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养老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39:04

农村社区养老现状篇1

摘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河南省实现城乡居保全覆盖的背景下,通过对尉氏县农村的实地调研发现,作为河南省第三批试点地区,农村养老观念落后、农民群众对政策认识不足、参保水平低、“捆绑式”参保方式欠缺人本精神等问题广泛存在。为促进城乡居保政策的更好发展,以后要做好制度的宣传工作,提高政府财政的养老金待遇补贴,出台特殊老年群体享有养老金的专项措施,建立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确保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关键词:后期试点地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社会保障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将社会保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自2009年起河南省政府接连颁布一系列文件,全面开展工作实施城乡居保制度。2012年7月31日河南省实现了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参保人数和领取享受待遇人数分别达到4610万人和1049万人,居全国第一;参保率达到9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全省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距离实现在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战略目标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因此,当前研究我国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状况和存在问题非常重要。河南省政府2009年开始全面开展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行工作。作为制度未覆盖的四成县区之一,尉氏县是城乡居保政策后期试点地区的典型代表,面临的具体实施任务非常艰巨。文章基于对尉氏县洧川镇、永兴镇、大桥乡的实地调研,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3份,有效回收率为97.7%。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文章涉及未经标注的数据,皆为统计软件分析所得。

一、尉氏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现状

1.人口老龄化程度高,观念落后,家庭养老为主要方式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人口老龄化开始起步,到21世纪已经发展到高速化阶段。如图一所示,河南省65岁以上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也是居高不下。在我们的调查中,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54.9岁,60岁以上老人占45.1%,而关于“家中是否有60岁以上的老人”一项选择,72.3%的答案是肯定的,并统计出每家60岁以上老人的平均个数为1.15。这些数据表明农村的人口老龄化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家庭养老一直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赡养老人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老人也认为子女养老是他们唯一的可靠选择。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也在向城市“4-2-1”的家庭结构发展,家中年轻人数减少,赡养老人的负担大大加重;近年来,大批的农村年轻人外出务工,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剩下老人孩子在家中留守,老人不但没能享受天伦之乐,反倒还要承担起农耕的责任。这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新的宏观经济形式下,已经不能作为唯一的养老方式,老人们虽然认为家庭养老是他们最依赖的方式,然而新情况的出现也让他们察觉到传统的家庭养老不该是唯一的选择。调查显示,53.3%的人对自己的养老问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担心,而依旧有48.4%的人表示寄希望于子女养老或自己存钱养老。

2.农村居民对城乡居保政策认识不足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尽管城乡居保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尉氏县人社局也加大力度宣传政策,而仍然存在部分农村居民对我们的城乡居保政策认识不清楚。调查中,受访者的参保率高达90.4%,而其中基于“为自己将来养老考虑”的原因参保的只有39.9%,甚至有28.8%的参保人表示自己参保的原因只是随大流。具体情况如表1。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起步晚,相应的机构和组织建设相对滞后,农民的家庭养老意识也比较浓厚。对于了解这样的国家政策的积极主动性不足,这些都是需要一定时间来改变的。

3.城乡居保覆盖范围大,但保障水平偏低

尉氏县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制约了政府在社保方面的财政投入。制度实施时对于年满60岁的老人直接每月发放60元的基础养老金。60元中55元为国家财政补贴,5元为县财政补贴。60元的基础养老金即使在生活成本相对城市较低的农村也并不能保障一个老人的基本生活。调查中,34.9%的领取养老保险金的老人表示,60元的基础养老金对于生活的改善并没有起到显著的作用。在参保人员中,大部分也是选择较低的缴费水平进行参保。城乡居保的缴费标准目前设定为每人每年100元到1000元十个档次,参保人员可自主选择档次缴费;省、市财政为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每人每年补贴30元。受访的参保人员中大部分选择了最低档次的100元进行缴费,具体缴费档次分布如表2所示。而63.6%的人也表示,如果政策是多缴多得的话,他们愿意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这些说明现行制度对农民选择较高档次缴费水平的激励不够。

4“.捆绑式”的参保方式不能完全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现城乡居保方案虽然规定年满60岁的老人不用缴费,可直接领取每月的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否则老人将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虽然捆绑式的参保方式有利于扩大参保范围,鼓励年轻人参保,而存在部分老人的年轻子女在外求学或者工作,农民身份还不确定,或者部分年轻人保留自己的自主选择权,也不能够强制他们参保。然而,各种外界因素导致这部分家庭的老人不能享受养老待遇就发挥不了我们社会保障的保障作用,更有失以人为本的精神。

二、促进城乡居保制度推进的对策建议

1.做好制度的宣传工作,加强农民的参保意识,提高参保率

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人际交往范围狭窄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农村居民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知之甚少,对政策的理解能力也相对偏低,所以其参保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引导和宣传力度。

首先,应注重采取综合性多样化的措施手段,宣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一项惠农政策从实施到推广,使广大农民从不了解到了解,再从了解到参保,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方式,如悬挂横幅、刷写标语、设宣传栏、入户讲解等等。其二,要做好政策宣传的人力资源队伍保障。建议组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推广小组,对城乡居保办事人员加强培训,分期分批地组织人员深入到农户中间进行宣传讲解,把党的强农惠农的思想传播到广大农民的心中。再者,政策宣讲的同时,还应注意披露“养儿防老”这一传统思想的弊端,形成城乡居保推进的良好氛围。宣讲力求使农村居民了解“养儿防老”的负面影响,促使他们相信城乡居保是一种有效抵御风险、信誉度较高的养老方式。

2.提高政府财政的养老金待遇补贴

从当前的养老金发放情况来看,较低的养老金待遇虽然可以减轻一点生活压力,但对于维持农民的基本生活而言几乎起不到保障作用。由于城乡居保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补贴,所以从根本上讲,各级政府应对适当提高养老金待遇标准负有基础性责任。

首先,政府应对养老金待遇支付加大财政补助份额。中央政府应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的给付标准,并建立养老保障待遇适时调整的储备基金,以保证参保农民领取的养老金能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变动相适应。其二,各级政府应对经济薄弱地区给予更多的资金投入,并且地方政府应该列出专门的财政预算,保证财政补贴资金的落实到位,从而保障参保农民能够按时足额地领取养老金。另外,对于连续参保缴费15年以上的农民应适当给予财政补贴照顾。虽然国家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农业仍然是一个低收入行业,农民务农的收入对于维持家庭生活还是存在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城乡居保的缴费确实给总体收入不高的农民家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担,他们的积极缴费在一定程度上为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有必要对此给予政策性的鼓励与扶持。

3.及时出台特殊老年群体享有养老金的专项措施

许多农民对家庭“捆绑式”参保的政策规定怀有疑问。这种家庭联动机制虽然反映了城乡居保的“社会化”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社会道德的要求,但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以人为本的精神原则相左;另外,如果实施不好的话,可能会影响老人日后的养老保障问题。例如,有些不孝子女故意不参保,适龄农村老人就无法获得应有的养老金待遇。因此,相关部门应尽快组织调研并制定弥补措施,尽力保障农民的利益。各地应依据实际情况,对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和由于子女众多,但存在养老分歧而不能领取养老金的老人等特殊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而制定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养老金保障专项解决办法。

4.建立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在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过程中,应注意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方式。各地区可考虑各自实际情况,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状况、人口结构情况等因素,制定不同的政策实施方案,给予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补贴。鼓励发展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利用优势资源,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就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保障农民安享晚年。在经济保障的同时,不能忽略生活服务的保障。因此,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不仅需要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协调发展,还应发展农村养老服务,解决年迈的老人生活不便或精神需求的问题,全面提高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

5.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农民参保是为了真正受惠,以保障晚年的生活,而晚年生活的保障就离不开养老基金稳定且较高的保值增值率。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除了个人缴费和财政投入,可以以政策优惠鼓励农村集体单位、乡镇企业投入资金为其人员提供较高水平的养老保险。提高统筹层次,以省为单位进行基金运作。建议委托给专业的基金投资运营管理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程度的市场运作,以实现高水平的基金增值。加强基金的监督管理,公开透明地进行基金的管理运行,完善相关监管机制,成立专门的监督委员会,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养老保险资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主编.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养老保险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杜黎霞.甘肃省农村养老保险现状调查及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5).

[3]李曌.苏南地区农村养老保险现状调查与思考[J].农业经济财政,2009(6).

[4]冯章龙.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界财政,2006(4).

农村社区养老现状篇2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创新;税改金

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7-0053-03

一、西部农村老年人口现行的养老状况

自民政部于1991年开始实施“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的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来,截至2000年底,全国积累养老金198亿多元,黑龙江、上海、湖南、湖北、海南等7省市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部、省、地、县、乡、村六级工作网络,积累基金达150多亿元,占现有基金积累数的绝大多数。西部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5省区(以下简称5省区)由于滞后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薄弱的社会经济基础,使得农村社会化养老工作几乎处于空白境地,只有陕西和宁夏少数地区进行了试点工作,累计有450多个乡镇参加了统筹,积累资金约一亿多元,人均交费均为最低档次的每月2元,即使累积到十年后再发放,人均每月只有6.8的养老金,远远不能满足养老之需。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微弱,家庭在老年人口的经济供养中仍然起主导作用。

西部农村老年人口的经济收入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年5省区农村老年人口的平均年收入756.0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8.7%,把5省区城乡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作横向比较,农村老年人的收入仅及城市老人的22%,经济收入上的悬殊更说明了西部农村老人是更需要给予密切关注的社会群体。

二、西部农村老年人口养老目前存在的问题

1.养老社会化覆盖率低

由于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集体经济微弱,国家的政策扶持的有限,使得民政部于1991年实施“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的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在这5省区的覆盖率很低,仅仅只有4.1%,根本达不到社会化养老的需要。

2.家庭保障功能逐渐减弱

一方面,由于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微薄的农业经营收入使得西部地区农业劳动力人口加大了向城市转移趋势,许多人从事第三产业劳动或劳动密集形、技能大众型的劳动,处于城市社会的最低层,收入低、社会地位低,使得他们对家庭人口的供养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家庭结构简单化,人口变少,而具有劳动力的农村人口又流向了城市,这使得在家留守的老年人口对家庭养老的依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家庭保障功能逐渐减弱。

3.土地保障功能的衰退

一方面,由于恶劣生态条件和薄弱的农业生产条件,使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成本高而产出少,再加之农业税费的负担过重,使得农业种植面积大为减少,土地收入日益减少,土地对家庭的供养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土地被频繁与不合理的征用,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不稳定、征用补助标准过低,来自土地的收益大打折扣,因此土地的保障更为微弱。

与全国农村人口平均收入水平相比,西部地区农村人口收入偏低;与全国平均农村社会化养老覆盖率相比,西部地区则几乎处于空白;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社会经济长期积贫积弱并出现土地收入衰减,这些充分说明西部农村老人是更需要社会给予密切关注的群体,因此西部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势在必建。必须建立一个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养老体系以解决人口老龄化对西部农村老人的冲击和西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

三、西部农村养老保险模式探讨

结合西部农村现在的经济状况和对社会化养老保险的需求,利用农业税改革的契机,探讨建立西部农村养老保险新制度。我们的设想是:把农业税改革为农村社会养老基金,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资金由各地市税务部门转移至省级税务部门,再由省级税务部门结转至省级社保财政专户,由社保部门负责基金的运营管理和按计划发放。该方案简称为税改金、省级统筹的社会化农村养老模式。

1.农业税改制为农村社会化养老基金

2004年3月,国家提出逐步取消农业税,为农业税改制为农村社会化养老基金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立足点。中央一号文件以对目前“三农问题”现状深刻的认识和迫切解决的高姿态面世,这对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经济薄弱的西部地区农村来说无疑是一个幸之又幸的大事;社保制度的入宪,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制度的基础地位,这对最需要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西部地区农村来说更是孕育了无限的期望。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02年统计年鉴网络版第十一卷”

从西部地区农村收入状况来看,按国家农业税收以地区农业生产收入的5%征取,则西部地区农村人均缴纳为70元左右。但在实际征收中,西部地区农村的人均负担额,从1990到2000年平均达到146元,超出国家规定两倍之多。这种事实上的不公正已经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是导致了农业播种面积萎缩、产量降低,也剥夺了农民扩大农业再生产的经济实力和主观意愿。这一现状使得在税外单独征收基金实施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体制建设可能性不大。

通过以上分析,一方面,在国家逐步取消农业税的趋势下,将农业税改制为农村社会化养老基金,客观上不增加农民负担;基金仍由税务部门,不会产生新基金征收的成本,另一方面,基金的改制统一征收,可以大大减少以前农业税征收过程农民负担过重的现象,既减轻农民负担又保障了他们的长期养老。农民对社会化的养老需求已成为客观的态势,只要宣传到位,农民是乐意支持的,因此基金的改制征收工作具备可行性。

2.基金的省级统筹征集

由各地市税收部门在每年农业税征收时间基金,统一结转基金到省级税务部门,省级税务部门再将基金转帐至省级社保部门,然后省级保障部门根据各地市的申领计划拨款到该地市的社保部门。收支两条线,可以减少挤占、挪用和非法任意占用基金的情况,使基金的安全得到保证,使今后的发放工作得到极大的保障。省级统筹一方面掌握社保体系的人事权,可保证征收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这一政策的实施得到各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省级统筹可以极大解决同一省区因地区经济差异带来的工作普及和推广难题,由省级保障部门统一调拨资金,就可以平衡同一省区因经济水平差异而造成基金缺口,有力地保证了社会化养老的公平性和普及性。

在实际操作中,实施税改金,将原本用于交纳农业税的资金由税务部门,在社会化养老帐户中列为个人基金。按照国家现行的农业税征收比例为基准,以5%的比例在西部地区的平均征收的数额为70元。人均月交纳费用为6.7元,显然这样的交费数额积累起来的基金对于养老来说起不到实质作用。既然为社会化养老体制,那么投资的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至少国家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国家每年用于扶贫的基金为200亿元,而国家每年在西部地区投放数额已达150亿元之多,但是真正到达扶贫对象手中的资金少得可怜。根据国家审计署2002年审计资料显示,西部5省区违规挤占、挪用、贪污的扶贫基金为实际总额的2/3,也就是说真正能够起到扶贫作用的专项资金仅有50亿元。我们按照西部5省区现有的人口状况分析,基本情况是2000年西部5省区人口为23473.65万人,为了使现有的扶贫资金能够达到最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设想拿出100亿的资金配套到西部5省区的农村社会化养老基金,那么人均可达到43元。这笔资金在社会化养老基金帐户中列为社会化配套基金,为省级统筹,用于平衡同一省区内的各地市因原农业税征缴基准差异而产生的养老基金差额,这笔基金再加上个人基金,合计123元。扶贫基金的救济对象大多为生活无依靠的老年人口,将扶贫资金统一配套于他们的长期养老,可能会减少他们目前的到手的扶贫金数额,但总体上对他们是很有利的:一方面统一配套可以保证专款专用,充实扶贫基金;另一方面使他们的长期养老和生活可以得到基本保障,按照累计十年后于每月月初开始领取养老金,则如下表显示:

这一政策实施10年后,这些地区人均每月可领取35元左右的养老金。这笔养老金对于有农产品保证食用又有家庭支持的西部农村老人来说,可以初步保障他们的老年生活。这一政策把扶贫与养老很好地结合起来,是解决我国贫困地区养老保险的可行性途径。模式图示如下:

3.这一构想的优点:

(1)政策的实施基本上不增加农民负担,又可减轻农民养老压力,使国家每年的扶贫基金的边际效应达到最大化,也没有从实质上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

(2)农业税交纳对象转变来的投保对象基本上普及了西部地区所有农村人口,不用甑别参保对象、也不用细分具体的费用交纳数,作到了应保尽保,这极大减轻了社保机构的工作强度。

(3)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下,首创性优先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落后的西部省区的农村养老问题,对促进这些地区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村人口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作为探索性的税改金、省级统筹的社会化养老制度,当然还面临一些尚待解决问题,如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加快,这个帐户的归属地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的城市化进步,这个帐户如何实现与城镇现行模式的接轨,达到一元化的社会保障体制的问题;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相比较而言,这个帐户的基金累计额度较少,如何增加基金额度,提高保障水平更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统筹解决,对于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来说,无疑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乔晓春.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的分析[J].北京:人口研究,1998.3.

[2]宋健.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J].北京:社会保障制度,2002.2.

[3]于景元、袁建华.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J].北京:中国人口学,1992.1.

[4]康文龙.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目标选择[J].昆明:云南社会科学,1999.2.

农村社区养老现状篇3

[关键词]睢宁;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原则;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3.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0109-02

1建立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农村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国内很多地区在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并给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带来种种困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农村传统养老功能的弱化,使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和完善更显重要。因此,本文将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睢宁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该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并提出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和途径。

2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睢宁县位于江苏省北部,隶属徐州市。全县总面积1773平方千米,人口总数132万余人,耕地面积150万亩,下辖16个镇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根据统计显示,目前睢宁全县乡村总户数约为28.46万户,乡村总人口为113.98万人。随着近年来该县农村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推进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问题也日益突出。通过对县内多个乡镇农村的调查研究,本文认为睢宁县在创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突出,传统养老功能弱化。首先,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即已步入老龄化阶段。其中农村老龄化速度又明显快于城市。以睢宁为例,该县60岁以上老龄人口总数已高达1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14%,而农村老年人则约占其中的75%左右。随着农村老年人口不断增加,传统的农村家庭和土地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加剧了农村养老的压力和困难。其次,农村家庭收入低,增收困难,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养老的问题日趋尖锐,矛盾日益突出。根据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对于养老保险的完善和实施也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2)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落实不到位,名不副实。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确定了以县为基本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思路。这一方案中规定,“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来源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方式”。但是,养老保险仅仅限于县级统筹范围内,国家补助的扶持政策并未落实到农村中去。而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集体补助难以实现,最低保费又无法满足需要。这实质上就形成农民自己存储养老的局面,社会性丧失,政策落实不到位,形成农村养老保险名不副实的状况。

(3)保障水平低,不能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要。根据《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若按每月2元的最低缴费标准测算,10年之后缴纳养老保险的农民群众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仅为4.7元,15年之后可以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也不足10元。并且《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中也没有建立养老金随经济发展和社会水平提高而不断调整的机制,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大的经济形势下,显然难以起到有效保障农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作用。

3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指导原则

(1)有利于实现农民的养老权益。养老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让老年人安度晚年是我们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农民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集体,长期以来,由于实行城乡二元体制的原因,广大农民群众的养老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农民的利益应该引起充分重视,而农村养老保险也应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2)自愿性和强制性相结合。对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应遵循自愿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在农村的不同人群中分类推进,如乡镇企业职工和民办教师,强制其必须参加养老保险;其次是在较为富裕的地区加大政府资金的示范效应,逐步强制农民参加到养老保险体系中来,并逐渐扩展到其他乡村地区。另外,由于经济水平发展不一,参保可分人群、地区进行,对于尚不具备充分条件的地区,参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宜采取自愿原则。

(3)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造成了对养老保险要求上的不一致性。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该考虑到这一现实情况,允许一些地区提高养老保险标准,使其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同时,为保证农村养老保险方案的顺利实施,也应建立起一个统一的运行机制,设定最低养老保险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建立起完善和良性循环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体制。

4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途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睢宁县在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仍然面临众多困难和压力,这些问题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并逐步加以解决。

(1)充分重视农村老龄化的现实问题。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充分重视当前农村社会所面临的严峻的老龄化形势,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促进农村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县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在推进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中更是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将大大有助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此外,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群众自身也应重视参保养老保险的作用,充分认识这一制度对于保障自身权益的积极意义。

(2)加强政策和法律支持力度。完善的政策和法规体系的支持将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有力保障。它一方面可以使得在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也会对这一制度的建立和推进起到约束和鞭策作用,促使基层干部在执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工作中更加勤勤恳恳、尽职尽责。此外,还要对相关法律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坚决杜绝有法不依、违法乱纪等恶劣行为,保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能够真正造福于民。

(3)严格贯彻落实,提升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好的政策关键还在于执行。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离不开基层严格的贯彻落实。因此,应着力使农村基层组织明确执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责任和义务,务求做到制度落实不走样、政策执行不变质。此外,针对原有农村养老保险体系覆盖对象不宽,保障水平较低等问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从根本上破解难题,开拓多种保险资金融资渠道,扩大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在保险资金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高保障水平,使农村中那些贫困的农民群体都纳入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来,真正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农村社区养老现状篇4

关键词:西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养老金;政府

中图分类号:F323.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3-0148-04

1.引言

2005年底,我国60岁老年人口达1.44亿,其中60%属于农村人口[1]。目前的中国农村,除“三无”老人能够享受维持基本生存的低水平保障、极少数富裕地区农村老人开始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外①,90%的农村老人基本上都是依靠自己或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依然是农村养老的主要经济基础,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和其他社会资源都很少被用于农村养老保障,农村养老问题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如果说城镇老年人尚有最低生活保障作为养老的最后一道屏障,那么占老年人绝大多数的农村老年人则处于毫无保障的困窘境地。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滞后,以及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和农村人口流动速度加快等原因,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模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出现了大量与农村养老相关联的问题和矛盾,严重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落后的广大西部地区,是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最严重的区域。为此,本文主要以我国西部农村养老问题为对象,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并提出政策建议。

2.西部地区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国农村的主要养老模式有家庭养老、农村社区养老、“五保”制度和社会救济制度、商业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的西部农村养老的基本情况是,绝大多数老人依靠家庭养老,“三无”老人依靠“五保”和“敬老院”制度养老,极少数老人购买社会养老保险。由于西部农村地区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城市化、工业化、家庭规模小型化,以及地区和城乡差距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西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2.1西部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减弱

长期存在于西部农村的家庭养老模式,与西部农村的传统文化、生产方式、经济水平低下等因素是分不开的,特别是西部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环境闭塞,与外界联系甚少,至今还保留着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更决定了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虽然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美德的“孝”文化思想还有着很大影响,但是,家庭养老模式却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越来越缺乏物质基础和现实基础。

首先,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出现了农村家庭人口数量规模逐渐减小的趋势,“8421”代际结构已经成为当前西部农村家庭的主要格局。家庭养老主要是指子女对失去劳动能力且无收入的长辈在经济上的供给和生活上的照顾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的思想正是这种养老模式的客观反映。但“8421”家庭代际结构使得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家庭中子女数的减少,加重了子女对老年人经济供养的负担。过少的子女承担了过多的赡养责任,也意味着老年人口养老的经济来源的直接减少和生活水平的降低。

其次,西部地区绝大多数农村青年无论是外出打工,还是在家经营土地,比较收益都是很低的。这种情况下,家庭收入也就越来越不能满足养老所需了。撇开精神需求不说,维持西部农村老年人基本生存的物质需求至少包含两大方面,一是维持生活的食物、能源、住房、衣物等生活需求,二是患疾病时的医疗需求。许多西部农村老人就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难以得到基本满足,更何况在我国不成功的医疗体制改革所造成的医疗费用高昂的背景下,哪里还有经济实力去满足医疗需求。西部农村一些贫困家庭的老人生病以后,根本就无钱治疗,只能听天由命。

第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家庭养老的传统带来了冲击,青年人孝敬、赡养、照料老人的观念不断淡化,不赡养老人、甚至虐待老人的事件经常发生。西部农村家庭养老的能力正在不断地弱化。

2.2维持西部农村“五保”制度和“敬老院”制度的资金来源日趋不足

西部农村的“五保”制度和“敬老院”制度也在逐渐解体。“五保”制度和“敬老院”制度是在集体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有限社区福利制度,主要为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人(包括残疾人和未成年人)提供吃、穿、住、医和葬等基本保障。这种养老制度在集体经济时代的运行比较平稳。但是,这种建立在体制下以社队为基础的体制,在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的逐步瓦解而逐步丧失了稳固的依托和存在的现实基础。据我们调查发现,在西部的一些贫困农村地区,“五保”制度还勉强能够运行,但基本上没有“敬老院”了。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依靠自身经济实力进入城市(镇)的人口会越来越多,西部农村人口越来越多地流向经济发达的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西部农村的人口会越来越少,而不能流动进入城市或到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往往是年老体弱的人口,加之一对夫妇只生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结果是西部农村的“五保户”数量会越来越多。事实上,即使西部农村的“五保户”数量不变,农村老年人口的抚养比也会增大,从而造成用于供养“五保”老人的人均经济资源相应减少的后果。“五保”老人养老保障基金入不敷出,并且资金的缺口会越来越大。

2.3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因制度设计缺陷而处于停滞和萎缩状态

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状况比较差。1992年,民政部制订下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下简称92方案),并要求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92方案”规定的农村养老保险缴费的基本原则,是坚持资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和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国家的政策扶持是对乡镇企业支付的养老保险资金予以税前列支。集体补助也主要是来自乡镇企业的资金。但西部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是乡镇企业的数量少,有的县甚至没有乡镇企业了②。“92方案”实施的结果是:相比东中部一些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民自身有能力交纳养老保险费,同时又能得到集体补助和国家财政支持,西部地区农民在无力交纳养老保险费的同时,又很少甚至得不到集体补助和国家财政支持。形成了“保富不保贫”的区域差距。这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相悖逆。总体来讲,“92方案”在制度设计上主要有以下缺陷:一是由于方案强调自愿原则,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和体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特征;二是过于强调个人自,缺乏社会保险应有的社会性,国家和集体补助难以落实,导致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三是规定的缴费标准低且不确定,难以保障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养老金领取水平固定不变,不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四是基金实行县级管理,使得基金规模小、安全性低、风险大;五是由于基金增值渠道本来就不多,且还要从中提取3%的管理费作为经办机构经费来源,事实上侵害了农民利益,也降低了基金增值收益,使得基金难以保值增值。从统计资料来看,西部农村地区参保的人数是全国最少的,有些地方基本上就没有展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即使开展了这项工作的省市,也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处于停滞不前,甚至因农民的不断退保而萎缩的状态。因此,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仅覆盖面小,而且保障水平也很低。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4年的资料,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来源中个人缴费部分共计4576.1万元,集体补助部分更少,仅917.2万元,其中四川、青海、宁夏三省区的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数字均为0,而东部地区仅辽宁省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收入的个人缴费部分就有6775.0万元,江苏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收入的集体补助部分就高达69220.0万元[2]。可见,西部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很大。

3.西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

上面的分析表明,在广大的西部农村,无论是家庭养老,“五保制度”和“敬老院”制度,还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都潜藏着较大的危机,健康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化解西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所面临的危机呢?

关于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养老最适宜的模式,即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同时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第二种观点认为,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农村在经济形态改变以后的必然选择。这种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并逐渐占据主流地位,且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80年代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区开始仿照城市职工养老保险的做法,探索建立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由于制度设计得不合理,也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有些学者又开始重提和强调家庭养老的重要性,但没有多少理论创新。进入21世纪,有学者在综合上述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非均衡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第三种观点,即在富裕地区实行“高缴费、高支付”的社会养老保险,在贫困地区实行“低缴费、低支付”的社会养老保险,辅之以家庭养老,并逐渐向“高缴费、高支付”的社会养老保险过渡[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一种观点有逐渐被第二、三种观点取代的趋势。第二、三种观点虽然赞同以社会养老保险为农村养老保障的基本模式,但从其缴费的政策主张来看,商业保险和自我养老储蓄的色彩还比较浓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

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表明,西部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社会养老保险也存在制度设计上的重大缺陷。建立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又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在西部农村社会养老模式的设计上应该进行创新。事实上,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农民收入状况是制约农村养老保险模式选择最关键的因素。西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的现实决定了其很小或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能力。目前西部地区绝大多数农民未能够参保,即使参保也往往选择最低档的缴费,原因就在于此。

本文认为,基于西部农村经济的落后状况,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的选择,既不是第一种观点的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也不是第二、三种观点的缴费型社会保险模式,而应该是一种以非缴费性为主的社会养老保障模式。

非缴费性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最早起源于欧洲的丹麦,之后,法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也相继建立了这项制度。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南非、阿根廷、巴西、智利等也相继建立了非缴费性养老金制度。这些国家建立非缴费性养老金制度的目的在于缓解老年贫困。世界银行在对60多个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提供了资助,并参与80多个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后,于2005年出版了《21世纪的老年收入保障养老金制度改革国家比较》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在总结上述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新思想:把过去的三支柱思想扩展为五支柱思想。即在旨在替代部分个人收入且与本人收入水平不同程度挂钩的缴费性“第一支柱”,基本属于个人储蓄账户但形式可以不同的强制性“第二支柱”,形式灵活多样(如完全个人缴费型、雇主资助型、缴费确定型或待遇确定型等)的自愿性“第三支柱”的基础上,增加了提供最低水平保障以消除贫困为明确目标的非缴费性“零支柱”(基本支柱),建立家庭成员之间或代际之间非正规保障形式的“第四支柱”。该报告还特别强调指出,所有的养老金制度原则上都必须包括旨在提供基本收入保障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收入再分配以消除贫困的“零支柱”,因为五支柱的养老金制度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消除贫困和烫平收入[4]。

提到西部农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贫困,从某种意义上说,西部农村也就成为贫困的代名词。事实亦如此,到2006年底,中国西部农村人均年收入在693元人民币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达1175万人,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54.7%,农村人均年收入在958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有1986万人,占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百分之55.9%[5]。由于占全国总面积2/3以上的西部地区大部分为高山、荒漠、戈壁、高寒地区,自然条件差,同时,西部地区又是中国大江大河的重要发源地,其中相当一部分区域不适宜开展经济开发活动,基本不适宜人类生活居住。这就意味着居住在这些地方的农村人口一方面因为自然条件差,另一方面服从全国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不可能利用当地资源来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贫困状况将长期持续下去。

实际上,如果把贫困线标准稍微提高一点,西部绝大多数农村人口都可以划在贫困人口之列。西部农村人均收入是全国最低的。表1是2002年至2005年西部12省区市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发达的浙江、江苏农村人均年纯收入的比较。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西部所有省区市的农民人均年收入都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远低于浙江和江苏。比如在200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最低的贵州省只有1876.96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7%,还不到浙江的30%,云南、、陕西、甘肃、青海五省区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也只在2000元左右。表1还显示出,西部大多数省区的农村人均纯收入增幅比较小,2002~2005年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等增幅只有500元左右,而同期的全国平均数是779.3元,浙江省为1719.59元。

一方面,西部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且增长缓慢,另一方面,西部农村人均支出的增幅却在加快。在西部农村家庭所有支出中,教育和医疗消费支出增幅大成为农村减免税费之后农民的最大负担。2003年农民的消费支出中,全国范围内的非大病户平均每户的药品、医疗服务支出为683元,大病户平均每户的药品、医疗服务支出达4297元,西部地区大病户平均欠债5584.79元[6],因病致贫或返贫现象十分严重。由于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部分低收入家庭不能送病人到医院治疗。据卫生部第三次医疗服务调查,2003年全国农村贫困地区应就诊而未就诊采取自我医疗的比例高达70%~90%,西部地区贫困农民因无钱治疗而死亡的比例高达60%~80%,其中农村老人所占比重很大[7]。西部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也很重,根据作者在四川和重庆两地的抽样调查结果,义务教育的小学和初中阶段家庭平均每年支出分别在400元和1000元左右,非义务教育的高中和大学阶段西部农村家庭年平均支出分别在3000元和8000元左右,西部农村经常出现因无钱而辍学和无钱上大学的现象。因此,西部绝大多数农村居民不具备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的能力。

政府是社会契约――国家的人,是每个社会成员的保护者,因而政府部门是公共产品义不容辞的提供者。为西部农村老人建立养老体系,应当被纳入由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之列。依照西方的公共财政理论,公共产品应当按照其受益人群的范围来由不同等级的财政资金提供。无论从公民权利、维护公平,还是从促进稳定的角度来看,政府都应该在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上承担起责任来,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投入,让西部农村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根据世界银行“五支柱”养老保障制度设计的思想,中央和西部地方各级政府应该为西部农村老人建立非缴费性“零支柱”的养老保障制度。

那么,中央政府和西部地方各级政府是否具备建立非缴费性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能力呢?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政策一直是向城市和工业倾斜,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达到了相当程度,已经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就体现出同志关于工农业发展关系的“两个趋势”重要论断的思想,也标志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已经具备了实施这项战略的财力。

从发达国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实践过程看,发达国家首先考虑的是教育、社会保障等,其次才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它们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减免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书本费。重建西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应该是中央政府下一步的重要工作。

4.政策建议

制度化的、稳定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是解决西部农村乃至全国农村人口养老问题的内在要求及发展趋势。建立西部农村非缴费性养老保障制度,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保障:

4.1法律制度保障虽然加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已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战略,成为“十一五”期间国内社会改革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但要把农村养老保险在农村全面展开,还需要一系列综合性政策法规的支持与配套,特别是要纳入法律规范层面。建议正在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要明确将农民纳入全社会保险的范围。

4.2养老资金来源保障西部农村建立非缴费性养老保障制度,国家和各级地方财政共同保障养老基金的筹集并进行管理,中央财政承担70%,地方承担30%较为适宜。国家财政的资金来源,一是对西部的扶贫款项,这部分款项在过去并没有真正完全落实到困难群众头上,被挪用和挤占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把这部分扶贫款用于农村养老才真正能够使其实至名归;二是在财政预算中新设立西部农村养老保险专项经费。同时在福利所得的福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助老解困”。另外还可以发动社会力量,多方募集资金,并在财政监管下,由各级老龄工作部门设立社会“助老解困”热线电话和银行专户,接受社会各界、各单位和个人捐赠。

4.3工作机制保障要切实做好农村养老金发放工作,西部地区的县乡政府应该建立专门的机构和配齐人员从事这项工作,这部分人的工作经费从当地政府财政中支付,不能挤占养老金。

一个有远见的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对未来西部农村社会的稳定更加重要。过于沉重的养老负担会严重削弱西部农村家庭自身的经济积累能力、扩大再生产能力、子女教育能力。建立西部农村老人非缴费性养老保障制度从表面上看受益的是西部农村居民,但更深入和全面地看,受益的是整个社会。

注释:

①例如,江苏无锡、苏州等发达地区农村老人开始领取地方财政承担部分资金的社会养老保险金,但水平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②更有甚者,西部一些农村地区的农民不仅未在各级地方政府借债办乡镇企业时得到好处,而且因这些经营不善的乡镇企业倒闭破产连带背上债务。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06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梁鸿,褚亮.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两种观点的比较[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4):58-66.

[4]罗伯特・霍尔茨曼(RobertHolzmann).理查德・欣茨(RichardHinz)等.21世纪的老年收入保障(中译本)[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5]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王金祥2007年3月24日在贵州省黔南州举办的“二00七中国西部城镇化论坛”上的讲话.中新社黔南三月二十四日电(记者阮煜琳).

[6]韩俊,罗丹.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报告[DB/oL].中国发展观察,省略/Readnewsasp?newsiD=282.

[7]卫生部.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eB/oL].卫生部网站.

农村社区养老现状篇5

论文关键词:曲靖农村;养老保险;管理体制;现代化

我国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大多数农村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风险还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安全保障,甚至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贫困之中。但是,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趋势来看,把全体农村社会成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这不仅是政府应尽的职责,而且也是每一个公民应享受的权利。因此,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现代社会保障主要还是采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形式。由此,本文试就曲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作一点探讨。

一、曲靖农村的养老保障模式现状

我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正在建设中,就养老保险而言,建设中的养老金制度模式由三个层次的养老金制度组成,它们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但是,由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着二元经济、城乡分割的现实。这就造成了我国城市、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步,农村的现代养老保险建设远远落后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边远地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等落后地区,其养老保障仍然是传统的养老保障模式。曲靖的基本情况也是这样,并且作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农业产值一直占重要地位的农业大市,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曲靖全市近80%的劳动者直接从事着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据曲靖统计局编写的《曲靖统计年鉴/(2001年)统计,在总人口数5450687人中,农村人口数达4785442人。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比例比全国平均值还要高。但是,就农村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而言,状况不容乐观。可以说在农村,传统的养老保障模式占据着主要地位。

据我们对茨营乡大麦村和沿江乡庄家圩村的调查(大麦村为少数民族聚居的高寒山村,庄家圩村为坝区富裕村),两村6o岁以上的老人主要靠子女赡养。更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乡、村还制订村规、民约来强化传统养老保障模式,维持社会稳定。罗平县鲁布革乡多依村的《村规民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参见拙作《论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期)。寻甸县(现属昆明)鲁背村的村规民约也这样规定:子女每年给无劳动能力的老人粮食400斤,零花钱200元。另外,在对富源县古敢乡的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无儿、无女的老人(一般为7o岁)或五保户在乡政府办的养老院养老。养老院的开支来源主要为:(1)政府拨款;(2)全乡村民每年出2公斤粮食;(3)老人们自己养猪、养鸡和种菜等。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于曲靖农村。

当然,现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并不是没有在曲靖农村展开,1992年,曲靖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就正式启动了,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行,农村社会保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95年曲靖行署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1996年曲靖行署又印发了《曲靖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曲靖地区全面展开。到1996年6月底,全地区共收取保险金达1510万元(《曲靖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会议文件》)。到2002年底,整个曲靖参加了农村社会保障的农民共有l6万5千多人,共计积累保险基金8000多万元,目前已有2500多名参保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年发放养老金20余万元(曲靖市社保局统计数据),农村养老保险开始成为部分农村老年人获取稳定收入的一个来源,并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自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由民政部门移交给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来,受管理体制改革、银行利率持续下调及中央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变动的影响,曲靖农村养老保险事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也正因为这样,在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模式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二、造成曲靖农村养老保障现状的原因及其这种现状对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曲靖的养老保障模式也和其它地方一样,受到国内大环境的影响,传统养老保障模式占据主要地位,现代社会的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在农村广泛的展开。就曲靖而言,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分析起来有以下的原因:(1)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过窄。目前,曲靖的478万农业人口中仅有l6万5千人投保,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过窄。这使得曲靖农村的社会保障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的社会保障模式和社会救济等低水平层次上。(2)具有投保意识的农民还很少。家庭养老模式在曲靖农村还在广泛地流行,传统的“养儿防老”、“靠人不如靠己”的思想还在支配着大部分农民们的行为。在罗平县鲁布革乡多依村流行着这样的养儿防老的方式:“儿子分家时给老人留下‘养老田’、‘养老牛’等,使老人有赡养的费用或去世时的安葬费用。当老人年事已高,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时,儿子一般要向老人提供粮食,或老人在几个儿子家轮流吃饭,做到老有所养。”这也可以从麒麟区和罗平县的实际情况中明显地看出来(参见拙作《论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期)。(3)农村社养老保险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从1998年开始,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开始由民政部门移交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由于移交工作缓慢,致使许多地方的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出现了停顿和滑坡的现象。曲靖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于2002年4月28日才正式从曲靖市民政局移交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曲靖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由民政部门缓慢地移交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就出现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管理部门不明确的现象,有时是由民政部门管,有时又是由社保局管。管理上的混乱必然使农村养老保险工作难以顺利地展开,同时也打击了农民的投保积极性。这使得在此之前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曲靖市的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基本上是处于停滞状态。这些因素阻碍了曲靖现代养老保险在农村的建立和发展,也就影响了曲靖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社会保障体制在农村的建立健全,至少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发展:(1)改变长期以来支配人们生育观的养儿防老思想,有利于农村计划生育顺利实施。由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曲靖农村广泛地流行,“养儿防老”、“靠人不如靠己”的思想支配着大部分农民群众的行为。农民们的传统习惯不是依靠自己的青壮年时候的积蓄来养老,而是把家庭收入花在子女身上,年老时再依靠子女的赡养来养老,社会化养老的意识非常淡薄。(2)体现社会公平。社会公平如何,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高低。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消灭剥削制度,就应该更好的保证社会公平。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更好的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保证社会公平的这一特色。(3)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所提供的保障水平应当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曲靖的农村面貌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发展。(4)实现实际上平等的公民权利。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应该是全体公民,每个公民不论他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有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而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则是弥补我国城乡分割现实的有力举措。

当然,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模式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建立健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今天,如果把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模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有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将更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三、关于促进曲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措施与建议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的产物,是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中由于一系列重大社会结构的变迁而引起的。社会保障的责任从家庭转移到社会,不是一个自发的历史过程,它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生产方式,以及文化、城市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得以健康、顺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因为只有农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有能力、有可能积极参与投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农村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200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6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4.2%。就曲靖而言,2001年农村人均纯收入达l463元,总收入达2293.4元。其中,沾益县人均纯收入达2013元,总收入达3840.01元。从农民的消费支出来看,1998年曲靖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l184元,比1983年增加了994元,增长5.23倍(以上数据引自曲靖市委、市政府、市统计局编写的《曲靖五十年》1949—1999,第79、l6页),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在曲靖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如何促进曲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发展,我们有如下几个建议:

(一)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体制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该是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保障农民晚年基本生活的社会性、政策性的基本保险,是国家和政府的社会政策行为。因此,应该在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纵观20世纪9o年代曲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状况,在取得最好成绩的90年代中期,当时曲靖各地政府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1)建立机构,落实编制,配备专人,确立一名领导抓农村社会保障工作。(2)划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经费。(3)抓好宣传工作,树立典型搞好社会保障工作。(4)下达指标,落实责任制(以上几点详细内容参见拙作《论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l期)。由于这些原因,20世纪90年代中期,曲靖的社会保障发展较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些县(市)的资金还初步具有了规模。但是,正如前所述,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曲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由民政部门移交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过程过于缓慢,致使有些地方出现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管理部门不明确的现象。我们认为曲靖养老保险当务之急就是尽快理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职责,统一认识,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层层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只有建立起一个层次分明、效率高的管理体制,各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才有可能真正落到实处,曲靖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才有可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培养农民们积极投保的意识

就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农民群众对社会保险这个新事物认识不足,很多人持怀疑、观望的态度。其原因是: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仍然认为家庭养老或养儿防老可靠;社会养老保险周期长,他们怕政策有变,怕到时候兑现不了。如前所述,曲靖市的农村养老基本上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

因此,要让曲靖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部门就必须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就如同20世纪90年代中期所做的那样,树典型、广宣传。同时,各级政府、各部门要正确地引导农民有计划地合理消费,减少铺张浪费的现象,提高自我保障意识,增强自我保障能力,提倡青壮年时多积累,老来有养老金,既减轻家庭负担,又减轻国家负担。如果能破除“养儿防老”的传统旧观念,真正培养起农民们积极投保的意识,那不但能使曲靖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使曲靖市的广大农民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而且还能极大地促进计划生育政策在曲靖市的广大农村的贯彻落实,减轻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难度。从这一点上来说,培养农民们积极投保的意识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三)加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

按照目前曲靖市的有关文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有着严格的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由各县(市)统一筹集、核算和给付的,基金上交曲靖市里集中储存、统一管理。曲靖市里、下属各县(市)设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乡镇设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领导小组,对保险基金实施指导和管理。基金管理委员会由各级政府分管社会保障工作的负责人任主任(组长),社会保障、财政、税务、乡镇企业、计划、银行等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处(站),对基金实施管理。

曲民办(2001)第1号文件曾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不得用于抵押贷款和直接投资,只允许存人银行和直接购买国家债券。”在以前所发文件中还曾规定: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用于直接投资的,责令限期追回,同时处于其投资总额5%到l0%的罚款,而且还视情节对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给予政纪处分。

尽管有了上述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在曲靖有些地方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中还是出现过挪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现象,损害了投保农民的利益,打击了农民们的投保积极性,直接影响了曲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这说明,曲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虽然目前曲靖市已有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和规定,但它们主要是以政府部门的政策性法规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的实施方案为主,尚缺乏法律上的保证。这样的话,要切实维护广大投保农民的利益、保证曲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就必须加大曲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曲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杜绝违纪、不法行为的发生。

农村社区养老现状篇6

关键词:养老保险欠发达地区政府作用

一、贵阳市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的现状

我国各地区的社会保险制度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经济水平和社会传统的不同造成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地区差异化,但就各地的社会保险制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贵阳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现状如何?现从三个方面来做一个简要分析。

1.贵阳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贵阳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是人均耕地少,地貌复杂,第一产业从业人口下降速度慢,人均产值低。贵阳市2004年年末总人口350.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5.78万人,占全市人口数的53%。全市土地总面积804667公顷,其中耕地2889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91%,全市每个农业人口占有土地6.9亩,不足全国平均值的一半,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55亩,为全国平均值的三分之二,且多属高原丘陵,不利机械化操作。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全市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1.77亿元,占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即gdp)443.63亿元的7.2%,不难看出农村的人均产值不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差。

2.贵阳市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现状

贵阳市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总的来说是收入偏低,保障水平偏低,城乡差距大。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3509元,仅占城市居民可支配人均收入的31.25%,不足三分之一,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大。全市农村居民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达0.44。2008年贵阳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为200元/人月,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最高的两城区为140元/人月由此可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异。

3.贵阳市农村养老现状

贵阳市农村居民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辅之以少数集体养老、储蓄养老、征地补偿养老、房屋出租养老、困难救助和低保养老。贵阳市农村目前社会养老模式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占63.1%以上;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绝大多数边远地区的农民根本谈不上存钱,当农民进入老年,靠储蓄积累养老的为16.2%;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乡镇企业为数不多,这一人群属于养老无保障之列。随着农村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农民养老问题逐步凸现,已到了必须研究解决、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贵阳市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结合贵阳市农村的现状,要建立贵阳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面对和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异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根源。长期以来优先发展工业的思路决定了城乡发展的差异,贵阳市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大体各占一半,但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还不到第二产、第三产增加值的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纯收入的3.2倍,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人均200元/月,是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人均70元/月的2.8倍。

2.农业产业结构的差异

解决“三农”问题的落脚点是提高农民收入,而关键在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以农为主,多种经营。尽管近几年我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目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但农、林、牧、渔、服务业的结构不均衡,贵阳市的地形地貌又不适合大型机械的使用,就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而言不能形成规模,集约化、机械化、产业化程度低,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很难得到大幅度提高;二是种植面结构不合理,围绕省会中心城市服务的多种经济农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不同区域的差异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由于贵阳市城市规划、地理等方面的因素,贵阳市不同区域的农村各方面差异都较大。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时候,对处于不同区域农村应该区别对待。不同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贵阳市经济目前呈放射状,由城市中心向边远农村逐渐减弱,经济区域差异十分明显。

4.资金筹集方面存在的问题

按照目前国家制定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指导性政策框架,基金主要依靠参保农民的缴费,农村养老保险需求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如果考虑到城市化、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多种因素,考虑到今天为自己的晚

年生活投保的人在二十、三十甚至四十多年后进入老年期时的经济、社会背景,现在交纳的数额很少的养老保险金,就会出现养老保险养不了老,保不了险的情况。如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不进行补助,其差异性和不公平性是显而异见的,直接影响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如果要让绝大部分农民参与到社会养老保险中,政府的财政补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财政支出的加大,会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农村这一块。

三、解决贵阳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矛盾的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笔者认为,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主线。政府应结合贵阳市农村的实际情况,让城镇带动农村发展,从政策、经济、财政上全面扶持,即使暂时减缓城镇的经济发展,也要千方百计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特别是偏远、困难地区的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缴费承受能力才能提高,农民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才能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才能健康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才能持续。反过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的份额逐渐减少,又能有力的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使城镇能全面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2.完善农村社会保险的地方性法律体系

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保证农村社会稳定,根据贵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着社会公平的原则,对农村老年群体实施的社会保障,是作为调节社会分配手段而建立的。其次,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立法步伐,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各项措施都有法可依,便于操作并提高制度的稳定性。最后,应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法律的监督机制,以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支付、运营的规范性,防范社会保险基金的风险,并通过合理运作使其不断增值,以更好的满足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建设的需要。

3.构建多层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制度

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是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其基金的筹集应以个人为主、集体为辅、国家支持为原则。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初期,各级地方财政更应根据不同的对象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财政在为参保农民提供资金扶持时,按照农民交费的标准进行补助,并坚持多交多补、少交少补、不交不补的补助原则;在养老金领取时,实行“多交费,多受益”的原则,这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根据目前贵阳市的情况,对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应由个人、集体和财政共同承担,财政的支持力度应该大一些。在特别贫困的地区,可由中央财政进行扶贫支持,以更好地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胡豹,王厚俊.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及启示[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1):47-52.

[2]庹国柱,朱俊生.国外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及其启示[j].人口与经济,2004,(4):60-66.

[3]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5-12.

农村社区养老现状篇7

论文内容提要: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养老保障制度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一基于西部农民低收入状况和我国实施城市反哺农村战略,西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建立非缴费性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1.引言

2005年底,我国60岁老年人口达1.44亿,其中60%属于农村人口。目前的中国农村,除“三无”老人能够享受维持基本生存的低水平保障、极少数富裕地区农村老人开始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外,90%的农村老人基本上都是依靠自己或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依然是农村养老的主要经济基础,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和其他社会资源都很少被用于农村养老保障,农村养老问题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如果说城镇老年人尚有最低生活保障作为养老的最后一道屏障,那么占老年人绝大多数的农村老年人则处于毫无保障的困窘境地。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滞后,以及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和农村人口流动速度加快等原因,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模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出现了大量与农村养老相关联的问题和矛盾,严重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落后的广大西部地区,是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最严重的区域。为此,本文主要以我国西部农村养老问题为对象,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并提出政策建议。

2.西部地区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国农村的主要养老模式有家庭养老、农村社区养老、“五保”制度和社会救济制度、商业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的西部农村养老的基本情况是,绝大多数老人依靠家庭养老,“三无”老人依靠“五保”和“敬老院”制度养老,极少数老人购买社会养老保险。由于西部农村地区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城市化、工业化、家庭规模小型化,以及地区和城乡差距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西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2.1西部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减弱

长期存在于西部农村的家庭养老模式,与西部农村的传统文化、生产方式、经济水平低下等因素是分不开的,特别是西部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环境闭塞,与外界联系甚少,至今还保留着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更决定了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虽然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美德的“孝”文化思想还有着很大影响,但是,家庭养老模式却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越来越缺乏物质基础和现实基础。首先,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出现了农村家庭人口数量规模逐渐减小的趋势,“8421”代际结构已经成为当前西部农村家庭的主要格局。家庭养老主要是指子女对失去劳动能力且无收人的长辈在经济上的供给和生活上的照顾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的思想正是这种养老模式的客观反映。但“8421”家庭代际结构使得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家庭中子女数的减少,加重了子女对老年人经济供养的负担。过少的子女承担了过多的赡养责任,也意味着老年人口养老的经济来源的直接减少和生活水平的降低。

其次,西部地区绝大多数农村青年无论是外出打工,还是在家经营土地,比较收益都是很低的。这种情况下,家庭收人也就越来越不能满足养老所需了。撇开精神需求不说,维持西部农村老年人基本生存的物质需求至少包含两大方面,一是维持生活的食物、能源、住房、衣物等生活需求,二是患疾病时的医疗需求。许多西部农村老人就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难以得到基本满足,更何况在我国不成功的医疗体制改革所造成的医疗费用高昂的背景下,哪里还有经济实力去满足医疗需求。西部农村一些贫困家庭的老人生病以后,根本就无钱治疗,只能听天由命。

第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家庭养老的传统带来了冲击,青年人孝敬、赡养、照料老人的观念不断淡化,不赡养老人、甚至虐待老人的事件经常发生。西部农村家庭养老的能力正在不断地弱化。

2.2维持西部农村“五保”制度和“敬老院”制度的资金来源日趋不足

西部农村的“五保”制度和“敬老院”制度也在逐渐解体。“五保”制度和“敬老院”制度是在集体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有限社区福利制度,主要为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人(包括残疾人和未成年人)提供吃、穿、住、医和葬等基本保障。这种养老制度在集体经济时代的运行比较平稳。但是,这种建立在体制下以社队为基础的体制,在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的逐步瓦解而逐步丧失了稳固的依托和存在的现实基础。据我们调查发现,在西部的一些贫困农村地区,“五保”制度还勉强能够运行,但基本上没有“敬老院”了。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依靠自身经济实力进入城市(镇)的人口会越来越多,西部农村人口越来越多地流向经济发达的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西部农村的人口会越来越少,而不能流动进入城市或到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往往是年老体弱的人口,加之一对夫妇只生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结果是西部农村的“五保户”数量会越来越多。事实上,即使西部农村的“五保户”数量不变,农村老年人口的抚养比也会增大,从而造成用于供养“五保”老人的人均经济资源相应减少的后果。“五保”老人养老保障基金入不敷出.并且资金的缺口会越来越大。

2.3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因制度设计缺陷而处于停滞和姜缩状态

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状况比较差。1992年,民政部制订下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下简称92方案),并要求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92方案”规定的农村养老保险缴费的基本原则,是坚持资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和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国家的政策扶持是对乡镇企业支付的养老保险资金予以税前列支。集体补助也主要是来自乡镇企业的资金。但西部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是乡镇企业的数量少,有的县甚至没有乡镇企业了。“92方案”实施的结果是:相比东中部一些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民自身有能力交纳养老保险费,同时又能得到集体补助和国家财政支持,西部地区农民在无力交纳养老保险费的同时,又很少甚至得不到集体补助和国家财政支持。形成了“保富不保贫”的区域差距。这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相悖逆。总体来讲,“92方案”在制度设计上主要有以下缺陷:一是由于方案强调自愿原则,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和体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特征;二是过于强调个人自,缺乏社会保险应有的社会性,国家和集体补助难以落实,导致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三是规定的缴费标准低且不确定,难以保障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养老金领取水平固定不变,不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四是基金实行县级管理,使得基金规模小、安全性低、风险大;五是由于基金增值渠道本来就不多,且还要从中提取3%的管理费作为经办机构经费来源,事实上侵害了农民利益,也降低了基金增值收益,使得基金难以保值增值。从统计资料来看,西部农村地区参保的人数是全国最少的,有些地方基本上就没有展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即使开展了这项工作的省市,也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处于停滞不前,甚至因农民的不断退保而萎缩的状态。因此,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仅覆盖面小,而且保障水平也很低。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4年的资料,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来源中个人缴费部分共计4576.1万元,集体补助部分更少,仅917.2万元,其中四川、青海、宁夏三省区的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数字均为0,而东部地区仅辽宁省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收入的个人缴费部分就有6775.0万元,江苏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收入的集体补助部分就高达69220.0万元。可见,西部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很大。

3.西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

上面的分析表明,在广大的西部农村,无论是家庭养老,“五保制度”和“敬老院”制度,还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都潜藏着较大的危机,健康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化解西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所面临的危机呢?

关于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养老最适宜的模式,即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同时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第二种观点认为,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农村在经济形态改变以后的必然选择。这种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并逐渐占据主流地位,且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80年代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区开始仿照城市职工养老保险的做法,探索建立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由于制度设计得不合理,也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有些学者又开始重提和强调家庭养老的重要性,但没有多少理论创新。进入21世纪,有学者在综合上述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非均衡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第三种观点,即在富裕地区实行“高缴费、高支付”的社会养老保险,在贫困地区实行“低缴费、低支付”的社会养老保险,辅之以家庭养老,并逐渐向“高缴费、高支付”的社会养老保险过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一种观点有逐渐被第二、三种观点取代的趋势。第二、三种观点虽然赞同以社会养老保险为农村养老保障的基本模式,但从其缴费的政策主张来看,商业保险和自我养老储蓄的色彩还比较浓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

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表明,西部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社会养老保险也存在制度设计上的重大缺陷。建立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又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在西部农村社会养老模式的设计上应该进行创新。事实上,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农民收入状况是制约农村养老保险模式选择最关键的因素。西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的现实决定了其很小或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能力。目前西部地区绝大多数农民未能够参保,即使参保也往往选择最低档的缴费,原因就在于此。

本文认为,基于西部农村经济的落后状况,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的选择,既不是第一种观点的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也不是第二、三种观点的缴费型社会保险模式,而应该是一种以非缴费性为主的社会养老保障模式。

非缴费性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最早起源于欧洲的丹麦,之后,法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也相继建立了这项制度。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南非、阿根廷、巴西、智利等也相继建立了非缴费性养老金制度。这些国家建立非缴费性养老金制度的目的在于缓解老年贫困。世界银行在对60多个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提供了资助,并参与80多个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后,于2005年出版了《21世纪的老年收入保障养老金制度改革国家比较》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在总结上述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新思想:把过去的三支柱思想扩展为五支柱思想。即在旨在替代部分个人收入且与本人收入水平不同程度挂钩的缴费性“第一支柱”,基本属于个人储蓄账户但形式可以不同的强制性“第二支柱”,形式灵活多样(如完全个人缴费型、雇主资助型、缴费确定型或待遇确定型等)的自愿性“第三支柱”的基础上,增加了提供最低水平保障以消除贫困为明确目标的非缴费性“零支柱”(基本支柱),建立家庭成员之间或代际之间非正规保障形式的“第四支柱”。该报告还特别强调指出,所有的养老金制度原则上都必须包括旨在提供基本收入保障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收入再分配以消除贫困的“零支柱”,因为五支柱的养老金制度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消除贫困和烫平收入。

提到西部农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贫困,从某种意义上说,西部农村也就成为贫困的代名词。事实亦如此,到2006年底,中国西部农村人均年收人在693元人民币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达1175万人,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54.7%,农村人均年收入在958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有1986万人,占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百分之55.9%。由于占全国总面积2/3以上的西部地区大部分为高山、荒漠、戈壁、高寒地区,自然条件差,同时,西部地区又是中国大江大河的重要发源地,其中相当一部分区域不适宜开展经济开发活动,基本不适宜人类生活居住。这就意味着居住在这些地方的农村人口一方面因为自然条件差,另一方面服从全国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不可能利用当地资源来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贫困状况将长期持续下去。

实际上,如果把贫困线标准稍微提高一点,西部绝大多数农村人口都可以划在贫困人口之列。西部农村人均收入是全国最低的。表1是2002年至2005年西部12省区市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发达的浙江、江苏农村人均年纯收入的比较。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西部所有省区市的农民人均年收入都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远低于浙江和江苏。比如在200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最低的贵州省只有1876.%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7%,还不到浙江的30%,云南、、陕西、甘肃、青海五省区的农民人均年收人也只在2000元左右。表1还显示出,西部大多数省区的农村人均纯收人增幅比较小,2002一2005年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等增幅只有500元左右,而同期的全国平均数是779.3元,浙江省为1719.59元。

一方面,西部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且增长缓慢,另一方面,西部农村人均支出的增幅却在加快。在西部农村家庭所有支出中,教育和医疗消费支出增幅大成为农村减免税费之后农民的最大负担。2003年农民的消费支出中,全国范围内的非大病户平均每户的药品、医疗服务支出为683元,大病户平均每户的药品、医疗服务支出达4297元,西部地区大病户平均欠债5584.79元,因病致贫或返贫现象十分严重。由于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部分低收入家庭不能送病人到医院治疗。据卫生部第三次医疗服务调查,2003年全国农村贫困地区应就诊而未就诊采取自我医疗的比例高达70%一90%,西部地区贫困农民因无钱治疗而死亡的比例高达60%一80%,其中农村老人所占比重很大。西部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也很重,根据作者在四川和重庆两地的抽样调查结果,义务教育的小学和初中阶段家庭平均每年支出分别在400元和1000元左右,非义务教育的高中和大学阶段西部农村家庭年平均支出分别在3000元和8000元左右,西部农村经常出现因无钱而辍学和无钱上大学的现象。因此,西部绝大多数农村居民不具备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的能力。

政府是社会契约—国家的人,是每个社会成员的保护者,因而政府部门是公共产品义不容辞的提供者。为西部农村老人建立养老体系,应当被纳人由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之列。依照西方的公共财政理论,公共产品应当按照其受益人群的范围来由不同等级的财政资金提供。无论从公民权利、维护公平,还是从促进稳定的角度来看,政府都应该在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上承担起责任来,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投人,让西部农村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根据世界银行“五支柱”养老保障制度设计的思想,中央和西部地方各级政府应该为西部农村老人建立非缴费性“零支柱”的养老保障制度。

那么,中央政府和西部地方各级政府是否具备建立非缴费性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能力呢?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政策一直是向城市和工业倾斜,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达到了相当程度,已经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就体现出同志关于工农业发展关系的“两个趋势”重要论断的思想,也标志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已经具备了实施这项战略的财力。

从发达国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实践过程看,发达国家首先考虑的是教育、社会保障等,其次才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它们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减免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书本费。重建西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应该是中央政府下一步的重要工作。

4.政策建议

制度化的、稳定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是解决西部农村乃至全国农村人口养老问题的内在要求及发展趋势。建立西部农村非缴费性养老保障制度,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保障:

4.1法律制度保障

虽然加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已纳人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战略,成为“十一五”期间国内社会改革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但要把农村养老保险在农村全面展开,还需要一系列综合性政策法规的支持与配套,特别是要纳人法律规范层面。建议正在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要明确将农民纳人全社会保险的范围。

4.2养老资金来源保障

西部农村建立非缴费性养老保障制度,国家和各级地方财政共同保障养老基金的筹集并进行管理,中央财政承担70%,地方承担30%较为适宜。国家财政的资金来源,一是对西部的扶贫款项,这部分款项在过去并没有真正完全落实到困难群众头上,被挪用和挤占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把这部分扶贫款用于农村养老才真正能够使其实至名归;二是在财政预算中新设立西部农村养老保险专项经费。同时在福利所得的福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助老解困”。另外还可以发动社会力量,多方募集资金,并在财政监管下,由各级老龄工作部门设立社会“助老解困”热线电话和银行专户,接受社会各界、各单位和个人捐赠。

4.3工作机制保障

农村社区养老现状篇8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社会养老保险

[中图分类号]F320.2;F8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2-0034-02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老有所养一直是广大农村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政府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受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农民利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他们的生、老、病、死基本上由个人或家庭来承担。近年来,由于农村家庭小型化、大量青壮年流向城市、老年农民地位下降等原因,造成了家庭养老功能逐渐淡化、弱化,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又存在着缺陷,使得农村养老这个隐性问题逐步显性化,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重要挑战。

一、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

1.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最传统的养老方式,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年轻的子女或孙子女赡养年老的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养老内容主要是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顾、精神上慰藉三个方面。家庭养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建国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保障的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这种养老方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土地养老。土地养老也是我国农民养老的一个重要保障方式,然而,进入老年后,农民退出生产领域,并不意味着放弃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要从子女这种“积累”中提取养老支出,而子女要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必须以赡养父母为前提。直至今日,土地养老在农村养老中还在发挥一定作用,拥有土地的农民还可以依靠土地的产出作物或有偿让渡给他人使用获得收益来维持生活。

3.社区养老保障。随着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独居老人增加,针对老年人在就医、购物、出行等方面的不便,社区助老服务逐步建立起来,服务人员集中料理、帮助老年人,为老年人排忧解难,以补充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家庭养老功能不足。社会助老服务机构,一般以农村养老协会为依托或以敬老院为主体增设及扩建的。服务方式多样化,既有采用纯福利的、半义务及邻里互助的,也有收费方式的。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即使子女不在身边,也能安度晚年。

4.商业养老保险。随着农村部分居民生活日渐富裕和保险业的较快发展,一些富裕农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这可以成为将来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也缓解了进入老龄化社会后社会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这种养老方式需要农民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适合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

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形式是,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保险资金以农民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实行储备积累的模式,建立个人养老保险基金账户。它具有非盈利性、普遍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为了切合农村实际经济状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缴纳方式上采取按月、季、半年、全年以及补缴、预缴等多样化形式,在缴纳标准和支付标准上实行多档次。

二、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中国2003年的乡村人口为7685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9.47%,乡村人口中,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到7.35%,远大于同期城镇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6.3%的比重。按照人口老龄化衡量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的标准,农村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速度高于城镇。

2.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据1991年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年人供养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完全依靠家庭养老的比例为73%,而据2004年国家生育计划委员会农村家庭变化课题组调查,这一比例已下降为60%左右,可见,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削弱。

3.土地养老保障功能低。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之后,作为独立生产单位的家庭,依靠土地这种生产资料,自行解决家庭老年人的赡养问题。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承包经营土地的产出难以满足农民养老需要,农村土地保障力度远远低于具有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4.农村社区服务几乎是空白。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我国许多大城市已建立了网络化、系统化、社会化的老年服务社区,而在农村社区服务几乎是空白。据2002年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分析,农村老年人所在的社区,有“上门护理”的仅为4.4%,上门做家务的仅为4.1%,老年人依靠养老机构以及保姆照料的比例仅为0.4%。

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覆盖面窄,投保率低,保障水平有限。由于农民可支配收入有限,集体没有资金承担农村老龄人口养老的责任,国家主要制定法律和政策,未提供资金支持,这些因素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及农村养老水平有限。二是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运行以及保险金的发放,都不是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而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的一些规章制度来执行的。三是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渠道单一,只限于存银行、买国债,投资面窄,收益水平低。

三、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经济基础,家庭、社区和社会养老都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家庭养老方面,家庭对老年人的赡养程度取决于子女的经济支付能力;在社区养老方面农村经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区养老的实现程度;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

2.巩固和完善家庭养老。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并不排斥家庭养老模式的基础地位,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家庭养老模式。一是加强社会引导,切实维护农村老年人依法养老的权益,要宣传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形成浓厚的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强化社会舆论功能,从道义上和制度上规范人们尊老敬老的行为。二是从法律上完善赡养协议书制度,巩固家庭养老功能。从近几年一些农村地区的实践看,签订赡养协议书是目前强化欠发达地区家庭养老功能最有效的手段。通过签订赡养协议,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和子女应尽的义务公开化,使国家的老有所养政策便于监督、执行。

3.发挥土地的保障功能。发挥土地保障功能,一是政府要规范征地制度,严格保护征地面积,遏制失地农民群体的扩大。二是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征地补偿要以土地的市场价格为依据,实行公正价格补偿,严禁在征地中采取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倾斜政策。三是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土地收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当农民遇到困难和养老的时候,可以及时长期有效地出租或转让土地使用权,将土地收益用于农民养老。四是加快城镇化的速度。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通过城镇化,可以带动城镇周边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这样,不仅增强了家庭养老功能,保障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提高了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能力和集体经济补助支持社会养老保险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4.加强社区养老文化建设。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社会事业,逐渐扩大社区养老服务范围,培训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技能和服务理念,加大对贫困地区社区养老机构的财政投入,增强社区养老文化建设和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一是做好群居老人的集体服务。增加老年福利机构的数目,争取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福利机构,为了减轻集体的经济负担,在经济发达地区可将老年福利机构,如养老院等产业化,将个人或企业投资引导到这方面来,这样既可提高服务质量,又可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应通过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为孤寡老人们提供捐赠。二是搞好散居老人的社会服务。搞好居家老人的社会服务是今后社区养老发展的重点。要搞好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可以通过增加农村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争取每个地方至少有一个医疗点,以便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要大力发展老年服务组织。一方面扩大老年协会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能,在生活、娱乐、法制宣传、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完善的服务。

农村社区养老现状篇9

关键词:养老保险欠发达地区政府作用

一、贵阳市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的现状

我国各地区的社会保险制度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经济水平和社会传统的不同造成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地区差异化,但就各地的社会保险制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贵阳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现状如何?现从三个方面来做一个简要分析。

1.贵阳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贵阳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是人均耕地少,地貌复杂,第一产业从业人口下降速度慢,人均产值低。贵阳市2004年年末总人口350.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5.78万人,占全市人口数的53%。全市土地总面积804667公顷,其中耕地2889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91%,全市每个农业人口占有土地6.9亩,不足全国平均值的一半,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55亩,为全国平均值的三分之二,且多属高原丘陵,不利机械化操作。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全市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1.77亿元,占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即GDp)443.63亿元的7.2%,不难看出农村的人均产值不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差。

2.贵阳市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现状

贵阳市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总的来说是收入偏低,保障水平偏低,城乡差距大。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3509元,仅占城市居民可支配人均收入的31.25%,不足三分之一,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大。全市农村居民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达0.44。2008年贵阳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为200元/人月,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最高的两城区为140元/人月由此可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异。

3.贵阳市农村养老现状

贵阳市农村居民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辅之以少数集体养老、储蓄养老、征地补偿养老、房屋出租养老、困难救助和低保养老。贵阳市农村目前社会养老模式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占63.1%以上;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绝大多数边远地区的农民根本谈不上存钱,当农民进入老年,靠储蓄积累养老的为16.2%;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乡镇企业为数不多,这一人群属于养老无保障之列。随着农村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农民养老问题逐步凸现,已到了必须研究解决、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贵阳市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结合贵阳市农村的现状,要建立贵阳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面对和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异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根源。长期以来优先发展工业的思路决定了城乡发展的差异,贵阳市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大体各占一半,但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还不到第二产、第三产增加值的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纯收入的3.2倍,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人均200元/月,是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人均70元/月的2.8倍。

2.农业产业结构的差异

解决“三农”问题的落脚点是提高农民收入,而关键在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以农为主,多种经营。尽管近几年我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目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但农、林、牧、渔、服务业的结构不均衡,贵阳市的地形地貌又不适合大型机械的使用,就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而言不能形成规模,集约化、机械化、产业化程度低,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很难得到大幅度提高;二是种植面结构不合理,围绕省会中心城市服务的多种经济农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不同区域的差异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由于贵阳市城市规划、地理等方面的因素,贵阳市不同区域的农村各方面差异都较大。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时候,对处于不同区域农村应该区别对待。不同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贵阳市经济目前呈放射状,由城市中心向边远农村逐渐减弱,经济区域差异十分明显。

4.资金筹集方面存在的问题

按照目前国家制定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指导性政策框架,基金主要依靠参保农民的缴费,农村养老保险需求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如果考虑到城市化、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多种因素,考虑到今天为自己的晚

[1] [2] 

年生活投保的人在二十、三十甚至四十多年后进入老年期时的经济、社会背景,现在交纳的数额很少的养老保险金,就会出现养老保险养不了老,保不了险的情况。如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不进行补助,其差异性和不公平性是显而异见的,直接影响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如果要让绝大部分农民参与到社会养老保险中,政府的财政补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财政支出的加大,会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农村这一块。

三、解决贵阳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矛盾的建议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笔者认为,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主线。政府应结合贵阳市农村的实际情况,让城镇带动农村发展,从政策、经济、财政上全面扶持,即使暂时减缓城镇的经济发展,也要千方百计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特别是偏远、困难地区的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缴费承受能力才能提高,农民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才能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才能健康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才能持续。反过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的份额逐渐减少,又能有力的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使城镇能全面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完善农村社会保险的地方性法律体系

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保证农村社会稳定,根据贵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着社会公平的原则,对农村老年群体实施的社会保障,是作为调节社会分配手段而建立的。其次,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立法步伐,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各项措施都有法可依,便于操作并提高制度的稳定性。最后,应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法律的监督机制,以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支付、运营的规范性,防范社会保险基金的风险,并通过合理运作使其不断增值,以更好的满足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建设的需要。

.构建多层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制度

农村社区养老现状篇10

【关键词】中国;农村;养老模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014-01

伴随科技的发展,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出生率的下降所带来的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正逐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在21世纪不得不面对的巨大危机。而中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现象将更加严重地影响国家经济以及社会稳定。尤其是广大积贫积弱的农村家庭,养老问题一直是压在他们身上的重担,如果处理失当还会导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一、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养老困境分析

(一)家庭结构的变迁加重农村养老负担

在农业科技发展、城市建设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等综合因素的推动下,中国农村面临着经济转型,虽然仍以农业经济为主,但是却早已脱离了早期几世同堂的家庭模式,小家庭逐渐取代了大家庭组成了农村家庭结构的主体。在过去的大家庭结构中,子女可以按照平均分摊、按子女负担能力分摊、按子女年少时所受待遇分摊等几种方式对老人进行赡养,但是,小家庭成为农村结构主体之后,老人供养来源减少,子女负担加重。此外,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造成农村家庭代际伦理上的缺失。传统家庭以父母为大,家长享有绝对权威;随着独生子女的家庭地位中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受到冲击,不利于子女对老人的尊重和重视,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二)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

落后的小农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占据农村经济的重要位置,解放之后,我国长期实行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计划经济政策,不仅削弱了农村家庭的财富积累能力,并且其制度弊端仍延续至今,如户籍制和保障机制仍然存在巨大等级差异;改革开放后,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尤其是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历来主要依赖家庭保障,这就造成农村广大家庭的养老负担。

(三)竞争压力给农村居民养老造成巨大冲击

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造成供养比例的严重失调,虽然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十分重视孝道的国家,但是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独生子女的生活负担本就令其不堪重负,国家社会保障又严重缺位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的养老逐渐成为问题的中心。

二、中国农村养老模式优化建议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农村居民养老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农村新建了大批养老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然而,养老院等养老机构虽然解决了老人的生活和医疗等问题,但是却削弱了老人与家庭以及社会之间的联系,使其倍感孤独和寂寞。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广大农村社会现状,全面满足老年人群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养老模式成为“三农”建设领域一个不可逾越、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现状,笔者认为推动农村社区养老模式建设不失为一有效之举。

一般认为,适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三种,但是,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以及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的缺位,社会化养老在短期内仍难以在农村打范围推广。而建立在农村居民集中聚居基础上的社区养老成为了当前农村养老的新亮点。社区养老以乡村为载体,以社区基层组织为主导,通过发挥政府、社区以及家庭等多方面力量为农村老年居民提供养老支持。目前,广大农村正致力于集体经济建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通过比较成熟的社区管理运作,配备经验丰富的养老服务人员,建设方便、舒适、温馨的养老社区,提高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品质。社区养老的重点和难点就是经济支撑。政府在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过程中应加强引导,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吸收城市社区养老先进经验,建立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集娱乐、生活于一体的社区养老之家,满足广大农村老年居民的养老需求。

鉴于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现状,要构建适合的农村养老模式需要政府加强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强宣传,引导老年人改变传统观念,培养参加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加强社区养老意识,发挥政府、社区和家庭多方面的力量,构建健康、有效的农村养老模式。

三、结语

老年是每一个健康成人必将经历的阶段,养老需求也是社会的广泛需求,做好农村居民的养老工作不仅关系到农村的稳定,更是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基础。“养老需求人人有,养老责任人人担”,在供需失衡的当下,一方面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也需要从道德建设、家庭伦理建设等文化角度为社会营造积极向上、尊老爱幼的和谐氛围。

参考文献:

[1]唐新民.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徐杰禹.结构与过程:再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1):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