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5:45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篇1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认知科学基础;脑机接口;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5-0084-02

一、关于认知科学基础课程

认知科学是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生物基础,是从“自然智能”到“机器智能”之间的桥梁。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理过程的学科,认知科学主要研究目的就是要说明和解释人类再完成认知活动时是如何进行信息加工的,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等教学领域的重要课程。[1,2]自我校2009年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以来,认知科学基础一直是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人脑认知活动中的信息处理方法与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对新知识、新技术有较敏锐的洞察能力,同时使学生具有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的意识,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3]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现有的计算架构不能有效实现具有泛化能力的人类认知信息加工机制。借鉴人类脑认知机制,通过脑认知和神经科学与机器学习相融合的方式,构建一种类脑的“学习机器”,而不是简单的“机器学习”,已成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因此,学习并理解人类认知和信息处理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智能信息和数据建模与分析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对于以工程技术应用为背景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而言,该学科涉及多学科内容,比如心理学、神经科学、数学、语言学、人工智能科学乃至自然哲学等,学生存在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不太浓厚,教师对于该课程的教学也颇为费心。此外,由于“认知科学基础”课程在大三上学期开设,大部分学生在模式识别和数字信号处理等上面的基础较薄弱,对于该门课程的脑功能信号分析与脑机接口技术部分的教学也存在较大的困难。

针对该课程理论和实时性较强、涉及教学内容多、交叉广泛等特点,笔者自承担本课程教学来,结合我校学生和专业建设实际情况,立足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摸索改进。本文将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方法融合进认知科学的神经机制探索与学习,从教学、实验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课程建设目标与教学内容设置

本课程将使学生学习到认知科学的基本知识,包括脑与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基本研究手段,脑与学习、意识、行为的关系,深入了解感知、注意、记忆的生物和生理学本质,实现人工大脑、人工神经网络、听觉计算、视觉计算、脑机接口、认知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的理解与应用。

目前认知科学方面的教材大多为国外翻译教材,并且聚焦于其中的某个方面(比如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同时该学科实时性较强,和当前脑与认知科学的前沿研究紧密相连,因此很难找到合适的教材同时将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认知科学基础相融合。

认知神经科学旨在联合心理学、哲学和神经科学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大脑是如何产生心智的,并阐明人类认知过程中的脑机制,即在分子、细胞、脑功能区到全脑等多个尺度上如何实现认知功能。脑机接口是近二十多年来兴起的涉及神经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控制及信息科学、医学等多领域的人机接口方式,是在大脑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的神经信息交流与控制通路。

该课程在大三年级开设,且该专业的学生已在前面学习中学习人工智能原理、信号处理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的理论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教材选择上,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认知、大脑和意识——认知神经科学引论》,并参考其他辅助教材,比如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脑机接口导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认知神经科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的发展历程及基本概念,包括感觉与知觉、注意与意识、情绪、语言、记忆、学习等。

2.认知活动的生理基础,包括大脑结构、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等。

3.脑功能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包括大脑节律、脑功能信号(eeG、fmRi等)采集、常见脑功能障碍、脑信号分析基本方法(包括基于时域/频域分析的eeG分析方法、脑电源成像基础等)。

4.脑机接口技术,包括脑电信号预处理(零参考电位、拉普拉斯空间滤波、数据归一化、插值技术),脑功能信号特征提取方法、模式分类器(比如Fisher线性分类器、支持向量机)设计。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认知科学基础课程交叉性强,尤其涉及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非工科学科,对于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压力较大,学习兴趣不高。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授课过程中,尽量发挥自身乐观活泼的性格特点,选择大家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在语言表达上尽量避免生硬,力求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讲解知识点。同时,善于利用网络视频,比如在课程绪论部分,通过播放网络公开视频《打开思想的大门》片段,激发学生学习脑认知功能的兴趣。

2.注重与智能科学与技术其他课程知识的衔接。在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教学部分,笔者安排了两个课时的内容讲解了常见的人工神经元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并重点讲解了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基础——感知机。在脑机接口教学部分,安排了两个课时的信号处理和数据预处理的基础知识的回顾,重点复习信号滤波、主成分分析、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等内容,再进入脑机接口系統的学习,教学效率得到了明细提升。

3.适当使用板书,细化推导过程。对于一些知识点,比如动作电位产生过程、部分公式的展示,仅依靠ppt教学过于单薄,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播放ppt时需要适时插入细致的板书。同时板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例如在学习神经细胞和感知机与人工神经网络时,教师从点到平面的距离入手,并引导学生回顾梯度下降法等相关数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切实地把前面学习的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的基础知识应用到本课程。

4.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培养。根据本专业的培养计划,在理论课程教学期间,“认知科学基础”设置了相应的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在实践课程教学环节,基于matlab和python等工具,以2005年国际BCi竞赛的p300数据为分析数据,引导学生设计常见的模式分类器(如Fisher线性分类器、支持向量机、深度神经网络等)分析脑电事件相关电位。同时,使用计算智能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的neuroScan和Brainproducts脑电采集放大设备,利用e-prime设计脑电刺激程序,指导学生设计实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采集并分析p300字符拼写脑电数据。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篇2

【关键词】工业设计 创业教育 实践能力 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

一、引言

工业设计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是一门新兴学科。近十年来,有近百所高校都相继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人数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截止2008年,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工业设计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总数已经超过230个,排在设置最多的工科类专业前10名。当前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也比较严峻。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别强调“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业设计专业教育也应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突破固有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毕业生创业、就业能力。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创业教育的研究。既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工业设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工业设计学科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工业设计创业教育的目标

我国《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本科专业规范(讨论稿)》所确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并能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美国考夫曼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心将创业教育定义为向个体教授理念和技能以使其能识别被他人所忽略的机会、勇于做被他人所犹豫的事情。包括机会认知、风险性的资源整合、开创新企业和新创企业管理等内容。综上所述,工业设计创业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善于洞悉工业设计商业机会,拥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具有开创和管理企业综合素质的创新型综合人才。

三、工业设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2009年6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浙江大学调研时强调,高等学校要把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各个环节,努力形成教书育人、鼓励创新、崇尚创业的浓厚氛围。工业设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该以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供实践平台等三个方面为重点。

1.理论知识是工业设计创业教育的基础

作为工业设计创业教育的基础,工业设计创业理论知识基础平台应包括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以及一系列与以上三类课程相融会贯通的创业理论课和实践课。通识基础课强调文、理、工、艺术相互渗透和跨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融合再造;学科基础课注重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论的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讲究工业设计本身所需的知识结构与专业基础;贯穿始终的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则用来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创业具体案例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

工业设计创业理论知识基础平台的构建,不但符合创业教育的最基本规律,而且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工业设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基础课程所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是稳定性相对较高,持久性相对较长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掌握其他一切知识的基础和核心。学生掌握了这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可以较为顺利的实现知识迁移,提升适应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悟性。工业设计专业的创业教育,要使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创业综合素质。

2.培养创新精神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展的关键,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国家才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创新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对一个创业者而言,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考验。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才可以为企业赢得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工业设计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创新学校的教育观念。要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创新精神的培养得不到足够重视的传统教育观念。工业设计本身就是一门讲究创新、注重创造的学科,要树立以创新精神培养为基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内涵,以出创新成果和创业人才为导向的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创新环境。工业设计的创新创业思想需要浓厚的学术氛围去孕育,要为学生提供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学术气氛,要在校园内外形成一种鼓励创新、鼓励创业的氛围。以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尊重创业的风气。因此,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创业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3.实践是突破创业教育瓶颈的必要途径

调查发现,人们未接受高等教育能创业,接受了高等教育创业率并不一定能够有效提升,现有的创业教育也没有能够显著的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率和创业的成功率。自从1989年我国正式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以来,创业教育在我国已经发展了近20年,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中每年自主创业的人数不到毕业生综述的1%,与发达国国家的20%~30%相距甚远。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创业教育存在着瓶颈,急需教育工作者们找出并予以突破。

实践教学在培养方案中所占比例较低,是学生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满足创业实践需要的根本原因,也是制约创业教育取得进一步效果的重要原因。以浙江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为例,实践教学环节属于专业课程,仅有6个学分,占专业课程总学分的11%,占整个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要求获得学分的3.5%。从创业教育的角度上来看,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育在课时不多,在学分不足的现象应该予以改变。因此,进一步完善实践教育结构,提高实践教育比重,丰富实践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实践能力培养,是突破创业教育瓶颈的必要途径。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中职;解剖学;教学;分析;探讨

中职解剖学基础教学课程中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且教学数量被过度重视,教学质量则会被忽视,课时数量缩减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准则相违背,此时中职教师应该正视中职教学现状,不仅要向学生教授课本知识,还应该在立足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一举例,做到言传身教、授之以渔。中职解剖学基础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对基本教学内容和基本临床护理操作知识等熟练掌握,之后在此基础上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以至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一、解剖学基础教学中,应对运动系统体表骨性知识和运动系统肌性知识等进行重点讲解

众所周知,人体中有206块骨和大约600多块骨骼肌,中职解剖学基础教学中,教师不必对所有人体骨和人体骨骼肌进行全面系统介绍。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应对各个小结中骨性标志知识和相关肌性知识等进行重点讲解,此时教师需要讲解的主要内容包括露骨骨性标志和躯干骨骨性标志以及对应四肢骨骨性标志等。颅骨骨性标志主要有枕外隆突、乳突、下颌角、翼点,躯干骨骨性标志则分为第七颈椎棘突、胸骨角、剑突、全部胸腰椎棘突和肋弓,四肢骨骨性标志与前者不同,其主要分为肩胛骨下角、桡/尺骨茎突、髂嵴、髂前上棘、耻骨结节、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

应该了解到,全身肌性标志有咀嚼肌、胸锁乳突肌、胸大肌、腹直肌、肱二头肌、三角肌、股四头肌、臀大肌、小腿三头肌。上述人体骨性标志和人体饥性标志均在整体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起到辅助定位作用,可以对人体深部器官位置和血管以及相应神经走向等进行准确判定,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穿刺定位提供科学合理依据。中职教师在教授解剖学课程时应对每个课时进行详细教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从自身部位中找到正确位置,这样即可有效联系到临床实践,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若找到体内三角肌且同时指出人体肌肉注射正确部位即为人体内部三角肌中部,通过此种方法能够有效突出此类标志的重要性,以便使学生能够深刻记住这类知识。

二、人体器官形态结构和功能以及与相应临床护理流程相结合

此条中首要一点就是将人体消化系统、人体呼吸系统、人体泌尿系统、人体生殖系统中各个人体器官形态结构和人体器官功能相互联系,在此前提下将人体器官功能和临床护理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将学习顺序安排妥当,为后续解剖学知识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在四大人体系统教授过程中应该将人体器官形态结构―功能―临床护理相结合的课时教学放在第一位,教师在人体器官形态结构讲解时应将人体脏器体表投影知识等进行重点讲解,进而联系临床以至能够为护理诊断工作提供科学化依据与合理化依据。

1.顺序教学法

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顺序教学方法,此方法对学生掌握以及有效吸收知识更为有利,且使学生在课程思路方面更清晰,掌握更牢固。人体消化系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按照器官顺序进行讲解,其基本教学顺序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教师在讲授此类知识的同时也应重点讲解人体脏器形态结构知识和人体脏器功能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等。胃壁结构特点教学中,胃底腺主要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之后在此基础上会适时参与蛋白质分解功能,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胃底腺壁细胞会分泌出盐酸和内因子等物质,此时盐酸则具有杀菌功能和激活人体胃蛋白酶原功能,内因子会对将回肠维生素B12吸收效能提升到最大限度,教师要将临床护理进行课堂教学融入,当胃粘膜出现损伤状况时,胃酸分泌会有所减少且会出现消化不良等状况。细菌生产繁殖会使人体胃酸分泌过多,会侵蚀胃和十二指肠等部位致使溃疡病状等产生。

2.脏器大体形态结构基础教学及体表投影基础教学相结合

人体重要内脏形态结构知识讲解和相应人体体表投影讲解等显得尤为重要,便于内外科护理系统疾病诊断教学和系统疾病护理教学等,内脏体表投影记忆工作也会从中受益,内外科护理疾病诊断效率和诊断质量也会有所提升,二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和关系,这也是解剖学基础教学得以长足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单就人体脏内结构与人体内脏功能而言,人体器官毗邻压缩则最为适宜,综上所述,中职教师在讲解解剖学知识时要侧重于内脏大体形态结构知识教学及人体体表投影知识教学等,在消化系统中胃、十二指肠、阑尾、肝脏、胆囊、胰腺的大体形态结构和体表投影;在呼吸系统中肺的大体形态结构和体表投影;泌尿系统中肾、输尿管、膀胱的大体形态结构和体表投影;生殖系统中、输精管、前列腺、卵巢、输卵管、子宫的大体形态结构和体表投影。

三、人体神经系统教学和人体脉管系统教学综述

1.人体脉管系统教学要点分析

应按照以够用教学原则进行中职解剖学基础知识教学,人体脉管系统检测时,护理专业学生和专业临床医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别,中职护理专业需要重点掌握好人体全身血管分支和具体浅表静脉走行,细小人体血管动脉血分布知识和人体静脉学收集范围知识等,教师只要稍有提及即可,在教学中插入护理常用静脉注射部位及动脉止血部位,动脉血压的测量,丰富课堂教学。而对于心脏,在讲授中需侧重于讲授心脏的大体形态结构、入口与出口及心脏的体表投影,这样可以为临床护理内、外科心脏系统疾病的讲授打下基础。

2.人体神经系统教学要点分析

应该了解到,人体神经系统知识对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而言极为困难,本人从多年教学经历中发现,在进行解剖学基础教学中不能对人体神经系统知识进行盲目讲解,这样就不会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和预期教学质量,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会屡不清头绪,基本知识也会难以掌握。教师在讲解人体神经系统内容时应对中枢神经系统答题形态和对应概念着重讲解,不必拘泥于临床护理关系知识讲解中,脊髓内上、下行纤维素知识、脑干内的神经核团知识、内脏神经、脑和脊髓传导通路知识等通通可以略讲,要详细介绍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及周围神经的主要分布,这样就使神经系统一章浅显易懂,有利于学生记忆深刻。

结束语

解剖学基础课程是我们在进行整体中职护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从实际角度而言,其实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解剖学基础教学内容应该与具体临床护理需要等教学知识紧密相连,最为常见的即为护理注射技术教学、穿刺技术教学、插管技术教学和急救技术教学以及相应诊疗技术教学等,上述教学内容教授过程中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应用到解剖学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篇4

神经系统的跨学科“联席授课”,除了将组织学、解剖学、生理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机地整合讲授外,联席授课过程中还注重病例的讨论。以与课程密切相关的病例为主线,贯穿3门学科的内容,既可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思维的碰撞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让学生们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假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神经肌接头时讨论了重症肌无力的案例。从形态上讲,神经肌接头是运动终板,有突触前膜、后膜、突触小泡;从功能上讲,它以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为递质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定向转换。如果机体出现自身免疫疾病,产生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acetylcholinereceptor,achR)的自身抗体,便会出现重症肌无力症状,眼睑下垂,朝轻暮重。在病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提出很多未曾研究过的问题,也会根据已有知识提出一些治疗方案的假设。现阶段针对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主要是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增加突触间隙乙酰胆碱的含量,设想是否可以通过抑制自身抗体活性减少对achR的攻击,或是调控achR表达的关键步骤使achR表达上调。使无论这些问题在实验中能否实现,无论这些方案是否可行,这种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假设的精神是最可贵的,这无疑对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将所学理论知识随即应用于临床病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转化式的思维方式。当代医学非常重视转化医学的发展,只有将基础研究的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研究结果的价值。

在课上的互动和课下的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其他人理解自己的想法。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与学习记忆这一知识内化程序相延续,是转化的起点。病例讨论则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应用。学生们运用知识合理解释各种症状发生的机制、解释各种疗法发挥作用的途径和靶点;随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出更多的治疗设想,进行更高层次的方法创新。通过病例讨论,学生们的思维向转化式学习转变,将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工作中闪现与众不同的思路,成为未来转化医学的主力军。

2激发学生对神经科学的兴趣,关注科研新动向

通过课堂上自由活跃的病例讨论和老师们提纲挈领的讲解,神经科学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揭开,展现给学生一个个有趣的现象,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术思想,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也更加愿意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学生们在准备讨论时,经常会查阅一些相关的最新科研动向;课堂上也经常与大家分享一些国内外神经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经过主动的知识拓展学习,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眼光也紧随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保持了学生的先进思维。

3合理设定课堂讨论频率,及时引导讨论中发现的新问题

病例的讨论需要在课前做大量功课,除仔细学习教材的相关内容外,还要查阅大量拓展资料,以便对病例情景进行透彻的理解。如果病例讨论安排过密,课前准备工作不足,可能会导致理解不深入、讨论不清晰,导致讨论效果不理想。因此,合理设定课堂讨论频率,以每星期1~2次讨论为宜,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每一个案例,提高讨论的效率。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还会经常提出一些比较新奇的问题,可能与课内知识点相关性不大,也可能涉及到现在机理尚不明确的内容。针对这些问题,教员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引导,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课下自己查阅资料进行探索,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现更广阔的联席

在神经系统跨学科联席授课的同时,其他系统仍然以传统模式开展教学:先学体形态和组织学结构,一个学期以后再学习生理功能;而临床应用则会陆续渗透在此后长达几个学期的课程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周期较长,相关知识前学后忘,很难搭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更无法实现形态与功能的学科间联系;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的学习完全割裂开来,知识转化也变得更加困难,学习效果大大降低。期待着能够开展更多系统的跨学科联席授课,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实现全方位的学习。在病例讨论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超出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研究范围的问题,需要用到生物化学、遗传学、免疫学等更多课程的相关知识,因此,有一些案例相关问题在授课过程中无法完全解决。而其他课程的老师又因对案例涉及的非本学科知识以及案例本身不熟悉,在请教他们时也不能得到完整的答案。希望能够开展更多学科间的“联席授课”,将一个知识点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阐述,一次性讲清讲透。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学科间交叉部分覆盖不全的问题,也避免了同一内容在不同课程中反复讲述,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当然,更多学科交叉设计的联席教学对授课老师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挑战。联席授课将基础知识、临床实践、科研前沿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授课模式要求教员不仅对知识了如指掌,更要熟悉它的应用实践,能将基础与临床生动的结合;不仅局限于本学科的钻研,更要了解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能无死角的覆盖整个知识体系;知识储备要广,能满足学员对超出当堂课教学内容的要求。为了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和转化学习能力,教员还要在某个知识点上发挥科研方面的特长,为学员介绍科研前沿动向,引导学员对某些重要知识的深入探索。教学团队的每一名教师虽然以某一方面为侧重,但均要具备涉及形态、功能、病理、药理、基础和临床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进一步践行转化式学习,将设想落实

在活跃的案例讨论中,学生们经常会进行更高层次的方法创新,提出许多相关的治疗设想、机理假设等。然而在现有条件下,这些设想也仅仅停留在口头阶段。真正实现转化式学习,还需要将创新落实到实践当中。如果能够将课堂上思维的火花整理成清晰的实验思路,设计实验验证其可行性、探明其具体机制,为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切实可行的机理、方法,将基础研究和药物开发及医学实践三者有机整合,才算是真正完成了转化的过程。也希望学校和老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创造良好的条件,搭建广阔的研究平台,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及时指出学员在科研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传授有效的科研方法,让学生少走错路、走弯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完成转化式学习的全过程,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转化医学研究意识、多学科基础医学知识、临床研究操作技能的临床研究型医生。

6小结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篇5

【关键词】数学精神;军人品质;素质教育;数学文化观;创新教育观

数学作为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对于指挥院校的军官来说,是重要的核心课程,具有使他们掌握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思维品质以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生学习打基础的教育功能.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我明显感觉到由于学员基础较差,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数学的教育功能认识不够等.很多学员粗浅地认为学习数学与第一任职需要毫无关系.基于以上现状,下面谈谈我对指挥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一、数学精神与军人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湖四海的人来到军营便目标明确.和平时代的军人虽然没有经过战争的考验,但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处变不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是将军的气度,也是任何一个人工作成功的心理因素.军人必须要有迎难而上、不服输的性格.输对于军人来讲就意味着毁灭.被美国人称为“军校之父”的美国西点军校第一任负责人维纳斯・塞耶认为,一切事物的基础是数学.每个数学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军校学员的责任就是找到这个唯一正确的答案.也许正因为如此,西点军校建校近两个世纪以来,一直把高深的数学课程设置为必修基础课.据悉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于1992年在美国访问期间,曾两次应邀到西点军校研究生院做过报告,这样做的目的并不在于未来实战指挥中要以这些数学知识作为工具,而是考虑到只有经过严格的数学训练,才能使学员们在军事行动中,把那种特殊的活力与灵活的快速性互相结合起来,并为学员们进入和驰骋于疆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可以利用数学教育来培养军人的优良品质.数学追求一种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讲求决断性、精确度和对细节的关注.因此,在数学学习中要求学员遵循钢铁般严明的纪律,不允许有任何偏差,不允许有任何借口,通过学习和养成培养学员的服从意识及挑战困难的勇气,培养学员具备不受任何因素干扰、理性有条理的解答问题的能力.这些品质与能力是作为一个军人必须具备的.因此,数学教学改革应该重视数学精神影响形成军人品质内容的灌输和强化.

二、数学在素质教育中独特的作用和地位是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数学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我们知道,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社会的进步依赖于科学的创新,而数学对于科学的发展则有根本的意义.”(引自李岚清副总理在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上的讲话)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的趋势是定量化,而定量化的标志是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英国的律师在大学里要学习许多数学知识,这并不是英国律师学习的课程与数学工具有何直接联系,而是考虑到通过严格的数学训练,使之养成一种坚定不移而又客观公正的品格,使之形成一种严格而精确的思维习惯.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无形功能,而且也是其他学科无法实现的.在人类历史上,数学的探索精神帮助许多杰出人才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可以这样认为,对指挥类学员开设数学课程,并非是要求学员学习许多数学知识,去记住许多数学公式,而是通过学习数学的过程,接受数学训练,学习和掌握它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学会“数学地理解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周围的事物.这些在以后的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受用终生,为其终生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数学教学改革应该将数学作为提高军人文化素质和培养军人数学思想与方法的重要课程.

三、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科学的数学文化观和创新性的教育观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将数学看作是一种处理实际问题的工具,仅仅重视定理公式的推导及运用,而应该将数学教育看作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正如德国数学家格瑞斯曼所说的那样:“数学除了锻炼敏锐的理解力,发现真理以外,它还有另一个训练全面考虑、科学系统的头脑开发功能.”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数学教育时,不要单纯地只传授数学知识,而应该更加重视数学素养的培养.也就是说,数学学习不仅是指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是一种观点、信念、态度等形成的过程,后者即为数学思想和方法.比如,在微积分知识讲授之前,介绍一下微积分的发展历史,这样学员对微积分的发展历史有所了解,就会对这个学科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知道千百年来先辈们是怎样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才取得今天的成果,必然对他们肃然起敬.他们不但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给后人作出了光辉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刻苦钻研、勇往直前的精神.也就是说,作为数学教师,要引导学员把潜于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提炼出来,使之表面化,挖掘其深刻的内涵,以实现对学员潜移默化的培养和发展.最终使学员在经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后,数学思想和方法能深深地铭刻于脑海中,长期地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篇6

一、从“双基”到“四个基础”的改革之路

有人认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双基”)以及数学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即“三大能力”)强调过分了,应当淡化。显然,这种观点与当今社会对人的数学素养的高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应当引起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警觉。

事实上,数学教育改革走过了这样一条道路:从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知识、技能与能力并重,再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并重,形成数学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共识,强调最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技能的内化、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在我国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双基”一直受到重视,而“三大能力”则是根据数学教育的实践经验及华罗庚、关肇直等专家的意见,强调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强调经过适当训练使“双基”及“三大能力”得到落实,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极其重要。数学教学最主要的是要把学生的基础打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和有意义学习而学会严肃、本质的数学。越是科技突飞猛进、瞬息万变,越要重视基础,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坚实宽厚的基础知识是良好适应能力的根基,是在环境变化中迅速更新知识技能的保障。因为基础中体现的思想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从中学会的方法和思想迁移能力极强。当然,基础中还应包括积极学习的愿望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李大潜院士指出,数学素养不可能凭空出现,它是在数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逐步熏陶而来的。任何认为抓素质教育就可以离开或削弱数学知识传授的想法或做法都是错误的。在这方面历来容易发生两种偏向,一是从实用主义出发,在课程的设置及内容选取上,忘记了数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想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把数学知识体系搞得支离破碎,结果让学生学得似是而非,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根本得不到严格的训练,这种现象在“”中曾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现在也不能说已经解决。以减轻学生负担为名,把“删繁(琐)就简(单)”篡改为“删(困)难就简(单)”,不负责任地把一些重要但比较难学的内容或课程,或只讲结论不加证明,或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或干脆一刀砍去。数学教育改革要适应科技高速发展需要,体现现代化精神,但更要体现数学的特点和人的认识规律。

当今数学知识量大且增长迅速。量大就需选择,要选择那些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数学知识,并把它们内化为学生的心理能力,以形成学生的数学功底,这就是素质。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探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数学基础知识结构体系,它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教育改革中坚持“四个基础”,是由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数学学科性质决定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不是某些人的意志可以转移的。数学课程应根据时展和数学发展的要求不断改革,但课程改革必须与打好基础相结合,基础教育阶段更要强调打下坚实的基础,要防止一提改革就任意削弱基础的倾向。

二、学生的经验、身心发展水平与数学教学

当前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有一种片面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生活体验”的倾向,这也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其实,以“经验”为中心来建构课程体系的观点古已有之。教育要适应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但又要超越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应积极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人的智能发展规律看,小学低年级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要求他们说出概念的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比较困难,但他们的思维中也有着抽象概括的成分;小学高年级学生逐渐学会运用抽象概念进行思维,学会分出概念中的本质与非本质特征、主要的和次要的属性,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思维水平逐步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三、“四个基础”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个基础”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数学中谈创新不能离开“四个基础”,无知者一定无能。重要的是要在数学教学中开启学生的心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维而建构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实践训练特别是思维训练而转化为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基本态度,发展创新精神。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篇7

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新老产业更替速度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仅具有某一专业特长,而是具有多重融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要求。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应该是切合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大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既要考虑到专业人才的培养,又要体现文化传承的内涵。在专业培养目标达成的基础之上,文学、历史、哲学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的基本修养应该是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同时,文科学生还应该加强自然科学教育,提高科学素养。高等学校课程既要为大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条件,也要为他们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可能性。‘

’目前,在有些国家的高校里,专业已经不再是一个预设的固定单位,而是通过学生选修一系列的课程或是课程组从而形成的适合这个学生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高校能够开设适应所有个体学生发展的课程。在我国的高校,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这样的课程设置未必合理,但是,其中蕴含的合理因素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即:专业培养方案要有一定的空间,要有可变化的柔韧性。其实,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专业模式有固定性、预设性,学生个体有多样性、发展性,同一个专业培养目标肯定不适应于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合理的专业培养应该具有目标的预设性以及方案的可变性空间。以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是高校教育的基本方向。有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上采用模块选修的方式,即在专业选修平台设置模块课程组,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这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有益探索。

二、以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为落脚点

社会需要转化为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体系目标的建立来实现,课程体系目标应该是为实现社会需要和育人功能所做的设定。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大学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更体现了其社会需求本位的一面,专业教育及其相关的职业训练成为高校主导性目标。高校的课程体系目标,应该是为实现社会需要对课程体系发展的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育人功能所做的设计,主体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需要的必要性,二是人的发展的未完成性,三是知识现状的总体性。这是高等教育的目标来源问题,亦即知识、个人和社会等三个基本来源。课程体系的设定规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

从专业发展规律、专业教育规律的角度来划分,高等学校的课程可以划分为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这样的划分体现了高等学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和层次关系;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容量的不断增加,“专业”的内涵与外延也在发生着变化。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课程又体现出各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逻辑关系,这主要表现了高校课程的横向结构。从实际操作来看,高等学校的课程关系主要表现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是人文、社会、自然三大学科中最经典的内容,其中的核心课程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设置。通识教育则是专业教育的基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较全面和系统的知识结构。目前,高校的通识课程有教育和心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文化、语言文学、社会科学、体育科学、艺术欣赏、自然科学等。通识教育的意义在于作为高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打好专业知识建构的基础,其中所包含的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的知识既不属于专业性过强的某一门学科,也不应该是专业课程的基础学科,它的意义应该在于激发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点,在于使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融会贯通,在于使专业知识的学习走向更高深的境界。它应该贯穿于大学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在普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拓展必定拥有可供发展的空间,专业素养的延伸也有更深厚的基础。

在高校的课程建设中,要坚持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宗旨,通过科学的课程学习,实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养成。需要建构合理的人才培养通识教育平台,在大学低年级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人文知识基础,以利后续的提高与发展。同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着力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思辨能力与创新意识。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要注意切实提高学生对人文理性的关注度,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与创新意识,树立符合新时展要求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精神和品质,积极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与目标。通过科学的课程学习,引导学生加强未来发展规划意识,逐渐明确学业或职业发展方向。在大学的课程学习积累过程中,既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需要有自然、科学、人文知识的融会贯通,不能使专业学习的视野狭隘化。高校必须以科学的课程设置为扎实的落脚点,处理好文化传承与职业训练的关系。

三、以建设传承创新的大学精神为依托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大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个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精神是大学精神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的根本生命力。在中国名校中,大学精神影响着一代代学子。如北京大学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精神,清华大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等。这样的大学精神是在文化传统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下积淀成的价值理念,是学子的精神家园,这样的精神将一直影响学生的成长与未来。

目前,高校面临的许多问题与传统的大学精神的缺失有关。缺少了精神理想的大学,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特征会更为明显。现在,高校的发展标志更多地体现为科研地位,教师的个人目标也集中在科研上,,申报课题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教育学生的根本目标淡化。当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变得不确定时,高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就会发生偏移。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学习也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功利心,学习知识的目的首先不是充实自己、积淀基础,而是以未来的工作需要为直接目的。甚至参加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也多以为个人的荣誉为基本目的。相对应的是学校在学生管理和知识传授的层面上,忽略了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完善文化修养提高审美情趣等方面,校园建设注重安全稳定而不再鼓励个性和创造,校园文化活动娱乐化、形式主义倾向越来越严重,缺失了本该有的内涵丰富、兼容并包、博大精深等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与学生的高校生活品质密切相关,求真求实的精神、传承创新的精神和社会关怀的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我们应该坚持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核心,形成兼容并包和富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熏陶高校学生,实现文化传承职能。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篇8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过程

古希腊时期,宗教、神话与医学、化学共生于一个知识体系中,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交相发展。随后,科学与神话、宗教逐渐分离,但科学总是同人文联系在一起。这一阶段,宗教处于统治地位,但就其整体而言,科学知识包含着人文意蕴,人文知识同样也渗透着科学的荣光。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一批艺术家号召社会关注人、理解人,呼吁人的解放,主张人性的张扬来反对宗教和神学的控制。人们开始重视科学,反对神学的统治地位。这一阶段,科学和人文处于分离的萌芽时期,人文主义开始复兴,人性得到张扬。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唯科学主义,科学和人文完全分离,产生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极端思潮。科学主义“一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是最精确、最可靠的非人知识,是其他科学的典范;二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唯一正确和有效的方法,是一切认识方法的楷模;三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可以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包括人生问题”[4]。人文主义则认为人的本质是激情和冲动的,这阻碍了科学的发展,甚至把非理性、意志作为世界的本原,在本体论上偏离了唯物主义,是片面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异、核恐怖时代的来临等。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本身,但又不能单纯、极端、片面地夸大人文精神,必须重新确立两者的地位。这一阶段是科学和人文融合的阶段,呼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接融合。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对立统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两者包含的内容不同。科学精神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哲学层面上是生产劳动实践,是人在实践基础上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和观念的变换过程,人通过自己的本质力量影响与改造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人文精神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哲学层面属于社会关系的实践,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社会规则,保证社会良好有序发展。二是两者的特点不同。“科学精神以人与自然的对立为前提,以物为尺度,以客观世界为认识对象,追求客观世界中的真;推崇理性至上,往往借助于逻辑的、数学的和实验的理性手段,以求达到对自然世界的把握;科学探索有。人文精神以人为尺度,追求善和美;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人文探索有。”[4]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同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两者相互包含和渗透。科学精神包含人文意蕴,一方面,“科学思想中包含人文的颗粒,最深邃的科学思想往往具有哲学的意蕴”[5],“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中,其精神价值有‘信念价值、解释价值、预见价值、认知价值、增值价值和审美价值’”。另一方面,科学方法包含求善求美的精神追求。人文精神包含科学意蕴,如可以把科学方法引入人文领域,有助于提升人文修养中的科学性。二是两者的奋斗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人文精神处理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两者都是为了人能活得更好。

三、把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显得尤为重要。两者紧密结合,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证和精神支撑。

(一)坚持在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正确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个人、个人向完整个人的发展等人的自由发展目标。通过生产实践来满足人类的需要;通过革命实践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即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实的个人的存在与解放;他的目标是使人从经济需要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在精神上获得解放而恢复完整的人性,使人的个性得到释放,与他人和自然处于统一而和谐的关系之中。”[7]因此,必须在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与对接。

(二)坚持以科学精神为基础,推动社会进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他们的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8]。必须坚持科学精神的基础地位,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崇尚理性的氛围,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继而提出新理论和新方法,提高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

(三)发挥人文精神的引导作用,促进人的自我完善。人文精神为科学精神指明方向。人文精神关注的是人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依据,只有充分体现人文气息的科学研究才具有社会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人文精神的弘扬促成稳定和谐的社会氛围,客观上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人文精神为科学精神保驾护航,呼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包含三个范畴,一是真,二是善,三是美。美是关于人的解放的终极关怀,是最高层次的范畴,是真和善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通过科学精神发现“真”开始,发展到以人文精神为媒介去挖掘“善”和“美”,如此上升、过渡和不断循环,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使人类文明不断向更高的程度发展。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篇9

【关键词】神经病学;互动式;pBL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Learning)”的英文缩写,该教学模式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1969年在加拿大memaster大学创立的,[1]目前pBL教学模式已应用于许多高等院校的各学科领域。它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互动式教育是强调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使课堂生动活泼。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辩论。每一次上课就好比演戏,学生是主角,教师只起到导演的作用。把互动式教学法跟pBL教学法结合起来,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习,使学生既要带着问题学习,有的放矢,同时提高记忆和理解的效果,提高思辨能力和交流能力等的综合能力。

神经病学是从内科学中派生出的一门临床医学课程,内容庞杂、功能复杂而且因失去了解剖学直观的特点而变得抽象。怎样帮助学生简明、透彻的理解神经内科疾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神经内科学临床教学的难点。同时,国内外神经病学发展非常迅速,教师知识的局限性会限制学生对本学科前沿知识的掌握,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应用互动式和pBL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临床思维方式,形成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神经病学临床实习过程中,笔者运用此方法教学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教学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在我校2008级精神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50人

1.2课前准备教师先用一个课时的时间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疾病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理论进行系统讲解。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典型病例,并根据病例提出提出由浅入深、合乎逻辑的相关问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将事先准备的病例资料及图片至少于实习课前1周发给学员,要求查阅资料并按病例中的问题准备发言讨论。

1.3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病例:“特发性面神经炎”,“脑梗塞”,“脑出血”。根据实际学生人数分组,每组5-6名学生,分成多个讨论小组,以情景模拟法每组一个同学扮演患者。通过事先给出的病例,要求学生自己询问病史、查体、阅片做出诊断和治疗。学生相互提问讨论问题、教师总结精讲,课后要求学生整理交上病历分析。整堂课共4学时,其中学生查体、诊断占2.5学时,教师主导提问学生讨论占1学时,总结和自由讨论占0.5学时。

2教学效果分析

比较2008级精神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50人采用互动式和pBL实习课教学,对照组2008级临床医学1班48人采用传统实习模式,相同的考试题,成绩结果见表1。考试结果显示互动式和pBL实习课模式效果好于传统教学模式,优秀占28%,良好占36%,中占30%,不及格占4%;传统教学模式中等成绩占43.75%,不及格占8.33%。

表1比较教学效果(%)

3教学体会

3.1学生素质加强基础理论辅导。神经内科与神经系统解剖学关系密切,到临床实习时就淡忘了基础知识,我们就利用看录像的形式把临床常用的神经解剖知识结合临床病例进行指导,多媒体教学使教学信息的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丰富、多彩、方便的学习窗口,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是临床教学的良好载体[2]。

实践循证医学。循证医学要求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针对病例中提问题,搜索当前可得的最佳证据,提出最佳治疗方案。在循证医学实践过程中,要回答临床问题,就要进行文献检索,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知识载体,掌握文献检索技巧、临床科研设计和统计学方法,同时应具备较好的外语能力,有部分资料是英文资料,需要消化、吸收、整理资料,高效率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使学生对疾病的认识更具系统观,并可促进学生从理论学习过渡到实践。

3.2教师方面授课前需认真准备病例、资料及图片,设计紧扣教学内容的难度递进式的问题,把神经解剖学知识与临床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查阅有关的文献得到解答。

在国内pBL教学法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也有一些探索性应用经验[3,4]。通过这种互动式与pBL教学法,学生们在最终找到了正确答案的同时也教会同学们如何去学习一种疾病,为日后学生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改进神经病学临床实习带教方式和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庆南.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的认识与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06~708.

[2]高聪,查运红,林绍鹏.多媒体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5):53-54.

[3]wunYt,tseeY,Laintp,etal.pBLcurriculumimprovesmedicalstudentsparticipationinsmall-grouptutorials[J].medteach,2007,29(6):198-203.

[4]方向,蔡永亮,李增林,金珊.病例分析为先导的p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56-57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篇10

[关键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思考

人文知识是人类改造自身和社会的经验总结,而人文精神则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人文知识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媒体,获取人文知识可凭借试听,可以从课堂上、媒体中获取,而人文精神的载体在人自身,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人文知识的呈现可以在口头上、试卷中,而人文精神的表现却只能在人的情感里、实践中、行动上,所以,人文知识不同于也不等于人文精神,有了人文知识并不一定具有人文精神。大学生学的是书本上的人文知识,如果没有内化为自己的意识、思想和情感,没有转化为良好品德和善行,那只是口头上的知识而已,人文精神是一种意识、观念、态度、主张或宗旨,它强调人的价值的重要性,强调人的精神追求或心灵追求及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类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宝贵财富,是社会和科学不断进步的源泉,是教育的灵魂和目标。人文精神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内容和发展方向,也是高校大学生所体现出来的对文化的尊崇和价值取向,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是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因此,当代大学生必须确立人文精神,她是作为贯穿和支配人们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完善人自身的活动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征,它是历史长河中长期积淀的产物。在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确立科学精神的同时,亟待培养、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因为,在一定意义上说,对于一个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完善,人文精神本身的提升及对科学精神的影响和促进,都是十分关键的构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现实高等教育中,大学生人文素养令人堪忧,培养和提升人文精神迫在眉睫,这也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内涵。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理论和教学实践两个层面的命题。而首当其冲的是面对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先要引进、吸收、理清并就一些基本理论形成共识,并以理论和实践结合为基础,提出一种具有可行意义和实践价值培养人文精神的理性及操作层面的思考。

一、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基本规定性

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除了要关注理论基础是否扎实外,更要注重个性张扬,这就必须认识到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传统的知识讲授和能力养成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运用的能力,即素质。它由四个方面构成:身心素质、专业文化素质、思政素质、人文精神便是这些因素提升到一定境界的体现。以全面培养和发展人的各种素养和品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塑造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核心便是培养人文精神,而其至少应当具有属人性、向上性、实践性三种规定性。这是培养人文精神具有明确的内在本质规定性。素质教育的核心便是人文精神,通过科学的教育实践活动,极大的发展和完善人的潜能和个性特征,从而形成具备不同素养的人才。高等教育以这样的基础性素质教育为根本,以往一般性素质教育的层次则不能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养的高级人才,这就要求有一个广阔的人文精神培养体系,它应该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等多个属性特征。并以培养人文精神为落脚点,以人文精神为灵魂赋予素质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人文素质形成和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以新的学科、专业目录要求为依据,以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为指引,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性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最终目标。这样目标的确立需要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作为支撑:

(一)不能凭空产生,务必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犹如盖房子要打地基一样,只有地基坚固,房子才能稳定。同时也是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包含运算、法则、各种基本规则等等。基础知识对于后期的创新性工作是基石,只有基础夯实,才能站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创新性工作。比如,你要通过计算机语言编制一个软件,思维构建已经完成,但你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诸如C++、JaVa等编程语言,连最基本的循环语句都不懂,更别谈何时返回再循环,何时跳出循环了。因此,想法就只能是想法,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头脑中,而不能切实地实施,可见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二)要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面,以便举一反三,融汇贯通

对于学习专业课的学生来说,本专业的知识面一定要宽,只有这样才能信手拈来地将知识应用到创新性的工作当中,才能做到融汇贯通,才能从根本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之,知识面太窄,就会失去对相关知识的驾驭能力,更不用说融汇贯通了,甚至有些学生出现了知识的断层,如此这般怎能做到举一反三。总之,学习知识要系统,连贯,并掌握科学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切中要害,达到融会贯通的目标。

(三)要有全面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心理和应变能力

当下,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具备一定基础理论知识的人才,更需要那些具备良好综合能力,较强心里抗压能力及灵活的应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虽然人无完人,要想什么都懂肯定是不可能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继续挖掘自身的潜能,可能超越别人是件难事,但对于自我的超越,只要有付出就会收到回报。公司里,单位中,都讲团队,任务的执行也是靠团队来完成,你将成为团队的一份子,那么你的作用就不仅仅是发挥你的理论知识这么简单。还涉及到团队中的沟通协调,团队间的相互协作,任务本身带来的巨大压力,还有客户或者其他团队随时提出的“奇思妙想”,这些都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正面解决。要想做好,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失去了以上几个条件的支撑,创新将无法持续下去,在科学意义层面上实现人文精神的培养成为不可能。正是基于培养人文精神的内涵和必须满足一般性的条件,这个培养人文精神所要达成的目标体现在个人身上,应涵盖如下方面:包括开拓精神、怀疑精神和求实精神在内的求真精神;包括兴趣、好奇心、和动机在内的个体特征;各种创新思维方法中发展演变而来,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新技法;综合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在内的创造能力。他们一同构成了人文精神的框架体系。这样,培养目标个体最终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达成的素质中,人文精神必然是不可或缺的。

二、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分析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核心问题是具有学科交叉和渗透的品质和风格,这不仅是使其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带有操作和实践特质的个性。人文精神是高级专门人才综合素质的灵魂,人文精神的本质属性是实践问题,因此它不单单是一个理论命题,应该将其放置于实践中,在实践中慢慢积累和培养。在高等教育中,通过实施提升人文精神培养新型人才,使高级专门人才真正具备人文素养积淀的能力、方法、个性和理性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人文精神是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也是高级人才的灵魂。一个人才的培养和最终成才,就一定要基于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锤炼。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要想使其得到根本的解决,需要从下面两个方面着眼。首先,实践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一环,空谈理论,到头来只不过是纸上谈兵,收效甚微。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实践才能对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科技进步的认知与体会更加深刻,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个性精神。其次,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要直面社会需求这个命题,一味地强调生产一线的诉求,而不敢或不愿面对专业学术前沿的问题及挑战,如何能培养出当代大学生鲜明的人文精神?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于综合文化素质,我们要将眼光放长远,正面需求的挑战和实践的探索,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文精神,是新时期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必须认同、正视和解决的关键性的基本问题。对学生整体和教育者个体而言,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一定要准确理解和努力把握以下问题。

首先,转变思想。没有哪一种教育行为的观念不是现成的。传统的学校教育着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略知识运用和实践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彻底改变原有的思想,重塑人才观和质量关,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以培养是否真正具有人文精神大学生,把衡量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重定向于是否培养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大学生。观念的改变起着重要的作用,否则一切将成为纸上谈兵。只有观念上的转变,才有行为上的选择。要想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实践中收到预期效果,施教者要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并在思想上统一认识。作为学校的主体,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多关心,帮助学生排忧解难,体现对学生的关爱之情,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良的环境。从学校的层面来说,要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和利益,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在校园中形成一种良性的舆论氛围;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学习,提高层次,启迪思想,激发自觉性。

还要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气息,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以人文精神教育作为基石,一方面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到规范的作用;另一方面,以人文精神为指引,将现有的校园文化进行重定位,更加用心的去设计校园文化,以期使校园文化的建设新颖化、细节化、系统化。我们的学生在这样一个朝气勃发、充满健康气息的大氛围里,对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其人文精神的养成都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为了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愿景,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我院每年通过举办中国传统文化大讲堂,国学大讲堂等形式高质量的蕴含人文精神的讲座,从思想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开展蕴含健康气息、陶冶性情、启迪智慧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我是发明家”发明创新大赛、“爱在身边”主题摄影大赛、“身边的温暖”征文和主题演讲等,让学生在不断汲取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受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洗礼,恬静心灵。

3.要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考风,下大力气将基础文明建设夯实。人文精神的培植和养成,是有过程的,而校风、考风、学风是这一过程中的最基础环节,这一环节做的好与不好将直接关系到后面诸多环节能够实现,甚至影响到整个人文精神培养系统的开展和实施。只有做好这些,才能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提升校园物质底蕴,加大经济投入,尽量改善教学、实验设备和更新补充图书资料,大力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设,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升华精神,提高素质。这也是“泡菜理论”的一种体现形式。校园氛围的创建,还包括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安静优雅的文化气息。这些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活动体系的内容构成上,既有专门的系列课程,又有渗透于各专业、各学科教学中的思想和精神。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堂才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主阵地,涉及到诸如人文精神课堂观、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等多个问题。比如人文素养类公共基础课及相关选修课等,一旦课堂上教师做不到高质量的授课、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对于各科任务繁重的大学生而言,人文精神培养这块主阵地毫无疑问将会失去。因此,高校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方式,把学生重新拉回到课堂上来。比如,有些教师的讲话风格风趣幽默,学生很喜欢;有些教师精通计算机,做出精美的动画演示;有些教师会做与本课程相关的多媒体;有些教师则喜欢引经据典,学识渊博,等等,学生都会被其课堂风格和人格魅力所吸引。个体和群体的人文精神的实践也就落到实处。因此,改良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第一要务。

最后,谋求实现机制。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不仅仅是人文知识的获得和积累问题,而要充分体现和渗透到专业思维和行为中。培养人文精神,只有激发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双向积极性,才能获得卓有成效的结果。为了保障其顺利实施,就必须有一个可行的机制作为保证。从学校高度而言,要确保这一机制的完整性和正常运转。满足以上条件才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受益。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学生及教师吸引到培养人文精神的活动中来。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实践中的人文素养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在这个意义上,没有对实践操作与行动的底蕴和涵养,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将以各种形式,在工作、社交活动、家庭等场合体现和反应出来。抓住“以人为本”这一本质,谋求行之有效的实现机制,走出一条带有鲜明特色的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田淑卿,张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指导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9:20.

[2]刘董芸.创设温馨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J].林区教学,2007,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