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1:01

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篇1

【关键词】职工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八荣八耻

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是啊,面对就业的压力,知识的日新月异,技能和实际能力培养已被提到空前的高度,职业道德的培养却被看作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熟不知,古人把道德教育看作立身安命之本。《大学》中开篇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条纲领,实际上是指人的道德修养的三个层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说,从天子到普通百姓,一律都要把搞好自身的修养作为根本。儒家认为,只有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达到“贤人”、“圣人”的人生境界。为此,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修养的方法,如学习、自省、自讼、慎独等,以此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达到人格的完善。

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及其理论虽然不一定全部合理,但是有些对我们今天仍然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快节奏,多信息,变化快,人们为了竞争上岗,对技能、对外语比较重视。相反,一些人对道德理想、信念、人格注重的较少,甚至不屑一顾。因此,在物质利益、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下,常常导致自我迷失,精神空虚陷入犯罪的深渊。所以,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完善人格,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不同职业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从事的职业活动种类也越来越多,职业活动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职业生活只有具有一定的秩序,人们才能安居乐业,各尽其职,各显其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例如,教师必须具备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师德;医生必须具备救死扶伤的医德;军人必须具有听从指挥、勇敢作战的道德等等。总之,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操守,怎样才能使每个从业人员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粗浅看法:

一、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我们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古老文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概括为:(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孔子曾说:“孝悌也,其为人之本欤!”。就是说,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是人的根本,是道德的核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把这种尊老爱幼之心推广开去,社会就会变得和谐,有了和谐社会才能发展进步。“香九龄,能温席,孝与亲,所当执”,讲的就是东汉的黄香,年仅9岁,事父尽孝,冬天给父亲暖被窝,夏天给父亲扇枕席。他常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后来,他做了地方官,不负众望,为地方百姓做了很多好事。(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中华民族是一个好学上进,自强不息的民族,在这方面有许多优良传统美德。中国古代立志勤学的名人很多,如人们熟知的“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等等,都生动的描述了立志成才的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坚持自学,最终成就事业的感人事迹。在当今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立志勤学,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学习中要有如琢如磨的治学精神,切忌浅尝辄止,不求甚解。(3)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和行为规范。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在他看来,国家的朝政,如果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是站不住脚的。现在,国家又把诚实守信作为公民的道德规范。今天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我们要大力倡导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以信待人,以信取人,以信立人的美德。

二、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这就明确的肯定了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49年9月8日,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后来又进一步阐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对为人民服务又赋予了时代内容。邓小平同志强调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始终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从而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进入新世纪,对“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作了深入地阐述,指出:“只有把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切实做好了,我们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无往而不胜。”从一定意义上说,同志“三个代表”的根本精神,就是为人民服务。这充分说明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刻道理。在生活中人人都是服务者,同时也是接受服务的对象,你在为他人服务,同时也享受着别人对你的服务。这就是列宁所讲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从三个不同层面,阐述了在社会主义经济的条件下,对“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要求,赋予了崭新内容,提出了明确的价值导向和道德要求。当然对不同层次的人群要有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

三、与时俱进,深入贯彻学习“八荣八耻”

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医疗版权所有卫生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基本理论、职业道德和卫生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白求恩精神、郭春园精神和抗击非典精神,增强抵制不正之风的能力,端正医德医风,提高服务水平,促进我院今年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工作目标

一是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解决一手硬、一手软,重医疗、轻医德的问题。

二是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素质,使广大医务人员努力做到:政治合格,牢记宗旨,践行“三个代表”,献身卫生事业;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心系人民健康,提高服务能力;勤奋学习,开拓创新,追求技术精湛,争创一流业绩;以人为本,诚实守信,铭记救死扶伤,发扬人道主义;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抵制不正之风,维护我院形象;求真务实,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促进我院发展。

三是进一步规范医疗管理和服务行为,使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就医环境更加温馨,医患关系更加和谐,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四是建立医德医风教育的长效机制,使广大医务人员长期受教育,始终保持白衣战士的良好形象。

三、具体措施。

(一)政治理论教育。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医德医风教育的首要任务。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医务人员,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各项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与学习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政治思想觉悟。

(二)理想信念教育。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开展形势任务和时事政治教育,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和艰苦奋斗精神,引导干部职工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处处从病人的利益上思考问题,始终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三)法律法规教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为基本教材,加强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医务人员熟知卫生法律法规的内容,切实增强法律观念和纪律观念,自觉用党纪国法约束自己的行为。

(四)医德规范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医务人员医德规范版权所有及实施办法》,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教育,弘扬“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牢固树立救死扶伤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同时完善各个层次、各类岗位的医德医风行为规范,使医务人员自觉加强医德修养,规范从医行为,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篇3

关键词:技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困境;对策

一、技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困境

第一,职业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技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职业道德教育理念落后。学校和教师通常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严重忽视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导致职业道德教育在开展中缺乏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课堂活动较少,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没有体现出整体性;第二,教学方法缺乏先进性[1]。现阶段,职业道德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仍然将学生作为客体,自身充当课堂主体,一味的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这一过程中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度,不利于学生对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产生深刻的认知,职业道德教育质量和实效性相对低下。第二,教学体系不规范。技工学校在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及时构建起规范的教学体系,这集中体现在学校并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对教学体系进行构建,导致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无法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现有的技工学校职业道德体系在构建的过程中,是以岗位职业道德、一般职业道德等为核心的,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也无法对企业实际发展需求中的职业道德规范进行掌握,而现有职业道德教学体系内容无法提升学生对此门课程的重视,因此不利于学生养成自我职业道德约束的习惯[2]。在这种情况下,技工学校学生在后期参与工作时经常会出现频频跳槽、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吃苦耐劳能力若等现象,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也具有阻碍作用。

二、加强技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第一,提升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新时期,要想从根本上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技工学习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而是应当努力增加同企业、家庭之间的联系,通过合力加大对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学校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鼓励学生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并通过各种规定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职业道德教师应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对职业道德重要性产生深刻的认知;企业应给予技工学校学生参与实践实习的机会,促使技工学校学生对企业职业道德的规定产生深刻的认知,并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努力有针对性的实现自我提升;而家长也应当积极参与到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来,通过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家访等工作,促使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为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提升技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过程中,还应当及时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职业道德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模式,提升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丰富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岗位教育、班会教育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进行培养;同时也可以通过热爱专业演讲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在社会实践中来检验自身的职业道德;同时还可以同当地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引导学生深入企业内部对企业在职职工的职业道德进行体会,并接受企业给予自身的各种磨练的机会,为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奠定良好的基础[3]。在这一过程中,有助于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职业道德的学习中来,为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全面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规范职业道德教育体系。规范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下,有助于切实提升技工学习职业道德教学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技工学习职业道德教师应积极构建完善的德育评价机制,对学生每日在校学习行为和表现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全年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制定综合评价机制,并将德育评价好技能考核进行紧密的融合,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科学的培养和评价。同时,将某一行业领域内的职业道德作为核心,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进行培养,对该行业领域发展过程中的内部规范等进行全面的介绍,并在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努力创新德育,为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和标准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技工学校还应当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有针对性的构建专门的学习基地,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对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产生深刻的认知。这种工学结合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是对技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完善,有助于提升职业道德教学质量,为人才的全面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技工学校在发展中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性人才,一定程度上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先进技术的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技工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人才的全面发展。新时期,技工学校必须从职业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和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完善两方面入手,加大对人才职业道德的培养,才能够确保人才在长期学习过程中专业技能以及内在修养都得到有效提升,能够在步入工作岗位以后更加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志明,杜卫有.技工学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探讨[J].科技信息,2015(26):318.

[2]陈文兰.加强技工院校职业指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4):199-200.

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篇4

一、精心策划主题方案,周密部署实施方案细节

县国家税务局制定《县国家税务局公务员职业道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会议,于月日召开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安排,制定印发了全系统职业道德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税务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验收评分表、分局积极开展公务员职业道德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分局公务员职业道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项目表,对主题教育活动的时间安排、方法步骤、工作任务细化分解,使职业道德主题教育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

此次职业道德主题教育活动重点强化县及分局国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从宣传、教育、培训入手,以“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为主要内容,以践行“忠诚、崇法、务实、至善”国税核心价值理念为基本标准,“内化于心提境界,外化于形创一流”,加强领导干部官德修养,深化全体干部诚信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公正、诚信、责任、和谐、专业、廉洁”的国税干部队伍,为我局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和开启税收管理现代化新征程提供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保障。

二、组织职业道德主题教育活动,强化职业道德内涵

在县国税局的领导下,在各分局的积极组织下,分步骤、有主题地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实施,设立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动员,开展大规模读书学习活动,组织演讲和征文比赛,参加网上热点问题季度论谈,举行宣誓活动,开展南通国税子文化征集,组织全员职业道德培训,开展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开展结对共建帮扶贫困活动,组织勤政廉政和执法风险教育,开展征集道德诚信小故事活动,畅通建言沟通机制,制订国税干部职业道德考核评价办法,在以上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组织的基础上,对主题活动进行对照,县国税局及各分局对活动自查自评,最后总结活动开展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表扬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涌现出的先进组织和个人。

根据评分制的原则,制定县税务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验收评分表。最后测试出总分。组织奖,竞赛奖:。单位在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中成绩突出,被推荐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的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达到了县国税局加强全县国税干部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求,确保全体干部工作在岗、在行、在状态,使思想作风有新跃升、能力素质有新提高,公正廉洁有新形象,国税工作有新发展,社会满意有新成绩。

三、职业道德主题教育活动,弘扬国税品质核心

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在县、分局国税干部中大力弘扬了“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的公务员精神和“忠诚、崇法、务实、至善”的国税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了国税干部职业道德水平;切实增强了公务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杜绝和克服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强化全员目标责任和绩效考评制度,严治“庸、懒、散”现象,营造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的干事氛围,确保全体干部工作在岗、在行、在状态,使思想作风有新跃升、能力素质有新提高,公正廉洁有新形象,国税工作有新发展,社会满意度有了新提高、新成绩,以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四、在县国税局的指导下,分局实践活动丰硕成果

(一)提高了职业道德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能力

分局在县国税局的指导和统一部署下,积极开展国税干部职业道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地促进分局国税干部更好地服务纳税人、奉献社会、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提升分局国税干部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开创国税税收管理基本现代化新征程。分局专门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分局内部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不断地加强了组织领导能力。

(二)分局内活动氛围浓,工作氛围正

分局按照通知要求和方案实施细则,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职能,制定实施方案,细化活动内容、明确要求。积极开展有自身特点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注重把教育实践活动融入中心工作,体现到各项业务工作中去,从具体事情做起,从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落实活动要求,保质完成各项任务,推动活动有效开展。积极开展干部读书笔记、主题征文活动资料,干部宣誓、主题演讲比赛、勤政廉政教育和自选创新活动项目开展情况的视频录像和照片,全员培训活动的方案、干部参训率、考试合格率等台帐资料。不仅牢固了基础知识,增强了业务熟练度,创新了服务意识,更重要的是使公务员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职业道德和活动参与意识。得到各级各部门的认可,职业道德建设成绩显著。

(三)分局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各方面得到锻炼

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4-0071-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群体凸显多样性、个性化的特点,他们不再是同质性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已从第一代农民工分化出来。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新生代农民工首次外出打工的平均年龄低于25岁,是介于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过渡性的农村流动人口。目前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到生产建设中,逐步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其自身竞争力,影响我国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因此,加强这一群体的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那么,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道德素质现状,高职院校能否有所作为?本文主要就该问题进行初步探究。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

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有了普遍的提高,基本上达到初中毕业、少数接受过高中教育。但职业技能仍然有所欠缺,大多仅在工作后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技能培训简单,适应面窄。这一代农民工受到转型时期社会的影响,新思想、新思维不同于上一代农民工,具有新时期青年逆反的共性。进城打工的目的发生变化,渴望“市民”身份,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不能与城里人一样享受普遍意义上城里人能享受到的福利;心理承受能力差,社会阅历浅,抗挫折能力差,在残酷的社会竞争面前其缺乏竞争力。长远目标模糊,没有对自己很好的定位,追求目标简单。与农村联系日益削减,城市生活是他们的真正向往。可持续发展意识强烈,进城务工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希望能有一番作为,不满足于现状,追求发展。强调受尊重,对自身利益有更高的要求。不再像上一代农民工,对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往往通过一些非正常途径解决,这也造成了不少的社会问题。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道德现状与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取向的功利化,多数进城务工的目的是为了收入,为了自己能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基本上没有考虑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主要是为了自己。新生代农民工诚信意识淡漠,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方面问题较严重,尤其是在工作中表现得较为突出。新生代农民工缺乏敬业意识和责任感。工作中一遇到困难,就想跳槽,寻找轻松、条件较好的工作,但往往事与愿违,游荡于社会中,造成大量的社会问题。缺乏责任感,工作就是为自己。一出现问题,就把责任归咎于他人、归咎于社会。

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缺乏进取意识。没有进行过职业技能培训,大多数是在务工单位进行岗前培训,技能简单、单一。社会大生产的不断向前发展,职业分化越来越细,对其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道德素质凸显其重要性。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集体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努力践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包括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爱岗敬业、艰苦创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的精神。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重要途径,素质是方方面面的集合体,特别是职业道德建设。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道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和关键所在,通过职业道德建设带动整体道德素质的上升。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道德建设是适应城乡统筹改革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道德建设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

三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道德教育,高职院校必须有所作为

1.高职院校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中应肩负起职业道德教育职责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每一个人都有全面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学校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资源之一,应负起自己的社会职责,发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三大任务之一,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而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职业培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农民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量的农民工需要进行职业培训。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有利于拓宽劳动者就业渠道、有利于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高职院校在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的同时也可以兼顾职业道德教育,将农民工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培训过程中,发挥对农民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2.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更有利于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道德教育

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与社会一般培训机构比较,教学设施更加完善、教学设备更加先进、师资队伍更加强大、培训经验更加丰富、实训条件更加良好,为高职院校面向社会开展教育培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不同于一般社会培训机构,仅仅是技能的培训,在培养技能的同时也注重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同时,高职院校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也会发挥其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在培训过程中对农民工的职业素养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对农民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3.高职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当前教育改革面临贫富差距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又要应对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需要统筹考虑、科学规划。面临世界变化未知的经济形势与国内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高职院校应抓住机遇、贴近社会现实并与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相结合,从学历教育的一元化体制中挣脱出来,向多元化、多层次教育发展,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当今许多国家都积极致力于这方面的改革实践,把大学作为主要依托,建立以大学为轴心的教学、科研和生产联合体。我国的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将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与企业的用工需要相结合,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吸收并使用政府和企业提供的资金,为不断提高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4.开展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有利于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是劳动力市场的迫切需要,市场潜力巨大。高职院校进入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市场可以利用自身的教学条件建立集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职业培训基地,成为学校新的经济点,为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此外,高职院校开展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区别于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方式,在技能培训的同时会更加注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改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道德现状,有利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解决就业压力、为企业培养实用人才、为个人提升自我价值,从而增强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篇6

一、加强教育,提高广播电视工作者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

加强新闻从业人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是提高新闻从业人员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明晰新闻工作者立场、观点和为谁服务的关键问题。《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的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了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支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要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努力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认识世界,积极对待人生,正确实现个人价值。在新闻采编过程中,自觉做到不为利所累,不为名所困,恪守清正廉洁、敬业奉献、诚实公正、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坚决杜绝各种有偿新闻的行为。严禁利用采编报道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和接受可能影响新闻报道客观公正的宴请、馈赠以及向采访报道对象或利害关系人索取财物,严禁新闻从业人员从事与职业有关的有偿中介活动和经商办企业以及在无隶属关系的其他新闻单位或经济组织兼职取酬,切实维护新闻单位良好的公众形象。

二、倡导和培育广播电视工作者优良的道德品质

优良道德品质是新闻工作者修养中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因为作为一个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终日活动在社会上,生活在群众中,周围有千万双眼睛盯住你,你是广播电视的代表,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在社会上或群众中产生好或不好的影响,为了爱护好广播电视的声誉,也为了爱护好新闻工作者自己,一定要把思想道德修养提到日程的主要位置上来。一个优秀的广播电视工作者一定要自尊、自重、自爱。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曾说过:“有了健全高尚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新闻记者应当是社会所尊重的人物,如果是人格上有根本的缺点,就不能算为新闻记者。”一个优秀广播电视工作者,要清清白白写稿,堂堂正正做人。私心是影响新闻工作者的重要原因。广播电视不但要将社会好的一面展示给人民群众,更要将社会的阴暗面揭露出来。写批评报道得罪人,批评哪个部门,再去采访就会遭冷遇。面对这种情况有二种选择:一是少写或不写批评稿件,免得来麻烦;二是坚持党性原则,不怕得罪人,不怕遭冷遇,非把问题弄得水落石出不可,作为一个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如果选择第一种,就会失去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广播电视工作者一定要去掉私心,在多写正面报道的同时,大胆地写批评报道,为群众说话反映群众呼声,对说情者决不让步;其次,这些年新闻商品化日趋严重,我们决不能低估这种错误倾向带来的消极影响,它沾污了新闻工作者的自身形象,直接影响和降低了宣传报道的质量,腐蚀少部分新闻工作者的灵魂,因此,反对新闻商业化倾向,清清白白写稿,堂堂正正做人,已成为当前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倡导和培育广播电视工作者必须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

新闻报道必须反映事实全貌,新闻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新闻是第二性的,有了事实,才有新闻。真实性是新闻报道主要要求,也是新闻学起码的常识。不清楚上面这些就不能当记者,也当不好记者。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在主持《世界报》期间,一再告诫记者要“准确、准确、准确”必须每个人都与报纸联系在一起,编辑、记者、通信员、改写员、校对员,让他们相信准确对于报纸就象生命对于人一样重要。“诚实、真实、准确—忠诚于读者是一切新闻工作者的名副其实的基础。”一个正直的记者,没有任何权利以任何形式弄虚作假。讲真话,让事实说话,是科学的态度,是宣传的艺术,也是记者高尚道德的表现。为真实性而战斗,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庄严职责,不真实,宁可搁笔,也决不违心。

四、建立有效职业道德监督约束机制

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基本理论、职业道德和卫生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白求恩精神、郭春园精神和抗击非典精神,增强抵制不正之风的能力,端正医德医风,提高服务水平,促进我院今年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二、工作目标

一是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解决一手硬、一手软,重医疗、轻医德的问题。

二是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素质,使广大医务人员努力做到:政治合格,牢记宗旨,践行“三个代表”,献身卫生事业;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心系人民健康,提高服务能力;勤奋学习,开拓创新,追求技术精湛,争创一流业绩;以人为本,诚实守信,铭记救死扶伤,发扬人道主义;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抵制不正之风,维护我院形象;求真务实,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促进我院发展。

三是进一步规范医疗管理和服务行为,使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就医环境更加温馨,医患关系更加和谐,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四是建立医德医风教育的长效机制,使广大医务人员长期受教育,始终保持白衣战士的良好形象。三、具体措施。

(一)政治理论教育。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医德医风教育的首要任务。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医务人员,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各项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与学习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政治思想觉悟。

(二)理想信念教育。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开展形势任务和时事政治教育,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和艰苦奋斗精神,引导干部职工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处处从病人的利益上思考问题,始终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三)法律法规教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为基本教材,加强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医务人员熟知卫生法律法规的内容,切实增强法律观念和纪律观念,自觉用党纪国法约束自己的行为。

(四)医德规范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教育,弘扬“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牢固树立救死扶伤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同时完善各个层次、各类岗位的医德医风行为规范,使医务人员自觉加强医德修养,规范从医行为,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篇8

近几年,部分学者开始研究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1][2][3][4][5][6]武晓华[7]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并结合高校的教学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孟卿等[8]对高校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研究;赵磊[9]就高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揭示了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本文通过资料搜集,总结了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在校大学生的职业教育途径,并重点探讨了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课程相结合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土木工程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职业道德教育课

笔者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国内尚没有高校开设专门针对土木工程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课,即使部分高校开设了职业道德教育课,也是面向全校各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具有针对性。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1.高校过多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在国内外多次强调,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这也从侧面表明,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需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2.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讲教师不仅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

(二)企业或基地实习

土木工程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在大学四年中,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需多次进入企业或基地实习。从目前的情况看,通过企业和基地工作人员对工程案例的分析,尤其是对“失败”案例的讲解,具有间接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和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相比,学生更喜欢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学习职业道德知识。但这种途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1.学生进入企业和基地实习的时间有限;2.职业道德知识的讲授不系统,学生只能通过仅有的几个“失败”案例来获得职业道德知识;3.职业道德知识的讲授具有个体性,这主要体现在企业和基地工作人员自身的素养方面。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未来的职业道德观。

(三)专业教师的渗透

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在专业知识讲授过程中,会渗透部分职业道德知识。这种途径不仅可以将专业知识传授好,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将职业道德知识传输给学生。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金融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哈尔滨金融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系统调查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只有约10%的学生是通过这一途径获得职业道德知识的。

二、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融合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可充分发挥和拓展“专业教师的渗透”这一途径,真正将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融合起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又能将职业道德知识深深地烙在了学生心中。以笔者正在进行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为例(班级规模:41人;授课对象:土木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在此简单探讨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相融合的方式,以供各位教师参考。

相比于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这门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课程,笔者制定了“三步走”的方案(如图1所示)。拟通过整个教学过程,重复进行“审问—慎思—解惑”这一过程,使学生逐步建立职业道德的基本观念。

(一)审问

一般来说,土木工程施工的首堂课,为引起学生的注意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专任教师会给学生播放一些国内外著名的土木工程(如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图片或视频。本次课,为能够和职业道德教育有效融合,笔者选择播放一些典型的存在质量问题的工程(譬如:某省投资3.8亿元修建的公路,正式通车才18天,就出现路基沉陷、路面开裂的情况)。

从实际课堂情况看,选择播放这些工程也同样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通过对上课学生的随访(随机抽取20位学生),笔者得出几个结论。1.学生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尤其对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工程,学生普遍觉得“内心很难受”。2.大部分学生都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作为将来的设计、施工、管理人员,我们应该怎么做?随着问题的产生,并经过部分专业知识的讲授,笔者给学生布置一个开放式的题目。如:学生以3-5人为一组,经过一周的时间,通过3-5分钟的时间用ppt汇报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作用。

(二)慎思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组为单位,充分运用学校资源(图书馆)以及互联网,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和学习。这一独立思考的过程,不但巩固和拓展了课堂知识,更让学生明白建筑结构安全的重要性(避免人为因素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

选择一次课,作为学生的汇报时间。从汇报的情况笔者发现:1.学生具备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和填鸭式的教学相比,启发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好;2.通过第一步的审问,以及课后的慎思,大部分组在汇报时,都强调了人(设计、施工、管理人员)的重要性。比如,有些学生以砌体结构为出发,重点阐述了砂浆的重要性。学生认为:施工人员在进行砌体砌筑时,如果普通烧结砖没有提前进行浇水浸润,砂浆中的水分就会被普通烧结砖吸收,砂浆的黏结性会降低,最终导致砌体结构的受力变差。另外,监理在现场监督时,如果没有对施工单位就此问题提出意见,就丧失了第三方监督的职责,丢失了应有的职业道德。学生通过这些开始有所感悟,内心开始埋下职业道德的种子。

(三)解惑

三步走的最后一步是解惑,其大体可分两点。1.配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对学生所汇报的内容进行讲解。譬如:当提到“深基础”时,如采用柴油锤打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吊桩到位后,需进行垂直度检查。如未进行该项检查,基础的承载力就会受到影响。当地震来临时,房屋就有可能倒塌。2.在专业知识讲授的过程中。针对某一知识点,专任教师需事先补充大量工程案例,并结合专业知识的讲解,传授学生职业道德知识。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三、结论

通过练习,土木工程施工的学生在碰到工程(案例)问题时,已经能培养起一定的职业道德情操。这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有效果的,这也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职业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雷艳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129-130.

[2]刘欣颖.新时期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3]周蓉,那贵玲,郑广峰.基于学生主体诉求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7):94-96.

[4]唐小洁,黄仕强.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与“跳槽”现象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3):56-57.

[5]于加洋.高校多渠道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13):62-63.

[6]黄朗.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论略[J].探索,2003(2):95-97.

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篇9

【关键词】工学结合职业道德高职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科a类项目“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a10307s)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7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这一提法,明确职业教育方向并突出职业教育的重点,充分肯定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近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日益广泛,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然而,随着工学结合范围的扩大与合作层次的深入,国家层面政策不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健全、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不尽人意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鉴于此,本文拟就工学结合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改善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层面

1.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软硬环境建设上不均衡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此高职院校普遍做法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训条件,提升职业教育硬环境。但校园文化建设软环境并未相应改善,特别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职业文化的元素,譬如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未能构建有效的职业文化氛围,以促进学生实训纪律、实训态度、行为习惯养成等良好职业素养形成,其结果是学生在“学做一体”的过程中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但职业纪律、职业态度未能同步提升。

2.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薄弱,措施不力

从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均提出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职业道德教育未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公共课教师在道德与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中多只注重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传授,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对学生职业道德知识,特别是行业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均缺失,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评判能力、解决职业道德冲突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具体问题时,由于自身的判断能力不足,常导致其行为违背道德规范。

3.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

评价主体单一,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考核依然存在以学校为主,忽视企业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评价;评价内容简单,局限于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忽视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职业素养的评价;评价方式简单,多通过理论考试,注重学生书面考试成绩,忽视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弱化了职业道德对学生的约束力,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成效。

4.少数教师自身师德薄弱对工学结合过程中的学生职业道德养成产生不良影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开展,对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理念、实践能力、教学方法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个别教师受利己思想的影响,在工作中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教学理念陈旧,习惯于理论教学,教学方法单一,照本宣科,不愿到企业实践,实践教学能力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发表一些消极的观点与看法,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二)企业层面

企业经营目标与学校育人目标的偏差,制约工学结合的效果,并影响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成效。目前国家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相关政策尚不完善,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不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较低。而部分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基于其盈利动机,在合作过程中更多看重的是学校的学生人力资源,而对学校方面人才培养目标缺乏足够重视。因此,许多企业在校企合作的人员安排、合作方式等方面都比较随意,忽视校企合

作规章制度的制订、未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也未形成有效的学生顶岗实习的监督检查、评价保障等相关机制。其结果,弱化了学校的育人目标,不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

(三)社会层面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经济转型期,多种社会思潮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想,尤其是工学结合中的学生,刚从校园走向企业,其角色从学生向准职业人转变,受到的冲击更为强烈。在社会上某些拜金主义、利已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下,有些学生价值观出现模糊甚至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当面对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冲突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甚至为了达到一己私利,不惜损害集体利益等等。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提高认识,转变职业道德教育观念

高职院校从领导到一般的教职员工都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深化、教育方式的改革、评价机制的创新等全方位加强对高职生的教育,才能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克服强“能”、弱“德”的现状,真正培养出厚德强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环境,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起潜移默化的功效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体现职业文化的内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比如,在人流大的场所,通过开展行业先进人物事迹展、开设职业特色文化墙,制作企业格言与名人名言标牌等,宣扬企业精神、价值观;在实训基地通过设置业务流程、操作流程、工作规范、应用警示等职业知识为内容的展板,营造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情境等。当然,高职院校在引入企业文化元素时也应避免过度职业化,因此适当地引进企业文化、营造职场氛围,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有机结合,才能有助于实现培养目标。(三)在工学结合过程中注重职业道德的职业性与行业性

不同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既具有共性的内容,如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团队合作、遵守职业纪律等,又因为其与社会职业分工紧密联系,而各行业的工作性质、服务对象等的不同,所以各行各业都有适合自身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但目前高职学生对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除共性的道德规范教育外,还应当与职业的性质、行业的要求相结合,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需围绕学生未来职业岗位,针对未来学生可能的职业岗位群,实施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因此,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引入企业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的道德规范事迹,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强化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是促进学生职业道德有效提升的重要途径。

(四)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成效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从原来的封闭式教育走向开放式教育,学生受教育环境从原来的学校走向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环境,教育者从原来单一的教师变为教师与企业员工共同组成。一个优秀的企业往往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有较好的教育培训体系与社会责任,是一个优质的教育基地,其理所应当成为高职院校首选的合作办学对象。学校必须加强与这一类企业的合作,增强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在育人环境与育人方式、师资队伍、评价方式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首先,在育人环境与育人方式上,学生学习环境吸纳了企业元素。其一,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贯穿于每一位员工;其二,企业的生产规程,员工的行为规范与工作要求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中;其三,学生从原来的整班建制集体学习转化为个体在具体的生产、经营环境中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学生由原来面向教师转化为面向企业员工,优秀的师傅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企业精神与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对学生自然而然具有强大的引导、激励与约束功能。在“做”的过程中感受相应的职业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其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一方面,抓好学校教师的“师德”。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教师应提高自

的职业素养,规范自身行为,做到言行一致,实事求是,达到言传身教的育人效果,尤其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必须深入企业,亲身感受企业文化,才能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有的放矢,提高实效性,同时关心学生,对学生在思想、工作等各方面的困惑予以引导,帮助学生实现由学生到准职业人的转变。另一方面,注重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接触最多的就是企业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应积极与企业沟通,选择职业道德优秀、技能水平高的企业员工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此外,学校还可以广泛邀请社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如企业优秀员工、杰出校友等作为校外的职业道德教育团队,通过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讲座、座谈等方式,感染和引导学生。

(五)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职业道德评价机制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仅仅通过书面考试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显然不适应目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对职业道德教育评价的要求。为此,要真正发挥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机制的作用,促使学生在重视技能训练的同时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就必须完善工学结合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机制。具体来说,首先,必须改革评价内容,在课程改革中完善评价内容,既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职业道德素质的表现。其次,必须改变评价主体,由校企共同构成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作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评价的主体,企业、企业师傅对学生的评价和学校教师的评价同样重要。最后,转变评价方式,评价的内容和主体的变化要求评价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要加强过程考核,将过程化的评价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

三、结束语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在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的基础上,通过高职学院、合作企业在育人环境、方式、手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熏陶与培养,同时,学生走上职业岗位后,更要努力工作,才能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自我,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鲁昕.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推进职业院校德育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12(22)24-30.

[3]童学敏.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11(10):94-96.

[4]江净帆.职业道德教育低效对策的社会学视角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j].2011(1)79-81.

[5]夏洁露.导入行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中国高教研究[j].2008(4):76-77.

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篇10

【关键词】金融行业;新入职;新思路;新方法

一、金融行业开展员工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金融行业开展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金融行业开展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金融行业改革的必要工作环节。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金融体制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需要金融技术手段来构建主体;也要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作为支撑力量,同时也需要行政手段的有效配合;最后,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起到协调和推动作用。金融体制改革涉及到各种利益关系的处理,在改革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因此,应通过对从业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处理各项矛盾、理顺各种关系,促进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2.金融行业开展员工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金融行业的稳健运行可以使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而其稳健运行是以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为基础的,所以说,金融行业开展员工职业道德教育是必要的。

首先,职业道德作为金融行业稳健发展的内生变量而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依据其信奉的道德准则处理各类经济关系、解决各项经济矛盾。其信奉的道德准则判若鸿沟,正确的道德准则能引导金融行业从业人员顺畅的处理经济关系,错误的道德准则就有可能引发经济案件的发生。

其次,在市场经济中,参与市场经济的主体之间形成了一个个相互联系的关系网,道德在这个关系网中成为连接媒介,人们总是选择与自己道德观念相同的人来进行交往,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在经济交往过程中,如果道德作为媒介作用发挥不顺畅,就会对金融关系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说就是金融道德丧失所致。

当人们在金融活动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时,金融市场信息相对来说就会更为真实,金融运行成本相对来说就会大幅降低,从而使得金融交易能够顺畅有序进行,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也就得以实现。新员工进入金融行业时学习能力强、塑造性强,对新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新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1.新员工的特点

(1)新员工的优势

首先,新员工理论功底深厚、专业对口。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近五年来招收的新员工学历较高,专业知识丰富,同时也具有较高水平的计算机技术。他们进入工作环境之初,通常会因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相对来说较高而受到上司的重用。这时新员工都很有一种努力实现从一个学生到职业人转变的冲动,他们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容易在工作中创造出好成绩。

其次,新员工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较好的学习习惯。这类员工的观察能力强、善于发现处理问题的新方法、反映能力强。进入工作环境中,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之后,新员工也往往能将善于学习的习惯延续下去,学习业务操作和专业技能,迅速的融入到工作中,在短时间内将所学知识转变为工作能力。

(2)新员工的不足

首先,新员工具有多变的职业观念。传统的职业观念认为忠诚是员工的首要职业品德,而“85后、90后”新员工往往渴望尝试不同的职业领域。一旦在一个工作岗位工作时间长却看不到发展前景,新员工就会选择辞职转向别的企业工作。

其次,新员工通常不喜欢循规蹈矩的工作。新员工讨厌重复性的工作,喜欢具有挑战性的、有趣味的工作。

再次,新员工忠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自己的工作。他们不希望因为工作而牺牲掉自己休闲娱乐、与家人共处、与朋友相聚等方面的需求和享受。有许多成功的80后企业家都放弃自己的高薪厚职,选择到处旅游,追求自由的生活,这就是典型的例子。

概括起来,新员工不仅具备学习能力强、专业能力强的优点,也具有忠诚度低、追求过度的自由等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问题。

2.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新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是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抓住新员工在刚开始工作时对薪酬要求较高的特点,在新员工培训伊始,就将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薪酬制度公布,让新员工看到发展的前景。另外,培训期间还将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保障员工的合法利益等观念灌输给新员工,时刻做到关心新员工的生活,让其安心工作,生活无后顾之忧。

二是要利用行内优秀员工的典型案例来激励新员工,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模范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培训期间,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特邀年轻领导对新员工进行职业规划指导,通过年轻领导进行之后的奋斗历程感染新员工,激发新员工踏实工作、不好高骛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新入职员工进入基层网点后,普遍收到了基层领导和客户的赞扬。

三是在新员工培训结束进入基层网点后,倡导支行组织开展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借新老员工一起参加文娱比赛机会迅速使新员工融入工作环境。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可以降低员工的流失率,也可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天山支行在新员工入职三天后开展了广播操比赛,通过老员工广播操会演、新员工才艺展示、爬山等活动,迅速使新员工融入支行。

(2)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作为金融工作者,首先要有爱岗敬业的意识,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其次要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敢于同各种违法犯罪的行为做斗争。再次,必须诚实守信。另外,要做到业务优良,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提高服务水平。最后,必须有强烈的为人民服务意识。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在新员工职业道德教育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是通过典型事例教育。在培训期间,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播放相关金融从业人员以致锒铛入狱的影片,从心理上教育新员工一定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二是通过角色互换游戏,让新员工扮演客户,老员工扮演基层服务人员,让新员工感受到优质服务和劣质服务的区别,通过新员工的自身感受,教育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业务优良、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三是在培训期间开展案例分析会,就“新员工入职后应该忠于职守敬业工作”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让新员工认识到兢兢业业工作和敷衍塞责工作所引致的不同结果,激励其在工作之后改掉大学期间慵懒、不负责任的习惯,踏实工作、爱岗敬业。

三、金融行业新入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首先,应该把金融行业新入职员工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与其业务发展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如在银行基层服务网点中开展角色互换:“假如我是客户”等讨论活动,树立起企业的主人翁意识,使员工意识到“服务好客户是员工的天职,我也是企业的一员”等道理。

其次,应把把金融行业新入职员工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贯穿于解决其实际问题中,把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最密切的问题、员工最关注的问题解决好,以此作为员工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金钥匙。对金融行业新入职大学生而言,在解决与其切身利益最密切的问题时,要善于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使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发挥四两拨千斤的稳人心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