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4:24

中级财务会计问题篇1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这个专业成为了各大高校就业的热门学科,会计的专业队伍也在迅速壮大,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怎样培养出优质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二、《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与众多的会计学教师的交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在进行《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之前,学生们主要学习的是《基础会计》,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主要建立了会计的基本框架,就像是平时玩游戏,《基础会计》的学习就是了解游戏规则,《中级财务会计》主要就是游戏技能的提高。而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的过程中,发现游戏规则掌握不扎实,主要表现在用到某一账户时,不知道它的账户性质,到底是借增贷减还是借减贷增,需要反映的时间较长,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2.缺少一条线。《中级财务会计》对于会计的初学者来说,知识点非常的琐碎,多且杂,不利于学习和记忆,很多学生反映,学过《中级财务会计》以后,合上课本脑子里就是一团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没有连成一条线,“坐井观天”这个成语很形象地描述了学生的状态,在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学习的时候,学习效果很好,但站在整个会计流程上去学习时就找不到方向,就像井底的青蛙,看头上的这片天时很清楚,但无法了解井外的天空。

3.与实际脱轨。通过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发现,总是有学生通过四年的专业知识学习以后,还是无法胜任会计工作。例如,在实际中工作中,原始凭证无法顺利地转化为记账凭证。

4.学习态度的差异。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两级分化,一部分同学对会计方面的证书有很高的热情,有的大一的新生,刚刚接触到《基础会计》就开始了会计的考证生涯;而有的学生,对会计完全不入门,上课的时候就如听天书。这些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中级财务会计》教学问题对策

针对以上总结得出的结论,现在提出以下对策,以期解决《中级财务会计》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会计专业人才。

1.强化练习。针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问题,只能采取强化练习。比如,在课堂上的随堂练习,不仅仅是检查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还有助于学生应试水平的提高,通过练习,可以了解具体知识点的出题方式。对于教师来说,就需要我们根据记忆遗忘规律,经常性的提问复习,帮助学生加强知识的掌握。

2.点到表。这里的“点”就是知识点,“表”就是会计上的财务报表。其实《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就是把报表里的每一个科目都分开单独讲解,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是从“点”到不了“表”。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利用会计“t”型账户,通过图形直观地把每一个会计科目与会计报表中对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大局观”。如下图所示,这是《中级财务会计》中存货这章的“t”型账户结转图,图中结合了“存货”“生产成本”等知识点,一直到《成本会计》中完工成本的结转,这些都是知识点的学习,在图中会计科目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这时,就到了点到表的关键,“主营业务成本”与利润表中“营业成本”项目相关联。通过点到表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梳理,便于学习和记忆。

中级财务会计问题篇2

【关键词】三级审计;村级财务;规范化对策

“三农”问题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9亿农民生活福祉,牵系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党和政府历来都非常关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更是把新农村建设提到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战略高度。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首先必须解决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的财务收支管理混乱、干群矛盾复杂、群众向心力低等现实问题,不断提高村干部涉财工作规范化水平和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保障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健康和谐发展。审计监督作为改进和规范村级财务与会计工作、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公信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营造良好的村级财务管理环境的重要工具,对这项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但限于当前乡村财务人员数量少、业务水平低的现实,需要尽快通过制度创新构建适宜我国广大乡村审计监督实际的村级财务审计监督体系,针对时弊进行综合监管,堵塞村级财务工作漏洞,使之走向规范,为维护农村经济秩序提供有效保障。

一、村级财务监督管理现存问题及成因

受村级财务资金量小、涉及财产属于乡村集体财产、被审计人员处于最基层的草根农民的传统观念影响,村级财务审计一直被相关部门忽视,致使无论在制度建设上还是在审计监督体系构建方面均不完善。

(一)财务审计制度建设滞后,缺乏独立性

为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推行“村账镇代管”模式。虽然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取向正确,对于从程序上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这一模式仍处于发展过程中,很多方面尚待完善。它在延续过去村级财务坐收坐支、包包账、断头账、财务收支科目设置不科学、民主理财仅局限于形式等基础上,还衍生出了某些新问题:一是镇政府将村财作为财政备用金,在本级财政出现资金支付困难时,挪用、借用村级资金用于办公经费支出或发放工资等临时性应急支出;二是巧立名目“借鸡生蛋”,利用管理村财便利条件,将村财作为启动资金发展乡镇经济实体,搞创收,谋取经济利益;三是部分乡镇干部以帮助村级发展为名将自己开销的发票作为村级财务支出,让村干部通过乡镇农经站报销。这种借“村财镇管”之机侵蚀村级经济利益的问题之所以产生,关键是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现行的村级财务审计是依据1992年农业部颁布的《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建立的乡镇经管站审计模式。乡镇经管站既村级财务日常记账,又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审计人员身兼记账和审计监督双重职能,乡镇农经人员自己审计自己的村级账目,操作程序违反不相容职务分设原则,没有可以依据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范,定位不准、缺乏独立性。

(二)财务审计工作执行力度低,村级资产管理薄弱

乡镇经管站作为乡镇政府直属机构,人权和财权均归乡镇管理,随着人事制度和财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权上收和事权下放问题愈发突出,在乡镇财政入不敷出和工作任务繁多的双重压力下,农经站一些工作年限长、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聘用人员被辞退,部分能力强、懂政策的农经在编人员被抽调从事其他工作,乡镇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少、业务素质不高、专职不专责,易受到乡镇行政干预和其他因素制约,缺乏独立性,村级财务审计执行乏力。农经站工作侧重于“账面”,而忽略实质性“审计”,致使村级财务除资金往来之外的资源性资产管理处于“空白”状态:一是包括耕地、森林、草场、菜园、滩涂、水面、建房用地、“四荒地”和房屋等的村级资源性资产未纳入资产账簿委托乡镇代管,没有设立相应的村级资源性资产管理台账进行统一管理;二是上述未纳入乡镇代管的村级资源性资产出租、转租等经营行为人为操作空间较大,违规操作和暗箱操作现象严重;三是村级固定资产非正常报废、毁损情况普遍,账实不符问题突出。乡镇政府对审计发现的村级资源性财务问题处理形式化,甚至不处理,束之高阁,无法实现审计的监督审查作用,无形中进一步助长了村干部的贪腐习性。

(三)财务监督职责不清,财务审计不规范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组应“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村务工作监督法定机构,其工作重点是财务公开,财务事项的审查监督只是村务工作监督的必要前提条件,并不是其专职工作。由于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职责规定不清,多数村级组织成员自身素质不高,对自身职责理解不够,监督意识薄弱,致使其监督职责履行时带有较大主观随意性。部分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受制于农村宗族利益及村干部利益交错的现实复杂性,监督过多会受到既得利益主体的干涉,削弱其监督权限和降低其监督功效,因此,村级内部财务监督成效高低也不是监督委员会成员一方努力就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在村级内部监督乏力的情况下,依靠乡镇外部财务审计监督成为现实选择。而当前多数乡镇农经站在人数少、业务技能低、工作量大、常规工作自顾不暇的情况下,无暇对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制定合理的审计工作计划,偶尔开展的村级财务审计仅限于财务收支,没有将资源性资产、基础设施、村级集体资产增值和农民关注的热点事项纳入审计范围。审计过程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审计后没有规范的送达文书和健全的审计档案记录资料,审计程序极不规范,严重削弱了审计监督的功效。

二、以审计制度创新推进农村财务规范化的对策

(一)构建健全的村镇县三级村财审计组织体系

鉴于多数乡镇经管站人员少、村级组织数量多、日常工作和记账任务重,县级地方政府应在将县农业局所属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站编制上收基础上,统一建立县村级财务审计监督中心作为审计机关的派出机构,统一受理各村组财务审计任务,同时由人事局、审计局按照“公平、公正、竞争”原则择优招聘录用审计人员,经审计机关进行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后,任用为乡镇审计站审计员,归属审计机关编制,负责组织所在乡镇村级财务审计,以有效保证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在各村组则建立健全村财务监督委员会和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履行所在村组的日常集体财务监督和审计职责,对村级资产存量少的村组,监委会和民主理财小组进行内部清理后,将结果直接向农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乡镇审计站负责对村级资产存量较大的村组逐一进行审计,并出具书面审计报告对农户公布;县审计站主要针对乡镇审计站审计发现的突出性问题和各村组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和农民反映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审计,对于审计发现的严重问题,要及时协调纪委监察、司法部门开展责任追究,增强审计深度和广度,加大审计监督的威慑作用。县、镇、村三级审计组织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组成村级财务监督监控网络体系,做到小问题不出村,大问题不出县,村组集体资产清楚、产权明晰,让农户放心、乡镇安心,切实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秩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建立统筹兼顾操作规范的审计组织实施方案

现行村级财务审计主要面向村组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面向农村干部换届选举。村级财务三级审计组织体系建立后,为适应村级财务审计由单纯的责任审计向事项审计转变,县镇审计站要统筹安排、综合考虑,精心做好各项审计计划和方案实施工作:一是制定详尽的审计工作计划。县审计总站和各乡镇审计站要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定期汇报审计情况,互通审计信息,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统一定性,对“个性”问题要在深入探讨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原因,然后提出富有针对性的详尽审计工作计划。二是制定翔实可行、富有操作性的审计实施方案。县和乡镇审计站开展的每项审计都要在明确审计目的、对象、任务、依据、组织领导、人员分工、时间安排和实施措施等内容后,及时向村组发送审计通知书,召开包括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村干部、记账员等在内的审计动员会议,以便全面整理资料,做好配合支持工作。三是创新审计组织模式,提高审计质量。县审计总站要在综合考虑被审计村组业务量及复杂程度的基础上,按照不同乡镇审计人员对调原则,抽调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大村组记账员组成审计小组,由县乡审计站专职审计人员担任审计组长,到异乡镇村组轮流开展审计工作,审计实施过程中重点突出效益和监督的结合,提高评价监督的科学性和责任界定的客观性。审计报告初稿经与被审计村组沟通后,经审计站初审、复核,发送被审计村组落实整改,各村组要将整改措施及效果及时上报审计站。对未按期整改的村组,审计站要进行跟踪落实,同时,审计站还要积极与农经站会计中心沟通,通过日常村级财务检查核实整改成效。

(三)建立健全内审与外审相结合的三级控制监督体系

一是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村组内部监督作用。民主理财小组来自村组,贴近农户,了解村情,是村级财务内部监管的常设组织。为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促进村级财务规范化,要在以制度措施明确理财小组的地位、职能、职责权限和组织保障基础上,按照德才兼备原则选举公正、负责、财会知识丰富、公信力强的村民担任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认真审核村级财务账目,行使村级财务审议、监督和检查的权力。对违反规定的财务收支事项和有疑点的问题,村委会和有关当事人必须给予答复并解释清楚,对疑义较大、问题严重的可直接提交县乡审计站作为审计要点监督,切实把好村财监督的首道关口。二是强化乡镇会计的业务监督。村财镇代管后,乡镇农经站作为村级会计机构要对村组记账员交来的票据,实施严格的“三审”制度,即审核员初审——出纳复核——会计全面审核,任何一层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财务制度的票据均作清退账处理,手续不符合要求的票据,退回村记账员补正,补正后经重新审核合格后作账务处理,乡镇以严格的业务监督把好村级财务监管的第二道关口。三是强化县乡两级审计监督。县乡两级审计站要在对乡镇农经站账目进行经常性抽查审计,并对村级财务收支提出审计监督建议的基础上,重点对村组工程建设项目、农地征用补偿费分配、资源性资产管理及村民反映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审计,同时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做好村干部离任责任审计监督,并监督落实执行,促进整改。

【参考文献】

[1]王金生.当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浅谈[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

[2]王满荣.困境与反思:村监督组织运行机制的实证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2(3).

中级财务会计问题篇3

一、改革的背景与动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市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多次提到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问题,2013年,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四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可以看作是农村财务管理改革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重要遵循,文件指出,村级财务管理是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依法保障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文件要求,各级尤其是乡镇要切实做好村级会计工作,完善村级财务民主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稳定和加强农村财会队伍建设。近年来,镇上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健全制度,强化措施,村级财务管理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确保了农村集体资金与资产的安全,切实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但是,我镇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仍然比较薄弱,财务混乱依然是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引发群众上访,个别村会计现金账目不清、财务公开流于形式,超限额使用现金、坐收坐支等问题时有发生,上级部门每年审计时,总能发现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形势和现实对村级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着我们推进此领域的改革。

二、改革的具体做法及成效

针对村上财务管理方面暴露出的问题,镇上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具体要求,从制度和监管两个层面入手,细化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措施,有力提升了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实践证明,制度建设和外部监管是破解村级财务管理难题的两个有效路径,村财镇管、审计监管、财务公开等是促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有力举措。

一是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把完善制度作为深化农村财务管理改革的核心和基础性工作,注重从制度上防范和杜绝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镇上制定了统一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汇编,将上级有关村级财务管理的精神细化为具体的管理制度,落实到了具体工作中。例如制度明确规定,12村村支书、主任不直接分管财务,各村只设出纳1名,负责日常记账和费用报销;对1000元以上支出,必须召开会议决定,并报镇上审批后方可进行,支出形成后,必须有符合财经管理制度规定的正规票据方可入账;村账必须每季度记一次,不得无故后拖。这些具体的规定,从制度上解决了跨期记账、新旧村官交替导致的账务脱节、坐收坐支等突出村级财务管理问题,通过这些制度的执行,以往审计中普遍存在的不合规发票报销、坐收坐支等问题发生率明显下降。

二是全面推开乡财镇管模式。多年实践表明,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村级在财务管理中的自由度过大,镇上对症下药,进一步强化了对村级财务的统筹管理力度,增加了镇经管站工作人员,全面推开村财镇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村上只设出纳负责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村上财务实行审批制和报销制,农村“三资”统一由镇经管站造册管理。镇上同时还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管理模式,抽调财务专业相关人员,对村上的纸质账进行了电子化处理,全部录入到了“三资”管理平台之中。同时,镇上进一步夯实村财镇管基础,配备2名财务人员分别负责管理6个村的账务,在人员力量摆布上做到了科学、合理,为村财镇管工作持续推进提供了强大保障。通过村财镇管,村上账务混乱和新旧账衔接不上有问题有效解决,白条入账和随意乱支等现象减少。

三是加强村级财务监管力度。镇上成立了内审室,每季度负责对村上的账务审计1次,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督促村上进行整改,对属于记账方面的问题,由镇上按照干部管理制度追究对相关财务人员责任,内审工作不断走向了常态化。镇上加大与县审计局的配合力度,每年提供2个以上的村作为村官直审村,邀请县审计局人员开展审计,及时发现村级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提早进行整改。对在年终审计中发现和反馈的村级管理中的问题,镇上确定专门的领导负责跟踪督查村上进行整改,对一些突出问题和涉及财经纪律方面的问题,交由镇纪委进行调查处理。注重发挥其他监督力量作用,把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纳入镇“两代表一委员”视察调研活动之中,每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和村级财务管理实践情况进行一次专题调研,征求各代表的意见建议,并将这些意见建议汇总后交具体人员承办,在规定期限内向各代表通报整改情况。注重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作用,规定村级重大财务支出审定会议必须邀请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列席,并听取其意见。这些监管措施的落实,使村账与实务漏洞得到堵塞,对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将一些问题消除在了萌芽状态。

四是持之以恒抓好财务公开。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拆迁项目较多的康家沟、南店子等村,严格规定了村务公开的内容和时间,在项目实施初期,镇上督促村上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召集群众商议相关重大事项,会议中,村上对相关项目的资金配套政策进行解释,力争做到公开透明。同时,对退耕还林等大额资金分项造册登记,避免群众产生误解。村上的财务支出,坚持每季度公开1次,并确定专门的人员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镇上还将村级财务公开落实情况纳入村级工作考核之中,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绩效报酬挂勾,督促村上认真落实。村账和村务公开,“暗箱操作”等被群众误传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群众对村委会和村干部的信任度提升,密切了干群关系。

中级财务会计问题篇4

关键词:高级财务会计学理论基础研究内容

一、引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的会计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眼神,同时这也是高级财务会计学酝酿并最终形成的重要时期,经过多年发展,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理论已日趋成熟,但我国的会计学界目前还没有对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内涵以及研究内容给出官方定义,所以学术界对于高级财务会计学并没有形成一个一致性的观点,其称谓既有“高级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也有“特种业务会计”等。为此,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国内现阶段有关高级财务会计学的概念进行整理与分析,以便形成总结性意见。

二、理论基础部分的主要观点

国内的学术界在高级财务会计学理论基础方面,主要存有如下观点:

常勋(1995)认为,在相对发达的资本市场环境中,从事各种经营活动的股份企业的所得税会计、权益会计、解散清算会计及财务重组会计都属于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范围。同时也包括那些通过合营或合并形成的企业集团的财务报表;物价变动会计;租赁会计等。

张文贤(2003)指出,以资本保全、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报表构成要素、财务会计目标为核心的理论框架虽然没有对四大假设进行完全否定,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原本无可动摇的地位,这也是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

杜兴强(2004)认为,高级财务会计主要对合并会计报表及分部报告、外币交易会计及外币报表折算、物价变动会计、特殊交易的会计处理这四个专门的领域进行探讨。

石本仁(2007)认为,高级财务会计主要涉及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合并会计这三大难点以及其它专题。

通过上面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四大会计假设的动摇是高级财务会计学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对于其研究领域,则主要通过所涉及业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加以界定。因此高级财务会计学主要以一般性的复杂财会业务,以及那些特殊行业的财会业务作为主要研究领域。

三、内涵部分的主要观点

国内的学术界在高级财务会计学内涵方面,主要存有如下观点:

向泽生(1991)提出,高级财务会计学主要研究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财务会计中的最核心问题。

汤云为(1995)提出,高级财务会计学是相对中级财务会计学而言的,研究内容与其一致,只不过是更为深入而已。

张文贤(2003)提出,高级财务会计学着重解决那些非常复杂的财务会计问题,需要高级会计师在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做出专业判断。因此,高级财务会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属于高级社会学的范畴。

王治安(2004)提出,高级财务会计学主要是对初级、中级财务会计学所没有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这些问题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会发生,但操作难度大、争议也相对较多,因此具有特殊业务会计的特征。

石本仁(2007)提出,高级财务会计学可以用难、特、新三个字来概括,其中,“难”主要表现在对会计高难度业务的处理上。“特”主要表现在特殊业务的财会处理上。“新”主要表现在一些前沿的财会领域。

梁莱歆(2007)提出,高级财务会计学是对原有的财务会计理论进行补充、完善和扩展的一门会计学,是一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对特殊会计业务进行监督与反映的会计门类。

通过上面的陈述可以看出,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高级财务会计学的重点在于解决财务会计学领域那些复杂、高难的课题,其中包括特殊行业的财会业务和一般行业的复杂财会业务。而从学科定位的方面来讲,高级财务会计学仍然没有超出社会学的范畴。

四、研究内容部分的主要观点

采用举例法,有关高级财会计学的研究内容的观点如下:

汤云为(1995)在《高级财务会计》一书中指出,分期收款销售、房地产、外币业务、政府会计、企业合并、物价变动会计、所得税、退休金以及其它非盈利组织会计都属于高级财务会计学的范畴。

常勋(1996)在《高级财务会计》一书中指出,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物价变动会计模式、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股东权益的会计处理、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期汇合同的运用与会计处理以及租赁会计中的特殊问题。

张文贤(2003)在《高级财务会计》一书中指出,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合并会计报表中的特殊问题、政府会计、租赁会计以及公司清算、改组与重组、非营利组织会计都是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内容。

王治安(2004)在《高级会计学》一书中指出,母子公司问相互持有公司债券、母子公司问存货内部交易、公司间的复杂控股关系、分支机构会计、中期财务报告与分部报告、企业清算与重组等都是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内容。

梁莱歆(2007)在《高级财务会计》一书中指出,外币业务会计、债务重组会计、所得税会计、分支机构会计、租赁会计、人力资源会计以及金融工具会计等都是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内容。

通过对以上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高级财务会计学有两个核心研究内容,一是一般行业中复杂的财务会计,另外一个是特殊行业的财务会计,包括金融企业会计、房地产企业会计、非盈利组织会计等。

参考文献:

中级财务会计问题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会计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2.6文献标识码:a

1现阶段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会计管理的发展现状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领导和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家因该政策的实施,在农村拨发的资金达上千亿。正是因为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对新农村建设问题的重视,所以这大笔用于建设新农村的资金应该得到合理的利用。但是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村级财务管理存在十分多的漏洞和问题:农村相对而言都比较落后,搞技术人才都不会选择留在农村去建设农村,所以在财务管理部门,是会计科班出身的工作人员少,拥有会计资格从业证书的人更少。尽管村委推行了良好的监管制度,但是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导致财务问题的存在。村干部的人员分工不明确,没有注重资金安全问题。村委财务部门主管、会计、出纳都是同一人担任,不仅不符合法律对财务部门职员的分配,且容易促发村工作人员的贪污行为的出现。账务不公开,不透明化。村民不知道国家发放的资金被用在什么地方,建设了农村哪些地方,也不能监督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

2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村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众所周知,在农村整个村委就是以村支书或者村长为核心,几乎在村中有事,只要得到村长或者村支书的认可就好,没有逐级审批这个过程,所以村干部的行为也没用相关的制度来约束,容易造成村干部之间相互遮掩,形成贪污行为,从中谋取私利。

2.2农村财务管理公开化、透明化程度较低

在农村,相对而言文化水平能力偏低,管理水平也不高,所以在财务管理方面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大部分的村级财务管理部门几乎不会实行将账目公开,使其透明化,让村民来监督财务问题。尽管存在公开,都只是一些小问题,农民并不能了解与自己实际相关的财务问题,导致村级财务假公开的现象。

2.3财务管理中执行财务制度不严

存在这样的现象:村干部直接经手现金收支;会计不仅能核算,还能够进行记账,出纳还能够接触票据;财务管理部门总存在一些空白的支出,且该支出比实用之处还多;在选举村干部时,不能秉持公平的原则,选举最适合该职位的人才,而是任人唯亲,导致财务管理部门贪污现象严重。

2.4村财务人员素质低,会计业务水平不高

在招聘村级财务管理部门人员时,招聘的目标不明确,该部门的工作人员是必须具备会计基础,有会计资格从业证书才能够上岗的,但是在村级财务管理部门招聘时,没有要求专业技能,导致该部门的专业化技术不够,财务管理能力不够,业务水平不高。

3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措施

3.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完善农村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各级领导要认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切实监督,针对村级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来约束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学习和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和村民充分认识到规范财务管理对发挥资金使用效果、加强民主监督、保障村农利益、密切干群关系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

3.2加大村级财务公开的透明度,形成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

农村管理机构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以便接受村民监督。在财务公开这部分,应该要将具体什么时候公开,公开的内容,公开的次数全部列入财务管理制度之中。

3.3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村级财务管理是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核心。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所以没有经济的支持,就没有发展。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选择,笔者认为应该要选择具备会计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的人才。村级干部还要重视财务部门的管理问题,对该部门的员工要做到定期考核,定期培训。对考核成绩不佳者要进行批评教育,切实提高其业务水平,对考核成绩优异者要进行表扬和奖赏。

参考文献

[1]黄永军.驻马店市村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2]谭红领.浅谈农村会计管理体制的问题和对策[J].河南农业,2007(13).

中级财务会计问题篇6

关键词村级财务管理;村级财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

在我国,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始终是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突出,直接影响到村级班子的团结,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和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1.会计账务处理欠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账簿、科目设置不规范。如财产物资等有账无物,有物无账,有总账没有明细账;对同一经济业务前后年度会计账目处理不一致;总账、明细账不一致;现金与存款不分。有的村部分财产早已卖掉或报废,但账面没作任何处理。不少村有帐无物,账实严重不符。个别村干部对自身要求不严,打着借用公物的幌子,实则占用集体资产长期不交,最终达到个人占有的目的。二是一些工程、项目开支另行建帐,甚至不记账,未能纳入总账之中。三是会计、出纳自行记账,对帐不及时,凭证传递方式不规范,出了问题互相推诿。四是会计档案管理不善。

2.发包、出租欠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手续欠规范。口说为凭,口头协议代替书面合同,书面合同少;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义务不平等或其他不符合法定要求等等。二是程序欠规范。个别村主任、干部搞暗箱操作,不进行招标,有的不开“两委”会,少数人说了算,即使开了会,个别干部又擅自变更集体决定。三是付款收费欠规范。大部分工程项目的付款以领款凭证方式入账,农村已成为工程承包商逃税的“黑洞”;有的以其他费用支出直接冲抵承包款和租金,收支均不入账;有的收取后,私自保管挪用,长期不报账;有的由于集体收入少支出大,于是只好提前收缴承包款和租金,村集体资产被严重“透支”。

3.财务公开流于形式。一是一些地方将公开形式化,当作政绩之一,一哄而上,图形式,求名声,对于财务、村务落实的具体情况,则告之甚少,往往虎头蛇尾,形式主义泛滥,短期行为严重。二是公开不规范,在财务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着欠细欠具体的问题,对于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三是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对电脑打印账目校核不细,产生失误,引起群众误解。

4.财务管理混乱。一是应收款增多导致资金沉淀,资产被个别村民无偿占用导致集体利益受损。一些村主要干部擅自出借或自借资金,大量借款无法回笼,群众骂声不断;有的村集体房屋、设施被个别村民无偿占用,村干部或袖手旁观或有心无力。二是多头开户普遍存在,存款短缺屡有发生。由于金融部门“吸储”不正当竞争以及少数村干部和财务人员的私心作祟,集体存款多头开户,甚至采用个人名义存单存款,该问题在土地被征用的村,表现较突出。由于出纳素质良莠不齐,以及村主要干部直接“自收自支”等原因,致使账款不符,存款短缺。三是开支大手大脚招待,借公济私。一部分村在资金安排上没有量力而行,有的盲目上项目,造成严重亏损;有的开支无度,挥霍浪费,借机中饱私囊。四是违规账目较多,会计核算及档案管理混乱,自行设置会计科目,凭证不装订,不编制会计报表,违规问题多,财务收支混乱,有的收入不入账,有的财会人员对凡是村委主任、村长审批的就付款而不管审核凭证。由此形成财务管理混乱。五是乡级财务支出预算约束不严,年初预算人大会通过的只到大项,无细项;具体执行时还是领导说了算。在执行上绕过人大监督。财政预算成了一纸空文。村级财务收支基本无预算。

5.财务制度不健全,流于形式。大部分村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部分村的制度条文很健全,但执行情况差,或干脆弃之不用,制度条文纯粹是应付检查,形同虚设。村级民主理财组织和财务公开制度没有建立,缺乏群众监督。大多数村会计兼任文书和出纳,既管钱又管帐,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会计档案资料没有认真保管,鼠咬虫蛀,霉乱毁坏。有些村财会人员变动没有正常的帐目交接手续,或不交帐,有的甚至帐目丢失。还有些村村干部谁收钱谁花,收多收少干部之间不清楚,群众更是不明白,财务管理处于无人负责,谁都负责的混乱状态。民主理财形同虚设,设立民主理财制度的目的在于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控制不合理开支,缓解干部关系。

6.部分干部,乱摊派问题严重。目前农村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侵占集体资产、大吃大喝、奢侈浪费、乱摊派现象时有发生,加上暗箱操作,财务收支不透明,造成干群关系不融洽。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也一直是农民群众投诉和上访的热点。

7.财会人员素质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目前,我国乡村财会人员普遍存在着文化业务素质偏低的情况,绝大部分财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由此便产生了账务处理随意,违反会计基础规范要求的问题,也必然导致会计监督不力的局面。村级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乱收乱支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如乱发乱补现象无法杜绝白条列收列支现象在村级财务管理中常常发生,原始凭证审核审批不规范,记账不日清月结、报表不及时。

8.“村账乡代管”流于形式,不能起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作用。“村账乡代管”的工作由乡镇农经站负责。乡镇农经站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道审核关口。但由于农经人员不熟悉财务,业务素质较弱,原则性和责任性欠强等原因,存在着重记账轻管理,只审凭证,不审开支合理与否等现象,使违反财务制度的票据凭条得以记账。他们人员又少,业务素质又不高,如无会计证上岗现象仍然存在,这必然造成会计业务操作不规范;管理经费无正常渠道,主要靠收取村级财务审计费和记账服务费来维持运转。使得管理中心只是将收支整理后分类记账、编报表,成了村里的记账员,财务管理职能严重弱化。由于村干更换频繁造成会计人员也更换频繁,会计人员交接不及时、不合规,造成离任几年后不交账也无法审核,村级无证上岗的会计就更多了,会计基础工作很不规范。

中级财务会计问题篇7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会计制度

1文献回顾

1.1国外研究的现状

国外建立合作社成为村级财务管理大多数采用的管理模式,在推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美国通过新一代合作社加强对村级的财务管理;德国主要通过遵照规范、民主、科学的管理原则形成的“合作社”,加强对村级财务管理的管理,确保农民既可以充分行使民利,又可以获得很高的经济利益;日本通过“造村运动”自下而上、由地方到中央改革村级财务;荷兰通过具有自治性质的“农民联合会”,制定了严格而又详细的规定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和监督。

无论是美国的新一代合作社、德国的“合作社”,还是日本的“造村运动”、荷兰的“农民联合会”,在加强村级财务制度管理水平上都体现了自治与政府监督相结合的特点,其很多优点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1.2国内研究的现状

村级财务管理问题一直是我国广大农民及国务院非常关注的焦点难点。由于制度上的不健全和管理方面的漏洞等多方面原因,我们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廖昌规(2007)在《当前村级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中指出: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设置不规范、会计资料不完整,会计交接手续不完善、会计核算不符合要求、财务公开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

丁康耕和陈彩庆(2009)在《论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中指出:财务人员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农村财务管理监督不力是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完善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措施则是努力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素质、积极实施村账委托乡(镇、街)代管模式和健全农村财务管理监督等。

在民主理财问题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2004)中对民主理财制度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2村级财务管理的总体现状分析:以河北省邢台为例

为了解村级财务管理状况,我们于2010年1月进行一次社会调查。本次调查地区选在河北省邢台,因该地地处华北平原,以农业生产为主,有地处东部发达矿区,西部发展缓慢的太行山区,中部铁路纵横,交通便利,存在明显东中西差异,以邢台为样本,进行村级财务管理状况调查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

2.1研究设计

为了更细致的数据研究,制作“村级财务管理情况调查表”必不可少。为了可以深入的了解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把调查表分成了四个部分——观念意识层面、技术操作层面、人员素质层面与外部环境层面,总共25个问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调查问卷的制作为调查数据的研究打了很好的基础。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83份,有效回收率83%,被调查对象涉及邢台10个县(市、区),占全市19个县(市、区)的53%,超过一半。经过对这些问卷答案的整理及数据的统计分析,其中把有代表性的问题单独整理分析,作为本文数据研究结论的重要依据。

2.2数据的调查、来源和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及其分析: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者为在校大学生,具有一定会计素养与专业技能,老家都在农村,直接由他们深入农村,找到被调查者访问并填写调查问卷,每一份问卷都由调查者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后,在调查对象完全自愿下当场填写,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村会计人员应是最了解农村财务状况,也是最有可能反映村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选择村级财会人员作为被调查对象。被调查对象既包括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山区,又包括经济发达的市区和经济较好的其他地区。因此,调查资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河北省农村财务管理状况,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状况。

根据收回的有效问卷,我们进行了数据的统计分析。农村财务管理状况调查结果如下:

(1)村级财务管理欠规范化、制度化。

我们设计了“您村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您对您们村的财务管理状况满意吗?”等问项,来了解村级财务管理的整体状况,如下:

中级财务会计问题篇8

一、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1.会计账务处理欠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账簿、科目设置不规范。如财产物资等有账无物,有物无账,有总账没有明细账;对同一经济业务前后年度会计账目处理不一致;总账、明细账不一致;现金与存款不分。有的村部分财产早已卖掉或报废,但账面没作任何处理。不少村有帐无物,账实严重不符。个别村干部对自身要求不严,打着借用公物的幌子,实则占用集体资产长期不交,最终达到个人占有的目的。二是一些工程、项目开支另行建帐,甚至不记账,未能纳入总账之中。三是会计、出纳自行记账,对帐不及时,凭证传递方式不规范,出了问题互相推诿。四是会计档案管理不善。

2.发包、出租欠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手续欠规范。口说为凭,口头协议代替书面合同,书面合同少;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义务不平等或其他不符合法定要求等等。二是程序欠规范。个别村主任、干部搞暗箱操作,不进行招标,有的不开“两委”会,少数人说了算,即使开了会,个别干部又擅自变更集体决定。三是付款收费欠规范。大部分工程项目的付款以领款凭证方式入账,农村已成为工程承包商逃税的“黑洞”;有的以其他费用支出直接冲抵承包款和租金,收支均不入账;有的收取后,私自保管挪用,长期不报账;有的由于集体收入少支出大,于是只好提前收缴承包款和租金,村集体资产被严重“透支”。

3.财务公开流于形式。一是一些地方将公开形式化,当作政绩之一,一哄而上,图形式,求名声,对于财务、村务落实的具体情况,则告之甚少,往往虎头蛇尾,形式主义泛滥,短期行为严重。二是公开不规范,在财务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着欠细欠具体的问题,对于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三是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对电脑打印账目校核不细,产生失误,引起群众误解。

4.财务管理混乱。一是应收款增多导致资金沉淀,资产被个别村民无偿占用导致集体利益受损。一些村主要干部擅自出借或自借资金,大量借款无法回笼,群众骂声不断;有的村集体房屋、设施被个别村民无偿占用,村干部或袖手旁观或有心无力。二是多头开户普遍存在,存款短缺屡有发生。由于金融部门“吸储”不正当竞争以及少数村干部和财务人员的私心作祟,集体存款多头开户,甚至采用个人名义存单存款,该问题在土地被征用的村,表现较突出。由于出纳素质良莠不齐,以及村主要干部直接“自收自支”等原因,致使账款不符,存款短缺。三是开支大手大脚招待,借公济私。一部分村在资金安排上没有量力而行,有的盲目上项目,造成严重亏损;有的开支无度,挥霍浪费,借机中饱私囊。四是违规账目较多,会计核算及档案管理混乱,自行设置会计科目,凭证不装订,不编制会计报表,违规问题多,财务收支混乱,有的收入不入账,有的财会人员对凡是村委主任、村长审批的就付款而不管审核凭证。由此形成财务管理混乱。五是乡级财务支出预算约束不严,年初预算人大会通过的只到大项,无细项;具体执行时还是领导说了算。在执行上绕过人大监督。财政预算成了一纸空文。村级财务收支基本无预算。

5.财务制度不健全,流于形式。大部分村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部分村的制度条文很健全,但执行情况差,或干脆弃之不用,制度条文纯粹是应付检查,形同虚设。村级民主理财组织和财务公开制度没有建立,缺乏群众监督。大多数村会计兼任文书和出纳,既管钱又管帐,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会计档案资料没有认真保管,鼠咬虫蛀,霉乱毁坏。有些村财会人员变动没有正常的帐目交接手续,或不交帐,有的甚至帐目丢失。还有些村村干部谁收钱谁花,收多收少干部之间不清楚,群众更是不明白,财务管理处于无人负责,谁都负责的混乱状态。民主理财形同虚设,设立民主理财制度的目的在于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控制不合理开支,缓解干部关系。

6.部分干部,乱摊派问题严重。目前农村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侵占集体资产、大吃大喝、奢侈浪费、乱摊派现象时有发生,加上暗箱操作,财务收支不透明,造成干群关系不融洽。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也一直是农民群众投诉和上访的热点。

7.财会人员素质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目前,我国乡村财会人员普遍存在着文化业务素质偏低的情况,绝大部分财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由此便产生了账务处理随意,违反会计基础规范要求的问题,也必然导致会计监督不力的局面。村级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乱收乱支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如乱发乱补现象无法杜绝白条列收列支现象在村级财务管理中常常发生,原始凭证审核审批不规范,记账不日清月结、报表不及时。

8.“村账乡代管”流于形式,不能起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作用。“村账乡代管”的工作由乡镇农经站负责。乡镇农经站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道审核关口。但由于农经人员不熟悉财务,业务素质较弱,原则性和责任性欠强等原因,存在着重记账轻管理,只审凭证,不审开支合理与否等现象,使违反财务制度的票据凭条得以记账。他们人员又少,业务素质又不高,如无会计证上岗现象仍然存在,这必然造成会计业务操作不规范;管理经费无正常渠道,主要靠收取村级财务审计费和记账服务费来维持运转。使得管理中心只是将收支整理后分类记账、编报表,成了村里的记账员,财务管理职能严重弱化。由于村干更换频繁造成会计人员也更换频繁,会计人员交接不及时、不合规,造成离任几年后不交账也无法审核,村级无证上岗的会计就更多了,会计基础工作很不规范。

二、解决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1.严格财务活动程序,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用制度明确村委会各干部成员的职责,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一律不得直接经手现金及存款业务,杜绝谁收款谁花钱、无专人管理财务、无专人审批的现象,坚持一签、一批三审制度即业务经手人签字,经村委主任审批和助理会计审核、村民理财小组审核、乡级财务服务中心审核才能报销的制度。乡财务服务中心要依照有关制度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和规定的开支,财务服务中心有权拒绝报账;对于合理的开支,服务中心在票据和现金支票或转帐支票加盖审核章后,村助理会计方可到乡农村信用社支取现金或转账。乡农村信用社在办理业务时,必须检验相关票据上的印签是否齐全(务中心报账专用章,民主理财小组审核专用章、审批人专用章)若不齐全者,不予办理。其次,制定完善、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在开支审批、业务办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各个环节上进行约束,使财务管理有章可寻。例如:制定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开支审批制度、“一事一议”筹资酬劳制度、等。

2.建立健全村社财务管理制度各村、社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使村社财务的审批、公开、监督、票据的管理、财产物资的管理等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建立严格的村级财务工作监督机制,把财务公开落到实处首先,乡镇要成立村社财务管理监督审计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村社财务管理进行高质量审计,并建立村社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其次,要制定出硬性措施,使各村在统一规定时间内公开账务。除做到账账相符,账目清楚外,要及时负责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必要时基层党委政府派出专职人员进行督办、催办。三要建立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各种开支实行逐级审批制,按月报账,村的开支由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批,村主任(书记)签字报销,社的开支由各社理财小组集体审批,社长签字报销。四要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切实保障群众参与财务管理和依法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力。

4.推行“记账制”、“村账镇管制”。“记账制”、“村账镇管制”是近年来各级村级经营管理部门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对村级财务的重要管理经验,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应大力推行。即不具备设置会计的村级,在财务自、资金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可以由乡镇财政所记账或实行村账镇管,确保村级各项资金收、缴、管、支诸环节上安全、有序、高效地运行,确保村级会计工作步入正常轨道。具体可以按照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实行这种财务管理制度:(1)是由政府财政拨款的部分,继续实行由乡镇财政所统一管理的村财镇管制度;(2)村集体收入部分应交还给村级组织自行管理,独立建帐,建立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制度。要在村级组织建章立制,调动村级组织理财用财的积极性,管好用活集体资金,为群众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3)对于集体收入比较少的地方,可以委托会计制度,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办理会计业务。

【摘要】在我国,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始终是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突出;另外,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和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来的村级财务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建立新的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也愈加强烈。

【关键词】村级财务管理;村级财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家真.村级财务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6).

[2]陈念东,金晶.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

中级财务会计问题篇9

杭州市萧山区共有480余个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迅猛。为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村级“三资”监管,自2011年起,由萧山区农办牵头委托第三方(即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村级年度财务审计和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笔者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参与了上述审计工作。

二、注册会计师和村级财务审计

注册会计师参与村级财务审计具有天然优势。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的行业诚信度和公信力在参与村级财务审计时更容易赢得村民(社员)的普遍信赖。截至2014年6月30日,注册会计师行业拥有执业注册会计师98927人,会计师事务所8271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服务的企业组织超过350万家,2013年实现业务收入563.2亿元,其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稳步提升,符合村级财务审计的需要。

三、构建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设想

(一)建立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必要性

1.村级财务审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目前的村级财务专项审计报告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存在问题、提出建议等,由于存在问题的描述繁多,且审计报告使用者往往并非财务专家,很难从专业的描述中迅速判断出报告所述问题的严重性,难以快速判断各村间管理工作的好坏。尤其是当两个村都被描述存在同一类问题时,更是难以进行横向比较。例如,两个村的审计报告均反映有工程未进行招投标,但因具体不符合规定的工程个数不同,则违规程度也不同;进一步说,即便两个村未开展招投标的工程个数相同,但由于涉及的金额绝对值不同,其不合规的程度显然也是有区别的。2.村级财务审计实施者的需要村级财务审计报告内容繁多,即使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注册会计师也难以对前任的审计报告作出快速反应,易遗漏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项。

(二)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构建的基本思路

要实现让报告使用者、审计实施者能直观、快速地判断不同村之间在审计中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其村级财务工作的好坏,设想构建一个相对简单明了的评分系统,对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予以量化,对每个村进行具体打分。本文试图通过对本人所在单位2011年-2014年出具的萧山区村级财务审计报告进行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力求做到全面、客观和公正,对实践中发现的审计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尝试和探索建立相对科学有效的审计体系和相关指标得分体系,为今后的村级财务审计思路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框架

对收入确认、预算、固定资产、货币资金、承包租赁、工程、经营费用、长期投资、土地征用费、票据收支、收益分配这11个方面进行审计,提出存在问题,实施有效监督。同时,从如何更好地管理村级集体经济、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出发,对审计中实际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为报告使用者提供咨询服务。赋予村级财务审计新含义,提出村级财务审计新体系:监督与咨询并行,管理咨询为主,监督为辅。根据上述11个存在问题类型设置指标库和相应的标准值,构建一个评分系统。评分系统采用百分制倒扣分,满分为100分,按发现问题扣分的方式计分。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辅助修正指标,其中,基本指标用于对审计中常见的存在问题进行评分,每发现一个问题扣除相应的得分(即标准值×重要性系数);辅助修正指标用于对审计中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值修正。同时,考虑两类指标间的重复扣分因素。上述评分系统作为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系提供管理咨询的第一步,即让审计报告使用者能够看明白审计报告,审计实施者能迅速评估审计风险。

(四)村级财务审计评分系统的运用

1.重要性系数(经验值系数)的确定

第一步:通过征求本单位中高级职称的注册会计师、从业人员数十名的意见(以下简称专家意见),对收入确认等11个方面存在问题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形成重要性排序链条。上述重要性程度的排序应综合考虑存在问题的性质和可能出现问题的概率等。排序结果如下:(1)承包租赁;(2)工程管理;(3)土地征用费;(4)经营费用;(5)收入确认;(6)货币资金;(7)收支票据;(8)预算管理;(9)固定资产;(10)收益分配;(11)长期投资。第二步:对重要性链条上的11类问题进行赋值。排位最后一位取基本值1分,每上升一位,增加附加值0.1分,依次类推,则排位第一位的分值为基本值1分+附加值1分(即0.1×10)=2分。上述总分值16.5分。运用上述计分规则,对各专家意见的重要性链条进行分别打分,并计算出每类问题的加权平均得分。最后,对数据尾数进行修正。加权平均得分情况如表1。第三步:每类问题基准值取1,则11类问题总值为11,对上述问题类型的分值进行折算,得到单项重要性系数。具体详见表2。

2.其他评分规则的确定

对于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得分修正。实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辅助修正指标进行增加。

四、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局限性

基于发现问题基础上的村级财务审计评分系统,经验值系数和标准值得分的设置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此外,对一些有意识、隐蔽性较强的违规行为,注册会计师是较难发现的,则上述基于发现问题所构建的评分系统不能完全反映某行政村的实际情况。

五、结束语

中级财务会计问题篇10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农村财务管理始终是农民关心的热点。探讨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稳定农村社会大局,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 财务管理 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一直都是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创建。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在努力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不断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取得了一定效果。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民主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村级财务管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何探索村级财务管理的新模式,确保其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是当前的农村工作直接面对的问题。笔者就以所在的栾川县为例,探讨一下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村级财务管理现状

2009年4月,栾川县政府根据关于加强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有关精神,出台了《栾川县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试行)办法》,各乡镇成立了农村资金资产资源服务机构(简称“三资办”)。目前,全县15个乡镇中,有7个乡镇实行乡镇财政所“三资”管理业务,其余8个乡镇单独设立“三资办”,对村组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乡镇政府对村组资金监管的主体责任更加明确;二是通过对村组进行清产核资,使农村资产、资源家底更加明晰;三是借助财政信息平台、乡镇“三资办”入网,增强了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的在线监管力度;四是建立完善了村组资金资产管理制度,有效堵塞了制度漏洞。

二、村组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村组干部和财会人员财务知识匮乏、法制观念淡薄

目前,作为村级财务直接监督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在参与村里重大财务管理过程中更多地停留在文字表面上。同时,不管是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还是村文书、会计出纳,对区分经济领域的“罪”与“非罪”的界限存在模糊认识。主观上认为临时借款、挪用集体资金只要及时归还、不让集体受到损失,就不算违法犯罪。

2、乡镇政府主体职责履行不到位,服务队伍建设滞后

在全面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制度后,作为接受委托方的乡镇政府,从法律关系上讲,对村级资金服务的主体责任更加明晰。但在实际工作中,乡镇政府主要领导重视不够,过问不多。作为村级财务服务主体的乡镇“三资”办机构,人员配备不足,基本上全是从本乡镇政府临时抽调1-2名工作人员,且多数缺乏系统的专业财务知识和管理经验。

3、县级政府牵头单位缺位,审计监督手段缺失

2009年全面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制度前,县级政府监管牵头单位系农业局,村级财务审计监督职责由农业局所属的农业经济管理站承担。农经站的审计监督对及时发现和纠正农村财务管理中的违纪违规问题、预防农村职务犯罪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全面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制度后,县农业局作为牵头单位和负有农村财务审计职能的地位逐渐弱化,改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近年来,纪检、监察部门由于受职能转变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没有对农村财务有更多、更直接的业务管理,逐步形成了县级政府部门没有明确牵头部门。

4、“三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管漏洞较大

从制度上看,无论是村级民主监督机构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还是乡镇“三资”服务机构各项监管制度和财务制度都相对健全,缺乏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的管理机制。

三、加强村级资金管理的建议

1、加强法制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认识,做到依法治村

要做到依法治村,首先要加强对乡镇“三资办”从业人员和村组干部的法制教育,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督促他们自觉遵守财经纪律、坚持原则、爱岗敬业、廉洁奉公。对村干部和财务人员要开展财经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并加强日常业务指导,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为群众谋利益。要贯彻、实施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村级民主理财制度建设,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坚持财务公开,注重发挥村“监委会”作用,不断提升村民自治组织“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增强村民的参政意识,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以堵塞财务工作中的漏洞。

2、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堵塞管理漏洞

乡镇政府要真正负起村级资金服务的主体责任。在强化“三资”管理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乡镇“三资办”队伍建设,尽快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要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从乡镇领导、“三资办”工作人员到村组干部,人人依法办事的“规则意识”,必须严格执行财政部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并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杜绝“公款私存”“体外循环”等违规行为。

3、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大惩戒力度

根据法律授权情况,明确农村财务实施审计的责任单位,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预算、决算、资金的使用和收益分配进行定期审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问题进行重点审计,对集体资产和资源的运营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对审计中查出的违规问题,责令及时纠正;构成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迁就。审计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向群众公布审计结果,落实处理意见,营造浓厚的“不敢为”的社会氛围。

4、加大村务公开力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采取便于村民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财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通过“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群众要求公开的其它财务事项。财务公开应以填写财务公开栏为主要形式张榜公布。财务公开栏应建在便于村民阅览的公共场所。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要专项公开,重点解释。

总之,农村财务管理状况直接影响着干群关系,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给党的农村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广大基层干部要端正思想认识,在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上不断地提高自己,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村民提出的疑问,要及时做出解释;对村民提出的要求,要及时给予答复;对村民提出的合理建议,要及时予以采纳。只有在心里时时处处装着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