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科普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44:38

呼吸道疾病科普知识篇1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四大慢病之一。在中国,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以下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国哮喘患者达3000多万,成人慢阻肺的患病率为10%,即全中国约有1亿名慢阻肺患者。但是由于医疗资源的不足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很大一部分慢性呼吸疾病患者未能及时就诊,导致了目前诊断率低、治疗率低,死亡率高的严峻防控形势。

作为全球呼吸健康领域的领先企业,阿斯利康希望凭借其在呼吸健康领域领先的研发能力、先进的产品以及长期累积的经验与知识,帮助改善中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

阿斯利康希望能够通过利用多元化渠道与平台,全面覆盖包含医生、患者、大众在内的所有相关目标受众的整合方案,帮助提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以及包括患者与潜在患者在内的大众群体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认知与防控意识,从而提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就诊率与依从性。

项目策划:

目标受众:现有呼吸疾病患者、潜在患者、大众、医生与护理人员。

项目目标:

1.提升大众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认知度与重视程度,促进就诊率与治疗的依从性;

2.提升基层医生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以及重视程度;

3.引发社会舆论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关注,形成有利的舆论氛围,促进社会资源的倾斜与配置。

策略:

1.充分利用第三方平台的资源,推进贯穿整个行业的全面合作;

2.下沉到患者中去,对直接面向患者的疾病教育与普及进行试点;

3.大胆尝试使用社交媒体渠道与沟通形式对大众进行疾病知识宣传。

主要信息:

1.中国慢性呼吸疾病发病率高、确诊率及就诊率低,存在巨大亟待满足的患者需求;

2.慢性呼吸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公共医疗系统带来巨大医疗负担;

3.患者与大众对哮喘及其治疗手段的认知存在较大偏差;

4.慢阻肺在大众中的认知度较低,针对潜在患者需要沟通基本常识,促进就诊。

传播策略:

1.精准传播与大众传播手段相结合,患者教育与疾病知识普及双管齐下:针对患者和潜在患者,采用院内宣传以及进社区等传播手段;针对广泛的大众采用社交媒体信息植入的传播手段。

2.利用关键时间节点,进行信息有效传递:利用哮喘日、父亲节、教师节、慢阻肺日等特殊的纪念日对特定话题的关注度,对具有相关性的关键信息进行有效的传播。

媒体选择:

1.核心媒体重点覆盖,树立权威性:邀请全国核心的医药与健康媒体出席呼吸疾病联盟成立启动会,利用政府、协会、专家背书,确立项目高度。

2.社交媒体扩大项目影响力:选取社交媒体中的热门帐号,撰写符合社交媒体传播风格的内容,将疾病知识信息植入到有趣的社交话题中,优化传播效果。

3.与各类行业网站进行深度合作:定期疾病教育深度文章,确保传播影响力的时间跨度。

项目执行:

1.针对行业:2015年4月25日,阿斯利康携手世界健康基金会及十余家医疗健康领域领先企业和组织,在厦门为中国呼吸疾病联盟正式揭幕。中国呼吸疾病联盟将集中政府、企业、行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关注慢性呼吸疾病的防治,改善中国呼吸疾病防治现状,提升相应公共健康方面的研究,最终提高慢阻肺和哮喘的研究。阿斯利康将通过对该联盟的支持,帮助完成以下重点工作:

・收集、更新相关证据,引起决策者对慢阻肺和哮喘疾病的关注,推动将慢阻肺和哮喘纳入慢性疾病管理范畴;

・加强医疗保健与疾病防控体系内的呼吸疾病防治力度;为医疗保健人员提供相关培训;向医院捐赠肺功能检测仪器;全面提升当前的慢性呼吸疾病防治三级预防体系;

・提升肺功能检测认知与能力,探索将肺功能筛查引入社区卫生服务或列入居民年度体检范畴的可行性;与中国的地方社区卫生中心携手探索将肺功能筛查引入高危人群初级保健范畴的可行性、成本效益和益处;

・加强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呼吸疾病防治力度(针对初级医疗保健提供者)。

阿斯利康支持了由清华大学与卫计委共同发起的健康传播大会“全国记者征文”,获奖作品将被收录进“好作品集”。今年在阿斯利康的支持下,将新开设一项“呼吸疾病类好作品”,以鼓励医疗健康类记者对慢性呼吸疾病领域的关注。

2.针对大众:2015年5月哮喘日期间,阿斯利康与中国呼吸疾病联盟携手,执行了一整套社交媒体传播计划:

・制作肺功能检测H5格式小游戏,并在出租车、微信以及微博等多个渠道进行传播;

・结合哮喘日邀请微博知名画手进行漫画创作;

・利用热点话题,创作微信文章,并与多个有影响力的微信大号合作进行传播。

2015年6月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阿斯利康联合清华大学为全国的食药监部门的宣传人员提供了一场“全国食品药品安全创意科普工作坊”,厘清了关于激素治疗的误区,并征集拍摄一部澄清吸入激素治疗哮喘认知误区的视频创意,获奖创意将被拍摄成视频,并在全国各个食药监平台上宣传播放。

2015年11月,恰逢一年中雾霾最为严重的季节,雾霾与呼吸健康成为了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在此期间,阿斯利康公益支持了“千人拼肺”行动,以全球最大的人体器官拼图成功挑战了世界吉尼斯纪录。籍此呼吁全社会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病更广泛和更高度的关注,营造人人参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社会氛围。活动现场,著名主持人郎永淳也作为慢阻肺健康宣传员到场,呼吁大家关注肺健康,重视对慢阻肺的预防、检查和治疗。

2015年11月,为了迎接第14个国际慢阻肺日,除了线下的“千人拼肺”活动,阿斯利康拍摄有关慢阻肺疾病知识的公益宣传片,并通过微信与优酷平台做线上投放,从而将疾病知识的科普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3.针对患者/潜在患者与家属

2015年年初开始,阿斯利康推出快乐雾化室项目,针对在医院雾化室接受治疗的儿童哮喘患者及其家人提供哮喘知识宣传卡通画本,寓教于乐,提升哮喘患者的依从性。

2015年6月父亲节期间,阿斯利康再次联合中国呼吸疾病联盟,针对中老年人以及其子女进行一波社交媒体传播活动:

・创作了一套以漫画形式呈现的中老年人推荐体检套餐,并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

・与微博名人以及微博知名画手合作创作定制化的图文,呼吁关注父母的呼吸健康

・与中老年人较多关注的励志与养身类微信号合作,呼吁老人关注自己的呼吸健康,也呼吁儿女通过送健康的方式尽孝。

2015年9月教师节期间,阿斯利康与中国呼吸疾病联盟关爱退休教师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肺功能检查。

2015年9月至10月期间,阿斯利康携手呼吸健康联盟选择了上海5个社区的居民,为他们提供免费的肺功能检查,并提供慢阻肺相关知识的教育,作为大规模推广慢阻肺检查进社区的试点项目。

项目评估:

2015年4月25日,中国呼吸疾病联盟在厦门的揭幕仪式拉开了阿斯利康呼吸健康项目的序幕。中国呼吸疾病联盟的成立将集中政府、企业、行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关注慢性呼吸疾病的防治,改善中国呼吸疾病防治现状,提升相应公共健康方面的研究,最终提高慢阻肺和哮喘的研究。

包括新华社、解放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医药报等在内的28位来自专业、大众、财经媒体的资深编辑记者们参与了此次揭幕仪式,共同聚焦中国呼吸疾病防治及CaRD项目的进展。活动共取得了38篇原发报道,获核心网络转载75篇。《生命时报》、《北京青年报》、《健康时报》和《t望东方周刊》等核心媒体还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大幅的深度报道。

5月和6月,阿斯利康先后借力哮喘日、父亲节进行的呼吸系统疾病知识普及和传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实现了阿斯利康和中国呼吸疾病联盟在普及慢阻肺和哮喘诊疗知识的战略部署。

以“咳痰喘久不愈可能是哮喘,应尽快去正规医院进行肺功能等检测确诊”为普及核心内容的哮喘日疾病意识活动从5月1日开始,持续时间长达15天,通过漫画、图文、游戏等形式,在微博、微信新媒体平台以及上海市出租车后座屏幕、阿斯利康内部等进行展示。活动期间,共原创图文漫画5篇,其中包括3篇微信图文信息、2篇微博漫画,#深呼吸做自己,关注哮喘日#话题当天在热门话题榜前十位置连续停留4小时,阅读量近600万。至活动结束时,微博、微信相关内容的阅读量总共超过1000万,逾10万人次参加了图文或游戏互动,1450万人通过触动传媒出租车后座屏幕看到了哮喘疾病意识活动,了解了哮喘疾病的症状和诊疗方法,提高了哮喘的防治意识。

6月,随着父亲节的来临阿斯利康又顺势开展了一波社交媒体慢阻肺知识宣传。目前,慢阻肺是中老年人群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为了提高中老年患者积极防治慢阻肺的意识,也为了让子女更好的关爱父母健康,宣传活动主要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关于“关注中老年人高发病率慢阻肺、传播中老年人体检知识、关爱父母身体健康”相关主题的图文和漫画。全国8个微信公众号的图文引发大量网友参与和评论,2个人气微博账号的原创漫画得到10个粉丝过万的微博账号转发,阅读量均在1万以上。微博、微信总阅读量达到883.5万。通过传播慢阻肺疾病和健康体检的相关知识,引发了网友对于慢阻肺的关注和重视,了解了父母进行定期健康体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呼吸道疾病科普知识篇2

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患者CopD相关知识改善情况。

结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在疾病知识、戒烟、休息与活动、合理饮食、有效排痰、家庭氧疗、预防感冒等方面知识显著提高。

结论: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医疗、健康、保健、防病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的医疗保健综合水平,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44-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下同)是以阻塞性、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以老年人常见、多发。CopD由于反复发作加重病情,给患者身心造成很大痛苦,严重影响病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并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1]。为了减少和预防该病的急性发作,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自2008年3月-2009年3月对稳定期的CopD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6例CopD患者为我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住院治疗的确诊病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60-74岁,平均67岁。36例均为稳定期的CopD病人,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和语言沟通障碍。

1.2方法。责任护士首先系统讲解CopD疾病知识和护理干预内容,12个月为一综合干预周期。进行一对一辅导,教育方式为疾病知识小讲课。为患者提供专业书籍、杂志,发放健康教育科普知识并附有图解。进行干预后,动态观察收集患者对护理干预内容的掌握与实施情况。若患者出院后则采用电话联系、随访。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疾病知识、戒烟、休息与活动、饮食、家庭氧疗等知识的改善。

1.3综合护理干预内容。

1.3.1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面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况,了解评估主要的心理问题,制定详尽的护理计划,及时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支持、疏导、安慰、鼓励患者,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与情绪控制,减少焦虑、抑郁和恐惧等不良情绪,让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1.3.2戒烟。首先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说明吸烟的危害,介绍成功的戒烟案例,取得患者的配合及家属的支持;然后与患者共同制定戒烟方案,纳入实施计划中。

1.3.3呼吸肌功能锻练。教会患者将腹式呼吸和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每日两次。方法是:平静呼吸4次-8次,立位吸气、前倾位呼气4次-8次,单举上臂吸气、双手压腹呼气4次-8次,平举上肢吸气、双臂下垂呼气4次-8次,平伸上肢吸气、双手压腹呼气4次-8次,抱头吸气、转体呼气4次-8次,立位上肢上举吸气、蹲位呼气4次-8次,腹式缩唇呼吸4次-8次,平静呼吸4次-8次[2]。

1.3.4休息与活动的协调。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协助患者制订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强度和持续时间,鼓励患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运动方式包括慢步行走、慢跑、太极拳、体操等,持续时间每次10~30分钟,每日3~4次,运动强度为运动时不出现气短和气促为宜。

1.3.5饮食指导。向病人说明健康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保证食物的营养,避免进食油煎食物、干果、豆类、啤酒、马铃薯等食物,防止便秘、腹胀影响呼吸。指导病人少食多餐,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养成良好的个人饮食与卫生习惯。

1.3.6加强有效排痰。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的正确方法,适量饮水可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粘膜湿润,有利于痰液排出。进行咳嗽训练,掌握排痰技巧,确保呼吸道通畅。

1.3.7坚持家庭氧疗。长期家庭氧疗(Ltot)是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长期低流量吸氧,常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睡眠性低氧血症和运动性低氧血症的病人,CopD患者连续使用氧气每天不得少于15小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张伟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长期家庭氧疗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和正确使用方法等,特别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为什么要持续低流量吸氧而不宜间断吸氧和避免高流量吸氧的原因。CopD病人因长期二氧化碳潴留,主要通过缺氧刺激呼吸中枢,而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2L/min或氧浓度为25%-29%),维持pao2在60mmHg以上,既能改善组织缺氧,也可防止因缺氧状态解除而抑制呼吸中枢[3]。

1.3.8预防感冒。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药物。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明显,或出现并发症时,应及时就诊,指导病人及家属观察并发症。

2结果

36例患者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患者在疾病知识、戒烟、休息与活动、饮食、有效排痰、家庭氧疗、预防感冒等方面知识显著提高。其中97.22%的患者掌握了戒烟知识,94.44%的患者能合理饮食,97.22%的患者能预防感冒,避免疾病复发,而且自我护理水平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3讨论

CopD因病程长、病情错综复杂、易反复感染病程呈进行性加重为其特点,患者常因焦虑、抑郁、呼吸困难、生活自理能力差等因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同时CopD患者多为老年人,记忆力差、接受能力差及器官功能减退等特点突出,尤其是老年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低下。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差、日常活动受限和社交活动明显减少等。高敏等[4]对49例CopD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内容包括用药指导、呼吸功能训练、有效的排痰技术训练、长期家庭氧疗、戒烟、心理支持、饮食指导等的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敬仁芝等[5]采用SCL-90量表在心理护理前后对CopD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增强CopD患者积极治疗疾病的信心,改善其生活质量。

本组36例CopD患者经综合给予心理护理、疾病知识、戒烟、休息与活动、合理饮食、家庭氧疗等为期12个月的护理干预措施,治疗、护理结果证明综合护理干预后,CopD患者在疾病知识、戒烟、休息与活动、合理饮食、家庭氧疗等方面的知识均有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证明CopD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CopD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因此,建议护理人员应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针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人而异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及家属治疗和呼吸肌功能训练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机能的恢复,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生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权瀛,周新,谢灿茂,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中国部分城市患者生命质量和经济负担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4):253-257

[2]张建华.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04-506

[3]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33

呼吸道疾病科普知识篇3

关键词:老年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预防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92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74-01

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自身的抵抗力和机体免疫力也全面下滑,因此容易患各种病症,而一般性的呼吸道疾病在弱势人群中更容易发病且治疗难度较普通成年人的更大。近年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和季节交替变更时期,因此做好老年人的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工作会有效地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患病情况,不仅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益,减少相应的经济损耗,而且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营造健康轻松的社会氛围。

1呼吸道感染概述

呼吸道感染主要分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是冬春季节的多发病征,在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中发病较多。在临床研究中,上呼吸道感染包括的范围较大,是对鼻腔、咽喉急性炎症的总称,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等疾病,而本文主要是对普通感冒类的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来分析研究。

上呼吸道感染较多的是普通感冒,此类病症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呼吸道感染一般潜伏期长短不定,根据机体的免疫情况和身体机能的不同及病原种类不同决定的。病情发展较急,发病同时或短时间后如数小时就会出现打喷嚏、鼻塞、嗓子干痒、咳嗽、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在检查和诊断时除了对病症外在表现的观察之外,了解病史,进行血常规或者病原学检查等之后做出临床判断,再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用药治疗和护理。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

2老年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因分析

从医院病患相关数据中看出,老年患者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真菌感染,进而引起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最常见的老年人肺炎致病原是肺炎链球菌,还有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而老年人如果长期处于养老院、疗养院或者医院,尤其是长期医院治疗,会造成全身或者局部的免疫功能减退,使得各种病菌趁虚而入。环境因素成为老年呼吸道感染主要因素之一的原因除了它能使老年人身体机能减弱之外,环境内容的复杂性存在更多的致病病原体,种类和数量都较多。另外,大多数老年人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或者其他对身体副作用大的药物治疗会使机体产生抗药性,在病原体的感染之后容易引起全身性的并发症。老年人自身的身体素质较差或者体制较弱也会在普通的病毒或者真菌存在的环境中轻易患病,并且在后续治疗中维持时间较长,效果相对不大。经相关研究分析得知,老年人的心态和情绪对患病几率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影响,如秋冬季节,如果老年人长期处于悲伤、消极等情绪就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类疾病,而疾病的产生会加重负面情绪的发展,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3老年呼吸道感染预防措施

3.1环境方面。老人的住所卫生环境和空气质量需要得到重视,经常保证空气清洁和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可靠的空气净化装置和监控设备。在秋冬季节尤其注意灭菌消毒,减少与各种呼吸道致病菌接触的机会。对于需要住院或者在养老院和疗养院的老人,需要从探视人群和医院管理上来进行环境改善。陪护多和探视人群多会造成空气污染严重,另外很多致病菌会在室内空气飞沫间进行交叉感染和反复感染,因此需要最大控制探视人员、陪护人员等环境内出入人员的数量和情况,并在日常管理中也做好定时通风和空气消毒。

3.2老年人自身方面。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心理心态都与抗病力和免疫力的强弱有关,因此,老年人自身也需要积极配合调理身体,多活动身体,控制饮食,戒烟和少喝酒、少接触对身体有害的物品。在平常的生活中和患病的治疗时期中保证心情愉快积极和健康,改善自身已经产生的焦虑、紧张、悲伤和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不仅对患者早日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能提高自身抵抗力。而周围人包括老年人的家人朋友和护理人员都需要对老年人多给予一些关注和尊重,及时发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和心理问题才能及时排解。

3.3药物预防方面。对于一些可以进行药物预防或者其他医学预防措施的呼吸道疾病如老年人的肺炎,就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肺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侵害。药物预防还体现在对生病老年人方面,如老年人在某种疾病手术后在医生的指导的下及时服用相应的消炎药和预防呼吸道感染药,将感染控制在未出现苗头之前。另外,一些患有高风险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老年人需要常备呼吸道疾病治疗药物防患未然。

3.4护理方面。全方面的护理包括家人和护理人员对老人的身体健康维护和调养情况,也包括对身体有恙老年人的照顾。在饮食上注意有针对性的营养补充和身体机能调理,除了进行食物调养之外,也可以进行营养品和营养药品的补充;对患病老年人和重症老年人的护理则需要专业的护理知识,家人也要经过专业医师和护理师的指导之后进行系统的正确的身体护理。

4小结

本文主要对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和肺炎两类主要病症进行患病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的制定,根据不同的病因来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预防,如针对患者所处环境病原菌较多而进行转换环境和环境质量清洁控制的处理,如果患者因为心理原因加重病情,就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来缓解这一原因带来的影响。老年人呼吸道感染一般病情较为复杂,在预防时需要进行全方面的防备,才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

参考文献

呼吸道疾病科普知识篇4

关键词:感染科;职业危害;针刺伤;职业压力;防护措施;体会

1危害因素

1.1生物因素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是指可通过血液,体液途径传播的疾病。而通过职业暴露感染的最主要有3种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者(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①针刺伤是感染科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损伤,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和感染,不慎注入含0.00004mlHBV的血液即可使人感染;②经呼吸道传播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接触传播,其传染性强,如传染性非典型肝炎(SaRS)等;③其它感染性疾病:经其它传播感染性疾病。如霍乱、甲肝戊肝经接触传播的狂犬病、破伤风等。

1.2化学性危害因素感染科护士每日在工作中接触各种消毒剂,这些化学物质危害人体的皮肤粘膜,呼吸道、神经系统,轻者刺激皮肤,引起皮炎、鼻炎、哮喘、重者可中毒或致癌。

1.3人为因素护士院感意识淡薄,缺乏慎独精神,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这些因素易造成感染科各区域污染隐患,增加护士自身感染风险和交叉感染机会。

1.4生理因素感染科工作紧张压力大,护士由于穿隔离衣给洗手、喝水,如厕等带来不便,极易引发泌尿系各种疾病。

1.5社会因素社会对传染病的岐视,导致对感染科护士工作的岐视。

1.6身心危害感染科通常设在偏僻地带隔离,出入受限,感染科收治的患者几乎都具有传染性,人们对传染病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对感染科甚至对感染科护士避之不及。工作环境严肃紧张,势必加重护士心理压力。高度的压力使其产生心身耗竭综合症[2]。护理工作平凡,繁重的琐碎,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思想压力大,作息不规律,易产生焦虑,神经衰弱并易患胃病等。

2防护措施

2.1生物因素的防护①采取普及性预防措施,要求进科护士必须接种HBV疫苗产生抗体后上岗,以减少HBV血液传播疾病的机会;②护士操作中不填被针头刺伤,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然后用肥皂流动水进行冲洗,再用0.5%碘伏进消毒。

2.2化学性危害的防护配置、接触出各种化学消毒剂时,戴好口罩、手套,必要时戴眼罩,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配置浓度,不良反应。盛装各种消毒液的溶器更加盖,以免挥发到空气中,如果用甲醛熏箱,应保持密闭性能良好,注意开窗通风。

2.3加强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职业安全是近几年来医务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而护理人员普遍缺乏防护意识,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因此有必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安全知识学习与培训。要求护理人员积极参医院组织的医务人员预防职业性损伤,职业暴露及相关知识学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职业危害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的严重不良后果,从而增加自我防护意识。

2.4生理因素的防护措施①鼓励护士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不断培养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用职业角色约束自己情绪;②关心帮助受伤者,提供心理支持。

2.5社会支持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中,有许多方面来自于社会偏见,呼吁全社会理解、尊重、支持感染护理工作者。

2.6改善环境条件感染科病房设计要有利于空气循环,布局合理,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区,并醒目标识。对呼吸道传播病房,如有条件设计使用负压房,无条件时应加强病房空气消毒,加强病房通风管理。

3总结

感染科护士工作存在职业危害是客观现实,职业危害是多方面的,职业安全不容忽视。只有制定相关制度,做好职业防护教育,采取积极有效防护,预防各种危害因素对护士造成影响,才能将职业危害降到最低水平。

4体会

提高感染科护士的职业防护重要性出发,根据感染科客观存在的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提高感染科护士职业防护的措施,必须制定各种有利的制度,采取更多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将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王怡.就感染科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体会[J].心理医生,2015(4).

呼吸道疾病科普知识篇5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并与护理相结合,对患者预后会取得满意效果,以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实践内容为基础,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策略做一个体会性的总结。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护理策略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护理策略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0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06

abstractBronchialasthmaisoneofcommonchronicdiseasesinrespiratorysystemintheworldatpresent.Forpatientswithbronchialasthma,active,appropriatetherapyandnursingisequallyimportant,whichishelpfultogainsatisfyingtherapeuticeffectforthepatients.thisarticleisbasedonthenursingpracticeof56caseswithbronchialasthmaandtriestomakeasummarizationonthestrategyonnursingthepatientswithbronchialasthma.eisbasedonthenursingpracticeof56caseswithbronchialasthmaandtriestomakeasummarizationonthestrategyonnursingthepatientswithbronchialasthma.

KeywordsBronchialasthma;nursing;Strategy

KeywordsBronchialasthma;nursing;Strategy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由于某些过敏原或其他因素造成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表现为小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渗出,导致管腔狭窄而呼吸困难,此病可突然、反复发作,有时哮喘呈持续状态,给家庭和社会加重了负担。因此,做好哮喘患者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2010年2~12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5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由于某些过敏原或其他因素造成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表现为小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渗出,导致管腔狭窄而呼吸困难,此病可突然、反复发作,有时哮喘呈持续状态,给家庭和社会加重了负担。因此,做好哮喘患者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2010年2~12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5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12~70岁,平均40.93岁;病程0.5~30年。诱因:上呼吸道感染21例,急性支气管炎16例,吸入粉尘、天气转冷诱发13例,过度劳累4例,精神因素2例,并发慢性支气管炎10例,肺气肿6例,肺源性心脏病1例。

本组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12~70岁,平均40.93岁;病程0.5~30年。诱因:上呼吸道感染21例,急性支气管炎16例,吸入粉尘、天气转冷诱发13例,过度劳累4例,精神因素2例,并发慢性支气管炎10例,肺气肿6例,肺源性心脏病1例。

临床表现:患者发病时呼吸困难,呼气延长且伴哮鸣音,咳少量白色黏液痰,被迫端坐位,发作时间持续不定,数分钟至数小时,不发作无任何症状,均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患者发病时呼吸困难,呼气延长且伴哮鸣音,咳少量白色黏液痰,被迫端坐位,发作时间持续不定,数分钟至数小时,不发作无任何症状,均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

哮喘控制的评价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对哮喘患者控制水平进行评估,具体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2]。

哮喘控制的评价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对哮喘患者控制水平进行评估,具体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2]。

治疗:常规治疗措施包括吸氧、支气管扩张剂、化痰药物雾化吸入、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开展个体化护理。

治疗:常规治疗措施包括吸氧、支气管扩张剂、化痰药物雾化吸入、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开展个体化护理。

结果

结果

完全控制31例(55.4%),部分控制22例(39.3%),未控制3例(5.3%),住院时间10~32天。

完全控制31例(55.4%),部分控制22例(39.3%),未控制3例(5.3%),住院时间10~32天。

讨论

讨论

护理要点:⑴常规护理:患者置于空气流通、光照适宜而又清净的病房,祛除诱发因素,包括尽量避免接触油漆、花粉、烟雾、刺激性气体等。⑵呼吸困难的护理对策:帮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3~5L/分氧气持续吸入,方式可以是鼻塞或面罩吸氧,注意要进行呼吸道湿化并保持呼吸道畅通,注意监测,一般是20分钟记录1次,以确保氧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⑶饮食护理:嘱患者宜少量多餐,应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水。禁食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如鱼、虾、奶及蛋类等,少饮浓茶、咖啡,限制晚餐摄入量,尤其是睡前避免进食。⑷临床治疗的护理策略:①选用解痉止喘药物,以氨茶碱常用,用法0.1g/次,3次/日;还可以选用复方长效氨茶碱,用法1片/次,1~2次/日口服,其优点是维持时间较长,不良反应少。或普米克令舒2ml,特布他林2ml,布地奈德雾化液2ml,再加入蒸馏水2ml,联合雾化吸入,2次/日。②维持水盐代谢平衡: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输液,每天总量2500~3000ml,调整滴速30~50滴/分,重症哮喘患者,在大量补液的同时监测血清电解质,予以及时纠正。③激素治疗:甲基强的松或氢化考的松是治疗哮喘的有效常用药物,具体用法是强的松口服,5~10mg/次,3次/日,症状减轻后,酌情减药量,一般在1~2周内停药,结核病、心功能不全、溃疡病应慎用此类药物。⑸心理护理:由于支气管哮喘难以根治,预防以及护理成为关注的领域,近年发展起来的护理心理学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强调个体化护理的重要性。其特点是在尊重患者的基础上,让患者在心理上得到治疗和护理的满足感,最终让患者缓解症状或恢复健康,因此,护理人员的行为举止、态度言语显得格外重要,大量的护理实践证明从患者实际出发,根据其特点实施个体化护理,从人文关怀角度关心和理解患者,帮助患者消除消极悲观思想、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是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基本条件。⑹健康宣教:在入院宣教中,要向患者讲解有关哮喘的一般知识,包括哮喘的病因和诱发因素,预防措施,常用的治疗用药和措施,治疗和护理的特点,让患者消除对疾病的恐惧感而保持平静的心态,在住院期间,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倡导健康的生活习惯,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暖防寒,避免诱发因素,饮食营养要全面。

护理要点:⑴常规护理:患者置于空气流通、光照适宜而又清净的病房,祛除诱发因素,包括尽量避免接触油漆、花粉、烟雾、刺激性气体等。⑵呼吸困难的护理对策:帮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3~5L/分氧气持续吸入,方式可以是鼻塞或面罩吸氧,注意要进行呼吸道湿化并保持呼吸道畅通,注意监测,一般是20分钟记录1次,以确保氧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⑶饮食护理:嘱患者宜少量多餐,应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水。禁食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如鱼、虾、奶及蛋类等,少饮浓茶、咖啡,限制晚餐摄入量,尤其是睡前避免进食。⑷临床治疗的护理策略:①选用解痉止喘药物,以氨茶碱常用,用法0.1g/次,3次/日;还可以选用复方长效氨茶碱,用法1片/次,1~2次/日口服,其优点是维持时间较长,不良反应少。或普米克令舒2ml,特布他林2ml,布地奈德雾化液2ml,再加入蒸馏水2ml,联合雾化吸入,2次/日。②维持水盐代谢平衡: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输液,每天总量2500~3000ml,调整滴速30~50滴/分,重症哮喘患者,在大量补液的同时监测血清电解质,予以及时纠正。③激素治疗:甲基强的松或氢化考的松是治疗哮喘的有效常用药物,具体用法是强的松口服,5~10mg/次,3次/日,症状减轻后,酌情减药量,一般在1~2周内停药,结核病、心功能不全、溃疡病应慎用此类药物。⑸心理护理:由于支气管哮喘难以根治,预防以及护理成为关注的领域,近年发展起来的护理心理学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强调个体化护理的重要性。其特点是在尊重患者的基础上,让患者在心理上得到治疗和护理的满足感,最终让患者缓解症状或恢复健康,因此,护理人员的行为举止、态度言语显得格外重要,大量的护理实践证明从患者实际出发,根据其特点实施个体化护理,从人文关怀角度关心和理解患者,帮助患者消除消极悲观思想、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是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基本条件。⑹健康宣教:在入院宣教中,要向患者讲解有关哮喘的一般知识,包括哮喘的病因和诱发因素,预防措施,常用的治疗用药和措施,治疗和护理的特点,让患者消除对疾病的恐惧感而保持平静的心态,在住院期间,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倡导健康的生活习惯,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暖防寒,避免诱发因素,饮食营养要全面。

支气管哮喘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并与护理相结合,对患者预后会取得满意效果[3]。在本组病例中,护理人员从病房环境、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角度出发,配合临床用药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完全控制31例(55.4%),部分控制22例(39.3%),未控制3例(5.3%)。

支气管哮喘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并与护理相结合,对患者预后会取得满意效果[3]。在本组病例中,护理人员从病房环境、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角度出发,配合临床用药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完全控制31例(55.4%),部分控制22例(39.3%),未控制3例(5.3%)。

在护理实践中,也体会到支气管哮喘护理工作要与时俱进,由于医学模式的变化和发展,护理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表为护理模式由单一的形式向复合型、多手段方向发展,护理技术和手段层出不穷,此外,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护理模式也是对护理人员的挑战,这种使用新技术、新方法的护理模式体现了多学科知识融合在护理工作中,具备了综合性,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努力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才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4]。同时,要重视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沟通和交流,争取患者和家属的支持和配合,为护理工作的顺利和有效创造前提条件。最后,对患者进行哮喘科普知识教育、预防知识教育、哮喘发作时的自我救助措施教育也很重要。

在护理实践中,也体会到支气管哮喘护理工作要与时俱进,由于医学模式的变化和发展,护理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表为护理模式由单一的形式向复合型、多手段方向发展,护理技术和手段层出不穷,此外,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护理模式也是对护理人员的挑战,这种使用新技术、新方法的护理模式体现了多学科知识融合在护理工作中,具备了综合性,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努力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才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4]。同时,要重视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沟通和交流,争取患者和家属的支持和配合,为护理工作的顺利和有效创造前提条件。最后,对患者进行哮喘科普知识教育、预防知识教育、哮喘发作时的自我救助措施教育也很重要。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1):132-138.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9.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1):132-138.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9.

3丁翠凤,王永霞,白洁,等.支气管哮喘诱因及护理策略[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7):237.

3丁翠凤,王永霞,白洁,等.支气管哮喘诱因及护理策略[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7):237.

4朱加敏,丁连明,梁栋蓉,等.支气管哮喘护理新进展[J].护理学报,2006,13(9):27-29.

呼吸道疾病科普知识篇6

关键词:呼吸内科;医疗;人性化护理

呼吸内科的常见疾病有急性肺气肿、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多种病况。呼吸内科疾病种类繁多,涉及医学知识面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方面,现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

一、呼吸内科疾病和人性化护理概述

1.1、呼吸内科疾病简介

呼吸内科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它包括感冒、气管炎和肺炎等,一年四季中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节为甚。呼吸系统疾病之所以为常见病,这与呼吸系统的解剖部位和生理功能有关。患病人群多为老人与幼儿。由于这些人群免疫能力低,多为并发人群。呼吸内科疾病在生活中很常见,一些不适的生活环境,不良的生活习惯就会导致得此病。患病因素因人而异,幼儿多于喂养方式、营养状况和预防措施等因素有关。老年人多由于运动少,免疫力低下所致。临床上常见的病例有急性肺气肿、病毒性肺炎和气管扩张等多种疾病。

1.2、呼吸内科病人人性化护理的相关要求

护理人员要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开创服务项目时,坚持以人的需求为准,把整体护理与个性护理相结合。护理人员要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在操作中要充满爱心,充满温情,不断增强服务技能,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人性化护理不仅有助于病人的病情康复,还可以为医院树立一个良好的口碑。影响一步步的扩大,进而影响护理行业!

案例:根据多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91%的患者希望自己的隐私得到保护。因此病房的床头卡上所要写的信息有待改进。现在大多数为姓名、年龄、所患病状等信息写的一目了然。倘若用一些号码、英文字母代替这些内容。将会是病人在某些方面上感到很贴心。考虑到病情、时间、空间的情况下,多给病人些自由时间,适当的做些娱乐。不仅可以缓解病情,人性化管理也发挥了它的作用。

二、呼吸内科疾病的人性化护理的注意事项与发展

2.1、呼吸内科疾病人性化护理的注意事项

首先,不提倡病人带病工作。感冒病菌有一定传染性,最好在家休息,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外出时应戴口罩。其次,症状较轻的病人应尽量到社区医院就诊或者服用具有缓解症状的中成药自疗,避免在医院中发生交叉感染及由化学药物所带来的嗜睡及抗药性。最后,选用合适药物缓解感冒引起的卡他症状。何为卡他症状呢?即鼻塞、流涕、喷嚏、咽痛等,让人感觉非常不适。这时应尽量选择具有既能缓解鼻塞、喷嚏等症状又能清热解毒辅助正气的中成药。步长必畅香菊胶囊具有辛散祛风、清热通窍的功效,不但能够迅速缓解鼻塞、喷嚏等感冒症状,而且经国内多家知名实验单位研究证实对于目前已知的各型流感病毒均具有杀灭作用。另外,临床研究证实香菊胶囊对于由各型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喷嚏、咽痛等卡他症状效果极佳,并具有诱生干扰素、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尤其适用于易感人群服用,可有效预防感冒的发生。

2.2、对呼吸内科疾病人性化护理的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护理事业的发展根源。自从南丁格尔创立了护理学使护理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以来,护理模式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护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的发展模式。人性化护理是人道主义的发展和延伸人道主义所推行的。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的思潮和理论;作为一种道德原则,人道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人性化护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性化意味着人们在认识上对人越来越深刻的理解,在行动上越来越向文明社会的迈进。社会已进入服务的时代,在护理行业尤其如此。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使医疗技术和医疗手段更加现代化,在各家医院的硬件设备差别不大,技术接近的情况下,谁想在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胜出,谁就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谁家的服务做得好,谁就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可见服务的优劣将决定医院未来的发展。护理是关于人的科学,护理是对人的工作,它研究如何关怀照顾患者。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普遍的对“人性化”比较高兴趣。确实,任何人性化的事情,都会受到人们的推崇。在医院显得尤为重要,毕竟针对的对象时病人。在不久的将来,人性化护理将会覆盖全国各大小医院。在未来几年人性化护理将会覆盖整个护理,首先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实行人性化护理奠定了护理基础。人无完人,不能因为有了病就把自己看的矫情,坚强也是一副良药;当然,对有病的人应该可以宽容一些,但是,这样并不意味着认可人性的不好之处,甚至是投降,否则就意味着生病了做坏事是合法的。人性化护理是护理事业的一个很大的进步,并已成为广大护理人员的共识,关键就看谁理解得更加深刻,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姜静.人性化护理对提升医院竞争力的意义[J].中外医疗.2010(06)

[2]车晓杰,李春梅,刘红梅.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及质量管理[J].吉林医学.2010(26)

呼吸道疾病科普知识篇7

“今天呼吸科专家号及普通号全部挂满,如果病情严重,可以直接去看急诊;如果不算严重,可以通过114等途径预约明天的号。”

2015年12月8日下午1:30,北京朝阳医院一层大厅挂号窗口全部开放,和往常一样,每个窗口外的队都至少有25米长。《小康》记者随着排队逐渐接近窗口,听到队伍前面已经是第5个病人要求挂呼吸科的号了,但均被窗口内工作人员礼貌地告知当日号已挂满。

在朝阳医院4层南侧的呼吸科,候诊大厅的座位上,坐满了等待就诊的病人。他们大多戴着口罩,中轻年人居多,也有部分老年人。作为北京市急诊量最大的医院,朝阳医院每天的门诊量都超过1万多人。朝阳医院的情形在其他医院同样在上演,冬季本来就是呼吸道疾病多发的时候,再加上严重的雾霾天气,使得这样的情形有增无减。

医院的“应急时刻”

12月7日当晚,北京市疾控中心在第一时间“健康提示”。与此同时,在得到“红色预警”的消息后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贺良没有丝毫的犹豫,他迅速向医院各个部门、科室发出医疗应急工作安排的要求,并做好应急准备。

积水潭医院的“雾霾红色预警医疗工作应急预案”正式启动。

“可能出现因极端天气造成的病人的焦躁情绪,做好医患沟通;加强门、急诊值守,不推诿病人,积极收治病患;做好呼吸道疾患病人增加的准备,安排相关医护人员备勤;注意住院患者的病情观察,注意呼吸道疾病的及时发现及应急处理,同时完成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部署的疾病监测工作。”这条消息在积水潭医院各个科室的微信群里发出。

北京积水潭医院,这个经常参与火灾、交通事故伤员救治的著名医院,对于这个首次“红色预警”,准备相当充分。“上午8点我们例行的交班会议上,院领导对于近期雾霾天气就做出了工作安排,下午工会向全院职工发放了12000多个专业防护口罩,在‘红色预警’还未时,我们就做好了针对雾霾天气的准备工作。”

医院宣教中心主任梁学亚在完成各项应急工作后说,“我们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行动参与太多了,每位医护人员都是身经百战的。”除了医务工作安排,积水潭医院对医务工作人员也采取了许多人性化的举措,单双号限行后将采取弹性考勤制度,食堂为职工们熬制了雪梨银耳清肺汤等等。

北京朝阳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也都为这次“红色预警”启动了应急预案,由于处在秋冬季节,像这样两家大型综合医院的呼吸内科门诊量一向是饱和的,但是面对可能增多的就诊人数,他们还是做好了及时从病房向急诊与门诊调配人手的准备。

一位老人拿着急诊病历前来询问分诊台,对分诊台护士说,觉得自己要被憋死了,刚看完急诊,大夫建议自己在门诊做进一步的肺功能检查,能否马上加一个门诊号。护士看过急诊病历后,很耐心地对老人说:“您先别着急,急诊建议您门诊复查,说明您的情况并不严重,今天的号确实加满了,您可以到一楼大厅的预约窗口预约明天或后天的号。”看着老人似乎仍有疑虑,护士关切地提醒道:“大爷,这两天雾霾严重,您这种是呼吸道慢性疾病,一定做好防护,尽量少出门,等雾霾过了再来看。”

安排好病人,护士告诉记者,呼吸科每天的门诊量都处在饱和状态,红色预警第一天一上午,她感觉就诊人数和平日里没有太大的变化,倒是老年病人感觉比平时少了。在中日友好医院工作的Y小姐最近每天在微信朋友圈中都发出她拍摄的医院一角,每一天天空的颜色、天气的变化在她的记录下对比得格外真切,早在12月6日她的中就这样写道:“明天的雾霾,我们有准备。”

12月8日一大早,中日友好医院的微信账号了消息,医院体检中心“雾霾损伤体检”套餐正式上线。在中日友好医院体检中心主任王君看来,他们这一检查套餐推出得正是时候,“普通的体检套餐中,很少有肺功能检查、吸入性过敏原检查、低剂量螺旋Ct等,这些项目可以筛查出肺癌和整个呼吸系统的损伤。因为我们对大气污染的治理还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而且雾霾对呼吸系统的损伤还要经过几年才能确定其危害的大小,所以希望这样的检查能给人们带来帮助。”消息一经,就接到了大量的咨询电话。

负面心理危害胜雾霾

在海淀区科协工作的C先生,出于科普工作者的自觉意识,越来越多地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而很少开车了。他觉得身为北京人,这是他为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做的最为力所能及的事情。12月7日傍晚,他刚走出地铁,就听见有人紧张地喊:“霾来啦,霾来啦!”他感觉自己身边就有不少朋友“谈雾色变”,“有时一个‘雾霾谣言’比我们的科普讲座的影响大多了!”对此他显得有些无可奈何。

圣西睿智对此有着同样的观感,作为一名在中国生活8年之久的美国人,他认为情况有些被夸大。2014年12月这位北京和睦家医院的全科医生被误诊为哮喘,最初圣西睿智也将这归罪于北京的大气污染,从那之后他开始变得焦虑。而当他的症状有所缓解,并得知自己的病是被误诊后,这位医生开始反思。“对于居住在北京的中国人和外国人来说,抱怨各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条件反射。触目惊心的报道司空见惯,以致我们已经见怪不怪,很容易就往最坏的一面想。”

雾霾的频现让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所谓“雾霾危害”的各种文章,雾霾被描述成肺癌、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独立致病因素。这在许多医生看来是不负责任的,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晓雷认为,长期吸入有害的颗粒或气体,对人体的气道和肺组织的损伤是必然的。空气污染对于人体肺功能的影响,国外做过一些关于儿童肺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雾霾会影响肺的发育,但是目前尚缺乏雾霾与慢阻肺等疾病发病关系的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在圣西睿智看来,“有些宣传并没有给出解决措施,结果让群众陷入某种恐慌和无助,非常令人遗憾。”圣西睿智认为,“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的日均pm2.5污染危害大过半支烟。因为担心空气污染而引发的心理压力,其危害程度很可能比空气污染本身要大得多。”

“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疾病危害指数表明,中国头号健康风险是营养不良,室外空气污染仅排在第4位。所以,我坚持认为,大众对健康的自我认知会对免疫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圣西睿智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众,科学认识问题才能营造健康生活。

12月10日,雾霾消散殆尽,那些被掩盖的地标建筑也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北京市疾控中心的工作没有显示出丝毫的停歇,继续在第一时间疫情周报与健康提示:未来一段时间,流感病毒活动度将不断增强,学校、托幼机构等出现流感所致的集中发热疫情的风险增加。

呼吸道疾病科普知识篇8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力衰竭诊断问题

临床特征HF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而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定义。其诊断的成立,需要具备典型的临床特征和心功能不全的客观证据。CopD是一类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患,与慢性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密切相关。肺部疾患可能混淆Framingham标准阐述有关诊断HF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咳嗽、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等症状都常见于这两种疾病。呼吸困难的特征对诊断HF没有定性的意义,酷似右心衰竭的征象也可能被错误判断,如颈静脉怒张、踝部水肿和肝脏肿大。在CopD肺气肿患者,肺脏过度膨胀而引致肝脏移位时,则可误认为是肝肿大,此时若触诊发现因心脏扩大而出现心尖搏动的滞留感以及第三心音和肺部听诊有细湿音时,可能有利于HF的诊断。

要区别HF和CopD两者的症状和体征有一定的困难。惟一的一项队列研究比较了分别应用2个标准诊断HF患者的情况:在仅用Framingham标准诊断的HF患者中,CopD发病率比仅用心血管健康研究(CHS)标准诊断HF的患者合并的CopD发病率高出1倍(13%vs.6%)。

临床放射学HF的放射学征象同样可因CopD合并存在而受到影响。因肺气肿导致胸腔过度膨胀,假象地减少了心/胸比率;CopD肺血管征象和肺野X线通透性增加,掩盖了典型的肺泡性肺水肿阴影;CopD常表现为不对称的、局部或网状的肺水肿影像;肺气肿时血管床减少导致上腔静脉移位而酷似HF的表现。从CopD发展而致孤立的右心衰竭时,由于升高的体循环静脉压力的影响,减少胸膜淋巴回流,引起胸膜渗出。然而,在临床实例中,胸膜渗出很少单独由于右心衰竭而致。

超声心动图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室,超声束可能被不良的声学窗口所障碍,这是由于并发的CopD病理变化所导致,不充分显影的影像可能与气体对声束的捕获有关。在一个新近的初步研究中,10.4%的CopD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影像是不满意的,严重的CopD患者的该比率增至35%;而有非常严重气道阻塞的患者,此比率高达50%。虽然已有研究对心内膜清晰度不良的患者采用声学造影超声心动图来评价,但其往往将有肺脏疾患的患者排除在外。准备做肺移植的患者,当残气量达到预计的150%时(40%vs.56%,p=0.007),常难以用多谱勒估算肺动脉压。在CopD患者,应用声学造影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对比的方法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准确性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

心脏磁共振成像应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测定左心室容量和LVeF,是临床上有意义的参考指标。测定的结果具有准确性、可重复性和广泛适用性。CmR亦可以精确地定量右心室容量、功能和跨瓣膜口的血流状况,而且避免了放射损害。此外,CmR能显示心肌的组织学特征,识别心肌纤维的变化,评估心肌活性,可以预测发生心律紊乱的危险。欧洲专业的影像学会推荐应用CmR来评价左心室功能,尤其适合并发CopD时对超声心动图影像有技术上限制的HF患者。

利钠肽血浆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常常用于急性呼吸困难症状患者,确定或排除HF的诊断。在CopD患者,Bnp诊断的准确性较少是可靠的。在一个名为Bnp的研究(BreatingnotStudy,BnpS)中,亚组分析了417例CopD或哮喘患者,在有HF和无HF者Bnp分别是587±426pg/ml和109±221pg/ml(p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和继发于慢性呼吸道疾患的右心HF患者,其血浆Bnp水平是升高的。Bnp水平与肺动脉压力相关而且独立预测死亡率。有几个研究专门评价Bnp在CopD的意义,仅有一个报告探讨了在这些患者中应用Bnp识别HF的能力,病情稳定的CopD老年患者的Bnp水平低于同样患CopD但有急性容量过度负荷和心腔内压力升高的患者。Bnp专家共识指出,肺源性心脏病可以呈现Bnp水平中等度升高,典型的范围是100~500pg/ml,500pg/ml分别对HF具有阴性和阳性预测价值。而在“低-高门槛”之间的Bnp水平,则应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判断。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诊断问题

明确或不明确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在任何人群都是一个争论的问题。在CopD患者人群,这种诊断上的困难更大。HF-peF和肺源性心脏病的Bnp水平都呈中等程度升高。

一个小样本研究比较了9例HF-peF和17例CopD患者,HF-peF的诊断是以临床表现、放射学诊断肺水肿和对治疗的反应为根据的,并呈窦性节律和保留的左室射血分数。两组比较,在HF-peF患者Bnp水平呈有意义的增高(224pg/mlvs.14pg/ml,p

心力衰竭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问题

阻塞性通气障碍和限制性通气障碍HF患者可以表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或限制性通气障碍,可能混淆或掩盖CopD时气道受阻的特征。

呼吸功能测定法主要应用3个标准的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反映气道通畅性,用力肺活量(FVC)即从最大吸气至用力呼气的总的容量,FeV1/FVC比率即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率。

气道阻塞是指FeV1/FVC比率的减少(

阻塞性呼吸功能测试相对于稳定性HF的限制性通气障碍而言,气道阻塞在失代偿性HF患者是常见的。其原因在于间质性和肺泡性肺水肿引起气道受压和阻塞,同时伴有气管的高应激性。在HF患者,CopD的误诊或者高估倾向都可能存在。经利尿处理,平均FeV1可能改善35%或回归正常。

因此,当HF患者在临床上无液体潴留的征象时,肺功能测试可能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当没有液体过度负荷时,在HF患者也可以观察到一个中等程度的阻塞性通气障碍。以峰值氧耗量14ml/(分・kg)为界将患者分成两组,在严重的HF患者可记录到一个较低的FeV1/FVC比率(70%vs.75%,p=0.008)。

在普通人群中此比率随着年龄而下降,>75岁的老人此比率为70%。由此分析,老年HF患者中可能存在CopD被过度诊断的现象。

限制性呼吸功能测试限制性通气障碍主要见于稳定性HF患者。在一个多中心研究的130例中,FeV1和FVC正常或者成比例减少。导致这种改变的因素包括肺间质纤维化、呼吸肌薄弱、心脏增大和肺瘀血。在严重CopD和气道活瓣的患者,FeV1和FVC也可能成比例减少而FeV1/FVC比率正常;通常在这些病例肺总气量和残气量(RV)的增加有助于阻塞性的诊断。然而,限制性的肺容量掩盖了肺的过度膨胀,因而也影响了HF患者合并CopD的诊断。

呼吸功能测试的施行气道阻塞的客观证据对于诊断CopD来说是必须具备的,约1/3被称为CopD的患者并不符合CopD诊断标准(表2)。尽管如此,很多内科医生应用呼吸功能测试并不能证实或否定临床诊断。

一个新近的美国研究评价了呼吸功能测试,必须认识到对指南所陈述的诊断标准缺乏坚持的情况是经常存在的,但应注意某些处置,如进行吸入治疗和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之前,应该明确气道阻塞的程度。

心力衰竭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情况

CopD发病情况的估计因人群研究、诊断标准、检测手段和监测系统而有不同。地域分布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人群的年龄结构和暴露的危险因素的多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吸烟。HF患者中CopD发病率高于在心血管健康研究(CHS)人群的统计数,这可能反映了发病学因素的群集性和误诊两方面的现象。还没有见到在稳定性HF患者中系统性地检测呼吸功能的相关研究报告,因而并不知道在HF患者中到底有多少是严重的可逆的或者误诊的气道阻塞的病例。

HF患者合并CopD的发病率在北美洲的报告是11%~52%,在欧洲是9%~41%,最初发表的研究报告超过半数在美国。在新近的研究中CopD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4个研究分析了HF患者中CopD的流行病学趋势,证实其发病率在增加。这可能说明对CopD较强的意识、人群的老化或者HF患者年龄的增长。HF患者的年龄和CopD的发病呈连续的非线性关系,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上升至75岁,此后则下降。对这个现象的可能解释是CopD的合并存在减少了超过这个年龄的患者的存活率。然而,很少透彻地研究过在老年人这两种疾病难以诊断的复合发病率。

CopD在男性HF患者比女性患者更常见,城市比乡村更常见。心脏科医生经手处理的患者比普通内科医生处理的患者的发病率低6%~11%。没有一个能被公认的复合发病率,从而影响到专业上的参考。心脏科医生常常难以判断气道阻塞性疾病,在射血分数保留的HF患者中CopD发病率通常较高,不同程度的误诊无疑是存在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没有临床试验报告HF合并CopD,这些病情稳定的门诊患者显示较低的CopD发病率(7%~13%),会造成似乎已逐渐康复的错觉。

射血分数(eF)的测定,从根本上改变了对CopD发病率的估计。在olmsted县研究中,23%的HF患者有“限制性”或“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然而在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的患者中,这个发病率是较低的(15%),因为一旦左心室功能减退被证实之后,不正确的CopD的诊断可能被排除。此外,CopD患者极少求助于超声心动图检查。据意大利一个诊疗中心观察的CopD住院患者统计,难以独立地评价左心室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病率

吸烟是CopD最普遍的原因,它可使合并HF的危险性增加50%。有2项研究对CopD患者应用标准化的指标诊断HF,总结了已确诊的和原来没有认识但应用统一的标准可诊断的HF。在选择性患者组中(患CopD或因支气管哮喘到专科急诊就医者)HF的发病率为20.9%。然而,此诊断是由2个心脏科医生回顾性做出的,仅有29%的患者做了超声心动图。

在另一个对405例稳定性CopD的老年患者的综合性研究中,没有被认识的HF的发病率亦与前述的研究结果近似(20.5%)。这个研究是对患者进行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测试之后,由一个专家小组对是否合并HF作出诊断,此组患者无1例超声心动图表现为独立性的右心衰竭,说明并非肺源性心脏病。

这个确证的报告估计CopD患者肺源性心脏病发病率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

一个新近的系统回顾总结了18个报告,对CopD患者进行左室射血分数(LVeF)定量分析,各组观察的病例数较少(10~120例)。在无选择性的稳定性CopD患者中,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有相当大的差异,范围10%~46%,研究排除了冠状动脉疾病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心力衰竭的相互关联

CopD是以低程度的系统性炎症为特征,此炎症可能引起动脉硬化和急性心血管事件,心脏功能不全可以随之发生。在nHaneSⅢ研究中,两种疾病同时存在的患者有中等程度至严重的气管阻塞并伴有炎症标志物升高和心电图心肌缺血。

在人群研究中,经过对年龄、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肥胖等因素调整之后,FeV1减少可以独立预测心血管死亡。

一个meta分析证实了当最好和最差的FeV1为5倍时,最差者的相关危险性是1.75(1.54~2.01)倍。然而,此类受多因素影响的研究对象存在局限性,值得注意的是,缺乏对并存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进行调整。

HF的发病机理常与炎症有关。Framingham研究的对象中,有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增高患者的HF的发病率较高,是独立的危险因素[HR=4.07,95%可信度区间(Ci):1.34~12.37,p=0.01]。

然而,另有两个人群研究发现在CopD和HF发病率之间没有相互关系的证据。心血管健康研究(CHS)前瞻性地观察了5888名老年患者,平均>5.5年,无CopD病史。在这个研究分步骤筛选的各种因素中,C反应蛋白增高和FeV1减少是有意义的因素。

同样,Copenhagen研究认为CopD并不能独立地预测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但以上两个研究都有其局限性,是依赖患者自报的病史和服药史进行判断的,当部分症状重叠或检查不全面时,会导致诊断欠准确。

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预后

已有研究很少关注到HF患者合并CopD的预后。在报告多变量的观察对象时,CopD一贯是HF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其对预后的影响相当或超过传统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糖尿病、高血压病、nYHa心功能分级和贫血等。Val-HeFt试验应用多变量分析探讨合并CopD的HF患者的临床预后,这些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临床、生物体液和治疗差异等。研究结果提示CopD强烈地预测非心血管死亡(HR=2.50,p

呼吸道感染伴有呼吸功能障碍占HF住院者的10%~16%,合并CopD延长HF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再次入院的几率,并预示更多医疗费用。HF患者合并呼吸道疾患尤其CopD在冬季发病增多。aCC/aHa指南提倡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以减少呼吸道感染,1991~1992年流感流行时,给老年患者接种a型流感疫苗降低了HF患者住院率(37%)和医疗费用(43%)。

结语

呼吸道疾病科普知识篇9

吸烟的危害1.口腔及喉部

烟的烟雾(特别是其中所含的焦油)是致癌物质——就是说,它能在它所接触到的组织中产生癌,因此,吸烟者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和咽喉)都有发生癌的可能。

2.心脏与动脉

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烟草的烟雾可能是由于含一氧化碳之故,似乎能够促使动脉粥样化累积,而这种情形是造成许多心脏疾病的一个原因,大量吸烟的人,心脏病发作时,其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者大很多。

2.食道

大多数吸烟者喜欢将一定量的烟雾吞下,因此消化道(特别是食道及咽部)就有患癌疾的危险。

3.肺

肺中排列于气道上的细毛,通常会氢外来物从肺组织上排除。这些绒毛会连续将肺中的微粒扫入痰或粘液中,将其排出来,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除了会致癌,还会逐渐破坏一些绒毛,使粘液分泌增加,于是肺部发生慢性疾病,容易感染支气管炎。明显地,“吸烟者咳嗽”是由于肺部清洁的机械效能受到了损害,于是痰量增加了。

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烟是人类第一杀手。自觉养成不吸烟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也是一种高尚公共卫生道德的体现。在吸烟的房间里,尤其是冬天门窗紧闭的环境里,室内不仅充满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还有吸烟者呼出的一氧化碳,会使人感到头痛、倦怠,工作效率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在吸烟者吐出来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和烟碱的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含量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氨多50倍。

烟草已被国家确定为一级致癌物。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肺癌的概率高10到30倍,90%的总死亡率是由吸烟所导致。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有人调查了1000个家庭,发现吸烟家庭16岁以下的儿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烟家庭为多。5岁以下儿童,在不吸烟家庭,33.5%有呼吸道症状,而吸烟家庭却有44.5%有呼吸道症状。

吸烟害己害人,应该自觉养成不吸烟的良好卫生习惯在卫生部的20xx年中国“吸烟与健康”报告中,我们看到这样的数据:20xx年我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5.8%,其中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6.0%和3.1%。由此估计,吸烟者约为3.5亿,占世界烟民的三分之一。此外,我国吸烟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由22.4岁降为19.7岁。我国既是烟草生产大国,也是烟草消费大国。我国的烟草产量相当于其他7个最大烟草生产国的总和。我国每年销售的香烟高达1.6万亿支,国人消费的香烟约占世界三分之一。如果将与吸烟有关的各种疾病所致的死亡均统计在内,目前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此死亡。

20xx年5月30日,在第二十五个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卫生部首次《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吸烟危害健康的权威报告。

对于吸烟的危害等,这个报告有哪些权威的事实和分析?《报告》对广大吸烟人群提出哪些警示?请看记者报道。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北京医院副院长王辰指出,吸烟危害健康是不争的医学结论。进入21世纪,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新的科学证据仍不断地被揭示出来。

将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科学证据展示给大家,让事实“触目”,结论“惊心”,进而产生积极的控烟行动,是撰写与《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的目的。

我国吸烟人群逾3亿,公众对吸烟危害认识严重不足根据《报告》,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吸烟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尤为严重。

调查表明,我国吸烟人群逾3亿,另有约7.4亿不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的危害;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所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如对吸烟流行状况不加以控制,至2050年每年死亡人数将突破300万,成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堪承受之重。

《报告》认为,我国公众对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危害的认识严重不足:

3/4以上的人群不能全面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2/3以上的人群不了解二手烟暴露的危害;大部分公众对“低焦油不等于低危害”的观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且受教育程度高者有此错误认识的比例也很高,反映出公众普遍对这一问题存在严重认识误区。

69种致癌物

《报告》指出,烟草烟雾中含有69种已知的致癌物,这些致癌物会引发机体内关键基因突变,正常生长控制机制失调,最终导致细胞癌变和恶性肿瘤的发生。

比如,吸烟可以导致肺癌、口腔和鼻咽部恶性肿瘤等疾病;吸烟还可以导致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和急性白血病;对呼吸道免疫功能、肺部结构和肺功能均会产生不良影响,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使动脉血管腔变窄,动脉血流受阻,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可以导致Ⅱ型糖尿病,并且可以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烟草烟雾中含有多种可以影响人体生殖及发育功能的有害物质……

提高疾病风险

《报告》认为,不存在无害的烟草制品,只要吸烟即有害健康。有充分证据说明,相比吸普通卷烟,吸“低焦油卷烟”并不会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中草药卷烟”与普通卷烟一样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呼吸道疾病科普知识篇10

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重庆404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满意度、情感指数及健康指数各项目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系统性、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3(b)-017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患者早期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气促、喘息、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随着疾病的继续发展将逐渐演变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后还可能导致全身各脏器、各系统功能严重损害,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研究发现,对CopD进行有效的预防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减轻社会的经济负担[3]。为此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对收治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0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CopD的诊断标准;②自愿参加本次调查,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躯体疾病,如恶性肿瘤、脑卒中等患者;②有严重认知障碍和精神疾病患者。其中男性137例,女性63例,年龄范围40~77岁,平均年龄(53.8±7.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全程健康教育,具体方式如下。①普及疾病知识:通过个人宣教、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对每位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②心理疏导:多患者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有负面情绪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提高治疗的自信心。③饮食指导:向患者讲解营养不良的危害性和提高营养状况的重要性,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采用留置胃管技术进行鼻饲,多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易消化的饮食,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④氧疗教育:让患者知道氧疗的重要性及缺氧的危害性,指导患者采取低流量吸氧,每日吸氧时间不少于10~15h,注意用养安全,防止导管感染、堵塞,定期更换、清洁、消毒。对于出院的患者,当在家庭用氧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给予解答,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⑤呼吸锻炼:发放宣传小册子配合光盘,指导患者进行呼吸操、缩唇呼吸,每日3~4次,每次重复8~10次,有效促进气管内痰液的排出,减轻气促、气短症状,增强心肺功能。⑥药物指导:向患者讲解药物的用药时间、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避免患者盲目用药;教会患者有效吸入药物的方法和时机的选择,确保雾化吸入的有效性。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及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定采用SF-36量表,本研究主要评定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及健康指数3个方面,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资料,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生活满意度、情感指数及健康指数各项目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尤其多发于老年人,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CopD患者大多病程较长,随着病情的迁延不愈,多数患者出现生理健康的不断恶化,急性加重频繁发作,引起气道和肺血管的重塑,临床症状加剧,肺功能明显减退,劳动能力逐渐丧失,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直接影响其参加社交活动[4]。又由于长期在家服药和丧失工作能力,逐渐与社会隔绝,从而导致精神高度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进一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5]。

目前健康教育模式并没有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临床工作只是每天机械的重复检查、用药,护理干预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有些患者在住院期间接收了良好的健康教育,而出院后并没有相应的指导和督促,患者在出院后未能坚持用药和治疗,进而导致病情反复[6]。相关调查发现,人们对CopD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很低,约有50%的患者并没有意识到CopD带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7]。

通过健康教育对CopD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饮食、生活习惯、家庭氧疗、雾化吸入治疗、心理干预等方面的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减少发作次数,改善生存质量[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生活满意度、情感指数及健康指数各项目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取系统性、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参考文献]

[1]辛玲.程序化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3):1-3.

[2]潘培育.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7):333-335.

[3]许家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26):5504.

[4]黄玉泉,莫晓婷,朱艳,等.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9):66-67.

[5]LacasseY,goldsteinR,LassersontJ,etal.pulmonaryrehabilitationfor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J].CochraneDatabaseSitsRev,2006,18(4):3793.

[6]李佳梅,成守珍,张朝晖,等.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03-606.

[7]mikkelsenRL,middelboet,pisingerC,etal.anxietyanddepressioninpa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J].psychiatry,2004,58(1):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