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汇报十篇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汇报十篇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汇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44:42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汇报篇1

根据安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顺市创建宜居乡村县(区)交叉检查方案》的通知,关岭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岭自治县创建宜居乡村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及**乌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创建宜居乡村推进乡村振兴行动交叉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村认真组织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工作,严格按照“四清两改四严禁”要求,以垃圾、污水、厕所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助推“美丽宜居乡村”创建,现就我村创建宜居乡村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工作措施

(一)严格落实四清两改四严禁要求。根据镇工作部署和相关文件精神,村支两委召开会议,对创建宜居乡村工作作安排部署,实行包保网格责任制,将工作落实到人,确保每项工作落实到位,按时完成。

(二)开展创建宜居乡村工作。根据村民代表大会成立村民理事会和制定村规民约,并且开展乡村振兴文明示范户评选。各网格员入户走访加大宣传四清相关政策要求,发动广大村民群众自觉、主动实施,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沟塘、清理畜禽养殖粪便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室内屋外环境卫生。引导村民改变农村房屋装饰外貌,改变村民不良习惯。开展群众会议宣传严禁秸秆乱烧乱焚和严禁垃圾乱烧。排查私搭乱建和乱战耕地,建立台账,动态监测。

三、主要成效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村在乡村振兴、宜居乡村建设方面取了阶段性的成效,但是距市、县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环境卫生标准还不够高。根据当地民族习惯,环境卫生整治效果不明显。二是群众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过加强宣传,大部分群众参与清洁乡村积极性有所提高,但是有部分群众卫生意识还不够强。三是乡村建设规划水平有待提高。我村规划建设相对滞后,民族文化特色不够突出。四是长效机制有待建立健全。由于我村的项目资金很少,土地资源少,产业发展规模不大,建设资金不足。宜居乡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由于村基础设施落后,村集体经济落后,现有资金较难满足宜居乡村建设需求。目前建设成效不明显,距离美丽宜居乡村的目标仍需进一步加强。

五、下步工作

(一)是全力推进宜居乡村建设。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根据政策文件,细化工作方案,压实每一项工作。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让村民关注宜居乡村建设,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引导村民群众主动投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主人翁”的作用。同时,认真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形成长效管护机制,让更多村民从中受益。

(三)是加大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宜居乡村建设离不开产业发展。根据我村的实际情况,目前申报150亩生姜种植,150亩辣椒种植,300-500亩蜂糖李种植。

(四)创新乡村振兴工作思路,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一是继续完善领导干部包组包户,制订服务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健全驻村工作队激励办法和管理机制。三是加强和创新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继续完善保洁、监管等长效机制。四是继续深入群众开展宣传动员,充分释放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和创造力。五是大力组织资金保障,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资金筹备,有效发挥对口单位帮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活动中。

汇报完毕!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汇报篇2

九山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打造“生态九山、智慧九山、红色九山、和谐九山”为目标,紧密结合精准扶贫,依托自然生态,突出村庄建设的风格和品位,科学规划,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村庄绿化亮化、民居改造、环境美化、乡村文化建设六件实事,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取得了一定实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九山村位于宜昌市西北山区,距宜昌城区70余公里,是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和革命老区村,雾莲路穿村而过,平均海拔850米,全村现有版图面积30平方公里,13个村民小组,932户2658人。境内名峰奇山广布,高山原生态自然资源保存完善,森林覆盖率高,拥有红色革命传承基地郑家洞所在地蜂笼寨、佛道同源圣地云台山、三国古文化活化石神奇寨与石人山、古松群落钟鼓寨等一批名胜,九座大山星罗棋布,其中蜂笼寨被湖北省命名为“最形象地名”。九山村距三峡大坝、三峡大瀑布、三峡人家、百里荒等著名景区均在一小时车程内,也是通往神农架旅游景区的重要途经地。

二、工作进展情况

1、乡村旅游

投资47万元搞好本村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主要是在云台山新建旅游登山步道2公里,安装登山安全护栏1公里,新建休息平台6处,设置果皮箱20个,安装旅游标识标牌。其中投资30万元的2公里云台山旅游登山步道已竣工验收,目前正在进行决算评审;投资14万元的旅游标识标牌项目已完成自主招标,正在施工中,预计9月底竣工投入使用。

2、基础设施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是十三组环形公路原破损水泥路面整修、人行道板铺设、白竹坪水毁河堤整治及生态停车场的建设,目前投资40万元的十三组环形路水泥路整修及2000余平方米人行道板铺设已经竣工决算,正式投入使用。投资30万元对中心村白竹坪进行水毁河堤修复整治,目前该项目已竣工验收正在进行决算评审。投资30万元的生态停车场已动工建设,预计9月底可投入使用。

3、村庄绿化亮化

在绿化方面,投资65多万元在下莲路我乡境内全长9公里沿线开展了景观绿化美化,主要在道路两边栽植小水果树及花草,目前已竣工验收,正在进行决算评审。

在亮化方面,拟投资20万元,在中心村下莲路及环形路沿线安装路灯54盏,目前已完成竣工决算评审,投入使用。

4、民居改造

投资40万元在九山坪片农户土坯房进行立面改造40万元,现均已完工投入使用。

5、环境净化美化

投资74万元,对中心村的房屋墙面统一进行刷白,并绘制山水画及石头纹,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目前该项目已完工,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成为我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投资15万元,拟在九山村中心村和云台山各新建旅游公厕一个,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自主招标,正在进行施工,预计9月底竣工。

6、乡村文化建设

投资35.5万元,在九山村十三组建设双岩农业文化广场,主要建设项目三个:一是浆砌驳岸保坎910立方米,二是安装大理石栏杆56米,三是安装食药仿古宣传栏17个,目前该项目已竣工验收,完成决算投入使用。

三、主要做法

(一)推动市民下乡,强化造血功能,促进美丽乡村实现提档升级

九山立足自身独特区位和资源优势,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市民下乡,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观。一是发挥村的乡贤能人作用,引进繁跃建设、双岩农业等企业回乡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企业带动资金、带动人气、带动产业发展,短短3个月时间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接受由繁跃建设和双岩农业两个企业引领的社会爱心企业捐款达125万元,为九山村解决了资金困难的大问题,同时以村委会为中心的农家乐迅速增加了30多家,对产业的带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是区、乡两级政府大力支持,在美丽乡村开建重要阶段,区、乡两级政府领导精心策划、用心安排指导,安排专人专班坐阵指挥,乡领导亲自关心,并协助和争取政府有关政策,支持配套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和相关设施,双岩文化广场建设、整齐刷黑的道路、配套的绿化让群众十分满意,对助推乡村治理工作实现了提档升级。三是全村群众积极响应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共同创建和维护美丽乡村环境及卫生,将贫困户房屋一起纳入环境整改范畴,这样不仅对乡村环境进行治理也帮扶贫困户解决了一些的实际问题;四是村委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始终坚持乡村传统文化活村的理念,打造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乡村旅游,以发扬革命先烈精神、传承民俗文化为手段,以乡村旅游助推精准扶贫,常年开展党日主题活动、党员教育活动、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多次开展革命传统红色游、户外生态观光游、农趣体验游等活动,每年接待游客达5万余人,不仅对村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样也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发挥能人效应,鼓励群众参与,以主人翁姿态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九山村竭力发挥乡贤能人特色优势及美丽乡村农民主体作用,紧紧围绕“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生态环保”发展指导思想,以美丽乡村创建为动力,以新型农民综合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做到环境共治、平安共创、产业共扶、致富共带、困难共帮、新风共树,共同改善城乡环境,齐心协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一是引导群众成立各类自治组织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九山村相应成立红白理事会、环境卫生协会、卫生计生协会、老年人协会、专业合作社协会、民俗文体艺术协会及QQ微信平台等,做到群众的事情群众办,办好事情为群众。由农民自发成立的专业组织统筹协调辖区的产业发展和村民的就业问题,捆绑式带动辖区产业发展,这样做既推动了产业发展,又促进了群众就业增收和邻里关系和谐,实现了双赢。二是培育本土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美丽乡村。根据九山村的实际,探索培育村事务类、文化服务类、志愿服务类等社会组织,成立了三支广场舞艺术队,乡和村组织他们参加了全村、全乡、和区的大型文娱文化活动,并开展了30多场巡演活动,用先进的文化节目引领、感染、教育群众,让老百姓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让他们自觉参与美丽乡村,形成九山文化品牌。三是积极为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村委会安排专人,负责为全村的各类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监督和作用发挥进行指导,促进其围绕村级各项公共服务事项为群众提供周到服务。同时,将村大学生、本地专业人才纳入社工队伍建设体系当中,通过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支撑社会组织在美丽乡村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坚持企业活乡,突出产业发展,以致富增收激发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

围绕群众最关心的产业发展和致富增收问题,组建产业发展自治组织,让群众有钱赚,有班上,有想头,以看得见的实惠激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其主动参与美丽乡村。一是发展特色农业合作社。以宜昌双岩生态农业开发公司为龙头,以九座山农产品、乾湾农产品、百样花蜜蜂、九云蜂劳务、九条湾果蔬种植等专业合作社统筹示范,重新整合全村4000多亩低产茶园、2550亩高山核桃,新建500亩果蔬种植采摘基地、200亩高山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和6个高山原生态养蜂基地,并配套建设农村休闲户外游和接待中心,网络72家休闲特色农家乐,把松散的农民经营者聚集起来,初步形成“职业农民、产业工人、快乐市民”共建共赢的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格局。二是组建九云蜂劳务合作社。以村组为单位,对村民劳力进行资源的整合,让每一个劳动力无论无论是男女老少在劳务社的组织下可从事农事农耕、工程建设、家政、农产品加工生产等劳务综合服务,做到全村村民有事做,有钱挣,有钱分。三是产业转化升级,打造九山电商产业园,电商产业园是由宜昌双岩农业公司主导经营的农业产业平台,对全村农户进行标准化、科学化、的农业生产,并进行统一收购分级、加工、开发,再对接大电商、将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将产品销往全国,其中,产业园还对农户进行培训,使农户可以参加产品分拣、产品包装、产品生产、客服等整个主体经营过程,以“九山味道”为主的系列有机农产品畅销全国,深受消费者亲睐,年产值过数千万元,大大有效的带动了群众的收入和地方的经济发展。

四、产生的效益分析

一是社会效益分析。九山美丽乡村2018年规划的13个建设项目投产后,将建成下堡坪乡第一个田园综合体,将建立下堡坪乡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开创农村旅游发展新局面。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高九山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同时将有力推进下堡坪乡美丽乡村建设事业发展。

二是经济效益分析。九山美丽乡村建成后,将解决就业1000多人,发展农旅企业72家,发展农旅产品基地5个,新增农村旅游景区三个,增加游客30万人,全村人均新增创业收入2000元。

五、主体品牌

1、农村电商快速发展。依托宜昌双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一优势电商企业,在九山村内成立果蔬种植、蜜蜂养殖等5个专业合作社,建成果蔬种植采摘、高山有机水稻种植以及6个高山原生态养蜂农业基地。建设了九山电商产业园,搭建运营九座山微信商城、九山特色淘宝铺、阿里巴巴批发商铺,注册了九山上品、九山味道等“九山”系列农产品商标,开发以生态有机大米、茶叶、有机蔬菜、黄心土豆、核桃、土鸡蛋、土蜂蜜等为代表的高山特色系列产品。2017年,在农村电商带动下,九山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800多元,九山村2017年被评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村。

2、乡村旅游异军突起。九山村通过引进宜昌双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个农业龙头企业,整合乡村旅游、农村民宿、体验农业等优势农村资源,多次举办“旅游扶贫节”、“最美九山”、“年猪节”、“云台山上打秋风”、“挖泥鳅”、“越野露营”等户外生态观光游、革命传统红色游、农趣体验游活动,每年接待游客达5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逾百万,打造出集农业基地、旅游景点、特色民宿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六、存在的问题

1、建设资金不足。我村是革命老区村,受地理环境限制和基础薄弱等制约,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量大、投入大、难度大,由于村集体经济实力有限,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量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建设的实施存在较大资金缺口。

2、缺乏积极性。部分干部群众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主体意识模糊,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工作较被动。由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资金缺乏,有的存在观、靠、等的思想,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

3、规划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我村情况比较复杂,存在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公共事业等规划不到位或者与实际脱接现象,极大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需进一步完善。

七、下一步具体措施

1、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规划的管理。增强规划的实施力度,确保规划落到实处,保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汇报篇3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乡地处皖浙交界,与接壤,面积平方公里,辖村社区,人口万余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村位于我乡南部,是一个竹产业支撑型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3405人。近年来,我乡始终坚持以“争创省级新农村示范乡、打造最宜居住乡村”统揽全局,立足于乡域特色,认真谋划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有序地在全乡各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村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三新一带动”,即全村竹产业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一是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扶持、指导和规范,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组,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并驻村指导组织实施;二是从政府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服务;三是明确了村两委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了村组户三级网络。现我乡已初步建立“政府指导,村组主导,全民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机制。

(二)明晰思路,科学规划

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发展要求,结合村的村情,通过多次会议讨论和调查研究,并带领经充分论证后明确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争创全省一流,打造4a旅游景区”,并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来抓。二是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依托村文化生态资源的优势,先后编制了三个层次的规划:首先聘请专家编制了高起点的《村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尔后聘请专家编制了具体的景观节点开发、建设及保护性规划;围绕打造“三a”旅游景区目标,组织编制《村旅游发展建设总体规划》。同时,我们十分注重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划办事,将规划落到实处。

(三)完善机制,开拓创新

一是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建造垃圾焚烧炉和垃圾中转站,聘请十名卫生保洁员和一名垃圾清运员,购置150个垃圾桶和十辆垃圾车,清运主要道路沿线和村庄内垃圾,购置200个小垃圾桶、10000多个垃圾袋,发放农户家中,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实行垃圾袋装化,形成垃圾“户集村收村运村处理”的垃圾收集体系,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二是加大庭院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村民发放倡议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号召村民主动参与庭院整治工作中来,积极开展评选清洁示范户活动,对整改积极的,经验收达标合格的农户,采取“以奖代补”措施,全面提升村庄品味,使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一是召开动员会,发动党员干部和村民组长做好示范;二是召开座谈会,邀请“三老”(老党员、老干部、老长辈)为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三是上门入户宣传,对群众讲解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四是做好“三结合”,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幸福家庭建设相结合,形成“人人是美丽乡村形象,处处是美丽乡村环境”的良好氛围。

三、几点体会

(一)政府指导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乡政府抽调了由乡国土、城建、水务、林业、供电、环保等各个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分成征地拆迁、环境整治等五个小组,采取“3+1”工作法,驻村开展指导,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实施。

(二)项目支持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力源泉。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由项目支持。我们先后争取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塘坝、河道治理项目;危房改造、新型墙体材料应用项目;沼气池项目;改水改厕项目;污水处理项目。正是借助于这些好项目、大项目,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才得以顺利实施。

(三)社会参与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力补充。坚持市场机制,引导各类民间资金以不同方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有“感恩社会、回报家乡”的热情,都想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力量。在我们多方沟通协调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投资1000万元兴建观景平台、为主题的高端休闲产业项目,现已初显雏形。另外,还发动社会力量投资兴建现代农业展示园,让“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

四、存在的困难和下步工作安排

(一)针对资金保障不足问题,我们将做到:一是继续争取项目扶持;二是乡、村自筹资金加大投入;三是社会集资提升品位;四是压缩开支开源节流。

(二)针对整体推进进度不快问题,我们将做到:一是实行乡村干部包保负责联系户,健全网络化责任体系;二是严格按照“3+1”工作法倒排时间表,推行逆向责任机制;三是做好周调度,试行党政领导督查暗访机制。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汇报篇4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高位推动,长抓不懈,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顺利推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镇长为组长,所有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村(居)书记和镇直部门负责人、挂点工作组组长为成员的洋江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7月15日专门召开班子会议听取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题汇报会,7月17日召开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调度会,7月18日组织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所有成员召开了第一次现场调度会,到各村实地检查排名考核,强力推进。镇主要领导先后6次到后进村进行指导调度,听取意见,解决难题。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先后制定了《洋江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洋江镇“治脏治堵治乱百日攻坚 净化序化美化喜迎国庆”活动实施方案》、《全面开展“三清二改一管护”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的实施方案》,先后2次,组织村级保洁员和集镇保洁员开展了两次专题业务培训,明确工作重点,规定保洁上岗和月考核专项方案,镇村组三级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三是加强规划管理。截止目前,全镇59个宜居自然村已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并最广泛地征求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集镇总体规划和村级规划基本形成。

(二)示范引领、以点带面,三治三化促进营造新农村新环境。按照“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总要求,紧紧围绕“七改三网”建设重点,积极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一是抓典型,示范带动促引领。因势利导,深入挖掘各建设点的人文禀赋和地方特色,精心培育示范样板,如:长塘村石塘下组、笋田组,前江村香塘组、洋江村芦前组均已完成工程项目任务80%。目前,全镇19个省市新农村建设点共硬化进村主干道1.5公里,入户便道2.6公里;完成改水率100%;改户厕388户,新建公厕19座,拆除危旧房、空心房50间712㎡;新修排水沟渠11.7公里;改塘1处。二是抓联动,上下齐心促提升。推行每个班子成员都对自己挂点的行政村新农村点建设点负总责,3~5名驻村镇干部组成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组,指定村书记是本村新农村建设第一责任人,每个建设点都推选5~7人组成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三是抓督查,完善考核促长效。7月18日,我镇召开了全镇新农村建设流动现场会,镇党政主要领导带领镇新村办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到建设点进行实地督查,现场反馈建设项目推进情况。

(三)因地制宜,侧重长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高起点、高标准。一是积极开展村庄清洁夏季战役行动。开展以“三清二改一管护”(清理垃圾、清理塘沟、清理废弃物,改美庭院、改好习惯,管护村庄环境)村庄清洁行动。上半年,全镇共投入50余万元,清理生活垃圾1000余吨,整治非垃圾堆放点3个,清理村内沟渠30公里,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二是进一步强化了保洁员队伍建设。继续实行村级聘请,镇清洁办暗访抽签打分等方式考核保洁员,建立保洁员关爱和业务培训机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保洁员全天候上岗。三是创新“路长制”工作机制,实行网格员管理全覆盖。对辖区内的道路,采取由副科级领导班子驻村挂点为单位,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按照“村组保洁、乡镇收集压缩、县转运、市处理”运行模式,积极开展城乡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模式(ppp项目)。三是积极探索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目前,我镇的环卫设施都有保洁员兼管,村庄的路灯、沟、渠、路管护,都由村委会组织,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

(四)审时度势,全程监管,防止农村人居环境二次污染。一是强化督导考核。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镇党委年终绩效考核。制定出台了《洋江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暗访考核细则》,做到对村进行“一月一考评、一通报一排名”。二是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充分发挥洋江镇集镇污水处理厂的作用,使其覆盖洋江集镇周边各村。其中2018年杨潭村、车田村分散式污水处理器设施已完工并已投入使用;完成所有50户以上村组污水处理调查工作。三是加大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建立我镇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提高广大民众对秸秆综合利用效力。

(五)循序渐进,加大投入,拓宽农村人居环境资金渠道。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好上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统筹整合相关渠道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合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目前,我镇共安排19个新农村建设点,投资510万元,共惠及农1268户农民4728人。二是拓宽管护资金渠道。积极通过商会、乡贤各级代表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争取管护资金支持,做到长效管护。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县委县政府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村容村貌有待提升。对标对表上级要求,仍存在村与村组之间、项目与项目之间整治效果不均衡的现象。二是垃圾治理有待加强。由于我县去年顺利通过“国检”,所以我镇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有所懈怠,有迎检过关的思想。三是资金缺口压力较大。我镇虽然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大量资金,也积极想办法拓宽资金渠道,但在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资金缺口。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推进村庄清洁行动。聚焦解决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从农民自己动手能干、易实施见效的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入手,深入开展以清理垃圾、清理塘沟、清理废弃物,改美庭院、改好习惯和管护村庄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

(二)强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目前我镇已建成公厕78座,2019年新增新建公厕39座,还未建有水冲式公厕的村庄也在立即着手筹建,力争在今年第三季度前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同时我镇也做到建管同步,对公厕设施管理好、维护好,卫生要打扫好、维持好。加大户厕改造力度,逐步提高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努力实现2019年底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90%的目标。

(三)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心管理、精美呈现“四精”理念,以完善功能、提升水平为着力点,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扫一遍行动,加快“七改三网”基础设施和“8+4”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模式(ppp项目),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试点工作。全面启动50户以上及重点区域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建设。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汇报篇5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对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创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破除束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提早部署夯基础,扎扎实实打基础。

2012年以来,连州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通过一事一议奖补政策、清洁费奖补政策和巷道硬底化奖补等帮扶政策,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干部、理事会“三驾马车”的带头作用,多方筹集资金,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巷道硬底化、文化室等公共设施建设。从2014年份开始,要求各乡镇每个驻村领导在自己所驻村委会中确定1-2个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条件较好的自然村作为联系点,重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以点带面,带动和促进周边村庄共同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好前期准备。

(二)优中选优推试点,多方取经理思路。

   经过各镇深入自然村进行广泛调查摸底后,遴选出环境卫生搞得最好,基础设施建设最完善的,干部群众最积极主动的,综合条件较成熟的一个自然村申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由各镇将遴选出的村汇总报市政府审批,最终各具特色的自然村作为当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为充分借鉴其他先进经验,连州市政府分管领导先后多次带领各镇领导干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等相关村的干部、理事会成员代表到保安镇熊屋村、龙坪镇曹屋村、水白塘村等先进典型村参观学习。同时,还进一步走出去,先后组织镇、村干部参观广西恭城的生态农业、阳朔的生态旅游、黄媱的古村落建设,到阳山的农村综合服务站和英德老鸭山新农村建设、叶屋村土地资源整合等先进经验。通过多方学习,使镇、村干部极大地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路、确定了目标。使镇村干部通过学习到的先进经验,结合当地镇实际,满腔热情地筹集资金、做好规划,热火朝天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发展经济促和睦,盘活土地资源。

美丽乡村建设除了要打造美丽、整洁、干净、卫生、和谐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外,更重要的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为着力解决这一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各村实际,引导村民积极想法子、找路子、集思广益,扎实抓好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增收。将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其耕地具有地势平整,土质肥沃,有机肥料充足,灌溉方便,无污染的优越条件。近年来连州市政府加大引导力度,鼓励农民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各蔬菜公司,动员有能力,懂技术,有经验的种植大户进行规模种植,组织土地流转后的村民根据自身能力给公司打工“种菜”,形成“公司+农户”的模式,积极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极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全力打造“田园风光--古村落--绿色农业”之旅。

充分利用成功申报“部级”古村落的契机,围绕西岸镇青草洞村、丰阳镇畔水村、龙坪镇曹屋等优美的田园风光、丰富的蔬果产品,按照交通线路加以串联,形成参观链,同时与历史遗址进行整合,融入连州旅游系统,全力打造“田园风光--古村落--绿色农业”之旅,助推经济发展。

二、连州市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村干部积极性不高,对政策理解不透。

村干部、理事会未能发挥积极作用,更有甚者还不清楚创建内容,部分村庄存在施工方大包大揽现象,导致村庄环境卫生迟迟未整治,甚至错过验收时机。部分村干部、理事会文化素质不高,积极性不高,对村庄建设未能够有理解到位,导致出现各种与新农村建设相违背的现象。

(二)村庄规划不够合理,没广泛征集群众意见。

村庄规划设计没有充分征求民意或者科学规划,导致部分公共设施布局不合理,甚至引起民事纠纷。

(三)施工合同签订不规范,内容不完整。

创建村庄与施工方签订合同不够规范,导致双方产生较多矛盾纠纷,有的村庄甚至换了多次的承建商。创建村庄与施工方签订的建设合同往往是简单的一页字内容,没按照合同的要求具体写清合同双方的责任和权利。

(四)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未落实,村集体经济薄弱。

创建村庄未能落实土地整合和普惠性资金整合,导致村集体无收入可用于村中建设。目前,连州市村级集体经济普通是无经济来源的,这导致村集体无法主动的投入到村庄的建设,“等、靠、要”的思想还很存在。

(五)对群众的宣传力度不够,未制定村规民约。

村中新建的公厕、公园、文化室等公共设施务必让群众珍惜、爱护,不损坏公物,不随地制造垃圾,用后及时清理。村干部或党员在各自责任区要监督群众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管理制度。

(六)建成后管理困难,未形成有效的长效机制。

不少村庄在验收不久后,“脏乱差”情况死灰复燃,新建的公共场所无人清理,绿化区域无人修剪,禽畜无圈养,这样的美丽乡村虚有其名。

三、新农村建设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组织领导。

按照市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制定《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层层压实责任。建立镇党政人大班子成员包村、镇村干部包组的工作责任制,要求切实跟踪及指导落实好对所负责的创建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此外,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督查领导小组》,定期对美丽乡村创建村的建设进度进行督查,及时查漏补缺,促进建设进度,确保完成创建任务。

(二)加强宣传力度,调动村民积极性。

美丽乡村建设负责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相关的政策法规、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组织参观美丽乡村建设先进的地方等方式,激发村干部和党员村民对创建美丽乡村的热情,使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到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提高主观能动性及主人翁思想。

(三)发挥“三驾马车”作用,形成合力。

注重引导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加大与村理事会及经济社的合力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农村党员、村干部、理事会在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根据党员村民居住的生活区域,将村中的环境卫生保洁划分责任区,由责任区成员进行日常监督及整洁维护。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建设成效。

切实加强对创建村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具体负责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对上级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的解读,结合各村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村中提出合理的建设意见和建议。对出现的共性问题共同处理,对疑难问题分类进行特殊处理,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确保提高建设成效。

(五)严把“进出”关,确保建设质量。

严格把握各村在申请创建前的资格审查,包括村民对该项建设的积极性及参与度、乡风文明、基础设施现状等情况进行摸底备案,对符合条件的村优先纳入建设指标;通过前期摸查情况,进一步指导各村因地制宜,规划好建设项目及方案,为实施工程提供指导。在项目验收前,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及文件精神,一一对照验收清单和要求,开展自查,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力求顺利完成验收。

(六)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在扎实推进各村建设项目的同时,注重深入挖掘本村特色文化符号及乡风文明特点,充分地利用了当地资源,做到就地取材,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七)实行“门前三包”,确保维护有效。

根据村庄实际情况推行垃圾卫生费制度,收取费用用于支付保洁员工资和购买垃圾桶等工具,对村内一些产生较大污染的猪场、小卖部等应视为重点的收费对象,并敦促其自觉清理产生的垃圾或污染物。

(八)建立督促机制,层层压实责任。

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督促力度。为有效推进我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督查领导小组,定期对美丽乡村创建村进度督查,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完成创建任务。制定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党政班子成员包村、镇村干部包组工作责任制,党政班子成员和镇干部对所负责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一定要负责跟踪落实到位。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汇报篇6

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牵总主线,努力打造崇德向善、诚信和谐的美丽乡村

坚持把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一是全面实施“铸诚养和”工程。突出诚信、和谐两个主题,广泛开展以个人诚信、商务诚信、校园诚信、政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诚信及和谐单位、和谐乡镇、和谐村屯(社区)、和谐邻里、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六诚六和”为主要内容的“铸诚养和”工程。在全县开展了“诚信同行、和谐共享”主题实践活动,推出诚信典型500个,和谐典型800个。其中诚信个人300人、诚信企业20个、诚信校园8个,和谐家庭100个、和谐村屯(社区)50个、和谐乡镇5个。在全县营造出“诚信和谐”主氛围,唱响“诚字立信、和字为贵”主旋律,形成“铸就诚信之县、培育和谐之城”主声音,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随风入夜、润物无声”的效果。二是全民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紧紧抓住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单位五大创建载体,推动城乡文明同频共振。全县现有全国文明村1,省级文明村镇6个,市级文明村镇8个,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创建率达92%以上。连续三年开展“争做文明宾县人”活动,在不同行业、不同层面、不同领域评选出各类文明典型600余人,示范引领带动全员文明、全域文明。三是全力提升农村乡风文明。将树优乡风民风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核心,虚功实做、软硬并举。以“家和万事兴、忠厚传家久、百善孝为先”为指引,推出“子孝妻贤、长尊有礼、和美幸福”的文明家庭近万户。开展结对帮扶、邻里守望志愿行动,建立农村志愿服务站143个,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蔚然成风。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巡讲活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形成了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和谐奋进的农村社会新风。

二、把文化育人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各具特色、富有底蕴的美丽乡村

以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为指导,大力发展顺应时代要求、彰显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文化。一是阵地建设规范化。实施文化阵地建设“1234工程”,打造“一场”即每村一个文化广场,“两堂”即村级文化礼堂和农民培训课堂,“三室”即图书阅览室、艺术创作室、作品展出室,“四墙”即村情村史墙、乡风民俗墙、公益宣传墙和乡村明星墙。助推农民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农民画叫响品牌,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农民画)之乡”。摄影、书法作品荣获国家和省级奖项114项,汇集农民文学作品的《宾州文苑》、《宾州诗词》期刊广受好评,农民作家张晓光创作的长篇小说《墟上村绿否》出版发行,并在网络及省市报刊连载,反响热烈。二是一村一韵特色化。坚持“一乡一品、一乡一业、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原则,尊重特色文化差异,依山就势、依河傍景、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不搞“千村一面”。围绕乡村休闲旅游打造田园文化,围绕北方大美生态打造绿色文化,围绕东北传统农业打造农耕文化,围绕龙江良田沃野打造黑土文化,围绕松花江沿线打造水韵文化,培育形成了二龙山诗意田园、马家屯乡愁村韵、福和村稻谷飘乡、三合村风情小镇、友联村度假胜地、满井镇鱼米之乡等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美丽乡村。三是百姓舞台常态化。以“魅力宾县、百姓舞台”为引领,在全县农村实施小广场、小舞台、小剧场、小乐团、小明星建设“五小”工程,常年开展“种文化、送文化”系列活动,农民群众自编自演、寓教于乐的本土节目精彩纷呈,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乡村小明星,宾州镇“常青树”合唱团登上大舞台,参加央视“歌声与微笑”节目,荣获台湾首届中老年合唱节金奖。

三、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努力打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坚持把总书记对黑龙江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引领,突出规划设计,不断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一是规划设计先行。本着“点上示范、线上带动、面上出彩”的原则,规划建设哈同公路宾州至永和、英杰风景区、宾民公路三条美丽乡村景观线,集中打造沿线21个村屯。在此基础上,每个乡镇打造一个示范屯。提出美丽乡村环境治理“八有八无”标准,即有村庄建设规划,无乱搭乱建建筑;有垃圾收集设施,无散乱堆积垃圾;有道路硬化管护,无泥坑杂草路面;有绿色整洁河岸,无淤塞臭水河沟;有村庄庭院绿化,无乱堆乱放杂物;有美观整洁墙面,无破旧危险房屋;有标准公厕户厕,无露天茅厕粪坑;有长效管理机制,无失管漏管现象。二是整治管理共行。深入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集中整治垃圾乱放、柴草乱垛、禽畜乱养、污水乱泼、粪便乱堆等“五乱”现象,打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村民爱护家园、保护环境、自我管理意识不断提高,从“袖手看”到“拍手赞”,再到“动手干”,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农村环境管护长效机制。三是生态建设并行。始终秉持“生态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理念,以村屯周围、道路两旁、房前屋后为重点,栽植护宅林、护路林、护屯林,利用民居前庭后院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建造“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乡村生态格局,遥相呼应北方丰富的青山绿水和森林资源,达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效果。践行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做到少拆房、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彰显“春有百花争艳、夏有绿水青山、秋有五花山色、冬有冰天雪地”四季分明的北方特有生态景观。

四、把共建共享幸福生活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努力打造生产发展、规范有序的美丽乡村

紧紧围绕农民生产生活,全面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让建设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农民群众。一是推动农业提效增收。美而不富不为美。大力实施“金叶富民”“绿蔬富民”“牧业富民”“青山富民”及“大豆振兴”工程,引领农民群众向优质高效农作物、现代畜牧业、林下经济上调结构,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东烟、西菜、南果、北畜”特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推出叫响了宾西牛业、高泰食品、居仁大米、永和蔬菜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成为国家产粮大县、东北四省区唯一的全国烤烟产业重点县、黑龙江省肉牛生产基地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十强县”行列。二是推动农民自治管理。围绕环境卫生、民事调解、尊老爱幼、移风易俗等内容,制定了符合农村实际、贴近群众思想的村规民约,选拔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群众代表,组成村民h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通过“一约四会”调节、监督、服务村民事务,构建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群治群建格局。三是推动农村法治建设。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坚持把农村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主攻阵地,扎实开展“送法律下乡”“法律大集”“校园法律常识小课堂”等活动,引导农民把遵纪守法外化于形。不断加大农村依法治理力度,打造和谐稳定的“法治乡村”。宾县先后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全省“六五”普法先进县、全市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单位。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汇报篇7

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队。

自清洁乡村活动以来,我乡领导高度重视,研究制定4个专项活动工作方案,依职权划分9个专门的活动领导小组,并设立乡“美丽办”,配备专门的办公室和3名工作人员负责清洁乡村工作。派出乡班子领导、第一书记、新农村指导员、各级包村干部在内的69名干部组成6个工作队驻村指导开展清洁乡村工作。另外,由梧州市人大办、中石油梧州分公司两个包村工作队的3名驻村购置人员入驻夏宜村、高雷村、六海村、能有村进行指导,推进“美丽夏宜·清洁乡村”活动深入开展。

二、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扩大活动影响力。

一是及时召开“美丽夏宜清洁乡村”工作动员大会,全乡干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二是在全乡范围内不断加大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活动的宣传,给全乡村民发放活动倡议书,进村入户进行调研征求意见,在夏宜街道及附近村组出动宣传车进行流动宣传,在各村委会大楼拉挂横额,粘贴宣传标语,并和各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召集民间艺人举行清洁乡村书画比赛等,让全乡村民认识到“清洁乡村”的意义,营造良好的“清洁乡村”氛围,激发群众的主动性。在宣传发动阶段我乡制做了3个固定大型宣传牌,10块小型宣传牌,制作大型门牌18个,拉挂横额22条,粘贴宣传标语180条,发放活动倡议书2500余份。

三、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

我乡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积极向各级帮扶单位、联系单位争取活动资金,通过向上争一点、乡自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集一点等方式加大对清洁乡村工作经费投入。自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以来,我乡累计投入经费209100元,其中向市、县工作队争取资金53000元,接受社会各界捐赠23000元。其中宣传投入70000元,新建垃圾池19个投入46500元,购置垃圾桶832个投入10600元,清运垃圾使用54600元。

四、加强指导,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全面整治。

结合我乡人口少、居住分散的实际,抓住重点、统筹推进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一是开展以清扫垃圾,清除杂物,清洁房前屋后,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垃圾的“三清一收”为主要内容的清洁家园活动,同时突出做好沿江、沿路、沿河长年遗留的垃圾、卫生死角整治重点。二是开展以清理水面漂浮垃圾,保护引用水水源为主要内容的清洁水源活动,同时突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三是结合清洁田园活动的要求和农业安全生产的特点,组织清捡田间的农药瓶、塑料薄膜等农业生产垃圾,整治农资市场,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开展控制和减少农业生产污染源。自开展活动以来我乡集中开展清扫村庄内及周边垃圾大行动32次,集中开展清扫房前屋后、庭院卫生大行动43次,清理垃圾过百吨。

五、建立长效机制,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一是建立领导带头,包片指导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通过向上争一点、乡自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集一点等方式加大对清洁乡村工作经费投入。三是积极探索保洁长效机制。在各行政村成立保洁协会、清洁监督理事会,制定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落实保洁公约及保洁长效管理办法。自活动开展以来,共召开村民会议50多场次,成立清洁监督巡逻队18个,建立村保洁协会6个,清洁监督理事会6个,清洁乡村理事会6个。四是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受益。五是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大学生村官、青年团员、妇女、学生等的积极作用,推进清洁乡村工作。六是积极组织干部进行保洁劳动。首先明确各部门和各村的卫生责任区,逢星期五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开展一次责任区大扫除活动。

六、加强突出问题整治。

一是加强对夏宜街管理,改善“脏、乱、差”现象,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管理,对占道经营、跨界经营进行规范化管理。成立夏宜乡综合治理执法队,每天派一个工作组到夏宜街进行巡逻、整治。二是制定夏宜乡停车方案,划定停车区域和停车线,引导车辆有序停放。三是规范户外广告,及时清理“牛皮癣”。四是对违法、违章的建筑下达限期拆除和整改通告,不及时清除整改的上报相关部门强制拆除。

我乡的“美丽夏宜·清洁乡村”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乡村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宣传发动工作有待深入到组、到户、到人,广大村民群众对活动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一些村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无法满足清洁乡村活动的需求;三是筹集资金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机制长效运行的需要等。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乡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采用制作固定宣传牌,出动流动宣传车,进村入户宣讲等方式来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除了传统的宣传方法,还会采用文艺汇演、举办竞赛活动等新鲜的活动方式使清洁乡村的宣传持续升温,提高广大群众支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是进一步加强资金筹措和投入力度。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活动经费的投入。今后我乡将再新建设一批垃圾池,购置垃圾筒,保障垃圾的集中收集,争取在每个行政村、自然村的人口聚居地,建设垃圾池和垃圾收集设施,争取每个行政村都配备一名专门的保洁员。

三是进一步加大清洁家园、清洁水源和清洁田园活动深入开展。作为清洁乡村的三大主要内容,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活动开展取得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清洁乡村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乡将会加大力度在这三方面的工作上,进一步创造天蓝、地绿、水清的人文宜居环境。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汇报篇8

(2019年7月31日)

我是**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现将**村7月份驻村帮扶工作做一简单的汇报:

一、学习和工作开展情况

驻村帮扶队按照近期县乡安排的百日冲刺“3+1”清零行动部署,立足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这一关键,有力推动了帮扶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一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今年以来,驻村帮扶队和村两委班子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和美丽宜居农村建设,努力建设设施完善、功能完备、管理有序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力求满足农村群众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需要;配备了各类健身活动器材,让村民在闲暇时增进邻里关系,强身健体,特别是让全村的孤寡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二是竭力宣传法规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通过走访农户,了解民情村情,同时认真宣传义务教育、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安全饮水等各项扶贫政策;此外还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大喇叭、村务公开栏、印发传单、墙面广告宣传等方式积极宣传,增强致富动力,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

三是为了推动和谐美丽乡村建设,成立了《五会》制度。为了强化群众矛盾化解工作,维护乡村和谐稳定。协助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建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选委员会》《村民协商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综治保安会》,专门负责全村一切事务,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保持全村和谐稳定发展。

二、工作不足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汇报篇9

一、党建工作

(一)抓班子,带队伍。作为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我深感责任大,压力大。为此,我和社区两委干部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完善自我的首要任务。

(二)抓党建促发展,为民服务办实事。今年实施了在饮用水源大坝升级改造工程、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先后多次慰问社区内退伍军人以及社区内贫困户、为社区418名60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保险。

(三)重视党员教育管理,抓好党支部的思想组织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党支部在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领头作用。今年来,我社区共发展党员2名,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为社区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人员和知识保障。

(四)带头做好防疫工作。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在各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带领蕉园社区全体党员干部“既当指战员,又当战斗员”,坚决落实上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指示,行动迅速,果敢处置,建立值守点、村中突发情况报送处置机制,筑起抗击疫情层层屏障。

二、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

(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社区号召组织四条自然村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导向,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建设。今年来,红岭、鸡梯、葫芦园三个自然村新建公厕各一间,蕉园村升级改造公厕一间。同时健全公测环境卫生保障机制,指派专人每日每间打扫4次,为厕所革命工程添砖加瓦,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二)继续建设基础设施民生。我社区在区委、区政府的强力领导下,重视基础设施民生建设工作:1、自2020年4月开始,在饮用水源大坝升级改造工程投入170万元(其中政府支持100万,社区支出70万);2、自2020年7月开始,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投入110万元(政府投资)。

(三)不遗余力保护村内古树。我社区在政府的帮助下,将政府100万投资款全部用于社区内古树林升级工程,并获得“岭南古树村”的荣誉称号。

(四)严格控制垃圾处理方式。我社区在区委、区政府的强力领导下,在坑口街道的具体要求下,杜绝简单填埋和露天焚烧错误做法,成立巡查小组,进行常态化巡查,防患于未然。并在宣传栏上张贴宣传图片,提高村民的综合意识,让每家每户自觉参与。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学习,增强党员对居民群众服务的意识。

二是积极配合坑口街道,严把“四关”,做好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三是切实做好扶贫工作,“抓党建促扶贫”按照高标准要求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

四是向老党员老干部学习,让他们为社区工作多作指导,经常深入群众,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汇报篇10

按照《2018年推进乡村振兴战实施方案》中我站承担的工作任务,我们以绿满郾城建设为工作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和“宜居宜业”两大目标任务,大力实施环城防护林、生态廊道、农田林网、村镇绿化美化、林业产业发展等五大工程,有序推进了年度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为充分发挥林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我们结合省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走访调查、借鉴学习等,制定了《村庄绿化实施方案》。该方案以“增林扩绿、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为发展思路,重点抓好庭院、街道、休闲绿地、村内闲置土地、农田林网、围村林等六个区域的绿化建设,并对树种、苗木质量、栽植和管护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我们将依照该方案开展“绿化示范村”、“森林乡村”等创建工作,推动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扎实开展绿满行动。

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镇(办)及交通、水利、城建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全区2018年造林任务为0.77万亩,实际完成营造林面积1.7万亩,占区定目标任务的127%。其中,生态造林0.77万亩,优质林果发展面积0.7万亩,花卉苗木发展面积0.7万亩,中幼林抚育0.7万亩。

1.环城防护林带快速推进。在石武高铁两侧打造10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按照单侧不低于100米宽的标准,采用3米*3米的栽植密度,选用慈孝竹、楸树、白蜡、楝树和银杏等五个兼具生态防护功能和景观功能树种,绿化长度2.6公里;在龙江路以北(幸福渠—五台山路之间)高压走廊两侧,建设6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栽植玉兰、海棠、樱花等观花苗木10万余株,五颜六色的鲜花次第开放,形成市民游览观赏的花海;在幸福渠、六支渠沿线建设2000亩的防护林基地。基地建设总体采用高大乔木、搭配花灌木及地被植物,以达到四季有绿、四季有花。主要栽植有黄连木、三角枫、元宝枫等20多个品种14万余株,分为楸枫特色林、银杏特色林、玉兰春色林、榆梓特色林、阔叶用材林、果园特色林、针叶用材林、连榆混交林、樟枫混交林9大特色种植区。

2.生态廊道建设全面提质。对107国道两侧绿化提升档次,形成乔灌花结合、落叶与常绿相搭配的通道绿化景观。在沙河、颍河、吴公渠、幸福渠等4条河流两侧退耕还林,完成水源涵养林1000亩。龙城镇在坡大线单侧不低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500亩。

3.农田防护林建设因地制宜。结合土地整理、千亿斤粮食、美丽乡村道路及“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以区级道路、环乡道路、沟渠、田间已硬化生产路为重点,按照“一路(沟)两行树”标准,提升完善了农田林网防护功能。

4.镇村绿化美化有序铺开。以创建“市级园林式乡镇”、“市级绿化示范村”为目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积极绿化美化政府所在地及四周环境,并择优选择1—3个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行政村开展绿化造林工作。其中7邓村在村庄周围营造生态观光林基地850亩,栽植水杉、青桐、雪松等16个品种6万多株;7和龙城镇7村被评为市级绿化示范村,市政府各奖励1万元资金。

5.林业产业稳步发展。依托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增扩猕猴桃、葡萄等特色经济林种植基地,建设和提升乡土树种及珍稀名贵树种培育基地,做优、做强林业产业品牌,实现林业产业精品化、规模化、基地化。新发展经济林面积1000亩,主要集中在7等镇;如7佳程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龙城镇幸福村增扩猕猴桃种植面积400亩,李集镇李集、老集等村新发展猕猴桃255亩。新发展苗木花卉面积2000亩,主要集中在新店、商桥、裴城等镇;如7等村新种植复叶槭、玉兰苗木400亩,旺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裴城镇胡刘村增扩白蜡、北美枫香等苗木培育面积220亩。

7月份,我站牵头,组织全区36户苗木花卉经营主体成立了郾城区花卉苗木产业技术联盟。组织联盟单位外出考察学习,建立微信群,积极搭建各种信息平台。目前正在筹备郾城花木网站,开展专业性生产服务和市场信息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林业建设。联盟的成立,为培育壮大我区特色林业产业奠定了基础。

三、2019年工作计划

1.工作思路。

以“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为抓手,以“大绿化、大生态”为发展理念,以廊道绿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围村林,建设森林乡村,打造森林特色小镇。

2.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