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思路十篇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思路十篇

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思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49:42

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思路篇1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2013年的文件可知,2013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424所(包括独立学院),其中本科设置工商管理专业类的高校624所,本科设置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共有594所,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24.50%。

 

本文将教育部直属高校定义为“中央军”,将除此之外的其他高校定义为“地方军”,通过浏览教育部网页可知,目前共有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一般情形下,教育部直属高校都设置了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由此可以看出,开设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中央高校占全国高校的3.09%,开设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地方高校占全国高校的21.41%。从开设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地方本科高校占全国高校的比例可以看出,承担培养我国所急需的大量合格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主要是地方高校。

 

虽然,地方本科高校在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教育直属的中央高校相比,地方本科高校不仅在师资队伍、科研实力、国际化水平、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弱势;而且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更是存在显著差距。

 

本文在系统梳理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应将批判性思维这一思想贯穿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各个培养环节,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适用市场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文基于批判性思维视角提出的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路径,将会为地方本科高校开展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提供积极的借鉴作用。

 

二、文献回顾

 

(一)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相关文献述评

 

国内外有大量学者对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探讨,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崔君平和徐振华(2012)从建立专业特色培养模式、设计特色教学体系、优化实践课程体系、建立创新型实训基地、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现路径。杨忠智(2013)以浙江财经学院为例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等三个方面具体介绍了该校在财务管理与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取得经验。

 

王谦等(2015)以辽宁科技大学为例,提出要从人才培养方案与相应的教学模式等方面支持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结合地方的行业需求,以某一行业为依托,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方向。通过上述对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领域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可以发现,鲜有文献从批判性思维视角来考虑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这正是本文从批判性思维视角来分析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路径的动机。

 

(二)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FischerandSpiker(2000)认为,批判性思维包括推理/逻辑、判断、认知、反应、提问和思维过程。Chesterman(2014)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为了增加预期结果实现的概率而使用认知能力或者策略的过程。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指考虑个人自己想法或者判断,它需要努力和有意识地控制。批判性思维使用证据来克服个人的偏见。

 

Chesterman(2014)虽然尝试着对批判性思维进行定义,但他依然认为其定义可能无法反应出批判性思维的本质,他比较已有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的文献,他认为Russell(1971)的定义更加合理。Russell(1971)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使用已经存在的被接受的规则对新的事物进行评价和分类的过程。Russell(1971)对批判性思维的这一定义似乎涉及态度、知识和思维技巧。

 

综上可知,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结论。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能力,能够有助于人们在挑战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更好地作出决策(pauletal.,2013)。由此可见,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对于其更好地改善自身的学习与工作,正确地作出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鲜有文献从培养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的视角来探讨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

 

三、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路径

 

根据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的定义以及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如下路径: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体现“厚重”、研究型学习制度的特点

 

本文认为地方本科高校在制定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坚持要以下两点:一是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在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中要强调注重加强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精心研读管理学、经济学领域的经典著作;通过强化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经典著作与文献的学习,确保大学毕业后,每个学生的肩上都感到沉甸甸的,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二是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建立研究型学习制度。人才培养方案所体现出的“厚重”、研究型学习制度的特点需要在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组织、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等具体环节中予以落实。

 

(二)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重基础”、“重经典”的特点

 

本文认为地方本科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应注重以下两点:一是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重学科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的特点。具体到财务管理专业来说,应狠抓学生对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英语、计算机编程等课程的学习。在经济全球化、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时代背景下,作为现代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一定要通过对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等知识的学习掌握科学的计算方法;通过英语的学习掌握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能力;通过对计算机编程的学习,掌握SaS或Stata等国际通用的统计分析软件。

 

二是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重经典著作或者经典文献的特点。目前国际知名高校以及国内的重点大学都非常注重在本科生中开展研读经典的教学活动。作为地方本科高校虽然与985、211等重点大学相比存在显著的差距,但依然可以借鉴国内重点大学的做法,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着重强调研读经典著作与文献。通过研读经典著作或者文献,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才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财务问题,有利于其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三)课程内容的组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技巧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技巧,地方本科高校应着手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设问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对已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二是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CSmaR等数据库,鼓励学生亲自通过数据库搜集相关财务数据,增强学生对上市公司真实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方面的直观感受;运用数据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论点。三是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采用分组汇报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认知、反应能力。

 

(四)实践、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应注重培养学生提炼科学问题的能力

 

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理论教学环节所培养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实践、毕业论文等两个重要环节的检验。实践、毕业论文这两个环节主要让学生跳出书本看现实,在这两个环节,教师应结合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现实,训练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例如:前不久国有企业改革将国有企业划分为公益性与商业性两类,根据已有研究表明这两类国有企业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可能存在差异,这时我们就训练学生是否可以用国有企业分类与会计稳健性为题来做毕业论文呢?

 

通过上述四个环节建立和执行,我们认为基于批判性思维视角提出的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路径就形成了。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上述四个路径的实现需要依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所以地方本科高校应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样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才能取得实效。本文基于批判性思维视角提出的四条路径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思路篇2

关键词:公路基建;财务管理;问题;策略

前言

公路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管理工作,需要从施工前期,施工进行和竣工后三个方面进行财务方面的运算和管理。建立一个具有完善制度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开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公路基建项目财务管理

1.定义

公路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是指在公路施工建设时,对施工项目各项财务数据、材料损耗、资金筹备、投资成本等各项资金相关的管理。从公路建和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始,到建设实施的过程及最后工程竣工三个阶段的财务监督和管理。

2.特点

公路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资金问题贯穿了财务管理的中心;二是财务管理时效性较长,涉猎面也相对较广;三是在管理中广泛运用了合同管理的方式;四是在财务管理进行中包含明确的概算理念;五是财务管理的职能高度分化,具有其他“大财务”管理应有的特点。

3.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公路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通过分析整体项目所需资金总数,筹备相关建设公路所需资金,并对公路基建的开始、建设、竣工三个阶段的具体运行所需要的资金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并且对公路建设过程中资金的结构模式进行探究,提出对公路基建项目的资金合理管理的办法和措施。

4.投资成本管理建设

投资成本管理公路基建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需要提供一个合理的成本控制思路,努力将全体工作人员都动员到成本控制工作中来,全面控制中包含总店控制,目标控制中包含过程控制,并且在成本控制的大体思路下保证最优质的施工质量;二是要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组织和提出控制措施,将成本控制的工作予以分化,将成本控制手段、流程和计划制定一个完备的措施进行实行,对通过的施工方案进行严格审查,严格执行其中的工程建设合同要求,保证执行合同的严肃性。

二、公路基建财务管理项目存在的问题

1、公路基建财务账目不规范

公路基建在建设初期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账目体系,以期能够很好的对项目建设中资金的运作起到一个保存数据的作用,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基本保证。但某些建设单位在建设初期忽视或者忽略了这个问题,缺乏一个完整的基建财务账目,没有对施工公司所筹措到的施工资金进行一个合理的排列规范,或者没有对公理施工建设的成本核算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很难将各个项目所需的资金到位情况和基建项目进行一个完成情况的统计,不利于公路基建财务的管理。

2、公路基建成本核算不完整

公路建设项目的资源来源多种多样,举例来说可能就包含:中央专项播发资金、国债资金、乡镇政府的财政拨款、省级配套资金或者居民自行筹措等方面。于是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地方注入的省市配套资金往往不通过任何形式作为工程建设投资,而是直接交付到施工单位手中,缺乏相关的拨款手续,这样,建设单位就不能及时将此项目资金及时参与到成本核算当中,就会导致公路基建项目的集体成本核算出现完整性上的问题。这种情况还包含居民的自我筹备资金的注入,也会对公路基建项目的成本核算产生一定的影响。

3、公路基建财务管理层能力不足

随着越来越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公路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在地域性和资金的注入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公路基建的财务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投资空洞,公路的建设不再像以前一样完全依赖国家的拨款投资进行建设,而采取了多种项目资金投资注入的方式缓解资金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一体化的建设资金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多种资金投资管理模式需要公路基建财务管理层具有相应并且较高的管理素质,秉承科学发展观及合理的公路基建措施,加强公路基建中资金的使用情况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监督。而现在某些公路建设施工单位的管理层面没有得到及时的进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管理中依然采用老旧的方法和手段。对于公路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成本核算都不能起到一个良好的管理效果。缺少了相应的公路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

三、针对公路基建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1、建立健全的公路基建财务管理体系

公路的基建财务管理应当参考其他“大财务”的财务管理办法,首先要从体制上建立起一个合理健全的公路基建财务管理体系。参照基本的会计制度,施工单位需要将相关财务部和财务管理层提出的建设措施加以规划,根据这些信息来建立一个合适的财务监管体系并且还要严格执行。具体管理层面体现在例如对于工程余款的处理上,需要交还的投资资金要按时交还给投资方,在公路基建中所动用的贷款也要及时的归还,在此基础上如果还存在款项的结余,需要根据上文所述建立的公路基建财务管理体系推行的办法进行资金的合理使用。根据上级单位对于公路建设的相关要求、工程项目建设和竣工中资金的成本核算,建立起一个严格的审计程序和批复机构,严格执行财务管理体系出台的方针,为后续的资金运作提供重要依据。

2、推行岗位责任制,加强工作责任感

在进行公路基建的财务管理中,当已经建立好了一个合适的财务管理体系时,监管人员的工作态度也决定了后续工作开展的成效。对于规定好的财务计划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对于获得拨款和投资是否能够合理运用、在总体的成本运算中又是否能够按照相关要求一丝不苟的严格核对,都需要财务监管人员具备相当程度的工作责任感,不仅要认识到这是自己一个人的工作,更是会对工程后期质量和公路的使用造成影响的行为。建立岗位责任制,对各项财务进行监督和管理及审查,让财务监管人员切实参与到各项财务运算及协商合同的活动中来,及时纠正违规违纪错误,把握相关建设纪律,对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的观察和分析,做好一个领导应当起到的带头作用,提高政治觉悟和工作态度。按照制定出的相关要求完成各项财务监管工作。

3、对管理层人员的素质培训和提高

监管人员的职业素质也会对公路基建财务管理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需要我们在参与公路基建的施工过程中,对参与公路基建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和素质上的培训。让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充分了解施工流程,参与到后续的施工工作的讨论中,以此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在成本核算上的准确性以及在后期施工中遇到问题及时处理的经验。使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保证公路基建财务管理的顺利运行。

四、讨论与建议

公路基建的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但在此工作中,我们只要找到相关的工作管理规律,就能够使管理工作轻松有效的进行。抓好“制度”、“资金”、“人员”三个方面,即建立有效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监管责任制度;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使公路基建的财务管理顺利运作。(作者单位:河北张家通局)

参考文献:

[1]孔丽,郑晓玲,程儒炎,上官健,郑剑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交通财会,2010,11:4-9.

[2]刘桦.浅谈公路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21:195+123.

[3]罗育容.贵都高速公路Bot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11::35-368

[4]田东梅,战吉琰.浅论加强公路基建项目财务管理[J].交通财会,2007,02:17-18.

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思路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54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高速公路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对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逐步取代铁路运输,成为我国客运和货运的最重要的组成形式。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资金投入大、回收期长、资产非流动性等特点,迫切地要求对高速公路进行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以合理地运用资金,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我国高速公路运营财务管理起步较晚,各地高速公路的管理目标、管理水平、管理体制、核算办法、收费模式和标准等情况也不尽相同,对高速公路运营财务管理还未形成统一认识,运营财务管理也没有完全发挥其财务运用、分析、决策等职能作用。因此,分析我国高速公路运营期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于促进我国高速公路运营财务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速公路运营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法制和体系不健全。高速公路在我国发展二十多年以来,越来越显示出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然而,虽然我国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迅猛增长,但高速公路“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并没有完全转变,运营财务管理并没有相应地得到提升,造成管理滞后。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全面的高速公路管理法律法规,只有一些部门的或地方性的规范性条例,导致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没有权威法律法规的指引,缺乏统一标准,给运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效益评价带来了诸多不便。很多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并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难以进行科学合理的运营财务管理。

2.高速公路预算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受国际金融环境等客观因素以及管理部门考核预算总指标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高速公路在编制年度综合预算时,一般都比较保守,造成预算控制的具体指标难以落实,影响了财务预算工作的深入开展。由于各部门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同,以及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对称等问题,导致预算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体仍有待提高。

3.资金管理的规范性有待提高。高速公路的资金管理缺乏监督机制,很多高速公路建设资金一年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专项检查虽然频繁,但一般只注重于某个或某些方面,缺乏系统性,且大多倾向于合规性检查,在高速公路集中核算程序和制度设计中,由于没有总账控制,往往过于侧重效率目标,没有对资金安全目标进行强调。在如何规范资金管理方面,没有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和严格的制度约束。

4.整体经济效益不高。高速公路作为一项资金投入高、运营成本大、回收周期长的基础建设工程,其投入运营后的成本非常高昂,通常占同期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运营企业一般存在负债率高、还贷压力大、利息负担重、养护和管理支出大等问题。高速公路投入运营后,由于私人轿车通行量未形成规模,导致实际通行量达不到设计要求,通行费收益与交通量预测值相差大的现象时有出现,造成高速公路整体经济效益不高。

5.运营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加强。高速公路作为一项投资极大的系统工程,其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将会直接影响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及水平。因此,在进行高速公路运营财务管理时,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较高,要求其不仅能够运用专业知识、高科技手段和现代管理方法,还能协调好各种关系,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然而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财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其工作主要集中在资金收支和会计报表编制等基础性会计工作上,对盈亏分析和成本核算等高级财务管理涉及较少,导致财务管理的基础不扎实,财务管理的职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完善高速公路运营财务管理的对策

1.健全管理体系。转变高速公路“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将运营财务管理放到企业管理的战略高度。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在政策上的支持,争取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全面的高速公路管理法律法规,为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和财务管理建立统一的法律法规指引。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内部则应当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进行运营财务管理。高速公路运营财务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预算编制、财务执行、会计核算、审计和监督等具体的工作,还应形成一套科学全面、符合实际的精细化的制度体系。

2.完善运营成本核算体系。将会计电算化管理运用到运营成本核算中,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设立统一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设置会计科目并导入成本核算报表。在进行预算管理时,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由上级财务部门根据总体战略目标和以往的经营情况制定企业成本核算目标,下属企业和财务部门根据上极下达的预算目标和实际情况进行下一年度的成本费用预算,上级财务部门在汇总数据后,再综合企业经营情况、历史数据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制定一套综合的预算方案。使用全额收支预算,将高速公路运营的各下属企业、收费站点等的收支全部分门别类纳入统一预算管理,实现资金的统一调度,减少资金沉淀。另外,预算方案还应根据公司的年度经营计划和经营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使整个预算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3.规范资金管理体系。对于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制定成本核算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物资管理办法、资金使用规定、账务收支办法、费用节余或超支处理规定、工程价款结算办法等制度和办法,完善高速公路基础信息数据库,健全综合计划定额体系,及时更新财务信息管理软件,及时上报相关数据,使高速公路运营中的各项资金使用更加规范和有效。

4.加强征费管理和成本管理。车辆通行费是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因此,在日常运营中要做到合法合规收费,做好详细的年度收入预测,做好现金管理,在保证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按期还贷的基础上,尽量节约成本,提高现金使用效率,做好票据管理,保证现金和票据的对等性。在日常管理费用方面做好有效控制,在定岗定编的基础上尽量精简机构和人员,做好重点项目和临时项目、大额支出和特殊支出的管理,完善审批手续,做好费用统计,厉行节约。及时进行财务成本核算,正确计算出各项工程的实际成本,从而确保成本管理更加及时、有效。

5.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加强财务部门的人员管理,严格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确保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都具有相应的资质。做好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举办培训班,使财务会计人员能够加强学习、互相交流,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除了专门的财务会计知识培训外,还应加强的财会人员的法制培训和职业道德观念培训,从而使会计人员在知法、懂法和守法的前提下更好地开展财务工作。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思路篇4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沈阳110122)

摘要:本文就财务流程的优化设计进行探讨,提出了供应链环境下财务流程优化设计的思路,并给出了基于精益思想和六西格玛技术的流程优化设计方法。

关键词:供应链;财务流程;精益六西格玛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021-02

作者简介:刘莹(1987-),女,辽宁沈阳人,实验室主任,助教,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0引言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大,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转变成由多个企业形成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提出把企业战略管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其对企业管理的理念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和审视,把整个供应链系统中的企业看作是一个整体,强调了企业间的长期战略性合作,更加注重供应链的整体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一次飞跃。供应链环节下的财务流程是是供应链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是管理研究的中心。而针对供应链管理的财务流程优化是对供应链核心资金流重新梳理,能够以另一个角度提升绩效,降低工作成本。

1供应链管理下财务流程的描述

在理论中,供应链环境下财务流程设计以企业的可持续为基础,注重事中实时控制。此种管理模式不仅有助于拓展财务业务的外延范围,还有助于丰富原有的财务管理体系的相关理论。在实践上,供应链财务管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供应链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能够提升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与水平,从而有益于企业形成与成功实施战略决策。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供应链管理包括前期采购、中期制造和后期销售这三大部分组成。优化设计供应链管理时,应兼顾重组企业的业务流程、内外部产品、信息订单和对应的资金流,最后降低库存、运输等浪费环节,以此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2供应链管理下财务流程优化设计的思路

财务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企业应该基于市场规律,结合经营规划,在供应链管理下构建科学的财务流程,并从以顾客为中心、流程化管理和风险控制三方面角度出发,对财务流程进行优化设计。

2.1以顾客为中心在客户需求的驱动下,供应链获得长远发展。客户满意度是对供应链当中所有运作环节的最合理的评价。第一,财务流程的设计要以创造客户价值为前提,基于财务流程优化设计的视角,为整个供应链的价值实现创造有利条件。与传统的财务流程相比,在供应链环境下财务流程要以完善的顾客服务体系为基础要素,更多地关注顾客关系维护和顾客服务质量提升。第二,财务流程的设计要完全面向顾客,通过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来保持企业财务活动的质量。使供应链中的企业整体资金流能够很好地为顾客服务,帮助其提升业务绩效,降低成本,提升价值增值。第三,供应链环境下的财务流程应该能介入并控制客户关系的生命周期,以确保通过关系的维护实现经营目标。

2.2流程整体化管理将供应链上所有的企业财务流程进行整体化管理,而不在是传统的每个企业单独进行割裂式、片段式的管理。

首先,利用精益思想,对财务流程进行价值分析。一是掌握整条供应链的业务内容、运作情况。二是基于经济性、柔性、运行绩效及实现难度等指标分析评价各项业务的运作流程,从中遴选出最佳方案。三是针对所选财务流程所包含的细部环节进行整体性分析。其次,对业务流程实行精益化价值分析时,借助六西格玛方法技术综合分析财务流中每一个小环节,供应链环境下财务流程进行双目标优化。第一,最大化满足顾客;第二,满足供应链的运营需求。前一种能力以提升客户满意度,扩大增值空间为主要目的,后一种能力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打造流程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服务质量,以此来拓展更多客户群。

2.3注重事中质量风险控制当前,对财务流程的设计多强调评价及反馈。这种事后控制方式无法防止由于市场及顾客需求的改变或战略失误导致的危机。因此,在供应链环境下,财务流程的优化设计要突出事中的财务服务质量及风险控制,制定财务流程控制方案,以保障财务流程的高效运转。在实施中,加强对全过程中各种不利因素的有效控制。采用链条式思路综合管理服务质量相关的管理措施及控制技术,调整业务流程,基于客户要求提高时效,降低价格,对商业模式进行优化,构建高效的测试评价体系。

3供应链管理下财务流程优化设计的方法

构建供应链管理下的新型财务流程能够有效地将供应链的各个企业的财务运转融合在一起,使其更加高效。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的财务流程能够很好地为顾客服务,需要建立面向顾客的财务流程机制,并且能够让顾客参与流程的运作及优化设计过程,促进顾客及全流程的价值增值。企业可以在六西格玛管理技术中融入精益化管理思想,以顾客满意为己任,不断创新财务流程优化设计理念。精益强调暴露问题,通过对价值流的考察,发现非增值活动及资源浪费;六西格玛则是借助管理技术或管理方法,基于数据分析锁定问题根源,采取科学的办法加以改进。基于上述优化设计理念,构建精益六西格玛流程设计方法—DFSS-Sm(DesignForSixSigma-Servicemanufacturing)。该方法涵盖了定义、测量、分析、设计、验证五大阶段。

3.1定义阶段明确现有资源及财务流程的内容和范围。基于精益六西格玛工具定义价值增值方向及须改进项:①定义顾客需求,锁定变异项或浪费情况,寻找改进机会;②分析整个供应链的运转情况及现有资源;③明确财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定义每个环节的业务范畴、关键输出及所用资源。

3.2测量阶段第一,分析和识别与供应链环境下财务流程有关的顾客,并明确其需求和需求内容的多项关键质量特性。其中,包括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第二,进行数据采集,对影响财务流程各个环节相对于顾客增值大小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3.3分析阶段明确财务流程所包含的细部环节,深度查找问题,保证各环节无缝链接。控制变异项,维护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是财务流程运作阶段必须重视的问题。此外,从顾客价值增值的角度上去分析流程浪费的原因,提升增值空间。

3.4设计阶段基于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情况进行财务流程的优化设计,充分体现以顾客需求和供应链运营需求为双层目标的设计要求,并满足之。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环节功能设计,并进行简单测试。

3.5验证阶段对财务流程进行测试,检验是否能够在供应链环境下满足顾客需求与企业运营需求,并进行试运行。

4总结

供应链环境下对财务流程的运转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流程的优化设计中,要更多地考虑供应链所处的整体环境、顾客需求等因素。本文在描述供应链环境下财务流程基础上,提出了财务流程优化设计的思路,并给出了精益思想和六西格玛技术相融合的方法,这不仅为供应链财务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而且进一步丰富了业务流程管理的理论。

参考文献:

[1]郭占海.供应链管理下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J].财会研究,2014(7).

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思路篇5

一、的反思

第一,本世纪早期,会计工作并没像现在有会计标准可以依循,在多数情况下,会计工作的进行是基于个人的判断,也无所谓理论与体系。

会计学家对于这种混乱的情况,本着一种敬业精神,对真理进行探索的欲望,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既然要建立会计的体系,总要找一个基础,最初,会计学家们把基础选定为会计原则或惯例,我们称其为原则导向的尝试。

1932年,乔治.o.梅担任主席的美国会计师协会与证券交易所合作,对会计原则的探索作了重大的努力。在如何确定会计原则问题上,梅认为:“在考虑改善当前状况的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主管当局从今日流行的可接受的会计方法体系中筛选出一套对各种类型的公司都具有约束力的详细准则。……更为实际的另一选择是让股份公司在非常广泛的范围里自行选择会计方法。但是,要求它们公开使用过的方法,并保持年度使用方法的一致性。”①因而,在梅看来,原则就是惯例,正如他所说的,“会计规则比起规则来,更是经验而不是逻辑的产物”。②

其后于1936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了《作为公司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会计原则草案》。该报告列举了20条原则,其中包括会计科目的定义、财务报表的格式、增记资产、计提折旧正确处理法的提示,准确划分已缴股本与留存收益,正常收益与异常收益的界限等等。这份报告,作为规则和标准的混合体,一方面混淆了原则与程序性标准间的差别,另一方面这些原则和规则缺少逻辑上的一致性。

1937年,在庆祝美国会计师协会创立50周年期间,吉尔.伯思的获奖论文指出,会计原则是基本真理,主要包括历史成本估价、成本收入的合理配比、计提折旧、以销售为标志确认收益、稳健主义、缴入资本和积累的区别,帐务处理前后一致性的原则。

l939年,史蒂芬.吉尔曼在其《会计中的利润观念》一书中,把会计思想分为四个层次,认为,惯例是构成会计理论的基本前提,有四个即会计主体惯例、资产计价惯例、会计期间惯例和借贷方惯例。惯例是会计思想的第一层次。信条是第二层次,包括稳健主义、-致性、公开性和重要性等。规则是第三层次,原则是第四层次。吉尔曼认为,纯粹的原则是不存在的。

l940年,巴顿和利特尔顿合著的《公司会计标准导论》一书,是通过系统地推理建立会计原则的典范著作。关于这部著作的特点,查特菲尔德评论道:“这是第一部精心设计了一套会计原则并具体表明了这些原则与会计方法之间的相互的集大成之作。它预示了这样一种完整的会计信条体系的,根据这一体系在问题尖锐前就可能推导出优选的会计核算方法。”③这本著作的第二章,标题为“观念”,系统地论述了“企业实体、待续经营、计量考虑、成本联系、努力与成就、可变性、客观证据和假定”等基本观念。这对后来公设导向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思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l94l年,美国会计学会对1936年的《作为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的会计原则草案》进行了修正,而以《作为公司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会计原则》。

l946年美国会计学会设立了一个“原则说明修正委员会”,目的是对以前的会计原则进行修正,并于l948年提出了修正本,改名为《作为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的会计概念和标准》,这标志着会计界开始重视基本会计概念对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作用。

虽不能给出确定的时间,但以原则导向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尝试,大体可以说在40年代末结束。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把会计原则这些用以指导会计实务的规范,当作会计理论中的一些基本观念,这种认识上的错误,不可能带来好的结果。

第二,原则导向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尝试失败后,会计学家和会计团体从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开始转向对会计基本观念的研究。而会计公设就成为这种研究的逻辑起点。

1953年,利特尔顿发表了《会计理论结构》一书,试图用的方法来建立新会计理论。可是,利特尔顿把配比观念作为会计的中心目标,而这个配比观念并不是会计最基本的观念,因而,试图在配比观念之上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1955年,雷蒙德.饯伯斯在“会计理论的蓝图”中提出要建立一种与会计惯例完全无关的理论,这其中隐含着对原则导向建立会计理论体系思路的反思。

1957年,阿尔文.詹宁斯提出要把会计原则作为纯理论研究的结果,并建议对会计公设进行研究。詹宁斯的建议,得到了会计学家和会计团体的重视。l95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改组为会计原则委员会之后,成立了一个“会计研究部”,专门对重大的会计理论问题进行研究。

l96l年,会计研究部发表了由莫里斯.穆尼茨完成的《会计的基本公设》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系统地探讨了会计公设与会计原则的关系问题,并从会计的环境人手,推导出三类14条基本公设,这l4条虽然都叫公设,但它们是有差别的。

第一类公设,是在研究报告的第3章探讨的,标题为:会计公设--环境,基本为5个公设:定量、交易、实体、时间期间、计量单位。

第二类公设是在第4章研究的,标题为“补充命题-一会计领域”,有4个基本公设,分别为:财务报表、市价、实体、推测。

第三类公设在第5章进行了研究,标题为“第三套命题一-命令”,有5个基本公设,分别为:待续经营、客观性、一致性、稳定的计量单位、反映。

直到60年代后期,公设导向建立会计体系的尝试一直在进行着,结果以失败而告终。这种失败叫人感到可惜。

我们以为,这一失败并不意味着公设导向建立会计体系研究思路的失败,因为,对会计学科来说,从最基本的公设出发建立理论体系,是其必由之路。

那么,公设导向建立会计体系的尝试,究竟失败在什么地方?张为国博士评论道:“在确定会计准则之前,应当先明确会计应做什么,即会计的目的。否则,有本末倒置之感。而会计目的是无法由会计假设推导获知的。”④这一评论是很中肯的,因为会计发展史就为这一结论提供了充足的证据。那就是继公设导向建立会计体系的尝试之后,又出现了目标导向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尝试,并从的势头看,大有一统会计天下之势。

但我们却认为,公设导向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尝试,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会计目标不能从会计公设推导出来,而在于会计公设本身的不健全,穆尼茨的《基本会计公设》专著,有几条能真正称得上基本会计公设?正是这种不健全、不完整的基本会计公设,导致了公设导向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失败。

实际上我们以为,在现行的四个基本公设之外,还有更基本的会计公设,就是受托责任。

第三,继公设导向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尝试“失败”之后,开始了以目标导向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努力。这种努力开始的标志,是1966年“发展基本会计理论报告委员会”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

l970年会计原则委员会发表了《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研究报告,该报告系统地研究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提出了相关性、可理解性、可验证性、超然性、及时性、可比性和完整性7个会计信息的质量目标。

l971年3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设立了以罗伯特.特鲁布罗德为首的“财务报表目标研究委员会”。l973年l0月该研究委员会完成了《财务报表的目标》的研究报告。从1973年起,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认识到了财务会计目标对会计标准、对会计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性,开始着手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已为大多数会计学家所认可。正是基于目标导向建立会计体系的尝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目前会计界就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流行性认识,即会计理论体系应该建立在会计目标的基础之上。

我们倒觉得,目标导向建立体系的尝试,并不是因为这种思路找到了会计中的一个最基本的观念,从而由这个基本观念出发,建立起了会计理论体系。而是因为这种思路把本来属于会计公设的一个基本观念拿到了这种研究思路中来了,从而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从会计公设出发不能建立会计理论体系,而只能从会计目标出发才能建立。

对会计理论系统化尝试的几种思路的反思,我们以为:原则导向的尝试,失败的原因在于舍本逐末,公设导向的尝试,虽然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找到最基本的会计公设,但是这种尝试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为我们探索会计理论系统化,提供了有益的指导。目标导向的尝试,虽然现在看来是成功了,但这种成功是偷梁换柱的结果,不能叫人信服。尽管人们还尚末批评目标导向的思路,还尚末觉察目标导向的思路是有停于理论的,还仍然沉浸在目标导向思路所造成的短暂的美梦之中,但目标导向的思路,在我们看来是不可取的。

二、受托责任是一个最基本的会计公设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总是力图以从数量上尽可能少的基本概念和逻辑上互相独立的几个基本公设为基础,建立它的理论体系。这一命题很少得到反证。

欧几里德几何学是靠几个基本公设建立起来的,牛顿的物是靠几个基本命题建立起来的,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也是靠几个基本观念建立起来的,……会计学也应该凭几个基本公设建立起来,这是合乎科学的一般。查特菲尔德教授指出:“会计,尽管因为它的实用,才得以产生和,但会计仍然是建立在概念结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会计过程有其思想体系,这些思想体系为特定会计的最终出现,奠定了合理的基础,……因此,所有的会计规则,都有一个逻辑基础。”⑤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以为,会计理论系统化的正确思路应该是公设导向的。按照公设导向的思路,建立会计理论体系,关键问题是要对会计公设包含的重新进行界定,按照我们的理解,就是要把受托责任确定为会计公设。

第一,从会计产生与受托责任的关系看,会计一开始就是围绕着受托责任的,在原始如此,在奴隶社会如此,在封建社会也如此,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还是如此。受托责任及其关系作为一个前提一直主宰着会计,从这一点看,没有受托责任,就用不着会计。受托责任作为会计公设是必然的。

第二,从会计的发展与受托责任的关系看,会计是因为受托责任的发展才发展的。简单的计量、记录行为发展到单式簿记,是受托责任发展的结果,单式簿记发展到复式簿记也是受托责任发展的结果,对复式簿记的修正,对其他簿记形式的探索,也是受托责任发展的结果。因而受托责任还是作为会计的一个根本前提存在着。

第三,从会计控制内容与受托责任的关系看,在原始社会,会计控制的内容就是原始社会的粗糙的受托责任,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会计控制的内容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受托责任,重点是保管责任(custodianship),在资本主义早期,会计控制的内容重点是经管责任(stewardship),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会计控制的内容重点是受托责任(accountability),重心在效益、效果和效率上。因而,受托责任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内容,从这一点看,受托责任还是作为一个前提主宰着会计控制的内容。

第四,从会计的学科分化与受托责任的关系看,受托责任的发展,受托贵任内容的扩大,是会计学科分化的根本前提。在保管责任阶段,只要财务会计就够了,只要把帐记清楚,把报表编制出来,就可以了,相关的审计问题,也不像现代这样重要。在经管责任阶段,不仅要有财务会计,还要有成本会计,审计也变得重要起来。而在受托责任阶段,不光要有财务会计,还要有管理成本会计,有审计,还要有政府会计,还要有国际会计。为了确定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还要有财务会计标准、管理会计标准、审计标准,还要有政府会计标准、国际会计标准。因而,受托责任还是作为一个基本前提主宰着会计学科分化……

如此等等,都说明了受托责任作为一个基本会计公设的必然性。同时,受托责任作为会计公设,可以解决现有四个基本公设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会计工作范围上,为什么这一个单位可以成为会计主体,而另一个单位就不能成为会计主体?在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为什么要假定这个会计主体要持续经营?为什么要进行会计分期?又为什么要用货币计量?

这些问题,用受托责任公设可以很容易地解释

一个单位承担了受托责任,一个单位就是一个会计主体。一个单位不承担受托责任,它就不能成为一个会计主体,这也就是为什么咸亨酒店的老板可以会计也可以不会计的原因,这也就是为什么股份公司必须进行会计的原因。如果受托人是个体,会计主体可进行的就是独资会计,如果受托人是合伙经营的,会计主体所进行的就是合伙会计,如果受托人是股份公司,会计主体就按公司进行会计。

受托实体是否待续存在,决定了会计是否采用持续经营基础。只要一个单位承担受托责任,如果受托经营的业务是一次性的,如中世纪的商船会计,就不存在持续经营公设;如果受托经营的业务是持续性的,如现代,就发生了持续经营公设,这个单位就是持续经营的,它不再承担受托责任就不是待续经营的。它不再承担这个委托人的受托责任,而承担了另一个委托人的受托责任。对于这个委托人来说,这个单位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会计主体。正是因为这一点,一个承包人在承包期满后,就必须进行离任审计……

受托标的的改变,改变了会计的计量单位,如果受托责任以实物,如古代布匹以匹计,粮食以石计,金银以两计,则会计亦按匹、石、两、斤计。近代企业的受托责任以货币计量,则会计在控制受托贵任时就只能采用货币计量。

一句话,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计量单位都决定于受托责任的具体情况。因此,我们说,受托责任公设,比起其他四个公设来,要更为基本,涵盖的内容更广,更易于在这个公设之上建立会计理论体系,因而我们说,受托责任是一个更为基本的会计公设。

过去,由会计公设推导不出会计目标,现在问题解决了。

过去,由会计公设推导不出会计的对象,现在问题也解决了。

过去,能由会计公设推导出来的概念,在设立了受投责任会计公设之后,问题的解释更全面了。

这样,受托责任作为一个更为基本的会计公设,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思路篇6

电信企业建维财务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电信行业呈现收入增速放缓与网络成本增速加快的趋势,盈利空间日趋狭小,所面临的经营困境成为推动电信企业财务转型的主要动因。近年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大量应用,电信企业也在积极推进,突破原有财务思维,转变财务管理模式,助力企业转型,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力。笔者结合所在电信企业财务转型的实践,认为电信企业积极探索与推进在网络建设与网络维护业务层的业财融合,转变原有成本管控方式,重塑财务管理流程,建立业财融合的建维财务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网络资源使用效益与效率,将成为保障电信企业盈利水平的关键手段,将强有利的促进企业内部的价值创造能力。

一、建立以网络资源效益与效率提升为目标的建维财务管理体系

1、整体思路。建立网络资产从新增阶段(网络建设期)到维护与运行、再到盘活与优化、到最后报废与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通过专业化财务团队,将财务管理职能延伸到网络建设和网络运维,提高专业化财务管理能力,注重事前筹划与事中过程管控,强化事后对标分析,有效推进降本增效,提升资源使用效益与效率。

2、管理内容。以目标为导向,聚焦管理改善需求,管控内容相互衔接,结合网络资产全生命周期的业务特性,建立以会计全要素为基础数据的问题分析机制,针对“建设、资产、运维”三项相互衔接的业务内容,形成“投资占用成本、资产占用成本、折旧成本、运维成本”四项成本为内容的管控体系。

3、工作模式。建立省、市两级公司以财务经理为组长的建维财务专业化团队,团队主要成员由财务部门的工程财务管理岗、资产财务管理岗、运维成本管理岗以及建维部门的项目经理岗、运维经理岗等主管人员组成,团队以虚拟团队构建成业财融合机制,团队组织延伸到网络建设、资产盘活与处置、网络运行维护的业务末梢,形成纵向到底、横向穿透的工作模式。同时贴近业务、快速响应,将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结合,用管理会计实施运营导向,实现协同引导价值管理,提升决策支撑能力。

二、以网络资产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具体路径

1、网络资产的新增阶段即网络建设期,建立工程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依托信息技术向建设项目全流程延展,支撑业务部门落实投资效益管理责任,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团队通过整合打通“采购、合同、pmS(项目管理系统)、eRp核心系统”等大eRp系统,实现工程过程管控和实时监控,实现路径要点如下:

基于问题导向,在分析目前工程管理过程中制约投资使用效益与效率的三方面因素基础之上(注:三方面因素为一是以部门职能为主推进项目,项目进度管控方式、方法存在提升空间;二是管理信息割裂在不同的系统中,项目信息系统化展现功能弱;三是促进现有模式下核算型财务向决策支持型转化,资金预测汇总方式有待改进。),同时满足管理层、各专业部门、项目经理的管理需求,建维财务专业化团队以专业化财务理念推进财务转型,建立工程建设的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系统实现过程监控,建立项目从最初立项、施工(CapeX支出)、采购(合同订单)、初验到最后终验决算全过程的数据分层次展现与进度全过程监控;实现了支撑管理与决策的系统化体系,有效满足财务与业务数据分析及时、事项责任主体明确、工程资金预测准确等管理与决策需求,将投资占用成本实现有效压降。

2、网络资产的的日常管理与报废阶段,围绕资产使用效益和效率,推动资产效能管理,提高资产盘活再利用,推进网络资产瘦身优化。实现路径要点如下:

建维财务专业化团队建立“一房一表”工作机制,结合移动网与固网机房整合,对机房内的设备资产以单机房为维度实施明细台帐管理。团队对拟整合腾退的单个机房进行效益测算,以“出租或退租收入、直接腾退成本、设备报废净残值、设备处置成本”等收入成本要素模拟形成单个机房整合的“利润表”,实现有计划实施机房腾退,从而提高资产盘活再利用的收益。

探索资产处置新途径,团队在推进网络资产瘦身优化过程中,积极探索资产处置新途径,采取设备整体出售、整体拆解或修复出售、以旧换新置换等措施提高处置收益,进一步提升网络资产在处置环节的效益。

3、网络资产的运维成本管理围绕全面预算和作业成本管控,推进业财融合,积极推进运维成本精细化管理,支撑业务部门落实运维成本管理责任。实现路径要点如下:

实施铁塔返租模式下的租用资产的精细管控,一是团队启动“铁塔成本优化”专项工作,夯实承租铁塔数量、夯实实际天线挂高、夯实铁塔共享状况、夯实存量铁塔移交前场租金额、夯实共享铁塔各运营商设备功耗或电流、据此建立“一塔一表”台账.通过对“一塔一表”模式准确核查铁塔相关资源,精确核算铁塔租赁费用,有效降低租赁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时时更新与核对,建立全流程动态管理模式;二是精耕存量铁塔管理,通过SDR设备、BBU集中放置等技术实施基站整合、合理降档天线挂高,协商差异化维护模式,对独享站点,降低巡检频次要求或实施联通自维,降低铁塔租赁成本。三是加强新建站成本管控,通过严格控制独享站数量、合理规划新建站天线挂高等方式降低新建站租用成本。

启动网络资产运维提质降本增效专项工作,一是优化客户接入成本管理,优化装维材料管理流程与接入技术,推行“定长皮线光缆使用、热熔接续方式、开展包工包料的接入成本定额管理;实施事后对标分析,以各本地网的装移修机工单数量为依据进行单用户装机定额对标分析,加强对标异常装维工单核查,通过上述措施,客户接入成本费用定额较前期同比下降20%;二是优化维护成本管理,实施技术瘦身,利用4G网络的SDR技术,将现网2G老旧无线设备进行替换,减少维保和维修量,进行光改号线资源清理与整合,逐步清退LStp设备,建立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对接,加强业务过程管理。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思路篇7

关键词:财政应用支撑平台;信息系统;政府财政管理

2002年初,国务院决定将财政部规划建立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定名为“金财工程”,并把“金财工程”列为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个重点工程之一。

平台是财政部实现中央到地方的数据传输通道、数据采集通道,是实现财政业务数据“三级贯通”的基础;平台不仅仅是数据标准,也是财政的业务标准,对相关财政业务的流程、规则、管理方式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和梳理,它覆盖了预算指标生命周期全过程的预算指标类账户及控制机制,可支撑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的全过程业务;平台具备可扩展性,是数据集成的标准化工具,通过平台可以实现不同业务系统间的数据传输、系统集成;平台还具备前瞻性,可以支撑未来财政业务的发展。因此平台依然需要建设。

1平台的建设背景

1.1平台建设的业务背景

为了满足财政改革和管理工作的需要,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组织开发和实施了部门预算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工资统一发放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确保了各项财政改革的顺利推进。从全局来看,系统建设缺乏一体化设计思想,各自为政,导致了信息系统“不统一、不系统”,具体表现在:⑴数据口径不一致,不能保证业务数据的一致性。⑵业务流程不通畅,影响了工作协同及预算管理和执行信息的追踪和回溯。⑶信息共享程度不高。⑷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不高。

1.2平台建设的技术背景

现行财政业务系统繁多,各系统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架构、技术路线、数据标准、编码规范,而导致:⑴系统之间衔接困难,整体可扩展性差,不便于升级改造。⑵系统可重用性差,造成重复开发、浪费资源。⑶系统全局自动化程度低。⑷系统集成度低,导致硬件重复性投入过大。

1.3财政应用支撑平台的诞生

为解决目前财政信息化建设中的诸多问题,财政部提出了基于应用支撑平台构建大系统的建设思路。

从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律和国内外信息化建设实践看,信息化建设必然经历一个系统从独立到整合、数据从分散到集中,业务从割裂到协同的过程,财政信息化建设也不例外。

2平台介绍

2.1平台的概念与作用

财政应用支撑平台是一个集中业务数据的数据平台、处理财政业务的业务平台,同时也是统一技术标准的技术平台。平台是数据标准、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的承载体。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建立在业务系统之下的集成工具,也就是说业务人员在操作相关业务软件时并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它却可以默默地将各个业务系统有效地关联在一起,实现数据统一、互联互通等等。

平台作为财政业务管理和业务系统建设的底层技术支撑,可以形象的从以下几方面描述:⑴平台就像一个“翻译器”,将原本“互不相识”的业务数据,按照《财政业务基础数据规范》的要求进行规范统一,为业务数据共享和系统互联互通奠定基础;⑵平台也像一个“多功能插座”,现有系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插头”接入平台实现整合集成,新系统可以在其之上快速搭建,为构建一体化财政业务管理系统提供技术手段;⑶平台是一个集中共享的“数据中心”,将财政核心业务数据在平台内高度集中,形成财政数据综合利用和统计分析的重要数据源;⑷平台还是一个信息交换的“交通枢纽”,提供财政与同级单位间以及上下级财政部门间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为实现财政系统的业务、数据贯通创造有利条件。

2.2平台的建设目标

⑴支撑完整预算。平台支撑完整的国家预算、预算管理、预算执行、财政决算的全过程。⑵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采用应用层、驱动层、数据层三层结构的设计思想,建设在平台支撑下具有相对稳定和可扩展的财政大系统。⑶以一体化和一致性追求有效性、规范性、安全性和更高程度的自动化。实现一级财政一个会计报告主体、一本总账、一套控制机制、一个数据平台、一套编码体系;支撑预算指标、计划、支付的一体化控制,实现预算指标的控制级次可灵活设置,不同的指标允许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⑷平台作为标准的载体,实现横向与纵向的数据交换平台支持与部门、预算单位、地方财政、银行进行数据交换和查询对账。

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思路篇8

关键词:铁路建设;资金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如何加强铁路建设资金管理,及时解决资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节约建设成本,加强投资控制,多方面筹集低成本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维护建设资金安全,是每一个财务工作者及建设管理者都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铁路基建财务包含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但是其核心内容是铁路建设资金的管理。如何加强铁路建设的资金管理,及时地发现铁路建设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的针对具体问题找到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一系列问题是铁路建设的资金管理必然要面对和必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铁路建设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1、铁路建设资金存在运营效果差的问题,从“质”的角度分析

铁路建设的施工单位属于露天作业和项目制施工,往往因为紧张的资金无法完全运用到铁路建设中,造成资金安全系数低的问题,这是由于管理不当容易出现资金挪用和贪污的现象,说明资金的使用存在较多的不安全因素。有些资金使用效益差,运营效率低下,沉淀资金量大,资金拨款环节较多,影响了资金的正常使用和运营效益,而且由于铁路受规划影响较强,企业无法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决策的效果不好,造成很多的经营存在一定的失误,降低了铁路建设的盈利水平,而对产品和人工成本的把握不足也造成了现金的收益低下。

2、铁路建设资金存在筹资难题,从“量”的角度分析

筹资的弹性下降,从铁道部的数据分析,其2011年预计投入资金7000亿元,而其2007-2010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2.43%、46.81%、53.06%、58%,资产负债率的逐年攀升,预示着铁路系统内的企业的负债较多且其筹资的方式和数额范围弹性正在下降,这将成为未来铁路企业的资金管理风险之一。筹资的成本上升,这将给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和盈利能力提升造成较大的难题,而且不断上升的贷款利率也表明企业的筹资成本将会不断上升。

二、铁路建设资金管理存在风险的主要原因分析

1、铁路建设单位的主观因素

第一,很多铁路系统企业,虽然有内部控制和内部审查的基本制度,但是缺乏内部审查的独立性,审查工作多是表面文章,流于形式,很多应该被及时发现和及时解决的问题都被日积月累的扩大化了,根本无法有效的应对项目制的企业资金管理难题。其次,在铁路建设企业内部,有很多财务工作人员对财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资金控制的意义重视不够。而由于现在铁路基建面临的各类审计、检查繁多,几乎占去了财务人员大半的工作精力,容易产生厌战情绪,对积极配合各类审计、检查人员对于资金的审计、检查力度不够,很容易造成资金管理的种种漏洞和问题。另外,很多的员工素质不高,缺乏足够的市场化经验,创新思想受限,造成其工作思维受限,很多员工也不愿意尝试新的方法,不愿意承担创新失败的责任,一想到筹资就想到银行借贷方式,造成其筹资方式单一。

再次,在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上也有很多的问题,有些事情没有按照必要的程序进行,这是极有可能造成一定的问题。

2、铁路建设的资金管理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外部环境

第一,铁路建设是国家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很多社会问题以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需要政府大力扶持的鲜明特色。铁路企业无法自行的进行各方面的调整。这是又一个加大铁路建设资金管理风险的因素。第二,我国的信贷市场也对铁路建设的资金管理表现出强大的压力,资金筹集受到了来自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今年以来呈现货币紧缩的趋势愈加明显,使得国内货币流动性的下降,加剧了目前铁路建设资金管理风险的因素。第三,物资市场伴随着信息传播的加快以及物资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的铁路建设原材料便会受到国际物资市场的影响。铁路建设又很依赖这些物资,因此很容易会受到物资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三、铁路建设资金管理规避风险的策略

1、基于VBm的财务规划

财务规划在VBm运用的前提。财务规划的目的为了确保企业的资源能够恰

当地用于有竞争优势的每一个领域,但财务规划之前得先明确目前企业中哪些业务模块是创造价值的,哪些业务模块是减少价值的,哪些业务模块是必须的,哪些业务模块是可以舍弃的,只有先明白这些,才有可能把资源投向哪些最能创造价值的业务模块,并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2、基于VBm的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VBm运用的结果。是绩效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企业绩效管理的内容包括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绩效评价的实施、绩效指标体系的改进等环节和步骤。要想真正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能力、保留好的员工,要靠公司更多人文关怀。经常与员工保持无障碍沟通,了解员工的基本需求,真正对员工提供帮助、辅导、培训,使其能力不断提高,通过员工的自我发展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正确利用价值管理的评价,能对促进公司发展、人员能力的提高和公司文化的积淀产生深远的影响。

3、基于VBm的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是VBm运用的关键。在基于价值创造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的价值创造链,分清楚哪些资产创造价值,哪些资产不创造价值,哪些资产在减少价值,从而进行有效的组合,利用资产组合和流程运作,发挥资产最大的效益进而创造价值。建立财务风险的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防范资产风险。比如公司在全面总结7S管理、创星级it企业、产品管理的经验基础上,将精细化管理与价值管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益价值”管理模式,以降低损耗、创造价值为着眼点,以规范企业管理,建立以精益思想为核心的持续改善系统,全面提升公司经营效益,加速人才培养和建立更加系统的公司文化。

4、基于VBm的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是VBm运用的重点。基于VBm的财务决策将关注焦点集中在战略上,有利于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价值创造理念,提高管理决策水平。

5、端正认识,提高重视程度

相关人员要有意识地提升其员工对财务,尤其是对资金管理风险防范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员工应该主动做好、支持、配合企业的财务工作和审计工作。对于从事财务工作的员工,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充分了解在自己的岗位上应该干好哪些本职工作,提升其岗位自豪感和职业道德感,保证其能够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也要让审计员能够独立客观地审计。对非财务岗位的员工,要让他们提升主人翁意识,从制度入手,加强宣传教育,让这些员工明白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由领导和一把手开始,提升非当两项功能由一个部门来完成时,错误和舞弊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例如采购和付款就是不相容功能,如果由一个部门来完成难保不发生上手其手损公肥私的情况出现,不相容的职务必须相分离,即所谓的“不相容功能作业分离原则”。

结束语:

本文着重阐述了我国的铁路建设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风险以及解决这些风险所需要采取的防范措施。加强铁路建设资金管理,及时解决资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节约建设成本,加强投资控制,多方面筹集低成本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维护建设资金安全,是每一个相关工作者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铁路基建财务包含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如今我国的铁路建设资金管理模式日趋完善,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郭强.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模式应用研究[J].时代金融,2014年

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思路篇9

关键词: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

建设规范的工会财务会计管理目的就在于促进各级工会组织切实重视和改进并完善工会的基础会计行为,逐步规范财务会计管理,从而促进各级工会组织管好、用好工会经费,保证资产、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效益最大化。2013年5月2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修订并颁布实施了《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经过三年多的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各级工会组织的财务会计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制度化、常态化、长期化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同时由于各地工会组织对财务会计管理规范的重视程度不同,管理能力不同,各级工会组织在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对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的新思维

关于建设规范化的财务会计管理,绝大多数工会组织把研究重心放在了剖析规范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寻构建规范化的工会财务会计管理的主要途径等方面,而忽视了对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的内涵以及“道德”“规范”“法律”之间的关系,殊不知这也恰恰会影响到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实施和成效。(一)何为“规范”规,即尺规;范,乃模具。对于规范的含义,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和理解。规范可以是名词,释义是明文的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如“管理规范”“道德规范”;还可以作为动词,释义是按照事先规定的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使某一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如“规范管理”“规范操作”。综合多方面资料,结合当前国家对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可以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各级工会组织要想实现规范化建设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的财务会计管理中落地生根,并将之固化到全体工会组织的财务会计人员心中,最终形成规范化的标准和行为指南,各级工会组织的财务会计管理者必须对“规范”的含义和内容重新认识,重新定位。简单地说,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规范就是责任,就是使命,就是担当。只有实现思想规范化,才能做到行为规范化;只有实现财务规范化,才能实现会计规范化;只有实现顶层设计的规范化,才能实现下级执行的规范化。归根到底,思想的规范化才能引领行为的规范化。而思想的规范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需要高尚的道德、纯洁的心灵、坚定的信仰(信念)、顽强的意志力、社会舆论的引导与监督等方面共同发力才能真正实现。因此,作为各级工会组织的财务会计管理者,必须树立“规范”问题的新思维。(二)“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对于“财务”与“会计”关系的认知也会影响到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组织实施。通俗地说,财务就是资金的收支运动;会计就是主要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借助于一系列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连续、系统、综合地核算和监督,提供系统的经济信息,对财务活动或者资金运动实施监督和管理的手段。“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可以描述为:财务是会计的内容或对象;没有财务活动的发生,就没有会计的存在;会计是对财务的核算与监督,也是对财务的管理服务。基于财务与会计紧密融合的关系,二者组合为“财务会计”。(三)“管理规范”与“规范管理”的关系很多人对“管理规范”与“规范管理”之间的关系认知是错误的,这就必然影响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组织实施。“规范管理”是动词性短语,“管理规范”是名词性短语,二者有明显区别。“规范管理”是实现“管理规范”的手段、措施、路径;“管理规范”是“规范管理”的目的、结果、标准[1]。(四)“道德”“规范”“法律”的关系除了以上三种关系,还必须辨别清楚“道德”“规范”与“法律”三者之间的关系。“道德”对“管理规范”的作用和效力最强,是人们品质修养达到一定高尚境界、发自内心的一种自我行为约束,是经济社会中规范人类行为的最高行为准则与规范,其最显著特点是高度的自律性。现实中,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很多人的道德水平尚未达到高度自觉的境界。因此,目前来说,“道德”对“管理规范”的作用和效力尚不能完全显现。“规范”即“规范管理”的简称,也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管理规范”的作用和效力介于“道德”和“法律”二者之间,其特点主要体现在行政上的强制性和某种程度上的自律性,但其强制性要略逊于法律,其自律性则远远地逊色于“道德”。“法律”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按照一定法定程序批准和颁布的、人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遵守的最低行为准则与规范,是人人不能触碰的“高压线”,其对“管理规范”的作用和效力主要体现为严酷性和强制性。纵观“道德”“规范”和“法律”三者对“管理规范”的作用、效力及特点,“道德”是温暖的,“规范”是中庸的,而“法律”是冷酷的。在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进程中,“道德”“规范”和“法律”三者一个都不能少,必须共同作用才能完成。“规范”不能替代“道德”,更不能替代“法律”,但“规范”能吸纳自律性“道德”的大爱和人性的温暖,能适度地抵消强制性“法律”的冷酷无情和负面影响,其作用和效力是“道德”和“法律”无法替代的。工会财务会计的负责人和从业者不仅要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制定并严格遵守各项财务会计管理规范,而且要敬畏财经方面和《刑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二、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实效分析

为了提高对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有必要对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实效进行分析,从而构建规范化的财务会计管理规则。(一)实现会计的目标工会财务会计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其目标是通过对工会事业的各项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提供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为改进和加强工运事业服务。一是反映各级工会组织在工会事业中的财务状况、经费收支成果;二是反映各级工会组织对工会会员、上级工会和政府委托的工会经费的收、管、用的效果。会计基础规范是各级工会财务工作的核心工作。规范财务会计管理,必须从基础财务会计工作抓起,要抓住这个“牛鼻子”不放松。从对各级工会的财务会计管理现状调研看,不少基层工会财务工作仍十分薄弱,存在原始凭证随意丢失、不按规则装订和保管、凭证的填制不规范、账目不清等现象。这样的财务会计工作很难做到为工运事业服务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是整个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务必引起所有财务会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规范工会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是工会法和工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赋予各级工会组织财务会计管理者的神圣使命和责任。工会经费寄托着各级政府的关怀与支持,关系着职工的生存、发展、改善和提高;工会经费的收缴、管理和使用好坏必须通过工会财务会计提供的真实信息予以反映。因此,只有规范管理工会财务会计工作,才能提供工会经费收、管、用等方面的真实的财务信息[2]。这既是各级政府和工会组织进行工会经费管理决策的需要,也是维护和保障全体工会会员及其家属基本权益的需要。27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完成工会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6条规定: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我国工会组织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工会组织,不仅严格维护全国职工的合法权益,而且还要肩负着政府和全国所有职工的重大历史使命———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的良好秩序、经济的持续发展。各级工会只有按政策规定及时足额收缴经费,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只有按工会法和政府制定的政策以及专项经费的用途用好资金,才能使工会的有限经费充分发挥出最大效益。而这些信息完全可以通过工会财务会计的载体———账、报表等形式予以反映,这些会计行为也要得到有效监管。只有规范管理工会的财务会计行为,才能真实地考评各级工会组织在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职责的履行情况,反映经费的收缴、使用和保管情况。为各级工会组织履职尽责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也是保障工会职工合法权利的需要[3]。如果财务会计工作不合规,财经纪律松弛,账目管理混乱,这样的工会组织很难想象能够完成政府和工会职工委托的使命。(三)履行工会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会财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具备基本的会计职业规范,如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同时,还要严守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圆满完成各级工会组织交办的工作任务。工会财务人员是工会财务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完成者,会计基础工作是其从事会计工作最直接的对象。要认识到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不仅是规范工会财务会计管理的最基础性工程,而且也是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不仅是各单位的内部管理行为,也是社会的管理行为。在对某市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中,不少基层工会财务人员均存在不按《会计工作基础规范》和《工会财务会计规范》的规定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原始凭证随意丢失等现象。因此,要清醒地认识到会计基础薄弱最终必然会导致财务混乱和会计信息失真,这不仅仅会损坏工会财务会计队伍的形象,而且会诱发财务人员犯罪,从而给工会行业的财务工作、甚至国家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对工会财务会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坚持制度化,能有力地促使工会财务人员提高个人业务素质和会计工作水平,从而顺利地完成各项财务工作。因此,工会的财务会计人员是规范化建设的最直接受益者。工会财务人员应自觉地学习和领会《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等法规制度的各项规定和精神,吃透和掌握各项政策方针的真正内涵,正确地熟练处理各种工会业务,把自己的良好品质和精湛的业务技能充分施展在平凡的工会财务会计工作岗位上。

三、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路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工会财务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各级工会组织的实际情况,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主要路径体现为三项工程。(一)基本工程:摸清家底,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具体要求,做好具体工作部署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组建由专家学者、各级工会财务管理人员、政府审计部门的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等人员组成的调研队伍和调研组,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其次,要做好调研人员调研前的培训学习和纪律要求,特别要重点强调调研的必要性,不仅要查清工会财务会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且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改进,从而达到规范的目的。再次,要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具体实施步骤以及各项预案,做到有备无患;最后,要召开市一级的所有工会组织的财务会计管理者的调研前会议,传达调研的目的、要求、纪律和方案的组织实施。(二)核心工程:狠抓学习培训,着力提升工会财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学习培训是提升财务会计人员业务技能的必经之路。各级工会组织务必要重视学习、常抓不懈。首先要明确学习和培训的内容。建议学习和培训《工会法》《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工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规范》等等。通过学习法规和规范,不仅可以提升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和业务素质,更重要的是让其要明白,规范和制度是约束和抑制犯罪欲念的“牢笼”、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只有敬畏才能严格遵守。其次是制定灵活多样、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比如组织各个县市工会、基层工会组织等等不同级别的财务人员的知识竞赛和辩论赛;条件允许的,可以利用政府管理的媒体,在全37赵健: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问题探讨市进行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普及宣传和学习。最后还要对学习和培训的结果进行公示,做好组织验收,实行严明奖罚,并和各级工会组织的下拨经费挂钩,与各级工会组织领导的政绩、业绩甚至经济利益挂钩。只有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不搞形式、不走过场、脚踏实地、细致入微地抓学习和培训,才能使规范化建设不再是梦想。(三)实质工程:加强财务管理,狠抓责任落实强化财务管理、狠抓责任落实关键在于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包括财务机构和人员的建设、财会制度的建设以及标准业务流程的建设。2.建立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用制度约束权利和行为,把权利和行为关进制度的牢笼,才能保证财务会计管理行为的规范化。财务会计管理规范的制度建设实现规范化,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必须建立适应本级和本地工会组织的考评激励机制的办法,充分调动各级工会组织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应着重以下三个方面建设:考评范围和标准的建设,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的建设,最后是实行责任追究的建设[4]。各级工会组织在社会经济事业发展中的责任越来越重要,迫切要求加强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永远在路上。

作者:赵健单位:焦作大学

参考文献:

[1]贾永江.关于推进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工作的思考[J].中国工会财会,2011(5):15-16.

[2]易佩富.刘友勇.四举措推进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J].中国工会财会,2011(1):32-33.

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思路篇10

一、厦门金龙财务信息化及其发展

(一)客车行业财务信息化特点客车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决定了客车行业财务信息化路径有别于其他行业。客车行业是指生产和销售旅游、公交、客运汽车为主的行业,属于制造行业,该行业生产流程长,成本控制要求高,成本核算复杂。同时,客车行业的采购和销售特点,与一般机械制造业又有着显著差别,受市场需求和宏观经济变化影响比较明显,在产品销售市场的开发和竞争上,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客车行业订单式生产,客制化程度高、交期短的生产经营特点,决定了客车行业财务信息化的特点:一是成本核算是采用分批法核算,按订单归集材料费、以实际工时分摊制造费用,对订单Bom的准确性依赖度高;二是资金供给主要采用票据融资及无息负债;三是销售回款采用车辆按揭、信用证、信用分期及款到发车的形式;四是随着海外销售的增加及国际金融环境的恶化,特别是敏感地区结算途径的受限和外汇汇率风险的加大。决定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核算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营扩展的需求,借助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工具是企业进行快速评估和决策的必备手段,也是企业持续经营绕不开的途径。客车行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产品价格、产品配置、交期满足能力、融资条件等因素成为获得订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公开招标采购的日益普及,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和报价依据已无法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往往因信息掌握不全出现高估或低估订单成本的状况出现,产生丢单或订单严重亏损的事件发生。因此,主流厂家都先后开发和使用各种eRp工具以解决企业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

(二)厦门金龙财务信息化发展概况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厦门金龙”)成立于1988年,作为国内客车制造业的龙头企业,自1998年开始就逐步进行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最先使用的是利玛财务软件。随着业务规模的发展,2006年财务核算模块引入了金蝶eRp软件及自行开发的KimS物料管理软件,自此财务信息化建设逐步迈入快车道。2009年,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经营规模需要,整合公司信息化平台,建立集成、统一的管理信息平台,从而更好地为协同销售、计划、物流和生产提供支持,并增强财务对业务运作的监控能力,公司梳理规划与周边系统的关系,包括KimS系统、pLm系统、oa系统、meS系统、订单管理系统及售后备件系统等,实现了基于意向订单管理的生产计划和供应计划的管理,迅速开展了系统的升级改造,上马了国际领先的Sap&eRp,并于2011年10月实现一次性成功切换及运行,经受了第四季度生产高峰期对系统的压力测试,保证了公司产能连续刷新历史记录对系统的考验。

二、厦门金龙eRp系统升级改造思路及主要变革点

Sap作为管理软件龙头老大,是eRp思想的倡导者,Sap以其强大的功能、高度的集成性、灵活性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比较显著的作用。它不仅在财务子系统内部集成,同时也在系统内所有的模块之间集成,使会计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得到充分集成,从而使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财务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从而加强资金流的全局管理控制,实现财务一体化的管理系统。厦门金龙基于适用性及先进性的考虑,聘请iBm咨询管理公司进行Sap的导入及公司流程的梳理与再造。

(一)厦门金龙eRp系统升级改造思路厦门金龙汽车公司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范围可控、确保成功”的原则,启动eRp系统并对其进行升级改造,总体思路是:对信息化系统借鉴同行业最佳实践经验,构建统一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业务和管理成本以及日常运营和决策风险,并为公司业务持续发展及后续的信息化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厦门金龙eRp系统的升级改造主要变革点厦门金龙汽车公司对eRp系统的改造,主要有如下八个变革点:构建以整车意向订单驱动的供应链及财务业务一体化运营管理体系;结合行业特点和最佳实践,重点应用Sap系统的标准功能,通过适当的客制化开发定制,构建有客车行业特色的、以销售意向订单驱动的供应链一体化和财务业务一体化的eRp管理平台,规范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将以eRp项目一期作为整体信息化建设的起步,解决核心业务需求,力求试点项目风险可控、按时按质完成,并为后续项目推进奠定基础;建立规范的数据管控体系,建立可复制的数据架构(正向Bom、模块化可配置化Bom),满足企业对于财务和业务数据集中管理的要求,提升数据质量,为管理层决策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工作作风的转变,通过有效的知识传递,培养出更多既精通管理理念、又熟悉业务流程,同时具有信息化应用能力的骨干队伍;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通过Sap强大的跨部门集成平台,使公司的财务角色和关注点从账务处理快速转为以优化业务为中心。从采购入库到材料消耗、整车入库、销售等时时集成到财务模块,确保在整个采购生产销售链条中,财务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翔实准确的数据支持,将财务从记账出具报表等传统角色抽身出来,转为通过数据分析、监控发现业务异常,从而协同各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弥补管理上的漏洞、优化业务流程;Sap的计划成本体系帮助财务在工单下达前就可以进行整车生产成本的估算,在生产过程中可时时进行成本分析,及时发现投料异常情况以反馈物流、生产进行调整;通过月末生产订单的结算以及物料帐的结算,财务实现将采购、物流配送、生产等各环节产生的价格差异进行高效的追踪还原,例如,原材料的采购价差可经物料帐还原到整车的销售成本,确保了财务实际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eRp系统为厦门金龙打造拥有多角度、全方位的业务透视能力的分析平台,其中获利能力分析以销售凭证为基本单元归集各项分析指标,通过多维度各种指标的分析,帮助金龙快捷准确地挖掘最有潜力的市场、产品、客户,发现获利薄弱的产品类型,持续地推动盈利能力的提升。既为实现业务员、市场部以及营销管理系统的绩效考核提供充实的数据,同时为经营决策提供翔实的数据基础。从传统的考核销量、销售收入,过渡到考核订单利润、订单质量、以及订单的标准化程度。财务电子报销系统的上线,通过网上办公系统,员工可自助在网上提交报销申请,按权限管理办法进行签批,并结合预算管理,实现费用管理在先,员工和主管随时了解报销进程及预算使用情况。结合会计凭证自动转换及银企直连、银行对账系统功能的实现,极大减轻了会计人员在Sap的工作量,同时减少了现金管理风险。

三、厦门金龙财务信息化发展思路

厦门金龙将以建立高效集成的信息化系统和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体系作为公司财务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并从系统改进、业务平台、功能扩展三个构面进行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具体来讲,就是开展好如下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信息化系统平台构建适应业务发展的信息化系统平台,建立总线结构和数据交换平台,提高系统易用性和稳定性。改良与优化现有业务流程,为配合战略运营服务,为生产提速、质量提升、精细管理服务,并对eRp系统功能进行内部深化和外部扩展,实施DmS/Qm等新功能,扩展到其它子公司和制造部,初步建立eRp系统的运维体系,从而形成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并支持持续创新优化的良性循环。

(二)完善与提升报表分析体系,由执行层向决策分析层过渡初步形成一套以业务报表和业务分析为基础,多维分析、统计分析、财务整合和利润模型为中间层,形成公司层面的报告及计分卡,并提供决策层简捷有效的管理驾驶舱,为快速决策提供思路清晰、界面友好和操作简单的管理工具。

(三)建立绩效评价体系通过eRp建立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的各项绩效评价体系。也即,从客户市场、运营分析、劳动成本管理以及财务分析四个构面对公司的运营指标和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具体包括整机盈利能力分析、配件盈利能力分析、库存分析(eCC)、采购分析、事业部绩效分析(eCC)以及产品成本分析(eCC)等。

(四)结合运用Sap&eKp系统软件借助Sap&eKp系统软件的结合运用,进一步摆脱财务人员以记账、核算为主的基础层面的操作,通过与前端业务的高度集成,提高核算速度,通过架构的多元化、多角度和全方位,使得核算更加贴近业务、贴近市场、贴近客户并提高核算的精准度,促使财务人员更多地关注于财务管理及业务层面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为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将企业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措施嵌入Sap&eKp系统,实现系统自动控制,减少经营风险和管理成本。具体包括根据标准值的设定进行控制与警告、根据项目计划进行费用支出控制和根据合同付款条款进行付款或费用支出的控制,并通过系统设置权限,使操作与查询层面得到数据范围和审批控制,设定签字权权限审批规范,对费用的支出、合同的签订,通过上一级审批方式进行控制等。

参考文献:

[1]王锴:《从会计电算化到财务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