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培训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9:49

科技培训的意义篇1

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实施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目前来看,农民的科技培训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必须创新思路,发挥特色,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文章通过介绍农民科技培训的重要意义,以及培训实施以来所出现的问题,对怎样实施新型的科技培训工作进行探析。

科教兴农的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人民进入了农业科技学习的热潮,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的进步,粮食年均产量和农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但是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落实的还不够全面,其培训形式还有很多问题,还有很多农民群众没有普及到科技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将来的工作中,创新思路、发挥特色、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工作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1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重要意义

1.1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是建设新农村的必要前提

近年来,由于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以来,各级政府都积极地做出了相应举措。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农业的建设工作,而其中最重要的能动性就是人,只有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才能使农业科技更好的发展,通过普及农民科技种植、科技蓄养和科学经营的理念,通过具体实践应用到农业的建设中,才能更好的实现农民科技培训的重要意义:保障人民小康生活和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1.2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将粗放型、家庭化耕作模式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从提高劳动者素质着手,通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使其成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劳动者,促进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从而为土地向生产能手集中、农业生产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奠定基础,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3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对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很有成效的地区调查后,我们不难发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都有了重大的变化。在培养农民技术骨干后,通过农民骨干的积极响应和落实,带动了更多的同村农民进行了到科学的种植和养殖中,合理的利用田地进行科学的种植,粮食亩产增加,养殖技术和养殖业也都不断扩大,在科学的经营中,部分农民还有空闲的时间进行副业工作,从而全方面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做法及成效

2.1设定多个培训环境

在乡政府实施农民科技培训中,由于农民的参与数量有限、次数有限,导致了宣传和教育的普及发展缓慢。政府部门不仅要在乡镇机关和村委会建立相关的工作机构,还要针对农民的工作密集场所和生活聚集地进行深入的指导教学,并且还要成立田间教学和巡回指导的教学团队。解决因为农民务农繁忙和时间不足而引发的不参与培训工作的现象。

2.2选择培训主体,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培训

各项目县按照“相对集中、点面结合、择优推荐、公正合理”的原则,通过村社推荐,乡镇把关,选定核心农户,建立核心农户档案。除普遍开展普及技术培训外,还结合当地实际,选择致富快、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技术培训。从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由于培训的针对性较强,核心农户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普遍提高,培训效果较为明显。

2.3因地制宜,探索培训模式

有些地区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通讯不畅,从而加大了农民科技培训的难度。对此,各项目县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因地制宜探索出“集中培训”和“入户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模式。“集中培训”统一采取“五个一”模式,即“免费发给农民一个培训记录卡、一本公共知识手册、一本技术手册、一张明白纸、在每个培训点配送一张生产技术光盘”;“入户分散培训”采取田间指导、专家咨询和电话答疑的方式,即指导教师按农事季节深入农户进行田间指导,并留下联系电话,农户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疑难问题随时可以进行电话咨询。

2.4广泛宣传发动,扩大工作影响

为了实施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各项目县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利用广播电视、墙报专栏等形式,对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进行广泛宣传,营造科教兴农的良好氛围,并在广大农民特别是骨干(青年)农民中广泛动员,积极发动,充分调动了农民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3当前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对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一些地方主管部门只是就培训抓培训、就项目论项目,把农民科技培训当作一般性、阶段性工作,对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目标体系、支撑体系、创新体系建设以及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农民科技培训的长效机制缺乏认真的研究和思考,不能将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纳入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中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3.2统筹力度不够,培训资源分散

涉及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有农业、教育、劳动、妇联、财政等多个部门,但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由于政出多门,管理分散,未形成权威的管理部门,往往有利的事争着干,无利的事没人管,造成培训资源分散,培训内容重复,培训成本增加,导致农民科技培训的效果不理想。

3.3培训规模偏小,投入不足

由于农业人口多,农民文化素质低,需接受培训的受众面大,而当前农民科技培训面窄、规模小,无法满足广大农民对科学技术的要求。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培训资金的投入,但面对面广量大的农民,也只是杯水车薪,在进行农民误工等补贴后,所余资金在培训课件的开发、授课老师的聘请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显得十分拮据。

3.4培训形式单调,培训对象流动性大

目前除农技推广体系开展的入户指导、田头会诊、现场观摩等培训外,由农广校、农技校等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形式基本以课堂理论传授为主,培训形式和内容单调。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已经参加培训的骨干农民,有一部分已转移到二、三产业,或外出打工,培训后难以在当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难以形成骨干科技群体,需要进行培训对象调整。

科技培训的意义篇2

关键词:大众科普科技馆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a)-0091-02

研究大众科普视角下科技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明确科技馆的具体功用性,以及科技馆在大众科普中的重要地位,才能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科学技术馆(简称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展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也可举办其他科普教育、科技传播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1]科技馆的专业人才培养是科技馆管理发展方面的内容,其目标是能够适应当前科普工作的需求,实现大众科普范围的扩大和品质的提升。

1目前科技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1科技馆专业人才的界定

科技馆专业人才包括科技馆内场馆展览内容的设计者、科普辅导员以及场馆的运行管理者。科技馆专业人才不仅仅是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还必须具备科普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专业性的高等学校培养在体系上是正确的,但是在实践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科技馆专业人才的岗位培训地位就更加重要。

1.2科技馆专业人才发展和培养现状

1.2.1高素质和专业性人才缺失

由于我国科技事业起步较晚,相比于发达国家公共设施场所的发展经验不足,因此,在科技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经验的积累都是渐进的过程。目前,科技馆业内真正专业性强的高学历人才缺失,精英型高质量的人才发展缺乏,这就造成科技馆在发展过程中缺失创造性和生命力。而且多数事业单位性质的科技馆在管理体制上,也易造成人才流动性差、人员学习意识不强等弊端,各种人才的专业性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1.2.2培训的利益性不明显

科技馆属于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科技馆的经营就基本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人才的薪酬和升迁的变动也不会受制于市场等因素,因此,科技馆专业性人才往往意识不到培训的意义。培训对于加薪和升迁并没有显而易见的作用,僵化的管理体制容易造成员工消极怠工,不思进取,极少数员工因为希望充实自我或是乐于为事业做出贡献者愿意进行再培训。而培训的功用性没有通过加薪或者是升职来体现,因此,专业性人才自主学习培训的观念淡薄,造成展览理念日益落后,展馆的创新性和艺术性发展都处于低端。

1.2.3培养经费缺失

科技馆作为公益性单位,大部分场馆免费开放后,科技馆的运营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而对于科技馆专业性人才培训的经费则未列入财政拨款范围之内,进行培训的经费来源往往需要培养对象自己负担,这对于专业性人才的培训极为不利,很大程度上损伤了员工的培训积极性。

1.2.4培训机制不完全

科技馆的培训缺乏培训计划和严密的培训机制,对于培训学员的评价和考核都不完善,造成培训往往重过程,轻内容,培训的实际功效并不大。对于培训没有实行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容易形成推搪敷衍的现象,而少量的考核也仅仅停留在表层层次,对于员工的具体科技素养、综合能力以及工作态度方面的考核严重缺失,培训没有体系化的发展,造成培训工作缺乏实质性和实效性。

2科技馆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中国科技馆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在发展后劲方面也呈现失衡的情况,主要由于人才分布不均,造成高精尖的人才集聚一线城市或较为发达的省份,这类地区的科技馆由于有人才支撑,加之经费保障,此类科技馆展览和活动开展较为丰富,理论水平也比较扎实。因此,从推动全国科技馆均衡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各个地方科技馆的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1实现大众科普的必由之路

科技馆作为科普教育的重要媒介,是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令公众了解科技前沿,提升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的重要窗口,因此,科技馆的设计必须集趣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尽量以形象有趣的方式讲述科技知识。但这一切得以实现的依托就是科技馆的专业人才,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科技馆实现其科普定位的根本。但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科技馆的展览必须能够紧跟科技发展的脚步,而科技馆的专业人才必须明确科技发展的新动态,积极对科技馆展厅内容进行更新,将陈旧的已经为大众所熟知的内容割除。伴随大众审美和西方审美的流行,场馆的设计必须考虑美学的特点,因此,场馆的布局也必须进行改变。而场馆讲解员也必须学习新的讲解内容,丰富讲解内涵。而这一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科技专业人才的培训进修,固步自封和原地不动是不能够与时俱进的。

2.2改变展览理念,适应大众需求的重要途径

科普场馆的体制化管理造成了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即不受到市场的检验,不必依据大众需求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对于科普的需求量很大,但是科技馆的展览内容、活动形式与大众的格调不相符,科技馆的因循守旧的展陈模式已脱离了公众的需求。“在科普教育领域,长期以来一直是自说自话忽视公众的需求,采取了一种‘供给主动型’的模式,导致虽然公众的需求很大,但由于供需脱节,使得需求不能实现,成为无效需求,而难以实现效益”[2]并且长久以来,科技馆的展览理念都存在误区,展览不是展览品的简单排列,而是透过展览向公众和社会传达出的一种热爱科学的思想,启迪民智。科技馆的人才需要通过培训来转变理念,并且明确新的理念指导下的实际性的改变,切身提升展览的教育能力和科普水平。

2.3提升专业素养和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通过专业培训,令员工对于现代科技馆的运营、展览、活动举办和规划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更加了解,有利于专业性人才迅速的适应岗位,满足科技馆的人才需求模式。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利于形成综合性、通识性的人才,便于场馆的运营和更新,便于人才的流动。同时通过专业人才培训,令科技馆员工对于科技馆的存在意义和存在价值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科技发展的力量有更深刻的体会,对于岗位的价值定位和人生的价值选择也重新有了思考,改变以往消极应对的态度,加强敬业精神。因此专业人才培训既是技能的强化也是心态的改进。

3面向大众科普视角科技馆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科技馆的展览必须面向社会公众,大众科普是科技馆的重要目的,因此,人才培养也是为大众科普而服务的。

3.1完善约束和奖励机制

机制是保障运营活力,保障内在生命力的传送带,合理而科学的机制是科技馆专业人才培训效果斐然的保证,因此,必须完善约束和奖励机制。“评价作为一种控制手段,贯穿于培训过程的始终,可以使培训活动时刻按照组织的发展方向展开,保证员工培训这个子系统在组织大系统中和谐地运转”[3]坚持培训成果利益化,评选优秀辅导员,给每个员工以获得肯定和奖励的机会,坚持公平公正的评选。另一方面对于能够为场馆发展提建设性和创新性意见的员工,优先考虑升迁和职称评定,给予内部的奖励。

3.2重点解决培训经费问题

科技馆作为社会公共设施不是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单位,因此,资金来源必须依靠政府财政部门。科技馆的管理阶层应当向政府明确科技馆培训的资金问题,以及科技馆专业人员培训对于科技馆的发展和大众科普的重要作用。政府应当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支持科技馆进行的业务培训和新展览内容的开发。

3.3健全培训体系,完善培训流程

在培训中,对于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培训方法是否有系统完备的计划,直接影响培训的具体效果。因此,提升科技馆专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必须形成健全的培训体系。首先,在培训内容上,坚持技能培训和综合素质培训并举,增强整体实力。其次,在培训人员上,应当聘请高学历或是专业领域的人员进行授课培训,或者是送员工出外培训,专业学习,提升理论高度。培训方法上坚持多角度,创新性的培训,单一的培训形式容易造成员工的抵触心理,既有管内培训,也应有科技馆交流培训,还可以和高校联合设立进修培训的方式,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分配。

3.4加强宣传,转变员工的观念

加强对于科技馆专业人才的思想动员,认识到科技馆在大众科普中的重要位置,并且认识到自我在科技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科技馆形成一种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的精神理念,令员工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转变自我观念,积极参加科技馆的教育培训,充实自我的业务技能,为科技馆在大众科普工作中的贡献力量。

4结语

我国的科技馆发展相比较与外国起步晚,发展经验少,因而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人员的素质上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为了满足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充分体现科技馆大众科普的重要作用,科技馆的专业人才培养还需要有更深刻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eB/oL.]http:///link?url=zLY9BwioeikueZ3VBnZZkYQ9sp163UbqGfpULn3edsamLp0cweyQwfy0nrdmFz7JvlemDpxzqchlVpuqhG1xudnvil5BeazgKYrzxGnp0mZU_y4UZamatjR7n7UUhwo5KhhvJXbFm_pD0mqw4tVo2p2nG0RVLH_xBeFb8a-rlew.

科技培训的意义篇3

【关键词】新型农民;农村职业教育;农民素质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而发展现代农业,最终需要依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虽然很多,但整体素质偏低,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而培训新型农民就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发展现代农业亟需解决的难题和任务。

一、培训新型农民的意义

所谓新型农民,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律、讲文明的农民。“新型农民”是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它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内涵,它既要求农民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政治素质身体素质诸方面,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而使自身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要想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培养新型农民。

(一)培训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

农民知识、农民思想意识更新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和决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整合。鉴于此,国务院总理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在于全力提高农民素质。

(二)培训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提高农民素质,才能加快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才能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成功转型、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将人口压力传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同时也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文化素质、人文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三)培训新型农民能够促进农民增收

对农民进行培训,能够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从而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全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劳动职业技能培训、科技文化培训,能够促进农民增收。

二、培训新型农民面临的问题

1.农村基础教育比较落后,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近些年来,各级政府都开始逐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针对培训农民的各类职业技术教育也迅猛发展,同时加大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力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培育,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太多,目前农村的教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诸如资金短缺、优秀师资匮乏等,农村教育依然薄弱,农民文化素质依然偏低。有关部门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大大高于农民,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不到8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到了87%。再加上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各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地域资源分布不均衡,就导致农民素质有高有低。总之,农民受教育年限偏低,这直接会影响和制约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农民科技素质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由于受教育程度偏低,所以农民对新鲜事物的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往往对新鲜事物持观望和怀疑态度,再加上很少有机会接受职业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导致其学习和掌握相关科技知识较慢,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也较差。这相对于发达国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来说,存在很大差距,国外农民通过科技推动带来的农业附加值是相当高的,极大的促进了发达国家农业的发展。我国农民主要从事一家一户分散式传统农业生产与经营,附加值比较低,经营方式和经营规模的不足,信息又不流通,直接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没有充分彰显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

3.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

农民往往通过看电视、听广播、邻里之间相互交流来获取信息,信息来源既单一又缺乏时效性。因此,他们思想陈旧,接受新鲜事物较难、比较慢,对高新技术关注度不高,往往效仿他人的做法,没有创新意识。信息传递的不通畅,也使得市场需求和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的现实状况也难以对接,造成培训内容空洞单一、缺乏现实时效性,既影响了培训效果,也钳制了农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4.农民思想保守,难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经济

受小农经济思想影响,我国农民主要从事一家一户分散式传统农业生产与经营,再加上信息沟通不通畅,所以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和现代经营思想,难以驾驭讯息万变的市场,不能及时捕捉市场释放的信号,有效调整自己的生产结构和方向。同时又缺乏竞争意识与创新变革精神,难以抓住市场经济带来的大好机遇。总之,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发展现代新型农民。

5.农村实际从业人口素质较低,难以提升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快,在利益和生计的驱使下,大部分青壮年农民背井离乡,奔赴各大城市打工,目前留在农村的人员大都是老人、儿童和妇女,这些人构成了农业劳动的主力军,单纯依靠这些人难以提高科技水平,农业科技难以推广,就致使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削弱,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如何留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是目前农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培育新型农民的应对策略

1.有效整合资源,加大政府对培训的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培训的投入,把农民培训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同时由政府牵头,建立以农业部门为首,财政、教育、科技等部门协调参与的综合管理机构,尽快制定出台并实施“新型农民培育计划”,确立实施目标、实施办法和考核标准,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全面推进新型农民培育工作。同时,鼓励和支持建立农民培训多元化投入体制,推动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民办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进一步解决农民教育培训经费不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

2.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和劳动技能

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农民结束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后就直接参与农业劳动,极少有机会和途径接受更高层次涉农领域的科技知识与技能。因此,要在农村地区全面普及9-12年的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既能弥补许多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在涉农领域的科技知识与技能不足,也能提升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水平,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提高办学效益。”

3.科学规划,明确培训目标,重点突出,扎实有效地搞好新型农民培训

各级政府、培训机构在培训时要科学规划,统筹管理,有层次有条理的搞好培训。在培训对象上重点突出对有意愿从事现代农业、农村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对农业专业技术、农民创业、农民科技示范进行培训;在培训时间上,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可以采取农闲季节、晚上等安排培训时间;在培训方式上,可以采取现场指导、远程教育、课堂教育等方式。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培训激励措施,激发更多农民的培训意愿,避免培训走过场,从而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4.打破原有的农村生产方式,吸引更多的青壮年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经营

改变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式农业生产与经营,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组织,吸引更多的青壮年农民参与农业生产与经营,改变现有“3860”现象。青壮年农民相对于“3860”,其教育水平稍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只有吸引更多的青壮年农民参与农业生产与经营,才能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的素质,真正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好专业化、高效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

5.采取丰富多样的培训模式,促进培训成效

针对新型农民培训,可以采取现场指导型培训模式、典型示范型培训模式、项目推动型培训模式。现场指导型培训模式就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线农民为培训对象,直接在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种植、施肥、病虫防治等理论讲解和技术推广,同时辅以现场示范和疑难问题解答。典型示范型培训模式就是指通过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示范基地的形式,打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形成农业科技培训基地,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科技学习的一种农民培训形式。科技示范园里品种新颖、技术超前、实例详实,便于观摩学习,使农民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高新技术带来的成果和便利。项目推动型培训模式是指以高新农业科技项目为载体,选好项目、进行试点示范,组织农科教各方力量,解决人财物、场地、师资等问题,全力开展项目培训。在项目开展和推广过程中,逐步拓展项目生产规模,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学研、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生产走上产业化道路,以服务于农民致富、发展现代农业。

6.积极发展远程教育,拓宽新型农民培训渠道

远程教育是指利用发达的网络媒介及电视等传播媒体来进行教学,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低,各大高校、农科院所可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给广大农民搭建信息传递平台,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远程教育能够克服传统教育方式的诸多不便,利用其自身优势,高效、快捷的将前沿的农业科教知识传递给农民,同时农民也可以在有网络资源的情况下随时接受各种教育资源,这样就能增加农民参与农业技能培训的机会,提高农民素质。但是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积极创造农民上网的便利条件,让农民能够随时随地上的了网。

7.通过立法保障新型农民培训

目前,虽然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也取得较大进展,但没有相关法律来规范和支撑农民职业教育。因此在未来培育新型农民的进程中,可以在借鉴国外农民培训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一些关于农民教育培训的立法,从法律层面来保障我国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健全农民培训机制,从而保证新型农民培育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纪中强.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3年第8期,17-18页.

[2]洪洁,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培养方向与途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13年7月,

217-218页.

[3]培育新型农民的思考[n].湖北日报,2010年9月1日.

科技培训的意义篇4

关键词: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现代农业

一、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

农民之“新”,不仅是他们穿上新衣服、住上新房子、用上新电器,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成为新时代的主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最为迫切的要求。没有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就无从谈起。正如邓楠同志所说:“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①

劳动者是生产力最能动的因素,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质量,体力和智力、特别是智力,直接影响生产力各要素效能的发展,直接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传统体制下,大多数农业劳动者主要靠基本的生产技能,依靠体力和经验从事农业生产,是典型的生产型农民。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替代劳动的进程不断加快,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技能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根本上看,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不仅是农民不断减少的过程,而且是农业劳动者技能不断提高的过程。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提高农业人口尤其是生产领域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迫在眉睫。总理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所在。而只有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才能让农民共享使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广泛运用农业科技成果,具备提升产业需要的能力,掌握推进经营方式转变的本领,形成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源泉,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我国农民的综合素质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极不适应。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比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取决于农民素质的高低,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今天的农业经济,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种地”,而是一个包括农、林、牧、渔、工、贸、商等在内的综合立体产业,是一个靠现代科技引领和支撑的产业系统。建设新农村,需要广大农民懂技能、会经营,需要越来越多的“米专家”“鱼博士”“花老板”“菜经理”。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严重不足。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②并且结构不合理,年轻和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大多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妇女和年龄偏大的男劳动力,他们中的多数属于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建设现代农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能适应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可以想象,以这样的生力军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是十分困难的。

实践表明,现代科技文化知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制胜法宝”,没有农民的知识化,就不可能有现代农―业。我国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严重制约着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③抓好科普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势在必行,任重道远。所以,培养新型农民成为农业部今年为农民办的首要实事之一。④当然,要把这些数量巨大的农民培养成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对于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农民科技培训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坚持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方针,坚持农科教结合的发展方向,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推广了一大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方法,培养了一大批农民技术骨干,初步形成了农民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网络,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所存在问题主要有:一是对农民科技培训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和部门为农服务意识不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放到重要位置,工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也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用人单位对农民工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训的观念,不愿投入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二是农民科技培训经费投入不足,预算安排专项培训资金较为困难。三是有限的农民科技培训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激励、监督等机制不健全,没有法律保障,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亟待完善。四是农民培训多头管理的现象比较突出,缺少协调和整合。分类培训主体在选项、资金、师资、教材、场地、证书等方面缺少统筹安排、难以共享利用,有些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缺少针对性。五是农民培训组织难。不少农民参与培训的自觉性、积极性不高,农村的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或在本地城镇就业,村中剩余的都是中老年劳动者,由于他们的文化层次、年龄结构等因素,对培训存在无所谓的心理,对培训的组织工作形成障碍。⑤

四、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的措施

(一)强化政府行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领导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今后15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由于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各级政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各级政府担负着重要的领导职责。一是要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纳入规划、纳入日程、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位置。二是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形成“政府统筹,农业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管理运作机制,加强宏观调控,统一组织,互相配合,通力协作,使农民科技培训成为政府行为。三是多种渠道,形式灵活。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科技教育资源,促进农科教的有效结合,积极探索多部门协作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新路子,研究制定有利于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完善农民科技培训运行机制,积极有效地组织农民科技培训。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中的作用。四是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农民科技培训顺利开展。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民科技培训投入体制,实行中央财政投一点,地方各级财政拿一点,各农业类基地建设、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经费列一点的办法,解决农民科技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建议将农民科技培训经费列入地方本级财政预算,要保证各级配套资金的及时落实。对农民科技培训资金,要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并实行项目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五是支持培训机构,改善培训条件,提升培训能力。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等工程、项目的实施力度。六是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培训目标任务的实现。把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培训率、发证率、就业率等指标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把是否参加过素质培训作为选拔村后备干部的必要条件,把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列入政府社会发展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按照“职责有分工、师资有标准、培训有计划、结业有证书、学员有档案”的标准,实行目标管理,加强检查监督,完成培训任务。

(二)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培训机构职能

目前,我国虽成立了省、地、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在乡镇建立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站,并有以各类成人学校、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函大和乡镇化技术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的培训网络,但还很不完善。所以,要加快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建设步伐,按“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2003-2010年)”要求,尽快在我国建成一个完整、高效的与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即在政府统筹指导下,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骨干,以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以企业和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以乡(镇)培训基地为基础的开放型、协同性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对亿万农民进行科技文化培训。

各类培训机构应积极承担各种农民科技培训项目,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一是在安排培训内容上,根据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年龄结构等实际需求来确定,开展文化科学、农业技术等多种农业实用技术知识、农村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培训,以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的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丰富农民农业环境保护、无公害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化生产等知识,提升农民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经济知识与技能,增加农民转岗就业能力的所需知识和技能。二是在培训形式上,创新培训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我国农村社区的类型、社会结构、人文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地域特点等有较大的差异,致使农民科技培训模式也呈现出多元性。可采取千名农技人员下基层、开办农闲夜校、农业科技大篷车、专家巡回咨询讲座、农业科技进万户、空中课堂等形式,多渠道培训农民,实现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零距离对接。发挥农民喜闻乐见的培训资源,推进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尊重农民意愿,分类培训、分类指导。统一组织专家、教授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编写专门的培训教材,精心安排课程和授课教师,使讲课与讲座、课堂学习与实地参观相互交叉进行,努力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积极实施农业远程培训工程,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卫星和光盘等将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农民致富信息及时传送给广大农民。三是在培训范围上,不同区域的农民和不同年龄的农民在对素质培训的需求方面有所不同,贫困地区农民更多的是需要实用农业技术,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和青壮年农民则渴求转产就业技能培训。所以,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为导向,实行订单、定向培训。特别是将农村贫困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及闲在家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全部纳入培训范围,在招生工作中广泛宣传、积极发动,力争不使一名贫困青壮年劳动力因宣传不到位或因无钱参加培训而闲在家里。四是在培训实效上,切实提高农民科技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农民科技培训机构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培训,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材的编写、出版和使用,规范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执行,建立健全农民科技培训的教学支撑体系,切实提高农民科技培训的质量、效益和水平。

(三)增强新型农民的主体意识,调动参与科技培训的积极性

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力军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观能动性,唤起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一是要充分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农民是被培养的主体,政府必须发挥服务职能,建立农民科技培训激励机制。通过政府补贴或买单,减少农民的培训成本;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经过培训合格作为农民土地承包、获得贷款、表彰奖励等方面的条件等。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良好环境。二是激发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通过让农民了解政策,看到新农村的美好前景,激发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各项政策的落实,让农民切实感受到各项政策给他们自身带来的变化,从而增强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增强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加快立法步伐,为农民科技培训提供法制保障

农民科技培训要依法进行。我国已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但关于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专门法律还属缺失。因此,要总结我国农民科技培训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学习和借鉴国外好的做法,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民科技培训的要求,制定农民科技培训的专门法律法规,把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纳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使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在法制保障下正常有序地开展。

注释:

①建设新农村必须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素质.防城港日报.2007.

②农业部.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2003-2010年).2005.

③现代农业呼唤“知识农民”.载于江苏农业网.2007.

科技培训的意义篇5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加大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质量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结合我县实际,就20*年科技培训工作提出以下安排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全会及县委十五届七次全委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和生产技能为出发点,根据我县设施农业、果业、畜牧养殖业、中药材种植等农村产业的实际,主要以县乡村农业技术人员、种植、养殖大户、示范基地人员为重点对象,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素质,促使我县农村经济走以科技化促进产业化,以产业化带动规范化、以规范化实现标准化、以标准化进入市场之路,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培训的主要任务及实施单位:

(一)科技局、科协协作搞好县级部门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更新和技术理论培训工作。

(二)县“科技之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好三月份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

(三)县人劳局负责,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35岁以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出务工技能培训,以及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意识的就业观念培训。

(四)县林业局负责,搞好以“绿色家园”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群众造林技术培训。

(五)县果业局负责,搞好以苹果为主的“四项”关键技术培训,按照果树农时作务特点在县电视台常年举办技术讲座,年内力争培训果农60000人次,农民技术人员4000人。

(六)县农牧局负责,搞好大棚菜作务技术培训,以奶牛、肉牛、布尔山羊为主的家畜家禽饲养和疫病防治技术培训。

(七)县科技局负责,抓好中药材种植,农村实用新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先进适用技术培训,以及村干部科技知识更新培训。

(八)县教育局负责,抓好中学生劳动技能教育培训。

(九)县广电中心负责,办好永寿电视台的农业科技知识讲座节目。

(十)由各业务部门负责,抓好本系统科技干部的再教育,促使科技干部的知识更新和提高。

三、培训内容:

(一)畜牧业:重点培训奶牛良种繁育改良、红格安斯肉牛、舍饲养畜、青贮、畜禽防疫及常见病防治技术。

(二)种植业:重点培训旱作农业栽培技术、杂交制种技术。

(三)林业:以“绿色家园”建设实施的重点村、重点区域为基地,开展群众造林技术培训,提高群众造林技能。

(四)果业:重点培训苹果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等标准化栽培技术及杂果优良品种引进示范技术。

(五)设施农业:重点培训日光温棚、塑料大棚水果、蔬菜、花卉栽培技术培训。

(六)中药材:重点开展以适宜我县发展的中药材品种介绍、种子处理、栽培技术、科学管理、经济效益及中药材产景分析等主要内容的培训。

(七)中学生劳动技术教育培训:结合县情,配合地方生产经济的需求,及时调整中学生劳动技术革新的培训目标,增设农牧业科技培训讲座,拓宽学生知识面,奠定果业与养殖业的基础技能。

四、培训形式:

(一)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传技术。

(二)以“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为载体下乡赶集搞咨询。

(三)利用广播电视办讲座。

(四)集中授课搞培训。

(五)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并抓好示范户建设。

(六)充分利用永寿农业信息网、阳光农业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进行长期技术信息指导。

五、成立科技培训领导小组:

由县长助理吴琳同志任组长,科技局局长师保忠、县科协主席董浩宇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县农牧局、果业局、林业局、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教育局、广电中心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科技局副局长李锋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科协副主席魏荣利兼任副主任,工作人员由科技局、科协协调解决,具体抓好此项工作。

六、几点要求:

(一)承担培训任务的部门要结合安排意见,制定本部门详细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要有项目、有具体内容和要求,有培训地点、时段、人员和具体的考核办法。在培训前要认真调研,有针对性的备课,在培训中注意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讲理论又现场示范,使受训者理性上能理解,感性上会操作;二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在培训中既要解决大部分受训人员在生产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又要帮助解决部分人员在生产中遇到的特殊问题;三是阶段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既要解决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考虑到长远的生产要求。

(二)各乡镇及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培训工作,不能因事务忙、工作头绪多为由,影响培训工作。要及时组织参学对象参加培训,为科技人员下基层开展培训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科技培训的意义篇6

一、培训学习的收获

1、认真学习,充分认识培训学习的重要性

我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总觉得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特别在当今发展迅速的时代,学习就更加重要,一个人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必定被时代所淘汰。我从事科研管理工作,比起一般人更加需要科学文化知识和管理技能,也就更加需要注重学习。从事科研管理工作,需要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现代科技理论知识、现代管理技能,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美德,只有学好了这些内容,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才能做好科研管理工作,提高科研管理效率,保证科研管理质量,促进科研工作深入发展。因此,我平时一定要十分注重学习,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加强个人修养,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业务工作技能,提高个人品质修养,具有从事科研管理的岗位能力和技能,适应科研工作不断发展的形势需要,能够独立完成单位布置下达的各项科研管理工作任务,确保把科研管理工作做好,提高管理效能,团结带领科研人员刻苦勤奋、忘我工作,促进科研工作不断深入发展,取得科研新成绩,为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发挥科研的作用,作出科研新贡献。

2、细心领会,初步掌握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次培训学习的一个最大收获是初步掌握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学习“三基本”理论,听取“五当代”报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在这基础上,懂得了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统称为“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集中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了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把一个贫穷落后、人民衣食不足的国家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初步成为小康社会,人民过上丰衣足食生活,在世界的地位日益重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与作用。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五方面:一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确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任何工作都要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而不能超越。二是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指出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使得经济建设能够突飞猛进。四是提出“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理论。指出在一个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五是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使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作为一名科研管理干部,我必须认真学习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掌握其精神实质与深刻内涵,用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使自己的科研管理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3、学好知识,提高素质能力

这次培训,我学习了科技发展规律与科技战略、科技组织管理与执行力、所长助理的角色把握与能力提升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综合知识与能力训练。这些内容、知识涵盖了科技工作发展、科研管理工作、工作执行力建设等方方面面的最新知识与理论成果,对于科技发展、科研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借鉴作用,具有很大的实用效果,作为我们科研管理干部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牢固掌握。参加培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科研管理技能,切实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管理能力,能够承担单位赋予我的工作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工作的完美与高效。要进一步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认识知识与技能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使自己今后更加自觉加强学习,争当一名学习型干部,用学习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指导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促进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培训学习心得

参加这次科学院党校第培训班学习,我感触很深,收获很大,总的说来,要达到培训学习的目的,不辜负单位领导的期望与党校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促进各项工作发展,为科技发展做出成绩奉献力量,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要充分认识科研院所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科研院所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提升科研院所党建水平,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制度,制定理论学习计划,始终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好落实,进一步提高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完善工作、议事和管理制度,增强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对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能力。二是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促进党内民主决策,保障党员民利,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和谐党组织建设,为各项科研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不断提高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能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科研人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做好工作,促进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培养科研人员中入党积极分子,关心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进步,端正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坚持按党员标准发展新党员,为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扩大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队伍,增加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促进科研院所党建工作深入发展,以党建工作带动科研业务工作发展,营造党建工作、科研业务工作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良好氛围。

2、严格要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要当好一名科研管理干部,必须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满足不断发展的科研管理工作需要。一是提高政治素质。要努力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的要求对待自己,加强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和管理素质,公平公正、洁身自好,清正廉洁,做到爱岗敬业、履行职责,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率先垂范,严以律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全力实践“团结、务实、严谨、拼搏、奉献”的时代精神。二是提高知识素质。要适应科研管理工作在当前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熟悉科研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在科研管理工作上,不存在知识缺陷、当门外汉,有丰富的知识去搞好科研管理工作,赢得科研人员的支持和信任。三是提高道德素质。要热爱本职工作,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廉洁奉公、作风正派、严守职业道德,以优良工作作风搞好科研管理工作,赢得科研人员的拥护和支持。四是提高心理素质。要具备遇事不惊,沉着冷静,能够受辱负重,化解工作中遇到的阻力,解决存在的各类矛盾与问题,做到顽强拼搏,矢志不渝。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要站稳立场,把握好自己的工作角色,积极协助院所领导做好工作,做到工作到位而不越位,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工作,促进院所科技工作发展。要树立服务意识,正确认识管理就是服务,强化宗旨意识,把自己看作是科技队伍中的普通一兵,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搞好服务。既服务好院所领导,又服务好每一个科技人员,当一名科研工作的后勤兵,支持大家放手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优异科研成果。

3、精心培育,努力建设精品团队

作为科研管理干部,关键是要带领自己的团队,致力科研业务发展,取得科研成果。在精心培育、努力建设精品团队上,要精心培育科研人员,努力建设精品团队,在科研工作中取得出色成绩。一是具有目标意识。团队的目标意识就是围绕科研中心工作任务,结合自身工作职能与岗位职责,做到工作一流、业务精良,朝着既定的科研目标任务奋勇前进,实现工作突破,取得科研成果。二是具有忧患意识。要正确认识在科学日新月异、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情况下,科研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要树立忧患意识,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增长才智,使业务知识充足、业务技能增强、科技手段先进,促进科研工作发展,力争取得科研成绩。三是具有发展意识。发展是硬道理,要想方设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始终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科研,以发展意识搞好科研工作,努力取得新成绩,为科技进步作出新贡献。

4、强化责任,提高工作执行力

科技培训的意义篇7

【论文摘要】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强调,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新型农民的培养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目前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在制约着新型农民的培养。

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迫切的要求。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要落脚到新型农民的培养上。培养好新型农民,首先就要研究培养新型农民的制约因素。

1制约农民素质提高的历史因素

1.1我国有着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长期的封建专制最终导致农民的性格只能是封闭和内向的人类具有的那种对自然、对社会、对现实世界的抗争精神被泯灭,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同时,由于农民居住地域的分散性,形成了他们安于封闭式的生存现实,从而养成了

2.2农村教育投资不足也限制着新型农民的培养无论是农村义务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在师资力量上,在硬件投入上,和城市相比,都存在明显的差距。在农村许多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学校校舍陈旧,危房多,教学设备条件差。图书仪器缺乏,许多中学生没有条件做物理、化学实验,有的中学甚至连演示实验都无法做。教师待遇差,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低,许多教师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文化程度[2]。

2.3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民技术培训力度的薄弱是制约农民素质提高的直接原因对于已经从事农业生产的成年农村劳动力来说,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己过,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农村技术推广和农民技术培训是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水平、经营管理技能的直接和有效手段。然而,据笔者在商丘调查发现,农民科技培训参与率低,接受培训的时间短。2007年参加过各种形式科技培训的农民不到20%,且在参加过培训的农民中,累计参加科技培训所用时间大多在5天以下,只有很少部分累计参加培训的时间在10天以上。而当农业科技人员下乡进行科技培训时,就会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笔者曾经采访商丘市睢县河集乡田胖村一名青年,目前在睢县县城开一家门面,给顾客做各式窗户,算是有了一技之长。他今年24岁,初中毕业之后就跟随父母在洛阳市做生意,后来就在一家建材店里当学徒,给人做窗户。对这个行业熟悉之后,现在选择回到家乡做生意。当问到是否愿意留在洛阳时,他回答说不是不愿意,而是在那里没有亲朋好友,没有归属感,房价又太贵,所以就回到了家乡。而当问是否接受过专业培训时,他回答说在家乡从来没有,现在的手艺都是在打工时候学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匮乏。从商丘市农调队对农村2389名就业劳动力接受培训的情况来看,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只有500人,占20.93%,而其中由政府组织的培训农民的参加率只有4.60%;未受过培训的人数为1889人,占79.17%,而认为不需要的占15.53%,愿意接受培训的人数是1571人,占总就业劳动力人数的65.76%。这就说明我国农民素质培训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培训规模小;二是相关人员对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认识不到位;三是农业科技人员少;四是财政对农民科技培训投入不足;还有就是培训内容的问题。这同时也说明我国农民素质培训工作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劲松.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型农民[j].农民科技培训,2006,(04):3.

科技培训的意义篇8

1对象与方法

1.1方法

1.1.1培训的师资由本院itLS分部的导师开展ptLS的培训。每位导师具有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有多年儿童创伤急救的临床经验,均接受过系统的儿童创伤急救培训,获得itLS认证的导师证书,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

1.1.2培训时间及课程ptLS培训班包含儿童基础和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培训的8h课程,包括病情评估和稳定、气道管理和胸腔减压术、液体复苏、颈部制动保护以及与家属之间的交流等。理论与现场操作时间比为1∶2。课程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技能培训及仿真案例培训和考核三方面,授课方法包括理论讲座教学、教学视频播放、技能操练和仿真案例教学。

1.1.3理论课内容根据2009版本ptLS官方教材[6]:①场景评估、与患儿和患儿父母亲属的交流;②气道管理和心肺复苏;③胸部外伤;④休克和液体复苏;⑤头颈部损伤及脊柱损伤;⑥腹部损伤;⑦脊柱保护固定和解脱技术;⑧四肢损伤;⑨烧伤和溺水。

1.1.4技能培训①技能a,即转运固定技能。在转运前的环境评估,准备物品,患儿评估,和患儿父母亲属的交流,转运决策,如何去除头盔,对怀疑脊柱损伤患者使用颈托和保护脊柱的搬运手法等技术,对怀疑骨折部位的固定技术等。②技能B,即初级、高级气道管理。发现和取出气道异物,双鼻道吸氧,面罩吸氧,气管插管合并机械通气或球囊通气,张力性气胸的判断及紧急处理技术。③技能C,即休克类型判断和处理。包括开通补液技术、患者、休克患者静脉补液方案、骨髓穿刺补液术。

1.1.5仿真案例培训包括十余个典型场景。行人车外伤,车内的儿童伤害,摩托车等机动车导致的儿童伤害,重物撞击伤,儿童虐待,高空坠落伤等。学员以3~5人的小组为单位,每位学员轮流担任指挥者(leader)和队员(responder),组内各位组员在各种仿真模拟环境下,对各种事故现场作出现场评估、体检和伤情判断、相应的处理决策、询问病史、快速转运和医院联系及交班。

1.1.6培训教具包括全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气管插管箱、脊柱固定板、颈托、头盔、担架、固定肢具、止血带及补液设备等。

1.1.7考核方法学员分别在培训前进行理论摸底考试,培训后进行理论、技能和仿真案例考核。理论考核选用ptLS的课前及培训后试卷,全部由单项和多项客观题组成,满分100分,>74分为合格,>86分为优秀。操作考核包括技能考核以及仿真案例考核,技能考核和仿真案例考核结果为4个等级: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根据ptLS的规定,学员培训后理论成绩>86分,且仿真案例考核判定为优秀者,获得优秀学员荣誉,可参加itLS导师培训。考核结束后,对培训学员进行课程评价的问卷调查。

1.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训学员一般情况共61名培训学员,其中院前组35名(57.38%)、院内组26名(42.62%);两组学员间年龄、性别、已参加培训比例以及职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组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高于院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院前组和院内组培训前后测试成绩比较院前组培训前理论测试成绩为54.27±6.30,培训后提高至83.70±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0,p=0.000);院内组培训前理论测试成绩为62.34±8.84,培训后提高至92.30±4.89,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5.13,p=0.000)。院前组培训前理论测试合格率和优秀率均为0%,培训后合格率提高至100%,优秀率提高至3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00、15.96,p均=0.000);院内组培训前理论测试合格率和优秀率分别为11.54%和0%,培训后合格率提高至100%,优秀率提高至8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24、41.24,p均=0.000)。见表1。培训后,两组学员的技能考核和仿真模拟考核均达到合格;其中优秀率依次为,转运固定技能(技能a)42.62%(26/61),初级、高级气道管理(技能B)81.97%(50/61),休克判断和处理(技能a)70.49%(43/61),仿真模拟考核72.13%(44/61)。

2.3院前组和院内组培训成绩比较。培训前,院内组的理论测试成绩高于院前组,培训后院内组的理论测试成绩仍高于院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院内组理论测试优秀率高于院前组,而院前组技能a优秀率高于院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理论测试合格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学员对课程评价的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1份,回收合格问卷52份(合格率85.25%);其中认为该培训课程效果良好的46份(88.46%),认为课程中仿真案例的急救流程培训效果很好者51份(98.1%),认为课程设置较简单的12份(23.08%),认为教科书是英文,课前自行阅读障碍而影响教学效果的40份(76.92%)。

3讨论

儿童意外伤害死亡是我国0~14岁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交通事故、坠落伤、自杀/他杀均明显增加。良好的创伤急救技能和儿童转运系统对挽救生命、降低病死率及伤残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需要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创伤急救业务水平。近十年来,我国儿科急重症生命支持培训领域有了较大发展,但目前仍长期滞后于国外一般水平,迫切需要引进和实施国际先进的ptLS培训教材和培训项目。我国儿童急救培训明显落后,培训模式单一,临床培训仍习惯于教大课的传统模式,忽视实践与操作以及对现场实际快速处理能力的培训。本次ptLS培训资料显示,学员经过ptLS培训后不仅提高了儿童创伤急救的理论水平,理论知识成绩较培训前明显提高;而且,学到了很多儿童创伤急救的实战技能,技能考核的合格率达100%,每组学员在仿真案例考核中大都能正确完成现场评估、伤情判断、急救处理和快速转运。经ptLS培训后,学员的临床实践和综合救治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加强。在操作技能培训方面,ptLS强调在抢救的黄金时间快速识别并实施能挽救患者生命的技能;在本次培训中发现,院前急救人员在现场操作技能方面完成较好,特别是转运技能较院内医护人员有显著性优势,可能与两组人员平时的工作重点不同有关。院前急救人员往往是最早抵达现场接触患儿的医务人员,需要早期快速评估危及生命的伤情,现场采取挽救患儿生命的救治措施。而院内急救医护人员现场急救技能培训较少,平时主要侧重高级生命支持,全面评估患儿的伤情,平时对患儿的转运培训演练不足。因而,在培训分组上,要合理分布院前和院内的学员,促进相互交流提高,有利于院前、院内儿童创伤急救的一体化建设。

ptLS培训内容涵盖范围较广,包括了场景评估、医患交流、休克、儿童虐待、烧伤等方面的详尽内容。尽管有54.1%的学员在此次培训前经过各种类型的儿科培训,但培训前理论测试的合格率仅为4.92%,可能因急救医护人员对ptLS的考题不太适应,同时我国在儿童创伤的急救培训率和复训率上有所欠缺。同时我们注意到分组比较中,院前急救学员理论成绩明显低于院内组,可能是儿童危重症急救的培训主要局限于儿童急危重症专科医疗专业人员和医学院校,尚未覆盖到院前的急救医护人员。ptLS仍未成为儿童创伤急救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儿童创伤急救人员尚无统一的准入标准,特别是儿科急救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参差不齐,有待重视、提高。维持儿童创伤急救从业人员的儿科急救临床能力,需建立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包括有计划地参加当地专业组织的儿童创伤生命支持培训课程并参加仿真案例演练。ptLS特别强调模拟案例的现场急救培训,它占总培训时间的30%,占操作培训时间的50%。在7个儿童创伤模拟案例中,包括了车祸伤,坠落伤,撞击伤(棒球棒)等常见情景,由模拟人模拟伤者,配以图片、指导讲师描述,学员的学习热情较高,接受程度好,师生互动性强,培训效果突出(优秀率72.13%),98.1%的学员表示认可。我们几届ptLS的培训实践表明,ptLS理论与操作培训时间比例合理,培训方法多元化等优点确保培训效果。由于为英文教材,有76.9%的学员反映难以在培训前完整预读教科书从而影响了培训效果。

科技培训的意义篇9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打造南次中心城市的重要时期,市妇联在这里举办全市农村妇女科普培训班,对于提高全市妇女素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培训班的开班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学习培训的各位妇女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下面,我借这次培训的机会,对大家的学习和工作谈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这次培训班的重要意义

妇女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举办这次全市农村妇女科技骨干培训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知识型经济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我们的生产无时无刻能离开知识技能。作为农村的妇女科技骨干,我们大家更能体会到有知识技能才能致富发家,缺少知识技能难以脱贫的深切感受。今天组织大家出来参加培训,经过相互间的沟通,学习先进管理、养殖、栽培技术,就是为了能把大家的视野再开阔一些,把技能水平再提高一层,把大家的示范引导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广大农村妇女的生产致富带好头,引好路。

二、认真学习,掌握技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贡献

大家手头上的活儿很多,学习时间相对较少,能有机会静下心来,集中时间进行系统的技能知识学习,既很难得也很不容易。因此,大家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端正学习态度,讲求学习方法,集中精力,聚精会神,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真正通过培训使自己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有所提高,达到学有所得、得有所用、用有所成、再创新业的目的。一是要提高认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这次培训班,市妇联聘请了科技专家给大家讲解生猪养殖、优质稻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优质水果栽培管理技术,希望大家要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妥善处理好学习同生产劳动、同家庭事务的矛盾,虚心听取讲座,结合你们多年的农业生产实践,认真领会,力争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掌握科技知识,真正使自己在思想上有所启发、科技文化水平上有所提高。二是要继续努力,再创业绩。在座的有不少是已经取得了不小业绩的农村经济能人,或是担任村干部,影响力与工作实绩在姐妹中是出类拔萃的,但我们不能满足于以往的成绩而沾沾自喜,而是要通过这次培训,对自己的知识进行再补充,能力再提高,特别是要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加以学习消化,并将之用于指导实践,力求创出更大更新的业绩,为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好务,并积极回报社会。三是要大胆交流,触类旁通。出来参加学习的妇女,大部分在当地都有自己一定产业,经过学习交流使自己与其它各方面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共享,这样就可以使原来单枪匹马很难解决的问题靠这种聚集优势得以解决,达成共识。能人联手,才有利于延伸触角,形成协商合作,实现双赢或多赢。在学习过程中,学员也要善于思考,触类旁通,相互启发。四是要做致富的带头人。不仅要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去,运用到生产生活实际中,发挥出更大的示范辐射效应,还要继续发扬扶贫济困、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帮助一些贫困妇女增收致富上有作为,在传授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上下功夫,努力用你们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带动影响周边群众,帮助贫困妇女增收致富,共同发展。

科技培训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加压法;手术室;护士培养

applicationofStressincrementmethodintrainingYoungnursesofoperatingRoom/LiYa-wen.//medicalinnovationofChina,2016,13(10):074-077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stressincrementmethodintrainingyoungnursesinoperatingroom.method:theeffectwasevaluatedaftertheyoungnursesinoperatingroomweretrainedintheory,manipulationandexaminationwiththestressincrementmethod.Result:aftertraining,thescoresoftechnicaloperation,discoveringproblems,solveproblemsandcoordinatedabilitywerehigherthanbeforetraining,thegradesofspecialistskill,emergencyskillandassessmentofthetheoreticalknowledgewereallhigherthanbeforetraining.thesatisfactionrateofsurgeonstothenursingworkaftertrainingwashigherthanthatbeforetraining,thedifferencesabovewereall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Stressincrementmethod;operatingroom;nursetraining

First-author’saddress:maternalandChildCareHospitalofBaojiCity,Baoji721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0.022

当今社会,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专业知识扎实、临床操作能力强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迫切需要,专科护士由此应运而生,她们在适应医学发展,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及提高专科护理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如今现代化的医院手术室大都具有完善而先进的检测仪器和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手术室不仅是医院外科治疗的核心场所和危重患者的救治中心,而且手术室工作还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和特殊性。这就要求手术室必须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医院中的手术室为重要科室,此科室的工作任务很繁重,且要求人员的各项技术都很娴熟。现代化手术室护士不仅应掌握医学基础知识,熟悉有关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及内外科的基本理论,还应具有广博的边沿学科知识和高科技知识,需要不断进行知识的积累,才能保证工作中不出现差错。同时还要具备反应灵敏、动作快捷、工作高效等综合急救能力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为了使手术室年轻护理人员快速的成长,尽快的掌握各项操作技术,提高综合能力,特别是对危急患者的急救技术、应急能力及急救意识和预见能力,本科于2013年1月开始对年轻护理人员进行有意识的“加压法”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工作3年以内的年轻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护士均为本科,年龄25岁以下。

1.2方法培训的方式:每月进行4次培训,对理论知识、操作培训(专科、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急救技术)、院感知识三方面进行培训和反复的练习,具体方法如下。

1.2.1理论授课年初由护士长或科室专门带教老师制定培训计划。要求理论授课时根据拟定的题目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网络下载等方法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收集相关危重病例进行整理、分析;结合自身的经历补充内容。每次讲课都由年轻护理人员自己备课,制作图文并茂的ppt,每月从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知识、急救知识)、操作培训(专科、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急救技术)、院感知识3个方面各进行1次学习,每次1~2h左右。要求认真细致全面的讲解理论知识,亲自示范操作。再由高年资和带教老师进行补充指导,最后由护士长将临时有针对性的病例,组织大家采取集中理论学习、病案讨论等方式交流。针对某方面知识将平时遇到的危重抢救病例的配合经验穿插其中,对工作中实际遇到的疑点大家共同讨论,一同分享工作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使印象更加深刻。

1.2.2操作培训选择经过手术室专科培训后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专科护士操作,示教手术的摆放、手术巾的铺置、消毒的范围、器械的传递、器械台的规范摆放、腔镜器械的拆卸与安装、无菌技术、无瘤技术、隔离技术、穿针引线等专科操作,同时培训成人心肺复苏、新生儿心肺复苏、颈静脉置管等急救技术,还有手术室的仪器设备如:腔镜系统、超声刀、高频电刀、除颤仪、呼吸机、消毒机等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均进行认真培训。带教老师示教后,培训护士逐一进行操作,老师对错误之处现场给予纠正和指导。每次培训后都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再次反复培训,直至考核合格为止。

1.2.3院感培训由控感科和科室专门的控感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内容有各种消毒液的配置和使用,规范洗手、刷手、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手术后物品的处理、感染手术术前术后的处置、针刺伤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流程、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传染病的上报流程等常用知识。

1.2.4急救演练科室每季度组织一次急救演练。演练结束后专门针对年轻护士在演练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启发性指出和耐心指导,帮助其尽快掌握急救预案和提高急救快速反应能力。

1.2.5培训内容(1)手术室的各种规章制度、职责、流程、质量标准、配合规范、护理常规、应急预案等。(2)理论知识涉及到的一些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变化、疾病的诊断、术前准备、手术、麻醉方式、巡回及洗手护士的配合要点和手术室常用到的一些急救操作的流程、步骤、要点、方法和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手术患者术中的管理,护理文书的规范书写等。(3)操作培训包括基本的护理18项基础操作和手术室的专科操作:导尿、鼻饲、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各类无菌技术操作、各类手术器械的传递、手术器械台的铺置及管理、穿针、钳线的操作,腔镜器械的安装、拆卸和清洗消毒,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麻醉的摆放、输液输血、常用的抢救药品的药理及用法、颈静脉置管、股动脉及股静脉采血、除颤仪使用方法、吸痰及插胃管等操作的操作方法。(4)急救培训则是根据本院手术特点,将平时病情危急、抢救率极高的产科和妇科危重病例及手术室常用的急救操作技能列为培训重点,如羊水栓塞、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妊高症、多胎妊娠、宫外孕休克、心衰等产妇的术中护理及配合要点,成人心肺复苏、新生儿心肺复苏术、新生儿急救用药的方法及配置、常用的抢救药品的药理及用法、颈静脉置管、股动脉及股静脉采血、除颤仪使用方法、吸痰及术中插胃管等的操作方法和涉及到的一些前沿知识及动态。

1.2.6考核所有培训结束后,再以全体闭卷理论知识笔答、抽考培训的操作及现场提问、假设场景等形式进行检查,考核掌握情况,要求每人必须达标,并与当月绩效挂钩。

1.3效果评价自制调查问卷对本科室16名年轻护士在实施培训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匿名打分,内容包括:技术操作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配合协调能力,每项100分,满分400分,评价完当场收回。护士长在培训前后将手术室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专科技能、急救技能操作对护士进行考核;随机调查50名手术医生对培训前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评定标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各项能力得分比较问卷收回率100%。培训后手术室年轻护士在技术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配合协调能力方面得分均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各项考核成绩比较培训后,手术室年轻护士的专科技能、急救技能、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培训前后手术室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比较培训后手术室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470,p

3讨论

手术室护士专科配合能力和综合能力都是护士的“软技能”。护士的“软技能”作为反映个人能力特质的技能系统,是专科护士不可缺少的优秀特征,与护理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只有提高“软技能”的水平,才能提高护理质量[2]。通过系统化的专业理论和操作职业培训出来的专科护士,可以熟练的运用所学专科知识和丰富的专科经验,向患者提供专业的服务[3]。故全面提高科室人员的各项基本素质这种“软技能”非常重要,其也是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而现在进入手术室的护士,大多是独生子女,相对来说,这批年轻人从小养尊处优,动手能力比较差[4]。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活跃,反应灵敏,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年轻护士是医院的希望,是医院的未来,只有认真培养好年轻护士,才能使手术室后继有人[5]。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危急症护理能力的缺乏增加了围手术期护理风险,影响患者手术进程和质量,增加护士工作心理负担,影响手术护理管理的质量[6]。

医学的快速发展,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新形势,而只有不断的加强培训才能巩固和熟练各项技术,所以护士的培训是一项长期工程。特别是当今众多的独生女,只有不断地“加压”才能推动他们学习的动力。以刘明研究的“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为框架,汇总不同层级护士的培训内容,形成护士分层培训核心课程框架(分为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通过实践操作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积极有效的巩固,从而对专科手术配合熟练掌握[7-10]。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是提高护士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训练与考核,护士对患者病情评估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均得到一定提高[11]。“加压法”培训正是通过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紧密结合,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和应急能力。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护士培训的参与度很高,但培训实效并不明显[12]。而本研究通过图文并茂、详尽的理论知识培训扩大了知识面,不仅知道应该怎么样做,而且懂得了为什么这样做,改变了手术室护士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通过培训可将护士在临床上所见到的诸多实际问题通过讲解、讨论分析和归纳整理等方法印证所学的书本知识,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让护士能真正掌握所学的临床护理知识,同时培养和锻炼了护士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并将平时遇到的大抢救病例穿插其中共同讨论、整理、归纳,最终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急救流程、全面的急救护理方案。利用病例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疾病本质的认识[13]。危重病例讨论机制的建立可使护士掌握丰富的专科知识及抢救技能,从而提高护士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4]。同时对常用的急救技能操作进行正规、反复训练,使大家在遇到同一病案、相似情况下抢救时能够心里有底、沉着应对,极大的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应急技能,提升了整体的协调能力。

“加压法”培训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使护士全面掌握了大抢救手术中的配合方法,使术前准备更加完善充分,提高了护士的预见性,术中配合有条不紊、手术配合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了安全和服务意识,使医护配合更加默契,医生对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满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加压法”培训不仅提高了年轻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她们的应急能力。同时增加了护士配合手术的自信,护士的价值得到了体现,更加激发了护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改变和升华了原有的价值观念。

“加压法”综合培训有利于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培训使护理人员之间配合的更加默契,大家相互配合、互助协作,体现了团队互助精神。科室内医护、护护之间相处更融洽,相互协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科室与科室之间的相互协调、默契配合,在成功抢救急症患者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5]。

“加压法”对年轻护士的培养和综合能力提升有很大的作用。经过培训后的年轻护士能尽快熟练专科手术配合技能;快速熟练操作本专科手术所需仪器设备,并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保养方法;能正确摆放手术,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加强了手术中无菌管理;提高了急救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了对院感的重视度,有效的减少了院感的发生。急救技术的培训,提升了年轻护士对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窒息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抢救,提高了手术配合满意度,也在挽救患者生命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手术室专科领域推广。

由于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工作具有变化快、要求高、流动性大、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工作性质和临床环境决定了培训计划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需要合理的教学理念引导才能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16]。所以本研究在传统培训的基础上对年轻护士进行有意识的“加压法”培训,通过以上各方面培训,使其尽快的成长,尽快担负起手术室挽救生命的重任。此次培训的都是参加工作3年以内的护士,经过正确的引导,由于年轻,对给予的“加压”能够很快适应和接受,并能积极的投身其中,能够快速掌握所有培训的内容,并很快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同时也激发了年轻护理人员的潜能,提高了她们的职业素养。通过培训,年轻护理人员各方面均有极大的提升,所以“加压法”在临床中有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燕.邱文娟,张伟英.专科护士培训中理论教学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4):320-322.

[2]齐艳,孙丽娟.吉林省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81-83.

[3]王晓杰,沈宁.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6(12):8-11.

[4]蒋国娥.注重手术室年轻护士细节培养的方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5):79-80.

[5]曹玉娟.注重手术室年轻护士的细节培养[J].健康必读杂志,2010,8(8):152.

[6]莫美珍,陈如虹,钟一岳,等.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护理学报,2014,21(14):8-9.

[7]刘明.中国注册护士能力架构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691-694.

[8]刘明,殷磊,马敏燕,等.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结构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04-206.

[9]徐园,陈亚丹,曹晶,等.三级医院护士分层培训核心课程设置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8):969-972.

[10]周杰仪,王淑和,郑秋光,等.分析手术室护士层级培训的方法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89-90.

[11]寿智力,张玉兰.护士岗位技能培训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0):105-106.

[12]edwardsn,HuiZD,xinSL.Continuingeducationfornursesintianjinmunicipality,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J].JContineducnurs,2001,32(1):31-37.

[13]陈红,陈丽灵.浅谈模拟教学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146-147.

[14]徐月娥,钟伟娥,曹玉可,等.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在手术室新毕业护士培训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6):69-71.

[15]章霞,金丽萍.模拟演练在提高急诊科医护团体应急能力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1178-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