测,协助县公安局和县残联等部门做好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的选型工作。

县残联:组织对辖区内残疾人轮椅车和电动三轮车运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按类别建档立册。负责做好新型残疾人专用车的选型工作,配合各乡镇(街道)、县有关部门做好残疾机动轮椅车车主的安置就业、自谋职业、车辆置换以及社会稳定工作。

县新闻办:负责做好整治的宣传报道工作。

县“三小车”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四个组:

1、底数排摸组

成员组成:县残联牵头负责,县公安局、县交通局等部门配合。

职责:组织对辖区内“三小车”运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按类别建档立册。

2、联合执法组

成员组成:县公安局牵头负责,县残联、县交通局、县财政地税局、县国税局、县城管局、县工商局等部门配合。

职责:(1)制定联合执法实施方案;(2)组织开展“三小车”路面整治工作,严厉打击非下肢残疾人和非本县户籍人员使用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无牌无证及外地牌照机动轮椅车在县区运营;(3)划定城区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禁止通行区域;(4)依法查处非法生产、拼装、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瓶三轮车的偷税漏税行为。

3、维护稳定组

成员组成:县局牵头负责,县公安局、县残联、县交通局等部门配合。

职责:(1)做好相关法制宣传工作,及时掌握社会稳定动态;(2)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和相关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控制和避免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3)协调处理有关突发性、,维护社会稳定。

4、就业保障组

成员组成:县民政局牵头负责,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工商局、县残联等部门以及各乡镇(街道)配合。

职责:(1)将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车主纳入低保对象;(2)帮助解决残疾人劳动就业、生活保障,落实有关从业人员自谋职业、再就业等办理营业执照方面的优惠政策。

四、整治步骤

整治时间为8月5日至11月31日,分四个阶段实施。

宣传发动阶段。

县“三小车”整治办公室整治通告。各有关单位要进行广泛宣传,使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三轮车等非法营运的危害性及专项整治的目的意义、目标要求和具体政策家喻户晓,取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通过宣传敦促车主限期自行妥善处置无证非法运营的车辆,自动停止非法营运行为。

集中整治阶段。

县公安、交通、工商、城管、残联等单位要抽调精干人员,组成联合执法队,在主要路口、重点街区和路段开展联合执法。对非下肢残疾人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未经登记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超排量和擅自改装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外地牌照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无牌无证三轮摩托车和电动三轮车,要进行依法查扣,并严肃处理。

巩固提高阶段。

县公安局、县交通局、县城管局、县残联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加强路面巡查,加大对“三小车”非法营运和交通违法行为的日常监管力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规范“三小车”管理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三小车”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县政府的决策上来,切实加强领导,严格按总体部署,细化方案,迅速行动、强化措施,确保整治行动全面、扎实开展。

(二)明确职责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按职抓落实”的责任要求,按职能分工把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

社区运营的主要职责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科学整合配置农村客运资源,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治理、各负其职、联动实施”为整治方针,以满足群众出行合理需求和打击非法营运为重点,按照“政府领导、职能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原则,在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下大决心,花大气力,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当前农村公共交通发展的突出问题,针对*地区农村由于道路交通环境不便、以及城乡改造过程存在就业困难,还有当地居民图方便省事、安全意识淡薄,从而逐渐滋生起来的非法载客市场,通过宣传、整治、规范,联合执法,加大对该地区违法载客行为打击力度,确保城乡公交顺利开通,为*地区居民营造平安、规范、和谐的交通出行环境。

二、整治目标

通过打击非法营运和整合现有农村客运资源,非法营运得到有效遏制,城乡结合部客运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公交服务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城乡公交一体化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公交服务较好满足群众出行的合理需求。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以交通、公安、工商、城市综合执法、当地政府和公交企业等为成员单位的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其他有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局综合整治办(梅华西路62号,交通大楼409室),日常联络机构设在*地区唐家交管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见附件)。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本方案的组织实施推动工作。负责检查、督促和掌握各部门分工负责整治工作进度,定期组织开展联合集中整治行动,及时反映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报告、总结各阶段综合整治进展情况。

四、部门职责与具体任务分工

(一)部门职责

综合整治工作由市交通局牵头,与高新区管委会、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工商局一并组织*片区运管、公安、交警、城市执法、工商、市场管理、市公汽公司等部门分头落实以下职责:

交通局:负责建立*地区客运市场综合整治组织领导机构;制定综合整治方案;协调、督促、检查整治方案落实情况。

运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交管站(所)负责落实*地区客运市场整治工作,有计划、有重点联合交警、城管、工商部门开展整治打击行动。

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地区治安管理及道路交通安全;完善金鼎市场公共汽车站、亭及相应通道交通管理标志的设置。

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地区市容环境的监管;完善金鼎市场及其周边的环境卫生管理。

工商、市场管理部门:负责*地区市场经营秩序的管理,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为改善该地区公共交通服务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高新区管委会(唐家镇政府):负责组织发动镇、村政府及居民支持和参与综合整治工作。开展综合整治宣传教育活动;协助管理金鼎市场秩序,消除阻塞交通的安全隐患;解决金鼎市场公共汽车首末站用地,为公共汽车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建立群众监督举报制度,发挥社会及舆论监督宣传作用。

市公共汽车公司:负责建设金鼎市场公共汽车首末站、候车亭,制定*地区公共交通的合理运行方案,针对当地居民出行难问题,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服务。

(二)任务分工

1、宣传工作

(1)针对*地区居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常识缺乏现状,发挥行政村居委会作用,深入调查摸底,开展对参与非客车载客所有人、驾驶人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促使其主动退出客运市场;发挥区政府部门职能作用,通过有效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全过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建立安全宣传联系点、落实宣传联系人,耐心做好当地居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广大群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农村交通秩序环境,保障农村小公交模式的顺利开行(高新区管委会负责、区属部门配合)。

(2)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刊物等媒体,营造*地区客运市场综合整治声势,大力宣传开展整治工作的意义、方针、政策,公布对违法、违章从事道路运输活动处罚的各项法律、法规依据,宣传乘坐非营运客车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危害性,使车主及老百姓了解市场整治的情况,鼓励有奖举报,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整治活动(综合整治办负责、辖区运管部门配合)。

(3)做好方便群众出行、创新公交模式的舆论宣传工作。在*地区沿途公交停靠站点设置宣传牌、张贴标语及宣传画,沿线发放宣传单及宣传小册子,及时向社会公布小型公交运行模式、服务时间、开行时段,以及途经行政村、自然村停靠地点等。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印发小册子等,大力宣传公交优先政策、农村公交运营方式,使当地群众了解公交企业为发展农村公交作出的贡献,熟悉小型公交车的开行服务时间和上落点,选择乘坐公交车出行,支持公交企业普及农村客运市场(市公共汽车公司负责)。

2、市场秩序维护工作

(1)对*地区道路的安全管理负总责,建立相应的镇、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本区域管理重点,组织开展针对管辖区域非客运载客车辆的调查摸底,重点做好“四查”:查是否有牌有证、查是否有违法载客行为、查是否经过安全技术检验、查是否投保第三者责任强制险,实行登记造册,定期通报公安、交警、交通运管部门备案。做好宣传教育、集中整治、长效管理等各项工作。掌握本地区违法载客存在的事故隐患情况,督促镇、村政府、各部门落实防护、防范措施,切实消除隐患,确保本区域无违法载客现象的发生(高新区管委会负责,镇、行政村配合)。

(2)密切关注*地区综合整治期间发生的社会不稳定因素,防止聚众滋事、人为破坏公共交通站、亭设施,重点加大对金鼎市场的治安管理力度;加强对无牌无证机动车的监督检查,逐车落实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强化路检路查密度和力度,凡摩托车、农用车、面包车违法载客的,一经发现,即依法从严查处。重点加大对*地区市场旁边的路面监控和路查、路检力度,取缔无牌无证、假证假牌车辆,打击防碍公务或聚众闹事等违法活动(市公安、交警部门负责)。

(3)禁止在金鼎市场内无证照经营、乱摆乱放和车辆乱停乱放(市工商部门负责,金鼎市场公司配合);对金鼎市场周围环境出现的乱摆乱卖、无照经营、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违法违章行为进行查处,维持良好的市容卫生环境(市城管执法部门负责)。

(4)组织*地区相关执法部门建立联合整治队伍,落实各部门联合行动人员名单,突出重点区域、路段、路口,采取联合检查和动态巡查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在金鼎市场候车亭、公共汽车首末站周围巡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广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等规定,从严查处违法载客行为。该处罚的坚决依法处罚、该拆除的坚决拆除、该卸客的坚决卸客,坚决做到违法状态不消除不放行(市交通局负责,辖区运管部门配合)。

3、公共小巴站、亭建设工作

(1)落实金鼎市场周边设立临时公交首末站及候车亭的选址问题。协助公交企业做好相应的场地租用、规划建设报批、设置道路交通管理标志等工作,确保公交站亭顺利施工(高新区管委会负责、市交警配合)。

(2)落实金鼎市场周边设立临时公交首末站及候车亭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制定相应建设方案和施工计划,签定租用协议,确保如期完成建站施工任务(市公共汽车公司负责)。

4、公交运营服务工作

(1)协调督促市公共汽车公司制定*地区公交小巴线路运营方案;加强对行政村通车情况和公交首末站及候车亭设置情况的检查督促;结合*地区居民出行特点,支持公交企业因地制宜、灵活开展客运班车通村工作,并对基本符合营运条件的当地居民自备车辆加以规范、吸纳,引导企业既减少管理成本又防止恶意竞争,采取多种形式保证班线的正常运营(市交通局负责,辖区运管部门、高新区管委会配合)。

(2)在金鼎市场公共汽车首末站、候车亭建设竣工提交使用基础上,按期实施*地区公交小巴线路运营方案。提前做好运营模式和运营线路、投放车型等广泛宣传工作,向当地居民印发有关公交小巴运营线路、运营时段、开行时间、停靠站点、交通法规知识等内容的宣传手册。密切关注运营进展情况,及时制定有关线路调整、运力增加计划。通过现有线路延伸或调整、开辟新线、开通区间车、行政村车等方式,科学构建客运网络,切实解决当地居民出行难问题(市公共汽车公司负责)。

五、整治步骤和时间安排

综合整治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统一组织、联合行动、集中打击和各职能部门自行加强日常监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一)准备阶段:11月20日—1月15日

1、制定整治方案,健全组织机构,明确任务分工,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做好召开联席会议准备工作(市交通局负责)。

2、落实金鼎市场公交站亭规划设置及相关申报手续(高新区管委会、市公汽公司负责)。

3、完善公交运营基础设施(金鼎市场公交始发站选点、建设、交通管制标志和标线的划制),做好制定运营方案、调整线路、增加运力、加密班次、延长服务时间等准备工作(市交通局、市交警支队、市公汽公司负责)。

(二)实施阶段:1月15日—2009年2月30日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电视台、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城乡公交一体化宗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积极引导*地区城乡居民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公布对违法、违章从事道路运输活动处罚的各项法律、法规依据,宣传乘坐非营运客车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危害性,使车主及老百姓了解市场整治的情况,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整治活动(高新区管委会负责组织,相关部门配合)。

2、建立联合整治队伍。*地区交管、交警、城市执法、工商等部门采取联合检查和动态巡查相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加强车辆路查路检,取缔无牌无证、假证假牌车辆,打击“拉客仔”,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从严查处违法载客行为,坚决做到违法状态不消除不放行(市路运处负责组织联合打击行动,相关部门配合)。

3、整顿金鼎地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打击、取缔乱摆乱卖和无照经营、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违法违章行为,为完善该地区公交服务提供良好的市容卫生环境(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市工商及金鼎市场管理部门配合)。

4、完善*地区公共交通服务。及时调整、开通*地区镇内及镇到村、村到村公交线路,增加运力、加密班次、延长服务时间,改变运营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出行合理需求(市公共汽车公司负责)。

5、及时跟踪、收集、汇报和妥善解决整顿实施阶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综合整治办公室负责)。

(三)总结阶段:2009年3月1日—4月31日

1、总结整治工作的经验教训,巩固成果,查找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努力提高农村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工作分工提交总结材料,综合整治办公室负责收集汇总)。

2、建立长效机制。整治工作结束后,建立起定期召开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实行部门责任制,形成职责明确、通力协作的良好互动机制。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地区客运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阶段性矛盾的一种表现,是目前农村客运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次综合整治对探索解决农村客运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此,各单位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抓好综合整治工作,增强抓好农村客运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抽调精兵强将,确保整治任务的圆满完成,实现综合整治预期目标。

(二)搞好宣传,减少阻力。各有关单位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当地政府部门职能作用,利用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综合治理的目的意义,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争取群众对综合治理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提高群众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减少冲突,化解矛盾,确保综合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三)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在整治过程中,各执法部门要用好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要依法办事,文明执法,妥善处理各类矛盾,防止矛盾激化。

社区运营的主要职责篇8

论文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化运作模式

一、背景分析:大部制改革与新时期的挑战

(一)大部制改革对社会保障系统的影响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实行“大部委制”的理念,政府机构改革逐步向“宽职能、少机构”的方向发展,国务院所属机构中的一些部门进一步整合,政府部门的管理范围变广,职能综合性变强;2008年2月27日,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与《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以“大部委制”为特征的新时期以来的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正式启动。首批机构改革之一就是撤销人事部、社会保障部,成立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大部制”的实施,对我国社会保障系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表现在社会保障系统职能的重新梳理与界定,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成立后,明确了划入的职责、取消的职责、划出移交的职责以及加强的职责,进一步规范了职责的归属,其中社会保障系统职责也进行了整合与重新界定。其次,表现在运作机构的整合与人员的调配,原社会保障部共设有15个内部机构,人事部共设有13个内部机构,实行“大部制”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共设有23个内部机构,实行了相应的机构精简与机构的整合,同时也重新定义了具体岗位的工作职责,对任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还表现在对系统职能运作方式的重新考量,传统的社会保障系统的运作方式几乎全靠政府之力,政府负担过重,操作方式单一,对运作方式需要进行继承和创新,同时实施大部制后,社会保障系统职能的改变也要求系统的运作方式根据具体的职能采取不同的方式,这样才符合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初衷。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保障系统提出新要求

改革开放30年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特征对我国社会保障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保障服务对象扩大以及社会保障统筹的难度加大等方面。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保障系统的养老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截止200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11.6%,养老金和老年人口医疗费用负担压力越来越大;高龄、空巢和失能老人越来越多,针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需求日益扩大。与此相对应,我国养老保险、老人医疗保险制度必须实现制度创新与进一步的完善,为老年人口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妥善解决老龄化问题以及我国“未富先老”的问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凸显了我国社会保障系统的城乡统筹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主要城市的城市化率显著提高,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城乡结合部的社会保障并没有完善的衔接体制,相关的城乡社会保障的统筹机制不健全,不利于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要求我国社会保障系统重视体制创新,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顺利衔接与统筹。

人口加速流动使我国社会保障系统服务对象扩大,对社会保障实现全社会统筹提出了要求。如今人口的流动不仅包括数量巨大的民工潮,不同地区问中高端人才的流动也已越来越普遍。多种类、大数量的人口流动使我国社会保障系统的服务对象扩大,比如城市社会保障系统已经开始考虑农民工的有关保险问题,同时就业人口在不同省市间广泛流动也要求我国的社会保障系统能够实现社会保障的全社会统筹,比如养老保险的接续、医疗保险的转移,这些也对社会保障系统的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社会化运作的必然性:新时期社会保障系统的职能定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规定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主要职责包括:拟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政策,拟订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流动政策,拟订统筹城乡的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等方针政策的研究、规划、制定工作;统筹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负责就业、失业、社会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等核心工作;负责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行政机关公务员综合管理、农民工工作、劳动关系协调、公务员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等相关的专项工作。

从规定可以看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按照整合职能、提高效率的原则,主抓核心职能工作的宏观指导方针政策的制定和主要信息如就业、保险基金的预测预警等信息的提供、重大工作如军转干部、农民工权益保护等工作的落实;同时取消了一些细节性的具体操作工作,如制定技工学校年度指导性招生计划、制定企业惩处职工的基本准则、综合协调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工资政策等,移交了制定中国公民出境就业管理政策,境外就业职业介绍机构资格认定、审批和监督检查、技工学校评估认定工作等职责。这样的职能设定,一方面可以促使政府可以集中有限资源办理有关国计民生的核心事务,提高办事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具体的操作事务更具灵活性,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激励和促进作甩同时,这样的职能定位也使得我国社会保障部分职能的运作可以实行社会化运作的方式,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高全社会的积极性,提高公民社会的进步程度。

三、社会化运作的可行性:部分职能社会化运作模式建议

社会保障系统的部分传统的服务性与事务性工作职能实行社会化运作,是建立精简效能系统的重要辅助措施,可以进一步明确社会保障系统的职能定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减轻体系内的公共财政负担,集中资源用来更好地履行其承担的公共职责。在内容上,社会保障的社会化主要包括“服务对象社会化、资金来源社会化、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化、服务设施社会化、服务队伍的社会化”。在运作形式上,社会保障部分职能实现社会化的运作,主要可以采用市场化运作及非营利组织介入的运作方式。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系统的部分职能实行社会化运作,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人手:

(一)引入职业化管理机制,实现资金的统一管理与发放积极开拓融资渠道,可引入职业化的管理机制,应联合相关服务机构,实现社会保障资金筹集、管理、使用、发放的社会化。

在融资方面,可以发挥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的力量筹集部分资金,作为社会保障资金的重要补充。社会保障资金的不足是不能实现服务对象社会化、将全部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政府及企业承担了绝对比例的社会保障资金,资金来源单一,公共财政负担加重。采取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扩充资金来源,应当成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主要努力方向。一方面,可以积极吸收非营利组织的资金,非营利组织有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其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政府性基金和资金附加收入,以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社团会费收入、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等数十种。非营利组织的加入,可以使融资渠道更加广泛、捐赠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从而极大地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运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探索扩大福利发行规模的途径,使福利收入成为社会保障的一项较稳定的收入来源。

在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方面,可以引入职业化的管理机制,通过委托诚信好、信誉高的基金管理机构,将部分社会保障资金用于具有稳定收益的投资,用活用好社会保障资金,实现资金价值的自我增值,扩充可用资金的容量。在资金的发放方面,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发放的社会化发放方式,联合银行、邮政等相关服务机构,建立资金发放的统一给付系统,缩短资金发放环节,提高资金发放效率。

(二)建立规范化养老机构,实现养老服务的社会化

建立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机构,倡导多元化的养老方式,培育并明确家庭赡养义务,实现养老服务的社会化。

在老龄化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传统的政府养老、单位养老及家庭养老的方式均已不能很好的承担养老负担,需要吸收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

对此,可以通过政府提供赞助资金,民间组织或者私人兴办养老机构的“公助民办”方式,或者政府投资兴办养老机构、民间组织或者私人实行运营的“公办民营”方式,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养老机构,培养具有责任心和专业技能的养老护理人员,积极探索多种临终关怀、社会照料、老年护理等多元化的养老方式,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在养老照料方面的不足和缺失。

同时,基于“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以及家庭在老人心理及精神健康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通过舆论宣传教育等方式培育家庭子女养老的意识,通过子女收入按一定比例上缴养老费用等措施明确养老义务,重塑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养老的氛围,构建家庭养老的责任机制,联合社会保障系统,妥善解决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挑战。

(三)建立新型精简机构,保障职业技能教育及培训工作的社会化

进一步明晰职能定位,通过政策制定及对相关机构的监管,实现职业技能教育及培训工作的社会化运作。

在建立新型的精简及服务型机构的过程中,社会保障系统应该进一步明确并规范其职能,加强其在“组织拟订职业分类、职业技能标准,拟订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制定职业技能鉴定政策;在国家教育工作方针、政策指导下,制定技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审批管理技工学校;制定企业在职职工技能培训失业人员、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以及就业训练中心、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培训机构的规划及政策”等方面的政策及制度的制定能力。将具有依附性的具体的教育、培训工作放手于市场,通过市场上的培训机构来完成,这样可以积极调动市场资源,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节约行政资源,明晰主要职能,排除行政机构的利益关系,使其能够更加客观中立的制定政策,监管运行机构,从而从制度上保障职业技能教育及培训工作的社会化运作。

(四)健全就业服务网络,实现市场机制对就业与再就业过程的影响

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建立职业介绍机构,建立、健全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对盈利性职业介绍及劳动力派遣机构的管理,实现就业及再就业服务体系的社会化运作。

在社会劳动力流动进一步加快、多种行业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建立、健全就业服务网络是社会保障的一大重要职责。但是,传统的设立在社会保障机构下面的职业介绍中心,运作的效率及现实效果强差人意,而社会上的盈利性职业介绍机构又涉及到诚信不够、缺少强有力的监管等问题。所以,在就业及再就业服务网络的建设方面,社会保障机构可以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力量、非营利组织等建立人脉关系广泛、具有诚信与奉献意识的免费职业介绍机构,扩展职业介绍渠道,广泛搜集职位信息,对职位推荐实行专业的服务,提高就业及再就业服务体系在劳动力流动、下岗职工再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初次就业及海归高端人才就业等方面的作用。

同时,加强对盈利性职业介绍及劳动力派遣机构的监管,提高其诚信度,切实保障求职者的利益,将市场力量引入规范轨道,积极调动市场机制在就业及再就业过程中的影响力。通过社会力量的加入及对市场机制的规范及监管,有效地实现就业及再就业服务体系的社会化运作。

(五)完善社区机制,加强社会保障体

完善社区支点的自我建设意识完善社区的机制建设,提高社区福利,提升社区在社会保障系统职能社会化进程中的支点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社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载体,以前的单位社区现在已经演化为社会化社区,社区也成为社会化程度最高的基层组织,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支点。

完善社区的机制建设,培养社区共建的意识,加快进行社区社会保障设施如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幼儿园、老年人服务机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等社会服务机构的场所及设备的硬件建设,提升社区的福利水平。加强社区服务组织的建设,如社会保险金发放机构、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再就业指导及培训机构,培养年轻化、专业化的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增强社区成员的自我建设意识。新型社区是社会保险管理社会化、社会福利社会化、社会救助及社区服务的社会化等相关社会保障职能的社会化的物质基础,是实现社会保障系统职能社会化的主要支点。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可以加速社会保障系统职能社会化的进程。

四、结论

社区运营的主要职责篇9

一、实行社会公共资源有偿经营的时间和范围

从2009年1月1日起,在我区范围内,公共资源开发权、使用权、广告权、冠名权、特许(垄断)经营权一律实行有偿经营,即申请经营者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程序,经招投标或拍卖等方式取得有偿经营权后,向区政府主管职能部门交纳有偿经营资金,才能开展经营活动。我区应由区主管职能部门颁发有偿经营权证(格式由区财政局统一制定)实行有偿经营的社会公共资源项目如下:

1、国道、陈沙公路及城区范围内公共场所户外广告牌设置和广告权;

2、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设施的广告权、冠名权;

3、跨省长途货运、客运;

4、跨区公交线路营运;

5、机动车辆检测、汽车和摩托车驾驶员培训,小汽车车牌(私有);

6、机动车占道停车场;

7、网吧;

8、加油站;

9、国有土地、海域、场地使用;

10、未纳入市统一管理范围的砂、石资源开采及经营;

11、保安器材经营。

二、落实区直属有关职能部门工作职责

区建设城管、交通、公路、公安交警、文化、经贸、规划国土、海洋资源等涉及社会公共资源管理的主管职能部门,应于2008年12月底前完成下列工作任务:

1、对照本工作意见规定的公共资源项目范围,明确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公共资源经营项目,了解当前这些项目在我区范围内的经营状况,拟订严格、科学、规范的有偿经营计划;

2、拟订有偿经营权招标拍卖底价;

3、拟订本部门社会公共资源有偿经营管理工作方案(包括特许经营计划、特许经营权拍卖底价、招标拍卖方式、日常管理方法、监管责任等方面内容),征求区财政及相关职能部门协办意见后,与区财政及相关职能部门联合上报区政府。区政府审核同意后拟订正式文件向全社会颁布,作为有关职能部门社会公共资源有偿经营的操作依据。

4、工作方案确定颁布后,按方案规定程序完成有偿经营权招标拍卖工作,颁发2009年度(或以后若干年度)有偿经营权证。

5、上交有偿经营权拍卖收入。

2009年1月1日后,市场主体在本工作意见规定的经营范围内未取得有偿经营权的任何形式的经营活动一律应停止经营,有关职能部门不给予办理各项前置性行政许可,须取得而未取得前置性行政许可的,工商部门不得办理营业执照,税务部门不予办理税务登记。原已办理的其有关许可有效期届满后按本工作意见办理,由各有关部门按其职能依法查处。

三、开展非税收入重点检查

区直各具有执收、执罚职能的部门,应对本部门执收执罚项目的征管工作进行全面自查,对照有关政策纠正征管工作存在问题,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确保执收执罚收入及时足额上交财政。对下列项目要进行重点检查,对检查发现问题进行重点整改:

1、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土地出让金、土地有偿使用费、开垦费、土地价款的征收管理情况,已使用土地拖延和不按规定交纳各项税费的项目;

2、建设与城市管理局各项建设收费管理情况,清理历史遗留的“八无”工程进展情况,新区设置以来没有办理报建手续的建设项目的清理取缔情况;

3、环保局排污费征收管理情况;

4、水利局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情况,包括无证、无计划抽取地下水的情况。

上述重点检查项目的主管部门应于2008年12月底前完成自查工作报告和整改工作计划报区政府。对原征管制度不完善的,要拟订相关制度方案报区政府审批并于2009年1月底前颁布实施,确保2009年度起取得成效。区政府将于年底前组织专门小组对上述重点检查项目的自查和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具体时间另定。

四、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

所有非税收入包括:社会公共资源有偿经营、土地统征统管、收回处置闲置土地、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罚没、按规定应纳入财政管理的政府捐赠收入均应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额上交区财政。区财政按各项政策规定拨付各类专项业务经费。区财政局要对现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项政策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对存在问题于2008年12月上旬前提出整改意见报区政府。对尚未出台制度的社会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要拟订处理好部门与财政关系、调动部门管理积极性、确保部门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相关管理制度方案报区政府审批并于2009年1月底前颁布实施。

五、加强领导,强化监管

区政府成立社会公共资源实行有偿经营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黄蘅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陈水雄、区财政局局长蔡珏夫任副组长,区经贸局、公安分局、规划国土局、城管局、交通局、文化局、海洋渔业局、公路局局长和区财政局分管副局长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吴茂财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各有关主管部门派员参加。

要强化监管,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对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工作的监督检查责任如下:

1、财政部门主要负责协调各部门公共资源有偿使用及其他非税收入工作方案的制订及涉及“收支两条线”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2、监察、纠风部门主要负责对有关部门落实公共资源有偿使用土地统征统管及“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查处违纪违法问题;

3、物价部门主要负责对公共资源经营权、闲置土地拍卖底价的检查监督、收费项目和标准的清理整顿并根据上级政策及我区情况及时调整收费标准;

4、审计部门主要负责对公共资源管理部门和执收执罚单位开展审计工作;

社区运营的主要职责篇10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1]社会办养老机构作为非营利组织在微利情况下如何实现机构内部管理、维持机构内部运营成为一大难题。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多数中小型养老机构偏向于“家长式”管理模式。“家长式”管理模式在公司治理方面多表现为主要股权始终集中在少数创始人(实质控制人)手中,出于决策效率的考虑,公司经营决策一直多由实质控制人亲历亲为,董事会的决策参与多为法规要求的“摆设”[2]。有学者在分析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要创新管理制度、建立智囊监察团制度和总干事制度[3],从制度层面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进行改进。经考察发现,中州市佳和养老集团①作为目前拥有12家直营养老机构、3家加盟养老机构、3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多个互动养老联盟基地的全国连锁经营的养老企业,其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与大多数社会办养老机构存在本质区别。本研究在对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办养老机构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其与佳和养老集团的管理模式、发展状况对比,从机构角度探讨“家长式”与现代化管理模式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的影响。

一、“一家之长”做主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家长式”管理模式下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其院长不仅作为机构的所有者,亦是机构内部管理的决策者,内部管理层级少,缺乏明确的组织结构,作为一家之主的院长拥有绝对权威,机构内部员工大多身兼护理员、保洁员等基础性职位,极少参与机构内部管理活动。

个人兴办的家庭式养老院,其机构内部组织结构简单,呈“院长―护理员”线型结构,除院长以及少数几个护理员外,并无详细的职能部门与制度安排,机构内部所有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均由院长负责。温馨老年公寓院长表示:“俺们院子小,工作人员加上俺也就四个人,都是自家亲戚,大部分事儿都俺一人干,他们也就打打下手。”

中型社会办养老机构对家庭式养老机构做出了一定的改进,在机构内部形成了初步的部门层级划分。如家美养老院设有颐养中心、老年公寓两家,颐养中心专门为失能老人提供服务,老年公寓更多则是服务于自理老人。作为一家小有成就的养老院,家美养老院进行了院长、副院长、维修处、膳食处、护理处的简单划分,其内部组织结构呈“职能型”初步形态。尽管如此,作为机构所有人的院长依旧拥有绝对的领导决策权。安乐养老院尽管建立时间短,但自成立之初便有了明确的部门职能划分,并设立有董事会。

二、分工合作运营

相比起上文提到的几家社会办养老机构,佳和养老集团自1999年的两层养老公寓发展至如今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的大型集团,离不开其“内脏”――内部管理模式的功能发挥。佳和养老集团建立了清晰明确的组织架构,改“家长式”集权制度为现代化授权管理,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类似于多数集团化企业,佳和集团总部设立董事会、顾问委员会、监事会委员会,以及行政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运营管理中心、项目管理中心、服务推广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六大部门以维持其日常运营。董事会定期召开股东大会、监管集团的日常运营,对重大事项的决策进行讨论与制定,充分发挥其在机构日常管理中的作用。

为监督集团的日常运营,佳和养老集团建立了监事委员会,负责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建议等。①董事会、监事委员会以及由养老行业多位知名专家共同组成的专家顾问委员会的存在,有效避免了佳和内部的“家长式”管理,使集团管理向科学化靠拢。此外,佳和养老集团的六大职能部门分工明确。行政管理中心主管对下属公寓的检查,以及评估标准的修订、员工的薪酬标准等。财务部门负责集团资金的筹措和运营资金的管理;运营管理中心负责集团内部的日常运营,以及对外的机构拓展;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制定公司项目管理制度及项目管理流程,在集团范围内推进项目的规范化运作,检验集团项目管理机制的缺陷,提出项目管理过程的改进建议;服务推广中心负责将集团三大业务:机构老人入住业务、互动养生推广业务以及社区老人服务业务;文化教育中心负责老年人文化娱乐生活、集团对外新闻宣传、集团内部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理念的更新等。

三、分权直属管理

为方便对老年公寓的管理,佳和养老集团给下属老年公寓以一定的自主权。佳和老年公寓为“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弥补了直线型结构权力集中、职能型多头领导等的弊端,更有利于协调统一管理。公寓由公寓部主任与各部门行政主任、护理主任共同管理公寓的日常运营,并定期向集团总部报备。集团只负责下属公寓的总体运作,具体日常经营则由各公寓自行负责。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亦具有明确的职能划分。服务部主任直属上级为董事长,负责服务中心的部门的整体管理、与政府部门关系的协调、员工职业培训、社工招商加盟等工作。服务部区域经理由服务部主任负责,对社区日常活动进行监督指导,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业务联系,制订每月、每年的活动计划等,同时,每日下班前需向总部提交反映个人情况的工作日报,方便总部了解其工作情况。②

除了为老人服务的服务部,信息部也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一大重点部门。由信息部主任对服务加盟商家、社区居家呼叫中心进行管理,并进行居家养老网络宣传,直接对董事长负责,并定期向集团总部汇报工作。③信息部下设市场部、网络部与呼叫中心。市场部负责市场分析、企业信息采集与分类、社区经营等,以确保服务中心的工作正常运转。网络部对服务中心的网站进行日常管理,并将信息中心的订单、客户信息每周进行汇总上报。呼叫中心负责12349呼叫平台的管理、客户信息管理等工作。

四、佳和经验及启示

为实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提出的“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的目标,各地政府争相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助力养老产业迅速发展。在这样一个社会现实中,佳和养老集团依旧在众多产业中脱颖而出,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它企业化的组织结构。

相比于传统的中小型养老机构“家长式”的组织结构,佳和养老集团现代化的组织结构对于其内部治理与服务推广显然更有裨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机构整体目标的把握上,传统的“家长式”管理缺乏长远规划,机构的决策权由院长掌握,易导致机构内部的经验化治理,脱离众人智慧,往往使决策目标局限于眼前利益而忽略了机构自身的战略性发展。佳和养老集团自建立以来便注重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采用现代化的组织架构,重大决策不再由机构所有者一人做主,而是由董事会商议后决定。同时,佳和养老集团注重对集团发展目标的制定,董事会定期为集团的发展制定战略性发展方向,集团下属各部门会参照战略性目标制定各部门的年度、月度、周度运营目标,进而实现集团内部科学化治理与战略化发展。

第二,在市场推广方面,大部分中小型社会办养老机构并不具备向市场进行服务宣传与推广的专业素养,各养老机构的服务推广往往依靠老人之间的口口相传。佳和养老集团虽不参与老年公寓与社区居家服务日常运营的过程,但却在集团内部设立运营管理中心管理其大体运营方向,设立服务推广中心与企业文化中心,在做好养老服务的同时,将自身的发展经验转变为生产力,通过DV拍摄、文字记录等方式日常生活、文艺汇演、出游娱乐等,并通过网络媒体进一步进行宣传与推广,使佳和的养老服务得以更好地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