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奖惩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9:47

建筑企业奖惩制度篇1

关键词:质量、管理、目标、责任

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的立足之本,是企业的信誉之源。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企业信誉,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应该依靠科学的管理、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责任落实到位、设立目标考核、奖罚明确,做到质量第一,人人有责。

对于工程建筑各项条例、建筑施工规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执行,保证工程质量,必须要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为了确保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必须建立公司、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其中,公司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最高领导和决策机构,对本公司的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应组织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贯彻执行国家的质量政策、方针、法令,并批准本公司贯彻实施办法,组织制订企业质量目标计划,组织讨论或决定重大质量决策;项目经理部在公司的领导下,对确保本单位的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工程质量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施工验收规范、施工操作技术规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坚决做到不合格工程不交工;施工现场在公司和项目经理部的领导下,对所承担施工的单位工程质量负有直接责任,认真学习设计图纸及有关设计说明,严格按图施工,严格按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进行施工,按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质量技术措施要求进行施工。

对于确保工程质量的三级管理体制的实施,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公司建立总经理质量责任制,及时掌握全企业的工程质量动态,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管理工作的关系。坚持对职工进行素质教育,审批质量管理部门提出的重大质量奖惩意见或报告;建立总工程师质量责任制,组织审核本公司质量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完成,组织单位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工作,参加单位工程竣工验收,严格把好质量关,凡不合格工程不得签字交工验收;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充分的发挥质检员的作用,组织单位工程的图纸预审、会审、结构验收和竣工验收,审核工程质量等级,严把材料质量关,作到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坚决不用;建立施工员质量责任制,组织分项工程的技术复合工作,随时掌握各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情况,及时指导各班组按照条例、规范、标准施工;建立质量检查员责任制,认真实施公司有关规定,对本单位工程质量严格把关,坚持做到不符合质量的工程不验收,不进入下一作业环节的施工;责任和分工的明确,真正做到公司领导负全责、项目经理部负大责、施工现场抓落实。

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各个责任制的实施,应建立严格的目标考核和奖惩制度。建筑工程是市场经济中的特殊产品,他也同样遵循着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运行,对于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执行,对于各个责任制和责任人对管理制度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的标准就是直接于经济挂钩,作到“违必惩,行必奖”。建筑企业应在年初确定工程质量目标等级,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标准,确定奖惩办法。对完成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完成质量目标等级的项目部,进行奖励,否则必罚;项目经理部对于承建的工程,也要根据公司的目标等级建立相应的奖惩标准,对完成公司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完成质量目标等级的责任人,进行奖励,否则必罚;施工员、质量检查员也要根据公司和项目经理部的目标等级,检查标准对各个班组、分包队建立奖惩标准。质量目标考核和奖惩制度的落实和实施,是对建筑质量管理三级体系的落实和执行。

对于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从工程的招投标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要做到: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手续完善;工程定位、放线测量数据要精确;材料合格证及抽样检测报告单要齐全;隐蔽工程记录要真实;施工记录要详细;分项、分部工程交接验收数据要充分。真正的做到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都有数据可查,有数据可依,为工程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提供详尽的科学依据。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责任制、奖惩制度的落实和实施,还需要建筑工程所应用的材料做基础保证。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公司、项目部、施工现场要建立材料管理制度,对进场的每一品种的材料都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对主体建筑材料必须按照质量验收规范做批量的检测,并提供合格的检测报告。真正做到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进场,坚决不使用,为建筑工程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还应该建立质量事故应急措施和预案。对建筑工程施工检查和验收发现的质量问题和事故,要做到不瞒报、不淡而化之、不了了之。前面提到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不单单是一个建筑企业的生命,他也同时直接关系到工程受益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如果发现了工程质量问题和事故,不及时的处理,就会埋下更大的事故隐患。所以,建筑企业必须建立工程质量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对工程质量问题、事故进行整改,把隐患消灭于萌芽,对企业自身负责、对建设单位负责、对业主负责。

建筑企业奖惩制度篇2

关键词:内控视角;薪酬管理;建筑施工企业;新思路

目前,我国建筑业处于一个迅猛发展和持续进步的重要阶段。建筑工程的建筑质量和建筑标准关乎民众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是衡量社会发展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时代和社会对建筑业赋予的期许迫使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思考和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优化薪酬管理体系,调动员工活力,才能不断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助推建筑业行稳致远。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和无法“做强、做大、做精、做专”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员工活力不足或缺失”,而“员工活力不足或缺失”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薪酬问题。薪酬问题导致企业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优秀人才流失。为此,很有必要分析薪酬问题的成因,进而依据国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积极探索薪酬问题的解决方法,构建公平公正、激励约束并重的薪酬体系,推进建筑施工企业贵干管理、科学发展。

一、薪酬问题分析

(一)同工不同酬的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员工劳动条件异常艰苦,营运强度都超过其他类型的企业。因此,对于现场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说,公平的薪酬管理方式和公正透明的奖惩管理制度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个公平自由的大环境。然而,现实中建筑行业仍然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管理现状,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仍存在薪酬分配领导说了算、薪酬分配暗箱操作以及严格的学历划分和职称文凭划分,同样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情况下,仍然可能因为领导偏好、暗箱操作、学历不同、职称不同等造成施工建筑人员薪酬的不同。这样的薪酬现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领导所偏好的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员工自身学历提高和进修的学习热情,但是,另一方面也打压了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不良的文化氛围,对于大部分基础职称的员工而言,这种薪酬管理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平等性。当这部分员工与领导所偏好的员工对比,觉得回报与付出之比低于此类员工时,其结果就是员工出工不出力或者有能力的员工选择离开现有工作岗位或企业。这严重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

(二)员工积极性难以调动的问题

薪酬管理和奖惩制度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调动效果,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和工程质量也有着明显的影响。但现实中,薪酬管理和资金控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何在掌控资金运作的情况下实现薪酬的最大性价比,在实现员工积极性调动的同时保护企业内部的层次分化,激励员工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从而保障工程顺利开展和进行。这的确考验着管理人员的智慧与能力,以及依规治企、厂务公开的气魄和决心。同时,人是理性人,自然会将自己的薪酬回报与同类企业的同岗位对比,当员工觉得回报付出比低于其他企业或同类企业时,员工特别是优秀员工会选择机会离开所在企业,寻求薪酬更高的企业。

(三)第三方监控体系的缺失

资金管理和薪酬控制永远是企业的敏感话题。然而,想要实现薪酬管理模式的公平和公正,就必须建立第三方的监督体系来有效监督企业的薪酬体系。要促进企业薪酬模式的现代化发展,就应该进一步梳理工作质量和内部管理体系,增强监督管理模式和质量奖惩措施的实现力度,从而实现建筑企业的质量进步。未改制的建筑施工企业,工会或职代会负有薪酬监督的职能;改制的企业,则是监事会行使薪酬监督的职能。但是,由于企业组织的构架的形式化和操作模式的“一董独大”,这一职能基本没有履行或者大为缩水,使得员工找不到信赖的监督主体或申诉对象。这进一步助长了高管层特别是一把手在薪酬体系方面的便宜行事或霸道作风。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员工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最终制约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二、内控视角下的薪酬管理新方式

(一)加强工作质量与薪酬联系

从内控视角下看薪酬管理问题,我们便可以把薪酬模式与工作质量联系到一起。建立定量的工作标准或考核一致的定性工作标准并以工作质量决定薪酬回报,从而以促进工程质量提升的同时,促进薪酬管理模式的改进。更加明确的工作质量统筹体现在加强建筑工程现场的材料管理和材料分类,加强施工现场责任管理的分工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等等。工作质量的这些效果要进一步与企业的薪酬管理相联系。企业要在控制工作质量的前提下,用薪酬作为衡量工作质量和任务完成标准的量杆。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加强施工企业薪酬管理和内控的紧密联系,是我们增强企业战斗力,优化企业内部构成的重要办法。

(二)设立明确的奖惩措施

明确的奖惩措施和规范化的责任分担制度,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内员工效率的提升,对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标准也有着一定的约束作用。明确的奖惩标准,与企业内的薪酬管理息息相关。在建筑工程当中,水泥的拌和质量、钢筋的选取标准、板材的规范化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操作规范性等等细节都可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对这些重要的影响因素,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进行内部控制和内部调整的重要方法便是规范的责任分担制度。企业要在权衡工作质量与学历职称文凭的前提下,推行公平的责任分担制度。将奖惩模式与薪酬模式进行紧密的挂钩,从而形成:责任与质量相关、责任与薪酬相关的激励约束并重的薪酬体系。

(三)建立第三方监督体系

建立第三方的质量和薪酬监督体系,有助于企业内部的良性发展。建筑工程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必须要建设出一套公平完整的薪酬规范制度。建立第三方监督体系便是辅助公平完整的薪酬制度出台的重要方法。我们建立的第三方监督体系,不仅要对施工方的建筑质量进行细致的把控和调整,同时也要对建筑企业内部的薪酬进行严格的监控,尽力做到同工同酬,奖惩同责的公司制度规范。当前,企业还是要完善工会或职代会、监事会依照章程行使薪酬监督的流程、体系,通过这一监督职能的有效实施,提高薪酬的公平性,从而激发员工忠诚企业、尽职尽责的激情,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助推企业持续稳健和谐发展。

三、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与创新,需要我们从质量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进行全面梳理、系统规划,有效实施。建筑施工企业现实运行中的薪酬制度和内控制度存在明显脱节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加强薪酬制度和内控管理制度的联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学习和在企业的转化应用,更要出台公平公正和规范化的奖惩措施。加强薪酬与内控的联系,加强奖金与工作质量的挂钩,有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也有助于加快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的步伐,让建筑施工企业真正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李婷张文山建筑企业薪酬管理现状的例题报告[C].武汉大学学报2014.05.08

[2]程勉中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建筑企业发展模式探讨——以苏南农村为例[C].长春市委团校学报2014.08.20

建筑企业奖惩制度篇3

关键词建筑市场三方博弈奖惩机制博弈模型

1引言

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已形成了以业主为主的工程项目发包体系,以工程设计、施工和设备材料供应为主的承包体系和以监理方为主的技术服务体系的三元市场。在工程实践过程中,业主除了面临承包商的“道德风险”外,还面临着监理人员的“道德风险”,尤其是监理人员和承包商的“合谋风险”。实事上,在建筑市场监理人员和承包商具有信息优势,而作为委托人的业主方处在信息劣势。我国目前建筑市场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责任与收益不对称、长期激励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等现象,这大大增加了监理人员和承包商的机会主义倾向,加大了业主的投资风险。作为业主的建设单位有必要针对监理人员和承包商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及奖惩办法,对其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和管理。促使监理人员努力工作、认真负责,引导承包商按规定履行合同。

2建筑市场主体间的博弈关系简述

业主作为项目的甲方,最关心的是项目的造价、质量及完工时间,其目的是使所投资项目获得造价低、质量高、工期短的效果。业主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制定激励、奖惩机制促使监理人员努力工作、认真负责,引导承包商按规定履行合同,以期投资被控制在造价范围内、工程质量符合合同约定、工程按时甚至提早完工。业主也可能在标书中任意压低标价、要求承包商带资或垫资承包、拖欠监理费和工程费以获得额外收益。在本文中可将业主的策略概括为采取激励、奖惩办法和不采取两种。

承包商是项目的乙方,其主要利益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业主发包的项目,同时获得业主支付的费用。在项目的实施中,承包商可能有层层转包、偷工减料、使用劣质建材等行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此不妨将承包商的策略分为按规定承包和不按规定承包两种。

监理方作为项目的第三方,主要关心的是按期交付符合质量的项目,完成业主委托的任务,从中获得利益。但部分监理人员在监理过程中不能做到尽职尽责、坚持标准,监理工作不到位时有发生,更甚者是与承包商合谋侵害业主利益。分析中,以其认真负责监理和不认真负责作为两种策略。

三方的现实博弈会出现八中基本形式,可以用博弈树(见图1)表示。

3业主与监理、承包商的博弈

3.1博弈模型构建

此模型通过对业主——监理、承包商的博弈进行分析,试图对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进而为业主是否制定奖惩机制的决策提供启示。在构造模型时可以把业主当成是管理者,把监理和承包商当成是被管理者。在一定的建筑市场条件下,管理者观察被管理者的动向并根据其效用函数的需要对被管理者是遵守合同还是违背合同进行判断,进而决定是否对被管理者实行奖惩机制。被管理者也时刻洞察管理者的举动决定策略的选择。

用p表示管理者采取奖惩机制的成本,m表示被管理者按合约运作行事的预期收入,m1(m1>m)表示被管理者不按合约操作的预期收入,p1(p1>p)表示被管理者违背合约给业主造成的损失。该模型的策略空间和支付矩阵见表1。用划线法求解此博弈见表1,不存在双划线的格,表示这个博弈不存在纯策略意义下的纳什均衡。但由纳什定理知这个有限纯策略的博弈一定存在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设x表示管理者采取激励奖惩机制的概率,(1-x)表示管理者不采取激励奖惩机制的概率;y表示被管理者遵守合同的概率,(1-y)表示被管理者违背合同的概率;eU1表示管理者的期望效用函数,eU2表示被管理者的期望效用函数。

3.2博弈均衡的启示

第一,y>y*,即被管理者履约倾向大时,管理者最优的选择是不激励奖惩;如果y<y*,即被管理者履约倾向小时,管理者最优的选择是采取激励奖惩机制。这样的解释影射出了管理学中的生命周期理论的要义。在第1阶段(m1)中,需要得到具体而明确的指导;在第2阶段(m2)中,领导者需要采取高工作一高关系行为;高工作行为能够弥补下属能力的欠缺;高关系行为则试图使下属在心理上“领会”领导者的意图;对于在第3阶段(m3)中出现的激励问题,领导者运用支持性、非领导性的参与风格可获最佳解决;在第4阶段(m4)中,领导者不需要做太多事,因为下属愿意并有能力担负责任(见图2)。

业主方可以借鉴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来指导在建筑市场的实践活动。在工程实践中业主方面临的施工方和监理方的规范度不尽相同,可以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对于处在低规范度(m1)的监理和承包商,业主方就要采用S1的领导风格,明确规定其工作目标和工作规程,告诉他们做什么、如何做,在何地、何时去完成它,并采取“胡萝卜加大棒”和强化激励法,晓以利弊。

对于处在高规范度(m4)的监理和承包商,他们可能工作经验丰富,有高度成就需要,工作热诚并希望在建筑工程领域获得声誉、取得威信,因此会认真负责以尽力提高自身效用。这时业主方就应该采取授权型领导风格(S4),放手让他们“自行其是”。监理方开展组织协调,合同管理、信息管理,投资、质量、进度三大目标控制;承包方完成设计、施工、采购等任务。

第二,如果x>x*,即业主方实施激励奖惩机制的概率较大时,被管理者的最优选择是按合同规定履约;如果x<x*,即业主方实施激励奖惩机制的概率较小时,被管理者的最优选择是违规操作获取超额利润。所以业主策略的选择不仅会受监理方和承包方的规范程度影响,同样也会对他们产生反作用,这就要求业主方时刻关注建筑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策略,避免沦为被动。

4以奖惩机制为背景,监理方和承包商的博弈

4.1博弈模型构建

由于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规范程度较低,业主方面对的是良莠不齐的监理方和承包方,如果一成不变的采取S4策略,只会给监理方和承包更多钻空子的机会,加剧建筑市场的混乱,所以业主方应制定强有力的激励奖惩机制,有效规范监理方和施工方的行为。以此为背景,构建监理方和承包商的博弈模型,为业主政策、方法的制定提出建议。

设监理认真负责时,业主给予的预期奖励是Rj,不认真负责时业主给予的预期惩罚是Cj;承包方按规定承包,业主给予的预期奖励是Rs,不按规定承包,被发现后业主会给与的预期惩罚是Cs;监理方与承包方勾结,监理方的额外收益是R1,承包方的额外收益是R2。该模型的策略空间和支付矩阵见表2。

在不明确上述收益和成本相对大小时,纯策略组合的纳什均衡解无法确定,不妨求其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解。m表示监理方认真监理的概率,n表示施工方按规定施工的概率。eU3表示监理方的期望收益函数,eU4表示承包方的期望收益函数:

4.2博弈均衡的启示

第一,由m*=1-知,当m>1-时承包方的最优选择是按规定施工。由m*=1-的数值看出,只要监理方认真履行监理职责(m增大),并加大对承包方按规定操作的奖励和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m*减小),减小承包方违规的额外收益(m*减小),就会加大承包方按规定运作的概率。

第二,n*=1-知,当n>1-时监理方的最优选择认真履行监理责任。由n*=1-的数值看出,只要引导承包方降低其违规运作的倾向(n增大)并加大对认真监理的奖励和监理不力的处罚力度(n*减小),或者减少监理不力的额外收益(n*减小),承包方违规的概率就会降低。

综合

一、二,业主可以利用监理方和承包方的博弈,采用下列措施使他们获得正常的利润,从而博弈结果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

首先,加大对承包方按规定操作的奖励和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减小承包方违规的额外收益。承包商向工程项目投标,希望能够中标接到工程,又怕接到工程后被工期、质量、验收标准、工程结算拖累,甚至血本无归。为此业主方可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工程招标时向投标单位提供尽可能真实的项目背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以此降低承包单位的决策风险。评标时坚持合理低价的标准,以免承包商入不敷出时进行违规操作。

(2)承包合同制定时尽量避免不平等条款的出现并按时支付工程款,保障承包商的利益。假如承包商为了承建工程,违心接受带资或垫资施工,从而背负银行利息,大大冲抵了企业利润,将给工程决算及保证工程质量留下种种后遗症。

(3)业主在决定删减、变更相关的工程项目、提高工程的质量等级时,按照国家制定的规范要求并与承包商和监理协商一致,以免承包商与监理合谋维护既得利益。

(4)鼓励承包商控制建设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加速施工进度,投资节余和增值部分利益共享,与其建立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和谐的项目伙伴关系。

(5)在与承包方签订的合同中确定违约的惩罚条款,加大惩罚力度。有实力的建设单位可以共同设立资信评价体系,对效率高、质量好、信誉度高的承包商提高资信等级,增强未来承包项目的能力;对出现违约行为的承包方相应降低资信等级,限制其参与未来的竞争。

其次,加大对认真监理的奖励和监理不力的处罚力度,或者减少监理不力的额外收益。业主只有制定相应的规则对监理单位进行有效刺激,才能是监理单位自愿地选择与业主方目标一致的行动。业主不妨尝试以下办法:

(1)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其计划工作内容、工作中所表现的行为和态度、实际完成工作情况、未完成事项说明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控制。

(2)对认真负责的监理适当增加其收入。我国监理收费普遍偏低,导致信息刺激失灵。基于此业主方先于承包方给监理方一定的利益,落实合理化建议奖励、提前工期奖励、优质工程奖励、节约投资奖励,提高监理方的收入。

(3)加大对监理方的长期激励,对表现出色的监理单位及个人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并在业界为其提供更广大的发展空间。

(4)合力建立或督促咨询领域建立监理企业和个人的数据库,逐步走出信息劣势的深渊。监理企业、监理工程师严重失信将直接列入“黑名单”,加大监理企业失信成本,以期解决法律、法规等刚性文件不易解决的一些问题,引导监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树立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及品牌意识。

建筑企业奖惩制度篇4

论文摘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阐述了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关于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点想法,并提出只有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才能真正有效地遏制经济市场中的无序竞争、信用缺失行为和现象。

目前,信用缺失现象在我国建筑市场表现得尤为突出。工程质量低劣、工程款拖欠严重、招投标过程的“暗箱操作”和合同履约率低等失信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些失信行为如此普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建筑市场调节机制的失灵。

1建筑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健全信用体系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市场经济正在健康有序高速的发展。按照国际测算标准,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后,国家将进入信用时代。西方观察家分析,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中国市场提前进入成熟期。市场巳全面从买方市场进人到卖方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信用交易日益频繁。信用交易是信用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加入wto后,信用交易将更加活跃,信用经济特征也更加显现。

2)健全信用体系有利于建设主管部门转变政府职能和监管方式。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市场监管方式的一大变革,与传统的监管方式相比较,除可以形成监管合力外,还有以下一些特点:a.突破了传统的道德和单纯依靠道德规范,建立起一套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信用制度,强化对各种社会经济行为的约束.b.改变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的监管,转变为将信用信息制作成商品,在市场上广为传播,更多地发挥市场自身的约束力量,实现社会联防;C.突破了传统的即时管理、个案监督,转变成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全过程的监管;d.突破了仅限于国内市场的监管,转变为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监管。

3)健全信用体系是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高峰时期,由于建筑市场发育尚不完善,信用意识较为薄弱,各方主体信用缺火的情况还比较普遍。一些建设单位不按工程建设程序办事,嵌行要求垫资承包,肢解工程发包,明招暗定,拖欠工程款;一些承包业层层转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导致质最和安伞问题;一些监理、招标、造价咨询等中介机构办事不公正,扰乱了市场秩序。

2健全和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几点构想

2.1完善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法律体系

1)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并没有专门~l-x,t建筑市场而制定的信用管理法律。但有一些专门机构关注和研究建筑市场的信用问题,如美国的发展建设实践委员会(iCpC)。iCpC是美国伞国信用管理协会(maCm)的常设委员会,为国家信用管理协会成员提供建筑业相关信息,有计划地提高建筑业的信用管理水平。

2)根据我国建筑市场目前的具体情况,建议在国家信用法律的覆盖下,根据~f,lk特点和需要,建立建筑市场的信用管理法规,为规范市场行为,建立良好信用关系和减少信用风险提供法律支持。由于建筑市场信用的有关内容和要求都渗透在相关的行业管理法规中,因此,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法律体系应包括二三个层次:国家建设法律、建设部等部门规章以及信用服务的规范和标准。

3)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是一个长期过程,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建设法规还存在许多小完善或滞君的地方。立法机构应根据我国建筑市场信用方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对现有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新制订的国家信用管理法规中,如《征信管理条例》,应包含有建筑市场信用的专门条款,这样,既有利于解决建筑市场制度供给不足问题,义可防止制度供给过剩;而对于建筑市场相关企业信用管理方面的法规,如信用公示制度、征信管理办法及对信行为的一些规定。有的尚属空白,有的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2.2建立统一信息管理平台和完善、灵活的信息数据库

1)建统一、完善企、编码和信息数据库。为了能使建筑企业在信用档案信息系统中具有唯一性,就必须建立独立完备的企业编码和信息数据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企业信用情况的整体综合评价。它的建设也是实现整个系统“四个统一”的基础。

2)按类别建不的数据库。系统应按不同类别建相应的数据库,如按处罚或奖励文件建立信用档案文件数据库,按处罚或奖励的企业建立食业信用数据库,按处罚或奖励的建筑市场的职业资格人员(注册建造师等各类注册人员)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

只有按类别建立详的数据库才能使信用档案信息系统提供完备的各类信用信息。3)各个基础数据库的监理应尽量的格式化、规范化。基础数据库应按一定的格式和规范加以建设,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也是将来数据共享的基础。目前,可参照建设部《建筑市场责任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基本标准》分别建立建设单位以及勘察、设汁、监理、施t、招标等企业的不良行为数据库,并以此为蓝本建立业获奖情况和个人信用情况数据库。

2.3有针对性地构建建筑市场诚信标准

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是建筑市场开展信用评价的依据,没有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信用评价工作就无所适从,更谈不上信用评价的客观、公正与科学。当前最为迫切的就是要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诚信标准。只有这样,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才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和基础的信息来源,才能够适应建筑市场的现状和动态监管工作的需要,规范建设行为各方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解决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2.4构建统一的诚信奖惩机制

1)诚信奖惩机制是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守信者进行保护,对失信者进行惩罚,发挥社会监督和约束的制度保障。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将诚信建设与招标投标、资质监管、市场稽查、评优评奖等相结合,逐步建立减信奖惩机制。对于一般失信行为,要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诚信法制教育,促使其知法、懂法、守法;对有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和人员,要会同有关部门,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社会舆论等综合惩治措施,对其依法公布、曝光或予以行政处罚、经济制裁,提高失信成本,使失信者得不偿失;性质特别恶劣的,要坚决追究失信者的法律责任。

2)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建立和完善奖惩机制。a.完善行政性惩戒机制,在资质管理、项目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执法检查等方面对失信者惩戒,依法加大查处力度,切实扭转失信违规成本小的状况。b.要逐步形成社会性惩戒机制,通过信用信息的广泛使用,把失信者对某一方的失信转化为对全社会的失信,使一处失信,处处制约。e.要切实形成诚信激励机制,同时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信用管理体系上的经验,着手建立建筑业企业信用体系,将企业的身份、守法情况、经营情况、工程质量安全和服务情况、银行信用情况等一些数据、资料记录在案,建立警示系统,不良记录系统。

3建立和完善市场信用体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建筑企业奖惩制度篇5

关键词:建筑企业项目工程预算管理

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建筑企业而言,内部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及我国的建筑行业总体发展水平。在预算管理工作中虽然已经通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程度的进步,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我们忽视。目前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已经引入了全面预算管理这一概念,所谓全年预算管理就是全方位的对建筑企业在各个环节工序上进行严格预算管理。只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才能将企业带入健康发展稳定提升的良性轨道。

1.我国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企业是一个规模庞大、人员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资金投入及资金运作的方面和环节众多,在众多的运作环节当中必然会因为管理问题而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众多问题当中,笔者认为,下面几个问题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意义。

①预算标准不够科学合理

预算标准的制定是建筑企业进行预算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计算标准如果本身就制定得不够科学合理,那么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也必然受到严重影响,不仅预算管理目标无法有效达成,甚至会因为不科学合理的预算标准而挫伤企业部门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导致企业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预算标准不科学合理主要表现在,如预算目标编制过程中没有参考各组织部门的具体意见,没有结合他们的实际需要,仅凭编制人员的主观推断和往期同类型项目的决算结果进行独立编制。还有就是企业管理者一味追求低消耗高产出,盲目压低项目预算,从而导致预算数额与实际需求相差甚多。这样的预算标准无法成为优秀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基础,从而让预算管理工作无法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

②预算管理工作认识不足

预算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企业寻求经济增长与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提升的最重要工作内容,但是许多建筑企业领导者和工作人员并未对预算管理引起足够重视。认为预算管理仅仅是财务部门一家之责,认为预算管理仅仅是工作任务的人大有人在。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从而导致企业上上下下都不把预算管理工作当做重要工作来抓,从而让预算管理工作无法在项目施工及企业经营运作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这样不仅预算管理目标无法达成,企业的内部管理也成问题。

③制度缺失

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成本控制制度的缺失上面,成本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企业成本动态监控的重要制度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对成本控制制度的建设仍然相对薄弱,没有了制度的切实保障,让成本控制分析工作以及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也难以发挥自己的作用。所以成本控制制度的缺失是制约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缺乏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

许多建筑企业虽然也认为预算管理工作以及成本管理工作对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却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及奖惩机制。不科学的奖惩机制与评价体制只是一味的要求企业员工与部门按照绩效标准开展工作,但却少有与之相协调奖惩机制,这不仅不能让员工与管理人员深刻认识到预算管理与自身利益的关联性,不能使其努力执行企业管理制度,反而会将制度执行当做工作任务,出现消极应对,缺乏工作主动性的问题。从而让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毫无实际用处可言。

2.提升我国建筑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思考

提升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水平,必须从意识上、目标制定上、成本控制体系建立上以及评价体系与奖惩机制建立上全面展开。

①树立全面预算的大预算意识

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也就是大预算管理意识,所谓大预算管理意识就是不仅要关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对企业成本预算的管理工作。就是要全方位的将企业纳入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当中。成本预算管理是现代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加强成本预算管理就是要切实加强对企业进行的各项工程建设的收入与支出、工程利润、建筑材料采买使用以及工程人员人力成本进行全方位管理与监控。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也要以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为基础,不可一味贪图眼前短期利益,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企业资金投资率、回报率、各种收入支出以及资源分配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从而起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②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目标

预算管理目标是切实执行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和立足点。预算管理目标的制定必须以企业长远发展为基础,必须要适应企业当前发展实际以及长远发展规划,在预算管理目标的编制问题上,要避免盲目性、主观性与孤立性,要将企业各个环节、部门都纳入大预算目标编制内容中。编制人员要本着以实际出发,尊重事实和相关部门人员意愿的态度,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预算管理目标编制,从而为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③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成本控制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预算管理及控制目标。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必须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为导向,以市场运作机制为基础,并且在成本控制机制建立过程中切实执行终身责任制,将没一个环节的成本控制责任都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头上。从而加强企业对成本控制的力度和质量。

④建立配套评估机制与奖惩机制

预算管理工作并不是建筑企业财务部门的一家之责,要切实实现预算管理目标需要企业上上下下所有人员部门的通力合作。预算管理工作必须渗透到企业项目建设运作的每一个环节,所以必须建立全面、有效、深入的绩效评价机制,各个环节的管理者都要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要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通过预算管理的跟踪控制,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避免企业遭受更大的财务风险及经济损失。然后要建立于预算管理工作相配套的人员奖惩机制,要将人员执行预算管理制度的业绩与人员自身的经济利益挂钩,让工作人员感受到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与主动性,提升他们的工作责任感。

3.结束语

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由于建筑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复杂性而变得更加困难与复杂。但是预算管理工作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所以必须加强预算管理工作水平,必须从企业自身实际以及企业未来发展需求出发,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的预算管理工作制度,从而让好的指导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更好的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高洁.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2):109.

建筑企业奖惩制度篇6

一、文明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在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能否拥有较高的施工效率,取决于其是否拥有一套健全的管理模式。于此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是否做到位对工程施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管理前期是否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管理过程中是否适当协调了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管理后期有没有考核工程的完成情况。除此之外,建筑工程的施工有特殊性,其一是因为工程操作难度大、危险系数相对较高,施工地点以及类型具不断变化,因此特别容易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要想保证建筑施工工程能够更好地、保质量地完成任务,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文明施工管理。

二、规范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1、施工现场的平面管理在对现成布置图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必须提前做好实地考察,也就是必须在详细了解实际场地之后,再进行有效的布置,合理安排规划的施工材料、施工机械及临时设置。特别是将一些废弃的材料一定要集中堆放,将一次性材料边使用边清理。应当将砖料、砂石料以及砌体料归类好,将废料一用完就直接清理掉。严格来讲应该在施工现场建立起一套评分考核系统,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与考核,然后公布其成绩,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看到自己的成绩,然后建立奖惩机制,嘉奖成绩好的施工人员,惩罚成绩比较落后的施工人员,以此来鞭策施工人员遵守相关管理制度,来保障施工现场的文公施工工作。

2、生活卫生管理工人的整体精神面貌都是从他们的卫生习卫生中体现出来的,工人良好的精力和体力能保障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所以,人是决定建筑工程的成败的关键,施工人员一定要先解决自身生活和卫生问题,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施工当中去。具体要做的有以下几点:首先,应该为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设立简易的休息室,使施工人员在身体疲惫的时候及时得到放松和休息,并为施工人员提供充足的饮水设备,补充工人在施工过程中身体消耗的水分,要按时为休息室消毒,以免出现病毒传染的隐患。其次,将工人生活卫生纳入到工程具体的规划当中,配备专门的卫生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处理施工以及生活垃圾,使整个施工现场保持整洁;再次,要为施工人员设立简易的浴室,能够保证每个施工人员在每天施工完毕之后能够将自己身上的灰土及时除去,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3、施工现场周围环境保护应该在施工过程中保护周边的环境,特别是土方工程的施工管理当中,一定要及时冲洗车辆,避免污染路面和居民的生活环境。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古树或者发现文物,一定要及时对其实施保护或者上报有关部门,不能自主决定。与此同时应该对每位施工工人进行素质教育,在提升工人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工人的道德教育水平,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良的行为或者过激的言行,保障施工现场的整洁和文明。

三、加强文明施工检查的措施

1、定期检查施工管理机构应该不时地检查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监督其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了,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各职能部门的建筑工程检查活动,确保建筑施工各个部门能够安全、文明地进行施工。

2、检查方法在检查建筑工程文明施工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是不定期检查和周查的方式。记录每一次检查不合格的方面,然后在之后的检查中,重点检查相关负责主体,看上次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认真的整改。在这里也可以建立文明施工奖惩制度,将每个月详细记录的施工情况在月底进行评定,并将每月的文明施工情况进行公布,奖励得分比较高的员工和部门,惩戒落后的员工和部门。最重要的是指出检查中的不足之处,勒令重点整改,将整改之后的复查工作做到位。

3、奖惩的措施奖励文明施工的部门,可以酌情给予其物质上或者经济上的鼓励,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以及企业制度的人性化。对于指导屡次还不肯改过的部门,应该监督其对工作进行完善,并对其实施经济上或别的方面的处罚,让其能够明白公司的制度是必须要遵守的,并且文明施工是特别重要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完善的权责制度,将权与责具体分配到每个责任人或者责任部门。

四、加强对文明施工管理的实施措施

1、让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明确文明施工的重要性文明施工主要讲的是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并不仅仅是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的保护。所以说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训,并且对工程建筑工人进行全面的安全指导,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人为的安全隐患,保证建筑施工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下去。

2、运用目标管理方案施工目标管理,指的就是在施工之前对施工过程进行计划,施工过程进行完善、施工后期进行考核等。在制定施工目标管理方案的同时,应该根据具体的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目标管理方案可以为安全文明施工指明前进的方向,所以施工企业应该重视目标管理方案的设置。

五、结语

建筑企业奖惩制度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205-01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是将工程设计和成本估算落实的阶段,也是工程成本支出最多的阶段,实际成本估算的精确性很大部分取决于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企业应该意识到成本控制是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决定了是否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管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发现和解决。

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建筑工程成本的控制贯穿成个工程项目,其中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占成本总规划很小的比例,而施工阶段则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意识不强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无论是施工者、管理者还是决策者都参与其中,他们对于成本控制的认识程度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在施工阶段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与所有的参与者都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施工阶段仅仅考虑运用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材料来向市场抛出卖点,而不会对整体的工程项目统筹规划,选择恰当的方案进行实施,这种左式思想增大了施工阶段的成本,不利于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所聘用的施工人员往往具有流动性大和低素质的特点,大多数施工企业并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和财力去提升员工的素质,施工阶段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都不完善,因此其员工往往达不到企业对他们要求,施工企业的员工整体上都没有意识到成本控制对于建筑工程的重要性。

2.管理环节薄弱

建筑工程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促使企业占据有利地位,成本控制无疑是重要手段之一。施工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底下,管理制度不完善,往往不能有效的实施成本控制相关制度。由于成本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施工阶段很有可能造成顾此失彼的状况,一味的注重高质量的水准,而忽略了成本的控制。由于施工人员的素质达不到标准,在建筑材料采购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漏洞,从而造成材料采购方面的失误,直接影响建筑材料的管理效果。

3.施工方案不结合实际

我国建筑工程存在将施工方案的成本降到最低,从而增加中标的概率,但是却失去了施工方案的实际意义,这一现象造成的结果是施工方案与实际施工决策成为两张皮,促使施工阶段脱离了前期的施工方案的设定,不利于管理者在施工阶段对其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在施工阶段期间,管理者没有施工方案为依据,不利于及时发现在施工阶段的问题,将损失降到最低,从而增加工程项目不必要的成本。

二、施工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要将工程各个部门的管理与成本管理相互协作,有效的控制工程施工的成本。建筑企业应该建立自身的工程成本控制数据库,总结前者经验,避免失误的反复出现,具体落实到独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分为估算、规划、控制、核算、分析总结等各个阶段的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建筑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

1.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提升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意识

施工企业由于员工的流动性强和素质低下,直接影响施工阶段对于成本控制管理的实施效果。在短期内有效的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从而增强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意识,集体培训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措施。

施工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应该具有针对性,对于施工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其培训的重点应放在成本控制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对于施工阶段的操作人员,其培训的侧重点应在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等方面,以确保员工能够良好的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态度完成任务。

2.完善施工阶段的管理制度

施工阶段对于成本控制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是“有制可依,有制必依”的基本条件之一。成本控制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责权制度、监管制度和奖惩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建立健全的责权制度是为了避免出现两不管或重复管理的现象,从而导致项目实施的混乱;监管制度是为了保证施工人员贯彻落实上级下达的任务和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奖惩制度是为了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员工以积极的态度进入工作状态。三方面的制度缺一不可,全面完善成本控制的管理制度,确保企业上下员工共同完成项目的成本控制,从而对施工企业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例如材料管理制度的建立,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应该重视材料管理的制度。材料采购的成本是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管理力度,材料的储存、运输和使用进行严格的监控,从而增加材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的施工成本。

3.优化建筑工程的设计体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企业面临着市场激烈的竞争和日新月异的技术更新,其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经济条件和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制定主要从业主和自身企业两方面的利益出发,争取在达到业主对建筑工程的要求的前提下,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施工。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是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而施工方案科学合理的关键在于满足双方签订合同的条件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的规模、性质、场地状况和企业自身的施工装备、员工职业素质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勘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不只是商务部门的责任,它需要其他部门项目配合协作。企业在施工阶段做到有效的成本控制,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有利于提升企业成本控制的能力,从而降低建筑工程的实际成本,增加企业自身的竞争筹码,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黄金菊.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8)

[2]刘晓丽,蔡淑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刍议[J].山东工业技术.2014(3)

建筑企业奖惩制度篇8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1-0042-02

由于在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房建施工企业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施工技术,认真分析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并不断学习和创新施工技术,从而提高房建施工企业施工技术水平,促进企业升级与转型。

1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问题

1.1安全隐患

当前,房屋建筑施工中普遍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层出不穷,这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和热议的话题。造成房屋建筑施工出现安全隐患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四方面:第一,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工程相关操作规范进行作业,这是造成房屋建筑施工出现安全隐患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二,房屋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且也不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第三,房建施工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企业管理水平低下,施工现场混乱,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第四,施工所选用的建筑材料与机械设备不合格,从而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1.2施工技术管理不当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始终贯穿整个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房屋建筑施工成本、质量、进度等方面,还与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联。当前,一些房建施工企业普遍存在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偏低情况,造成施工技术管理不当,极易导致出现施工现场混乱,从而致使施工安全事故频发。

1.3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房建施工企业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有效地解决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安全隐患。加强施工安全监督,严格要求施工作业人员按照施工操作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加大生产安全力度的宣传,并大力开展培训教育活动,以此提高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及专业素质涵养与专业技能;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要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必须按照制定的管理制度执行管理工作;选用具备良好业务素质及了解材料与设备市场情况的采购人员,确保采购的建筑材料与施工机械设备均是合格达标,且还应在建筑材料与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时指派专业的质检人员进行严格的检验,再一次确保只有合格的材料与设备才能进行使用,从而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保障。

2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2.1施工流程管理

施工流程管理是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工程施工之前应做好施工图纸设计,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对施工材料与设备堆放位置进行明确,结合工程情况布运输道路,做好技术交底,聘请具备一定资质的监理企业对工程进行监督;此外若是房屋建筑工程为大型和高层建筑则还应对起重机位置进行合理布置。

2.2水电设施与材料、设备管理

房建施工企业施工前还应对施工所需的水、电设施进行合理设计与布置,例如电源选择、电力系统选择、施工照明用电;施工现场生活用水、施工机械设备用水、工程施工用水等。房建施工企业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便为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保障。对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管理,能有效避免材料、机械设备的过多浪费,从而进一步节约了工程成本。

2.3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又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施工前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竣工质量控制。以下就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简述:第一,施工前质量控制。房屋建筑施工前的质量控制主要就是对各种准备工作进行有效控制,例如施工组织准备、施工技术准备、施工资源准备等等。施工前质量控制对于整个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主要就是对房屋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亦是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连接纽带。第三,竣工质量控制。房屋建筑工程竣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安装的水电设施进行多次、反复的测试;整理验收资料;企业先组织自检,而后配合质检人员共同进行验收;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质量评定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

3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举措

3.1建立技术创新扩散机制

为了更好地推广创新施工技术,房建施工企业应建立技术创新扩散机制,以此来确保企业技术创新扩散速度充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企业技术创新扩散速度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效益的增长速度是成正比的,同时技术创新扩散速度又与其有关联的投资回收期是成反比的;因此,房建施工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扩散机制,从而有效控制创新施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3.2建立创新平台

房建施工企业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平台,以此为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提供必要条件,奠定良好基础,对关键技术进行专项的、长期的跟进与创新研究,并充分结合企业所制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以此为前提进行施工技术创新,从而促使企业获得优秀的成果。

3.3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为了提高企业施工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房建施工企业应加大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从而促使施工技术人员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并合理地进行运用。人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养,以期发掘更为优秀的创新人才,这能很好地提高房建施工企业的创新能力,以此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此外,创新施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十分重要,这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4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

房建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有效地奖惩机制能为企业的施工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于表现优秀的施工技术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表现恶劣的施工技术人员给予严格的惩戒,以此充分激发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创新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有效约束施工技术人员的行为。

4结语

总之,对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举措进行分析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对整个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房建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施工技术,从而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举成.浅谈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J].华章,2012,22:356.

[2]梁冰.关于我国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14:215、223.

建筑企业奖惩制度篇9

[关键词]eVa;全面预算管理;股东价值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2)04-0025-04

一、引言

中国企业预算编制的常规运作是从既定目标利润出发,经过目标由上而下的逐层分解,结合成本费用和收入的预测,再以基层经营和生产为起点,自下而上编制而成。这种编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制订全面预算管理目标采用传统的会计指标体系进行预算管理,可能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做出损害股东价值的决策。经济学家对利润的定义(即经济利润)为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总成本由显成本和隐成本构成。通常情况下,会计利润的计算只扣除显成本,可见其并不完全符合经济利润的定义。二是传统财务指标的数据都来源于财务报表,取得比较方便,也能够量化,但这些指标往往很容易出现问题,如管理者可以通过调整会计政策、控制研发费用等来调节会计报表的数字,从而粉饰会计报表中的净利润。可见,传统财务分析指标可能会使经营者因过分注重短期财务收益,而弱化了其追求长期战略目标的动力。与传统预算相比,eVa(economicValueadded,经济附加值)预算是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编制的,对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更有意义[1]。

二、eVa预算体系

eVa是1982年由美国斯腾斯特公司正式推出的,是目前在世界上普遍采用的一种企业绩效评价工具。eVa是指企业税后净利润减去资本成本的余额,它反映的是企业价值的增加或资本增加值。基于此,本文构建了eVa预算管理体系,见图1。

(一)eVa预算组织体系

eVa预算组织体系的构成见图2。

(二)eVa预算编制体系

基于eVa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编制从内容上不仅仅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几部分,而且还要将企业战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加以分析。该模式的预算编制起点和考核的指标都是eVa,管理者通过执行、控制、监督、分析和考评的程序来保证eVa目标的实现。eVa预算的具体编制内容如图3所示。

(三)eVa预算调控体系

对预算执行过程调控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及时有效的调控能更好地消除隐患、防范风险、规范经营、提高效益,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中国企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应建立一个预算监督体系对执行过程进行监控,但是,预算监控机构是无法对每一项有关的经营活动和经营活动中的每一个人进行有效监控的。因此,企业进行有效的预算监督应注意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监控。预算的调控分析体系主要包括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预算的调整和预算差异分析。

(四)预算考评奖励体系

eVa预算考评体系主要涉及考评方法和奖金制度的设计,预算考评分为对预算责任中心考评和个人考评两个方面。预算责任中心考评分为直接奖惩和按比例奖惩两种。直接奖惩就是明确一个奖金总额,责任中心完成就奖励;完不成就扣罚相应数额的“目标奖金”。按比例奖惩是根据责任中心预算目标的分值和相应权重,确定一个比例,完成或超额完成预算的,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奖励;完不成的,就会受到相应比例的处罚。激励计划的目标是每年“预期eVa增加值”,达到这个目标就可以获得“目标奖金”。基于eVa的奖金模型如下:

红利=目标红利+(ΔeVa-ei)

其中,ΔeVa是实际eVa增量,ei是预期eVa增量,两者之间的差额称为超额eVa增量。

从以上公式可知,目标红利只有在预期eVa目标实现后才能获得,并且“下不封底,上不封顶”。当公司或部门刚刚达到预期目标时,超额eVa增量为0,管理人员只能获得目标红利。

三、案例分析

a企业于2000年8月28日成立。该企业的一般经营项目包括承接室内外装饰工程、建筑门窗、幕墙、钢结构、机电安装及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安装、施工,消防设施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金属工艺产品的研发。公司主营业务为建筑幕墙与公共建筑装饰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备国家住建部颁发的《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等四项施工壹级资质证书,《建筑装饰专项设计甲级》、《建筑幕墙工程设计甲级》等两项设计甲级资质证书。

为了防止高速扩张规模导致“大企业病”,公司于2002年聘请了斯腾斯特管理咨询公司帮助其建立以eVa为核心的目标管理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将效益为中心升级为以经济增加值为中心,整个财务体系也以eVa为核心来做财务报表,并以此考核业绩。公司还基于eVa价值平台重组业务流程,建立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从而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管理体系和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在扩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体系的构建

a企业的预算组织体系由预算管理组织和预算执行组织组成。预算管理组织主要负责预算目标的确定、业绩的评价、激励机制的建立和预算的编制。由于财务部门在预算管理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委员会把预算管理办公室设在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编制、分析和实施控制,即把其作为预算委员会的执行机构。预算的执行体系为各基层责任中心,执行层要上下沟通形成预算目标,制定本单位的执行预算,并定期上报执行情况分析,接受预算管理层的考核与监督。为了提高预算的精确度,该企业除了建立和完善一级预算外,对一些重要的部门预算和项目预算建立了细化的二级预算。

建筑企业奖惩制度篇10

摘要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兴衰与成败,只有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本文深入探讨了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竞争力成本核算

一、成本管理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高速运转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但是归根到底还是成本管理好坏的竞争。因为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之间的管理模式、人员组成、设备配置、规模大小等等都相差无几,差别大的地方就是成本控制的高低。建筑工程项目将成本管理转成自己的优势,才能在众多的同行中出类拔萃,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企业项目管理的效率和企业实力,在竞争进入白热化的今天,进行成本管理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直接的途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利用最低标价中标已经是个残酷的现实,施工企业不努力降低成本,盈利空间就越来越小,甚至到最后亏损。施工企业项目是成本的集中点也是最基层的经济活动,也是成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成本管理增强了企业本身成本管理得理念,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施工企业项目实施成本管理,必然会给企业增加创利能力,同时还会有效的推动企业的管理体制,带动企业机制的变革,使得施工项目中的所有员工,从项目经理到一线施工人员都围绕着降低成本在努力,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成本管理推行中常见的问题

1.成本认识不足

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主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来实现,因此,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组织人员,而不是单纯的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目前,项目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但实际上缺乏全员全过程的思考,如:生产组织人员经常会因为盲目的赶工程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这就导致了窝工现象的产生,从而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后,由于技术人员对现场各个方面的数据不精确,则会因为材料的多次倒运增加不必要的费用,经济成本则大大加大。由此可以看出,工程的财务人员只是工程成本的管理人员,而并非工程成本的主体。因此要搞好工程成本管理,首先就要在管理认识上走出误区。

2.中心划分问题

大多数施工企业项目责任中心划分不科学,不便于核算、考核和兑现。有些项目部只是在财务部、计划部、物资部和工程部建立了责任中心,设计成本管理工作的人员只是科室内部的工作人员。甚至有些项目更是离谱,只是建立了一个成本中心,工作人员是随便从几个科室叫几个兼职。这样的划分非常不科学,很不利于成本的核算。责任中心的划分不是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而是应该考虑到成本归集的便利性和完整性,因为责任中心是成本归集最基本的单元。

3.成本台账建立问题

有些指挥部和分部未建立成本管理台账,只是有一些笼统的成本分析报告,有些项目部建立了台账,但是不能进行实时的更新,不能反映当期及累积成本管理情况。有些施工单位台账不直观或者过于繁琐,不便于填写和管理。台账是辅助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应该做到简洁明了,数据及时更新。

4.奖惩兑现的文件体系和兑现问题

很多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分部没有奖惩兑现文件,或者有文件,但文件规定过于笼统,考核指标不具体,很难进行奖罚的确认,不便于实际操作,不能客观反映实际情况。这样就造成了施工企业的个人业绩与收益实际并没有挂钩,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导致成本管理开展缓慢。甚至可能导致成本管理系统的瘫痪,使得成本流行成为一种形式,不能使每个人都积极自愿的投身到成本管理中来。许多施工企业在测算项目的目标成本时往往由造价员以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为依据,参照定额消耗量及市场信息指导价计算其分部分项工程直接费,而工程量基本上参照投标书中的工程量清单数量,而未在测算目标成本时重新核算施工图中的数量,未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进行项目单价的组价。这样制定的目标成本往往是不精确的,对项目的成本控制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

5.成本核算体制不完善

在传统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经常会由于业务人员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成本分析报告而导致其无法发挥成本的管理作用。而这也是由传统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不当所造成的。因此,由于在成本管理中缺乏对事先的预测和过程控制,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不断的出现问题。一旦财务账面上的成本超出了预算结果,没有任何补救的方式。只能“硬着头皮”的继续或者停滞不前。因此,这种管理模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项目成本管理也不例外。成本管理体系中项目经理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成本管理及项目效益方面对施工企业(总经理或董事长)负责,其它业务部门主管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都应有相应的责任、权力及利益分配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加以约束和激励。

6.全员过程的成本控制执行不力

大部分施工企业已经非常重视成本管理,但是往往只局限于在成本预算上控制成本,却忽视成本过程控制。为了实现短期成本目标,采取急功近利的措施,不顾工程项目的质量,资源投入不足或是不进行及时的技术更新等现象频发。成本控制过程中出现问题,很多时候不能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导致一类错误重复发生。项目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和控制,项目效益是靠大家创造的。但是目前,我国的施工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实则不然,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去控制的,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

三、加强成本管理的对策

1.加强全体员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

成本管理不同于传统的粗放型的管理,它是一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施工企业要转变员工成本管理的意识,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施工企业的领导在开展工作时要以成本效益观念为指导思想,将成本管理观念深入到所有员工心中,培养员工成本管理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员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的各级负责人是推行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但并不是所有责任的负责人,各个业务人员必须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全员负责、全员行动。

2.明确责任中心的责任和划分原则

实行成本核算,要对每个责任层次所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明确的责任范围划分,这个能够使各个责任层次严格控制的活动范围称之为责任中心。责任中心作为成本核算的主体,其建立要科学,规范、无责任交叉,要本着“负责什么,就控制什么”的原则,以责任中心负责人为主要责任承担者来建立。同时,要注意划清责任、独立核算的原则。建立责任中心实际上就是对项目成本的一种分解,不论哪一个层次的责任中心,都要做到能清晰界定责任范围,便于核算、考核和奖惩兑现。

3.完善施工企业台账管理

施工台账的建立,有利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提高成本管理的清晰度和透明度,更有利于明确成本管理的经济责任,因此完善施工项目的台账管理对于推行成本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成本中心编制成本管理台账格式,要分为局指和分部,托管项目可参考分部的格式填写。各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修改、补充完善,目的是做到精益化管理。开展信息化管理的项目,如果信息化台账可以利用,则利用信息化管理台账。

4.定期进行成本核算与控制

施工项目部与成本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开展成本核算与控制,对工程预算成本、计划成本以及相关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类对比,对产生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这个过程是开展成本管理中难度最大的工作,涉及到管理的方方面面。成本管理的核算与控制一般按月进行,如果实在困难,可以按单项,即在人力资源有限时,可以不必抓全部,而只选择其中的重点单项,或者每月搞一个重点,逐步做好,全面推行。

5.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奖惩措施

没有奖惩就不是成本管理。健全施工项目部得激励约束机制与奖惩办法对于加强项目过程控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创效力度,激发项目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项目部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结果应与成本管理相挂钩,在保证安全、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在原来上级责任预算的基础上,根据项目有新的效益增长或成本降低来进行业绩考核。成本奖励基金的提取以成本管理创效收益额(或成本减低额)为计算依据,按一定的比例提取。考核应当每月进行一次,根据指挥部当月成本分析资料,对分部的所有责任中心进行考核,按照创效收益的情况对分部各责任中心及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奖惩,指挥部对应部门按照各分部的平均奖惩额发放成本考核奖。

6.完善成本核算体制

为了确保成本核算数字的精准性,必须建立健全成本核算体制,规范施工项目与成本的基础工作。加强对成本原始记录的管理,落实经济责任。其中,有关企业的各项资金收入、支出、税费、物料等情况,都应做好手续凭证,其支出、周转、验收等环节都要记录,避免出现收支不清、成本核算无据可查的现象,为企业成本核算提供重要的数据保障。随着现在企业的大量建立,因此在对待企业成本管理中也就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随着世界的进步,时代的不断变迁,传统的成本管理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最大利润的需求,因此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建立起一个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把各项工作都落实到责任负责人上。坚持责任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完成任务较好的项目部门给予相应的鼓励,相对的,对于未完成任务的的项目部门,在调查一定的原因后,总结相应的教训,然后给予一定的惩罚。因此,建立一个健全的成本管理,各个工作落实到责任负责人身上,对改善企业成本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强化经济责任制度,形成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项目成本管理体制。其核心内容就是界定成本控制过程中“责、权、利”,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四、结束语

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成本管理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是一项可以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管理方式,虽然在推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与挑战,但是施工企业不能放弃努力,更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才能将这项艰巨且复杂的成本管理任务完成的更加出色,才能给施工企业成本效益的提高,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巩云雪.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