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5:32

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篇1

关键词:学校制度文化;高职教育;内涵发展;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048—03

一、学校制度文化与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相关性探究

(一)学校制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对制度文化的理解,需要从文化的结构与内涵开始,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共同构成了文化体系。简单地说,制度文化可以简约地理解为“凝结了文化精神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精神的格式化、具体化和实在化,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宗教、婚姻等方面的制度,作为人类行为和活动的规则、习惯,为人们提供了观察和理解人类行为及活动的方法”¨J。

学校制度文化包括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两个部分,组织结构指学校为实现办学目标而建立的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的形式,包括学校中的正式组织结构和非正式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是指学校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制定的、起规范保障作用的各项规章或条例。制度文化主要渗透于学校各种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之中,被学校全体成员认同并遵循,体现学校特有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高职院校制度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1.强制性。“文化有一种似非而是之处,它通过约束人的行为而使人获得解放”,学校制度文化一旦获得高职院校主体的认同并为其内心所接受,就会成为师生自觉遵从和维护而无需强制便能发生影响的精神要求。

2.适切性。人类群体的社会结构存在双重现实,“一方面是规范体系,体现了应该是什么;另一方面是既存的秩序,体现了实际是什么”。这两种秩序既不可能完全一致,也不可能彻底割裂。高职院校组织规模庞大,在办学目标、学科特色、组织构成、机构职能、区域特征等方面具有多样性,以及高职教育智力劳动特有的个性特征等,要求高职院校内在地需要有规范结构即制度文化的保障。制度文化存在的前提是总体和长期上适合学校的发展。

3.生成性。文化的生成与人类的发展如影随形。人类不断地创造着文化,通过“人化”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同时也在文化的孕育下不断成长,经历着“化人”的历程。文化影响事物的发展,事物的发展促进文化的生成。高职院校作为不断发展的主体,其制度文化经历着不断改组、改造和生成的过程。

(二)学校制度文化的内容决定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规范性

制度建设的本质是行为问题以及影响人的行为的思想观念、习俗惯例、文化心理和哲学基础等文化领域的内容。高职院校制度建设能克服高职主体的非理和偏离高职发展主旨惯性,通常涉及两大内容:一是通过制度建构确定高职行政权力,体现办学自;二是规范高职组织及其个体的行为,以提高院校管理运行的效率。高职制度文化通过规则和规范规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路向,形成了高职主体的活动和行为界限,这一界限是高职共同体普遍认可的行为准则。从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看,高职制度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高职制度文化突出就业教育,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教学内容结合岗位、强调实用等,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高职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三)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过程促进学校制度文化的生成

文化生成的过程是“人化”与“化人”的双向旅程。制度文化的生成是文化成长与主体创造的辩证统一,既是自然“生长”的,又是人为“创造”的。制度文化的自然成长为主体创造提供了空间,在主体创造制度文化的过程中又渗透了制度文化自然成长。高职制度文化是高职主体基于传统制度文化的基础和现实空间,在一定的社会价值观指导下形成,并对现实生活中主体的行为起规范作用,是高职现实发展系统的构成要素。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历程中,传统的基础和现实的需求促进了高职制度文化进行自然“生长”和人为“创造”。

二、学校制度文化视野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弱势因素、外部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罗列出来,并按照矩阵形式排列,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策略,在高职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

(一)内部优势分析

1.个案内向制度文化健全、规范。内向制度文化是组织内部用于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包括组织管理制度文化和组织结构文化。组织管理制度一般包括校级层面的管理制度、行政处室的基本制度、教职工岗位责任制度、师生员工行为规则制度等。个案作为国家示范建设高职院校,在示范建设期,建立了健全而规范的全校性管理制度。

在上述管理制度中,每一项制度在公布之前,都能广泛征求教职员工意见,并做多次讨论,保证了管理制度的适切性和可执行性。此外,管理制度在个案的发展中,能及时得到完善,例如,在个案“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强调突出职业教育的“高教性”,教学科研基本制度则做出了及时调整,在教学上强调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在科研上引导教师进行横向研究,鼓励服务地方经济的研发平台建设。

组织结构是指为了有效实现组织发展目标而建立的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的形式。这种形式确立了组织各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工作规范以及组织管理人员的权利及责任范畴。个案组织机构配置合理,除了设置常规党政行政部门,还配置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非行政机构组织。可以说,在示范建设期,个案建立了健全而规范的内向制度文化。

2.个案正式制度文化执行力强。正式制度文化包括组织正式结构和正式制度表现出的文化,即组织的“明规则”。个案正式制度文化执行力强,教职员工能自觉遵守学院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能按照各项规则规范日常行为。例如,个案在《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管理办法》中,对专业教师下企业的任务、时间、注意事项等均做了明确说明,考核小组随机抽查发现,下企业锻炼的教师能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分析下企业教师的交流心得,他们也认为身在企业和学校一样,都属于正常工作而不是形式上的过场。

(二)内部劣势分析

1.个案外向制度文化薄弱。外向制度文化指组织与政府、社区、家长等外部环境发生交互作用时所遵从的制度文化。外向制度文化对职业院校发展的影响比较明显。高职教育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高职院校的制度观念与规则、制度物质设施与组织等无不受到区域经济基础的制约。个案在十年高职教育发展历程中,一方面依托地方经济,另一方面反哺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撑。个案先后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合作举办了“正泰班”、“奥康班”等由企业命名的订单班。个案积极地与外部环境发生交互作用。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办学时间短暂等客观原因,尚未形成稳定的制度与规范的文本,导致外向制度文化的生成土壤贫瘠。

2.个案非正式制度文化匮乏,约束力不强。非正式制度文化是组织非正式结构和非正式制度表现出的文化,即组织的“潜规则”。非正式制度文化包括顺向非正式制度文化和逆向非正式制度文化,前者指良性的或与正式制度文化相容的非正式制度文化,后者指非良性的或与正式制度文化不相容的非正式制度文化。个案由四所中专学校合并而成,由于四所学校原有的非正式制度文化存在明显差异,适用范围有限,非制度文化不仅匮乏,而且约束力不强,如某项非正式制度文化源自于四校合并前的某所中专学校,并在该所中专学校得到了认可,然而,该项非正式制度文化用于四校合并后的个案上,则缺乏制度文化原有的约束力,得不到教职员工的广泛认可。

(三)外部机会分析

1.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促进个案内部制度的完善。近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政策一直是鼓励、扶持其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在此大环境下,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管理模式将进一步得到规范,个案的内部管理制度也将随之得到完善。

2.个案的外部声誉,要求先进的制度文化生成。个案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其办学形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声誉,兄弟院校和相关部门的参观与指导要求个案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更新和生成先进的制度文化,以保障办学质量的提升。

(四)外部威胁分析

1.社会对高职院校制度的认可度不高。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差别,高职院校侧重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培养模式和授课方式上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培养模式。由于受到企业、行业的影响,对授课教师的要求也不一样,主要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然而,高职教育容易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饼干”,培养出的人才并不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制度上,也常出现照搬普通高等院校的模式。因此,社会在怀疑高职教育的价值的同时,也对高职院校的制度产生了怀疑。

2.不完全制度缺失。不完全制度缺失是指“主体虽然有某方面的制度,但缺乏相关配套的制度,造成有法不依,有制度不遵守的局面”。在实践中,部分企业拒绝接纳师生实习或拒绝支付劳动报酬,部分企业甚至向学校收取住宿费和实习费等,这些事件是不完全制度缺失的具体表现。个案也面临着类似的不完全制度缺失的问题。

三、制度文化视野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对个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等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制度文化视野下个案内涵发展的战略选择有以下四点。

(一)So策略:发挥优势把握机会

1.拓宽办学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由政府提供具有合理性,但职业教育必须要寻求政府支持、市场导向、社会主体、学校办学等四方平衡的支点,而不是像其他类型的教育由政府单一渠道投资。个案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充分把握外部机会,将社会上的其他资源融入到办学中,拓宽办学渠道,努力实现培养的人才不仅与社会需求一致,而且具有高职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2.进一步维护制度对象权益,提升制度对象幸福指数。尽可能地吸纳制度对象参与制度的制定、修正等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是制度对象和制度制定者之间的共同约定。没有得到对象认可的制度,只能成为一种外在于制度对象的“束缚”,往往容易失去本来正当的约束权威和管理效用。维护制度对象权益,提升制度对象的幸福指数,是实现“乐教”、“乐学”的重要举措,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助推器。

(二)St策略:发挥优势转移威胁

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培养不可替代人才。“软实力”指意图通过感召力、吸引力、同化力来说服别人相信或同意某些行为准则、制度安排和价值观念等,从而达到理想结果的能力。高职院校“软实力”包括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校文化、管理制度、创新体系等因素。如何将高职院校中的制度,如师资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制度、人才培养制度等加以提炼,形成高职教育的特色文化,并最终成为高职院校的“软实力”,使得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类型中体现“职”的属性,在职业教育中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体现“高”的特征,是高职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迫切思考的问题。个案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厚实的基础,已形成以工科专业为主、经济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覆盖了浙南地区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行业,并拥有了国家示范专业、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重点及特色专业20余个,有必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升自身“软实力”,着力思考和实践培养高职不可替代的人才。

(三)wo策略:利用机会把劣势转变为优势

完善制度落实的惩处,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制度是用来约束和规范人们行动的体系,直接指向实践和行动。面对制度人们的答案总是“应当做什么”或“怎样做”,而不是简单地“知道是什么”。可以说,制度本身带有较强的执行力。个案正式制度和内向制度健全,执行力强,但非正式制度约束力低,外向制度匮乏,将有碍于拓展高职教育的生存环境和空间资源的获得。因此,不管在内向还是外向制度、正式抑或非正式制度,个案一要夯实制度执行操作的基础;二要协调各方矛盾,提高制度执行的意愿;三要落实制度的监督与激励,促进制度执行彻底。

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发展使命核心要素基本要素逻辑走向

[作者简介]陈炳和(1958-),男,江苏金坛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化学工程、高职教育研究;曹叔亮(1978-),男,内蒙古察右后旗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区域高职教育研究。(江苏常州213164)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1JG002)和2011年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与实现途径研究”(项目编号:CDGZ20110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025-02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命题,承载着高职院校的存在意义与社会价值,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教育宗旨。因此,如何搞好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乃至整个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逻辑基点。我们必须从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厘清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逻辑关系、建设使命、系统要素,以及建设主体、内容与途径。从理论上讲,“为什么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根本性价值定位问题;“谁来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体性选择问题;“建设什么”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要素的进一步细化问题;“怎么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策略选择问题。上述四个问题共同组成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逻辑体系,缺一不可。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发展使命

经过十年的规模迅速扩张,高职院校已经奠定了良好的量变基础,内涵建设作为质变的表现形式理应提到日程上来。而且,内涵建设是规模扩张的必然要求与最终结果,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交织,互有长短。从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来看,内涵建设逐渐占到主导地位,过快的规模扩张已经告一段落。内涵建设的自身发展逻辑要求必须承担起高职院校的发展使命。

1.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使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所有涉及的系统要素都与人才培养质量有密切关系,因此,内涵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职能来说是一项全面办学能力的系统提升。新时期的高职院校要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的教育责任,就必须加强内涵建设。

2.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使命。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更加倾向于直接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这也是高职教育面向社会、贴近社会、服务社会办学方针的直接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更加重视服务社会的职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利于教学能力与科技开发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管理、发展与创新提供高效、便捷、质优的服务。

3.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使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持久性的工程。在当前招生与就业的严峻形势下,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每个学校眼前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内涵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对策,是高职院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

4.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使命。高职院校办学上层次、上台阶、上水平,就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同行之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核心竞争力充分现在高职院校自身的内涵建设上。①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系统工程,也是分阶段、有重点的工程,经过多阶段、多层次、多方面的建设,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提升。

5.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使命。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教育的具体实践者,其办学质量的总和体现着高职教育的质量,而办学质量的最终依托就是内涵建设的成功与否。成功的内涵建设必然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进而推动整个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与吸引力自然会更上一个层次。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构成要素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本身也具有内涵与要素等相关系统性特征,通过系统要素来体现的。但是,不同的专家学者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认识角度与理解层次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界定方面,不同学者分别认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并且围绕各自的核心阐述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理念、体系、观点、方法与措施等。综合各种观点并结合办学实践,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办学质量与效益,所有办学行为都必须围绕这两个要素来进行;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特色、校企合作、教育资源、管理体制等是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是办学质量与效益的外在体现。

1.核心要素。办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教育活动的生命线,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②办学质量是办学效益的前提与基础,是影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办学效益可分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高职院校得以存活的必要条件,社会效益是高职院校发展公益事业的价值所在,二者共同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奠定经济伦理基础。

2.基本要素。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涉及的基本要素很多,不同发展时期不同院校有不同的需要与认识。我们认为以下几个要素是具有普遍性的:专业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核心;课程改革是内涵建设的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关键;办学特色是内涵建设的导向;校企合作是内涵建设的方式;教学资源与管理体制是内涵建设的保障。专业建设无疑是高职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立足点。③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基石,是内涵建设的基本工作。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水平是内涵建设成败的主观要素。办学特色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战略发展问题,是内涵建设的大方向。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提高内涵建设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学资源与管理体制保障内涵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逻辑走向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必须回答以下四个问题:为什么建设(建设意义)、谁来建设(建设主体)、建设什么(建设内容)、怎么建设(建设途径),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内在逻辑体系。第一个问题已经在前文论述过,接下来重点探讨余下的三个问题。

1.建设主体。按照开放办学的思想,高职院校应尽量避免单打独斗的建设思维,把学校本位模式、企业本位模式与社会本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内涵建设的目标。事实上,内涵建设的多元主体除了自身外,还应该包括政府、企业、行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在高职院校内部,内涵建设的主体还分为集体主体与个体主体:集体主体包括学校、职能部门、院系、班级以及各种非正式组织等,个体主体包括学校领导、专任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等。在以往的改革中,大多采取自上而下、以集体为主的模式,容易忽视个体主体的主观需要与自发动力,因而适当采取自下而上、以个体为主的模式有时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建设内容。一般而言,内涵建设的内容是内涵建设基本要素的分解与细化。核心要素通过基本要素来体现,基本要素则进一步通过若干项目或单元表现出来。例如,专业建设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条件、专任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若干个子项目组成;课程改革至少包括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环节。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基本要素分化为具体的建设内容时,经常会有交叉或重叠,需要根据情况加以协调,明确主次先后。

3.建设途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应该根据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社会用人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与实际条件来选择建设途径。需要说明的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途径很多,我们重点选取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应按照区域发展的需要与市场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围绕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设置课程体系,根据不同专业与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策略。按照专业发展的要求建设标准配备的师资队伍,同时做到专兼职教师比例的恰当合理。(2)课程改革。职业课程开发应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属性。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依据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相结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思想,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建设,实现课程结构、数量、质量的全面提升。(3)办学特色。高职院校应坚持自主办学的区域特色、行业特色、校本特色,紧密贴近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发扬区域特色。同时,高职院校紧密依托行业办学,发扬行业特色可以为学校带来更多的行业支持。高职院校深入挖掘学校发展中的自我积累,可以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带来更多的深厚底蕴。(4)师资队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大力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甚至于向“三双型”(双师、双证、双语)④师资队伍迈进。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实现专兼职教师结合制度。培养或引进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良性发展机制。完善师资管理制度,改进教师工作业绩考评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5)校企合作。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建专业、开发课程、共享师资、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已经成为众多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加办学效益的共同选择。从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将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主流模式之一。(6)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一般分为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这里主要讨论硬件建设问题。高职院校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依据正常办学的标准条件按质按量地保证办学条件的到位,以保障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有序、高效地开展。尤其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应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生均标准进行配置和设计,制定严格的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7)管理体制。传统的科层体制在现代高职院校的管理中日益乏力,与此同时,管理效率的低下对教学改革、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产生了掣肘效应。以制定章程为契机,建设现代高职院校制度,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管理途径。在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理念指导下,厘清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边界,调整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结构,重新设置职能机构及其工作职责。重点建设好学校董事会制度、专业理事会制度、学术委员会制度、教学委员会制度、职称评审委员会制度等关系到高职院校体制机制改革的根本性制度,势在必行。

[注释]

①周成霞.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内涵建设[J].黑河学刊,2009(3):115.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篇3

百舸争流,在全区教育发展的进程中,金台区教研室不缺位、善作为,坚决贯彻区局“潜心办好每一所学校,精心培养每一名学生,倾心塑造每一名教师,以内涵发展促进质量提升,以质量提升打造金台教育品牌”决策部署,紧抓校本研修这一核心,探索建立了《金台区学校内涵发展星级评价体系》,以内涵发展星级学校创建为抓手,力促教育内涵发展,其做法受到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充分肯定,省内多个县区教研部门前往金台区学习考察。

始终不渝促内涵“三大成效”初显现

2012年,金台区提出教育发展要全面从外延向内涵转变。随后,连续三年开展“三大行动”,内涵发展建设年、突破年、提升年梯次推进,以2015年全区内涵发展星级评价体系建立、2016年全区认定内涵发展星级学校56所、全区教育质量全线提升为标志,教育内涵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统一了思想认识,建构内涵发展的核心价值

全区上下形成了内涵发展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是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的统一认识,确定了内涵发展的关键在于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这两支队伍的发展,队伍发展必须依托扎实有效的校本研修发展路径。

二、拓展了校本研修,奠定内涵发展的坚固基石

――校本研修更新了“办学理念”,树立学校内涵发展的航标。引领学校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合理地指导学校和谐、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必然要求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如果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就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办不出高质量,产生不了良好的效益。因此,通过研修,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发展的需求,促使学校修正办学理念,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充实、完善、丰富和提升。

――校本研修促进了“教师成长”,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积淀者,我们大力推动校本研修,统一编印《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手册》《金台区幼儿园教师园本研修工作手册》,推广342校本研修模式,承办宝鸡市校本研修工作现场会,发挥省市区级教学能手示范引领作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区教研室校本研修团队涌现出市级教学能手8名,市级学科带头人4名,区级拔尖人才2名,市级校本研修先进工作者2名,市级校本研修先进个人3名。2016年研修团队负责人及8名教研员被市小教中心、文理学院、市教育学院邀请做培训讲座、点评课等国培活动和市级教师培训活动等。在陕西教育人人通晒课工作中,我区晒课总数及人均节数均位于全省各县区第一名,有7名教研员进入全省晒课达人前10名。这骄人的业绩更是给了全区教师以积极感召与示范引领。

――校本研修提升了“文化建设”,积淀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厚底蕴。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也代表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历程。各校依托自身资源,挖掘文化因子,打造校园精神高地。

――校本研修创新了“德育活动”,凝聚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力。活动是学校的生命,德育活动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它从学生的角度体现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外在形式。如李家崖小学的“解读汉字密码,打造幸福人生”德育系列活动,将汉字教学与大爱教育紧密结合,使德育近小实亲,有趣有声有色,产生广泛的影响。

――校本研修助推了“教育科研”,强大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教育教学是学校存在的基础,教育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以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为切入点,狠抓教育科研,立项高效课堂区级课题88项,开设高效课堂论坛,研制高效课堂学科教学标准,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成果和高效课堂教改标兵的评选,使高效课堂教改实验覆盖全区各学段、各年级、各学科。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在陕政督团(2014)68号文件《关于督导检查金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工作反馈意见》中指出:“教育科研工作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区教研室积极指导高效课堂和校本科研等方面工作,成效显著。”2014年8月我区印发宝金教育(2014)179号文件《关于印发金台区教研活动管理细则的通知》,并统一印制《金台区中小学教研活动记录手册》,配发各校教研组(备课组)。2014年11月印发宝金教育(2014)240号文件《金台区幼儿园保教科研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我区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科研,形成我区教育工作的一个新亮点。

――校本研修升华了“办学特色”,闪亮学校内涵发展的招牌。学校的特色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表现形式,同时它也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增添了亮丽的风景,是学校内涵的真正灵魂。我区的逸夫小学342研修模式在全市领先,可谓楷模。此外,三迪小学的书法教育和科技教育、陈仓路小学的三算教育、神武路小学的科普教育、东风路高中的学科主题研修等亮点纷呈,特色明显,影响深远。

――校本研修强化了“体音美测试”,修正学校内涵发展的偏差。体音美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因应试教育的盛行,它们却沦落为薄弱学科。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区在全省率先开展体音美学科测试,测试不达标的学校一票否决,取消申报内涵发展星级校的资格,促使各校千方百计抓好体音美教学。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在陕政督团(2014)68号文件《关于督导检查金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工作反馈意见》中指出:“在全省率先成立体音美科研机构,建立体音美学科测试制度,这次过程督导体音美测试合格率是今年督导过的县市中最高的,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我区体音美测试方面工作也引起多方瞩目,先后应邀赴汉中市西乡县、宝鸡市千阳县、陇县、扶风县等县区传经送宝,推广体音美测试工作经验,引领体音美学科由弱变强。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践行,更需要研究。

三、建立了评价机制,凝聚内涵发展的强大合力

区教体局把学校内涵发展情况作为年度目标管理考评、校长绩效考核、中层干部培养提拔的重要指耍促使各学校与区教体局步调一致,行动上跟进,全力以赴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形成全区一致推动内涵发展的强大合力。区教研室把内涵发展调研检查、整改督察常态化。每学期按学段进行一次调研检查,每学年按学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要按照验收评定标准,做好内涵发展星级校的调研指导和验收评定。各校建立内涵发展月检查制度和内涵发展督察奖惩机制。

目前,金台区已经确定四星级苗子校9所;评定内涵发展三星级校12所,确定内涵发展三星级苗子校18所;评定内涵发展二星级校44所,确定内涵发展二星级苗子校6所,掀起了全区内涵发展的热潮。金台区高考、中考质量连年处于全市领先位置,办学质量稳步提升,释放出内涵发展的极大魅力。

坚定目标抓落实“六大举措”促践行

一、引领并发挥校本研修的示范作用,全面覆盖,全面推进

校本研修手册是校本研修的重要载体,金台区教研室组织编印了涵盖研修制度、学习记录等内容的《金台区校本研修手册》,全区教师人手一册,翔实地记录了教师的研修历程。自省启动校本研修工作以来,金台区坚持每年八月份,结合学校及教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原已使用的校本研修手册重新修订,根据需要进行删除和增订相关栏目,扩充了研修的范围和内容,更全面地体现校长的一校之魂的引领作用,体现教师研修的状态。目前,在广泛征集一线教师使用意见中已经历了5次修订,逐渐规范并成为金台教研的一大特色。

2013年12月,金台区承担了宝鸡市校本研修现场会工作,现场会上展示全区各中小学的研修工作,观摩了逸夫小学小学语文342观课议课活动。2015年,金台区被省教育厅表彰为校本研修工作先进县区。2016年,金台区年被宝鸡市教育局表彰为校本研修工作先进县区。2017年,被省教育厅表彰命名为“陕西省优秀校本研修团队”。

二、修订并完善校本研修的规章制度,形成机制,长效推进

业成于谋。近年来,金台区从完善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入手,积极构建校本研修长效机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校本研修的管理制度。近年来,我们不断内化省厅校本研修实施意见和市局实施方案,制订了《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区校本研修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成立了由区教研室主任为组长,区教研室副书记为副组长,各学段组长为组员的校本研修工作小组,在区教研室设立了校本研修工作项目执行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全区中小学校本研修的日常管理及学时认定工作。定期召开校本教研会议,研究校本培训工作,采取在检查中培训,在培训中检查的工作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考核工作,把校本培训的任务落到实处。

――完善校本研修的实施制度。在校本研修推进中,金台区针对学校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订并发文件《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考核的补充要求》,对“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表”中的每个栏目及子栏目都作了详细解释和说明,并以文件的形式将《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考核的补充要求》及时下发各校(园)。针对学校教研活动不规范、内容不扎实、效率不佳等问题,先后拟发了《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补充规定》《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考核的补充要求》,制订了《关于规范教研活动的通知》,实行全区教研活动大课表,在课表中固定各学科教研活动时间,全区同步,便于检查指导,便于通过录播教室面向全区同步远程研修推广。为了规范管理,夯实课题研究过程,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校(园)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校(园)本课题管理工作的补充规定》《关于校(园)本课题管理中应注意问题的通知》等三个校(园)本课题管理规定文件,规范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三、丰富并创新校本研修的工作主题,构筑模式,深化推进

校本研修的主旨是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学习的真正主人,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生命质量得到共同提高。金台区积极整合培训和教研活动,搭建载体,构筑校本研修新模式,全区各校共同努力谱写了“走出去、请进来、浸入式”的校本研修三部曲。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教师研究能力。金台区坚持“管理”“挖潜”和“借力”相结合,一方面,鼓励教师秉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成长即成果”的原则,立足于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专家的力量,多次邀请省市专家组、课题组莅临我区指导课改及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召开培训会、立项会、评估会、结题会等,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有课题的教改教研氛围。近3年,81项省级微型课题结题,6项省教育学会课题结题,42项市级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小课题结题,60项以“高效课堂”为主题的区级教育科研课题结题,318项以“内涵发展”为主题的区级教育科研课题结题,4872项校级课题结题,全区教师教研成果有416项获市级以上奖励。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校本研修平台,构建高效课堂,引导一线教师在研究中理解课改精髓,掌握教改要领,提高教改水平。成立了以各学科教研员为组长的高效课堂研发团队,研制出了“小学等级+评语质量评价改革”办法,研制出了学校、学科、课型三级高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各校结合自身实践,探索出了高效课堂新模式。

――以专业引领为龙头,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精彩。在金台区,“管理者论坛”和“名师引领研修服务团”在教师专业引领方面独领。

“管理者论坛”侧向于学校管理层,“校长论坛”和“青年干部成长论坛”是其较为成熟的两大分支活动。两个论坛都以交流校本研修中的困惑、感悟、启示、观点、收获等为主要内容,通过“自悟与调研――学区酝酿――全区研讨”三个阶段达到学习知识、答疑解惑、交流经验的目的。2012年9月,举行了“校长论坛”,编辑《校长论坛论文集》3册,堪称“高效课堂”区内交流的一次盛会。

“名师引领研修服务团”成立于2014年5月,聘请特级教师、省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百余人组成小幼教、初中、高中三个专业团队,采取集中服务与个人服务、面上服务与点上服务、成员自我服务与专家带动“三结合”的服务模式,深入教学一线开展示范指导。服务团坚持“五个一”即带去一节优质公开课、进行一次课堂问题会诊、作一次专题讲座、进行一次对话交流、带去一份最新的课改信息资料,贯彻“三新”:新理念、新课改、新模式,落实“三进”: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直通校园、直达师生,在促进城乡、校际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多样活动为载体,拓展教师提升空间。其一是依托大学区开展研修。2012年3月,我区按“相对就近、强弱兼顾、分层搭配”的原则在全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层次设立15个大学区,由区域优质学校担任学区长,依托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组织学区内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大学区通过组织同课异构、联校教研、观课磨课、专题培训等教研活动,使广大教师在优质资源的浸润中实现专业成长。

其二是依托高效课堂开展研修。我们以高效课堂为研修核心,组织开展了优秀导学案征集、全员全程教学评优、教师基本功大赛,高效课堂校际交流、送教下乡、复课研讨、高效课堂教改标兵评比、“高效课堂”案例征集等活动,渗透到全区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学段各学科,三年累计开展活动600余次。

其三是依托丰富的活动开展研修。1.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研修团队负责人率先垂范,刻苦钻研,为各校(园)、兄弟县区、市教院、市小教中心作专题报告;小学组各教研员针对目前教育形势、欠缺的前沿理念以及课堂教学调研中暴露出来的典型问题,进行微课专题培训;“课堂教学该如何‘走实’”主题培训;“有效教学”专题培训;全区中小学体音美教师理论知识培训。2.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在全区开展学习《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围绕“抓改革・促内涵・提质量”主题要求,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全区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为人师表,渗透德育”意识和“质量立校”意识。3.在全学段全学科教师中开展教学基本功大赛,以赛促研修。

四、指导并树立校本研修的工作典型,分类指导,特色推进

在全面推广、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引导学校立足实际,彰显特色是金台区近年来校本研修工作的重点。研修团队成员发挥教研员的指导职能,分类指导学校工作,小学教研员抓住问题深入学校反复指导,逸夫小学342观课议课活动成为全市校本研修活动一大亮点,在市校本研修现场会、市高效课堂校长论坛以及金台区342观课议课校本研修推进会中都进行了观摩。

英语教研员指导三迪小学积极探索英语学科的“高效早读”,让学优生担任学术助理领早读、管早读。每天学术助理将早读的内容制作成ppt,通过投影仪打在教室的大屏幕上。并且同年级几个班的学术助理相互交流,彼此领读外班的早读,这样更促使其领读之前认真练发音,事先作准备,便于在外班学生面前展示,这样英语老师的早读就可以一拖四,节省时间,达到高效。另外,三迪小学针对“学生自主管理”也开展了特色研修,学校成立校级、年级、班级安全、卫生、文明、护绿等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形成校级、年级、班级三级自主管理体系。

五、加强并提升团队成员的指导水平,创新工作,示范引领

各教研员在研修团队的组织和指导下,加强个人研修,做到研修经常化、随时化、创新化、成果化。

――借助网络研修势头强劲之力。设置学科主页41个,上传研修文章20000余篇;创建中小学高效教学QQ群40余个,共享“导学案”千余篇;自2012年1月所有教研员开通个人博客,坚持每周撰写教育心得、工作动态等,目前共撰写教育心得7890篇,40多所校园网站设立了教师研修论坛;各教研员创建了学科微信群,注册了学科公众号,为教师开展研修提供广阔天地,真正地实现研修经常化和随时化。

――加强自身研修、深度研修,全力提升研修水平。近年来,研修团队成员始终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做到边学边写,边工作边反思,边反思整理,将成果序列化。团队成员坚持每年做课题,做到年年有课题,人人有课题。目前,省级课题结题的有28项,市级课题结题的有53项,在各级各类刊物80多篇,我室并将团队研修成果汇编成册5本。

――打造主题研修的新亮点。自2013年5月成立体音美学月以来,全区义务教育学段开展体音美学科测试工作。2014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将我区体音美学科测试的相关资料以光盘形式下发给本年迎接双高双普的县区。体音美组教研员曾应邀为汉中市西乡县、宝鸡市渭滨区、千阳县、陇县、凤翔县等县区的体音美教师作体音美学科测试的培训。11月2日区教研室组织部分学校校长、教研员赴千阳县教研室、千阳中学、千阳南寨中学开展了“金千教育联盟”教研交流活动。

六、顶层设计,精准指导,开展内涵发展星级校创建评定

2013年上半年,金台区出台了《金台区教育内涵发展星级校评价实施方案》和《金台区教育内涵发展星级校评价标准》。各校根据文件规定,积极申报内涵发展星级校“苗子校”,区教研室严格标准确定“苗子校”,切实开展调研指导、验收评定,并由区教体局隆重召开表彰大会,授予星级校荣誉牌匾,极大地激发了学校的热情,确保了内涵发展不走偏、显亮点。

矢志追赶超越全面提升质量

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篇4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创新

[作者简介]徐令(1971-),男,江苏盐城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史。(江苏南京21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重点项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3-37)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27-03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继承和传播社会先进思想文化的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的源泉,是高职院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贯彻国家“以内涵建设为中心”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彰显“职教性与高教性相统一”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为高职院校实现良性、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指引与精神保障,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建设、战略规划和特色创新的关键。同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职业修养的培养。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质量与创新的力度,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要求高职院校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先进文化精神和创新高职特色的文化体系,以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具有整合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实力、活力与竞争力。

一、传承与发展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观念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信仰、活动和制度等的综合,是高职院校继承、发扬和引领文化发展的社会功能的体现。只有充分认识并积极继承、发扬校园文化,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才能够真正地自主创新,实现以内涵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切实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广大高职院校以教学育人、思想政治、文化发展等为中心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件又再次强调高职院校“以内涵建设为着力点”。那么,什么是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它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有什么样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和理论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具有深刻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建设的发展理念。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主要看人才的培养质量”“更主要是看是否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点是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这意味着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旨在实现学校的科学、持续、和谐发展,为社会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职业人才。因此,推进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是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打造坚实的基础与提供有力的保证,契合现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继承、发扬和创新自身特色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力所在,也是构成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部驱动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传承历史的同时发扬先进文化。

首先,校园文化是在高职院校发展中不断沉淀、积累、提炼形成的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文化模式。它的核心部分是通过历史积累与选择获得的观念和价值,代表着高职院校的显著成就,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

其次,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活动开展中,校园文化发挥示范功能、约束与熏陶功能、导向与凝聚功能、平衡与协调功能、扬弃与创造功能,指导规范校园师生主体行为。它强大的影响力与活力来自于从高职院校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积累的使命、传统、标准、价值观、物质环境、办学实践、信仰等。它们既是高职院校各项活动的产物,又是推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活动的决定因素。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最重要的培养高职人才的活动中,凝聚校园文化的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外化为物化的校园环境,同时,又内化成整个高职院校的艺术情趣、学术氛围和科学的人文精神,形成以人为本的积极乐观向上的院校精神与氛围。

最后,推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不仅要继承历史积累的价值与观念,还要发扬先进文化的思想理念。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要在先进文化引领下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内涵与功能。创新的校园文化具有科学、和谐的精神文化内涵,着重对知识、价值和职业道德等的追求,积极向上,是先进文化在校园环境中的积极体现。总之,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人才”培养的“发动机”,先进文化的创新、培育和传播的主体,高职院校必然要继承、发展、引领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与观念,贯彻落实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力求从文化层面上全面发挥高职院校的各项功能。要深化与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就要在继承优秀的历史传统基础上,以科学、批判、创造性的态度追求先进文化的发展,使高职院校的文化能够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最高水平的体现。

二、批判与创新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发展历史较短,缺少文化积淀,在文化建设中不同程度地效仿普通高校,造成许多高职院校从教室景观到校训等都是对普通高校的翻版,没有形成鲜明的职业特色。这种校园文化定位的失真使得高职教育丧失了与自身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导致内涵建设片面化、浅层化。再加上对文化教育的轻视,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缺少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性,没有准确的文化定位规范性,具体文化活动内容缺少核心的集合性,导致文化建设迟滞于形势发展的要求。面对建设工作中的客观不足,对有关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价值取向、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等进行批判创新是高职院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首先,作为精神文化现象,体现一定意识形态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园文化的内涵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引导下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情操、职业观、制度等的和谐发展,“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创新型的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坚持以人为本,普及人文精神,培养职业道德观,将高职教育的核心价值、科学精神、制度建设、人文关怀、舆论宣传等融为一体,积极构建科学理论指引下的和谐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境界。一方面,批判并继承传统高等职业文化教育的知识与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在先进文化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创新,通过引进行业文化等手段,凝练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品牌文化,以品牌文化建设带动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其次,高职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与职教性相统一”的典型代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普通高校一样,高职院校承担培养人才、教学技术研发和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功能。所以,高职校园文化具有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追求科学、真理,强调以人为本等。但与普通高校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依托行业、企业和社会区域,为社会输送面向基层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因此,服务于社会是高职院校的宗旨。“将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人文素质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这是高职校园文化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亮点。”

最后,在吸纳人文理念的前提下改良高职教育的唯工具理性,实现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培养的文化内在的完善,并真正地落实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个具体层面上。客观地批判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并在崇尚创新、勇于创新、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价值观念、制度行为与环境氛围下创新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能够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职业性,是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创新的健康有序、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集中力量加强内涵和特色建设,在高等教育的平台上围绕职业教育的核心,突出职业教育的目标、重点、策略与手段,打造出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三、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创新的途径

许多高职院校在经过前些年的外延式发展后,面对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要求,必然要转向内涵式发展,这意味着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通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实现自身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创新的具体工作中,科学定位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标准,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对接,构建人文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都可以帮助实现高职院校以内涵发展为中心的建设目标。

(一)科学定位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标准

正如前文所说,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更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首要目标,为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的质量是文化内涵建设的重要体现,衡量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准是所培养的职业人才的质量。新时期知识经济发展和终身型学习社会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高职教育也从“能力本位”转向“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观。“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观提倡“通过对学生全面职业素质的提高,完善其个人品格,培养新型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人”。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融入素质为本的文化内涵,强化包括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在提高人才培养的共同基础上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对接,不仅能丰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也能促使院校提升管理层次,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经长期生产经营实践积累形成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标准、文化修养,以及孕育在企业规章、企业管理和企业生产之中的文化积淀,它的核心内容是经营策略和企业精神的价值标准。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中,意味着在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的功能、内容、方法和手段等的育人特性上,结合企业文化的针对性要求,引入资本经营观念与市场管理的制度,将高职教育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都纳入以行业导向性和应用性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中,实现高职的办学思想与服务企业核心价值取向的有机融合。这种高职校园文化内涵的企业化建设,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有效对接,使文化体系的构建围绕高职教育的“职业化”本质,使高职校园文化在亚文化的层面上与实践性的企业文化碰撞、融合与升华,构成具有强大内部驱动力的高职文化。

(三)构建职业性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推行“素质本位”只是近年来的事情,不少高职院校在内涵特色建设中忽略人文教育,导致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出现,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功能,校园文化工作常流于简单的任务完成。要改变这种文化载体工具化的倾向和唯工具理性的价值观,需要树立“职业性”的人文教育主义价值观,使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能够紧密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更好地服务。树立职业性人文主义的价值观,需要采取推进素质教育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措施,从而建设推广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在内的职业价值体系。在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对接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采取体现人文精神的文化举措,推广人文主义倾向的价值判断与基础性人文知识,改变过于重视实用性、专业性、技术性的活动标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爱国爱业情怀、职业素养等,完善人格,使学生的知识、情感、人性、道德等得到全面发展。

批判、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软实力的要求,也是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进步发展的动力源的必然结果。正如先进文化推动和引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政治、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一样,在高职院校发展历史上沉淀的校园文化与高职院校的发展密切联系,并在先进文化发展与自身创新的推动下,引领促进高职院校的内在发展,积极提升其内涵建设。然而,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关系着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校园文化内涵建设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冲击与推进。坚持以先进文化的指引,坚持批判与创新并重,坚持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中心点,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必然会不断取得创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金南冬,田乃清,孙俭.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新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

[2]李长真.大学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2007&filename=2007014161.nh&uid=&p=,2006-10-01.

[3]王清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殊内涵及建设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0(1).

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篇5

“内涵”与“外延”是逻辑学的一对范畴,原义指概念的两种基本属性。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概念的内涵是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而概念的外延则是所指对象的范围。,’,我们所使用的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包括“内涵性发展”、“内涵型发展”和“内涵式发展”等各种用法)和“外延发展”(包括“外延性发展”、“外延型发展”和“外延式发展”等各种用法)都是从这里借用来的。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所说的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都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而没有给以精确的规定。

最初人们使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偏小,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办学效益太低,不具有规模效益。当时衡量办学效益的主要指标是学校校均规模和生师比以及生均成本,研究表明这三者都很低。在此基础上一种发展思路产生了:高等教育应该扩大其内涵方式来获得发展,具体而言就是提高生师比,提高单位规模效益,从而降低生均成本。这在当时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即不增加多大的投入,即可使在校生规模获得很大提升。显然这种发展思路是与主张新建高校来增加招生规模的思路相对的,后者主张通过增加高校数量的方法被认为是扩大高等教育外延的方法,而前者在不增加高等学校数量情况下增加招生规模的方法则是增加高等教育内涵的方法。于是高等教育的内涵型与外延型发展概念就此提出。

当时,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直接任务就是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但在高等教育投入不能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来扩大招生规模呢?人们自然会想到能否通过学校挖潜来扩大招生。如果可行的话就会节省了大量的因新办学校而必须的巨额投资。研究结果也确实证明了我国高等学校提高办学规模还有很大的空间。于是高等教育的内涵型发展思路就此确定下来。.“内涵型发展”就是指在不增加高校数的情况下通过学校内部挖潜来扩大招生规模的发展形式,而“外延型发展”则指通过增加高校数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形式。可以说,“内涵型发展”一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直到90年代结束的发展主调,它与高等教育“稳步发展”的方针是一致的。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学校开始了大扩招,短短的几年时间使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起来,高等学校开始人满为患。面对高校的巨型化趋势,许多高校在管理上都出现了严重不适应的状况。许多学校为了接纳新生,缓解校园紧张局面,不得不新辟校园,而多校区管理则成了很大的麻烦。面对这种状况,一些教育专家提出高等教育要改变发展思路,应该从“内涵型”转向“外延型”,以适应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的要求。[2]与此同时,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政策也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即今后高等教育重点发展高职层次,培养社会需要的大批应用技术人才。为了激活高职教育发展潜力,国家将高职学院的审批权下放到地方。大批民办高职院校也在这个时期诞生了。种种政策措施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路出现了重大调整,即从高等学校内部扩充挖潜的发展方式转向新建高等学校的方式,也即开始采纳外延式发展思路了。

与此之后,大批新建高校特别是为数众多的高职院校、应用性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以及民办高等学校开始陆续出现。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内涵也发展了,即不再是过去单纯的国家办学了,而是增加许多新的办学成分,特别是民间力量办学的成分。高等学校的类型也增加了,出现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独立民间办学和公办与民办合作的二级学院以及与境外合作办学等形式,此外还有网络学院等。这确实使高等教育内涵丰富了许多,但这些都不属于“内涵型发展”范畴,而是“外延型发展”的表现。

二、新时期内涵发展:以质量提高为核心的增长模型

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担心与日俱增。人们在怀疑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发展是否真正值得。尽管社会上对高等教育质量上升还是下降说法不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高等教育的师资质量上不去,办学质量就难以保证。对于大批新建院校而言,他们不仅存在师资短缺问题,而且大批教师都是新手,没有相应的工作经验积累,这无法让人们不但心它的质量。此时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看法更为理性化了,即认为高等教育发展不单纯是数量的扩大,还必然附带着质量的保障。而没有质量保证的发展是不可靠的,也是不可持续的。所以高等教育发展观开始从重视数量扩张转向重视质量提高上来。这一思想很快就成为了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为此,传统的“内涵型发展”与“外延型发展”的概念含义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今天,内涵型发展的主要意思就变成了以质量为主导的发展,以区别于为扩大规模为目标的数量式发展,而追求数量增长的办学思路是一种外延型的发展。

现实中,人们对以数量为主导的发展思路颇多微词,人们把高等学校的招生腐败、高收费、乱收费等统统视为这种发展思路的结果。大家认为,因为要增加招生数量,所以各方面的控制都放松了,于是就出现了一定的混乱。这说明招生环节必须进行严格控制,人们对质量的关心必须受到关注。提高质量的思路就是进行办学资质评估,增加优质师资的教学投入,推行新的学生评教制度。这种与传统的重视数量、重视外在效益的发展思路不同,被认为是新的内涵型发展思路。新的发展思路就是重视教学质量,重视学校的内部效益。这实际上也是鼓励学校要炼好自己的内功,提升自己的办学品质,即充实自己的内涵。而与之相反的则是外延式发展。

可见,这时人们关于“发展”的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发展”的内涵就是指数量的扩展,规模的扩大,包括总体规模的扩大和单位规模的扩大,以入学机会提供的总量作为发展的衡量指标。现在的“发展”明确提出了质量保证这一基本要求,注重学校办学品质的提高。“内涵型发展”概念就是把这一新的发展观作为自己的注释。

当然,过去在谈论外延式发展或内涵式发展时并非完全没有照顾到质量因素。因为大家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认为大学的办学质量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办学经验的积累,而短期内的办学质量是不可靠的,因此通过老校挖潜的办法既提高了办学效益,又保证了质量。因此这是内涵型发展。这时的内涵型发展实质上是内在含量增加的意思,即在质量不变的条件,数量增加了,弥补了原来的含量不足的欠缺。而通过增加新的高校的发展道路一则需要高昂的投入,二则新的学校需要办学经验积累,因而质量无从保证,这种发展没有增加高等教育的内在品质,反而有淡化品质的嫌疑,而它仅仅是规模的扩大,办学效益和质量等内在成分没有增加,所以是一种外延式的发展。而在实际执行中,通过内部挖潜方式如果“失度”也会不伤及质量。

今天,人们感到这种以数量增长为主导衡量指标的发展观念有重大的偏失,因为这种发展衡量的仅是“外在的”衡量,而缺少对“内在的”衡量,外在的指标只有数量指标,而无质量指标。所以这种发展仅仅反映规模扩大,不能反映规模扩大的结果如何,因而是一种“外延性”或“外表的”发展,如此就可以看出人们对“外延性发展”所持的否定态度。而人们所期望的“内涵型”发展是以一种以质量提升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自然而然,在这个时候,外延性的发展就不认为是一种理想型式的选择,只是一种方式或表现形式,而内涵性发展代表一种比较理想的发展型式,因此仍然用“内涵型发展”来指代。从“型”到“性”或“式”的概念字眼的少许变化代表了人们发展观的变化,即人们用来指代一定的理想类型的时候要冠以“型”,即表示“模型”的意思,当一种发展方式与人们期望有很大差异时则不用“型”来表示用采用更为中性的字眼来表示,如“外延性发展”、“外延式发展”,换言之,人们已不把这种发展方式作为追求目标。

转贴于可以看出,今天强调以质量为主导的发展是对过去以数量为主导的发展选择的纠正,但这并不意味着数量上停止增长,而是要以质量保证为前提的扩张,其实质就是反对盲目的数量扩张,反对把数量扩展作为绝对目标,要求在质量、规模、效益和速度之间实现均衡。可以说,新的内涵型发展概念指的是一种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三、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开始指向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

从原则上说,没有人不同意高等教育发展要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如何达成这种发展状态。今天人们重新提出“适度发展”的概念来。这时的“适度”是针对前一时期的发展速度过快而言的。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认为适度是一个比较量,是以经济发展速度相比较的量,他提出了高等教育要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速度的原则,认为这是由教育发展具有周期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决定的。他同时还指出,“适度”不是一个绝对值,还必须以实际发展的结果进行调整。比如前一时期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太快,现在就应该降下来,因此不能笼统地说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要超前于经济发展速度,而是说总体上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要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速度,其中也包括在一定情况下要适度降低发展速度或可能低于经济发展速度。[3]总之,适度超前发展是一个总体原则,在具体运用时要根据发展状况进行调整。

如此看来,把握适度超前原则需要高超的技巧,必须建立在对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基础上。然而要做这样的科学评价并非易事。

除规模和速度难以科学判断和有效控制之外,人们感到真正困惑的是质量问题的判断。比如对于前一时期的超快速度的增长,许多人都认为质量出现了严重滑坡,但很难提出具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所以经常听到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是质量严重下降,一种则认为质量没有下降,甚至还有人认为质量提高了,而且他们都能够给出一定的例证来。现在关键的问题是缺乏一个客观的科学的统一的评价尺度,如果各种评判所采取的评价方式是不一样的,就难以达成共识。当然人们普遍认为教育质量与办学条件之间的变化直接相关。于是大家都非常重视办学的硬件条件评估。但必须指出,硬件条件只是一个基础条件,而不是根本的保障。而根本保障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敬业精神,如此就需要一个有效的制度保障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保障,才是高等教育真正的内在发展,也是高等教育根本发展。所以,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最终转移到制度建设和文化保障上来。

但什么样的制度是最有效的呢?大学校园文化又应该怎么建设?这又是令人大为困惑的问题。我们日常制定的许多制度是难以操作的,或者在操作之后效果是非常差的,为什么?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这些制度缺乏认同+似乎这些制度纯粹是外在于人的,其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束缚人,于是在无形中形成于与制度的对立。而许多所谓的文化建设又流于表面,没有激发人们参与的内在动力,不能成为人们心灵的维系,这样的文化建设当然也是失败的。当文化建.设缺乏底蕴的时候,就不能为制度建设提供支撑,也不能成为制度执行的动力。我们认为,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必须是一体的,制度建设应当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文化使命,而文化建设则赋予制度建设以实质内涵,故而,制度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制度的灵魂。同时,不同学校应该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无疑,这个特质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创造的。而创造的主体首先应该是大学校长,当然也包括广大教师,特别是资深教授,这样才能形成一种风气。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校长必须是教育家,没有教育家的素养是难以完成文化创造这个任务的。因此,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最终呼唤的是教育家来办教育。

什么是教育家?教育家是真正理解人、尊重人、知道如何教育人和培养人并具有成功的办学实践经验的人,因为只有他们才懂得什么样的制度才是对人的尊重,才能激发人的创造潜力,才能将人们团结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在这样的目标引导下,教育才能获得实质性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数量的增长。因此,发展最终体现的是人的素质的提升,是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实现,是达到自我与社会的和谐共处。这样的发展观才是持久的、健康的、科学的发展观。所以发展必须最终归结到一个字,即“人”的发展上,没有这个核心,一切发展都是外在的,都不是真正的。而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高等教育发展实现内涵式的发展。

高等教育要实现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必须从了解人的发展需求人手,了解教师的发展需求,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了解社会的发展需求,最后才能了解大学的发展需求,才可能最终创造出一套有效的制度来。大学校园文化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发展需求的把握,就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给以终极的关怀,从而使人们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文化有机体的一部分。这个过程既是文化陶冶过程,也是大学成长发展过程,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的过程。在其中,高等教育的内涵得以真正发展。

无论是什么样形式的高等教育,其文化实质都是一样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发展,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是人们对自身发展方式选择的不同,都是为了实现更有效的发展,都是为了寻找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都是为了实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这些发展都只有在尊重主体性,即尊重人们的创造性自由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而制度建设正是为了提供人们实现创造价值的条件和保障,而文化建设是为了给这种制度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使之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所以,高等教育发展必然依赖于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真正内涵。

在当前,制度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及与受教育权利之间的关系,行政权力需要放弃落后的“官本位”思想,学术权力要建立在尊重学术权利的基础之上。但无论是学术权力还是行政权力,都必须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要将受教育者的发展放在中心位置。如果没有对受教育者权利的尊重,就不可能有对学术权利的真正尊重,同样也不可能产生行政权力的真正有效运作。目前各种考核制度越来越机械化、缺乏人性化,使人逐渐感受到主体性丧失,正在异化为外在目标的工具,从而创造性的激情也在消退,这已经成为大学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桎梏。因此,大学必须有一场精神的革命,实现从外在目标的重视向内在目标重视的回归,实现大学制度的重建和文化的更新。

四、结语:内涵发展本质上是一种自主型发展

我们看到,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型发展讨论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这个深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逐步接近高等教育发展本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内涵逐步显现出来,最终使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得到了扩充。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越来越摆脱外在功利目标的束缚,逐渐向高等教育本质进行回归,即回归到发现人、发展人这个使命上来。发现人、发展人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自然也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本质。而实现这个回归必须以认识人为基础,以尊重人为目标。认识人是为了发现人,尊重人是为了发展人。这既是大学制度建设的逻辑,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灵魂。当大学真正确立了发现人和发展人的发展目标后,大学才真正实现了自主性的发展。这时高等教育也才能真正尊重自我发展的逻辑。这不仅是对高等教育发展内涵的重新定位,而且也是对高等教育发展内涵的重新发现。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815,1169.

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篇6

关键词:内涵建设;师资队伍;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校在办学规模、办学设施、对外影响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客观地讲,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总体质量水平上,我校与国内一流的学校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学校领导早就敏锐地看到了这些,在本学期初适时地提出:我校必须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

如何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必须弄清楚学校的内涵到底包含哪些内容。

“内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应该以内涵为核心和基础,没有坚实的内涵作为支撑,仅有数量和规模的简单扩张,最终犹如“豆腐渣工程”。不重视内涵建设,就不会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外延,最终也不会形成一定的数量和规模,所谓的发展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那么到底学校的内涵建设包括了哪些内容呢?我想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解释。就我个人的理解,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内涵建设的核心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顺利地高质量地就业。如此算是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内涵到底是什么。

那么紧接着回答第二个问题,如何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坦率地讲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然而再难也得做啊,毕竟这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和命运。就我校目前的现状来看,处在内涵建设初期,个人觉得应该找准当前的几个重要抓手。

一、师资队伍建设

有些人也许会说这是老调重弹,没有新意。话虽如此但是不能不说。任何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忽视。对于学校而言,我觉得至少有两个队伍至关重要,一个是中层干部队伍,还有一个就是班主任队伍。前者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在学校各项事务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后者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作用是否发挥关乎学校的稳定,决定学校的未来。

二、制度建设

学校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惊人,原先的基础又相对薄弱,两者之间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之一就是要加快制度建设。这是任何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必须突破的一个瓶颈。然而我们更要清楚地认识到制订制度的初衷。制度不在多少,关键在于适用。在别的学校可行的制度到了我们这里未必行得通。还有一点必须强调的就是制度的执行。定了制度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都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

三、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普通院校是这样,职业学校也同样如此。要说有什么不同,也许只是评价方式不同而已。衡量一所普通院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大家都会立刻想到“升学率”,而没有升学压力的职业学校,如何去评判教学质量的高低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只要搞清楚职业教育的目的即可。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或者说主要是“就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是衡量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需要我们做大量务实的工作,这些工作绝对不是仅仅在学生临毕业之前才去做的,而应该贯穿学生在校3年或5年的始终。譬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审定、日常教学常规的执行、教学质量的监控、校企合作的开展、学生顶岗实习情况的跟踪调查等等。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薄看法,很不成熟,仅供参考。

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篇7

高职内涵发展,已频频见诸报端和国家顶层政策文件中,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转型的根本诉求和鲜明指向,但高职内涵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不能空喊内涵发展,而要积极寻求发展的切入点或方式、路径。

一、高职教育理念创新是内涵发展的引擎。它是指导层面的东西,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引领点。理念是人理智的信念和追求,它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形成的观念体系。理念是指导教育实践的精神路向,它是一面旗帜,一个行动的纲领,一种未来的目标。它是人的心灵模式,是人的行为的先导。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离不开理念的引领。因为理念属于形而上的精神层面,它是学校存在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探索、实践、积累、提炼的结果,是积极互动、共同尝试的产物,是创造的结晶。理念的价值在于:理念决定方向,具有准确把持、引领办学方向的作用;理念决定价值,具有指导实践,提升办学水平的作用;理念决定高度,具有观念淬砺,形成思想标杆的作用;理念决定力量,具有武装思想,形成精神合力的作用。离开正确的理念引领,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就将迷失方向、失却理性,只能“跟着感觉走”,就不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驱动改革、发展与创新。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内涵发展的核心。它是目标层面的东西,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落脚点。人才培养质量是指教育培养人才水平的高低和效果优劣程度。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办学最根本的职能,它是办学的终极目标和本质追求,必然构成内涵发展的核心。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不是空洞的宣言,内涵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质量是办学内涵或绩效彰显的终端机制,是落脚点。离开质量谈内涵,好比泼掉婴孩而大谈洗澡水如何重要。所以高职教育发展一定要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根本点、关键点,凭质量“立根”,靠质量“行远”。恰如钟秉林教授指出:“教育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成为学校办学声誉的载体和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只有抓住这一内涵发展的目标维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有本钱、底气和吸引学生的手段和“亮点”,才有景气度、制胜力、话语权,才能无往而不胜。

三、深化校企合作是内涵发展的关键。它是手段层面的东西,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支撑点。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高职办学内在的、必然的要求;它是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证特色办学和内涵发展目标实现的根本支撑点。离开校企合作依然走校本办学封闭僵化的老路,办学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倘若停留在现行的浅表化、形式化、低效化的合作水平上,不深化合作,高职办学同样难以走出“资源约束困境,办学特色不彰,服务企业不力”的怪圈。因此必须深化校企合作,以深化合作打造高职教育的特色内涵,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改变学校闭门办学的倾向,释放市场和企业的能量和活力,实现资源共享配置,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发展环境。

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内涵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358-02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实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教育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学习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理念和经验,利用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强国际合作与业务交流,探索国际合作教育的相应项目,着力培养具有一定国际视野、了解相应的国际规则、适应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外语教师肩负着培养实用型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任务,应把培养能适应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实用型国际化人才当作自己的首要职责,注重内涵建设,把教学研究工作当作自己的第一要务,加强外语教师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团队建设,提升高职外语教学研究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

一、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内涵建设的基本概念

内涵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逻辑上是指人们所特有的本质属性,主要反映人们内在蕴含的涵养与素质,是人们综合性的认知感觉和实践成果。一般来说,内涵不是显性的或表面上的东西,而是隐性或内在的、隐藏在人们深处的东西,需要探索、挖掘才可以被人理解。内涵的定义是,人们能感知的、在主体内所存在的、有代表性的个性特点、思想灵魂、精神气质等抽象的概念,是主体的本质属性。

内涵也是人们作为社会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有规律的风格、态度及方式方法。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制度、物质条件、个人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不同的个人或群体在各自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往往对内外社会环境中的刺激因素做出习惯性的能动反应,形成较为稳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特征。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连续、有规律的综合行为是内涵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外语教师的内涵既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是有一定项目特征的结合。抽象地讲,它是教师对培养实用型国际化人才的感知认识,是在高职院校外语教学工作中所表现的积极稳定、有规则和规范的工作态度、方式方法、业务水平,包括生理、心理、思想、文化方面的素质,是认识、理解、行为的综合体。有的认识、理解、行为似乎有道理,合乎规范,有利于提高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质量;有的认识、理解、行为似乎没有道理,不合乎规范,不有利于提高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质量。

高职院校外语教师所需的内涵也是单个、具体、偶发的心理和生理行为,是工作方式的分解、经验的积累和成果的总和。它的基本概念和努力方向是,引导高职院校每一位外语教师,认清培养实用型国际化人才的历史使命,自觉增强参与内涵建设的意识,端正工作态度、规范工作作风,倡导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教学研究行为,建立和健全有利于高职外语教师发展的新体制。

二、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内涵建设的基本思路

思路就是策略,是产生良好效果的具体措施。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内涵建设应多举并措,探索诸方面的策略。

首先,应增强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在内涵建设方面的思想意识。思想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来自于存在的客观世界。意识分为正确和不正确的意识,正确的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真实反映。错误的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片面理解和歪曲反映。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在内涵建设方面的思想意识,是他们对高职外语教学基本要求的理解程度,对高职外语教学本质特点、教学改革必要性的思索,对提高培养实用型国际化人才质量的认识和责任感。一部分人的意识是正确的,他们对培养实用型国际化人才有正确的认识,愿意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愿意为培养实用型国际化人才增添亮点。另一部分人的意识存有偏差,他们误以为内涵建设就是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完成课堂内的教学工作,达到统考通过率要求。因此,增强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在内涵建设方面的意识,必须统一人们的思想观念,纠正偏差的意识,使大家感觉到,内涵建设不仅包括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完成课堂内的教学工作,达到统考通过率要求,而且包含完整的、科学合理的工作理念、态度和行为方式,包含对社会实践的高度重视,愿意参与社会活动、国际化职业教育项目,愿意为培养实用型国际化人才增添亮点。

其次,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在内涵建设方面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体现,是人们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外部反应,是连续和有规律的整体行动过程,是一系列具体行动的规律性特征。

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在内涵建设方面的行为,是他们按照高职外语教学基本要求,参与高职外语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提高实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性动作及方式方法。有些行为是有形的、看得见的,如修订的教材、出版的论著、多媒体课件等。有些行为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如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等。有的行为是良好的、健康的,如鼓励、表扬行为,引导教师形成完整、合理规范的工作理念、态度和行为方式,使他们有参与社会合作、国际化职业教育项目的意愿。有的行为则是有害的、不健康的,如对教师或学生的不正确的批评、惩罚,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形成片面的、不科学、不与时俱进的理念、态度和行为方式,缺乏参与社会实践和国际化职业教育项目的意愿。在内涵建设方面,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应充分认识不健康行为的危害性,尽量避免出现过度批评、惩罚等不良行为。学校和教师应积极配合,重视相互协作和团队建设,重视社会实践和国际交流,鼓励教学改革,推广内涵成果,有意识地形成健康向上的行为规范。

另外,高职院校应构建有利于外语教师内涵建设的新体制。体制主要是一个单位的组织管理制度,如机构设置、人事管理、隶属关系、权益比重、分配政策等方面的制度体系,是各种关系的组织协调、单位运作的总前提。

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内涵建设的新体制,是指与现代高职外语教学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制度,包含科学合理的机构设置、人事管理、隶属关系、待遇政策等。这种体制应有利于引导教师认清高职外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质特点、教改方向,增强提高培养实用型国际化人才质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有利于重视教学交流和团队合作,重视社会实践和国际协作,形成以鼓励、表扬为主的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

高职院校要因地制宜,灵活设置,完善外语教师进修培养的管理制度,创造条件,成立外语教师规划发展机构或培训中心,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培训、规划咨询等活动。分期分批安排中青年教师到建筑、纺织、机械等专业部门或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了解和学习实用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期分批安排外语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校培训班学习;参加国际合作项目培训;参加学历培训,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提升专业水平、教学研究能力和服务社会的应用能力。

完善课题组、课程组、教研室、教学团队等基层组织机构,组建和建设若干个外语教学团队,定期完成相应的课题研究项目,建立和完善教学研究成果考核机制。完善老中青教师结对子传帮带机制,健全助教帮扶制度,实行新开课、开新课试讲、说课制度,对中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能力专题培训、评估与考核。依托外向型企事业单位,共建高职外语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基地,完善外语教师定期到企业和基层一线实践锻炼制度,加强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双师结构队伍建设,提高双师素质外语教师的比例,将双师素质和动手能力作为高职外语教师职称评聘的依据。

三、结束语

随着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

培养实用型国际化人才,是提升国家人才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外语教师肩负的重任。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唯有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才能不辱使命。内涵建设是教学改革工程、教学亮点工程、教学成果工程、队伍建设工程。高职院校要引导外语教师正确理解和认识培养实用型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性,形成规范有序、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度和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内涵建设的意识,倡导良好的教学研究行为规范,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新体制。内涵建设既是个性发展,又是团队建设。内涵建设必须发挥中职与高职外语教育、高职与本科外语教育的协调作用,发挥学校与社会的互补作用,依托高职院校外语教师规划发展机构或培训中心,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培训、教学咨询,建立健全教书育人工作评价、考核、激励机制,提升高职院校外语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J].求是,2012(12):3-6.

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篇9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 内涵外延

一、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外延的认识

1.高等教育质量释义。质量是人们对事物内在属性的量度判断。高等教育质量是人们对于高等教育达到其预定日标程度的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所形成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具体的、历史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具有多维性,不同国家、不同个体和不同时期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看法是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概念还是多层面的、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质量标准也是多样性的。但高等教育质量作为对高等教育达到预定目标程度的衡量,其基本含义应该是清晰的。(1)高等教育的职能是明确的。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以及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任。因此,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必然依据这三个方面的相关参数。(2)高校的教育质量足具体的。高校是高等教育的基地,一所大学的教育质量内涵是丰富的,同时也是具体的、明确的。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科研人员质量、教学计划质量、大学产品质量、基础设施和内外环境质量等几个方面。(3)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是明确的、可监控的。英国学者戈林(dianagreen)认为,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可从五个角度进行:一是把质量与提供独特而特殊的产品及服务联系在一一起;二是把质量与预定规格和标准的一致性作为依据,依此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可能设定不同的质量标准;

1是强调以高等学校达到目的的程度为标准,把判断质量的尺度定义为是否符合标准;四是把质量定义在实现高等学校办学目标的有效性上,具体标准是以高等学校是否具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使命的表述为特征;五是把质量定义为以高等学校能否满足顾客即学生及其家长、社会和政府等规定的和潜在的需要。

2.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将概念分为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是形式逻辑长期研究的结果。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通常也可以叫做概念的含义。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对象或范围。内涵和外延有一定的确定性和灵活性,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外延也不例外。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是外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外延的发展是内涵提升的有力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主要包括培养人的标准、教学质量、管理质量、校阅文化建设质量等。而高等教育质量的外延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外在体现,是高等教育质量在社会活动和外部环境中的显现,主要表现在教育投入质量、产出质量、科研质量、社会服务质量方面。高等教育的实践表明,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协调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得以整体实现质的飞跃的保证。

二、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外延和谐建设的对策

1.树立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型高等教育质量观。当前要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际,尽快形成并牢固树立起科学的办学理念和科学发展观。(1)在发展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在办学过程中,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条件”协调发展的办学原则;在建设和管理工作中,追求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注重抓好高校的内涵和外延建设,保证高等教育的内涵质量和外延质量。(2)进一步明确新型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主要内容:一是提倡发展的质量观,把发展作为衡量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观念,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二是强调整体的质量观。张应强教授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是一种整体质量,而不是单一人才培养的质量,它对科学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作用,对社区和职业生活的贡献等,都是进行质量评价要考虑的。三是强化多样性的质量观。多样化质量观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式,面对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对于研究型大学,必须坚持学术质量观;一般本科院校必须树立社会需求导向的质量观;普通专科教育应当坚持个人选择导向的质量观;社会办高等教育可以坚持市场需要导向的质量观。四是坚持特色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高等学校的特色是其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高等学校只有办出特色,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要。五是注重适应的质量观。适应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指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受教育者个人的程度以及所培养的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程度。

2.探索和推进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对不断改进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方式和手段。高等教育和高校应根据iso9000系列标准的原理,坚持做到“三全”,即全员性、全面性、全过程性。全员性就是在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中,把高校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充分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关心教育质量、人人做好本职工作,全体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全面性就是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从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到教学工作评价,从管理队伍建设到管理组织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从校园文化到教学环境等方面都要进行质量管理。高等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学活动,它由许多子系统构成,包括课堂教学、科研、财务、后勤、图书、实验、思想政治工作、招生与就业等诸多因素,必须形成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各系统工作的协调性,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全过程性就是将高校的活动当成一个“输入—过程一输出”可控制的系统。过程管理的原则是将高校的一切资源(包括人、财、物和信息等)及所有活动按照教育规律予以合理的组织与分配,使其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质量管理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管理活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条件下,为使教育质量得到切实的保障,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应是一种较优的方式选择。

3.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监控体系。一方面要着力抓好监控体系中四个监控点。一是抓高等教育目标的监控。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比较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高专业技能的劳动者、管理者、专家、学者。高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教育教学目标,又要制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目标,并且这些目标都要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要抓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监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日趋产业化,人才培养过程如同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招生宣传、招生、在校教育、毕业考核、毕业分配、用人单位的使用及毕业生信息反馈。这样就要对组织招生、制定培养目标、安排教学活动中的效率与水平实施有效监控,以不断加强管理,改进办学质质量。三是抓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监控。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旨在监控学校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是否达到其所承诺的标准,是否满足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一些基本要求,教学过程是否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各项教学活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安排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学手段是否具有先进性等。四是抓高等教育投入的监控。健全大学内部投资论证机制、过程管理机制和验收评估体系,确定学科经费投资的基本原则,即围绕学科的研究方向、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基地建设、重大建设项目进行投资。

另一方面,要发挥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主体的不同作用。首先,政府方面监控作用。主要是通过政府立法、资助、评估、政策等一系列方式方法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宏观监控,以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需求。政府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估组织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估,评估应根据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而具有多样性、权威性、目标性及强制性。其次,学校方面监控作用。如成立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等,另外还可接纳学生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充分发挥其自主性、针对性的特点,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最后,社会方面的监控作用。我同当前对高等教育的社会和民间的监控体系还没有形成,因此应该通过建立一些不同的组织对高等教育的师资力量、学生状况、课程设置、教学设施、行政管理、毕业学生的社会使用情况等进行详细统计调查,全面监控。

4.注重加强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第一,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学科专业的建设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要调整学科配置,重组学科资源,优化学科结构,分层次进行重点建设。大力改革学科管理体制,加强重点学科基本条件建设,用好经费,完善配套设施,建成具有特色的专业性实验室;更加重视信息环境建设,继续加强校园网、数字图书馆、资料文献库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重点学科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学术氛围的建设,相关部门可通过奖优罚劣、加强学术道德教育等措施建立良好的学术风气。

第二,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人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根据本校的历史、现状、定位及服务方向,增设热门专业,对热门专业要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的适应性,适时修订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全程教学计划;坚持厚、新、精、实的课程建设原则;鼓励开设反映学科前瞻『生成果的新课程,逐步形成文化素质建设系列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为核心,逐步实施专业双语教学;加强现代化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推广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问导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更加普及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促使教学方式向全时空、远距离、交互式、个性化、多媒体、大容量方向发展;改革考试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笔试、口试、口笔试结合、论文、网试等式进行;要组织更新教学内容,使用先进教材。

第三,结合荣辱观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把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守法意识,在教师队伍中加强荣辱观教育,增强教师职业道德,强化教师在教书育人活动中以身作则的意识;紧抓专业教育不放松。通过灵活多样的、新颖的形式,努力激发学生专业学兴趣,进一步完善奖学金制度,建市多层次的激励机制;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吸收学生参加宿舍、教务、后勤、义务劳动等方面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没。开辟足够的学生活动娱乐场所,每学期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认真组织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竞赛活动,指导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第四,提高管理水平和治校能力。做好发展战略规划,并适时适度加以调整;突出“急用先立”“先立规章后行动”,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约束和保证学院内部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

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篇10

关键词:职业院校;内涵发展

党的十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袁贵仁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教育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要自觉围绕这一总目标、落实这一总要求,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形成高水平的教育治理能力。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任务,应深入思考如何大力提升办学内涵,加快推进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职业教育立交桥,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一、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现状

(一)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应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学校管理整体质量的提升。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首要标准,把出名师、育英才作为办学的第一理念,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办学的第一目标,把学力、能力、素质与技能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参考体系,领导精力、资源配置和资金投入集中向教学倾斜,用教育学、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等最新成果推动教学改革。

据不完全统计,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根据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乘着我国经济提速和产业发展的东风,借助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我们大部分职业院校基本完成了规模扩张,开始向质量提升转变。但是由于受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支持、产业认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的职业教育起步晚、发展参差不齐,在国民教育序列中的层次和类别上定位不够清晰,造成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相对西方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因此,职业教育总体质量将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

(二)定位趋同转向特色发展

区域经济和产业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职业院校发展的多样性,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把内涵建设作为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共同属性,而“适应社会需求”体现学校的定位和特色。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发挥比较优势,注重用历史积淀凝练特色,创新人才培养培育特色,繁荣校园文化丰富特色,以特色构筑核心竞争力,增强学科特色性,强化人才培养优质性。

由于社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以及各职业院校根据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目前我们的职业教育在定位上还大量存在着“一窝蜂”、跟风等现象,使趋同成为潮流,使特色变成了共性;同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在宏观规划上缺乏统一的认识和协调配合的意识,助长了这种不合适的竞争方式,造成了各类人才的良莠不齐,设施设备的重复建设以及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相对封闭转向开放合作

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有一个横向的比较和纵向的深入。应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探索国内合作、国外开放的办学模式,为人才培养模式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依托优势专业群建设,不断深化学校与政府、行业以及企业的协同合作。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的活力,不断拓展对外开放办学的广度和深度。

目前,从国家、省、市、县(区)各层级都在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系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两条途径,开展项目合作与机构合作等方式,各级教育部门、各类教育机构、各个职业院校都在试图走内涵发展、开放办学的捷径。北美的CBe、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英国的BteC,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性的学习他们的教育理念、办学经验、教学管理、课程改革等,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局面。但是,从长远来看,忽视了我国目前国情下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设计与发展,没有充分考虑各种欧美成熟的职业教育模式嫁接到我们的土壤上是否会引起水土不服。

(四)行政管理转向教授治学

积极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新模式,确立教授在治学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保障教授学术权力和民利的体制机制,发挥教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以及学科发展、队伍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发挥教授在民主办学和民主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目前,高校“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还处在起步阶段,有些职业院校对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还没有系统的建立并形成完善的运作机制。职业院校的去行政化需要领导层、全体教职员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改变在长期的行政化管理机制中形成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同时,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不仅是职业院校的事情,需要各层次、各系统的协调配合。

(五)单一评估转向多元评价

按照符合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符合高校实际、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原则,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人才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建立完善政府、高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科学规范的质量标准体系、教育教学评估监督制度和人才评价的政策体系,实现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标准的建立不仅是教育系统的事情,和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密不可分。目前,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中起着推手的作用,各层级教育部门、教育机构为推进校企融合几乎不遗余力。但是,部门行业企业接招的积极性确实有待加强。就拿学生的职业资格认定来说,有些企业并不认同由职业教育系统认定的职业资格等级,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职业资格认定得推倒重来。

二、对职业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建议

职业院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协调配合。具体建议如下:

(一)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给予职业院校更多的办学自

转变政府主导调控职能,试行“公办校营、责权关联”的办学体制。政府应在政策引导、改善职业院校办学环境、重点建设项目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对职业院校经营绩效考评和人才培养工作宏观评估监管的主导作用。同时,放宽职业院校经营的相对决策权,由职业院校承担经营风险与责任。政府经费投入与学校经营业绩挂钩,教职工的收入与学校办学收益挂钩,真正实现权责对等、权责利相关联。由于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复杂性,不能完全由政府定方案、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去组织。可以鼓励示范校在一些敏感区域、前沿科技和困难领域先行先试,为其他职业院校提供借鉴经验。政府可以有目的的组织示范校进行改革试点,以取得实践成就,推动全局。

(二)激发行业积极性,尽快完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目前职业院校的职业证书颁发落后于就业需要,企业、社会对职业“双证书”教育的回应与支持不明显,在法规、政策、制度层面上未形成配套体系,有关政策落实还不到位等。职业资格考证的权限和定价完全由政府部门掌控,职业院校对于有些非常适合学生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因物价部门定价太死或管理太严而无法组织学生进行考试,这势必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因此,要推进职业分类,形成具有权威性的、劳动市场高度认可的职业分类体系,并大力推进职业标准的完善。其次,理清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体制,对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实施整体规划,改变职业资格证书“证出多门”等无序状态。再次,物价部门要调整职业资格考证的定价机制,放宽职业资格考证定价权,制定政策鼓励部门行业参与的积极性,尽快完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三)职业院校应具备积极主动的改革意识

首先,紧扣人才培养质量目标。职业院校应着眼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促进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构建与职业院校自身定位相适应的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提升社会服务意识与能力。着眼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服务求支持,切实加强各类人才培训,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前沿科技发展趋势,积极、主动、充分地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提高职业院校对社区的服务程度和服务水平,提升职业院校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支撑,提高职业院校对与区经济房发展的贡献度。

再次,创新管理,强化内部治理。着眼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需求,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改革意识,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内部管理模式创新和组织流程再造,提高管理创新对学校发展的促进度。强化科学管理,注重制度创新,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工作的原则性、规范性和计划性。强化科学决策,坚持集体决策,完善学校党政工作会议制度,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指向性。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民主监督,发挥监督合力,坚持重大决策通报制度,重要事项公示制度,以及党务、校务公开制度,确保资源配置的公开性、公平性和民主监督的有效性。

诚然,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不仅仅是凭借几个举措就可以实现的。职业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职业院校的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内部来讲应该有理念作引领、有机制做保障、有制度做基础、有科学的管理、有完善的评价和监督机制;从外部来讲,应该有政府的支持,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有行业企业的高度参与。总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参考文献:

[1]焦兆平,查吉德,王晓敏.以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