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相关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49:39

神经内科相关知识篇1

“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趋势,是从关注大脑神经生物活动到关注大脑的高级认知功能;从关注部分层面到关注全脑层面;从关注脑活动与行为的关系开始到关注动态考察脑结构和功能的发育;从关注脑和外在行为开始到关注‘基因和环境———脑———行为’。”[2]因此,由于认知神经科学本身所具有的研究复杂性,使得对其的哲学研究也从一开始表现出差异。神经哲学(neurophilosophy)和神经科学哲学(philosophyofneuroscience)就成为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研究的两类不同称谓,而这个领域中的工作也常常因为关注焦点和研究兴趣不同而被划分至两个不同的研究范式之中。神经哲学,顾名思义,是以哲学的视野来审视神经科学学科内部的概念和主题,或者说对神经科学的研究内容给予哲学式的解读和讨论。按照这样的理解,传统的哲学研究方法和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渗透进这种研究范式之中。比如一方面,它尝试使用来自神经科学中的信息来探讨宽泛的哲学问题,包括传统上属于心灵哲学研究视域下的身心(mind-body)问题等研究主题。另一方面,神经哲学研究范式的出现也从客观上深化了哲学与神经科学二者研究之间的关联。基于神经哲学中的理论往往建立在神经科学的发现基础上,这些理论往往内在地表现出唯物的特征,也就是诉诸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去解释感觉、知觉、记忆等精神现象以及语言的脑机制问题。通过肯定身体与行为的联系就将思想、情感等精神现象与物理性质的身体连接起来,与此同时,包括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以及脑损伤研究方法等实证研究就进一步地将认识论中的传统问题(如感觉、直觉、记忆、推理等)脑认知化,从而使神经哲学显现出自然主义的研究态度。这样一来,在研究基点上包括在观点和立场上自然地对立于试图依据心灵和思想去解释精神的唯心论、二元论以及功能论中的部分理论。当然,神经哲学的关注点仍然在于传统的主流哲学问题上,比如什么是情感、什么是愿望的本质、什么是道德认知的神经基础,类似这样的问题依然构成了神经哲学的主要内容,但是毫无疑问,这些传统的哲学问题被赋予了更多的有关神经科学的经验发现,而且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受到了相关神经系统研究成果的支持与限制。神经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的新兴研究领域,它更多地使用了源自于科学哲学的严格概念和研究方法去分析和解释神经科学的内容和成果,也因此在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上相比神经哲学来说要更加集中和收敛。随着神经科学最近20年来获取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成就,特别是受到最近有关脑认知发现的显著增加的鼓励,神经科学哲学开始作为一个正在兴起的研究领域在整个科学哲学研究当中凸显出来,并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哲学家的关注和介入。这一情景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方面,“过去的30年当中科学哲学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局域性,关注点从科学行为的一般特征转换到具体的特定学科的概念、问题和难点上。”[3]另一方面,“认知和计算神经科学持续地关涉和影响了人文学科传统上所强调的问题,包括意识的本质、行为、知识和规范性,特别是有关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经验发现表明自然主义的方法可以在传统的哲学命题上得到详细的应用,而不仅仅是抽象的哲学思考”[3],这就为神经科学哲学的出现打开了大门。由此,尽管传统的哲学包括心灵哲学的分析方法,相当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对精神和主体自我存在的抽象思考之上,但新兴的神经科学哲学则更多地借鉴了来自于神经科学的实证研究,从而表征出了自然主义的研究特征,或者说是一种自然化的哲学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神经科学哲学”与“神经哲学”之间的区分还可以由两个范式内探讨的问题加以区分。“如果说神经科学哲学关注了神经科学中的基本问题,那么神经哲学则关注了神经科学的概念对传统哲学问题的应用。这样,探索神经科学理论中使用的不同的表征概念就是前者的适用范围,而检查神经逻辑综合症的应用就是后者的例子。”[3]具体来看,与神经哲学主要关注于什么是情感和什么是愿望以及什么是道德认知的神经基础相比,神经科学哲学则主要倾向于从有关神经科学内部提问传统的哲学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形而上学的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包括:什么是神经科学的发现与解释?什么是神经科学的表征和解释机制?对此,既可以用描述的方式加以回答又可以用规范的方式给予分析。依照前者,神经科学哲学就演化为一种对认识机制的自然主义的说明,它将对传统的心理学研究给予支撑;依照后者,神经科学哲学就过渡为一种认识论的替代,尽管并非所有的认识机理都能够获得有效的建构。综上所述,当代神经科学与脑认知研究的蓬勃兴起在回答和解决人类认知功能机制的同时也从客观上充实和支持了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研究内容,以神经元和脑组织结构为研究对象的神经科学就与哲学特别是科学哲学联系起来,成为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前沿领域。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两种范式尽管在研究方法和关注问题上存在差异,但是其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点毫无疑问是相同的。从哲学特别是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探讨人类认识机制的必然过程,毕竟相较于传统的拷问内心的心灵反思,认知神经科学哲学“使得我们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能够直接看到大脑的认知活动,即大脑在进行各种认知加工时的功能定位和动态过程”[4],而这显然就成为认知神经科学出现在哲学领域的直接推动力。这样,以心理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为基础、以思维和大脑结合的神经研究为目标、以心理和认知功能在大脑中实现为核心问题,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出现和繁盛就成为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关注问题

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出现明显受到了认知神经科学的鼓励和支持,而后者的出现则源于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成功,正是在二者共同作用的基础上,人类探索认知活动的脑机制成为可能。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对智能信息系统越来越高的需求,认知科学的诸多核心学科分支,如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都意识到在各自研究领域内出现的难点需要在统一的脑认知平台上加以解决。由此诞生出的认知神经科学在充分汲取认知科学营养的同时,也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问题和理论,而对这些理论的形而上学思考就构筑起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思考的主要问题。1.认知功能定位。认知功能定位理论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研究中的凸显源自于最近20年来的神经影像技术的突飞猛进,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手段和方法就是fmRi和pet技术。但是与此前的脑损伤研究相类似,神经影像研究同样遇到了挑战和质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大脑皮层中有许多不同的细胞群负责和控制不同的肌体,然而无论是脑损伤还是神经影像研究都暗含一种假设,即存在着单一的皮层区域和细胞结构控制和负责了有机体的某一种构成。但这一假设受到了诸多神经科学哲学家的质疑,认为其过分依赖于单一区域控制前提。他们认为脑处理过程行为应该是一个整体过程,大脑的绝大多数区域都涉及认知行为过程本身,而绝不仅仅只是局部区域,此前的定位理论不过是将功能与效果相混淆。应该说,这一解释实际上是符合复杂论和整体论原则的,大脑的复杂认知过程绝不仅仅是各部位的简单堆积和组合,因此从这一观点来看,定位理论确实先在地表现出了还原论和物理主义的思想,但是鉴于大脑研究的特殊性,在实际研究中确实又需要将大脑进行适当的还原和定位,因此有关认知功能定位理论的争论也将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中长期存在下去。2.意识解释。意识问题是心灵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但最近开始频繁出现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和脑认知研究中,特别是有关意识的本质以及意识等同理论。一些哲学家认为意识经验是主观的,永远不可能等同于客观的科学理解。但是这样一来,意识就成为一种无法得到解释的主观现象,而这显然就脱离了科学的讨论范围,甚至是哲学的。更多的哲学家则主张一种等同理论,即意识等同于一种可解释的神经物理属性,而心理状态可以被视为特殊的物理状态。但如此一来意识的大脑处理解释将在大脑处理和意识经验之间留下“解释鸿沟(ex-planatoryGap)”。也就是说,尽管心物相互作用问题得到解释,但是将意识等同于物理状态,并不能让人理解为什么大脑皮层的处理过程能够产生人的意识复杂性与意识经验问题。由此,如何看待意识的本质?是否意识来源于大脑中细胞分子的神经机制?意识仅仅是人的心灵产物还是一种综合神经反馈?类似这样的问题就成为有关意识研究的重要议题并受到越来越多哲学家的关注。比如塞尔就指出,“意识问题研究首先需要探索与意识相关的神经活动,并去证实意识活动与神经事件间的必然因果关系,最后需要发展出包含若干法则的理论来说明神经活动与意识之间的因果转化。”[5]3.大脑的计算与表征。有关将大脑与计算机对比联系的思想实际上在神经科学研究当中早有出处,20世纪30年代起计算神经科学就与人工智能研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沃尔特•皮茨(walterpitts)和沃伦•麦卡鲁(warrenmcChulloch)为代表的研究人员则发展出了最初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皮茨和麦卡鲁的工作建立在神经元可以执行解释认知的逻辑计算的假设基础上,并使用神经元发展出用于计算的逻辑门(LogicGate)。其后,人工智能的认知主义和联结主义范式成为科学哲学家研究和反思的对象。最近,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对神经计算与表征的研究方式大多采纳了根据表征转换来假定计算定义的方式。因此,大多数关注计算与表征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有关表征分析与看待的问题。尽管在谈论问题上有所区别,但是可以将这些问题的关涉内容划分至三类:即,关注表征结构的问题、关注表征句法的问题以及关注表征语义的问题。具体来看,“关注表征结构的问题就是指一个具有句法和语义学的神经系统如何得到建构?关注表征句法的问题就是指该系统中表征的形式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以其形式为基础各种表征如何相互作用?关注表征语义的问题就是指表征如何能够表征,表征如何具有内容及意义?”[6]4.神经科学的解释机制。有关神经科学的解释机制问题目前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研究中逐渐引发了争议。通常来说,这一解释机制主要分为两类:机械论与还原论。神经科学的机械论解释往往具有因果性,其目的在于论述构成部分及其行为如何因果性地解释了某一特定现象。与机械论的解释机制相比,还原论的解释机制就是神经科学中的另一个主要解释模式。神经科学中的还原论主要体现在高低层次间的理论与实体解释上,例如,用低层次理论解释高层次理论,主张高层次的“实体”只不过是低层次实体的组合等等。与机械论的因果性相比,还原论则更加强调了层次性,特别是强调了在高层次与低层次之间的转换与递归。但无论是机械论抑或是还原论,本质上都具有无法回避的缺陷,前者过分地强调了因果关系,因而忽视了导致行为的其他事实上的复杂性与非决定性,而后者则突出了层次性和决定性,忽视了高层次与低层次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还原过程中的遗失现象,因此如何理解当代神经科学的解释机制,如何定位机械论、还原论以及新兴的动态系统理论,就成为认知神经科学哲学趋待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论题。综上所述,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对认知功能定位、意识解释、大脑的计算与表征以及解释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讨论,重点关注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语言、意识在内的一系列神经科学中的核心概念,相继运用了诸多来自认知心理学、计算建模、动物实验技术、脑损伤定位、神经病学中的实证方法,深入地分析了传统认识论所回避的“大脑-心灵”的关系问题,因而在当代科学哲学研究中获取了巨大的成功。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关注问题之外,事实上还存在着其他的研究议题。比如,有关“解释”所引发的问题(即什么样的现象可以在神经科学中得到解释?什么构成了神经科学的充分解释?)、有关“理论结构”所引发的问题(神经科学理论的结构是什么?神经科学理论如何表征?)、有关计算、模拟与神经网络问题(计算机多大程度上可以模拟大脑?模拟和解释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类似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在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的讨论中不绝于耳,它们在丰富该学科的理论议题的同时也对学科的建构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神经内科相关知识篇2

(1.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河南新乡450003;2.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卫辉453100)

【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情况进行比较。方法:对河南省某地三所三甲医院的护士随机抽取140名,采用阿尔茨海默知识量表对其进行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①神经内科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人口学资料检验统计学无差异。②七个维度得分均较低,其中神经内科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知识得分总分、症状、治疗与管理、看护方面存在差异。结论:河南省某地护理人员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相对欠缺,知识了解不够,并且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在知识得分总分、症状、治疗与管理、看护方面优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护理人员;认知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痴呆总数的60%~80%,它的典型特征是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的逐步丧失[1]。此病不但给患者带来困扰何痛苦,同时给其家庭成员带来不便和负担,严重扰乱患者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秩序,因此,如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而护理人员由于工作需要是与患者接触最频繁的一线工作人员,护理人员对阿尔茨海默病知识的全面掌握和敏锐的观察力会对此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本文将探讨护理人员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状况,为临床应对此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三所附属医院的护理人员共140人,在所有人员知情同意的情况采用无记名形式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140份,回收有效问卷13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86%。

1.2方法

本次研究经余红梅的授权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知识量表(aDKS)中文版来评估医护人员对aD知识的认知情况。该量表共有30个条目,7个维度,分别是aD的危险因素、治疗和管理、生活的影响、评估和诊断、症状、看护、病程。该量表得分计算方法为,答对得1分,错误不得分。总分为0到30分。

护理人员均在统一指导语下填写调查问卷并当场收回。采用epidata3.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双录入,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均数描述护理人员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状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法分析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对其认知状况的影响。

2结果

2.1神经内科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对比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神经内科护理人员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对比状况,具体结果见表1。

2.2神经内科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对阿尔茨海默病知识得分的比较

神经内科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对阿尔茨海默病知识得分的比较状况,具体结果见表2。

3讨论

3.1神经内科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

神经内科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除性别之外,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方面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本项研究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对护理人员的aD的认知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以认为神经内科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3.2护理人员对aD的认知状况

本研究显示,护理人员对aD的认知状况较差。这与贺润莲[2]等人的研究相一致,也可能与目前缺乏早期诊断价值的标准有关。蒋瑞辉[3]等人也认为医护人员普遍缺乏预防aD知识与治疗aD信心,且获取专业知识途径单一,缺乏专业培训,对aD患者的治疗护理尚停留在简单照顾而非专业化。另外,在aDKS总分、症状、治疗与管理、看护这几个方面,神内内科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的得分存在差异(均p<0.05),并且神经内科护理人员这几方面得分高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这可能与aD本身属于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本系统疾病还是有所掌握和了解的,但是由于我地区还普遍缺乏治疗和管理aD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即使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此疾病有所了解,也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专业化的继续教育,对aD的相关治疗和疾病发展的认识也是不全面的,不专业的。

总之,aD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且轻度认知损害是aD的前驱症状,对轻度认知损害的早期认识和干预,对于aD的治疗有重要意义[4]。因此,对于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aD知识培训,对早期发现aD前驱症状,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延缓aD患者疾病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thiesw,BleilerL.2013alzheimer’sdiseasefactsandfigures[J].alzheimers&DementiatheJournalofthealzheimersassociation,2013,9:208-245.

[2]贺润莲,余红梅,景彩丽,等.医护人员对阿尔茨海默病知识了解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12,26(8):2045-2048.

[3]蒋瑞辉,单鑫,张瑞鑫,等.医生与护士对老年痴呆症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的比较[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2(2):194-195.

神经内科相关知识篇3

1.1研究对象

武汉大学医学院2009级、2010级、2011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教改实验班149名学生。

1.2教学实践

整合课程学时数为108学时,其中理论课76学时,实验课及小组讨论(包括临床病例讨论和临床见习)32学时。课程内容的安排以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为主线,遵循“从结构到功能”、“从生理到病理”的原则,分别介绍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分的正常生理功能及相关疾病,并通过临床病例讨论和临床见习强化所学知识。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建立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整体知识框架、以利于学生系统、整合学习神经科学相关知识,并通过病案导入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整合课程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与临床教师担任授课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和课件共享,促进教师之间进行授课内容的沟通和整合。除理论授课外,整合课程加强了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临床病案小组讨论以及临床见习。病案讨论在每个阶段课程结束后进行,以小班(20-24人)为单位开展,以小组报告和讨论问题的形式进行。病案讨论时,学生应用本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病例,最后由教师总结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临床见习安排在课程最后阶段,以利于学生对临床病例的综合分析与理解。

1.3教学效果评估

针对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整合学习方式设计学生问卷调查表,以了解学生对整合课程的评价。调查问卷中设置“赞同”、“中立”、“不赞同”3个不同程度的选项。

2研究结果

对于课程内容的整合,大多数学生持肯定态度。80%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前后内容具有较好的连贯性。对于授课过程中内容整合的评价,78%的学生认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同学科授课老师了解彼此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重复少,在教学内容上具有连贯性。但是,也有8%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以及授课过程中内容的整合和连贯性不佳,主要反映在难以理解行为医学与基础医学的联系。神经科学将多门传统的基础和临床学科整合,78%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加强了基础和临床的联系,有利于理解和系统掌握神经科学知识,86%的学生认为课程中的神经生理、解剖等基础知识与临床疾病及病案讨论等密切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课程有效地整合了各门学科,避免了各学科间的内容重复;内容设置强化了基础与临床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系统性学习。对于整合课程学习方式的满意度,80%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提供了完善而系统的医学知识框架,82%-85%的学生认为这种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学习方式,既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另外,90%的学生认为这种从结构到功能、从生理到病理、从基础到临床的学习方式,可提高学生对临床病案的分析能力。由此表明神经科学将基础与临床有机整合,更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以及运用神经科学相关知识。

3讨论

3.1课程系统、有效地整合了多门学科,内容设置合理

由于整合课程涉及多门传统学科,各学科教师均参与讨论和制定教学大纲,明确各部分的授课内容,并通过课件共享,最大程度地避免授课内容重复。此外,基础医学教师授课时也注重加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普遍认为教学过程中各学科老师间的重复内容少,并且神经生理、解剖等基础知识与临床理论与病案等密切相关,表明学生认识到基础医学知识的重要性,并能在临床病例中强化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认为基础医学难懂、基础理论脱离临床实践的现象。整合课程首次融合了精神病学、医学行为学内容,使学生对神经科学领域有了新的认识。调查结果中也显示80%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具备连贯性,表明课程有效地整合了多门学科。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少部分(8%)学生不认同课程设置的连贯性及不同学科教师授课过程中内容的连贯性。这也表明各学科的授课教师应积极拓展知识结构,尤其是对精神病学相关理论及行为医学的学习,并注重授课过程中的整合,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3.2课程整合基础与临床医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合学习能力

整合课程的目的不仅是简单的学科内容整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系统、整合学习的能力。整合课程首先讲授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辅以生理功能,然后讲授相关疾病,最后通过临床病例讨论和临床见习巩固所学知识。这种从结构到功能、从生理到病理、从基础到临床、从具体的神经结构变化到抽象的精神行为改变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和认识神经系统各部分的生理功能和相关疾病,既巩固了基础医学知识,又加深了学生对临床疾病的认识和理解。病案讨论让学生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临床见习让学生面对面接触患者,使学生对疾病有更直观的认识,当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真实的临床诊疗服务紧密结合后,学生就会产生“学有所用”的感受,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整合学习的能力。

4结语

神经内科相关知识篇4

一、发挥课程文化领导力,必须建构正确的知识观

正确理解知识是发挥课程领导力的首要条件。只有把知识看做是由符号、意义内涵和文化精神立体构成的存在,才能充分张扬课程的文化引领和导向作用。

符号是知识的载体。符号是“能够传递事物信息的一种标志。声音、文字、颜色或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物体等都是符号,它所代表的意义是超出其事物本身的。符号是任意设定的,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只要社会中的人同意其意义便可以。每一个社会都有它独特的一套符号或形象,而社会里的人对这些符号、形象有同样的定义或了解。”任何知识的呈现都是通过符号表达的。

意义内涵是知识的本体内涵,也是知识产生的首要目的和价值追求。知识总是人类关于某事、某物、某人的对象性认识,总是人有意识地指向一定对象的产物,是人有目的地赋予自然、社会、人一定意义的结果。任何知识的创造都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反映,都包含人类赋予世界万物的一种意义。培根“从知识的起源出发来考察知识,认为知识不是大脑思辨的结果,也不是从某一权威的结论中演绎而来的,相反,知识是人们‘深入到自然界里面,在事物本身上来研究事物的性质’而获得的东西。”知识是人与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的,是人赋予世界外物意义的过程。

文化精神是随知识形态产生而逐渐形成的。知识生产最初只是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因此,知识中的文化精神并不是知识产生之初就自身携带的。而是随着时代进步、人类文明的积累、知识的丰富以及伴随人类规则的制定、尤其是学科的形成与分化逐渐形成的。“我们从现象世界中划分出的范畴和类属并非因为其固有的存在而等待我们去发现:恰恰相反,世界以万象纷呈的印象流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必须经过我们的大脑,经过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来加以组织。……任何人起初部是在自己的知觉经验中理解世界的,但当他通过语言学习逐渐掌握公共知识提供的观察世界的‘视界’时,这种‘视界’就逐渐成为他生存的一种本体意识。”正因为文化精神赋予,知识才等同于人类的智慧而非事实的积累,没有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的知识同样是没有意义的知识。

所以,符号是一种载体,为此,主要应该分析知识构成中意义内涵和文化精神,才能赋予课程的文化领导力。

二、发挥课程文化领导力,必须让学生建构基础的知识结构

设置哪些课程决定了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获得哪些基础的发展起点,获得未来发展的起点就要求学生领会各个学科的文化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内涵,这是设置各类课程最基础的目标。

从性质上来讲,相对而言,意义内涵是一种价值性存在。任何通过符号表达出来的知识,都蕴藏着人类对天地万物的思考。任何经过人类加工、改造和创造过的东西都将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中包含着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价值判断、价值推理和意义赋予。因此,与符号逐渐成为一种“事实性存在”相比,知识中包含的意义永远是价值判断的结果。寻求中立的、价值无涉的意义世界是不可能的。知识的意义内涵是价值性存在,正因为它的价值性存在,才有了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的解释、论证、修正与不断的创新。知识的意义内涵才不断以新内涵呈现在人的面前,丰富新时期人类的精神世界。知识中的意义内涵永远与人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因为,人们正是通过知识中的意义内涵来理解自然世界、理解个体生活、理解历史和理解人生的。正因为与人的生活世界息息相关,人的生活世界又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知识的意义内涵也会随着时代的变革、生活的变迁而发生适合当下生活的变革。正因为意义内涵的生活贴切性,所以在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过程回归学生生活、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结合。

从掌握方法上来讲,相对而言,知识的意义内涵必须用理解的方式去建构。意义内涵不同于符号载体。人类在创造知识的原初过程中,虽然赋予了知识一定的意义内涵,但意义生性不是固定的、僵死的和机械的,而是动态的和有生命活力的。知识中包含的意义内涵将在一代接着一代人的理解和应用中“章显”出来。正是因为意义的生成性、情境性和时代性,才使历史的知识不断被转化为时代的知识并生产着新的知识。因此,知识本身有阐释不尽的意义内涵。每一代人或者每一个人在理解和解释知识包含的意义内涵时都不可避免地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创造。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智慧,知识中的意义内涵才不断被丰富和扩充。因此,对于意义内涵的建构来说,不能采用机械记忆和强化练习的方式来获得,相反,必须用“理解”的方式来建构。因为,“理解总是理解者从自身出发与对象世界所建构的整体的意义关系,使理解者自身的视野与理解对象的视野的融合,每个人必定在理解的同时进行自我的理解。……理解揭示的是可能性的意义,它总是指向将来的能在。理解因而体现了精神发展的意向性……理解是面向未来的,它指向可能性,是人为了未来而根据现在向过去提出的寻求解答式的提问。……每一次的理解都带来视野融合,带来视野的扩大,带来个人精神世界的扩大和人生经验的增长。”

因此,为了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发展起点,发挥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走向的引领作用,学校必须宏观规划课程设置;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建构知识的意义内涵,教师应用整体和动态的思维理解知识,把知识看做一种自组织系统;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结合;丰富和提升学生理解、整合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的能力。

三、发挥课程文化领导力,必须让学生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

古希腊以“哲学”来指称各种理论知识,主要研究关于上帝、世界、人的存在等传统形而上学的内容。知识建立在信仰、顿悟、理智和启示上。以伽利略引进可重复的可控实验为标志的近代科学革命开始以后,“新科学驱逐了所有这些作为理解自然的方式的东西,把经验――实验和观察作为知识的基础和最基本的检验方式。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建立了知识体系的全新基础,而且在于隐喻了人类不再必须相信杰出权威的话,任何断言和理论都可以用经验加以检验。……知识获得了民主而不是独裁的性质,它更多依赖于适当的方法,而不是极少数人的见识,每一个有一定才智的人都能运用这些方法去把握新的

实验和观察原理,学会从数据中提炼适当的结论。这些就是在自然科学知识积累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文化精神,这些文化精神蕴涵了自然科学知识的理念、规则、范式等。文化精神的形成也为知识的交流提供了基础。

从性质上来讲,相对而言,文化精神是一种审美性存在。知识不仅包含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认识的结果,而且包含着人类对自然、社会、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人的探索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审美精神、人文精神、博大精神、创新精神等。知识建构的目的不否认对意义内涵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人类自我的精神建构。文化精神是知识传达的一种境界,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真正进入人类已经构筑的知识体系。文化精神是指不同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一种特殊属性和文化,它是学科自身发展的结果。正如裴娣娜教授指出:语文学科的文化性表现为理解与交流、批判性思考、审美体验;数学学科的文化性表现为审美体验、理性思考、实践创造。吴正宪老师认为:数学包含着严谨的科学美、辩证的哲理美、简洁的内容美、和谐的规律美、绝妙的形式美。学科知识的文化精神是学科自身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虽然人类创造了知识和学科,但学科一旦形成,便有自己独特发展的规律性。这种精神恰恰也是人的本质生命的另一种方式的体现。因此,学生只有理解、体会了知识的文化精神,才能激发起他们生命深处的原动力,使他们自觉、主动、有内在激情地投入到知识的建构和探索中。文化精神有形却又无形,它必须通过知识建构者不断的“浸入”、“体悟”才能感受和顿悟。它与意义内涵作为价值性存在相比,更是一种审美性存在。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正是通过人们的现实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才能体会到知识中内涵的文化精神。文化精神与意义内涵的建构并不是两个过程,而是同一过程。文化精神的体悟和意义内涵的理解是相互沟通的。

神经内科相关知识篇5

1.1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两方面,一般资料及专业技能需求。一般资料包括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及医院级别等条目。专业技能需求设置了为4个方面,25个条目,主要为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包括言语康复及吞咽障碍的康复(7个);物理疗法(6个);认知障碍的康复(6个)及康复评定(6个)。每个条目均为单项选择题,选项分别为非常需求、需求、一般、不需求,分别计4、3、2、1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需求越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14份,剔除信息不全的问卷,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00份。

1.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共100名,年龄24~25岁,平均年龄(26.85±7.13);其中护师及其以上职称43名,护士57名;本科及其以上学历32名,大专或中专68名;平均从事神经内科的工作年限为(4.13±2.08)年。

2.2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需求情况

本次调查所得护理人员对专业技能需求总得分为(65.87±12.31)分,其中言语康复及吞咽障碍的康复方向为(21.35±7.68)分;物理疗法方向(11.67±6.35)分;认知障碍的康复(18.76±6.84)分及康复评定方向(14.06±5.19)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群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的续教育需求较大,尤其在言语康复及吞咽障碍的康复方向和认知障碍的康复方向。

2.3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需求情况相关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医院级别外,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其余因素不同情况的对继续教育需求存在影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小、职称和学历越低、工作年限越短者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度越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是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

3讨论

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的病情通常较危重,疾病专科性强,因此护理工作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但护士在医学院校所接受的神经内科知识毕竟有限,临床上迫切需要加强护士特别是新护士的继续教育,以培养一支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护理技能的护理团队。由于偏瘫病人生活无法自理,对偏瘫病人的护理专业性更强。有研究称通过配备有经验的护士协助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能大大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状况,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见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病人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有研究显示大部分医护人员对现有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均不满意,尤其是护士的满意度更低,而且有相当的医护人员对神经内科护士能否敏锐预见、观察与处理患者病情变化并胜任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持怀疑态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需求较高。同时可见,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因素均会影响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年龄越小、职称和学历越低、工作年限越少的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需求越大。这可能与这些人员临床工作年限短,为偏瘫患者提供的康复护理较少及康复护理相关知识缺乏有一定关系,简单的说就是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

神经内科相关知识篇6

[关键词] 神经内科;教学

       

临床见习是衔接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及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未来医学人才的培养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临床医学集中见习时间仅2~3月,神经内科又是内科系统最抽象和复杂的学科,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简明、透彻的理解神经内科疾病,现就此谈谈体会。

     

1 明确专科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

       

神经内科是一门复杂、抽象、科学性强的学科,是内科学的难点。所谓“难”主要难在复杂抽象的神经解剖和逻辑性极强的“定位定性”临床诊断思维方式。见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掌握临床知识的技能技巧,培养他们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神经内科具有专科独特性的定性诊断、定位诊断要求更对学生搜集整合临床资料、综合判断的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 

2 端正临床见习动机,培养严谨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神经内科属于专业性极强的学科,某些临床医学本科同学错误认为自己不做神经内科医生就对神经内科见习马虎、敷衍,作为带教老师有责任对这部分同学进行帮助与教育,教育他们认识医学是一个整体,无论今后在那个医学领域从事工作,神经内科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要成为一个素质医学人才,必须知识全面,基础厚实。

     

3 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兴趣,循序渐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3.1 先进教学工具,使教学内容形象化

     

神经解剖是学习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1] ,然而许多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不能直视。现有的解剖图谱缺乏立体感,不便于理解邻近结构的相关性。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和记忆呢?我们的经验是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就注意对典型的症状和体征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保存,对有意义的病例的Ct、mRi片用扫描仪扫描后保存。在见习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料,再结合简化的图象、实体解剖模型,网上下载专业资料上的彩图和手术中的照片、三维立体动画,通过幻灯片、多媒体的形式放映,具有简明、扼要、形象的特点,帮助学生对神经系统解剖的理解和记忆[2] 。

3.2 开展病例讨论,培养学生临床诊断思维

     

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诊断思维,是见习带教的核心教学目的。病例讨论是最行之有效,也是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病例讨论前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病例讨论中尤为关键的环节。讨论病例的选择十分重要。针对刚学完神经疾病理论知识但毫无临床经验的学生,选择较为典型和常见的周围性面瘫、基底节区梗塞、急性脊髓炎等较为适宜,尤其在刚开始的一、二个病例。象多发性硬化、遗传性疾病等较复杂的病例,往往会使初学的学生感到思维纷乱,不知从何处着手,而对病例讨论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兴趣。在讨论前一两天,应将选择好的病案发给学生,明确要求学生对相关解剖、病理生理知识进行复习。讨论前的准备越充分,讨论就越深入,学生积极性越高,讨论的效果就明显。

     

3.3 观摩新技术新进展,加速知识更新

     

医学知识的更新是日新月异的,尤其是神经科,有很多新技术、新观念是本科教材所没有提及的或仅是简单描述。作为教师应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时把新的知识,新的观念传递给学生,尤其是结合本科室的科研临床特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科进展和发展方向。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神经科都瞩目的新技术,是脑血管病治疗的焦点。我科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和科研方面作了大量深入的工作,如股动脉封闭器、大脑中动脉支架等均属西部首例。在见习过程中,作为专题介绍给同学们,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丰富了医学知识。心理障碍以前鲜为国人接受,综合医院的医生对这一类疾病也认识不足。近几年,综合医院的情绪障碍的识别、治疗有了很大发展,也是我科的一大医疗特色,并成立了临床心理咨询中心。在见习过程中,通过讲座的形式,让同学们对心理疾病尤其是躯体疾病伴发的情感障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改变了以往“心理疾病不是病”,忽视患者情绪情感的错误观念。

    

总之,神经内科学是内科学中比较难以入门的临床课程,神经内科见习是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要提高教学质量,只有端正我们的教学态度,坚持教学改革,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华,郭峰,武成斌.提高神经病学教学质量模式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3):244-245.

神经内科相关知识篇7

[关键词]神经教育学;先验知识;神经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7)02-0059-02

随着神经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大脑的运作机制,当然也包括学习的机制。2003年,脑、心智和教育国际学会成立,标志一门新的交叉学科进入我们的视野,它就是神经教育学。[1]神经教育学主要利用神经科学的知识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神经科学最新进展成为教育改革的一种新趋势。[2]但是,神经科学的相关知识如何运用到教育实践并没有具体方案与路线。

一、神经建构主义学习模型的概念

神经建构主义学习模型是在生理学教学实践中运用神经科学领域知识整合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型,它包括四个层次或者维度:1.单突触的形成与稳定;2.多突触网络的认知建构;3.结合情景的多层级多突触网络情景认知建构,形成局部小空间网络结构;4.学生的主观态度、情感对前三个层次的调控形成多个局部空间网络的结构,并组合成大环路认知建构。这个学习模型要求我们在生理教育实践中要注重细节的反复讲解与复习,调动学生主观积极性,利用学生已经具备的先验知识以及情景来学习新的知识。

多突触网络的认知建构,遵循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3],强调所有知识由个体内在构建,新的知识在图式的顺应与内化中习得。图式即是个体原有的知识体系表征,神经系统的基础则是突触联系。多突触网络是指新知识形成的突触与原有图式形成的突触之间形成联系,特别之处在于突触与突触之间的网络化联系。这样,新知识形成的突触才不容易消退或者丢失。新的知识在原有图式中不断的顺应与内化,知识的记忆得到巩固和加强。因此,学生在学习之前,新知识的先验知识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没有与新知识相关的先验知识,就无法形成多突触网络,无法使原有图式顺应与内化。

二、丰富的先验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tse(2007)研究发现记忆的编码是一个快速的过程,但是记忆的巩固在大脑皮层却是一个缓慢的逐步过程,但是如果有先验知识,记忆的巩固速度就会显著加快。先验知识不仅影响记忆的巩固,而且也会影响知识最初习得的进程。因此,给学生提供足够丰富的先验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还没有报道利用先验知识策略来提高生理学教学效果的相关研究。我们在课堂环节,做了一个新的设计,每次课堂前5分钟介绍生理学相关的网站与知识去丰富学生的先验知识,观察基于先念知识策略的教学设计改革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对象

2014级临床医学、口腔、中医学专业共400人。西医专业307人,中医专业93人。

(二)方法

每次课课前5分钟介绍与课程相关的网站或者内容,学期结束发放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等尺度进行评估。除问卷调查法外,还随机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访问,了解这种教学设计对学习的影响。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49份,有效率87.25%。共访问10人,西医临床专业3人,口腔专业3人,中医学专业4人。

(三)结果

在运用基于先验知识学习策略的教学环节之前,询问学生之前课堂是否有这样的教学环节,所有学生回答都没有参加过这种课堂环节。因此,问卷调查以学生没有参加这种课堂的学习作为参照,与参加这种课堂后进行自身前后比较。

首先,是否有必要设置这样的教学环节?81%的学生觉得这种新的教学环节有设置的意义,37%的学生觉得非常有必要设置。但是也有1%的学生觉得没有必要设置。中医学专业所有学生都觉得有设置的必要性。西医专业虽然有学生反对,但是觉得很有必要设置的学生比例达到了38%,而中医专业稍低,约为32%。

第二,这种教学环节是否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理学内容的理解?80%学生认为对学习生理学有帮助。中医专业所有学生都认为这个环节帮助他们提高了对生理学课知识的理解。s39%的学生认为这个环节对他们非常有帮助。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一名学生认为对她的学习毫无帮助。

第三,这种教学环节在学生的主观上是否也有所帮助呢?调查结果显示,78%的学生都表示这种教学环节提高了他们学习生理学的积极性,但是认为非常重要的比例较低,中医学生认为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理学积极性的仅为16%。令人感到惊奇的是,79%的学生通过课前知识的介绍环节提高了对医学问题的探究兴趣,认为非常有帮助的占39%。对学生随访调查发现,10位学生普遍都喜欢这样一种新颖的教学环节,并且认为对他们学习生理学知识有很大帮助。

三、讨论

(一)课前5分钟先验知识教学设置的必要性

从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课堂改革非常的支持,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首先,这种基于先验知识策略的教学环节设计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中医学专业学生比西医学生更喜欢这个教学环节,原因可能在于西医学生可能有一定程度了解或者知道我们所介绍的相关内容,而学习中医的同学则是完全没有相似的教学过程,他们更加渴望这样的教学改革。从期末的考试成绩看,参与这种教学环节的中医专业成绩的提高要比西医专业的更多。此外,我们发现5分钟仅占课堂比例的八分之一,并不会严重影响教学的进度,也不会使课堂显得支离破碎。随访学生认为时间太长会让自己分不清重点,虽然也有同学意犹未尽,但是大部分同学觉得5分钟比较合适。

(二)对学生学习生理学知识的帮助

调查结果表明五分之四的学生认可这样的教学环节设置。由于生理知识中有非常多的陈述性知识,并且这些生理学知识与学生的认知图式相关过少,尤其是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在高中是文科生,他们与生理学相关的认知图式几乎没有,因此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在课前帮助他们建立先验知识,寻找自己忽略的、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认知图式,对他们的帮助非常大。神经建构主义学习模型强调内在的主动性,只有内在认知图式的顺应与内化才能更好掌握学习内容。

(三)对学习主观态度的调节

人的主观情感与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非常大,调查结果提示,我们设置的这个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理学的主观态度。先验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对相对沉闷艰深课本内容的恐惧感,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会对熟悉的知识或者东西忽略不计,提不起兴趣,对完全没有交集的东西也会毫不理会,而那些了解了一点点的东西,人们最感兴趣。因此,先验知识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认知图式的真空带来的学习困难与障碍,调动大脑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

神经科学学科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但是神经科学的不断发展给教育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神经科学理论直接转化指导教育实践是新的教学改革趋势。我们的实践证明神经科学的进展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当然,我们的尝试依然存在不足,比如我们这5分钟的内容如何满足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怎么能很好的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等仍不够完善。神经认知科学的进展往往只能是一种策略层面的指导,具体实践模式还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加仙.教育神经科学:创建心智、脑与教育的联结[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42-48.

[2]韦钰.神经教育学对探究式科学教育的促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4):97-117,186-187.

神经内科相关知识篇8

【关键词】临床实习;神经内科;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119-01

1研究背景

神经内科学是主要通过内科学方法研究神经系统、骨骼肌系统相关疾病的临床医学,是比较难的一门临床课程。其研究内容繁杂,疾病种类包括脑血管疾病,运动,癫痫,变性病,脊髓炎类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不仅概念抽象,内容复杂,并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体格检查及病历书写,还有胸腔、腹腔等各种穿刺手术,是实践性很强的临床课程,学生仅通过学校基础知识的学习很难真正的掌握这门学科。

临床实习能够帮助医学生将神经内科基础知识与临床实际问题相互连接起来,是培养临床医生的最后阶段[1]在神经内科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一,经过四年对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丰富的临床理论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是繁杂凌乱的,并且掌握了理论并不代表学生可以顺利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临床实践能够让实习生对自己掌握的临床知识进行梳理和重新组合,汲取精华,且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得以应用,加深学生的临床知识,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第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患者及家属对自己的就医权利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信心不对称而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紧张状态越来越严重,医疗纠纷也不断出现[2],并且与神经内科患者的沟通又有其特殊性,所以在培养神经内科学生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学习医患之间的沟通技巧,情恳慎言。临床实习过程中,带教医生带领实习学生病房检查、问诊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教给学生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且能够让学生真切与患者进行交流,无形中提升自己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的技巧。第三,医学科学的发展要求医生有一定的人文修养,患者需要医生的心理支持和情感关怀,尤其现代的医学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生应该学会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临床实习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指导他们更好的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及自身的情感、理智等问题,培养他们成为科学修养和人文修养相结合的、具有较高人格修养的人才,让他们能够真正地理解、同情患者,耐心倾听,使患者及家属在心理上信任他们,在治疗上积极配合他们进行治疗[3]。

2研究方法和结果

2.1研究对象与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a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B校学生231人,其中男同学124人,女同学107人,年龄19~23岁。在实习期前后采用问卷的方法调查学生对临床实习的看法,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并且在实习期后与学生进行座谈会交流,对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问题,意见及建议等进行总体归纳。

2.2调查结果

座谈会交流期间,大部分神经内科学生对临床实习比较满意,认为临床实习过程中自己的神经内科知识得到了梳理与提高,实践能力大大增强,明确了自己的方向与责任,学会了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实习前问卷调查发出231份,回收有效问卷226份,有效回收率为98%,实习后问卷调查共发出231份,回收有效问卷229份,回收有效率为99%。实习前的226份调查问卷中,认为神经内科学的临床实习非常有必要的有183人,认为应该增加临床实习机会的23人,实习后的229份调查问卷中,认为神经内科学的临床实习非常有必要的有201人,对临床实习教学方法较为满意的有164人,认为对实习生的教学方法有待改善的有38人,认为应该增加临床实习机会的41人。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看,大部分学生认为神经内科学的临床实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在实习期后更加认识到临床实习的重要性,部分学生希望改善实习教学方法、增加实习机会。

3讨论

神经内科学实习是医学生培养的最后阶段,是目前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基础走向临床,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唯一途径,期间他们不仅要对学过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组合,还要能够熟练的书写病历,学习骨髓、胸腔等穿刺手术,并且要学习、练习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技巧,需要学习的比较多,要想保证他们顺利通过实习成为合格的神经内科医生就需要老师的鼓励与帮助。神经内科学老师是实习过程中的指导者,也是实习阶段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者,带教医生不仅有临床工作,还有科研、教学工作,任务繁重,相应的责任和压力也较大,但是他们素质的高低和积极性的大小会较大的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医院要培养一批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培养他们的教学技能、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探索新的督促学生实习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

第一,积极采用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比如problembasedlearning(pBL)模式教学法[4],通过提出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式教学,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5],在解决问题中更有效的学习临床知识。指导学生在模型上反复演练,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考核通过后可以进行临床操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通过实习熟练掌握神经系统检查方法并明确其临床意义。第二,要对临床实习生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帮助和指导,包括临床方面的问题和医患关系及人际关系的处理方法等,比如目前病人对医疗期待较高,注重自己的医疗权利,不愿意让实习学生对其进行诊治,带教老师要帮助实习学生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争取实践机会。第三,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科室的临床特色及时把新知识和新观念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方向,掌握解决临床问题的经验、技巧,帮助实习生做好从学生到医生的岗前培训,从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的过渡,充分认识到临床实习的重要性,带教教师要通过考勤和考核的方式监督并且完善考核评估制度,保证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英凯,迟宝荣,曹殿波等.医学毕业生实践能力现况及教学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12),44-45.

[2]卢仲毅.从医患关系现状看医患沟通在医学教育中的必要性[J].重庆医学,2003,(04):43-45.

[3]彭艳.高等医学教育应融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于一体[J].现代大学教育,2008,(5):97-101.

[4]CapiowJa,DonaldsonJF,KardashC,etal.Learninginaproblembasedlearningmedicalcurriculum:students’conceptions[J].mededuc,1997,31(6):440-447.

神经内科相关知识篇9

教学效果评估方法:(1)主观评价:临床教学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参训医生进行教学模式效果调查,以此作为评价的主观指标,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2)理论考核:试题题型为名词解释、多选题及问答题,覆盖神经眼科理论知识、查体、辅助检查结果的判读,包括视野、视觉电生理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相干光断层扫描、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眼科超声等。(3)临床思维能力考核:由5位副主任医师以上资历教师组成考核小组,选取神经眼科病例,让参训医生独立进行病例分析,提出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以考核小组成员评分的平均分计为考核成绩。

二、结果

临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7%医师对pBL结合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非常满意,学习兴趣明显提高。理论考核成绩全部合格,其中90%学员成绩达到85分以上。临床思维考核环节中,参训医生能够对病例进行详细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分析,87%考核成绩达优秀,13%为良好。

三、讨论

神经内科相关知识篇10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精英教育;科教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一、牢固树立“精英教育”核心理念

新型精英人才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人才、骨干人才,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才。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责任感,对既定目标的实现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更善于追求深入的开放式思维,对于事物和未知领域有着强烈的兴趣;勇于面对风险和挑战,具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知识、理论和实践基础扎实,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强,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具有运用知识与技能,在一些重大现实问题中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对于中国海大而言,我们培养的新型精英人才应该是有志于服务并有能力引领海洋强国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

坚持学术追求和社会责任是大学的历史使命,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是精英教育。精英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而不是制器。精英教育强调的是集中优质资源,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对学生进行培养,突出的是培养过程,使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接受到优质的全面教育,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增强智慧,具备成为社会各界领袖、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潜质。因此,精英教育在培养定位上是国际一体化的教育,在培养方式上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在培养内容上是科学研究与教学相融合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应是启发式、探究式和开放性的教学。

精英教育实质上就是通过高质量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未来成为学术精英、管理精英和科技精英的潜质和基础。这为学校的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海洋大学提出并实施了“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内在素质为目标,以数学、文学、历史、伦理、逻辑、哲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为主要内容,注重学生心智、情趣、正义感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核心是关于“成人”和“做人”的教育。“通识为体”,既是对通识教育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价值取向的确立,也是对学生本科阶段成长成人根本目标的要求;“专业为用”,既是对专业教育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殊功用的强调,也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水平和对承担社会责任能力的基本要求。

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可能主导未来世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是哪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养成包容、尊重、公正和坦诚的精神,实现在纷杂的未来世界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特的个性。因此,通识教育应该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完整教育。

通识教育应该展现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不同区域、种族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各自都展现了独特的智慧,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和吸收。如在科学文化方面,自然科学领域,经常会评论某些公式的简洁和美感;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常用“出神入化”、“行云流水”等称赞一部作品写得好;社会科学领域,“有思想”、“有说服力”、“发人深省”等形容词似乎比其他学科更常见。通识教育就是让学生领会不同学科的文化、精神和传统,并告诉学生这门学科未来发展的可能形态。

通识教育还应该充分展现学术的魅力,课堂上学术大师的滔滔雄辩和引经据典,必然会使学生终身难忘和自然的模仿。要通过展现学术魅力,让学生通过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赋予大脑逻辑、推理、论证等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对学术的鉴赏能力,要欣赏学术之美及其魅力,若没有几分对学术的精神饥渴是办不到的。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科学哲人认为,倘若未能体悟到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麦克威斯电磁学方程组和薛定谔方程等科学成就的简洁、和谐、对称并略带神秘之美者,非心有旁骛,抑或是尚未感悟到科学之真谛。当然以上对通识教育的要求太过高远,但我们总可以脚踏实地向此目标迈进。我校的通识教育能够从一门门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上做起。

经过一代代中国海大人的不懈拼搏,中国海洋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海洋科教领域的引领者。特别是在海洋强国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任务的今天,中国海大的影响力不仅要体现在卓越的科研水平上,更要体现在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新型精英人才培养上。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的核心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

二、落实寓教于研,实现“科教融合”

前面我们提到,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是精英教育,在研究型大学实施精英教育则必须走“科教融合”的道路。而要实现真正的“科教融合”,需要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教师准确把握“科教融合”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1.传统理念对教学和科研认识的束缚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下,我们对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在认识上存在着明显的偏颇,即认为科研就是“成果化”的科学研究,而把教育活动局限在了教材和课堂上。这种认识实际上是狭隘的科研观和教育观,它割裂了大学科研和教学天然的一体关系,严重束缚了大学教育中寓教于研、一体育人的自然活动。这种认识使得大学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针对教师自然个体采取了教学、科研分开考核的评价体系,从而导致了我们常说的“教学、科研两张皮”现象。

当今社会,随着新知识爆炸式增长,教育技术手段飞速发展,人类学习知识的习惯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的内涵已经冲出了校园和课堂,跨时空的新教育思想和理念正在形成。高等学校要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必须突破传统对教学和科研的狭隘认识,真正做到“科教融合”,调动和激发起教师和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更加自然的学术环境中探求真理。

2.“科教融合”的内涵

我认为,大学范围内的“科教融合”实际上就是明确科研在大学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地位与作用,在科研过程中实现教育的目的,即寓教于研。在“科教融合”的育人过程中,教师的职责重在提醒和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性批判、去探索问题。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而是要告诉学生知识是怎么得来的和怎么才能创造出新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备知识的直觉性——大约结果会是怎么样?这是我理解的教育和研究相互融合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以其特有的品格、知识和精神等综合修养,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科研指导,从而实现教育和培养的目的。

3.实现“科教融合”必须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

实现“科教融合”,充分发挥科研支撑教学的作用,必须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将研究思维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科研教育中贯穿重在培养提出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如何使科研资源、科技成果以及前沿课题不断有效地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创新人才快速成长。只有如此,培养创新人才这一大学的根本任务才有可能高质量地实现。我们知道,大学的主体之一是教师,大学教师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他在大学的工作本身就是科教一体的。但由于前面谈到的将教学和科研割裂考核的旧的评价体系,使得教师“奔波”于“学术GDp”和“教学工作量GDp”的纯数量型表格中,极大影响了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质量。

因此,要真正实现“科教融合”,必须以提升研究和教学质量为导向,以改变陈旧的理念和改革陈旧的机制体制为动力,创造性地完善业绩评价体系。抑制对功利性、短视性的科研行为和工分制教学工作量的追求,把科研和教学评价以及教师的管理逐步还原到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上去。支持教师把不断丰富的科技成果和科学思维资源视为既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必然要求,更是通过科学研究与教学联动,为学生提供讨论式和研究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热情,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实现“学、研、用”能力的共同提升,将寓教于研的思想贯穿于教学组织和教学活动中,“科教融合”才能真正实现。

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以纺织机改革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直接导致了产业革命,使资产阶级最终摧毁了封建贵族的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创了人类工业文明时代。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渗透的科学知识更为广泛,它是各门科学技术知识综合的结果,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和科技知识研究的巨大发展,改革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以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放射性物质的发现和电子的发现)、相对论和量子论诞生为标志的现代物理学革命,更是带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现代化浪潮的涌动,推动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但是,大家都知道,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潜藏着危害人类自身的可能。

从经济社会发展史更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应用一旦失去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特别是科学伦理的缺乏,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潜在地储备了毁灭人类的能量。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大学教育必须积极推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关系

科学精神追求的是认知的真理性,它并不决定人类行为的价值取向。从同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真认知出发,可以作出多种价值选择。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并非是由其自身决定,而是由掌握它的人决定。科技可以为善,也能够做恶,如何取舍,取决于掌握它的人。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追求的是真善美。科学技术如果脱离了人文精神的支撑,用于邪恶的目的,那么对人类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当然,离开了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能产生出善良的愿望,很难给人类带来实际的福祉。因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两种产物,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局限性,两者的局限性只有通过相互支撑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两者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它们都是认识、观察和改造世界不可或缺的。

就人类思想发展历程而言,由于科学技术革命的辉煌,曾经存在着“唯科学主义”的观点,科学被视为终极真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物质化倾向驱动下,科学与人文出现了分裂,忘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应是“为了一切人和完整人的发展”与“让人类生存得更加美好”这一宗旨。因此,人类必须回归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统一。

2.实现二者的统一需要教师和学生的自觉努力

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统一的主体是人,人能够高度认识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并在行动中自觉地把二者统一起来,这是人类历史发展所获得的理性认知。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实质在于“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和“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再次提升的根本目的在于优化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以人为探索实践主体的科学和以人为终极关怀对象的人文,应该而且只能在人的身上实现更高层次的整合和统一,而这一重任必须由大学承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