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运维工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5:23

智慧运维工程篇1

【关键词】智慧油田组织运维设计实施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智慧油田组织运维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施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它不仅可以实现我国石油行业发展的数字化、信息化,同时还可以提升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智慧油田战略的实施对于我国石油行业持续、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相关人员就需要以智慧油田的功能需求为指导,对智慧油田组织运维管理平台进行设计与实施,从而实现我国石油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1智慧油田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智慧油田的应用不断深化,逐渐向无人值守、单井等扁平化管理方向发展,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逐渐升高,生产数据系统不断完善和发展,促使油田对it系统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和升高。国内外对智慧油田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结合组织管理涉及的相关技术和解决方案进行了技术上的调研分析,国内外主要是针对智慧油田的运维标准规范进行有组织的研究,加大对了油气生产数据的采集和数据传输管理,使平台技术的监控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实现,确保了组织运维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和开展。另外,国内外还注重设计和开发部分组织运维功能系统,例如,库房、巡检、eRp等,充分的展现出了自身强大的功能,促进了数据的互相独立,促进了智慧油田的良好发展。

2智慧油田的功能需求

2.1企业生产

生产是企业运营发展的保证,智慧油田要求企业员工需要随时掌握最新的工作信息,将数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能够实现对员工工作的评级和统计,使企业的数字化流程更加清晰,对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智慧城市中的数字化管理模块中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日常生活的记录,有利于确保纸质工单的虚拟化和自动化,从综合考虑角度出发,对员工进行调研,不同的员工在流传过程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员工类型主要包括普通员工、管理者和专家等。需要合理设计生产基地中的派工单机制,明确工单的具体内容及执行流程中存在的差异,避免工单流程不合理,造成工单流程出现设计不合理和编写代码的消耗。石油企业承担着油井数据的采收工作,要求企业员工需要做好井场的巡视工作,确保数据抄录的合理性,完成数据的验证工作,确保油井设备的稳定运行。在智慧油田建设中,要求油田内的员工需要与油田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员工与油田各项工作的一体化。

2.2教育培训

员工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有利于促进智慧油田项目的良好运营和发展,智慧油田要求将油田信息与员工的智慧相融合,要求做好数据的收集和记录工作,将设备的“数据”转化为员工的“知识”,充分利用员工的知识,确保油田生产决策的合理性,将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构建完善的智慧收集途径,有利于促进员工智慧的有效收集。石油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会运用大量的自动化设备,具有技术含量高和工艺复杂化等特点,需要重视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不断的改进石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模式,构建生产工作经验交流和分享平台,需要针对主动和被动两种需求,需要在教育培训模块下设学习考核和智慧采集模块。其中,学习考核主要是指需要不断的强化员工的课程学习能力,将员工学习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提高员工的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而智慧采集,为员工搭建了智慧收集平台,员工可以将日常的工作心得上传至智慧平台上,促进了员工智慧的整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灵感。

2.3办公信息

办公信息建设是智慧油田中的一项重要建设内容,企业员工可以在智慧平台中办公信息。但是在日常的运营维护中,受pC设备移动性限制影响较大,导致员工无法随时随地进行办公系统的接入,给智慧油田的顺利运营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办公信息的利用效率,需要将一部分办公业务上传至智能终端上,提高办公系统的利用率。目前,办公移动终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常会出现安全性不足等问题,对于一些文字输入量大的应用,无法更好的运用到移动终端上来,目前办公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公告信息的查询,能够快速的帮助决策者接受信息。但是该模块无法实现信息的,存在员工接收不及时等问题。运用智慧油田,能够使员工快速的接收到信息,使信息更具前瞻性,防止信息滞后给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

3智慧油田组织运维管理平台的设计

3.1系统整体框架

在对系统进行设计时,应该从整体的设计角度出发,做好数字员工的部署工作,将wiFi信号部署于井场中,促进井场附近终端设备的有效连接,促进3G网络数据的有效传输,要求员工利用数字化系统进行工作。在对软件的总体框架进行设计时,系统中需要包括智慧生产模块、教育培训模块、移动办公模块和其他模块等几部分构成。需要确保层次架构设计的合理性,需要将数据系统封装成对象进行操作,防止数据格式发生较大的改变,对整个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对系统进行整体设计时,需要运用机制来消除对相间的耦合,需要用户自己去建立文件夹来替代管理职能,不同的模块中采用的文件形式不同,要求开发者需要将自己的名字加入到模块对应的plist文件中,做好模块的组装器绑定工作,促进大型项目的开发和利用。

3.2数据通信层设计

数据通讯层设计工作,要求做好数据的保存和更新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用nSUserDefaults来纯属配置信息,通过工厂方法来返回默认实例,需要做好用户信息的优化配置工作,开发者需要结合实例对象的属性,来获取更多的数据信息,做好数据对象信息的修改工作。

(2)SQLite存储数据,需要在SDK和ioS中预设SQLite操作框架,开发者需要做好数据库数据组织工作,强化数据的管理和操作工程。

(3)CoreData存储数据,构建持久化的自动化管理操作方案,对整个应用中的额对象做好建模和自动化管理工作。

3.3业务逻辑层设计

业务逻辑层设计当中,主要包括了工单模块设计、井场数据模块设计、移动办公模块设计、学习考核模块设计、智慧采集模块设计等内容。工单模块主要应对员工的日常任务、突发临时任务等日常工作,因此将工单分为日常、临时两种类型,通过细化使模块可用性增强。井场数据模块向服务器上报位置信息,向终端系统发送即时数据及设备信息。移动办公模块利用单独线程,向服务器进行查询,在公告更新时,向用户及时发出提醒。学习考核模块提供了查看课程列表、选择课程学习、文件下载、测试考核等功能。智慧采集模块则提供了心得列表获取、详细信息获取、心得、回复、删除等功能。

4智慧油田m织运维管理平台的实施

4.1井场数据模块的实现

4.1.1界面的逻辑设计

在智慧油田组织运维平台的设计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实现井场数据模块,从而使相关管理人员实时了解井场的实际情况,从而顺利开展工作活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管理人员只需要对某一按键进行点击,就可以刷新井场的内部数据,同时,还可以对其他功能的按键进行点击,以此来全面了解井场的组织结构,同时对不同的井场数据进行查看分析,最终定位到油井的参数,使波动图可以清晰的呈现在人们面前。之后,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油井参数,明确参数的波动图,然后利用默认时间间隔显示出历史波动数据,此外还可以选择其他的时间间隔显示波动数据图,从而使管理人员全面的了解井场情况。

4.1.2详细流程的实现

在井场数据模块的实现过程中,一般来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普通员工的操作,另一种是技术人员的操作,并且两者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就普通员工而言,当员工进入到井场之后,员工可以通过相应的系统函数,获取井场现场的网络连接信息,这些信息中含有对热点的地址,为此服务器就可以根据相应地址,将油井气井的基本信息到运维管理平台之上。由此可见,普通员工只可以选择该井场下的油井、气井来获取相应的井下数据项。与普通员工不同,技术人员或者是管理人员不需要上传位置信息,就可以一次性获取所有具有访问权限的井场。

4.2移动办公模块的实现

4.2.1界面的逻辑设计

移动办公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对于智慧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现移动办公模块的过程中,公告部分的界面设计有三种类型,以此来适用于各个工种。在进入公告界面之后,首先需要显示出公告的列表,其中包括标题、时间以及相应的人。此外,为了实现富文本以及图文混编显示的应用场景,正文部分需要利用合适的格式进行承载,同时还可以在控件上加载javascript函数,以此来实现各类控件之间的交互效果。

4.2.2详细流程的实现

要想使服务器顺利获取相应的公告信息,就需要将其先行缓存到本地的数据库之中,由此可见,业务控制层获取的一系列信息公告都是来源于本地数据库,联网操作对于业务层的管理完全透明,因此就不会存在业务层直接操作联网获取到数据的情况,这是一种对逻辑的简化处理。

4.3学习考核模块的实现

4.3.1界面的逻辑设计

学习界面中的课程列表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已完成列表,一类是未完成列表,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点击相应按键,用户就会进入学习页面,其内容主要包括课程题目、简介以及一系列的课件,以此来可以实现用户的自主学习。此外在考核过程中,如果用户到了规定时间还没有提交试卷,那么系统就会自动交卷,以免产生不公平的现象。

4.3.2详细流程的实现

学习考核模块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程信息的浏览,另一方面是测试考核。系统可以获取用户的全部信息,以此来得到用户的课程列表,并按照已完成和未完成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分类,之后再获取课程的详细信息,例如课程内容、视频文件等等,在解析完成后用回调函数实现更新操作。

4.4智慧采集模块的实现

4.4.1界面的逻辑设计

该模块可以利用三种身份进行登录,并且登录过后其显示的内容、功能都是相同的。在需要相应信息的时候,用户就可以点击相应按键进行操作,以此来实现平台上的交流互动。

4.4.2详细流程的实现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信息的,实现平台的交流互动。其流程较为简单,通过服务器上面的标识找到相应的位置以及内容,以此来实现信息的。信息的流程与回复信息的流程相似,但是的数据只有一项,并且入口也只有一个,而回复则不同,因此就会出现回复失败的情况。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城市开始朝着智慧化的方向发展。在智慧型城市的背景下,智慧油田组织开始建立,并对智慧油田持续、稳定的发展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智慧油田的不断深化,为了确保智慧油田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相关人员就需要以it系统为基础,建立高效、可行的运维管理平台,以此来解决智慧油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将知识管理、物资管理等作为主要目标,从而使运维管理平台发挥其实际效用,促进我国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辜胜阻,王敏.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5):74-80.

[2]王爱民,徐喜庆,马丽梅.华北油田“智慧油田”建设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2(09):120-122.

[3]魏学良,李卓然,于聪智.智慧油田中嵌入式RtU应用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6(03):184-187.

[4]朱新丽.智慧油田建设数据是关键[J].中国信息化,2015(08):81-82.

[5]张以明,罗金洋,王洪光,田炜,吴国栋,佟慧宁,曹飞.华北油田科技信息管理探索与创新[J].石油科技论坛,2016(04):6-12.

[6]于振山,孙茜,张跃.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油田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8):54-55.

[7]冯玉敏,姚玉辉,谢文满,杜有献.华北油田智慧矿区演进策略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5(02):109-111.

[8]李丽香,刘海涛.智慧油田生产现场的标准化管理建设[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04):154-155.

作者简介

邱兰(1979-),女,四川省成都市人。硕士研究生。现为新疆石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智慧运维工程篇2

关键词:“广电+智慧”;LoRa;智慧电力抄表

1前言

2017年贵州省向国家申报建设国家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2018年8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批复同意在我省建设中国(贵州)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2018年11月22日至23日,推进全国“智慧广电”建设现场会在贵阳召开,中国(贵州)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揭牌,揭示着贵州成为国内首个国际级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在2019年2月,贵阳市人民政府与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中国(贵州)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贵阳市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这些都标志着贵州在智慧广电领域取得令人艳羡不已的政策红利。为加快“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的建设进度,发挥“智慧广电”的支撑性作用和优势,贵广网络贵阳市分公司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对接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阳市供电局,针对目前贵阳供电局在智慧电力抄表的一些薄弱环节,结合贵广网络丰富的网络传输资源和LoRa新技术,建设了一套可以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自动报警、自动预警、远程管理的智慧电力抄表新系统。该系统的建设经验不但切合贵阳市实际情况,还可以提供给其他领域借鉴学习的参考。

2智慧电力抄表的建设必要性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电力营销发展规划》的逐步落实,营销现代化和计量标准化建设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为进一步提升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精益化和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客户服务的质量,就必须加快营销计量、抄表、收费标准化建设,而“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SG186”信息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智慧电力抄表系统主要是利用GpRS无线移动网络进行采集数据的传输,由于无线技术的限制,在传输带宽和稳定性方面都不能够满足智慧电力抄表系统的运营级别使用,主要表现是集抄器数据不完整,掉线率较高,尤其随着电力用户的爆炸式增长,暴露出抄表时间长、用数据统计计费周期长、不及时等问题。结合贵广网络网络覆盖实际情况,已经完成贵阳市城镇及乡镇区域的双向网络改造,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基本实现高清互动电视覆盖,乡镇光纤全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经过实地调研,发现每个楼栋每个单元都安装了楼栋接入设备(onU),onU设备和智慧电力抄表终端安装位置接近,通过一根网线就能实现接入。因此,智慧电力抄表系统传输网选择贵广网络有较大优势,通过建设智慧电力抄表系统,可实现全市用户全覆盖、信息全采集、集中自动抄表的目标,并最终实现电网公司营销自动化。

3贵州广电建设智慧电力远程抄表的网络优势

贵广网络的基础网络基本已经实现全面覆盖,建设智慧电力抄表系统无需进行大规模建设,而且贵广网络的骨干传输带宽高,实现全程光网,稳定性高,并且有一只素质过硬的运维队伍。这些都保证了智慧电力抄表系统上线投入运行后能够稳定运行。综合考虑系统建设规模、技术前瞻性、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和性价比等因素,贵广网络智慧电力抄表系统上存在以下几点独特的优势。

3.1网络全覆盖

贵广网络近两年大力建设“村村通”“户户用”工程,建成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其中城区区域全面覆社区、街道,农村区域覆盖村、组。在2016年完成了全省农村有线网络村村通工作,全省16000余个行政村实现了有线电视光缆的到达连接,2017年完成所有农村用户的入户光缆连接工作,通过光纤到户工作的实施,实现全省农村用户光纤网络全覆盖。贵广网络还积极发展高速光缆路由,完成高速光缆路由近3300km,其中涵盖贵阳有贵阳至遵义高速96芯、贵阳至平坝高速144芯、贵阳至龙里高速96芯等多方向高速路由,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实现“智慧电力”的快速部署提供了一张全程光网、稳定性高的基础网络。

3.2网络安全性高、扩展性强

贵广网络长期担当党和政府的传输喉舌,能切实保障网络安全传输,承载国家机要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完全切合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对网络安全性与可靠性的需求。同时兼顾良好的扩展性和升级前景,充分考虑电网集中抄表系统的扩展性能,能为将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扩展能力。

3.3技术储备足

贵广网络是长期从事广播电视相关领域技术的专业公司,作为广播电视业务的基础,每年在广电总局各类科研院所及专业科研机构的牵头下,贵广网络积极参与,参与各类智慧领域,尤其是在“智慧电力”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得以研发、实验、落地和推广。

3.4高效维护体系

(1)自有运维体系-人防贵广网络的电网集中抄表系统项目建设施工周期从立项到投入运维,仅仅花费了4个月时间,24小时响应维护,2小时维护工程师到达现场的故障处理机制,确保每天供电集抄点位的上线率达到96%以上,并纳入日常运维监控,保证了运维的时效性和在线率。(2)自有运维体系-技防全程全域的对智慧电力抄表终端点位进行网络监控,主动发现终端点位业务故障并提出预警,形成智慧电力抄表业务运行状态网管日报及联动闭环处理服务管理机制。智慧电力抄表维护流程图如图1所示。

4贵广网络的智慧电力抄表的实现方式

贵广网络建设的智慧电力抄表系统通过近3个月的试运行,依托于贵广网络提供的Gpon+onU的光纤链路Vpn专网,可在短时间内实现贵阳地区用户全覆盖、信息全采集、集中自动抄表的目标。智慧抄表网络实现架构如图2所示,贵广网络的智慧电力抄表相比传统的远程抄表系统在终端层、接入层、传输层、骨干传输层、客户业务层各层级都具有独特的优势。(1)终端层终端层,采用三星SX129Zn用电现场管理终端,它是电子式电能仪表,能有效的兼容有线网络和无线LoRa接入方式,其具有准确高、耗电少等优势,具有数据采集、数据测量、数据管理与存储、状态检测、防窃电监测等功能。(2)接入层在接入层,主要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两种方式,其中有线接入方式是利用贵广网络的广覆盖度的基础网络,智慧电力抄表终端就近通过网线接入其所在楼栋的onU,无线接入方式则通过LoRa方式远程接入附近的基站,其基站就近接入贵广网络机房的城域网交换机,相比传统远程抄表具有施工量少、施工周期短的优势。(3)传输层贵广网络的智慧电力抄表系统的传输网络是贵广网络的ip城域网,智慧电力抄表终端其通过有线方式接入楼层就近onU,再通过oLt汇聚至ip城域网;或者通过LoRa无线接入至附近基站,再汇聚至ip城域网,形成数据统一汇聚,贵广网络贵阳市的ip城域网覆盖10个区县的32个分前端,且均是10G链路连接,完全满足智慧电力抄表系统的高速率、低延时要求。(4)骨干传输层贵广网络的波分骨干传输网现在最大能达到100G传输能力,且还具有扩展空间,其环网保护功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自动发现故障并提出告警,迅速自动进行相关业务倒换,快速恢复网络传输能力。贵广网络的ip城域网就是依托于波分骨干环网来完成数据传输,这就保障了智慧电力抄表系统的安全传输。(5)客户业务层通过贵广网络智慧电力抄表系统建设,实现电力综合运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立电能管理体系,实施电力技术改造、优化用电结构,为贵州电网有限公司实现了增加经济效益、保障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实力、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

智慧运维工程篇3

【关键词】智慧水城系统物联网云计算水动力仿真三水统筹水文化服务

1引言

水――自古以来哺育着人类,如长江、黄河一直以来被视作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孕育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灿烂的文明,也形成了开封、南京等名城古都,它们与尼罗河、恒河、底格里斯河等催生了光辉灿烂的四大古代文明。同时,我们也从中外许许多多的案例中看出,与水为善,它可以塑造美好的人居环境,与水为恶,它也会成为环境恶化的败坏者。

近年来,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大涨,许多滨水城市都积极投身智慧城市建设中,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助力水城和谐发展,寻找一种更高效的方法去应对传统水城存在的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等问题,更好的赋予城市滨水个性,是许多滨水城市正在思考的问题,而“智慧水城”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智慧水城的内涵

智慧水城,是结合城市特色,以水为研究对象,围绕“以人为本,以水为魂”的核心理念,以“人”的微观需求出发,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涉水事务的管理需求提供更加科学的分析和决策支撑;对公众各类涉水生活需求提供更智能的响应和更好的体验。主要包括以下内涵:

(1)实时感知――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构筑遍布水域的“传感网”,全面实时的测量、监控和分析水文、水情等信息;(2)全面整合――通过通信基础设施将水城各个子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充分横向整合、共享内外水文信息资源。(3)创新应用――通过科技创新在公共平台上为政府、企业和公众开发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创新应用服务,为水城的持续发展和水文化氛围的形成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4)统一协作――通过统一的公共管理平台,实现各个关键系统之间的协同运作,达成自反馈、自适应、自完善和自运作的的智慧化状态。

3智慧水城设计总体思路

智慧水城是要利用滨水城市城水相依的优势。通过信息化手段,在充分发挥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增强人们的亲水意识,赋予水更丰富的文化内涵,致力于人与水的和谐统一,用水利凸显现代城市文明的层次,推动科学发展。

智慧水城的建设应该从城市的视角出发,遵循城市智慧生长的客观规律,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充分整合现有公共信息资源,实现滨水城市向智慧水城的跨越式发展。坚持城水平衡、管服相济、三水统筹、和谐共生的指导思想,建立实时感知、全面整合、激励创新、统一协作的水城环境,打造具备自反馈、自适应、自完善和自运作能力的智慧水城。(如图1)

(1)城水平衡;城水平衡是为基础。水为阴,城为阳,阴阳平衡;水在城中,城在水上。(2)管服相济;管服相济是主线。通过管理与服务相济之机制,实现智慧水城更加科学高效之宏管理和更加以人为本之微体验。(3)三水统筹;三水统筹是为手段。通过将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这三“水”顶端统筹、全面协调,实现水环境的智能监控、水资源的智能管理和水安全的智能指挥。(4)和谐共生;和谐共生是愿景。化无形为有形,营造“人文关怀、环境优美、安全可靠、资源节约”的活力水城,最终实现水城的环境持续友好,生态健康宜居,铸就和展示智慧水城独具东方特色的“魅力水文化”。

4智慧水城设计总体框架

智慧水城总体架构,是以智慧水城总体架构为指导,秉承“统一门户、统一架构、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的设计思想,注重需求导向、效能提升,创新驱动,重视有效对接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平台,凸显水城信息资源的融合共享、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服务的协同联动,强化推进策略、发展模式等配套环境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极大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确保智慧水城的发展、运转、治理等符合现实规律。

智慧水城总体架构共分为四横。“四横”分别为基础设施层、公共平台层、智慧水城应用系统层以及互动展示层。如图2所示。

(1)基础设施层;包括水城传感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资源。为智慧水城的各类应用提供信息化基础保障。(2)公共平台层;包括四个提供基础、共的城市核心一级平台,为水城提供物联数据汇聚处理、大数据分析挖掘、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以及应用系统的协同开发和快速部署。为深港信息资源互通、水城应用实现提供基础支撑。(3)智慧水城应用系统层;以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宏管理,更加以人为本的微体验为导向,构建智慧水城应用体系。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管理、水安全管理和水文化服务等应用系统的建设,促进智慧水城全面落地。(4)互动展示层;将智慧水城应用成果基于一站式城市门户、智慧中心大屏、应用程序、软件客户端、领导桌面等,向水城的社会公众、企业、城市管理者,提供真实、准确、便捷的信息呈现、服务提供和互动交互渠道。(图3)。

5智慧水城实施建议

5.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

为保障智慧水城工作顺利进行,需要加强指导监督和技术服务,理顺智慧水城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的体制机制,形成各部门共同推动信息化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行政行业管理的手段,注重协调,强化管理、务求实效,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积极推进各工程建设,确保“智慧水城”目标的实现。

5.2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重点工程

智慧水城重点工程,对夯实水利信息化基础,全面推进业务应用,逐步形成科学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研究制定加快智慧水城发展的投资政策,积极开辟投资渠道,加大对智慧水城建设的资金投入,为重点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必须的经费支持。

5.3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资源整合

智慧水城资源整合与共享程度是衡量滨水城市智慧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但同时,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也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难度大、协调任务重的工作。需要完成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各项基本任务,建立各级管理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健全相关办法,制定标准与规范,采取有效措施,对智慧水城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促进资源的整合、公用、共享,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和效能。

5.4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高技术水平

认真分析研究下一代网络、第三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信息技术给水利工作带来的影响,结合水城特点,及时提出水利信息系统建设和升级方案,保证水利信息化的先进性,为水城工作提供有力支撑;要通过推广成熟应用软件,缩小地区间的差距,迅速提高水利信息化对各项水利工作支撑服务水平,促进智慧水城集约化发展。

5.5进一步加强管理维护,保障正常运行

要把信息化管理作为智慧水城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规范标准体系和资金来源渠道。要尽快理顺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机制,明确运行维护管理部门,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落实责任、定期检查、实时维护。

5.6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促进良性发展

要不断创新和改进管理模式和方法,把智慧水城工作的成效列入单位和领导绩效考核的内容;完善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和绩效评估等制度,着力建立智慧水城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投资渠道多元化的发展机制。试点探索外包、托管等多种运营方式,提高智慧水城信息化发展的效率和效益,促进水城良性发展。

6智慧水城关键技术

6.1智能传感网

(1)统一、全面的物联接入网络是智慧水城管理与服务的基础。智能传感网可以根据输入信号值进行判断和制定的决策;可以通过软件控制作出多种的决定;可以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有输入输出接口;具有自检测、自修正和自保护功能。(2)利用移动通信网络与传感网结合。构建适于传感网运营的GpRS/tD/wCDma/CDma2000/wSn(无线传感器网络)融合网络,发挥通信网络广泛的覆盖性、可移动性、双向宽带通信能力,以及可靠的电信级服务质量,为信息可靠、自由传送提供高速公路,将为传感网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6.2三维GiS

(1)智慧水城对现有GiS技术进行了延伸,将GiS技术中的有关部分通过网络有机集成共享,构成一个强大的技术体系。(2)并且加入三维可视化技术,更加直观准确的实现对各种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快速、机动、准确、可靠的收集、处理与更新,为防汛抗旱、水资源调度管理决策、水质监测与评价提供决策支撑。

6.3水动力仿真

科学高效地发现和预测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的相关信息,是智慧水城系统建设的一个关键。而基于水动力学原理模拟水城水功能区水体的流场[1,2]与污染物迁移扩散[3]的时空变化过程,可以为水城水环境监控、水资源管理、水安全指挥提供科学及时的信息发现与提前预测。

7结语

城市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积极实践和不懈追求。在创新水城建设思路、完善规划体系的征程上,智慧水城系统设计与实现从智慧城市整体视角出发,立足现状,重点强调实时感知、全面整合、创新应用和统一协作,借助智能传感网、三维GiS、和水动力模型等先进信息技术整合水城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各业务应用子系统,并通过统一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系统融合,资源共享”的目标,可以切实有效的加快滨水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许新宜,王韶伟,庞博,杨丽英,王红瑞.“水资源紧缺类型及其对策分析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p86-90.

智慧运维工程篇4

如今,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校园”颠覆了我们对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想象,我们将体验到连续的、无处不在的网络。而有线、无线融合一体的网络环境是“智慧校园”必备的一个基础设施平台,也成为了现阶段衡量高校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标。山西中北大学与卓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展开战略合作,共同建设智慧校园典范,取得了信息化建设的重大进展。

校园网络全面升级

中北大学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并在朔州市设有校区,是一所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总占地2501亩,建筑面积近101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2015年,经过与全校师生的讨论和投票表决,中北大学正式携手卓智,开展校园网络建设的战略合作,对校园基础网络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累计部署了ap数近9000台,成为了山西第一所wi-Fi全覆盖的高校。

全校核心骨干网升级到40G,汇聚区域万兆互联,千兆到桌面的先进网络基础架构。新建成的校园网开户数量达到约2.5万人,高峰在线人数近2万人。给全校师生带来了高品质的网络体验。全校wi-Fi全覆盖办公区、宿舍区、教学区、实训区、食堂、图书馆等区域,根据不同的区域采用定制化的产品以及解决方案,保证了wi-Fi信号的质量。无处不在的wi-Fi,为中北大学未来mooC系统、在线考试系统、监考系统等下一阶段“智慧校园”的建设项目创造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打通信息孤岛

保证校园网络安全、可控

在校园网管理与维护方面,中北大学拥有校园网的管理权,借助卓智的管理平台,将学校无线网络以及原有办公网络和新建的学生宿舍有线网统一认证管理,整合运营,打通了信息孤岛,增强校园网络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全校统一的服务平台、校服远程app、卓智机器人、日志审计系统、自动化的巡检软件等卓智先进的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网络运维与服务的自动化、数字化、智慧化。

此外,卓智还配备了3名专业运维人员驻校,解决师生上网遇到的问题,使网络中心管理人员从繁杂的维护工作中解脱出来,大幅提高了网络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在资费方面,卓智整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进入校园,出台了合理的收费标准和不同类型的套餐,为师生提供多种网络产品及服务。

一次性完成校园网建设

作为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中北大学曾经备受网络建设相对落后的困扰,阻碍了学校的信息化发展道路。自2002年以来,学校逐步建设校园网,到2007年中北大学建设完成了学校办公区有线网络。然而,发展到目前该有线网络大部分设备比较陈旧,故障频频发生。校内各家运营商铺设的无线wi-Fi,互相干扰,可用性差。学校整体的网络融合度低,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相对缓慢。面对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中北大学选择一次性完成校园网建设,虽然具备统一规划实施、统一进度管理、建设成效快的优势,但是需要学校一次性投入的资金体量较大,学校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而且涉及的系统与设备繁多,无形中增加了建设难度,预算精确度也不易把控。

如果选择与运营商合作,运营商能够帮助高校承担一部分管理与运维工作,减少一部分资金压力,但通常会按照“小区宽带”的方式建设宿舍网,形成了学校维护办公网、运营商维护宿舍网的状态,两张网络缺乏有效整合与管理。学生在“校园网”范围之外,使智慧校园失去了重要的用户和原有意义。

此外,运营商的建设通常关注3G/4G,往往忽略wi-Fi覆盖整个校园区域,抑或所建设的wi-Fi信号质量与使用效果不佳,难以保障智慧校园的移动应用。

加快建设“智慧校园”

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中北大学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作为教育网络运营服务商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卓智始终致力于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为广大高校免费投资建设基础校园网,并提供运营及维护等一站式服务,全面提升在校师生的网络体验,满足高校日益增长的移动互联需求。统筹规划的校园网络建设方案,免费动态地持续更新服务,保证了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适应性。

在智慧管理层面,卓智研发团队结合多年学校教学和教务管理经验,研发出的“教育+”互联网生态云解决方案及以大数据、物联网为核心技术的“数巨+”两大产品,为用户提供卓越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卓智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与人才优势,专注校园网络建设及运营超过10年时间。

截止到目前,已经在超过20个省市为百余所高校建设智慧校园网,为超过100万高校师生提供智慧校园网络服务,与众多高校形成长期战略合作。

立足未来,卓智将继续携手中北大学,博学广知,实践创新,践行校企合作新模式,使中北大学等各大高校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经受挑战,快速发展,助力我国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智慧化、信息化的发展道路。

相关链接

十年前兴起的“数字校园”建设,有些高校并没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今又要搞“智慧校园”建设,是可持续发展吗?“智慧校园”建设,说到底,是要建设一批智能化或智慧的应用系统,如智慧教职员管理系统、智慧学生管理系统、智慧教学系统、智慧科研系统和智慧后勤系统等等,它们与数字化系统是什么关系?或者说,跳过数字化应用系统,能建立起智慧化应用系统吗?

物联网“入驻”高校需谨慎

物联网的体系庞杂,设计很多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并不容易。本科的时候需要兼顾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精力很难集中,所以本科时并不是开设物联网专业的黄金时期。其实目前很多现有专业都是物联网中的组成部分。不需要盲目地开设专属课程,而是要在已有课程中加入物联网的概念是比较好的选择。物联网其实就是计算机应用,很多计算机方面的专业和物联网的联系都非常紧密,柏斯维认为从这些专业来寻找切入点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智慧风暴物联网学院培养复合型人才

智慧运维工程篇5

一、“绿色智慧园林”的举措

“智慧绿色园林”主要包含六点举措:1.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对园区地理事物、游客行为、听证投诉、社区居民、防震减灾、园内工作人员保障、编制动向和基础服务设施进行全面、维修、养护及时互动、调整、感知;2.对游客、园区周边居民、园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3.利用最新信息技术和管理,优化流程和链接反馈、拓展园区经营管理业务;4.同周边机构单位、酒店、旅行社、高级商务金融园区、it公司等建立经营战略联盟,运用众人的智慧集,结众人的力量管理园区;5.智慧园区建设的目的是有效保护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游客服务质量,实现园区环境、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6.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环境、社会和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唯园区绿色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才能确保区域旅游循环经济的可持续,最终实现园区社会的可持续、绿色旅游资源和园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园林”与绿色管理

生态、低碳、智慧、宜暇城市新园林的营造是一个复杂的绿色创新系统工程,既需要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还需要将信息技术同科学的管理理念集成;更重要的是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具有绿色创新系统思考的构思和能力。智慧绿色园林的建设是对公园硬实力和软实力全面提升,其建设举措主要包括:信息化建设、休闲闲暇型创建组织、闲暇业务流程优化、经营战略联盟和危机应对管理、绿色技术应用。

1.信息化建设:绿色旅游信息化资源

信息化建设是“智慧园林”建设的基础和内在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它是指以系统工程、战略管理、产业经济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为依托,集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商务(eB)、虚拟现实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整合各类绿色旅游信息资源,搭建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信息管理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使之成为绿色旅游园区发展的生产力,成为推动绿色旅游园发展和管理上水平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建设能加快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处理速度,实现对园区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方面最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度的智能化建设。

2.经营战略联盟

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整合发展,形成经营战略联盟。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绿色社会管理格局,强化园区社会管理职能、管理和服务职责,退休职工与志愿者参与园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智慧园林”的建设营造需要,公园同绿色旅游、科研院校、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酒店、旅行社、商务金融园区、it公司等通过协议合约而结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双向或多向流动促进经营战略联盟。战略联盟具有节省成本、积聚共享资源、降低风险、增竞争力等优势;还可弥补营造建设“智慧园林”所需资金、技术、人才之不足。

3.社会管理与危机应对管理

“智慧园林”的建设不仅要加强景常态化管理,更应努力提高危机管理水平。生态旅游园区应在物联网基础上建设智能监测统、风险评估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和危机决策系统,这样才能有效应对火灾、潮水、极端天气、地震、等自然灾害、瘟疫、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对“智慧园区”建设的冲击,避免或减轻对市民游客、社区居民、园区工作人员的人生和财产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实现园区健康有序发展。园区管理团队对园区进行管理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建设为经营战略联盟的构建搭建了平台,并整合了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业务流程优化是运用新的管理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流程进行改造创新,同时也是信息化技术在园区的具体应用实践。

4.绿色技术管理

智能信息技术为园林的节能、减排、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保障。智慧园区可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感知园区内更加真实、详细、实时的信息,为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

智能信息技术优势在于集成了BipV、照明控制、冷热源控制、能耗计量等子系统,可为建筑提供“量体裁衣”的节能方案。自控系统使整个园区室内、室外的变配电、照明、空调、供热、给排水、消防、安保等众多分散设备顺利运行,以及实现能耗控制。绿色智慧园区以节能减排作为重要目标,从楼宇、园区公共设施到数据中心,都会具有相应的节能措施,大幅降低能耗水平,削减园区维护、运营、管理成本。

三、“智慧绿色园林”的探索

上海南园滨江绿地公园位于上海中心城区卢湾区,南抵黄浦江,东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浦西片区。作为世博会配套工程,公园设计坚持“绿色世博、生态世博”理念,以建设“生态、低碳、智慧、宜暇”城市新园林为目标,率先采用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探索建设“绿色智慧园林”的新技术。

“绿色智慧园林”是对南园公园景观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方面进行最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更科学的可视化管理的创新型景观园区管理系统。南园智能化系统建设包括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室外无线wLan系统、电子信息公告系统、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等。智能化建设为绿地提供了优良的空间环境和具备信息化、人文化等必须的基础设施,使游客可以在公园内进行无线上网、手机集群网对讲、信息查询等,也为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和安全监控提供智能化服务,降低长期运营成本。绿地智能化必将成为后世博时代园林绿地建设的新目标。

四、“绿色智慧园林”助力公园管理――构建园区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绿地管理新格局

智慧运维工程篇6

时空让“云”动起来

过去测绘工作只要求提供框架,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快速变化,单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已远远难以满足各方面的要求,所以如何使地理空间框架体验度更好、实时性更强、移动性更大、可控性更高、自主性更强,成为向智慧城市的发展的升级方向。

将多种实时数据和云计算的功能结合,搭建一个即时调用搜取的时空信息应用平台。比如,遭遇了山体滑坡,救援指挥中心可以立刻调取这个地区先前的山体滑坡数据,地点、时间、灾害程度等所需信息,与灾害地区检测系统所提供的实时数据自动组合,把基础数据、专题数据以及相关的东西都模块化,便于根据需求来调用。而过去,只能根据地理空间框架了解到灾害发生地的地形地貌与人员居住等固定信息。这就是时空信息云平台,有人称它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升级版”。

从测绘角度来说,数字城市建设阶段主要是进行数字地理空间框架的构建。而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搭建将包括多尺度、多要素、多类型、多时相的数据。测绘尺度小到1:400万、大到1:500,类型上包括先前常提到的4D、DSm、三维模型、全景影像、立面街景等新技术,以及云计算对信息空间共享、集成数据、计算功能、软件设备对接等,都将是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阶段的新标准。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将时空信息应用到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发展信息化工作中的技术依托。通过时空信息云平台,还可以针对具体的需求,来组合资源、共享数据,发展信息搜索平台。

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到地理空间框架,再到时空信息平台,逐渐搭建起了一个智慧城市运行的智能化时空信息载体。在这个从初级逐渐到高级的过程中,动态化的地理“云”平台开始以全覆盖、各时刻的地理信息为基础,依托CoRS(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提供实时位置信息,同时进行精确匹配,将精细三维、全景影像、视角三维、立体街面、智能感知设备获取的视频、RFiD等新技术应用在平台搭建中。同时,在服务方面,时空信息云平台强调与物联网实时感知相联系,面向泛在应用环境,按需提供地理信息数据、开发接口和功能软件服务,智能化地服务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与运行。

无锡地理“云”构想

谈到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申报,无锡市信电局信息化推进处负责人介绍说,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中各地对地理测绘工作的需求加大,现有的地理信息框架主要是提供静态地理信息服务,而时空信息云平台将实现对时间、空间两个维度更精细准确框架信息的收集,按需服务,将在智慧交通、智慧水利、智慧环保、智慧城管、智慧国土、智慧旅游、公众应用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

据了解,无锡的数字城市建设,已具备了“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技术”这一向智慧城市迈进的基础。目前,无锡的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天地图无锡节点已经完成开通,地理信息共享公共平台在无锡市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同时,作为工信部确定的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无锡具备云计算、物联网等开展试点工作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具备可扩展的服务器组群、海量吞吐存储设备及带宽网络设备,具备一定自动化、虚拟化、智能化等技术的研发与使用能力。

智慧运维工程篇7

工作方案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城建”),是贯彻落实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是贯彻落实杭州市委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建改发〔2020〕73号)及《关于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的函》(建改发函〔2020〕152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我市重点推进以下十个领域的工作任务:一是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构建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三维模型等的Cim平台基础数据库。二是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实现基于Bim的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及监管。三是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实现全连接的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管理。四是智能网联车项目建设,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改进杭州智慧出行。五是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有效提升城市运行和管理水平。六是建设智能化城市安全运行管理平台,加强城市安全智能化管理。七是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基础和应用支撑。八是建筑业智能化提升项目,以“新城建”拉动建筑工业化及高品质绿色建筑建设。九是探索建立多主体创新合作模式,引导社会各类主体参与“新城建”。十是促进产业发展,打造“新城建”产业集群,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二、工作阶段

(一)近期工作目标(2021年底)。基本建设完成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初步制定Cim数据标准。开展部分Bim模型的入库工作,构建不同建设时期的建筑物入库模式。探索项目审批的Bim报建工作。明确包括城市综合管理服务、智能化城市安全运行管理等基于Cim+的应用,并探索主题数据汇集模式。探索Cim数据的共享及机制。

(二)中期工作目标(2023年底)。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稳定运行,基本完成建成区范围内的地理信息、建筑物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基础数据库。全市部分建设项目实现Bim审批,重点建设项目实施Bim监管。部分城市综合管理服务、智能化城市安全运行管理平台、智慧社区建设场景应用基本成熟。Cim数据的共享及机制基本建立,社会企业投资建设的Cim应用场景投入开始市场应用。Cim标准规范逐步完备。

(三)“十四五”时期工作目标(到2025年)。基于Cim基础数据的城市运行管理、城市综合管理、城市安全管理及未来智慧社区等方面的场景大量应用,城市开发建设管理方式有效转型提升。构建起以政府为引导,科研机构、投资机构、城市运营机构多方参与的Cim运营生态,打造杭州经济增长新亮点。形成完整的“新城建”标准体系和政策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建设城市级Cim基础平台。构建城市大脑空间底座Cim平台,依托杭州城市大脑时空数据融合的能力,打造虚拟数字城市。

1.Cim数据标准建设工作。编制Cim地方数据库标准,面向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多领域的数据分类分级、采集建库、更新与共享应用的技术标准。按统一的标准更新、共享和协同应用城市公共的二维数据和三维数据。实现与部级、省级Cim基础平台互联互通。

2.Cim数据基础平台建设。建立杭州市Cim数据基础平台,搭建和汇集城市三维数字底版,开展Cim+应用的先行试点,构建城市智慧治理应用场景。实现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浙江省施工图“多审合一”系统、杭州市亲清数字平台等省市各级平台,建立Cim数据与共享模块,实现城市多层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办公。建立Cim平台安全评价机制,不断提升Cim平台安全水平

3.Cim基础数据信息模型建设。建立包含基础地理信息、建筑物Bim和基础设施三维模型、标准化地址库和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库。以Cim平台为基础,开展云城、三江汇、大城北新城、亚运村等重点项目或区域的三维数据收集及展示工作,建立完善数据采集、入库、更新及管理机制。

(二)深化工程建设领域Cim的运用。

1.实施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服务。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策划、全流程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等应用场景,提供业务协同、区域评估、并联审批、联合测绘、联合验收和信用监管等功能应用。

2.实施工程项目Bim审查。全面融合工程项目各类信息。在建设项目前期策划、施工图审查、联合验收等不同环节实现基于Bim模型的项目自动审查,推进三维地籍、土地立体化开发利用、工程建设项目Bim报建等应用试点。

3.实施工程项目施工全程Bim组织。以规模以上政府投资类项目为试点,推广施工组织的Bim模型运用。借助Bim模型探索建立新型验收模式,提升竣工验收的准确性。

(三)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1.实现对市政基础设施三维全息建模。针对重点单位等实现精细化建模,面向规划、城建、交通、给排水、消防等单位,提供应用服务界面,实现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的数字化协同。

2.打造全连接的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对城市主要的建筑、道路、园区、给排水设施等实现物联网设备和网络覆盖,将物联网实时动态数据与Cim数据结合,实现全市管线管网数据化、管网在线监控、运行管理智能化和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等功能,实现数字化连接设备上行数据采集和下行控制指令下发功能。

(四)智能网联车项目建设。以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和改善杭州智慧出行为切入点,紧紧围绕“车、路、云、网、图”五大关键要素,打造杭州5G+车联网产业链的整体优势。

1.加快建设智能路网基础设施。部署智能路网试点改造工程,实现交通道路通信设施、视频监控设施、交通信号、交通标识标线智能互联,满足复杂的车路协同需要。在试点基础上,应用推广的智能路网技术和产品,建成一批互联网道路。开展城市公交、景区游览、特种作业、物流运输等典型场景应用以及信号灯优化、车速引导、拥堵提醒等效率类应用。

2.完善智慧出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出行综合信息服务产业,提高出行效率,加强信息监控环境建设,提升市民高效便捷、安全出行的获得感。完善智慧出行服务体系,培育面向未来的智能交通出行新业态。

3.大力发展高精度地图产业。面向智能网联汽车高级自动驾驶地图应用需求,打造高精度地图产业生态体系,实现高精度地图的多领域应用,保持我市地图产业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领先地位。

(五)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升信息化和可视化治理能力,建立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等为一体的杭州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1.实现城市综合管理数据感知。汇聚目前分散在各部门及企业自建的城市管理相关数据。整合与城市管理相关的市政设施、轨道公用等城市管理系统的各类数据,构建全市综合管理智能感知和数据中心。

2.提升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水平。建设整合公共慢行交通管理、市容秩序管控、渣土管理、智慧市政管理、智慧水设施管理等行业智慧化应用系统,通过流程再造和模式创新,推进城市管理事项“一网统管”。

3.提升城市综合决策指挥与服务能力。以Cim平台为核心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全局层面的信息综合展示、智能分析、预研预判,形成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持续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民生水平和服务效能。

(六)建设智能化城市安全运行管理平台。

1.建设城市安全韧性感知数据池。整合危化品、道路桥梁、气象灾害、易涝点、地下管网及其他灾害监测监控信息,建设跨部门、跨地区的应急管理数据资源池。

2.建设城市安全韧性监测预警系统。整体提升防范城市生命线运行原生、次生、衍生和耦合灾害的能力。建立全市房建改建台账,提供道路、桥梁的智慧化巡检养护处置等功能,建立城市房建和基础设施管理系统。整合危化品生产、使用、存储、运输等感知监测数据,建立城市危化品管理系统。打造全市自然灾害与城市内涝监测立体一张图,建立城市自然灾害监测及城市内涝预警系统。

3.建设城市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对城市空间全时段、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实现对应急场所、应急物资和应急救援人员的有效管理和实时调度。建立城市安全管理平台与供电、水务、燃气等单位的协同处置机制。

(七)加快智慧社区建设。以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为目标,提升社区数据资源价值,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智慧化生活环境。

1.形成智慧社区全域数据归集平台。建立基于Cim技术的社区底图,实现各个业务条线的数据和业务汇集,建立社区管理的智慧化分析、辅助决策,实现社区安全管理的智能应用、指挥协同。实现小区、物业、街道、政府等多级多端互联互通,建立统筹、协调、响应及时的社区管理新模式。

2.形成社区众创共治和民生服务系统。结合Cim平台系统营造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交通、低碳、建筑、服务和治理9大场景,助力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构建平安、温暖、绿色、健康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

3.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强化Cim、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及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的协作,打造物业管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等场景应用,为居民提供智慧物业服务。

(八)建筑行业智能化提升。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载体,提升建筑业智能化水平。

1.推动Bim技术和建筑工业化双向共促。强化建筑构件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建筑工业化基础构件标准库,通过构件标准库在设计阶段的应用,辅助开展建筑设计和方案造价。 

2.探索建立建筑工业化全程溯源管理。按照工业化建筑构件类别、规模、用途等,从规划到建设、到运营,实现与各类建筑工业相关的数字化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形成统一完整的数字化档案,提升建筑设计、施工、运维的协同水平。

3.推动高品质绿色建筑的建设。结合绿色建材名录库的编制工作,推动绿色建材、物联感知产品在Bim设计中的应用,实现工程建设的高效益低排放,降低建筑建成后的运维成本。

(九)探索多主体创新合作模式。

1.统筹财政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保证政府性投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探索建立规范的投融资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力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城建”项目,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2.完善市场环境,促进各类主体的协同发展。通过数据开放、创新资源链接、技术研发应用等方式,培育面向政府—企业—公众生态体系。

3.加强引导科研投入。依托浙江大学、阿里巴巴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的优势,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工作,组织开展“新城建”理论技术的前沿研究,建立我市“新城建”人才体系。加快培育现代产业化工人队伍。

(十)联动促进产业发展。探索推进“新城建”的产业导入路径,联动促进产业发展。

1.联动促进产业。梳理“新城建”具体任务框架和产业导入机会,绘制“一框一链”产业链图谱。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鼓励相关的云计算和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位置信息服务、区块链等领域企业参与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2.加强产建对接。适时举办“新城建”开发者大会、相关领域对接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推进政产学研联动,着力形成咨询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开发、运营维护等产品和服务。

3.加强经济效果分析。建立“新城建”工作对城市经济发展效果的评价机制。加强“新城建”对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创造新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为扩大内需、发展新经济出谋划策。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新城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部委办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建立完善协调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新城建”的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建委。

(二)强化工作力量。抽调人员组建“新城建”专班,集中办公负责相关任务落实。其他相关单位依据“新城建”相关工作计划,组建专题建设小组,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鼓励第三方科研机构和专家参与试点建设,为“新城建”整体推进提供可行性研究、技术咨询和业务指导。

(三)完善政策法规。制定一整套保障“新城建”的政

策法规及技术标准体系。制定Cim数据管理办法,作为空间数据汇聚、管理、共享、考核及安全保障等工作开展的依据;制定Bim审批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Bim设计文件法定化;制定Bim团体组织管理制度,针对Bim团体组织、行业协会制定管理制度等。

(四)加强资金投入。建立“新城建”专项资金,发挥专项资金的统筹和引导作用,完善管理办法,加强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预算管理、立项审批管理、使用过程管理和使用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城建”投资与运营。

(五)完善监管评估。严格按领导小组的要求和工作计

划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对工作进度和效果的检查和督导,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建立监督评估体系,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评估评价工作。

(六)加强宣传引导。深入开展宣传,加大对“新城建”

建设宣传报道力度,积极推广研究成果、产品和典型经验,提升全社会“新城建”建设的认知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新城建”建设环境。

智慧运维工程篇8

关键词:品牌创新智慧哲学运用

一、关于智慧

从某种意义上说,品牌创新是以人类的商业智慧为主体的、各种智慧链接的结晶。通俗来说,品牌创新就是一个需要用头脑完成的智力工作。在品牌创新的各个阶段,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采用的智慧也不同,认识智慧在品牌创新中的类型、性质、特征、作用,不但能启发人们对智慧的运用,还能鼓励对其本身智慧的开发。因此,首先要要了解什么是品牌创新所需要的智慧。

1.智慧的定义

智慧是一个非常古老而久远的词汇,后人对其使用十分频繁。对智慧的最一般解释是指人们对事物能够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特指才智、智谋,泛指聪明、灵巧。与智慧相关的词有智商、智力、情商、知识等,但这些词与智慧有不同程度或性质上的区别。

一种观点认为,智慧是一个结构合理、运行程序优良以及功率与消耗效率比较大的质点系统组织。质点是一个物理范畴,是指一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它本身的运动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时,如果用一个与整个物体具有相同质量的“点”来代替该物体,这个点即是一个有质量而被忽略形状与大小的质点。如果把质点本身看作是无智慧的,那么,当“无智慧”的质点组合构成某种系统结构后,在外力场作用下按照一定的方向和时序运动,倘若系统的质点数相同,其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功效比的大小反映出系统智慧的高低。结构越合理,内耗越小,功效越大,系统智慧就越高,反之越低。

人类是一种具备灵魂、充满灵性与情感的高级智能型生命,拥有认知、思维、判断、记忆、想象、忍耐与审美等多种能力。人类智慧的高低,在本质上取决于其脑神经细胞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思维方式及其行为结果的功效大小。人类在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下,内应优势呈波浪式上升的结果,表现为智慧的上升。如果这种内因和外因分别被称为内精神场和外精神场,那么,当一个人的内精神场超过了外精神场时,就表现出高智慧性,通俗来说,就是一个人比另一个更有智慧,具备了构建上述高水平质点系统组织的思维优势。

2.智慧的结构

智慧与智力关系密切。智力是指生命体具备的一般精神能力。对于人类而言,智力是指人们通过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手段,认识、理解和掌握客观世界的现象与规律,运用知识和经验等要素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理解现象、抽象思维、总结规律、表达意念、统筹计划、解决问题、使用语言、学习技能等几个方面。通俗而言,智力就是通过改变自身、改变环境或找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能力。由此,美国心理学家乔伊·保罗·吉尔福特(JoypaulGuilford)在1959年提出了“智力结构论”,这种用来解释智慧结构的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智慧是人类思考的表现,在思考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包括了思考的内容、思考的运作以及思考的结果三个心理向度。这三个心理向度构成的一个稳固结构,即为智力结构。

这一智力结构论表述了以下内容,首先,思考之内容可视为自变项,此变项在本质上属于引起思考的刺激,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为五大类内容。其次,思考之运作可视为中介变项,此变项在本质上属于介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思考的过程,包括评价、聚敛、扩散、记忆、认知五种运作方式。再次,思考之结果可视为它变项,此变项在本质上属于表现思考的反应,包括类别、单位、系统、关系、转换、应用六种反应方式。假设以长宽高三向度立体计量方式来表现,智力结构就是三个向度的交互关系。按照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论主张,人类的智力结构中包括了150种(5X5X6)不同的能力。

虽然这一智力结构理论在形式上包括三个向度,但是真正代表智力高低的一个向度是其思考之运作。这一运作是个人出于引起思考的情境条件,在行为上得出思考结果之前,所经过的思考的内在历程,其间差异代表了个人智力的高低。在思考之运作中,吉尔福特引入了被人们广泛注意的聚敛性思考与扩散性思考两个概念,由此而引发了人们对很多问题的研究。比如,人们发现在学校中的知识学习以及智力测验所测得的智力,均属聚敛性思考能力,因为它在个体进行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考时,总是根据已有知识为基础,遵循逻辑规则去寻求唯一的正确答案。再如,人们还发现为研究创造能力而进行的创造力测验,即是以扩散性思考为基础的测验,因为它在个体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时,可以根据同一问题情境,同时想到数个解决问题的可能方式。在聚敛与扩散的思考方式中,扩散具有超越既有知识或常规向度的特征,称为创新思考方式,奠基了人们今天对创造力的理解和对创造力的测评方法

3.智慧的质地

智慧的质地是指某种智慧内核表现出来的水平高低。人人皆有智慧,只是水平高低不同。在高智慧面前,低智慧显得微不足道;在无智慧面前,低智慧则高高在上。因此,智慧的高低是相对的。尽管智商(即智力商数iQ)可以通过一套测试方法而得到相应数据,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尺度去衡量智慧,在此,智慧的意义更多地被指称为思维结果。因此,虽然有人将智商和智慧混同于一种事物,但是,在不同场景下,人们依然能感觉到两者之间存在着微妙差别,尤其在词义上,它们的用途往往明显不同,比如,在形容处理一起事件过程时,表示为“充满智慧”;在形容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时,表示为“智商极高”。

智慧的质地在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中表现出极大的作用力,直接影响到理解事物是否透彻或解决问题是否完满。而智慧质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对于思维主体来说,影响智慧质地的主要因素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应变性、独创性和推进性四个方面,在智力结构模型中,这些因素都相应地集中于扩散思维层面上的智力因子。

流畅性是指在单元问题中找出多种不同答案的思维属性。比如:在列举“品牌形象”这一事物时,漂亮、美观、高雅、华贵、前卫、悠闲、现代、经典等都是品牌形象的对应词,这里用到了“语义单元发散”因子;零售终端、形象代言人、产品包装、品牌标志、品牌象征等都是品牌形象的对应物,这里用到了“符号单元发散”因子等等。因此,流畅性思维是对应“单元发散”中的智力因子。

应变性是指表现思维灵活变化的思维属性。比如,在测试对木柴的用途举例时,有人认为可作“造纸、家具、建筑”等用途,有人则认为可作“交易、降噪、救援”等用途。两者同样都是根据木材的可实际用途做出的回答,只是各自角度不同而已。相对来说,后者对于木柴的用途表现出更强的应变性。这是扩散思维突破了聚敛思维禁锢之后的思维结果,在智力结构模型中,应变性强的人可能具有较高的想象水平。因此,应变性思维对应“灵活发散”中的智力因子。

独创性是指具有原始创新意味的思维属性。比如,面对“如果全面禁止人类使用天然毛皮,世界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问题时,常规的回答是“再也不穿毛皮”、“采用人造毛皮”、“减少杀戮动物”或“生物链趋于平衡”等一些直接答案。这类答案用到了“语义单元发散”因子;少见的回答是“动物会感谢人类”、“宠物产业突飞猛进”或“旧毛皮服装成为收藏珍品”等一些间接答案。这类答案用到了“语义变换发散”因子。相对而言,前者思维直接而聚敛,缺少新意,后者思维间接而扩散,富于幻想。因此,独创性思维是对应“属性发散”中的智力因子。

推进性是指一种全面细致思考问题的思维属性。比如,根据某一计划纲要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实施步骤,或在根据草图进一步深化细节设计内容等。在宏观地考虑全体问题的同时,还要微观地考虑细节问题,促使事物的方向和进程变得更加可行和稳定;在充分地考虑问题本身的同时,还要由此及彼地延伸开来,兼顾考虑其他与问题相关的环境条件。因此,推进性思维是对应“衍生发散”中的智力因子。

综上所述,智慧的质地既取决于思维运作中的各项能力,又受制于智慧内容中的各项影响因素。如果在这些方面有所改进,智慧的质地也将有所提高,进而提高对应事物的质量。

二、智慧的类型

从方法论角度来看,智慧是一种构成思维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思维方法中不能缺少智慧的参与。任何人类社会活动都可以发现人类智慧的踪迹,并且这些活动往往具有明确的样式或载体,但智慧本身却并没有明确的载体,而是融合在活动对象或活动载体中,不过智慧却可以有一定的类型。人人拥有智慧,只是类型不同,智慧的类型根据事物的类型而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为了了解智慧在解决思维问题中的作用,这里将根据一般认识习惯,对智慧的类型进行一个粗略的区分。

1.科学智慧

科学智慧是指善于运用严谨理性和求真思维的智慧。科学智慧的特点是以实证为基础,以设问为前提,以联想为手段,以发现为契机,解决现实与未来中的非常规问题。拥有这种智慧的人适合在各个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的社会部门和行业机构内工作。

2.图形智慧

图形智慧是指善于处理造型信息和形象事物的智慧。图形智慧要求拥有者对形象思维有先天的秉赋,用包括色彩的图形记载、解释、演绎、描述一切。拥有这种智慧的人适合从事绘画、雕塑、设计、演艺、发型、化妆、制图、模具等行业或工种。

3.创新智慧

创新智慧是指善于承担发明任务和提出创新概念的智慧。创新智慧的特点是运用扩散思维打开局面,从独特的视角,大胆地切入问题的核心所在。拥有这种智慧的人适合从事艺术、策划、广告、设计、软件、动漫、影视等行业或工种。

4.规整智慧

规整思维是指善于运用规则来矫正现状不足的智慧。规整智慧的特点是一切按现有的政策法规、行政制度、方式方法等来审核、梳理、增补已经存在的事物。拥有这种智慧的人适合从事法律、出版、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等行业或工种。

5.发现智慧

发现智慧是指善于运用发现探索和发明思维的智慧。发现智慧的特点是经过研究和探索,看到或找到虽然本来就存在但还没有被认知、或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拥有这种智慧的人适合从事天文、考古、探测、新闻、侦破等行业或工种。

6.符号智慧

符号智慧是指善于处理抽象信息和逻辑分析的智慧。符号智慧的特点是以理解符号的含义为途径,用符号信息进行连接、记载、分析与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拥有这种智慧的人适合从事会计、文秘、编程、速记、翻译、数学、作曲等行业或工种。

7.语义智慧

语义智慧是指善于处理语言信息和语言技巧的智慧。语义智慧的特点是通过对语义的理解和形式语言的掌握,激发人们的联想,说服他人同意自己的观点。拥有这种智慧的人适合从事律师、法官、外交、咨询、谈判、演讲、辩护、调解等行业或工种。

8.行为智慧

行为智慧是指善于处理项目执行和掌控技术实现的智慧。行为智慧通过动作设定或操作过程来了解和沟通信息,在现实环境中解决问题。拥有这种智慧的人适合从事建设、制造、医疗、运动、杂技、调研、工程、修理等与执行或工作技能有关的行业或工种。

三、智慧的哲学体现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从学科分类来看,哲学概括和总结了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将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起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的共性内涵,标榜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以研究和确立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为内容的社会科学。因此,哲学研究对象来源的普遍性,表明了哲学的无处不存、无时不在。哲学在思维领域尤其活跃,品牌创新本身充满了思维活动特征,自然离不开哲学的身影。

1.智慧与哲学的渊源

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智慧有着长久的历史渊源。据《辞海》释义:哲学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19世纪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借用古汉语译作“哲学”。中国清代以前的文化典籍中并无哲学一词,只有“哲”这个词。“哲”在汉语中的最基本含义是聪明,如《书·皋陶谟》称:“知人则哲,能官人”,《说文》称:“哲,知也”,《尔雅》称:“哲,智也”,《书·舜典》称:“濬哲文明”。聪明即“明智”、“明理”、“明道”,“明”作动词解,意为知晓、理解、确定,是使事物中被表面现象遮蔽或尚未被认识的智慧、理念和道义显现出来的意思,与philosophia(爱好智慧、追求智慧、崇尚本真)的词义十分近似。因此,一直以来,哲学被人们俗称为“聪明学”,意指研究聪明的系统知识以及如何使人聪明的学问,它可以作为指导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工具。这也反映出哲学与智慧的亲缘关系。

初始哲学以形而上者为尊,我国古代哲学思维对此也有记载。形而上一词出自《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形”就是指具体的、感性的事物,“上”则是上层、提升、超脱之意,“下”则是下层、初始、蒙昧,“道”是指道理、规律、精神,“器”是指器物、现象、物质。形而上是指从这些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比较抽象的规律、原则,形而下是指未经整理提炼的事物的初态、现象。所以,在“道”高于“器”的概念下,就有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说。此后,形而上被后人认为具有片面性、机械性、消极性、被动性等特征,后人对此争议很大,并且至今没有平息,随之出现了多种新的哲学主张。

相对来说,哲学显得更为宏观和抽象,它总是为社会的发展指引方向、制定原则、提供方法、开辟道路,使社会进程得到不断的改造和变革,改造社会、造福人类是哲学有别于其它各门学科的显著特征和属性规定。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先进,就看其是否拥有先进的哲学思想体系。智慧显得比较微观和具体,它经常为现实问题的解决出具思路、甄别真伪、讨论效率,使解决问题的结果令人折服。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智慧表现得最为具体,一个人智慧的高低往往成为人们衡量其能力的标准,并可能与未来工作的预期结果挂钩。

在一定程度上,智慧与哲学意义相近,可以被理解为哲学的通俗表现。在现实世界中,人们经常说是用智慧解决问题,而不说用哲学解决问题。一个事物的事理被称为蕴含哲学,即是否合乎情理,解决问题的过程被视为有无智慧,即是否聪明高效。因此,智慧与哲学是不可分离的在本质上十分相近的两种人类思维的不同表述。尽管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偶尔会混淆智慧与哲学之间的区别,其实,智慧与哲学并不是一个概念,它们面对的事物不属于一个范畴,解决的问题不处于一个层面。一般来说,哲学统领智慧,人们在某种哲学观的引导之下,将会出现内涵与之对应的智慧。所以,在品牌创新实践中,人们应该认清智慧与哲学的共性与区别,利用它们的优势,分别解决各自面对的问题。

2.运用智慧的哲学视角

品牌创新活动无意于深究哲学问题,但智慧与哲学的关系却可以被利用,用哲学的高度,从哲学的视角,把运用智慧建立在哲学意味之上,思考和解决品牌创新中的现实问题,期待充满智慧的执行结果,是品牌创新的至高境界,也是理解哲学和运用哲学的现实意义所在。如果把哲学视角运用于品牌创新,其本质意义在于:创新是超越常规和传统的思维,不拘于既有理论或以往经验,以新颖、独特的方法卓有成效地解决新问题,开辟新境界。换句话说,创新就是一个把思维方式与实践活动纳入辩证统一关系的集合体,也是一个不间断地、创造性地进行新旧范式转换的过程。范式是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塞穆尔·库恩(thomasSamuelKuhn)在《科技革命的结构》(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1962)一书中指出:范式(paradigm)是一种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公认并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具有哲学意味。库恩指出了范式转换的四要素:一是对于新的问题的新的思考方式;二是作为一个解决现存原则无法解决问题的原则;三是旧的范式是把握新的范式的基础;四是新的范式与历史吻合并能够解释旧范式。这种“范式转换过程”可以为品牌创新活动进一步明确了哲学意义。

创新意味着风险,需要人们运用智慧的力量,减少和化解这种风险。从哲学视角看待在品牌创新中的智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得失观

得失观即人们对待同时存在于一个事物中的得到与失去的基本看法。“得失”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即行仁义之道;“失道”即逆仁义之道。孟子认为,如果不行仁义之道,必招致众叛亲离而失败;如果广行仁义之道,必赢得人心归顺而取胜。在同一个事物中,得到与失去往往同时并存,所谓“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得失观反映了行为及其后果与行为主体的关系,焦点在于希望得到什么,愿意失去什么。按照唯物主义观点,这是一个事物中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得与失是辨证的统一。

在品牌创新的过程中,得失观是指衡量企业为了达到经营目的,在考核利益∑值的背景下,以失去一种利益为代价换得另一种利益的态度,体现了对利益焦点的范式转换的看法。从品牌创新的结果来看,其利益∑值在某个时间段上有可能出现增量、等量和减量三个结果。一般来说,企业对前者结果易于接受,对中者或后者则往往拒绝。事实上,如果把时间段放长,这一利益∑值就可能出现另外情况,至于对这些情况是意料之外还是意料之中,就能看出企业决策者的智慧。聪明的企业会在经营可行的前提下,比如人才不会出现大的流失、效益不会出现大的滑坡等,宁可放弃眼前的微小利益来换取日后的更大利益,俗称“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

品牌创新得失观体现在企业希望得到怎样的利益,即企业对利益的性质和成分的理解,反应了企业价值观。经营利润是利益,品牌声誉也是利益,社会责任更是利益,三者之和是利益的∑值。如果在企业对创新后的利益∑值认可的情况下,将会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品牌发展的需要,调整产品与市场布局,改变经营增长的模式,为实现企业价值观及其目标而努力。比如,2010年春天愈演愈烈的“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就反应了该公司决策层由于得失观不当,导致该品牌遭遇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据媒体报道,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该公司曾对“召回门”之前就已经出现的汽车突然加速问题,采取大事化小的办法模糊处理,为该公司剩下1亿美元的开支。然而,陡然剧增的消费者投诉终于爆发了“召回门”事件,有外电称,一向以质量过关示人的丰田品牌将有可能在“召回门”和“东日本大地震”的双重打击下,长期处于低迷徘徊的状态,并为此损失上百亿美元。

(2)进退观

进退观是指以事物或项目的终极目标为参照,把握事态发展与变化的节奏。进退即前进与后退,主要包括进度和程度上的快慢与深浅,对其正确理解和严格掌控,充满体现了行事者的聪明才智及其行为能力。《大学》开篇写道:“知止,而后有定。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由此可见,我们的先人已经非常重视前后和进退的关系。从进度上看,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用什么速度达到目标,往往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行事者智慧所在。倘若进退关系把握不当,则欲速不达,后果难料,甚至会出现前功尽弃、事倍功半、反胜为败等结局。如宋代洪迈在《容斋续笔》卷十一写道:“慕容绍宗挫败侯景,一时将帅皆莫及,而围攻颍川,不知进退,赴水而死”。因此,对事件在进退时间上的控制够反映出行事者的智慧。

从事态发展程度的角度,进退观也包含了部分得失观的含义。从程度上看,很多事情不是越大越多就越好,比如,快速推进的进攻部队常常会因为后援不足而溃退甚至被敌方包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线上,进攻前苏联的德国部队就是由于补给跟不上而使穿着夏季军服作战的士兵在1941年寒冬魂断莫斯科城外。据不完全统计,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损失的50多万兵力,9万多投降,1300多辆坦克,1500多架飞机、2500多门火炮,15000多辆汽车以及其他技术装备。由于德军认为在入冬前就能结束战事,保暖衣服和白色伪装服等冬季装备不足,坦克和其它车辆都因为低温而不能动弹,最终因战线过长,消耗过大,补给不足而失败,此役成为不可一世的德军第一次遭到重大打击的战略性失败,彻底打碎了希特勒的如意算盘。有人曾经宣称,如果希特勒推迟半年实行攻击前苏联的“巴巴罗莎计划”,世界格局可能从此改写。因此,进退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对进退程度的控制也反映了人的智慧。

品牌创新最重要的事情是搞清楚哪些地方该急流勇退,哪些地方要奋勇向前。其中,树立正确的“进退观”,摒弃“败退胜进”的世俗偏见,做到进者当然,退者坦然,进退自如地良性把控。在创新伊始,有些品牌时刻担心闪失,回首四顾而举步维艰,一旦遭遇沟坎,他们或绕道迂回,或直接逃避,没有继续前进的勇气,这样的品牌难有成就,只能与机会擦肩而过。成熟的退却策略是为了养精蓄锐积蓄力量,化被动为主动,等待更好的机会,谋求东山再起。每个成功的品牌都可以说是进退自如的高手,要想掌握好进退的方法和时机,首先要从进退思维误区中走出来,扫除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具体来说,进退的智慧具体表现为:进不见得强,退未必是弱;占领可能乐极生悲,后退预示否极泰来;为战略前进战术,为战术而后退;以退为进,以进为退;进不一定要轰轰烈烈,退不见得显山露水,进退之行无需全都显于形迹。

(3)伦理观

伦理观是指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相互关系时应该遵循的道德和准则的根本看法。伦理的产生必然建立在主体存在并发展的自然法则基础上,演变成人们处理人际关系时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不是依靠明文规定而执行,而是根据约定俗成而存在,并且随着道德与行为的标准普遍上升而呈现交替上升的趋势。自从有了人类,伦理观变随之产生,它是法律制度以外的、稳定和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道德基础。我国素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经过3000多年的演绎和变化,逐步形成了以“待人如己、服务于民;克己奉公、以诚为本;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等典型的中国传统社会伦理观,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法律法规的必要补充。

企业伦理是社会伦理的分支。企业伦理是企业在处理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顾客之间关系的道德与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伦理既可以在长期经营过程中自然形成,也可以在经营成员参与下人为制订。对一家企业来说,无论其企业伦理是如何形成的,都能反映出企业倾注其中的智慧。作为社会另一微观单位的企业,其伦理观出现时间较晚,相比个人、家庭等在伦理的形成与构建上还不很健全,尤其在一些法制建设相对落后的国家,企业伦理观还处于萌芽、模糊、不被广泛接受的状态。企业伦理观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此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企业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严格的伦理制度和监管制度,这些企业认为企业的竞争不再是打垮对手的斗争,也不再是裸的赢取经济利益,应该是把企业定位在追求利润与推动社会的良性互动上,使企业的社会责任与长久发展共存。比如,由英国的安妮塔(anitaRoddick)于1976年创立的美体小铺(bodyshop)在一开始就很注重企业伦理,根据企业提倡的五个价值观,发起“五个平等”经营原则:社群平等贸易、维护平等人权、反对动物测试、积极支持自尊和保护绿色地球,对推动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的进程不遗余力。该公司还于1990年设有慈善基金会,成为资助那些不能获得传统资助,并以促进人权和民权进程、保护环境和动物为理念的机构,发起了“拯救鲸鱼”、“拒绝动物试验”、“教授社会责任课程”、“转用环保能源”、“使用再生能源”、“停止家庭暴力”等活动。短短30年间,这些努力使其零售业务遍布全球55个国家,商店数目超过2200家。因此,同时兼顾企业伦理与企业生存不但可能,而且必须,它使企业可以同时拥抱利润与灵魂,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

近年来出现的品牌伦理是企业伦理的分支。品牌伦理是考验品牌创新团队和领导者是否具有良好、端正的创新心态的试金石,其要点在于能否权衡和体验品牌创新活动至于民众的感受,比如,创新活动是否含有低俗、色情、暴力、欺诈等形式与内容,是否会碰触社会道德底线等等,并为此而愿意放弃不当利益。比如,爆发于2008年的我国“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三鹿奶业集团置品牌伦理于不顾而做出的利欲熏心之举,使一个业内最大品牌毁于一旦。更有甚者,还有一些国内企业恶意底价收购“三鹿奶粉事件”中未及处理的问题原料,继续生产劣质有毒的奶粉制品,时至2011年,仍有三聚氰胺奶粉现身于市。在竞争白热化的品牌商战之中,品牌创新必须拥有正确的伦理观,勇于面对暂时的挫败,富于奉献社会的精神,才能最终站稳脚跟,赢得品牌创新之战的胜利。品牌作为更加微观的单位,其伦理道德观不仅决定于企业的经济基础,而且和企业领袖和企业文化密不可分。创建和维护健康向上的品牌伦理,要求企业领袖能运用个人智慧,调动集体智慧,反省企业自身的伦理观,结合品牌运作的规律和品牌本身的特征,正确认识品牌伦理观对企业发展强大作用力,在品牌运作中倡导并遵守“守道、诚信、有责任感”,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伦理观。

(4)行为观

行为观是指人们对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的根本看法,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可以用来评价和衡量人类行为所表现出来的行动与价值的内在关系。行为观是行为学的基本概念之一,行为与心理、性格、方式、习惯、需要、动机、利益、态度、目的、法纪、权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就社会行为而言,行为是人们为了获得某种利益所采取的方式,即引发行为的动机是行为者想要获得的某种利益,而任何正当的社会行为也都不会单向发生,可以这么说:衣服是用针线缝起来的,行为是用利益串起来的。因此,社会行为是一种行为主体与行为客体的互动。一个人在为社会提供了使用价值的同时,意味着为社会创造了利益。品牌创新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反映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创新者向社会索取尚未获得的某些利益,也可以说是消费者从创新活动中得到某种利益,是行为主体(创新者)的价值与行为客体(消费者)的使用价值的统一。

品牌创新的行为观提倡研究消费者行为,认为人们的品牌取向、评价及对品牌的态度,通过其行为观反映出来,是其品牌观的核心,因此,品牌创新活动应该把消费者行为按照其人群分布、生活习惯、精神信仰和物质条件进行细分,认识到人的任何消费行为都是为了利益而发生的,或者是为了个人消费利益,或者是为了他人消费利益,这是驱使品牌运作的内部动力。品牌创新正是以此为切入点,掐中消费者的命门,一切本质上都是商业活动的品牌创新活动都能以此展开,同时也暴露了企业的趋利目的。因此,品牌创新活动是创新主体(企业)与创新客体(消费者)的双向行为,需要消费者的参与。

作为品牌文化中的重要因素,品牌的行为观由行为个体组成行为全体,决定着品牌的社会化表现,影响着品牌的经营风格和管理特色,带动着员工的行为规范。品牌创新的智慧要求把行为观与价值观联系起来,深刻理解由价值观决定的行为观和由行为观反映的价值观,使品牌创新活动具有睿智的观察力和扎实的切入点。从哲学上说,价值观是关于对象主体有用性的一种观念。品牌创新的有用性对创新的主客体之意义及其作用大小是不同的,而一切品牌创新活动追求的是品牌价值的最大化;从心理学上看,行为主体的价值观是影响主体行为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品牌创新主体的行为观就是一种内在于“企业心理”的外表化,具有感染性和外表性,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无形“势能”,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对全体员工起到榜样和感化作用,从而使员工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品牌的行为观来塑造自我。

四、结语

品牌本身就是人类智慧的特有产物,其发生、发展都需要人们用智慧去完成,品牌建设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仅需要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和知识,更需要以智者的悟性和人类的智慧指导和领航。迫于繁忙的事务或经营的压力,企业在品牌创新活动中往往行色匆匆,疲于应付,缺少深入思考或系统思考,经常造成创新活动的综合效果不佳。如果企业能在品牌创新中,从比较宏观的角度,主动融入哲学意义上的智慧思维,做到“思前于行、行赖于思”,对智慧的含义、结构、质地、类型及其哲学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将会有利于扩散品牌创新的思维,提高品牌创新的质量,进而影响品牌的活力指数和品牌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赵敏,胡钰.《创新的方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1月

[2](美)保罗.C.莱特著,张秀琴译.《持续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3](英)蔡汀·沙达著,金吾伦译.《库恩与科学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4]敬南菲,仁者和知者: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探源.社科纵横,2007年4月

[5]潇牧.苏格拉底美的功利主义思想耙梳.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7卷第3期

[6]熊哲宏主编.《创新的理性认识及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7]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

[8]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06年9月

[9](宋)洪迈著.冀勤评注.容斋续笔.中华书局,2007年9月

[10](英)哈特著,钮先钟译.《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11]赵文明著,学会进退,长安出版社,2008年6月

智慧运维工程篇9

关键词:智慧旅游互联网互联网思维

1概述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身边不可或缺的工具。由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互联网思维,更是成为现今各行各业所追逐的新的思考方式、新的盈利点。普遍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智慧旅游”运用互联网思维,是在搭载着互联网的致富快车的基础上添了一双翅膀,促使中国旅游业飞得更高。近两年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定为“智慧旅游年”,全面提升中国旅游业整体的智慧化、智能化、便捷化、个性化水平,进一步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智慧旅游”是依托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分析统计等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其应用于旅游服务、旅游行政管理、旅游产业链发展等多方面、多领域的新型旅游形态。以旅游者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智能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体系为保障,高度系统化深层次整合资源开发,激励旅游行业整体的创新发展,促进旅游价值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实现旅游营销的科学化、管理的精细化、服务的便捷化。

2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阶段

对于众多产业来说,旅游业是一种新兴的服务产业,在中国发展也就短短几十年的历史。旅游方式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大体经历了传统旅游、电子旅游、数字旅游和智慧旅游四个阶段:以人工、纸质传播的传统旅游,到以计算机、网络信息为传播媒介的电子旅游,再到以电子化、互联网化、数据化为主的数字旅游,到现今以智能化、云计算、4G网络、交互式的新一代的智慧旅游阶段。详情请看右图:

现如今,中国旅游业所处阶段是数字旅游向智慧旅游的交互时期,数字旅游已发展成熟,智慧旅游正在完善之中。通过近几年的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已经初步实现了旅游业的信息化,基本上建成了覆盖全国的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和旅游基础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平台;旅游企业能够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平台进行服务性经营,实现了旅游的信息查询、咨询和订购等在线旅游业务;政府部门能够运用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对旅游业进行旅游行政管理,提高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同时通过多学科、多领域、多方面的信息数据整合,跨界交流、跨界融合,进一步加快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企业的建设进程。

3智慧旅游运用互联网思维特征

3.1数据:大数据共享,深化服务体系建设。“缺少数据资源,无以谈产业;缺少数据思维,无以言未来”。数据是“智慧旅游”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内容,智慧旅游运用大数据思维更好的实现面向旅游者、旅游管理者和旅游企业的现代化、智能化旅游服务,促进旅游业服务体系、营销体系和管理体系的优化升级。

3.2用户: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产品设计、研发、用户体验和口碑宣传等,都离不开用户的参与。智慧旅游就是建立在一切以服务用户为中心、便捷用户为目的,把快速、便捷带到每一个旅游者身边而发展起来的。

3.3简洁:旅游产品简约便捷,更新快速。旅游产品设计简约、便捷,减轻用户寻找信息时的视觉疲劳,产品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崇尚简约、极致的美,并且伴随用户需求改进、优化旅游产品,迭代更新旅游产品。

3.4便捷:移动便利,随时分享。移动互联网给旅游者的出游带来了无尽的便利,旅游者可以随时查询旅游信息、随时分享旅游感受、随时预订旅游服务,使旅游体验更加自由化和便利化。

3.5免费:免费服务,吸引用户,流量增值。“流量即金钱,流量即人口”,旅游企业提供免费服务,吸引大量的用户使用旅游产品,增加旅游企业、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何乐而不为呢!

3.6互动:打造粉丝经济营销模式。让用户爱上你的旅游产品,参与产品的研发设计,时刻保持互动,产生粘性,培养旅游粉丝,粉丝才是企业最忠实的目标消费群体,逐步实现“粉丝经济”,打造粉丝营销模式,形成旅游惯性经济产业链。

3.7跨界:跨行业,实现多领域合作共赢。旅游业涉及行业广泛,连带产业多,只有众商家合作共赢,并博众家之长,多角度,多视野的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才能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4互联网思维在智慧旅游中的运用

4.1海纳百川,便捷交互,用户思维超体验。在旅游消费中,“旅游者就是上帝”。然而,在现今互联网横行的信息时代中,只要是旅游产品的使用者,就是上帝,这体现着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

互联网思维告诉旅游企业,想要更好的生存,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运用“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进行市场定位、研发生产、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工作,在其产业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都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真正了解和感知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根植于用户,使旅游消费者对你的企业、你的产品产生认同感和信任度,才能使企业更加长久的发展。

4.2免费服务,锁定用户,流量思维取胜局。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免费提供给使用者,这是互联网思维的又一主导思维――流量思维。流量思维的核心是“基础功能免费,增值服务收费”。免费是互联网一切业务的前提基础,也是企业吸引用户流量的一种方式。

旅游企业运用免费策略吸引用户的流量,最大程度的争取用户、锁定用户、黏住用户。待旅游网站的用户量达到足够的数量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其价值是无可估量的,能给企业带来无限的商机和价值。旅游用户若想使用高级功能,就需要付增值服务费,享受更优质、更有价值的服务。

对于实地的旅游景区,也逐渐趋向“基础免费,增值收费”方向发展,旅游景区向着第一门票免费,而内部的游乐设施和相关服务缴费的方向发展。

4.3产品优化,简约极致,迭代思维更新快。信息繁杂、信息爆炸,困扰着每一个旅游者。旅游消费者的选择过多、选择时间短、视觉疲倦、信息重复、点击的转移成本低等因素都影响着旅游企业的销售。因此,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发、优化产品势在必行,以最简单的方式吸引住旅游消费者的目光,快速成交,是实现企业成功的制胜点。

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中,运用简约思维和极致思维,力求发挥简约美、极致美,专注于旅游产品的每个细节;增添惊喜,让旅游者的体验值超过预期值,从内心爱上旅游,享受你的旅游产品。在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上,运用迭代思维中的“微创新”和“敏捷开发”特性,以旅游者为中心、迭代、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发新产品,在旅游者原有喜好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创新和改进、优化,并快速更新上线。在旅游产品的宣传上,减少过度包装和夸大宣传,宣传旅游产品最本质的内涵。在旅游网站和移动终端设计上,崇尚简约、操作便捷,多种选择,根据用户喜好开发操作系统。

4.4打造ota跨界旅游共赢平台,跨界思维、平台思维联动。当今社会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谁能整合资源,谁就是王者。旅游电子商务平台ota(onlinetravelagent)是一个集聚众多商家和旅游者交互的旅游信息平台,意在打造多领域、多行业、多部门的跨界交流平台,不仅实现旅游交易的o2o(onlinetooffline)线上线下,还是在打造多方共赢的旅游生态圈。但作为中小企业更要学会善用资源,搭载ota旅游推介平台,实现合作共赢。

旅游产品与传统产品有很大的不同,涵盖面广泛且复杂多变,从产品的订购到消费,再到售后保障,需要强大的系统化服务支撑,这就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中的平台思维和跨界思维,做好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沟通,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旅游企业内部须做好人才招聘和培训,注重员工忠实度培养,做好旅游产品信息服务等。外部沟通方面,必须有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接待体系的支撑,才能保证旅游者称心如意的旅游体验。

4.5营销推广,打造粉丝经济,社会化思维更广泛。旅游企业如果仅靠单纯门票收入和餐饮酒店服务是难以获得长久发展的,注重旅游营销策略的运用,增加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激发旅游用户的参与性和创新性,让旅游者参与到旅游产品的设计、研发之中,优化旅游产品。

定期举办关于旅游产品创新大赛或摄影大赛,积极营销宣传,广泛招募英才,调动“粉丝”对作品创新、评选、互动,并利用社会化的传播媒介对旅游产品进行口碑营销,增加旅游产品的品牌效应。不断培养旅游粉丝,粉丝才是品牌的最忠实的目标消费群体,逐步实现“粉丝经济”,成为旅游惯性经济产业链。

4.6信息共享,大数据思维为智慧旅游助力。智慧旅游运用大数据思维整合资源,促进旅游业营销体系、服务体系和企业管理体系建设。

旅游企业通过旅游大数据检索、分析、汇总旅游者的需求,精准市场定位、优化营销策划,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旅游;利用网络数据向旅游者传递更为精准、详细的信息,增强可信度。旅游者通过数据检索过滤和筛选旅游信息,寻找适合自己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

旅游管理者利用数据库分析旅游现状,找出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信息化技术模型模拟解决方案,有效的指导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和管理旅游企业,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实现旅游景区对客流疏导和调控,旅游酒店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服务,旅行社开发出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等。

5总结与展望

“智慧旅游”作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搭载着互联网的致富快车,再添互联网思维的羽翼,如虎添翼,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旅游业向着更广阔的道路上发展。智慧旅游与互联网思维的对接,是旅游业与创新思维的融合,符合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运用互联网思维优化“智慧旅游”中的整条产业价值链,促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优化升级,带给人们更多的便利和优质的体验,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化要求,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J].中国科技信息,2014,08:32.

[2]蒋丽芹,包沁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我国智慧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3,01:60-62.

智慧运维工程篇10

作为国家住建部和山东省确定的智慧城市“双试点”城市,威海市近年来积极把握政策机遇,相继实施了智慧城市、信息消费、信息惠民等5项国家试点,调动市民、企业、政府三个主体,大胆先行先试,在提升城市治理、服务社会便民惠民、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智慧”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形成了可复制的“威海模式”:多元化投资方式、发挥企业支撑作用、统筹一体化建设。

就在9月8日举行的国家智慧城市案例调研座谈会上,国家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人表示,威海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模式,各地要借鉴威海做法,提高城市发展的智慧化水平。

城市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在2014年,威海市就着力推进智慧威海市域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公共安全、智慧交通、智慧城建档案、智慧水务、智慧供电、智慧燃气等领域的建设。根据《中困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5》显示,威海在线政府能力列地级市第l6位。同时威海也率先成为国家首批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建设试点示范地区。目前,威海的城市治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是整合部门资源,实现电子政务。威海共投资1550万元建成电子政务云,铺设98条光纤链路,整合迁移了,市直部门机房和服务器设施150多台套。日前已实现200多个部门使用统一技术平台、统一运算存储、统一内外网络、统一互联网出口、统一安全防护、统一运行维护。

二是积极推进城市公共安全建设。威海己建成监控探头84万台,联网1.07万台,探头平均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4.5台。去年通过该系统破获刑事案件654起,协助处理群体和突发事件31起、交通事故3106起,服务政府2807次,服务民生5684次。

三是运用智慧手段管理交通。威海建成智能管控平台和8个应用系统,整合和实时监控路况事件天气等情况,自动识别重点车辆并报警,每5分钟重点路口路段信息,中心城区工作日早、晚高峰路网平均车速同比分别提高17.57%、13.99%,早、晚高峰路网平均延误同比分别下降16.76%、16.ol%,路网平均拥堵时间下降17.78%。系统每年可为Hj户节省出行时间7016.5万小时,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平均量化效益为28.83亿元。

四是建立智慧城建档案。威海建成含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城建档案归档系统、勘察现场数据采集和建设项日流程数据采集系统。覆盖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等6大类、共计13994公里管线数据,已有联网用户24家,累计点击查询6万多次。目前已挂接73个工程的967卷档案,共计96G数据。

五是实现智慧水务、供电、供热管理。建成供水管线数字化平台和供排水调度指挥系统,与热电、通信、燃气等管线实现信息共享,提供现场数据实时采集、自动报警、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建成智能供电平台,131万客户实现用电信息自动采集和电费自动核算;开展光伏储能微网、光导照明、节能路灯、智能用电控制、充电桩、居民家庭能效服务六位一体智能供电服务。建成智慧供热管理平台,全市完成改造安装楼道智能电动调节阀12880个,安装户内温控阀33万个,服务用户30万户,供热机组效率提高35%,节能27.6%,年实现利税7148万元,实现供热计量数字化、节能控制智能化、用热自主化和政府监督网格化。

服务社会便民惠民同步

信息如何惠民对专家和业内人士并不陌生,但对普通市民和基层而言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威海通过最新的移动互联技术和最为传统的语音通信技术为百姓生活带来了实惠和便捷。

一是建立威海市民网。该平台以市民对政务和公共信息消费为核心,依托云计算、移动互联,采用云服务方式聚合政务、公共和便民服务资源,通过pC、手机、平板、数字电视等多渠道融合服务体系,采用市民个人主页主动推送个性化的信息产品和消费内容。平台采用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以“我”为中心,包含三大板块。“我的声音”含微观、咨询、调查;“我的空间”含我的信息、我的足迹、我的资料库;“我的服务”包括账单、教育、就业、社保、住房、行车、医疗、出行、旅游、居家养老等众多服务主题。截至2014年底,市民网己上线1263项服务,其中办事类538项,资讯类725项。到今年年底,该平台可提供服务1519项,政务类650项、公共类133项、便民类736项。市民实现了从一个窗口办事到一个终端办事的升华,访问量已突破150万次。

二是建立威海12349居家服务呼叫中心。该中心按照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主办,企业支撑,市场化运作模式,整合公共、公益及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家政、养老、医疗、维修、人才招聘、法律、生活百事等10大类100多项公共、公益和有偿服务资源,通过语音服务模式,向居民提供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社会化服务。同时,该中心对市民不收取服务费,且市民还可免费得到一部终端,只要户籍和居住地均在平台覆盖区域,且申请者是60岁以上老人,每月还将由政府给予10元话费补贴。去年,该中心呼叫总量达45.55万次,入网居民24.57万人,加盟服务企业3079家,上门服务4.45万次,救助240人,居民满意率达99%。

三是建立公共服务云平台。作为智慧威海建设的核心,目前平台己覆盖威海公共服务所有领域及所有客户群体,该平台投资2344万元配备各类软硬件130多台套,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旅游,以及供水、供电、城建档案等20多个公共服务系统己入驻。

四是搭建智慧公交平台。目前完成智能调度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覆盖95%营运线路和86%营运车辆,实现智能调度运行、GpS定位和自动语音报站,并通过手机、pC、数字电视为市民提供车次、位置、到站、导换乘查询和最优路线、到站提醒等智能化服务。同时在市区新增电子站牌138套,实现公交枢纽电子站牌和视频监控全覆盖。如今,全市公共交通吸引力明显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21%。

五是积极开展智慧社区建设。按照区街道一社区网格4级管理,把72个城市社区划分为412个网格自助式健康小屋,为5万多名市民建立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根据楼宇图,对网格内人口、家庭、疾病、签约服务人群、重点服务人群等一目了然。并依托有线电视,成功搭建三大信息平台,实现了政企民全面互动,已在20个小区示范推广应用。

智慧业态正快速崛起

一直以来,威海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全市信息产业及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威海还被列为国家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城市。目前,威海更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全市重点工作,在领导、政策、资金等各方面都给予充分支持。

一是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在4a以上景区普及电子导游、多媒体查询应用,在热点地区设置自助终端60台,整合行业管理及300多家旅游企业信息资源,在8个重点景区实现了语音导游、景点导览和电子票务应用,通过二维码、微信等提供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

二是建设山东省智慧产业园区试点。园区内有省光纤传感重点实验室、省RFi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研发中心33个、院士工作站4个,去年重点物联网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13亿元。去年全市信息产业销售收入1007亿元,软件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17%。

三是开展大数据创新创业大赛。基于部分政府开放数据和市民网信息资源,整合政务、公共和互联网数据,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之间大数据互助共享协作体制,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大数据创新体系,营造大数据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创业氛围。

从反映信息消费的指标来看,2014年威海信息消费规模、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电子商务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四项指标的人均值,分别高出全国人均的1.07倍、2.34倍、1.68倍和1.24倍;同时据阿里公布的中国城市电商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威海位列第50位,较经济总量百强城市的68位,提升了18位,说明信息消费已成为威海经济的有力拉动者。今年6月,中韩白贸协定正式签署,威海与仁川被选定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截至2015年9月,中韩海运跨境电商出口业务,海关共验放跨境电商清单95477票、出口总值突破4000万元。

“智慧城市建设最重要的意义,除了服务社会便民惠民,也在于带动城市经济发展,而通过上述数据来看,威海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发挥着作用。”北京大学博士后汪碧刚表示。

智慧城市“威海模式”值得推广

从山东省智慧城市的试点市实践来看,资金、专业人才缺乏成为建设推进过程中的主要“拦路虎”。而威海在智慧城市建设时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首先,重视顶层设计,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资。威海市在2007年就制定市级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八年来,威海信息化项目都必须根据全市信息化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后才能立项。未通过论证则不能立项,通过论证,如不承诺信息共享或向社会提供服务,也不会得到批准,这就如同城市规划一样从顶层为智慧威海建设把住关。

同时,威海投资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政府投资既有市级也有县区级,社会投资既有国企也有民企,既有本地企业也有外地企业。政府通过ppp购买信息服务,根据不同人群、不同服务区别对待,政府将财政从配合调整为主管,这就从机构和管理上解决了财政资金落地问题。三年米,政府和国企1元投入,带动了民企、私企和运营商9元投入。在解决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的同时,也提高了项目建设运维的实效性。

而在破解专业人才不足的难题上,威海则坚持“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一理念,充分发挥企业的支撑作用。作为一家正由传统it制造业向“互联网+”转型的企业,北洋电气集团于2012年参与智慧威海建设,业务覆盖云计算中心及相关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减轻了政府运营的负担,大大提高了建设实效。

二是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开展智慧城市合作,注重发挥企业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北洋电气集团与神州数码合作推出市民网,威高联合北洋集团与大连华信合作进军智慧医疗领域;在国际上,威海与新加坡iDa集团就智慧港口进行合作,哈工大(威海)与意大利帕维亚大学联合建立实验室,以智慧威海应用为切入点展开深入合作。

三是在市域范围内统筹布局,逐步推开,形成统筹一体化发展格局。作为国家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市,在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大发展格局之下,威海从2014年起全力推进智慧威海市域一体化建设,加快构建一体化现代信息网络,全力推进“宽带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整合利用威海云计算中心资源在全市推广服务。在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市域一体化建设时,推进市民网服务扩展到全市域,智慧交通服务扩展到高区、经区、临港区、东部滨海新城、双岛湾科技城以及全市国省道区域,智慧旅游服务覆盖全市星级景区,为游客提供智慧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