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09:46

财政资金统筹整合篇1

XX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云南省88个贫困县之一。全县共有X个贫困乡镇、XX个贫困行政村、XX户XX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14至2018年,累计脱贫XX户XX人、出列XX个贫困行政村、退出X个贫困乡镇,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末的X%降至2018年末的X%。2018年末,全县还有X户X人贫困人口未脱贫、1个贫困行政村未出列。2019年2月,接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委托的第三方评估检查,实现了“零错评、零错退、零漏评、零举证”目标,群众认可度为X%;2019年4月,省委、省政府宣布XX县脱贫摘帽。

为统筹整合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中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国发〔2017〕54号),文件明确要求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实行财政资金精准扶贫。我县积极创新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方案,形成了公开、透明、科学、实效的整合运转体系,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2016年以来我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情况 

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针对目前贫困县涉农资金种类繁多,多头管理、交叉重复、分散使用等问题。按照“制度一个笼子、资金一个盘子、项目一个单子”的思路,统筹整合全县财政涉农资金。充分发挥资金聚集效应和政府投入的主体、主导作用,加大扶贫资金争取整合力度,按照“规划引领、项目跟随规划走、资金跟随项目走”的原则,整合涉农资金主要用于扶贫产业发展和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主体按项目进度拨付资金,明确报账的实施范围、报账程序,充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到应整合尽整合,将扶贫资金专户作为整合资金池,整合的涉农资金先归集到扶贫资金专户,资金安排方案报请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科学统筹分配资金,县财政局收到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后,及时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从扶贫项目库中按计划科学选定扶贫项目,并报扶贫领导小组审批。确保上级专项扶贫资金1个月内安排到相应的责任部门和乡镇,有效提高项目批复时效性和资金分配科学性。2016年至2018年共整合交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林业、扶贫、发改、民宗等各块资金XX亿元。截至2019年X月,已全部整合各级到位资金XXX亿元,资金全部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扶持贫困户产业、小额信贷贴息项目。通过资金和项目整合,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得到增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进一步加快。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涉农资金整合试点,为确保工作高位推进,建立了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涉农资金整合协商机制。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为组长,XX、XX、XX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统筹项目安排,整合资金下达,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着力抓好制度建设。结合中央、省、州有关规定,细化制度建设,制定出台《XX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方案(试行)》(XX〔2016〕90号)《XX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实施办法》(XX〔2017〕88号)《XX县融资资金管理办法》(XX〔2017〕87号)《XX县扶贫资金公告公示制度》(XX〔2018〕30号)和2016年至2019年各年度《XX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XX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资金管理文件,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及要求,实行专户、专人、专账管理,整合资金及时安排到乡镇和县级具体项目实施部门,提出明确资金管理要求,加强跟踪问效,使资金管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三)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严格按照《XX县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认真编制年度资金整合试点实施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和资金使用计划,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加大整合力度。除农业直接补贴、救灾等方面资金外,将能够整合的中央和省、州涉农资金都纳入整合范围,县级财政专项资金也最大程度进行整合。三是突出支持领域。整合资金必须用于脱贫攻坚,重点用于提高农业核心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按照这个要求,我县积极探索整合模式,依托发展规划,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攻坚三大领域整合资金,统筹安排,集中支持。

(四)强化责任约束。一是县级做到不滞留扶贫资金,资金做到及时拨付,各项目实施主体严格按照《XX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XX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结余结转综合治理办法(试行)》(XX〔2018〕2号)的要求,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年末结余、结转不超过8%,整合资金年末结余、结转不超过20%。二是建立健全财政扶贫资金的督查检查机制,根据《XX财政局关于调整局领导及相关股室联系乡镇财政所工作的通知》,开展督导检查,规范资金支付,解决扶贫资金报账不及时、往来款长期挂账、拨款程序不合规、资料不齐备、乡镇部门分工协作不当等问题。分管领导按所联系的财政所亲自带领联系业务股室到乡镇督导检查不少于2次,会同相关部门对扶贫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2018年以来,参与纪委、监委等相关部门督查检查X次、巡察X次。三是主动接受监督,加大公开力度。依据国家、省、州关于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要求,出台《XX县扶贫资金公告公示制度》(XX〔2018〕30号),要求县级主管单位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和单位门户网站,对扶贫资金项目进行公开公示,并保证公示内容长期有效;要求乡镇和村要利用乡镇和村级公务公开栏对各扶贫资金项目进行公开公示。截至2019年10月,已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公开扶贫资金下达文件XX个。

三、存在的困难问题及下步工作措施

(一)存在问题。一是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分散,重复交叉并存,资金整合及监管难。资金多头下达,分散在各个相关部门核算、使用,部分单位和乡镇对财政资金监管认识不到位,项目不组织开工、项目推进缓慢、项目完工不及时组织验收等因素,导致资金不能及时拨付和报账,不能及时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二是由于受区位、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及村集体经济薄弱等因素影响,真正做好资产收益扶贫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难度较大,缺少经济实力雄厚,上规模化生产的大型企业,因经营管理技术差异,经营风险较大,难以确保股份分红稳定增长。三是规范化管理水平还待于进一步提高,乡镇财政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新要求,资金监管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各项基础工作还有待于加强,信息化需要加强培训,工作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业务还需进一步精益求精。

(二)下步工作措施。我县将全面落实“四到县”制度,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和《XX县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XX发〔2018〕14号),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加大扶贫资金争取和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构建支撑有力的财政支农投入保障体系。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增强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围绕资金筹措、分配、监管等财政基本职责,进一步改进作风、落实责任、解决问题、推进工作。二是继续统筹好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巩固脱贫成效。进一步集中资源、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力度,全力支持打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农村危房改造等脱贫攻坚战。同时,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工作力度,努力争取中央、省、州财政更大的支持,进一步压紧压实资金争取责任,强化部门作为争取项目资金的主体,把争取项目资金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三是持续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根据中央和省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要求,参照《XX财政厅关于推进财政涉农资金省级源头整合支持贫困县脱贫攻坚的意见》,进一步完善《XX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方案(试行)》《XX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机制,积极整合行业部门资金。做好涉农资金投入实行股份量化相应制度,配合扶贫、发改等部门完善扶贫项目库,制定财政投入形成资产的股份量化管理办法,将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形成的资金量化给贫困村、贫困户。对纳入整合范围的资金,做到应整尽整,助推全县合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龙山县位于湖南西北边陲,处于湘、鄂、渝三省(州)交界之地,总面积3131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街道)397个村(社区),全县总人口60.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34万人,是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高寒偏远山区于一体的部级深度贫困县。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047户143972人,贫困发生率27.5%,有贫困村227个,其中深度贫困村79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我县坚持以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探索和改革财政涉农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机制,坚持“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有效统筹整合各类资金,切实加大扶贫投入力度,为精准扶贫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2014年减少贫困人口5608户21030人,2015年减少贫困人口5714户23585人,2016年减少贫困人口6739户26142人、退出贫困村35个。2017年,已验收标识拟脱贫对象6676户2813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摘帽32个贫困村。

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现状

龙山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付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贫困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精神,2016年至2017年龙山县共整合财政涉农资金9.22亿元用于精准扶贫,其中2016年整合财政涉农资金4.82亿元,2017年整合财政涉农资金4.4亿元,为全县精准脱贫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2018年预计整合财政涉农资金5.66亿元。

三、整合涉农资金的做法和经验

1、多渠道汇集。一是扎实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凡是国家、省、州要求纳入整合范围的中央20项、省级19项、州级5项,全部纳入统筹范围,根据省州下达的资金计划,只要标注”精准扶贫”的,不论哪个部门的资金,一律直接拨入县统筹整合资金专户,汇集注入精准扶贫的资金池。二是积极争取对口帮扶资金。充分利用国家农业部、长沙市、济南市市中区对口帮扶机遇,加强协调对接力度,争取到了更多的项目资金。2017年,长沙市出台了《长沙市对口帮扶龙山县精准脱贫攻坚专项行动计划(2017年-2020年)》,在市级层面加大对龙山县的帮扶投入力度外,还创新推行了县市区等19单位对口帮扶龙山县17个乡镇以及51个重点贫困村的帮扶新模式。每年,长沙市市本级财政投入龙山县帮扶资金3000万元以上,19个帮扶单位投入龙山县17个乡镇帮扶资金1.7亿元以上,到2020年全市累计投入龙山县帮扶资金将达8亿元以上。济南市市中区自2017年对龙山县对口帮扶,计划到2020年每年投入我县帮扶资金3000万元以上。

2、一盘棋分配。即凡是统筹整合的涉农资金都围绕“精准扶贫”的实际需要来安排,以规划为统领,以政策为导向,以脱贫为目标,以需求定盘子,统筹安排到发展生产、教育脱贫、危房改造、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兜底、乡村旅游、转移就业、生态补偿、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易地搬迁等十一项脱贫工程,既实现了“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又达到了集中投入、统筹安排的效果,避免了“撒胡椒面”、各自为政、浪费资金的问题。

3、一个口支出。即凡是精准扶贫十一项工程的资金,全部从整合资金专户支出,资金流向清楚明了。

4、分行业管理。即项目组织实施打破资金原来的管理权限,专门成立了十一个脱贫工程指挥部,由分管县领导挂帅,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每个指挥部专门负责各自工程的实施和监管,根据行业规定和实际制定项目实施流程,对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直接负责,充分发挥了行业部门的技术和管理优势,避免出现同一项目多头监管、拼盘投入、职责不清、标准不一的混乱局面。

5、多举措推进。一是出台了管用、切实可行的《龙山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考核办法》、《龙山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二是严格执行项目公示公告制度。三是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制度。四是对统筹整合资金支出进度催办督办,切实保障项目落到实处。五是严格绩效考核。将整合资金绩效考评工作纳入县政府绩效考核目标管理。

四、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中的存在的困难

龙山县是深度贫困地区,经济基础弱,加上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民生事业投入等历史欠账过多,龙山县精准扶贫资金的供需缺口较大,资金不足仍然是龙山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压力大。我县支柱财源和新兴财源不多,税收增长缺乏强有力骨干企业的支撑,再加上各类刚性支出、法定支出等不断增加,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造成基层财政较大财政压力。

二是扶贫项目贷款暂停发放影响巨大。2017年,龙山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精准扶贫贷款11.9亿元(农村基础设施贷款10亿元和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贷款1.9亿元),目前已使用贷款4.31亿元(农村基础设施贷款3.15亿元和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贷款1.16亿元),还可继续报账使用3.8亿元,因国家债务政策影响,剩余3.79亿元贷款额度已确定不能继续发放使用,将对2018年相关项目实施造成直接影响。

三是政策与资金不匹配导致缺口大。造成精准扶贫资金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政策、无资金、须完成”项目的实施或者“有政策、资金不足、须完成”项目的实施。如乡村旅游方面,县级旅游专项资金年均只有100万元左右,但每个村寨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需求最少达到200万元,3个旅游精品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资金缺口就达600万元。如教育扶贫方面,乡村特岗教师要求与其他乡村教师同岗同待遇,但中央和省级下拨标准是每年28000元/人,要实现当地教师同待遇的6-7万元,每人每年缺口3万元以上,缺口近800万;学前免保教费,1500元/人、年,缺口近800万。如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上级几乎没有资金支持,县级自筹资金压力很大。

四是民生保障资金缺口大。根据中央、省要求,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只能用于发展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根据我县实际,结合龙山县“十三五”扶贫规划,为确保完成“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任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转移就业、生态补偿、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方面也有支出的刚需,而民生保障方面的资金靠上级专项不能满足脱贫攻坚的需要,预计2018年我县精准扶贫民生保障资金缺口2.1亿元。

五、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建议

财政资金统筹整合篇2

一、资金监管力度不够。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投入力度,涉及乡镇的财政资金,除了乡镇财政直接管理的各项惠农补贴外,还有土地部门负责的土地整理资金、卫生部门负责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以及水利部门负责的低丘田改造、大中型水库加固维修资金等。多数项目资金归口部门管理,乡镇财政在监管方面“插不进手”,导致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难以充分发挥涉农资金的整体效益。特别是在新农合基金监管方面,基层财政反映很大。目前,乡镇财政所只负责新农合基金的征收,管理、审核、使用由镇合管办和镇卫生院负责,乡镇财政所无权过问。

二、支农资金缺乏有效整合。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条块分割,资金整合的体制障碍较大。支农资金的使用涉及众多部门,部门内涉及各个业务归口管理单位,上下级垂直对口管理,加之各项支农专项资金都有专门的用途,地方政府难以统筹安排,不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导致很多部门支农惠农资金浪费多、使用效益低。如某区水利部门负责的水利建设和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资金每年高达4000多万元,而这些资金在使用上各自为战,大都投入到配渠的维修和某一渠段建设,不考虑整个渠系的建设情况,致使投入的资金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益。

三、乡镇财政建设落后,不能满足职能转变的需要。

一是管理体制不明确、工作经费无保障。目前,襄阳市乡镇财政所有的由县垂直管理,有的由县乡共管,有的完全下放乡镇管理,没有按照省财政的规定统一划归到各县市区农村财政管理局管理,导致基层财政管理上下难以协调统一,上级财政对基层财政管理、指导和监督的难度加大。农业税取消后,长期以来维持乡镇财政所运转的农业税征收经费没有了,而上级财政也没有给予相应的工作经费,不能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留下了隐患。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乡镇财政所办公、居住用房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当一部分年久失修,而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按规定从农业税附加中安排的房修费随之取消,近年来上级财政也没有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镇财政所基础设施建设,基层财政的办公、生活条件和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导致基层财政干部情绪大,思想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是机构性质和人员身份模糊不清。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所经历了改革分流定编定性,但到目前,乡镇财政所的机构性质仍然模糊,既不是事业单位,又不属于参公单位。对上已经和经管站合并,但在实际运行中还是各行其事。

针对乡镇财政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议尽快出台有关政策和措施,确保乡镇财政健康发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

一、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确保乡镇财政管理到位。

健全完善乡镇财政管理制度,把镇、村两级干部工资、公用经费支出的测算、审核、认定,乡镇事业单位发展支出、村级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补助的核定和村级各项财政性资金的监督与管理,乡镇政府采购性支出管理,乡镇财政所建设等统一归口到农村财政管理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并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确保乡镇财政管理到位。明确乡镇财政干部身份,将乡镇财政所按现有的职能纳入参公管理或者按局属二级单位模式纳入事业单位管理,从根本上明确乡镇财政干部身份和地位,调动乡镇财政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要提高乡镇财政干部待遇,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财政办公、生活条件。

二、加大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力度,全面落实“乡财县管”。

借助国库集中收付平台,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把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延伸到乡镇,真正实现各项惠农资金、公用资金、项目资金直达到个人、供应商和项目。同时,强化对乡镇新农合基金审核、拨付使用过程的监督管理。建议把乡镇新农合基金的审核、使用纳入乡镇财政的监督之下,由乡镇财政所派专人负责组织、协调新农合基金使用的审核与监督。

三、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其使用效益。

全面清理、归并涉农资金,在预算编制环节进行整合和统筹安排。减少涉农资金的交叉重复,必须理顺资金渠道,规范资金用途。因此,重点要对涉农资金的设立依据、来源渠道、投入规模、执行期限、支持对象、支出用途和使用管理方式等认真梳理,摸清情况。在此基础上,按照“该撤消的撤消,该压缩的压缩,该保留的保留,该增加的增加”的要求整合。对性质相同、用途相近、使用分散的涉农资金进行归并,或按资金用途重新分类;对不符合公共财政支持方向或已经完成目标任务的涉农资金,转变其用途。对归并或重新分类的涉农资金,进一步明确支持对象、扶持环节、投入重点、补助标准、资金用途等。按照“区分支持领域,部门归口管理;存量保持不变,增量规范安排;强化沟通协调,统筹安排使用”的原则,积极推进财政部门内部涉农资金的整合和统筹安排。

财政资金统筹整合篇3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惠农补贴的增多,乡镇财政资金规模日益扩大,加之农业部门的农村经管站并入,乡镇财政所的工作量加大,承担的职能也越来越多,既要落实惠农政策和惠农补贴、开展涉农资金监管,又要抓好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征收、落实农村综合改革及管理任务,等等。全市基层财政干部努力适应职能转变,积极发挥基层财政服务、管理和监督的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是,乡镇财政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资金监管力度不够。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投入力度,涉及乡镇的财政资金,除了乡镇财政直接管理的各项惠农补贴外,还有土地部门负责的土地整理资金、卫生部门负责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以及水利部门负责的低丘田改造、大中型水库加固维修资金等。多数项目资金归口部门管理,乡镇财政在监管方面“插不进手”,导致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难以充分发挥涉农资金的整体效益。特别是在新农合基金监管方面,基层财政反映很大。目前,乡镇财政所只负责新农合基金的征收,管理、审核、使用由镇合管办和镇卫生院负责,乡镇财政所无权过问。由于监管缺位,导致新农合基金在使用上随意性很大。部分惠农补贴资金也缺乏财政监管。一是水稻保险、能繁母猪保险补贴监管不到位。在水稻保险方面,由于农民自身管理到位,目前水稻受灾特别是大面积受灾的极少,再加上受灾后鉴定难、赔付低,农民对水稻保险有抵触,不愿投保。保险公司按照全市水稻的总面积收取保费和申报财政补贴,不据实赔付,而是按每个乡镇收费总额返还一定的资金,由乡镇自行决定赔付数额,导致农民受灾后赔付不到位。在能繁母猪保险方面,按照规定,保险公司必须上门逐户登记、签订合同,每头猪赔付在800—1000元,但保险公司认为工作量大、利润较低,不愿意开展。目前很多农民交了保费,保险公司却无户头。由于监管不到位,保险公司在申报财政补贴时,不是按实际投保头数,而是按全市养殖总数来申报,存在着套骗财政补贴的现象。二是农机补贴和良种推广资金监管不到位。资金由各县市区财政局业务科室直接拨付到农机、农业部门,资金的管理、使用、审核由农机、农业部门说了算,由于财政部门未参与监管,资金使用不公开、不透明,随意性很大,相当一部分财政专项资金流失或被挪用。

第二,支农资金缺乏有效整合。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条块分割,资金整合的体制障碍较大。支农资金的使用涉及众多部门,部门内涉及各个业务归口管理单位,上下级垂直对口管理,加之各项支农专项资金都有专门的用途,地方政府难以统筹安排,不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导致很多部门支农惠农资金浪费多、使用效益低。如某区水利部门负责的水利建设和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资金每年高达4000多万元,而这些资金在使用上各自为战,大都投入到配渠的维修和某一渠段建设,不考虑整个渠系的建设情况,致使投入的资金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益。

第三,乡镇财政建设落后,不能满足职能转变的需要。一是管理体制不明确、工作经费无保障。目前,襄阳市乡镇财政所有的由县垂直管理,有的由县乡共管,有的完全下放乡镇管理,没有按照省财政的规定统一划归到各县市区农村财政管理局管理,导致基层财政管理上下难以协调统一,上级财政对基层财政管理、指导和监督的难度加大。农业税取消后,长期以来维持乡镇财政所运转的农业税征收经费没有了,而上级财政也没有给予相应的工作经费,不能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留下了隐患。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乡镇财政所办公、居住用房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当一部分年久失修,而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按规定从农业税附加中安排的房修费随之取消,近年来上级财政也没有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镇财政所基础设施建设,基层财政的办公、生活条件和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导致基层财政干部情绪大,思想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三是机构性质和人员身份模糊不清。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所经历了改革分流定编定性,但到目前,乡镇财政所的机构性质仍然模糊,既不是事业单位,又不属于参公单位。对上已经和经管站合并,但在实际运行中还是各行其事。针对乡镇财政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议尽快出台有关政策和措施,确保乡镇财政健康发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

第一,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确保乡镇财政管理到位。健全完善乡镇财政管理制度,把镇、村两级干部工资、公用经费支出的测算、审核、认定,乡镇事业单位发展支出、村级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补助的核定和村级各项财政性资金的监督与管理,乡镇政府采购性支出管理,乡镇财政所建设等统一归口到农村财政管理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并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确保乡镇财政管理到位。明确乡镇财政干部身份,将乡镇财政所按现有的职能纳入参公管理或者按局属二级单位模式纳入事业单位管理,从根本上明确乡镇财政干部身份和地位,调动乡镇财政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要提高乡镇财政干部待遇,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财政办公、生活条件。

第二,加大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力度,全面落实“乡财县管”。借助国库集中收付平台,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把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延伸到乡镇,真正实现各项惠农资金、公用资金、项目资金直达到个人、供应商和项目。同时,强化对乡镇新农合基金审核、拨付使用过程的监督管理。建议把乡镇新农合基金的审核、使用纳入乡镇财政的监督之下,由乡镇财政所派专人负责组织、协调新农合基金使用的审核与监督。

第三,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其使用效益。全面清理、归并涉农资金,在预算编制环节进行整合和统筹安排。减少涉农资金的交叉重复,必须理顺资金渠道,规范资金用途。因此,重点要对涉农资金的设立依据、来源渠道、投入规模、执行期限、支持对象、支出用途和使用管理方式等认真梳理,摸清情况。在此基础上,按照“该撤消的撤消,该压缩的压缩,该保留的保留,该增加的增加”的要求整合。对性质相同、用途相近、使用分散的涉农资金进行归并,或按资金用途重新分类;对不符合公共财政支持方向或已经完成目标任务的涉农资金,转变其用途。对归并或重新分类的涉农资金,进一步明确支持对象、扶持环节、投入重点、补助标准、资金用途等。按照“区分支持领域,部门归口管理;存量保持不变,增量规范安排;强化沟通协调,统筹安排使用”的原则,积极推进财政部门内部涉农资金的整合和统筹安排。#p#分页标题#e#

财政资金统筹整合篇4

一、市级统筹的范围与形式

根据现行国家、省、市有关法规与政策规定,市本级和所辖各县(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统一制度、统一参保缴费政策、统一缴费费率、统一待遇支付项目和计发办法、统一业务经办流程、统一基金管理。

二、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与使用

(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纳入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以下简称“财政专户”)集中收付,基金由市统一管理和使用,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具体经办相关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和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分别设立“财政专户”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户”(以下简称“支出户”),建立本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账务,分级核算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和结余,按月与市财政局和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对账。

(二)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各级地税部门负责征收,进入同级国库。县(市)地税局征收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县(市)国库每旬一次直接上划到市财政专户。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进入市财政专户,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其他收入进入各级财政专户,按季划入市财政专户。

(三)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各地当年预算,并结合实际上划到市财政专户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收入以及上级专项调标补助到位资金,每月5日前向市财政申报各地本月发放基本养老金的用款计划,市财政部门经审核后将资金分别拨付到市支出户和各县(市)财政专户。市财政拨付的资金,少于县(市)当月实际发放基本养老金的部分,由县(市)财政负责筹措资金垫付,年终统一结算。各县(市)支出户中留存1-2个月的基本养老金发放所需资金。

(四)实行市级统筹前,各县(市)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由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审计后,实行统一管理,由市财政局按各县(市)政府指定的国有商业银行设立市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积累基金分户,按县(市)分帐核算,用于弥补市级统筹后各县(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各县(市)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审计后,其短缺资金,由县(市)财政负责补齐。

市级统筹后,各县(市)超额完成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目标任务数而形成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结余部分,按县(市)结转60%,划入县(市)积累基金分户,用于弥补县(市)以后年度出现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

三、养老保险业务管理

(一)实行市级统筹后,养老保险业务仍由市、县(市)分级经办。县(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隶属关系不变,养老保险业务实行同级劳动保障部门和上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双重领导。

(二)建立市、县(市)养老保险计算机网络系统,养老保险业务全面实行电算化管理,各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要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各项基础数据,规范基础数据的日常管理,做好数据资料的传递工作。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要整合全市基本养老保险数据库,定期对全市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软件维护。

(三)实施市级统筹后,职工退休审批工作按现行审批权限办理。符合正常退休条件的参保人员,由当地劳动保障局审批。各县(市)从事特殊工种或因伤、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参保人申请办理提前退休的,先经当地劳动保障局审核后,报市劳动保障局审批,审批程序仍按原规定执行。

四、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

(一)市级统筹要实行严格的年度资金预算制度。各县(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年初要编制年度基金收支预算,经同级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审核后,由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审核汇总并负责编制全市年度基金收支预算,经市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经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二)各地编制的年度基金收支预算,要以确保养老金发放为原则,以市下达的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考核指标为依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经市政府批准后,原则上不再调整和追加,遇到特殊情况确需调整和追加的,由县(市)劳动保障局会同财政局提出申请,经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审核,报市劳动保障局会同市财政局、市地税局等有关部门研究后,报市政府批准。

(三)中央、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调标补助部分列入各地年度基金收入。县(市)在完成养老保险费征收目标任务后,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不足部分即预算收支缺口,经市级统筹基金综合平衡后,由市级统筹基金、县(市)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分户资金(或同级财政)按比例分担,一年一定,具体分担比例由市劳动保障局与财政局每年测算后报市政府批准确定。

(四)各县(市)因未完成养老保险征收目标任务而增加的资金收支缺口,由县(市)自行解决,可在本地历年基金结余中支付,不足部分由同级财政予以承担。

(五)各级财政要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调整支出结构,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加大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存在缺口的县(市),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应确定本级财政用于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额度。

五、养老保险工作指标考核

(一)市政府建立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召集,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人行等部门定期参加协调解决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和市级统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养老保险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进一步完善市级统筹制度。

(二)市劳动保障局、地税局、财政局每年初根据省下达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征收任务数,结合县(市)上年度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征收、清欠和扩面等工作情况及县(市)统计部门公布的有关统计数据,报市政府批准,对各县(市)联合下达年度基本养老保险费征收目标任务。

(三)市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合作,密切配合,建立市级统筹日常考核机制,定期对各县(区)的市级统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检查。

(四)市级统筹列入各级政府工作责任考核范围,实行目标管理。市政府每年对市级统筹工作目标任务进行综合考评,通报表扬完成目标任务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县(市),对未完成市级统筹工作目标任务的县(市),进行通报批评,并按目标管理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因国家政策调整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引起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较大变动时,经市级统筹联席会议审定,可对相应考核指标进行调整,同时按预算管理程序相应调整当年预算。

六、工作责任与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实行市级统筹后,各县(市)政府仍作为本地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的第一责任人,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各级劳动保障、地税部门要切实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管理,强化缴费基数、缴费人数稽核,促进基金稳步增长。同时要着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劳动者的参保工作,努力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各地要健全日常考核制度,对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实行目标管理。

(二)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础管理工作,各县(市)政府要按有关要求,尽快完成对本地基本养老保险网络硬件的投入,市与县(市)要尽快实现计算机信息系统互联,业务上实行实时动态管理。

(三)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工作的管理,严格控制企业职工提前退休。市劳动保障部门定期对县(市)退休审批工作进行检查,对违规办理退休的,应严肃查处。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办理提前退休或其他增加统筹基金支付的,一经查出,应追回多付款项,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四)严格执行基本养老保险各项政策,确保全市参保、征缴、支付等方面的政策统一。市级统筹后,各县(市)原则上不得出台地方性养老保险政策规定,特殊情况下确需出台相关规定的,出台前应报市劳动保障局审核;以前出台的政策与省、市有关规定不一致的,要认真清理并按省、市规定调整。纳入市级统筹的基本养老金统筹支付项目和标准,由市劳动保障局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统一确定。基本养老金调整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统一执行。市级统筹前,县(市)欠发的基本养老金和统筹项目内的其他待遇,由同级政府负责解决。

(五)县(市)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要统一认识,共同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对因工作不到位,引发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或其它恶性突发事件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六)为促进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开展,市政府按养老保险费实际征收总额的1‰安排奖励经费,对经年终考核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市本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予以奖励及补充办公经费。奖励经费的来源由市财政部门从本级预算中列支,直接拨付至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各县(市)应在完善过去已有的有关奖励或经费补助办法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具体奖励办法。

七、其他

(一)本办法实施前,对已经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在全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一政策未出台以前,暂按原办法纳入统筹范围。

财政资金统筹整合篇5

关键词: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转轨成本;财政补贴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6―0043―05

一、文献综述

2008年3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设定了实现省级统筹的时间表,即到2009年,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应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争取到2012年实现全国统筹。可以说,统筹层次成为贯穿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过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理论上,大多数学者都主张尽快提高统筹层次,近期目标是实现省级统筹,最终实现全国统筹。李珍认为应把省级社会统筹建成为社会保险实体机构,而不是一个省级准备金制度或再保险制度,应该把省级统筹做实。冯兰瑞指出:社会化是社会保障的本质特征,统筹层次提高就是社会化水平提高。”陆解芬、朱玉林指出省级统筹存在许多弊端,认为应建立全国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万春、邱长溶的研究明确指出建立全国统筹是健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保障,并认为我国具备实现全国统筹的条件。

但在长达十几年之久的过程中,中央政府数次提出实现省级统筹的目标,却未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王晓军认为:由于不同地区在历史债务、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待遇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过去长期以来形成的中央、地方、企业、个人等不同的利益格局严重制约了统筹层次的提高。江春泽、李南雄认为实行省级统筹会出现多方面利益的矛盾和摩擦。

二、统筹层次问题的实质

需要澄清的是,人们通常所讲的“统筹”一词有两个隐含的意思:一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统一筹集和调配使用资金,二是集中管理和运营资金。具体来讲,统筹层次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四统一”,即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调剂使用基金。“统筹层次”问题的实质是各级政府怎样配置养老保险的事权和财权,以及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运营体。各级政府在养老保险制度中责权划分,集中体现在统筹层次上,它是整个制度的“牛鼻子”。也就是说,统筹层次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它是养老保险各项责权在政府间搭配结果的反映,统筹层次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各项养老保障责权在各级政府间的合理划分,是各方利益平衡的结果。单纯的以提高统筹层次为目标的政策,如果不以各项责权在政府间的合理配置为依托,最后只能是无疾而终或者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换句话说,如果政府间各项责权得到合理、清晰的界定,统筹层次也就会迎刃而解。

当前,我国政府间养老保险责权划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第一,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问题悬而未决,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目标定位。第二,各级政府间的财务责任划分模糊。实际上,这两个问题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而且互为影响,互为前提。统筹层次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以清晰界定各级政府财务责任为前提,否则容易形成对某级政府财政的过分依赖以及某级政府的“道德风险”行为。而各级政府财务责任的界定又离不开统筹层次的合理定位。第三,养老保险滚存结余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巨额资金分散在各统筹单位,成为地方政府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既得利益,阻碍了统筹层次的提高。因此,无论是从当前改革的推进和完善,还是基于养老保险制度长期的可持续健康运行,以统筹层次的调整为“牛鼻子”,在明确转轨成本筹资渠道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在财政补贴方面的责任,并建立有效的养老保险结余资金的管理体制,将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问题的产生机理:基子政治经济环境的分析

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问题的产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与其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对制度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找到符合现实需要的解决问题之路。国外许多学者的研究证明了政策环境对于制度绩效和制度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学者雷根强、苏晓春的研究也指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程离不开既有的财政体制的影响,制度改革会直接或间接的触及财政利益在各级政府间的分配。

从政治角度看,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是一切权力的拥有者和责任的承担着,地方各级政府受中央的委托承担相应的责任,二者之间是一种授权关系,遵循下级服从上级的政治传统,并且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官员的任命拥有决定权。从经济角度看,我国采取的是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有其独立的财政收入来源和支出项目,具有联邦主义特色,许多学者称之为“财政联邦主义”或“准财政联邦主义”。虽然学者们对我国财政联邦主义实现程度存在争议,但是,不可否认,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大一统”的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已经被财政分权制度取代,地方各级政府都有其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支出责任,成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行为主体。这样一种政治、经济环境格局,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有些地方政府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积极承担养老保险财政补贴责任

由于GDp导向的政绩观,使得有些地方政府更倾向于短期内能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项目,而对于养老保险支出等纯消费性或无法产生即期经济利益的支出项目则缺乏激励。此外,由于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使有些地方政府考虑,在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中,中央政府出于政治稳定和政府合法性的需要,将在养老保险制度中承担财务“兜底”责任。

这样导致了有些地方政府不积极分担养老保险收支缺口的补贴责任,而是将责任层层上推至中央政府。自1997年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来,中央政府的财政补贴逐年增加,尤其是自2001年以来,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政府补贴责任,而地方政府的财务责任则相对降低。到2006年,中央政府累计用于弥补养老保险收支缺口的资金高达3062.3亿,其中2001年到2006年五年间就高达3049.9亿元;而地方政府财政补贴为942.1亿元,其中2001年到2006年支出451.7亿元,仅占同期中央政府支出的14.8%。1997年以来的近10年,地方政府用于补贴养老保险收支缺口的资金为中央此项支出的30.8%。而与此同时,掌握在地方政府社保部门手中的养老保险结余资金逐渐增多,到2006年,滚存余额高达5489亿元。

此外,在制度转轨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各级政府应该承担的转轨成本责任以及资金筹措渠道,有些

地方政府官员在GDp导向下,宁愿挪用个人账户基金用于当期养老金的发放,也不愿意从财政预算中拨款补贴,偿还历史债务,造成个人账户空账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06年底,已经高达8400亿。

(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影响了统筹层次的提高和各统筹地区结余资金的上解,容易产生“鞭打快牛”的逆向激励

财政体制是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后,经过数次财政体制调整,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已基本建立了分权制财政制度。财政制度调整的实质是各级政府经济利益的变革,而财政体制的变革又进一步影响了政府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

分权制财政体制是导致统筹层次难以提高的根源所在,因为统筹层次意味着财政“兜底”责任,在哪一级统筹就要哪一级财政负责。对于省级政府而言,在没有外力的强有力推动下,其缺乏促成省级统筹的动力。

此外,在这种分权制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之间缺乏合作的基础,不可能产生一个地方政府之间的直接转移支付制度,这也是在分权制财政体制下统筹层次难以提高的又一表现,即年龄结构轻、养老金支付压力小的地区不希望将结余资金调剂用于老龄化程度高、养老金支付压力大的地区。

(三)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基于特殊利益驱动,违规使用养老保险基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像00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08年底,我国养老保险滚存余额达9931亿元。而这些巨额资金被分散在全国2000多个地、县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作为掌握在地方社保经办机构手中的资源,给其带来了很大的部门利益;同时,由于我国社保管理体制中客观存在的“政资不分”、“执监不分”等问题,即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资金管理职能分配不清,基金投资运营权和运营监管权分配不清,使得这部分资金又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挤占挪用等违规使用养老基金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审计报告,1996年全国发现被挤占挪用的社会保险基金近60亿元。2006年,上海社保案的披露则更将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分散掌握在地、县级经办机构手中的养老保险基金,成为阻碍统筹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地方既得利益最直接的表现。

四、统筹层次问题的解决思路

统筹层次的实质是政府间财权和事权的合理配置,它的解决有赖于诸如转轨成本、财政补贴责任以及养老保险结余资金管理体制等问题的有效解决。

(一)关于转轨成本的责任承担

转轨成本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的基础性问题,根据专家测算,我国转轨成本的规模约3.7万亿元。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对于解决转轨成本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各方已基本达成共识。据统计,2006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9万亿元,如果按照10%的比例划拨国资,那么可以获得大约3万亿的所有者权益,这个数据与我国转轨成本的测算规模大致相当。但是,如果仅靠中央的力量,则相差甚远。截止2006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为12.2万亿元,如果按照10%的比例划拨国资,也仅能获得1.2万亿的资产用于偿还转轨成本,仍有大约2.5万亿的差额。因此,在推进提高统筹层次的过程中,必须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在偿还转轨成本方面的责任,按照一定比例划拨央企和地方国企资产充实社保基金。为了与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相匹配,因此建议:划拨的中央企业资产交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运营,而地方国有企业资产则由省政府委托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当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现后,各省划拨的国资也应交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统一管理。

划拨国有资产筹集社保基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筹集转轨成本,保证制度转轨期养老保险财务收支的大致平衡。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划拨的国资不能迅速转变为现金流,用于当期养老金收支缺口的弥补。为此,需要各级政府动用财政资金来弥补当期收支缺口,根据财政部预测,到2010年,统筹基金收支缺口将达4080亿元,这就给政府当期财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如果完全依靠财政补贴,这意味着制度中的“新人”和“中人”承担了几乎所有的转轨成本,而制度转轨结束后,下一代人的负担则相对较轻。美国著名社会保障研究专家费尔德斯坦的研究指出:由于制度转轨的收益将由几代人共同分享,因此,转轨成本由几代人来共同承担是合理的。因此,基于代际公平的考虑,应该合理确立转轨成本的偿还方式。

基于个人账户资金周期长与偿还转轨成本的长期性特点,借用部分个人账户资金来弥补当期统筹账户的收支缺口,待劳动者年老退出劳动领域时,也是三四十年之后的事情,那时可以通过变现国资等方式来偿还借用的个人账户资金,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当期政府的财政压力。由于通过此种方式形成的个人账户“空账”责任明晰,而且有相应的资产作为保证,不会影响人们对制度的信心,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参保积极性。

(二)政府财政补贴责任

当前,“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的省份大多以5%为标准,因此,有关政府财政补贴责任的计算也以此为基础。由于将各地、县划拨的国资由省政府统一经营管理,因此,财务补贴责任的测算仅集中于中央和省级层面。

以2006年全国各地养老保险收支情况为基础,可以得出各地需财政资金补贴的规模(见表1)。2006年养老保险的实际收支情况为,养老金收入6310亿元,其中征缴收人为5215亿元,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资金为971亿元,其他来源收入为124亿元,因此,如果按照统筹账户比重23%计算,考虑到北京、广东、浙江三省的统筹账户存在结余,而未实现全国统筹的情况下,这部分资金无法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使用,则需要政府财政补贴的资金为677.8亿元,比当年实际政府负担降低近25%。如果可以实现全国统筹的话,政府的财政补贴资金仅需要489.1亿元。

从各省当期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来看,负担较重的省份依次为、青海、黑龙江、辽宁、海南、湖北、湖南、新疆、重庆、吉林,需要政府财政资金补贴的规模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8%,其中前八个省负担率超过10%。而北京、广东、浙江三省则存在资金盈余。此外,山西、江苏、福建、山东、宁夏五省的财政压力也较轻,都低于4%。其余13个省的负担率集中在5%-8%。

对于这部分财政补贴应如何在政府间划分,应该综合考虑各省的负担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来看,负担较重的10个省份多为历史负担较重的重工业区和经济欠发达省份,对此,中央政府负担的比重应当适当扩大。而负担较轻的八个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比如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省为经济发达地区,对这些省份中央政府负担的比重应适当降低。其他的13个省则应该介于二者之间。从2001年开始在辽宁、吉林、黑龙江试行的东北试点方案中,按照3%或5%的比例做实个人账户后统筹账户的资金缺口采取75%:25%的比例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责任,这可以作为中央和地方责任划分的基准。对于负担较轻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6个省(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且属于煤炭资源性地区,宁夏属于经济欠发达民族地区,故将其作为负担居中的省份考虑),可以采取25%:75%的比例划分。其他的15个省可以采取50%:50%的划分比重。当然,最终财政责任承担比例的确定应以协商为基础,上述比例仅提供参考。

(三)各统筹地区余资金问题及其个人账户的投资运营体制

分散掌握在地、县级经办机构手中的养老保险基金,成为阻碍统筹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地方既得利益的最直接的表现。为了解决这一制约统筹层次提高的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明确这笔资金的性质,进而确定合理的管理体制。

财政资金统筹整合篇6

【关键词】财政经营财政财政收入

一、对“经营财政”理念的基本理解

财政是代表政府经营所辖区域内国有钱、财、物的一种管理活动,从这一点讲,财政不仅要守财,更重要的是要生财,要用资本运作的方法经营财政。“经营财政”从理论上讲,就是把政府的资产、资源当作资本来进行市场运作,通过营运来实现国有资产、资源的转换和增值,实现财政增收、资本裂变的财政行为。通俗点说,是让一切国有资产、资源在市场化的运转中实现保值、增值。“经营财政”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不单指经营国有资产资源,更包括经营财政资金、政策,让公共财政最大限度地发挥对整个社会生产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和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换句话说,就是让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和“小马拉大车”,无限放大资金使用功效。

二、解决“钱从那里来”的初步想法

(一)拓宽财力渠道,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将税收收入、社保基金收入、非税收入(含政府性基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和政府性债务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管理,统筹安排运用,统一监管和资金调度,增强政府统筹能力。

二是积极推进跨类别、跨部门和部门内的财政性资金大范围整合。将同一使用方向的预算内、预算外资金和政府基金等整合到一起,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管理的同一类资金整合到一起,形成合力,集中用于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项目,解决重点问题。

三是适度经营财政专户资金。要用经营的理念指导国库改革、促进财政专户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可以在确保专户支出的前提下,采取财政专户资金存款银行招、投标等方式进行资本运作,以实现国库闲置资金余额最小化,投资收益最大化。

四是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要健全公共支出制度,按照公共财政和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清理和逐步剔除不属于公共财政范畴和不符合统筹发展方向的支出,盘活资金存量,用好资金增量,坚决砍掉那些无明确用途和明显效果或作用不大的资金项目,集财力办大事。

五是既要坚持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信贷资金,又要有防范财政风险的意识,积极稳妥地利用银行信贷资金,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以补充地方政府对项目投资财力的不足,壮大地方经济。

六是建立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和管理机制。要按照改革要求抓紧研究建立绩效评价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对“大事”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项目执行单位进行奖惩,促进财政资金绩效水平的提高。

七是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完善转移支付体系,构建乡镇(街道)财政自我发展、自求平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特别要针对事业经费中“人头费”支出比重大、真正用于统筹发展支出比重小的现状,完善“增人不增补助,减人不减补助”的机制,鼓励乡镇(街道)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压缩行政成本。通过财政经费“倒逼”机制,逐步解决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增长过快的问题,从体制上保证把财政的钱实实在在地用于促进统筹发展和为老百姓服务。

(二)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建立国有资本投资经营新体系

一是彻底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存量资产管理体制。首先将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存量资产所有权属变更,统一变更为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所有;其次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对变更后由其统一所有的存量资产进行统一配置;最后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委托或成立资产经营公司,对搬迁后以及目前闲置的资产统一进行出租、出售经营,经营收益直接上缴财政专户。

二是用市场经济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对国有资产进行集聚、重组和运营,充分利用产权市场盘活和优化资产,通过存量吸引增量,使国有资产充分运作起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前,许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程大、耗资多,单靠财政投入显然独臂难支、难以为继,只有采用资本营运保值增值、滚动发展的办法,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实现效益最大化。政府对需要财政性资金投入的项目,应尽可能由原来的直接拨款改为通过投资公司进行投资。政府在项目建设初期投入一定财力,待时机成熟后通过转让股份成功退出。投资公司不能仅以融资为目的,而应以融资为手段,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以投资参股、授权经营等形式参与相关项目建设,并通过“投入——运营——增值——退出——再投入”的运作方式,变一次性投入为循环投入,扩大政府资金的滚动放大效应。

二、充分挖掘政府资源潜力,抓住新的收入增长点

政府资源是政府直接掌握的最大财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政府资源能够快速有效的转变为财政收入。

一是加强政府对城市土地供应的调控,全面建立起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由政府统一规划、征用、开发和出让,并加强和规范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征收管理,把土地收益真正集中到政府手中。

二是盘活城市无形资产,如对城市出租汽车经营权、重要公共建筑物冠名权、城市道路及路牌冠名权、重要公共场所广告权等通过转让、拍卖、租赁等形式,公开推向社会,实行有形化运行,开发城市资源的潜在价值。

三是对全市矿产资源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拿出矿产资源使用规划,统一事权、统一管理,规范拍卖程序,缩短转让期限,提高拍卖价格。

三、发挥财税政策杠杆效应,聚集社会资金

一是要把各类经济扶持政策整合起来,建立绩效评估体系,讲投入产出比,算政策效益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政府先行投入启动资金或以财政贴息、担保等办法,带动民间投资,实现“政府资金搭台、民间资金唱戏”,提高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从而促进地方经济振兴和发展。

二是清理和规范部分财税优惠政策。要对先行的税收优惠措施进行合理性论证分析,取消一些无效的优惠项目。对合理的减免优惠应尽量法制化、规范化,避免随意性。

财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政策手段,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要有强大稳固的财政作保障。面对宏观调控的日益趋紧,面对严峻的土地政策,要保障今后五年发展的资金需求,我们财政部门必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统筹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增强我市财政实力,建立“大财政”格局,做好“经营财政”这篇文章,为打造“富裕阳光之城”开好局、起好步,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文婷.完善财政资金管理的具体对策.财政监督,2006,08.

财政资金统筹整合篇7

一、广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

2008年、2009年、2011年广西分别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分别简称“城镇居民医保、新农保、城居保”)的试点工作;并在2008~2009年两年内实现了城镇居民医保制度从试点到全覆盖;从2009年开始用了3年左右时间,即2012年1月1日起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试点建立到覆盖全区所有县(市、区),比全国要求提前半年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建立了统一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的全覆盖。

(二)社会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

2009~2013年,全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企业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新农保和城居保等9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总体增长较快。

(三)参保和享受待遇人数不断增多。

2009~2013年,全区参加9项社会保险基金的参保人数稳步增加,享受待遇人数也呈现大幅上涨。

(四)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

2013年,全区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提高到1721元,同比增长12.5%;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养老金水平由月人均55元提高到75元,比国家规定标准增加月人均20元,提高36.4%;失业人员月人均领取保险金820元,较上年705元增长16.31%;工伤保险年人均待遇支出9389元,比上年7709元增加1680元,增长21.79%;生育保险年人均待遇支出7544元,比上年6275元增加1269元,增长20.22%。2009~2013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年人次均医疗待遇水平(包括住院和门诊待遇)的年均增幅分别为22.44%、33.83%、6.72%。

(五)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不断提高。

2009年,广西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从市级统筹实现了自治区级统筹;2010年,同步推进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金的市级统筹。截至2013年年末,广西企业养老保险实行自治区级统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城镇居民医保实行市级统筹,而新农合、城居保和新农保实行县级统筹。

(六)社会保险基金基础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1.制定出台一系列社会保险基金制度。如《广西壮族自治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行办法》(桂政办发[2008]18号)、《关于做好我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桂劳社发[2009]13号)、《广西解决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有关问题意见通知》(桂政办发[2011]16号)等。

2.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基础管理工作。明确生育保险基金收入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全面部署开展广西社保基金专户清理整顿、加强社保资金基础管理和促使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等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加强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和风险管理。

(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编制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桂政发[2012]62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自治区级统筹政府责任分担暂行办法》(桂政发[2013]10号)正式出台,标志着广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从试编步入正轨,真正建立起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成为全国率先实现将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同步提交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执行的省份。

二、广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基金收支缺口增大,可持续性发展面临考验。

1.企业养老保险中,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当期和滚存缺口严重,面临着待遇支付的巨大压力。2013年年末,广西个人账户记账金额达到522.44亿元,比2012年年末增加57.34亿元;而同期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才446.64亿元,个人账户记账金额远高于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各级财政对基金的补贴由2009年的29.9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70.04亿元。2013年,在自治区从省级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中调剂拨付各市自治区级责任分担资金后,仍有桂林等9个市出现当期收支缺口;尤其是梧州、北海市等9个市的滚存结余支撑能力均不超过6个月。

2.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当期收支缺口扩大,支撑能力逐年降低。随着医改不断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的不断提高,直接导致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出剧增。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滚存结余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滚存结余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2012年、2013年占比分别为56.48%、53.78%、51.34%,统筹基金共济调剂作用不断减弱。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的支撑能力不强,且各市级统筹地区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的支撑能力极不均衡,统筹基金持续运行风险凸显。

(二)基金投资运营渠道窄,保值增值压力大。

一是基金投资工具和渠道单一,总体运营效果和收益率偏低。2011~2013年,全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利息收入分别为7.58亿元、12.20亿元、11.66亿元,但收益率仅分别为1.75%、2.5%、2.6%,低于同期通货膨胀率5.4%、2.6%、2.6%,社会保险基金通过银行存款方式的获利能力有限,实际上长期处于贬值的困境中。二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制度设计及其管理体制,既没有预留基金的投资渠道,也没有明确用于投资的社会保险基金的类型和管理手段,投资运营的市场机制未能发挥,不适应目前基金投资运营的要求。

(三)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基金安全和抗风险能力不强。

一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容易受到威胁,地方政府或者主管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动用、挪用和支配社会保险基金。二是部分社会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依然很低,除企业养老保险实现了省级统筹外,其余都还是市级或县级统筹,且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在各个统筹地区的基金结余分布极不均衡,基金规模较小,无法实现统筹地区之间的基金调剂共济,抗风险能力较差。

(四)基金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以参保人员身份划分的保障制度,将越来越不适应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人口加剧的趋势,并导致制度不衔接和重复参保的问题。二是社会保险制度存在“四分”现象,即制度分设、城乡分割、管理分离、资源分散,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大大增加了制度运行成本。三是社会医疗保险机构的“第三方”监督作用的发挥有限,导致基金管理水平和效率低下。四是每个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都单独管理,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不利于经办机构管理和服务效率的提高。

(五)基金监督管理不力,亟待加强监管。

1.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的财政监督不力。2013年,广西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执行情况均与年初预算偏离较大,部分保险基金的收入预算偏离甚至达到30%以上。基金财务制度不健全,如经办机构在实际收到单位缴纳保险费时,才能反映为基金收入账,对于应收未收欠缴保险费不能在账面上反映,造成账面记录与实际欠费不相符,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基金资产、收入,基金债权得不到有效的会计监督。

2.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法规有待健全。2010年10月《社会保险法》出台以来,到目前广西还未根据该法出台具体的监管细则或办法,导致《社会保险法》的监管规定在广西执行效果不明显。

3.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力量有待强化。当前,广西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规模越来越大,而各市、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大多没有设立专门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致使监管队伍力量与监督工作的需要极不匹配,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力量亟待加强。

(六)基金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基金筹集困难。

一是社会保险基金征收基数不实,社会保险费源不实,扩面征缴难。一方面,实际参保人数与应参保人数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从全区城镇从业人员总数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里实际登记参加社会保险的在职职工人数来看,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没有参保;另一方面,受经济滑坡、企业困难、征缴力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保险实际参保人数和实际缴费人数之间也差异较大,已经参保的单位与个人的实际缴费率难以达到制度设计的要求。二是基金缴费基数不实,费源流失严重。按规定社会保险费应按单位职工上年实际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费,事实上缴费工资与职工实际工资相差较大。经抽查发现,企业用于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基数,只占职工实际工资总额的50%~70%。三是基金管理中存在较多违纪违规现象。在2012年全区社会保险稽查中,对全区企业养老保险累计实地稽核8748户,实地稽核人数72.26万人,查出违规户数2399户,查出违规人数22.94万人,查出少、瞒、漏报缴费基数70522万元,少缴养老保险费19747.68万元,追回金额16219.68万元。核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数83.99万人,查出欺诈冒领人数62人,冒领金额57.99万元,追回金额37.29万元。

(七)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息资源无法共享。

目前,广西尚未开发统一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各部门和各市县自行开发系统,建设进度、开发标准、基础数据规范、数据交换标准都不统一,形成信息孤岛。尤其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财政、民政、税务、公安等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不对接,致使社会保险基金基础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共用。

三、进一步加强广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基金筹资渠道,多元化筹集资金。

1.健全社会保险财政投入长效机制。按照支出和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建立健全社会保险财政投入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所应当承担的社会保险投入和兜底责任。构建规范的财政补助资金到位机制,具体考评本级财政社会保险补助支出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支持社会保险补助资金投入增长率、重点社会保险项目财政补助资金到位情况等;将主要社会保险项目财政支出纳入各级财政的预算管理范围;建立完善的各级财政补助责任分担到位机制。

2.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险基金。建立广西国有企业上市将其股份或募集资金10%划拨给同级社会保险基金的制度。用在海外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收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分别充实各级社会保险基金。继续完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预算制度,提高广西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经营收益提取比例,提取上缴的利润每年按一定比例,划拨专项用于充实社会保险基金。

3.开拓其他社会保险补助资金来源渠道。利用发行收入或提取公益金等筹措社会保险基金。通过对国家控购商品消费、对特种娱乐行业消费、对社会高收入人群征收社会保险费附加来补充社会保障资金。鼓励企业、个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捐赠。

4.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强化基金收入征缴,严格基金支出管理。积极探索社会保险费由税务部门征缴方式改革,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的法律强制性。扩大城镇职工参加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社会保险费征缴激励长效机制。加强缴费基数稽核力度,重点核查稽核缴费率和缴费基数。狠抓欠费清缴工作,加大保险欠费清理力度。严格基金支出管理,严格审核待遇领取人员的资格,核实政策范围内符合条件的支出,切实降低养老金替代率。

(二)创新基金投资运营机制,促进基金保值增值。

一是建议参照中央的投资运营模式,设立自治区级的全区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或是自治区级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公司,并以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名义出台全区统一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政策和办法。二是参照广东省的有关做法,将一部分社会保险结存资金和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投资运营。三是坚持多元化投资策略,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提高基金投资收益,有效防范投资风险。如探索将一部分资金投资国家大型建设项目、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及不动产等投资回报较安全高效的领域。四是对将在近期内支付或发放的积累资金,只宜采取银行储蓄的保守方式,而对于中长期的积累资金可探索更多用于购买国债或中长期定期存款,通过存款结构的调整运作,在现有政策范围内达到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最大化。

(三)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规范统一基金管理。

1.统筹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三个群体社会保险制度的相关政策,逐步统筹形成统一的制度框架,搭建“一个制度”、“多个参保平台”运行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分割、行政分割、政策分割及参保人身份重叠、政府重复补助、享受双重待遇的弊端。

2.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建立广西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进一步完善广西具体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解决参保人员在企业养老保险、新农保和城居保跨制度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问题。跟进中央开展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工作,结合广西实际,深化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个人账户制度,逐步提高退休年龄。规范和建立养老金支出正常调整机制,弱化非制度性措施对社保基金的冲击,实行国际通用的、按物价上涨指数调整养老金的制度,避免临时性决策对整个养老保险支出预期的影响。落实广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破除养老保险制度机关单位和企业职工“双轨制”。

3.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探索推进把广西现行的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整合为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将新农合业务归口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由一个部门统一运营和管理,促进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同时,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建立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管理体系。

4.完善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工伤防范、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提高工伤保险待遇水平。探索适当降低失业保险缴费率,进一步规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加强与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

5.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和办法,妥善解决参保人员跨地区跨制度流动过程中社会保险关系的顺畅转移接续的问题,促进参保人员合理流动。

6.积极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发展较滞后,因此政府应着力加快发展和培育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社会保险和各种商业保险。

(四)完善社会保险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力。

1.开展中长期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进行中长期社保基金收支平衡预算和精算平衡,切实建立起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机制,对未来5~10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需求情况进行预测分析,编制广西中长期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以保证未来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

2.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理顺地方社保基金预算收支任务数与中央部门下达基金征缴计划任务数之间的关系。各地要严格按照经中央和自治区有关部门审核通过、并报同级人大审议通过的各项社保基金预算执行,以维护基金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尽快建立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调整机制。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工作,实行考核结果与社会保险奖补调剂资金分配挂钩,切实强化基金预算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决算的衔接。

(五)逐步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形成资金合力。

一是继续完善广西养老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制度,切实落实养老保险自治区级统筹政府间责任分担办法。二是推动实现城居保、新农保制度合并,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从县区级统筹提高到地级市统筹。三是把新农合以县区为统筹单位提高到地级市统筹,改变各县(市、区)新农合管理各自为政的状况,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市级统筹。在市级统筹运行成熟后,再逐步将三项基本医保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到自治区级统筹,进一步提高基金的调剂和抗风险能力。四是失业保险可在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基础上探索实行省级统筹,进一步提高基金的共济和抗风险能力。

(六)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降低运行风险。

1.充分运用“金财工程”建设成果,加快推进广西财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监督管理系统建设。同时,财政部门要牵头推动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的修订完善工作,根据目前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向中央反映,并对新业务的核算进行完善。

2.加快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法制建设。结合广西实际,研究分散在《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等法规中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条文,制定广西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单项法规或者规范性文件,以规范基金征缴、管理、支付、运营等行为,科学界定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内容,监督主体以及责任范围、违法行为及处分等,实现规范管理和依法监督。

3.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管理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养老金发放、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和基金支撑能力等预警指标的及时动态监控,实行严格风险预警报告制度,制定应急处置预警方案。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企业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待遇的及时报销。

4.建立部门联动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有效发挥社会保险基金各行政监督主体在监督机制中的作用,形成监管合力。各级财政、人社、审计等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小组的成员单位应定期组织召开部门联系会议,共同研究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全程监管。建立日常监督检查和重点监督检查监管机制,对基金的收入、支出和专户管理进行检查,制定处罚措施,规范基金管理。加强信息公开化建设,明确专门监督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动员多元社会力量如报纸和电视台等媒介、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社区组织及非政府组织参与监督,以增强社会监督的有效性。

5.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队伍建设。加强各地监管队伍力量,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安排专门的人负责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与管理。对现有干部进行系统的保险基金的管理、运营等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以适应监管工作的需要。尝试与社会评审机构合作,可考虑委托社会评审机构对社会保险基金审核。

(七)健全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完善信息化系统建设。

1.加强社会保险机构建设。广西社保“五险合一”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将率先成为国内首个市级以上经办机构全部实现“五险合一”的省区。截至2013年年末,全区已有玉林、北海、南宁等8个市社保局正式组建挂牌,防城港市等4市也已获批正在组建,全区需进行整合的87个县(市、区)中,已有近一半完成社保局组建工作。在加快推进全区社保局组建、进行社保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根本社保管理业务发展要求,进一步做好社保服务机构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服务规范等各项工作,为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管理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

财政资金统筹整合篇8

关键词:农村公路;筹资渠道;财政主导;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166-02

引言

“十一五”期间,重庆市农村公路总投资40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5万公里,解决了50个乡镇通畅问题,路网密度总体水平处于西部第一水平。“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农村公路的进一步发展也将面临资金难题,目前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构成中,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地方政府财政支持是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资金的供给量还远远不足以应对农村公路发展的要求,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较大,负担了较大比重的农村公路投资资金筹集。为了解决农村公路发展的困境,必须转变观念,从多层面、多渠道筹集资金,构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供给的新格局。

一、农村公路建设现有的融资方式

重庆市的市及区县两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十一五”比“十五”有较大幅度增加,但由于认识上和工作位置上的局限,其投入仍未尽到公共服务程度,远未达到农村客观实际需求。农村公路建设筹集的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投资、农民筹资、银行贷款、民间资本投资等渠道。仍以国家与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其他的筹资渠道为辅。

(一)财政投资

财政投资主要包括国债资金投入和政府拨款两个方面。自1998年来,中央政府为实施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通过增发长期建设国债筹措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财政专项资金,国债资金正逐年投入农村公路建设中,按照经验,每1亿元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国债资金引来的银行、地方配套等渠道资金达5.33亿元,也即每缩减1亿元的公路国债资金,将影响银行、地方配套等渠道资金达5.33亿元。当前政府在农村公路上的投入主要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国家公路建设专项基金和各级政府财政拨款等方面。

(二)农民筹资

为弥补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的不足,重要途径之一是进行“农民筹资、以工代资”。这种途径是农民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形式,特别是乡、村两级公路建设的最主要资金筹措方式,为农村公路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以工代资的形式,使农村公路建设成本大大降低。因此以工代资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构成中占绝大多数份额。但随着三农问题的提出,党中央、国务院为了使农民得到休养生息,对农村、农业、农民采取了“多予、少取、放活”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在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将逐步取消传统的民工建勤方式修建农村公路,中央为了加快农村公路的发展,对于农村公路建设实行补贴制度,取消了农村劳动积累工和农村义务工(两工)。

(三)银行贷款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主要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而农业属于弱质产业,相对资金收益率低,从而使得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偿债能力差,面临着相对较大的还本付息压力,银行往往不愿对其发放贷款。特别是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进行,国有商业银行都在撤离农村市场而转向城市市场,农村金融的供给越来越短缺。而农业发展银行等作为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政策性银行,自身的融资渠道尚未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较高,投资能力有限,未能成为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

(四)民间资本

传统的农村公路建设一般遵循“谁受益谁修建”、“自己路自己修”的原则,发动村民主动捐款修路。这在中国大部分省区已成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主要筹资渠道之一。然而,这种筹集资金实施的前提首先应该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同时,政府在发动时应本着自愿、可及的原则,不能强行摊派,否则本意是作为政府“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的农村公路建设反而会加重企业和个人,尤其是所在农村公路沿线农民的负担,导致最结果与政府初衷背道而驰。

二、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筹资方式的改革

(一)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新格局

一直以来,中国绝大部分公路的投融资主体都是政府,政府投资构成了中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来源的大部分。作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公路(不管是农村公路还是其他公路)建设从来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责之一。因此,从理论上讲,农村公路建设应该由国家全额拨款,但现阶段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资金难以由各级财政完全承担。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公路建设资金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投入的绝对额也在不断增加,但由于公路处于大建设、大发展时期,投资规模较大,财政资金投入占公路建设总投资的比例却在逐年下降。以2001—2006年全国公路建设投资情况为例,国家财政投资所占比例已从20.22%降到了11.09%,下降了近一半,而其他投融资方式筹集的资金比例却在不断上升。这个事实说明,国家财政收入用于公路建设的资金不仅无法满足需要,而且缺口也越来越大。当然,我们也理解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方方面面需要各级财政给予支持的事项也在增多,在现阶段,公路建设所需的资金还难以由各级财政完全承担。

(二)各级政府多口专项资金集中投入

财政支农资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密切相关,为了改变过去存在的多头管理、使用效率低下、重复投资、资金分配“撒芝麻盐”等问题,需要重点整合了财政各类专项资金,集中投入。目前,支农专项资金来源,既包括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经费,也包括来自中央、省、市等上级财政部门安排的专项拨款和预算追加。支农专项资金,除由财政部门拨付外,县以上各级农、林、水等主管部门也层层下拨到县级对口部门。支农专项资金来源渠道多,难以形成合力。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建立以主导产业和项目打造支农资金整合平台,通过项目实施带动支农资金的集中整合与使用,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和重点给予有力支持,可以优先发展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是个乡镇间也是同外界联系的枢纽,是带动整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集中整合,转移投入是确保建设资金落实的重要换环节。

(三)政府为主导积极实施农村公路发展中长期贷款

利用中长期贷款进行经济建设,特别是投资对经济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的基础设施,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就是“时间换空间”理念。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经济的发展和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具有相互的促进作用,如果按照经济系统自身自发的发展,这个过程将会发展缓慢,为了促进经济在规划的前提下发展,需要对基础设施先行投资,先行发展,然后基础设施发挥拉动作用,最终带动经济快速增长。中农村公路建设中长期贷款的实施可以由国家,或者政府直接统借统还,依托政府信用,取得建设资金。重庆市政府可以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争取中长期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也可以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譬如高速公路建设资金打捆贷款,统借统还,财政贴息,除去系统风险,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来看,若干年后还清建设农村公路资金的压力较小,可行性强。

(四)政府为主导调配城镇化进程中的多项配套费投入

目前,中国城市建设方面,有城市建设配套费,配套费的专款专用的性质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稳定保障的资金来源。基于这一思想,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政府可以调配城镇化进程中的多项配套费的投入。城镇建设现有的配套费可以统筹安排一部分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目前重庆市市政建设的资金充足,市政建设取得较大的成就,发展较好,在这一背景下,将城镇建设配套资金统筹安排划分一定的比例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具有现实可行性。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土地储配、土地开发的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近年来,重庆市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各个区县的土地开发、地产发展大有加快的趋势。土地的增值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发展和区位的开发。农村居民、农村地区理应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土地收入可以安排一个“切块”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五)社会捐资和受益农民捐助投入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得到充分发展,收入分配的多元化,使得在“国富”的同时,相当一部分“民富”,各种企业发展迅速,企业家规模日益扩大,社会捐资成为可能,也是一种必要。社会捐资的一个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为公路建设筹集资金,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营造一个全社会关注农村公路建设、关注农村发展的氛围。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绝大部分农民能够积极响应,捐资、集资,因为农民能够从农村公路建设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和便利,使得他们觉得投入一定的资源是值得的。重庆农村地区丘陵、沟壑众多,农村公路修筑成本较高,按照国家的补贴标准,远远不够修理的耗费,这种情况,农民投入一定的资源可以缓解一定的资金压力。农村公路的直接使用者是沿线的居民,农村居民投入一定的资金,可以加强他们对道路的责任感,增强主人翁意识,使用时候更加爱护,并且这点对道路建成后的维护更显重要。

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农村公路发展的资金筹措应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开源式的新局面。各级政府分工明确,合理分担资金筹集任务,配套费的专款专用的性质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稳定保障的资金来源。基于这一思想,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政府可以调配城镇化进程中的多项配套费的投入;以时间换空间,充分利用中长期贷款,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积极挖掘社会捐资潜力,合理引导农民捐资。总之,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Z].

[2]重庆统计年鉴2011[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11.

财政资金统筹整合篇9

[关键词]纳税筹划系统要素系统环境

一、纳税筹划的概念

纳税筹划,即税务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递延纳税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

目前,对纳税筹划的探讨多集中针对某一类型的单一业务或某一个税种的探讨,其系统性不强,对于指导企业对纳税筹划的总体把握存在欠缺。因此,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企业纳税筹划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纳税筹划系统的构成

1.系统构成要素

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为系统。系统论认为,系统是无处不在的,在研究和处理任何对象时都应将其看作一个系统整体。观察纳税筹划,既应该看到纳税筹划活动,也应该看到纳税筹划系统。纳税筹划系统就是从事纳税筹划活动的各要素组织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运动的,纳税筹划活动就是纳税筹划系统运动的表现形式。在这一活动中的人、资金和信息就是构成纳税筹划系统的基本要素。

(1)人要素。人包括企业从事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财务人员,也包括实施筹划方案的经营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任何一个相关人员的缺席,纳税筹划就无法实现。没有筹划方案设计的财务人员,企业不可能有纳税筹划活动;企业管理人员、经营人员、会计人员不按照筹划方案的要求从事相关活动,纳税筹划同样无法实现。

(2)资金要素。资金是指企业拥有、占用和支配的财产物资的价值形态,包括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价值角度看,就是资金不断循环和增值的过程。资金处于不同阶段和形态会有不同的纳税义务和权利。如,购买材料时,货币资金转变为储备资金,企业产生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权利;销售产品取得收入时,成品资金转变成结算资金或货币资金,企业产生了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如果有盈利,还产生了所得税的纳税义务。纳税筹划正是通过对资金形态的控制实现节税收益。

(3)信息要素。此处的信息是指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反映了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在这个反映过程中,会计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反映固定资产磨损的折旧,有平均年限法,也有年数总和法。不同的方法,在不同时点的结果是有差异的,但最终结果是一致的。如,平均年限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在不同年份,计提的折旧额不同,但总额是一致的,都是固定资产原值扣除预计残值。由于应纳税额的计算是以会计信息为基本依据的,因此不同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应纳税额计算结果不一样。因此,只要税法允许企业采用不同的会计方法,企业就可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以实现节税目的。

2.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

从系统论的基本观念出发,整个纳税筹划系统是一个立体系统,由一套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要素构建,它们之间存在这相互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1)三大要素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纳税筹划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在这一系统中,人是主体,资金是基础,信息是载体和工具。没有人,就没有了从事纳税筹划活动的主体,更谈不上筹划;没有资金,也就不存在纳税义务,更不存在减轻纳税义务,所有的筹划都是空谈;会计信息是筹划得以进行的基础,没有准确的会计信息,就无法比较不同方案的效益,筹划就无法进行,同时会计本身也是筹划的工具。只有纳税筹划相关人、资金和信息共同作用,纳税筹划才可能产生效益,实现目的。

(2)三大要素都不是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纳税筹划系统的三个要素,都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人,不是单一的个人,而是由方案设计者、方案实施者组成的集体。资金,也不是唯一的资金,而是多种形态的资金。信息,也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发送方和接收方让信息得以传递。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这些要素本身也是一个系统,是纳税筹划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可以说纳税筹划系统包含筹划人的系统、资金系统、信息系统。

(3)纳税筹划系统是财务管理系统的子系统。纳税筹划系统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是财务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因为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手段之一,纳税筹划的目标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3.系统环境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受环境制约,并对环境产生影响。纳税筹划系统面对的环境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法律环境,二是人文环境,三是经济环境。

(1)法律环境。会计活动的有效运转是以完善法规环境为前提的,法律既为会计提供了一个规范化的环境,同时也对会计活动提出严格的要求,会计活动既受到保护又受到约束。当今的大多数国家、政府对会计事务进行影响和干预,一般政府通过制定会计制度并强制实施,通过立法确定会计程序从而影响会计事务。它对于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规范会计信息市场,净化会计人员思想道德素质有很大的作用。法律环境决定着纳税筹划系统的筹划活动是否被允许,它由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收规章以及执行它们的税收执法活动等因素构成。

(2)人文环境。人文化环境对于形成一个国家的会计文化以及相应的会计氛围至关重要。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我国纳税人的独立经济利益主体身份在逐渐的体现,对纳税筹划的认知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纳税筹划系统慢慢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

(3)经济环境。经济形势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从而制约着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制约着纳税人纳税筹划的走向。经济环境主要由企业内部、企业供应商、企业经销商等要素组成,它决定了纳税筹划系统的活动是否可行。

4.系统的功能

纳税人在不违反法律、政策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参排和筹划,尽可能减轻税收负担,以获得“节税”利益。纳税筹划系统是从事纳税筹划活动的,其功能就是实现纳税筹划的目标,具体包括节税功能和调节功能。

(1)节税功能。节税功能是指纳税筹划为企业节约税收支出,这是纳税筹划的直接功能。也正是因为存在这个功能,纳税筹划才倍受企业的青睐。纳税筹划从三个方面节税,一是通过对经营活动的安排和会计政策的运用,选择税负最低的纳税方案,直接减少企业税收支出;二是通过对税法的严格执行和合理运用,实现涉税零风险,消除税收罚款等涉税支出;三是通过对企业经营和会计的安排,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延期交税,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节税功能的意义在于有利于纳税人实现税务利益最大化。

(2)调节功能。调节功能是纳税筹划的宏观功能,也是纳税筹划的间接功能。税收法律法规作为贯彻国家意志的重要杠杆之一,必然要体现国家推动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导向意图。国家会在公平税负、税收中性的一般原则下,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对纳税人的物质利益进行调节,使他们的微观经济行为尽可能的符合国家预期的宏观经济发展要求,以有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如对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或不同产品,实行区别对待,对需要鼓励的,往往少征税或不征税,对需要限制的,往往多征税。这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客观条件。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纳税筹划的活动,也是企业执行国家政策的活动。国家税收的宏观调控意图正是通过一个个企业的纳税筹划活动得以实现。这就是纳税筹划系统的调节功能,体现其有利于发挥国家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也正是这一功能的存在,纳税筹划才得到国家的允许和支持。

三、企业纳税筹划系统的原则

作为一个系统,其能够不断生存发展的条件是系统内外的协调性,即系统内各个要素相互协调,并且能与外部环境相适应。这也是通常所谓的系统性原则,它包含三方面要求:一是整体性原则,二是目标一致性原则,三是环境适应性原则。

1.整体性原则

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是在一定组织结构基础上的整体性,要素以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结构,才具备系统的整体性。

(1)纳税筹划系统是一个整体。纳税筹划系统是由人、资金和信息要素在一定组织结构基础上形成的,三要素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结构,才具备纳税筹划系统的整体性。如果三要素处于无组织状态下,虽然要素无组织综合也可以成为整体,但是不能成为纳税筹划系统。因此在纳税筹划工作中一定要把纳税筹划系统视为一个整体。

(2)纳税筹划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虽然纳税筹划系统是由人、资金和信息要素组成的,但纳税筹划系统的整体性能可以大于各要素的性能之和。因此在处理纳税筹划系统问题时要注意研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重视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任何要素一旦离开系统整体,就不再具有它在系统中所能发挥的功能。

(3)纳税筹划系统要素影响整体。三要素有其相对独立性,会反作用于纳税筹划系统这个整体,要素的变化也会影响整体的变化。如果不及时调整三要素的关系,将可能会对纳税筹划系统发生重大影响。

2.目标一致性原则

(1)纳税筹划系统目标与财务管理系统的目标一致。纳税筹划系统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其目标应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一致。纳税筹划不能以短期的税负最低作为目标,要综合考虑筹划方案实施的成本费用和收益,要考虑实施筹划方案对企业总体战略的影响。采用一项纳税筹划方案要看其是否符合以下两个标准:①筹划方案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②筹划方案的实施有助于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采用不符合这两条标准的筹划方案,只能让企业得不偿失。

(2)纳税筹划系统的各个要素必须协同一致。纳税筹划系统的各个要素必须协同一致。纳税筹划系统三个要素中,人是主体,资金和信息是由人操控的,处于被动地位。因此,纳税筹划系统各要素的协同一致,关键是相关人员要协同一致。从上述对纳税筹划系统的要素及其关系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财务人员只是纳税筹划系统中人的要素之一,他只能完成纳税筹划方案的设计。纳税筹划方案最终取得效益,需要所有参与资金运转控制和信息控制的人按筹划方案的要求从事相关工作。这些人包括企业的管理人员、经营人员、营销人员、会计人员等。

3.环境适应性原则

环境适应性原则要求纳税筹划方案与法律、经济环境相适应。只有与环境相适应的才具有实践可行性。环境适应性原则也具有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合法性要求,二是与人文环境相适应,三是与经济环境相适应。

(1)纳税筹划方案与法律环境相适应。只有合法的纳税筹划方案,才能得到税务行政机关的许可,才有实施的可能。强行实施不合法的纳税筹划方案,只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罚款等涉税负担。合法性原则既要求纳税筹划方案形式上合法,更要求在实质上合法。形式上合法的要求是,任何纳税筹划的方案,形式上不能含有与我国当前有关企业、工商、金融、保险、贸易、财务会计制度、税收政策等法律法规相矛盾的地方。方案设计的具体操作程序、步骤和方法也必须合法有效。

(2)纳税筹划方案与人文环境相适应。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纳税筹划的人文环境也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而处于变革之中。虽然纳税筹划在当今企业中越发重要,但人们在纳税筹划的认可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是由于一部分纳税人打着纳税筹划的旗号进行偷税漏税,严重地破坏了法律的严肃性,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使得社会对纳税筹划产生了不信任,甚至反对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所以企业所制定的纳税筹划方案必须以法律为基准,不能为了企业利益而钻法律漏洞,损害国家的利益。

(3)纳税筹划方案与经济环境相适应。很多纳税筹划方案并不是企业内部就能完成的,还需要企业外部相关单位的支持配合。企业并不一定能够采用税负最低的筹划方案,采用哪种方案是由谈判决定的,企业只能向最优的筹划方案靠近。能否实现目标,取决于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竞争力大小,设计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与环境相适应的筹划方案。

参考文献:

[1]黄桃红.基于系统论的纳税筹划[J].市场周刊,2010.1

[2]杨林泉.管理系统工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3]王汤.浅谈企业纳税筹划系统[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1

财政资金统筹整合篇10

在中国的财政体系中,涉农资金是一笔数额庞大的资金,也是关系到每个乡村的资金。但长期以来,“撒胡椒面”现象造成涉农资金难以发挥出明显的推动作用。

怎么办?整合成为全国各地的普遍选择。安徽作为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试验田与先行区,正积极探索涉农资金整合机制,通过实践尝到涉农资金整合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甜头。安徽的整合是如何开展的?收获了什么样的红利?《决策》记者来到先行试验区六安市金寨县和阜阳市颍东区,从两地的涉农资金整合实践中,探寻答案。

碎片化的弊端

“涉农资金来源渠道广,涉及项目分布多,上级拨付下来的涉农资金,分散到各个镇、村,犹如‘撒胡椒面’一样,呈现碎片化的特征,群众因而得到的受益十分有限。”颍东区财政局副局长邵爱华在实际工作中深刻体会到,涉农资金碎片化,是长期存在的首要问题。资料显示,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拨付财政扶贫资金660.95亿元,看起来很多,但分散到全国2800多个县级单位以及成千上万个项目,实际上就如同“大水漫灌”一样,发挥不出应有的支持作用。

部门间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是第二方面的问题。“过去涉农资金以条条管理为主,主管部门在安排涉农资金时往往从部门角度考虑,缺乏有效沟通,各自为战,致使项目交叉、重复投资现象严重。”金寨县财政局党组成员、农发局局长冯俊对《决策》分析说。记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很多涉农项目的规划,往往是单项的部门规划,比如交通部门只做道路规划,林业部门只考虑林业规划,但在一些美丽乡村建设或现代农业发展的项目上,规划的单一性问题往往会被放大,因为这些项目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协作,以及多种财政资金的投入。

第三个问题是监督力度不足,涉农领域成为腐败“重灾区”。金寨县财政局局长胡浩告诉《决策》:“由于牵涉部门较多,项目建设越位、缺位、错位现象时有发生,滞拨、缓拨资金的现象较为严重,造成资金使用上的不安全。”根据2016年上半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披露,2013年至2015年11月,全国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占同期检察机关立案查办职辗缸镒苁的22.3%,全国共查办35240人。

第四个方面的弊病,是大量扶贫资金在“睡大觉”。审计署40县财政扶贫资金审计公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有8.43亿元扶贫资金处于长时间闲置,其中有2.6亿元闲置逾2年,最长的逾15年。“在过去,资金按项目下达,分条线考核,专项资金专项管理,‘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邵爱华对《决策》分析说,一些资金由于找不到对口项目,只能陷入“睡大觉”的状态。

安徽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陈维光在谈到涉农资金的弊病时十分感慨:“在长期以来形成的分割项目管理体制下,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放权不彻底、指导跟不上、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等问题,近些年随着涉农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越发明显,整合变得势在必行。”

“一个龙头出水”

作为安徽省率先开展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的县域,2005年以来,金寨县围绕全县脱贫攻坚总体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按照“规划引导、应整尽整、统筹安排、稳步推进”的思路,探索出“六统一”的规范运作管理模式。

“六统一是金寨县涉农资金整合的纲领。具体来说,就是统一制定规划、统一申报立项、统一下达计划、统一组织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统一绩效考核。”胡浩告诉《决策》,“通过六统一,不仅规范了涉农资金管理,创新了财政涉农方式,更重要的是解决了项目和资金的碎片化问题,全部汇入到一个蓄水池,形成一个龙头出水。”截至2016年10月,金寨县整合资金11.25亿元,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白塔畈镇油茶基地就是金寨县整合涉农资金“一个龙头出水”的真实写照。

2007年,金寨县政府结合白塔畈镇的自然生态条件、把握茶油产品需求量高和市场前景广阔的机遇,决定把油茶作为绿化荒山造林的新型支柱产业。为此,金寨县先后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财政扶贫等项目资金1.2亿元,引导大别山科技公司、映山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及大户自筹资金4000余万元,通过流转山场、发展油茶规模基地7万亩,选育适合大别山区丰产栽培的5个油茶良种,建立起200亩油茶良种培育基地,扶持发展1家年加工能力达3万吨的油茶加工企业。

“涉农资金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拼凑整合,不仅要产生物理反应,还要有化学反应。”作为整合试点的颍东区,在区财政局局长任俊喜看来,要做好涉农资金整合,必须从根本上破解长期以来财政资金的小、散、乱和碎片化问题,集零钱为整钱,捏指成拳。

在顶层设计上,“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紧接着在5月,全国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电视电话会议召开。”邵爱华对《决策》说道。对于邵爱华来说,这“一文”的印发和“一会”的召开,就是工作的“定心丸”。6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实施意见》,更是指明了整合方向。

在实际操作中,颍东区先后印发了《关于颍东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支持脱贫攻坚管理办法的通知》等多份文件,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经过有序推进,2016年,颍东区统筹整合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林业改革发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社会事业方面8个涉农项目,清理回收以往存量资金,累计整合8858万元,其中直接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6859.64万元,占资金总数的77%。任俊喜分析说:“整合涉农资金,实际上是为了激发颍东区内生动力,提高颍东的涉农资金使用效益,保证整合的每一笔资金都用到所需之处。”

从金寨县和颍东区两地扩大到安徽省来看,2016年6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实施意见,将31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部纳入实施范围,给予贫困县更多的自,最终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陈维光对《决策》分析说:“涉农资金整合从财政角度来讲,已经提出十多年了,十一五时期就开始提涉农资金整合,但始终没有大的进展。这一次从中央到安徽省都在支持,所以现在是彻底地迈出了整合的步子。”截至2016年11月,31个试点县已整合使用涉农资金68.6亿元,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了坚实保障。

唤醒“沉睡”资金

颍东区的吴寨村,通过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建设农业示范园核心区,成功吸引7家公司入驻,建成产业扶贫基地,形成了循环种养带、设施蔬菜产业区、经果林经济发展区和现代休闲农业区“一带三区多点”的产业总体布局,实现村内400多人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村民通过土地入股、流转,平均每户租金及分红收入约4000多元。贫困户从2014年的280户、720人,下降到2015年的96户、192人,2017年可实现“村出列”。

“吴寨村目前所有的变化,都是整合涉农资金来做的,比如教育资金、林业资金、交通资金、农发资金等,将它们整合在一起,这些在吴寨的每个地方都能体现出来。”吴寨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王锐介绍说。

金寨县白塔畈镇油茶基地的实践,同样证明了整合的集聚效应。

“白塔畈油茶基地不仅将荒山变成青山绿地,还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入,每年茶树花开的时候,便是一个茶山花海,现在l展成为全县的一个旅游基地,2016年举办了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冯俊告诉《决策》。

据了解,早期栽植的13000亩油茶已进入结果期,预计2017年将进入盛果期,每亩产鲜果800公斤,产油50公斤,每亩收益可达2500元。当地贫困户通过劳务、地租收益,户均年收入5000元―10000元,25年后油茶基地无偿返还贫困户,户均收入1.5―3万元。目前全镇挂牌3家农家小院,旅游从业人数18人,接待游客6万人次,旅游收入300万元。“白塔畈油茶基地建设,得益于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精准投入,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撬动作用。”冯俊分析说。

另一方面,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不仅有利于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更能保证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集中财力办大事。

截至2016年10月,金寨县共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1.25亿元,其中6.66亿元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县乡公路畅通工程176公里,解决29000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整合1.97亿元投入光伏等产业,分乡镇建设15万光伏扶贫电站项目,贫困户每年可获得分红收入3000元;整合0.82亿元用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为74所农村中小学购置教学设备,为8.43万贫困户购买医疗保险;整合1.82亿元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

从涉农资金整合的链条属性来看,在资金集聚效应迸发的同时,更使得“沉睡”已久的资金得到唤醒。截至2016年10月,颍东区清理回收2013年以前的存量资金6638万元,可统筹使用资金1755万元。任俊喜告诉《决策》:“这次整合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清除过去的存量资金,将其唤醒,充分发挥它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