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44:37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篇1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长期存在的现象,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跨文化交际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我国,对跨文化交际开展广泛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的外语教学大纲都对教师应具有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学生应掌握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我国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现代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可以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1。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是折射文化的棱镜,而文化是语言的根基,制约着语言的发展,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应是文化教育。”2“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3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就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它涉及了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习俗、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应不仅培养人才的英语素质而且培养其文化素质进而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使用英语这门工具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当前国家需要的是真正能融通多元文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更好地服务国际化的市场。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跨文化交际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能增强不同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具备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达到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实现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密不可分,这是因为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确切地说,是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是跨文化教育的重要的一环。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迅速地走向世界,中国综合国力稳步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参与解决更多的国际事务。在这种形势下,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改进来解决。反思我国的英语教学,由于长时期受到传统教学法和应试教学的影响,结果导致学生“高分低能”、学“哑巴英语”等现象论文的格式。因此在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教育、开展文化教学,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第一,大学英语教师要转变观念,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教师要转变自己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能够正确理解文化差异,尊重不同文化,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比较,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二,注重文化差异的介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孤立地教词汇,决不能把英汉语作简单地一一对应,一定要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注重两种文化的比较,aluckydog不能译成“幸运狗”,在汉语中,“狗”是贬义词,而在英语中dog是个褒义词,应译为“幸运儿”。因此,注重词汇文化的内涵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不会造成交流障碍。各国的风土人情都各不相同,在介绍这些差异后,就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三,利用第二课堂,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国很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时间不足,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给学生创造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机会。可以举行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歌曲演唱比赛,组织观看英语原版电影,还可以举办英语戏剧表演活动,。同时,还可以举办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协会,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活动中感受西方文化。另外,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英语专题讲座,邀请留学归国人员或外籍人士来介绍一些英美文化的知识。总之,让学生在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活动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减少跨文化交际时的困难。使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相应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贾育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p3

[3]Kramsch.Claire,ContextandCultureinLanguageteaching,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p177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篇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越来越频繁。信息化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也让跨文化交际的可能性不断提升。十几年以来,我国各大高等本科院校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展开了研究,通过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对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改革,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但是根据相关的教学研究发现,我国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加强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让当代大学生熟悉英语国家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掌握丰富的英语知识,适应英语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1.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英语作为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其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文化起到重要作用,这也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语言工具。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学生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中明确指出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而且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熟悉英语文化表达方式,了解英语文化背景。但是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中国各大高等院校在英语教学中仍然以课本教材为主,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英语语言知识,教师在训练学生的英语技能时,主要以模仿英语句型、词汇、语法等方式来开展训练,没有让学生深入了解英语文化背景和英语表达习惯。结果导致学生的英语语言基本功非常扎实,但是对于英语文化不够了解,不熟悉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容易出现交流习惯偏差。而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主要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果,有些学生虽然取得了较高的考试成绩,但是缺少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无法在实践中利用英语知识和技能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评价模式过于单一、死板。

1.2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2.1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匮乏。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时间比较短,而且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最初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对跨文化交际展开了深入研究,并且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形成了完善的跨文化教学模式。而我国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起步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进程比较缓慢,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少跨文化交际意识,无法熟练应用跨文化交际理论。1.2.2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重视程度不足。自古以来,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一种密切相连的关系,语言属于文化的载体,对于宣传文化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在发展和宣传文化时,必须利用语言交流来进行文化传播。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西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跨文化交际理论不够成熟,没有深入了解文化和语言之间的紧密关系,所以导致学生的学习的英语知识面过于狭窄,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

2.跨文化交际下构建全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2.1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于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英语国家的电视电影作品,利用这些趣味性、故事性的影视作品,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让学生从这些影视作品中感受国外的文化价值取向,了解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比如:在英语电影中红茶是“blacktea”,而不是从字面上表示为“redtea”。因此,只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内涵,才能和西方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

2.2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西方语言表达习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外国日常语言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运用西方语言表达习惯来讲授英语知识,能够让学生融入西方语言文化表达氛围,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流畅地运用英语基础知识和表达技能,逐渐养成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

3.结语

综上所述,在跨文化交际视野下,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了解西方语言文化,学会运用西方语言表达习惯,融入西方文化语境,才能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欣.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分析[J].华人时刊旬刊,2011(11).

[2]姬璐.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林区教学,2015(11):41-42.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篇3

对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具备的交际能力,它与语用能力以及语言策略能力共同构成了外国学者所认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应该适时适当的向学生指导语用的学习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策略能力指的是人们对语言的运用应变能力,现在很多学生学习英语,掌握英语的含义和用法已经非常的熟练,但是如果运用到生活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和他国的人交流就经常会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要求老师针对这一问题,在对学生进行英语训练的时候让学生意识到应该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去学习,讲究语言应用的策略,这样的练习方法可以弥补学生词汇和语法知识缺乏的不足。这样训练学生学习英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去处理交流中遇见的问题,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整体交际能力。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以往的教学教法中,人们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就是熟悉掌握词汇和语法,并没有考虑怎样的运用,所以培养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应该联系他国文化,学习他国语言特色以及思维方式,加以训练,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以后同他国人民进行交流时的实际应用,避免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沟通内容上的误解,正确的思维能力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是良好沟通的必要保障。

三、行为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体现者就是行为能力,所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就不容忽视对行为能力的培养。外国人对行为能力的定义就是行为规范的理解和对行为冲突的对策的能力,培养行为能力,首先就应该了解他国的行为规范,例如:基本礼仪和文化禁忌等等,从而避免因为不了解他国文化而在交流的过程中触犯了他国的禁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行为冲突能力就是在已经因为某些因素在交流的过程中与他人发生了争执,这个时候应该灵活的分析导致问题发生的关键因素,采用巧妙的解决方式化解尴尬的冲突局面。行为能力的培养是跨文化交流的体现者,因此,在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体系中应该在行为能力培养这一方面加强力度,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社会性发展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篇4

关键词:跨文化;大学英语教育;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2614(2016)05-0142-03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加速,国际交往与合作日益明显,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基本趋势,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尤其重要。由于跨国间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所导致的语言交流障碍成为影响国际交流的重要因素,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国际语言交流人才稀缺,全球化对该类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突破大学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瓶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何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有效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满足全球化趋势对复合英语人才的需求是大学英语教育者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不同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互影响,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着手,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对语言影响差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若干思路和措施。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必要性

1.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传统英语教学仅关注语言知识和技能,教学活动相对枯燥,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补充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可以丰富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英语教师应将语法、单词和句型等知识点和跨文化传授相结合,通过引用多样化教材和案例教学,讲授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艺术、方言、礼仪、建筑和风土人情。通过跨文化知识输入,改变传统中国学生的“中国式英语”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应主动意识到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重要性,正确选择合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交际沟通能力,通过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日常交际沟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导入,以语言文化形成的文化背景和当地风俗习惯着手,阐述不同文化对不同语言的渗透影响,通过文化差异对语言造成的不同语义比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果忽视文化差异,尽管对方能理解说话者的语义,但是可能会违反文化规制,让对方反感,文化冲突会影响交际效果,进一步引发不同程度的民族误解和敌意。在语言学习中要充分重视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影响,通过了解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正确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教师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知识和技能,还应涉及其他跨文化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将中西方文化教学纳入英语教学实践中,用宽阔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语言素养,满足经济全球化和交际国际化的现实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针对交际的对象,话题和目的正确理解和选择表达方式的能力,是不同文化场景下的社会语言能力。教师应注重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知识传授,采用丰富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在真实的文化环境下调动学生跨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通过多元化文化信息来源渠道,帮助学生获取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文化信息资料,提高学生参与语言学习文化背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存在问题

1.教师方面的问题。尽管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实践上都没有落到实处。现实与理念存在差距,传统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语言知识点展开的,即“词语分析、语法讲解、句型操练”的模式,忽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一是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知识储备欠缺。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师毕业于国内师范类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中同样缺乏文化与语言关系的课程,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课程基本不统一开设。只有少数学校在选修课中会开设文化对语言发展演变的影响类课程,随着海量信息时代到来,学生通过浏览信息自学,导致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极为匮乏。二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文化渗透能力有待提升。外语教师自身具备足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关键。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教师自身也没有体验跨文化交际实践,难以满足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要。三是教师也未能很好地落实文化教学。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也主要以语言教学为中心,跨文化知识讲授更多是表层、肤浅的,授课方式也比较单一传统,教师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很难触及文化的核心,更多是输入目的语文化,如介绍西方国家的节日、习俗、礼仪等。教师在跨文化交际等相关课程讲授上感到很吃力。

2.学生方面的问题。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主体,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反馈决定跨文化教学的效果。一是当代大学生跨文化学习意识缺乏。在中学时期,英语教学就只关注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重视“听说读写译”等知识,忽视文化知识的讲解,导致我国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了解甚少。而且,大学生学习英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通过四六级考试,认为只要掌握词汇量和基本语法就可以了,降低了自身学习英语的要求。二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文化背景的了解有限。虽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会导入跨文化知识,但是教学形式仍然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获取跨文化知识的渠道单一。一方面,课堂中缺乏文化学习环境和氛围;另一方面,课后又不知道如何去补充跨文化知识。而且大学英语授课学时有限,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学生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去主动接收跨文化知识。三是学生接收跨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不够。我国大学生跨文化学习意识淡薄,不会主动去接近了解异国文化,学习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由于我国大学教育是应试教育为主,受到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学英语考试内容一般不涉及文化知识,学生一般是考什么学什么,学生学习英语更多是应付考试、出国或就业。在被动学习的情形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效果打了折扣。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1.丰富教材内容,增加跨文化知识比重。在英语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与语言发展的理解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应从英语教材选取方面入手,这也是掌握跨文化知识并加以应用的关键。在语言教学的跨文化学习中,教材内容选取和编排就显得非常重要,需要在语言中体现文化差异,并且文化异同反映在不同语言差异中。教材中的语言对话应是在真实环境下的交际语言,还原真实生活。根据英语教学目的和教材内容,教师应注重拓展学生语言知识和跨文化知识信息量。将语言学习与文化背景内容相结合,让学生体会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对语言的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进行交流的能力,教材的选用和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能力培养。在英语教材编写过程中,不仅要包括词汇、语法和写作等内容,还需要补充跨文化等知识点,使学生在了解语言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加上对文章的理解。文化背景知识内容繁多,可以涉及宗教、政治、科技、音乐、文艺、民族、体育等。要让学生不是简单地考虑本国家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更要拓展思维视角,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特点,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交际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不仅取决于词汇量掌握,还取决于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针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规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编写应充分考虑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掌握程度,循序渐进,紧扣文化主题。根据教材内容和语言学习特点,教师采取单一到多元、简单到复杂的方式,逐步将文化背景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体现出来,提高学习的跨文化意识。

2.加强教师跨文化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特别是课堂教学,教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要想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离不开教师的主观引导和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不再局限于教授语言知识,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将文化和语言进行融合讲授。比如,在语言教学中设定文化背景,让学生在情景再现中感受国外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不同,体验不同文化下语言使用的差异;教师要有目的性地穿插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学习和语言使用规范,在让学生学习到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规范的同时,渗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感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语言文化背景的认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删选教材内容,特别是包含中西文化差异的内容,引导学生,与学生进行互动式学习或者找到文化在语言应用中的闪光点,作为教学吸引点,用当地文化吸引学生主动探寻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并进行课堂探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化意识的目的,帮助学生进行主动、创造性、有选择性的学习。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进行语言练习,在不断练习中掌握跨文化知识,强化学生对文化差异的不同感受,达到学生可以熟练应用英语地道表达自己思想的程度,在跨文化差异中体会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

3.科学组织教学活动,强化文化差异辨别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单纯增加文化知识量的学习是不够的。由于存在不同文化的冲突,还需要让学生能够辨别不同文化包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实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让学生知道西方文化并不都是高雅的阳春白雪,实现不同民族文化在个人学习的内在影响。由于在校学生的文化信息来源渠道广泛,并且文化来源的层次不同,学校要注重健康文化的引入,对积极的西方文化进行引导,要筛选不同文化的不积极、不健康的一面,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教师要注意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学习,积极与时俱进,用科学、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各种文化资料与学生学习层次进行有效结合;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时,要注意科学引导,思想优先,为学生的文化学习把好关,守好门,对健康的主流文化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明辨文化是非,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与引用,坚决杜绝课堂上的拿来主义,注意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能力、学习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

4.多元化教学手段,增加跨文化学习机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越来越普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客观趋势,适应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客观要求。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录制微课,使用多媒体,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将教材内容与课堂教学所需要的音频、视频进行结合,运用网络多媒体向学生实时播放英语语言应用情景,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受文化差异下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语言发展历史和风土人情对文化的影响和改变。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多元化课堂教学方式,图、文、声、像并茂地整合文化信息,形成生动灵活的课堂教学环境,科学化、信息化教学过程,向学生提供真实的跨文化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祁颖,陈秀明,王霞.大学英语课程学生学习效果满意度调查———基于北京城市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4(7):61-62.

[2]李志强.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117-118.

[3]胡艳红,樊葳葳.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现状调查———基于1990-2012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题的统计与分析[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4(1):1-8,13.

[4]杨静.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74-179.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篇5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冲突大学英语教学交谈分析法跨文化交际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国与国之间经济、政治交流日益频繁。在这个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碰撞也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跨文化交际,英文叫做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或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主要是国与国之间在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交流。由于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标志性符号,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文化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对方国家文化就成为国与国之间能够顺利交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笔者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在与当地人进行交流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交流障碍。比如在与当地人见面哪怕是第一次见面时,他们都问“Howareyou?”或者“Howiseverythinggoing?”“Howareyougoing?”几乎没有人问“Howdoyoudo?”起初笔者感觉这可能是澳大利亚人的特殊问候方式,也许英美不同。可当笔者在与当地英美游客接触时,他们和澳大利亚人的问候方式是一样的,因此,这样的问候方式并非澳洲特有。而且,笔者在澳大利亚学习过程中发现,其实现在很多澳大利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语言正追随美国人,同时澳洲又是英联邦国家,因此,澳洲人的语言完全可以代表英国或者美国。还有这样一个例子,nativespeaker给“Howareyou?”的回答令人诧异,并非多年来中学英文课本上所教的“Fine,thankyou,andyou?”而是“Good,good.andyou?”再比如,对“thankyou”这样一个包括中国未受过英语教育的人都知道的用语,对方的回答既不是“that’sallright.”也不是“notatall.”而是“noworries!”而且笔者在后来观看美国电影“27Dresses”也有此发现。当然,有时也有人回答“You’rewelcome!”还有,中国学生喜欢用“please”这个单词,因为翻译过来是“请…”,觉得用这个单词非常礼貌。可是英语国家的人则不然。一次,笔者在email里向导师请教一个问题后这样写道“tellmesomethingaboutthatplease.”后来导师告诉我,其实这样说很不礼貌,因为这是个祈使句,给他的感觉是我在“命令”他去做,让他很不舒服。后来笔者了解到,其实英语国家的人并不是用“please”来表示礼貌的请求,而是“Canyou…?”或者“Couldyou…?”如果要用“please”也是用在一般疑问句中“Canyouplease…?”或者更礼貌的话“Couldyouplease…?”还有一个例子很值得思考,当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回答是ofcourse,当时老师大怒,实际上,学生的并不是有意要惹怒老师的,因为在中文中,ofcourse是“当然”的意思,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样说没什么不礼貌,可是,在nS听起来就不舒服,他们会理解成“那当然啦,你傻啊,连这都不知道”。这些例子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去思考,即为什么我们中国学生在去英美国家语境中会遇到这么多交流障碍呢?

造成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是eFL国家,语言环境相对不好。但最主要的原因不在此,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英语教学存在问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比较欠缺。那么,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多找机会邀请英美国家的外籍教师到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由于中国与英美国家在文化上存在诧异,因此,在表达方式上大相径庭。比如,中国人会说“拦路虎”,而英文却用狮子来表达,即“alionintheway”。所以经常请他们来课堂,对学生了解国外文化会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充分利用英文原声电影。在一学期给学生放一到两次英文原声电影,看电影的时候,学生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人们的生活方式等,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如果课堂上抽不出时间,教师可以将自己下载的电影拷贝给学生,让他们课后看,当然,要给他们布置任务,比如,写影评或者从电影中找出nS对话中的用词用语及其特点。

其次,教授阅读(包括精读、泛读)的教师在课堂上应多找一些真文,即authentictext。近几年,英语教育界不断提倡运用真文教学。真文的好处是,它由nS所写,可以说是原汁原味。阅读真文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或者价值观念等。选择真文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英文原版小说,国外的英文杂志、报纸等。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国外英文杂志、报纸等都可以在网上搜到。

最后,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口语教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此,笔者提出口语教师应采用交谈分析法教授口语。

长期以来,中国英语口语教学多采用视听法。视听法教学主要是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声、光电的现代化教学技术设备,使语言与形象紧密结合,在情景中整体感知外语的声音和结构,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其自然掌握英语。其中drills也就是句型练习构成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使用句型练习固然有其优点,但由于教材所使用的句子很多都是人为加工而成,其劣势也很明显。笔者上面所提到的在澳洲遇到的交际问题就是其劣势的体现。笔者认为,用“交谈分析法”教授口语应该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mcCarthy指出,语篇分析是对语言与语境的关系的分析。paltridge认为,之所以要进行语篇分析,其原因是它能够给语言学习者展示语言应用的真实画面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对话者的语言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因此,掌握英语国家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的技巧能够使英语学习者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Burns,Joyce和Gollin指出,分析语篇的方法有五种,即,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用学、交换结构理论、评论话语理论和交谈分析。在此,笔者谈谈交谈分析法。

Cook提出,交谈分析法是对话语的局部和微小细节层面做分析。因此交谈分析法主要分析对话中的小单元,例如对话开始语与结束语(openingsandclosings),对话统一体(adjacencypairs),说话次序(sequences),话论转化(turntaking),对话的修补(repair)等等。Cook将对话统一体,说话次序和对话的修补归为一类,并成其为“话论类别”。下面具体谈谈话论转化与话论类别这两大理论。

首先,话论转化。tenHave认为,话论转化是交谈分析的核心理论。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话论转化指的是对话中一个人结束话语之后,另一个人紧接着说话,以此类推。Cook认为交谈分析法主要是描述对话者之间如何转化话论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他们话语重叠或者中止。因为不同文化之间使用不同的话论转化机制,不同国家的人们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得到话论以及传递话论,因此分析话论转化非常必要。当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谈话中想要得到话论,他们通常使用一定的谈话技巧,比如提高话音;假如想要传递话论,他们一般借用一些信号,比如“mhm”,“yeah”,“so”,or“anyway”来中止他们的话语。Burns,Joyce和Gollin认为在日常对话中,经常会出现话语重叠,话语重叠可表达不同的目的,包括表示不赞成,迫切以及恼怒等。

其次,话论类别。eggins和Slade认为对话统一体是由两个紧密联系着的对语组成。比如,howareyou/good;goodmorning/goodmorning。Cook指出在英语口语中,如果对话一方提出问题,提供帮助,提出批评等,通常会得到满意或不满意的回答。话论类别中的说话次序包括两种:插入次序和话题次序转换。paltridge指出,插入次序指的是第二组对话统一体插入第一组对话统一体中,从而将第一组对话统一体分开。Cook提出,话题次序转换是指话题从一个转换成另一个然后又回到第一个话题。paltridge指出,对话的修补指的是对话者纠正他们在谈话中的错误。tenHave认为,对话的修补是在谈话过程中解决问题的一种“有组织的方式”。

在口语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nS在真实情景下的对话,对话可以是面对面,也可以是电话对话。将对话的transcript用oHt展示给学生,用交谈分析法对transcript进行仔细分析。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对话内容,更加细致地学习nS是如何交流的。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具体怎么做,下面网址http://nixon.archives.gov/find/tapes/watergate/wspf/000-000_37d.pdf的例子是一个电话对话的transcript,笔者将对它怎样在口语课堂上应用做以具体分析。

假设口语教师用交谈分析法进行教授并选定这个电话对话作为范例,首先,教师应让学生注意对话中的第一个“hello”不是问候,而是对电话铃声召唤的回复。这就同时纠正了中国学生很习惯用hello来与外国人打招呼问好的错误表达方式。其次,教师应告诉学生,在通常情况下nS对话的第一个话题一般不是对话的真正原因,因此在这个电话对话中,第一对话论“hi/howareyou;i’mpretty,prettygood/good”仅仅只是一般的闲聊,并非打电话的真实原因。这样告诉学生,有利于学生在与外国人对话中培养良好的对话习惯,如果一开始就直接说自己谈话的原因,nS势必会感觉比较突兀。然后,让学生观察一下对话中的话题转换。这篇电话对话的话题转换是这样的(“^”代表话题转换):问候^约会的时间与地点^接到o’Brien的电话^有关Dean的事情^安排好下一次约会^e告知K有关陪审团事宜。分析过程中,让学生观察nS是如何进行话题的转换的,从这篇电话对话看出,nS会用一些技巧,例如升高音调并提出问题“didhetellyouaboutDean?”,“now,canyou…”.最后,教师让学生注意nS是如何使用话语技巧的,nS会使用一些填充词或者反馈语,例如,“well”,“uh-huh”,“sure”,“yeah”,“uh—hm”,“um,hum”,“right”等。学生学习这些有助于他们在与nS交流时显得更加自然,为自己争取一些思考时间,不至于陷入尴尬的境地。

总之,不管是英语听、说、读、写教学的任何环节,其主要目的都是使学生能够与英美国家人民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也是文化的交流,因此,为了使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提高,跨文化交际教学应该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Burns,a.,Joyce,H.&Gollin,S.(1996).iseewhatyoumean:Usingspoken

[2]discourseintheclassroom.Sydney:nationalCentreforenglish

[3]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macquarieUniversity

[4]Cook,G.(1989).Discours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5]eggins,S.&Slade,D.(1997).analysingcasualconversation.London:Cassell

[6]mcCarthy,m.(1991).Discourseanalysisforlanguageteacher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篇6

关键词:跨文化;语境;特征;路径

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其客观原因就是为帮助美国人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问题。跨文化交际研究随后传播到世界各地,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将跨文化交际研究引入我国的是许国璋先生,随后诸多学者纷纷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跨文化交际研究成果,各种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学术会议随之增多。跨文化交际研究对教育学、社会学、语言学和传播学等影响深广,尤其是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更是难以估量。但我国对跨文化交际语境适应性的研究较少。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语境适应性缺位

言语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的内涵和外显。从本质上而言,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文化的过程。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母语习得过程也是文化的习得过程,只是在母语学习过程中,人因为置身于文化语境中而无异感,语言习得和文化习得结合得天衣无缝,一切都在自然而然和潜移默化中完成。但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因为人已经具备有母语的文化背景,在学习外语是已经在意识领域和文化背景上存有“理论污染”,因此外语习得必须要具有跨文化交交际语境适应性,促使语言习得和文化习得的统一,才能既能把外语学习好,又能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受到外语教学理论的影响,是跨文化交际语境适应性在教学中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一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割裂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使英语教学隔绝于社会文化语境的单纯的语言技巧训练,高度重视语言的形式和书面语言,跨文化交际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式微。二是在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影响下,英语教学实践中把大量精力和实践用在句型操练和单词、句子结构的派生上。这两种语言学流派虽然在要求、目标和实施途径上有所区别,但都是重视语言形式二忽视语言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忽视使用语言的语境范畴、忽视语言自身所赋的社会价值,最后就导致英语教学中大量的外国语境被替换成本国语境,在教学中强调以本民族的语法规范和价值观去理解英语语境中的价值观和意义,使学生无法进入到跨文化语境范畴学习英语语境、无法深入到英语背后的文化场景。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语境适应性缺位,导致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不佳。

二、跨文化交际语境含义及其特征

从国内学界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看,对跨文化交际语境的含义大多语焉不详。概之有三种情况:一是侧重于跨文化维度去理解、二是侧重于交际维度去理解、三是侧重于语境去理解。综合各学者观念,跨文化交际语境可视为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以文化和交际为基点构架语言交流环境而习得外语和语言。对跨文化交际语境适应性的把握,教师一定要把立足点放在具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取向上,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和文化素质,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对西方国家的地理概况、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交往礼节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并能注意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客观详细地向学生解释这些差异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早日用“他国”文化背景来学习外语。以大学英语为例,那就是阐释英美国家的文化特征,促使学生用英美文化视角学习英语,用英语文化模式进行思维和表达,逐步促使学生形成“英美”文化意识或跨文化交际语境适应性意识,凸显英语教学的“他国本土化”。

跨文化交际语境是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具有其他英语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征。任课教师要想提高英语教学成绩、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就必须要掌握跨文化交际语境的特征。在入门夹断应着重简单介绍词语文化和一场交际用语中的文化因素,帮助学生设立英语交际场景,由此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语境适应性。随时性是指跨文化交际适应性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时空,随时都可以依据自身的需要,根据所接触到的英语素材的内容,自觉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语境适应性,把文化内容融入到英语素材中,以及把接触到的英语素材置于文化背景去理解,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语境适应性能力。

三、大学英语教学的语境适应性路径

跨文化交际语境适应性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作用毋庸置疑,而且跨文化交际语境适应性特征决定了适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趋势。但是跨文化交际语境顺应性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路径,才能更高地发挥更好地作用。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语境适应性,应该日常性语言文化语境、阶段性专题创设语境训练、利用课外时间组织相关语境时间活动等路径,才能效果显著。

日常性语言文化语境路径,就是要从衣食住行日常的称谓、礼仪、聚会等日常语言为切入点,剖析文化差异,以文化差异性加深对英语的了解。世界上文化虽然多样性,但文化都是起源自人类的生产活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日常性语言了解跨文化交际语境所需要的观念和技能,就可以提高语境适应性。但日常性语言毕竟不是系统性的语法规则,因此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语境适应性,还应该通过阶段性专题创设语境训练路径,通过模拟聚会、竞选发言、记者招待会等路径,转变学生学习英语的被动心态和局面,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学习中强化对英美国家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与日常性语言文化语境路径相比,阶段性专题创设语境训练路径投入的物力财力人力更大、程序也更繁琐,但比较规范化。利用课外时间组织相关语境实践活动,就是要在课余时间、假期时间,组织全英夏令营活动、或组织学生到国外学习或短期访学,使之置身于全真的英美国家生活环境,耳闻目染地感受。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篇7

关键词:跨文化大学英语交际

前言

跨文化交际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依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是必要的。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述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

跨文化的概念最早产生于美国。把它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跨文化交际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接触的地方就会产生跨文化交际,甚至可以说,跨文化交际的历史,就是人类本身的历史。近年来,它更加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外语教学中需要导入相关文化学习的主张也日渐受到支持,“跨文化“越来越多地成了外语教学中的一个关键词。

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一)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说“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文化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开放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意识,并形成有效地跨文化交往、理解、传播等能力。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目的是积累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意识。从20世纪90年代初,“文化教育”观念逐步渗到大学英语教材中,越来越多的教材和编者认识到语言和文化的紧密联系。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则明确规定了英语教学应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文化意识的重视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设对人才的外语素质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

作为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必不可少的文化教学内容,跨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内容中所不应和不能脱离的文化因素的教学。所以,大学文化教学的根本原则是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教授所谓的交际文化或跨文化交际的知识。

(二)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跨文化意识是对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的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所以说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是必要的。

第一方面:国家间文化、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本世纪,我国已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国际接轨的喜讯使国人振奋。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走到一起,交际必然会出现障碍。及时有效地克服这些交际障碍是跨文化交际取得成功的关键。这对促进国际间的文化、政治、经济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注意加强我国英语教学中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促进对使用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和重视,应当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

第二方面:生活交流需要。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乎在每个大城市都可以看到不同肤色、不要语言的人。人们生活在一起就需要相互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基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即跨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的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种文化背景,就容易产生不解和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

托马斯(thomas)指出“语法错误从表面就可以看出,受话者很容易看出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就会认为对方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得到谅解。语言失误却不会被像语法失误那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不同的语境因素,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际中,人们总是喜欢用自己说话习惯和方式去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作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误解或障碍。就这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把跨文化教育列入英语教育的重要环节。

三、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我们英语教师应该是促进跨文化交际的使者,与以往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放在课程任务或教学目的的首位不同,英语教师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应把介绍外国的文化渗透到每一节外语课堂的教学中。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认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相应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下面几个具体方面着手进行:

①利用现行教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当代流行的大学英语教材不再是一个知识面单一的独立个体,而是赋予了很多文化因素。从教材中,可以使学生了解和培养外国文化、政治、经济等意识。

②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除了使用内容比较丰富的教材外,课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模拟舞台。通过这个模拟舞台,学生可以带着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直接走向社会,投入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

③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英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解英语文化,培养交际能力的机会。如举行一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组织学生就某一个文化现象、文化内容进行英语演讲、辩论,举办戏剧表演活动,可以以课本剧为依托,鼓动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新。还可以举办英语角、英语沙龙、专题讲座和外语影视或音乐欣赏会。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学习、生活、工作等状况。从而能真正感受西方文化,进入跨文化的欣赏和交际中。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王崔春跨文化交际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4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庄淑娟如何加强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培养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工具语言,同时承载着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的职能,这种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不仅仅是单方面的传播和交流,而是交互的全方面的传播和交流。英语习得者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必须打破自身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的局限,理解、学习英语中蕴含的优秀文化信息,同时传自身的优秀文化。大学英语教学作为我们国家英语教学的高阶,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揉入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历史典故、风俗人情、习惯用语等文化背景,切实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跨文化交际的含义

跨文化交际,即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指的是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者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进行有效、得体的互动交流的过程,涉及到语言学、传播学、文化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着多样化的文化或历史传承,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这些都会对跨文化交际造成不同的影响。

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和沟通,因此我们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除了英语的基本技能,如听力、口语、阅读、写作之外,必须重视将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融入课堂,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积极理解与欣赏,比较我们的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的差异所在,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技能,减少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遇到的文化障碍和受到的文化冲击,从而进行有效得体的互动交流。

2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意义

2.1有效消除交流障碍,防止交际摩擦

如上文所述,不同国家地区,其文化、历史、习俗都有很大不同,甚至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向上也存在差异。我们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不了解对方的风俗习惯,不了解对方的俗语谚语等,有可能会无法正确解读对方语言所包含的信息,也无法向对方准确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造成误解,形成交流障碍,严重者甚至会升级为交际摩擦,以致出现冲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能有效的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2.2开拓学生视野,增加语言知识储备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要求学生自发自觉的去了解英语国家社会制度、历史文化背景、语言运用习惯等方面的内容,了解我们的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的区别所在,接受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种种差异,学着用nativespeaker的思维方式去进行思维,学习对方文化的精华,摒弃其糟粕,有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英语相关知识的储备。

3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1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一直没有摆脱教师处于权威主体地位,学生被动接收的情况,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主要目的仍是为了应付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或是研究生入学英语测试。这就导致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其重点重心放在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上,自动忽略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与吸收。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也没有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传授有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其客观原因。首先,大多数学校因客观条件限制,大学英语的教学通常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大的授课班级人数甚至达到八九十人,这使得任课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一对一,或是学生们之间用英语进行会话训练的机会大大减少。其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不甚合理,课时少,教学任务重。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不得不有所取舍。再次,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受几十年来英语教学传统的影响,学生们只注重英语基本能力的培养,学习活动发生的主要区域局限于教室,学习活动的对象局限于大学英语课本,离开了英语课堂,立刻回归母语世界,所以学生们的思维方式无法转变,仍然是汉语式的思维。

3.2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首先,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意识对我们的重要意义,通过接受系统、专业的训练,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与积累,扩充自身的英语知识层面,以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对于教学者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英语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等的教学,还应结合教材,恰当、适时引入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克服母语带来的思维障碍,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文化对比的意识,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差异,使学生既能接受对方不同的文化,也能在语言中包含我们自己的文化,减少文化冲击给学生带来的理解障碍。

其次,教师应当努力改善英语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交流的情境。我们的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流时,往往先把听到的英语句子翻译成汉语,然后想好怎么应对,再把应对的话翻译成汉语,往往词不达意,摆脱不了汉语思维模式带来的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努力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和交流的环境,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角等活动,鼓励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者多进行交流,鼓励学生互相进行交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英文原版读物,鼓励学生选取优秀的英语影视作品反复观看,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甚至话剧排演等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如网络、广播等,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较为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了解以英语为母语者的日常生活和交流方式,为学生能准确、得体的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基础。

最后,教师应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英语学习不应是简单、反复的记忆活动,这种方式效率低下,费时费力。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令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接触、接受其他国家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让他们乐在其中,无疑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英语进行准确、得体的交际,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将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除了要重视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也应把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这样才能使跨文化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减少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带来的误解等交流障碍,减少文化冲击带来的交流冲突,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准确、得体、顺利的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宋莉.跨文化交际导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潘h.浅谈高校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6(1).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篇9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121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001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交流日益频繁,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的沟通交流就称之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所需要的能力,即在具体的语境中合适和有效的交际行为能力。西方的许多语言学家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提出了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美国语言学家Sapir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的传统和信念。”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缺一不可的。董亚芬指出:“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在语言材料中,篇章、句子甚至每个词无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规定:“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素养。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由此可见,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简单的语法、词汇学习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把英语国家的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在教学中不断引入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和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及必要性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现状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分为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这四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社会语言能力的培养,简单地说,就是学生不能够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中根据话题、说话者身份和交际目的等因素恰当地理解和表达话语,即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交流日益频繁,学生不可避免地需要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交流,这就称之为跨文化交际。然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如果不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在交际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碍,从而产生文化冲突(culturalconflict),甚至文化休克现象(culturalshock)。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体制和考试的制约

由于中国英语教学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注重应试教育,主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过分强调学生对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更多地是为了学生的四、六级考试服务,在英语课堂中,只重视语言点语法点的讲授,导致学生错误地认为词汇、语法就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

(二)教师观念及自身素质的制约

与许多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的高等教育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研究和教学起步较晚,并且由于种种原因,发展较为缓慢。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学的方式、内容和成效。大学英语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中西文化的特色和差异,就很难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很好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然而,我国目前在高等院校中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验和海外生活经验的较少。大学英语教师缺乏海外工作学习生活经验的现状就导致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能够生动形象地讲授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和文化差异的各种现象,从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三)大学生英语学习心态的制约

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应试教育地区,虽然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实际上,在现行的考试体制的制约之下,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非常严重的。不少学生误以为学习英语就是学习语法和词汇。从中学开始的英语教学中,词汇、语法、句型都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而未重视英语的交际功能。应试教育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加之学生的成长环境相对比较封闭、单一,缺乏跨文化交际的环境和机会。进入大学以后,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考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获得等级证书,因此学生只愿意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而忽视或者根本不了解学习语言的意义,导致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教学活动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制约了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材料的制约

目前,大学英语选用的教材都包括读写教程、听说教程和综合训练,但是在每周只有4-6节课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学校都把教学重点放在了综合教程上。虽然不同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都宣称兼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除了继续强调语言点、语法点之外,并没有系统地介绍英语国家文化,也无太多的文化对比性的体现。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策略和有效方法

(一)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

《论语》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怎样教授英语,将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可程度。如果课堂上教师只注重于讲解词汇、语法、句型,那么相应地,学生也只会重点学习词汇、语法、句型,从而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交际功能。所以,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增强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了解,增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文化输出,鼓励学生进行文化差异的对比,从而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大学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这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理工科学生对自然科学比较感兴趣,教师就应了解其中涉及的外国科学家或者相关人物,从而展开对该国风俗文化的介绍,对相应的外国文化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交流日益频繁,大学生更是不可避免地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交流。但是很多学生经过初高中的英语学习之后,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认为学习英语只是学习词汇和语法,而不重视文化的学习和语言的运用,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办法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兴趣和求知欲尤为重要。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动力。只有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把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发挥到最大限度。

(三)课堂教学方面

1.课前预习,了解相关背景知识。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查阅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一册中的翻译练习部分是关于西方国家的Christmas和中国的themid-autumnFestival两个节日的。在讲解这部分练习之前,教师要求学生查阅与这两个节日的相关资料,比较这两个节日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之后再扩展到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其他重要节日的比较。这样,通过收集、查阅资料,学生就能增进对西方国家和中国的文化知识的了解。

2.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辨能力。学生通过收集、查阅资料,已经对相关的背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学生经过了课前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的分享就变得更加得流畅、自信,特别是对于性格比较内向、语言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这种有准备的发言就会让他们受到鼓舞,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另外,各个小组收集到的材料、分享发言的角度肯定有所不同,这就能够让学生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对于所布置话题的知识的了解。

(四)创设第二课堂,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跨文化交际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所以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营造一个英语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大学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进行第二课堂活动,例如,英语角、英语学习沙龙、英语文化节、英语话剧等,使学生能够沉浸在英语学习的氛围之中,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接触、了解优秀的英语国家文学作品,进行广泛的阅读,观看反应中西文化差异的影视作品(例如《推手》和《刮痧》),在阅读和欣赏影片中汲取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以扩宽学生的视野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

――“Yournecklaceispretty!”

――“no,no!”

――“Yournecklaceispretty!”

――“thankyou!”

一则简单的对话反映出,只是回答的不同就能看出说话者是否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是否掌握了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学生从“no”到“thankyou”的过程就是了解跨文化交际、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的过程。

(五)教学材料选择方面

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法结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而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大学英语教材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时展和九零后大学生的特点,选材要有丰富的时代气息,应涵盖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等不同方面。教材内容应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要用鲜活的事例来展示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感知力和理解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五、结语

仅仅掌握一国的语言并不意味着能够同使用该语言的人进行交际。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要真正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文化和语言相辅相成。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在教授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把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从而真正体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1]董亚芬.修订《大学英语》为大学英语上新台阶作贡献[J].外语界,

1997(2).

[2]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10).

[3]秦俊.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西昌学院学报,20113.

[4]朱晓丹.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J].佳木斯

职业学院学报,2015(3).

[5]Larrya.Samovar&Richarde.potter.CommunicationbetweenCul

tures[m].Beijing:BeijingUniversitypress,2004.

CultivationofStudents’Cross-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inCollegeenglishteaching

ZHanGYuan-yan

(ForeignLanguagesSchool,wenshanUniversity,wenshanYunnan,663000,China)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篇1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意识;大学英语教学;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156-02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纵深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往来的融合性日益加深,其快速发展形成了多元文化共生存的社会形态,这种文化的相融与碰撞更加大了来自不同文化人们之间的交流难度,我们只有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这也给当今高校外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综合性、理工科类型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应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推进高校各种专业实用性、专业英语的不断发展,以适应当前的形势。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大学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意识定义和重要性

1.跨文化意识定义。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和深入地了解,并能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理解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

2.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孤立生存的模式,步入了紧密依存的时代。而突飞猛进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快速发展,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地球村的多元文化共生存的社会形态已经成为现实,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异质文化的相融与碰撞,使交流变得异常艰难。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文化是核心,而影响跨文化因素则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价值观、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才能对不同文化的内涵有敏锐的洞察力。通过对比意识,去伪存真,保留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扫除双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的障碍,真正达到交际双方的成功交际。跨文化交际意识已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全面地、清楚地了解跨文化交际内涵是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和基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已成为首要任务和时代要求。它的作用日趋明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跨文化交际意识、交际能力与大学外语教学之间关系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与不同文化背景人进行沟通、交流、合作和相处不可缺少基本、重要的能力。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风土人情以及等,它的文化是通过本民族的语言得到表现、继承与发展。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文化靠语言传递,语言通过文化交流而丰富,没有文化内涵的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而培养文化意识是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的必然要求。敏锐地认识到交际的双方文化的差异性、相互生存关系是参与文化交流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文化意识的培养也会促进语言学习和有效使用。大学英语教学是培养文化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付诸实施的有效途径。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代表就拥有了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不仅是外在的跨文化知识,更是一种内在跨文化能力。学习英语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跨语言文化的学习过程。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更好更快地、行之有效地提高和培养大学生外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渠道。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有效途径

1.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缺乏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文化素质,必然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靠得就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才能全面、系统、深刻地认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科学计划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全面深入地研究培养策略,提出科学可行性的教学计划和建议,探索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方式和有效途径。因此,高校要多渠道多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较高教学技能、丰富文化知识、开拓的思想、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教师自身也应注重自我文化意识的提高,充分利用网络、外国电影、电视、录像、学术专著、报刊、现代英语文学作品、杂志等广泛获取文化背景知识。再则,在教学中拥有灵活多变教学技能,如采用渗透法、渐进式的方式,从教材中挖掘文化因素、总结对比中西文化差异,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推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

2.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和文化平等观念。当今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要想使大家庭每个成员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就必须首先具备正确健康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开放的胸怀、批判的眼光接纳异域文化,同时还要学会尊重本土文化,最后达成超越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以更宽阔的视野和胸怀欣赏、运用人类的共同文化财产的目标。与此同时,各成员之间对异域文化的差异性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应该互相尊重、理解、宽容、接纳,持有一种正确、科学的文化理念和态度,摒弃文化中的民族中心主义。具体做法如下: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要利用电影、视屏及多媒体让学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并教育学生懂得不同的民族历史肯定产生不同的文化模式,文化只有自身特色和差异性而无好坏优劣之分,因此,没有绝对的标准去衡量文化的优劣。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文化也不例外。让学生积极不断地学习、探索外国文化,反思本族文化和言行;对不同文化行为和思想不妄加评判,永远保持一种宽容、理解和移情的态度。并让学生懂得一个民族只有不拘一格地吸取多元文化,才能造就一代宏伟壮观的文化。洋为中用应成为外语学习者自觉信守的理念。课堂上教师多以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实例为蓝本进行讲解,并把所学异域文化知识运用于语言交际之中。只有超越差异才是培养健康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最高境界。

3.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注重文化知识学习和积累。文化之间的误解与冲突产生于对异己文化知识的匮乏。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就是交际的双方成功达到文化的有效沟通和交流,这需要具备正确理解交际双方的语言语境的能力。因此,在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合理开设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选修课程要在选择教学内容上注意选择中西文化相关典型实例,即简明易懂又在深度、广度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情感特征等因素;还要考虑选材广泛充实,结合社会现实的需求;并注重中西文化对比,以专业的视角、学科发展的态度去审视问题,吸取篇章的精华,了解蕴含在其中的文化内涵。开设“文化概况”类课程,能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目的语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体系、文化习俗、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常识,以丰富学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特别是“交际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等相关选修课程能使学生充分认识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增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掌握基本的交际技巧,帮助学生跨越常见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毕业后能更快地融入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单位时间的效率。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借助运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多媒体教学功能把课程资源显现在学生面前,既可以大量节省教师讲课、板书的时间,又能传授更多的知识,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利用计算机集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项功能为一体并对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它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形、声、景扣动学生的心弦,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它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变复杂为简单、变困难为容易,变抽象为形象。媒体课件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独立地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它将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引入课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在语言文化的多层面上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是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如:经常开展学术科技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到校做报告,使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了解本专业领域发展动态和趋势。在校园内举行节日的文艺演出或请艺术团,歌舞团,交响音乐团来校演出,使高雅的艺术,美妙动听的音乐陶冶、净化学生的心灵,欣赏享受丰富中国文化艺术,学生自己参与其中。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如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读比赛、翻译大赛,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只有竞争才能胜出,逐渐培养竞争意识,了解社会优胜劣汰激烈竞争的现实。举办各种展览:绘画展、手工作品展、书法展、各种模型展和读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思维和兴趣爱好的触角。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学习蔚然成风的良好校园学习氛围,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四、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当今高校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势在必行,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社会人文的高级目标和外语教学的目的与归宿。

参考文献:

[1]庄恩平.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思考[J].中国外语,2006(1):57-61.

[2]彭世勇.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与困境[J].汕头大学学报,2010(4):14-18.

[3]张静瑶,周莉莉.探析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J].邢台学院学报,2010(3):117-118.

[4]冯东红.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J].大学英语,2009(6):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