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6:17

高考考试制度篇1

一、试卷难度控制的重要性

在大规模常模参照考试中,难度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测量目的的实现程度。高考是高校选拔新生的手段,也是联系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桥梁,此外,还是中国社会阶层垂直流动的重要渠道。合理控制高考试卷难度,对于高考目的的实现、高考功能的发挥以及高考公平性的维护不可或缺。

1.合理控制试卷难度是高校有效选拔新生的需要

高考的主要目的是为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提供依据,使得各类型、各层次高校录取的新生能够适合其人才培养定位。因此,高考试卷必须对不同水平的考生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使考生分数的分布从高分到低分“拉开距离”,以利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对新生的选拔。试卷的这种区分能力与试卷难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教育测量学原理,在大规模考试中,只有试卷难度适中,才能使考生成绩呈正态分布,标准差比较大,各分数段考生人数分布比较合理,对考生总体的区分能力较强。反之,如果试卷过难或过易,都不能有效区分考生总体差异。同时,试卷对考生差异的区分能力也受到试卷难度结构的影响,即使试卷总体难度符合要求,但如果试卷中各难度层次的试题分布比例不合理,也不能有效区分不同水平的考生。此外,试卷难度能否保持相对稳定还直接影响到高考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不同年份之间的高考试卷难度如果波动较大,会使各批次省控线及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相应产生较大波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考生的志愿填报和高校的录取工作。由此可见,合理控制试卷难度,是保证高校有效选拔新生的重要条件。

2.合理控制试卷难度是科学引导高中教育教学的需要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高考除了为高校选拔新生提供依据外,还实际承担着引导高中教育教学的功能。由于高考成绩直接决定着每年近千万高中毕业生的未来人生道路,也直接关系到众多高中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地位,这就使高考对高中教学产生出强大的导向作用,成为高中教学的“指挥棒”。这种“指挥棒”的威力除了源于高考的政策性因素外,主要来自命题的指导原则和试卷难度。一般而言,高考命题难到何种程度,高中教学就被迫跟到何种难度,甚至还要适当超过这种难度。道理很简单,如果教学难度跟不上考试难度,则势必在高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多年来高考试卷难度的居高不下,使得广大中学已不堪重负。学校、教师面对高考命题中“广、深、刁、怪”的状况,迫不得已进行题海战,使教学陷于机械训练和猜题、押题之中,从而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学习压力,使他们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牺牲了原本属于体育、娱乐甚至常规睡眠的时间,致使身心严重透支,也泯灭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动力,甚至带来身心的不健康和人格的不健全。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高中素质教育的发展空间,使得高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举步维艰。只有合理控制高考试卷难度,才能科学引导高中教育教学,使高考降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将其导向功能中太多的抑制与伤害作用转化为激励作用,从而推进高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3.合理控制试卷难度是维护高考公平性的需要

从社会学视角看,高考又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它为中国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提供了一个制度化的相对公平的渠道,公平性是高考的核心价值之一。试卷难度是否合理,对高考公平性有着内在的影响。首先,就同一考试科目来说,试卷难度过高,不利于该学科中等水平的考生发挥出应有水平,拉不开与低等水平考生之间的差距,对中等水平考生不公平;而试卷难度过低,则不利于优秀水平的考生脱颖而出,拉不开与中等水平考生的差距,对优秀水平的考生不公平。其次,就不同考试科目而言,由于高考录取是以各科目考试成绩相加的总分为依据的,但考生之间的优势科目并不一样,如果各科试卷之间的难度相差过多,必然在优势科目不同的考生之间产生不公平。再次,实行新课改后,高中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在选修课程的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并实行统一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如果各选修课程的试卷难度相差过多,则必然在不同选科的考生之间产生明显的不公平。因此,只有合理控制试卷难度并保持各科目之间难度相对平衡,才能维护高考成绩作为录取标准的公平性。

二、试题难度的影响因素

高考试卷难度是由组成试卷的试题难度、各级难度试题所占的比例、试题难易排序以及题量与考试时间的对比关系等诸多方面所决定的,其中最为核心的是试题难度。因此,控制试卷难度,必须从控制试题难度入手,而控制试题难度,则必须了解试题难度的影响因素。综合有关研究,笔者认为,在考生水平相对确定的情况下,试题难度主要受到下列试题属性的影响。

1.试题考查的能力层次

对于教育测量来说,考试必然考查应考者的某种能力,而能力有高低之分。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由低到高分为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能力层次。教师在命题时参照这些能力目标,赋予试题测验相应能力的功能。通常掌握低层次能力容易,掌握高层次能力困难,因此,在考查内容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试题考查能力层次的提高,试题难度会相应增大。比如,对于同一知识点,考查应用能力的试题通常比考查知道或领会能力的试题难度大,而考查综合设计能力的试题又通常比考查简单应用能力的试题难度大。

2.试题考查内容的深度

人们的认识过程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因而,一般来讲,掌握表面的浅层知识必然容易,掌握内在本质的深层知识必然困难,反映在试题上,知识的深浅变化必然对试题的难度产生影响。通常认为,名词、原理和有关具体事实的定义及其直接描述等,属于知识深度的第一层次;进一步的推论及有关性质的理论等属于第二层次;知识的深部内涵和外延及其与相关知识的内部联系、特殊情境下的性质与特征等属于第三层次。试题考查的知识深度与试题难度一般处于正相关,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随着知识深度的拓展,试题难度必然增大。

3.试题考查内容的广度

同样类型的试题,由于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多少、知识点跨度和知识点联系的复杂程度不同,试题的难度也会不同。通常情况下,一道试题考查的知识点越多,跨度越大,联系越复杂,考生需要调用的解题手段、解题方法就越多,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要求就越高,试题难度也就相应提高。

4.试题考查内容的熟悉度

在考查要求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试题考查的内容属于学科的主干知识或重点知识,教学中比较重视,经常复习、练习,这样的试题内容由于学生比较熟悉,考试时会相对顺利,失分较少,试题难度也就相对减小。相反,如果试题考查的内容属于边缘性的偏僻知识,或为学生普遍不予重视的细节性知识,则试题难度会相对增大。

5.试题情境的新颖性

试题对概念、原理、规律的考查通常寓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如果试题情境是考生所经历过的、熟悉的,考生就有可能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快速提取相应的图式,从而顺利找到一条有效的解题途径。反之,对于一个新颖而陌生的试题情境,由于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可套用,考生必须通过分析新情境,建构相应的模型与解题策略,才有可能最终解决问题。因此,试题情境越新颖,难度就越高。

6.试题条件的隐蔽性或干扰性

试题所提供的条件有明示条件和隐含条件之分,对于隐含条件,要求考生在解答时通过分析将其明朗化。一般来说,条件越隐蔽或隐含的条件越多,对考生知识基础和分析能力的要求就越高,试题的难度也就越高。另外,为考查考生对知识掌握的准确度,命题者会在有些试题中故意设置多余的条件,让考生通过分析进行选择和摒弃,这些多余的条件会对解题过程造成干扰,从而增大试题的难度。

7.试题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试题,由于解答要求不同,其试题难度也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在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种题型中,单项选择题由于正确选项唯一,解答者只需在各选项中选择一个认为最合理的选项即可,不存在因多选或少选而失分的问题,故失分率相对较低;而多项选择题的正确选项数量是不确定的,只有考生完全选对才能得分,否则,即使能选对部分选项,也会因多选或少选而失分,因此大大增加了试题的难度。

8.试题解答的简繁度

这主要是指试题解答过程中需要进行的运算或推理步骤数。由于大量的解题步骤会超出考生的工作记忆负荷,使得有些信息在解题过程中很可能被丢失或发生差错,所以,一般来说,完成试题所需的步骤越多,运算量或逻辑推理量越大,试题难度就越高。

9.试题解答的可猜度

对于一些客观性试题,即使考生对所测内容一无所知,也可凭猜测作答而得到一定的分数,这种单纯依赖猜测作答而得分的程度,称为试题解答的可猜度,通常用猜对概率来衡量。一般情况下,随着猜对概率的提高,试题难度会相应降低。具有可猜度的试题通常有判断题、选择题和匹配题等,其中,判断题的解答由于受猜测因素影响太大,信度不高,高考中一般不宜采用。

10.试题解答的时分比

在考试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对于费时多、得分少的试题,放弃的学生较多,其平均分就会下降,从而使试题的相对难度提高。由于费时多分值少的试题可以看作是价值低的试题,因此,影响试题相对难度的这个因素,也可称为试题价值度。

总之,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多种多样,一道试题的难度通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及主要是各学科试题难度的共同影响因素,具体到不同学科,还会有各自的一些特殊影响因素,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作细分。

三、试卷难度控制的方法和步骤

对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从试题内部寻找可用来预测和控制试题难度的客观依据,进而为控制试卷难度奠定基础,但并不等于试卷难度的控制问题已经解决,实现高考试卷难度的控制,必须采取一定的控制方法和步骤。

1.理想难度方案的设计

毫无疑问,实现试卷难度控制的第一步,应该是明确难度控制的标准,这需要根据高考选拔目标、中学教育导向以及考试公平的要求,设计出各学科理想的命题难度方案。该方案一般通过学科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加以规定,主要内容是确定试卷的总体难度水平和各级难度试题在试卷中的比例,其基本设计思路是:根据教育测量原理,并结合高考总体录取率和中学教育教学状况,合理确定试卷的总体难度水平;根据各层次高校录取率设计考生成绩理想分布曲线,进而确定试题难度分布结构;根据考试公平的内在要求,保持各科试卷难度之间的相对平衡。

2.各学科难度预估参照样本的建立

各学科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虽有共通之处,但学科不同,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种类以及相同因素的影响大小也会有所不同。对各门学科,要组织有关学科专家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评价教材,查找已有的测试数据,分析和确定该学科具体的试题难度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为提高试题难度估计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还应组织专家分析历年高考试题,把涉及不同难度影响因素的典型试题组合起来,形成一份样题,并整理这些样题的实测难度,以此作为当年试题难度预估的参照样本。

3.试题难度值的预估

根据现有条件,高考试题的难度预估一般采取专家评判法,即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精通教学大纲和教材、熟悉学生学习状况的命题教师对试题进行影响因素的维度判断,并参照样本题进行难度值预估。为减少试题难度预估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可在对每个难度因素的构成维度及影响大小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预估模型,然后借助该模型来预估各试题的难度值。当然,由于各学科试题内容和形式差异很大,实践中难以用统一的模型去预估,需要针对学科具体分析。

4.难度值预估的一致性分析

试题难度预估通常由多位命题教师同时进行。在掌握预估方法的基础上,首先由各命题教师独立地预估出每一道试题的难度值,然后,再由学科秘书或命题管理人员对各命题教师的预估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对于预估结果一致性较高的试题,取各命题教师预估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试题的预估难度值。对于预估结果一致性较低的试题,则需要各命题教师共同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并重新进行预估。

5.试卷难度结构的统计和难度值的计算

通过上述方法得出每道试题的预估难度值之后,可以根据各级难度试题所占的分值统计出试卷难度结构,并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出试卷的难度值。

其中试卷的难度值用难度系数p(试卷)来衡量,取值范围是[0,1]。pi表示某试题的难度值,Xi表示某试题的满分值,w表示某试卷的满分值。

6.试卷难度结构和难度值的调整

试卷难度结构的统计和试卷难度值的计算,为试卷难度的动态调整提供了条件。命题人员将统计得到的试卷难度结构、难度值和理想难度方案中的试卷难度结构、难度值进行比较,如果一致或偏差很小,则予以确定。如果偏差较大,则可通过对试题难度影响因素的增减或改变来调整有关试题的难度,并通过调整各级试题难度所占的比例来调整试卷难度,进而实现对试卷难度的控制。

参考文献

[1]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3-164.

[2]潘必方,徐靖.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降低考试难度.当代教育论坛,2006(11),77-78.

高考考试制度篇2

第一条为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完美高等教育体系,根据宪法第十九条“鼓励自学成才”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第四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以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根本方向,讲求社会效益,保证人才质量。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和开考条件的实际可能,设置考试专业。

第五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专科(基础科)、本科等学历层次,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应相一致。

第二章考试机构

第六条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考委”)在国家教育委员会领导下,负责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全国考委由国务院教育、计划、财政、劳动人事部门的负责人,军队和有关人民团体的负责人,以及部分高等学校的校(院)长、专家、学者组成。

全国考委的职责是:

(一)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政策、法规,制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具体政策和业务规范;

(二)指导和协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

(三)制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的规划,审批或委托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审批开考专业;

(四)制定和审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考试计划、课程自学考试大纲;

(五)根据本条例,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有效性进行审查;

(六)组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研究工作。

国家教育委员会设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管理机构,核机构同时作为全国考委的日常办事机构。

第七条全国考委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专业委员会,负责拟订专业考试计划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组织编写和推荐适合自学的高等教育教材,对本专业考试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质量评估。

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考委”)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和全国考委指导下进行工作。省考委的组成,参照全国考委的组成确定。

省考委的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方针、政策、法规和业务规范;

(二)在全国考委关于开考专业的规划和原则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拟定开考专业,指定主考学校;

(三)组织本地区开考专业的考试工作;

(四)负责本地区应考者的考籍管理,颁发单科合格证书和毕业证书;

(五)指导本地区的社会助学活动;

(六)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委托,对已经批准建校招生的成人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通过考试的方法进行检查。

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设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管理机构,该机构同时作为省考委的日常办事机构。

第九条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所辖地区(以下简称“地区”)、市、直辖市的市辖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地市考委”)在地区行署或市(区)人民政府领导和省考委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地市考委的职责是:

(一)负责本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组织工作;

(二)指导本地区的社会助学活动;

(三)负责组织本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人员的思想品德验定工作。

地市考委的日常工作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第十条主考学校由省考委遴选专业师资力量较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担任。

主考学校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上接受省考委的领导,参与命题和评卷,负责有关实践性学习环节的考核,在毕业证书上副署,办理省考委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主考学校应设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事机构,根据任务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所需编制列入学校总编制数内,由学校主管部门解决。

第三章开考专业

第十一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新专业,由省考委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并提出申请,报全国考委审批。

第十二条可以实行省际协作开考新专业。

第十三条开考新专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健全的工作机构、必要的专职人员和经费;

(二)有符合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主考学校;

(三)有专业考试计划;

(四)有保证实践性环节考核的必要条件。

第十四条开考承认学历的新专业,一般应在普通高等学校已有专业目录中选择确定。

第十五条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和军队系统要求开考本系统所需专业的,可以委托省考委组织办理,或由全国考委协调办理。

第十六条全国考委每年一次集中进行专业审批。省考委应于每年六月底前将申报材料报送全国考委,逾期者延到下一年度重新申报办理。审批结果由全国考委于当年第三季度内下达。凡批准开考的专业均可于次年接受报考,并于首次开考前半年向社会公布开考专业名称和专业考试计划。

第四章考试办法

第十七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命题由全国考委统筹安排,分别采取全国统一命题、区域命题、省级命题三种办法。逐步建立题库,实现必要的命题标准化。试题(包括副题)及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启用前属绝密材料。

第十八条各专业考试计划的安排,专科(基础科)一般为三至四年,本科一般为四至五年。

第十九条按照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每门课程进行一次性考试。课程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按规定计算学分。不及格者,可参加下一次该门课程的考试。

第二十条报考人员可在本地区的开考专业范围内,自愿选择考试专业,但根据专业要求对报考对象作职业上必要限制的专业除外,提倡在职人员按照学用一致的原则选择考试专业。

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的在校生不得报考。

第二十一条报考人员应按本地我的有关规定,到省考委或地市考委指定的单位办理报名手续。

第二十二条已经取得高等学校研究生、本科生或专科生学历的人员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免考部分课程。

第二十三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地区、市、直辖市的市辖区为单位设考场。有条件的,地市考委经省考委批准可在县设考场,由他市考委直接领导。

第五章考籍管理

第二十四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考者取得一门课程的单科合格证书后,省考委即应为其建立考籍管理档案。

应考者因户口迁移或工作变动需要转地区或转专业参加考试的,按考籍管理办法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五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考者符合下列规定,可以取得毕业证书:

(一)考完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

(二)完成规定的毕业论文(设计)或其他教学实践任务;

(三)思想品德鉴定合格。

获得专科(基础科)或本科毕业证书者,国家承认其学历。

第二十六条符合相应学位条件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人员,由有学位授予的主考学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授予相应的学位。

第二十七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考者毕业时间,为每年的六月和十二月。

第六章社会助学

第二十八条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专业考试计划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电视、广播、函授、面授等多种形式开展助学活动。

第二十九条各种形式的社会助学活动,应当接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的指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

第三十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材料的出版、发行,应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

第七章毕业人员的使用与待遇

第三十一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基础科)或本科毕业证书获得者,在职人员由所在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本着用其所学、发挥所长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调整他们的工作;非在职人员(包括农民)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从事部门根据需要,在编制和增人指标范围内有计划地择优录用或聘用。

第三十二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获得者的工资待遇:非在职人员录用后,与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相同;在职人员的工资待遇低于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的,从获得毕业证书之日起,按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工资标准执行。

第八章考试经费

第三十三条县以上各级所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费,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在教育事业费中列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妥善安排,予以保证。

第三十四条各业务部门和军队系统要求开考本部门、本系统所需专业的,须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提供考试补助费。

第三十五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所收缴的报名费,应用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不得挪作他用。

第九章奖励和处罚

第三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人或单位,可由全国考委或省考委给予奖励:

(一)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特别优异或事迹突出的;

(二)从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作出重大贡献的;

(三)从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社会助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

第三十七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考者在考试中有夹带、传递、抄袭、换卷、代考等舞弊行为以及其他违反考试规则的行为,省考委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取消考试成绩、停考一至三年的处罚。

第三十八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人员和考试组织工作参与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省考委或其所在单位取消其考试工作人员资格或给予行政处分:

(一)涂改应考者试卷、考试分数及期他考籍档案材料的;

(二)在应考者证明材料中弄虚作假的;

(三)纵容他人实施本条(一)、(二)项舞弊行为的。

第三十九条有下列破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行为之一的个人,由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盗窃或泄露试题及其它有关保密材料的;

(二)扰乱考场秩序不听劝阻的;

(三)利用职权,情节严重的。

第十章附则

第四十条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实施细则,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四十一条本条例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高考考试制度篇3

论文摘要:高校现行考试制度存在考试目的偏差、形式单一、内容受局限等多种弊端,需要从改变考试观念、丰富考试形式、更新考试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考试一直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评价教学质量、检查教学效果、督促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从学生对待考试的情况来看,它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考试的现状

学生对待考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作为多年的系部教学秘书,我发现有以下几种不正常的现象:

(一)有的学生惧怕考试,一到期末考试就申请缓考

这种学生也许是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但由此可见考试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二)有的学生平时根本不读书,甚至连课都不去上

这些学生一到快要考试的时候,就会到处借别人的笔记抄,狠记几天之后似乎也能考个好成绩。这就是所谓的“平时不读书,考试搞突击”。

(三)有的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在考试时舞弊

“平时不努力,考试靠舞弊”。现在学生舞弊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夹带的、抄书的、传纸条的、发短信的乃至用微型耳机传递答案的。真是无奇不有啊!

二、出现不正常的考试现象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种种不正常的考试现象呢?我觉得,除了学生个人的因素之外,主要还是我们高校现行的考试制度存在不少的弊端。

(一)考试的目的出现了偏差

考试作为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和督促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它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从学校与教学系部来看,是通过考试来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以此来督促教学目标的实现;从任课教师的角度来看,是通过考试来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检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也可以通过考试了解自己掌握知识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以作调整,从而达到实现高校教育的目的。但从现行的考试制度来看,考试的目的出现了偏差,往往是“一考定成败”,也就是一次期末考试决定了一个学期学生成绩的好坏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这样就容易造成任课教师只把期末考试作为教学任务的一部分来完成,学生只为获得一个成绩来参加考试。然而,期末一次性考试受试卷容量、考试时间的限制,又怎么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学的整个过程呢?又怎么能客观、全面地检查一个任课老师的教学效果呢?又怎么能准确、全面地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高低呢?所以,一张小小的试卷,不仅给任课老师,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才导致了个别学生出现惧怕考试的现状。

(二)考试的形式过于单一,内容局限于教材与笔记

一般高校的考试都是放在期末,往往采取固定的方式,形式和方法都过于简单,往往出现以下“四多四少”的现象:理论考试多,实践、技能考试少;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集体统一考试多,因材施考少;笔头答卷考试多,口头论辩考试少。同时考试的内容也常常局限于所学的教材与老师上课的笔记。这种单调、缺乏弹性的考试形式与狭窄的考试内容,不仅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使得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过关,却忽略了自身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感觉学习生活单调乏味,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或干脆不上课,临到考试前才借抄别人的笔记,甚至出现有的学生在考场上夹带舞弊等违纪的现象。

(三)考试的结果缺乏及时反馈

考试的目的是检查老师的教学效果,评价老师的教学质量,并以此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所有的考试都放在期末进行,考完之后就放假了。老师虽然对学生的考卷进行了评阅与分析,但体现在学生那里的只有一个分数。然而,一个简单的分数又怎么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呢?同时期末考试结束之后,试卷经过任课老师评阅统分就要进行重新装订保存在各个教学系部,以备检查。所以,从考试上反映出来的问题根本无法及时反馈到学生那里去。这样,这个学期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势必要影响到下一个学期的学习。由此,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怎么能得到提高呢?教育与教学的目标自然也就无法得到实现了。

三、如何对现行考试制度进行改革

正因为现行的考试制度存在着如此多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高校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所以需要对考试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以下就是本人对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改变考试观念,真正实现考试目的

改革制度,观念先行。要想改革现行高校的考试制度,更新考试观念是前提。自古以来,考试就是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科学的考试观念是从“人”出发的,重在人的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仅是检查教学的效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创新。科学的考试观念还要求考试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学生在考试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诚信的品德,培养顽强的毅力。考试不只为取得学期的成绩,而是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检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予以补充,让自己在考试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考试也不是一门功课的结束,而是师生对该门课程的一个互动了解、信息反馈、共促完善的过程。教师通过考试来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问题,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也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丰富的经验,使得教学不断走向完善。学生把考试当作一次检查、一次促进,通过考试信息的及时反馈,了解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学习积累可贵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学习方法与能力不断得到完善。这样,教师与学生就再也不会把考试当作一种负担,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学生惧考、逃考的现象了。

(二)丰富考试形式,科学合理评价学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的考试局限于单一的书面考试,局限于纯粹的理论考试。这种考试形式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当前高校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模式相违背。所以,我们需要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个性特点,选择合理的、科学的考试形式。从试卷类型来看,可分为开卷与闭卷;从考试时间来看,可分为平时测试、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从考试形式来看,可分为口试、笔试以及实践操作演练;从考试对象来看,可分为集体考试与个人考试,等等。当然,在选择考试形式时,必需注意灵活地综合运用多种考试方法,力求全面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与实际能力,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尽力展示学生的个性特质。只有完全摈弃以前那种“一考定成败”的单一考试形式,把开卷与闭卷、口试与笔试、平时测试与期末考试、集体考试与个人考试结合起来,才能避免“平时不读书,考试搞突击”“平时不努力,考试靠舞弊”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才能真正有效地培养适应社会各行各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三)更新考试内容,适应时展需要

考试作为检查教学效果,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除了在形式上要丰富多彩之外,在内容上也要不断更新。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考试的内容要坚持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主,力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考试内容的更新首先体现在命题的开放性上。任课教师的命题要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通过各种各样的开放式题目,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能。这种开放式题目,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诚信的美德。其次体现在试题答案的多样性上。我们的考试因一味地追求公平公正和改卷的简单快速化曾走上了一条弯路,那就是标准化命题考试,每个题目只有一种标准答案。这种考试题目完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是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摧残。所以,改革考试制度,就要求任课教师改变以往的标准化命题模式,用开放性题目,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学生可根据题目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发散式思维进行创造性解答。答案显示出多样性。最后体现在评分标准的人性化上。其实,命题的开放性就决定了评分标准的人性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如果只局限于教材和笔记,是无法得到高分的。相反,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研究,得出言之有理且富于创造性的答案,却能得到老师的赞赏与高分。这种崭新的考试内容,使得学生能与教师进行平等地对话,完全消除了其考试的紧张心理,为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最大限度地进行自主创新。

这样,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得到提高,自然就不会出现上课不认真甚至逃课的现象,更不会出现考试舞弊的现象。相反,学生通过一次次考试,大大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与自主创新的精神,培养了自己顽强的毅力与品德,逐渐成长为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这就是我从自己所看到的几个小现象而引发的几点浅薄思考。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关系到高校人才模式的培养,关系到整个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充满艰辛。但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调查与研究,不断开拓创新,一定能迎来高校教育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韦巧燕,陶靖.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06,(1).

[2]施军.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03,(5).

高考考试制度篇4

关键词:高校;考试制度;现状;改革

考试一直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对高校教学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传统的考试制度已经过于僵化和片面,不是全面的反映出教学水平,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导向作用,因此,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校考试制度的现状

(一)考试内容片面

传统的考试制度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于是任课教师命题,学生在复习时很容易抓住教师命题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甚至会给学生划范围,学生及时、、即使在平时不听课、不学习,只要在考试前把教师画好的重点背一下,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样限制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真正的理解知识。考试的内容往往侧重概念等理论知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涉及很少,高校教学不但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更应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考试方法单一

高校一般都设有专门的考试题库,在考试之前只需要抽取题库中的某一套题用来命题即可,导致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试卷形式如出一辙,学生的思维模式也根据试卷的形式建立,没有突出专业性。高校的考试形式一般以闭卷考试为主,题型也不外乎选择、填空、判断、问答、辨析等。虽然传统的命题方式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高校的教学科目多、专业广,都按照同一种考试模式未免有些单一,缺乏灵活性。

(三)监考方式不合理

目前高校的监考方式一般就是考场监管,教师监考,学生答卷,学生在答卷过程中不能有小动作、交头接耳等等,考场中的气氛是压抑而严肃的,这种监考方式不但使学生感受到压抑,学习水平不能正常发挥,使得作弊现象普遍存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师生感情,造成师生的不平等地位。有的高效实施开卷考试,考试气氛又过于混乱,因此,高校目前还没有相对合理的监考方式。

(四)考试评价系统不完善

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学生参加的各项评比都拿考试成绩作为参照依据,因此考试评价需要公平、公正。为了防止教师在评卷过程中打人情分,高校一般都是密封试卷、交叉评卷,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试卷的公平,但考试的目的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如果只是为了得到考试成绩,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停留在表面,仍然找不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教师也不能针对考试内容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考试的作用只能发挥一半。

二、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分析

(一)丰富考试内容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标准提高,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应用知识的能力,考试制度是促进大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更高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特点合理的安排考试内容,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命题,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考试方法多样化

要想改变传统郁闷的考试环境和气氛,让学生愉悦的参加考试,就需要改变单一的考试形式,促进考试方法多样化,学校可以采用定期开放性的考试方法,就是在每个学期或学年安排具体的考试时间,学生可以凭个人兴趣任意选择课程,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参加相应课程的考试,如果成绩不合格,学生有再次重考的机会,直到考试合格为止。对于专业的基础学科可以把与专业相关的课程知识都综合起来进行考试,考试的题型也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来设定。

(三)合理安排监考方式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以院系为单位,监理现代化监控考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考试的公平、公正性,还提高了考试技术的现代化水平。现代化专用考场不仅可以用于考试,也可以用于平时的上课,专用考场可以把学生的考试时间进行科学的排列,进行遥控监管,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考试中遵守考场纪律的自觉性,也避免了教师在监管学生过程中出现的不利于师生和谐的局面。

(四)建立完善的考试评价体系

考试评价能够最终确立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传统的考试评价学生不能参与,可能会出现单边倾向的状况,特别是在考试之后,教师和学生都只看待分数,对考试内容不再进行分析,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考试评价应该多元化,对一些客观性题目的评定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在考试结束后,教师应该抽出时间对试卷进行分析和讲解,师生各自找出双方的不足,以便日后的改进。

总结:

考试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在对高校教学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滞后因素,要想发挥考试制度的积极作用,抑制考试制度的消极作用,就要对考试制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扬长避短,促进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者单位:1河北联合大学教务处;2河北联合大学临床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学元.高校考试制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3):127~130.

[2]惠泱河,卜晓军等.开展考试改革,构建综合性全程考试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7):35—36.

高考考试制度篇5

关键词:高考制度恢复改革

高考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重要考试制度。但1966年“”爆发,我国高考制度被废除。从1966年―1972年,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少数高等学校试点招收少量工农兵学员外,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几近停滞。[1]直到1977年我国高考制度才得以恢复。本文拟在探讨我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成因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当前高考改革及其存在的合理性,以期为当前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与设想。

一、我国高考制度的恢复

尽管自1972年开始,我国大多数学校恢复招生,但文化考试仍未得到恢复。人们通常所说的“恢复高考”,是指1977年恢复的文化考试制度。[2]1977年,在邓小平同志的直接干预和领导下,高等学校招生恢复了文化考试。至此,我国高考制度才得以恢复。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主要源于以下原因:一是1976年“”的,这是导致统一高考制度于次年恢复的外在原因;二是社会发展的热切需求,这是高考制度得以恢复的内在原因。粉碎“”之前,国家处于政治僵化、经济解体、教育断层、百废待兴的局面,选择一个使国家由乱而治的突破口至关重要。因此,恢复高考就成了使国家由乱而治的“突破口”。当然,考试制度自身特有的功能,也是高考制度得以恢复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内在动力。考试作为一种甄选人才的手段或方法,以其“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本质精神为价值取向。而在“”期间,大多数高校取消文化考试,以家庭出身、政治表现、路线觉悟、实践经验等作为选拔学生的标准,这些“标准”与考试的本质精神相违背,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出身“不好”青年的学习积极性。人民群众对此怨声载道,急切盼望有一种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因此,高考就在人民群众的热切呼唤中恢复了它的历史地位。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可见,高考制度的恢复是中国教育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社会的角度看,高考制度的恢复,为社会树立了公平与公正的典范,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学习积极性,启动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理念的实践,为政治、经济的各项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从教育的角度看,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合格人才,极大地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二、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

高考制度的恢复,为社会树起了一面公平、正义的旗帜,也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有用之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不容忽视的是,高考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不断致力于高考制度的改革,以期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的高考制度。由于高考改革的时间跨度近30年,以下仅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招录体制三个方面,择其要而述之。

(一)考试内容的改革

“考试内容”是关于“考什么”的问题,对于高考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考试科目的设置问题;二是考知识与考能力的关系问题,或者说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的问题。[3]

1.在科目设置的改革上,优化高考科目设置。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试科目设置分文、理两类。由于高考竞争激烈,导致多数中学高二开始分文、理,按高考科目上课,教学计划形同虚设,造成高中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残缺,影响到大学的继续深造。为此,1984年教育部开始研究高考科目设置问题。1985上海开始高中毕业会考与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的试验。经过几年的试点后,教育部决定于1993年开始实行分文、理两类的“3+2”科目组。“3+2”模式在选拔人才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共性太强,个性不足。因此,教育部于1998年提出了“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根据该方案,除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三门必考科目外,各高校可根据专业要求从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作为“X”提供给学生。“3+X”的本质,是在全国统考的前提下,考试科目多样化,尽量体现高等学校的特殊性和考生选择的特殊性。2007年教育部在批准江苏2008年高考改革新方案之前,先后批准了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4省区200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4]这意味着沿袭多年的高考制度将在科目设置方面又将发生较大变化。现以江苏为例,江苏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即“语数外+2门选修测试科目和5门必修测试科目+综合素质评价”。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1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1门,考生选定的两门选修测试科目之外的五门为必修测试科目。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为艺术或体育专业;如不兼报普通类专业,可选择七门必修测试科目。可见,江苏高考新方案重视基础学科考查,有利于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

2.在考知识与考能力的关系上,强调素质与能力的考查。1981年10月,教育部学生司在山东胶南县召开高考研究座谈会,提出了“命题怎样考查学生的能力,以利于克服考生死记硬背的问题”。但一直到80年代末,这方面的改革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1991年国家教委在《关于印发〈高中毕业会考后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会考后的高考,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这成为以后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1999年2月,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考内容的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考命题总体上将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设计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各考试科目的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同年7月―8月,教育部先后批准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和广东于2000年高考试行综合科目考试的试点。其综合科目考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在中学所学这些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命题遵循现行普通高中相关各科《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考试形式的改革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高考内容的改革必然要求高考形式进行相应的改革。高考形式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方法的改进。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高考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考试方法,其效率低下,标准难控。为使考试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拔人才,对高考的传统方法以及内容进行改革,我国于1985年从美国引进了标准化考试。为创造适合于中国实际情况的标准化考试,在总结我国经验与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1985年第二届高考科研讨论召开,会后,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广东进行标准化考试试验。以后,试验的科目和范围逐年扩大。经过四年成功的试验后,1989年原国家教委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实施规划》,标志着标准化考试研究与试验结束,正式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在我国,推行标准化考试是一种公平与效率兼顾的选择。我国高考由传统的经验型考试推进到现代的标准化考试,也是高考形式改革最重要的成果。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部分省市进行了社会化报名和网上阅卷的试验,这对于考试方法的改进和考试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2.实施方式的改革。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普通高等招生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并且都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命题。1985年起,上海市试行自主命题,这是地方实施自主命题之肇始。继上海之后,北京市也于2002年加入到自主命题的行列。到2006年自主命题的省、市已达16个,涵盖了6大区域,占全国考生的65%,基本形成了“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格局。“统一考试,分省命题”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中学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为高校选拔高素质人才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

3.考试时间、次数的改革。春季高考自2000年试点以来,先后有北京、上海、安徽、内蒙古等4个省、市、自治区参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考竞争压力,并且春季高考为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提供了机遇,为学校探索实行学分制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加快专业改造,促进高校加快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对于考生而言,每年的春季高考无疑也为夏季高考的落榜生增加了一次报考高校的机会。从2003年开始,高考也由每年的7月7日―9日调整到6月7日―9日。据说其主要原因是7月份天气太炎热,不利于考生正常水平的发挥。此举凸显以生为本,尽显人文关怀。

(三)招录体制的改革

招录制度的改革是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招生体制的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在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方面,一直实行“双包”(即包经费、包分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高校招生计划中出现了以国家任务计划为主,委托培养和自费生调节性计划为辅的招生计划形式和录取办法的“双轨制”。之后,随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出,调节性招生计划的比例又有所扩大。1993年,国务院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高校逐步建立学生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的制度,提出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配套改革的目标,并从1994年开始部分高校招生进行招生计划“并轨”、实行同一录取标准、同一专业实行同样的收费标准、对毕业生实行同一就业政策的“并轨”改革试点。至1997年全国所有普通高校基本完成并轨招生。招生并轨改革有利于学校组织教学,提高了教育质量;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减少了社会不正之风的干扰;有利于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树立起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的观念。

2.录取体制的改革。自恢复高考一直到1982年,我国高等学校主要采用“分数或分级录取的办法”,即按照考生的成绩和考生志愿的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分段录取。1983年,为扩大高等学校的招生自,在原录取办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投档比例(通常为120%),即招生部门按多于录取数20%的比例向招生学校提供考生档案,录取与否由招生学校决定。以后,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教委于1987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决定逐步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学校负责,招办监督”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的自,符合教育改革的方向。伴随着录取体制的改革,我国在招生录取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改革的尝试。从1984年以来,进行了以“考试为主,推荐为辅”的高考招生改革的尝试。[5]作为对高考制度缺陷的一种补救方式,保送生制度自实行以来,对于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扩大高校招生自,选拔特殊人才和优秀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教育部决定于2003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设立自主招生试点。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59所高校实施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招生可以减轻政府的压力和风险,提高高校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可以给考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通过直接与高校双向选择真正实现自己的志愿,使优秀人才选择到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学科专业。但由于传统录取方式效率低下,加之人情、权力和金钱的介入,损害了高考的公平公正原则。为此,招生部门决定实施计算机网上录取。1998年,天津、广西与部分高校试验网上录取的方式。到2001年,全国31个省(区)、市都实现了网上录取。实行网上录取既有利于维护公平、公正,又可以节省人力、财力,并将带动高校招生考试其他方面的改革。

由上可见,我国高考制度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已基本成型,并渐具中国特色。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高考制度改革从其组织、实施、类别,到命题评分,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化;高考制度的改革从高考内容、科目设置、录取体制、录取方式等改革,到高考时间等的调整都凸显以人为本;同时,不断扩大高校办学自,探索出了一系列选拔人才的科学、合理、公平的新机制。

三、我国高考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高考制度在我国建立以来,有关高考存废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但大多数人还是达成了如下共识:高考制度是一项评价人才的制度,是一项遏制无效率、昭示社会公平的制度。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衍生了高考制度,决定了其性质与发展规律。因而,也只有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决定高考制度的存废。在当今中国,高考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一)高考顺应国际形势

作为一种成熟的考试制度,“高考”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欧美许多国家的高等院校招生,也都把某种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最大权重,如美国的Sat考试、英国的a-Level考试、德国的abitur考试、日本从1979年开始在全国实行的统一学历考试,等等。这些考试可以称得上是他们的“高考”。作为世界上的“考试大国”,我国高考制度正是顺应了这一国际招生考试的发展形势。

(二)高考符合我国国情

首先,这一制度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国自秦以后的社会发展,就文化发展取向而言,总体上都是遵循这一理想目标。“秦朝统一中国,造成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局面”,实现了“天下一家”,“两汉、隋、唐、中国文化的最大成就,就是在政治和社会组织方面”,实现了“大统一政治和平等之社会的达成”。[6]正是在这种特定的文化演变时空中,逐步形成了以“维护大统一”、“公平”等为主体价值观的文化传统,并在历代统治阶级的认同和倡导下,“对整个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上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很强的指导性和约束性”[7],以至成为一种“无形或有形的架构,从根本上制约和指导着人们的思考、行为以至情感形式和表现方式”[8]。我国传统文化中“维护大统一”的思想,以及科举考试经过长时间的积淀,所形成的对象开放、标准统一、机遇均等、规程严密、择优选才的考试观念,和以“公开公平、竞争择优”为本质精神的价值取向,给人们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使中国人已经习惯和认同了高考制度。

其次,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当前政治体制、经济状况。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式的政治制度。而考试制度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各种成文法规性考试的创建与实施,都是国家意志、政府行为的体现。因此高考作为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必然要与该国的政治制度相吻合,否则就难以维护国家的行政权威,难以实行社会控制、甄选国家所需的人才。再者,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不富裕,属于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倘若取消高考,代之以其他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其选拔人才的成本将会大大提高,广大老百姓,尤其是低收入群体难以承受。从这个角度说,高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最后,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当前社会阶层结构。考试不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当人类社会出现了强制性的脑体分工,当社会需要从人群中选拔出领导者或者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脑力劳动者的时候,在实践中经过长期探索,才发明了考试。[9]可见,考试在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直存在。在这种结构格局下资源相对集中在城市,而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相对落后,阻碍了农村绝大多数人往城市的流动,制约着个体的活动空间。由于每一位中学毕业生及拥有同等学历的人都可以参加高考,所以出身农村的个体通过高考,就可以获得个人生活境遇的改善以及进入城市社会的机会。可见,高考的存在对于社会底层精英的流动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角度说,高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四、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设想

尽管现行的高考制度存在各种弊端,但它仍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选拔制度,有学者说:“高考已成为当代中国最成熟与最权威的人才选拔机制,迄今没有任何一种制度可以取而代之。”[10]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对其加以改革,但不宜废止。为此,可以进行以下四方面的改革:

(一)科目设置优化

尽管教育部在1998年开始实行“3+X”试点,但从目前实行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省实行的是“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或“3+文理综合+1”,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上述考试模式参加考试,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的权利十分有限。我国高考科目可以这样设置:“语文”2门(语文Ⅰ、语文Ⅱ):文科考试考语文Ⅰ,理科、术科艺术类考生考语文Ⅱ;“数学”2门(数学Ⅰ、数学Ⅱ):文科、术科艺术类考生考数学Ⅱ,理科考生考数学Ⅰ;“外语”分外语(一)1门(英语)和外语(二)6门(日语、德语、法语、韩语、俄语、西班牙语)。文理、术科艺术类考生必考外语(一)或外语(二)中的任一语种,报考外国语学校的考生必考外语(一)和外语(二)中的任一语种;综合科(文科综合Ⅰ、文科综合Ⅱ、理科综合Ⅰ、理科综合Ⅱ)。文科类考生必考文科综合Ⅰ和理科综合Ⅱ,理科类考生必考文科综合Ⅱ和理科综合Ⅰ,术科艺术类考生必考文科综合Ⅱ和理科综合Ⅱ。还可在高考科目中设立更多的科目类别,如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实践类课程的考试,由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考。考试科目的设置弹性化,既能全面地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素质结构,又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组织形式多样

我国地区差异大,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完全实行各高校单独考试不太现实,但可以考虑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对统一考试和分散考试的长处兼收并蓄,不断完善“会考+高考”的模式、继续坚持“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方略和积极开展重点高校联合招生考试试点。会考由目前的分省命题改为全国统一命题,采用标准化,着重水平性,会考成绩按一定比例记入高考总成绩。高考实行“统一考试,分省命题”,以能力立意。联合招生考试由各高校联合命题,以素质立意。各高校在录取新生时可以“会考成绩+高考成绩”或“会考成绩+联考成绩”或其中任何一次考试的成绩来自主选择录取。这样“一统一分,统分结合”,一是能使各地区根据省情和教育的实际,在考试科目、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用好“高考”指挥棒,保证高中教学质量,避免文、理过早分科,促进本地区的基础教育。二是能够充分调动高校的积极性,便于高校有针对性的选拔人才。三是能确保考试安全,减小管理风险。

(三)录取标准多元

目前我国招生制度的选拔方式、选拔范围、录取评价等还比较单一,不太合理。因此要积极探索并建立有助于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个性特长和探究创新能力的多元化的考试评价系统和录取方式。可以考虑将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录取的依据之一,同时兼顾考生高中阶段学习情况、校长推荐信、教师评语、个性特长等综合因素进行录取,并逐步增加它们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这种做法能较好地避免传统高考“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缺陷,同时也较好地避免了基础教育向应试教育方向畸形的发展,也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到真正优秀的人才。

(四)高校招生自主

当前中国高校介入招生过程的权限十分有限,绝大部分高校基本上没有自主招生权(现在仅有少数重点大学享有相当有限的自主招生权)。让高校自主招生能较好地体现高等学校所设置的专业对考生的某些特别要求,更多地考虑考生对专业的适用性,对个别有特长的学生或个别特殊的专业,高校可以灵活采取各种特殊措施。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0%,高校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对自身的声誉也更加珍惜。因此,高校自主招生并不会带来不公正,相反,更加透明、公开、民主的自主招生将促进高校自律,有助于遏止腐败。

总之,高考制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务实谨慎的精神。现阶段高考制度的改革虽需要怀有理想,但更重要的是立足现实。我们在改革的十字路口应把握好方向,坚持高考并不断地加以改造,为高等学校的发展和民族的昌盛富强选出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2]刘海峰.中国考试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45.

[3]中国当代高考史话[eB/01].东营教育信息网:.

[5]曾仲.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招生制度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0,(3).

[6]杨学为,廖平胜著.考试社会学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95.

[7]王宏维.社会价值:统摄与驱动.人民出版社,1987:59.

[8]张祥平.人的文化指令.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1.

[9]杨学为,廖平胜著.考试社会学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高考考试制度篇6

关键词:考试制度;弊端;再构建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教学内容、招生制度、质量评价标准等改革的推进,加大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力度,在传统考试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科学的考试与评价体系,实现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考试评价的跃升,既是高校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命题原则、试题类型、考试形式等评价体系都会对学生形成制约,如学习方向的把握、学习方法的选择、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等。考试除了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外,还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改进教学,因材施教提供依据。然而,我国地方院校的考试现状,依然存在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

(1)考试目的功利化。通过对考试提供的材料、数据进行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管的反馈调控功能是考试的真正目的。现在的考试却已经异化为一门课程的终结,成了学业成绩评定的手段,进而成了评优、推荐、毕业、保研的重要依据。从根本上忽略了考与学、考与教、考与人才培养规格之间的关系。

(2)考试内容教材化。考试内容以教材为主,过于狭窄、片面。重视书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记忆能力的考核,轻实践能力的运用,忽视了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考试导向错位,培养出来的学生模式化,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考试方法模式化。考试仍采用闭卷为主,开卷为辅的传统模式。这种考试形式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片面强调了记忆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重考试、轻考查”,“重期末、轻平时”,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还比较普遍。平时松松垮垮,期末疲于应付,难以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考试题型标准化。多年来考试题型几乎固定不变,综合性论述、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主观性试题所占比例较低,而填空、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等客观性试题所占的比例偏高。年年考,届届考,师生的思维都形成了定式。更有些教师热衷于“一不做”,(第一职业不好好的做)“二不休”(第二职业全心投入)考前还会将考试重点化,试题商品化。考试命题根本无科学性可言,难以准确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也难以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严重阻碍了考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5)考试评价分数化。分数仍然是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标准,“背多分”是大学生对现行考试的评价。争高分或保毕业仍旧是不少大学生学习的动力。死记硬背争取高分的有之,四处活动找人说情的有之,分钱交易换高分的也有之,唯60分万岁的更是大有人在,出现了“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的非正常现象。

地方院校肩负着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伴随着质量工程的全面启动,各院校要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运用教学改革的机制和作用,推进考试制度的改革。通过构建新的考试制度,进一步端正考风,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去质疑,去批判,去创新。

第一,考试内容的改革。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高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的转变。专业教育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门户和桥梁,学生的培养要有专业,但高等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近年来抓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也是国际一流大学的重要特征。地方院校在新形势下,应围绕培养目标的需要,及时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考试内容也应体现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三个基本要求,从考核学生储备知识的能力转向考核学生搜集信息及创造性地加工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拓宽考试的范围,减少客观题的比重,增加阐释分析论述的比例,特别是操作和实践的内容,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综合分析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第二,考试命题的改革。考试要扩大命题内涵,建立电子试题库,彻底打破“自教自考”或“考教一体”的模式,严格实行教考分离。具体操作办法是建立三级管理制度,即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统一部署,院系级教学管理部门督促落实,各教研室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计划制定考试大纲,建立各门课程的电子试题库。题库的建立应遵循三个原则,试卷的信度、效度和难度综合检测的原则,试题的独立性与整体性相统一的原则,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试题的难易度分档管理,一套试题应由易、中、难(4:4:2)三部分组成,期末考试卷由教务部门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电子试题库的建立使得教考分离,不仅保证了试题的高质量,还防止了考前漏题的现象。既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又让那些偷懒的学生无可乘之机。学生的考试成绩可以检验试卷的科学性,通过对多次考试分析、评价和反馈,不断总结经验,然后调整试题库,以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第三,考试模式的改革。国外大学考试的形式是多样的,如无人监考考试、阶段测试、口头演示、专题讨论、实验综述、同学评价、调研报告、论文、答辩等,至少有二十种以上。但每一种形式都有与之配套的措施做后盾,以保证整个考试的有效性。这对我国地方院校的考试制度改革很有启发,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和选修的人数,分别采取闭卷、开卷、半开卷、口试、操作以及撰写小论文等考核方式,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考试方式。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宜采用闭卷方式,考核学生的创造和综合能力,可采用开卷形式;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可通过实验和实践的方式来进行;部分课程还可以采用口试的方法。更可以根据需要,将各种考试方式综合起来使用。但是无论采用哪种考试模式,都需要建立相关的配套机制,以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高考考试制度篇7

一、目前高职院校的考试制度上存在的问题

1.对考试重视不够。考试是很严肃的事情,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但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于考试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考场卫生不合格,学生考试带手机。虽然每个考场配置两个监考教师,但某些监考教师会聊天或者摆弄手机,对于学生打小抄视而不见。

2.考试方式单一。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考试方式单一,办法不多。一般都是期末出一份考试卷,凭这份考卷的分数给出学生该学期的成绩。这是应试教育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做法,显然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不相符,或者说与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要求不相符。这种单一的考试模式看重的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考试试题与所学内容联系不大。一些教师在出考试题的时候根本没有思考如何出题,出什么样的题,想要考核学生对哪些知识的掌握程度。某些教师为了省事就到网上下载一套试题,简单修改一下。或者下载一些试题东拼西凑合成一套试题。其实很多题与教师所讲的程度、进度和使用的教材都不一样。这样做教师虽然省事了,并没有真正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考试留范围导致学生不注意听课。一些教师在期末考试之前都会给学生留考试范围。有的教师给学生留的范围很小,几乎是把考试题告诉给学生。这样的考试有何意义呢?这样的考试又能检验学生什么呢?问题还不止如此,考试留范围最大的弊病是学生上课根本不用听讲,反正期末考试之前老师会留范围。课堂上学生玩手机、看视频、说话、睡觉等,听老师讲课的学生寥寥无几,个别课堂要么死气沉沉,要么十分混乱。

5.考查课考试就是学生翻书找答案。高职院校把所学科目分成必修课和考查课,很多考查课的考核一般都采取开卷考试的办法,考试题的答案完全在书上。正常开卷考试的题目都是开放式的,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等能力。这种翻书找答案的开卷考试没有任何意义,平时学生也不会认真听讲,一些学生会认为既然是考查课,那么就不重要。最后的结果是考查课基本等于没有学,什么都没记住。

6.补考和重修形同虚设。几乎所有高职院校对于期末考试不及格的同学都要求其补考,如果补考仍过不去就要重修。客观地说,补考的学生学习基本是班级中最差的,即便补考他们也过不去。教师一般都会给他们及格分。但这样做就使补考可有可无形同虚设,重修也是如此。而且这样做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更不愿意学习,期末考试不及格没关系,参加补考照样过,那么谁还会认真学习呢?考试的严肃性没了,权威性也不存在了。

以上六点是高职院校考试制度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怎样解决呢?

二、高职院校考试制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对考试要高度重视。既然是考试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否则不要考试。要从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都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考前认真复习,考试时认真答卷,不要想着如何抄袭。教师要负起责任,认真监考,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领导要巡考,而且不要走过场。对于学生考试中的抄袭行为和监考不负责的教师要严肃处理。要让教师和学生对于考试有敬畏感。

2.考核方式要多样化。改变一卷定终身的方式,采取多种方式,多角度考核学生。目前有些高职院校已经把考核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平时考核占30分,一部分是期末考试占70分。有的学校增加了实践部分占10分,也就是所谓的“361”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但对于平时考核部分和实践部分要认真考核,否则就失去了意义。

3.考试题与平时上课讲的内容要紧密结合。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高职教育应该是“教什么,考什么”。在考试的出题上教师要紧紧结合课堂所讲的内容,要“教、学、练、考”四位一体紧密结合。即教师讲的内容就是学生考的内容,也是学生要掌握的内容,教师在期末时根本不用划复习范围,平时课堂讲的内容就是复习范围。这样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学生就能掌握所学的知识。

4.考查课多考开放性试题。考查课也是学生要掌握的学科,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只是由于学科的性质决定更适合以考查的方式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考核学生时以开放性试题为主,更应该注意学生平时上课的学习情况,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补考和重修改变方式。如果想让补考和重修有意义和作用,就必须改变方式,比如可否改笔试为口试,或者改为实际操作能力测试等,这需要相关人员认真思考才可以解决。

完善高职院校考试制度的办法不仅仅只是以上提出的五个方面,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我们能提出来,而且操作性要强。如果仅仅是理论上的方法但在实际当中根本实行不了,那么这些方法再好也永远是镜花水月海市蜃楼。

高考考试制度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考试管理;补考制;重修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是倡导和推行素质教育。考试是高等学校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及反馈教学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如何科学地利用好考试这一手段,实现素质教育。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高校补考制实施的现状

现阶段,部分高校在实施补考制时作出一些相应管理规定,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参加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的补考,补考次数为2次,分别为开学初补考和毕业前补考,专业任选课和全院选修课不得补考,只能选择重修或重选,注重实践的必修课(如体育课、实验课)必须重修。但补考制在具体执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 补考不及格率和旷考宰居高不下

一般而言,各高校补考时间普遍定在开学初的前几周内。学生只能利用假期和开学后的较短时间复习,对于补考学生来说,专业基础比较薄弱,完全靠个人自学比较困难。据调查,很多学生在放假后忙于休闲娱乐、放松旅游或做兼职等,很少学生能主动挤出时间复习备考,学生考试时心中没底,造成了补考及格率低和旷考率高的现象。

据统计,北京某高校在实施补考制时出现了“一半考场为空,一半学生不过”的现象,补考旷考率达到53%,约占全体补考学生的一半。在某高校的《关于不参加补考原因的问卷调查》中,其中有65%以上的学生选择了“假期没复习或没复习好,即使参加考试也过不了”这项原因。可见,期望学生利用假期自学复习通过补考的愿望基本无法实现。由于学生备考不足,又缺乏必要的辅导等原因,一般高校补考通过率仅在50%左右。有的高校除了为学生组织开学初补考外,还为毕业生组织毕业前的清考,即在学生毕业前,学校再给予学生一次不及格课程补考的机会,由于开学初补考通过率低的现实,补考门数一直累积到学生毕业前,这样直接导致毕业前清考的重压。有的学生毕业前清考时补考课程门数达到10门以上,通过考试的机会微乎其微。

(二)补考引发了多种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等问题

一般高校在安排补考时,按应考学生人数安排考试时间和考场,印刷试卷和装订试卷,安排监考和制定相关的考试费用。但是由于学生旷考和缺考造成了考试资源的浪费等问题,无论是学期初补考还是毕业生毕业前清考,每场补考从组织到完成基本上需要五至六周的时间,各院系组织学生报名、收发考试信息表、分发试卷和相关费用,教务处统计数据、安排考试、组织监考和巡考、统计试卷份数、核算监考费、命题和阅卷费、放音费等,教师命题、辅导、阅卷、登录成绩、报送试卷,一系列的工作不仅增加了相关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负担,而且很多教师也有怨言。

(三)补考带来的学风,考风、教风问题

考风差一直是补考考场存在的较大问题。一般高校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和学生上课,补考时间一般安排在周末或晚上,监考人员大部分是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本来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就已经很疲惫,还需要利用休息时间监考,监考时警惕性差,监考不严,补考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自学能力低,考试时容易存在侥幸心理,考场纪律差,违纪或作弊的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学生因此也需要付出被取消准予毕业和授以学位资格的惨重的代价,这虽然不是全部考生都存在的现象,但个体会影响群体,破坏学风、考风。

(四)补考带来的经济成本问题

据某高校统计,每学期学校因补考涉及到的费用主要有:监考费、命题费、阅卷费、放音费。试卷纸张费、印刷费、装订费、机器维修费、油墨耗材费和人工费等。仅监考费,命题费、阅卷费三项每学期学校需支出万元以上,再加上试卷印刷等所需的纸张、机器、耗材、人工费等各项费用等,一学期学校为补考需支出至少数万元。由于补考时学生旷考现象严重,无形中还造成了资源浪费。

(五)补考带来的部分学生心理问题

据资料显示,某些学校做过调查,认为学生的补考心理压力较大,补考复习时精力不能完成集中在学习上。有的学生精神负担重,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压抑感、自卑感。河北农业大学博士基金启动项目一研究成果中指出,某校综合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两组学生的学习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一组学生对其实施补考制度,一组学生对其实施重修制度。实例分析表明,补考制度不利于学生正常的心理健康,与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有一定偏差。可见,学生的认识活动不仅智力因素在起作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实施重修制必要性的探析

目前高等学校在教学管理模式上大都采用了弹性学分制,并己基本上完成了由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转换。补考是学年制的产物,重修是学分制的必然趋势,那么由学年制派生出的补考制应随着学分制的完善而逐步取消,建立重修考试制度。安排补考就是让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单独重考,然而考试具有相对性,不能脱离群体而单独进行测价,这样就难以保证考评的公平性,不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重修使学生必须有良好的平时表现,把课堂知识学会弄懂,才能拿到该门课的考试成绩。在学分制和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考试成绩,而在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人生规划的指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指导他们主动培养真正的能力,而非本末倒置的分数主义。实行重修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 重修制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重修制避免了补考制下学生来不及复习备考的问题,促使学生抓紧平时的学习时间加强对课程的学习,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学生有一个学期的重修时间,增加了学生复习时间,减轻了学生心理负担,与补考制度相比,重修制在学习时间的支配上给予学生很大的自由,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基础和加深了解。

2 重修制有利于加强考试管理,净化考风、学风和教风。

实行重修制度,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关注重修学生的学习,必要时给予辅导和帮助,也有利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另外,重修学生需要参加正常的期末考试,教师能严格的按照教学大纲科学命题,合理赋分,避免受学生打招呼、托人情的影响,保证考试的严肃性。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课程的掌握更有把握,复习

充分,考试时减少侥幸心理,避免考试作弊和违纪现象的发生,有利于净化考风考纪。另外,重修考试因纳入到正常考试范畴中,各项管理措施也相对正规。从而达到了加强考试管理的目的。

3 重修制简化了教学管理环节,促进教学和管理自行运转。

有管理学专家说,最好的管理是让管理达到自行运转。如果变成被动的管理,那么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会很累,重修制减轻了教师和相关教务管理人员诸多的工作压力,学生也不用报名和统计补考信息,只需在固定的选课时间内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重修时间和课程,考试也纳入到正常的期末考试中,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随正常教学班进行,因此重修制一定程度上能协助实现自行运转的教学管理模式。

4 重修制与补考制相比不会给学校造成过重经济负担。

每个高校的课筹计算标准不同,各项费用的计算和发放方式也不同,但是如果采取重修制,将补考学生纳入到正常班进行教学,参加课程补考的人数如不超过某个基数,就不会增加学校的课筹支出。如果补考人数超过一定数量,可以采取单独授课、灵活上课等方式,只需支出相关教师的课筹和出题阅卷费,没有过多的其他经济项目的支出。一定程度上,重修制没有为高校造成超额的经济成本,却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和教学管理水平。

5、借鉴国际、国内其他高校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

国际社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高校理所应当的适应国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潮流,吸取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在素质教育和人才竞争的国际大舞台中,高等教育实行学分制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和选择。目前,国际上西方许多大学基本上都采用学分制和与之相适应的重修制。实际上,我国很多高校也陆续取消了补考制,改为重修制,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

三、对重修制某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重修制除了上述提到的优势外,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重修课程容易与下学期本班开设课程上课时间冲突,不能保证到课率。期末考试时有可能考试时间重合,学生需要整个学期应付不及格课程和正常跟班课程,时间精力不足,重修次数限制为几次合适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走访调研和借鉴相关高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1 对出现不及格学生人数比较多的某些课程,学校可做出具体要求,制定文件明确细则。比如要求凡课程考试中学生不及格人数达30人以上的,开课院系应利用适当的时间安排任课教师开课,让学生重修;不及格学生人数较少的课程,可让学生跟班重修。对于人数较少的不及格课程,学生可向开课院系(任课教师)和教务处提交书面申请,要求选听或自学,但需要定时向任课教师提交指定的课程作业或练习等,否则没有平时成绩。

2 因为学生毕竟学习过曾不及格课程,同时为了避免学生整个学期过重的课业负担,人数较多的重修课学时可以减少一半。可以采取单双周上课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在期中前后开始上课,参加期末正常考试的方式。或者采取期初开始上课,期中进行重修课程的结课考试,但期中考试必须严格要求和管理,保证考试的正规性和严肃性。学生第一次重修的成绩按实际分数记分,第二次重修成绩按及格记分,避免学生不重视重修,随意重修的情况发生。

3 重修期满后,由教务部门统一安排考试时间进行考试,无论是命题、考试过程的管理、阅卷评分都采用正常考试的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消除学习不认真对考试抱有投机心理的现象,达到以考促学的根本目的。

4 根据很多兄弟院校的经验,重修次数可限定为2次,重修的时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安排,但是需要学生在第7学期前完成所有不及格课程的2次重修,否按自动放弃重修机会处理,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能力。如学生第7学期有不及格课程,学校可以为毕业生在第8学期安排重考。

高考考试制度篇9

第一条为组织和管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确保考试质量,根据国务院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命题与普通高等学校相应学历层次水平和质量要求相一致。

第三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应体现专业和课程的特点,考核应考者系统掌握课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引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树立良好学风。

第四条命题必须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颁发试行的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考委”)颁布的课程自学考试的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为依据。

第五条加强命题工作的总体规划,统一领导,严密组织,严格管理,逐步实现命题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第六条命题应按照标准化、科学化的要求进行,内容稳定、考试次数多、规模大的课程以建立题库为主的方式组织实施。

第七条命题与辅导相分离。建立健全命题工作保密制度。

第八条命题经费列入有关教育行政事业部门的年度预算;业务部门委托考试的专业和课程,命题经费由业务部门承担。

第二章命题组织与管理

第九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考委”)统筹安排,分级管理,实行全国统一命题、省际协作命题、省级命题三级命题体制。凡全国统一命题的课程,省考委不得另行安排和自行命题考试。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和省际协作命题试卷,省考委不得进行改动。

第十条命题工作应在全国考委或省考委领导下,由考委及其办公室负责人、课程主命题教师组成课程命题领导小组负责实施。

第十一条省考委办公室(以下简称“省考办”)应设立命题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开考专业十个以下(含十个)的,专职命题工作管理人员应不少于五名,每增设五个专业增加一至二名专职管理人员。

第十二条全国统一命题的课程命题教师,由全国考委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考办”)或委托省考办商其所在学校,经资格审查合格后,由全国考委聘任。省际协作命题、省级命题的课程,命题教师由省考办商其所在学校,经资格审查合格后,由省考委聘任。

第十三条全国统一命题每门课程的命题教师一般应不少于十人;省际协作命题每门课程的命题教师一般应不少于七人;省级命题每门课程的命题教师一般应不少于五人。每门课程组配试卷或入围命题的教师应为二至三人。命题教师选聘应有地区和高等学校的代表性。被聘教师所在学校应对聘任工作予以协助。

第十四条编制试题、审题、组配试卷、题库建设等必须符合有关的技术要求。

第十五条全国统一命题题库的使用由全国考委决定;协作命题题库的使用由协作省考委协商确定;省级命题题库的使用由省考委决定。题库的贮存、保管、使用等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题库在使用过程中,应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省考办应具备贮存题库的设施和用房,建立题库的技术档案,配备专人负责,并积极创造条件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进行题库管理。

第十六条命题经费的开支标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命题人员及职责

第十七条课程主命题教师是课程命题的业务负责人。课程主命题教师应是在本学科领域内业务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善于合作、身体健康并热心自学考试工作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教授或副教授。

课程主命题教师的职责是:

(一)负责提名和推荐本课程命题教师人选;

(二)起草课程命题实施意见,设计课程试卷蓝图;

(三)协助全国考办或省考办组织全体命题教师学习、讨论有关命题文件,实施命题;

(四)协助全国考办或省考办组织审题教师对所命试题进行审定;

(五)协助全国考办或省考办组织试卷组配工作,并对题库和考试试卷质量负责;

(六)参与课程试卷的质量分析。

第十八条命题教师应是在本学科领域内业务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善于合作并热心自学考试工作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教授或副教授,也可以有少量在教学第一线的讲师。命题教师必须服从安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命题任务。

第十九条命题工作管理人员应是坚持原则、遵守纪律、作风严谨、有独立工作能力、熟悉命题工作和教育测量学等有关知识、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全国考办或省考办正式干部。命题工作管理人员的职责是:

(一)制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命题规划和工作安排;

(二)组织课程主命题教师制定课程命题文件,设计试卷蓝图;

(三)组织实施命题,指导和参与命题、审题、组卷工作,协调和处理命题中的有关问题;

(四)组织实施试题的质量分析;

(五)负责题库的管理和使用。

第四章命题程序

第二十条课程命题领导小组在命题前应对命题教师进行教育测量学理论、自学考试的性质与特点等有关知识的培训,并组织试命题。

第二十一条命题组应在熟悉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制定下列文件:

(一)命题实施意见;

(二)试卷蓝图;

(三)命题教师任务分工表;

(四)样题。

第二十二条按照考试大纲和教育测量学的要求编制试题。编制的试题应做到科学、合理、不超纲;题意明确、文字通顺、表述准确严密;标点符号无误,图表绘制规范;不出现政治性、科学性错误;避免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试题的答案应准确、全面、简洁、规范,主观性试题应规定评分要点和评分标准。制定评分标准,需包括对应考者的逻辑思维、综合应用和语言表述能力的要求。

第二十三条按考试大纲、命题实施意见和试卷蓝图的要求审定试题。审定合格的试题应按科学的分类方法贮入题库。

第二十四条按照试卷蓝图的规定组配试卷。每份试卷要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覆盖考试大纲的各章。组配的试卷须使不同能力层次试题的分数和不同难易程度试题的分数比例适当。每次考试必须组配若干套平行试卷,由全国考委或省考委随机确定考试试卷。

第二十五条考试结束后,全国考办及省考办应组织力量对试卷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将结果贮入题库。

第五章保密纪律

第二十六条试题、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在使用前均属绝密材料,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

第二十七条凡本人或有直系亲属参加本课程自学考试的人员不得参加该课程的命题工作。

第二十八条所有参加命题工作的人员不得公开其命题人员身份,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有关命题工作的文件或情况。

第二十九条课程主命题教师、组配试卷教师、命题教师在聘期内不得参与任何形式的与该课程自学考试有关的辅导活动(包括担任助学单位的职务或名誉职务)。

高考考试制度篇10

1、惩戒机制不健全。一是法律空白。目前,我国刑法有关考试舞弊罪依然还是空白。对于考生,其相关的惩处依据仅限于相关部门的行政法规。比如替考行为,在我国刑法中,还没有对应的罪名可以适用,这就给司法实践带来尴尬:那些通过伪造身份证、准考证组织替考者被以伪造居民身份证罪被判刑,而那些组织替考者持被替考者证件混入考场替考的人员,检察机关只能按照“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作出不予起诉的决定;二是违法成本低。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仅仅只有针对“”和被替考的考生的相关处罚,对幕后的策划和组织者的具体处罚没有明确规定。与此同时,组织者及替考人员都能从中获取高额的利益,这就使得替考组织人员在有利可图、有法律空子可钻的现状下愿意“以身试法”,一本万利。

2、监督制度失灵。一是“内部失守”破坏监督环节。目前,国内针对“高考替考”的技术手段,包括指纹识别技术、身份证识别仪等都有极大提升,但是由于考务人员的“监守自盗”使得仪器和制度形同虚设。只要考务人员,包括主监考官、监考官、监控录像等所有相关考务人员被买通,那么替考过程就可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二是考生信息制度漏洞破坏审批环节。在“高考替考”事件中,身份证、高考准考证申报制作环节存在极大漏洞。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只要相关审批环节的直接经手人或者办事员被买通,那么审批环节就会变成“走过场”。比如相片信息仅需将长相相似的考生和“”相片进行pS处理制作假证件即可。

3、对替考组织的能量研判不足。梳理近年来的高考替考案不难发现,高考舞弊已经从早期的单打独斗转变为集团作战;从买卖答案、作弊工具、高考移民等钻空子行为,发展到冒名替考等内部运作,俨然形成一条以社会中介为纽带,以相关部门为主攻对象,连接考生、家长和“”的黑色利益链。但是,主管部门对高考舞弊操作方式的演化、替考“”组织的舞弊能量估计不足以及对当前“替考”形势的错误估计,没有与时俱进地改进防御及监管手段及相关程序。

高考被誉为我国第一大考,其在我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作用至关重要,高考舞弊行为存在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1、损害社会诚信与公平正义。我国教育体制的现状决定了高考仍是平民子弟面前最公平的一条获得再教育机会的途径,因此在这样一场决定数百万人命运的重要考试中,只要有一个替考成功的案例存在就会造成一名寒窗苦读、诚信赴考的学子被剥夺了原本属于他的受教育机会。可以说,这种社会诚信与公平正义的被破坏,无论是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还是对社会心理的冲击都是巨大而深远的,将引发公众对考试公平,甚至是社会公平的极大担忧;

2、破坏社会规则与秩序。可以说,被喻为全国第一大考的高考是我国目前监考最严格、制度最健全的考试,加上高科技防作弊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想舞弊并不容易。然而,即使是被媒体宣称为“史上最严高考”的2015年高考也依旧堵不住“高考替考”事件的发生。这种对规则与秩序的破坏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遵守社会规则与秩序的信心和自觉性,从深层次来看,将不利于我国社会各项制度的正常运行;

3、降低政府部门公信力。找“替考”的考生家庭大多都是依靠“权钱交易”实现高考的“暗度陈仓”的。那些因一己私欲与与高考舞弊行为沆瀣一气的内部人员及部门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更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极大破坏,让群众质疑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与行政能力。

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面对替考这一严重违反高考纪律的行为,不依法严惩相关责任人,斩断地下利益链,不强化制度执行,就不足以确保公正、伸张正义,因此基层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扫除法律盲区。从刑法层面填补替考行为的法律空白,使司法机关能对高考作弊利益链条上的每一个犯罪行为能够精准打击,同时针对“替考”行为制定“高代价”的违法行为惩处制度,真正实现法律对替考行为的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