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责任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9:46

建筑安全责任制度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业历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带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建筑安全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每年建筑事故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给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改善建筑行业中出现的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有重要的意义。

1、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多发,建设建筑企业安全文化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从建筑企业自身考虑,能够提高和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最终安全文化将会形成企业的竞争力。二是从社会角度考虑,形成对生命的尊重,提高人们的安全素质有益于社会发展,同时可以避免由事故带来的巨大社会和经济损失,促进整个社会有序健康发展。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企业的安全资源投入不足,没有加强对重大灾害的预防。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安全投入不足的现象,没能形成安全投入的制度化,没有完善的投入计划体系,安全投入存在较大的随意性。(2)安全条例的规定不完善、对于安全条例的执行度不够,使事故责任者有机可乘。事故发生后,由于责任不明确,事故责任者往往推脱自己的责任。(3)对“三违”现象监管力度不够,“三不放过”原则不能认真执行。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工作人员违章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对于事故的调查处理没有认真按照“三不放过”执行。(4)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意识不足、安全观念不强,忽视安全生产,往往在事故发生后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以上出现的问题来看,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待于提高与完善。安全文化建设应该从物质、制度、行为与观念方面进行全方位建设。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起一整套针对思想教育、安全管理、生活管理、施工操作、管理人员等的规章制度,使所有人员的工作、生活行为有章可循,使考核、监督有据可依。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包括关于安全的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及企业自身为保障安全生产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国家先后颁布的法规和规章是国家和建设部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约束,企业必须遵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为实现其自身安全目标对员工的安全行为给予一定的限制的文化,它具有共性和强有力的安全行为规范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可以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方面入手。

3.1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筑施工企业应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明确企业各类人员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包括企业决策层、企业管理层和操作层人员。

企业决策层人员对企业总体安全生产工作决策并负责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企业管理层人员主要负责将决策层制定的安全战略和计划转化为具体的安全目标和活动并负责监督验收,管理层人员根据所拥有的管理权限不同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管理。一般包括企业技术负责人、项目设计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员等。企业操作层人员一般包括施工工人、班组长、电工、特种工人等,他们是具体安全生产任务的实施者,同时是每个具体工作安全生产责任的承担者,任务实施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层次划分,使每个生产任务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到人、严格执行。一旦出现安全生产问题,可根据层次划分,对责任者予以惩罚和教育。

3.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筑施工阶段的安全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一般说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机械安全管理制度、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和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基础施工、脚手架工程、洞口临边作业、高处作业、料具存放及危险品的防护要求,根据制度的相关规定对防护进行管理。2)机械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含塔吊及主要施工机械的安全防护技术及管理要求。3)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包含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要求以及配电线路、配电箱、各类用电设备和照明的安全技术要求。4)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和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的基本要求、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各类安全防护用品、工具、设施、临时用电工程以及机械设备等的验收要求,按全新技术、新工艺的总结和推广要求。5)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的购买、发放、维护、报废,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使用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是对各层管理者和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的监督制度,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辅助作用,能够及时发现并制止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经济激励制度。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是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保障。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是对建筑施工阶段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报告机制和事故处理机制做出规定的制度。建筑施工企业应编制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施工企业必须及时、如实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安全态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技能,设备、设施、工具、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和保管,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措施等等。

4、结论

本文在对建筑企业安全文化意义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提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以期对改善建筑行业中出现的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方东平,陈扬.2005.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内涵表现评价与建设.建筑经济.2005.2(268):41—46

[2]黄吉新、方东平等.2006.对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再思考.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8):78—82

[3]索建平.2003.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探讨.经济师.2003.8:275

建筑安全责任制度篇2

【关键词】: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对建筑行业质量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建筑质量安全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整体形象和经济效益,甚至还关乎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的问题:

一、建筑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不完善

“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制度的完善是各行各业都必须具备的制度保障和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质量安全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远远落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建筑行业质量安全管理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但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相对滞后,更新也不够及时,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制定的相应规章制度更加滞后,因此我国目前关于建筑质量安全管理的法律制度尚未形成体系,加之对建筑行业质量安全管理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也缺乏相对应的法律规章制度,使现行的法律制度远远跟不上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

2、建筑质量安全管理监管体系不到位

当前建筑行业的监管部门存在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管理方式落后,对党中央相关质量监管制度认识也不够到位,在执行过程中更是执行不力、措施不到位,对在建工程也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管,执法意识淡薄、履行职责乏力,对质量安全的监管失控屡见不鲜,缺乏有效的监管,甚至导致监管体系的失控,致使大量安全隐患的存在,给人民群众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建筑质量安全管理行为不规范

质量安全行为的不规范是造成建筑行业安全隐患存在的直接原因。一是建设单位的行为不规范。建设单位的无理要求,非专业的外观要求和布局给建筑质量安全造成一定隐患,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对缺乏资质的招标企业审核不严格,唯利益至上,为了节约成本低价中标,导致缺乏施工技术保障和资金保障,对后续的建筑质量势必造成安全隐患。二是监理单位的行为不规范。监理单位随意聘请监理人,对其资格不做严格的审查和要求,对其进一步提高也不做一定的要求,促使在其工作的过程中缺乏监管,导致监理人不认真履行职责,对规则不够熟悉,安全监管力度不力,发现问题也不能及时整改。三是设计单位的行为不规范。我国现有的设计单位难免会出现质量良莠不齐,这些设计人员的素质也有高有低,对设计出来的建筑方案自然也参差不齐,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他们随意改动设计方案,从而为隐患的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四是施工单位的行为不规范。施工单位未建立安全责任制,缺乏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即便有也难以落实到具体的施工人员,安全责任形同虚设,这些行为也造成隐患不断。五是从业人员的行为不规范。在建筑行业,不可置否的是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相对其它行业确实略低,文化素养缺乏、违规操作、面对实际问题缺乏应对能力,缺乏对不能预见的质量安全隐患防微杜渐的能力,进而造成进一步的安全责任事故。

4、建筑质量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流于形式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建立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我国大多数的企业和施工单位均普遍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严格的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但在很多地方都只是挂在墙上的条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得不到领导或者管理人员的支持导致安全责任意识弱化,流于形式,不能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此外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对出现事故的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较太低,让违法的人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导致事故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

二、对策:

1、建立健全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的完善是一个综合庞大的工程。在宏观上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面对建筑行业质量安全管理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确保建筑行业的质量管理安全工作做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中观层面上各级党和政府也应制定相关的各项保障制度来确保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树立行业的规章制度。微观层面上要求行业标准的完善。建筑行业是技术性较强的行业,因此行业内部也要制定相应的专业标准。

2、完善建筑质量安全管理监管体系

在建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政府应准确定位自己的职责,转变政府的职能,运用宏观调控手段,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在完善的体系中各级监管部门各尽其责。进一步规范建筑行业各主体行为,加强对内部的监管力度,至上而下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责任,形成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

3、多维角度消除建筑质量安全的不规范行为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安全意识。质量安全意识的树立是杜绝安全隐患的前提,无论是政府、施工单位、建立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人员都应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必要的质量安全知识培训,使质量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二是加大投入。施工单位应专款专用,确保安全保障资金,用于购置必需的安全设备、器材以及相关的安全设施。三是加强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针对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的现实,应进一步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加速专业安全人才队伍的建设。四是安全责任追责制度。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关乎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对发生责任事故应实行追责制度,严格地按照规定进行事故上报、分析、调查、处理,加大处罚力度,追究相关从业人员和领导的责任。五是建立长效机制。将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依法管理轨道,强化安全管理意识,使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饶才金.论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4)

[2]王育明.浅谈建筑施工的安全与质量管理.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

[3]孙建平.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上海城市发展.2006(5)

[4]杜鉴.建筑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个运用.云南大学学报.2009(1)

[5]王军亚.建筑质量安全管理分析.中国房地产.2012(10)

建筑安全责任制度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控制检查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oureconomy,theconstructionenterprise'scompetitionbecomesfierce.Constructionquality,constructioncosteffectivecontrol,constructionsitesafetymanagementofbuildingconstruction,improvethemarket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playsaveryimportantroleforthebuildingconstructioncompany.

Keywords:architecturalengineering;Safetymanagement;Controlcheck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始终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作为主要产业之一的建筑业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我国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总量仍然较大、部分地区形式严峻、较大及较大以上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建筑企业落后的安全管理必然会影响整个建筑业的形象和竞争能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如何进行才是最合理、最可靠的、值得我们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1我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

1)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企业领导长期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深刻领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方针的内涵和实质,在工作中忽视安全,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责任不明、奖罚不严、制度不健全,即使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组织措施不到位、落实不力;班组安全自检、项目部安全专检、公司管理性检查不能有机结合;工地的安全保障体系薄弱,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由于工程项目竞标产生的低标价,不完全配备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由于工程项目的合理工期人为缩短,肆意延长作业工人的劳动时间。工人长期处于超负荷、高强度疲劳的工作状态,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另外,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不够,员工相应的安全意识淡薄,很容易引起因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2)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比较薄弱,解决建筑安全生产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相对滞后,安全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缺少市场化的政策导向和经济激励措施;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还相当落后;三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普遍偏低,安全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对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措施等不懂,既无监督管理职能,又不能履行职责。

3)我国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有待继续完善。

一是我国建筑工程主体安全法律责任不明确。我国《建筑法》在第五章“建筑安全生产管理”16条的规定,建筑施工安全责任几乎由建筑施工企业完全承担,建设单位即业主承担的责任非常有限。因此在我国,施工安全普遍被认为是施工单位的事,而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往往只关心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问题,因而经常出现拖欠工程进度款或迫使施工单位抢进度、赶工期而漠视施工单位人员安全的情况。而一些施工单位负责人,缺乏必要的安全法律意识,在督促不严的情况下,存在着把减少安全投入视为节约成本的错误观念,使建筑安全存在较大隐患。二是安全保险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投保意识普遍较差,这和我国建筑法律不健全,保险市场单一化有很大关系。我国《建筑法》只在第48条强制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而国际普遍通行的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雇主责任险等强制险并没有明确规定要求。目前,我国保险市场条块分割,保险业务险种少,保费高,服务尚不如人意;建筑市场没有建立权威的安全统计信息,使得理赔时互相推诿,各自的合法权益无法保护。在执法不严,缺乏相互制约机制的情况下,必然造成某些施工企业的短期意识,抱有侥幸心理,不重视建筑安全生产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市场经济的杠杆调节对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三是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机制。在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的低素质一直是我国建筑施工安全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大量农民工没有经过相应的专业培训就开始进行施工作业,一方面这些民工缺乏相应的安全施工知识,无法规避和有效避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民工的维权意识较弱,使得建筑业生产在施工事故频发的同时,不能引起政府、业主和承包商的足够重视,安全形势得不到改善。

4)政府行业监管存在管理漏洞。

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很重视安全管理,而企业重视不够;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没有重点;安全监督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督机构缺少编制和经费,监督方法不科学等等。

2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时刻讲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牢记建筑施工安全所负的使命,扎扎实实地把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以个人专长、生理及心理特点为依据对人员做出合理的组织安排,实施人性化管理,改善工作及生活、生产条件,以确保工作人员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1)加强责任意识,提高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人是安全控制的核心,要把人作为控制的推动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安全工作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末,贯穿于工期、质量和技术的任何一要素之中,在任何一项要素的组成过程中,若忽视了安全,将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施工安全无小事,始终把现场施工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作为最主要工作来抓,高度重视建设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意识和责任感,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安全施工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对现场施工安全工作的管理。

2)加强基础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加强对从业人员施工基础安全教育是增强其安全意识的必要手段,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的人身伤亡,不仅工人作为安全事故的第一受害人、家庭蒙受不幸,而且企业带来损失,给社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明确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健全劳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使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建立起安全意识。与此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可以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使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企业安全生产的有关规章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只有自身的安全意识加强了,安全施工的可能性才会增大,安全事故才会杜绝。

3)抓规章制度建设,健全责任体系,提高安全生产的责任标准。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制度,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做好。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是健全和完善责任人签字制度、责任文件存档制度以及追究当事人责任等问责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实际是在姑息和纵容工程管理质量的低劣行为,不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施工管理质量水平根本无从谈起。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层层落实,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因此,要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必须把重点放在责任的落实上,将安全控制指标层层落实下去。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单位要将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安全审查相关内容纳入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范围。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综合安全技术素质,提高安全质量。

施工技术操作是直接影响到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施工技术操作的重要性,要高度重视现场施工技术操作专项治理工作,规范操作技术行为,坚决杜绝技术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针对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工程项目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施工临时用电工程、垂直运输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及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论证,做到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或者情况,做好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保证施工的安全。施工单位应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

5)加强安全检查,强化运行管理,提高安全保障意识。

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性大的原材料以及不适合的设备、设施。当必须采用这些设备、设施时,应当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或措施。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应该及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做出整改,必须按照定人、定时、定措施的“三定”原则进行整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系统建成以后,在现场施工阶段进行的安全检查,可了解工程现场的现实危险源和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要做到以人为本,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通过多种方式,把握施工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科学预测安全生产的发展趋势,实现对施工生产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才能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

6)抓施工安全组织方案,防范过程风险产生。

抓好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审核、批准工作。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是否包括了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制订措施的内容是否符合各专业工种、各施工部位要求,尤其是应检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切实可行。检查建筑施工的安全器材、劳动保护是否完善齐备,专项方案应该内容详细、全面、能用图表表达,计算要有根据,针对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进行编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3结语

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必须从施工管理全局出发,全员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并在实际施工中不断总结适合自身企业和项目管理的安全管理办法,提升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和技能,才能满足不断提高的施工管理需要。施工安全管理必须强调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并密切结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贯标运作,工作从细,重在落实。只有真正落实各项制度、规定、规范的要求,企业的安全保证体系才能有效运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才能处于有效的受控状态,才能确保安全施工生产。

参考文献

建筑安全责任制度篇4

安全监管

对策建议

一、建筑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建筑施工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相继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2005年建筑业伤亡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了11.4%和6.5%。但当前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安全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一)政府行业安全管理不到位,监管责任不落实。目前负责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仅对建筑业中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实施监督管理,而对其它各类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实施依法监管工作,尚未做到位;有关交通、铁道、水利、电力等行业主管部门在本职责范围内,对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管职责界定不清,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主体责任还未完全落实;安全监管部门的综合监管职责不明确,缺乏有效手段,其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难度大;有些建设工程(如化工、冶金及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等)的政府行业安全管理职责不明,行政监管主体缺失,建筑施工安全处于失控状态,存在管理盲区。

(二)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基础管理薄弱。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涉及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诸多责任主体,从历次安全检查特别是重特大建筑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看,有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责任制未落到实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到位,执行安全法规和标准规范意识差,“三违”

死亡16人的特大跨塌事故,施工企业没有大桥拱架施工安装组织方案和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北京市西单西西工程“9.5”死亡8人的施工坍塌事故,存在严重设计计算缺陷等。这些都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很好汲取。

(三)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执法监督乏力。目前与建筑安全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如1997年颁布的现行《建筑法》,关于建筑领域调整的范围和对象,特别是有关建设管理和责任主体各方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许可、职责定位、行政处罚等方面的规定不明确或缺失,有的内容与有关法律法规不一致;有的建筑安全技术标准及规范已明显落后,特别是由于缺乏强制性、可操作性保障建筑施工安全投入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造成企业在招投标中,不规范竞争,为保证低价中标,压减应有的安全投入,埋下大量事故隐患。执法监督不力,对逾期未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整改不合格的建筑施工企业,未制定明确、有效的处罚规定和办法,从严执法不到位,动态监管不及时;此外,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发生事故的企业和责任人处罚力度不够等。

(四)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滞后,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不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大量农民工涌向市场进入“门槛”低的建筑业。目前,建筑业从业人员达4000万人,80%为农民工,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三分之一。不少农民工未经培训教育就上岗作业,有的虽然进行了培训,但不务实、不严格,也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往往流于形式,难以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这也是造成建筑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对策措施和建议

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方方面面的工作。从其特点看,点多面广,劳动密集,流动作业,层次较多,事故易发,属高危行业;从建设工程各方主体看,涉及建设、施工、监理,以及勘察、设计、设备供应等多个环节;从政府监管主体看,涉及建设、铁道、交通、水利、电监和安全生产监管等部门。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方式应积极推进“四个转变”:一是由对单一部门管理转向对全行业统一监管;二是由治标为主转向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三是由施工现场的应急管理转向强化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四是工作重心由事后管理转向隐患治理和事故预防。为此,提出以下对策措施和建议:

(一)依法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加强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政府是安全生产监管主体。政府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权、责统一的原则,依法全面落实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各类建设工程实施监督管理,对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负全责;铁道、交通、水利、电监等专业建设工程主管部门,应负责有关专业监管,并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管,指导、协调和监督各有关部门加强相应的全管理工作。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和明确、细化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的职责定位,形成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统一监管,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协调运转的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格局和工作机制。

(二)强化安全基础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设置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保障安全投入,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特别是要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班组、岗位、项目经理和施工人员。政府有关部门要强化对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履职尽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同时,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和劳动组织管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作业,大力推进建筑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打牢安全管理基础,确保施工企业本质安全。工程建设、监理、设计、勘察等单位要依法认真履行有关安全职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定责任,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各方相关安全责任。

(三)研究和实施建筑安全生产的治本质之策。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基本途径。一是要加强建筑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及安全标准、规范的修订、制定工作。当前应加快《建筑法》的修订工作,增加有关安全生产内容,特别是要明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行政管理主体地位,明确其对建筑安全生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责;在从业资格和施工许可前置条件中应补充有关安全生产许可的规定;修订、完善“两个责任主体”安全职责、责任和行为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制定建筑施工企业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处罚办法等。二是研究制定建筑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制定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意外伤害保险、工伤保险及建筑事故死亡、伤害的经济赔付标准和实施办法,发挥经济政策对建筑安全生产的引导和保障作用。

(四)认真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有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本行业建设工程的特点,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提出的以预防坍塌、高处坠落事故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总体目标和各项要求,细化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监督,严格督查,相互配合,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严重或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企业,责令停业整顿。对整改不合格的,应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直至取消相关资质。通过专项整治,坚决遏止重特大坍塌、高处坠落事故以及隧道坍塌、透水、瓦斯爆炸、桥梁坍塌、塔吊坍塌、深基坑坍塌、高大棚架坍塌、拆除工程坍塌事故多发的势头,促进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确保实现建筑业事故死亡人数较2005年总体下降3%的目标。

建筑安全责任制度篇5

【关键字】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创新

一、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行业特点问题。建筑施工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处作业、露天作业、立体交叉作业、施工环境差,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操作失误多,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安全事故增加。

2、行业竞争问题。由于建筑行业市场的不正当竞争手段非常恶劣,存在无序竞争、无资质分包等严重问题,建筑企业为了片面追求利润,不重视工程成本管理,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埋下了巨大隐患。

3、行业监管方面。虽然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大量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法规政策,但是这些文件精神在工程项目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在很多监管部门中,出现了监管和处罚权利分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安全监管的力度。另外有的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不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监管不到位,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

1、安全制度保证体系。无论哪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都必须以制度为保证,制度可以看做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制度有很多种,安全制度顾名思义,就是对安全管理领域的一种约定,包括安全生产组织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

2、安全组织保证体系。有了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还要有安全组织保证体系,它是建立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置以及责权利的明晰基础上的一种体系,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部门都是安全组织体系的成员,如安全部、技术部、工程部、物资部、机械部、财务部等,各部门应相互协调配合,工程贯彻落实有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有关规定,各负其责,各尽其责,共同完成对项目施工安全的监督检查。

3、安全技术保证体系。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必须以技术为保证,在施工中涉及到的技术规范、要求很多,技术作为安全生产的核心,首先要根据工程内容和管理对象的不同,建立不同的安全技术章程,如机械使用安全技术、高处作业安全技术等,还要有不同的防止意外安全技术章程,如防触电安全技术、防坍塌安全技术等,所以这些技术保证体系,都是从安全管理角度出发的,目的是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尽可能避免伤害和减少伤害的程度。

4、安全投入保证体系。为了预防和控制建筑工程项目安全事故的发生,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既然是保证体系,那么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一定要发挥其效果,一是要确保施工生产投入满足安全生产需求,二是将安全生产投入成本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从投入项目费用、投入决策、投入实施监督和投入效果来对安全投入保证体系进行评价。

三、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创新对策与实现途径

1、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涉及众多参与方,如何对事故频发的建筑工程行业进行管理,首先要从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一种是自愿协议的模式,这种模式不同于国家立法的强制手段,而是通过建筑工程参与各方的自愿协议来进行安全管理,有效减少建筑工程项目各方之间的矛盾,更好的进行沟通协调,进而突破安全评估标准模糊,安全管理水平低下等弊病,使各参与方将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作为一个投资过程,采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这样参与各方都能共同遵守协议规定,积极主动地承担安全管理职责,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和参与各方共赢的局面。二是全员参与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全员参与一直都在提倡,算不上创新,但是全员参与却始终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到施工生产安全实际中去。究其原因,不外乎全员参与意识不强,责任划分不明确,协调沟通较少,资源配置不合理,没有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不能有效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等。因此需要针对这些原因开展工作,将全员参与模式激活起来,为工程项目安全保驾护航。

2、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一是建立健全权责分配制度,遵守建筑工程项目各参与主体利益与责任对等的原则。二是完善安全责任保险制度。保险业介入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领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要大力发展安全生产责任险和无责任工伤保险等保险制度,有了制度保证,工伤人员可以得到及时的赔偿。三是安全业绩评估制度。这种安全业绩评估制度,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通过系统客观和科学可行的安全业绩评估,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绩效与生产效益挂钩,与企业的资质和业绩挂钩,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

3、安全管理方法的创新。一是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受教育程度、安全作业行为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安全生产的前提保障。要想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素质,就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方面的系列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状况定期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监督能力。二是做好施工安全防护,提倡文明施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文明施工时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施工安全生产不但要保证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要加强对现场的安全防护,保证施工秩序,提倡文明施工、绿色施工,改善施工作业环境,提高工程质量安全。

四、总结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施工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来完成。要切实采取可行措施,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管理创新、科学评价,将安全管理措施落到实处,从源头抓起,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实现建筑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门小静,余健.浅议建筑工程项日施工中风险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8,02:81-83

建筑安全责任制度篇6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为确保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是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根本要求。建筑施工现场作为安全生产的聚焦点,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面对如此严峻的建筑安全形势,政府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管力度,及时督促建设过程各责任主体整改安全防护中存在的隐患,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如何加强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1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大体上可归纳为安全组织管理、场地与设施管理、行为控制和安全技术管理四个方面。其动态特点是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由于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和人员机械设备的流动性,造成目前施工现场管理中的漏洞较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落后,安全管理人员设置不合理,专业技术素质低

建筑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其文化层次不高,没有受过正规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相关理论知识缺乏,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在施工现场很多对对一些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操作规程,消防防火等安全防护知识的不了解,导致一些技术操作不当。主要表现:未能按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操作,造成横向扫地杆搭设错误或不全,脚手板未满铺或脚手板上杂物多,材质差和不牢固;立杆基础不平、不实,无排水措施等,存在违规做法较多,直接导致一些安全隐患,模板支撑系统不规范,缺乏稳定性,支撑垂直度不够好,并且还存在着钢材与木材混支现象,纵横支撑力量不均衡;拆模的时候违规操作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存在着大规模的拆模等,施工人员现场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是引起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建筑企业经理安全意识不强,抓安全生产工作形式主义现象严重

企业法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一个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领导重视是关键。但实际工作中常常发现,部分企业负责人和现场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认识不足,存在重生产、求效益、轻安全的错误思想,有的心存侥幸心理,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标准置之不理,搞野蛮施工,头脑中没有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重生产、轻安全,表现在“会议上紧、在生产现场松”,“出事故后紧、没事故时松”。没能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或制度没有落实到实处。

(3)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投人不足,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不能满足

有的企业舍不得进行安全投人,认为看不到效益,致使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安全设施陈旧、老化,大量的假冒伪劣防护产品在工地使用,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不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施工、冒险蛮干的行为时有发生,职工处在一个充满事故隐患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二是企业不进行全面的安全投人近年来,一些企业为在工程投标中得到加分,集中力量突击个别工地创省、市级文明工地,甚至将其他工地的安全投人都转移到这些工地,这些工地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很高,而其他工地则一塌糊涂,甚至缺少基本的安全防护三是片面强调工程造价低,或资金不到位、拖欠工程款等客观原因,在压缩各项费用支出时首先压掉安全支出,

(4)地方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工作出现空档,,监管存在隐患

地方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工作出现空档,主要是城乡结合部和农牧区安全管理不到位,还有一些行业垄断部门的建设工程(如电力、铁路部门)以种种理由排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时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从现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上看,不安全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抓主要矛盾找出易发事故的部位、工序和环节,采取措施,消除这些部位上的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就能预防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安全管理人员掌握建筑施工的特点,把握工程脉膊,落实安全管理。建筑施工现场各种不安定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施工企业务必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水平,安全生产、安全工作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同时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应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要及时发现纠正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要进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切实采取针对性安全措施,减少建筑工程事故的发生概率。

3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3.1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和制度的建设

安全生产的真正责任主体是企业本身,要想真正控制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必须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明确和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企业法定代表人是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要组织制定本企业各岗位安全责任制,从管理层至工作层,层层签定安全责任状,并定期进行考核,指定本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施,搞好职工培训。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根据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安全岗位责任制,从管理层到工作层,层层签定安全责任状,项目经理定期对项目成员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施工企业要根据《安全生产法》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员,工地施工项目班子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以现场安全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施工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

3)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主要内容包括安全伤亡目标、文明施工目标、安全达标及创建国家及省市安全文明工地目标等,使现场安全管理有一个明确的工作方向,同时对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人,并对目标定期考核。

4)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主要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交底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班前安全活动制度、安全值日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用工管理制度等。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遁,违章必究,奖惩分明。

5)做好安全检查制度的落实。企业、项目部要根据安全检查制度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安全检查,对所查出的安全隐患,按三定(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落实整改,对于危及生命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领导小组有权要求立即停工整改,并派人监督,直至消除隐患后方可复工。

6)各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临时用电、脚手架、模板工程、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等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对施工现场要进行整体规划,确定办公室,临时宿舍,食堂等五小设施,以及用水用电施工机械的总布局,并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图。由项目经理和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

3.2加强建设单位安全责任的落实

建设单位由于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对施工安全好坏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建设单位安全费用不到位,导致企业无安全经费,建设单位压缩合同工期,致使工人长期加班疲劳作业,引发事故,为此,作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建设单位安全责任落实:1)招投标要确保建设单位在招投标时必须有安全,文明施工的投入。2)建设主管部门,安检机构要认真检查建设单位这个责任主体在安全经费、合同工期、提供地下管线资料和产品的选用等方面是否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让建设单位真正懂得安全施工是人们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调动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3.3加强监理单位安全责任的落实

1)监理单位应对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未经审查签字认可施工单位擅自施工的,监理单位应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并将情况书面报告给建设单位。2)监理单位在监理巡视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下达书面指令,要求施工进行整改或停止施工。施工单位拒绝按照监理单位的要求进行整改或者停止施工的,监理单位应及时将情况向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工程项目的行业主管部门报告。3)监理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4)健全监理单位安全监理责任制,监理单位要对安全监理全面负责,总监理工程师要对工程项目安全监理负责,并对工程特点明确监理人员的安全监理职责。5)完善监理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在健全审查审核制度,检查验收和督促整改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工地例会制度及资料归档制度。6)建立监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监理单位的总工程师和安全监理人员需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后方可上岗,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继续教育档案。

3.4􀀁加强教育培训,建立新的安全培训体制

由于建筑施工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民工素质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再加上建筑工人流动性强的特点,许多企业不愿意投入培训经费,事故发生时才用“防不胜防“来搪塞。安全管理制度不严格,措施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不落实,不深入,要从根本上改变安全形势的严峻形势。扭转施工事故多发局面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提高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从源头上抓好安全培训工作。通过安全教育培训,能有效地预防职工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水平。

1)企业应建立民工岗前培训制度,对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有条件的企业内部应建立民工培训学校,除对本公司民工进行培训外,还可以吸收社会上很多有志于参加建设工程的劳务人员接受培训。

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建设系统生产人员培训机制,并建立民工准入制度。凡进入施工工地的所有民工必须先接受培训教育,一律持证上岗,它成为主管部门对施工企业考核、资质年检和升级的重要考核指标。

4结论

总之,建筑施工安全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专业管理工作,施工一定要遵循科学规律,强化安全法规意识。大力宣传建筑安全生产、政策、法律、法规,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将宣传与检查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宣传检查,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企业经营者和广大建设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系统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文化水平,努力营造全社会“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何世武.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分析[J].安徽建筑.2010(2)

建筑安全责任制度篇7

关键词安全生产建筑工程管理安全责任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安全生产是建筑工程的生命线,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研究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从而确实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1)安全生产是建筑工程的生命线,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研究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从而确实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由于建筑工程一般情况下规模大、周期长、参与单位多、技术复杂以及环境复杂多变等因素,导致建设安全生产的难度很大。必须要有安全保障制度来实现安全生产。

(3)同时,建设工程的安全,关系到广大劳动着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是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安全、文明的基本标志。因此,要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通过建立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建设工D参与各方的安全生产行为,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策略

2.1提高认识,强化管理

无论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还是各建筑企业,以至建筑工人,首先应树立和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务必要加强对各级管理部门主管领导以及协调部门人员、建筑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生产工作主管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培训,使其能够深入地了解与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规范等,在思想上充分意识到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迫切性,并且积极落实于行动之中。要认真履行好安全生产管理领域中的一票否决权,将安全生产管理和企业资质、建筑工程招投标、建筑企业效益、主管部门领导政绩相挂钩。要不断提高处罚的力度,使政府部门的领导与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来抓,真正建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认识。

2.2明确责任,完善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按照生产管理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和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也就是说,先要明确责任,然后一定要建立制度,同时要使制度得以落实。建筑工地上的施工队应当建立起以项目负责人为第一安全责任人、以工程现场管理人员为主要成员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抓好施工过程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企业应当制定出严格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将责任切实落实到每一位员工,全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对其实施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检查,制定落实本企业的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有序开展。施工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尚未办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前,企业不得进行施工,力争做到群防群治,从而切实保障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

2.3预防为主,注重培训,加强教育

不断提升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是做好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之基础。唯有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才能切实提高全体建筑工程从业者的安全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安全生产方面的理论知识,提升安全生产实际技能,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进而减少安全生产伤亡事故的发生。无论何种教育都不可能一劳永逸的,安全教育同样如此,必须坚持不懈、经常不断地进行,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激发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热情,促使员工重视和真正实现安全生产。为此,建筑企业要严格依据建设部门的规定,对员工开展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2.4施工人员的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中重

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的直接实施者,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受害者。有相当多是在施工现场作业当中所发生的事故与施工人员有相关责任。通过多种手段使其能够放松心情,约束自己的行为。还有实施奖惩控制,主要是通过满足全体员工精神上的需求,从而积极调动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其能够参与到各类安全生产活动之中,让其能够在不同层次与深度上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来,并且吸收其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同时,要运用纪律上的约束力,要求施工人员严格依据企业规章制度来实施作业,并且杜绝违反劳动纪律、安全生产规范等现象的发生。当然,实施管理控制也是很好的手段。要充分利用好规章制度等行政管理手段,对于施工人员进行控制管理。为此,应当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明确各层次安全管理人员的具体权力与责任。在配置安全生产管理者之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工作者的情况,保证每一位管理者均能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对施工过程加以监控。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的稳定,政府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监督,提高各部门对安全生的认识,加强各级参与单位与个人的教育培训工作,从而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建筑安全责任制度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安全责任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更需要监理人员严谨对待。当前建筑行业市场对于安全管理监理工作的认识不够,使得目前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工作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安全事故频发给监理企业带来较多的责任问题,使得监理企业面临较多的风险。所以监理行业从业人员加强了对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工作,为更好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本文结合笔者对于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安全管理责任的认识,谈谈如何做好工程安全管理工作。

一、工程监理的安全责任的认识

从《建筑法》来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职责在政府主管部门。施工安全的责任主要由施工企业负责。但这并非意味着监理企业可以置工程安全工作于不顾。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第57条对工程监理单位与责任人有具体的法律责任规定与要求,在《建设监理规范》的规定中,监理企业或总监工作范围也涉及到工程安全的管理,这就有可能发生因行为失当而产生安全责任事故。另外也不能排除因监理企业或监理人员过错导致的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刑法》第137条规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表明,如果监理企业或者监理人员因失职、渎职或等原因造成工程安全事故,将承担工程安全事故责任。

二、工程监理人员的安全责任范围

建筑工程监理企业要对施工企业所编制的施工组织计划中关于安全管理方面所提供的方案进行审核,审查原则是安全技术措施要符合工程建设安全标准;工程监理企业在对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理工作中,如果发现某些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应根据对安全隐患的程度来向施工企业提出有关的整改或暂时停工的要求;如果监理单位发出要求后,施工单位未予理睬而是继续施工,监理企业应将有关情况上报有关管理部门;工程监理人员应仔细研究有关的法规、法律、工程技术规范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安全技术标准,并以此实施监理工作,并有义务承担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监理责任;建筑工程监理企业在履行工程项目安全责任时,会在监理工作中与施工方、建设方以及其他单位存在配合问题,需要通过书面协定的方式反映出来。

三、工程监理的安全责任如何制度上落实到每个监理人员

认真开展《条例》和安全生产管理法规的学习工作;通过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深刻领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精神实质,提高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制定监理安全责任措施,落实监理安全责任,切实提高依法履行监理安全责任的能力和水平。工程监理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监理安全责任负总责.工程监理单位要建立健全落实监理安全责任的规章制度,确定落实监理安全责任的分管领导和归口管理的部门,在单位各级岗位职责中落实监理安全责任。加强对有关监理安全责任的考核工作,尤其要加强对项目监理机构的考核工作。工程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对工程项目的监理安全责任负责。项目监理机构要落实监理安全责任的分管人员并明确其职责,要把监理安全责任的落实工作作为项目监理机构的重要工作内容来抓,《条例》中规定的监理安全责任内容要列入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并严格落实。

四、监理工作中的难点与认识误区

(一)安全管理的授权。监理企业在接揽工程监理项目时,需要结合自身的企业管理水平、技术设备水平,来选择适宜的工程,工程项目的监理难度应在企业的接受范围内,而不能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而承担与自身实力不匹配的工程监理任务,这样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时,监理方将承担较大的责任。监理企业在接受了建设方的监理委托与授权时,应在建设方的监督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监督机制,从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管理的到位。建筑工程安全责任监理的目标。从安全监理任务的区分上看,可以根据工程施工阶段以及监理人员的相关职责范畴来区分。根据工程施工阶段,将安全目标任务分为:招标阶段安全管理监理;施工前准备的安全管理监理;施工阶段安全监理;竣工验收阶段安全管理监理。按照监理人员的不同职责范畴可以分为安全监理员、安全总监理工程师、安全监理工程师等职责。

(三)安全管理的实力。当前建筑工程市场环境,监理单位在承担安全管理责任时遇到较多的困难,要解决这些难题,首先就需要从监理单位的企业形象与自身技术水平上下工夫。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并强化他们的安全管理责任态度,提高对施工单位施工阶段的安全监督力度,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应予以坚决的制止。此外监理企业还应该加强监理人员的继续再教育与培训工作,使得监理人员熟悉现行的监理法规、技术规范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精神。确保监理人员在具备全面的专业素质能力的同时,还具能吃苦不怕累的精神,并时刻保持对安全隐患的警惕心理。加强监理人员资质管理,保证监理人员持证上岗的制度,有利于提高工程安全监理工作效果。

五、结语

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对于工程施工现场监督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安全监理具有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等的重要意义。新时期下监理单位应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视,做好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监理工作,有利于监理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参考文献:

[1]王斌,唐鹏,王福来.安全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2]梁亦彬.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05).

建筑安全责任制度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1工程管理的特点

1.1工程管理的系统性

工程管理的系统性主要是指工程管理为完成指定目标,将多种技术有序的结合,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相结合,各个工程子系统相互协作,旨在完成工程的整体目标的过程。现代化的工程管理工作,对系统理论和系统思想的利用是整个工程管理思想的精粹。

工程是技术的有机集成,与特定的企业和产品相关联,所以无论什么形式的工程管理,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技术之间的协调性,不同产业结构之间的特殊性的一种综合性管理活动。另外,工程管理的综合性同时也体现在,为实现工程目标,对工程所需各种原材料的有效利用性,以及工程管理主体与工程管理环境的协调性。

1.3工程管理的复杂性

一般来讲,工程是由多个部分组建构成,并有多个组织参与,所以工程管理工作复杂且繁琐,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结合来处理问题。工程本身存在较多潜在的未知因素,这些潜在未知因素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鉴于此,就需要一个相应专业性的特定组织,并由具备不同经验、来自不同组织的专业人员构建而成,在各种制约条件下完成工程特定目标。工程管理的复杂性,与一般的生产管理相比,工程管理要远远高出一般生产管理的复杂度。

2当前我国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问题屡遭曝光,工程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司空见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几乎没有将网络技术应用其中,对计算机的利用少之又少。大量的工程承包商过分的注重工程的成本控制,忽视工程质量;还有一部分工程承包商则过度关注工程质量,造成了资金的极度浪费,导致工程整体经济利益下降。我国工程管理现状,理论和实践相背离,工程管理者没有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效的结合,为此,工程管理实践课程的建立势在必行。此外,我国没有完善的投资管理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存在较多的缺陷,造成工程承包商投机取巧、偷工减料等现象屡见不鲜,最终造成了工程质量的低下。

3.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提出几点意见

3.1安全管理

3.1.1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度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忽视安全管理,不贯彻执行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安全宣传,使建筑安全深入人心,从而降低安全管理实际工作的难度,并取得理想的安全管理效果。

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前提和依据是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有序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建筑工程安全。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建筑安全标准体系,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稳步推进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化和规范化。

(2)落实安全责任制,这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明确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总体目标和责任,分解到各项目责任人和施工队伍中,对于积极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责任的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反之,严惩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人员。

(3)完善安全预警机制和安全事故应急方案,预防或及时处理已发生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

3.2质量管理

3.2.1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意识

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是要树立质量意识,把质量教育摆在首要位置。首先是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其次是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并进行定期宣传让其深入了解质量的重要性,更加注重企业的社会效益;再次是提高员工的素质,可以通过积极开展一些培训课程活动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增强员工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意识,还可以促进企业的方方面面的长远发展。

3.2.2建立建筑施工质量目标责任制

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明确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及其负责的相关责任,相关管理人员对所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负有领导责任及终身责任,这样将责任落实到各个负责人并且终身负责可以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将工程责任落实到人员、材料、设备、工序、工艺、技术措施等各个环节,明确每个人员应负责的质量部分和应承担的责任,此外,作为管理层的项目经理更是要对整个项目的质量负起责任。

3.2.3强化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强化施工质量监督管理需要国家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国家建设主管部门首先要针对项目建设各个环节工作要求,制定相应的制度办法,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应严格按照相关项目建设法规与标准执行,有法必依,对施工资质及业绩进行监督和检查,对每项工程的施工现场都配备固定的质监人员,落实责任,对整个建筑施工项目实施全面的质量监管,最后应经常进行质量大检查,检查监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是否符合验收规范。对企业而言,项目施工与运行过程中必须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管小组或机构,强化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保证项目的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3.3本管理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预算成本三种形式构成了成本的具体形式,成本考核、成本分析、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计划、成本预测组成了成本管理。对于企业来讲,应从一开始的招投标、签合同为开端,根据工程具体规模和技术特点,以企业工艺装备和本身特性为出发点,制定施工计划,做好施工设计,加大施工现场管理力度,缩减工程施工时间,以此达到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从建筑公司方面来讲,建筑公司则需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并采用最新型的技术和工艺,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在工程施工之前,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策略,工程施工所采用的工程材料,首选应是最新的材料和工艺,并加大管理力度,以此保障工程的顺利开展,并节省工程成本。另外,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拟定成本管理策略,选用专业成本人员遵照本身业务范畴,环绕生产经营制定工程成本控制体系,实施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责任制,项目经理需对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和施工标准等各个方面担当全面责任,施工成本控制应放在首位。以季、月、周为依据编制具体的用款计划,保证工程按时结算,严格核查施工各项费用,精打细算,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工程项目部与各个施工班组之间应签订施工合同,明确规范施工班组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建筑安全责任制度篇10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至今我县城区内现有在建工程项目12个,建筑面积约2.06万平方米,施工单位5家,其中外来施工企业4家。针对本年度在建工程项目较多的实际情况,县建委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建筑管理工作的中心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采取多项措施,落实责任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实行定期季度安全大检查和不定期的巡查,严把安全许可关,提高工作实效,确保今年以来我县建筑安全生产无事故。

从上半年情况来看,我县各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基本到位,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得到落实,机构、人员基本到位,企业安全生产水平逐步提高。各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到位,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专项治理工作开展的基本到位,全县各在建工程施工现场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行法人负责制

为加强对建筑安全工作的领导,建设局及时调整了建筑安全生产领导组织,由建设局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作为建设局建筑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我县建筑安全生产的领导工作。局建设股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县内施工企业法人,以企业建筑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身份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领导工作,各在建项目的项目经理以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身份负责该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行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

(二)实施目标管理,狠抓制度落实工作

年初,建设局制定了《2009年建筑安全生产目标计划》,并与县内建筑企业签订了8份《建筑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各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和班前安全活动制度,加强对各项制度落实工作的日常考核,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三)开展安全专项治理和创“安全文明工地”活动按照市建设局和县安委会的要求,在全县各建筑工地开展塔吊等物料提升机和劳动防护用品的专项整治工作。并继续深入开展针对施工现场的施工用电、脚手架和模板,高空作业、基坑防护、围墙、施工机具等存在安全隐患较多的方面的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在全县各在建工地开展创建“安全文明工地”和创省安全标准化工地的活动。积极开展“整治六乱行为,优化城市环境”的活动。

(四)在加大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日常巡查力度的同时,认真开展了对各施工企业及各在建工程现场的季度安全生产大检查和节假日期间的专项检查,并按照市建设局、县安委会的要求,在全县各建筑工地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县建设局在各企业自查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刚完成对县城内各在建工地的大检查工作,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已下发了隐患整改通知单,要求各企业及时整改,实行复查销案制度,并正在对查出的隐患问题进行登记、汇总、总结,保证施工安全。并配合县消防队开展了建筑工地消防检查。

(五)加强对工程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工作,把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凡施工图审查不合格或施工组织设计不科学,安全保护措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施工机具不合格等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程,一律不发放施工许可证。

(六)认真实施建筑企业建筑安全教育制度,重点围绕关键岗位人员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培训,实行“三类人员”安全考核制度,实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凡安全考核不合格的“三类人员”不得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根据市建设局对现场专职安全员进行直管的要求,我县组织开展了各企业直管专职安全员安全技术培训,提高直管专职安全员的业务水平。

(七)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县建设局成立了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调动县内各施工企业等有关单位的积极性,采用不同方式,在企业生产场所张挂条幅、张贴宣传标语等,积极主动宣传建筑安全生产法规,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八)实行季度安全例子会制度,及时传达上级安全生产文件和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规,总结上季度安全生产工作,布置下季度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及时掌控我县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三、存在问题

(一)个别企业由于人员精减,安全管理人员不足,或身兼数营,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个别项目安全防护资金投入不足,由于行业恶意竞争,竞相压价,致使工程利润空间极大地缩小,使企业及项目经理的安全投入相应减少,影响现场安全防护效果。

(三)个别企业一线职工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如民工未经安全培训就随意上岗。

(四)一些项目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用电未认真实行三相五线制,线路乱拉乱抽,配电混乱,脚手架无脚手板、材质差、临边防护不到位,机械设备安全防护不到位,存在无证安装现象和安装未验收擅自使用现象。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法规;

(二)认真落实《2009年建筑安全工作目标计划》,实行安全目标管理;

(三)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督促各方主体履行相应安全生产责任;抓好建筑施工安全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抓好施工现场的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工作;

(四)深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继续开展安全专项治理,加大创建“安全文明工地”力度,要求各企业2009年至少创建一个市级“安全文明工地”,各开发小区必须力争创建市级“安全文明工地”;

(五)加大对新开工地的安全施工条件的审查、对不具备安全施工条件的工地一律不办施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