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的主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9:49

经济管理的主体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一路一带”战略构想的制定实施,必然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上述我国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的一些完善建设的意见,具体有以下几点:

1.1精兵简政,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针对我国一些行政单位机构重叠,只能雷同的问题,需要不断的精兵检政,将一些类型相似进行合并,或者实行合署办公;而对于一些重点部门需要保留强化,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提高其办事效率,转变政府职能。

1.2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对于经济的管理由原先的直接调控转变为间接宏观调控,将原先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转向为以经济、法律手段以及服务相结合的管理手段,更加突出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以建设一个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法律环境以及管理环境。在政府调控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准备,将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自身的调控有机的结合起来,以确保经济发展的平稳。

1.3提高行政管理的水平

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需要不断完善各项行政体制,以巩固发展改革的成果。首先需要加强对于行政管理的立法,做到严格执法、带头立法、并依法行政,促进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规范化的办公制度和办公程序,以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规范性[3]。

1.4建立健全行政管理监督机制

政府机关需要制定公开透明的行政管理制度,实时地听取群众意见,为群众排忧解难,加强政府干部“社会公仆”的意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实现公正廉洁行政。社会媒体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对政府机关行政管理过程的监督,以强化对政府机关的监督管理。

2.结束语

经济管理的主体篇2

摘要: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浪潮下,传统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必然被打破。基于不同功能区建设的需要,传统区域公共管理模式也必然需要作出调整。笔者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蓝本,通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解析,提出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公共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并对如何应对作出展望。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区域公共管理;问题与挑战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于2006年,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辖区,以及崇左和玉林两个物流中心。2008年2月,国家正式批准《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正式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自此,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期。

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我国首个全国性的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为《全国规划》)[1]。《全国规划》将广西北部湾地区确定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并将其功能定位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的门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和桥头堡,区域商贸基地、物流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体功能区战略

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部门对与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关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开发潜力等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依据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信息数据库,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在《规划》中,广西主体功能区由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及禁止开发区所构成。其中重点开发区包括两个层面,一部分是《全国规划》中已经规划定属于重点开发区,另一部分是省级重点开发区。其中作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南北钦防”四市的13个主城区,以及下辖的灵山、横县、合浦、东兴4个县(市),土地面积2.5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面积的12.1%。北部湾经济区所辖区中除了有重点开发区之外,还有其他的主体功能区划,只不过有些地域界限还比较模糊,本文将相关北部湾经济区内相关主体功能区划归纳为下表:

由上表可得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主体功能区战略,由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所构成,其中重点开发区是主体部分,限制开发区为区域性的,禁止开发区在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之间呈点状分布。三者互为补充,协调发展。

《规划》在划定区主体功能区区划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区划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明确。其中重点开发“十三区+四县”定位为我国面向东盟国家开放的重要门户,中国—东盟区域性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我国沿海发展新增长极、重要的国际经济合作区。发展方向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明确:一是在城市建设上,构建以南宁为中心的、滨海至南宁为主轴、综合运输通道为纽带的北部湾城市群;[2]二是在产业结构和布局上,构筑石化、造纸、能源、有色金属、船舶、海洋、旅游、现代服务、高新技术以及文化等产业为代表的优势产业体系,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三是在区域公共基础建设上,完善区域内基础交通运输体系,加强港口建设,提升出海出省出边大通道,加快形成以南宁为中心、通往周边各省市和东盟国家的快速运输交通体系。四是在区域公共服务上,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限制,在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基础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改善外来人员的生存环境,吸引外来人才的加入,加快以南宁为中心的大城市群形成。

对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而言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上要求相对单一些,限制开发区中的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功能定位即是建设成为区域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为区域提供大量优质农产品。其发展方向自然也就在于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发展优质生态农业,引进先进农业科技,促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产业化方向的发展,加快把武鸣、宾阳、浦北、隆安四县建设成为北部湾城市群可以依赖的菜篮子乃至西南内陆有重大影响的农业示范基地。限制开发区中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功能定位为保护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区域,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主要发展方向在于以保护环境和提供生态产品为前提,对区域内人口实行有序转移,因地制宜进行保护性开发,适量适度发展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服务性产业。重要能源和矿产区域可实行适度的点状开发,但相关生态保护修复措施必须同步。北部湾经济区内的禁止开发区主要是成点状分布的生态公益林、水源保护区、红树林、珊瑚礁、沿海湿地以及四明山等生态林区,其主体功能定位为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确保区域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其发展方向的核心即管制、保护、修复,对区域内的人类活动进行有效有序的转移。

二、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公共管理分析

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打破了北部湾经济区传统行政区划界限的刚性约束。基于不同的主体功能建设的需要,《规划》对北部湾经济区的相关行政区进行了新的功能定位,使得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结构更为合理,而具体相关行政区的功能定位更为明晰且具有针对性。这一新的变化,也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背景和发展要求。

北部湾经济区本就是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且成立时间不长,一体化程度不高,在区域公共管理上本就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区域公共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公共产品,它不仅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且因为供给与需求主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它一般处于某种利益博弈关系之中,[3]故而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需要更为灵活的集体协调行动机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时间短,各个行政区的磨合还不够,还未能形成很好的联动性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以致供给不足。如北海、钦州、防城港的近海污染治理问题,由于没有合理的协作机制,近海污染屡治难成。

二是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分工不均。区域内各个行政区都不愿放弃或调整既有产业所带来的利益,且出于争夺利益不惜跟风建设。如此一来二往,各地产业布局难免趋于雷同,这也就导致产业同构化。例如,北海、钦州、防城港都是海港城市,按照区域一体的发展理念,三地应该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各有突出地进行产业布局,但事实并非如此。如石油化工项目和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都是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在各自辖区内不惜余力打造的招牌产业,未见合作反倒是大有一比高下之势。

三是各地方政府对区域公共管理模式的认知不足。北部湾经济区是一个以经济区域一体化为前提的概念,它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组织并不具有多大行政权威,更多是充当一种居中协调的角色,这种中间人角色的公共管理模式,久而久之易被各地方政府当作一个摆设。加之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建设缺位,各地方政府对区域公共管理模式及理念没有强化的动力,最终区域公共管理对于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个口号。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必由之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了区域内空间开发的战略目标,勾画出了区域内产业经济空间布局,明确了各县市的功能定位。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大背景下,看北部湾经济区的公共管理发展,既要看到其挑战也要看到机遇。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土空间利用重构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这两者之间寻找到有利于全局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本就存在短板的北部湾经济区公共管理而言,在进一步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同时,搞好主体功能区建设本身就是一个挑战。主体功能区建设为北部湾经济区带来的新问题和挑战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区域公共管理要有更高程度的协调性。主体功能区建设追求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序共享,破除传统行政区划刚性约束所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区域间的壁垒,在区域公共问题的处理上实现有效的跨界合作。而要实现这些必然也就要求原有的区域公共管理具有更高程度的合作与协调。

二是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北部湾经济区内的公共产品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要有大幅的提高。北部湾经济区内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占据主体部分,致力于建设北部湾城市群,发展方向在于建设成为人口聚集度高、经济规模大、具有现代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城市群。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要求的就是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同步。

三是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避免同质化政府与异质化区域的冲突。对于北部湾经济区而言,其辖区内的各地方行政区是同质的行政区单元,中央及自治区政府赋予所有行政区发展经济的任务,并用统一的GDp指标衡量不同行政区的发展,用GDp和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考核政府官员的主要指标。[4]主体功能区建设依据不同区域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以及资源禀赋的不同,将不同的行政区作为异质化区域对待,并对不同的行政区进行不同的功能定位,采取不同的区域政策及以不同的评价指标对不同区域的发展进行评价。如南宁的六区及所辖的横县为重点开发区,而辖区内的武鸣、宾阳、隆安三县属于限制开发区中的主要农产品区生产区,上林、马山两县为限制开发区中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南宁市政府作为这些辖区的上级行政单位对这些区域的发展作出评价应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六区和横县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应当侧重于经济规模、人口聚集度、产业布局等方面,武鸣、宾阳、隆安作为主要农产品生产区当侧重于农产品的生产建设上,而上林、马山则应注重于植被保护、森林面积等方面。

四是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在利益博弈中,地方利益必要性地让步于区域整体利益。主体功能区建设对国土空间开发的调整和重构,是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局出发,强调的是空间整体效率最大化和区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这就需要对区域内利益做一次重新分配和调整,调整也就会意味着要打破原有的既得利益格局。如上林和马山两县原就着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势头,都有很高的发展经济、引进大规模工业发展的积极性,而在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其主体功能后,其发展方向在于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不宜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五是传统路径依赖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冲突。路径依赖是指经济、技术、社会等系统一旦进入某个路径(不论好坏),就会在惯性的作用下不断自我强化,并锁定在这一特有路径上。[5]北部湾经济区成立已有六年之久,区域内公共管理相关之制度建设也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在惯性的作用下业已成型区域公共管理方式和理念,在区域内已经得到一定的强化,尤其是在既得利益的驱使下,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

主体功能区建设在诸多方面给北部湾经济区公共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笔者认为,北部湾经济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对于其还比较青涩有待成长的区域公共管理来说,也将是一个难得机遇。对北部湾经济区公共管理短板的研究,在学界已有不少,诸如区域协调不力问题、产业布局雷同问题、区域环境治理问题等等,都已经成为制约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顽疾。虽然区域内各政府都想解决,但鉴于行政区划的约束以及相关利益的冲突,最终总是不易解决甚至是退而不想解决。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出台,从国家政策的层面针对不同区域的区域差异,规划各区域的功能定位,明确了各行政区的发展方向。这无疑是给了改变原区域公共管理困境一个破旧立新的良机。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钳制下,各行政区根据自身情况及规划的功能定位,搞好本行政区内的主体功能区建设。在各自的行政区内,根据功能定位合理规划发展产业布局。再者因为不同行政区域的功能定位不同,发展方向不同。最后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不同,如此基于市场供求需要,各不同功能区间的合作也就有了互通有无的良好基础。例如“南北钦防”的主城区都定位为重点开发区,南宁的武鸣、隆安、宾阳三县以及钦州的浦北县定位为限制开发区的农产品主产区,且这四县成点状分布在“南北钦防”四大城市周边,如此四县所产农产品可以有效供给四大城市的需求,四大城市也可为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这种基于市场机制的互通有无对于区域间的公共管理将是很大的推动力量。故主体功能区建设对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区域公共管理也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eB/oL].gov.cn/zwgk/2011/06/08/content1879180.htm.

[2]宋春风.桂在转变:更优更绿更美更平衡[n].广西日报,2012/12/11(1).

[3]陈文理.区域公共产品的界定及分类模型[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4).

经济管理的主体篇3

[关键词]:经济法、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经济法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法制的日趋完善,为经济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迎来了中国经济法空前发展的新纪元。在新形势下,反思过去,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对经济法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必然会形成某些新的认识。为进一步促进对经济法基本理论问题的研讨,笔者拟就经济法的概念、对象、体系等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略抒浅见,以就教于法学界同仁。

一、关于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的概念是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是经济法学体系和结构的支柱,也是经济法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能否科学地揭示和界定经济法的概念,不仅关系到经济法理论框架的构筑,而且直接决定着经济法能否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存在。因此,对于经济法概念的揭示与探讨,是经济法学研究不可回避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之一。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无论经济法在形式上是如何的繁荣,在实践中是多么的重要,其结果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有鉴于此,自经济法概念被引入我国后,二十年来,对经济法概念的研讨始终是我国经济法学界乃至整个法学界所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经济法的概念作出了种种不同的界定,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法学说。(注:对经济法概念的不同认识,形成了种种不同的经济法学说,举其要者,大致有三,即“纵横统一说”、“经济行政法说”、“学科经济法说”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某些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颇有影响的经济法学说已经逐渐地被放弃。顺应时代的潮流,经济法学家们对经济法的概念又重新进行认识并另行作出界定。

尽管经济法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因素错综复杂,但考察经济法概念产生的历史过程,在笔者看来,对经济法概念的认识实际上就是对既存法律的一种分类和再分类的活动。在大陆法系国家,经济法概念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法律突破了传统公法与私法分类状况的认可与折衷。由于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为了适应国家对经济的统制,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秩序,资本主义国家从对经济活动的自由放任并依靠“看不见的手”来调整经济关系,开始走向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国家干预。与此相应,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颁布了大量的体现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这些法律的出现,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私法自治的局面,使私法关系渗透了国家干预的痕迹;另一方面,也突破了大陆法系国家关于公法与私法划分的传统理论,使公法融入了对私权关系调整的内容。这种法律性质及其内容的演变,被法学家们概括为“私法的公法化”。正是为了适应这种法律性质及其内容的变化,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家们将那些介于传统公法与私法之间的法律概括为“经济法”。由此可见,无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产生的动因如何复杂,表现在法理上,则是因应变化了的法律,对原有法律体系的一种重新分类活动。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出现虽然也是对法律的重新分类,但其产生的基础却与资本主义国家有着天壤之别。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管理国民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无时无刻不在参与、干预和管理着社会经济活动,甚至具体到某份经济合同。加之社会主义国家不承认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因此,规范国家行政活动的行政法最大量的是国民经济管理法规。这种情况在以行政法作为典型公法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是不可思议的,也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传统行政法所不能包容的。尽管我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干预和管理社会经济的手段、方式和程度有了根本的变化,但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决定了国家对于市场经济的介入和干预的程度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无法比拟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出现,同样是对传统法律分类的再分类,但这种分类的基础不是对公法与私法划分的折衷,而是对内容庞杂的行政法的再分类以及对其他相关法律的重新概括。

综上可见,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都意味着对法律体系的重构。既然经济法是法律重新分类的活动和结果,而法律分类又是一种人的主观抽象概括活动,那么,在对法律重新分类的过程中,基于主观认识的不同,对经济法概念的理解就必然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对经济法概念的认识本身就是对法律的重新分类,但这种分类绝不是主观的随意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对已有科学分类的充分尊重,而不是随心所欲的归纳和概括。否则,经济法就永远无法获得应有的独立地位。

纵观我国经济法概念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对经济法概念的认识不仅受制于经济体制,而且还受制于法制的发展水平。首先,对经济法概念的认识受制于一定的经济体制。在我国,虽然经济法的概念被正式接受至今仅仅有着20年的历史,但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产生着对经济法概念的不同认识。在计划经济体制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产生着“纵横统一说”等经济法学说,而且这些学说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亦不无道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也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法学说,目前经济法学界正在致力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的经济法学说的建立。这一状况恰恰证明了经济与法的关系,表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其次,对经济法概念的认识还受制于法制的发展水平。在我国《民法通则》及一些重要的商事法律尚未出台前,对经济法概念的认识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有些经济法学说无节制地扩大经济法领域,将传统民法与商法的内容视为经济法,有的甚至主张用经济法取代民法。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无法使经济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相反还导致了法律学科与法律体系的严重混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中国法制建设的步伐。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特别是随着我国《民法通则》及一些重要的商事法律的制定与颁布,那些“大经济法”的主张及“综合经济法说”等观点都相继退出了法学舞台,也相应地净化了经济法理论。我们认为,除了内容庞杂且没有统一法典的行政法外,凡是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业已被确定地归属为某一独立法律部门的法律,都不应再列入经济法的范围。不仅民法如此,商法作为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其独立性亦应受到经济法的尊重,也不宜纳入经济法的领域。否则,经济法就无法摆脱“综合症”的困扰,难以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法制建设的发展与法律体系的完善,我国的经济法理论研究亦日趋深化,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经济法就是调整国家(政府)干预或管理社会经济关系之法。尽管在具体的认识和表述上仍有差异,但在原则问题上可以说已经形成了最基本的共识。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我国的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在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在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干预或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法律表现,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

二、关于经济法的

调整对象

毫无疑问,经济法的概念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密不可分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任何对经济法概念的定义都直接源于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研究实质上也是在深化对经济法概念的认识。在逻辑关系和认识顺序上,定义本应结论于对事物本质的揭示之后或同时。本文对经济法概念所作出的定义同样不能违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只是为了叙述的便利,才将对经济法定义的结论交待于对调整对象研究的过程之前。

把有无独立的调整对象作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为法理学所确认的一项普遍适用的原则。因而,经济法要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必须有其独立的调整对象,即特定的经济关系。从经济关系的法律性质上考察,以经济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两类,即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根据《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由民法和商法统一进行调整,这就从立法上排除了经济法直接调整此类关系的可能性。因此,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就只能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亦即国家在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在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发生于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以行政管理性为其基本特征,可以把它简单地概括为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

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发生在经济行政机关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根据在此类关系中经济行政机关有无上下级之间的隶属性,还可以将这类关系细分为两类,即不同层次的经济行政机关之间的隶属关系和不同职能的经济行政机关之间的业务范围上的管理关系。前者即上级经济行政机关与下级经济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如上级税务机关与下级税务机关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是由于职能分工的不同,某一政府机关在业务职能上与其他政府机关之间发生的管理关系,如财政机关的决定对同级政府机关的约束。第二类是发生在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根据引发此类关系产生的政府行为的不同,可以把这类关系细分为两类,即因抽象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管理关系和因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管理关系。前者是特定政府机关向市场主体实施抽象行政行为所形成的管理关系,如特定政府机关向不特定市场主体颁发的行政法规或规章;后者则是特定的政府机关按照法律规定并依其职权向特定市场主体实施具体的行政行为所形成的管理关系,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者的处罚。就上述两类行政管理关系的性质而言,第一类行政管理关系中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并不都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的是行政法的规制内容;而第二类行政管理性的经济关系则是经济法的主要调整对象,并构成经济法的基本内容。

要正确认识由经济法调整的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性质,必须澄清以下问题:

首先,必须搞清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与行政隶属性经济关系的区别。有的同志把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概括为行政隶属性经济关系,或者认为隶属性是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注:李中圣:《经济法:政府管理经济的法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1 期。)我们认为这种概括并不确切。如前所述,严格意义上的隶属性只存在于上下级经济行政机关之间,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并无隶属性可言,存在的只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因此,我们认为将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概括为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较为准确。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不仅包括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那些应由经济法调整的具有行政隶属性特征的经济关系。

其次,必须搞清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与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的联系。有的同志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管理主体包括国家机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注: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版,第207~213页。)诚然, 广义上的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可以具体化为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职能活动,也就是说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绝不能因此便得出国家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是经济管理机关的结论,更不能把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活动看作是经济管理行为。国家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活动由宪法、诉讼法和有关的组织法等予以调整,此类关系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无干,不能混为一谈,否则必将重蹈“大经济法说”之覆辙。国家立法机关主要是以经济立法的形式去表现和实现国家的经济意志,要实现国家权力机关的经济立法意图,离不开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也就是说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都是由政府来完成的,都要转化或表现为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因此,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国家经济管理关系实质上就是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

再次,必须搞清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与市场主体行为的联系,即与平等主体关系的联系。有人认为既然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界定为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既然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应由民商法来加以调整,经济法就不应涉足于平等主体之间的市场关系,其实这是不应产生的误解。必须看到,经济法所调整的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基础就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市场活动。一般说来,只要市场主体的行为在民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就可以排除经济法的介入,而由民法来加以调整。在民法调整的范围内,主体享有充分的意思自治权。但当市场主体的行为超出了民法调整的范围,导致市场机制失灵、民法无所作为时,即可能引起经济法的介入,而当作为经济法主体的政府机关依据其管理职能及管理权限介入该经济关系时,此种经济关系即成为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并随之成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例如,当市场主体依法公平竞争时,其相互关系为民事关系;当市场主体实施商业贿赂、降价排挤、强行搭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就会引起有关管理机关的介入,在有关管理机关与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市场主体之间就会形成反不正当竞争的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并受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由此可见,那种认为经济法不能作用于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完全摈弃经济法对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作用,无疑是拆除了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赖以存在的基石,使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无所指向,从而实质上导致了对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否认。有人把国家通过政府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对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评价比作体育竞赛的裁判,我们认为不无道理,体育竞赛的裁判虽不能直接参与竞赛,但裁判的对象却是竞赛场上运动员的竞技活动。在运动员违例犯规时,裁判员就要主动干预,对犯规的运动员及时判罚,以恢复竞赛秩序并保证竞赛的公平进行。经济法对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作用情同此理。

复次,必须搞清经济法调整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有人认为把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界定为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就会过分强调国家行政权力因素,使经济法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其实这种认识至少存在着两个误解,一是将经济法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混为一谈,二是将经济法的调整手段简单地等同于行政手段。对此,我们认为,其一,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界定为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并不会过分强调国家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或管理经济的方式、方法和程序等都已被经济法所固定化,政府干预或管理经济的广度与深度已被法律所限定。其二,经济法调整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并不等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那种认为经济法调整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的观点,直接源于对经济、行政、法律三种手段关系的误解。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

将三种手段视为并列关系。然而,从经济法的角度观之,这种认识并不科学。因为健全完善的经济法制必然要求把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法律化,而经济法就是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化的集中表现。在经济法中,无论是经济手段还是行政手段,都集中地表现为法律形式。例如,税收、税率、利率、价格等作为经济杠杆是实现国家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但这些经济杠杆在经济法中都已被法律化,理所当然地又成为法律手段;又如,计划、命令、禁止、许可、确认、撤销、罚没等都是国家管理经济的行政手段,但这些行政手段在经济法中也被制度化、法律化,上升为法律形式,自然也是国家管理经济的法律手段。因此,法治国家干预和管理经济应当一准于法。经济法作为国家管理经济之法,是对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并非单纯或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强调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的法律化并不是抹煞这两种手段在性质上的区别,而是强调它们在经济法形式上的统一。

最后,要正确认识经济法调整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必要性,还必须搞清经济法规制此类关系的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始终存在着市场主体自利行为失控的可能。为确保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和市场活动的有序进行,就必须有效地强化政府权威,充分发挥政府干预和管理经济的职能,以防止市场主体自利行为的失控。同时,由于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享有充分的经济自由,为防止对市场主体权利的侵犯,还必须严格地限定政府的权力,保证政府依法行政,不允许政府对市场主体活动的法外干预。这就决定了经济法不仅是国家或政府干预社会经济之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干预政府之法。经济法既要为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设定权利和义务,也要界定政府干预或管理经济的权力和责任,这就是经济法规制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根本宗旨,也是经济法调整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全部内容。

三、关于经济法的体系

经济法体系是指对已有的或应有的经济法律、法规,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建立起各个经济法部门,由各个经济法部门所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经济法系统。对于经济法体系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实然的经济法体系,即由已有的经济法部门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经济法系统;二是应然的经济法体系,即由已有的和应有的经济法部门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经济法系统。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应然的经济法体系是对实然经济法体系的理论指导,而实然的经济法体系则是对应然的经济法体系的现实反映。无论建立实然的经济法体系,还是构筑应然的经济法体系,实质上都是对经济法律、法规按其内部逻辑关系(或依其特有的调整对象,或依其作用的不同领域)进行的一种分类或再分类。建立应然的经济法体系的目的是用来指导经济立法活动,确立一个科学的立法规划,使之成为内部和谐统一的法律整体;构筑实然的经济法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的经济法律、法规的分类,使庞杂的经济法律、法规条理化、部门化,以便于市场主体知法、守法,并便于经济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经济法的准确适用。

经济法的体系是由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决定的。这一方面说明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认识不同,将直接决定经济法体系在结构上的差异;另一方面也表明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界定在建立经济法体系中的决定作用。例如,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界定为“纵横统一经济关系”的经济法学派,势必将经济合同法作为经济法体系的组成部分;主张经济法调整综合经济关系的“综合经济法学派”,甚至把民法中的所有权制度、法人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等都视为经济法体系的组成部分。显然基于此种认识所建立起来的经济法体系,不仅无助于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地位的确定,而且还人为地造成了现存法律体系的混乱。可见,能否建立起科学的经济法体系,首先取决于对经济法概念与调整对象的正确认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经济法学界对于我国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的认识也日趋一致,这就为科学的经济法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由于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在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因而经济法首先应当包括宏观调控法与市场管理法这两个最重要的经济法部门。对此,我国经济法学界已经基本取得了共识。此外,我认为,资产资源管理法和涉外经济管理法也应当成为我国经济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宏观调控法

应当指出的是,所谓宏观调控法并不是以法典形式表现出来的部门经济法,而是对调整国家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发生的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是基础层次的调节,但是由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因而当市场主体的自利行为失控时,就会出现“市场失灵”,“看不见的手”就会无所适从。为此,就必须建立必要的宏观调控体系,用国家的自觉调节来弥补乃至于在必要时取代市场的自发调节。国家在调控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与市场主体发生的经济关系就是宏观调控关系,调整此类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就是宏观调控法。宏观调控法调整宏观调控经济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防止或消除经济发展中的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通过综合运用法律化了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衡平市场经济中的公平与效率,引导经济活动与社会发展。

作为经济法部门的宏观调控法,主要包括计划法、财政法、税法、金融法、价格法等,它们分别采用或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对宏观经济关系进行卓有成效的调整。

(二)市场管理法

市场管理法亦称市场规制法,是对调整国家管理市场的过程中在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因而市场管理法也不是统一法典化的经济法,而是概括同类经济法律、法规所形成的经济法部门。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必须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为市场主体合法、公平地竞争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然而,由于竞争存在着副作用以及市场主体自利本能的驱动,在市场活动中主体破坏公平竞争的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些行为的出现,都会妨碍市场功能的发挥,扰乱市场秩序。垄断与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是市场自身所无力消除的,也是调整平等主体关系的民法所无能为力的。这就需要国家的干预,需要加强国家对市场的管理。国家在管理市场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就是市场管理法的调整对象。市场管理法调整市场管理关系的目的是反对垄断,制止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以确保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作为经济法部门的市场管理法,主要包括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证券管理法及房地产管理法等,是对统一的市场管理关系进行整体的法律调整。

(三)资产资源管理法

资产与资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广义的资产不仅包括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还包括资源性资产,即能给主体带来收益与财富的自然资源;而狭义的资产则仅指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尽管对资源性资源也要实行资产化管理,但由于资源性资产在价值量化上的特殊性,以及在管理上的特殊要求,故本文采资产的狭义概念,并将其与资源并列。

资产与资源是物权的基本客体,是主体赖以进行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而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源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物质基础,是国有财产的基本构成。如何管好用好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源

,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完善,同时与国计民生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为了加强对国有资产与资源的管理,国家十分重视这方面的立法,在经济法体系中已经基本形成了国有资产资源管理法这一相对独立的经济法部门,成为经济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作为经济法部门的资产资源管理法,主要包括国有资产管理法和国有资源管理法,其中国有资源管理法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及矿产资源法等。

(四)涉外经济管理法

涉外经济管理法是对调整涉外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尽管我国复关在即,有关的法律制度正在逐步地与国际上通行的惯例接轨,涉外国内法渐趋国际化,但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对外贸易秩序,我国对涉外经济的管理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我们认为涉外经济管理法因其调整对象的特殊性,仍可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法部门。

经济管理的主体篇4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模式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在其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信息化的发展,市场体制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改革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模式,进而提高公路运输的经济,提高其管理水平成为其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创新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模式,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

一、现阶段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状况

现阶段中,中国的公路运输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由于公路运输存在着运输灵活、成本低以及运输速度快等贴点,在中国的交通运输业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在进行公路运输管理模式改革中,利用市场经济体制的优点不断促进公路运输管理模式的改革。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发展,公路运输经济的迎来了新的发展基于。一带一路将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国通过陆路运输联系起来,以此加强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因此,在真阳的状况下,公路运输的管理模式更应该进行改革。在以往的公路运输业的管理中,一般采取落后的理念。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着行政过于干预的管理方式,进而导致管理水平落后,限制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利用市场管理手段,进而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体制对公路运输经济的重要性

1.提高公路运输经济效益。市场体制下,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和经济调节,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市场上的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状况,及时作出相应的措施,进而提高公路运输经济效益。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经济手段,不断感知公路运输市场的变化,以此及时的做出反应。此外,市场经济体制下,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提高公路运输经济的效益。2.提高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水平。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水平。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管理越来越成为一个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而作为现代社会中先进的管理方式,信息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经济手段和信息化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水平。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优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模式的措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优化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模式成为现代公路运输也的主要问题。作为现在社会的重要发展方向,信息化是这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在市场经济体下,利用信息化管理,是优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模式的重要措施。那么,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对优化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模式提出几点可参考的意见。1.加强信息化管理。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发展方向。因此,优化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模式首先要加强公路运输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下,优化公路运输行业的资源配置,从而掌握公路运输的市场信息,依靠市场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判断。例如,在公路运输企业中,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将公路运输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化管理。然后在进行运输中,可以将公路运输中出现的状况通过信息化进行反馈,以及时得到解决,利于以后公路运输。因此,通过加强信息化管理,利用市场经济体制,让公路运输经济更加灵活,进而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模式的改革。2.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从而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模式的改革。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上水平,让工作人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而不断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一方面公路运输企业要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信息化培训机构,通过对管理人员不间断的进行信息化素质的培训,进而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公路运输企业要不断的引进外来先进的管理人员,不断加强对人才的管理。此外,公路运输部门要不断的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流合作,双方通过取长补短,不断加强双方的合作和实力,进而不断提高公路运输的管理水平。因此,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从而优化公路运输的管理模式,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3.管理手段以经济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优化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模式,要要以经济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市场调节为主,通过经济的手段对市场资源进行配置。因此,在市场体制下要优化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模式,就要减少行政干预,以经济手段调节为主。例如,在进行公路运输管理时,可以将公路运输的目的地以及市场上的信息进行整合,以判断市场中公路运输的状况,进而调整公路运输的对策。此外,公路运输部门要对公路运输进行调节,明确责任落实,减少公路运输部门的行政干预。所以,在公路运输经济中,公路运输部门要通过经济调节的手段,让公路运输适应市场的发展,进而优化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模式,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体制在现今的社会中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水平也随之改变。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主要是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管理手段以经济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在市场体制下,公路运输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进而不断创新公路运输的管理水平,优化公路运输经济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路运输经济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通过自身的优势,不断创新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而不断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靳海燕,付振雄.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J].中国电子商务,2013(6):138-138.

[2]章秋雯.基于市场经济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应用与发展[J].科技、经济、市场,2014(8):112-113.

[3]郭爱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研究[J].文摘版:经济管理,2015(9):89-89.

[4]沈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研究[J].企业文化旬刊,2015(11):89-89.

经济管理的主体篇5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邓小平非常重视和讲究工作方法,他要求全党把“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提高一步。”[75]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他针对我国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提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经济管理观点与经济管理方法。

(一)科学管理方法

经济管理必须科学化,这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基本要求,也是其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坚持运用的基本方法。为了做到科学管理,邓小平主张要树立科学的管理观念,经济管理人员要专业化,经济管理手段要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对经济进行科学管理,也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科学管理。经济管理观念科学化经济管理观念科学化主要是指经济管理观念要反映客观经济管理规律,符合客观经济管理实际;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不能想当然,搞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而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实际管理经济。经济管理观念科学化对于经济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任何经济管理都是以一定的经济管理观念为指导的。科学的经济管理工作,必然要以科学的经济管理观念为指导,非科学的经济管理观念只能导致经济管理工作走向失败。即是说经济管理观念要符合客观实际,本身是科学的,以此为指导,才有可能进行科学的经济管理工作。这是经济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具体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过程中,怎样才能树立起科学的经济管理观念?首先,要大力倡导深入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通过调查研究,认清客观实际,掌握第一手的准确资料与信息,这是经济管理观念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要走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充分吸收和发展群众中蕴藏着的丰富的经济管理新经验、新观念,从而为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树立起科学的经济管理观创造条件。再次,科学的经济管理观念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最大实际。这要求指导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管理观念必须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既不能超前,也不能落后,更不能搞主观主义,想当然。而是要切切实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按客观实际办事,以此来指导经济管理工作。

2、经济管理人员专业化

经济管理人员必须努力学习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有关专业知识,以提高经济管理的科学化水平。面对改革的新形势,经济建设的新问题,邓小平特别强调“全党必须重新进行一次学习”。除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外,“当前大多数干部还要着重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176]一方面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不仅要向内行学习,而且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自己不懂就要向懂行的人学习,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77]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论述充分体现出邓小平要求经济管理人员必须知识化、专业化的思想。经济管理人员专业化要求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多次强调:“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还针对企业管理特别指出:“要善于选用人员,量才授予职责。要发现专家,培养专家,重用专家。”[78]实现科学管理,不仅领导者本身要努力学习,而且必须善于培养和选拔有才能的人,这种选拔和培养本身就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如此人才在经济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处于第一位的,科学管理离不开具有专门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知识专业化的管理人才是能否坚持用科学方法管理经济,保证经济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保证。由此邓小平特别强调在管理过程中,包括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专业人才,依靠专业人才,“要培养一批能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人”,【79]以此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经济管理手段现代化经济管理手段现代化主要是指在现代经济管理过程中,要把以电脑为代表的高科技管理手段应用于经济管理过程中,以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它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方法科学化的重要内容与体现。经济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时代的必然,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现代社会是高科技时代,是信息社会蓬勃发展时代,这要求经济管理手段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把电脑等高科技产品运用于经济管理过程中,以提高经济管理效率与水平。在现代社会里,经济管理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和步骤事实上都离不开电脑等现代化的高科技管理手段。比如管理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科学决策模型的建立;监控管理的及时有效等等,它们的实现都是以现代化的高科技管理手段为基础的。此外,在当今经济管理过程中,由于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所要处理的信息量更加大,解决问题需要更加及时快速,所以如果仍以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进行管理,是难以满足现代经济管理的需要,对经济进行有效管理的。因此要提高经济管理效率,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离不开经济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这是科学高效进行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经济管理手段科学化需要大力普及电脑、信息网络技术等各方面的有关知识。这是高科技时代经济管理手段现代化的关键。对此,邓小平曾强调电脑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以提高人们在这方面的科学知识。经济管理手段科学化需要电脑等高科技管理手段,但更需要掌握高科技管理手段知识的人。人的培养对于经济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至关重要。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我国需要大力加强。

(二)民主管理方法

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管理中的基本方法。邓小平认为经济管理工作民主化,就是要坚持在经济管理实践中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处理好重大的经济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赋予经济管理的基本属性。因此,“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所有企事业必须毫无例外地实行民主管理,使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80]这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一贯思想。同时邓小平认为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应当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和人民,这是经济民主的主要内容,并且要求建立起经济管理中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体制,民主监督机制。这些主张充分体现出邓小平坚持用民主方法管理经济的丰富思想。经济管理民主化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在经济管理实践过程中,邓小平对民主管理是极为重视的。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中,邓小平认为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管理的重要特征,企业民主管理不仅是科学管理企业的基础,而且也是真正实现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这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的管理本身必须现代化,科学化。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必然要求经济管理民主化,切实做到企业管理上的民主与集中经营的有机统一。这是邓小平在经济管理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对此,邓小平指出: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所有的企业必须毫无例外地实行民主管理,使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这充分体现出邓小平坚持用民主方法管理经济的思想。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经济管理民主化?邓小平认为在我国现阶段,要把企业管理民主化与现代化建设统一起来,重要的任务便是要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对此,邓小平曾深刻地指出:“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重点是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8‘]因为封建主义残余与现代化,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格格不入的,只有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民主化,肃清封建主义影响,才能适应现化的要求。并且社会生活民主化的基础又首先在于经济民主,而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管理的民主化,所以邓小平一再强调必须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必须在企业中坚持民主化管理。此外,肃清企业管理上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贯彻民主原则还需要改变家长式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邓小平指出:“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式的人物,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别人都要唯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格依附关系。”[82l不彻底消灭这种家长制作风,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党内民主,什么社会主民主。当然没有民主,就没有对权力的限制和制约,权力和责任就会失衡,厂长责任制等企业管理制度就会被曲解。这不仅与社会主义的原则相悖,而且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也是相抵触的。因此,要使社会主义企业真正成为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以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要求,在管理制度上就必须贯彻经济民主,贯彻民主集中制。这也是邓小平在经济管理实践中一贯坚持用民主方法管理经济的又一个重要依据与出发点,是其经济民主管理思想的又一重要观点与内容。

2、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和职工是经济民主的主要内容

坚持经济管理民主化,就要涉及到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责、权、利关系问题。针对传统经济管理体制中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邓小平一再强调要扩大企业自主权,认为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和人民是最大的经济民主。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个一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在邓小平看来,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按照市场状况自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民主性原则,而且也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民主管理和现代经济运行规律的统一关系中来把握和考虑企业自主权问题,进而把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来塑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扎实的微观经济基础,这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民主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也经济民主管理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体现。为此,邓小平认为在企业管理上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下放权利。这主要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在经济管理中要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之切实有权、有责地进行商品生产和经营,从而根本改变国家经济管理权力过分集中的体制。二是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每个劳动者的主人翁精神,且通过各种制度、措施大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每个劳动者都能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借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这是经济管理民主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最大的经济民主。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基本形式在企业中,职工是通过一定的机构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其主要机构就是职工代表大会。职工通过代表大会,可以听取和审议厂长关于企业的经营方针、长远规划、年度计划等有关企业经营发展方面的重大问题。职工还可以通过代表大会,评议、监督企业行政领导干部。职工代表大会有权对工作卓有成效的干部建议给予奖励,对不称职的干部提议给予免职或降职等等。总之,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企业职工可以通过它参于企业管理,监督企业管理,享有广泛的民主管理权利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要真正发挥作用,离不开企业党组织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企业党政领导和工会组织必须把捍卫职工民主权利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职责,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保证企业实现“管理民主;保证所有管理人员有职有权,能够有效率,有纪律地工作;保证全体职工享受民主权利和合理的劳动条件、生活条件、学习条件。”[83]除此,企业工会也“要为工人的民主权利奋斗,反对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教育全体会员积极参加企业管理”。i8#似此,在党委的领导保证下,在工会等职工群众组织的监督推动下,才可能切实地保障企业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利。

4、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是经济民主的重要保障在邓小平的经济管理思想中,邓小平不仅十分强调企业管理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

则,而且还科学地阐述了实行民主管理的机制和保障。邓小平指出:“要切实保障工人农民个人的民主权利,包括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85】并且认为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建立起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机制,这是确保经济民主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离不开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机制。这是企业管理民主化的基本机制,也是民主原则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对,邓小平始终坚持应把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真正扩大到每个职工身上。为此,他指出:“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要由本车间、工段和班组的工人选举产生,”[86]企业的重大问题要经过职工的充分讨论,企业的领导干部要积极听取职工意见,接受职工的批评和监督,某些严重失职或作风恶劣的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职工有权向上级建议给以处分或撤换。只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同时切实保证他们的民主管理权利落到实处,这是经济管理民主化的重要保障。

(2)在企业管理中,必须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机制制度化。邓小平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团】企业管理民主同样需要制度化。在企业管理中要坚持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并使之制度化,就意味着职工在行使民主权利时应当是有组织有程序的,应当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为此,企业应当努力培养提高职工的民主意识,教育全体职工“认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意义,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管理、技术、文化水平,”教育全体职工“维护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行政领导,维护生产指挥系统的高度权威。”[88l此外,要使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化还必须增强法制,以法制来加强企业管理中的经济民主制度化,并且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89]这是确保企业管理民主化的重要手段,离开了这些手段,企业管理中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等就是空的,就不能有效地落到实处。

(3)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真正建立起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还必须明确与民主管理权力相一致的责任。因为在企业管理民主中只有把权力责任有机相统一,才能切实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使每个工人,农民都对生产负责任,想办法。”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强调权对等也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民主化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三)目标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是现代经济管理的导航,也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邓小平针对我国经济管理中的实际情况,曾经深刻指出每一行业都要树立一个明确的管理目标,并且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制定了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充分展现了其坚持目标管理的经济管理思想,为我国的经济管理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手段与方法。每一行业都要树立一个明确的管理目标目标是管理科学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不愧是一位管理大师,他深知科学的目标对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作用和重要性,由此,他曾深刻指出:制定一个目标十分重要,要求“每一行都树立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90]并且全面地阐述了如何才能制定出科学的目标。

第一,科学的目标应该是“宏伟的’,,“鼓舞人心的”,实现这个目标,“应该是能够做到的”。[9’]目标可以指引人们行为的方向,对人起到激励作用。但目标的设置必须科学,目标的大小和高低必须适度,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如果目标定得太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轻而易举地达到,就不能鼓舞人心,不能吸引人,实现了也没有多大意义;反之,如果目标太高,不切实际,可望而不可及,就会使人失信心,同样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因此,邓小平强调,科学的目标应该是既鼓舞人心,经过努力又可以实现的。

第二,设置目标时,要使目标有一定的难度。目标虽然可能达到,但“做起来可不

容易”,[92]必须经过艰苦奋斗,努力拼搏才能实现。只有这样的目标,才能给人压力,继而转化为动力,催人奋进,功到事成。在这个方面,邓小平为我国制定的分“三步走”的宏伟战略目标可以说是一个典范,是其目标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

2、我国国民经济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我国国民经济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邓小平坚持目标管理方法的具体运用与实践,充分体现着邓小平的目标管理思想,为我国在经济管理实践中坚持运用目标管理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对提高我国的经济管理水平,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分析,其里面所包含的丰富的目标管理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在经济管理实践中,邓小平根据客观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为我国在经济发展战略上进行目标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仔细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从国情出发是邓小平制定“分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依据。事实如此,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必须依据本国的具体国情。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要“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和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据以正确决定我们的长远规划”。四]因而对于中国国情,就经济发展条件而言,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时,邓小平认为至少有两个重要的国情特点必须看到:第一,底子薄。第二,人口多,耕地少。这是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基本现实,也是邓小平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因此,根据这样的基本国情,邓小平在设计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时,主张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失去信心,只能是积极的,又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也就是稳妥的。对此,邓小平曾讲:“根据我们的经验,步子也不能迈得太快、太急。过去,我们搞得太急,发生了一些错误,我们叫‘左’的错误,这样经济发展速度反而慢了”。同时,面对落后,也不能失去信心,要是失去了信心,“这种人是连半点马克思主义气味也没有的”。正是在这种想的指导下,邓小平为我国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翻,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科学、现实的发展目标。它的制定,为我国在经济管理实践中坚持目标管理明确了坐标,指明了方向,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2)在经济管理实践中,根据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不断将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具体化,是邓小平目标管理思想中所内含的重要方法。事实上,邓小平“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而不断形成和具体化的。它的最终确定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不断细划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邓小平首先构想了现代化建设“分两步走”,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国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是不是可以确定为这样一个目标,到本世纪末,争取国民平均收入达到一千美元,算个小康水平。怎样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呢?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的讲话中,把今后20年细分为两个10年,初步提出了分“两步走”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设想。之后,到本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以后,下一步的标是什么呢?对此,邓小平在1987年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从而对其作出了回答。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人均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就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以此为依据,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对此作了全面阐述,使之成为我们全党奋斗的战略目标和步骤,这标志着邓小平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最终形成,从而成为了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至此,可以看出,邓小平在制定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不断细分目标,具体化目标,这是他在目标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重要方法,为其科学进行目标管理提供了重要武器,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其目标管理理论。

(3)在实施我国“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过程中,邓小平强调要抢时间,分阶段地实施目标管理。就此,邓小平曾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首先,邓小平强调要抢时间,快发展,尽早实现战略目标。总的安排是,“十二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二十年翻两番。二十年是从1981年算起,到本世纪末,大体上分两步走,前十年打好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94】怎么实施目标管理呢?邓小平认为,“准备有个抢时间的问题,不能不认真对待。哪些项目早上,哪些晚上,要有个安排,不能挤到一起。能早上的就中资金早上,早上一年早得利一年,不然要拖到下个世纪去了。”195]综观全局,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搞快点,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只有快速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些观点与主张充分体现出邓小平在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中的紧迫感和与日俱增的强烈愿望。其次,分阶段波浪式发展,也是邓小平实施目标管理的办法。“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196]“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97]这些论述,这种分阶段,波浪式发展思路对于促进我国“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尽早实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再次,为了尽早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邓小平主张,“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放手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与此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判断一切工作的标准应该是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社会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要如此,就必然能够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加快我国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总之抢时间,分阶段地实施目标管理是邓小平在组织领导我国人民努力实现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过程中的基本思路与重要策略,极大地丰富了其目标管理思想,从而对提高我国的经济管理水平,加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重要特征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管理思想是一致的。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所面临着的新的经济管理问题与实践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从而使之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基本特征。

(一)实践性

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与思想。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基本特征,也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探索出一条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实践结果。在这一实践探索过程中,邓小平的许多有关经济管理问题的讲话,都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有着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在经济管理指导思想上,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根据历史经验教训,邓小平把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其经济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石。邓小平指出:“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99】事实上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始终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不可动摇的基石。纵观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全部内容,无一能离开实事求是这一思想基础,无一不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其一,就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产生的前提来看,实事求是是其经济管理思想产生的思想前提。在我国社会主义济建设与管理的历史上,指导我国经济建设与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一直是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理论。这种理论的基本特征是,离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实践,从所谓的经典原则,定义出发来演绎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管理实践活动,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经济管理模式。实践证明,这种脱离实际的经济管理是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相适应的。然而,在相当长时期内,尽管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理论一再使我们的经济建设陷入困境,但人们由于思想方法不当,脱离实际,不从实际出发,从而使经济管理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鉴于此,邓小平吹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角,以此为先导来改变经济建设中,包括经济管理中一切脱离实际,思想僵化的作法。正是在这种求是的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实践开创了新的局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而为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思想前提。其二,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内容内在地体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贯穿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主线,统帅着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全部内容。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中的每一个新观点,都是邓小平运用实事求是基本原则对不同经济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研究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求是性。总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于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它既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用以摧毁错误经济管理理论的思想武器,又是其重新构建科学思想体系的方法论原则。所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邓小平经济管理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前提与哲学基础。此外,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和二十年的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结论,在经济管理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邓小平曾多次讲过“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强调经济管理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所谓从实际出发,其中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必须根据本国实际,不能对马克思主义作教条式的理解,也不能照搬别国经验模式。我们过去在一些问题上照搬了别国二十年,效果不好。二是必须从现有的条件出发,不能急于求成,具体在经济领域,就是要求我们在经济管理活动过程中要“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和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据以正确决定我们的长远规划”。i’00]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经济建设、经济管理必须以此为出发点。任何不顾客观条件,急躁冒进,企图超越这个阶段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经济发展速度反而慢了。事实上以往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在我国的经济管理实践中,所犯下的错误,走过的弯路,主要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搞清楚,对我国的国情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脱离了实际,没有从实践出发,从而在制定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科学管理上犯了左或右的错误,导致国民经济不能快速发展。

2、在经济管理具体方法上,强调实践的决定作用,注重总结实践经验

在经济管理的具体方法上,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十分强调实践的决定作用,特别注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通过反复的实践来确定具体的经济管理思路、方案与办法。事实上,他的许多重要的经济管理思路、方案、办法都来源于对过去实践经验的总结。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强调将以往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方法转为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我国在经济管理的具体方法上,曾经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认为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商品生产仅限于个人消费品,价值规律在生产中没有调节作用,从而对商品生产采取排斥,限制的政策,进而否定市场经济及其管理方法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结果导致经济管理的僵硬死板,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耍要。这种不顾我国实际情况,在经济管理盲目学习苏联的做法,给我国的经济管理带来了种种弊病。邓小平针对这种情况,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以往的这种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管理方法,存在着两方面的根本缺陷:一是从经济管理目的上看,以往的经济管理活动偏离了促进经济发展这核心目标;二是在具体经济管理活动中,官僚主义严重,不是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因而必须改革,必须从指导思想上发生根本转变,必须“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尤其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问题”,[’“’]以克服经济管理方法上的非经济、非科学方法的流行。事实上进一步具体分析还可以看出,以往我国在经济管理方法上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与之相联系,在经济管理体制上表现为权力过分集中,极大束缚了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使企业不能真正贯彻经济管理上的民主集中制,从而使我们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情。此外,在具体的管理方法措施上表现为忽视责任制。这种忽视责任制的作法是与实行行政手段管理,权力过分集中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权力过分集中,势必导致管不了,管不好,导致权力与责任无法对称统一的现象。就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各地的企业事业单位中,……名曰集体负责,际上等于无人负责。”【’。2]正是基于对这种传统经济管理方法、体制积弊的深刻认识总结,邓小平提出了改变旧的经济管理方法,把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方法调整到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的轨道上来,以克服旧的经济管理方法的弊端。经济管理方法是否有效,必须以实践为标准,以此来检验管理。邓小平一再强调要解决问题,就不要拘泥于条条框框,以解决问题为准。在采用经济管理的具体方法上也是如此,这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所在。他在1962年针对有些地方的农民搞起“包产到户”而遭到批判的时候就说:“生产关系是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他还特别引用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他还说“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蒋介石,就是不讲规矩,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i‘031这种方法上的灵活性,以“打赢算数”为取舍标准,充分反映了邓小平在处理一切问题,包括经济问题上的实践性特点。“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注重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及时总结实践经验。邓小平说:“及时总结经验。小错误难免,避免犯大错误。”[104玫仔小平反复强调,看准了的东西,要积极地去干;一时看不准的,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一定要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然后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最后在大范围内推广并不断修正和完善。邓小平的这种注重总结实践经验,注重试验,以避免犯大错误的思想,充分体现出其经济管理思想中的实践性特点。3、在经济管理工作作风上,崇尚真干实干,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在经济管理工作中,邓小平一贯主张要讲真干、实干、讲效率和效益,反对空谈,吹牛皮,要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他说:“要力戒空谈。四个现代化靠空谈是化不出来的。”11051他认为,“吹牛皮”,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这些东西不顶用,关键是要“拿事实来说话。”因此邓小平提倡要少讲话,多干实事,这是他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一贯思想和工作作风。总之,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及其管理实践活动无论是在其指导思想上,具体的工作方法上,还是在经济管理工作作风上无不显现出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其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其实质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以求实务实的态度认真解决经济管理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思想的实践性特征。

(二)科学性

邓小平的经济管理思想,是在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这为它的科学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科学性也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重要特征.、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总结经了我国的实践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新事物、新经验,为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最丰富的实践基础和最深厚的理论来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社会经济管理实践活动过程中,创造出了许许多多新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方针,政策,与经济管理模式,从而使整个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发展,使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在此基础上,丰富的实践经验开阔了我们从事经济管理活动的视野,解放了我们进行经济管理实践的指导思想,有力地推动着我们突破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问题上的一些陈旧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教条的束缚,从而为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经济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己融入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之中,成为其科学性的重要基石。在中国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怎样搞好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课题,从毛泽东到邓小平,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了长期艰苦的探索。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长期以来我国把前苏联那套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视为必须遵守的社会主义的标准管理模式。把一些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化管理手段视为资本主义管理模式,导致我国在经济管理实践工作中,形而上学思想猖撅,管理水平落后,资源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严重,致使经济管理工作远离了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轨道。邓小平针对这种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经济管理基本原则、理论和方法,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思想。例如他针对我国经济管理中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低下等弊端,提出在管理方法上,当前要特别注意克服官僚主义。针对经济管理体制上长期存在的职责不清,互相扯皮,很多人没事做,很多事没人做,人人都有责,谁也不负责等现象,他提出“急需建立责任制”等等。这些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所形成的经济管理观点、主张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成为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科学性的重要体现。2、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概括了中外管理理论的优秀成果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在形成过程中,既批判地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管理理论,又吸收了中国历史上优秀的管理思想,并且总结吸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经济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经济管理理论,从而成为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行动指南。

首先,邓小平一再强调要大胆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经济管理理论,以克服我国济管理工作中的落后与不足,从而为增强其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创造了条件和开辟了道路。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历史的大变型时期,处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由封闭落后的小生产转向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大生产,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平均主吃大锅饭的“穷管”转变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的大变型时期,因此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由以往的计划经济管理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这就迫切需要有新的经济管理理论、管理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与之相适应。有鉴于此,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自己不懂,就要向懂行的人学习,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不仅新引进的企业要按人家的先进方法去办,原有企业的改造也要采用先进的方法。”他还认为,在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和外国独资经营的企业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61,并且特别强调,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在经济管理实际工作中,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问题。”[’“7]在此基础上,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规律,以改变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后性。邓小平的这些观点和主张为其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开始就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其次,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扎根于传统的优秀管理理论之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包括过去行之有效的经济管理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从而丰富了其管理思想的内容,增强了其科学性。事实上,早在中国古代,就己形成了一些较为系统的农业、商业、行政、军队等政治、经济方面的管理思想。特别是《孙子兵法》,被称为世界第一兵书,其中不仅蕴藏着许多人事、决策、环境、组织等方面的管理思想,而且还蕴含着大量的经济管理哲理理论。继承和发展这些思想,对实现我国经济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民主化着重要意义。正是鉴于此,邓小平一再强调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要尊重中国传统的管理哲学和管理经验,并加以批判继承与创新,借以在此基础上完善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各领域的管理制度,以加快经济管理的制度化,定型化,从而为建立起科学的经济管理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己成为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具有内在科学性的又一重要支撑、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经受了严格的实践检验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是进行经济管理改革,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根本指导思想,具有完全的科学性。其科学性在我国己进行的深刻而广泛的经济管理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在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管理工作经过近20年的深刻改革,无论是在农业生产企业还是在工业生产企业方面,无论是在宏观经济管理还是在微观经济管理方面,无论是在经营管理方式还是在经济管理机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到目前为止,企业和基层经济单位的自主权得到了扩大,经济活力有了明显增强,适应不同社会生产力层次需要的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多种企业经营管理形式得到全面推行,企业开始有了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企业的组织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地区,门之间实行了经济联合,打破了地区部门的界限,实现了专业化协作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开始由直接管理为主转为间接管理为主,在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国家大幅度地减少了直接计划管理的范围,并以市场为基础,主要以各种经济手段调节社会总需求和促进社会生产。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是在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实现的,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正确性,如果没有它,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中国当今经济管理工作的勃勃生机。

(三)创造性

创造性也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重要特征。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管理原理与当代中国经济管理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为核心,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经济理论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管理理论.创造性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根本属性,贯穿其经济管理实践的始终纵观邓小平的经济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精神,这就是不断创造,开拓前进。这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核心。邓小平一再强调“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正是在这种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精神的指导下,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管理领域内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逐渐形成了一套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理论与政策,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新鲜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事实上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中所主张的经济管理观点,经济管理模式都是人们在实践中“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i“8]的结果,自始自终闪耀着创造精神。

2、对革命导师的某些经济管理观点进行大胆突破,创造性地赋予其新的形式和内容。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同邓小平理论的其它组成部分一样,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来源,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同时又不断从经济管理实践中汲取理论营养,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管理思想,对其中的某些经济管理观点进行大胆突破,并赋予其新的形式和内容。这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具有创造性的又一体现。首先,邓小平在经济管理实践中将经济制度同经济体制区别开来,主张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邓小平认为,我们过去在经济管理领域中所犯错误的个重要的认识根源,就是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理论中,自觉不自觉地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简单地等同起来。而实际上经济制度与经济管理体制是互相区别的两个不同的范畴。经济制度是指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制度,它规定着该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和主要特征;而经济管理体制则是指一定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和结构形式。并且通常而言,合理的符合于经济制度本质的经济管理体制可以使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否则会妨碍经济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以此理论认识作指导,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f’“9]在社会义经济建设中,应当不断地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不应当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使之合法起来。”这才符合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由于我国原有的经济管理体制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由此,这种经济管理体制虽然在建立初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它的弊端不断地暴露出来。邓小平针对这种情况,总结实践经验,突破传统的经济管理思维模式,强调指出“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以此克服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弊端。

其次,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实践中,在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时,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观点。不仅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特征的束缚,而且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上,突破了经典作家设计的单一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的建立,扫清了人们头脑中认识上的误区,使人们不再局限于在经济管理手段、方法上进行所谓姓资姓社的无谓争论,进而大胆采用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为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经济管理手段、方法、模式等创造了条件,开辟了道路。

再次,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实践活动中,邓小平在如何管理发展科学技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这个问题上,经典作家将科学技术看成是渗透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并直接影响生产力要素质量的一种潜在生产力要素,而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则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这一观点,极大地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从而为其经济管理思想赋予了新的内容。

总之,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一系列长期困惑人们的经济管理问题,在有关经济管理改革必要性和重要性,内容、方法、原则、方向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观点,提出了许多前人未曾提出过的新东西,例如:找准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形式一各种体制,包括经济管理体制,从而明确了经济管理改革的对象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社会主义就被葬送的观点,从而鲜明地指明了改革,包括经济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套思想和政策,冲破了传统的旧体制,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新理论观点,突破了长期以来把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理论,为改革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为改革所有制管理体制,搞活国有企业,改革经济运行机制,改革分配管理体制,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这些都是我们的老祖宗没说过的新话,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理论。

(四)开放性

面向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其经济管理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与管理紧密联系起来,从中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这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中很有创造性的一部分。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研究各国经济发展与管理的经验,深刻地总结我国在这方面的历史教训,提了一系列经济管理工作要面向世界,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的思想理论和政策,为改善和提高我国的经济管理工作,增强经济管理工作的开放性,克服其封闭落后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1、生产管理是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这为我国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从而具有开放性开辟了道路,创造了条件。邓小平一贯主张:“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川】这一科学论断破除了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之间只看到矛盾和根本对立,看不到继承和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资本主义社会经过几百年发展,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管理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知和经验。而我国由于起点低、基础差、社会主义建设时间还不长,在经济、科技、管理等方面都还比较落后。所以我们必须大胆借鉴,吸收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创造出来的先进成果,并结合新的实践进行新的创造,为我所用。我们只有把世界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作为发展的起点,才能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才能提高我国的经济管理水平,改变其落后状况。事实上,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生产管理,有许多东西是没有阶级性的,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在当代世界上,资本主义是最先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社会制度,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是最先实现新的科技革命,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国家。因此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是首先产生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但它的适用范围并非局限于资本主义。据此邓小平指出,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比如说,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理形式,如商品、货币、利润、资本以及股份公司,股票等,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可以加以利用。有些东西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体现着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对此,我们同样可以加以利用,只是在利用的同时,需注意采取措施抑制其消极作用。即使有些反映私有经济,甚至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管理水平低,比较落后,因而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服务。邓小平的这些观点、主张破除了人们头脑中长期以来存在着的一些对资本主义经济管理方法、手段、模式的偏见,从而为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方法创造了条件,开辟了道路。

2、大胆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是提高我国经济管理水平,增强其开放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其开放性的重要体现。当前,国际上新技术革命正在兴起,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于科学技术和管理都比较落后的我国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有鉴于此,邓小平指出:“要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不仅新引进的企业要按人家的先进方法去办,原有企业的改造也要采用先进的方法”。11’3]同时他还认为,在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和外国独资企业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i”4]根据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中央认为:“必须下大决心用大力气,把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普便适应性的经济行政管理经验和其他有益文化学到手,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发展。不这样做就是昧,就不能实现现代化。”i”5]此外,邓小平还以其对当代中国国情和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深刻把握,在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方面,强调要办好经济特区。他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特区办好了可以带动内地。国外经济管理方法的先进经验也可以首先在特区得试验,由经济特区再向内地扩展,从而使国外先进的经济管理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应用。总之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对于我国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我国在这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经济管理水平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

经济管理的主体篇6

2.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不和谐伴随着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衍生出来的环境问题相当多,越来越多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相应的资源消耗总量也在不断上升,直接导致经济管理遇到了相当多的阻碍。同时,在自然生态理念当中,要求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即一方面注重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但是现阶段的很多企业和组织并没有过多地关注自然环境生态问题,反而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盲目加大对经济效益的关注,持续破坏着现有的生态系统,以为其迅速攫取较大的经济利益。而且,由于人们对环境的长期影响,很多地区的自然环境已然出现了相当大的破坏,原来的绿色植被逐渐消失,给人们的健康生存造成了多种不良的影响。

3.资源的过度消耗在当代人们的认知当中,经济发展似乎必然需要加大对资源的消耗,因而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对资源的盲目消耗,如煤矿、森林资源等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锐减,在这些资源被应用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如开采煤矿导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直接使得附近的生态受到了直接的影响。而对于这些资源的采用,经济主体往往不会重视可持续性发展,仅注重于当前所能产生的经济利益。这样的经济管理思想使得资源的消耗速度持续加快,甚至超过了现有的资源储备用量,使得越来越多的不可再生资源消失。

二、新时期经济管理的科学方法实践经济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而其管理方法必然也要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实现经济组织的管理目标,经济管理的各项工作都需要按照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并且要尽可能设置最为合理的经济管理模式,以充分吸收和利用各种全新的技术成果,用最为有效的方法实现经济管理的科学准确性。同时,经济管理主体也需要认识到,不同的管理行为都需要由相应的管理方法来完成,但是实现同一种管理行为并不一定需要采用唯一种管理方法,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即经济管理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实践,将行政、法律、教育等内容进行综合,形成全新的经济管理方法。

首先,经济主体需要通过持续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以充分解决当前国家、企业与地方之间的责任关系。如国家主要通过法律和宏观管理手段对经济主体进行干预和影响,也能够为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形成良好的实践基础。其次,经济主体在完善自身经济管理模式的时候,应当积极配合当前国家的政策,建立最为有效的监督和信息管理体系,以确保经济管理有着较高的实效性。在经济管理的活动当中,考核、奖励等属于基础的活动内容,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最为合理的方法,以达到经济发展目的,提高经济管理的科学有效性。

经济管理的主体篇7

一、对经济法学界关于经济法及其行政法关系认识的析评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颁布,宣告了以“纵横统一论”为基础的大经济法的解体,尽管自此以后经济法学界仍有个别学者坚持以“纵横统一论”作为经济法的基础理论(注:孔德固:《“纵横统一论”是科学的经济法基础理论》,《政法论坛》1997年第1期。),但属经济法学研究中的个别理论现象,多数学者转向“经济管理关系论”,将经济法定义为“政府管理经济的法律”(注:李中圣:《经济法:政府管理经济的法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1期。),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界定为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国家经济调节管理关系(注:漆多俊主编:《经济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有学者甚至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经济法学研究中,人们的最大共识莫过于‘经济法应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的判断”,并认为“把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概括为经济管理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也符合经济法的本来含义”(注:王保树:《市场经济与经济法学的发展机遇》,《法学研究》1993年第2期。)。因此,经济法学在近十多年特别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理论研究中,“经济管理关系论”基本上占据了经济法学研究的统治地位,成为经济法学研究中代表性的理论基础(注:经济法学界关于经济法的基本观点很多。在诸多观点中,以“经济管理关系论”最具代表性,其他的观点或难引起理论界的共鸣,或为“经济管理关系论”的不同表述方式,所以,本文以“经济管理关系论”为基础展开讨论,其他的观点不再一一评析。)。

由于“经济管理关系论”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界定为经济管理关系,因此,什么是经济管理关系或者说经济管理关系的本质是什么?这是经济法学界集中讨论的一个问题。在1992年以后,经济法学界逐渐从争执不休的状态中摆脱出来,从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经济管理关系,把经济管理关系的本质理解为国家干预经济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但是,国家干预经济所形成的经济管理关系是否都属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呢?对此,经济法学界分歧较大:有的认为所有的经济管理关系皆属于经济法调整的范围(注:谢次昌:《论经济法的对象、地位及学科建设》,《中国法学》1990年第6期。),有的认为笼统地讲经济法调整所有的经济管理关系是不妥的,因为经济管理关系中还包含有行政管理关系,而行政管理关系应由行政法调整,经济法只应调整部分经济管理关系(注:王保树:《经济体制转变中的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转变》,《法律科学》1997年第6期。)。但哪部分经济管理关系应由经济法调整经济法学界意见又不一致:有的认为经济法调整的是国家以公有财产和公共利益代表人的身份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纵向经济关系(注:尹中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初探》,《法学研究》1993年第6期。),有的则根据国家经济管理手段的不同把国家的经济管理划分为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认为在直接管理领域发生的经济管理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以权力从属为特征的行政关系,这部分管理关系应由行政法调整,而在间接管理领域发生的经济管理关系,则是一种非权力从属性的经济关系,这部分经济管理包括宏观调控经济关系和市场管理经济关系两个方面,它们才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注:王保树:《经济体制转变中的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转变》,《法律科学》1997年第6期。),还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调整的仅仅是间接宏观调控性经济关系(注:王希圣:《经济法概念新论》,《河北法学》1994年第2期。),等等。所以,尽管经济法学界多数学者主张或赞同“经济管理关系论”,但学者们对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经济管理关系”的理解和认识并不一致。

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界定为经济管理关系,虽然将经济法与民商法区分开来,但与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行政管理关系发生了碰撞,所以,经济法学界在诠释这一基础理论的同时一直致力于经济法与行政法关系的讨论,力图将经济法从行政法中分离出来。

(一)在经济法学界,学者们大多从以下诸方面阐述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

1.经济法与行政法的调整对象不同

从调整对象的角度区分经济法与行政法,这是经济法学界集中讨论的一个方面。但由于学者们对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的性质及其范围缺少统一认识,因而,在讨论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经济管理关系与作为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行政管理关系之间到底有哪些本质的不同和区别时其观点亦各不相同。从总体上说,凡主张经济法应调整所有经济管理关系的学者多依据管理内容有无经济性而将国家的管理关系分为经济性的管理关系和非经济性的管理关系,认为行政法调整的是非经济性的管理关系,而经济法调整的则是经济性的管理关系,从而依据调整对象是否具有经济内容而将经济法与行政法区分开来(注:刘国欢:《经济法调整对象理论的回顾、评析与展望》,《法律科学》1996年第1期;梁慧星等:《经济法的理论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13页。)。凡主张经济法只调整部分经济管理关系的学者则多从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经济管理关系与作为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行政管理关系(包括部分经济管理关系)的不同法律属性方面去分析两者的不同和区别,他们从传统的行政管理理念出发,将行政管理关系理解为一种直接的、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隶属性的社会关系,因此,在经济管理领域,如果经济管理关系是依据行政命令而发生的,是一种直接的管理关系的话,那么,这种管理关系就是一种仅具经济外壳的行政关系,它应由行政法去调整;相反,如果经济管理关系的发生根据不是行政命令,而是普遍性的调控措施、间接的调节手段,那么,这种宏观的、间接的、非权力从属性的经济管理关系应由经济法调整,因为这种经济管理关系与一般的行政管理关系有着本质的不同(注:王保树:《市场经济与经济法学的发展机遇》,《法学研究》1993年第2期。)。

2.经济法与行政法的调整手段不同

基本的看法认为行政法主要依靠直接的调整方式作用于管理对象,而经济法则主要采用间接的调整方式(注:徐中起等:《论经济法与行政法之区别》,《云南学术探索》1997年第5期。);行政法主要采取单一的以行政命令为主的行政手段,而经济法的调整手段主要体现为普遍性的调控措施,体现为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利率等经济手段的运用,经济法发生作用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引导市场经济的发展(注:李中圣:《关于经济法调整的研究》,《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徐中起等:《论经济法与行政法之区别》,《云南学术探索》1997年第5期。)。从而以经济管理的方式是经济手段还是行政手段作为区分经济法与行政法的标准之一。

3.经济法与行政法的法律性质不同

在经济法学界,有学者引证英美法系国家行政法的观念而将我国的行政法定性为“控权法”、“程序法”、“管理管理者之法”,认为行政法并不重在经济管理中的经济性内容,它重在经济管理中的程序性内容,并以行政程序监督权力的行使,防止权力的滥用;而经济法既不是也无需是控权法,经济法最关注的是用以干预经济的调控政策、竞争政策是否得当,并认为对作为经济法主体的行政机关制定这些经济政策的行为进行控制是荒谬的(注:徐中起等:《论经济法与行政法之区别》,《云南学术探索》1997年第5期。)。这种观点将经济法视为一种实体法、授权法。

此外,还有学者从行政法与经济法所追求和实现的价值目标、行政法与经济法产生的不同历史背景等方面去分析经济法与行政法的不同:认为行政法所追求和实现的是国家利益,而经济法所追求和实现的是社会公共利益;行政法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在“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理念下产生的,是政治法,而经济法则是生产社会化和垄断的产物,它产生于自由资本主义竞争向垄断过渡的阶段,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在我国,行政法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计划经济的法律代名词,它无法承担起管理市场经济的任务,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和管理只能依赖经济法,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等等。

(二)经济法学界在讨论经济法以及其与行政法的区别时以下问题值得一提

1.在关系到经济法地位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上至今没有形成共识

具体表现在:(1)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方面,如前所述,尽管经济法学界多数学者赞成“经济管理关系论”,但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经济管理关系到底具有哪些本质特征以及它与作为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行政管理关系之间有哪些实质性的不同和差异至今未能解释清楚,至于不赞成仅以经济管理关系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观点就更多、更杂。因此,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到底是什么,这实际上是经济法学界讨论至今仍未能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2)在经济法的调整方式上,尽管多数学者将经济法的本质特征定性为国家干预经济之法,但是,国家干预经济(经济管理)的方式或者说“国家之手”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国家之手有三种基本动作即强制、参与和促导(注:漆多俊主编:《经济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31页。),有的认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非法律手段(包括价格、税收、工资等和行政手段如国有化和计划),一种是法律手段(注:刘国欢:《经济法调整对象理论的回顾、评析与展望》,《法律科学》1996年第1期;梁慧星等:《经济法的理论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13页。),有的认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是普遍性的调控措施(注:王保树:《市场经济与经济法学的发展机遇》,《法学研究》1993年第2期。),还有的认为国家干预所使用的是一系列具有充分弹性的经济手段(注:徐中起等:《论经济法与行政法之区别》,《云南学术探索》1997年第5期。),等等。(3)在经济法的体系结构方面,对经济法调整对象及调整方式的不同认识导致经济法体系构架上的分歧与混乱:有的认为经济法应由市场障碍排除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国家宏观调控法及涉外经济法所构成(注:漆多俊主编:《经济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目录第1—5页。),有的认为经济法主要包括市场管理法和宏观经济管理法两方面(注:王保树:《市场经济与经济法学的发展机遇》,《法学研究》1993年第2期。),还有的认为经济法仅是指宏观调控法(注:王希圣:《经济法概念新论》,《河北法学》1994年第2期。),等等。

2.理论研究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及研究方式上的牵强附会

具体表现在:(1)不少学者一方面坚持认为经济法调整的是宏观的、间接的经济管理关系,财政、金融、税收及其他普遍性的调控措施和经济手段才是经济法作用的主要方式,是经济法与行政法的本质区别,另一方面又将市场管理法纳入经济法的体系范围,并将竞争法视为经济法的龙头与核心,而在市场管理法中,无论是竞争法、价格法还是其他的管理法,立法上都是直接授予经济行政管理机关以监督检查权、处理处罚权,这些监督检查权、处理处罚权无一不是行政法上以直接管理为特征的行政手段。(2)由于经济法学界一再试图将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去研究,因而,在实际研究中唯恐触及行政法的内容,为了以示与行政法的区别而不得不在具体的研究中标新立意。譬如在阐述经济管理法律关系时,为了以示与行政法律关系的区别而将行使经济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及其他行政主体称之为经济法主体,将行政主体在经济行政管理中的职权与职责称之为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注:张守文等:《市场经济与新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3—139页。),将行政主体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对经济主体及个人实施的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和执照等行政处罚称之为经济法律责任,将经济组织与个人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诉讼称为经济诉讼,甚至建议制定统一的《经济责任法》和独立的《经济诉讼法》(注:杜飞进:《论经济责任》,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第192—195页。)。

3.对行政法特别是我国行政法的本质特征存在着重大的认识上的误解

具体表现在:(1)关于行政管理关系本质特征的误解。不少学者将行政管理关系理解为一种单一的、机械的、直接的、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隶属性社会关系,并得出结论认为这种社会关系只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而不适用于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的间接管理关系需要由经济法去规范和调整。(2)关于行政法手段的误解。与对行政管理关系的误解相联结,不少学者将行政法手段等同于行政手段,又将行政手段简单地理解为行政命令,同时将经济手段等同于经济法手段,是经济法作用的体现,并以示与行政法相区别。(3)关于行政法价值目标的误解。有学者将行政法所追求和实现的价值目标简单地归结为国家利益,认为行政法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国家利益的需求,而经济法所追求和实现的是社会公共利益。(4)关于行政法本质特征的误解。有的学者置我国行政法上诸如治安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税收征收管理、城市建设管理、资源环境保护、司法行政管理、教育科技文化管理等方面的行政实体法、管理法于不顾,而片面地依据英美法系行政法的理念将我国的行政法定义为“控权法”、“程序法”、“管理管理者之法”,从而将作为我国行政法组成部分的行政管理法分割出去,并将作为行政实体法一部分的经济行政管理法纳入经济法的范畴。

二、经济(行政)法的实质及其法律属性

如果将经济法定性为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那么这种意义上的经济法实际上就是经济行政法,对此学界早有论及(注:梁慧星等:《经济法的理论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96—213页。)。但关于经济行政法的性质及其法律属性经济法学界与行政法学界在认识上存有较大分歧:经济法学界认为,经济行政法是与行政法相并列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行政法仅是经济行政法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渗透因素(注:王保树:《关于经济法与行政法关系的思考》,《法学研究》1992年第2期。);而在行政法学界看来,经济行政法不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仅仅是行政法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与行政法之间是总则与分则、基本行政法与部门行政法的关系,经济行政法在法律属性上为行政法(注:王克稳:《经济行政法论》,《法律科学》1994年第1期。)。

在行政法学领域,经济行政法之为行政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

(一)国家干预经济的本质是公权力(行政权)的作用

亦如经济法学界所述,现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干预与调控,我国也不例外,同时,在现代法治社会,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理必须纳入法制的轨道,正因为如此,经济法学界多数学者将经济法归结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但国家如何去干预、管理经济活动或者说“国家之手”有哪些具体方式?经济法学界的概括模棱两可,让人难以捉摸。而从行政法的角度看,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无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权力的干预,即通过国家行政权的运用和行使来达到调节经济活动的目的,而国家在运用行政权干预、调节经济活动方面,其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直接的干预,也可以是间接的调控,既可能是以行政命令、行政强制为主的行政手段,也可能是以税收、利率、信贷等经济杠杆为主的经济手段,选择怎样的干预和管理手段是由经济活动的具体情况所决定的(注:在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各国和地区干预和处理这一危机的手段即不尽相同,其中印度尼西亚政府直接下令关闭了16家信誉不好的银行,而我国香港特区政府则采取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增加投机交易成本的方式打击金融投机商的交易活动,上述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调节手段,但他们的本质及其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二是国家的非权力干预,即国家以非强制的手段在取得有关经济组织和个人同意或协助的基础上来达到调节经济活动的目的,这种非强制的手段通常称之为行政指导,主要有劝告、通告、建议、警告、注意、指导等形式。由于这种非权力的干预以取得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助为前提,它不直接导致相对人法律上权利义务关系的取得、变更或消灭,相对人不服从这种干预和指导,亦不会导致法律责任的产生,因此,在行政法上,这种行政指导为不具法律效力的事实行为,所以,它属于国家干预经济的非法律手段。由于这种手段的非法律属性,因此,它不是行政法上所关注和规范的重点,行政法所关注和规范的重点是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权力干预,即必须将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权力干预纳入法制的轨道。因此,严格意义上说,经济行政法是规范国家权力干预经济的法律。在经济法学界,不少学者也注意到经济管理关系必须借助国家公权力(行政权)调整,经济行政法实际上是通过国家权力来完成民法所无力解决的市场主体的规制问题,正因为如此,经济行政法在法律属性上属于公法。(注:刘大洪等:《现代经济法的反思与重构》,《法律科学》1998年第1期;王保树:《经济体制转变中的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转变》,《法律科学》1997年第6期。)但经济法学界的研究缺陷在于他们没有能够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公权力(行政权)作用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以及规范公权力(行政权)的法律的本质属性。

(二)凡基于国家公权力(行政权)作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本质上皆属行政关系,为行政法的调整对象

尽管经济法学界对于国家运用公权力干预、调节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表述各式各样,但从行政法学角度审视,政府运用行政权干预、调节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就是经济行政管理关系,这种经济行政管理关系与政府运用行政权在其他领域进行干预和管理所形成的行政管理关系没有本质的不同和区别,它们都属于行政管理关系的范畴,为行政管理关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行政法学界,尽管学者们对行政法所予的定义不完全相同,但对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认识是一致的:即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管理关系,这种行政管理关系是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也就是说凡是基于行政权的作用所发生的一切社会关系都属于行政法的调整范围,这一点不仅在行政法学界没有分歧,在其他学科亦是公认的。由于经济行政法所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本质上属于行政管理关系的范畴,因此,经济行政法在法律属性上为行政法。此外,经济法学界有学者将行政管理关系定性为一种单方面的命令服从关系,并据此认为经济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间接的、非权力从属性甚至带有平等性质的社会关系为一种不同于行政管理关系的新型的社会关系。笔者认为,这涉及到对行政管理关系本质特征的认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经济的本质决定了政府管理经济的单方面性,一切经济管理关系皆因行政机关单方面的意思表示而形成、变更或消灭,因而命令与服从成为这种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典型特征,同样,在一般的行政管特别是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命令与强制也是经常使用的管理手段,这也容易理解,因为在一般的行政管理中政府如不具有这样的强制手段,政令将无法推行,法律将无法实施。但是单纯的命令与强制忽视了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因而它难以调动相对人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体的平等、意思自治等特征使政府机关逐渐认识到如果单纯使用命令与强制手段反而不易达到经济管理的目的,因此,一些间接的、非强制性的、甚至带有平等性质的管理手段开始得到应用和推广,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行政合同,它基于行政机关与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在行政合同关系中,相对人不再仅仅是被管理的对象和义务主体,他的意思得到了尊重,他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因而,充分调动了相对人参与国家经济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在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行政合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重视,被作为贯彻实施国家经济政策、经济计划及执行其他公务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行政合同作为经济管理手段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国家经济计划、经济政策贯彻实施,基础产业建设,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农村产业开发与农副产品收购等领域中为人们所普遍熟悉和接受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甚至已经拓展到人事管理、治安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公共管理领域。尽管这种合同关系与传统意义上的以命令与服从为特征的管理有着极大的不同和差异,但谁也不能否定这种带有平等性质的行政合同关系在本质上仍是一种行政管理关系,调整这种行政合同关系的法律-行政合同法在法律属性上为行政法。因为行政合同关系的发生、变更与消灭实质上仍然是行政权作用的结果,行政合同的目的也是为了满足或实现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这说明,在现代的行政管理特别是经济管理活动中,命令服从性管理关系仅仅是行政管理关系的特征之一而不是行政管理关系的唯一特征。

(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权作用的方式是多重的,但这些不同形式的权力运作方式在法律属性上是共同的,它们都属于行政法律行为

在经济法学界,也有部分学者主张以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作为划分经济法与行政法的标准,即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划分为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并以此作为经济法与行政法的重要区别。而实际上,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都不是法律范畴内的概念,至今为止我国法学界包括经济法学界也从未对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的涵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做出科学的说明。从我国的法律制度及实践来看,规范、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手段只有三个方面:一是民法手段,二是行政法手段,三是刑罚手段。如果将经济手段理解为国家运用经济杠杆间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把行政手段理解为国家运用行政权直接作用于管理对象的手段的话,那么,无论是经济手段还是行政手段都仅是行政权作用于经济活动的不同方式,它们都属于行政法手段,在法律属性上它们都属于行政法律行为,其中颁布规范性文件、制定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调整产业结构、税收、利率、汇率、价格的决定等宏观调控措施(经济手段)在法律属性上为抽象行政行为,而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等直接的管理措施(行政手段)则为具体行政行为。所以,无论是经济手段还是行政手段都只不过是行政法律行为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

(四)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凡行政权的行使所引起的争议都属于行政争议,都只能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

从法学理论上说,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不仅要有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手段,而且必须有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的法律责任体系及独立的争议纠纷解决机制。在经济法学界,尽管有学者曾极力主张将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和执照等行政处罚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法律责任,将相对人不服经济行政处罚所引起的诉讼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诉讼,但是,这种观点已被国家的立法所明确否定。其中199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明确将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实施的所有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及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等行政处罚行为统一纳入该法规范的范围,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产品质量法》等被视为经济法核心内容的法律也都无一例外地将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及采取其他诸如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所引起的争议统一纳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理范围。这些立法清楚地表明,凡行政权行使所引起的争议都属于行政争议,都只能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这些争议,经济管理领域亦没有例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济法没有不同于行政法的异质的调整对象,没有区别于行政法的特别的调整手段,没有独立的法律责任体系及其相应的救济途径,因而,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既没有理论基础,也没有法律依据。需要说明的是,对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否定并不意味着对经济法学研究成果及经济法存在价值的彻底否定,而是说明经济法学的研究需要转换视角,即将经济法放在行政法这个大的法律框架内,将它作为行政法的一个分支学科并相对独立地进行研究,利用经济法学现有的研究成果,汲取行政法的基本原理,这样才能彻底解决长期困扰经济法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理顺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从而科学地构建经济法的理论体系,为经济法及经济法学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从行政法学的角度看,随着我国行政法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及行政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行政法学理论研究亦需要从一般理论问题走向具体实践问题,从行政法学原理走向部门行政法学,以增强我国行政法的应用性及可操作性,也才能推动我国的行政法学研究向着更高的层次拓展,因此,经济行政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行政法,这也是行政法学研究不断深入及行政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的必然趋势。

三、经济行政法的涵义及体系结构

在明确了经济行政法的性质及其法律属性后,笔者给经济行政法的定义是:经济行政法是调整国家经济行政主体在运用行政权调控、监督、干预、管理市场经济运行的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它是行政法的一个分支学科。经济行政法的调整对象为经济行政管理关系,简称经济管理关系,也就是说,凡是国家行政权干预经济生活所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都在经济行政法的调整范围之列,这既符合经济法的研究宗旨与目的,也不违背部门行政法划分的基本准则。在我国,因国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干预集中体现在宏观调控、市场管理及国土资源、资产管理三个方面,因此,我国的经济行政法也就相应地由宏观调控法、市场管理法及国土资源、资产管理法三个方面组合而成。

(一)宏观调控法

宏观调控法是规范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总体上说,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活动包括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经济政策的实施两个方面,因此,宏观调控法实际上包含了规范国家经济政策制定行为的法律和规范国家经济政策实施行为的法律两个方面,规范国家经济政策制定行为的法律主要是计划法、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改善地区结构法、产业政策法、预算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农业法等,规范国家经济政策实施行为的法律主要是税法、价格法、金融法、投资法、财政法等。

(二)市场管理法

市场管理法是调整国家监督、管理市场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由于国家对市场的管理包括了对市场主体的管理、市场交易行为的管理和市场客体的管理,因而市场管理法也就相应地包括了管理市场主体的法律、管理市场行为的法律及管理市场客体的法律三个方面。其中管理市场主体的法律主要是公司法、企业法、商业银行法等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中有关公司、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注册登记管理的法律规范,管理市场行为的法律主要是反垄断法、反对限制竞争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倾销法、反补贴法、反价格欺诈法、反暴利法等,这部分法律是市场管理法的核心,而广告法、证券交易法、房地产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则为规范市场客体的法律规范。需要提及的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规范大多具有双重法律性质,这种规范市场秩序法律的双重法律属性体现了国家在监管市场活动中行政法手段与民法手段的结合运用,因此,我们这里所讲的市场管理法指的仅是规范国家权力监管市场活动的那部分法律规范。

经济管理的主体篇8

一、前言

公共管理是针对政府管理缺陷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其提倡管理目标的“公共性”以及对公共权力履行公共职能的科学监督制约。从本质上而言,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管理创新则是对公共事务管理模式的创新。若公共管理创新可以与经济高质增长持续协同变化,则可以驱动不同级别公共部门转化自身职能,树立高层次服务意识,助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因此,探究公共管理创新、经济高质增长的持续协同变化路径非常必要。

二、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及共性

(一)公共管理创新公共管理是以公共利益维护为目标,以公共组织(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为主体的一种管理行为。公共管理创新主要指对接公共利益需求,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删减、修订、完善。在经济高速率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已经构建了一套较为齐全的公共管理制度,为特定时期社会的稳定变化、经济水平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制度支持。但是,在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不断转变的进程中,以往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此时,就需要以特定部门为对象,强化改革,改造缺陷模块,废止效率极其低下部分,促进公共管理制度建设与我国基本国情相一致。

(二)经济增长质量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并没有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概念做出恰当的定义。这一概念最早由苏联经济学家提出,其立足效率视角,强调经济增长阶段不仅需要保证产品数量的增加,而且需要保证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的同步提升。而部分学者认为,经济增长质量特指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联系的因素的提升、发展,比如宗教、政治、社会环境等。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追求社会秩序的改善及利益的均衡分配、教育水平的提升、人民生活环境的优化。从本质上而言,“质量”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核心要素,需要从环境、社会等诸多视角考察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优、劣之处。

(三)共性联系一方面,强化推进公共管理创新是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必要保障。在公共管理创新过程中,调节社会各群体间利益关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管理行为均体现了经济增长质量的需求。特别是在我国现有经济模式中,单纯依靠市场自主调节无法达到经济高质增长的目的,只有以政府为主体,从宏观层面进行调节控制,才可以保证经济的高质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公共管理制度的建设,可以保障资源的恰当科学配置,规范市场环境,满足集约化经济发展需求。同时“社会公平、公共利益维护”是公共管理创新追求的主要目标,这也是经济增长质量追求的核心主旨。另一方面,经济高质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共管理创新提供驱动力。因现有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片面追求法发展效率倾向,导致经济增长质量、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偏于低下,阻滞了社会公共管理创新的顺利进行。而经济发展主体具有较为突出的多元化特征,不同利益群体所追求的效益也存在较大差异,各方利益体之间陆续形成了竞争与合作交织的复杂关系。而通过经济高质增长,可以形成基本稳定的市场秩序,各市场主体也会自发约束自身行为,降低公共管理创新阻力。

三、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持续协同变化的阻力

(一)公共管理理念滞后公共管理理念主要指公共管理主体在开展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产品提供阶段所遵循的价值取向、思想方针,可以促使主体主动约束自身行为。但是在当前公共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滞后理念。比如,“唯GDp论”。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衡量指标,唯GDp论则是指将经济发展简单看作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在唯GDp论的影响下,地方政府普遍以社会区域发展失衡、产业失衡、贫困失衡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但是也给经济增长质量提出了较大的难题。

(二)公共管理主体固有缺陷公共管理主体特指为追求公共利益服务的人员,不仅包括政府的司法、立法、行政部门,而且包括非营利部门。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决定了其在公共管理创新中占据的核心地位。但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管理创新存在固有缺陷。比如,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深度转型时期,收入分配恶化、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退化等各领域矛盾逐渐凸显,当前公共管理主体仍然较为单一,“行政命令”仍然为主要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需求,影响了公共管理创新、经济增长质量的持续协同变化。

(三)公共管理体制僵化落后公共管理体制是多元化管理机构以及其形成的公共事务管理责任、公共事务管理方式方法网络,是公共管理目标实现、效率提升的保障。通过对当前我国公共管理体制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可知,现行公共管理体制大量借鉴官僚制组织体系中的从上到下等级制,强调上级对下级的命令、下级对上级的服从。与此同时,公共管理体制中政府供给、实际需求也存在错位倾向,即被管理者处于劣势地位,无法自主选择管理者所提供的服务,进而引发社会福利分配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等经济低质增长情况。

四、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的持续协同变化的路径

(一)转变公共管理理念公共管理理念创新是公共管理创新、经济增长质量持续协同变化的内在动力因素,也是经济高质增长的必然要素。在经济高质增长这一目标引导下,公共管理理念应朝着“推动社会经济系统全方位转型”方向变革。在“推动社会经济系统全方位转型”这一方向下,公共管理部门应利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代替“以物为本”的理念。即以人的实质自由(个人按照自身意愿生活)为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价值实现作为公共管理菊花目标,切实满足人们享有真实、自由发展的需求。在摒弃单纯追求物质性公共产品这一管理理念后,公共管理部门应利用质量发展观代替数量发展观。即在将物质产品的总量增长作为判定经济增长要素的基础上,从经济总量的拓展视角入手,设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增长质量、社会均衡发展等若干创新型管理目标。同时利用服务性协商方式代替权力机制下命令方式。主动为公民提供高质量服务,逐次推动公共管理创新向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经济高质增长方向迈进。

(二)延伸公共管理参与主体鉴于公共管理活动需要依赖一定个体、组织开展,个体、组织的创新汇集成了公共管理主体的创新。因此,在当代市场经济体系中非政治性公共事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应逐步推动社会公共管理核心由政治目标向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这一目标转化。与此同时,政府单独湿湿的公共管理组织结构也需要变革为以政府为核心的不同类别公共组织协同合作的组织结构,深层次落实社会公共治理理念。在社会公共治理理念落实初期,需要将公共管理供给主体延伸至非政府组织部门。此时,政府管理主体主要负责宏观经济性事务、国家政治性事务、部分社会性事务,而非政府公共管理组织则负责其他社会性事务。通过第三方部门、公民性组织的参与,可以节约整个社会基础资源交易、公共产品供给成本,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在公共管理供给主体多元化延伸的基础上,可以将社会利益、要求作为职能实现体系,进行政府统治职能的严格限制。即将社会变量作为政府权利、结构、运作模式的决定因素,通过非政府协助、人民共管、社会第三方中介机构,最大限度优化社会治理资源。

(三)更新公共管理体制“改善公共管理主体在管理公共事务阶段运行机制”是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首要目标。实质上为科学高效配置社会资源,节约市场交易成本、政府运行成本、组织管理成本。在公共管理体制创新视角下,公共管理机构可以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为核心,进行公共管理绩效评估机制的完善构建。即立足于社会需求,将福利分配、经济结构、环境治理等要素融入成本—收益分析范式内。进而将经济增长质量标准扩展至社会福利范畴,形成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社会经济高质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在从全新的视角评价估测公共管理绩效的前提下,应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管理体制中。在全社会有效监督、竞争性参与体系中,挖掘公共事务处理、公共权力运行环境内基础资源配置要素,压制全社会服务成本,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实现国家财务价值的增加。同时考虑到新、旧行政体制间衔接缺口的存在,应将公共管理职能作为层级化新官僚制的构建首要准则,吸收新观点、意见吧,建立更加详细、完善的评价、监督、奖励、惩处制度。通过政府宏观组织、协调、监督管理、规划与公共管理微观处理,可以切实推进公共管理的市场化创新与经济高质增长的持续协调良性变化。

经济管理的主体篇9

【主题词】经理;管理;分析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宏观经济管理工作面临新的环境。宏观经济管理是一个由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手段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系统,要科学有效地提高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就必须对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系统要素进行协调配套的创新。

1经济管理的目标

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即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所要达到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预定目的,它实际上决定着管理的内容重点和着力方向,同时也是评价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创新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宏观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不同,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重点亦不同。当经济过热时,控制经济增长速度就成了重点目标;经济不景气时,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就成为重点目标。重点目标的实现,能够带动其他目标的实现,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由此可见,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相机抉择性的目标,只有进行不断地调整才有实际指导意义。人世后,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其次是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大体平衡,是实现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前提。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出现大起大落,都是源于经济总量平衡出现问题。在经济上升阶段,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欲望增强,合理把握总需求的增长尤为必要。目前,居民消费行为已趋于成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比较稳定,除个别热点产品外,不会出现排浪式消费热潮。因此,合理控制投资增长速度,特别是支撑投资增长的银行贷款增长速度,就成为保持总量平衡的关键之举。在总量平衡中,经常项目收支平衡尤为关键。因为短期内将会对我国的经常项目收支平衡造成一定冲击。一方面,对我国来说,进口必然会增加。此外,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增加我国的进口。例如,今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势必增加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又如,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国外投资的大量涌人,也会使进口大大增加。再如,我国持续采取的刺激内需的政策,也会刺激进口的需求。

2经济管理的主体

所谓宏观经济管理主体,是指依法成立、履行着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组织机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创新的内容是塑造现代政府主体.具体表现为组织创新和人员创新两个方面。其组织创新的实质是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改革政府职能、确立政府规模与提高政府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是监管市场运行,维护市场程序,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宏观经济发展中掌好舵,而不是去划桨,鼓励和调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划桨的积极性,掌好舵,不划桨的政府才是明智的政府。要按照政企分开原则.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实现由微观直接的干预向宏观间接调控的转变,按权责一致原则,调整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防止职能交叉,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互不负责的弊端,按照精简、统一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按照效能原则,确立最优政府规模,政府最优规模应是边际政府交易成本和边际市场交易成本、边际制度收益和边际制度成本分别相等的那一点上,按照效率原则,要以尽可能少的机构、人员去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以降低政府工作的成本,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关键是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要定位。

不仅要进行组织创新,而且要进行人员创新,即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高效运作。

3经济管理的客体

宏观经济管理客体即宏观经济管理主体的管理对象。具体包括:国民经济总量和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本建设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效益,消费基金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和再分配,生产布局和地区协作等。创新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窖体,首先必须重新界定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的权利范围与关系.特别是要明确政府应当具有的权力和不应当具有的权力的边界。对于政府应当具有的权力,必须优化配备力量确保其有效实施,而对于政府不应当具有的权力,则必须收回并完整地交还给市场和企业。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世贸组织原则以及中国国情来看,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应当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与成熟而及时从市场的主要角色中退出,从商业性竞争领域中退出.使企业作为具有充分权利与完整义务的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成为市场的主体和主角。

4经济管理的手段的

宏观经济管理手段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时所采用的有助干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一切手段,它包括软件方法.如经济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也包括各种硬件,如各种传媒和网络等。管理手段是决定管理效能的关键因素,能否进行管理手段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发挥水平。

经济管理的主体篇10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经济管理;公正性偏失

公共管理有百年的发展历史,以公共性价值作为首要的原则。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政府从宏观的角度,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规划和协调,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公共经济管理的方式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行使公共经济管理主体职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公共经济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在改革创新的同时,存在着矛盾个体的相对制约,公正性偏失问题比较普遍,需要及时矫正,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

一、公共经济管理的公正性偏失

1.公共管理和公共经济管理。公共管理以捍卫公共性价值为第一原则,强调运用管理主义工具,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在新形势下,新公共管理具有新的特点,虽然政府仍然是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但开始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化,重视私人、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的参与,引进私营部门管理的经验,以及市场竞争机制,降低管理的成本,同时注重提高管理的效率,对管理主体的职能也开始重新分配,对政府的职能边界开始重新界定。公共经济管理是综合性学科,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等等,多学科交叉,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框架和体系。公共经济管理主要是管理公共经济的三大关系,公共部门和市场结构与经济体系的关系,公共经济活动各要素间的关系,公共部门和私人经济部门的关系。2.偏失表现。政府主体的缺陷是公正性偏失的重要表现之一,新公共管理引入市场机制,注重追求经济、效率和效益。但效率或者效益的最大化不是公共经济管理的核心价值观,公共经济管理的核心价值是公平性,或者说保证公平性的基础上,兼顾效率。在新的理论主张下,政府主体在决策时就会偏重选择效率、效益,而忽视公正性,出现方向性的错误。并且在政府主体中,存在着自利性的行为,容易出现腐败问题,加剧了不公平的现象,也违背了公共经济管理的公共性原则。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也会出现失灵的问题,在公共经济管理中,不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缺乏成本和利润的约束,容易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政府公共经济管理没有效果。在公共经济管理中,引入民营化是为了刺激竞争,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是不正当的民营化反而造成公共利益的流失。另外,监督的缺失也加剧了公正性偏失的问题,我国监督体系比较庞大,也比较杂乱,缺乏有机的协调,无法保证公共经济管理的公共性。

二、矫正公正性偏失的对策

1.注重多元化公共经济管理主体的培养。在公共经济管理中,要注重多方主体的参与,培养多元化的管理主体,加强各主体的协作性,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有利于矫正公正性偏失的问题。在民营化的过程中,要坚持政府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引导其他的主体能够正确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同时要强化公民的意识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保证公民参与公共经济管理的权利,提高公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维护公共性。2.规范政府职能。政府主体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公众利益至上的服务理念,对政府主体的职责范围进行合理的界定。在公共经济管理过程中,政府主体要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率,将其作为基本的原则,不逾越公共性来进行管理行为的考核。政府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共经济管理也是为了追求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政府必须认识到服务公众的重要性,使公众满意。在新形势下,政府职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更应该重视方向性的引导,完善宏观管理的体系,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3.强化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政府主体内部要加强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注重职业道德建设,避免出现腐败的问题,不仅要从道德上约束公职人员的行为,还要利用法律进行约束,督促公职人员合理使用自己的公共权力,依法行政。同时要加强监督,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和公民参与机制,使民众参与到公共经济管理中。社会公众的监督,可以及时纠正执行的错误,或者政策的偏差等,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共经济管理的公正性。总之,对于当前出现的公共经济管理的公正性偏失问题,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培养多元化管理主体,规范政府的职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职业道德建设和监督评估,改进公共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琳.公共经济管理公共性的偏失与矫正[J].中外企业家,2014(33):230-230.

[2]崔琬茹.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9):00203-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