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基本制度十篇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基本制度十篇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基本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03:49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基本制度篇1

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不但能够充分的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也

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平稳进行。本文对建筑施工现场常见

安全风险和控制方法做出了详细论述。

关健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控制方法

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迅速增多。在建筑施工的现场,安全是建筑工程的基础。近几年虽然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各别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顺利进行。现代建筑如何在保证质量与效益的同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有效的控制,是每个建筑企业都关心的重点问题。本文将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常见安全风险进行具体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

2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风险

2.1建筑企业安全意识的不到位:目前在我国的建筑企业中,仍然存在着安全生产工作的形式主义现象,国家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指示中对提高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但是部分建筑企业的领导,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积极态度。在安全生产方面得过且过,依然只讲求形式主义,对安全生产工作只摆摆空架子,并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没有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到应该重视的位置,只重经营、重效益而轻管理,重质量而轻安全,对安全生产的不够重视,直接导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不落实,甚至形同虚设。平常的一些规章制度只用来应付上级的突击检查。

2.2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落后:由于企业领导不注重安全意识培养,导致了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设置不合理,普遍存在专业素质较低,专业水平较差等现象。目前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仍然存在凭经验管理,抓事后处理等问题。过分的凭经验管理,使安全管理工作时紧时松,抓抓停停,很难做到对各类事故的有效预防。而形式上的安检工作只不过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一种表现手段,并不能起到治本的作用。这种凭经验和后事型的管理模式不会从根据上避免事故的发生,更谈不上防患于未然。目前,有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在改制过程中将安全管理部门或人员进行合并或精简,有的安全管理人员,甚至根本不具备应有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术水平,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很难起到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的作用。

2.3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不足:由于建筑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和对安全意识的淡薄,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完全不能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很多建筑企业认为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是在浪费资源,根本看不到效益,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甚至阵旧、老化。有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大量的采用不合格的、甚至假冒伪劣的防护产品。(二)一部分特殊工种的工作人员,基本不具备从业资格,没有做到持证上岗,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又很淡薄,在进行施工时,经常出现违章施工,冒险施工的现象。施工人员往往处在一个充满事故隐患的生产环境中。(三)近几年来,有些建筑企业,为了在某个工程的投标中得到加分,将投入的力量集中在个别的工地,来达到创优的目的。有的甚至将其它工地的安全投入转移到一个工地,导致个别工地的安全生产水平提高了,而其它工地投入却产生了很大的缺失。(四)有些企业总是强调工程的造价低、资金缺乏、拖欠工程等客观理由,在压缩各项支出时,首先压缩的就是安全方面的费用支出。

2.4建筑企业教育培训不到位:建筑企业缺乏有效的安全培训机制,工人缺乏自我的安全防护意识,一般的建筑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或者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基本都是临时招收的农民工,这些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也普遍偏低。而建筑企业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又不够重视,缺少相应的培训体系,甚至连最基本的“三级安全教育”都不进行。目前来看,已出现的事故当中,大部分属于这部分人员。

2.5建筑市场管理的空白:目前随着建筑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一些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一、二级企业,已经过渡到纯管理型企业,虽然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较高,但大部分不具备过硬的劳务施工队伍。这些大型的建筑企业所承揽所有建筑项目,基本都分包给其它的施工队伍,企业只派出几名技术人员到现场配合管理,有的甚至根本不到现场,只是挂个牌做做样子。所以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当然达不到标准。

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3.1科学的规划、精心的组织: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建筑企业要根据工程的特点、规模及质量要求,并结合生产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施工人员的基本状况、机械设备的配备情况以及物资材料的存放运输条件等。进行安全的管理措施和管理目标详细制定,并生成有效的文件,形成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条文。管理上要组建相应的机构,明确其责任,要具体落实到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施工现场必备安全控制措施。

3.2提高建筑企业领导的安全意识:只有企业的领导对安全的意识提高了,才能对安全控制起到根本的作用:(一)要加强企业法人及主管部门领导的安全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国家对于安全生产和重视,并强化学习国家制定的政策、方针以及法律、法规。让企业领导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树立起企业领导的导向作用。(二)把安全生产与企业领导的政绩挂钩。由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决定企业的资质和项目经理的资质,从而在企业的评级和招投标中,起到综合评定的参考作用。(三)加大对安全事故相关责任者的处罚力度,迫使企业的领导者提高安全工作的重视度。树立抓生产、更要抓安全的工作观念。

3.3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控制的最有效手段。建筑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把好监督关,对于一些特殊工种,没有专业技术水平和资格证明的施工人员不得上岗。对于普通的工作者,要进行基本的“三级安全教育”。进行严格的安全考核制度,并采取相应的奖罚措施。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基本制度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管理制度;

建设工程施工,多数情况是露天高空作业,而且现场情况多变,又是多工种的立体交叉作业。施工事故带来的后果是有目共睹的。这就必须加强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

1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通过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的前提下顺利进行。它包含了三个方面:对象,范围和目的。其对象包含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等,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安全生产的范围覆盖了各个行业、各种企业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其目的是使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企业文明生产的良好形象。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国家、集体造成巨大财产损失,还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对社会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加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建筑职工在施工过程的生命安全,是党和国家所提出的安全生产方针。在具体的安全生产过程中,各部门必须要全力配合,同时全员要积极参与,要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才能最终实现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2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我国的建筑工程规模巨大,但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职工安全教育滞后,因而当前建设系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2.1建筑工程的特点导致施工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建设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劳动强度高,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配套,采用的工技术是否合理以及照明、通风情况等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

2.2参建各方缺少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机制。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往往只重视进度而忽视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大部分承包商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职工和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安全培训。

2.3工程承包企业压低成本导致缺少安全防护措施。导致承包企业压低成本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各个工程承包企业为了拿到项目,竞相压低报价,有的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投标;实行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工程,由于总承包商和中间承包商层层分包,层层收取管理费,大大压缩了一线施工队伍的利润空间;业主拖欠承包商款项的现象十分普遍。以上三种情况导致承包商不得不拼命压缩成本,也必然会减少安全生产防护措施的投入。

2.4合理的建设工期得不到保障。某些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业绩往往会要求项目提前竣工,个别私人业主为了投资项目尽早竣工,也经常无理要求承包商压缩工期,迫使承包商日夜赶工。合理的工期得不到保证,建筑工人超负荷工作、疲劳作业,也必然导致安全隐患的增加。

2.5建筑工人素质不高。建筑工人大多来自农村,缺乏安全意识,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地保护自己导致了工程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安全事故。

3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

施工项目由于其生产要素、生产资源和建筑产品的特殊性,其安全生产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作业场所的固化使安全生产环境受到局限。

建筑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它所产生的建筑产品坐落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产品一经完成就不可能再进行搬移,因而具有固定性这一特有性质。这就导致了必须在有限的场地和空间上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机具来进行交叉作业,因而容易产生物体打击等伤亡事故发生.

(2)建筑产品体积的庞大性带来了高空作业的挑战。现在民用住宅多为六层以上的多层或高层建筑,房屋一般宽均在10m以上,长在50m左右,高则十几层乃至几十层,与其他行业的产品体积相比十分庞大,操作工人大多在十几米、甚至百米以上进行高处作业,这就很容易产生坠落的伤亡事故。

(3)施工周期长同时露天作业使得工作条件十分恶劣。

由于建筑产品的体积特别庞大,施工周期长,从基础、主体、屋面到室外装修等整个工程的70%均在露天进行作业。同时要忍受春夏秋冬的风雨交加,酷暑严寒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容易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4)生产工艺复杂多变,要求有配套和完善的技术措施予以保证。

现代建筑物每个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要求,形成了产品多样性的特点,导致每栋建筑物的各道工序均有其不同的特性,其中的不安全因素也就各不相同,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施工现场上的不安定因素也在随时变化,故为了完成施工任务,就必须针对工程进展和现场实际情况不断及时地采取安全措施,这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5)手工操作多,体力消耗和劳动强度大揭示了个体劳动保护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几千年来,建筑行业的大部分工种至今仍采用手工操作。即便在机械化施工的今天,施工工人在恶劣的作业环境下,劳动时间及劳动强度和其他行业相比都要大很多。因而,其体能消耗大,职业危害严重,施工工人的劳动保护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重点。总结以上特点,项目施工的不安全因素多存在于高处作业、交叉作业、垂直运输及使用机具上,每年在这方面发生的事故占总数的75%左右。因此施工项目流动资源和动态生产要素的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和关键点.

4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安全生产法律,通过责任制的形式建立起来的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领导以及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负责的生产责任制度,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组织措施,是最基本的一项安全生产制度,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实施安全责任制,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和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施工单位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的重要组织手段。没有规章制度,就没有准绳。安全生产关系到施工企业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一件大事。各建筑企业应该根据建筑行业的客观要求,对管辖范围内的建筑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上的指导和监督。建筑企业应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应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并担负起主要的领导责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要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工程师对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生产负技术领导责任;安全员要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指挥,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工长和施工员应组织实施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长安排生产任务时要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执行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等。

5结束语

质量与安全是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安全为质量打基础,质量是为了更好的安全,两者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因此,抓好质量与安全的管理,企业就有了效益,也就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通过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的前提下顺利进行。它包含了三个方面:对象,范围和目的。其对象包含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等,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安全生产的范围覆盖了各个行业、各种企业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其目的是使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企业文明生产的良好形象。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国家、集体造成巨大财产损失,还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对社会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加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建筑职工在施工过程的生命安全,是党和国家所提出的安全生产方针。在具体的安全生产过程中,各部门必须要全力配合,同时全员要积极参与,要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才能最终实现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2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我国的建筑工程规模巨大,但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职工安全教育滞后,因而当前建设系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2.1建筑工程的特点导致施工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建设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劳动强度高,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配套,采用的工技术是否合理以及照明、通风情况等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

2.2参建各方缺少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机制。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往往只重视进度而忽视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大部分承包商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职工和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安全培训。

2.3工程承包企业压低成本导致缺少安全防护措施。导致承包企业压低成本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各个工程承包企业为了拿到项目,竞相压低报价,有的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投标;实行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工程,由于总承包商和中间承包商层层分包,层层收取管理费,大大压缩了一线施工队伍的利润空间;业主拖欠承包商款项的现象十分普遍。以上三种情况导致承包商不得不拼命压缩成本,也必然会减少安全生产防护措施的投入。

2.4合理的建设工期得不到保障。某些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业绩往往会要求项目提前竣工,个别私人业主为了投资项目尽早竣工,也经常无理要求承包商压缩工期,迫使承包商日夜赶工。合理的工期得不到保证,建筑工人超负荷工作、疲劳作业,也必然导致安全隐患的增加。

2.5建筑工人素质不高。建筑工人大多来自农村,缺乏安全意识,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地保护自己导致了工程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安全事故。

3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

施工项目由于其生产要素、生产资源和建筑产品的特殊性,其安全生产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作业场所的固化使安全生产环境受到局限。

建筑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它所产生的建筑产品坐落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产品一经完成就不可能再进行搬移,因而具有固定性这一特有性质。这就导致了必须在有限的场地和空间上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机具来进行交叉作业,因而容易产生物体打击等伤亡事故发生.

(2)建筑产品体积的庞大性带来了高空作业的挑战。现在民用住宅多为六层以上的多层或高层建筑,房屋一般宽均在10m以上,长在50m左右,高则十几层乃至几十层,与其他行业的产品体积相比十分庞大,操作工人大多在十几米、甚至百米以上进行高处作业,这就很容易产生坠落的伤亡事故。

(3)施工周期长同时露天作业使得工作条件十分恶劣。

由于建筑产品的体积特别庞大,施工周期长,从基础、主体、屋面到室外装修等整个工程的70%均在露天进行作业。同时要忍受春夏秋冬的风雨交加,酷暑严寒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容易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4)生产工艺复杂多变,要求有配套和完善的技术措施予以保证。

现代建筑物每个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要求,形成了产品多样性的特点,导致每栋建筑物的各道工序均有其不同的特性,其中的不安全因素也就各不相同,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施工现场上的不安定因素也在随时变化,故为了完成施工任务,就必须针对工程进展和现场实际情况不断及时地采取安全措施,这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5)手工操作多,体力消耗和劳动强度大揭示了个体劳动保护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几千年来,建筑行业的大部分工种至今仍采用手工操作。即便在机械化施工的今天,施工工人在恶劣的作业环境下,劳动时间及劳动强度和其他行业相比都要大很多。因而,其体能消耗大,职业危害严重,施工工人的劳动保护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重点。总结以上特点,项目施工的不安全因素多存在于高处作业、交叉作业、垂直运输及使用机具上,每年在这方面发生的事故占总数的75%左右。因此施工项目流动资源和动态生产要素的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和关键点.

4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安全生产法律,通过责任制的形式建立起来的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领导以及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负责的生产责任制度,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组织措施,是最基本的一项安全生产制度,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实施安全责任制,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和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施工单位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的重要组织手段。没有规章制度,就没有准绳。安全生产关系到施工企业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一件大事。各建筑企业应该根据建筑行业的客观要求,对管辖范围内的建筑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上的指导和监督。建筑企业应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应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并担负起主要的领导责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要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工程师对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生产负技术领导责任;安全员要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指挥,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工长和施工员应组织实施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长安排生产任务时要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执行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等。

5结束语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基本制度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成本进度安全

中图分类号:U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140-0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其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仍然不少,特别是一旦出现工程质量事故,就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成本是指生产建筑产品过程中发生或实际发生的工、料、费投入,它反映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材料的节约程度、机械设备的利用情况,以及施工组织劳动组织、管理水平等施工经营管理活动的全部情况。所以,工程成本指标能反映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果,是评定企业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能够及早发现施工现场活动的成本超支或有可能超支,以便有机会采取补救措施,尽量消除超支带来的影响或将影响降至最低,对工程项目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工程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过程,是衡量企业生产耗费和供给的尺度,是决定价格的基础;工程成本体现了企业管理的综合水平,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开拓能力的关键。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企业要想在强手如林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近期求生存、长期谋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强化成本管理,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制订管理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不同的工程,分析结果千变万化。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树立全员成本意识,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提高职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工程成本进行前馈控制。

3.加强施工生产过程管理,降低消耗,加强质量安全监督,进行事中控制。

4.注重工程竣工后的事后成本控制。

5.注意施工工期控制,争取提前完工。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涉及生产人员人身安全的目标管理,应给予高度重视。确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类人员在施工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是最基本的一项安全管理制度。近年,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生产实践表明: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起责任,建立健全安全专职机构,加强安全部门的领导,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这是搞好安全生产有力的组织保证体系。通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安全生产“事事有其主,人人有其责”。

1.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2.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事故的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去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3.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切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工程特质制定详细的项目安全风险预测及相应的保证措施,并对项目风险进行分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各部门、班组及个人,以便在项目实施全过程更好地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及培训,做好生产前的安全技术交底,生产中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预案,做好监管。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基本制度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事故率较高的行业,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据住建部统计,2015年上半年,我国房屋市政工程发生安全事故共168起、死亡高达219人,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进一步加大,如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构建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与机制,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已是建筑企业的核心命题。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实挑战

从住建部以及安监局的统计来看,绝大多数建筑安全问题出现在施工这个环节,坍塌、触电、高处坠落、机具伤害、起重伤害、物体打击等是建筑施工行业常见的事故类别,特别是坍塌和高处坠落事故占比最高。另外,目前建筑企业大量使用人工挖孔桩施工,所以中毒、窒息事故也常有发生。仔细分析安全事故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完善,不注重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农民工占据90%以上的比例,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部分建筑企业安全设备不足,老化现象严重,安全防护装备起不到必要的保护作用;安全监督队伍建设不足,无法发挥安全监督执法的威慑力,企业没有落实安全责任体系,监管力度不足,监管手段落后等。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企业依法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有利于改变当前恶劣的安全生产状况,改善劳动者的安全卫生条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价值理念;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有利于创建安全的作业环境,充分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工程建设的核心问题,有助于督促企业构建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适应目前我国推行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要求;同时,建筑企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必经之路。

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建筑企业在生产中必须坚持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安全与生产必须两手抓,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在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同时,也要保证施工安全。(2)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安全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在施工安全与施工方案发生冲突、出现矛盾的时候,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施工安全优先。(3)“三同时”原则。基本建设项目牵涉到的职业安全、环境保护、卫生技术方面的设施和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4)“四不放过”原则。对于安全事故的处理,必须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明绝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接受处理绝不放过,相关人员未接受教育绝不放过,切实可行的整改防范措施未制定绝不放过。

4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突围路径

4.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和全体人员重视安全生产问题,在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构筑安全屏障。建筑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建立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控制目标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其中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涵盖了安全预评价制度、安全措施计划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等。安全管理是全面的、系统的管理,也是具体的、过程的管理,建筑企业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实行安全生产动态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施工过程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4.2做好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安全文明保障措施

建筑企业要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投入计划,确保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占工程造价的2%,而且建立专项资金帐户,由公司财务统管,专用于安全生产、防护用具、文明施工、临时设施以及环境保护等,不得挪作他用。施工前要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工作,根据项目工程的规模、人员素质和难易程度确定安全技术交底的层次,把施工方法、施工要求、作业环境、安全技术措施向所有施工人员交底,要特别清楚地交待施工作业危险点、危险源、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正确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发生事故后的紧急救援措施等。

4.3提升施工人员素质,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人数达到4960万人,而且现场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素质参差不齐,所以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是工程安全的根本保证。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将安全责任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并实行责任到人,赏罚分明,随时监查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安全文明施工,让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有序进行。企业必须重视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对一线工人进行全面、认真、及时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其自我安全防范及自救能力,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新员工上岗前实施三级安全教育。

4.4规范施工现场管理,加强安全问题监督排查

建筑企业必须建立全面的现场管理制度和安全检查制度,并实行责任到人,赏罚分明,从人、物、管理三个方面杜绝安全隐患。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要编制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同时做好安全检查和验收,不得随意变动或者拆除所有防护装置、安全设施。在现场人员安全防护方面,施工人员必须使用“三宝”,做好“四口”和“五临边”的防护工作。在施工现场设置显著的提示牌,并建设安全通道,确保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临边作业要设置防护栏杆,在建工程的外侧周边用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悬空作业必须适当建立牢靠的立足点。在安全事故处理方面,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以警戒施工人员,消除他们的麻痹心理,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施工中要特别关注现浇混凝土工程、土方开挖工程、起重吊装和安装拆卸工程、基坑支护和降水工程等安全隐患点,正确辨识施工现场危险源和风险源,加强安全问题监督、排查与控制,以有效防范施工安全隐患。例如,在起重吊装工程中,为检查绳卡是否滑动,可附加一个安全绳卡,钢丝绳不能满足安全使用时应予报废。塔吊距离架空输电线路应保持安全距离,同一条轨道的两台塔吊也应保持安全距离,同时作业时吊物间距不得小于2m,操作中遇上六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作业。电焊操作触电机会多,易发生爆炸、灼烫事故和电气火灾,因此每台电焊机都应设置单独的开关箱,焊接前首先进行安全检查,气焊与气割中重点防火与防爆。每年土方坍塌造成的死伤人数占据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死伤总人数的5%左右,因此,在进行土方开挖时,都要编制土方工程施工方案,深基坑四周设防护栏杆,各种大直径灌注桩工程施工首选机械挖孔,人工挖基坑时操作人员之间保持2.5m以上的安全距离,而且不能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面作业,当土方挖到一定深度时,应把边坡做成一定的坡度,以防止塌方。

5结语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贯穿于建筑项目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建筑企业必须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把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项目全过程和全体施工人员,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化、规范化、有序化,以确保我国建筑行业的平稳发展。

作者:秦晓霞单位:南昌市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海涛.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4.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基本制度篇5

关键词:建筑装饰现代建筑其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装饰的功能浅析

在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以后,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个体综合素质与文化品味的象征。建筑行业的发展,早已经脱离最原始的遮风避雨功能,人们对于建筑的价值需求有了更多样性和更为丰富的变化。这就要求建筑者们不仅要重视建筑最为基本的使用功能,而且应该在此基础上探寻建筑物更为深层的价值,重视和完善建筑物的更多功能需求。在这种情形下,建筑装饰就成为整体建筑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环节,在人类建筑史上具有独立价值的建筑,往往都在外形装饰上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这种装饰可能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也可能展现的是建筑者的巧夺天工。现代建筑的外形装饰,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在整个建筑过程中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那么为何要重视建筑的装饰,是因为建筑装饰有着以下重要的功能。

1、建筑装饰的审美功能。现代建筑的发展,在固守建筑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对审美功能的重视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需求。对建筑外形进行装饰,很直接的目的就是提高整个建筑的审美价值。在现代建筑中,外形装饰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许多装饰体现的是建筑与各种不同艺术风格的结合,一些建筑风格和建筑装饰已经成为一个地区或者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就像哥特式建筑风格对整个欧洲社会艺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一样。

2、利用外形装饰能够突出建筑的主题或者功能。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文化的各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样化的需求刺激了许多不同新型行业的出现。无论是哪一种经营或者服务行为,往往都需要在实体建筑的环境下进行。如果一个建筑在外形上缺乏独特性,难以体现出这栋建筑的使用主题,往往就难以使消费者作出判断。所以,利用外形装饰将这项建筑提供的各种功能服务或者文化艺术理念予以呈现,能够更加快速的帮助不了解的消费者作出判断,吸引有意向的消费者。利用建筑外形装饰,通过一些细节的刻画,打造一个特色的建筑,凸显建筑主题。

二、建筑装饰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性

1、从质量管理角度分析现代建筑装饰施工重要性

1)现代建筑装饰工程管理与质量管理

无论何时,无论何种工程,质量管理总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企业通过对现代建筑装饰工程管理,达到工程预期的质量目标。装饰施工过程是形成装饰工程实体的过程,施工过程对装饰产品质量有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搞好施工质量尤为重要。装饰施工质量要求材料、施工条件优良,但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再好的条件也不能保证最终装饰工程质量。

质量管理是在确定质量方针后对质量方针的实施进行指导,并对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和改进。装饰工程与一般的产品具有同样的质量内涵,及满足某种特性。质量的好坏需要一系列的指标进行判定,通常建筑装饰要求可靠、美观、舒适、环保等特性。目前装饰工程质量管理长遵循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原理。

2)提高质量管理途径

提高装饰工程质量管理,首先要落实管理目标责任制,强化监督部门的监督指导工作。对每一位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都要有明确的考核标准,针对不同的岗位制定相应的量化考核标准,对管理人员起到监督作用。

项目施工前,各工种进行技能和施工细则培训,保证技术人员对公司质量控制制度明确了解。质监部门主要对装饰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工作,是公司质量管理部门。

通过对装饰项目不定期检查,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性。总工办针对工程具体特征,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革新,保证施工技术的可行性。

制定奖惩制度,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通过定期的总结大会,对施工质量好的人员进行奖励,反之进行惩罚或工作调整,建立优胜劣汰的岗位制度。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以人为本”的原则,“预防为主”的方针,以质量事中控制为重点。

2、从安全管理角度分析现代建筑装饰施工重要性

长久以来,安全问题一直是建筑工地的首要问题,很多建筑单位因为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而产生安全问题,导致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现代建筑装饰工程管理是完善建筑安全管理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对安全管理的进一步规定,达到建筑总质量的要求。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状况的改变,必须有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必须有政策、法律、环境等多方面的支持,就是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安全意识,增强防范能力,大幅度地减少事故。

1)增强安全意识

从思想上增强安全意识安全生产体现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业人员要对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进行学习,并在生产过程中依法办事,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才能把人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降至最低限度,从而做到预防事故,减少人身伤亡。

2)完善安全环境建设

从物质上增强安全条件在生产过程,除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必要的安全条件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在进入不同区域要有明显标志,如进入作业区,必须头戴安全帽。在我校施工的工程项目,都有发现工人或管理人员进入作业区不戴安全帽的现象,我们都从一开始就严格执行,此后养成习惯,就可以杜绝此类现象。在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等都要有设置不同的安全警示标志。高空作业或井下作业都要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方可进行工作。

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从制度上增强安全保障在安全保障管理过程中,靠人管人很难做到有效管理,只有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才能真正落实实施。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施工单位应当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操练。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对各级负责人,各职能部门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管理和施工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组织有关人员集中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制度。

3、从成本管理角度分析现代建筑装饰施工重要性

成本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工程管理的一部分,现代建筑装饰施工管理对于成本管理具有实现作用。建筑装饰施工实现成本管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制定目标成本

任何项目都具有特定的目标,这是项目管理的一个特点,装饰工程工程项目也不例外。在施工成本管理中必须确定装饰工程成本,即采用正确的预测方法,对装饰工程项目施工总成本水平和降低成本可能性进行分析预测,提出装饰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这个目标值可以为正确的投标决策提供根据,也可以对各方面的管理提出要求,以确保项目的效益最大化。它是建立施工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的基础。

2)进行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确定装饰工程项目应达到的降低成本水平,并制定措施,使之实现的具体方案与规划。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物力,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程项目建设,装饰工程的建筑利益是放在第一位的。编制成本计划是实现成本管理计划职能,协调工程项目有序地达到预期目标成本的手段,也是项目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3)进行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要分析装饰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升降情况、建筑材料经济效益与成本管理水平的变化情况和各子项目成本的收支变化情况,从而总结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和管理费的耗用情况,提出影响施工成本升降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寻求降低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途径。

4)进行成本控制

是在既定工期、质量、安全的条件下把装饰工程施工实际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成本控制要通过目标分解、阶段性目标的提出、动态分析、跟踪管理、实施中的反馈与决策,来进行成本控制。以直接费的为成本控制中心,不断地对装饰工程施工中各分项工程的实际生产费用,加以统计,发现超支趋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5)对成本档案进行管理

建立装饰工程项目成本档案具有重要的意义,装饰工程项目建设完工,进行成本管理需要使用大量的图、表、账簿、计算底稿和文字资料,这些都是系统而散乱的信息资料,应当认真整理,立卷归档,做好管理工作。而且对于积累工程施工经验,提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结束语: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从而使建筑工程中装饰的施工得到了一定程度上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对建筑物的内外空间开展的一定的修理、改造以及整复活动,都属于建筑装饰的范畴。因此重视建筑装饰是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宋兵.建筑墙面装饰装修设计的结构要求与作用[J].大众文艺,2011,28(12):199201.

[2]郭刚强,颜亭.防雷装置与建筑工程各阶段配合问题的研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20(13):182183.

工作简介:罗腾木,2003.6毕业于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技术;申报专业:建筑装饰施工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基本制度篇6

思想对一个人的行动、一件事情的发展方向等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增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对于优化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来说意义重大。具体来说,在建筑工程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建筑单位各级负责工程协调、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以及建筑单位和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等都要对其加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相关内容的培训,以使其在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优化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意义,并全面地了解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政策、方针、路线、规范等,进而使其能够积极地将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到实际的行动当中。与此同时还要履行好一票否决权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将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与单位部门领导的政绩、企业的整体效益、工程的招标投标以及建筑企业的资质相挂钩。对于违反或是不认真执行的人员要提高惩处力度,使建筑企业管理者和政府的有关领导能够真正做到将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放在众多工作的首位来抓,在思想上树立起工作安全第一的认识,在行动上对于安全生产保持时刻的重视。

二、完善并规范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要想使我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得以有效的优化,就必须对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机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建立起一套相对健全、合理化的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配备专职的监督和管理人员。对于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队伍来说要建立起以工程项目责任人为首、以施工现场工程管理人员为主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管领导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施工当中的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同时各建筑企业还要建立起严格的岗位生产安全责任制,将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具体责任落实到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名员工,并就工程安全生一事倡导相关建筑施工的全体人员签订责任书,之后对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根据本企业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操作具体规范标准,在认真落实的基础上确保企业工程施工能够安全、有序地开展。同时建筑工程主管单位还要建立起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没有根据规定为员工办理工作意外保险之前,工程不得动工,进而切实保障工程全体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最大程度减小工程施工不当所造成的隐患,促使工程施工得以有序、安全地开展。

三、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力度。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基本制度篇7

关键词: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tU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3-0296-01

0前言

安全是生命的保障,目前安全生产己经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中国近4000万的建筑工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劳动群体,不断改善建筑工人的安全生产状况,提高建筑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目标。我国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建筑业的因工死亡率在不断下降。然而,目前建筑业仍然是事故率较高的行业。从我国的建筑安全事故来看,事故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建筑企业是施工阶段的主要负责人,自然就是安全管理的直接目标。虽然现在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并称为建筑企业管理的四大目标,但是由于建筑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我国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难以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安全管理仍然没有被建筑企业主动接受,安全管理问题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因此,从建筑企业的角度加强安全管理,建立科学的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制约与激励体制,是当前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出路。

1我国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体制的缺陷

1.1转轨时期的安全管理体系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国家的企业,工人是国家的雇员。企业和工人之间的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都是国家的利益。因此安全管理的问题相对来讲就变得简单。只需要上级制定方针、政策和各项基本措施,下级遵照落实就可以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

1.2以强制性为基础的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体制的问题

我国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是以国家监管为主的被动式的安全管理模式,其指导思想为国家制定强制性的建筑安全法规,由国家具体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来监督建筑企业实施,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由于建筑安全法规在很多国家都是职业安全法规的一部分,因此很多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方面的研究对于改进我国建筑安全法规的情况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1.3政府监管体系的问题

由于我国实施“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建筑安全的立法准备、监察和其他管理工作都是由政府部门或其代表机构完成的,法规的安全目标必须通过安全政府的监督管理去实现,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以及行政区域内设置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专门从事对于建筑安全的监管工作。不论其监管效果如何,这种监管本身就可能形成监管不力的结果。

2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激励与约束体制的构建

以实现建筑企业的直接利益为动力,形成以建筑企业为核心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利益激励与制约模式,将安全这个社会公共利益融入建筑企业自身利益之中,依靠建筑企业自身利益的实现才能够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根据现代安全管理的原理,建筑安全管理应该是全过程安全管理,而不是指片面的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因此这种激励与约束体制的构建,也应该考虑到建筑企业的进入阶段以及项目完成后建筑企业的后评价阶段,下面将对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全过程涉及到的责任划分、招投标制度、保险制度、行业监管制度以及国家监管制度进行专门论述。

2.1合理的责任划分是承包商安全生产的前提

在建筑业中,把安全和健康仅仅看作是承包商的责任的想法被认为是事故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建筑企业的确应该负起遵守法律,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但要负责任的不应仅仅是企业,其他间接参与到项目的各方,如业主、设计师等都应该承担一定的安全和健康责任,如果大家都能注意事故预防的话,一定能够减少很多事故。

2.2建筑业安全逆向选择模型和招投标制度的完善

工程招投标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预期管理方式,是完全以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与结构为基础的进行工程建设预期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在西方市场经济的国家里已经实施了几百年,对于工程建设的各方面的指标控制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通常的状况下,工程招投标是典型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式,参与投标的投标人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形成了互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建立可以科学评价承包商安全水平的标准,并将这种标准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入施工招投标的评判准则中,才是解决建筑业安全逆向选择退出问题的合理途径。

2.3保险机制:重要的经济激励手段

尽管形式不尽相同,承包商为工人购买职业伤害保险的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已经非常普遍。保险制度最初是保证受到伤害的工人可以容易地拿到足够的补偿费用。但是随着可调保险费率制度的引入,保险己经成为一种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经济激励方式。关键要理顺保险公司、地方安全监督机构、投保施工企业三方的关系,建立职责明晰的分工和合作关系,特别是安全监督机构和商业保险公司的合作对收集事故统计数据、解决建筑安全管理中的资金困难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保险公司的承保与赔付服务一定要专业、到位。优质的保险服务将使企业乐于投保。

2.4政府、工会和行业协会的介入与制约体系

国际劳工组织要求在执行公约中,要有机构、有人员、有法规,为我国以国际标准深入开展建筑安全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67号国际公约”要求政府、业主、工人三方面通力合作,所有关于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都是三方商定的结果,代表了三方的利益,因此应该建立政府、承包商和工人三方面的制约体系,保证政府、承包商和工人三方之间有足够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形成一个畅通的系统。

2.5绩效性法规的推广更有利于保障公共利益

国际上建筑安全健康法规发展的两大趋势,其中包括从传统的规范性法规向新的以绩效为基础的法规发展。基于对职业安全法规的劳动经济学分析以及我国安全监察体制存在的问题,绩效性法规的推广更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水平,保障公共利益。建立企业安全绩效档案,对企业的安全状况,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达标、文明施工及伤亡事故情况等内容进行考核,清出不合格企业。通过实行市场准入、清出,建立有序的建筑市场竞争机制,使一大批遵纪守法、优质高效的施工、监理、设计等企业在优胜劣汰中胜出;使企业结构得以优化,队伍素质得以提升,管理技术得以提高:使依法经营、安全生产逐步成为各方主体的自觉行为。

3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行为受到了大量的限制。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手段,本文指出提高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的症结所在,提出建以建筑企业为核心的利益激励与制约机制,应当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政府行为、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监管体系,对建筑业安全管理体制的完善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基本制度篇8

关键词: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安全事故随之频繁发生,不仅给国家、社会和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也给企业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和经济损失,影响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如何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机制,尽可能预防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筑施工单位面临的一个复杂且重要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中存在很多不利于安全生产的主客观因素,然而这些因素的持续影响,对建筑业的安全管理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以下是对这些因素进行的总结分析。

(1)机制问题。尽管我国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建筑安全的法令法规,但在监督方面仍需要加强和改进。首先,各个施工单位对安全责任混淆不清,即便出现安全生产隐患,也不能及时排除,做出相应处理。其次,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以及企业的制度章程的明细分类针对性不强,对安全检查中违纪违法问题不能及时地严厉惩处。另外,现行的建筑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不够规范,还有很多技术标准没有制定落实。再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现有很多施工单位考虑到发展利润的问题,往往抱有侥幸心理不愿意将安全生产做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预防安全事故,导致施工工程中存在潜在危机。最后,施工单位的安全监管机构形同虚设。由于建筑工地的人员缺乏,很多员工身兼数职,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疏于管理,不利于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人员的安全管理问题。首先,从目前建筑业的总体情况来看,施工场地的一线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流动性大、建筑专业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差,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保护自己,维权意识薄弱。其次,一些企业法人只顾下达生产指标,盲目追求工程进度,不能提供安全保障,将安全风险转嫁给分包单位和员工,增加了加班时间,造成员工劳逸不能有效结合,加大了发生事故的发生率。同时,施工单位缺乏一定的奖惩制度,对违法、违章行为处罚力度不够,各级主管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的意识很单薄,导致员工的激情削弱,无法同建筑企业“同呼吸,共进退”。

(3)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现有很多施工企业实行粗放式管理,缺乏严格的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同时,设备的配套性较差,工程单位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只调用一些长期使用的老旧设备,对于一些特殊使用的机械设备却没有给予相应的配套设施。有时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赶进度,日夜轮番使用机械设备,忽视了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缩短了机械使用的寿命,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

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应措施

面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找到相应的措施来改变安全管理的现状。

第一,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建筑企业需要不断加强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强化安全宣传,同时优化安全工程技术,提高本质安全化等物质文化方面。此外,企业的安全文化发展靠人的传播,人的安全素质包含了人的安全态度、安全观念、安全行为品德、安全伦理、安全情感和安全意识以及必要的安全技能和基础安全知识等,从人的深层、基本的安全素质入手,转变人的“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

第二,搞好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建筑行业有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特点,工程施工的一线工人多数来自农村,安全素质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比较低,因此,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是企业不断实现的目标。培养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要扫清工程施工中潜在危险的盲点,了解清楚建筑行业的现状,遵守安全生产法规和制度教育,消除违章作业和指挥教育,以法律为手段,保护员工的切身安全利益。

第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规范,是保证安全生产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基础。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控制对象,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和规程,比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安全生产岗位认证制度、安全生产资料归档和管理制度等。

第四,加强安全生产监督与检测。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对策措施的动态管理,是完善和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其基本任务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监督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制止违章指挥和作业等。施工单位需要采取有效的应急防范措施,及时查出隐患应逐项分析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同时,贯彻领导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上级检查与自查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共同促进,达到安全管理的最佳效果。

第五,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施工单位应该及时引进先进专业的检测设备,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源,准确判断及排除技术故障,保证机械设备在良好的状态下工作。同时,合理使用机械配套设施,不同的机械设备无论在性能还是结构特性上都有所不同,根据设备使用的不同需求,机械设备需要调配正确型号,以便机械设备磨损程度最小化。最后,设备的保养更要注意水文、天气和工期要求等必要条件,尽量避免在冬季施工,减低机械设备的磨损。另外,设备的使用必须要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统一协调管理。

三.结语

多年来,建筑业是公认的高危行业之一。建筑业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重大损失,安全是人们备受关注的问题。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对象是生产中人、物、环境相结合的管理与控制,在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有效的控制好生产因素,保持良好的安全生产状态,需要我们采取多种措施,防微杜渐,以防为主。

参考文献:

[1]陈世进对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总结评价的思考[J].石油工程建设,2005(10)

[2]贾俊妮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分析研究[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7

[3]林齐宁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7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基本制度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管理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基础建筑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先进施工设备的引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人员的劳动积极性,与此同时也为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埋下了安全隐患,面临现在建筑工程出现的安全问题,需要加强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平均每年建筑工地发生施工事故的死亡人数达1750人左右,由此可见,建筑工程建设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和原料浪费,还会带来一定的人员伤亡,因此,需要制定和完善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方案,不断地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最低程度的减少人员的伤亡。

二、分析高层建筑施工的管理现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内建筑市场不断在发展,投资者对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投资费用的降低是他们始终如一追求的,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要保证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安全,坚持“安全第一”为施工准则,施工项目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做好施工工程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防护管理措施,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建筑项目的安全生产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具体方针,这是国家对建筑工人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对建筑项目管理工作重要的经验总结,建筑单位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和企业的管理制度,将安全管理这一重要职责落实到位。

坚持“以人为本”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重要体现,我国为了加强企业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的观念,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及法规,使建筑施工的安全工作更加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各企业在具体施工实践中,不断的积累建筑施工经验,完善和强化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足和漏洞。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成为我国城市建筑的主力军,越来越多的商业中心和办公楼采用高层建筑,此外高层建筑也成为了城市风景的标志物,这就为施工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难度,建筑施工人员大多数都是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培训,平均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总体的专业技术素养不高,安全保护知识比较片面,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建筑施工企业不能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和利润,还要加强建筑工人人身安全知识的普及,保证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也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重视,为了让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进入正常的健康发展的道路,我们很有必要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讨论和研究。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疏忽安全管理,有的企业甚至压缩专职安全人员,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预防措施以及控制安全问题能力减弱。由于上述的这些原因,近年来建设工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行业的深入改革和企业制度的全面开展,建筑施工企业主要以盈利为目标,面对现今激烈的招标投标,工程质量是工程价格的前提和基础,要使投资者的利益和要求、投资的资金合理使用、工程造价控制合理,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断完善和改进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之间关系,降低工程造价也是他们永远追求的目标,工程质量的优劣,使得工程造价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各种因素导致我国的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以下是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分析:

(一)安全管理工作经费紧张

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涉及面较广,建筑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经费紧张,一些程序不符合国家的规定,同时建设单位的要求较高,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责任也随之加大,建立取费是根据传统的标准进行的,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物价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管理人员的工资与其他职工相比较低,目前主要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的控制上,管理者没有一定的经济实权,安全管理动作更加没有力度,从而使得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偏低,没有一定的经济实权,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二)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不高

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人员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和充实自己,由于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缺乏专业的素质培养,不能够满足企业的竞争需求,同时农民工出身的建筑施工队伍,缺乏安全消防意识,专业基础参差不齐,同时对安全管理的不重视,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对各工程项目安全工作的审核,从而使企业的工程项目工作效率较低,最终影响施工的整体进度。

(三)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资金严重不足

现阶段,建筑施工单位为了减少开支,减少成本,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所必须的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尤其是安全生产的资金。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成本包括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直接成本以及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间接成本。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成本与安全事故率之间是有着一定的关系的。目前由于我国建筑市场竞争严峻,特别是招标市场管理等尚未有明确的规范,建设单位(或业主)压价十分严重,施工单位的过度激烈竞争也相互杀价,导致施工单位难以保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成本的投入,这也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重要的经济方面原因。

除以上几点问题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还存在缺乏安全管理内部监管机制;建筑市场中存在违法现象、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还有待完善等问题。

四、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解决措施

安全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施工管理不仅要对施工质量实行管理,而且还要采取旁站、平行检验和巡视等形式,按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施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落实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进行管理。进行管理以及管理的工作者,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而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正是安全隐患的外露表现。发现安全隐患后,及时要求和监督施工单位进行改善,以消除事故隐患。

五、结语

安全管理工作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地位不容小觑,这关系着整个建筑项目工程的进度,是检验高层建筑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标准和重要手段,只有坚持以安全管理工作为前提,才能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减少对建筑施工人员人身健康的威胁,使企业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丽梅,杜守军,刘卫然.基于可拓理论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8.

[2]黄英伟.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科技致富向导》,2010,13.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基本制度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前言

伴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基本建设规模日趋扩大,建筑施工活动愈加频繁,在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由施工中安全事故带来的负效应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生产问题并不是什么新问题,但由于施工生产的特殊性使得这一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控制,安全生产事故屡屡发生,不但给人民生命造成威胁,也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因此完善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变的尤为重要。

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现状

从目前来看,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建筑业的劳动力比发达国家更为密集,完成同样的工作量大概需要2.5~10倍的工人,事故的数量也比发达国家多得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注的大事,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建设部了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颁布了诸多的规定和条例,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根本上保护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生命和社会财产安全,促进行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体现在运行机制和具体执行两个方面:

2.1机制方面

从目前来看,我国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建筑安全的法令法规,但相比发达国家完善的建筑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尤其是在监督方面仍需要加强和改进。一是各个主体单位对应付的安全责任混淆不清,即使出现安全生产隐患也不能及时做出应有处理;二是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针对性不强,对安全检查中的违纪违法问题有时不能及时严厉地惩处,同时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建筑企业,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缺乏有力度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三是舆论监督力量不足,对安全事故的报道未能及时和客观,甚至还出现漏报、瞒报、小报的现象。四是市场规范机制欠缺,尤其是业主市场行为较严重的不规范现象,给建筑施工带来了安全隐患。很多业主拖欠工程款,要求承包商垫付资金;承包商由于不能及时拿到工程款,会在资金周转上遇到很大困难,从而影响对安全的投入;工人也会由于不能正常领到工资而在心理上产生对立情绪,诱发事故。

2.2执行方面

据调查,随着各行各业对“安全管理”的关注,建筑行业逐步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更多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再加上考虑到实施安全管理所要花费的高成本,许多施工单位只是口头上讲讲“安全第一”,做表面文章,重生产、轻安全,更注重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由于建设工程的行业特点,建设工程施工的特殊性,从业人员的构成及流动性大的特征,特别是安全文化的缺失,仍使建设工程业成为仅次于采矿业的重大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年平均生产安全投入仅占GDp比重的0.7%,远低于发达国家3%以上的水平,我国的用万人投入率比美国和日本低3倍左右,比英国低5倍左右。

三、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3.1逐步加强职业教育,进而营造安全的文化环境

针对建筑施工企业要推进一线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新工人先培训后上岗,老工人应定期复训;一线作业人员持“健康证”、“安全基本知识合格证”上岗;加强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监理和安全监督人员的专业培训考核等动态管理。试行一线班组长培训上岗制度。培训的重点是法律法规、班组安全质量管理和经济管理基本知识。通过培训考核,逐步规范建筑业“小包工头”行为。开展建筑职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落实建筑业各工种等级工培训考核,实行专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指导督促企业按标准配置班组等级工人数,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基本安全素质。在建设工地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利用农民工集中工作生活的场所搭建学习、教育、培训的平台,对进一步满足农民工技能培训、安全生产、健康生活和文化教育等需求,维护农民工群体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工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安全生产管理。

3.2建立操作规范体系,对建筑施工进行定期安全检查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规范大型机械的管理抓好塔吊、施工升降机、附着式脚手架安装之后的强制检测管理;监督检查塔吊、附着式脚手架装拆作业单位资质情况,并将这些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配备、技术方案纳入监督管理范围;实行“一机一卡”制度,将大型机械监管落到实处;开展大型机械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保障大型机械的使用安全。规范脚手架和模板支撑体系管理。推广悬挑式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标准及通用计算软件,指导企业合理组织施工;对大跨度、高空间模板支撑体系,实行第三方专家认证制度;建立脚手架和模板支撑体系(含附着升降脚手架、电梯井内脚手架、操作平台等)搭设验收挂牌制度;组织针对性检查,及时消除钢管扣件、脚手架搭设、模板支撑体系隐患。

3.3加强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安全网络体系

主干项目开工前,应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安全管理机构的安全人员参加,向参加施工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方案交底。各分部分项工程、关键工序,专项方案实施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安全员、项目施工员和工长将安全技术措施向参加施工的施工人员进行交底。总承包单位向分包单位,分包单位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向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作业班组长应对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作业技术交底。

3.4落实经费问题,实行目标安全管理

总的来说,根据建设部《建筑安全现状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对费用组成、工程概(预)算编制、招投标项目费用单列,以及对报价、合同、使用、支付、总分包管理监督检查等都有明确规定。因此,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当明确职责,确保安全文明专项措施费用到位。监管部门加强监督,查处违规行为,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费用落实。总包方以承包总费用的5%为标准,建立了安全管理专项费用概算,安排了专制财务进行经费管理,并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要求严格按照财务计划开展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对于没有按时、足额、合格的完全经费使用的部门和个人将予以通报和绩效考核扣分的处罚,积极初始已落实的经费及时开支,从财务支持角度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