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如何建立合规管理体系十篇如何建立合规管理体系十篇

如何建立合规管理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8:07

如何建立合规管理体系篇1

关键词:“三标”管理体系;行为规范体系;融合;管理上水平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054-01

在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国家局姜成康局长明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把“卷烟上水平”作为行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体现在企业管理方面,就是要大力推进“管理上水平”。会议不仅总结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更为如何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实现管理体系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作为一个管理课题摆在了行业企业的面前。作为行业行为规范建设试点单位,浙江中烟在以往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力开展了行为规范的提炼与宣贯工作。在整个行为规范建设过程中,笔者结合浙江中烟实际,针对如何使行为规范体系与“三标”管理体系融合的课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和关系

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是指企业以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标准要求为核心,持续追求卓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梳理企业生产经营流程,建立过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程序,因此“三标”管理体系在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上最直接和最明显的成效就是提高企业管理规范化,它是企业管理中带有强制性的硬要求硬标准。企业文化是企业人不懈追求的目标愿景、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员工行为规范的系统推行是企业文化战略实施的关键,是企业文化落地的有效抓手。它是一个企业从合格走向优秀的奠基石,对企业员工的岗位工作、流程与制度要求、行为细节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提升与规范,它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都隶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两者在企业管理体系中定位既有不同又相辅相成,“三标”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是行为规范体系发挥作用的基础,行为规范体系的落实又是“三标”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和提升的动力。

二、当前“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管理工具,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往往由于受特定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难免会出现管理上的边际效用递减,使置于体系中的人员过于追求符合性的要求,在追求符合性标准的同时可能会弱化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活力。行为规范建设作为企业文化由知到行转化的关键环节,立足岗位、关注细节,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和提升,它与“三标”管理体系建设不同,不仅仅追求符合性,更侧重于关注员工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将工作质量做到优秀。但在行为规范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方面问题,一是企业员工会质疑为何在企业建立众多的标准基础上,还要再增加行为规范的要求。二是行为规范本身对于员工的要求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因而在可操作性上会相对模糊。这两方面的问题导致很多企业的行为规范建设最终形成摆设,不能真正贯彻到岗位,落实到细节。正是因为“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在独立运行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先天问题,而同时两者又存在互补关系,所以实现两者的融合就显得很重要。

三、“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进行融合的迫切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三标”管理体系虽然在推进企业“规范”上很有成效,但往往激发不了“活力”,没有了“活力”的“规范”对于企业管理来说算不上成功。而行为规范体系的建设虽然更多的体现了“活力”的追求,却往往由于没有可明确的落实要求,使“规范”弱化,也会使企业管理“效率”的发挥大打折扣。因此,推进“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进行融合显得尤为迫切。

四、“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如何融合

“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既有区别又相互互补,要开展好两者之间的融合,就必须将它们视为一个统一的系统,统一策划,协同推进。

(一)正确认识,理顺关系。公司各级领导干部和普通员工要正确认识到“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各自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行为规范体系并不是制度之外的多余规范,而管理体系也不是空洞的形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企业管理上水平。

(二)宣传教育,培养意识。对于“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的关系及其相互融合的动作、要求,各级主管部门要开展深入地宣传教育。只有意识到位了,才有可能将标准的要求执行到位,管理上水平才不会成为空话。

(三)强化过程,弱化要素。“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都要建立起过程化的管理体系,突出过程概念,明确以流程为引导,强化部门员工间协作的行为要求,建立一体的过程要求,才能更有效地推进各部门、员工间的协作。

(四)加强协调,全员参与。加强不同主管部门间的横向沟通,协调管理制度、管理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要求表述,推进全员参与,通过行为规范体系的实践,提升企业管理的标准,加强执行力,促进管理上水平。

五、浙江中烟管理实践探索

浙江中烟“三标一体”建设工作对企业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之初,我们就紧扣“三标”管理体系制度化与标准化的要求,在制度文化中融入企业各项管理理念的要求,同时也将企业制度、标准的管理体系纳入到大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之中,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企业文化与制度标准融合逐步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员工的认可。

行为规范与“三标”管理体系的过程化管理相协调,互为促进,保证了管理执行力的提高,为推进管理上水平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作者单位: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总公司总经理姜成康2010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的报告[R].2010.

[2]李克明副局长在2009年全国烟草行业管理体系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R].2009.

如何建立合规管理体系篇2

政府绩效管理的过程,简单来看,就是制定绩效目标,评估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利用评估结果,达到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目的的循环过程。国家审计如何推进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体制机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如何促进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管理目标制定机制、如何推进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如何推进完善政府绩效管理结果利用机制,如何推进完善保障这一循环体系健康运行的绩效管理体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1、国家审计如何促进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管理目标制定机制。

一是积极介入绩效管理目标的制定过程,增强审计事前监督效果。在平时的审计分析评价中,往往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既定目标进行审计评价,却忽略了所谓考核目标之“目标”的制定过程和依据是否合理。因此,在绩效管理目标的确定过程中(比如地方政府部门预算编制),应通过对项目资金使用及经济行为预期目标的制定依据进行分析,结合以往同等时段指标和上下级部门综合指标进行全面综合比较,对绩效目标的制定过程及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审计建议,建立并完善绩效管理目标制定机制。

二是在事中、事后审计过程中,通过对既定目标达成情况的审计,对已达成的目标和最初确定的目标进行分析对比,追溯目标是否合理及其制定过程是否存在缺陷,提出完善相关机制、制度的建议,建立健全合理高效、科学的绩效管理目标制定机制。

2.国家审计如何促进建立健全合理、完整的绩效评估体系。

目前,政府绩效管理主要通过绩效评估的方式表现。政府绩效评估是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公务员绩效评估和财政投资项目绩效评估的总称,是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公民满意为标准,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基本导向。包括对政府部门事前、事中、事后行为的监督评价。绩效评估体系是政府绩效管理的基础。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可以直接提高绩效评估的质量,进一步推动政府绩效管理。

一是转变审计观念,由财务真实、合规性审计向绩效审计过渡,形成对政府绩效管理评估体系的有力补充。绩效审计是绩效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审计的目的是检查与评价公共财政资金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它是开展绩效审计的前提和基础。绩效审计的目的则是检查与评价公共财政资金和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及可持续性等,二者各有特征和作用,相互补充。鉴于我国基本国情和政府审计现状,可以先在开展财务审计的同时积极开展及逐步推进绩效审计,坚持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并重;再逐步增强审计部门的绩效审计权能,加大绩效审计分量,实现从以财务审计为中心向以绩效审计为中心的转变,最终形成以绩效审计为主、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并存且有机结合的现代政府审计格局。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绩效审计制度,为绩效审计的开展提供有利的法制环境,加强政府审计的力度,大力开展绩效审计,扩大绩效审计的覆盖面,从资金管理使用的效益审计延伸到相应经济行为的绩效审计;另一方面,将具体项目的审计与政府绩效管理的评价联系在一起。把从审计角度作出的绩效评价与其自有的绩效评估做比较,体现出评估评价标准的差异性,分析评估评价标准的缺陷和不足,逐步建立起统一、规范的绩效审计评估指标与标准体系。形成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有力补充,促进政府管理部门完善制度与规则。

二是加强连续性审计,注重审计对象的连贯性。政府管理部门组织的绩效考核与评估多为“运动式”、“评比式”、“突击式”评估,而相应的持续性测定较少。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将管理部门的绩效管理行为结合起来进行审计。多开展跨年度时间段的审计项目,将上一年与本年乃至下一年的绩效管理考核评估结合起来,注重上下级部门之间绩效评估行为的整体性审计,通过审计达成政府绩效管理评估的长期性、完整性,形成绩效管理部门内部考核与外部审计监督结合,下级部门与上级部门绩效评估结果的部分与整体相结合,完善政府绩效管理长效考核机制。

3.国家审计如何推进完善政府绩效管理结果利用机制。

绩效考核不等于绩效管理,只有将政府绩效管理的成果与管理机制、制度的改进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达到绩效管理的目的。一方面通过审计建议,使政府绩效管理的相关改进措施得以实施;通过审计整改使政府绩效管理的结果得到有效运用。进一步消除政府绩效管理考而不问、问而不责的弊端,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从审计角度客观反映政府绩效管理机制的运行情况,增强政府绩效管理的公开度、透明度和可信度,发挥政府绩效管理作用。

4、国家审计如何推进完善保障政府绩效管理循环体系健康运行的绩效管理体制。

一是将审计项目立项与地区绩效管理实际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对已发生的政府绩效管理行为和项目的审计,分析取得的成果经验和不足,促进政府绩效管理的不断开展和深入,提出完善相应机制的建议。

二是将审计过程与绩效管理评估机制结合起来,丰富绩效管理考核手段,将对具体项目的审计评价与绩效评估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找出绩效考核机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如何完善的审计建议,保障绩效考核结果真实、全面、客观,推动建立公开民主的绩效管理多重评估体制。

三是将审计整改与政府绩效管理问责机制相结合,通过加强审计整改,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客观反映问责机制的运行情况,发挥行政问责制的作用和政府绩效管理成果利用程度,提升政府绩效管理水平。

如何建立合规管理体系篇3

1、国内外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国外对于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历史较长,内容较充实,学者们从质量管理体系与医学实验室的有机结合,如何建立适应医学实验室工作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如何促进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持续改进,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方式方法,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管理问题、经济问题、成本控制问题、服务满意度问题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有关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1o年的时间,检验界的专家学者们从加强医学实验室的管理,我国检验医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及解决的建议,提高检验技术人员素质,完善检验技术规范,提高医学检验工作质量8,医学实验室的发展与管理,我国临床实验室的内涵临床实验室的发展趋势,临床实验室管理的理论研究方向和内容、评价方法,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实验室管理体系、质量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基本内容,人力资源管理与岗位职责,安全管理,成本与信息管理、实验室认可与临床实验室管理、建立新型的医学实验室管理模式、实验室国家认可过程、经验体会、认可后对检验科的益处、有关So15189在检验科管理中的应用、实验室认可后质量体系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总结了大量有借鉴意义的结论和观点,为现阶段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以及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2、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理论

2.1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岗位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

2.2质量管理体系(QmS)在so9001:2005标准中的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通常主要包括制定组织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以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

2.3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CnaS-C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So15189:2007)规定了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对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进行认可的专用要求,包含了医学实验室为证明其按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具有技术能力并能提供正确的技术结果所必须满足的要求,其内容等同采用so15189:2007。该准则包括:目录、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管理要素、技术要素、附录等10个部分。准则中的管理要求部分规定了实验室进行有效管理的内容,包括:

组织和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合同的评审、文件控制、委托实验室的检验、咨询服务、外部服务和供应、不符合的识别和控制、投诉的处理、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持续改进、质量和技术记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15个要求;技术要求规定了对实验室所从事工作应具备的技术能力,包括: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实验室的设备、检验前程序、检验程序、检验程序的质量保证、检验后程序、结果报告等8项要求。

3、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来源于对医学实验室现状调查和分析,调查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选择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经过调查分析后,确定要素和控制程序时应注意:是否符合CnaS-C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So15189:2007)的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否适合医学实验室的工作特点;是否适合医学实验室运行体系的能力。

3.1构建原则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检验工作的各个环节,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建立。

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目的、检验及相关服务的特殊性、国内外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等等方面,决定了构建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1)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原则、(2)全员参与原则、(3)全程控制原则、(4)持续改进原则、(5)质量和效益统一原则。

3.2策划与设计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与设计。在现阶段,对于我国大多数的医学实验室来说质量管理体系是新事物,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工作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依据、方法、甚至目的都知之甚少,更缺乏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经验,因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初期的策划与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有:

(1)对医学实验室全员进行教育培训,(2)明确医学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质量方针和目标,(3)确定医学实验室组织结构,(4)明确资源配置。

3.3文件的撰写医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医学实验室的政策、过程、计划、程序和标准操作规程均形成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1:

系统性、法规性、增值性、见证性、适应性。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质量手册: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架构中的核心部分,其内容主要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结构,明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定各支持性程序以及质量管理体系中各岗位的责任以及相互关系。(2)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中各要素的展开和具体表达,应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应在体系文件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程序文件的结构和内容应遵循钬?5w+1H钬澰颍蓑hy(目的)、what(做何事)、who(何人做)、when(何时做)、where(何地做)、How(如何做)。

(3)标准操作规程: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和细化,是医学实验室技术人员从事具体检验工作的指导。(4)记录: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关键要素,为质量活动的完成情况及效果提供证据,为可追溯性提供文件,是医学实验室质量活动结果的表达方式之一。

4、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准则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所依据的cnaSCo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So15189:

2007),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依据该准则进行编写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同样应作为体系运行的依据之一。

4.1文件培训对医学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体系文件所有相关内容的培训。让每个工作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目的、方法、所依据的原理和标准都有充分的认识,进而认识到医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现状与先进的管理模式之间的差距,认识到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中心质量管理工作的意义。对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都制定了翔实培训计划,严格执行计划完成既定的培训内容。培训结束后进行严格的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重新进行培训并考核,直至满足要求。

4.2文件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管理必须制定明确的、文件化的管理程序,以对构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所有文件和信息进行控制。主要包括:(1)文件编写、审核、批准;(2)文件的使用管理;(3)电子文件管理等内容。

4.3运行管理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核心是要素管理。要对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共23个要素进行全面管理,各职能组相应的岗位职责要对其中15个管理要素和8个技术要素的具体要求进行管理,确保各要素的要求得到全面贯彻。

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难点在流程管理。程序文件所规定的工作流程必须得到严格执行才能保证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否则体系文件的执行就不能得到保证。

4.3.1检验前检验前质量管理是决定检测结果钬溦媸怠⒆既沸缘那疤幔渲葱兄魈逵斜鹩诩煅橹兄柿抗芾恚辈斡胧瞧涮卣鳎煅槿嗽薄⒘俅惨绞Α⒒な俊⒒すと嗽币约笆芗煺弑救耍魏我桓龌方诘氖杪虿还娣毒傻贾录煅榻峁奈蟛睢?

医学实验室通过制订并实施正确采集和处理原始样品的专用Sop文件,规定样品向医学实验室的运送要求,确保检验样品及时、安全送达,制定文件规范接收或拒收原始样品等措施加强检验前质量管理,确保检验前工作满足检验要求。

4.3.2检验中要做好检验中质量控制和管理,就一定要做到检验程序的标准化、规范化,建立文件化的检验程序体系,严格管理与检验质量相关的设施、环境、设备、试剂与标准物质,做好检验结果的量值溯源,全面分析实验的不确定度等因素。

检验中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对人员、样品的前处理、检验过程等的管理。

4.3.3检验后在完成样品检测后,为使检验报告准确、真实、无误并转化为临床能够直接采用的疾病诊疗信息而确定的质量控制措施和发放,称为检验后质量管理。顾名思义,检验后质量管理就是指全面质量控制过程中最后质量把关和提升检验数据在临床上有效利用。这一环节的疏漏将使前期的检验前、检验中质量管理有始无终甚至前功尽弃。

4.3.4内部审核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内部质量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的,针对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要素的内部审核。医学实验室通过制订和策划内部审核计划组织实施内部审核。该计划需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等,应确保覆盖整个质量管理体系[1。内部审核主要审核体系文件与认可准则的符合性、体系文件实施的符合性和有效性。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工作,及时发现体系建设、运行中的不符合,进行及时、有效的整改,使质量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体系文件内容更加符合认可准则要求和医学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持续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4.3.5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是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就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正式评价,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检查。针对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及医学实验室全部的医疗服务(包括检验及咨询工作)的管理评审,其目的是确保在患者医疗护理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服务质量,并及时进行必要的变动或改进。管理评审的结果形成文件,包括医学实验室下一阶段的目标及相应的计划和措施,以及对已出现问题或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改进的目标及相应的计划和措施。

如何建立合规管理体系篇4

就在“市值管理”成为热议话题的同时,另一部分人却对之持冷静旁观的态度,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赵家俊就是后者的代表。

只能具体操作

《新理财》:作为全国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是否有客户要求你们提供市值管理方案?

赵家俊:上市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的具体操作,从资本市场一开放就有,只是没有提出这个概念,而且没有系统化。这方面的咨询也一直都有,大家一直在无意识地做。上市公司逐渐规范,特别是新会计准则出台后,这方面工作体现得特别明显。

中国资本市场分为两个阶段,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两者的界限。全流通后,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关于减持、增发、并购、重组、投资人关系管理、危机公关等咨询明显增加,这些都是企业管理的内容。我们强调公司在资本市场和公众群体中的整体表现,用“市值管理”概括可能显得笼统。

《新理财》:在具体操作中,您通常会提供哪些建议?

赵家俊:一方面是增发、配股、分红等基本的技术操作;另一方面是公关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媒体关系管理等,要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机制。比如,我们会建议客户建立公共关系管理系统,或者建立与媒体交流的机制。

难以定量判断

《新理财》:如何判断市值管理做得好坏?

赵家俊:企业价值在资本市场的价格表现就是市值。从理论上说,市值越大应该越好,但实际上并不是。在中国,价格与价值背离是常态,两者之间的差距要合理,不是把股价“炒”得越高越好。

《新理财》:“合理”的标准是什么?

赵家俊:这个要分不同市场、分行业、分公司类型去看。合理的市值,其实就是合理的股价倍数。事实上,这个“合理”很难用管理得好坏来评价。规范管理手段、用好金融工具、做好信息披露,让资本市场接受,其实就够了。就市值而言,我更关心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特别是企业遇到市场波动的时候,合理的市值管理可以让事情的发生不影响股价的正常表现。要不断看资本市场与本公司的关联,让市值和价值趋同,但保持一定的空间,出现偏差的时候要借助市值管理的具体措施做一些工作。这个趋势只能定性地判断,没办法定量地考察它的好坏。

《新理财》:市值管理在实践中如何与“做庄”行为区分开?

赵家俊:最简单的区分办法就是看它是否合理合规。尤其是信息披露要规范。比如,要建立媒体关系沟通机制,但不能炒作新闻热点,让投资人产生误解。

监督而非管理

《新理财》:CFo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承担何种责任?

赵家俊:CFo要时刻关注本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当发现市值与价值有背离,就需要用一些技术手段去调整。但这个调整不能只依靠CFo,还要依靠一整套的内部协调机制。通常在中国的上市公司这套机制被命名为“公共关系管理机制”,它涵盖股东关系管理、公共关系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目前这套机制的核心职能由董秘承担。CFo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董秘来具体协调和实现。

《新理财》:但市值管理中涉及的资本结构、资本配置、金融工具使用等,都是CFo的职责范围。

如何建立合规管理体系篇5

(一)社区管理主体多元化,必然要求建构和完善规范其中各种主体法律地位和协调主体间相互关系的法律制度

在新型社区治理模式中,政府机关已经不再作为社区管理的唯一主体,甚至不再直接参与到社区管理的具体事务中来,而社会组织尤其是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日常治理工作中的作用则得以充分发挥,成为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治理主体的地位也得以强化。这些新型主体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分担了政府的管理任务,由此也引发了如何处理好这些主体的地位和相互之间关系等诸多法律问题:一是就各种治理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职能定位问题而言,其中就包括如何确定哪些组织或个人有资格或者是有能力参与社区治理,以及这些主体应当以什么形式和方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等。非社区内部自主形成的社会组织如何参与社区治理问题尤为值得关注。这些组织应当是社会公益性组织还是可以引进社会经济组织参与治理?社区内成立的自治组织,也存在如何参与社会事务治理的问题,这些组织是继受政府的职能还是以新的方式参与社区治理?如此等等。

从公共管理学角度,也就是各种主体在社区治理事务中的职能定位问题;若从法律角度,则是必须明确各种主体对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职权分工和责任分担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加以明确化、具体化。对于政府来说,是应当保持保留一部分传统职能,还是需要重新定位其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能定位?对于其它主体来说,则需要关注其能否直接继受政府机关职能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上加以规范,原本在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所形成的“九龙治水”现象必将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更加严重。二是如何协调好社区居民、政府机关和社区组织之间的关系。在主体多元、利益形式多元化的背景下,处理好各种主体之间的关系,是避免相互之间推诿或争权现象发生的必然要求。其中处理好政府与社区组织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从域外社区治理经验来看,基本是鼓励、支持社区公众广泛参与,实现政府与社区组织的良性互动。政府最多只是社区管理的组织者,社区组织才是社区管理的提供者,社区民众则是社区管理的参与者。但这种局面在我国能否形成则令人质疑。因为域外的社区自我管理组织起源于公民社会,更多的是自发形成的,社区事务管理只有在必要时才有政府机关介入;而在中国,社区组织基本是“人造的”,民众参与意识相对薄弱,由于利益所在,要求政府主动退居社区治理的辅助地位似乎是不现实的。因此,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社区自治,建立刚性的法律制度将各种关系明确化、具体化,不乏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二)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权合法性基础发生转变,必然要求对社区公共利益及社区公共事务加以明确化和具体化

在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下,社区管理者权力的合法性是建立在遵从法律规则或政府机关命令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直接来源于社区管理的实际需要。换句话说,哪些人有权以及以何种方式来管理公共事务必须获得法律或者是政府机关的授权,哪些事务应当纳入管理者的管理范围,哪些事务属于社区管理,也都必须通过法律明确规定或者是由政府机关来确定,管理者依据其职能范围管理社区事务,而不是由社区事务范围决定管理者的职能范围。而在强调社区自治的社区工作中,治理者权力的合法性基础是多元化的,不仅可以通过明确的法律规定、政府政策和行政命令或者是社区组织的自治章程等获得,还可以通过多元治理主体协商的程序方式获得,治理者尤其要重视回应社区民众的需求,回应社区事务治理的需要。伴随社区治理行为合法性基础的多元化,对管理行为具有约束力的各种法之间的关系则变得复杂起来,各种形式的法之间的冲突也随之而生,并且是以利益冲突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些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社区的整体利益、社区居民的私人利益等。出现各种利益形式,必然引发如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诉求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如何处理好各种利益之间的冲突问题,如社会公共利益与社区利益之间的冲突、社区公共利益与社区居民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等。伴随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随之而产生的则是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这些主体往往又代表者不同的利益形式,如何保证它们之间在社区环境中资源共享、协调共建,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组织和地域环境,如何共同分担社区治理义务、承担责任,均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重大问题。因此,为了社区内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和谐,也是为对社区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首先需要明确划定社区公共利益和社区公共事务的具体范围。因为只有治理目标和具体任务明确了,才有利于明确由哪些主体参与社区事务治理、采用哪种治理方式最为符合社区发展实际需要,才有利于明确各种主体在事务管理中的职权范围和责任范围。

(三)社区管理理念的转变以及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也要求完善相应的程序法律制度,以规范各种主体的治理行为

在传统管理模式中,政府机关的管理由于被赋予法律的名义,具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即使法律对政府管理行为设置有程序规则,但由于基本是政府机关主导管理程序的进程,即便是实践中政府会邀请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程序,允许社会监督,但走过场、形式主义相当严重。这种缺乏民主参与的管理模式,一方面给执法机关、权力寻租提供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则常常因为执法人员执法手段的极端化,引发官民冲突,或是政府“出力不讨好”现象。而新型社区治理模式则强调社会组织以及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广泛参与,为此,不仅伴随角色的转变需要政府需要转变工作方式,随之,与传统工作方式配套的程序制度能否继续适用?如何规范和保护新型组织以及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管理的过程中来?这些均是需要认真对待的新课题。应该说,伴随社区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程序制度的理念、内容和建构方式也应当随之发生转变。传统规范政府行为的程序制度已不可能适应新型社区治理模式而需要重新建构一套完整的程序制度,以保证各种主体有序参与社区治理,规范各种主体的行为,以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

二、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其影响

在我国,不仅社区管理中的法律存滞后性、缺乏系统性、缺乏效力等缺陷,而且在社区管理的很多领域和方面还缺少最为基本的法律制度规范。这不仅直接导致社区管理模式转型的不彻底性和方向不确定性,而且导致社区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混乱局面。应该说,符合现代社区自治精神的社区治理模式在我国并没能确立。

(一)社区各种管理主体法律地位和法律关系不明确,从而造成职权范围和职责范围不够明确

我国虽然已经在法律层面上确认很多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区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但各种社区管理主体之间的权力分工和责任范围却相当模糊。例如:根据我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属于自治性组织,但对自治的范围、性质并没有明确的限定和解释。同样,作为社区组织的居民委员会与业主大会之间关系也还缺少明确的法律依据,即使已经提升到立法层面上加以规范的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之间关系也相当模糊。而政府机关在社区治理的具体事务管理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职责问题,与社区组织之间关系如何处理,更有必要在制度层面上进一步加以明确化与具体化。在这种制度背景下,政府机关在社区管理中的权力,并不因新的社区管理者的加入而受到根本性影响。政府不仅在决策、经费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掌握着控制权,而且沿用传统体制下的管理权直接参与社区事务管理。虽然很多地方政府不断把原本属于政府管理的事务交由一些社会组织或社区自治组织办理,但这些组织基本是接受政府委托,而受制于政府。更值得关注的是,很多组织在接过政府接力棒后,基本是采用行政化管理方式,更多的是享有权力,而不是承担责任和义务,某些地方还出现社区组织参与社区利益分割问题。即使是作为在法律层面上明确化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也将主要精力用于完成有关政府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上,实际上成了政府的“一条腿”。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纷纷推动建立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工作机制。这对推动社区管理社会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若不对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提升到制度层面加以规范,这些工作能否取得实效也值得怀疑。

(二)社区公共事务范围不明确,从而造成管理者工作任务和责任范围虚化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哪些属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而需要通过社区组织承担?哪些属于社区自身公共事务?哪些属于社区居民私人事务等,在制度层面上并不明晰,更谈不上有规范的法律制度依据。就连社区经费管理和社区物业管理这些社区基本事务也是如此。在社区经费管理问题上,无论是经费来源还是使用范围,均缺乏制度约束而相当不规范,从而使得社区自治组织经费来源不稳定,基本依靠向政府或者社会讨要,要不就是采用“乱收费”方式加以筹措。社区经费使用也不规范。在社区物业管理方面,更存在物业管理范围不明、物业公司职责不清等问题,从而使得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矛盾不断,冲突连连发生。⑤就社区管理主体与社区公共事务之间的关系来看,本应该由社区公共事务的性质和内容决定如何选择社区管理主体和管理方式,而我国的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即使社区管理主体已经不再仅限于政府机关,而扩展至社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社区居民等,但这些参与主体并没能确立在社区管理中应有的主体地位。这些主体更多是依赖于政府对其下达命令,而很少依据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独立开展工作。它们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责任范围也基本是依据刚性的立法或政府的决策所确定。因此,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不到位,社区组织管理行为与社区居民需求脱节等现象仍旧存在问题就在所难免。一方面,很多社区为了应付政府检查,不顾社区实际情况大建特建形象工程;而另一方面,亟须解决的社区公共事务却存在管理漏洞。

(三)社区管理程序制度不完善,从而使得管理者不当使用管理权的现象普遍存在

以下三大问题尤其值得关注:一是当下政府机关不仅沿用传统的直接参与社区管理的权力,而且借改革之名拓展了很多管理手段,自由裁量权空前扩张。二是社区组织管理的行政化现象严重。这些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共青团、工会组织、治安联防队等。它们分担政府职能,甚至成为政府的“职能部门”,采用政府管理社区的传统工作方式。三是由于政府及社会组织的行政化和强势地位,加之民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等原因,民众参与社区管理程序形式化现象相当严重。即使是作为社区管理的代表大会制度,也很难保障民众参与社区管理权利的充分发挥。可以说,我国的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基本是以政府为主导(甚至就是管理主体),社区组织参与,而民众却更多是作为被管理对象或者是服务对象而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在监督社区管理者的力度上也相当不够。换言之,我国社区管理只是实现了管理主体多元化,而并不符合社区治理中的公民自治本质要求。因此,在日常社区工作中,存在政府官员以及社区组织谋求权力寻租、利用社区资源牟利等现象就不难理解。①所有这些,也可以解读为权力(包括国家权力和社区自治组织的权力)缺少程序规则约束所致。

三、完善社区治理相关法律制度的基本要求和路径选择

应该说,我国社区管理转型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转型不彻底以及管理混乱等问题与缺少相关制度约束直接关联。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尤其是法律制度建设尤为必要,这不仅有利于巩固改革的各项成果,也有利于促进社区治理实际工作更加规范化。至于如何建立和完善社区法律制度体系,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在社区管理模式转型方向确定的基本前提下,如何建构与之相匹配的社区治理法律制度也是完全可以明确的。根据社区治理理论的核心思想,笔者认为,建构相关法律制度至少需要符合以下三大基本要求:第一,法律制度精神要伴随社区管理模式的转变而转变。对此,一是要从服务于政府对社区的管理转向回应社区居民自治的实际需要,二是要从社区管理合法性基础仅依赖于国家制定刚性法律规定和政府命令转向建立充分体现民主协商精神的多元化制度体系,三是要从传统主要在于规范政府管理行为转向通过程序规则充分保障社区居民普遍参与社区治理转型。第二,要在保障制度统一性和协调性的基础上,允许制度形式多元化。②为此,不仅需要国家机关制定基本法律制度明确社区治理的重大问题、确立基本原则,而且要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和社区民主自治“立法”的优势,细化相关自治制度。

例如,对于社区经费管理和政府职能定位问题,最好通过立法形式加以规范;而对于社区居民行为准则,则可以通过社区居民大会协商讨论加以确定。第三,要注重制度本身建设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因此,在制度内容建设上,不仅要完善社区组织法律制度,还应当扩展至对社区公共事务范围、社区管理程序等配套以相关法律制度。有学者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将名称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社区组织法》,以扩展调整对象,满足实际发展需要。在笔者看来,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建立出台一部全面规范社区治理的基本法律《社区法》完全有必要。伴随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环节中重要性不断加大,这种必要性会日益显现。只要符合以上三个方面基本要求,应该说,如何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解决前文所提出的诸多实践问题,在路径选择上也有了更加明晰的答案。

其一,要完善社区治理主体法律制度,以促进社区各种主体之间关系相互协调、高效运转。对此,要重点处理好两大问题:一是要理顺政府职能定位与社区居民自治权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要防范社区居委会侵犯居民自治权的问题。笔者认为,针对居民委员会行政化现象,也就是居民委员会承担行政机关分派任务问题,应当给予肯定而不是过多批评;当前亟须着手解决的,是要在法律层面上对其社区自治权范围作出明确的界定。因为,这些事务很多本来就应当由社区自治组织承担。换句话来说,政府职能转变,并非是推卸责任或者是赋权于社会,而是将本应当由社会组织行使的职权交还于社会组织。对于应当由行政机关承担的任务行政机关不容推辞,而对于社区内部的管理任务,完全可以交由居民委员会来完成,并且应当鼓励居民委员会行使更多的管理权。当然,划定社区自治权范围,也可以通过明确政府职权范围的方式解决,这不仅符合政府机关职权法定的法律精神,也有利于更加有效预防政府随意干预社区自治权。至于如何确定政府机关的职能定位,笔者认为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是政府的职责范围要符合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原则。属于法律事务以及依据法律必须由政府承担的就只能由政府来完成,不可以推脱责任,而若属于自治组织或者是民众参与的权利,政府就不可以越俎代庖;二是政府参与社区事务应当从直接干预转向承担协调各种组织之间关系的职能。①即使涉及跨区事务,也不得违反政府职能定位的要求;三是对于能够通过社区组织解决的内部问题,由社区自治组织完成,政府不得干预。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居民自治,还需要防范社区组织侵犯居民自治权。对此,首先要将社区居民的基本权利明确化具体化,如社区组织的选举权、对社区事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保障公民自治权还应当完善相关程序制度,如群众意见集中处理制度、重大事务的听证制度等;其次,则可以通过明确社区组织权力范围和职责范围的方式保障社区居民的自治权。这不仅有利于分清其与居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有利于民众加以监督。

其二,要通过法律制度明确社区公共事务的具体范围,以明确社区治理的目标与具体任务。对此,首先是要理顺以下利益关系:其中包括社会公共事务与社区事务之间的关系,社区公共事务与社区居民私人事务之间的关系,政府下派事务与社区自治事务之间的关系等。其次是要科学确定理顺这些利益关系的制度形式。对于那些涉及面广以及涉及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的事务应当通过立法形式加以规范;而属于社区内部利益关系,如社区公共事务与社区居民私人事务之间关系,因为社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通过在社区组织内部设立章程或者是通过社区与居民直接签订合约的方式则更为符合实际需要。当然,建立规章制度或者是社区居民签订合约方式所制定的制度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再者,无论是通过法律形式还是规章制度形式,对社区公共事务一定要有较为明确的范围划定,即使是不需要法律明确规定而可以通过社区内部协议或规章制度规范的,也应当有规范的形成机制。

如何建立合规管理体系篇6

关键词:水资源综合规划理念更新建议

中图分类号:tV21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没有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就没有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在城市中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航运等涉水规划往往分属水利、环境、市政、交通、园林等多部门的管理,涉水规划内容往往各自为政、相互矛盾,降低了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也带来了争水、乱排、洪灾、水生态恶化等水问题,造成了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的局面。因此,随着城市文明的快速发展,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综合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规划是龙头,制定一个好的规划,是实现城市水资源有效管理的前提。那么,怎样才是一个好的规划呢?

1.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内容

传统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包括基本情况、现状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水资源保护、污水再生利用、需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和规划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这种规划表面上看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实际上范围狭窄,内涵单一,容易造成与其他规划的脱节甚至矛盾。

一个好的水资源综合规划,不仅要包括水资源如何配置,还要包括水资源如何保护、水生态如何保护、水环境怎么建设,如何促进当地水文化的发展。这与目前提倡的水务一体化思想是一脉相通的,水资源配置解决水从哪来到哪去的问题,包括水源、水厂、排水再利用等,水资源保护解决水环境保护和治污问题,水生态解决水的永续利用问题,水景观和水文化不仅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更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水的重视。

水资源综合规划包括水资源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水生态、水景观规划三个方面,其核心是理念更新。

水资源规划包括水域管理及保护规划、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保护规划包括排污口整合规划、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水景观规划包括河湖水生态保护、水生态水景观建设。

2.理念更新

理念更新涵盖了新时期水科学特征、治水理念更新和重视水生态、水景观建设三个方面,这也是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2.1新时期水科学的特征

(1)水科学内涵的扩展:从最初我们学习水文分析、洪水计算到水资源配置、供需平衡分析,再到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直至水文化、水旅游,并提升到水安全,步步深刻,层层拓宽。

(2)水科学的多学科性:水科学博大精深,涉及到水文学、气象学、水力学、泥沙运动、海洋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

(3)水科学的多部门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增多,诸如污水排放、河道淤积、水系破坏、河道设障、破坏水的自然景观、水文化资源遭到破坏等现象越来越常见,但这些问题都不是一个部门能控制解决的,需要加强各涉水部门的通力合作,系统的进行水资源科学研究。

2.2治水理念的更新

(1)加强流域管理的理念,克服“就水论水”的管理模式。水体本身就存在于城市水系之中,水系本身就是流域的一部分。治水不能仅仅从水体出发,要以大流域为出发点,要上下游、左右岸协调考虑。譬如河道的治污,仅仅一段排污达标是不行的,纳污能力必须考虑上游的污染物排放量。

(2)提升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理念。流域管理固然重要,但是不能脱离区域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区域管理有着流域管理所不具备的行政优越性,一个措施可以成为一项决议,甚至于上升到政策的高度。因此,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的原则。

(3)生态工程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的理念。水生态是叠加于区域生态空间基础上的,水生态系统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因此建设水利工程,如不加强生态的意识,极易破坏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建设中应保护河湖水网,保持河道的自然性,提倡生态护坡,重视生态工程与水利工程的结合。

2.3重视水资源工作中水生态、水景观及水文化建设

(1)符合人水和谐的建设理念。在自然形象中很少有像水体这样具有莫大的吸引力,通过“亲水性”设计,让人真正享受到清新宜人的景观和亲身戏水的乐趣,即人水和谐。

(2)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水景观、水文化建设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要尊重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定位为景观的部位进行建设。

(3)与城市水系布局相适应。要以水系为中心布置水环境、水文化景观,水环境建设要以水系规划为核心,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4)城市滨水区建设要反映城市文明,特别要体现水景观水文化的特色。作为城市边缘地段的滨水空间,被认为是塑造城市形象的特殊场所,是城市的“窗口”和“门户”的象征。

2.4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水安全保证体系建设包括供水安全保证体系、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和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1)推进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水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配合,还需要依靠水利信息化来实现。水利信息化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水平,以应用需求为向导,有针对性地建设各级应用系统。可针对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三大保障体系建设,开发不同功能的管理系统。

(2)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中,实行“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三条红线限批控制管理,建立协调、高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建立水权制度,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和完善节水管理制度。

(3)确立涉水事务中水资源管理的主体地位:①加强社会科学研究,提升管理水平,主动迎接挑战;②提升社会服务面。

一个好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应该包括以上所述各项内容,应该将理念更新贯穿规划的始终,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政府主导、各部门参与的工作模式。

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框架详见下图。

3.对政府主导模式的几点建议

1.政府为主导,组织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由“九龙治水”变为“联合治水”。

2.制定严格适当的政策、法律和规划。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杜绝“规划规划,墙上一挂”的现象。

3.注重科学论证,鼓励公众参与管理。一个规划的制定,涉及到各方各部门的利益,要多多听取各方的意见,举行听证会、规划公示等。

4.政府在经济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并行。要加强执法监督,规划制定部门要实施后续技术跟踪等方式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如何建立合规管理体系篇7

关键词: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面质量管理(tQm)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质量管理这一理论与实践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同时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之中。在我国,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横向经济联系和生产的专业化正在逐步加强,产品结构日趋复杂,技术日益密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把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QmS)相提并论,这就意味着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好或坏,完不完善,都将直接影响到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和发展。因此,如何更好地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达到深化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是当今每一个质量管理人员所必须面临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呢?本人认为首先要从定义入手。顾名思义,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为保证产品、过程或服务质量满足规定或潜在的要求,由组织机构、职责、程序、活动、能力或资源等构成的有机整体。质量管理体系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产品类型、生产规模、经营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来决定。然而不管什么样的质量管理体系,一般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质量保证组织系统

为了切实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企业的行政正职(厂长或经理)应对本企业的产品质量负全责。在大型企业中,厂长或经理可指定一名行政副职或设总质量师,协助行政正职主管质量工作。为了保证质量管理系统有效运转,发挥企业各职能部门的质量保证作用,需要建立一个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质量工作的专职管理机构。一般的做法是在厂长的领导下建立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或委员会,小组活动采用会议制。此外,还需设置常设质量管理机构,这个机构通常称为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简称“全质办”)或质量管理科。“全质办”或质量管理科是厂长执行质量管理职能的参谋、助手和办事机构。企业除设置厂级专职管理机构外,各层次、各部门还应有专职或兼职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或质量员。当前,为了真正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必须赋予质量保证组织,包括质量管理、检验与试验、计量等职能机构以“质量否决权”,保证他们能够独立地、客观地行使职权,并抵制任何一级组织或领导对不合格品“保驾过关”的错误行为。

二、明确规定各部门的质量保证职能

质量管理体系的活动是由质量形成各阶段、各环节的许多技术和管理活动构成的完整、严密、持续地系统活动。而这项活动又必须分解、归属到各个部门,使之明确自己部门所应担负的质量职能,做到各司其责,各尽其职,使质量管理系统的运行在组织上达到落实。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企业的所有部门无例外地都同保证产品质量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建立质量体系必须明确规定各部门的质量保证职能。

三、实现质量管理业务标准化或质量管理工作程序化

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其工作关系纵横交错,极为复杂。如果缺乏一定的工作标准或工作程序,势必会造成工作的紊乱、失调或无人负责的现象。因此,应尽量使质量管理业务标准化或质量管理工作程序化。质量管理业务标准化是指把质量管理活动中一些有规律性的、例行的工作形成标准,并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做到不论是谁,都应照章办事。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无论是机构的设置或规章制度的建立,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中各部门的纵向(或垂直)联系问题,而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则显得薄弱,而且无法用规范加以约束,因此,常常发生“扯皮”现象。实行质量管理工作程序化后,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管理工作中的所谓的程序,实际上是规范性的系列文件,它们规定每一项活动的目的和范围,应做什么事,由谁来做,如何做,如何控制和记录,在什么时间、地点,采用什么材料、设备以及这项工作所依据的文件等。此外,还应规定各活动之间的接口和协调措施。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使质量管理工作有秩序的进行,这更有利于简化管理工作,减少“扯皮”现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传递和反馈系统

质量信息系统可以说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神经系统,一旦这一系统的任一环节发生阻塞,反馈失灵,都会导致生产过程的脱节和工作上的不协调,使决策部门的耳目闭塞,指挥失灵。这里所说的质量信息包括外部质量信息和内部质量信息,这些信息对改进和提高现有产品质量和开发新产品都有重要作用。另外,在质量保证活动中,各部门工作都靠质量信息来随时沟通,使整个系统的工作能够协调进行。目前,一些企业在质量信息工作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信息渠道不畅,反馈不快;二是缺乏有效纠正措施,以防止重复发生质量事故。可见,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传递和反馈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质量管理体系中信息流的运动是通过反馈实行闭环控制的。信息反馈渠道更应该精心设计,使质量信息能及时传递到企业的有关部门和决策层,使之作出反应,并采取行动,解决出现的质量问题。

五、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和工作质量标准

古语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标准就是一种规矩,它是在科学技术实践和和生产实践基础上建立的必须共同遵守的统一规定。没有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就失掉了“保证”的对象,产品也就无法得到保证。工作质量标准中主要包括部门(科室)工作质量标准和专业性的工作质量标准两类。它们之间并非没有联系,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制定各部门(科室)的工作质量标准时,要依据企业质量体系的总要求和部门(科室)的工作性质,明确其工作任务,各项工作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和考试标准以便检查和考核。而专业性的工作质量标准是某一相同或相近类别的工作必须共同遵守的工作标准。因此,建立和完善技术标准和工作质量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六、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如何建立合规管理体系篇8

一、营销模式导入对营销管理体系的要求

1.深度营销对网点掌控对操作和管理的要求

批发模式下,企业操作的本质是集权化管理,所有的产品策略,政策设计都是总部,甚至就是老板一个人决策,营销体系只是简单的执行和监督,市场的操作是各地的经销商拿到产品和政策之后,在企业的广告拉动下按照当地的情况执行,网点的上游关系是没有管理的,是批发模式下自然形成的交叉覆盖模式,此时企业很少设置常驻的区域机构,营销人员往往是月底了出差找到经销商,要求就是打款进货吃政策。

企业需要导入深度营销模式的时候,往往是看到了原有的批发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企业的销售规模已经两到三年处于停滞状态,市场的销售价格在批发模式下不断接近底价,单品的销售规模在下降,营销的费用在不断上升,零售价不断下降的同时为保证经销商的利润从而保证积极性,对经销商的政策在不断放大,企业已经意识到不掌控网点还继续批发模式是没有前途了。

企业从发展的角度认识到了需要掌控网点,走深度营销之路,在掌控网点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有序分销,才能稳定价格体系和控制窜货,才能在渠道之路修通之后,不断推陈出新,以新品的发展带动品牌的提升。而很多企业往往意识到了想要的结果,但是对营销管理体系如何转变去支持模式的变革准备不足,导致转型过程问题多多,甚至怀疑模式的正确性。

深度营销模式下,掌控网点和批发的区别在于,网点是个性化的,所以需要一地一策的操作灵活性,这样整体的政策设计就需要考虑统一性的前提下预留空间给区域市场操作。

为此需要强化区域市场组织平台的建设,需要常驻人员在区域市场协同经销商进行市场操作和管理,需要对经销商,二级商进行布局,需要对网点进行档案建立,需要对网点进行分类管理,这一切都是需要精细化管理,给管理体系带来了和批发模式不一样的要求

同时总部的营销管理体系建设需要专业化前提下的整体协同性,市场部的策略功能,销售管理部对客户和区域平台的管理要符合有机性营销组织的管理要求,既要做到统一性又要有区域的灵活性。

2.营销总部和区域机构职能建设

1)区域机构职能建设

深度营销模式之下,需要设置常驻的区域市场平台,往往是以省级为单位建立分公司或者办事处平台,规模大点的企业还在经销商区域设置二级经营部平台,这样形成区域市场的策略和执行平台体系,以适合深度营销的规划和建设体系要求。

具体的区域市场平台的职能有:在总部的整体策略要求之下,以分解的区域市场的业绩责任和网点建设责任为目标,首先规划好网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再由此规划和优化分销结构和层次体系,以使得分销到网点之间按照分田到户原则,消除交叉覆盖,实现分销率的最大化,为达到分销规划就需要建立区域市场的经济水平,消费特点分析数据,建立起网点档案表,规划好网点建设的路劲和方法。在此过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在规划清晰的基础上,如何帮助经销商转型,这是深度营销的难点,帮助经销商转型要经历思想转型,到行动转型的转变,要输出管理和技术,帮助经销商建立科学的生意分析和发展体系,帮助建立专业的队伍体系以及配套的管理体系。

2)营销总部职能建设

营销总部的职能首先是要建立基本的组织体系,市场部和销售部需要分离,界定清楚销售部直线管理职能和市场部专业策略职能之间的分权关系。深度营销模式下总部的策略就不能是全国一刀切的模式,需要考虑区域市场的特点出台政策和策略,明确哪些是全国统一的,哪些是预留空间给区域市场灵活操作的,才能适应深度营销模式的需求。

由于有了区域常驻的平台的灵活操作性,除了出台政策之外,总部的职能建设还需要考虑区域平台的能力体系发育,培训和指导职能建设就需要整体规划,区域市场操作的规划布局,渠道和网点的建设技术和方法,区域平台的组织建设和人管理体系建设,经销商的转型方法等就需要有专业的总部职能跟进,为此很多企业会成立销售管理部进行职能建设。

在指导的同时,就是管控的职能建设,区域平台要接触到费用的使用,而且又是异地化管理,如何防止区域平台和经销商串通套用费用就是管控的核心目标

二、营销管理体系如何拉动研产销供体系的一体化协同运作

1.通过营销体系的职能建设,系统对接研产销供及支持职能体系,拉动整体管理进入体系化运营状态

营销后部的职能天然和集团的部门有很多联系,按照波特的价值链理论,集团的部门又可以分为辅助价值链部门和主价值链部门,主价值链部门包括研发、生产、采购等直接和创造财富相关的部门。辅价值链部门包括财务、人力资源、行政管理等支持性部门。

具体怎么拉动集团的职能建设,形成一体化体系运营机制呢?首先营销代表的市场需求通过营销总部职能的建设,例如销售管理职能得到及时的收集和整理,就需要代替以往经验式的研发体系,有效地,系统地传递到研发部门成为产品开发的依据,其中就包括渠道对产品的需求,深度营销强调以渠定品,研发部门研究消费者就需要在渠道的管道中研究,而不是脱离了渠道无缘无故的基于消费者谈品牌和产品开发,只有基于渠道去理解主流的消费者才能符合现实企业的产品开发和品牌提升需求。而这一切需要在跨部门的流程上,在决策的权限上加入营销的话语权,形成上下游的客户关系界面,最终形成习惯才能做到营销为龙头.

制造功能也是通过营销的订单体系进行衔接发育市场化专业制造职能,订单系统代表了市场的需求,制造系统及时交货的标准就需要依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改善,从而拉动采购的及时性,在满足及时供货前提下,制造的质量标准也是通过营销体系传递回来,产品质量的合格率就需要高于行业内的平均水平,当然在满足及时性和质量基础上,企业要考虑成本,制造由此提出的最低批量标准,以及内部的结算价营销系统也需要满足,如果满足了企业的成本利润要求,而不能定出有竞争性的价格体系,排除品牌的溢价能力之外,就需要考虑企业的制造系统的设备升级和管理升级,在小批量和成本之间找到平衡既满足于市场需求,又能有成本优势,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对于辅助价值链人力资源部而言,就是要在集团统一的管理体系下,如何满足营销体系的要求,在招聘培训体系上如何做到支持营销体系队伍的建设,在薪酬考核体系上如何提供指导,既能符合公司的统一管理要求又能满足营销队伍的个性化要求。

对于财务体系的建设也是一样,需要在统一的财务管理体系上,如何满足市场的需求,具体就是核销费用的及时性上要满足经销商资金周转的需求,太慢了经销商的资金周转率就低,利润将受到营销,太快了可能出现费用真实性审核不到位。由此就需要在核销和监察之间取得平衡,很多费用的核销在要件符合标准的基础上,一方面快速核销,另一方面加强监察,出现虚假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罚,在速度和质量之间找到平衡。

2.通过营销体系的管理体系的技术先行的经验输入到后台的管理体系建设上

由于转型的压力所在,营销体系在管理体系上往往先行导入先进的技术,例如在绩效管理上,在薪酬改革上,深度营销模式下的绩效管理在强调结果的同时同样强调过程和动作的考核,例如网点的布局规划,档案的建立,办事处和经营部的制度建设,业务标准建立等都需要考核。配套的薪酬体系就和过程的考核结果挂钩。这些技术的应用同样提供给后台的绩效薪酬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

如何建立合规管理体系篇9

关键词:职业经理;财务主管;决策与分析

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我国的企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许多家族大企业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而聘请了许多外来人士来管理自己的企业,这类专门从事企业的中高级的管理人员即为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职业经理人要把工作人员的薪酬福利制度建设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完善的薪酬体系能够更大限度的让员工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为财务主管在进行企业的财务分配时,做出合理的规划。本文就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薪酬管理进行分析,为公司的财务主管在进行财产分配时提出一些建议。

一、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个企业的职业经理人要对企业内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因素进行分析,一般而言,在民营企业中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如下:

1.企业员工的工资层次不够合理

职业经理人负责着公司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让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如何合理的分配员工的薪酬福利是一个职业经理应该做的基本任务。根据我国民营企业的特点,大多数民营企业在支付员工的工资时采用延期支付的方式进行支付,即为每个月要以一部分工资的形式把工资支付给员工,其余部分的薪水已绩效奖金的形式根据员工的表现支付出相应的工资,这部分也称之为效益收益,这样是为了更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但是如何对员工的年薪与浮动年薪制定出合理的比例,是职业经理人要做好的任务,这会对财务主管的财务决策形成重要的影响;倘若员工的基本年薪过低,则会让员工觉得缺乏安全感,这会员工的流失比例加大;若工人的基本年薪所占的比重太大,这就会使得员工的基本利益与他们的工作业绩和工作中的表现之间的关系不是很大,这必定会挫伤工人工作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所以职业经理人如何给财务主管制定出一项合理的员工薪酬福利制度,让财务主管做出更好的财务决策和财务分配是职业经理人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2.激励性制度的建立

民营企业一般会按照合同来支付工人的报酬,但在员工的心中自己仍就是雇员,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机器,如何把员工的自身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和规划结合起来,让员工有一种归宿感,员工的归宿感是包含着企业的工资、福利等一系列政策和规章制度,职业经理人要把员工的利益建设合理的融入到企业当中,这必然会使企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是,员工利润的实现,要靠着财务主管对财务的合理规划,降低财务风险等方面联合起来。

3.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绩效制度

一个公司是否完善往往是通过公司的考核绩效制度来体现出来。一般而言,公司的控股权都掌握在董事会的手中,董事会往往对职业经理人、公司的财务主管和公司的员工进行着直接的控制和监督,这是一种人治的策略。如何打破这种人治的现状,建立起全面完善的规章制度,让职业经理人能够合理的对公司进行出谋划策,协调好财务主管、员工和公司各方面之间的平衡,为公司制定出一个公司考核表。企业的信息考核表要完善,这样可以避免评估的片面性和出现错误;另外公司的考核表往往是一个季度、一个周年的考核,这样公司的董事会往往只是重视公司利润的增长而忽视了企业员工其它方面的贡献,所以健全的规章制度是职业经理人制定这些政策的基础,另外,绩效奖金往往与员工的利润相互关联,所以职业经理人要加强与财务主管之间的沟通,协调好绩效奖金与企业财务之间的合理分配,避免出现财务风险的同时,还会更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规划。

二、如何协调好职业经理与财务主管之间的关系分析

1.企业建立起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

一个公司是否拥有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是一个公司能否长久、健康发展下去的根本,完善的制度能够让各层次的员工更好、更加公平的旅行自己的职责,更好的为企业发展和员工的发展建立起一个应有的保障。所以,公司要结合于自己的特点,更加实际的制定出相对应的管理方案和规章制度。完善的制度能够让职业经理人更好的制定自己的发展计划,更加协调的于财务主管进行沟通,这是建立起公司员工薪酬福利制度的保障。

2.要完善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

薪酬往往对员工的工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薪酬制度能够为员工带来满足感和让员工更好的工作。传统单纯的工资增长很难让员工长期的为企业工作,因此,职业经理人要与财务主管进行协调结合于公司的发展现状,更好的更加实际的为员工制定出良好的薪酬福利制度,让员工更加幸福、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如:福利制度可以从员工的职业发展、带薪休假、设计员工的培训计划等角度进行考虑。

3.建立起一个长期的激励政策

如何建立起一个长期的激励政策,不仅仅是职业经理和财务主管的任务,也是企业总经理等高层领导人对为公司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人的一种认可和奖励。公司的期权是对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员工一种很好奖励和肯定,这就需要公司各个部门和领导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一个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需要每个员工的努力。如何分配这个大蛋糕,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和章程。职业经理人往往对企业的发展提出更好的规划和建议,然而这些建议许多都设计到员工的福利制度,如何让建议得到更好的落实,需要与财务主管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符定金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袁凌,王来宾,谢发胜.职业经理人薪酬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财经,2006(4).

[2]蔡小军,吴国蔚.一个新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6(3).

[3]赵国军,张和平,陶旭.破解企业绩效管理中的8大难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高闯,刘冰.企业家行为激励及报酬机制的改进[J].经济管理,2012(12).

如何建立合规管理体系篇10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必须把质量管理作为施工阶段的重中之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既指实体质量,即工程符合业主需要所具备的使用功能,如基础的坚固,主体结构的安全以及通风采光的合理等,也指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即指参与工程的建设者参建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应立足于工程的质量管理。随着生产日益复杂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要进行适应性创新。

一、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滑坡的原因分析

建筑各方主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安全意识不强,责任不落实,管理薄弱,甚至违法违规的现象。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确保措施

1、要重视质量意识,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加强施工质量的予控教育和素质教育。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因此,良好的管理队伍素质,是搞好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人员的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控制工程质量首先要从严格人员准入和提高人员素质抓起。目前在一部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员对钢筋或混凝土工程的一些基本常识还不清楚,就仓促上岗,因此在施工中常常发现钢筋的正负筋搁反、搭接长度不一、对抗剪钢筋如何制作、水灰比如何控制,施工缝如何留置等掌握不住,有的技术人员对施工验收规范,检测标准很不了解,因此,予控教育便显得十分重要,必须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人,明确责任。2、施工单位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质保体系。质保体系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施工期间能否真正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一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质保体系,才能真正保证质量控制的实施,要建立一个质保体系,最重要的是使其有效运行。其次,建立和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再者,从工程调研和任务承接、施工准备、材料采购、施工生产、试验与检验、建筑产品功能试验、施工交验、回访用户与保修这8个环节完善和改进质量体系结构,并使之有效控制运行,旨在严密控制建筑产品质量。人人提高质量意识,才能确保质量的提高。3、加强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做好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做到“三控制”。为了加强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明确各个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重点,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确立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三个阶段。事前质量控制,是指在正式施工前,以整个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准备竣工验收资料,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对已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4、建设好现场质量管理制度。现场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1)质量责任制度。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人既是控制的动力又是控制的对象;人是质量的创造者,也是不合格产品和工程质量事故的制造者。因此,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2)技术复核制度。包括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和做好施工过程技术控制。(3)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失误,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不合格,施工工艺、施工方法错误,施工组织、指挥不当等责任过失的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或造成工程倒塌、报废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都是工程质量事故。三、房屋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