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5:49

传统文化素养篇1

在西方文化泥沙俱下涌入中国的今天,让学生构筑起健康的民族文化心理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在日常学习和教学中该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呢?

一、与传统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拓展传统文化的深度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

从当前世界的教育趋势来看,各国都很重视传承本民族的经典文化。中国语文教育界出现的“传统回归”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对民族经典,特别是传统文化作品的重视,已经成为语文教育专家们的共识。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学生成长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如:天下为公的理念,积极入世的态度,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志向,无为无不为的人生智慧,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行为能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处世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宠辱不惊、杀身成仁的正气……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影响了无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小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

二、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促进人文素养的提高

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指的是把传统文化纳入语文教学时要注意和学生的精神、人生发展需求和谐结合起来。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古人曰:“和易以思。”,只有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传统文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应互为对象,平等主动,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故应激励学生大胆发言,使其平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烁出智慧的光芒,让每个学生都切实收获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的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

语文教师要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要责任,要审慎、准确地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谨慎选择适合学生消化、吸收的传统文化。时代在变化,审视传统文化经典的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经典也需要重新审视,经典必须经过再加工、再分解传递给学生。我们语文教师要将一些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作品拿来进行全面“透视”,看一下“经典”里究竟有多少真经典,“经典”中的经典是什么,然后将一部分有价值的“经典”内容挑选出来提供给学生。

传统文化素养篇2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传承;职业素养;《论语》

1职业素养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大批高素质技能型,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学制较短、学时较少,很多院校存在“重技能、轻人文,重实效、轻价值”的倾向,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却忽视学生的职业素养,而职业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职业素养的概念有3种定义方式:一种是概括式定义,认为职业素养就是职业人在工作中体现的符合职业要求的综合品质;第二种是分类式定义,将职业素养分为专业素养与非专业素养,或者显性素养与隐性素养;第三种是具体化定义,明确职业素养的具体内容,如文明守纪、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善于沟通、忠诚意识等[2]。几种定义方式的角度有所不同,但基本点是一致的,都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表现的品质,是从业者按职业规范和要求养成的作风和行为习惯[3]。职业素养的培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职业素养的高低既体现了从业者对岗位要求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也和从业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密切关联,并直接影响从业者的岗位工作业绩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近年来企业的招聘要求和反馈信息来看,企业招聘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看重学生的职业技能,更看重综合职业素养,如道德操守、职业态度、团队精神、责任意识、沟通能力、行为习惯、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企业通常允许新人技能的欠缺,但要求职业素养要好。职业素养具有普适性和稳定性特点,是无论何种职业何种岗位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在长期的学习和训练后就会积淀内化为个人的综合品质和行为习惯,因此一旦养成就会相对稳定[4]。在传统文化经典教学中阐释职业精神,是当下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素养培育的良好途径。以《论语》为例,这部传统文化经典蕴含了深刻的处事履职之道,适用于各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下面以《论语》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传统文化经典教学中阐释职业精神,培育职业素养。

2《论语》对职业素养培育的启示

2.1培养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人们通过学习或实践形成的对职业的认识、情感和态度,是否具备职业意识是职业人生存与发展的前提。职业是从业者获得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获取相应报酬的平台,大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对职业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知,养成敬业爱业的情感和态度,并学会根据发展需要来选择职业。在职业教育中要让学生认识到,职业就是立身之本,作为职业人要爱业乐业敬业。高职学生作为即将入职的新人,要理解职业人和学生时期的不同状态和承担的不同责任。《论语》里有多则语录谈到要“敬事”,如“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虽然《论语》具体语句里的“事”所指不同,但迁移到职业教育中,都可以理解为职业、事业、工作,“敬事”就是对职业有敬畏的态度。在职业选择上,孔子在不违背“道”的前提下,赞同追求高薪,他并不鄙视在世俗观念中认为低下的职业,他认为如果找不到待遇优厚的职业,那么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种择业理念在今天仍然有参考价值。

2.2培育职业道德

《论语》作为儒家教育理论的经典论著,十分重视人的品性道德的培养。“道”与“德”二字在《论语》里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这两字在具体的语句里含义有所不同,但放在职业与做事的语境下,都指要有道德、守原则。在《论语》里,适用于职场的好德行还包括“忠”“信”“慎”“敏”等,“忠”即忠诚、忠实,“信”即诚实、守信,“慎”即谨慎、慎重,“敏”即敏捷、勤勉。如“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告诫学生工作不要懈怠,处事要忠诚,这体现了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敬业精神,也表现出一种乐以忘忧、乐此不疲的可贵的从业境界;“为人谋而不忠乎?”,提醒学生与人交往要忠诚、诚信、善待他人;“敏于事而慎于言”,告诫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要敏捷勤勉,谨慎出言,不可轻浮妄言;“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教育学生要讲信誉和守诺言,如此方可取信于人,获得认可。《论语》中关于道德的训导语录很多,核心是教育学生要做有德之人,恪尽职守、合法守道、忠诚奉献、诚信合作、勤勉聪敏,拒绝唯利是图、不讲是非原则、懒散等不良德行或习性,这在现代职业教育里仍然有重要意义,因为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职业发展的基础。

2.3注重职业规划

孔子非常重视“志”,即志向,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改变,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改变。由此可见“志”的重要性。在求学路上,“志”是求学目标。在职业生涯,“志”是职业理想,也是职业规划。孔子认为,立志要早,珍惜时光和机会,他说自己年少时就立下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既倡导一个人要树立长远的志向,也支持学生做符合实际的近期职业规划。孔子认为志向重要,但不能光有志向,学习也重要,怀谦敬之心向“善者”“贤者”学习,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高职教育中,可以通过教授《论语》,让学生注重职业规划,一要树立职业志向(职业理想),既要有长远规划,也有务实计划,便于逐渐接近职业理想;二要强调职业志向的一致性,虽然职业每个阶段的志向有所不同,但大方向应一致,便于职业发展的衔接与进步;三要通过不断学习获得职业成长。

2.4遵守职业礼仪

职业礼仪是人们在职场中应当遵循的系列礼仪规范,遵守职业礼仪,有助于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促进职业发展。然而,当今很多初入职场的大学生缺乏礼仪意识和礼仪常识,导致形象失仪、言谈失礼、举止失范,以至于职业形象受损、职场受挫。孔子非常重视礼仪,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在《论语》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一是提高学生礼仪意识。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指朴实、朴素,文指文采、华彩,文质彬彬是指二者配合得宜,要求学生既保持质朴的内在品质,同时也注重文采的表达。在现代职业礼仪教育中,可以引申为既要有内在的礼仪精神,也要有文雅得体的礼仪形象。二是培养学生恭敬的礼仪态度。对待礼仪要有恭敬的态度。如“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有了恭敬之心,就会慎重处事,依礼行事。三是培养学生具体的礼仪规范。《论语》中讲到的礼仪规范比较全面,包括服饰礼仪、饮食礼仪和行为礼仪等,《论语》强调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四时有别,居家、社交和工作服饰要区别得体;饮食方面强调谦敬长者、节制适度,如“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行为诸方面皆要合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些都适用于职业礼仪素养教育。

2.5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职业行为习惯是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非常重要。《论语》重视实践,对“行”十分重视。一是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如“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在职业活动中,不能坐而论道,要积极、有效行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职场中的管理者而言是很精辟的论断。二是处事敏捷,谨言慎行。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言不可轻浮,做事要沉稳敏捷。三是学习和思考结合,学习和兴趣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职业人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因为职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学习是职业人应当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习得新能力方能获得职业的持续成长。

3在传统文化经典传承中培育职业素养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正如报告讲到,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更基本和更持久的力量。在职业教育中,要怀着高度的文化自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工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包含很多对现代职业教育有价值的资源值得我们挖掘。以《论语》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经典对现代职业素养教育在多方面具有借鉴和启发价值。如何让高职学生在传统文化经典学习中养成优秀的职业素养,在教育教学中做了以下探索和实践。

3.1在职业教育教材和课程体系中融入相应内容

编写职场人文素养课程相关教材,在阅读模块纳入《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篇目,进行阅读指导。我校把人文素养课程纳入高职必修公共课程。课堂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诵读《论语名句》等国学经典篇目,在阐述原文的基础上联系职场实际案例,引导学生领会其中蕴含的职业精神。课堂教学中较多运用案例法和讨论法,指导学生联系实际发现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现代意义。以《论语》中的“德”为例,如果仅仅阐述“德”的涵义是比较枯燥和抽象的,学生会觉得离现实有一定距离,但引入职场中关于职业道德缺失而导致个人职业及企业发展受损的真实案例,学生则会兴致盎然,深刻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3.2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文化活动

开展传统文化专题活动也是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及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中华经典朗诵会、小品表演、主题辩论赛、研讨会等都是很好的形式。中华经典朗诵会对于学生诵读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辩论赛和研讨会设置主题,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通过各个角度的发言理解经典作品的思想。小品表演可让学生当编剧,把经典文段的思想融入现实的故事情境中,生动形象地演示出其中的价值导向。以我院为例,曾举办专题小品晚会,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把当下校园和职场中的一些矛盾事件编成小品,把传统文化经典的思想及语句编入其中,使之成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钥匙”。小品表演深受学生欢迎,效果甚佳。这种形式创新了高职校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氛围中既领会了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又培育了职业素养。

3.3建设传播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网络平台

在高职院校,可充分发挥现有校园媒体平台,如校报、广播、校刊等的作用,传播中华文化经典作品。以校报为例,开设副刊专栏,介绍传统文化经典,讲述古今故事,传播人文精神和职业理念。在新媒体和信息化教学迅速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要适应时代需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经典与职教”资源库,通过经典阐释、案例解析、议题研讨、教学视频、情景剧展演等多种形式把经典资源与职业教育衔接起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

传统文化素养篇3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传统文化;意义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四大功能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最为重要的载体与对象之一,深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是当代大学功能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全国高校中,工科生的比例要多于文科生和理科生,2015年我国工科在校生数量总计约1072万,位居世界第一,无疑工科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在工科院校,由于人文学科的处于弱势甚至缺失地位,工科大学生接受的人文课程熏陶相对较少,同时由于工科大学生长期接受工科教育所形成的重视实用、重视客体的思维方式,使得工科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不能正确认识到作为工科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意义。笔者结合工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四个认识误区,解读对他们加强传统文化素养的意义。

一、留住经典,传承爱国基因

认识误区之一:中国传统文化陈旧落后。在大学生活现象中,所谓过圣诞节、情人节乃至万圣节早已不是时尚,而已成为大学生中的一种新传统,外国歌曲、戏剧等艺术形式备更受大学生追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渐平淡没落,京剧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无人问津。究其原因,一是开放中的中国与世界同步,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已不再是初来乍到式的体验,而是得到了全方位的融入。二是由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科学技术发展的落后,在工科高等院校绝大部分的工科专业知识体系都来自于西方,易使工科学生产生中国传统文化陈腐落后、非科学和不产生工科科技的印象。三是工业生产的全球化,使处于产业技术领域前沿的工科学生更易于接受国际化的文化。四是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工科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是以知识点为主的应试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系统了解和深入思考的能力,进入大学阶段后工科学生的思维深度加深,但工科院校对传统文化教育投入较少甚至缺失,使工科大学生仍然无法补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缺失,仅抱持固定的思维而不能正确全面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全球化时代和社会加速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衰落是整体社会现象,并非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独有现象。在全球化时代下,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极度深化,西方文化话语权与流行度在全球化中占据优势,要避免文化全球化变成文化西化的趋势,就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守住根和魂。“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是在全球化浪潮下保持文化独立性的根本,缺乏传统文化素养,就割断了个体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将直接动摇个体爱国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接受技术知识本身就多于人文艺术知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又相对较少的工科大学生而言,这种危害与影响显然会更为明显。而工科生作为大学生中的最大群体,其精神价值取向对国家民族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加强工科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教育,首要目的是通过使之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经典所蕴含的精神内化,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陶冶心性,涵养人文情怀

认识误区之二:中国传统文化不产生实用价值。这一认识误区,主要因工科学生对于知识价值判断的坐标是以“实用”为中心。工科是研究应用技术和工艺的学问,其最大特征是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原理来解决问题。以更为高远的工科视野思维来审视人文科学,会肯定人文学科对科学产生与进步的影响,但对于大学阶段的工科学生而言,其思维更多尚停留在实用主义、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的就事论事阶段。所以我们往往发现工科学生对文史哲等人文科学的质疑是“有什么用?”,即认为人文科学不产生具体实际可见的效用价值。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主体恰恰是人文知识和精神财富,又多以文言文的形态存在。所以工科大学生往往会产生中国传统文化既读不懂、又没有用的误解。工科学习的内容是工具理性,是实现人的目的的手段、方法和途径。而人文社会科学则代表价值理性,是人自身内心的观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工科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所研究的对象,与所建构的思维均偏于客观,并不能用来调适人类自身的情感理性和人际关系,而这恰是人文科学的价值所在———解决人自身的问题特别是心灵的问题。具体到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心态与情怀始终无可替代的共鸣。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以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来抒释心性陶冶情操,不仅有利于他们涵养人文情怀,砥砺性格气质,其认同感与接受度也会更为贴近。例如最为典型的“儒道互补”心态,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从小就接受文化典籍的训练,熟悉并受儒道二家的思想薰陶,很多人形成儒道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即一方面受儒家孔孟思想的影响,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赶,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以天下为己任;另一方面又受道家老庄哲学的影响,遇到挫折时采取超然和通达的态度,顺应自然而不刻意强求,能够安于平淡和自得。“这种两重素质使得士君子的生命富有弹性,他们用儒家进取,用道家调节,形主义与自然主义交融的风格,可以适应顺境和逆境的转换。”对于以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工科大学生而言,如果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类似哲学精神,对他们的生活态度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指导。又如中国古典诗词等文学遗产,其阅读感受既是一种审美,更是一种基于民族普遍心态的情感共鸣,中国书画、戏曲等艺术形式,强调韵味、虚实,无不都体现出独特的中国风格的美学观念,学习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对于以面对枯燥数据与冰冷技术为主的工科大学生,无疑能起到巨大的精神调节作用。

三、积累智慧,储备管理经验

认识误区之三:工科大学生工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工程技术,用不上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这一误区的原因,一方面同于前文所述是以“实用”为价值坐标来衡量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作为在校大学生还缺乏对职业发展的远见。工科大学生就业初始,必然依靠技术为主,终身以工程技术为业者也不在少数。但对于工科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而言,更为高远的规划应是由技术层逐步转入管理层,从技术人员走向中高层管理岗位的职业转变。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技术更新换代剧烈将逐步超出其所学知识范围,另一方面从技术走向管理则能利用懂技术的优点对管理进行优化,是实现个人与单位共赢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发展。管理工作不同于技术工作,管理工作既要处理一些技术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组织单位成员有效完成目标。管理的知识、经验,有许多内容可从中国传统文化别是诸子思想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借鉴。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工科大学生在掌握工程技术专业之余,如果从大学阶段就有意识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中积累借鉴智慧,对未来走上管理岗位将是一种极大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工科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会其正确的思想精髓,而非皓首穷经熟悉知识点。一是要善于活用中国传统文化并转化为当代应用。这一古人为我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无论是正史还是戏曲小说都可从中汲取大量经验,如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本身就是从历史事实中学习治理经验。清代开国与皇太极等人大量运用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计谋不无关联,也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的典型。[4]二是不能食古不化或歪曲误读。如对于儒家思想,应当借鉴其“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即注重规则和表率、要把握宽严与平衡、用人德才兼备)的管理原则和“致中和”(《礼记•中庸》,即中庸和谐)的管理愿景,却不能去纠结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纲常。又如学习老子的“无为之治”,绝非无所作为,而是指不妄为,顺乎事物发展规律去管理。

四、补充专业,联结中西知识

传统文化素养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素质途径

一、传统文化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好课程。中华民族不但拥有广阔的国土、秀美的丛林、壮丽的山河、勤劳勇敢的人民,而且拥有光辉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与讲解,可以培养其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还可以让他们了解过去祖辈们所创造的辉煌文明,让其明白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需要他们这一接班人不懈地拼搏与争取,在无形之中增强了大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树立良好思想品德

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德育培养的思想教材宝库,其根本内容就在于教育人、引导人以及塑造人,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善良、正直、有价值的人。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讲气节、讲礼仪、讲奉献等道理,更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有助于其建立优良的思想品德。

(三)培养认真务实心理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讲究严谨治学、韬光养晦、虚心请教、务实致用等一系列治学心态。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能够很好地克服当前大学生浮躁的心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与实践态度,对于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是很有益处的,尤其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认真务实的求学心理。

二、传统文化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素质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人文素质则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类在文学、历史、政治、哲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综合素养。人文素质从本质上讲就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人文素质是个人外部状态与内在气质的综合性体现,更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表现。人文素质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关键素质,而当代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其具备做人的基本品质与素养。

当今大学生由于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内心压力剧增,加之高校教育急功近利的现状,致使部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缺乏扎实的人文知识。人文知识主要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历史、道德等人文方面的基础知识,这一系列知识是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与要求。而当今大学生在此类知识的掌握方面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缺乏宏伟的志向、意志力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急功近利、心态浮躁、拜金主义等多方面。二是家庭与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相当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其多在长辈溺爱中成长,久而久之养成了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盲目消费、过度享乐、不懂合作等消极习惯。这类问题不仅与家庭教育紧密相关,同时也折射出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尤其是高校长期重技轻文的教育观念,致使大学生虽然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与高超的操作技能,但却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社会观。所以,提升传统文化教育中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当前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三、提升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具体途径

(一)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我国传统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时间的洗礼,具有深厚的人文根基与底蕴,在世界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精神、爱国、团结等教育的最佳素材与资料,尤其是中华民族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优良传统美德,对强化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在课程安排方面,应该将传统文化教育设置成公共必修课,让广大学生认识、了解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树立人文意识。所以,促进传统文化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极其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编写科学的传统文化教学教材

中国传统文化科目在多数高校中只是被作为选修课,而且对其教材的编写也未予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通常所用的传统文化教材,有些过于专业与繁杂,而有些则又过于简单与贫乏。这些极度不认真、不负责的教材编写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编写符合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是当前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学所急需解决的任务之一。另外,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糟粕部分则要予以科学地摒弃,例如,专制色彩浓重的“三纲”以及性别歧视的“男尊女卑”等思想都要坚决舍弃。同时,在讲授传统文化的时候要结合当今时代的特征,适当地予以变通,促使传统文化能够最大化地为我所用。总之,传统文化课程教材的编写不能过于呆板,应根据时展的需要,讲究科学地融会贯通,进而使其更好地为培养现代化人才所服务。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板书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等都是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所必需的手段,而要想激发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就需要采用更多形式的教学模式。比如,开展讨论活动,让学生相互探讨、切磋传统文化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定期让学生撰写传统文化方面的论文,鼓励其围绕课题进行实际调研,搜集相关的资料、数据、文献等,丰富其人文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著名的传统文化遗迹或遗址,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气息与韵味,领略古代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经久沧桑之感,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情。

【参考文献】

[1]王克奇.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思索和教学实践[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

传统文化素养篇5

【关键词】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17-0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积淀下来的丰富的精神财富,其中包含着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但它告诉我们做事的原则,对它的继承是当代人安身立命之本。然而,在当代的高职生身上往往缺少这些营养,本文就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原因作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求同仁赐教。

一、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的表现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笔者对广西区内的几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年级既有一年级,也有二年级、三年级,调查的专业既有文科类专业,也有经管类专业,还有工科类专业,样本是比较真实的。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问卷2850份,有效问卷2783份,回收有效问卷占发放问卷总数的92.77%,本次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掌握、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美德的理解与践行、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渠道等四个方面,此次调查结果如下:

(一)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情况

我们就高职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四书、五经、六艺的了解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具体见表1、表2。对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知之甚少,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老子、庄子、墨子、董仲舒不了解,曾读过《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史记》的人较少,分别是7.8%,15.2%,28.4%,32.5%。

以上数据表明:当代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是知之较少,甚至不知,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缺失传统文化成分。

(二)对传统美德的践行情况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概括,这些传统美德对于我们今天建立一个和谐、互爱、理性的社会有促进作用。当代高职生对传统美德践行如何,我们就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是否主动帮助同学、是否能做到诚实守信,不欺骗别人等问题作了调查。结果见表3、表4。

从表3、表4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就助人方面和诚实守信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践行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但也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够履行。在其他美德的履行情况则不容乐观,有部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较紧张;有些同学对人对事不能公正合理的对待,而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部分同学不知礼,不守礼,不行礼,对长辈、老师失去了最基本的礼貌,进办公室不敲门,穿拖鞋;有的同学处事不理智,易感情用事,对待父母不是敬奉而是苛责,对待兄长缺乏应有的尊敬;有的同学有时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而不惜损害集体的利益。还有的同学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埋怨对方并积极进行反击,甚至动用武力解决,对待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毫无包容之心,做事缺乏果断,缺乏谦让,凡事都要争。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见表5、表6)

由表5、表6可知,高职生对传统文化持认同的态度较高,有67%认同或非常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但也有30%多的表示不认同。表6所示,有45%的学生主动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但也有半数以上的同学没有主动去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对于“你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问题,有8.35%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全盘继承;60.48%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批判继承;25.63%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时间久远,内容飘忽,没有必要继承;16.54%的学生表示不关心也不认识。

(四)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渠道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学生获取某一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见表7。

传统文化对个人的帮助问题,5.6%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8.4%的学生认为帮助比较大,45.5%学生认为帮助一般,30.5%学生认为帮助不大,12.5%的学生没有感觉。

二、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原因分析

从以上调查数据不难看出,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呢?笔者将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1.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负面影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当下对中国社会包括高职生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高校的扩招,生源减少,高职院校又是最后一批招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学生基础较差,在搞研究、学理论方面高职生比不过本科生,他们在高职院校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学到一门技术,将来可以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这导致许多高职生在学校学习中只关心经验积累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2.浮躁心态导致学生对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产生逆反心理。随着科技、网络的迅猛发展,当前社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进行大的调整,社会氛围充斥着浮躁之气,部分高职生存在浮躁心态,他们做事无耐心,沉不下去,做什么都图来得快,不费劲,不费时就好。而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哲理深奥,需要用心体验,用脑思考,对于浮躁的高职生来说学习传统文化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心理上极易产生抵触情绪。

(二)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一是父母的教育观念。在不少家长的意识里,家庭教育的成功似乎就是小孩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优秀、考上重点大学,找到体面的工作。所以家长们关心较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而对小孩的品质教育则重视不够,对小孩进行一些中国传统美德教育就更少。二是父母自身水平。父母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可以说是孩子学习的一种资本,目前高职生的父母大多数是50后、60后,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很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所以,对孩子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2.学校因素。第一,中小学应试教育所引致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高中一直是应试教育,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学生考试分数的多少,随之而来的课程设置是考什么学什么,而传统文化教育不是考试的内容,学生在此阶段的学习中很少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第二,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存在认识误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突出技能性、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个培养目标不是说不准确,但由于人们理解的不准确,在执行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人文的做法,把高职院校当做“职场训练所”,在教学上基本上是纯粹的专业技术教育和技能训练,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往往被忽视,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缺乏主动性,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自然也就欠缺。第三,课程设置缺乏相应的传统文化课程。据了解不少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大致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四大部分。公共必修课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思想概论、道德与法律修养),计算机、英语、体育、心理素质训练、军训等课程,公共选修课理应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课程,但由于学校教师资源的短缺,开课教师只是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自身的特长而非学生的需要开设的课程,一般较少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就较少,导致高职生传统文化的缺失。第四,高职院校师资薄弱,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和教育质量。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趋向年轻化,他们本身就没有较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自身传统文化功底肤浅,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也影响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

3.社会因素。第一,社会用人标准的偏颇。从近年来企业招人的情况来看,不难发现,掌握一门技术,如计算机操作、英语口语的人比较受到企业的青睐,而技术一般,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找工作则并无优势,这无形中强化了重专业、轻人文的思想。第二,快餐文化的影响。所谓快餐文化是只追求通俗、速成,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的文化现象。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网络的发展,快餐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并成为一种时尚,传统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受到冲击。

三、提升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之策略

(一)学生个人层面

要提升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学生本人是关键。高职生首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不良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价值观。其次要学会自我调节,使自己保持平稳的心态。文化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如此,要静下心,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把它转化为自身的营养。

(二)家庭层面

1.转变家庭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教先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同样,一个人修养也应从家教开始,因此,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父母要把成人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特别是要让小孩了解中国传统美德的相关内容并将其继承和发扬。

2.父母要自觉提高自身的修养,起好表率作用。作为父母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传承好我国的传统美德,在处理家庭人际关系中体现传统美德,做好子女的表率。

(三)学校层面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爱因斯坦说得好:“我们切莫忘记,单凭知识和技能并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幸福与尊严。”因此,高职教育的理念不应是只给学生传授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是要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先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即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是育人,而非制器。

2.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设置。课程是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载体,学校应从学生长远发展考虑,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完备的基础上,加大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首先,开设一些基础的传统文化课程,进行通识教育,如大学语文,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其次,开设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选修课,如以中国古代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课程,开设中国优秀古典文学作品鉴赏课,通过这些课程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从中得到丰厚传统文化的滋润。

3.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就需要提高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水平和深度。首先,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开辟多渠道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例如,可以选派教师到其他高校进行学习,或是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造就一批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其次,学校制定相关政策,邀请校外文化名人,名学者作为兼职教师到学校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充实教师队伍,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4.拓宽传统文化教育渠道。邀请专家到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开通校园网络、BBS、博客、宣传教育专栏,通过一些影视节目平台宣传传统文化,让校园充满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从而使学生可以从多方面真正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正如张岱年所讲:“如果一个民族具有优秀文化传统,而人们对之无所认识,也就无从萌生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

(四)社会层面

1.完善保障体系,确保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落到实处。所谓保障体系是指保障文化传承良性运行的制度、法律、政策、措施,以及民间传承机制等方面构成。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制度作为保障,因此,国家有关部门要建章立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具体的措施,如“完善名城、名村、名镇保护制度,完善非遗传承人保护条例,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实施办法;保证传统文化传承的经费投入;如建立统一机构,交流传承经验,宣传传承典型,营造社会氛围等。”

2.政府利用传播媒介的优势大力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当代社会传播媒介资源十分丰富,既有传统的媒介: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又有现代的传播媒介:个人博客、QQ、电子期刊、视频网站、移动电视等,高职生传统文化知识大部分是来源于影视、网络等媒介,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各个媒介资源进行整合,并根据各个媒介的特点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多层面的报道,营造一个浓厚的传统文化宣传氛围,唤起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3.完善人才评价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综合性的人才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开型、经济型人才,因此,应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既要强调专业技能水平,也要考虑人的品质,即德才兼备,而且应把品质放在首位。因为一个人能力超强,如果他的品质不好,他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性就越大,一个人的技能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可以提升,但一个人的品质一旦形成也就难以改变。

综上,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社会各界要想方设法提升高职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使之较好地承担社会建设的重任,正如张岂之所说:“作为中国的学生,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没有自己传统历史文化的武装,是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的。”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内容的核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2]段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传承体系建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3]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

【基金项目】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LSZ2010C004)

传统文化素养篇6

关键词:农村教师传统文化素养

一、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概况

在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较城市比较落后,科技也比较落后,人们的素质较低。我们的父辈、祖辈甚至是没有受过教育,因此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养农村教师是当务之急。自从一九八六年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我国孩子受教育权利得到了保证。但是对于农村来说,没有专业受过培训的教师,有些教师是临时上阵,观念落后,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正确的教学方法,甚至职业倦怠。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国家进行了新农村建设,逐渐重视孩子的教育,并且紧抓孩子的教育,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壮大师资力量,因此农村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二、农村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一)提高农村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

1、教育改革的需要

从2001年开始,我国不断进行课程改革。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取代陈旧的课程内容,而原来的教师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提高农村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势在必行。

2、科学本质的要求

科学是丝毫不能含糊的,是严谨的,农村教师因为本身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对科学的探究也无法深入,甚至某些教师传授给孩子错误的知识内容,反而误导孩子的学习,所以需提高农村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让孩子接受正确的思想。

3、农村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我国实行三农政策,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农村的教育自然也逐步提上日程,国家关注学生的发展,努力培养人才。

4、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看重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包括孩子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孩子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是21世纪真正需要的人才,而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主要依赖于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拥有较高教学素质。

由此看来,提高农村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二)提高农村教育的传统文化素养的措施

对于农村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村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教育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不能急于求成。提高农村教育的传统文化素养,具体有以下几种措施。

1、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首先要自觉加强自身的修养,敬岗爱业,认真教学,做到真正对学生负责,真正使学生学到知识,让身处农村的孩子也能看到一个多彩的世界。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备课,写教案,对每个孩子进行仔细的分析,找出适合每个孩子的教学方法。

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要求教师,要有师德,做到关爱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帮助学生,不计回报,无私奉献,如果教书育人者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教师的素养就得到提高了。教师要经常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其精华,提高自身修养。

3、而国家来需要做的,就是要倡导教师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国家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壮大师资力量,为农村教师提供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与本领。

4、国家要壮大师资力量,专门培训一批农村教学队伍,针对农村发展现状,培养适合农村教学模式的人才。国家可以开设课程,设置专业,教授专门的教师教学技巧与方法,注重培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这样一来,使农村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师资力量强大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会很自然的走上正轨。

5、现在科技不断发展,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而农村教学也可以发挥网络的作用,在有条件的地区,国家可以鼓励教师建立文化素质教育网站,利用该平台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的学习,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通过这样的方法,相信教师可以学到不少教书育人的方法与经验。

结束语: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教育是不能懈怠的,因此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也成为迫在眉睫的事。尤其是农村地区,比较保守封建,教育的发展也就具有较大难度,但是我国农村人口较多,国家也越来越关注农村,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未来,提高农村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是必要的,这其中,教师自身要做的,国家要做的,学生要做的还有很多,未来的道路很漫长,教师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文化的培养以及师资力量的壮大,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期待多年以后,农村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秦磊.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传统文化素养篇7

一、传统文化素养对艺术创造的重要性

我国文化传统历史悠久,是长期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传统文化能够帮助社会大众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提升我国民众的道德修养,提升我国国民素质,提升我国对外形象。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能够提升个人的认知水平,使个体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个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传统文化素养还能够开阔个体的知识面,使个体能够了解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而这些对于高校艺术生的艺术创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能够为艺术生提供大量的创作思路,从而为高校艺术生的艺术创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1丰富的传统文化素养是艺术独创性的来源

艺术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较高的价值品质,艺术的独创性就是艺术生的生命所在。但是,艺术活动并不是异想天开的,艺术活动的开展需要以丰富的文化素养为基础。传统文化能够为艺术创作提供大量的素材,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数量众多,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主要体现在民族风情、艺术建筑、饮食文化、服装首饰、舞蹈乐器等方面,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了我国的民族特色。对于高校艺术生来说,艺术创作是其主要任务,这些民族素材为艺术生的创作活动提供广阔的来源。由于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视角,即便对于同一件事物来讲,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其艺术作品也具有不同的特点。由此可见,丰富的传统文化能够为高校艺术生艺术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是艺术独创性的重要来源。

2艺术功能的实现与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密切相关

艺术活动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三大重要功能,其中审美功能主要强调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与表现手段,认识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实现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思想密切相关。由此可见,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是艺术功能实现的重要基础。当今,受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影响,很多人将艺术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忽略了艺术的真正价值,个体往往走进了艺术技术化的误区,并且在高校艺術教育中,教师过度重视艺术生的技能培训,忽略了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甚至一些高校和教师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素养教育对艺术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得高校艺术生出现了技能高、文化低的状况。由于传统文化素养对艺术生艺术道路引导作用的缺失,高校艺术生的艺术创作活动和艺术作品缺乏艺术价值,影响了艺术功能的实现。

二、高校艺术生传统文化素养较低的原因

高校艺术生传统文化素养较低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事实。在调查中发现,多数高校艺术生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在传统文化学习中保持慵懒的态度,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艺术生已经成为公共课的常见逃犯。同时还发现,高校艺术生的心理问题十分突出,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涯和未来发展,而且对艺术生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艺术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缺失。此外,高校艺术生艺术生涯活动难以开展,由于缺乏有力的文化支撑,艺术生的艺术作品不仅缺乏文化意义,对生命力缺乏关照,而且艺术活动缺乏社会责任感,长期发展下去,高校艺术生的艺术使命难以实现,也难以得到社会大众的尊重和认可[2]。总体来讲,造成高校艺术生传统文化素养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个体方面

第一,在学习方面,高校艺术生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严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在高校范围内的影响不断扩大,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高校过度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更多的是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很多学生的价值追求从精神方面向物质方面进行转移。除此之外,本位主义的加剧膨胀和就业难现象的出现,使得高校艺术生更加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追求高收入的工作岗位,忽略了价值观和道德素养的提升,功利心严重。第二,高校艺术生思想不够成熟,缺乏社会经验,自制能力差,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重点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快了优秀人才、先进技术、资本信息的传播,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西方文化的融入,给高校艺术生带来了极大的困惑,这些学生难以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外来文化,不能将文化产品辨别出来。同时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有较大不同,具有许多新鲜的特色,吸引了广大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环境下,一些高校艺术生逐渐否定我国的传统文化,追逐西方文化。

2社会方面

第一,我国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自身的一些属性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相违背,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人利欲熏心,丧失自身的道德底线,败坏了我国的社会风气。文化作为我国对外的重要窗口,代表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作品的创造者更要坚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为自己负责,为作品负责,为国家负责。但是作为文化的重要传播介质,大众媒体为了盈利,迎合大众的口味,传播一些其他内容,忽略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导致高校艺术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不够了解。第二,政府对传统文化缺乏重视,扶持力度尚待加大。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参与度尚待提高,政府很少组织各种传统文化讲座活动,没有运用自身的号召力引导社会大众学习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急需加大。第三,社会上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较少,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多出现在小摊上,而正版书籍数量稀少,盗版书籍比比皆是。在书店和图书馆中,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不是过于简单,就是深奥难懂,与现代生活结合较少,难以迎合大众的口味,这样就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传播与现实发展相脱节[3]。

3高校方面

第一,高校忽视了对艺术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对艺术生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在当今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学校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尤其是对艺术生,把教育培养的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程上,学生的文化课程成为了辅助选修的课程,成为了专业课程的一种补充,而中国的传统文化素养教育更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高校对于艺术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培养不重视,认识不足。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并且在古时候,我国的文化一直处于世界文化的前列,深受西方国家的仰慕。高校作为文化的传播中心,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有责任去发扬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艺术生一般分为音乐和美术两大类,我国传统文化中音乐、美术占据重要的地位,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从我国传统的壁画、绘画、建筑、乐曲等资源中就可窥一斑。这些都是艺术生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因此,培养艺术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势在必行的,需要引起高校充分的重视。第二,缺乏从事传统文化素养教育的教师队伍。高校艺术专业的教师都是某个学科方面的专业人才,专业知识丰富,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普遍不高,缺乏足够的传统文化知识,日常的教学工作繁重,科研压力大,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高校自身又没有引进传统文化方面的专业教师,影响了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最后,教育手段单一,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教育管理评价机制。传统文化的学习大都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得到落实,使得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得不到保障和提高[4]。

三、跨文化背景下提高高校艺术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对策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加快课程改革,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在高校艺术生培养过程中,高校要从艺术生、高校和社会等方面着手,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提升我国高校艺术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1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文化素养与高校艺术生的艺术创作活动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高校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素养教育开展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根据艺术生的实际需要开设相应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并将其贯穿在艺术生的教育全程中,这是涉及到高校艺术生发展的第一要务,这个问题如果能够得到良好解决,其他工作将得以顺利开展。但是高校要认识到,教育观念的转变不是单纯依靠简单的宣传教育就能够解决的,需要政府和高校的相关政策为引导,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教师的思想问题。

2加强艺术生文化素养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高校艺术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学生就业方向产生剧烈影响,但是也不能忽视高等教育的初衷。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批有责任、有担当、专业技能和道德水平高的人才。但是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对高校艺术生的思想产生较大的影响,高校人文课程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影响,高校和社会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素养教育在解决高校艺术生发展问题中所起的作用,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能够解决艺术生的思想问题,帮助高校艺术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艺术生要充分利用教育机会学习我国传统文化,阅读大量的传统文化教育书籍,主动参与高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转变成自身的优秀素质,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为创作活动提供思路。

3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开发展历程中,我国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为我国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精髓,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在当今时展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例如,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是以京字为主要元素,不仅直接点明了奥运会的主办地和承办方,并且通过文字的变形将京字演化成跳舞的人物形象,從不同角度来看,组成龙的形状,同时又像一个文字,传递了四个重要信息:中华儿女是龙的传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民的热情,仅仅一个标志就将我国的主要文化传达出来了[5]。这个例子都是传统文化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体现,显示了我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传统文化能够为艺术生的创作活动提供灵感来源,在高校艺术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正视实际,把握人类文化需求

人类对文化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文化意识能够增强个体的审美情趣,便于艺术作品形象的传播,能够带来更多的受众群体。例如各大吉祥物最初是以独特的卡通形象获得大众的好感的,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便于人们记忆,从而减少大众对产品和企业文化的认知困难。但是随着后续发展,吉祥物发挥的作用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意料,只要大众看到吉祥物就能想到吉祥物背后所代表的企业,已经逐渐发展成企业的一个重要符号。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海尔兄弟的成功。随着动画片海尔兄弟的热播,这两个卡通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在孩子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尔电器同样以这两个卡通形象为标志,人们只要一看到这两个卡通形象,就能够知道这是海尔的产品,不需要过多的文字说明就能被消费者所认知。这就是艺术设计的魅力之处,事实上吉祥物只是我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企业文化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与实物相比,文化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使人们能够从内心深处对产品进行接纳,促进艺术设计者与受众之间情感的交流,提高受众对艺术作品、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

5促进高校艺术专业课程改革

传统文化素养篇8

关键词:高职生;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素质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应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共识,但接受过高职教育的学生是否精通一门或多门专业技能就能真正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了呢?儒家经典《大学》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是指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在教育全面盛行的今天,我们可以明确为大学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学问,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家”“专家”“大师”的学问。其意义在于使受教育者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净化灵魂,陶冶高尚的情操,进而达到启发民众、唤醒全民、统一思想,以使民族更加繁荣昌盛的至美至真至善的境界。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内涵及强化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基础和核心,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是知识的升华与内化,是长期起作用的内在的稳定因素,因此,我们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时,不但要重视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知识传授这一层面,而且更要重视怎样将这一层面上的知识升华与内化为内在的稳定的品质─素质。这样,我们才抓住了根本,抓住了贯彻教育方针的本质。知识是良好的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没有知识,就无法形成良好的素质。有了知识,也不一定有良好的素质。

二、传统文化对高职生的影响与强化作用

(一)有助加强品格修养

传统文化中高尚情感等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熏陶感染,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从而成为学生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如在《大学语文》的讲解中重点分析两个方面:一修身理论篇:孔子论修身(《论语》)、以修身为本(《大学》)、好学・力行・知耻(《中庸》)。二修身实践篇:离骚(屈原)、饮酒(陶渊明)、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王禹)、前赤壁赋(苏轼)、登快阁(黄庭坚)、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沁园春・叠嶂西驰(辛弃疾)。

这七位古圣先贤,皆满腹经纶、才华过人、志行高洁,但却个个屡遭挫折、历尽坎坷、英年早逝。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被诬遭贬,隐退自杀……人生的挫折和悲痛莫过于此,如何面对生命中这些人为强加的灾难?七位先贤诗文作答,并用他们的一生实践了他们的答卷。理想不得实现,怎么办?屈原高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官场黑暗,愤世嫉俗怎么办?陶渊明低吟: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无端入狱,一贬再贬怎么办?苏子坦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适。另外,黄庭坚归船弄笛,心盟白鸥;张孝祥孤光自照,肝胆冰雪;辛弃疾万马回旋,雄深雅健……

(二)有助于审美强化

传统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逐渐将学生带回几千年前,可以让学生们的现代生活、情感与理念能够与古人的生活、情感与理念相融合,使他们的理想得以升华,与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体验产生共鸣,进而获得美的享受。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欣赏这支词的同时,让学生思考:苏轼的这首词历经千年为什么还会令我们感动不已?结果多种:一说表达了苏轼思想的苦闷,二说反映了他出世和入世的人生矛盾,三说表现了苏轼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诸类说法自成体系,但仅此理解是不够的。它让人产生审美之处在于:一是揭示了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生存困境:人生的缺陷(痛苦、不顺畅)是绝对的,我们不能指望人生和世界完美无缺,只能在绝对的缺陷中寻求相对的完满;二是苏轼以博大的胸怀对人们发出的深情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爱和慰藉。对此,苏轼这一美好的祝福,千百年始终拨动着人们敏感的心弦。这样的解读,激活了作品的潜在价值,拉近了古代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取得了育化心灵的效果。

学习传统文学作品能加深对文学意象的美感悟,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

(三)有助于思索人生,迈进现实

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把心境沉浸入传统文化背景中去,碰触诗人思想的脉搏,可使学生掌握从文化背景角度切入去欣赏赏诗文,从而引发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思索,如此之类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在《诗经》讲解时,让学生了解周代的礼乐文化。课前让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上资源,查找有关礼乐文化的资料。有些学生读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了解了礼乐文化的源头以及“礼”和“乐”的内涵。有的学生在网上查到礼乐文化的发展进程、精神实质,如周代的婚姻制度等,对礼乐文化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诗经有关作品,就比较容易接受理解。在对《诗经》中的战争诗《小雅・采薇》学习时,诗中大肆渲染战马肥壮,战士配备精良,用盛大的军容,庄重的军威表现战士斗志昂扬。而不去描写具体战场的厮杀、格斗,这就是礼乐文化崇德尚义,注重教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政治理想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个断代的概念,不是一种静态的、过时的文化,而是一种动态的、继续发展创新的、与现当代中国优秀文化融为一体的文化。“人文素质”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要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与时俱进地诠释宣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要。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素养篇9

一、利用区域美术资源,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

美术教育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思考和发现的基础上体验创作的乐趣。美术作品是表现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和看法,画家必须首先学会从生活中感受、思考和发现,才能在创作中运用多种媒材和造型语言表达出来。美术教育可以利用区域内的美术资源,促进学生以生活为基础,体验到生活的乐趣。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

白云区太和镇正处于城市化进程,来自各地的外来工在此和谐相处。通过组织欣赏、写生、线描、速写、色彩等区域美术活动,鼓励学生观察、创新,丰富创作内容和题材。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以及现代化的生产、工艺等,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既提高美术水平的同时,也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还能够引导外来工子弟融入区域文化。

二、利用区域美术资源,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挖掘本区域内的美术资源,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将自己对生活和美的理解写进美的成长记录里。

在欣赏、写生、国画、水彩、彩墨、线描等美术课程阶段,可以组织学生欣赏帽峰山山水自然美、人文美。铜锣湾水库、沙田水库及景区内重要的动植物等自然环境、自然景观都能唤起人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有趣的插花》一课,学生通过利用身边常见的仿真插花和校园边田地里的鲜花制作工艺插花作品。学生通过对插花构图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审美情趣。同学们通过十几分钟的研究制做出了形态各异的插花作品,并且为自己的作品起了“争齐斗艳”“绚丽多彩”等名字,好像闻到花的清香。好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在教学中得到认可,把美术学科开发的课程资源带进课堂,带进师生活动过程中,通过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

三、利用区域美术资源,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美术学科新课标强调:美术是人类文化传承重要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了解美术文化,利用区域内的美术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艺术欣赏是把艺术作品与欣赏者连接起来的桥梁,在艺术欣赏中,学生可以获得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由此引发学生对艺术欣赏的思想感情。选择本区域内的美术教育资源,可以寓教于乐,是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最佳方法。

传统文化素养篇10

对语文学科而言,语文承载着太多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所以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语文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渗透文化的内容,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出传播文化和育人的功能。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自私自利心较重,因此,学校担负着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任,而语文学科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培养其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文化的行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思想品质。而要想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就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以传统文化来熏陶、感染学生。

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首先,传统文化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其次,可以帮助学生更透彻地感悟与理解课文内容;第三,可以使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在写作时将其融入自己的作文中,会增加作文的思想内涵;第四,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提高文化素养,形成一定的审美、感悟能力;最后,可以用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其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1.充分挖掘教材,提高学生的素养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例如古诗词就是传统文化,每一首古诗词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们的精神产物,反映出作者的心境与情感,爱国、思乡、忧国忧民等题材屡见不鲜,这些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历经时代的洗礼,散发着熠熠光芒,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提升学生的素养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传统道德因素,以发现和运用传统文化的“美”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通过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使其成为学生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为价值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指的就是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

2.加强课外阅读,以经典熏陶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拓展与延伸。课内的阅读材料是有限的,所以需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来开拓视野,增加知识积累。同时,课外阅读的很多经典著作,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经常阅读可以使传统文化的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开拓学生的视野,在教学时适时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名著,让学生课外阅读。推荐时要注意保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吟诵其中的几句经典名言,简要介绍其中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想读、乐读,从而使学生不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3.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近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