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00:40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篇1

一、目标和任务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到2020年,推进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设立科学家工作室。为积极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100个科学家工作室,支持其潜心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努力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及创新团队。

造就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养和支持30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使其成为引领相关行业和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组织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领军人才。

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着眼于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面向科技型企业,每年重点扶持1000名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创新创业的优秀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500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通过给予持续稳定支持,确保更好地完成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任务,保持和提升我国在若干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为依托,建设3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营造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突破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难点,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培养政策、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的人才特区。

二、支持措施

落实和制定配套政策。加大现有人才政策落实力度,结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研究制定《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根据推进计划各项任务的具体情况,在科研管理、人事制度、经费使用、考核评价、人员激励等方面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并先行先试、逐步完善。

加强人才与项目、基地的有机结合。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和重点创新基地建设中,进一步突出对人才和团队的培养。改革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简化立项程序,对推进计划入选对象中已承担科研项目的,完成项目任务后优先给予滚动持续支持;未承担科研项目的,可自主提出研究项目,符合国家科技计划要求的,按程序给予优先立项。具备条件的依托单位优先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基地。

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统筹国家科技计划等相关经费的安排,调整投入结构,创新支持方式,加大对推进计划入选对象的支持力度。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设立中央财政专项经费,对科学家工作室等重点任务给予支持。加强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探索建立适应不同任务特点的具体支持措施。对科学家工作室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方式,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不参与竞争申请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实行聘期制,赋予其充分的科研管理自,建立国际同行评议制度。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加大培养和支持力度,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落实期权、股权和企业年金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大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创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进计划入选对象所在单位、园区、地方和部门要集成各方资源,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在推进计划实施过程中创造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加强对优秀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宣传报道,为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组织实施

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指导下,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推进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成立由科技部牵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参加的推进计划实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研究协商重大问题。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科技部。

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择优遴选一批国内外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高水平专家作为推进计划咨询专家,完善咨询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推进计划组织实施中的决策咨询作用。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篇2

2012年3月9日,教育部举办新闻通气会,教育部人事司司长管培俊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并就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进行解读。

记者:出台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基于怎样的总体考虑?

管培俊:2010年,国家相继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和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规划纲要》提出“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以高层次人才队伍为重点,整体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开发。《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教育部决定继续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为高校培养聚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同时据《教育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在国家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国家“”的大背景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有必要总结经验、改革完善,进一步发挥品牌优势,更加凸显高端人才的定位,更加体现高校发展的特点,更加衔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更加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建设。总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科学定位,育引并举。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作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层面上,在国家“”的引领下,与其他人才计划相互衔接、互为支撑,共同构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体系;在高等教育领域,与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构成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支持体系。坚持育引并举,既注重对国内人才的培养,又积极吸引海外人才。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讲座教授人选主要面向海外知名大学教授,与国家“”行程衔接;特聘教授人选主要面向海外知名大学副教授,与国家“”形成梯队。

二是进一步体现导向,优化结构。目前在全国长江学者1190名特聘教授和611名讲座教授中,从区域分布情况看,中西部高校人选仅占24%和27%,比例偏低;从学科分布情况看,人文社科类人选仅占总量的20%左右,与高校人文社科人才队伍现状不相适应。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更加注重发挥国家项目的政策导向,按照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和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向中西部高校和人文社科领域倾斜。

三是进一步推进改革,以用为本。以项目实施带动高校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激发高校人才队伍活力、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进一步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提供实践范例,积累有益经验;同时把优秀人才放在关键岗位上,大胆使用,发挥最大效能。

记者:与1998年制定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相比,新的奖励计划的特点是什么?

管培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国内较早启动,支持高校延揽海内外学术精英、具有广泛影响的高层次人才计划。按照上述考虑,为了更好地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育部对实施办法进行了改革,并通过实地走访、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听取了部分省(市、区)教育厅(教委)和高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代表等各方面的建议。2011年底,经商财政部同意,教育部印发了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正式启动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经费全部由中央财政专项支持。总体说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加大对学科领军人才的支持力度。首先扩大了特聘教授人选规模,由每年100人增加到150人,讲座教授规模适当缩小为50人左右,具体数量视当年人选申报评审情况确定。其次提高奖励力度,特聘教授奖金由每年10万元提高到20万元,支持年限由3年延长为5年;讲座教授奖金由每月1.5万元提高到3万元,支持年限仍为3年,奖金按实际到岗时间支付。

二是实施向中西部高校和人文社科倾斜政策。第一,特聘教授规模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中西部高校和人文社科领域。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优先支持中西部高校长江学者组建创新团队。第二,遵循人文社科领域人才成长规律,适当放宽年龄要求,将人文社科人选的申报年龄上限由50周岁调整为55周岁。第三,细化学科分组,提高评审科学化水平,将人文社科类评审学科分组数量由4个增加到6个,分别为哲学组、法学组、经济学组、管理学组、文学与历史组、教育学组。

三是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强调长江学者岗位设置要与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结合,与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建设结合,与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结合,推动高校创新学术组织模式,加强协同创新。鼓励长江学者组建创新团队。实施办法明确提出将“组建并引领创新团队发展”作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鼓励并引导高等学校依托特聘教授组建团队,并提供人员、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择优遴选部分团队纳入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给予跟踪支持。

四是面向全国高校实施。坚持同条件、同平台、同标准,着力培养和吸引学术新锐。取消申报名额限制,鼓励通过个人自荐、专家推荐、驻外使领馆举荐等多种形式应聘。

五是调整计划项目设置。继续保留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项目,取消“长江学者成就奖”;增设支撑服务专项,重点支持举办“长江学者论坛”、出版“长江学者文集”、推荐“长江学者精品课程”,充分发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在学术交流合作、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六是改革完善评审程序。进一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执行评审专家回避制度,调整充实评审专家库,突出小同行专家评审,并将公示环节提前,明确公示期间的异议调查程序和处理办法。同时,将聘任顾问组改为评审聘任委员会,负责审定评审结果。

记者:自1998年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果?

管培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以来,以造就领军人物带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以支持科学研究带动学科发展、科技创新和学术繁荣,以奖励计划促进人才理念和制度创新,始终传递着党和国家对于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投身高等教育事业的殷切希望,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吸引和汇聚了一批海内外有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经过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和严格遴选,目前,全国高校共聘任长江学者1801人,其聘教授1190人、讲座教授611人,26名华人学者荣获“长江学者成就奖”。先后有85名长江学者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70人成为“973”首席科学家。特别是在2011年两院院士增选中,共有32名长江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占全国当选总数的30%,占高校当选总数的近60%。

二是激励和支持长江学者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通过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支持创造了一批关键领域的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显著增强了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和深入研究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十几年来,共有近300项由长江学者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三大科技奖励,一批长江学者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数十篇。

三是有力地推动了高校重点学科的发展。“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通过科学设岗、加大支持力度、聚集优秀人才,发挥长江学者在学科建设中的“突击队长”作用,发展优势学科、培育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一批重点学科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四是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青年创新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注重引导长江学者教书育人,提携后学,支持长江学者组建创新团队、讲授核心课程、大力培养学术骨干和青年学生。十几年来,共有149名长江学者领衔的团队纳入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给予资助;共有25名长江学者获得部级教学名师奖,148长江学者指导的195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五是带动了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带动下,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得以加速推进,打破了人才单位所有制和职务终身制,形成了“以岗定薪、优劳优酬”的新型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了高等学校人才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篇3

(一)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与产业基地为重点,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对外科技交流合作

抓好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会同庐山区玻纤基地参加科技部对基地建设整改工作答辩,与庐山区有关部门商榷拟在庐山生态工业园挂牌**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修改完善恒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科技孵化器材料,并与省科技厅、科技部进行工作沟通汇报。向省、市人民政府申请共青城市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积极为园区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指导共青城市园区4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推荐金淞电器公司申报了省工业支撑科技计划项目。筹划向省科技厅申报武宁节能灯产业基地,对武宁节能灯产业基地进行了调研。

推荐江西制氧机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省年度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制氧机有限公司、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恒通自动控制器有限公司、白莲钢质制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通过了公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取得进展。

(二)以申报科技项目为重点,深入开展综合计划工作

一是培育创新型企业工作取得进展。*雷迪、巨石公司、同方电子、朝阳机械、山水光电等5家科技型企业经过市科技局的积极培育,已通过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总工会四家认定的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使我市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12家。

三是积极进行部级项目实施监理。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印发《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方案》的通知完成山水光电、奥盛、绿野食品等三家企业分别承担的多业务接入平台mSap、高性能预应力镀锌钢丝的研发以及野生坚果剥壳机的研制与产业化三个部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的验收工作;完成山水光电、仙客来、泛美亚、富通化工4家企业承担的的20xx年度部级创新基金项目监理验收工作。

四是服务领导工作调研。积极做好省科技厅副巡视员黄烈之一行来浔调研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服务工作,认真编印市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工作简报2期,及时报道九江市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工作动态。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篇4

6月24日下午,江苏行活动一行20人在常州市侨办和溧阳市政府的共同组织下,参观考察了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并在园区举行了“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行”项目对接洽谈会活动。

6月25日上午,来自美国、荷兰及日本等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校友和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一行20人相聚常州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参加了“海外高层次人才江苏行”暨交通大学校友常州行活动,与高新区留创园和方圆制药、华冠、东邦、三晶及珑琥等孵化器负责人进行了项目对接洽谈。

通过江苏行活动,参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进一步了解常州、认识常州,尤其是常州市各级政府的周到服务和科技园区的特色产业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们表示抓紧准备来常创业项目,组织申报“龙城英才计划”,同时在海外帮助推介常州,为常州的招才引智、广揽海外英才尽份心意。

又讯6月21日上午,第十三届华创会活动之一的常州“龙城英才计划”专场推介会,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活动现场通过宣传常州及各辖市(区)人才政策,介绍园区、孵化器需求,推进人才与常州市园区、企业的项目对接。

湖北省外侨办副主任冯细国出席会议并致辞,称常州引智工作起步早、基础好,龙城英才计划在国内有影响。华创会愿为兄弟(省)市侨务引智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篇5

 

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普通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江苏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苏政办发﹝2015﹞137号)要求,进一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造就创新创业生力军,现就做好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育人为本,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全体学生。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持续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抓手,推动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和敢闯会创的意志品格,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健全部级、省级和校级、院(系)级四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构建“教育教学—训练实践—项目孵化—初步创业”全链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延展到创业项目选育、孵化和初创环节。进一步推进校企协同和产学对接,以创新引领创业,形成一批内容有新意、技术有突破、模式有创新、商业有前景的创新创业种子项目。在项目培育基础上,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团队报名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不断推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转化。

二、立项类型与数量

创新训练项目分为3类: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校企合作基金项目,其中重点项目推荐参加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遴选。2021年计划遴选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8000项左右(具体推荐名额详见附件1)。鼓励高校创新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与企业合作设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企合作基金项目,鼓励企业自主立项并资助高校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将产业最新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分解细化为具体项目,或设置开放性课题,供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为产业发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创业训练项目分为4类:创业训练项目(重点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重点项目)、创业实践项目,其中创业训练项目(重点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重点项目)推荐参加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遴选。创业训练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划分团队成员角色,完成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各高校推荐申报省级创新训练项目总数不得超过校级立项项目总数的1/3,校企合作基金项目在坚持质量为先的前提下不设限额。省属院校中“部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和“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可以推荐不超过50个创业项目,其他省属院校每所高校可以推荐不超过40个创业项目,创业实践项目的推荐数量不得低于创业训练项目推荐总数的1/4。省属本科院校申报部级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即重点项目)的总数不得超过校级创业项目总数的1/3。高职院校不参与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遴选。所有推荐项目均需在“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jsgjc.jse.edu.cn/cxcy/)进行申报。

根据教育部通知要求,部委属本科高校上报教育部的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由省教育厅统一报送,具体立项数量参考教育部往年分配限额,并以创新训练项目(省级重点项目)、创业训练项目(省级重点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省级重点项目)的形式报送。从2021年起重点项目中新增重点支持领域项目,推荐数额不超过上一年度“国创计划”(即省级重点项目)立项项目总数的2%(项目指南详见附件2)。在确保质量和保障条件到位的前提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每校可推荐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不超过6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每校可推荐重点支持领域项目4项,博士授权高校每校可推荐重点支持领域项目2项,其他本科高校每校推荐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不超过1项。

三、选题要求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具有创新性或明显创业教育效果;选题方向正确,内容充实,论证充分,难度适中,拟突破的重点难点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案可行,预期成果具有可考核性。学生可根据兴趣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题,选题范围为:有关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产业最新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分解细化的具体项目或企业设置的开放性课题;校内外创业园地中的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结合科技创新的一切有待于创业实践的项目;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社会调查项目;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等。鼓励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选题,鼓励直接来源于产业一线、科技前沿的选题;鼓励开展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课题,鼓励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选题。重点支持有技术化、商业化和产业化前景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四、申报对象

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人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本、专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创业训练项目或创业实践项目申请人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本、专科学生个人或创业团队,鼓励学生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申报项目。每个团队人数应控制在5人以内,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项目组成员必须有明确分工。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负责一项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得一次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

五、条件保障

各高校要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提供必要的场地、指导教师、信息服务和经费支持。学校可按规定统筹一流专业建设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鼓励高校联合企业共同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吸引更多的企业投入资金委托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鼓励高校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对于完成项目训练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生予以学分认定。鼓励高校出台激励政策,吸引广大教师积极参与项目指导。省教育厅将对各高校支持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条件保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根据各高校保障落实情况核定下一年度各校项目申报指标。

六、“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项目推荐要求

为全面落实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教育部、江苏省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紧扣“建党百年”主题,将红色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贯穿“四史”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厚植学生“爱党爱国”情怀;聚焦革命老区,开展公益创意,引导师生服务乡村振兴,打造一堂全国、全省主题鲜明的思政大课、实践大课。引导更多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参加全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团队须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要求,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cy.ncss.org.cn)进行报名。参加江苏“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团队亦须根据我省有关通知要求登录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管理平台进行报名。

七、申报要求

(一)申报材料

1.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

2.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组织管理情况汇报表;

3.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表;

4.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情况数据统计表;

5.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题验收情况数据统计表;

6.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报数据采集表;

7.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类统计表。

(二)申报时间与方式

各高校对申报项目进行校内评审、公示后报省教育厅审核备案。各高校请于5月30日至6月10日期间登录“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在线填报《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组织管理情况汇报表》《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情况数据统计表》《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题验收情况数据统计表》《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报数据采集表》和《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类统计表》,并核对联系人信息。《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组织管理情况汇报表》电子表6月10日前发送至电子邮箱3014424375@qq.com(不需要报送纸质材料)。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联系人:马贺、魏永军,联系电话:025-83335158、025-83335156;职教处联系人:张赟,联系电话:025-83335676;高校学生处联系人:宋伟,联系电话:025-83335142。

八、其他事项

各高校要切实加强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过程管理,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健全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完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加强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供保障,确保实施成效。各高校应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持续追踪项目实施与成果转化情况,主动对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省教育厅将委托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分层次、分步骤对各高校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情况进行整体性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下一年度指标分配的重要参考因素。

 

附件:1.“创新训练项目”学校推荐名额(上网下载)

2.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支持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上网下载)

3.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

报表(上网下载)

4.专业门类目录(上网下载)

5.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表(上网下载)

6.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情况数据统计

表(上网下载)

7.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题验收情况数

据统计表(上网下载)

8.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报数据采集表

(上网下载)

9.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类统计表

(上网下载)

10.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组

织管理情况汇报表(上网下载)

11.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联

系人信息表(上网下载)

 

 

                              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1年4月27日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篇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和市场竞争,而日益演变成为全球视角下人才资源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人才战略的重要性。2010年,党中央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人才发展规划),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目标、指导方针、重大举措,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发展规划,绘制了我国从世界人力资源大国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具体行动纲领,这表明我国人才战略已不再是权宜之计,而是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谋求国家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首要战略。

目前,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和实施,以及人才发展规划各项重大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的全面启动,用于指导全国和各地方人才工作的人才发展规划实施的绩效评估工作日益显示出必要性和紧迫性。然而,目前国内在人才强国战略方面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在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效果评价、尤其是在人才发展规划实施绩效评估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不足,这阻碍着我国人才发展规划的有效贯彻落实,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为此,本文从我国人才发展规划绩效评估的现实需求出发,探讨对人才发展规划实施绩效评估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对人才发展规划实施绩效评估的基本构想,提出了对人才发展规划实施绩效评估的着力点,并对如何形成人才发展规划监测评估的长效机制提出了相关看法,以期对推动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管理实践、深化人才发展规划绩效评估工作有所借鉴。

对人才发展规划实施绩效评估的现实意义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着眼于为实现2020年“富民强国”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国家人才发展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战略目标和决策部署。同这些战略目标相比,我国人才发展和人才工作的现实基础还较为薄弱。在贯彻落实中,还存在与国家战略系统化推动不相适应的地方。

从整体上看,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还存在重规划、轻实施,重局部、轻整体,战略管理整合性差,缺乏监测、跟踪与效果评估的问题;一些地区人才政策措施和整体人才战略系统不配套、不协调;部分领域人才政策表现出碎片化的倾向,缺乏国家战略实施的整体性、互补性和一致性。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一年来,全国上下贯彻落实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各地各系统人才工作的进展不够平衡,在推进重大人才工作、出台重要人才政策方面,还存在力量不够均衡的问题;个别人才工程、重点项目进展比较缓慢,有些部门人才工作特色和成效还不够突出,有的地区人才制度创新发展和人才工作推动较为滞后等。因此,大力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人才学专家王通讯曾经指出,以往人才战略与绩效管理脱节是一种通病,人才战略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与缺少对效果的评估有直接关系。发达国家和政府非常重视人才战略的效果评估工作,他们一般会分阶段、分项目的根据人才战略目标进行评估,并根据结果进行必要的矫正。如美国国家人才制度保护委员会每3年要对联邦人才运作工作进行评估,并向总统提交报告,分析利弊得失,提出解决方案。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管理应包括实施、监测、评估、反馈、调整等一系列环节的闭环管理过程,而目前我们的工作重点还聚焦在人才战略管理过程的前期阶段,加强对人才发展规划实施效果的绩效评估工作势在必行。

去年,李源潮同志在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形成完善的监测、评估和考核机制,促进人才发展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实施一周年,人才发展规划的各项重要措施、工程全面启动之际,结合人才强国战略和人才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及各阶段、各子战略的目标体系,建立对人才强国战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的推进效果的监控跟踪机制和绩效评估系统。一方面,可从总体上考察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进展程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阶段性特征,具体测度各地区人才事业发展的阶段性成就和存在的差距,为调整和完善人才工作措施提供决策参考,为检验人才工作成效、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在下一步推动人才发展规划贯彻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人才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人才工作的良好局面,因此,加强人才发展规划的绩效评估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对人才发展规划绩效评估设计的基本构想

199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政府绩效与成果法案》(GpRa)(Governmentperformanceandact),提出了以顾客需求以及目标管理为导向的绩效评估思路。它要求联邦政府各部门制定各自的战略规划,并对它们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每3年进行一次修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形势和外界期望。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部门需要对其工作效率负责,并要取得可测算、可评价的业绩成果。《政府绩效与成果法案》在制度设计上,强调通过美国联邦政府的绩效管理体系来推动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其中以实时监测外部环境变化,增强系统内部执行力,基于战略目标引导工作安排和资源分配,加强基层社会成员参与,进行公开的外部咨询评估,保持绩效计划的动态更新和修正,有效结合组织决策、绩效衡量和事后评估为基本特征。美国《政府绩效与成果法案》制定的基本思想可以对建立和完善我国人才发展规划的绩效评估机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对人才发展规划绩效评估需求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建立人才发展规划跟踪评估机制,应以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人才发展的24字指导方针,即“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为指导,通过对国家、部门和各省市人才发展规划、相关政策的考察梳理,全面反映人才发展规划推动过程中我国人才工作的发展状况、阶段特征、重大举措、主要成效及基本经验。在当前人才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推动全面绩效评估工作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绩效评估工作应考虑人才强国战略管理的实施、监测、反馈、评估和调整的系统化过程,着眼于增强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横向一致性(不同政策间的一致性)及纵向一致性(不同地区、系统间的一致性),考察是否形成了配套联动、一体化推进、上下贯通的人才发展规划落实体系,并加强对绩效评估结果的重视、反馈和使用,保持人才规划实施绩效计划的动态调整。其次,我国人才强国战略是分阶段推动的,在每个阶段人才战略实施所面临的背景、形势、任务、目标及重点各有不同,在不同阶段对人才发展规划绩效评估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要以数据说话,立足于基本数据,从数据变化分析中得到对人才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基本判断;重点分析阶段性战略目标引导下各主体负责的重点工作进度及资源分配和支持状况。第三,人才发展规划绩效评估应综合考虑“过程”及“结果”两个层面,将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战略结果和战略过程相结合,中期监测与事后评估相结合,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相结合,全面评价和重点考察相结合,全面统筹规划实施主体客体、战略目标及推动力,着眼于提高人才发展规划的执行力和实施效果,进行总体评价和业绩推动。第四,对人才发展规划进行绩效评估,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系统化”和“模块化”的思维,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硬性数据和软性数据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多元评价主体,广泛借用外部专家力量,通过公开咨询,完善评估研究工作,获得多层面相互印证的客观评估信息。最后,要加强不同阶段、不同专项工作所面向的对象,如不同人才群体或基层社会成员满意度的调查;要进行社会各方面对人才发展规划落实情况反响的考察,其中包括广泛收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等高层次人才对人才发展规划及其落实情况的意见、建议。

对人才发展规划实施绩效评估的着力点

人才发展规划绩效评估研究和实践应紧密围绕实施人才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实施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在绩效评估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第一,加强对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的监测评估。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人才发展规划,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地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推动工作。在前一阶段落实工作中,各地各部门对人才发展规划进行了大力宣传解读,但还存在一些死角,解疑答惑还不够深入,有些地区人才工作、人才政策在推动上仍有争论,或未引起足够重视,一些部门还未将人才工作纳入领导班子考核体系,未根据本地本行业实际出台具体人才发展措施等。这反映出对人才发展规划实施的意义还认识不足,有些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还未充分调动。要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对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的监测评估,要着眼于考察各级政府部门围绕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和本部门本地区规划的组织部署情况、出台政策情况、规划体系建设情况、工作保障情况以及人才强市、强企、强校推动情况等。其中包括考察是否形成了政府引导促进、社会多元投入、各方广泛参与的人才开发机制,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人才发展规划与教育、科技规划之间是否实现了衔接配套、协调推进,是否处理好了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是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工作格局,建立了较完善的政策网络体系等。通过以上方面的监测评估工作,来看人才基础性、战略性作用的发挥程度,以及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是否实现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实现。

第二,加强对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效果的监测评估。重大人才工程的实施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推动我国人才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引领和示范作用。如何使这些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充分发挥效益、发挥作用是推动人才发展规划落实的重要任务。虽然全国人才发展规划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各级人才发展规划在战略目标、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等方面还缺乏贯通协调的内部一致性,要使人才工程真正取得实效,就要实施全面绩效管理。按照中央领导对人才工程的“少而精和务求实效”的要求,人才发展规划设计了由国家层面组织实施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大体可分为3种类别,即创新类工程5个、小康类工程5个、战略储备类工程2个。建立对人才工程的绩效评估机制,首先要确定对人才工程监测的指标和要素,形成监测结果的定期报告制度,确保阶段性约束性目标和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其次,绩效评估工作可分为中期评估和后期评估。在评估方案制定中,应明确评估主体、目标、对象、内容、工作步骤及评估方式。中期评估主要是对中期目标实现的程度,特别是对约束性指标的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人才工程实施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给出基本判断,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提出进一步调整或修正的建议。对欠账大的项目,要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定期检查,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后期评估主要结合人才发展规划中的人才发展目标、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重大工程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为制定下一个规划提供基础依据。

第三,加强对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培养的监测评估。当今时代,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综合实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将培养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推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此,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将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目前,一大批优秀海归人才在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机制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就整体情况而言,我国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还远不能与我国的发展要求相适应,还远不能和发达国家相比拟。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开发培养,完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聚集机制和流动机制,是推动我国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加强对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培养效果的监测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方面的绩效评估工作,考察海外引才工作成效及人才发展成效,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政策状况,考察是否建立起高层次人才开发体系,形成了有效的人才能力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评估创新创业人才所取得的工作实绩,推动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的确立。

第四,加强对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特区建设的监测评估。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坚持以用为本,创新体制机制,通过人才工作的一系列创新活动,提高人才使用效能,促进人才发展。然而,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都会涉及许多长期性、深层次的问题,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特点,加之我们在国际人才竞争、引进海外人才等方面还缺乏成熟的经验和理论,因此需要有一个探索和试验过程。人才发展规划指出,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通过这些改革实验区,在局部范围、特殊领域内,实行一些更加灵活的人才政策,营造一个更加优惠、宽松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接轨一批国外通行的人才政策和国际惯例,以及破除一些不合时宜的传统人才管理体制机制障碍。“人才特区”作为“窗口”和“试验区”,在人才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中发挥着前导示范作用。目前,全国各地方建立“人才特区”、“人才实验区”的积极性高涨,反映出各地各部门招才引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必定会产生一批创新经验和先进实践。创新在基层,经验待发掘。加强此方面的绩效评估工作,有利于及时总结“人才特区”的先进实践,从而形成以点带面、从特惠到普惠、以“小环境”逐步影响改变“大系统”的渐进变革和发展。另一方面,此方面的绩效评估工作也有利于及时把握全国人才特区建设的总体状况,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一窝蜂的盲目上马,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重复实验,减少资源浪费,保障人才工作推动的健康发展。通过加强绩效评估工作,组织专家献计献策,进行地方具体指导,“人才特区”建设将会推动得更有成效。

构建人才发展规划绩效评估的长效机制

为保证人才强国战略稳步推进,以及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战略目标如期实现,需要抓紧建立健全人才发展规划监测评估的长效机制。各方面信息显示,对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一周年的总结评估工作对提高人才规划在全国贯彻落实的力度,推动人才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建立与中期评估相衔接的监测评估长效机制是必要的、可行的,宜早作计划打算。对为什么要监测评估,监测评估什么,由谁来监测评估,怎样进行监测评估,结果如何使用等基础性问题需要展开前期研究。中央人才协调小组宜及早增加投入,加强队伍培训,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专职机构和人员队伍,开展相关指标体系及相关方案设计。建议设置中央、省(区市)两级监测评估系统,由中央人才协调小组授权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监测评估工作;人才及人才工作相关数据信息面向社会公开,加大社会、专家了解和监督的透明度;各地方各系统应形成年度监测报告制度;监测评估应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主观数据与客观数据相结合,引入多源数据分析评价,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等。此外,为达到以绩效评估来推动规划落实,全面实现人才规划战略目标的目的,人才发展规划监测评估工作应该推动其重心下移,为此对全国各级管理机关有如下建议:

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不断强化各级各部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意识,将人才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对班子和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人才工作向人大党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汇报制度,真正将人才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推动人才规划纲要贯彻落实。

形成重点人才工作联动机制。坚持以重大人才政策、重点人才工程引领和带动人才队伍建设,着力解决人才优先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合理划分各部门在人才工作中的职责权限、任务要求,分工协作。建立人才工作联动机制,包括工作报告、情况通报、联络信息制度、督导机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以保障工作规范有序运转。坚持人才工作日常协调制度,加强对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组织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和人才重大事项的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形成人才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强化各级部门对人才工作的考察监督。进一步提高执行力,明确贯彻落实工作的责任主体和时间进度,加强对落实工作的检查督办,切实将各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总结、巩固人才督查工作的好做法和成效,进一步丰富督查形式和内容,通过短信、动态、专报等形式,动态掌握各地、各部门人才工作动态,尤其是重点人才工作的进度程度,抓好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人才工作报告制度,各地、各部门特别是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定期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人才工作开展情况,特别是要上报好的经验和做法,以便及时推广,发挥示范作用。

加强人才工作力量和人才工作推动。加强人才工作力量配备,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形成人才工作合力。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考核激励机制,科学制定人才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狠抓目标责任制的落实。省直、市直有关部门要认真按照政府印发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任务分工方案,进一步强化责任,逐项对照抓好落实,积极研究制定有关人才政策,适时启动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因地制宜,尊重和激发基层的首创精神,保护好各地区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及时总结人才特区建设的成功经验,积极加以推广,不断把体制机制创新引向深入。加强对各地的业务指导,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篇7

信息技术是当今创新最活跃、渗透性最强、影响面最广的领域。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科技成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深刻改变着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态势。目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将云计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推出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云计算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云计算企业应抓住政策机遇,突破产业关键环节,在国际竞争中抢占主动权和话语权。

云计算产业是指所有支撑云计算平台搭建、运维管理及服务的软硬件设备与产品的总和,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互联网、通信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最终体现,代表着未来信息产业创新应用的重要方向。在当前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快云计算产业布局的关键时期,我国云计算产业应该抓住机遇,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以及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的跨越发展。

第一,优化产业组织模式。积极跟踪研究产业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思路和方法,将其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在企业内部培育创新环境,引导企业形成以创新为荣的良好氛围;加强产业规划,探索标准的制定,统筹部署云计算技术的研发、产业发展、应用示范和区域布局,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和实践步骤,强化产业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推进标准体系的构建,自发形成跨行业、跨领域的标准化协作机制;充分利用国家对云计算发展的利好政策,借助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广、信息共享、投融资等方面的能力,与中介服务机构密切合作,推动建立各类产业联盟;尊重市场发展规律,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积极促进应用、技术、产业、网络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模式。

第二,持续拓宽融资渠道。“十二五”规划明确规定,在税收和融资等方面给以云计算产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应该抓住这一契机,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云计算产业的投资主体可以进一步多元化,投资者应尊重科研成果的价值,与企业、中介机构、国家等各个产业主体共同努力,建立以社会资本为主体,政策支持、市场化运作的风险投资体系;推动建立云计算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整合民间分散资本,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深度参与相关企业和园区的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有序参与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社会资本应将投资的目光转向基于云计算的新兴信息服务领域。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篇8

一、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着核心战略作用

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的两次石油危机,给中国台湾地区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带来较大冲击。在此背景下,为了重振地区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台湾当局加大了对创新能力提升的政府主导,力图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从“追赶型”向“领先型”的转变。

(一)通过大量战略层面的政策、计划和建立高层次的组织机构等方式共同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台湾当局为汇聚有限经济资源,积极推动、大力实施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规律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以实现本地区竞争实力的跃升。一方面,早在1959年,台湾当局出台的“国家长期科学发展计划”就成为中国台湾地区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指南,并在随后的五十余年中从战略和政策层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计划、方案、条例,试图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先导带动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1959年专门成立了以“中央研究院”院长为主席、“教育部长”为副主席的“台湾长期科学发展计划委员会”。1967年该委员会扩大并重组为“国家科学委员会”,2014年升格为“科技部”;负责规划研究战略与计划、促进基础研究、引导应用研究、改善研究环境、培养和吸引研究人员,以及协调不同“政府”机构所承担的研究工作。

(二)通过建立台湾当局支持的研究组织和机构,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由台湾当局创立于1973年的新竹工业技术研究院对于提升本土创新能力扮演着重要角色。工研院以非营利财团法人的身份,主要从事应用性科技研究,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服务,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根据1979年的《科学技术发展方案》,其应接受政府委托研究开发,辅导厂商研究开发,加强外界工程学术团体合作,关键性技术引进与推广,协助中小企业研发,针对关键性新技术及新产品进行市场分析和经济评估,设置小型实验工厂,成立技术转移公司,推动试验及试制服务,积极筹设能源研究所等。2002年制定的《2008策略规划》中,将业务方向调整为“产业科技研发,知识型服务,技术衍生价值”,新定位为创新前瞻科技、育成知识密集型产业、促成知识化服务业、建置产业学院、构筑基础平台、促进永续发展。总体而言,“工业技术研究院”负责促进技术转移与扩散,以及为私人部门无法开展业务的领域搭建市场。2012年,工研院的专利转化率达30.26%,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技术研究院一起,被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列为全球最成功的两大研究机构。

(三)积极推动科学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以发挥创新的先导示范作用

科学园区不仅是中国台湾地区的创新要素集聚区,更是中国台湾地区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成立于1980年的新竹科学工业园,不仅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科技产业的心脏地带和科技产业水准的标志,也是世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更是创立了园区发展的“新竹模式”。新竹科学工业园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科技园区,台湾当局在园区建设及其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一方面,台湾当局在园区的开发建设和技术研究开发投入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开发建设方面,台湾经济部和科技委员会承担了新竹园区的开发建设,共投入167亿元新台币用于购置土地、修建厂房和完善生活服务设施,为企业提供价格相对低廉、服务相对便利的公共资源。在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台湾当局设立了研究开发基金和研究开发信用担保基金,通过奖励和政府采购等多种方式促进企业研究开发;同时,台湾当局还设置了大量科技奖项和科技基金激励园区企业加大R&D的投入和产品创新,每年对创新技术研发计划的资助占到计划总金额的20%以上。另一方面,台湾当局在园区的政策制定、管理与服务方面居于主导地位。园区发展的30余年,台湾当局制定和颁布了包括《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各方面对园区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运作和管理,并进一步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台湾当局是园区的管理者和园区企业的服务者。新竹科学工业园由台湾科学委员会主管,下设“园区指导委员会”负责园区规划和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经过“科技引进、人才培训”,“科技生根、市场开拓”,“科技突破、产品创新”等发展阶段,新竹科学工业园发挥了良好的先导示范效应,成为台湾地区的创新摇篮。

(四)利用各类实施计划、创建专职部门鼓励产学合作,以提升创新成效

台湾当局不仅从政策上予以鼓励,为产学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还常常通过经费支持,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合作,以强化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的关系,加速提升区域竞争力。为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产业界的合作,台湾当局早在1954年就颁布了《建教合作实施方案》,要求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建教合作;并于1955年根据该方案出台了《建教合作实施办法》、《建教合作委员会组织规程》。随后,台湾当局又相继颁布了《加强国民中学技艺建教合作办法》、《专科及职业学校加强推行建教合作训练实施要点》、《延长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国民教育实施计划》以及《高职试办学年学分制学校实施学徒制教学暂行要求》等法规制度,以确保产学合作的顺利开展。1995年10月,台湾当局又通过了《产业人力套案计划》,将《加值产学合作连结创新子计划》列为重要子计划之一;并通过台湾当局的教育部、经济部、国科会等相关职能部门分别实施产学合作(组织营运、智财倍增、育成倍增)促进奖励及补助子计划、人才培育子计划、数据库建置子计划、联展广宣子计划、产学合作研发规划辅导等子计划,以推动产学合作。同时,台湾当局也通过其中央研究院、教育部、经济部、国科会等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创新发展的上中下游,利用构建专职部门、科技计划等方式促进产学合作研究,提升台湾地区的创新能力。

(五)充分利用人才、财政、金融政策推动创新发展

中国台湾地区能实现从“追赶型”向“领先型”的跃迁,关键在于利用强势的人才政策培养、吸引大批适应创新发展的人才,为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台湾当局于1964年召开了第一次人力会议,还专门设立“劳动力资源委员会”负责人力资源规划。1968成立了“工业职业训练协会”,为企业提供有关职业培训的技术服务,并开始实行“九年国民教育”制度,普及初中教育。上世纪70年代,台湾当局对高等职业教育着手进行改造,组建本科职业院校,一方面使职业技术学生适应产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借以产业机构来协助职业学校及农工专科学校的教学与发展。21世纪,台湾“行政院”劳委会职业训练局先后三次“产业人才投资计划”。2009年底,为推动台湾产业创新,又施行台湾“产业创新条例”,并把推动产业人才资源的发展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政策。另外,台湾当局简化科技人才引进流程,鼓励海外资深专家赴台工作;专门建立海外学人档案,收集保存由台湾去美、日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工作学习的工程师和电脑专家资料,随时动员他们回台服务。此外,台湾当局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励企业加强研发活动。在税收方面,“投资奖励条例”规定,一个企业的研发经费将会从每年应征税中予以减免,购买的研发用途的设备超过2年服务期,允许加快折旧。而且,如果一个企业的研发经费在某个纳税年超过前5年中的最高额度,那么超出部分的20%可在企业当年需要缴纳的税收中扣除。台湾当局还积极推动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从1982年开始积极推动创业投资发展,颁布了《风险投资条例》;并先后于1985年和1990年两次出资8亿和16亿元,设立种子基金;而且,从1994年开始允许保险和民间银行开办创司。

二、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中国台湾地区号称“中小企业王国”,自20世纪80年代,台湾中小企业在高科技产业中大量存在,所占比例相当高,除航空器及其零件业以外,其余均超过90%。根据调查研究,中国台湾制造业部门的本土企业,根据企业规模,小企业更多依赖于本身的研发作为他们本土的技术来源,或者通过模仿、复制以及改良现有产品等反求工程技术。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通过专注清晰的市场定位、高度的国际化视野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变身隐形冠军。

为推动中国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并变身“隐形冠军”的过程中,台湾当局从立法保障、融资、创新孵化、组织保障人才供给、中介服务、鼓励研发等多角度推出一系列鼓励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具体而言:一是在立法保障方面,台湾地区1991年制订了第一部专为中小企业制定的基本法――《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目的在于协助中小企业改善经营环境,推动互助合作,并辅导其自立成长,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全发展。二是在融资方面,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台湾当局1974年推动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1982年成立“省属行库中小企业辅导中心”,还成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目的在于促进具有策略性及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融资,协助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三是在创新孵化方面,为解决中小企业科技研发不足的问题,促进台湾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1996年,中国台湾在“台湾经济事务部”中小企业处的指导与支持下,实施了“孵化器计划”,订立“鼓励公民营机构设立中小企业创新育成中心要点”,力促中小企业的创新孵化。四是在组织保障人才供给方面,为帮助合适的人才创业以及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所需的适合人才,台湾当局设立“国家青年辅导委员会”,专门负责辅导和安排回台留学生的就业工作,帮助返回台湾,准备兴办技术产业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获得兴办新技术产业所需的贷款、生产用地和其他必要设施等。五是在中介服务方面,为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信息与技术等问题,台湾当局1955年成立“中华生产力中心”,成为促进台湾地区中小企业生产力、融合新技术与标准的支撑机构。同时,还通过建立科技研发信息系统和科技人才库信息系统,为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者搭线牵桥,力争将适合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创新技术转移到中小企业,并为中小企业做决策参考。六是在鼓励研发方面,为鼓励中小企业加强创新技术或产品的研发,1999年台湾当局推出《中小企业创新研发计划》,补助中小企业所提出的研发申请案。2002年针对中小企业推出《提升产业技术及人才培育计划》,目的在于对接大专院校的研发能力和中小企业研发需求,以促进中小企业加强研发,补助金额大约为40―50万元新台币,中小企业自行解决25%的研发经费。

三、结合产业转型突出创新重点领域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适应资源匮乏、劳动力不足、产品缺乏竞争力等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台湾当局通过适时调整创新重点领域和行业的详尽发展规划等创新发展的有效载体,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1973年开展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核能发电厂建设、重化工业建设等在内的《十大建设计划》,为中国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1979年,宣布重点发展附加值高、能源密集度低的技术密集产业,并将资讯、电子、电机、机械、运输工具等产业确定为策略性工业;将科技作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并选择能源、材料、资讯和自动化为重点发展的科技项目。

从1981年起,台湾当局制定和实施了十年经济建设计划,其目标是以科技升级为前导,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相继通过几次全台科技会议提出了推动能源、材料、信息、自动化、生物技术等“重点科技”并制定“科学技术发展十年长期规划”及“六年中期规划”等,试图从战略和政策层次强调以科学技术发展来推动产业升级。1991年,台湾当局出台的《六年建设计划(1991―1996)》,根据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性大,附加值高、技术层次高、污染程度低及能源依存度低等六大原则,挑选出通讯、资源、消费性电子、半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宇航和太空、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品与制药、医疗保键、污染防治十大新兴产业以提升技术水平;并在科技方面明确提出的量化目标包括,研究发展经费由1988占Gnp的1.22%,将在1996年提高到占Gnp的2.2%,每万人口中研究人员数由1988年的17.8人增加至25人。1995年,台湾当局又提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1995―2005)”,该计划长期目标是通过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最终把台湾地区建设成为“科技岛”,并成为制造中心、海运中心、空运中心、金融中心、电信中心与媒体中心等六大中心。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应对世界各国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并纷纷加强对科技的扶持和引导性资金投入以体现国家意志的趋势,台湾当局于1996年提出设立“国家型”科技计划并于1998年通过《“国家型”科技计划推动要点》。之后,台湾“国科会”在1998年、1999年陆续推动电信、农业生技、防灾等三项计划,2000年又增生技制药计划,2002年起又陆续新增数字典藏、基因体医学、芯片系统、纳米及数位学习五项计划,共计九项“国家型”科技计划。2002年,台湾当局推出《挑战2008――六年重点发展计划(2002―2007年)》,以“改革积弊,投资未来”来“除弊兴利”,在6年内投入2.65万亿元新台币,发展10项重点计划(e世代人才培育计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国际创新研发基地计划、产业高值化计划、观光培增计划、数位台湾计划、营运总部计划、全岛运输骨干整建计划、水与绿建设计划、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将台湾建成“绿色矽岛”。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篇9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以发展为导向,深层次推进人才先行战略

区委、区政府全面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优先战略,从思路、政策、机制层面入手,推进一系列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三区体制机制优势,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动力。

一是创新理念突出“三个转变”。针对区域人才的现状和特点,顺应国际国内人才流动的规律,着力推动三个方面的重点转变:一是视野向高层次、国际化转变。运用政策、资金等扶持手段,立足于引进一大批世界先进的专业人才,鼓励他们到创业,形成一批自主创新程度高、发展后劲大的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导向向区域重点产业方向转变。紧紧围绕液晶显示、医药食品、装备制造、科技服务和现代物流等“五大产业”加大引才力度,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形成人才引进的规模和集聚效应。三是平台向特色化、专业化方向转变。重点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平台和科技成果孵化器,深化与驻区高校合作,共建高校科技园区,更好地保障高层人才的落户创业。

二是完善政策实现“三个配套”。一是人才规划配套。围绕产业发展导向,出台了《全区“”人才规划》,完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引进目标和计划。二是财政投入配套。为吸引人才来区创新创业,我区先后设立了200万元的科技三项经费、200万元的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500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种子基金,仅、两年,这三项资金政策已经直接使46家中小型科技企业受惠。同时,成立总额2个亿的全区创业投资公司,已与公司合作建立引导基金,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和高层次人才初期创业,促成一批企业上市。出台了全区重点产业园区多元化投融资政策,建立2000万元的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已累计为139家企业提供了5.27亿元的贷款担保。三是重大奖励配套。出台了《鼓励科技人才创业办法》、《关于奖励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的暂行办法》,加大对科技人才表彰奖励力度,每两年评选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和“技术创新奖”,对获得国家、省市颁发的科技进步奖项目给予奖励,、两年共奖励科技人才10人次。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台了专门激励政策,对于年度工业产值、出口外贸等指标有突出贡献的企业负责人给予8万元的重奖。

三是调优机制推进“三个对接”。适应区域融合发展的要求,建立面向区域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促进人才工作全面对接。一是领导工作机构对接。在开发区与行政区一体化改革之后,按照市里要求,调整成立新的领导机构,吸收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的领导同志,组建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11个增加至16个,加强整个地区人才工作重大政策制定、重点项目协调、重大活动组织、重大奖励事项的沟通协商。区委组织部增设了人才工作科,配备专门人员,重点加强对全区人才工作的指导。二是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对接。依托“一园两市”(“金陵海外学子园”、区人力资源市场、地区高层人力资源市场),全面开放区域人才交流渠道,引导区域人才合理流动。三是加快校地人才合作对接。全面启动与高校的产业对接和人才合作,与9所高校签定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园区共建、技术合作、人才交流等一揽子合作意向。

(二)坚持以创业为目标,高起点搭建产业平台

产业平台是吸引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区借鉴国际一流创新平台运作理念,发展特色产业,筑巢引凤,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促发展,加快创新人才落地。

一是加快建设高校科技平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与大学携手,高标准共建南大科技园,已引进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等合作项目。积极推动与师范大学合作建设地理信息科技园。同时,促进高校把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搬迁到,推进“经科教联动、产学研合作、校所企共赢”。

二是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平台,推动海外人才落地创业。加快建设部级金港科技孵化基地,生命科技创新园、紫东国际创意园等创新平台。其中,金港科技孵化基地已成为全区科技企业成长的集聚地,累计引进企业近950家,其中科技孵化企业达300多家,在基地孵化的智达电气公司、南极星科技有限公司等被省科技厅评为“省百家优秀成长型企业”。生命科技创新园已与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医药大学、上海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共建协议,力争通过3年努力,建成乃至长三角的“药谷”。位于紫金山东麓的紫东国际创意园将大力引进创意设计、动漫、软件等项目,打造一个长三角地区一流的创意产业园。年以来,全区创新平台已累计引进来区创新创业的各类海归人才近30名,形成了高端化、专业化特色产业园组团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加快建设重点项目平台,促进高端技术人才集聚。按照建设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液晶生产基地的目标定位,以集聚研发人员、建设研发中心为先导,加快推进液晶谷建设。夏普全球研发中心已挂牌成立,下一步将形成近500人规模的研发团队,逐步由电视研发向显示研发转变。积极加强与高校的沟通,推动高校调整专业设置,围绕本地产业优势和企业需求培养专业人才。在邮电大学设立了全国唯一的平板显示本科相关专业,与平板显示产业发展形成互动。

四是加快建设企业研发平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建设集团建立了全国房产企业首个博士后流动站,并帮助其建立起一整套高端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科学机制,先后引进了10名博士到站内工作,有力促进了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海陵药业集团成功申报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为部级中药研发中心,共引进研发人员40余名,形成了包括化药合成、化药分析、中药提取、中药制剂、中药药理等领域的技术队伍,并正在积极与哈佛大学、香港大学等名校联系引进高端研发领军人才。目前,集团正在积极申报企业院士工作站,力求以高端人才的加速集聚促进企业的高速发展。

(三)坚持以改革为抓手,多渠道推进高层人才引进

近年来,我区顺应区域快速发展的需要,采取“一人一策”、灵活多样的引才方式,加快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步伐,重点突出三个方面:

一是依托产业平台,面向海外引进创业团队。通过市委组织部、市外专局等部门,借助召开留学生大会等机会,获取海外人才信息,主动做好宣传推介,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作出精心筛选。同时面向重点园区和骨干企业,调研了解人才需求计划,梳理出重点项目、高管职位,在网站公开人才招聘信息。通过这些途径,年以来先后与30多个批次50多个创业团队接洽,引进15名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来区创业落户。其中,美国加州大学终身教授史国均去年被授予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称号,获得了100万元资金补助,并入围国家“”评审。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王影、前福特汽车公司高级工程师周铁、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终身教授徐长青等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正在加快发展。

二是谋求校地合作,面向高校引进技术专家。一方面,积极与大学合作,共同引进国际研发机构,创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与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瑞福达微电子技术公司合作,共同建设tFD-oLeD工程中心,整体推进高层人才的引进落户。另一方面,按照全区产业发展需要,聘请大学等一批专家教授,担任区政府经济顾问。聘请中国药科大学、邮电大学、中医药大学相关领域专家教授来区挂职,重点参与生物医药、平板显示产业发展,推动与高校的紧密合作。同时,我们还从大学城9所高校,选择了25名知名教授,担任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兼职教授。

三是实施公开招聘,面向社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全面实行全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公开招聘,7年共引进240多人。20年,区教育局一次拿出7个中小学副校长职位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共有180多人参与角逐,最终脱颖而出的7名同志,平均年龄只有30岁,其中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区卫生局积极开拓渠道,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为医院引进了多名高级专家,有效改善了卫生系统人才队伍结构。虞育号、许有宝、宋永江等入选省333人才培养计划,等科技人员被评为市第七批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获得首届青年科技创新奖。

(四)坚持以服务为根本,全方位打造一流人才环境

近年来,我区不断转变观念,加大投入,营造环境,以开放的姿态、良好的服务、优厚的待遇,吸纳和集聚各方人才,真正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过得好”。

一是提升创业服务效能。对于创业人才特别是海外归国创业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安排专人全程服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吉山光电公司从1月份洽谈、2月份落地、3月份进场设计、4月份设备安装并投产,前后仅用了4个月时间,被誉为创造了企业创办的“速度”。生物博士归国创业初期,金港科技创业中心根据他的实际困难,除给予资金扶持外,免费提供研发、办公用房,全程协助举办了组织再生技术高峰论坛,扩大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同时,积极帮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其创办的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做好项目申报前的辅导和申报中的跟踪服务,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年全区共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60多个,已获得立项41个,争取上级经费3069万元。

二是深化产学研合作。举办区产学研对接会、大学城高校产学研座谈会等活动5场,聘请了14所高校的产业处长和2位成功企业家作为人才创业导师。年7月,我区联合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部门举办了产学研对接会,邀请了14所高校、46家科技企业实施技术、项目和人才对接活动,现场就有4个项目签约。年以来,区内企业先后与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共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77项,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4个,投资额达4.1亿元。促成化工有限公司与理工大学建立校企联盟,双方合作申报省成果转化项目,争取到资助资金545万元。经济开发区联合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举办了“千名经理人培训工程”,包括LG新港显示、乐金飞利浦、乐金等离子、臣功制药在内的近20家企业的60多人参加了培训并顺利结业。

三是提供良好生活保障。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优化人才社会环境。在地区专门建设74万平方米的住宅,定向供应进驻院校教职员工。金港科技孵化中心、生命科技创新园、紫东国际创意园在规划之初,就配建了人才公寓。加强与区内大中小学的合作,为130多名外地来区人才解决了子女就学问题。通过加强综合配套圈的建设,使人才在区内能安心创业,舒心置业,安居乐业。

我区在人才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的人才工作还存在着诸如高层次人才总量偏低;人才资源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水平不相适应;人才引进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二、工作设想与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全国和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三个发展”目标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务实工作,加快人才强区步伐,构建一流的区域人才高地。

一是突出加强区域人才总体规划研究。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战略目标和总体要求,围绕未来发展新定位,突出区域现有资源和产业优势,研究我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实施重点专业技术人才、海外归国人员、青年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创新创业人才优先引才计划,完善人才落地创业的政策环境、创业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是逐步完善高层人才引进重大政策体系。进一步扩大财政资金的引导性投入,完善以科技技术创新基金、种子基金和科技三项经费为主的区级财政扶持体系,大幅度提高人才投入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重。健全区创业投资公司、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等投融资政策,重点解决高层人才引进、人才初期创业的资金难题。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企业和社会力量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通过对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企业给予税收、贷款政策优惠,对引进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的企业给予重奖等方式,鼓励企业自主引进高层次人才。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篇10

关键词:创新实验计划;促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8-0070-02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国家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部为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也是“质量工程”中唯一一个直接面向学生的子项目。2008年7月,华北电力大学正式成为该计划的实施院校。近年来,华北电力大学坚持贯彻以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兴趣驱动、突出自主、注重过程为原则,以问题探索和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获取科学方法、知识和体验为内容,以学生自主开展研究性实验为形式,以时间有余地、场所有保证、经费多方筹措、政策积极引导、机制彰显自由为条件,积极开展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一、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组织与管理模式

1.成立组织机构、制订管理文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有章可循

成立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长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团委、工程训练中心、院系主管负责人等组成。其主要职能是组织协调实验计划项目的开展,制订政策,搭建平台,组织项目申报和评审,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专家组成员由领导小组聘任,对部级、省部级、校级的创新性实验项目进行评审、检查和验收,并提供指导意见。制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方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经费使用规定》等规章办法。从制度、经费、师资、条件等方面入手,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打造成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构建出具有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适宜发展创新意识与思维的人文氛围和科技环境。

2.实施二级管理,高效协调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行校、院两级管理。项目实施后,各院系相继成立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能是负责搭建创新性实验研究平台、组织项目指导教师,负责本院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申报、评审、运行、验收,并向学校推荐部级、省市级和校级项目。院系还制订相关管理文件和工作计划,实现对本院系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全面管理、监督、检查等。在项目的申报、中期检查、结题等实施周期中,采取二级管理的方式:首先由学生自主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相关表格,制作幻灯片汇报提纲;各院系根据本院系上报的情况,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并写出评议意见,院系将推荐意见汇总上报教务处;教务处本着公开、公平与公正的原则,组织校内专家组,召开公开答辩会,根据院系意见,进行综合考评,并将最终评审的结果在校内网站上公示。

二、多举措全方位保障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运行

1.扩大宣传、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参与创新项目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基本原则就是兴趣驱动。参与计划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或者发明创造有浓厚的兴趣,并在兴趣的驱动下、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过程。学校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召开各类经验交流会,在部级、省部级项目申报之初,组织召开学生动员会,并责成各院系组织相关学生参加,推荐以往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优秀的负责人、项目指导教师,为广大学生介绍如何选题、组织团队等。项目评审公示后,召开启动大会,要求所有项目参与者到会,会上推选出3~5名学生优秀的项目负责人,为学生介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方法等。同时通过海报、校内广播、宣传板和学生组织等多种途径向学生宣传介绍该计划的情况,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畅通交流渠道,创建创新实验专用交流网站,网页上设有通知、新闻、规章制度、优秀成果展示、学生交流园地等板块。

2.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建立完善的有效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管理者依据法律法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等对管理对象之行为从物质、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发和鼓励,以使其行为继续发展的机制。学校教务处、校团委联合出台了《华北电力大学本科生课外能力素质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一定的课外能力素质学分,学生在校期间,要求完成3~5个课外能力素质学分作为毕业学分要求,学生完成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修改了《推荐免试研究生管理办法》以及《综合测评管理办法》,对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负责人、成员分别给予不同的奖励分值。在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中,对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每学期都有明确的奖励工作量,此工作量由教务处统一核算,人事处负责发放。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了这项工作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