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5:57

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篇1

[关键词]危机检省风险管理预警机制特色兴校

一、高职发展的危机检省

1.发展“虚肿”的危机。自从教育部把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审批权下放到省级政府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就形成一种强势扩张势态,为了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提升本省毛入学率指标,许多教育主管部门都将注意力集中到数量目标上,暴露出重速度、轻程度,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轻内涵的发展取向,“虚火”上行,浮躁心态日炽,科学的发展观始终没有落实好。诚然,在高职发展的初期,理应把握机遇,适度超前,数量扩张重于内涵提升,但倘若不加节制,一味高速扩容与膨胀,就难免有“大跃进”和“泡沫教育”之嫌。由此必然会带来生源基础质量差,师资准备不足,办学管理和经验水平滞后,校舍及设施设备跟不上的严重问题,造成极大的隐患。所以“多而不优、大而不强”,发展“虚肿”的危机是高职可持续发展必须警惕和破解的一大风险。

2.急于求成的危机。为了解决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中存在的定位不清、盲目升格及教学模式呈现本科压缩之类的问题,使高职教育更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我国高技能人才奇缺的尴尬现实,国家启动了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并要求逐步将高职教育的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三改二”固然在缩短学制,提高培养速率,促成职业教育改革,降低学生受教育的成本等方面有它的好处,但也暴露了我们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威胁到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无论是从高职学生的技能素养,还是从高职教育的定位上来说,缩短高职学制不仅不利于将学生迅速培养成“高级技能人才”、“技能紧缺人才”,而且还将会进一步拉大高技能人才的供求差距,背离我们举办高等职业院校的初衷,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内涵就无从体现。

3.人才流失的风险。高职院校人才流失的因由是多方面的:一是高职院校处在高等教育的低端,档次和地位偏低,社会认可度不高;二是人往高处走的发展需要和追求规律,决定了人才的外流和高移;三是高职院校的薪酬普遍不高;四是对个人价值实现预期不乐观;五是人才引进导致待遇失衡和不公;六是学校的管理机制缺乏让人才脱颖而出并发挥才干的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各样的信息又进一步加剧了高职院校的人才流失。

4.就业至上的危机。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人们开始越来越认同职业教育的就业取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要求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要“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但“以就业为导向”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难免使职业教育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是窄化了职业教育的外延和内涵。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就业,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只是职业教育的功能之一,除此之外,职业教育还具有育人功能、经济功能、传播先进文化的功能等。如果只注意谋职就业,而不注意综合素质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就只能培养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机械的劳动者,就没有尽到社会责任。二是容易形成职业教育的导向偏颇。三是引发片面追求就业率的现象。在就业教育的导向驱动下,追求高就业率成为高职院校共同的愿望。但片面地追求高签约率也导致了一些负面现象,如学校变相替代学生行使就业权利,有的学校和学生与用人单位合谋签假合约等等。这些现象不仅扭曲了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也孕育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风险。

5.竞争力不强的危机。竞争是对生存环境和发展优势的争夺。目前,高职院校学校总量的增加,必然带来竞争的加剧。由于高职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低端,在社会认同、环境支持、办学投入、实训到位、师资保证诸多方面,都不具备竞争优势,国务院和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发展”的倡导,“高度重视”的强调,短时间内也难以见效。因而高职办学实质上还是处在“准边缘化”状态,生态环境不容乐观。高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导致了一方面是我国高职教育就业率竞争不强,另一方面是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不高;一方面是高技能人才难求,另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不理想。

6.办学趋同的风险。一个学校要想成功,就得追求个性化生存,走自己的路。在发展理念、创新途径、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管理服务、教学质量上应形成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最终形成“天下莫能与之争”的优势状态。如果追风赶浪、踵武他人、扎堆式地办学,就只能迷失自我,落人“同质竞争”的陷阱。因此,高职教育在大家都趋之若鹜地追逐某一目标,趋同化倾向、同质化特征日益彰显的时候,千万要避开潜伏着的风险。

7.公共安全的危机。随着高校的合并与扩容,我国高职院校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么多人集中在一起生活、学习,公共安全危机隐患不可忽视。加之许多高职院校条件简陋、管理松散,校园空间面积狭小,人员进出自由,缺乏面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机制,一旦遭受天灾人祸或人为破坏,后果不堪设想。所以,高职院校公共安全危机不可小视。

二、高职发展的风险管理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孕育着许多风险和危机。在这种现实情况下,高职院校应极大地激发教育主体的应对意识和潜在能量,促进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意识、反思态度和创造精神的发挥,敏锐发现、及时应对、成功化解,将危机转化成机遇。笔者管见,化解危机,实施风险管理,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实现发展转向,从根本上化解风险的滋生。转变发展重心,就是要实现高职教育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由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这是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转折,是高职教育走向成熟与自觉的开始和标志,是一种新的价值和质量尺度。高等职业教育在经过连续多年跨越式发展之后,需要“软着陆”。在大发展之后,一定要有一个调整和巩固期,也就是注重质量提升和建设期,待质量提高、部分质变、打牢基础后,再迎接新一轮更高层级的量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质量是高职办学的生命线,是立身之本。发展转向,关键在于质量立根。周济部长指出,“最重要的是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的关系”,“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基本的质量;没有质量的数量,本质上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咬定质量不放松”。始终抓住影响质量的主要矛盾、重点环节和关键措施,确保“质量工程”的落实。因此,首先要侧重抓好师资、课改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和落实。教师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提高教学质量、支撑学校发展的“骨骼”。要采用优培、重用、厚待、严管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适应学生求知、求技、求职培养和发展的需要。其次,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针对高职教育“普高化”、人才培养学究化、教学模式学科化的倾向,高职教育应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裁剪理论教学,更新教学内容,使高职教育真正体现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再次,质量保证体系是根本。要从教学的组织管理、计划管理、运行管理、监控管理等重点环节人手,建章立制,严格管理,认真考核,务求实效,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教学质量实实在在地提高。

2.加强政府干预,当好风险管理的主角。作为高职教育风险管理的主角,政府应当着力打造“风险监管机制的共享平台,成为当代社会风险的最后守夜人”。一是从宏观上统筹协调,解决部门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统筹乏力的问题,为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化解高职教育的体制性障碍和风险。二是制定政策,搭建聚敛资金的平台,解决高职教育办学成本高与实际投入低的矛盾,化解经费不足、运作艰窘的风险。三是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均衡化、公平化、有序化、效率化的良好的博弈环境。例如,政府在对学校竞争进行调控的时候,首先要有公平的竞争规则,给所有的学校以平等的机会,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其次,要治理不按规则行事、扰乱教育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创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再次,还要协调好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经费、生源、资源争夺的矛盾,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和矛盾疏导机制,为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创造协调沟通的友好环境,实现利益资源的公平分配。四是政府要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政府对学校的作用不能因市场的介入而弱化甚至退出,相反,在这里政府的监控功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遏止因素。”

3.实现制度保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制度是人类活动的行为规范体系,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高职教育要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建立一套风险预警的制度保障体系。这包括学校考核监控机制,领导警示干预机制和“红黄”退出、预警机制。防范办学风险,首先要健全学校内部考核监控的管理体系。考核是一种动态监控的手段,它能够及时发现办学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问题,甚至还有潜在的、隐瞒不报的问题,发挥管理主体自我检省、自查自纠的能动作用。如教学质量监控,可以防范学生对教学的不满和积怨的升级与爆发;学生管理监控,可以化解学生中存在的矛盾和各种心理问题,防止酿成大的事端;安全、卫生、饮食的考核检查,可以堵塞各种漏洞,减少甚至避免火灾、偷盗、流行疾病、中毒事件等。其次,建立领导警示干预机制。一是要有监测预警的队伍和通报制度,密切关注学校运行过程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提出预警信息,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二是根据的信息,领导要耳提面命使大家树立起危机和风险意识。三是要制定学校的安全预警机制和防范风险的应急预案,并做好预案的学习、宣传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要实施管理“问责制”。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对出现问题的部门和责任人,要给予严肃批评,追究其责任,高度负责地做好工作。第三,“红黄”退出、预警机制。防范和化解危机,要有风险预警和退出机制。风险预警是指要对高职办学的各个环节,重要指标进行适时监控,要按照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给定的各项指标,设定风险预警下限,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风险预警的好处在于可以经常为高职院校“体检”,预防在先,便于随时掌握风险动态,适时调控,及时纠正。

4.发展超前观念,用发展彰显竞争优势。发展是高职办学的第一要务,也是高职教育规避风险的最有效、最根本的手段和出路。高职院校应该始终扭住发展不放松,一心一意谋发展。谋求发展首先要有正确科学的发展观,因为只有观念正确,才能导向准确,思路明确,确保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这种科学超前的发展观主要包括:提升就业竞争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观;产学合作,职业教育互动共享发展观;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职业教育转型发展观;办学多元模式,职业教育体制创新发展观;人格本位,职业教育个性取向发展观;就业、培训、职业资格,三维整合职业教育发展观等。其次,要有敏锐的捕捉机遇的意识。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困难很大,但机遇也很多,如市场潜力巨大的新专业开发的领先机遇,运用市场机制争取投、融资资金注入的解困机遇,产学结合,与企业捆绑发展的双赢机遇,争取各类基地或专业建设项目的重点支持机遇,与国外合作办学,提升教育资源和引力的机遇等。把握机遇就能占得发展的先机,赢得竞争的胜算,拓展发展的舞台和空间,将潜在的机遇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再次,提高高职院校抗风险的能力,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坚强的领导、扎实的苦干、不懈的努力,显著的实绩来诠释一切、证明价值,这样才能赢得全体教职工的理解、支持,形成心齐劲足、共谋发展的局面。

5.特色兴校,追求个性化生存。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独特的色彩、品格,它是特点和优势的彰显,是智慧和谋略的升发,是实践和创新的整合,是学校办学追求和个性化的张扬。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增多,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时代,一个日新月异、你追我赶的时代,一个大潮涌动、不进则退的时代。面对这样的发展环境,倘若我们不能秉持特色兴校、错位发展的竞争策略,显发自身优势,追求个性化生存,就会陷入同质竞争的陷阱。因此,防范和化解高职办学的风险,最重要的是要打造特色兴校的核心竞争力。特色的内涵是多元的:体现在治学方略上,是具有科学的独特的办学理念、创新的办学思路;体现在教育上,是形成了创新的育人模式、与众不同的专业特色、人才特色;体现在教学上,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及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体现在管理上,是建立了创新的管理制度和机制,确保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彰显和培育特色,一要重视学习与研究。要善于学习,广为借鉴,取法其上,为我所用。二要认真思考与规划。要联系实际,认真思考,精心规划,准确定位,明确方向,重点突破。三要加强投入与实践。要加强投入,积极实践,形成合能,倾力打造。四要善于总结与提炼。要挖掘总结,认真提炼,充实完善,升华优化。总之,只要我们真正在办学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就能掌握主动,彰显优势,抵御风险,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2005—11—10.

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篇2

一、不要孤立地看待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在很多人看来,投资与交易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风险方面。但是仍在持续的经济危机告诉我们,信用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无论是国外货币市场的短期利率尤其是拆借利率的急剧上升,还是国内商业银行对外资机构人民币短期融资的谨慎交易,都反映出信用风险和交易对手的风险溢价在增加。在信用类债券资产方面,次贷类相关债券资产的价格大幅下挫,这主要是由于美国房价大跌,引致债务人违约率和预计违约率大幅提高,由此产生不能还本付息的信用风险。国内债券市场虽运行良好,但是在经济下行的预期下,行业、产业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不可小视,部分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发行人面临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一旦资金链断裂,将会导致严重的信用违约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银行资产证券化、企业债务证券化的市场环境下,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等息息相关。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管理的边界也愈发模糊,比如前面提到的次贷类相关产品,包括抵押贷款证券(aBS、mBS)、担保债权凭证(CDo)等,还有很多结构性产品、混合证券,其还本付息取决于发行人的信用状况。传统市场风险管理模式与现实市场存在差距,这些产品创新的风险包含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部门认为它们主要包含信用风险而疏于管理,信用风险部门则由于该类产品被定义在交易账户中而认为应属于市场风险管理的范畴。因此,不要孤立地去看市场风险或者信用风险,在交易和投资方面,三大风险联系紧密,风险形态不断变化,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交易和投资业务进行适当的风险整合,避免风险管理漏洞。比如成立专业团队负责投资与交易业务的整体风险防控等。

二、风险经理的独立性如何得以体现是关键

经济危机也让人思考风险经理的独立性如何体现。风险经理是否要负责审批相应的业务?是否有业务否决权7这些问题似乎都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但是至少要保证风险经理可以独立地思考、判断,对商业银行整个投资与交易的风险水平进行独立地监测与报告,根据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实际情况设定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头寸限额。风险经理的独立性必须从组织设计、用人制度、绩效考核上给予保证。一是实行资金交易部门的风险经理派驻制,派驻风险经理对风险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管理部门对派出风险经理进行考核、评价,还有一种派驻经理是双线报告制度,由资金交易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考核与评价,其中风险管理部门考核的权重要高于资金交易部门。二是风险经理要有一个独立的报告路径,以确保管理层能够及时全面知晓全行的风险状况和所承受的风险水平。三是要求管理层要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不仅仅是站在业务发展的角度,更多要在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中按照既定风险偏好和经营原则处理两者关系,要维护风险经理的独立性,并不断强化独立性要求。如果说,风险经理只是一个建言者,笔者认为这不足以保证风险管理部门在体制和机制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根据情况灵活调整和理顺管理决策机制,给与风险经理相应的权限,保证业务经营在既定的风险管理框架内进行。

三、市值重估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一个制度安排和偏好选择问题

估值问题对于国内外商业银行来说,都是一个难度不断增加的问题。显而易见,随着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产品的估值难度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一是模型建设所需要的数据问题和参数调整问题,二是成本考虑问题。在经济危机中,我们看到,即使是花旗银行总裁对于其持有的CDo的价值和风险也无法准确估量和评价。从某个侧面可以看到,业务发展已经超出风险管理的既有轨道。从国内商业银行来讲,其持有的人民币债券、货币市场资产结构相对简单,随着做市商制度和双边报价制度的推进,中债收益率曲线的推广,人民币债券、货币市场资产估值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是人民币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也意味着在估值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在Callable/puttableBond(发行人可提前赎回债券/投资者可提前赎回债券)的定价估值上目前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目前外汇资产分为三大类进行估值.第一级资产可根据市场价格或可通过其他在市场买卖的相关资产评估价值,第二级资产以内部估值模型评估价值,第三级资产则通过向第三方机构进行询价来获得估值结果。国内商业银行在外币债券资产、场外外汇衍生品方面的估值很多都是采取第三级资产估值方式。因为报价和实际成交价格存在较大差异,这类估值的可信度存在问题,也给风险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风险管理的原则应该是,业务发展要与风险管理能力相适应,对于难以估值的交易和投资,要在市场风险基本制度和风险偏好中予以明确;对于难以估值的产品,应该秉承不做或者少做的态度。此外,要在制度安排上确保估值程序的独立性、严格性和一致性,要建立内部治理架构,使用可行的建模技术,定期检查独立的价格核对程序和数据来源。

四、除了评级和模型,风险经理还能依赖什么?

毋庸置疑,风险计量是风险经理的主要职责。而评级和模型则是风险经理最为依赖的风险管理工具。在经济危机中,投资者往往依赖外部评级来决定其投资的品种、额度,风险经理也依赖外部评级来决定交易和投资的授权、限额和授信。但是过度相信和依赖外部评级也给商业银行沉重的教训。一是不少次贷类债券的资产池评级都非常高,但是跌价幅度很大;二是投资者一般都假设如果出现流动性危机,可以很容易出售其评级为aaa和aa的债券,动态调整投资和交易组合,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类债券跌幅比投资组合中非投资级的债券要大,同时更难以出售;三是投资者相信信用评级机构掌握着最准确全面的信息,风险经理的任何质疑难以获得内部的赞同:四是这些投资可能比贷款类资产风险大,由于被记入交易账户和投资账户,但是没有得到严格的审批程序,而恰恰是这些程序才能识别交易中的一些漏洞。在人民币交易和投资管理方面,对于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一是目前的评级不能反映发行人的信用差异:二是人民币债券的流动性与评级高低没有直接的相关性。所以,风险经理要做到:一是定量分析要与定性分析结合:二是结合外部评级和内部实际情况.使用适合商业银行的评级指标和限额指标。在设置限额方面,不一定要用高深难测的风险指标。一些基本的名义限额(notionalLimit)在市场变化较大时更能揭示和控制风险,原因在于其不需要太多的假设条件。例如,持有10亿美元的债券敞口头寸,同时为避免信用风险而购买信用违约互换(CDS),从表面上看,市场风险已经规避掉,但是其假设前提是债券价格和信用违约互换的相关性服从历史分布,但是在市场上大量存在此类交易时将会导致历史分布发生变化。

五、主动性和前瞻性管理是交易与投资业务风险管理的重要原则

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房地产

房地产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对于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拉动相关行业发展、扩大内需等都产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房地产信贷又是一项充满风险的业务。因此,如何规避金融风险、积极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将是我国当前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银行房地产信贷过程分析

(一)地产开发阶段

承担土地一级开发的有土地储备中心、土地出让单位、项目公司以及土地出资(合作)者。这三类单位都有银行贷款介入,他们的还贷资金又主要来源于土地转让。

(二)房地产开发阶段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外资、债券及其他。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贷款后,将部分资金支付给地产一级开发商,使银行对地产开发阶段的贷款收回。房地产开发企业通常将工程分为一期、二期、三期等,启动项目后着力开发一期,在取得销售许可证等“五证”齐全后预售商品房,获得预售收入并用该资金开发二期,实现循环开发。

(三)房地产销售阶段

银行向购房者提供按揭贷款等服务,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取得的销售收入支付建筑安装企业的代垫资金和对项目开发贷款进行还贷,银行通过回收购房者还贷资金实现整个房地产信贷资金的“回笼”。

二、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揭示

结合以上银行对房地产信贷过程,银行可能遇到风险如下:

(一)项目合法有效性风险

由于房地产和其他行业的差异,这一业务既有房地产企业(借款主体)的资质管理--保留行政审批的项目,还有项目本身的合法有效性,大部分项目都是保留行政审批的,尤其是进行规划的审批很普遍,所以存在较大的政策性风险,这体现在房地产项目的地产一级开发阶段和项目开发阶段,这类风险发生最为显著的是工业园区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二)市场风险

房地产项目的市场定位往往成为市场风险的主要决定因素,其中价格和当地对该同类项目的供需情况是衡量市场风险的主要参考指标。这类风险主要体现在银行对项目的审贷初期和房地产项目的销售阶段,易受该行业经济“泡沫”的影响,海南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至今让人记忆深刻。

(三)项目质量风险

由于房地产项目按揭时间较长,在此期间容易滋生许多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其中项目的工程建设质量相对容易监控,而项目的选址、项目类型、物业配备等将会在长时间内影响项目质量,从而给银行带来相应的信货风险。这类风险体现在房地产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和项目周围的经济环境上。

(四)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主要指房地产上游行业的风险传导,如,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会加大房地产开发的经营成本,甚至推动房价的上涨,给市场带来许多不确定性。此外,国民经济总量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都将影响到房地产的需求市场。由于房地产的行业特性,其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较多。

(五)政策性风险

对房地产而言,其政策性风险主要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政府对房地产的产业政策等其他相关政策的影响。

三、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防范措施

(一)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

政府要增强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督管理,完善调控手段,提高调控能力,促使房地产业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防止大起大落,防范房地产泡沫的产生。为此,必须首先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统计工作,完善全国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全国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体系。通过全面、准确、及时地采集房地产市场运行中的相关数据和对影响市场发展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公布,政府可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并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控和指导,以实现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预警和对房地产投资、消费的引导;其次,政府要设计合理、严密的房地产税制,引导土地持有者合理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抑制土地的过度投机。如,对土地空(闲)置征税,以鼓励持有人积极投资开发,提高囤积投机的成本。征收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能有效地抑制土地投机,且能将由社会引起的土地增值通过增值税的形式部分返还给社会,体现了社会公正。征收土地保有税,以刺激土地供给等。

(二)发展多元化的房地产金融市场

我国应当大力发展多元化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形成具有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的房地产二级金融市场,以达到分散银行信贷风险的目的。房地产对于银行的依赖性过大,不利于自身发展,同时商业银行过度的房地产贷款,有悖于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因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社会存款,而将这部分资金投向期限较长的房地产项目不符合银行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的要求,容易造成清偿危机,产生金融风险。在成熟规范的市场中,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融资不仅仅有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基本形式,在一级市场以外,还应存在着发达的证券化二级市场。在这个二级市场上,各种房地产金融工具同时存在,包括投资基金、信托证券、指数化证券等。房地产证券化可以促使房地产经营专业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房地产企业要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房地产企业自身应增强管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诚信度,提高抗风险能力。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较其他行业尤为明显。规模小的开发商的单位成本居高不下,在广告策划、营销推广、环境改造、配套设施、物业管理等方面,规模较大的公司占有明显优势。此外,规模大尤其是具有较强现金实力的开发商在选择项目最佳开发时间上也具有主动权。因此。房地产业内部适度的资本集中,能有效地节约房地产开发和经营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

(四)银监会要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和服务功能

银监会应加快发挥在社会信用基础和市场诚信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完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能力,充分发挥其监管作用和服务功能。激励诚信行为,促使各经济主体在日常信用活动中养成守信习惯,彼此建立起互信、互利的信用关系,确立失信成本递增的违约制裁机制,严惩欺骗和违约行为,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起诚实守信的氛围和环境。促进金融稳定。

(五)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

商业银行自身应加强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首先,商业银行要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分析、预测和监测指标体系,建立和扩大房地产市场信息来源。及时关注各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提高对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的分析预测能力;要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制订与产业政策相互协调的房地产信贷政策;要加强对房地产行业周期波动的研究,防范市场风险于未然;其次,信贷从业人员必须树立牢固的风险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在调查环节尽职尽责。认真做好贷前调查工作,及时分析信贷业务的客户风险和经营风险,研究信贷风险防范措施。

信贷审批人员应在审批环节严格把关。一是分析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宏观政策;二是分析项目投资资金组成的合理性和来源的可靠性,项目资本金比例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比例,自有资金是否到位,部分销(预)售收入作为投资来源是否可行等;三是分析项目总投资的合理性,如建安成本是否过高等;四是分析项目的合法合规性,结合“四证”分析有无超规划、超容积率等情况;五是分析项目抗风险能力,结合成本、净现金流量、投资收益率、敏感性因素分析等指标进行分析;六是分析项目的市场前景及其竞争力,要结合产品价格、项目所在地的位置、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开发商的品牌等因素分析;七是分析担保措施,抵押物是否足值、变现能力是否强,保证人保证能力如何等;八是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信状况、开发经验、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意识及风险控制能力。

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篇4

一、声誉风险管理: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声誉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现代商业银行作为高风险、高信用的金融企业,声誉管理比利润绩效更重要。一旦遭遇声誉风险危机,不仅会直接损害商业银行自身的信誉,直接影响到上市银行在资本市场的市值表现,导致银行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的损失,甚至决定着银行的生死存续。大量研究表明,声誉因素在关键时刻比财务业绩更能提升和挫伤一家公司的声望。针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为督促商业银行有效管理声誉风险,引导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国银监会借鉴国际银行监管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于2009年9月8日正式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将声誉风险纳入银行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二、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危机演进机制

与任何一个生命体一样,商业银行的风险或一般性的矛盾纠纷演变为严重的声誉危机事件也有一个从萌芽到发展、再到大规模爆发、最后衰退化解的过程,这一演进机制是一个能量由小到大的累积过程,当其累积效应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时,在外部条件的刺激下,就有可能迅速转变成激烈的声誉危机。只有当消极影响要素的力量超出积极影响要素力量时,才会逐步演变为比较严峻的声誉危机。

三、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难以有效识别和评估声誉风险

经过多年的努力,商业银行在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利率风险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计量方法、评估模型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国际学术界和金融界对声誉风险识别、计量和评估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对客户投诉、媒体报道等进行系统全面分析、量化、预警的研究非常欠缺。不能有效地进行危机预警和预控,银行只能被动地等到风险集中爆发后再加以处理,导致危机化解成本集聚增加。

(二)缺乏对声誉风险危机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

银行声誉危机开始经常是很小的客户投诉或纠纷,一般不会引起银行管理者的重视和关注,但常常出乎预料演变成大的危机事件,给人以措手不及的感觉。目前的研究还很难确定银行声誉危机中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同时,银行声誉危机的发展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及表现,而且会随着处理措施是否及时、准确而呈现动态变化。

(三)声誉危机意识不强

一些银行高管层做决策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利润,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解决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方面的业务问题,对声誉问题则很少关注。特别是一些基层行及业务人员对声誉风险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对声誉风险危机和声誉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常常把声誉管理与全面风险管理、业务发展等割裂开来,停留在孤立、片面地看待声誉风险的层面,尚未提升到系统性地建立规范的声誉危机管理体系,积极预防和化解随时可能出现的声誉危机的高度。

四、基于危机预警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防控对策

(一)建立健全声誉风险危机的预警机制

根据危机生命周期与危机管理的关键决策点模型,在危机前阶段,有诱发因子、触发点和临界点三个关键决策点(朱瑞博,2008),能否在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恶化前及时、准确地识别、判断出危机的诱发因子、触发点和临界点,是能否在及时采取相应举措,化解危机于无形的关键,这是成本最低的危机化解和处置管理方式,也是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建立健全声誉风险危机的预警机制是商业银行应对突发事件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对危机的诱发因子和危机成因要素进行及时、准确地判断识别,借助舆情监测技术和方法,可以帮助领导者在事前对可能发生的声誉危机事件有比较充分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前进行风险处理和危机预控,以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甚至可以阻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积极培育以声誉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大力强化银行高层和各级员工的声誉风险的危机意识

声誉是企业获得长期利益的无形资产,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商业银行发展必须要与品牌建设相结合,形成以声誉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增强客户和员工的忠诚度,从企业内部形成从上到下一致的声誉风险管理意识。声誉建设和管理不同于公关策划或广告宣传,不可能通过短期策划来实现,需要长期持续地投入。从银行行长到普通一线员工,只有全体员工持续关注长远利益,树立正确的声誉风险意识,才能真正把声誉风险管理根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逐步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和美誉度。

(三)加强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危机发展规律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银行声誉风险危机发展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李爱英,2009):潜伏期、开始期、爆发期、消退期及善后期。每个阶段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因此危机管理的方式、途径和重点也各不相同。因此必须要通过分析不同阶段的特点,总结事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通过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对声誉风险进行程序化、系统化管理。为了迅速有效地应对银行声誉风险事件,必须提前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四)提升与媒体沟通的能力与技巧

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篇5

一、引言

在全球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当今世界,银行面临的风险环境日益复杂。2007年8月份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淋漓尽致地暴露出目前金融机构面临的巨大潜在风险。次贷危机的持续发展超出了很多人原来的预期,对全球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全球银行业短期和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二、次贷危机发生的必然性

(一)信用风险的大爆发,动摇了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

此次危机是因债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引发的,但其基础却是美国的次级住房按揭贷款,导火索和根源都是贷款这个基础资产的风险集中爆发。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让不少放贷机构为了追求利润而放松了贷款标准,特别是对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人发放“零首付”贷款。当这类贷款的证券化创新产品被投资银行等机构推向二级市场之后,信贷过快膨胀和信贷条件不断降低造就了引爆危机的充分条件。与此同时,美国人信贷消费成为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特征,加深了信用风险的影响程度。其蕴涵的风险终于在经济下行、房价下跌之时集中爆发。

(二)金融创新的速度和复杂性是金融体系脆弱性加剧的关键

金融创新是华尔街的生存法宝。近年来,华尔街造出的一代代金融衍生品不胜枚举,在推动动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埋下了风险隐患。从次贷的衍生产品来看,经过借贷、担保、打包、信用增级、评级、资产组合等各种操作,表面上违约风险被控制在较小范围,资产安全性提高了,但是资产证券化在提高房贷资产流动性的同时,也拉长了信用链条,增强了风险辐射,没有割断源头风险,模糊了风险界限。当作为基础资产的次级贷款出现致命风险时,所有包含次级贷款成分的产品就都出了问题,由于资产之间的风险关联模糊不清,损失的不确定性使恐慌在市场投资者间蔓延,加剧了危机中金融体系的脆弱。

(三)金融监管失效是促使此次金融危机波浪起伏的根源

金融监管失效表现为监管线条太多,对投资银行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不到位。对新一代的金融工具和相应监管手段是缺乏了解的,金融创新链条上出现了监管的大片空白地带,使风险无法得到全方位的覆盖。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往往没有被监管部门准确地把握,并纳入系统监控范围,出现风险后,也就没有针对性的应急手段,错过了解决危机的最佳时机。

三、从次贷危机审视我国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一)风险管理意识缺失

目前中国的金融业有一个特点,即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间接金融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直接金融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制约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缺乏社会的共识,导致金融产品发展上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压抑现象:一是银行风险管理意识的理念不到位,没有贯穿到全行全员,没有贯穿到业务拓展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其次是国家对经营失败的金融机构的债权承担了过多的风险偿付责任,淡化了银行管理人的风险意识,酿成了极大的道德风险。

(二)风险管理工具方法落后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一方面,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另一方面,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增强,银行风险管理日趋复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大致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和头寸管理的水平上,风险管理的内容大多还只是简单的比例管理,采用一些静态的财务数据计算一些比例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也主要是账面价值分析法,而较少使用市场价值分析法。对于当今国际上流行的分析量化和管理方法,只停留在理论介绍和引入阶段,尚未在实践中具体运用。信用风险尚未进行公司、国家、银行、零售贷款、专项贷款、股权投资方面等的细分。评级体系仍实行一逾双呆四级分类法和五级分类法,没有成熟的风险计量模型。信用评价仍以定性分析为主,客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较差。内部评级尚未应用于信贷决策、资本配置、贷款定价、经营绩效考核等方面缺乏以风险为导向的资本资源配置机制。

(三)风险管理体制体系不完善

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部分管理制度是在长期的专业银行体制下形成的,其运作规则也较适应于计划经济银行体制的要求,而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其部分管理制度内容已经陈旧过时,即使推出了新业务,但与其相关的监督办法亦未予健全。商业银行产权归属缺位,委托关系流于形式,政府以非市场化、非透明的方式行政干预银行经营行十分普遍,加上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欠缺,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极不健全。随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银行业务和办理各项业务的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风险管理体制体系建设滞后,银行无法及时有效的提供风险管理业务信息,无法建立相应的资产组合管理模型,无法准确掌握风险敞口,风险管理信息失真,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也为风险管理方法的量化增添了困难。

四、次贷危机给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带来的启示

次贷危机彻底改变了美国金融体系的构架。就长期而言,次贷危机的深入发展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秩序的变化,对国际货币体系和贸易格局形成不确定的消极影响,美国和世界范围的金融结构、监管体系以及国际间协调等都将有一个比较长的调整适应阶段。我国金融市场仍相对封闭,股票市场、债权市场与外汇市场并未与国际完全接轨,衍生品市场也基本处于空白,因此在这次危机中我国所受冲击较小,所受损失也都在可控范围内。

(一)增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风险文化

商业银行是一个国家金融和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从上述的重大金融危机事件看,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我国不少商业银行在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中,都因投资了海外次级债券的投资失误而蒙受了损失,这给我国进军海外金融市场的其他商业银行起到了警示的作用。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配备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这样才可以在激烈的全球金融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在银行管理过程中,要本着坚持信贷及投资资金运用标准,科学计量,审慎制定对对各类交易对手的授信条件和额度,并将其贯穿于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内部管理和产品创新等各个经营管理环节,形成公司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二)重视模型风险提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风险管理

在风险管理方面,一个重要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利用模型化风险管理来衡量市场及信用风险,进而对相关的衍生品定价。但是随着次贷导致的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可以发现很多风险度量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对于一些方面考虑不足,例如对风险模型中的各种风险因子考虑不够周全,加之一些模型需要根据历史数据获得估计参数,而历史数据很难估计出金融危机发生时的情况,此时很多方法不再能够有效地测量风险。风险计量模型具有内在的风险和不稳定性,必须杜绝唯模型论的做法,不能单一依靠定量技术,模型应该被定位为风险管理的辅助工具,尤其是一些高度风险或大额业务必须与有效的定性分析和专家判断相结台,科学合理使用多种管理方法,客观全面地揭示风险,有效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三)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完善信贷管理和贷款风险防范系统

此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就是金融机构向信用有缺陷的居民发放住房贷款。金融机构过分热衷从事高风险业务,并漠视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如果金融机构能够始终保持审慎经营,不过分提升杠杆比例,不去过分依赖投机业务受益,那么可以避免风险。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增长强劲,但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银行对个人客户的信用水平难以科学把握,导致个人信贷风险开始逐步显现。鉴于信贷监管措施的缺乏,银行企业迫切需要采取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对贷款的风险、信用状况、违约概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借助信用评分、风险评估等多种智能分析手段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数据库已经启用,银行应该充分利用其对贷款人的资信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行充分评估,完善贷前审查评估和贷后跟踪程序。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贷前信用审核、贷中分析评估和贷后管理等措施,提高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四)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降低流动风险

从此次的次贷危机中我们看到,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不确定性强,冲击破坏力大,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中国的银行应该强化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通过制定详尽的流动性计划,使银行更好的预测未来一定时期流动性需求,包括建立流动性管理办法、指标体系和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内资金管理平台,制定化解流动性危机的可能性计划,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弥补现金缺口的紧急措施。通过建立建立决策、控制、实施、检测和预警机制,提高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降低流动风险。

(五)确保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能力相匹配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很多,资产证券化只是扩大了其影响程度,不能因为次贷危机,就完全否定资产证券化和衍生产品。相反,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经济体和金融业显著落后的发展中国,中国只有进一步鼓励金融创新,深化金融市场,才能以此为契机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全球经济金融格局的调整中争取主动地位。发展金融市场,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证券化方向的直接融资是分散风险的非常重要的渠道。同时,银行的业务发展必须与风险管理能力保持应有的平衡,才能实现安全和盈利。监管部门也多次强调,银行在业务创新中要做到“了解你的业务,了解你的风险”,这是创新的前提。总结本轮美国次债危机的经验教训,在力发展资产证券化和衍生产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的同时,我国金融机构要大力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建立有效的危机处理机制,使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五、结论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理论的支持,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实践。本文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来审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与措施。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础薄弱,必须切实将科学的方法、理论与我国现实结合,以健全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为手段,以开发实用性风险度量模型和方法为核心,以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来实现商业银行运营模式优化和风险管理水平的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1]饶文方,许学军,重大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

[2]中国建设银行课题组,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的深刻警示[J],经济要参,2009-2-12

[3]宋飞,张忠永,陈文丽,袁宏泉,微观层面探析次贷危机中的银行风险管理[J],银行家2008-12

[4]邱卫林,沈洁,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和提高管理水平[J],现代企业2008-12

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篇6

一、风险社会的特征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与风险作斗争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风险的深度和广度也日益扩展,风险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这就使我们陷入到前所未有的风险环境之中,各个领域潜藏危机。风险管理是个动态系统的过程,传统对危机的管理,着重于灾难发生后的救治。为应对现代社会风险,当前国际上管理实践的倾向却是转为整合或全方位的途径,着重于危机管理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对风险管理要从社会整体管理出发,不仅要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要关注自然环境的演化,做到可持续发展。从风险的演变周期看,要从风险源头开始管理,在风险未演化为危险、灾难前进行缓解、化解。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减少社会冲突,对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及时管理。如果只是对风险事件进行逐一管理,只会使政府管理疲于奔命,政府所面临的也只会是从一个危机转到另一个危机。所以政府的战略选择是对“风险社会”的全面管理,而不是只注重风险事件的管理,政府管理的重心是防范风险、避免风险,并对社会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整体监控、预警,及时化解不确定因素。

二、风险管理的新理念

超越危机管理是风险管理的新理念。贝克认为,风险是安全和毁灭之间的一个特定的中间状态,是一种真实的虚拟,它表现为可能性,当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时就构成了危机事件。他曾区分了三类历史性风险,即前工业时代的灾难、古典工业社会的风险和晚期工业社会的大规模灾难。具体地说,它们分别体现为地震、飓风等外部风险,职业事故风险,以及大规模的生态、核、化学和基因风险。从工业社会时期转到晚期工业社会时代,人类所处的社会已经转型,如果政府管理未能及时转型,那么政府管理本身也将成为风险源头。而以政府风险管理取代传统的政府危机管理,进行全面社会管理,实现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和超越,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面对风险,政府所要做的是“确认风险”、“防范风险”、“规避风险”、“化解风险”,把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但传统政府管理的重心是对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的管理,而忽略对社会风险的管理。同时,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力量投入也很有限。在社会转型时期,现代政府公共管理必须高度重视社会风险管理这已成为一种趋势。风险理论的意义在于对现代化的反思。现代社会风险对公共管理提出的挑战首先是在指导思想上的反思,进而是对政府风险管理职能的重新定位。

三、完善社会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是个动态系统的过程。传统对危机的管理,着重于灾难发生后的救治,当前国际上的倾向是转为整合或全方位的途径,着重于危机管理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结合风险管理的国际趋势与我国政府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要加强我国社会风险管理体系的全面建设。

(一)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制度是通过国家的基本制度、法律、法规体现的,它是进行各项风险管理的基础。我国现行的有关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和四个层次。两大类是指在风险发生前的预防制度和风险发生后的减灾、救治、恢复制度。四个层次是指全面的风险管理规划与战略、风险管理法律、风险管理的行政条例以及各个管理部门的具体规章。从我国的现状看,风险管理规划与战略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这对我国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可能造成一些制度上的冲突。这几年随着国家对风险管理的重视,涉及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出台量将不断增加。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识别主要社会风险类型的基础上,制订全面的风险管理规划与战略,同时理顺各种制度的关系,清理有冲突的部分法律、法规条文,补充完善一些急需的但缺少的管理制度。前文已经讨论了风险与法律问题,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在今后的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或是行政机关立法过程中,必须包含对风险责任的划分以及对风险决策民主化的详细规定。

(二)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与机制

风险管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危机发生前的有效预警。因此,为防止风险损失的再次发生,应对未预料事件风险的突发,必须做好风险的预测工作。风险预警系统在政府风险管理中至关重要。实际上“警戒型国家”就是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之上的。要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建立全国性的风险管理机构,开展有序的风险分析、评估、预警。二是建立灵活、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三是建立反馈体制,找出风险管理中薄弱的环节和缺陷。四是使预警系统的运作长期处于警觉状态,保持强大的回应力。五是在预警系统遭到破坏时,预警系统有能力恢复和重建能力。

(三)建立风险的全过程监控与反馈机制

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篇7

图书馆是一个有机生长体,作为高校重要服务窗口之一,承载着传承人类历史文明的重要责任,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对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危机。在信息化环境下有效的控制危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在“危难”中寻求“生机”,这是图书馆危机管理与危机预警所要讨论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图书馆危机;危机管理;危机预警

1.引言

图书馆是一个有机生长体,作为开放的信息文化服务机构,始终面临着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飞来横祸等各种风险。典型案例有:“巴金赠书流失事件”、“国图事件”等都说明了从图书馆外在的硬件建设到图书馆内在的管理模式、管理体制、服务理念、组织协作等方面可能出现危机,并有可能发展成对社会具有很大影响的恶性事件。及时有效的化解危机,实行有效的管理,将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对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危机与图书馆危机管理

2.1危机

关于危机的定义学界一直颇具争议,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①《汉语大词典》解释“危机”为:潜伏的祸害或危险[l]。②《辞源》对“危机”的解释是:潜伏的祸端。唐刘禹锡刘梦得文集二题歌欹器图诗:“赢相功成思税驾,晋臣名遂欢危机”[2]。刘兹恒[3]认为所谓危机,就是会造成严重威胁,需要立即反应的高度紧张状态,需要立马处置,以免造成更大的威胁。薛澜等定义危机是指决策者在其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而有关信息不是太充分,事态的发展高度不确定,需及时采取行动措施,从而扭转不利局面等的汇聚[4]。这里主要是从国家形象、企业品牌战略的角度阐释危机的涵义。罗森塔尔(Rosenthal)等人认为: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组织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秩序的打破,并且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周期性等特点,必须要管理层及时作出响应和决策,防止事件的进一步蔓延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5]。该定义得到广大学者的共识。巴顿(Barton)认为:危机是一个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成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6]。危机事件影响组织的影响声誉、事业发展,值得管理者的深入思考。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管理者应对突发事件及时响应能力,快速做出决策部署,将危机事件影响做到最低。

2.2图书馆危机管理

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服务窗口部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危机元素。正确把握针对于图书馆这个特定组织的危机管理,意义十分重大。潘梅认为图书馆危机管理是对图书馆运转中出现的危机因子和危机事件从生到死全程全面监控处理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7]。燕辉,魏小盈认为图书馆危机管理是指图书馆对其发展过程中所遭遇到的诸多危机如自然灾害、人为危机、信誉危机、人才危机、资源危机等。图书馆管理者要从危机事件得到启发和经验,制定图书馆危机管理规定,防止危机事件出现给图书馆声誉、形象带来影响,从而促进图书馆良好形象的树立以及图书馆稳定而全面的发展[8]。图书馆危机管理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管理过程监控的动态管理体系。针对在图书馆内外环境可能发生的种种危机进行提前布置、提前预测、动态反馈,为图书馆的危机事件及时化解、消除。图书馆危机管理意识贯穿整个图书馆危机管理之中,为危机事件发生后及时有效化解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3.图书馆危机管理流程图

刘兹恒、潘梅认为图书馆危机管理是对图书馆运行中出现的危机因子和危机事件从发生到消亡全程全面监控处理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该观点指出图书馆危机管理提前在危机事件爆发前、危机事件影响中、危机事件结束后的反馈和经验总结全过程。它包括危机管理的有效组织、制度设计、流程监控、策略制定、计划实施、决策反馈等环节,涉及培养危机管理意识、组建危机管理职能部门、检测并处理危机因子、建立危机预案、处理危机事件、危机名誉恢复、事件舆论、事后总结经验并学习改进等诸多方面[9]。依据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危机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危机前期、危机中期、危机后期。因此,图书馆危机流程也应该围绕这三个阶段设计。本文在结合危机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危机管理流程图。

4.图书馆危机预警体系构建

图书馆危机管理的重点是建立图书馆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图书馆危机管理预警是指对图书馆内外环境及工作过程进行监测,根据图书馆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变化,对图书馆未来的不利事件或风险进行预测和研判。预警机制是指,由能灵敏、准确地提示风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信息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构建的预警系统[10],加强图书馆危机应急管理,建立图书馆危机预警机制,是关系到图书馆财产安全、资源安全、馆员及读者的人生安全的基础,是构建“和谐图书馆”、“读者满意图书馆”的重要保证。

4.1建立图书馆危机预警的意义

所谓危机预警体系就是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及计算机手段设定危机预警风险点、临界值,通过信息收集及时的挖掘危机风险点,然后通过危机风险识别,提取危机风险信息指标,根据统一判断、甄别建立一套完备的化解消除危机事件的体系。因此,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建立一套与图书馆相适应的有效危机预警系统,防患于未然,不仅对于防范危机的发生、防止危机扩散和降低危机损失,确保在各种危机时间面前转危为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2风险预警系统工作原理

徐芳[11]等详细分析了图书馆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的逻辑流程,同时指出预警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风险分析、风险控制的过程,应用因果分析法、逻辑推导法、倒推过程法,从结果出发寻找产生发生危机的原因,再反推分析危机发生原因。一个完整的风险预警系统应遵循的流程如图2所示。信息收集就是对有关危机风险源和危机征兆等信息进行收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图书馆外部环境的风险信息、内部的业务活动信息以及用户的反馈信息等所有相关信息,并进行数据库汇总。信息分析与预测则包括信息整理、信息识别和信息转化三个部分。危机预警系统收集到信息之后一般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这样信息会显得比较清晰和有条理,也就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所收集到的信息。经过信息的整理和分类,并对信息进行识别后,风险预警系统就拥有了一些较为全面、真实、有用的信息,此时系统就可以将这些信息转化为一些简单、直观的信号或指标,为系统进行决策做好准备。信息是指利用各种新闻载体来告之相关部门和组织所面临的危机。比如高校门户网站、图书馆的门户网站、高校校报等和BBS等。风险管理是在信息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与风险等级相适宜的风险管理措施,防止潜在危机的发生。监督和反馈对已采取措施的风险信息,进行跟踪、监控,并将结果作为信息反馈汇总到数据仓库,进行新一轮循环,直至该信息进入相对稳定状态。通过对措施的结果进行双向反馈,以进一步调整有关预防危机的措施。

4.3图书馆危机预警机制构建

图书馆危机预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是一系列环境和行为的综合体[12]。根据风险预警逻辑流程图,可以明确图书馆危机预警管理系统主要有两大功能: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其中预警分析是前提,预警分析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分析方法,预控对策是在预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预警分析的主要活动包括内部信息、外部信息以及反馈信息的输入,风险信息分析、相关信息整理等内容。具体到管理工作中,对危机的监测实际上就是对各种经营信息进行收集,从中分析危机因素的过程。

5.结语

无数的现实案例告诉我们,只有建立健全的危机预警机制,才能做好危机管理工作,化险为安。图书馆要善于收集来自管理层面、数据管理、读者服务等方面的危机信息,对有可能威胁到图书馆管理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调研,及时研讨制定应对方案。将有可能危机到图书馆的危机遏制在萌芽状态。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给图书馆的管理打一剂“强心针”,一旦危机出现将如坚冰遇到温度迅速化解。

作者:周伟单位: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3:15.

[2]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第一册)[m].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34.

[3]刘兹恒,刘雅琼.国内外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述评[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9):3-9.

[4]薛澜等.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7.

[6]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35

[7]潘梅.图书馆危机管理若干问题探讨[D].北京大学,2007:47.

[8]燕辉,魏小盈,图书馆危机管理基本概念体系探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0):18-22.

[9]刘兹恒,潘梅.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内容[J].图书与情报,2007(2):32-37,41.

[10]徐冰.图书馆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J].图书与情,2007(2):42-5.

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篇8

当前的建筑施工管理中,为了避免因建筑施工管理的疏漏,所出现的一系列风险因素,造成建筑施工项目的诸多危机。鉴于此种后果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树立施工危机管理意识。将建筑施工管理中因危险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降到最低。基于此,本文就以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有效运用为研究课题,系统的进行研究。

关键词:

危机管理意识;建筑施工管理;有效应用

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其建筑施工管理的隐患危机也日渐加重。在当今社会由于建筑施工管理的疏漏,频频出现意外事故。因而,强化建筑施工的危机管理变得尤为重要。此外,碍于建筑施工中的风险因素存在一定的随机性,而且风险因素的发生带有一定的不可控性,因而提前进行防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由此可见,加强建筑施工的危机意识管理,对于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尤为重要。

1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

1.1建筑施工管理当中的危机问题

众所周知,当前的建筑行业发展正处于蓬勃时期,因而当前的建筑施工项目和施工工程多不胜数。然而,在建筑施工管理当中,由于各种不确切因素的加入,造成建筑施工管理的不可控因素逐渐增多。针对当下的这些风险和危机问题的出现,必须采取与之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予以解决,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风险因素的二次发生。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的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危机以及风险因素并不是的处于同等位置的建筑施工问题。但是,一旦建筑施工管理中出现风险因素,必然会造成建筑施工的危机问题。再者,假若负责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若是没有意识到管理过程中的隐患风险,很可能使建筑施工错失风险防范的最佳时机。这势必会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并给予建筑施工管理一些不好的负面影响。例如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对天气因素的忽略,使得施工材料遭受雨雪的侵蚀或者雷雨天气造成建筑工程的渗水现象、雨雪天气使建筑物体结冰无法施工。

1.2危机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

危机管理意识的出现是针对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现象,进行提前预测和控制的一种行为意识。对于建筑施工管理的管理人员而言,树立危机管理意识可以减少建筑施工中因风险因素爆发遭受的经济损失[1]。此外,危机管理意识对建筑施工管理中出现的危机问题的防治和控制非常有帮助。只要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科学化、合理化的利用危机管理意识,可以直接从根本上遏制风险因素的发生。此外,在建筑施工中难免会遇到风险问题,梳理危机管理意识,可以提升管理人员的风险预警和决策能力,从而减少或是避免风险危机的发生、恶化。

2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运用

2.1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危机控制

在当下建筑施工管理中,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机以及风险问题的管理,一直是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职责要点。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危机控制是建筑施工管理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因为危机控制的优劣直接决定者风险因素所造成经济损失的严重性[2]。此外,建筑施工管理的危机控制还关系到施工进程和施工质量等一些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因素。针对建筑施工管理的危机控制,首先要制定一个完善的危机控制管理方案,对建筑施工管理的风险危机和风险问题,进行全视角范围的调查研究,并且对建筑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业务素质进行考核,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建筑施工管理危机控制的应用还应建立在危机管理意识的基础之上,借助于危机管理意识对风险因素的识别、判断、评估和决策,做出与之相对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2建筑施工管理的危机处理

基于危机管理意识下,建筑施工管理的危机处理,首先应该体现在建筑施工管理对整个建筑过程中危机以及风险因素的管控力当中。众所周知,建筑施工的有一些风险因素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其发生也没有任何的可预知性。针对这一因素,强化建筑施工管理的危机管理意识尤为重要,在建筑施工的日常管理中,管理人员可以借助危机管理意识,对施工现场的内外环境进行勘察,找出其中可能存有安全隐患的不当之处,并安排施工人员对其进行处理。此外,还应加强施工中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业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且强化施工人员施工工艺的规范性[3]。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由于人员疏忽造成的安全隐患。另外,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应用中最重要的是对风险危机的处理决策。简言之,就是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对已发生危机的第一决策,包括对建筑施工人员的支配、施工计划得重新拟定或是更改以及对施工现场的勘查和风险资金的投入等等。最后,建筑施工管理对危机管理意识有效应用,还应体现在施工现场,风险危机的规避上,这就要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的风险排查,建立建筑施工风险预警系统,一旦发生出现风险苗头立即对其进行预警、识别、评估。然后确立其风险等级,并对风险危机产生进行判断然后找出主要的矛盾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危机处理。

3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的运用案例

3.1案件概况

某建筑工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突然遭受建筑坍塌事件,造成多名施工人员受伤。事故发生之后,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调查了解,并及时安排受伤员工进行就医治疗[4]。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建筑施工现场在遇到坍塌现象,建筑施工管理已经停止了对该建筑区域的施工。危机事件发生之后,建筑施工管理为了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在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建筑质量、地质环境的调查后,找出了本次坍塌的主要问题因素是之前暴雨因素造成的建筑材料渗水,造成建筑结构的疏松,进而发生坍塌事故。

3.2危机事件的处理

针对本次危机事件,建筑施工管理:①对剩余的建筑施工材料第一时间进行了排查,对于不符合施工规格的建筑材料予以舍弃,并安排材料采购人员重新采购一批合格的建筑施工材料。②针对施工现场的坍塌建筑,在确定不会二次坍塌后安排施工作业人员在做好安全防护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并对施工建筑进行检验,一旦发现不合格之处,立即采取拆除处理[5]。③对受伤员工的家属予以抚慰,并支付受伤人员的医院诊疗费用以及支付一些安抚费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管理中,为了避免因建筑施工管理的疏漏,所出现的一系列风险因素,造成建筑施工项目的诸多危机。鉴于此种后果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树立施工危机管理意识。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应用不仅仅能够减少建筑施工管理的风险损失,而且还能够对风险因素起到一定的控制和预防能力,从根本上减少或是杜绝风险因素对建筑施工的侵害。从而促进建筑施工的优化管理,为建筑施工企业争取更多的盈利利润。

作者:李文明单位:贵州省黔南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丁宾,郭金涛.浅谈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6):197.

[2]于英春.浅谈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5(9):394.

[3]席慧鑫.试论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7):1199.

[4]杜忠红,王严明.浅谈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2014(13):74.

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篇9

关键词:环境管理;环境评价;

1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

我国近年来在危险废物的处理水平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资金和技术上的不足,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先进的危险废物防治方案,因此,必须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和管理方案,采用法律法规、市场调节和行政干预的方法,提高我国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水平,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

1.1危险废物产生量及分布特点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也迅速增长,但由于处理处置设施的缺乏,多数危险废物暂存于临时设施中,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据统计,2002年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000116万t,其中,按种类分,碱溶液和固态碱、无机氟化物、含铜废物、废酸或固态酸、无机氰化物、含砷废物、含锌废物、含铬废物等产生量较大。按行业分,工业危险废物产生于99个行业,重点有20个行业,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占总量的40%。另外,社会生活中也产生了大量废弃的含有镉、汞、铅、镍等的废电池和日光灯管等危险废物。2002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行业还产生放射性废物11153万t。由此可见,我国危险废物具有产生源数量多、分布广泛的特点,不利于管理,今后必须提高对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水平,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降低危险废物污染的风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处理处置技术现状

目前,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资金短缺,设备落后,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技术发展较缓慢,大部分危险废物没有得到安全处置。目前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主要有: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稳定化/固化技术、焚烧技术、安全填埋技术,其中安全填埋技术应用刚刚起步。从危险废物污染控制的途径看,清洁生产和实行系统内的回收利用应优先加以考虑,但从我国的技术和经济现状来看,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存在一定困难,需要一个过渡时期。近期内对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妥善的处理处置比较适合我国国情。今后我国危险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发展趋势大致是:提倡采用无废或少废的清洁生产工艺;提高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开发稳定化固化技术;大力发展与应用焚烧技术;加强区域性安全填埋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

2.1我国危险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涉及危险废物的现行法规体系尚不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缺乏与之相应的《实施细则》。法律责任以行政处罚为主,刑事责任不够严厉,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运营机构的收费、税收、资质认定、技术等级认定等还缺乏配套政策的支持。危险废物的管理远没有进入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的管理规程。

(2)有关管理机构对危险废物的认识及管理不足。我国危险废物管理体制不完备,没有建立统一的监督管理体系,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全过程管理的意识不够,管理水平有限。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危险废物的巨大、潜在危害性,相当一部分危险废物管理机构对所辖地区的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及处理基本情况尚不清楚,因而对其疏于管理。这种现象导致危险废物流向复杂,流失严重。

(3)现有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和管理体系不完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有关规定,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将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性状、流向、贮存、处置等资料向环保部门申报登记。但由于我国现有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和管理体系不完善,部分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考虑成本等因素,没有按要求进行危险废物的申报登记。一些无处置能力的废物产生单位,将废物交给个别小企业,他们将其中一部分加以“利用”后,其余倾倒掩埋,造成较严重的污染。

(4)处置技术、设施落后,处理能力不足。由于受经济能力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低下,设备落后,目前全国很少有符合环境标准的处置场,并缺乏设计、管理和运行经验,对危险废物的处置技术水平还停在较低级的水平,大量危险废物只是进行简单处理,远没有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

2.2建议与对策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我国《固废法》虽然已初具框架,但其下一层次的法规还不完善的现状,应出台一系列行政法规,将《固废法》中有关危险废物管理的条款加以具体化,建立系统可行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危险废物的污染监测、登记管理及风险评价制度,并制订统一的危险废物风险评价方法与准则,特性鉴定及分析测试方法,为今后危险废物的有效管理和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处理处置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完善《刑法》、《民法通则》,规定出量化标准,以便在执法与制裁时做到有标准可依。在此特别说明的是:《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是1998年颁布施行的,随着大量新兴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危险废物种类,该名录已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因此在应用时应加以注意,必要时应对其进行补充、完善。

(2)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力度,全面推行管理制度。各级环境管理部门应建立负责本辖区危险废物管理的机构,配备具有工作能力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在组织上保证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的实施。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着不尽合理的方面,环保管理机构与环保问题存在着严重的两个不相应的金字塔状,从基层到省市,国家环保机构愈健全,人员素质愈高,呈现倒金字塔状;从国家到省市、县乡,环保问题越迫切、越突出、任务越繁重,环保问题严重性由上至下呈金字塔状。因此应调整这种环境管理体制与环保需求不相适应的局面,加强地方特别是县级环保管理工作。

(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环境法制意识。今后可针对不同的宣传教育对象,采用各种信息载体、培训班等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手段,提高全社会对危险废物的认识,增强民族的环境意识。重点将固体废物和危险废弃物的出现形式、危害性以及防范措施、监督和举报的方法以及途径等重点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

(4)建立集中处置设施,实行危险废物集中控制。这是发达国家的经验,也是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的必由之路。废物集中处置可以避免各企业单独处理所造成的高成本;便于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和控制手段(如收集装箱化、运输机械化等),提高污染控制水平。危险废物的处置应遵循集中处置和就近处置的原则,避免危险废物转运过程中的污染风险。

(5)完善危险废物交换体系。依据国家有关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危险废物交换体系的试点工作和废物交换系统的运行机构、操作内容、运行方式、废物交换对象、废物交换服务渠道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为废物交换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指导。

(6)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危险污染防治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国外相对成熟的关于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处置设备、工艺,并重视以上工艺的推广;进一步完善废物资源化的各项鼓励政策(如减免税、优先投资、资金补偿等),促进有关单位治理危险废物积极性的提高;增加危险废物的科研投入,加快危险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技术的开发研究进程。

3危险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1989年3月,我国成立了国家环保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组织对有毒化学品进行风险评价,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将开展危险废物评价提上议事日程。到现在为止,危险废物的评价在我国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只是包含在固体废物体系和环境评价之中,要想从根本上防治、利用和管理好危险废物,危险废物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需要环保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危险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一般工程项目产生危险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评价,二是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与处置设施对环境的影响评价。二者在评价的内容上有较大差异。

3.1一般工程项目产生危险废物的环评

一般工程项目产生危险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评价主要内容包括:污染源调查:危险废物的种类,组分,排放量,排放规律;尚未确定的,必须通过危险废物的鉴别。防治措施的论证。提出危险废物的最终处置措施:如综合利用、焚烧处置、安全填埋等处置方法。

3.2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与处置设施项目的环评

国家环保总局2004年4月15日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其基本内容主要有:场址选择,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环境风险评价,环境监测与管理公众参与结论与建议。

其中,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场址的选择至关重要,要进行比选,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的有关规定。其场址在选择前应进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场地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候、应急救援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要避开人口密集、宗教圣地等敏感区,危险废物焚烧厂厂界距居民区应大于1000m,危险废物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与一般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不同,我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分建设期、营运期及服务期满后三个时段进行,应包括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贮存、预处理、处置等工艺全过程;而且必须进行危险废物环境风险评价。

此外,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不论其规模如何,一律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并由项目的建设单位向有审批权限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上报,且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查须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之前完成。

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篇10

关键词: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煤矿安全管理

1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结构包括保障管理、风险预控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以及综合管理五部分。在该体系中,风险管理是核心,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管理是重点,以生产系统要素和综合管理作为基础,以保障管理为支撑,最终以信息化系统作为运行平台。各个部分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pDCa闭环管理为运行模式,保障了每项安全工作都是全过程控制、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的。

2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

基于风险预控理论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一种过程式管理,其安全管理的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煤矿的具体特点进行相应的变动,但其过程大致包括五个阶段:

2.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是煤矿系统可能威胁煤矿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或者带来煤矿生产不稳定等危害的根源或者状态。危险源是煤矿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发生事故的起因,同时,危险源存在于煤矿企业建设、生产和改造的各个环节之中,对于煤矿危险源的辨识是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的首要内容。煤矿危险源的辨识要求针对不同煤矿的特点,做好煤矿危险源的分类,根据不同类别危险源的特点,综合运用企业人力、机械设备和环境支持等方法,对煤矿危险源进行检测。同时要求在煤矿生产全过程进行各个环节的危险源检测,及时地记录与汇总分析。

2.2风险评估。危险源辨识完成后,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矩阵,通过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确定风险等级,针对管理对象和风险等级编制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完成单位风险管理表的初稿。各单位将本单位制定的初稿上报风险管理小组下设的各个专业科室,由专业科室组织相关科室、基层单位主要管理人员、现场操作人员对初稿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双向反馈、修改及审核,通过至少3轮修改后,下发到原上报区队。随着生产实际条件的变化,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都是需要不断测评和改进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体现pDCa管理模式。

2.3制定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通过危险源辨识提炼出管理对象,针对管理对象制定出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从而控制以及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防止事故的发生。制定的管理标准必须达到国家、行业以及企业标准,并且做到只要达到这条标准就能消除相应的危险源;管理措施的制定要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有针对性的制定,不能一概而论,措施要具体,符合现场实际,能更好的指导现场安全生产。

2.4危险源监测。危险源监测包括对危险源的状态监测和风险控制过程监测,危险源状态监测关注其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危险源监测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不断提高体系运行效率,促进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2.5风险预警。煤矿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的风险进行预期性评估,按照其严重度和特征设定风险预警等级,并根据危险源动态检测中暴露出的各种风险及时发出风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级相关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消除或降低风险,达到可接受水平,从而避免不期望的结果出现。通过危险源辨识能够有效的掌握煤矿危险源的数量以及分布情况,弄清楚安全管理的对象以及现状;通过风险评估,掌握每个危险源发生实效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后果,找出不可承受风险的危险源以作为安全管理控制的重点。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的要求,对具有不可承受风险的危险源制定安全控制标准以及措施。通过检测危险源,掌握危险源的风险变化状况以及是否处于可控状态。通过判定风险是否能够承受,将检查结果与评估标准进行对照,确定风险不可承受的隐患,报告和通知相关人员。通过风险预警及时发现危险源,按照警情(轻警、中警、高警、巨警)提示责任单位以及责任人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风险。最后通过体系的绩效考核,检查体系的运行效果,评价矿井安全等级,强化体系的有效执行。

3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在陈旧的安全管理理念中,矿井机械化程度低,安全管理理念落后,安全管理基本是被动的、落后的,而在现代安全管理中,人的生命价值更为重要,安全与生产的位置倒换,安全管理理念不断更新,安全管理模式由以往的被动管理转变为超前预控,随着管理模式的发展变化,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应用而生,它是现代安全管理发展的产物,所以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必然选择。以pDCa闭环管理为运行模式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不同于现行的煤矿安全检查管理法和安全隐患排查管理法,它具有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螺旋上升管理、以预控为核心、双保险、闭环式管理的特点。

通过建立煤矿安全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处理为超前防范;建立安全长效控制机制;让管理走在事故前面,切实消除事故的发生。煤矿事故的可防以及事故风险的可控的管理过程是整个体系强调的重点,由于其管理形成了一套自动循环以及闭环管理的长效机制,从认识观以及方法论来讲,都是全面推行我国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国汉君.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