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发展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5:31

物联网发展的意义篇1

关键词:物联网;体系结构;相关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tn71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物联网技术在零售以及物流等工业生产行业领域中的应用实现越来越多,人们对于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关注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学术界以及工业生产、媒体宣传中,被关注以及被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促使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并且迅速的成为我国当前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技术项目之一。但是,以目前国内物联网技术的开发以及研究情况来看,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以及开发应用等,还处于一个初级的起步阶段,物联网技术研究以及开发中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对于物联网的概念含义理解存在混乱、物联网系统模型以及结构标准不完善等,导致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以及开发应用发展比较缓慢。本文主要从物联网技术的产生以及发展背景出发,结合物联网的概念含义,对于物联网技术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进行分析论述,以促进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以及开发应用发展,推动社会经济以及生产的发展进步。

1物联网发展背景与概念含义分析

1.1物联网的产生与发展概述

在概念解释领域中,物联网以及物联网技术概念名词的产生,最早是在美国,由相关的网络信息国际会议进行提出并产生的。随后,直至2008年以后,物联网以及物联网技术的相关概念含义在实际信息生产以及研究开发领域逐渐被普及起来,并受到各个国家信息技术开发以及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并且在这一时期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中,物联网在工业生产中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已经实现物联网产业链,并且它将商品信息的传输过程,分为表示阶段以及感知阶段、处理阶段、信息传送阶段等。目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的越来越多,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实现在零售以及物流、制药等行业领域中进行应用实现,并且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应用效果,而且,下一步物联网技术已经开始在手机钱包以及高速公路的不停车收费等信息系统领域中,进行开发应用研究,未来物联网技术不仅对于人类社会以及人们的日非常突出的价值意义和前景。

1.2物联网的概念含义理解

按照相关国际联盟标准,对于物联网的定义标准,物联网主要是指进行物品与物品之间、人与物品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联解决与实现。国际联盟标准定义下的物联网与传统物联网在概念以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比如,传统的H2H物联网模式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不通过个人电脑设备实现的一种互连关系,而H2t物联网模式则是指人通过通用的连接装置与物品之间实现的一种连接关系。总之,与国际联盟标准定义下的物联网概念含义相比,传统意义上的物联网模式,在进行连接关系的确定与实现过程中,并没有将物联网考虑在任何物品连接的应用实现范围领域内。

总之,简单的说,物联网就是进行物品连接实现的网络。在进行物联网的概念与含义理解研究中,一些研究学者以及专家会将物联网的概念含义与m2m连接模式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进行理解研究应用,理解成为人与人、人与机器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连接实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m2m模式下的连接概念在互联网领域也行得通,与物联网的概念含义之间还是存在有一定的区别,容易造成概念含义理解的混乱。

2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分析

通常情况下,物联网技术的体系结构主要分为三个结构层次,即物联网技术的数据感知结构层以及物联网技术的数据传输网络结构层、具体应用层。

首先,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中的数据感知结构层,它主要是通过读写器以及摄像头、RFiD技术、GpS等工具技术,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实现。它也是物联网体系结构中的基础结构部分,在整个物联网技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在实现数据信息的采集同时,还实现对于数据信息的短距离传输功能,通常情况下,进行采集数据信息的短距离传输,主要是依赖蓝牙以及工业现场的传输线路等,一些数据信息传输工具设备进行传输实现。其次,物联网体系结构中的数据传输网络结构层,它是在现互联网技术基础上进行设计建立实现的,在整个物联网体系结构中主要负责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实现,是物联网体系结构中的关键结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物联网数据传输网络结构层的数据信息传输功能,主要是进行远距离的数据信息传输实现。最后,物联网体系结构中的应用层,同时也是物联网技术研究开发的目的体现,它主要就是针对物联网数据感知结构层以及数据传输网络结构层所采集并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及应用实现。通常情况下,物联网体系结构中的应用结构层有应用程序和终端设备两个结构层次。

3物联网的相关技术分析

在物联网开发应用实现过程中,物联网主要涉及的相关技术包括传感器识别技术以及数据信息感知技术、网络融合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

首先,传感器识别技术是物联网应用实现的重要支撑技术,在物联网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实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物联网中的传感器识别技术主要是通过微电子技术原理进行物联网运行所需数据信息的采集实现的,它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可以进行热、光以及声领域数据信息的识别采集,还可以实现对于力以及电范围领域中数据信息的识别与采集实现。其次,物联网相关技术中的感知技术,主要包括RFiD技术以及ZiGBee技术、蓝牙技术等,主要是负责对于已采集数据信息根据物联网控制命令进行短距离的感知识别与传输实现。此外,物联网技术实现中,还包含网络融合以及信息处理技术,分别进行物联网采集数据的通过互联网进行融合,并进行分析处理实现。

结语

总之,进行物联网体系结构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分析,有利于促进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以及开发发展,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实际中的开发应用实现,具有积极的作用和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沈苏彬,范曲立,宗平,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6).

[2]聂菊根,李德识,韩彦琰.基于物联网的网络中心战实施环境[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9).

[3]李四海,张峰.物联网技术综述及海洋信息化发展对策[J].海洋通报,2012(3).

物联网发展的意义篇2

关键词:信息安全;物联网;隐私保护;信息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09.2

当前,社会进入了高度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在为人类带来数字化、便捷、快速服务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模式。尤其在物联网技术出现之后,进一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三网融合的今天,数据信息的交换和处理速度、安全性、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然而物联网是在传统互联网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新型信息网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安全问题。尤其物联网目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特别是在信息安全与隐私机制方面的技术标准并不成熟,其安全问题有待解决。文中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对物联网及其RFiD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这对于促进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1物联网与信息安全

1.1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继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的新型网络技术,也是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重点。在物联网体系中,每一个联网的物体都有特定的标识,实现交互通信,而这些联网的物体数量将远超过互联网时代的节点数量。物联网在实现人与人通信的同时,可以实现物体-物体、人-物体、人-人之间的通信;物联网大大扩展了信息通信的维度和深度。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包括RFiD技术、传感技术、网络通信、网络融合等多种技术。在未来,物联网将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将极大改变人类的生产及生活水平,比如智能电网运营和管理、智能交通控制欲管理、智能医疗系统、智能物流管理等。

1.2物联网信息安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日益广泛,尤其是在物联网的大背景下,物联网信息安全的定义为:在既定的安全级别下,信息系统抵御恶意行为或意外事件的综合处理能力,而这些恶意行为(事件)可能危及数据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处理。那么在这个背景下,研究RFiD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就是为了保障物联网中信息系统提供的服务是可靠的、安全的、机密的、可控的状态。

2物联网RFiD系统安全漏洞

2.1RFiD系统安全漏洞分析

RFiD系统作为物联网体系架构的基础,也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RFiD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物联网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安全。而RFiD系统作为物联网的基础、核心模块,目前存在着较多的系统安全漏洞,其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RFiD标签结构缺陷。RFiD电子标签本身由于结构有限,经济成本较低,因此很难保证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能力。当前常用的RFiD标签市场价格只需要10美分,其内部结构仅仅包括5000个左右的逻辑门结构,而且只有少量的逻辑门可以支持安全功能;而事实上实现复杂的加密算法则需要4000个逻辑门,因此结构简单注定了RFiD标签在隐私信息保护方面存在极大的缺陷。(2)通信网络信道的安全缺陷。在物联网及其应用过程中,主要使用无线网络通信信道来完成信息传输,而这种无线网络通道往往为非法用户或黑客提供了机会。某些黑客可能会通过这些信道截获机密数据信息,甚至可能在截获数据以后篡改数据信息;当然,黑客也有可能发射无关的干扰信号造成信道拥塞,从而干扰物联网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3)RFiD读写器的安全缺陷。与RFiD标签配套使用的读写器也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因其结构简单,很容易促使黑客们伪造读写器,从而非法获取电子标签信息,从而篡改、修改、破坏物联网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

2.2攻击RFiD系统主要方法

RFiD标签是物联网信息系统的重要部分,它们储存了大量的商业价值信息,这对于非法用户、黑客们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一旦造成信息泄露或篡改,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攻击RFiD系统的常见方法包括:

(1)数据窃取与跟踪。如果RFiD系统和RFiD读写器之间的数据信息没有加密保护,非法用户很可能采用能够窃听读写器的设备来获得标签的数据信息以及系统的商业信息,这种攻击方法不需要直接访问标签,便可以获取系统的商业信息。数据窃取与跟踪示意图如图1:

(2)中间人攻击。在数据窃取于跟踪的方法之上,黑客们可以使用中间人攻击的方法来截取标签和系统之间的交互数据信息。非法用户在标签和系统之间接入读写器设备,在窃取标签身份认证信息之后,对数据信息进行篡改、破坏,然后传递读写器数据,整个过程都合理的。中间人攻击示意图如图2:

(3)克隆、欺骗性攻击。这种攻击方式是在窃取了标签的身份认证信息之后,取得了合法标签身份,然后将获得了数据信息短时间内向(一个或多个)读写器发送,或者一次发送大量的数据信息,导致读写器系统来不及处理而造成系统瘫痪;此外,克隆攻击还可以实现将截获的数据信息写入到多个非法的标签。

(4)拒绝服务攻击。这种攻击方法类似于互联网的拒绝服务,通过在标签和系统通信之间的区域内,放置同一频率段的信号干扰源,由于影响到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正常通信,而造成系统瘫痪;或者破坏商品零售,破坏交易过程;或者短时间内发送大量的垃圾数据,造成系统拥塞,导致系统瘫痪,无法正常提供服务。

(5)灭活标签攻击。通常在商场零售交易过程中,在商品交易完成后需要灭活标签,这样可以防止重复收费。非法用户可能制造灭活的设备在交易之前灭活标签,从而盗窃商品。

3物联网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策略

在推广和应用物联网技术之前,应该首先解决信息安全与防护的问题。隐私信息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身份信息、财产信息、位置信息、个人信仰、个体特征等。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也是共同的需要。在物联网信息安全领域,研究并应用隐私信息保护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入手:(1)法律法规保护政策:通过法律政策来规范化物联网信息系统对用户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和使用过程。(2)隐私信息使用方针:通过终端用户本着自愿的原则,以及根据需要与物联网运营商、网络运营商等供应商达成协议来使用个人隐私信息。(3)匿名身份应用:使用间接的匿名信息来代替实名制信息,防止个人隐私信息泄露以及被非法用户用于非法活动或行为。(4)数据加密解密:对于重要的数据信息,比如商品交易信息,个人的位置信息等,可以使用复杂的加密及解密算法来混淆或置换这些隐私信息,防止被非法用户窃取。

4结语

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继互联网、移动网络之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发展和应用物联网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RFiD系统安全漏洞,制定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有助于提高物联网的信息系统的健壮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庚,许建,陈伟.物联网安全特征与关键技术[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物联网发展的意义篇3

一、互联:联系的人工性与实践性   

广义地说,通过信息技术或基于互联网而实现的联系,我们称之为“互联”,它也是在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经常使用的“联接”、“链接”、“连接”、“连线”、“在线”、“上线”、“上网”、“联网”、“人网”等概念的同位语或集合词,同时也反映了目前“互联网+”所不断扩展的各行各业进行的网络化升级的实质,它揭示了人类进人信息时代后的一种新的普遍联系方式,表明了人借助当代信息技术而显示的创造新联系的主体能力,从而也使哲学的联系观具有了新含义和新价值。   

“互联”(interconnection)是有了互联网后被逐渐普遍使用的一个新概念,它是对互联网功能和本质的一种概括或抽象。作为一个技术用语,互联在通信领域的含义是使一个网络与另外的网络或设备、设施实现物理连接,使其相互之间的数据交换成为可能。因此信息时代的互联,始于信息机器(电脑、服务器等)的联通,简释为“信息互联”。网络或信息设备之间的互联实质上就是人和人以及人和物之间的互联,因此互联就是把分离的人和物通过互联网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技术过程,就是通过互联网建认起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它是一种人为创造的技术性的关联状态。基于这样的含义,可以将互联视为“联系”的一种状态或形式,即由人所建认的自己与对象之间或对象与对象之间的“人工联系”。   

互联作为基于互联网的相互联系,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联系,而是富含了许多新的内容,从而是联系的新拓展、新形态,所导向的则是一种新的联系观。   

总体上说,由于互联包含的是“使……互相联接”的句式,由此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种“使然性”的联系,从而更显示出这种新型联系所具有的动态性、人为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征,更传神地表达了一个生动的由人所创造或建构出来的新型联系,即由人使某些事物或对象所发生的联系。   

第一,互联是由人建构起来的人为联系或人工联系,而非自然存在的既有联系。在互联中实现的联系,是在作为人工物的互联网中实现的,因此它不是自然存在而是人工现象。即使将“自然物”纳人互联的物联网,也实质性地改变了该“自然物”的属性,至少成为了可读取、可识别、可定位、可寻址、可控制之物,亦即纳人了“为我之物”的范畴,它和人之间的联系是人借助互联网所“使然”的联系,这种使然性表明互联是人所造就的专门趋向一定目标或服务于自己特定目的的联系,从而也是一种“为人”或“以人为本”的联系:所有事物和现象及信息都可以围绕人而被互联起来,形成一个具有人工性的整体。  

 也可以说,互联是人工自然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并且是它的高级形式。今天的人工物的时代也是人工互联的时代,今天我们建构人工世界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不断发明和建构人工的新联系,创制和实现在自然状态下没有形成或无法实现的联系,最后达到“万物互联”。在这个意义上,互联也是一种建构性或创造性的联系,是人的能动性和主体性的一种积极显示。可以说互联范围的不断扩展就是人的联系能力的不断进化。  

 互联中由于人的介人,使得联系具有了“人化”的特征,联系观就不再是“见物不见人”的纯自然联系,而成为一个具有属人性的领域;当这种联系观成为辩证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时,那种将辩证法视为“人学空场”的洁难就不攻自破了。  

 第二,互联是一种实践性联系。互联作为由人创制的联系,即是说这种联系是由人的实践所建构起来的,从而意味着联系观上从先前重点在认识论意义上“承认联系”转向了实践论意义上“建造联系”,或者说从强调“发现联系”走向“发明联系”。   

恩格斯曾经对承认联系和发现联系的辩证联系观有过深刻的阐述,他认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指出“我们所接触到的整个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在这一联系观的基础上,今天我们借助“互联”可以进一步将其向实践和创造联系的维度进一步拓展。   

互联使万物互相连接,但并不是万物的自动互联,而是人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使其互联,所以互联是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成果。互联的所有对象其实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也是实践活动的产物。这里的实践就是人所进行的将对象纳人“互联”的过程,因而“互联”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能动的实践过程,互联的程度也是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标志。  

 不仅如此,互联本身也可以导向一种实践性的关系:例如当物联网实现了从感知网到监控网的提升后,就不仅能在感知的意义上实现人和物的互联,而且能在控制和施动甚至“造物”的意义上实现人和物的互联。此外,在行使知行接口功能的脑机互联中,也可以由计算机将读取的人脑指令传递给效应机器,从而控制机器的有序运行来完成相应的控物或造物的任务,行使“实践”的效能。因此在互联中的联系是一种不断伸展到“改变世界”领域中的联系,而不仅仅是一种“说明世界”的活动。   

物联网发展的意义篇4

关键词: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公共政策

物联网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一出现就受到很大的关注,世界各发达国家均把发展物联网产业作为部级的战略。中国政府同样意识到物联网产业的前景,把物联网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中,物联网被纳入部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我国物联网产业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关键核心技术,商业模式、产业规模、市场应用等方面还不成熟。2013年2月17日,国务院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要推进物联网协同创新达到较高水平。健全和完善我国物联网发展协同创新的公共政策体系,对构建科技资源共享与配置方式的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建立地方投入和支持的长效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物联网协同创新以及公共政策的含义

1.1物联网协同创新的含义

物联网协同创新是指物联网利益链上的主体,包括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及中介服务机构等,为解决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优质资源要素的全面共享和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1]

1.2公共政策的含义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合法制定的法律法规、条例、计划规划、策略等需遵循的措施和依据。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核心主体,赋予了公共政策的权威性,也是政府将公共政策纳入到合法化的范畴之内,关于公共政策概念的各种讨论,体现了公共政策的一个本质特征,即公共政策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的特征。[2]

2物联网发展协作创新公共政策的必要性

物联网协同创新过程中,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引导,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政策宣传,建立健全物联网协同创新的人才政策、财税政策、产业化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服务性政策等,为促进人员、知识、设备、成果等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提供了服务和政策保障。另一方面是通过政策来促进互联网的深度协同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规模、重大示范工程、科技成果转化率等方面早日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要建立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协同创新体系,不能仅依靠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必须有政府公共政策的支持为立足点。

3我国物联网协同创新公共政策总述

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已取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政府的重视,政府一直将协同创新作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采取了一系列公共政策推进物联网发展的协同创新。我国制定的促进协同创新的公共政策有《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省级以下的地市层面制定的公共政策有(以江苏为例)《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南通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规定》《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苏州市科委加强科技成果鉴定管理暂行办法》等,[3]这些政策从人才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产业化政策、财税优惠政策等方面共同构成了协同创新的公共政策体系。

4我国物联网协同创新发展的公共政策不足之处

4.1人才政策有待完善

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之间的人员沟通可以实现知识共享,是促进物联网的协同创重要途径。我国物联网人才政策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保障机制方面均有相关政策,但过分依赖高校或企业自主培养人才,这使得在政府层面上忽视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协同的人才政策。具体问题体现在,现有政策对高校教师的选聘方面只重视有研究成果、学历在博士以上的教授级人员,而对有着丰富科研前线工作经验的人才视而不见。这些都不利于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人员培养、人员流动、知识共享。

4.2缺乏有针对性财税制度

物联网作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国家高度重视其发展,政府在物联网的财政、税收方面的投入逐年递增,资助的方式也呈现出各种形式。但是针对物联网协同创新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还很匮乏。现有的政策体系并不是为着物联网协同创新而制定的,虽然在已有的高新技术、物联网相关政策中体现着对物联网协同创新的支持,但是毕竟缺少专门的政策,这也导致了大量的物联网协同创新项目较难得到政府扶持。

4.3服务性政策还需要完善

随着物联网协同创新发展的不断深入,创新主体中的服务性组织(包括中介服务机构,物联网行业协会、物联网产业联盟,公共信息技术平台等)也在不断的完善以促进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因此用于监督规范这些服务性组织的政策逐渐被制定出来。但对于这些服务性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等方面,我国目前也都缺乏明确的政策法律的规定,[4]这些都不利于物联网协同创新的发展,服务性政策亟需完善。

4.4缺乏产业化政策

物联网产业潜力巨大,但是产业规模仍然很小,尽管相关产业参与物联网协同创新发展的热情高涨,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水平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物联网并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商业模式,没有形成规模化的集聚产业链。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规划、管理、协调、合作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急需国家层面的相应配套政策。[5]

5我国物联网协同创新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物联网协同创新系统复杂多变,协同创新的参与主体多,协同创新模式多样化。完善和健全我国物联网发展协同创新公共政策体系,对构建科技资源共享与配置方式的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建立地方投入和支持的长效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以下公共政策建议。

5.1完善物联网协同创新人才政策

政府对物联网人才的引进、激励稳定的相关条款已经出现在较多的政策法规中,为人才充分施展才能营造了的良好环境。但物联网协同创新少不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人才的流动就不可避免,充分发挥人才在物联网协同创新中的核心地位,鼓励人才在物联网协同创新项目的各主体间的必要流动。首先,政府制定人才流动的激励、优惠政策。规定高校、研究机构中参与物联网科研的教师等研究人员必须定期到企业中学习,同时企业一线科技工作者进入高校、科研机构培训,提高企业的创新技术水平,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人才流通和知识分享。其次,政府部门建设物联网人才流动保障措施,对于人才流动的档案、薪资、职位等级等权益制定出明确的政策条款,档案的调动遵循优先处理、自动处理原则,在部门调动的人才到岗前完成档案的调动工作且不需要被调动人员亲自办理。薪资、职位等与人才利益相关,政府保障其至少和流动前相同,对于响应政府号召而进行人才流动的人员,给予薪资上调,职位提高等奖励措施。

5.2健全科学技术转化政策

首先,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遵循利益引导原则,物联网发展协同创新的主体不同,其追求的目标呈现出差异性,企业注重的是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高校和科研机构追求的则是保持科学技术成果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国家应针对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科学技术转化政策,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化率的提高。具体政策内容建议包括:一是在创造主体的利益驱动机制中融入市场标准;二是对创造主体的利益驱动不应仅限于直接的物质激励,还应包含精神激励,即在科研评价和人才评价标准中体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价值。[6]

5.3丰富财政投入方式,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首先,我国对于物联网小企业的协同创新项目支持力度较小,建议政府制定针对物联网小中企业的协同创新项目专项资金,初期可用无偿资助的形式,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共同筹措。使得想进行创新的中小型物联网企业拥有较为充分的资金来进行技术创新并且吸引科研机构加入,增强综合实力从而提升我国物联网整个行业的实力,促进物联网的产业化集聚。物联网的协同创新是存在风险的,创新主体对于合作的风险有着各自的顾虑,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帮助物联网创新主体降低这种风险以消除顾虑。建议政府财政拨款作为物联网协同创新风投资金。建立专业监督评估部门,为市场前景好、具有产业化可能的协同创新项目提供资金。

5.4完善产业化政策

政府部门引导,建立专门从事物联网研发和推广的产业园区,引导相关企业积极参与,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开展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发,推进技术产业化以及重大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支撑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一是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制定支持国家物联网产业化基地建设的优惠政策,例如土地、资金支持等,在促进物联网企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企业发展,形成区域性的物联网协同创新产业链。二是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支持产业内有产业化前景的关键的、基础性的技术创新及推广,提高物联网相关产品的应用范围,创造实现重大科技突破、重大示范工程的机会,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协同创新。

5.5完善物联网协同创新的评价机制

为避免物联网协同创新项目的主体为了得到政府资助而作假,政府应制定相关监督评价政策抵制这种现象。第一就是建立协同创新专家评估体系,在项目的各个时期都有专家进行专业的评估,针对物联网协同创新成果的市场前景和产业化可能性,评价物联网协同创新是否可行。第二,建立协同创新协调制度,解决创新主体合作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增强协同创新的内部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张志华,吴莹莹,张爽.物联网协同创新的基本要素及发展策略[J].通信企业管理,2014,(3):81-83.

[2]徐珊珊,尚秋谨.透视公共政策本质特征——从公共政策概念出发[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8(4):29-31.

[3]潘睿,范丽芬.浅谈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成果共享机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8):34-35.

[4]白庆华,赵豪迈等.产学研合作法律与政策瓶颈问题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25(1):62-68.

[5]董爱军,何诗,易明.物联网产业化发展现状与框架体系初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4):61-65.

物联网发展的意义篇5

三网融合是业务与监管的融合而非网络的融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三网融合专家组副组长邬江兴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行业主题报告会上认为,三网融合并不是单纯的行业行为,而同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密切相关。“有很多人认为三网融合就是把现在的电话网、电视网和互联网合一,当然这是我们最后追求的目标,可是现在国家提出的三网融合的愿景,提升的是业务的融合,是要提供综合服务,推进社会信息化。从业务角度看,是在原有的三网基础上扩展新兴业务和创新经营模式,引导业态的创新,进而深化三网的融合;从战略角度看,是推动信息服务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相关产业结构优化调整。”①

邬江兴院士的这一论述基本符合我国当下“三网融合”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走势。就目前三网建设的完善程度而言,广电网的安全系数最高、可控性也最强,但在完成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之前,其分布格局也最为狭小和零乱,带宽流量和网络覆盖率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电信网虽然在布局和经营上具有优势,形成了全国一张网的整齐格局和现代化管理制度,但在安全性和承载视频内容传输上还弱于广电网。至于互联网,由于其物理网络上的架构实际上是同电信网结合在一起,所以其在安全性上也没有办法同广电网相比,更无法取代广电网的存在。除此,认定三网融合就是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物理合一的看法,也忽视了现实运营中因行政隶属不同和部门利益纠葛而长期形成的行业芥蒂情况的存在。在当下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希望跳出这些具体国情的制约,迅速推进并完成三网物理意义上的终极融合,恐怕还不会出现。所以,就三网融合当下的准确含义而言,与其说是指广电、电信与互联网在物理意义上的三网合一,不如说是在保留三网物理分立的情况下,寻求打破它们相互排斥和相互封闭情况的沟通机制,建立一种常规化的行业沟通机制和促生新的业务增长平台。这一点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后推出的《三网融合总体方案》中已经有所表露,即方案只提了三网的融合发展与业务共享(“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而极少提及三网物理层面上的合并与统一。

通过技术改造和调整运行、监管机制,让消费者通过一张网络――不管这张网络是广电网还是电信网,就可以实现视频、语音和上网的多种功能,才是当下“三网融合”的准确含义。对于这一点,华数电视传媒公司战略规划部张卫认为,在目前情况下的三网融合只能是指“语音、数据和视频三大承载网络在业务应用上的融合”,三网融合的基本涵义“即表现为三网在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层上相互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统一。”②所以现在所谓的三网融合,其实更准确的称呼是三网业务的融合。在这一阶段,图文电视、Voip(网络电话)、视频邮件、网络游戏等,都将成为能够在三张网络上陆续实施的共同业务种类。在建立起常规化的业务融合与行业监管机制之后,这些过去制约和阻碍行业发展的问题,都将不再成为问题,这才是三网融合的重要实质。

三网融合是防护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的战略部署

三网融合定局的形成,说到底不是某个行业或部门主导推动的结果,而是国家最高决策层从国家利益出发做出的长远战略决策。如果脱离了这一根本前提,那么所有的争论和动议也就失去了可以展开进一步商榷、对话的平台。在这一点上,正如国务院三网融合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教授李红滨所指出的那样:三网融合中政府最想解决的问题是“网络安全问题”,其次是想在融合过程中让广电网络迅速实现更新换代,发展新的业务增值体系,实现广电业、电信业与互联网业的共赢发展,最后附加于其上的第三个目的是希望以此为契机,“在三网融合的需求牵引下,利用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高技术新兴产业”“形成一个产业高地,并借以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③

在2010年5月举行的“三网融合下媒介多样化”高峰论坛上,李红滨进一步将以上内容表述阐发为“三点一控”。三点即“经济目的是通过三网融合及其技术演进,促进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孕育和发展,拉动国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目的是通过三网融合及其技术演进,以广电和电信的相融合的网络来构建国家宽带基础信息网,提升我国的信息化水平;技术目的是通过三网融合的演进,面向物联网和现代服务业等实际需求,实现‘人――机――网――物’的融合,创新地提出未来网络的技术、标准和协议,实现我国通信网络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一控即“管控网络安全,建立起面向全网的安全管控系统和精确到业务、内容、用户的管控体系”。④

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强调,一直是贯彻在三网融合国家战略突出位置的重点内容。事实上,从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情况来看,建成安全系数高、稳定性能好的网络使用环境,最大程度地规避和抑制境内外黑客及对我国信息安全所造成的侵扰与破坏,已经成为了我国维护网络安全刻不容缓的挑战。根据公安部掌握的数据以及中央电视台公开披露的资料,在中国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用户中,每十台机器中就有八台曾受到过黑客的控制。全国重点新闻网站,尤其是各级政府部门的网站,平均每日有将近两千个左右的网站遭遇到黑客的入侵或攻击。一些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认证评价体系的网站,由于黑客入侵而导致数据库内容大量被篡改,从而引发一波又一波社会公众对教育公平及学历认证的认同危机。

这些入侵和攻击波及范围之广、影响范围之大,以及破坏分子操作流程之娴熟、严密、规范,俨然已形成了一条与正当渠道一同运作的地下产业链,屡禁不止、屡打不绝。仅在2009年,全国内地就侦破非法获取数据案、提供黑客工具案等新型黑客攻击案476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1057名。不仅如此,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检测,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用户中,因受到黑客或反对势力攻击而导致计算机成为“僵尸机”,被黑客挟持利用的计算机中有71%来自我国。⑤在这样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下,大量互联网用户存在个人计算机上的文件资料和用于网上交换的密码、户名等信息,几乎毫无私密性可言。除此之外,一些肆意散布流言蜚语、扩大某些恶性事件负面影响的“网络水军”也由此形成,并迅速崛起演变为危及国家舆论安全和新闻引导政策的重要隐患。借助三网融合的契机,重构网络信息安全环境,推动网络信息交流和向“可信可控可管”的新方向发展,由此成为三网融合决策得以果断、高调推出的重要政治背景。

三网融合是高科技竞争时代

实现经济建设转型的需要

除了强调三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的经济目的、社会目的和安全目的之外,三网融合的另一个目标――技术目的也不容忽视。国务院三网融合专家组成员李红滨将其表述为:“通过三网融合的演进,面向物联网(物联网是国际电信联盟(itU)2005年《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中正式提出的概念,早期物联网为军用系统,现代意义上的物联网核心理念是以信息交换为核心,把传感、传输和计算控制联系在一起。――笔者注)和现代服务业等实际需求,实现‘人――机――网――物’的融合,创新地提出未来网络的技术、标准和协议,实现我国通信网络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这一表述实际上包含了在移动化生活时代,面向人们移动式生活常态,全面改造和升级现有网络体系,重组“人――物――社会”之间电子时空和现实关系的战略理想。

在现今的技术条件下,尽管电信网络已经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移动交互,互联网借助电信网的物理架构,也已经初步实现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移动交互,但如何形成适应人们移动化生活形态的无所不在的、无所不能的传感网络,以高科技为依托建成新时期的“智慧地球――泛在网”,让人们“无处不在地感知对象”“无所不达地与网络信息世界联系在一起”,让一切琐碎事务都交由超级计算机系统调度和控制,还远远没有实现。而推动这一进程或理想状态实现的首要前提,就是实现三网的融合――不仅仅是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相互融合,还涵盖了物联网、社会网与互联网的泛在融合(见图示)。

从泛在融合的角度出发,有专家认为,物联网就是“通过传感识别器和网络将物理世界、数字世界以及人类社会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知识、识别、处理、态势判断和决策执行,达到智能控制和管理的目的。”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决策层从战略高度高调推出广电、电信与互联网融合进程的总体方案,除了基于网络安全需要上的考虑之外,还具有了更为深远的、面向未来国际高端科技竞争的涵义在内。

通过技术革新后的物联网,如果能够与下一代更加优良、方便和适用的互联网融通合一的话,那么可以精确制导的控制模式就能把现有社会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能源消耗损失率降低70%左右。在这样的技术理念和运作环境下,传统的以过度消耗有限能源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拉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社会生产模式,也将被更加精密、准确的信息网络主导下的新生产模式所取代。无论是基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基于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需要,甚或是出于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推进三网融合都是实现这一长远战略转型过程中所绕避不开的必经阶段与途径。从这个角度来说,“融合改变生活,变革实现发展”⑥不仅应该成为人们正确理解三网融合的思想出发点,也应该成为广电业、电信业和互联网业,抛弃行业偏见和部门利益,投身“三网融合”实际行动的认知基点与动力源。(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①韩志国:《畅谈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中国传媒科技》,2010(3)。

②张卫:《广电新业态――“三网融合”的竞争与发展形势探讨》,《中国数字电视》,2010(Z1)。

③④李红滨:《科技创新支撑三网融合》,《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10(3)。

物联网发展的意义篇6

【关键字】物联网;移动通信;4G

2009年,在无锡,温总理提出了“感知中国”示范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启动。物联网是我们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技术,如果在物联网方面落后了,我们在下个世纪,在未来的100年,就会全面落后。物联网的发展,受制于通信技术。目前三大运营商,都已经进入4G阶段,技术不断成熟,通信功能日益强大,业务不断的扩展,4G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广受关注。4G通信技术,已经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一、物联网基本概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of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物联网作为一个新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效益,《2014-2018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表明,2010年物联网在安防、交通、电力和物流领域的市场规模分别为600亿元、300亿元、280亿元和150亿元。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600多亿元。2014、2015年的Gartner技术成熟曲线中,物联网技术都实现了登顶,而2016年曲线中又出现了物联网平台技术。伴随着nB-iot以及Lte-V在3Gpp协议冻结,5G网络面向的3个场景中有2个均为物联网应用,物联网行业终于迎来通信运营商的加入,首次大规模商用在即。nB-iot是第一个面向物联网的运营商级别通信协议。三大运营商都在2017年大规模商用nB-iot,LoRa、SigFox、ingenu、nwave等一系列技术均不同程度的活跃起来。nB-iot将在低耗能、低信息量、巨量化传感器网络中应用,领域包括:①以水电气的智能抄表业务为代表的智能家居业务;②以邮筒、垃圾箱、路灯、下水道、停车位管理为代表的智慧城市业务;③以快递、宠物、畜牧业、儿童老人跟踪为代表的智能追踪业务;④以可穿戴健康设备为代表的智能医疗业务;⑤其他工业领域小规模、长时间数据收集案例或周期性控制应用。

二、4G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第四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外语缩写:4G。该技术包括t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严格意义上来讲,Lte只是3.9G,尽管被宣传为4G无线标准,但它其实并未被3Gpp认可为国际电信联盟所描述的下一代无线通讯标准imt-advanced,因此在严格意义上其还未达到4G的标准。只有升级版的Lteadvanced才满足国际电信联盟对4G的要求)。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4G能够以100mbps以上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家用宽带aDSL(4兆)快25倍,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2017年全球运营商迎拐点,相对乐观但有不确定因素。我们认为总体上通信行业2017年应该会好于2016年,主要有政策推动:运营商混改列入第一批试点名单,引入互联网巨头或直接流量经营、数据经营转型,全面形成“云管端”闭环,行业形态有望重塑;以及技术周期推动:5G标准制定关键阶段,下半年海外运营商同步实现商用。全球市场运营商资本开支迎来拐点之年,增速触底。我们预期2017年全年全球通信设备市场仍将有3%的小幅下降,但在下半年资本开支有望触底反弹,4.5G网络扩容,5G及物联网的投资开始加大;国内厂商份额提升,全球市场占据半壁江山(无线通信市场,华为市场份额第一,达到35%;中兴稳健上升,从2010年市场份额6%提高至12%,表现抢眼。

参考文献

[1]瞿中,熊安萍,蒋溢.计算机科学导论(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

[2]peternorton著;杨继萍,钱伟等译.计算机导论(第6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3]郭卫斌,杨建国.计算机导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

[4]吴功宜,吴英.物联网工程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

[5]刘云浩.物联网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

物联网发展的意义篇7

关键词: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党的十报告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炼为24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各种西方思潮、西方的价值观暗潮涌动,在大学生群体中和宣传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必将对“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根据CnniC的调查数据,截止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网民高达6.49亿,大学生更是成为智能手机覆盖率最高的群体,笔者所在高校大学生的智能手机覆盖率为100%,90后大学生群体成为互联网世界里的原住民。大学生群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中国梦的伟大使命,同时也是活跃在互联网世界里的重要力量,因此“互联网+”网络发展趋势下,如何在高校学生中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大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的背景与本质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谓“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目前“互联网+”到什么程度呢?目前“互联网+”模式已经成功与零售业、批发业、制造业、外贸、农业、金融、物流、教育创新性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形态,同时“互联网+”模式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网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成果和集中反映。本质上是信息的在线化、数据化,“互联网+”兴起也宣告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是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如一些传统纸质媒体创新性的运用“互联网+”,将难以消化的“大骨头”,分而化之,利用碎片化的信息,借助于“三微平台”焕发了新的生命。无论是淘宝、美团、快的打车等其基本工作都是努力实现交易形态的在线化。只有交易的主体双方和交易过程深刻的记录在网络上,才能形成可供监控的实时数据,成为可分析、可监控的数据流,从而促进经济产业链的持续发展。

二、作为“用户”的90后大学生的社会观和文化观分析

“丰裕”或成解读90后的关键词。40、50后是“贫乏的一代”,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百废待兴,很多建设成果的取得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完成的,是在物质极具匮乏的环境中艰难生存的一代;60、70后是“温饱的一代”,新中国发展的动力和中坚力量,在社会大生产和改革开放初期集中全部力量将自己的价值实现于国家发展和进步的社会价值中;80后是“发展的一代”,他们有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不再有“温饱”的困扰,更加注重知识和自身价值的实现。90后作为真正的“丰裕一代”,物质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独生子女的比例增大,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更加受到重视。伴随中国经济高歌猛进,90后大学生自然而然成为幸运的一代,享受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代的巨大成就”,90后大学生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但不盲目崇拜,不会陷入拜金主义和金钱的奴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的蓬勃发展,90后的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并倡导和认同良性竞争,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生存境遇,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充满信心;伴随互联网迅猛发展,90后大学生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洪流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保持一定的增长,如《舌尖上的中国》普遍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一)90后大学生的社会观:崇尚市场经济,政治事务“冷漠”

90后大学生崇尚市场竞争,相信市场主导的经济治理方式。有学生明确表示,垄断必然有弊端,没有竞争就不会有进步。在可清晰判断态度的样本中,大多数(66.8%)大学生相信市场主导是更好的治理方式,29.6%认为政府与市场需要相互配合。

与大学生个体的自身发展相比较,大学生群体对国家政治、国家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等政策等比较冷漠。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调查数据显示,65.21%的大学生的微博基本没有当前政治议题的内容,78.69%的大学生的微博、微信、QQ空间没有或者不转发与政治相关的文章,根本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体系的身影。与大学生呈现出的高发展效能微信感相反,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相对较低,即对于自己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政治参与影响政治过程的信心不足。[4]调查结果显示,仅3.75%的大学生对国家政治保持“强烈”的敏感度,80.4%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或者其他组织没有活动安排的话,自己不会主动关注。

虽然90后大学生群体政治敏感度低,政治态度冷漠。但是对当前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和人民生活质量,所调查学生中70%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拥护”或“非常满意”,100.0%受访学生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认同”,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的认同度很高,94.3%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中国梦”的实充满乐观态度。

(二)90后大学生的文化观:立足传统,洋为中用,理国

在网络信息急剧膨胀的环境中成长的90后大学生也是互联网的一代。面对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和西方思潮的渗透,90后一方面对西方思想文化持开放态度,如在对待日本发展的问题上,并非一味主张不屑一顾,部分网民跟贴表示关注日本普通民众的理性发展经验。另一方面,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渊源、发展及继承和发扬和以往比较有个更多的关注。

三、“互联网+”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除了云计算、大数据与新分工网络提供动力支持,互联网思维提供了其核心建构。互联网思维主要表现为:用户至上、用户参与、个性化定制和体验至上。“互联网+”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也应该有“互联网思维”,即学生至上、学生参与、学生体验,善于将各方合力形成联动机制。

(一)学生至上思维下的“话语权”再定位

学校的官方微博、学工系统微博群、辅导员个人的微博、微信、博客、QQ、人人网等在承担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能时,其对象已经有别于传统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互联网的世界里,教育的对象已经由个体教育转向群体教育。此时的“话语权”不是来源于身份而是网络权威和网络大V。因此,脱离学生的关注点和行为习惯指向,将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说教”式的搬到网络上肯定是没有粉丝,没有点赞的。因此,“互联网+”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应当着力培养一批深得“民心”的大学生“意见领袖”,牢牢把握教育的“话语权”,通过他们的个人新媒体网络平台,用生动、形象、生活化的语言和符合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积极引导身边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隐形渗透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二)学生参与思维下的互动教育过程

网络的开放性与隐匿性使信息的传播者和者的界限不再分明,正是网络的开放性和隐匿性共存的特性,使得信息数据不断更新,从而形成强大的信息流。与传统传媒相比,网络媒体几乎没有准入门槛,各大高校及学工系统也创建了大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博、微信、QQ群甚至专门的网站,但是实践中的大多出现费力建成的网络只为“一时之需”,大多建成的网络都出现无更新、无人问津的局面。因此,众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新平台建立以后,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段子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的应用,及时更新维护好平台,创新学生参与机制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的重要一环。在给予学生充分的网络参与权的同时,在互动的学生群体中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洪流,此时借助网络“意见领袖”的引领,分秒就可以在网络世界掀起一场风暴。“橘子哥”意外走红――仅数日,美国网络上的帖子辗转之后就于茫茫人海找到了中国的“橘子哥”,这是众多传播者与接受者即时互动、共同接力的结果――网络舆论的形成亦是如此。

实现教育的有效互动,需加强舆论引导。做好舆论监督工作,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实施监督的保障。权威机构(官方网站、主流媒体等)要及时回应舆论,不回避热点问题,在双向互动中释疑解惑,提高时效性,公正坚定地站在正确立场,把握舆论导向主动权。

(三)学生体验思维下的活动教育创新模式

“互联网+”的跨界链接和其产生的巨大的经济增长率一定程度上很好的挖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所产生的效益。如炙手可热的苹果手机红遍了大江南北,这和分布于全国的客户体验店是分不开的。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的开展,要开发与创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户端和新媒体产品。如上海的易班和重庆大学的“e颗红心―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如核心价值观中“爱国”的表达,区别于以往的写出你的故事、征文、朗诵、影视作品展播,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我与国旗合个影”的微信活动一经转发,竟有了数以万计的跟帖,“爱国”情感的表达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旋律。

其次,在对传统媒体革新的基础上实现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的结合。因受众对传统媒体信息质量信赖的历史惯性仍起作用,所以传统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就不能忽视。而新媒体具有很强的媒介融合特征,正如麦克卢汉所指出的,“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的优势,实现两者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融合。具体来说,充分发挥网络电视、网络电台、网络杂志、网络报纸、手机电视、手机报和电子报等革新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媒体形式,拓展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唐绪军.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熊澄宇,廖毅文.新媒体――伊拉克战争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J].中国记者,2003,(05).

[3]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4]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崔海英.易班是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网络主阵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2).

物联网发展的意义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电子商务;新农村电子商务

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在新形势下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而进行的重大社会实践,其中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为目标的农村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业务模式,已经对当前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引发了各行各业对资源进一步的整合。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在扩大农产品市场交易范围,降低成本,提供农民收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优势与日俱增。农业、农村、农民如何享受电子商务带来的红利,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三大方面来简要分析发展电子商务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新农村建设的电子商务现状

总理今年两会上提出“互联网+”的概念,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说明了电子商务已经与实体经济进行了深度融合,进入规模性发展时期,将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持续的产生影响,成为中国发展新的驱动力。

(一)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网民在网民中的占比依旧保持上升趋势。截止去年12月,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规模达1.78亿。政府扶持的家电下乡、电脑下乡等政策得到了大力实施。虽然与城镇网民电子商务使用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是,电子商务类应用在农村网民中的加大渗透,将对农村网民产生很大影响。未来,电子商务类应用在农村网民中将存在很大的增长潜力。

(二)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一,部分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建设薄弱,网络基础知识匮乏。由于政府财政的有限投入,尚未实现乡镇一级的网络全覆盖。再加上农村传统思维观念与互联网创新思维观念的较大差距,使得农民接受电子商务相对迟钝,只有少数农民愿意购买电脑并使用网络,这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第二,中国农村劳动力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大部分习惯于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获取信息,而且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严重,导致较低的文化层次和较低的收入影响了农户“触网”意识和应用网络的能力,使得农民对农业电子商务的运用意识并不强烈。第三,中国农村物流发展滞后,物流网络覆盖率不够。中国农村人口多、地域广、交通相对落后,多数物流网络只能覆盖到县一级或者乡镇一级,常把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排除在物流体系服务范围以外,造成了农村电子物流配送难的问题。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要想发展,必然要解决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发展电子商务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行动计划引起传统行业变革的大趋势下,如何在农村市场上发展电子商务,促进“互联网+新农村建设”转型,对于中国探索新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有利于加快农村市场转型,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推行的土地经营分散化,难以协调农民在商品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利益矛盾,使农业生产经营经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震荡之中。而农村电子商务化,是“互联网+”在农村的一种模式转型,能够端到端的整合现有资源。从源头上把农产品汇聚在一起,可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员购买,屏蔽了农民信息的不对称性,有效降低农产品交易风险,为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提供了一条捷径。大力普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规避农产品的销售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二)有利于拓宽农产品交易渠道和范围,丰富市场经济体系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农业市场,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交易主体多元化。同时农民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整合与共享农业信息,减少不对称信息的比重,快速找到合适的贸易伙伴,加快农产品流通。从而帮助农民科学的决策、指导生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可以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有什么需求,农村就配套生产什么样的产品,甚至部分农民联合起来成立农产品公司,进一步纵向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同时农民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了解和学习最前沿的技术和市场动态,引进先进的种植经验,创造相应的精神财富。

(四)有利于促进农村物流的快速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一方面需要销售农产品,另一方面也有购物的需求,所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那么这个桥梁就是物流。目前部分互联网公司通过建立服务站、发展代购员等方式来推动农村传统的流通方式转变,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必将对生产、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整合,从而改变促进农村新的社会分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再就业,不仅满足更多的农民购物需要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了快速融入互联网,享受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农村市场迫切的需要一套有组织的、完善的电子商务体系。根据中国农村市场和农产品的特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20世纪末,农村有句很出名的话叫做“要致富,先修路”。然而对于现如今,这句话已经变成“要致富,必建网”,这个网指的就是互联网,也就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各级政府应当全力支持和引导。一方面,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网络的投资规模,有效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电视、电话和广播等多种通讯手段,从不同维度建立起覆盖农村和偏远山区的农村信息网络,实现“三农”信息进入千家万户;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宽带下乡”与“家电下乡”相结合,加大力度建设光纤化宽带网络,对农民购置手机、电脑等给予适当的补贴。通过这种方式,既是扩大内需的需要,也是快速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举措。

(二)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有效整合资源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务

大力支持物流、电商、金融等企业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建立一个良好、高效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系统平台,为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从不同角度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同时,也要为企业和农民建立网上交易平台,支持B2B、B2C、C2C、o2o等多种交易模式,降低使用门槛,培育当地有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企业。此外,各级政府要不断出台鼓励政策,引导当地龙头企业以电子商务方式来开展生产经营,探索区域合作机制,建立有利于农产品网上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

(三)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培养信息化人才

首先,要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上山下乡行动,以当地知名企业的电子商务化应用案例现身说法,分批次系统化培训农民使用电脑和网络,并知晓如何利用网络支付工具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等内容,强化互联网意识。其次,以返乡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和部分个体经营户为重点,积极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充实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最后,还要大力加强农村信息化的培训工作,积极采取开设培训班、专题讲座、政策讲解、交流培训等形式开展电子商务专题培训,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所带来的生活改善。

(四)加强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电商的布局

为了方便农民了解电商,京东在农村设立信息站,将其作为网络代购点,以及农村物流的配送站和自提点,电商大鳄已经意识到农村市场潜在的机会。然而目前,中国的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较低,因此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电商的力量,建设服务站,并积极引导连锁店和超市等零售类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实现“最后一公里”的覆盖。这样通过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配合城市完善农业电商的布局,形成完整闭环,不仅可以使农村的各种农产品走出去,还能扩大农民的就业范围,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物联网发展的意义篇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电子商务;新农村电子商务

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在新形势下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而进行的重大社会实践,其中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为目标的农村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业务模式,已经对当前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引发了各行各业对资源进一步的整合。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在扩大农产品市场交易范围,降低成本,提供农民收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优势与日俱增。农业、农村、农民如何享受电子商务带来的红利,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三大方面来简要分析发展电子商务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新农村建设的电子商务现状

总理今年两会上提出“互联网+”的概念,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说明了电子商务已经与实体经济进行了深度融合,进入规模性发展时期,将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持续的产生影响,成为中国发展新的驱动力。(一)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情况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网民在网民中的占比依旧保持上升趋势。截止去年12月,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规模达1.78亿。政府扶持的家电下乡、电脑下乡等政策得到了大力实施。虽然与城镇网民电子商务使用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是,电子商务类应用在农村网民中的加大渗透,将对农村网民产生很大影响。未来,电子商务类应用在农村网民中将存在很大的增长潜力。(二)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一,部分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建设薄弱,网络基础知识匮乏。由于政府财政的有限投入,尚未实现乡镇一级的网络全覆盖。再加上农村传统思维观念与互联网创新思维观念的较大差距,使得农民接受电子商务相对迟钝,只有少数农民愿意购买电脑并使用网络,这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第二,中国农村劳动力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大部分习惯于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获取信息,而且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严重,导致较低的文化层次和较低的收入影响了农户“触网”意识和应用网络的能力,使得农民对农业电子商务的运用意识并不强烈。第三,中国农村物流发展滞后,物流网络覆盖率不够。中国农村人口多、地域广、交通相对落后,多数物流网络只能覆盖到县一级或者乡镇一级,常把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排除在物流体系服务范围以外,造成了农村电子物流配送难的问题。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要想发展,必然要解决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发展电子商务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行动计划引起传统行业变革的大趋势下,如何在农村市场上发展电子商务,促进“互联网+新农村建设”转型,对于中国探索新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一)有利于加快农村市场转型,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推行的土地经营分散化,难以协调农民在商品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利益矛盾,使农业生产经营经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震荡之中。而农村电子商务化,是“互联网+”在农村的一种模式转型,能够端到端的整合现有资源。从源头上把农产品汇聚在一起,可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员购买,屏蔽了农民信息的不对称性,有效降低农产品交易风险,为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提供了一条捷径。大力普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规避农产品的销售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二)有利于拓宽农产品交易渠道和范围,丰富市场经济体系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农业市场,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交易主体多元化。同时农民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整合与共享农业信息,减少不对称信息的比重,快速找到合适的贸易伙伴,加快农产品流通。从而帮助农民科学的决策、指导生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三)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可以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有什么需求,农村就配套生产什么样的产品,甚至部分农民联合起来成立农产品公司,进一步纵向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同时农民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了解和学习最前沿的技术和市场动态,引进先进的种植经验,创造相应的精神财富。(四)有利于促进农村物流的快速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一方面需要销售农产品,另一方面也有购物的需求,所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那么这个桥梁就是物流。目前部分互联网公司通过建立服务站、发展代购员等方式来推动农村传统的流通方式转变,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必将对生产、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整合,从而改变促进农村新的社会分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再就业,不仅满足更多的农民购物需要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了快速融入互联网,享受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农村市场迫切的需要一套有组织的、完善的电子商务体系。根据中国农村市场和农产品的特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网络建设20世纪末,农村有句很出名的话叫做“要致富,先修路”。然而对于现如今,这句话已经变成“要致富,必建网”,这个网指的就是互联网,也就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各级政府应当全力支持和引导。一方面,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网络的投资规模,有效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电视、电话和广播等多种通讯手段,从不同维度建立起覆盖农村和偏远山区的农村信息网络,实现“三农”信息进入千家万户;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宽带下乡”与“家电下乡”相结合,加大力度建设光纤化宽带网络,对农民购置手机、电脑等给予适当的补贴。通过这种方式,既是扩大内需的需要,也是快速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举措。(二)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有效整合资源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务大力支持物流、电商、金融等企业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建立一个良好、高效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系统平台,为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从不同角度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同时,也要为企业和农民建立网上交易平台,支持B2B、B2C、C2C、o2o等多种交易模式,降低使用门槛,培育当地有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企业。此外,各级政府要不断出台鼓励政策,引导当地龙头企业以电子商务方式来开展生产经营,探索区域合作机制,建立有利于农产品网上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三)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培养信息化人才首先,要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上山下乡行动,以当地知名企业的电子商务化应用案例现身说法,分批次系统化培训农民使用电脑和网络,并知晓如何利用网络支付工具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等内容,强化互联网意识。其次,以返乡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和部分个体经营户为重点,积极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充实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最后,还要大力加强农村信息化的培训工作,积极采取开设培训班、专题讲座、政策讲解、交流培训等形式开展电子商务专题培训,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所带来的生活改善。(四)加强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电商的布局为了方便农民了解电商,京东在农村设立信息站,将其作为网络代购点,以及农村物流的配送站和自提点,电商大鳄已经意识到农村市场潜在的机会。然而目前,中国的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较低,因此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电商的力量,建设服务站,并积极引导连锁店和超市等零售类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实现“最后一公里”的覆盖。这样通过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配合城市完善农业电商的布局,形成完整闭环,不仅可以使农村的各种农产品走出去,还能扩大农民的就业范围,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物联网发展的意义篇10

关键词:物联网;人与自然;绝对统一

中图分类号:F2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189-02

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iot)是指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采集包括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把匹配特定网址的信息传入互联网,进而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广泛链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系统工程。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的又一重大里程碑[1]。物联网技术,可以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2]。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与推广,人类将迎来物联网时代,人与自然的联系方式将发生革命性变迁,因此,探索物联网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就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以为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制定以及协调物联网时代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具体办法的拟定提供理论依据。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绝对统一与物联网时代

人类所面临的现实世界,是包括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两部分在内的统一整体。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它的发展和自然界的发展就密切联系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3]。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4]马克思把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并认为他们遵循着统一的辩证法规律。这就使得马克思的自然观不仅认为自然界先于人,先于人类社会,而且还明确地把人类社会看做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他指出:“历史本来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5]。分析物联网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把物联网看做是纯粹的人属性的存在形式,它本质上属于自然史发展的产物,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存在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时代模式,更受人与自然关系的时代特征的制约。

从对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发展史来看,把人与自然看做统一体的思想一直是主流。中国先秦时代的先哲们把天、道、太极等作为一切存在的本原,把天与人、人与道、人与太极等作为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关联性存在加以分析;宋明理学家们把理作为人与自然相统一的逻辑起点。最初的古希腊的哲学家不满足于原始宗教和神话,根据自己的直观,以人类正常的常识为依据,用自然现象本身来说明世界;他们从无限多的自然现象中看到它们的统一和联系,看到它们不断变化和发展,看到它们的矛盾和对立[6]。古希腊之后的西方哲学家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都是从最初的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思想发展起来的。以达・芬奇、库萨的尼古拉、B.特莱西澳、G.布鲁诺等为代表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把自然事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竭力为刚刚萌发出来的新兴自然科学成果从总体上做出理论概括与说明[6]。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的理论为之后的机械的自然观打下了理论基础。以牛顿为代表的时代形成了机械的自然观。1755年,康德的《宇宙发展史概论》和1796年拉普拉斯《宇宙体系论》认为太阳系中所有的天体是由星云通过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形成的,从而批判了机械的自然观,但这种批判是不彻底的[3]。进入19世纪,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植物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是一切生命机体的基本单位[6]。1842年德国医生迈尔和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首次提出“能量守恒”定律[7]。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认为物种是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进化而来的,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是通过进化过程演化而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样的自然科学基础上,采用一种现实的批判原则,批判的继承了黑格尔《自然哲学》中的合理内核,彻底批判了机械的自然观,进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人类从洪荒时代走入物联网时代的全部过程中,人类的智慧创造了无数的奇迹,而这些奇迹的创造都是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人类不可能脱离自然界而创造实际存在的奇迹,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现实存在的奇迹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成果,它本质上隶属于自然界本身,也同时属于人类自己。人类的发展史表明,“人与自然的统一是绝对的、永恒的”体现在三个方面:无论如何,人与自然永远在一起,人就是自然的成分,人是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的;无论如何,人与自然是运动的,处于绝对的、永恒的运动之中;无论如何,从人与自然对立的本身来看,是绝对的、永恒的统一(这里人与自然对立的本身,指人是主体性的存在,能够确立自己的主体性原则,从而把人同自然界分离开来)[3]。当我们站在物联网时代大门之前时,我们面对的将是未曾见过的新时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时代依然是人与自然绝对统一的时代,而这种绝对统一已经不同于以往,它将实现真实意义人与自然和谐,实现更大程度的人类的解放;物联网时代,人类将在自然界中获得更多的自由,人的主观能动性已经以崭新的方式驾驭科技的力量,从而展现生态文明的内涵,从而拓展全新的自然界和人类的奇迹。

二、物联网将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历史性对立

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隶属于自然界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主要是由自然界自身的因素引起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界逐渐被人化,成为人化的自然界,自然界变迁的人为因素逐渐增加。考察史前时期这漫长的几百万年,人类的远祖居住在能够发现现成食物的地方,和其他动物一样以采集现成食物为生,而不是像他们擅长农耕的后代那样通过种养来获得食物[8]。人类历史上最初的人与自然关系表现为隶属于自然律的自然界为人类提供自然属性的环境利益,获得了充足的来自大自然赋予的环境利益的原始人类种群就得以扩大繁衍,少量得到或者没有得到大自然赋予的环境利益的原始种群就逐渐走向灭亡[9]。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通过简单信息传递系统实现了交流,人与自然之间表现为人类艰苦卓绝的抗争,这个时代虽然离我们久远,但已经开启了人类基于信息传递基础上的合作,已经开始了生产经验的积累与传承;尽管那个时代人类没有能力改变自然界,尽管自然界的恩赐是人类生存与延续的前提,但是不能否定原始社会是包括物联网时代在内的人类文明的起点。原始社会的人类,人们没有个性与自由,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为了维持或谋取环境利益以及为了繁衍后代而处于特定的分工体系下的分工职责之中,每一个个人对于原始社会的共同体来说他们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

农业和畜牧业的诞生改变了人与自然中人的被动地位,人获得了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能力,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开始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然界;但是在人类文明之处,人与自然的关系隶属于自然律范畴之内,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没有改变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律特征。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在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的能动性越来越强,火耕时代和大规模畜牧业时代的到来,使得人在自然界中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主动,人有能力在更大范围改变自然界的客观存在;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已经在确立地球霸主地位,再没有其他物种能够与人类抗衡和争夺自然领地。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也不断提高,殖民主义时代的到来和矿物资源的使用,开始改变了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平衡,人类开始以巨大的能力改变自然界的面貌。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使得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20世纪是人类文明飞跃发展的时期,以爱因斯坦、薛定谔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开拓了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以尼古拉・特斯拉、爱迪生为代表的发明家以崭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基础创造了属于人的物质世界。伴随着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蔓延,传承者科技发明的理念,实践者资本主义经济学理念,20世纪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化的自然界已经囊括了整个地球,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规律已经在很严重的程度上被打破。人与自然虽然都属于自然界本身,但人的生存已经彻底改变了自然界的内在平衡,于是人类历史进入了人作为主体能动地对抗自然界固有规律的时代。

伴随着20世纪人类文明的进步,气候变迁、环境污染、可耗竭资源日渐枯竭等不可回避的问题摆在人类面前,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加剧。20世纪末,以乔・海伦・布伦特兰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开始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谋求出路,开始探索崭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然而在物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可持续发展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在理论上和技术上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无法在全球意义上实现真正的落实;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真正意义上的人主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到物联网时代才能实现,物联网将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历史性对立。

参考文献:

[1]陈锐.物联网――后ip时代国家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1):41-49.

[2]王孝军,薛辉.物联网技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7):53-55.

[3]刘会齐.科学发展观视野的人与自然关系[J].重庆社会科学,2008,(5):46-5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6]胡绳,等.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261-981.

[7]恩斯特・海克尔.宇宙之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