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创新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4:16

护理创新培训篇1

1医学模拟教学在护理技能岗前培训中的应用

护理学的实践性强,其临床护理技能的培训在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学生在临床实践时进行技能练习涉及到病人的安全和合作问题,再加上病人的维权和保护隐私意识提高,使得学生临床练习的机会很少,而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护理技能和初步护理评估能力的要求不断增加[4]。面对这种现状,现代模拟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临床技能教学环境和条件,为学生创造了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现代医学模拟教学以高科技为基础模拟临床实际问题,以实践教学、情景教学和个体化教学为特征,以有医疗环境而无医疗风险为突出优点,在医学教育方法上又掀起了一场革命[5]。

吴伟平[6]运用综合护理模拟人再现临床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进行模拟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强化技能训练,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标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及创新思维能力。有研究[7]指出,用医学教学模拟系统、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等模拟方式代替真实病人,对学生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临床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各项临床技能及沟通技巧。杨朝云[8]在护理专业学生岗前培训中应用高端模拟一体化岗前培训法,这种方法把三大岗前培训学科(内科、外科、护理技术)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要求融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设置,充分运用高端模拟人(emergencycaresimulator,eCS)作为情境设置中心,学生、“病人”、教师互动,最后三大岗前培训学科的教学目标共同达标。倪国华[9]对38名本科学生,以临床真实案例为材料,开展仿真实验课教学,使理论紧密联系临床实际,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有研究[10]报道,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仿真医院,学生最后一学期实行24h值班制护理技能训练。事先设计好病案,学生扮演病人,住在仿真病区,白班、小夜班、大夜班各由1名老师带领3~4名学生(扮演护士)进行技能训练。学生认为该训练方法能调动学习积极性,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现代模拟教学模式是一项全新的教学模式,其效果显而易见。对授课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只要教师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建出典型、可操作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并在操作中给予必要的提示,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热情,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6]。但现代模拟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所以更适合于本科护理教学[9]。

2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

技能岗前培训中的应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structuralclinicalexamination,oSCe)又称为多站式考试或考站式考试,是全球医学教育领域近20多年来正在兴起的一种新观念,是一种客观的临床能力考试模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可根据不同的测试对象,在各站点中安排不同的任务,用模拟临床场景的方式来测试学生的临床能力,这种临床能力评估方法集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目前被医学教育界认为是一种较好的评价学生临床能力的方式[11]。赵华[12]在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岗前培训中开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革新了护理教学模式,全面考核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方法为:准备阶段包括建立考站、试题编制及评价大纲的制订、考生的准备、标准化病人的招募及培训。实施阶段每名学生均使用相同的考场,从第1站依次进入到第5站,每1站都有1名考评教师在场观察评定,同时标准化病人也根据自己的感受在专门设计的评分表上记录并评估学生的操作技能,充当病人和考官双重角色。佟金谕等[13]将情景教学法结合标准化多站点考核模式应用到护理技能岗前培训中,评估了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初步临床工作能力。还有研究[14]指出,在护理专业学生岗前培训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及培训站点,学生有进入病房的逼真感觉,能真正体验护士的身份并独立完成工作,树立了学生工作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工作热情。新的岗前培训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实践操作、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等能力,还体现了对学生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的培养。但是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标准化病人的培训所需时间长,对表演不具备专业性者,反复表演、示教会使其体力消耗过大而降低表演的激情,从而影响培训效果,这些不足之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pDCa管理程序在护理技能岗前培训中的应用

pDCa管理程序是一种标准化、程序化、科学的管理方式,通过计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处理(action,a)4个阶段实施管理,在不断循环中提高工作质量。在护理技能岗前培训中运用pDCa管理程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还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其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是一种培养综合型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15]。孙健等[16]为了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水平,将pDCa循环应用于技能训练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培训分为3个循环,每周为1个循环,每个循环分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总结处理(action)4步进行。高玉霞等[15]在护理技能教学中把技能的掌握过程分为教、仿、练、作、看、作6步,并将此教学法称为6步环式实验技能教学法,此法关键是沿着教学目标,以pDCa管理程序为指导,以动态、向上的循环为特点,环环相扣,每循环一次解决一个中心问题。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间的不断沟通与改进,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和协助。

4综合训练法在护理技能岗前培训中的应用

李兵等[17]连续对3届准实习生进行技能训练的摸索,形成了以“临床问题”为线索,以“临床路径”为指导,以“疾病阶段”为背景,以“角色扮演”为形式的综合技能训练方案。吕一婷等[18]为了训练学生的护理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达到进入临床实习时实现无缝对接的目的,设计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教学病例,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护理程序为核心,模拟“接诊病人-护理评估-病例分析-提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措施-实施护理措施-护理评价”的临床护理工作流程,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综合护理技能训练。陶巍巍等[19]运用综合训练法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对照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实习前开设临床护理综合训练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能力。综合训练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创新潜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综合训练法存在训练所需时数较多,对教师要求高,病人的一些阳性体征不容易表现出来,教学评价较困难等问题。

5其他护理技能培训模式

王丽华等[3]在护理技能训练中应用病案教学法,即事先设计典型病案,然后将病案资料发给学生并将其输入高级护理模型的电脑,学生采用分组训练,让学生结合所学医学基础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分工合作。病案教学法形象逼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护理技能水平及学习的积极性。

在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技能岗前培训中加强元认知训练[20],能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其对自己的学习处于一种较为满意的状态,提高其学习护理技术操作的能力。训练内容包括布置预习,完成作业;学生提问,教师示范;角色扮演,动手实践;评价反馈,纠正强化。有研究[21]指出,在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达到了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深层理解和掌握的目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及发现解决问题能力。

6小结

新形势下的护理专业学生岗前技能培训与传统的比较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培训目标不再仅仅是熟练掌握各项技能操作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沟通、合作、自主学习等综合能力,在临床实习中能较快地适应护士角色,满足病人需求。

护理创新培训篇2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实训室;建设方案;实施效果

注:本文是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名称:构建中职护理专业实训信息资源学习平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研究

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护理措施及生物制药日新月异。护理临床实训教材的编写滞后于护理技术发展。受限于教学计划内课时的不足,教师仅能够将护理技术理论讲授完毕,但没有充足的时间保障学生的实训操作练习。同时,中职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课堂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及相应的教学资源库进行课外学习。因此,如何改变护理专业学生的对新技能,新护理措施的学习方式,成为我国中职卫生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校是一个由护理专业为主的卫生学校,学校2008年在所有理论教室里建设多媒体教学设备,大大改善了学校教学条件。信息技术的使用为教学方式的改变营造了学习环境,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了,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了。护理专业教师在理论教学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容量,取得了良好的理论教学效果。但在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护理专业是个技能型专业,学生入学基础素质较差,仅依靠教学计划内的实训课时不足以让学生达到临床教学要求的目标。护理实训室课余时间开放又受限于临床实训教师不足,不能全天候开放。因此,通过计算机系统构建护理实训操作自主学习平台成为卫生类学校的迫切需要。

一、实训室建设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作用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断创新的时代,学校实训室是教学科研的基地,是中职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实训室已成为现代中专中培养动手能力、实现创新教育的平台。实训室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不可替代。中职职业教育作为中职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中职职业教育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快速适应岗位的能力。中职职业学校实训室是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第一场所,是学生进入本专业,开展科学研究的第一扇门。因此中职学校只有强化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

二、我校中职护理专业实训室建设的目的和理念

(一)我校中职护理专业实训室建设的目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工作的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大量培养专科中职护理人才迫在眉睫,而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中职护理专业实训信息资源学习平台,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实现情景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为教-学-做一体化创建条件,为岗位技能培训搭建平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迅速的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我校中职护理专业实训室建设的理念

1、模仿真实岗位,实现教-学-做无缝对接

中职护理专业实训室的环境、场地、布局以及设备配置仿照临床真实岗位建设,达到场地实景化、技能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培训等级化等要求。

2、把握发展趋势,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

在建设过程中应及时跟踪该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补充硬件,更新软件,体现综合性、可扩展性、超前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3、创新运行机制,体现跨专业共建共享

探索多专业联合共建综合性实训室的建设模式,充分体现优质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放共享。

4、搭建综合平台,服务经济建设

力争将实训室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护理专业行业技能型应用型紧缺人才的培训基地,成为就业创业训练基地。

三、我校中职护理专业实训室的构建目标

(一)通过对护理临床实训信息资源学习平台功能的开发运用,同时通过网络资源的共享,能进一步更好地建设并利用好教育资源,提高护理实训操作室的利用率。通过信息与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构建研究性、自主性和协同性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

(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够充分利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

(三)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具有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能力和较高信息素养的中职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四)提升办学品位,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课题研究,使学校现代化教育设施更趋完善,形成特色,为社会培养输送一大批高素质的学生,为广西贫困山区的医疗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我校中职护理专业实训室的实施效果

(一)通过开放实训室实现了实训室的资源共享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一方面由于实训室只对本专业开设实验课程,造成实训室设备的闲置,是很大的浪费;另一方面限制了学生对实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开放实训室打破了过去传统实训室单位分割的封闭状态,实行最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更好地将实训室的仪器设备和技术优势提供给进行实验教学、科研的实验者,适应了中职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一些专业实训室还可为其他相近专业如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学生开设实训,增进交流,提高利用率。实践证明,进行实训室资源整合优化是提高实训室效益的有效途径。

(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就是实验实训,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通过专业实训室最大化地提供学生的实验实训时间,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各课程实验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提供条件,同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其分析、评价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成为发现者和学习者,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三)提高了实验实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实训室建设的加强,树立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并重、协调发展的观念,确立了实验实训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训室是从事实践教学的基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战场,从而改革实验实训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方法由“灌输式”向“指导式”、“启发式”、“探讨式”等转变,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展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同时充分利用局域网络、虚拟仪器、实验教学Cai课件等辅助手段,促进仿真实验实训和实际实验实训的有机结合,降低实验实训教学的成本,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实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2】。

参考文献

护理创新培训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精神,建立和完善卫生人员培训体系,逐步形成以高层次技术人才为突破、高素质管理人才为重点、实用型人才为基础的人才管理格局,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优、业务能力强的卫生人才队伍,为全区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把握需求,分类培训。针对不同岗位职责需求,科学规划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对新录用卫生实施分类培训、分类管理,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统筹兼顾,注重能力。卫生人员培训坚持能力与素质提高并重,坚持以专为主与一专多能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实践技能,着力提高卫生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创新管理能力。

(三)创新管理,注重实效。把握卫生人员培训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培训工作规范化管理。着力加强培训能力建设,更新培训理念,创新培训形式,完善培训制度,优化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卫生人员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保障培训效果。

三、培训目标

通过对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使其达到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全面提升卫生技术和管理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全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培训对象

1、全区卫生监督员;

2、全区已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包括助理执业医师、护士)后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

3、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的具有执业资格的执业(助理)医师;

4、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护士长及护理骨干。

五、培训内容

(一)卫生监督员培训

行政许可内涵建设及档案管理;《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公共场所现场卫生监督;行政处罚案卷点评;医疗市场、学校卫生、生活饮用水、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知识;卫生监督相关法律知识。

(二)乡村医生培训

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公共卫生知识与技能、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农村合理用药知识、国家和省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知识等。

(三)中医药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公共卫生知识与技能、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农村合理用药知识、国家和省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知识、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中医药适宜等方面知识。

(四)护理培训

现代护理管理理念、医疗卫生政策法规、护理管理理论与实践、护理绩效考核、护理程序运用、优质护理实施、护患沟通技巧、危重病人护理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护理质量控制、护理文书书写、医院感染管理、日常膳食与人体健康及临床急救护理等理论知识培训。

六、培训要求

1、加强领导。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卫生人员培训工作领导,精心组织,明确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安排专人全程负责每一个培训项目,保证规定的培训时间、内容、培训质量和效果。

护理创新培训篇4

关键词: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式实践教学;管理

高职教育的特色是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之一[1],开放实训室是我国高校经过不断探索改革,形成的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载体,是推动素质教育,全面提升高校教学的综合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护理专业是我校的骨干专业,近年来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逐渐提高,招生人数逐年增多,为了把护生培养成为有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改变传统的实训室管理体制,实行开放式实践教学及管理势在必行。

1护理实训基地开放式实践教学改革及管理的必要性

作为高校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评估指标,实践教学需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和提高办学效益[2]。我校是建校80多年的老校,一直着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开放式实践教学及管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职业教育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的训练方面。护理实训中心是护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重要基地,要使其充分发挥它在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方面的作用,其开放必须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科学系统的管理来保证开放质量,强化学生综合素质[3],培养“职业型~技能型~实用型”的护理人才。(2)开放式实践教学是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开放式实践教学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是高等学校培养新世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空间。学生是实训的主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思考,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素质,促进实践教学改革[3],提高教学质量。(3)开放式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师和实验员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需要。开放式教学对教师和实验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实践教学水平,把相关课程知识融合在一起,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4)开放式管理是充分合理利用实验室资源,发挥效益最大化的需要。实训室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科学的管理才能带来最大的效益,开放式管理可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提高师资工作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

2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式实践教学及管理的指导思想

2.1以就业为本,深化教学改革

护生的培养应突出知识和技能的岗位应用性,缩短教育与岗位的距离。实训室的建设要以就业为本,我院的护理实训中心占据整个实验南楼四层楼的面积,占地约7000m2,模拟真实医院环境建造,内设基础护理实训室、综合实训室、诊断实训室、外科实训室、妇儿实训室等各种仿真实训室。护理实训室模仿普通病区,内设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模拟病房、仓库等,使学生有一个真实的临床工作环境。开放式实践教学是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让实训室成为一个开放的实践技能训练场所,应以就业为本,为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2以能力为本,推进专业课程做学一体化

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高校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放式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直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实施开放式实训教学,要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推进专业课程做学一体化,以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为根本目标。

2.3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科学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挖掘人的潜能,强调人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培养质量是实训教学工作成败的评价标准。实施开放式教学,将学习的主动给学生,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实训室真正的主人,并且重视学生个性的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2.4以充分利用资源为本,提升教学投入的有效性

由于护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实践教学资源、学时有限,护生在上课期间往往看得多做得少,动手操作机会更少,开放式教学模式,让护生课后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安排训练项目,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了实训室的利用率,提高护理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投入的有效性。

2.5以畅通教学运行为本,多渠道开发功能应用

教学运行管理是实训室管理的核心,对实训室的管理务必要做到运行的畅通性,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调动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从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4]。实训室除具备良好的教科研功能外,还应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我院扩大应用思路,以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为目标,多渠道开放式管理,例如校企合作、学术研讨会、交流培训等多渠道开放实训室,注重可持续发展,建成具有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的“多位一体”的实训基地,促进科技创新,增强实训室活力。

3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式教学及管理的具体内容

3.1开放对象与时间

3.1.1对学生开放:①三年制和五年制护理专业的学生是开放的主体。②非护理专业的其他学生,如康复专业、药学专业等。开放时间为周一到-周五17:30-20:30,周六到周日9:00-16:00。

3.1.2对教师开放。为教师备课、参加比赛、开展科研工作等提供条件。教师提前预约,机动安排开放时间。

3.1.3对社会开放。我院护理实训中心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还承担了江苏省红十字会急救培训任务,成为美国心脏协会(aHa)医务人员生命支持课程的培训中心等,加大对校外开放力度。

3.2开放形式

(1)平时教学同步型:采用分组带教的形式,由多名带教老师经课后分组带教,一般采用由老师示教、护生回示、护生训练再回示的方法。按照教学进度制订开放计划,与教学同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使护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尚未熟练掌握的项目集中练习,巩固操作步骤,真正的掌握操作要领。(2)期末综合训练型:学期结束,护生对各实训项目内容已相当熟悉,要求护生结合临床护理病案自行设计实训方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评估病人健康状况、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以满足病人整体护理需要的综合护理能力训练。一般以分组结对训练为主,老师定期巡视指导为辅。(3)考核前自主训练型:学期操作考核前,护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反复强化练习较为薄弱的操作项目。在学期结束前一个月集中开放各实训室,护生自由选择项目。(4)实习前强化训练型:护生实习前一个月在护理情境实中心进行综合技能训练,模拟三级医院护理工作流程设置,统筹安排需要开放的实训项目,集中强化训练,以良好的状态迎接实习。

3.3开放内容:(1)铺床法;(2)无菌技术;(3)隔离技术;(4)口腔护理;(5)鼻饲法;(6)灌肠法;(7)导尿术;(8)吸氧法;(9)吸痰法;(10)洗胃法;(11)各种注射法;(12)静脉输液法;(13)生命体征测量;(14)输液泵、注射泵使用;(15)简易呼吸器使用;(16)心肺复苏术等。

3.4师资队伍

为了保证开放式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我们的师资队伍采用校企合作模式,由专业教师、专业实验员和三等甲级医院的护理专家及骨干共同组成一支业务精湛、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实训师资队伍。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得天独厚的条件,由医院承担部分实践教学工作,专兼结合,每天的开放时间都有不同的专业教师进行对护生进行训练和指导,使实践教学更贴近临床,解决了教学与临床脱节的矛盾,保证了护生的训练内容与行业需求相一致,使其尽早了解临床工作的实际,强化其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日后适应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3.5管理方法

3.5.1加强管理规章制度建设

为保证实训室各项工作安全、高效、有序地运作,我们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护理实训室开放规章制度》、《开放实训室学生负责制管理细则》、《护理实训室安全卫生检查制度》、《物品使用及赔偿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开放实训室的各种工作程序都作了明确的要求,保证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使其管理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以促进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5.2四级管理模式

护理实训中心的开放借鉴医院的管理模式,采取“教师为主导,护生为主体”的全方位共同管理模式,实行“教师-学生护理部-班级负责人-学生”的四级管理责任制。一级管理责任人为实训指导教师和实验员,负责实训室整体部署和运行情况的监督,包括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仪器设备的维护、物品的申购等工作。二级管理责任人是由临床与护理实训中心在全院护生中选出8名技术操作规范、动手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学生组成学生护理部,配合教师安排协调各班的开放时间、日常管理、安全卫生监督、秩序维护等,是学生与教师的桥梁。三级管理责任人是各班负责人,负责实训室物品交接、实训项目及内容的登记、本班和本小组的安全卫生和操作秩序等,保证各班实训的顺利进行。四级管理责任人是参与实训的每位学生,完成操作前后物品的清点、整理,维护环境清洁,遵守管理规则等。实训室开放的四级责任管理制模式,使学生树立了主人翁意识,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总之,护理实训教学对提高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开放式实训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技能,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了综合素质,为就业或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式教学把高校的实训室建设与教学改革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是现代高校教学模式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5]。

参考文献

[1]王云平.国外大学实验室管理及其对国内开放实验室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149-151.

[2]田甜.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意义及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7,(23):265-271.

[3]白云、柴钰.加强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109-118.

护理创新培训篇5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住院制规范化培训对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6届到2008届130名护士进行住院制规范化培训,93名护士进行常规培训。结果住院制培训组与常规培训组护士在利他主义、成就感、独立性、权力控制、安全稳定、轻松舒适及人际关系上差异均具有学意义(p<0.ol或p<0.05),而在主义、智力刺激、地位、报酬、社会交往、追求创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住院制培训,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护士的职业价值观,将会对护士职业生涯的发展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护士职业价值观是被护理专业人员所公认的、通过训练学习而内化形成的行为准则,它专业成员的决策和行为,是护理人员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石’。Schank和weis}z〕研究认为,学生在毕业时专业价值观的发展并不完全,必须在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我院2006年开始对新招收的护士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了住院制规范化培训,通过对素质、专业理论及实践、职业行为规范礼仪、基本职业体能等多方面的训练,以提高新护士的职业价值观,为工作培养一批新的护理人才。

1对象

对我院2006届至2008届护士进行方便抽样,共抽取223名,均为女性,其中2006届89名,2007届54名,2008届80名。参加住院制培训者130名,包括已经参加过及正在接受住院制培训的护士,占58.30%,参加常规培训者93名,占41.70%。两组护士学历、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常规培训

在完成日常的病区工作外,需要接受为期2个月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以授课方式进行,并且定期接受理论及操作考核,其中导师考核每月一次,护士长考核每季度一次,护理部考核每年一次。

2.2住院制规范化培训

2.3工具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运用t进行数据分析。

3结果

住院制培训与常规培训护士在利他主义、成就感、独立性、权力控制、安全稳定、轻松舒适、人际关系7个阶段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价值观各维度得分情况见表1。

[1]

4讨论

4.1住院制培训护士更易获得成就感

本研究结果显示,住院制培训组护士成就感得分高于常规培训组,差异具有学意义(p<0.01)。住院制培训通过对专业理论联系实践、职业行为规范礼仪及基本职业体能的训练,世界观、价值观的融人,以及参与护士长夜查房等形式让新护士体验到了以往新护士较少体会到的艰辛与成就感。在专业理论联系实践方面,通过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相关内容渗透到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检查等护理工作流程中去,弥补了因期间操作机会有限造成的实际动手能力差的不足,使新护士很快适应护理工作,获得专业方面的成就感。在职业行为规范礼仪培训方面,通过由学生到职业护士角色转换的培训,与帮助新护士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沟通方面的问题,使她们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进一步融洽了人际关系,不仅满足了临床工作的需求,也提升了她们的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住院制培训,予以新护士针对性的专业思想指导,帮助她们了解专业发展的特性,了解自身的特点、特质与特长,做好专业生涯规划,有助于面对专业成长过程的问题,增强她们对临床工作压力情境的适应及减低专业工作中的阻力与挫折,增加专业认同感及工作的满意度,增强自身潜能与终身事业的发展〔4-s。

4.2住院制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独立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独立性方面,住院制培训护士的得分最高,比常规培训护士更看重独立性的重要性(p<0.01)。住院制培训主要是提高新护士的工作能力,增强独立性和应急性,对新护士获得直接经验,学会医护配合,促进工作能力的提高和角色应变能力的发展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培养能力应用型的临床护理人才有着实践的导向作用

4.3住院制培训提高了护士利他主义的认识

表1结果显示,住院制培训组护士在利他主义等方面得分高于常规培训组(p<0.01)。任何职业都具有规范其职业人员目标和方向的价值取向,在职业价值观的指导下,护士为患者提供安全、人道、符合要求的健康照顾行为,履行与高质量的护理要求相一致的护理职责6。据elfrink和LlltZ-}研究认为,进行护理人文关怀的关键是护理人员能正确理解职业价值观以及这些职业价值观对护理行为的影响。建议在新护士培训中,融人利他主义的思想。

4.4住院制培训护士的权力控制得分较低

住院制培训融入了参与护士长夜查房工作这项内容,通过定时、定期安排新护士跟随护士长进行护理夜查房,使新护士有机会参与护理,了解护理夜查房的具体内容与要求。结果显示,住院制培训护士不看重权利控制的价值,得分低于常规培训组护士(p<0.01。可能是因为在跟随护士长夜间查房时,体验到护士长工作的责任与压力,从而使她们认识到护士长工作的艰辛。住院制培训让新护士体会到管理者艰辛的同时,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以良好的护士职业“慎独”精神做好每一项工作‘。

4.5住院制培训护士在护理岗位安全稳定与轻松舒适方面认同度低

表1显示,住院制培训护士不认为护理岗位是安全稳定与轻松舒适的。导致这个结果可能原因为:新毕业的护士初人专业工作领域时满怀热忱,期待一个安全稳定且轻松舒适的工作岗位,可是经过住院制培训的护士不仅要与常规培训护士一样参与培训评价和考核,还要通过多重考试,且住院制培训的考评在所有考评中占重要部分。通过住院制培训与各种考核使参加过培训的护士了解到护理岗位并不是一个安全稳定且轻松舒适的岗位47

[2]

4.6住院制培训对护士影响意义不大的几个维度原因分析

表1结果显示,护士在主义、智力刺激、地位、报酬、社会交往、追求创新6个维度的得分差异无学意义(p>0.05)。在审美主义方面,可能是因为在住院制培训中未涉及审美方面的培训,或是因为对于刚进人工作岗位的护士来说,不断地追求美的东西,得到美感的享受是在护理工作中不可能实现的一项目标。在智力刺激及追求创新方面,可能是因为护理工作普遍被认为是重复劳动,无需过多的智力刺激及动脑思考,但是护理事业的发展需要注人新思维、新方法、新人才,只有不断地学习与创新,才能使护理事业的发展得到新的提高。在社会地位及社会交往方面,可能与护理工作的性质有关,繁忙的工作使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不足,从而使患者易对护士产生误解,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偏低,得不到尊重,因而护士在社会地位及社会交往方面得分较低。因此,护理者应加强对护士情感和人际关系的重视“一”一。在经济报酬方面,因为无论哪种培训,同等级别的护士在同一医院的待遇无太大差别,所以她们对经济报酬的期待是无区别的。

护理创新培训篇6

关键词:高职护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255-02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突出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适应工作的能力,有别于高等教育培养的研究型、工程型人才,也有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1]。为了使我院护理专业提高教学质量,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能人才,我们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从教学理念的树立、实训环境的改变、双师队伍的打造、校本教材的设计开发、教案的设计、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改革。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定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职教思想,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况,理中有实,实中有理,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是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2]。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采取的措施

1.“理实一体化”的实训环境。“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此种教学方法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这就要求护理专业不同的课程的实训实验室具有不同的模型,如模拟病房有高级组合式基础护理人训练模型、导尿模型、高级手臂静脉穿刺训练模型等基础护理课程必需的模型,内科护理实训室有综合穿刺训练电子标准化病人、心电图机等模型设备等,外科实训室、健康评估实训室、妇科护理实训室、儿科护理实训室等等实训室都有相应的实训模型和设备。除此之外,各实训室还要有必需的教学环境,如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实训室,从模型、实验设备上为“理实―体化”教学中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提供保障。

2.护理专业试行1+1+1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我院从2010年开始进行了校院合作共同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探索,充分发挥学校、医院双方的资源优势,通过“1+1+1”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和研究,探索一种可行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将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学年在学院学习医学基础课程,由校内老师在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直接授课;第二学年在医院,由医院的一线临床医师或护理部主任来承担第二学年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并利用时间直接带学生去病房讲授课程,充分体现了将“围着黑板讲护理”变成“围着病床学护理”教学理念;第三学年直接在医院实习。这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既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知识紧密结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双师型”教师。我院护理专业课教师大多是从医学院校毕业后就走上教学岗位,无临床工作经验,理论教学水平尚可,而实践教学能力则较薄弱。实训教学则大多依赖实训指导教师,而实训指导教师虽然专业技能娴熟而对理论知识又知之甚少,因而产生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必须加强对专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富有经验的实训教师传、帮、带以弥补专职教师在操作技能上的不足;从医院引进优秀的护理人才或聘请一些理实过硬的护理专家充实教学一线;制定专业教师培养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利用暑期下医院、外出实习进修的方法,先后有三人到国外学习,十余人到其他院校培训学习,有三十多名骨干教师利用暑假到医院亲身体验,增加实践教学经验。

4.“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与教案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创建“理论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实训、实习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师边讲授边演示,学生相互模拟练习,做到了理论实训一体化。①、录像观摩与课堂仿真模拟相结合:充分应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开展课堂模拟训练,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②、案例教学与理论探讨相结合: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使用了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即在教学中即时引入病案,从实际问题入手,把书本知识与经验积累结合起来。③、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制作了系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录像、习题库、试题库、问题实时解答等丰富的网络资源。既利于任课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自由地进行备课和修改、添加、更新资料;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案应轻内容而重组织过程和训练方案,应尽量避免在教案中罗列大量的教学内容。讲知识、教方法、练能力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质。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去发展思考力,去领悟寻求真理的方法。

5.编写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大纲、计划和校本教材。过去,使用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只适用于分段式教学模式,而“理实一体化”教学采用的是模块化的教学方式[3],这样,现行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已经不适用了。但“理实一体化”教学没有现成的可资借鉴的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我系教师积极探索,没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就自己制定,没有教材就自己编写。我院提倡有能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自编教材,尤其是实训教材。如护理专业依据本专业特点和需求,由教师集体备课,编写了完整的护理专业主干课程和实训课的教材,教材内容编排采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了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特点,教学效果良好。

6.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整个教学质量评价可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而以过程评价为主[4]。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因为课程的改革、课程的开发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因此,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质量,是保证一体化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学院非常重视对课堂教学的检查与评估,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可行的检查、评价体系。评价结果通过学生、教师及其他有关途径,及时反馈课堂教学质量的信息。

“教学有法,而教无常法”,理实―体化教学法和其它教学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优劣之分,都有一定的适用性。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富花;沈发治.“理实一体化”在《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广东化工,2009,(09).

[2]吕美珍.高职高专针灸推拿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2).

[3]张继红.高职教育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困境与出路[J].卫生职业教育,2012.

护理创新培训篇7

[关键词]护理人才;培养;价值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b)-064-02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医疗保健需求日益增长,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医疗卫生服务还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主要是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尤其是护理人才紧缺、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大部分医院护士与床位的比例达不到1∶0.4这个最低设置,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与我国卫生部的要求也有较大差距;而在我国13亿人口中,护理人员的总量为142.6万,仅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0.8%,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护士与人口总数比例1∶200~400的要求差距甚远。护士紧缺不仅是小医院存在的问题,大医院同样存在着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下面是本人对现阶段医院加快护理人才培养的一点见解。

1高度重视

实行护理人才培训制度,是进一步强化医院管理,加快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与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规范和完善,对广大护理工作者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文化层次及综合能力水平也会越来越高。护理管理者的资质会向更高、更全面的专业管理层过渡,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将会更多地倾向于高素质护士,医院管理年以后高素质高层次护理人才将会全面取代原来只懂打针发药的功能性护理人员。因此,作为医院的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对护理人才的培养,为培养优秀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提供环境及创造良好条件。

2统筹计划

实行护理人才培训制度后,护理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医院发展实际情况需要实行统筹计划,确保各类专业护理人才及人才的数量能满足等级医院长期发展的资质需要,为此应做到:护理人才的资质范围要满足等级医院资质范围的需要;专科护理人才要满足医院的资质范围需要;护理人才数量要满足医院的规模发展的需要。根据以上几方面需要,积极探索建立护理人才培养的有效体制。

3培养措施

一是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护理专业技术队伍。建立护理人才培养机制,形成靠人才促进医院事业,靠事业造就人才的良好格局,作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坚持“尊重老年,依靠中年,希望青年”的人才培养规划。二是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支持、引导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敢于冒尖、善于创新,使其专业技术水平在医疗护理实践中有成就、出成果,促医院医疗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医院创造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三是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全面提高业务素质。把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四新学习作为一项工作常抓不懈,要提高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而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与国际接轨,开拓国际护理人才交流。

4组织考试

根据培养目标、确定考核项目,对业务知识和思想政治、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实行重点考核和基本考核相结合。确立培养考试目标,一方面不属护理专业毕业的应严格限制参加护理执业资格考试;另一方面长期不在护理工作岗位上的护士,不应纳入护理人才培养范围,不作为护理人才培训考核对象。为此,医院人力资源部门要统一安排,组织好有资格的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的综合培训考核,确保护理人才的高素质执业水平,保证医院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5加强培训

鼓励参加高等护理自学考试,高等护理自学考试是护理学历教育和护理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要形式和途径[1]。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护理专业人才,重视德育培训,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护理人才;加强素质培训,培养学以致用的全能型护理人才;彻底改变传统“形式式”培训方法,培养主动灵活的学习型护理人才,规范每个人的行为,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创造精神[2],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型护理人才。

6强化管理

医院设专人全面负责“护理人才培养计划”的选拔、培养和考核等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护理人才管理,建立护理人才培养、使用、业绩考核等管理办法,彻底杜绝经专门培养后不在护理岗位或在护理岗位上工作却不能成为培养对象的现象,努力规范护理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医院医疗水平及医疗安全质量工作的提升。

7讨论

护理学由一门简单、从属、辅助的学科逐渐发展为复杂、独立、整体的学科,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的实施,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健康需求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仅满足于有病医病,还需要无病先防;不仅满足于单纯的医药治疗,还需要精心的护理治疗;不仅满足于熟练的护理技术,更需要全身心的全面护理。因此,要全面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提高护理质量,就必须解决因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而带来的护理服务行业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匮乏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护理人员不仅是技术工作者,还是教育者、组织者和管理者,除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外,还要为健康人群提供服务和健康教育,这样仅靠在学校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3],因此,应加强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护理教育,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层次和技术水平。

实行执业护士轮训制度,有利于护理学科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执业护士进行轮训人数寥寥无几,大部分护士毕业后只注重机械性工作,学习与实践脱节,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巩固不扎实,医院对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大部分只局限于一些形式上的业务讲课及学术讲座,对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能力非常有限。这就标志着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培养现代新型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型护理人才。

医疗市场的竞争,最终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医院要发展,培养护理人才至关重要。加快护理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是当前医院工作的迫切任务,应纳入医院人才培养的重要议程。

[参考文献]

[1]施月姗,李桂枝.论高等护理自学考试与护理人才培养[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7):501.

[2]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

护理创新培训篇8

虽然传统高校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每年都在增加,但由于课程设计与市场脱节,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得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不足,毕业后不能快速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企业看中的是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协作等基本职业素养,企业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精英型网络工程师。

网络工程师岗位职责掌握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完成复杂的、非常规的网络施工保障、网络运行维护、系统安全运维等工作,能够独立处理和维护网络工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网络工程、网络管理及安全维护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能较好地组织网络工程施工工作、网络运行维护工作、信息系统安全部署和维护工作,具有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和一定的技术管理能力。

网络工程师职业能力模型根据企业对于网络工程师职位能力要求,把网络工程师职业能力划分为三种能力:核心能力(完成本职工作、考核目标的能力)、专业能力(运用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能力)、基本能力(确保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合岗位基本要求的能力)。根据以上分析,网络工程专业培养学生的技术包括以下几种:网站管理与维护,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工程、网络应用,网络设计与信息安全。

构建多类型实验教学平台,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现今大多数院校网络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讲到某个原理或方法时就开设相应的实验进行验证。按照这种模式开设的实验课往往不成体系且大多是验证性实验,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要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时占实验总课时的比例至少应达到30%,同时加大学生自主性实验的开设比例。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与精英网络工程师职业能力分析,我们制定了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如表1所示。其中,实训包括课程实训与综合性的实训,课程实训在开设课程的学期最后一周进行,综合性的实训一般在相关课程学完后,在最后一门课开设的学期最后一到二周进行。为了满足网络工程专业学生技能训练的要求,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功能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这个平台有以下几个特点:1)该实验平台不仅要加强验证性实验的教学,同时也要高度重视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绝大数开设实验的课程都应有一定数量的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2)该实验平台要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3)为了实现各专业的交叉融合,该实验平台既要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同时也要重视跨专业的综合性实验室或校级、省级或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4)加大实验室对外开放的时间。

建设生产性实训平台,提升学生岗位技能,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缩短与岗位需求的差距,我们实施了“4-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把传统4年的课程设置压缩到3年完成,最后1年时间所有学生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针对某个岗位的专业实习,社会实践与毕业设计等综合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战能力。根据精英网络工程师职业能力分析与我院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为学生定位五个岗位:网站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与信息安全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某个岗位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在实践能力培养阶段,生产性实训平台的建立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建立院级创新基地。院级创新基地由学院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成立,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在研项目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2)校级的创新实训基地。这类实训基地有学校单独建设,也可校企共建,这类实训基地应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关键在于基地应采用企业运作模式,建有与企业对应的机构,这可以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训环境。在实训基地,教师参与生产过程管理与产品开发,学生职业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可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以员工的身份参加生产活动,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3)校外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企业向学生无偿或优惠提供实习岗位,并为学校教师提供高新技术技能培训。同时,企业也将学校部分教师纳入其人才库,为推广企业的先进技术或设备积累了丰富的无形资产,优秀学生可参与企业产品的生产与开发,为企业带来了相应的利润。学生的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都要在实训基地完成。

打造多种创新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竞争能力实践教学既要依附于理论教学,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既包括课程实验,综合实训,专业实习等,又包括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竞赛(如电子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杯等),它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有着很大作用。创新教育不是教学生如何创新,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应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平台,创新平台可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去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创新,提高竞争力。创新平台既可以由学校建立,也可以借助一些外挂项目。学生可以在以下几种创新平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1)部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市级与校级研究机构;2)教师的科研项目、社会活动项目;3)校级,院级各种创新培育基地;4)大学生科技立项研究项目。

护理创新培训篇9

如何

   关键词:知识产权管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知识产权培训;分层分类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知识产权制度作为鼓励和保护创新的基本法律制度,对我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越发凸显。如何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好知识产权资产,成为实现企业赢利的重要保证之一。知识产权培训服务于企业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提升,是企业知识管理工作实施的前提和保证,直接关系到企业知识管理工作的成败。认识并把握企业知识产权培训规律,着力开展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对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作用显著。

 

   一、企业知识产权培训的特征

企业培训,就其广义属性而言,实际上是企业根据需要对员工进行的一种有侧重、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企业知识产权培训是企业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服务于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除具有企业培训的一般内涵,还具有不同于一般培训的其他特殊性。

   知识产权是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智力成果本身是无形的,其不具有外在形体,也不占据任何空间。这种无形性或称非物质性,使智力成果的显现和展企业知识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企业对知识产权运用的侧重点不同,有的企业立足于营销创新,注重于企业的商标;有的企业立足于技术能力提升,注重于企业专有技术和专利。不同企业的知识产权培训需求也各不相同,一个企业中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员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对知识产权知识的需求也不同,这就需要对员工的知识产权知识需求进行细分。

   企业知识产权培训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不同企业或者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同一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知识产权培训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总的来说,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具有全员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只有遵循这些规律,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如何

   二、企业知识产权培训新模式:分层分类企业培训模式,是指企业实施培训工作的标准形式,包括培训需求的评估、培训项目的设计、培训成果的转化、培训评估等有关培训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做法。它决定培训实施的具体步骤,为企业培训提供一个完整的思路,使企业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化,还有助于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间关系的协调。培训模式的选择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培训的效果。培训模式是针对培训目标设计的。企业培训模式有多种,常见的有系统型模式和咨询型模式。系统型模式是指通过一系列符合逻辑的步骤,有计划地实施的培训,培训是系列连贯的步骤。咨询型模式强调咨询是培训者未来的工作方向,侧重于从培训者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培训实施问题[1]。

   知识产权的实践性很强,培训效果难以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常见培训模式难以直接适用。因此,针对企业知识产权这一专项工作,选择一个有效的知识产权培训模式,制订一个长效、持久的知识产权培训计划,对增强企业员工知识产权意识,提升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水平和能力,提高企业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水平尤为重要。

   分层分类的知识产权培训模式是与企业知识产权培训规律相适应的培训模式。由于企业不同岗位的员工对知识产权要求不同,因此对其实行培训教育亦应有所区别。

   如,企业管理者只要了解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能重视和支持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对企业管理者的培训应以知识产权意识培训为主[2];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要掌握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以及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知识产权实务知识,对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应以能力培训为主。分层分类知识产权培训就是将员工划分为企业管理者、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产品研发人员、营销人员、普通员工等不同岗位人群,根据岗位需求实施不同的培训策略。分层培训就是根据员工对知识产权知识的需求,将培训分为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性培训和提高性培训。分类培训就是将培训活动分为对普通员工进行知识产权培训的全员培训、对创新能手和企业各级管理者进行知识产权培训的骨干培训、对各级知识产权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水平提高的专业培训。

   分层分类的知识产权培训活动总体分为意识培训、技能培训、专业培训三个方面。意识培训为普通员工知识产权知识培训,树立和增强普通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规定员工知识产权最低培训课时,如对新进厂的员工,通过入职培训普及知识产权法规和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培育知识产权习惯。技能培训,提高研究人员对专利等技术信息的判读能力,对员工进行专利信息检索的培训,使之掌握技术创新活动有效工具,对员工进行一些技术创新辅助工具运用培训,如tRiZe、专利地图等,使之能在工作中熟练运用。专业培训主要针对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进行专利侵权分析、专利战略制定、专利文件撰写等专利知识培训[3]。

如何

   实施分层分类的知识产权培训,应采取企业内部培训和社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企业内部建立以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为兼职培训师的制度,以满足知识产权培训的长期需求,普通员工的意识培训应以企业内部培训师实施为主,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应以社会培训为主,如国家、省、市知识产权局、行业协会等主办的、以获得专利律师任职资格为目的培训等。

   三、分层分类知识产权培训的新实践——以总公司企业结构为例在现代企业结构中,总公司下设若干分、子公司、事业部的公司结构较为常见。在这种公司结构下,由于总公司和分、子公司、事业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定位不同,总公司设有综合的基础研发中心和统一负责各分、子公司和事业部知识资产经营的部门。分、子公司、事业部作为某类产品的制造单元,知识产权创造是其知识产权管理重点,总公司和分、子公司、事业部在同一知识产权培训模式下,两者的培训内容有很大不同。

以笔者所在的梅钢公司为例,其是宝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其知识产权培训的任务、目标、对象和宝钢公司就有很大不同。首先,子公司不负责知识资产经营,宝钢公司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已由起步阶段以知识产权保护为目的发展到知识产权资产经营阶段,以专利许可为代表的技术贸易等知识资产的收益在公司收益中的权重呈增加趋势,总公司和子公司知识产权工作围绕实现全公司知识产权资产经营这个核心而设置。总公司负责制订全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的落实。对总公司、子公司的决策层和管理层进行知识资产经营知识培训和知识产权战略宣传贯彻是总公司知识产权培训的主要内容;知识产权创造知识和落实总公司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是子公司的主要培训内容。

   其次,总公司设立专门的知识资产部,对全公司知识产权工作负责,配有强大的知识资产管理团队,负责制订全公司知识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对全公司的知识资产分类规划,集中运营;而在子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子公司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规模小。总公司知识资产部对子公司知识产权生产工作给予指导,检查技术创新指标推进计划执行情况,提出下一步工作指导意见,对子公司的知识产权工作做出评价。子公司知识产权部门工作重点是推进本单元知识产权创造工作,实现主动保护,落实好总公司的工作要求。因此,子公司必须根据本公司的性质、知识产权管理的目标和范围制定培

训计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如何

   正如克里曼·斯通所言:“全世界所有员工最大的福利就是培训”。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和企业归属感,为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培养后备力量,从而使企业长期受益。多年来,梅钢公司按照分层分类知识产权培训模式,围绕知识产权创造知识和落实总公司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持续开展的知识产权培训,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员工和企业同发展、共成长。如某一技术人员,在参加培训前,对专利等知识产权总有一种神秘感,对自己完成的技术成果也不知道如何总结申报成知识产权成果,通过持续参加企业的知识产权培训,掌握了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在工作中有了主动申报专利等自觉行动,知识产权意识得到明显增强。近年来,该技术人员已获得授权职务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其职务专利经公司对外许可交易后,不仅公司获得了良好收益,个人也得到丰厚奖酬,成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明星,公司成立了用其姓名命名的职工创新小组。他带领身边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的热情高涨,实现了其个人和企业的同发展。比如,企业的某营销人员通过参加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对公司商标和产品的专利权有了深刻认识,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发现了1起假冒公司商标的侵权产品后立即向公司汇报。其后,公司根据营销人员提供的线索,采取相应法律行动,维护了企业的知识产权合法权益。总体上看,通过开展分层分类的知识产权培训,员工知识产权意识显著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数逐年增加。

   四、结语

企业知识产权培训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分层分类的知识产权培训模式符合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规律。实施分层分类的知识产权培训,对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技术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如何

[1]李亚杰.对企业内培训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0,(4):45-46.

护理创新培训篇10

主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加速人才培养。对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加强管理,以保证继续医学教育不留于形式,切实达到“学有所用”,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

2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护理质量决定了其社会竞争力

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可以提供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贯穿其整个执业生涯。要想跟上护理学发展的步伐,使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真正起到补充、更新、拓宽、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水平的作用,必须使继续医学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

3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护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也需不断地强化组织管理,健全运行机制,更新教育内容和方式。知识更新、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继续医学教育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必须不断地务实、求新。使护理人员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不断吸取多方面营养,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同样也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4护理学是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有人文社会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在医学模式的转变中,现代护理学中渗透着人文关怀,护理学也围绕人文价值去实现护理学价值。同样,只有将高尚的人文精神不断注入护理学科学中,护理学才能充分发挥积极的正效应。实现护理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者的紧密结合,才能形成现代护理学的完整结构,促进护理学健康发展。因此,培养护理工作者的人文素质同样是继续医学教育的又一主要目标。

5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医学的内容

包括本专业的和与本专业有关的内容。通过继续教育培训可以扩充知识,丰富知识结构。要使继续医学教育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及教育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时代的发展对继续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继续医学教育是护理人员最主要的续期再注册教育方式

目前主要的教育形式有专业培训、专题报告、读学位、学术讲座、参加学术会议及撰写高水平论文等。加强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推进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进程。重视培养护理人员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7开放式护理继续教育主要依托远程网络教育来实现

远程教育的特点是具有大系统、远距离、多媒体、开放性的特点。它与传统教育方法的重要区别是建立了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这种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教与学的时空分离,提供个性化学习,帮助护理人员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所需课程和培训方式,形成一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的模式。

8护理继续教育资源可以共享

通过搭建平台,给护理人员以施展才华园地,开展学科间的互动,可以促进信息间交流。同时为创新知识、传播、利用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信息时代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自主学习人重要模式,要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护理继续医学教育是护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时、学分完成情况是考核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指标。以后,还要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方面都做不懈努力,探索不同教育之间的学分转换形式。

9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