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策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03:10

供应商管理策划篇1

【关键词】物资供应成本;采购成本;供应商成本;库存成本

物资供应的成本策划的目标是确保供给、实现最低库存、供应商的发展以及追求最低的所有权总成本。企业的物资供应可以划分为采购策划、供应商策划和库存策划三个环节,物资供应的成本策划也相应地分为采购成本策划、供应商成本策划和库存成本策划三个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对采购成本、供应商成本和库存成本的构成分析,估算与比较、流程的规范,为降低物资供应总成本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采购成本策划

采购成本是指企业进行采购行为而发生的成本。按照采购环节,采购成本策划主要包括采购成本构成分析、采购成本的估算与比较和采购流程的规范三个方面。

(一)采购成本构成分析

采购成本按照采购行为的先后顺序可以划分为采购前成本、采购中成本和采购后成本。

1.采购前成本。采购前成本是指为准备采购而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确定需求、分析供应市场、评选供应商、获取报价和谈判等方面的成本。

2.采购中成本。采购中成本是指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成本,主要包括采购价格、采购物流费用、税收费用、验收费用等。

3.采购后成本。采购后成本是指在采购行为发生后与采购相关的所有成本,主要包括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物品库存管理、缺货及质量风险、环保、采购失败和处理以及资金占用等方面的成本。

(二)采购成本的估算与比较

这里所说的采购成本主要是指企业处理物资采购行为而耗费的成本。归其影响动因来看,采购行为对企业的采购前成本、采购中成本和采购后成本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采购成本的估算与比较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找出每项采购成本的主要动因;第二,采用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对在现行采购方案下每项物资采购成本项目进行预计和测算;第三,将每项物资采购项目预计和测算的采购成本与产品设计时对某种物资的目标采购成本进行比较,找出超过目标采购成本的环节与原因,以便加以改进。如表1所示。

(三)采购流程的规范

采购流程的规范就是在做好采购成本构成分析和采购成本的估算与比较两项工作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来规范采购流程,以达到加强采购过程中成本控制的目的。主要包括高效的采购部门、完善的采购计划、合理的采购渠道、合理的采购方法和安全的采购措施五个方面,其流程规范如图1所示。

二、供应商成本策划

供应商关系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与供应商伙伴关系的维护与加强,形成供需双方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供应环节价值增值和降低供应环节成本。供应商成本策划是指利用供应商关系管理和成本管理相融合的方法对供应商与物资供应成本之间关系的分析和策划,以寻求供销双方成本降低和价值增值的过程。其内容可分为供应商成本构成分析、供应商成本估算与比较、供应商管理体系的规范三个方面。

(一)供应商成本构成分析

供应商交易主要从交易频率、交易的不确定性以及资产的专用性三个方面影响着企业物资供应的购买成本、库存成本和质量成本。

1.购买成本,是企业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入库前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采购价格、订货成本和入库前杂费等。

2.库存成本,是企业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物资入库后到出库前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仓储保管费用、缺货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等。

3.质量成本,是企业在使用购买的物资而发生的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等。

(二)供应商成本估算与比较

这里所说的供应商成本主要是指由于供应商的原因导致企业物资供应增加的成本。归其影响动因来看,供应商对企业的购买成本、库存成本和质量成本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供应商成本的估算与比较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找出每项供应商成本的主要动因;第二,采用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对在现行采购方案下每项物资供应商成本项目进行预计和测算;第三,将每项物资采购项目预计和测算的供应商成本与产品设计时对某种物资的目标供应商成本进行比较,找出超过目标供应商成本的环节与原因,以便加以改进。如表2所示。

(三)供应商管理体系的规范

供应商管理体系的规范就是在做好供应商成本构成分析和供应商成本的估算与比较两项工作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来规范采购流程,以达到加强对供应商成本控制的目的。其内容包括科学的供应商管理流程、健全的供应商审核、完备的供应商监督和严格的供应商质量控制四个方面,其流程规范如图2所示。

三、库存成本策划

库存成本是企业在物资入库后到出库前发生的成本,库存成本产生的原因主要源自于应付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以及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库存成本策划是指利用库存管理和成本管理相融合的方法对库存成本与其成本动因之间关系的分析和策划,以寻求最低库存成本的过程。其内容可分为库存成本构成分析、库存成本估算与比较和库存管理方法的优化三个方面。

(一)库存成本构成分析

根据企业中库存产生的原因,库存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库存持有成本,是指为保持库存而发生的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与库存数量无关;可变成本包括资金占用成本、存储空间成本、库存服务成本和库存风险成本四个部分。

2.库存获得成本,是指企业为了得到库存而需承担的费用。抛开库存的本身价值,如果库存是企业直接通过购买而获得的,则获得成本体现为订货成本,包括与供应商之间的通信联系费用、货物的运输费用等,订购或运输次数越多,订货成本就越高;如果库存是企业自己生产的,则获得成本体现为生产准备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一批货物而进行的生产线改线的费用。

3.库存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库存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包括原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产成品库存缺货造成的延迟发货损失和营销机会丧失带来的损失、企业采用紧急采购来解决库存的中断而承担的紧急额外采购成本等。

(二)库存成本估算与比较

这里所说的库存成本主要是指由于物资库存量变动的原因导致企业物资供应增加的成本,归其影响动因来看,库存对企业的物资持有成本、物资获得成本和物资短缺成本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库存成本的估算与比较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找出每项库存成本的主要动因;第二,采用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对在现行采购方案下每项物资库存成本项目进行预计和测算;第三,将每项物资采购项目预计和测算的库存成本与产品设计时对某种物资的目标库存成本进行比较,找出超过目标库存成本的环节与原因,以便加以改进。如表3所示。

(三)库存管理方法的优化

库存管理方法的优化就是在做好库存成本分析和库存成本的估算与比较两项工作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来优化库存管理方法,以达到加强对库存成本控制的目的。其优化方法主要包括供应商管理库存、利用第三方物流管理库存、联合库存管理和库存优化四个方面,其优化流程如图3所示。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采购成本策划、供应商成本策划和库存成本策划,最终达到降低物资供应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靖.生产成本管理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94-97,108-110.

[2]刘敏,蔡三发.基于交易成本的供应商选择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5(4).

供应商管理策划篇2

[关键词]Vmi需求预测库存系统实施

Vmi(Vendormanagedinventory),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一种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运作模式。与传统库存管理模式完全相反,Vmi是以零售商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定执行情况和修正协定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改进的合作性策略。

一、Vmi系统实施原则

1.合作原则。在实施该策略时,相互信任与信息透明是很重要的,供应商和零售商都要有较好的合作精神,才能够相互保持较好的合作。

2.双方成本最小原则。Vmi不是关于成本如何分配或谁来支付的问题,而是通过该策略的实施减少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成本,使双方都能获效益。

3.目标一致性原则。双方都明白各自的责任,观念上达成一致的目标。

4.连续改进原则。使供需双方共同努力,逐渐消除浪费。

二、Vmi的实施方法

实施Vmi策略,首先要改变订单的处理方式,供应商和批发商一起确定供应商的订单业务处理过程索需要的信息和库存控制参数;然后建立一种订单处理标准模式;最后把订货、交货和票据处理各个业务功能集成在供应商一边。

1.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供应商要有效地管理销售库存,必须能够获得顾客的有关信息。通过建立顾客的信息库,供应商能够掌握需求变化的有关情况,把由零售商进行的需求预测与分析功能集成到供应商系统中来。

2.建立物流网络管理系统。供应商要很好地管理库存,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物流网络管理系统。可以采用mRpii或eRp系统,这些系统都集成了物流管理的功能,通过对这些功能的扩展,就可以建立完善的物流网络管理系统。

3.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的合作框架协议。供应商和分销商一起通过协商,确定订单处理的业务流程,以及库存控制的有关参数。

首先按照顾客存货水平及销售状况进行需求预测计划,经统计计算后提出建议订购量;按照建议订购量,订单管理系统发出补货通知单,由客户进行订单确认;由订单管理系统、生产控制系统排定主生产计划,再由库存配送系统依计划排定配送计划;最后根据配送计划将补货计划通知客户并进行实际补货。

4.变革组织机构。因为Vmi策略改变了供应商的组织模式,实施Vmi策略后,在订货部门产生了一个新的职能部门,主要作用在于:负责控制用户的库存,实现库存补给和高服务水平;制定一系列的工作标准来协调和解决双方因工作上的合作而导致的利益冲突;对系统的实施进行监控和评估,作为系统改进的依据。

三、Vmi实施案例分析

希捷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磁盘驱动器制造商,产品销售到全球各地。希捷应用Vmi模式主要是呼应其需求驱动型供应链策略,它的目标包括四个方面:消除供应链每个阶段的过量库存;缩短库存周转时间;向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增强对于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

在其Vmi项目的执行中包括四个流程:(1)“预测/承诺”流程,从客户进行物料需求预测到供应商进行交货承诺,形成一个持续进行的闭环反馈系统;(2)库存调整流程,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Vmi中心根据滚动预测动态调整最小/最大库存水平;(3)供应商发货流程,供应商根据预测要求,将产品发货到Vmi中心;(4)提货流程,客户基于实际需求从仓库中提货,并触发发票和支付等相关流程。

在需求驱动型供应链中,希捷设立了两个Vmi中心,一个设在希捷与客户的供应链之间,称为Jit中心,由希捷自己负责管理;另一个设在希捷与其供应商之间,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管理。

透过采用需求驱动型供应链策略,希捷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收益:产量从每季度400万套增加到2500万套;供应链流程上的员工人数缩减一半;年库存次数从8次增加到16次;很好地消除了关键元器件短缺的状况;客户整体满意度得以大幅改进。

四、结语

实施Vmi系统,可以把用户从库存陷阱中解决出来,能够集中更多的资金、人力、物力用于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可以使供应商对用户库存的掌握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这对于供应商改进产品结构和设计、开发销售对路的新产品,对于企业的生产决策和经营决策起着有力的信息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秦廷栋周国华陆绍铠: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与实施[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3(6):22~23

[2]陈荣秋,马士华.生产运作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69~273

[3]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的实施研究[eB/oL].省略/article/2007/0821/a20070821787887_2.shtml,2007~8~21

供应商管理策划篇3

关键词:iso9000;供应链;质量管理?

abstract:

thispaperexplainsthenecessityofimplementingsupplychainqualitymanagementbydrawingonthedefinitionofqualitymanagementiniso9000.theschemeincludefourparts,i.e.supplychainqualityplanning,supplychainqualitycontrol,supplychainqualityimprovementandsupplychainqualityassurance.itpresentsthemeasuresandqualitymanagementtoolswhichcanbeusedinacoreenterpriseinsupplychainqualitymanagement.?

keywords:??

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曾经说过: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由此可见,在现阶段质量管理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质量管理立足于企业内部,其弊端已逐渐显现:2001年世界手机第三大生产商爱立信由于一重要原件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出现差错被迫停产,最终导致其与sony公司联合生产手机[5]。2005年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最终调查出含有苏丹红的是调料中的辣椒粉,其辣椒粉全部购于河南驻马店一个小调味品公司,据统计由此给肯德基带来的直接损失仅4天就2600万,间接损失更是不可估量。如此类似的事故在企业运营中不胜枚举,可见今日的市场竞争已不是单一企业的质量竞争,而是其所属供应链的质量竞争。实行供应链质量管理是大势所趋。否则由于供应链成员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问题造成本企业产品返工、滞销、客户投诉、维修等将造成极大的损失。?

一、iso9000族标准中质量管理四大基石?

iso9000族标准作为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在全球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在2000版iso9000族标准中对质量管理有如下定义[3]:?

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所谓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质量策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品策划、管理和作业策划和编制质量计划三项内容。?

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通过一系列作业技术和活动对全过程影响质量的人、机、料、法、测量、环境诸因素来进行控制,并排除会使产品质量受到损害而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的各项原因,以减少经济损失,取得经济效益。?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由目的出发,企业的质量保证分为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保证两类。?

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企业应确保质量管理实施框架能推动和促进持续的质量改进,使其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能使顾客满意,并为企业带来持久的效益。?

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涵盖了质量管理的全部内容。朱兰曾经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称为质量管理三部曲。iso9000族标准中又加入了质量保证。可以说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质量管理的四大基石。?

笔者认为这四大基石的关系为:企业首先要制定符合本企业的质量策划,其中要制定要达到的质量目标,然后进行各项活动时要对全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质量控制,测量实际的质量结果,与质量目标进行对比,如果没有达到质量目标,则需要分析原因进行质量改进,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以上活动。如果达到目标则设立更高的质量目标重新进行以上活动。随着不断地这样递升,企业的质量保证才会不断地提高,获得更多的信任。因此,质量管理的四大基石关系可用图1表示:

二、供应链质量管理?

自从20世纪60年代供应链的概念出现以来,有关供应链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迅速。供应链是由企业间相互提供原材料、零部件、产品、服务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顾客等组成的经营网络。图2展示了典型的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结构图。由图2可以看出核心企业和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组织者和发起者,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也决定了核心企业担任起供应链质量管理的主体。应重点研究核心企业在实施供应链质量管理时,需要采取的措施和可以利用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

物流企业也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供应链中每一个运输环节都会涉及到物流企业,如果没有一个信誉好、服务质量高的物流企业,对整个供应链的质量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供应链质量管理就是对分布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的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供应链环境下产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在供应链环境下,产品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需要有供应链成员企业共同完成,产品质量客观上是由供应链全体成员共同保证和实现的,但产品质量的形成和实现过程实际上分布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从图2来看,产品制造质量是由原材料供应商、元器件供应商、装配企业、物流企业和核心企业共同保证的;产品分销质量是由分销商、零售商和物流企业共同保证的;售后服务质量是由售后服务提供者保证的。可见,供应链质量管理十分强调企业间的协同质量保证。并且应重点从核心企业分析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实施。?

三、基于iso9000族标准的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框架?

笔者提出的基于iso9000族标准的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框架是受iso9000族标准质量管理的定义启发,从质量管理四大基石出发分别从供应链质量策划、供应链质量控制、供应链质量改进和供应链质量保证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作为供应链主体的核心企业如何从这四个方面进行供应链质量管理,每一个方面都给出了具体的理论、措施方法、可利用的工具。

(一)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框架之质量策划?

1.从理论上讲?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策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质量策划。?

(2)选择优良的供应商和物流企业,少而精。?

(3)建立统一、明确的质量标准规范。?

2.对企业而言?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策划时,可实施以下措施:?

(1)设定整个供应链的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重点要编制供应链质量管理计划。?

(2)核心企业应该建立起对供应商和物流企业全面、准确、动态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以往企业的绩效表现进行评价,对于绩效表现好的供应商应给予激励措施,对于绩效表现不好的供应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对企业的绩效评价应该为动态的,根据所供应产品的重要度不同,可以设定不同的绩效评价周期[3]。?

(3)供应链质量策划中需要审核供应链所有结点企业的存留必要性。供应链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结点越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多,对于核心企业而言,质量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

(4)核心企业应该对供应商的原材料质量和生产过程质量提出要求。在描述商品质量标准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准确,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格式以便能够消除和供应商之间因为对商品要求的理解不同而造成商品质量下降[1]。?

在实践当中,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策划时,能采用以下技术和工具:?

决策支持系统;ahp方法;动态博弈;nash均衡;树图;甘特图。?

(二)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框架之质量控制?

1.从理论上讲?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控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供应链结点企业间应实行事前质量控制。?

(2)核心企业应加强对供应链结点企业质量的监督作用。?

(3)核心企业和其他结点企业应加强合作关系。?

(4)建立实时的质量信息反馈协调平台。?

2.对企业而言?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控制时,可实施以下措施:?

(1)打破企业围墙,与重要元件供应商和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除了用契约的形式书面约束,更要在企业双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氛围和思想。?

(2)核心企业在得到其他结点企业信任后,可以派相关人员进入企业质量监测与检验部门,这样可以消除送货后抽样检验,发现供应产品合格率不符合标准返回造成的损失。或者可以专门设立一个组织可以协调质量任务、分布质量计划以及监督企业间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

(3)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整个供应链范围内的质量信息共享、质量信息反馈和质量优化。?

(4)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质量统计分析工具分析供应链质量问题环节,并进行质量预测。?

(5)核心企业应对分销商进行严格管理,产品交给分销商但是销售权不能同时转移。应对其销售价格、最终用户、跨区销售进行严格的登记,防止出现恶意竞争。?

(6)选择先进的物流企业,争取对物品的流动情况可以实时追踪。?

在实践当中,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控制时,能采用以下技术和工具:?

管理信息系统;条形码技术;直方图;控制图;散点图。?

(三)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框架之质量改进?

1.从理论上讲?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改进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核心企业应从整个供应链角度出发在成本控制下进行合理质量改进。?

(2)依据木桶原理,重点改进供应链薄弱环节[2]。?

2.对企业而言?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改进时,可实施以下措施:?

(1)在供应链管理中建立专门负责持续改进的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供应链质?

量改进的目标和策略,进行企业间项目策划及利益冲突协调,对供应链质量改进成果进行监督及评估、奖励。?

(2)企业可以尝试使用价值分析法或者应用系统分析技术分析整个系统的构成因素,来确定整个供应链系统是否在最优状态下运作。?

(3)通过数据挖掘或者统计分析技术发现供应链的薄弱环节,核心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技术、人员、设备或培训帮助改进薄弱环节,确保质量系统融合。?

在实践当中,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改进时,能采用以下技术和工具:?

数据挖掘技术;因果图;亲和图;关联图;优先级判定矩阵;pdpc法;雷达图。?

(四)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框架之质量保证?

1.从理论上讲?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保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出现质量问题,应以正确、诚恳态度回应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社会。?

(2)争取全球知名质量认证机构认可。?

2.对企业而言?

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保证时,可实施以下措施:?

(1)要求供应链结点企业向核心企业出具质量保证计划书。同时一级供应商有责任保证由二级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得到同样的保证。?

(2)核心企业最好在产品的设计中就让专业的国际测试机构或全球知名的认证机构参与。及时申请目的市场的认证,将极大地帮助核心企业确保高效的产品生产流程,节约成本,从而让整个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满意[4]。?

(3)重要产品以及服务应争取得到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的认可。?

在实践当中,作为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保证时,能采用以下技术和工具:haccp;kcds;lint。?

四、结论?

传统企业质量管理重点集中在企业内部过程,而对外部过程关注较少,上下游结点质检是一种纯粹基于定单约束和验收约束的质量关系,结点之间相对封闭和缺乏合作。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供应链质量管理,在众多研究质量管理的文献中,给出供应链质量管理措施的文献并不少见,但是并不系统,笔者在本文中重点提出了基于iso9000的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框架。?

本实施框架包括四个板块:核心企业供应链质量策划,核心企业供应链质量控制,核心企业供应链质量改进,核心企业供应链质量保证。?

每个板块都包含以下三部分:?

第一,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管理时应遵循的原则。具体地给出了每个板块应该遵循哪些原则,从理论高度对供应链质量管理进行指导。?

第二,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管理时可实施的措施。具体地给出了每个板块可以实施哪些措施,从实践方面对供应链质量管理进行指导。?

第三,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质量管理时能采用的技术和工具。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好的质量管理工具,可以大大提高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效率。?

以上内容将对企业从传统质量管理模式转变为供应链质量管理模式提供全面的指导,对其具体实施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carolj.robinson,manojk.malhotra.definingtheconceptofsupplychainqualitymanagementanditsrelevancetoacademicandindustrialpractice[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2005(96):315-337.?

[2]athanassioskrystallis,georgechryssochoi-dis,joachimscholderer.consumer-perceivedqualityin'traditional'foodchains:thecasesofthegreekmeatsupplychain[j].appetite,.2007(48):54-68.?

[3]麻书城,唐晓青.供应链质量管理特点及策略[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1(9):32-33.?

供应商管理策划篇4

[关键词]中小商贸企业;税收筹划;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B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企业通过对资金募集、经营和投资等活动,在一定合理条件下安排、统筹,并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使用税法中独有的起征点、减免税、加计扣除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实现企业税收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最大化。近年来,我国为营造良好的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环境,相继实施了一些宏观经济政策和税收制度。同时,中小商贸企业减轻赋税、增加收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的内在动力,为中小企业积极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现实基础。我国中小商贸企业因为受先天规模小、起步晚、融资难、经营条件较差等因素影响,在我国整个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中小企业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开展科学高效税收筹划工作刻不容缓。

一、我国中小商贸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很多中小商贸企业制定了税收筹划的计划,但总体而言,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税收筹划的意识不强和认识不深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中小商贸企业管理者对税收筹划的认识浅薄,并没深刻全面的了解其真正的内涵。其认为企业的税收成本是由税务机关决定的,只需根据税务机关的要求申报纳税。一方面有些管理者只将提高商品销售额作为企业的唯一目标,其他的经营目标并不重视。认为税收筹划就是偷税漏税,钻法律的空子,或是认为税收筹划就是在企业成立时一次性的行为,无需浪费资源过多关注;另一方面有些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了税收筹划对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对税收筹划概念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只将企业的税收筹划局限于“减轻税收”,只将眼光瞄准一种税种,并没有从全局出发、整体考虑企业,将税收筹划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从而不利于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2.不熟悉税收法规

中小商贸企业由于缺乏税收筹划方面的专业人才,对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不熟悉,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充分的利用良好的外部条件为企业发展做贡献。如国家出台的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当商贸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时,可以在税收上享受一定的优惠,安置残疾人员的工资除了可以据时扣除之外,还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根据实际支付给残疾人员的工资按100%加计扣除。还有些地方规定中小商贸企业吸纳失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时,可以享受少交企业所得税甚至是免税的优惠。但很多企业不熟悉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忽略了税收优惠政策所带来的利益,无法降低企业税收成本。

3.税收筹划的基础较差

税收筹划的重要基础就是确保企业存在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财务工作机制。目前中小商贸企业财务工作机制不健全,仍存在很多问题。第一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完善,也并为严格地执行会计政策,出现错误的账目、原始凭证缺失、企业小金库等现象,造成企业账实不统一。如果企业不能有效的启动会计核算方法,相应的税收筹划制度也不能正常的实施;第二财务人员的职责意识较弱,没有尽到工作的责任,有时账务处理存在疏漏,不能为财务分析提供准确数据,不利于税收筹划的工作的实际展开。

4.税收筹划脱离企业经营状况

不同的企业在规模、经营方式、产品特点以及企业发展阶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很多中小商贸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容易盲目的模仿大企业成功案例,直接的照搬来进行企业自身的筹划工作,忽视了将税收筹划与企业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相结合,导致税收筹划失败,扩大企业风险的同时也不利于对企业对税收筹划产生正确的认识。

5.税收筹划整体统筹能力不足

中小商贸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没有关注税收因素,企业缺乏整体统筹安排。如在公司开设分支机构时,企业在选择分设分公司还是子公司上没有一个周详严密的方案,对这两种选择哪一种更节税也不是很清楚。选择开设分支机构,也没有根据开设地的实际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率来考虑,有时做出的决策只是依据公司领导的个人喜好。又如市场部门在进行商品促销时,选择促销方案也没有考虑节税的问题,哪一种促销方案最节税,企业的税后净利润最大。再如大部分采购部门忽视了最终的价格优惠,仅仅依靠供应商提供的价格来选择供应商。如果本企业是一般纳税人,选择的供应商最好也是一般纳税人,因为一般纳税人方便提供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这可能会使企业得到更多的价格优惠。而企业的采购一般会选择表面价格更低的小规模纳税人作为供应商,这对企业自身的整体发展不利。

二、我国中小商贸企业税收筹划问题的成因分析

从企业内部来看,现阶段我国中小商贸企业税收筹划存在上述问题主要与企业不注重税收筹划、管理制度不规范和筹划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能力不足等相关。

1.企业领导不重视税收筹划工作

我国的中小商贸企业领导税收筹划意识普遍薄弱。部分领导并未认识到税收筹划是企业具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并不认为税收筹划会对企业产生有利的影响。因此,企业管理者就不会主动的从企业战略上布局,战术上要求,甚至认为税收筹划工作会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中小商贸企业本身的资金就很有限,这笔开销公司投入来进行税收筹划只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小企业无条件也无需完成,这是大企业才会计划实施的工作。

2.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

税收筹划工作的顺利的实施需要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作为支撑,中小商贸企业管理制度的不规范,导致财务工作不能为税收筹划的有序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一责任主体不明确,如企业购进商品时,需经部门领导的同意且签字,但往往有时企业的采购单上只有采购人员的签名,没有部门领导的签名,这样就很难确认责任主体;第二工作内容不明确,如企业财务人员认为其职责就是会计核算并向相关利益主体提供财务报告,对之前的比较税收成本的预测、分析、控制以及相关决策的项目与自己无关是上层领导自己的事情,税收筹划的工作不在其职责范围;然而管理者认为所有的涉税事务都应该由财务部门所负责。

3.税收筹划人员专业知识薄弱、综合素质低

一方面由于国家高等院校课程体系不完善,对税收筹划专业重视程度低,导致税收筹划方面的专业人才缺失;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在择业时,在观念上普遍存在对中小商贸企业“歧视”心理,而高端专业人才更是选择大企业就业,所以,在专业人才拥有上,中小商贸企业明显不占优势,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中贸企业在管理能力资源上弱于大企业,现实中,也存在因为成本控制原因,中小商贸企业通常采用会计人员、甚至行政人员兼职税收筹划岗位,兼职人员专业知识的薄弱对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4.企业部门间沟通协调能力较弱

税收筹划工作需要企业各部门相互沟通、协调,才能整体统筹安排。中小商贸企业的各部门在采用相应方案时,只考虑本部门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没有与税收筹划相关人员协调统一,而税收筹划人员在设计筹划方案时,没有做到及时有效的与其他部门人员的进行沟通,只是从自身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到所选的方案对其他部门来说是否可行。所以,企业很难整体统筹安排工作。

三、完善我国中小商贸企业税收筹划的对策

1.加深对税收筹划的认知

首先,税收筹划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统筹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并取得效果,需要企业领导足够的重视,在企业管理系统顶层设计中应适当增加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应该投入专门的资金、专业的人才已保障税收筹划工作的高效开展。

其次,在思想意识上,企业领导和相应职能人员要加强对税收筹划的深入理解。在宏观上,不仅要掌握国际经济及政策形势,更应对加强对与税收筹划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跟踪最新税收筹划政策形势和行业动态。在微观上,要将国家政策及相应要求同自身管理结合起来,在合规运行的基础上,探索一套适合自身经营特点的税收筹划工作方案。第二是要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经营状况,将制约税收的政策、条件及因素进行详细地分析,做出更科学合理的税收规划。

2.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尤其是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为中小商贸企业合理有效的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提供便利。第一中小商贸企业应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适当时可通过专业咨询公司辅助建立完整、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保证企业在制度建设上就规避合规风险。同时,中小商贸企业应建立和健全商品购销存环节管理办法,及时有效地掌握商品流动的情况;第二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管理考核机制,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同时,应严格执行内部财务控制和会计监督,落实企业内部责任问题,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保证会计制度的落实和有效执行。

3.促进内部整体统筹工作

中小商贸企业各部门间要重视沟通、加强合作,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同为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首先企业在确定一个具体的税收筹划方案之前,相关部门先进行分析,确定方案的可行性,选择出最佳的方案,实现节税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其次在执行纳税筹划方案时,各部门应互相配合并能时刻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4.加快税收筹划人才培养

第一,中小商贸企业要不断地提升企业税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并积极参与税务部门组织的年度税收政策培训班,使纳税筹划当事人接受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后,能够深刻了解国家税法及通晓与税法相关的经济法规、熟悉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同时应具备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将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中资金、价值、时间等理论和技术方法相结合,把纳税筹划工作做好;第二、中小商贸企业应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给企业的税收筹划人才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在与国内优秀企业以及国外企业交流的过程中增加认识、提升能力;同时,重视吸引专业的税收人才,满足企业人才的需求。

供应商管理策划篇5

[关键词]vmi;供应链;库存控制

传统的库存控制和优化功能都是局限于一个企业的内部。供应商、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都各自为政,孤立地管理和控制自己的库存,由下游企业采用库存管理和需求预测方法决定订货点的时间和数量,并向上游企业发出订单。各节点企业为了应付需求变化不得不进行需求预测,形成了从零售商到供应商的多级预测,由于整个系统需求信息的非共享性及每个节点企业拥有信息的不完全性(比如供应商只能从制造商或分销商处得到订单信息,而对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了解甚少)造成需求预测的不准确,并在信息从下游到上游的传播过程中失真,不可避免地造成整体供应链系统内部的库存量过高,资金占用过大。为了消除这种情况,出现了一种新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managedinventory)。

一、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定义

供应链管理库存系统是一种在销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它以系统的、集成的管理思想进行库存管理,使供应链系统能够同步优化运行。在这种库存控制策略下,生产厂家等上游企业对零售商等下游企业的流通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具体地说,生产厂家基于零售商的销售、库存等信息,判断零售商的库存是否需要补充,若需要,则自动向本企业的物流中心发出发货指令,补充零售商的库存,并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计划。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主要思想是供应商在零售商的允许下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拥有库存控制权。生产制造商与零售商的紧密合作大大改善了整个流程,减少了库存占用资金,共同着眼于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制造不再依赖零售商的订货而组织生产和供货,从而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库存。

二、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原则

1.合作精神。在实施vmi策略中,相互信任和信息共享是非常重要的,供应商和零售商都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这样才能保持长期较好的合作。

2.互惠原则。vmi不是成本如何分配或由哪一方支付的问题,而是减少双方的成本问题。通过vmi使双方的成本都得到减少。

3.目标一致性原则。双方各自明确各自的责任,在观念上达成一致。如存货的摆放,支付流程,费用结算等,并体现在双方的框架协议中。

4.持续改进的原则。供需双方能共享利益和消除浪费。

三、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步骤

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首先要改变订单的处理方法,供应商和分销商一起确定供应商的订单业务处理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和库存控制参数,然后建立一种订单的处理标准模式,最后把订货、交货和票据处理各个业务功能集成在供应商处。

对供应商而言,库存状态透明是实施vmi的关键。供应商能够随时跟踪和检查到零售商的库存状态,从而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对企业的生产和供应状态做出相应调整。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步骤:

1.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要有效地管理销售库存,供应商必须能够获得客户的有关信息。通过建立客户的信息库,供应商能够掌握需求变化的有关情况,把由分销商进行的需求预测与分析功能集成到供应商的系统中来。

2.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供应商要很好地管理库存,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销售网络管理系统,保证自己的产品需求信息和物流畅通。为此,必须保证自己产品条码的可读性和唯一性,解决产品分类、编码的标准化问题,解决商品存储运输过程中的识别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都实施mrpⅱ或erp系统,这些软件系统都集成了销售管理的功能。通过对这些功能的扩展,可以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管理系统。

3.建立法律和市场环境下的合作框架协议。贸易伙伴间要密切合作,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共同确定补充订货点、最低库存水平参数、库存信息传递方式。

4.建立完备的物流系统,实现对储存、分销和运输货物进行综合管理,使自动化系统、分销系统、储存系统和运输系统同步实现数字化管理,迅速反馈物流各环节的信息,组织进货,指导仓库,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

四、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优缺点

在国内外近几年的应用研究中,vmi被公认为是一种较好的库存管理与控制策略,其好处不胜枚举。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消除”牛鞭效应”的影响,上游企业管理和控制下游企业的库存,下游企业只需要协助上游组织制订计划,下游企业可以实现”零库存”,而上游企业也可以大幅度降低库存。实施vmi,可以达到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双赢”,不仅客户可以降低库存成本,供应商也有很多好处,具体有以下几点:

1.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可以把销售商从库存的陷阱中摆脱出来,可以减少资金占用,不用增加采购、进货、检验、进库、出库等环节,可以将精力集中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拓市场,使整个供应链效益最高。

2.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增加了库存管理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供应商可以根据最终的消费市场及时地调整生产和供应计划,既不会出现资金积压,又可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vmi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供应商管理库存建立在双方高度信任的基础上,因为整个过程中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情况都是透明的,所以存在着信息的滥用和泄露的问题。

2.虽然协议框架是供应商与销售商共同协商的,但供方拥有主动权和决策权,在决策过程中会因为协商不够而造成失误。

3.供应商管理库存虽然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下降了,但增加了供应商的管理成本,库存费用、运输费用、物料损坏等都不是由销售商承担,而是由供应商承担,这无疑增加了供应商的风险。

4.供应商管理库存要求双方高度的合作,但一般的供应商和销售商都难以做到。

5.建立供应商管理库存信息系统前期需要较高的投资。

五、应用研究

国内某著名的冰箱生产厂家同它的各个分销商通过供应链建有vmi系统,而分销商与零售商则没有,从图1可以看到在vmi中本应由分销商向冰箱制造商发出的订单没有了,而是分销商向冰箱制造商提供当前销售与库存情况,冰箱制造商据此补充分销商的库存。而分销商所需的冰箱全权由冰箱制造商负责运输、补充。其物流与信息流的流向见图1。

我们把vmi系统分成3大模块,分别是预测模块、库存管理模块、参数更新模块,见图2。

存货管理模块是冰箱供应商根据分销商所要求的服务水平设置安全库存,根据存货周转率和运货提前期设定订货点,制订补充库存计划及批量计划、生产计划,同时对分销商的库存进行管理,负责进出货物记录等。

参数更新模块是对vmi系统参数的更新,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对订货点与安全库存的重新界定。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由于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与竞争的激烈化,消费者服务水平会有所改变,必须重新设定两个参数的数值。另一部分是指根据销售数据及营销计划等设定的需求函数的参数值,其初始值由历史数据和经验估计得到,其后根据不断变化的销售情况及销售策略不断更新参数值,使预测更接近实际需求,但是需求函数的设定不可能完全符合此产品的需求情况,有必要根据历史预测值与当前实际销售做比较,为下一期预测设定一个比较合理的纠偏参数。

预测模块是通过分销商所提供的历史数据和实时的销售数据、营销计划计算未来需求状态。此处我们把分销商的营销计划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长期一般为1年以上,在长期计划的影响下,供应商所需要做的预测将不再是短期所做的补充库存计划,而是对供应商目前的生产能力与未来估计所需生产能力进行比较,生产企业的mps,确定未来何时需添置多少设备,提高多少产能。

六、结语

供应商管理库存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适应了市场变化的要求,是一种新的有代表性的库存管理思想。vmi是一种供应链集成化运作的决策模式,它把用户的库存决策给供应商,由供应商分销商行使库存决策的权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周艳军.供应链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供应商管理策划篇6

【关键词】物资管理;风险;控制

一、前言

所谓风险就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人们所期望的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风险管理是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消极结果的决策过程,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安全保障。物资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一个环节,对确保企业生产的顺利开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样而临财务、市场、运营和法律等方而的风险,需要对所有环节进行全而风险管理评估与分析。

二、企业物资管理的主要风险点

1.物资计划风险

物资需求计划是企业制定采购计划和实施物资采购活动的主要依据,是物资采购的前提和基础,影响着涉及物资采购的全过程。需求计划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在于计划不准确和谎报、误报计划。计划不准确,会直接导致采购的设备物资数量、质量不能满足生产施工要求,造成资源和资金浪费、供应短缺、工期延误、成木失控等风险;谎报、误报计划,则可以给掌握着一定的资源支配权的人以借机采购挪做它用、中饱私囊的机会,造成企业资产损失。另外,集中招标采购计划中的主要风险在于,对己达集中采购招标额度应纳入集中招标采购的物资采购计划进行拆分,不按规定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导致物资采购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可能造成采购成木增加。

2.采购环节风险

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采购计划与设计批准方案、工程进度不一致;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有关人员与供应商关系密切或领导授意采购暂不需要或计划外的物资,可能导致采购质次价高的物资,出现舞弊或遭受欺骗等;未订立合同,未经授权对外订立合同,合同文本不规范,合同对方主体未达要求、合同内容存在重大疏漏,没有严格按照定标的要求履行,降低合同中的技术要求及供货要求缺乏对采购合同履行情况的有效跟踪等;有意提高或降低验收标准,倾向性的选择检查内容,对验收不合格的不及时上报或隐瞒不报,验收标准不明确,验收程序不规范,可能导致采购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3.供应商选择风险

供应商选择的控制目标,是为了能够公开、公平和公正地选取供应商,优化供应商选择机制。供应商无有效执业资质证明,提供的产品不能满足国家有关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状况,可导致采购的设备物资不符合工程需求等风险。

三、企业物资管理的风险控制措施

1.物资计划风险控制

首先要严格依照工程图纸和生产施工实际情况,参考工程材料预算单价和数量编制需求计划,确保采购计划真实准确,做到数量精准、型号规格相符。采购计划制定部门对项目部上报的物资需求计划进行仔细审核,并及时与项目部物资需求计划编制部门进行沟通,了解相关情况,避免多报或少报。在综合考虑生产需要、资金状况、材料价格行情和供应商供货期后,再确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和采购时机;其次是需求计划和采购必须经项目部生产技术、主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确认,以防止不按规定进行集中采购招标和谎报误报计划,借机采购挪做它用情况的发生。

其次,集中招标采购计划的控制,要明确采购权限,严格按照各级权限进行采购。并按权限和程序开展采购策划,组织实施集中采购,或再向上一级主管部门上报集中招标采购申请。

2.采购风险控制

要严格按照管理权限对设备物资集中采购进行分权审批,分权采购;由物资管理部门与专业技术部门按要求编制招标文件及评标细则并报审;开标、评标、定标过程实现技术与商务的分离、决策与执行分离,监察部门对设备物资集中采购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决策者只对采购权限、招标过程和具体采购过程进行整体符合性和有效性控制,不直接针对供应商实施具体采购活动,不对采购部门的具体采购活动进行干预;合同谈判时,由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形成会议记录,对定稿的合同草案分权限报送相关部门及主管领导评审会签,合同谈判与合同草案公开、透明。

供应商管理策划篇7

关键词:物资采购;采购策略;采购流程;采购优化

引言

实际上,物资是各种资源的综合,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各个企业都需要有物质保障,这也是通过物资采购实现的,供应企业的物资来保障企业供应。物资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是具备增值价值的,而这一点也是企业进行物资采购的目的之一,增值的这一部分也构成了企业的成本。企业的成本管理主要任务就是使采购物资的增值最大化。

一、企业物资采购的具体流程

企业物资采购的具体流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首先就是定制采购计划,其次是选择供应商,第三是确定采购价格,最后就是严格控制入库验收。

(一)制定采购计划

整个企业采购物资流程的第一步就是制定采购计划,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同时也是非常需要经验的环节,制定过程并不是很简单,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丰富经验的员工辅助制定。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说,制定采购计划的小组成员最好是复合型人才,既可以分享采购经验,还要计划经验。另一方面,制定采购计划之前要与订单部门协商一下时间。

(二)选择供应商

选择供应商是现代经济环境下的重要物资采购策略,选择一家优秀的供应商业意味着这个企业就能够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供应渠道。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被选择的供应商影响着,采购项目需要注意的关键点还是比较多的,不仅要关注实际参与项目的供应商数量,还要关注供应商的总体数量,最重要的是关注供应商参与的质量。采购性能是由参与供应商的数量决定的,采购选择性的规格随着供应商的质量性能决定,同时也能够完善售后服务以及获取更加优惠的采购价格。

(三)严格控制入库验收

会计确认的工作依据就包括对于所采购物资的验收,企业的欠债费用以及企业的资产都会根据采购物资的验收情况有所反应。财务部门和采购计划正常情况下都是由验收人员来承担责任的,验收人员要有专门人员进行把关,采购单上的质量以及数量标记都要严格进行检验。

二、采购策略内容编制

采购策略的内容编制分为三个部分,根据科学合理的顺序进行审核。主要的目的就是明确审核部门,采购方式多重组和以业绩作为指导标准。采购计划中的有关审核部门要明确采购策略,重要的是配套管理策略要根据界定库存来制定,有时企业的库存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最终责任追究不到负责人,同时对物资周期性的研究可以确定签约验收时间。物资采购能力根据采购策略的明确与否产生最终的计划需求报表。

三、优化物资采购策略

物资的优化采购策略需要根据现代经济环境来制定,再结合已经制定的编制内容来采取详细的计划。

(一)完善物资采购计划

不同的企业根据现代的经济环境已经制定了详细的采购计划,只是不够完善而已,预算编制不仅属于一项控制手段,还是一项组织政策。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要根据企业定制的采购计划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优化供应商管理

企业采购的成本以及质量关系着供应商能够合作的时间,供应商的份额分配实际上与供应商的数量选择是离不开的,另一方面,份额的分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棘手的,多家的合作供应应该注意避开渠道多样化。具体的优化供应商管理做法包括获取更多的售后服务以及优惠政策,最好是能够寻求更多的合作供应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企业采购的众多问题中,要进一步优化物资采购策略,与此同时还要加快步伐来加深采购的专业水平,利用企业优质的物资供应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坤华,张宝忠,秦玲.物资采购成本探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4,(6):101-102.

[3]李富和.优化物资采购策略降低企业采购成本[J].中国外资.2015,(6):61-62.

供应商管理策划篇8

【关键词】备件采购管理库存

设备备件采购成本(采购总值)约占企业总成本15%,降低设备备件采购成本是企业应对当前危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推进设备备件采购管理创新,调动和发挥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形成合力,拓宽降低采购成本的渠道和空间,提高备件的性价比,就会有效促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

1钢铁企业设备备件类物资库存管理现状分析

对于联合性钢铁企业而言,由于生产环节繁多、设备类型、数量众多,设备设备备件管理是一个不易控制的问题,需管理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往往数以万计,由于管理不规范,设备备件出入库数据缺乏准确的统计分析,常常导致采购与库存品种数量难以把握,从而造成库存积压,占用流动资金动辄数千万甚至数亿。出于确保生产需求编制采购计划,又往往带有盲目性,采购来的设备备件上机率低,资金周转缓慢,很多企业仓库中都积压了三年以上未用的备件,带来巨大的资源与资金浪费。

2备件采购策略

2.1统筹规划生产线成套设备和备件选型

要做好备件采购,有必要在规划新的生产线成套设备和备件选型时就考虑以后的备件采购,钢铁企业在生产线建设前期就要充分考虑到项目建成后的运行成本。在项目规划时既要考虑整个生产体系的产能、工艺配套,也要考虑设备的管理运行效率,在成套设备和备件选型时,尽可能考虑与现有生产线设备或将要规划的生产线设备的备件的同样性或可替代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集中批量采购的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也可减少库存量降低资金成本,同时也降低了设备的运行风险。

2.2采购计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要做好备件的采购,首当其冲的是备件采购计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计划的科学性体现在是否合理采用不同类型的计划。按时间来分,计划可分为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急件计划;按模式来分,计划可分为消耗计划、检修计划和急件计划;按库存方式来分可分为安全库存计划和零库存计划,安全库存计划即根据正常消耗编制的保设备安全运行的库存计划,零库存计划是指对消耗量大、或消耗量不均衡、或消耗量难以估算准确的物料采取零库存方式而编制的计划。计划的准确性体现在是否在准确的时间编制计划,计划的物料和数量是否准确无误。有了科学、准确的采购计划,才能为实施科学高效的备件采购提供基础。

2.3采购方式

设备备件采购按计划可分为计划性集中采购和非计划采购,其中计划采购包括年度采购、半年度采购、季度采购和月度采购,非计划采购策略采购和急件紧急采购;按形式可分为招标采购、比价采购和独家核价采购;按渠道方式采购可分为厂家直供采购、贸易商采购。

2.4供应商管理

要做好备件采购,供应商管理是关键,供应商管理是否做得好,对备件采购的成本、效率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供应商管理包括供应源搜寻、供应商评估和选择、供应商考核、供应商关系管理。

(1)供应源搜寻。针对某一备件的采购计划,采购人员首先要确认满足此备件采购的合格供应商是否充分,如不充分,则需要增加新的供应商,即需要进行新的供应源的搜寻。(2)供应商评估和选择。目前国内钢铁行业设备供应商队伍较充足,除少数引进设备外,国内的供应商基本可以满足钢铁企业备件供应需求。因此,选择优秀的供应商就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对供应商的评估应关注以下几方面:一是关注供应商的基本情况,主要是指其是否正常经营及财务状况是否正常,目的是规避风险;二是关注其新产品开发能力,目的是评估其是否有长期的发展能力;三是关注其生产及服务能力,目的是评估其是否有保供的能力。(3)供应商考评。对于供应商的考评,应关注以下几方面:一是准时交货率;二是供货成本是否有优势,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的采购成本;三是产品质量合格率,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的采购是否有效的问题;四是供应商的配合度,如服务、响应时间等。(4)供应商关系管理。维护与供应商的良好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一、要与供应商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而不是买方以势压人的竞争关系;二、双方共享信息、共同分析成本、共享利润;三、双方相互信任,买方向战略供应商提供多种援助,帮助供应商提高竞争力。四、维护与供应商的关系并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而是应该有淘汰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与供应商的良性的合作发展关系。

3库存管理与控制的管理技术及方法

长期以来,钢铁企业为了更好的控制库存,一直致力于建立各种管理模型,希望能通过这些管理模型来解决库存问题,定量订货法与定期订货法作为两种经典库存控制方法备爱企业的推崇,但在实践中还是暴露出时效性差、不适应生产变化等诸多弊端,不能充分的达到企业库存控制的目标。根据现阶段库存管理工作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库存管理、库存控制理解与建议。

3.1设备备件类物资零库存管理制度的推广

所谓的“零库存”,是指物料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它并不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这样不但可以免去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而且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点。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及库存物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特别是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实现“零库存”管理可以大量节约资金、降低成本、节省人力,对于企业经营活动意义重大。

3.2aBC重点控制法

aBC分类法,又称为重点管理法或aBC分析法。主要将货物分为a、B、C三类,a类是年度价值最高的库存,这些品种可能只占库存总数的15%,但用于它们的库存成本却占到总数的70~80%;B类是年度价值中等的库存,这些品种占用全部库存的30%左右,占总价值的15~25%;C类库存品种,它们只占全部年度价值的5%左右,但却占库存总数的55%左右。除价值指标外,企业还可以按照销售量、销售额、订货提前期、缺货成本等指标将库存进行分类管理。做为一种有效的库存控制技术钢铁企业应该大力推广,以期提高库存管理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备件采购管理水平,需要强化基础工作,需要创新管理模式,需要各部门协调动作,定期评估工作绩效和科学的激励机制。钢铁企业做好备件采购管理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要坚持持续改进的努力,就会为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经济而合理的物资保障。

参考文献:

供应商管理策划篇9

摘要: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以制造商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合作性策略。但是目前多数企业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本文通过对现有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实践性较强的优化方案,使得Vmi模式双方均能实现其目标。

关键词: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

0引言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managedinventory,简称Vmi)模式,Vmi是以制造商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性改进的合作性策略。

1Vmi实施的效益

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带来的收益来自于降低库存、提高竞争力、增进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一是由供应商掌握库存,可以摆脱库存的陷阱。公司不再需要战胜库存资金,不需要增加采购、进货、检验、入库、出库、保管等一系列的工作,能够集中更多的资金、人力、物力用于核心竞争力,从而给整个供应链、包括供应商企业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局面。二是供应商掌握客户的库存,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供应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所以既不会造成超量库存积压,又可以灵活响应市场的变化,即不存在占用资金的问题,也不存在增加费用、造成浪费的问题。

具体效益表现在:

①提高库存的可得性。

②提高服务水平。

③从供应链总体角度降低存货水平。

④提高销售额。

⑤提高供应商的生产稳定性。

⑥增加利润。

2Vmi实施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Vmi对减少供应链中的库存有着积极作用,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缺点:

2.1需求计划仍然是由制造商提出,供应商并没有参与预测和计划的制定。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供应商管理库存。

2.2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匹配不完善。由于制造商和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的差异导致信息系统与实际业务流程不匹配。即便有些供应商与客户是同一集团,采用同一个系统,但是在系统操作中仍然出现很多问题。这其中甚至还存在人员培训不到位的问题,如某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反映Vmi实施问题时,提出“用户在创建计划协议的时候没有参考pR(purchaseRequirement,请购单)做,导致在查询物料可用量的时候,会出现需增,而且用mD04(Sap事务代码,库存需求清单)查看时,会出现很多没法完成的协议,这给用户理解可用量带来很大难度”、“用户在做收货的时候,没有参考计划协议到采购申请,导致收货完也没办法关闭计划协议,而且该协议可继续做交货计划”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实很简单,即用户一定要参考pR做计划协议,并且在做交货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参考协议到采购申请,在做收货的时候根据协议收货就可以了,那样在做完收货后,自动关闭协议,没完成的可通过的关闭pR来实现,这时该协议也无法再做交货计划了。

还有些来自两个公司沟通协调之间的问题、业务操作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而导致系统流程无法执行的问题。

受到信息系统的局限性、信息共享的疑虑等诸多因素,Vmi模式很难推广。

2.3因为供应商并未实际参与到预测中,所以对于促销、多存货来源和季节性因素不会列入考量,造成在存货方面仍会有不平衡的情况发生。

2.4缺乏有效的双赢机制。制造商由于其客户身份,在供应链中处于主导地位,经常发生供应商“被迫”接受“命令”的现象,所以缺乏主动的双赢机制的构建。导致很多企业实施Vmi成了寄售模式,制造商变成了实施Vmi的真正收益者。

如何能使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发挥最大效用,真正实现供应链上的库存降低,提高供应链效率,这就需要对现有的实施模式进行有效的优化。

3Vmi实施优化方案

结合企业运作现况和Vmi实施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优化整个Vmi项目的运作:

①优选合作伙伴;

②完善信息支持,加强信息沟通;

③优化运作流程,建立双赢制度;

④建立合理的风险防范机制。

3.1优选合作伙伴相互信任与信息透明在Vmi的实施中非常重要的,把库存交给供应商管理,就必须优选供应商。

传统的供应商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就是买卖的交易。双方各自拥有库存、设定各自的库存目标和控制策略,加之信息沟通不畅,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需求放大的“牛鞭效应”。例如,某制造商由于临时仓库小,包材中的纸箱用量大、体积大,公司无法存放过多的库存;另外生产计划的经常性变更使得纸箱需求变化特别大,公司常常会发出紧急采购的订单。该公司是其供应商的大客户,又是“兄弟企业”,所以供应商只能“忍受”并尽力满足需求,常常放弃或延误其它客户的订单,为此,供应商准备了大量的纸板(半成品)以防备该公司的紧急订单。

在Vmi的策略下,买方将订单的决策权交给了供应商,相当于是失去了价格谈判中的筹码,这就需要供应商与用户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相互信任,愿意一起改进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实现双赢。

除了相互信任,信息透明也必须有实现的可能性。否则只能空有理念,无法实践。

所以,在选择实施Vmi的供应商时必须慎重。就上述公司目前来说,仍然选择“兄弟”供应商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其他供应商暂不实施。除了合作时间长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是同一集团,所以公司理念、战略是一致的。只有建立战略层面一致的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才能相对直接地控制用户的库存,很好地与用户实现集成和合作,共同在预测、产品设计、生产、运输计划等方面达到“双赢”局面。加之两个企业位置临近,供应商掌握了订单的主动权后,基本可以消除库存,实现Jit(Justintime)的目标。

3.2完善信息支持,加强信息沟通Vmi有效的实施是建立在高质量的信息传递和共享的基础上。因此为了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的信息共享,就必须建立企业间的供应链信息共享系统。

在运作过程中,必须要实现两个基本要求:

一是库存的透明化。库存状态的透明是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的关键。良好的库存状态透明性可以使供应商随时跟踪和检查其客户的库存状态,从而能够快速响应公司的各种变化。二是业务的标准化。沟通的顺畅、业务流程的规范都需要标准化。业务标准化主要又是指订单的标准化:与供应商一起协商确定处理订单业务所需要的信息和库存控制参数,然后建立订单处理的标准模式,最后把订货、交货和票据处理等业务功能集成在供应商处。

Vmi信息技术的实施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这个阶段,一起讨论改进原有业务流程在系统中的运用,确定实施系统所需要的信息,如再订货点、最小补货量和最小补货量等参数,以及物料消耗和补货延迟等数据。另外还需确认参数的维护(包括更新的时间、责任人等)、数据传递的时间和方式。

第二个阶段,可以选择一些补货频率较低的物料进行试验,测试系统是否能按照设计的流程执行,执行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等。对于出现的问题,双方都应积极配合共同商定解决方案。另外在这个阶段,进行人员系统培训,为全面实施做好准备。

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全面实现完整的Vmi系统。在此过程中仍需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优化系统。

3.3优化运作流程,建立双赢制度

3.3.1作业流程的优化Vmi就是供应商等上游企业基于其下游客户的生产经营、库存信息,对下游客户的库存进行管理与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所以供应商必须能够对库存进行“控制”。

上例中的企业Vmi优化后的流程见图2。

在这个流程中库存管理系统是由销售预测和库存管理以及和供应商生产系统共同组成的,实施了Vmi之后,这几个部分的工作主要由供应商和制造商共同协调来完成。首先由制造商提供销售数据,和当时的库存水平以及月生产计划和周计划,然后由供应商的库存管理系统做出决策:如果现有的仓储系统能够满足库存管理系统做出决策所需要的产品数量,就直接由仓储与运输配送系统将产品直接及时配送给制造商,如果现有的仓储系统能够不满足库存管理系统做出决策,就必须通知生产系统生产产品后再通过运输与配送系统及时将产品配送给制造商。其中,在正式订单生成前,还应该交由制造商核对确认,调整后再得出最后订单。

3.3.2双赢机制的建立Vmi运作实施必须双方自觉自愿积极的配合。只有各方均能从中获益,才能真正运行好该系统。前面讲过实施初期制造商是主要的收益者。供应商并没有为Vmi多出来的许多业务而提高售价,只能通过掌握客户的未来需求,提高生产系统和仓储系统的效率来节约成本。

一是给供应商“利润”。Vmi是能够给买卖双方都带来收益的系统,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所带来的供应链利益的上升,应由双方共享,特别是在双方企业的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前期阶段,可能会使得供应链上升的利润大部分被制造商所获取,所以在短期内制造商也应该让渡部分利润给供应商来保证他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积极性和信心。这部分“利润”可以以增加的订单来完成,即减少其他供应商,将某类材料订单全部交给Vmi合作伙伴。

二是长期利益的保证机制。从整个Vmi实施的过程来看,供应商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这主要是因为制造商相对供应商来说是产品的需求方,在整个供应链中属于上游企业,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站主导地位。从长期来看,全面实施Vmi的过程中,双方企业应该对整个利润的分配在责权对等的基础上分配。分配可以根据会计财务系统根据企业成本大小按比例通过签署协议来执行。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分配方式,如实物投资,人员培训或者直接现金分配等。

3.4建立合理的风险防范机制从Vmi的运作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供应商承担了更多的风险,但是制造商也增加了断货的风险,即服务的风险。在实施Vmi的供应链中,供应商和其客户获得的收益和承担的风险是不对等的,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双方应该在签订Vmi协议时就双方的责任和风险分担进行协商,必须建立合理的风险防范机制。只有这样,Vmi系统才能成功运作。

具体的做法有,一是在整个Vmi实施的过程中,规定一系列的条款来规范双方的行为。如例外条款的拟订,一旦出现意外事件需要及时通告双方,通告的渠道和方式;付款条款的拟订:包括付款方式,付款期限的规定等;罚款条约的拟订:包括供应商如果在运输中出现差错如何对其实施罚款;买方企业如果传送错误的产品销售信息如何对其实施罚款等。

二是建立防范风险的机制。如设计利润共享机制;承诺订单全部交给合作伙伴并承诺最小订货量;技术支持等。

只有这样才能使Vmi运作更加顺利,也能体现出该系统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优点。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优化方案,另外实施Vmi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考核和评价供应商的物流运作能力,尤其是运输配送的能力,这对几乎是真正的Jit模式来说非常重要。

供应商管理策划篇10

关键词:火电企业;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企业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这就要求在火电企业的建设上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投入新的设备以及技术,对电力物资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物资采购工作是影响火电企业的电力生产成本和工程建设造价的根本,决定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运行,而整个火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也被电力物资采购影响着。因此,火电企业必须加强电力物资采购的管理,把采购中的风险降到最低,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一、火电企业电力物资采购的风险

(一)概念。电力物资采购的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有可能出现的偏差叫做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电力物资采购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风险,电力物资采购风险并不仅仅限于向供应商购买物品的过程,而是物资从计划采购到使用结束的整个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风险。

(二)分类。电力物资采购风险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内因型风险和外因型风险。

1.内因风险。内因风险主要包括计划风险、决策风险、订货风险、运输风险以及验收和保管风险。计划风险:火电企业为了保证物资的供应会制定物资采购计划,因此在采购计划和物资需求计划的制定上就会存在一些差异,造成风险。例如,市场需求的走势、市场预测以及工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差错等等。因此,采购计划必须在技术上做到科学管理、工作上做到严格要求,才会将计划风险降到最低。决策风险:由于一些企业管理人员的技术问题、业务水平以及对工作的责任心等,使得一些企业的某些决策出现了错误的判断,就会引发风险。订货风险:在电力物资采购的过程中,采购工作人员必须要理解管理人员的意思、按照采购的正确程序进行操作,供应商的选择以及合同的签订一定要按照过关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一旦有所纰漏,就有可能引发相关的风险出现。运输风险:电力物资采购好以后,在运输上一定要做好管理措施,特别是一些专用设备的运输,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出现运输风险。验收和保管风险:电力物资采购回来以后,对种类、数量、价格以及型号规格等方面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符合相关指标的标准后方可入库。检查验收的过程一旦有所疏忽就会有相关的验收风险产生。而入库的物资保管工作也一定要做好,避免物资丢失、变质等风险的出现。

2.外因风险。外因风险主要包括社会风险、供应商风险、市场风险和意外风险。社会风险:部分物资采购法律法规、社会制度以及政策等都会对电力物资采购造成一定的影响,引发社会风险。供应商风险:在电力物资采购过程中,供应商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厂家在产品生产的某个环节上出现纰漏,就会产生物资质量风险。另外,由于相关法律以及管理力度在电力物资采购环节上比较薄弱,这就会使得某些供应商趁机不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从而造成电力物资在价格、质量等方面的风险。市场风险:目前全球的经济形势也会对电力装备这一行业在发展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很多火电企业的大型设备原材料、部件等已经进行全球性的采购,而材料价格的逐渐增长也导致电力物资的成本不断上升。由于来自各方面的经济压力,一些厂家会也因此而采用一些措施来降低成本,使得电力物资的质量受到影响。意外风险:在采购电力物资的过程中,很多自然或人为的灾难是无法避免的,这会给设备带来一定的风险,甚至是损坏,是得物资在订购、运输以及储存等方面出现问题。

二、火电企业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管理

在电力物资采购管理上,如果只对某一方面的风险进行分析的话,是很难解决根本问题的,因此,火电企业在物资采购管理上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以便于从各个环节对采购的物质进行监督管理,使得电力物资在采购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所有风险尽量得到避免和降低。

(一)供应商风险对策。在供应商的选择上要加强考核和选择的力度,为了约束和规范供应商的行为,有必要制定出一个全面的可实施的方案。在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体系和能力进行方面要做好调查和审核中国,要去生产现场对其生产技术和能力进行考察,还要收集行业中对该供货商的评价和业绩情况综合进行盼盼;必须从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时间、产品合格率、合同的履行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特别是一旦出现严重的物资质量问题或供应商诚信危机的情况时,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阻止风险发生。

(二)计划风险对策。物资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制定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工作。电力物资采购工作必须采取计划管理的方式,整个采购过程必须要有严密的计划,并且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采购计划必须要按照需求计划的相关要求制定,结合工程实际所需的物资准确制定出物资需要量与交货日期。此外,一旦原计划发生改变,要对原来上报的采购计划及时进行修改。应急物资方面则需要根据需求制定相应的计划,同时还要对应急物资的新动向随时注意。

(三)采购订货风险对策。在电力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在物资采购的计划落实上,必须按照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标准。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必须采用最强硬的措施和态度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签订和确定相关的技术协议及合同时,必须按照审批的计划进行。在合同谈判过程中,若原定计划有重大改变发生,需办理相关手续,得到批准后才可以签约。

(四)验收和保管风险对策。火电企业对验收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必须提高,有必要做到使工作人员对各类电气设备的用途做到充分了解,以便于提高验收工作效率。保管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要定期巡视和保养设备,防止设备丢失、变质以及灾难带来的风险。

三、结语

在火电企业物资采购的整个过程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相应的风险。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电网能够安全地、稳定地运行,必须加强物资采购风险管理,同时也能使得火电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整体利益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程嘉许,李云峰.“三集五人”体系的理论内涵与战略意义[J].国家电网,2012(3):7879

[2]金锡万.物资采购质量风险防范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1(8):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