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经济与管理实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21:44

会展经济与管理实践篇1

关键词:独立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21-03

导言:会展业是发展势头较快的新兴产业之一,会展经济所表现出的强大的产业关联带动性与增长潜力使之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又一新的增长点。在我国,与快速发展的会展行业相比,会展教育尤其是会展高等教育显得滞后许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对那些既具有一定会展理论知识素养、又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高级会展专门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

对于独立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建设和探索,是在对当下中国会展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背景研究下,探索出会展才人的实践性培养方式,开设于会展专业课堂之中,更好的培养会展专业学生的应用素质能力,以适应行业需求和提高学生的就业。

一、实践教学在会展专业教育中的意义

截至2004年,我国约有三十所高校开办会展类专业,这些专业基本属于二本和三本专业,目前,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还有部分的高职院校。在专业的设置方面,大体分为四个方向,一类是在原有的国际贸易类专业基础上开设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偏重于从经济的角度研究会展业;一类是从旅游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的会展专业,偏重于会展发展带动的旅游相关行业的经营和管理;一类是从艺术设计的基础开始的会展设计专业,主要立足于在会展运作过程的设计环节;还有一类是从外语专业衍生的会展专业,主要偏重于行业英语和商务英语。

目前,我国长三角地区的院校会展专业的教育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的高校。在上海,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以及世博会的召开给上海的会展业带来了大发展的契机。在我国的会展业刚刚起步的现状下,会展人才的缺乏成为会展业发展的瓶颈。这使得近年来,大专院校纷纷开设会展专业或会展方向的课程,努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会展人才以适应会展市场的需求。

来自上海会展行业的资料显示,目前上海地区开设会展专业或会展方向的学校达44所,在校学生7904名,其中,本科9所,在校生1982名;大专24所,在校生4690名;中专11所,在校生1232名。2004年有了第一届毕业生,这几年每年的毕业生不下几千人,但对部分院校会展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的调查来看,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是在会展行业的公司就职。从行业分析,上海的会展人才紧缺,而会展专业的毕业生却不能填补此空缺,不得不让人思考会展教育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弊端。

从会展行业的职位需求来分析,整个会展职位组织构架中,会展专业相关的职位主要是会展管理、会展设计和会展策划。会展公司或会展场馆的中高层管理职位一般由在本行业或相关行业具有管理经验的人才担任;会展设计方面的工作,会展策划公司一般会招聘装饰设计或展示设计专业的学生;而展前工作的重点即会展策划的相关职位,也适合营销策划专业或广告策划专业的学生。这里存在的,不仅仅是职位和专业的交叉引起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有会展专业学生的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缺乏。

二、独立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从会展专业方向的设置来看,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是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下设置的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会展管理人才和会展策划人才。专业方向的市场前景看似一片光明,但专业教育的实际操作还存在各种问题。

1.会展专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会展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专业核心课程不明确,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德国、美国等会展大国的专业教育,会展专业课程如会展概论、会展策划与组织、会展管理、参展实物、会展营销等课程是作为核心课程,并且配有统一的教材。我国会展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基本参考德国、美国会展专业的方式,但目前国内的会展教材丰富多样,却不够成熟,专业度不够,因此教材的选用上,还缺乏高质量的材。

第二,专业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脱节,对专业特点缺乏深刻理解。高校教育中,实践教学一直是探讨很多的问题,实践性的教学也必须立足于行业的特点。会展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大二、大三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已经有一个普遍的认识,而面对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却无法应对。会展行业对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需求很大,因此对于实际操作技能的需要比对扎实基础理论的要求更为迫切。而目前的会展专业课程设计中,虽然都有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但实践性的课程还不够成熟,方式方法各不相同。

第三,课程设计大多依照传统的思路,针对性不强。课程设计中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阶段性的教学计划,课程之间关联性不强。学生在知识的接收上和理论和实践的运用方面,很难把每门课的知识作以延续性的掌握。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是作为被动的“接收者”,使得学生作为“创造者”的能力被忽略掉。因此,课程环节的设计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也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

会展经济与管理实践篇2

关键词:产学研;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

加强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协调健康的发展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国际高等教育实践证明,产学研相结合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稳步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和高等院校的重视。作为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一项关键内容,创新型人才培养也逐渐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模式不断改革与创新的目标,旨在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随着我国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经济主体对大学毕业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作为应用性与实践性较强的经济管理专业,如何将专业知识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实现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转变,成为了当前教学科研改革的重要命题。本文在总结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产学研结合的角度探讨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

1.当前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把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为了主动的适应社发展的需求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诞生和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源自高等学校教育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具体模式因不同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而高等学校的办学方针与及培养目标也是重要决定因素。因而,高校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是密切结合的。当前高校教育改革也必须通过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以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打通企业、学校与研究机构之间的隔阂,以培养更多的“脚踏实地”的创新型人才。从本质上讲,产学研合作教育也是迎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不断展示高等教育向创新型与务实型人才培养转变的历史使命与时代内涵。这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也对当前我国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国外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其中产学研结合度较高的包括美、加等国的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technic~andFurthereduction,技术和继续教育体系)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对培养人才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具有很好的教育成效,而我国目前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尚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

1.1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教学考核、职称评定、课时计算、学校评估等评价体系上,均对所有学科实行比较单一的评价模式,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各学科专业尤其是新兴专业的差异化特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量专业教师迫于科研考核的压力,将大量工作时间投入到项目申报和科研论文的写作中,忽视了教学工作。实践教学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往往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进行创新型教学需要大量的事件场所和实习基地,这些都限制了创新型实践教学的可持续性开展。因此,很多教师以回避、从简甚至轻视的态度对待实践教学,从而又导致实践教学占专业教学比重过小,实践教学成为了可有可无的摆设,这使得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习中,学生得不到实践的锻炼,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与实践的脱节。

1.2实践性在人才培养定位中缺乏应有地位

我国大多数本科院校都设置了经济管理专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规模也是近年来高校各专业招生中比重较大的。但是,从目前状况看,很多高校并没有将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的行业广泛,不同层次的学校对经济管理专业定位侧重点不同,每个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有的高校以基础理论为导向,提出培养通晓国内经济管理理论的国际型、复合型专业人才,虽然在培养目标中含有为企业、科研、政府等单位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但纸上谈兵,流于形式的较多。因此,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对实践性教学的管理,考核与评价常常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实践性在人才培养定位中没有落到实处。

1.3师资队伍建设难以满足专业发展

尽管我国高校开设经济管理专业的历史较长,拥有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的师资数量较多,但是师资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缺乏在经济管理部门的从事实践工作的经历。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经济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文科专业的重要特点,这就要求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拥有相关从业经验或在社会从事兼职工作。而目前的专业教师大多只有从学校到学校的单纯的生师角色转化的经历,师资队伍在整体上缺乏实践积累经验的积累。即使有从实务部门转行高校的专业教师,由于迫于科研考核与晋级的压力而无法投入于实践性教学,从而没有充分发挥这些双师型教师的积极作用。

2.产学研相结合的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经济管理专业是一个普适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产学研合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开辟了重要的途径。根据多年来积累的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经验,结合实践教学的特征,我们认为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助于融合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历,将学生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从实践中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国外学者从产学研相结合的角度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先后提出了“教学工厂”、“校企72联合办学”、CBe等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模式设计和流程安排。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大量的尝试与探索,认为高校产学研结合应以专业特色为基础,围绕本科教学中心,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实践教学要服务于地方企业与经济发展,将企业技术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作为高校教学单位广泛深入开展实践教学所关注的视野。实践教学深入实体产业各个领域既能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又能开拓教师的研究方向,挖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潜能,提高教师实用性研究与理论性研究相结合的工作绩效,同时也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经济管理专业应组建多层次产学研团队,以专业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组织教研室教师与地方政府与各类企业的深入合作,包括企业横向项目的开发,承包企业讲座、培训、咨询服务,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开辟实践性学习的平台。承担地方经济服务项目,包括地方政府经济规划的制定,地方政府各级公务员与企业员工开展培训与讲座等,从而获得横向课题的支持,驱动整个专业师生完成各项实践工作。同时,撰写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经济管理案例,通过案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实体经济和实体组织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当代知识与理论前沿,最终通过纵向课题的成功申报和科研论文的发表等方式,完成学校对教师科研与教学绩效的考核要求。经济管理专业的老师将获得更多的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委托课题,由教研室主任和优秀学生组成项目团队,在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深入实地调研并完成研究报告。教师们可以把各种鲜活的案例作为研究样本,积极申报包括部级、省级纵向课题,实现横向课题与纵向课题的结合,从而形成产学研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每年参与全国大学生创业竞赛、撰写策划方案、模拟企业金融财务竞赛等,将企业的产品品牌宣传策划作为校企合作共赢的目标,从而进一步拓展实践性教学的空间,促进产学研良性的循环发展。

3.产学研合作将促进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产学研相互合作教学弥补了当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不足。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企业和科研机构全方位的参与到办学与教学的过程。与学校教育相比较,产业部门与科研院所更直接联系生产实践,更需要利用知识与技术创新来解决实际问题。高科技企业与研发单位作为科学理论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场所,在知识革新、技术研发和管理创新等方面优势卓越,也应该是经济管理专业各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摇篮,是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a学研结合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提高创新素质提供了平台。通过产学研方式合作办好经济管理专业,学院能够根据各专业方向、学科性质的不同组建广泛的实训基地,将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与企业的生产与研发过程密切结合,使学生从生产实践和研发活动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实践能力。另外,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有利于企业尽早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我所用,为企业的科技与管理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类院校与政府、企业的广泛合作促成学生的教育与培养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格局,培养出优秀的创新人才。

经济管理类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只有实现学校、教师、企业、政府等各利益方的互利互补,才能可持续深入开展。兼顾四个主体的需要是实现产学研各方优势互补、相互支持与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从经济管理院校的角度来看,其优势在于有众多的专业理论丰富的教学和科研团队;有更多接触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的资源;拥有完整的、系统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不足在于缺乏资金来源;缺乏生产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应该是从实践中产生,并最终服务于实践。毕业后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满足社会需要是检验经济管理类院校教育成果的主要指标之一。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以‘饵艮务社会”为导向的。作为学校教育的最终“产品”,学生也应该是校企、政校合作的结晶,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将来才会接地气,更务实。

4.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经济管理院校作为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摇篮,其培养人才的教育功能与现实意义虽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但缺少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氛围与科技前瞻,如前沿知识、训练过程与技术创新氛围。产学研合作教育弥补了当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不足。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要充分利用与企业的合作机会,使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多层次地深入到经济管理院校的教育实践中。在此过程中,学生成为课本知识的吸收者、企业生产的参与者、科技研发的承担者。这将促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科研创新的意义,体验到与企业科研人员共同承担项目、开发项目与知识创新的氛围。

首先,经济管理类院校应合理地分配实践教学课时与理论教学课时的比重。一方面,鼓励教师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中,更加高效地实现教师教学需求与科研考核需求的平衡。另一方面,支持教师通过校企合作、政校合作等横向课题途径创造更多社会价值,促进教师在主动承担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理论创新的积极性,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重的合理均衡,改变理论教学脱离实践的现状。

会展经济与管理实践篇3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农业

一、引言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阶段,国家正在重点进行传统农业的改造,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时期,形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刻。而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

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

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当前我国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和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但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还不能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相匹配,如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体系未与农业现代化相调整。在各个大中院校中,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农业经济管理缺乏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类似,技能特长与现代农业发展和需求相距较大。

(二)轻实践重理论

另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中还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教育理念,最明显的就是农业试验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的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难落实,如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等难以有效落实。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设置中毕业实习一般设置在最后一期,学生忙于择业求职,导致实习内容流于形式,实习论文缺乏实地调查,实习报告参差不齐,缺乏严谨、规范的实践教学和实习监督,造成学生难以掌握农业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无法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农业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竞争力不强

在农业的大中院校培养出的农业经管类毕业生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自身缺乏爱农、兴农和强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学生家长对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力,更使得他们不愿意从事涉农领域。在学校方面,缺乏对学生进行引导正确的就业和从业观念,也使得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就业率在各专业的排名靠后,就业率低下和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反过来也影响了招生质量,形成了农业专业招生和毕业的恶性循环。

三、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农业的大中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所处区域优势,并结合社会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期望,突出高校的自身农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如浙江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重点是培养熟悉食品国际商务流程、具有全球视野、食品企业运作管理的高级涉农商务人才。除了学校角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还要专业层面和专业内容两个方面的创新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在农业专业层面上制定针对传统农业、新兴农业、农业应用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农业专业内容上制定各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农业经济管理的课程体系、内容设计和培养方案都要适应农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要求。在学校、专业、课程这三个层次的农业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辅相成,无论哪个层面,都能够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仅掌握社会、人文、农村经济、农业管理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够运用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解决和发现农业问题,独到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去服务和建设“三农”,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农业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中,要从整体上对农业经理管理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优化。坚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用化、综合化、精简化、多样化,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整。一是注重农业科技与生物技术、经济管理的有机结合,注重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将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渗透到农业课程中;二是合理安排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农业公共课程的比例,在扩大学生农业专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也要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和脱节的情况;三是加强农业经管类的核心课程建设,不断凝练和更新农业课程内容,增设能够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精简教学内容,在核心课程上增加学分占比。

(三)完善教学方法

大学生最佳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是第一学年,而不是像很多大中院校第二学年或者第三学年学生自行选择专业的方向,因此应尽早为学生创造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在第一学年的下学期就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如农业经营与管理,农村发展与管理、农村经济产业化等农业经管类的专业方向,并整合专业课程体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是根据学生自身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特点,适当增加案例、分组讨论,改变单一的教授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分组讨论中形成师生互动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意识。二是,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并加强与农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高实习基地的质量,增加学生实践调研的机会,将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农业经管类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理论应用实践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是创新开展“班村共建”模式的第二课堂,农业经管专业的学生与基层组织的村级对接,学生科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推广农业技术、扩展农村产品销售、筹建农村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逐步使得学生爱农、并愿意扎根农村,培养强农意识的有效途径,也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得他们发挥一技之长,在农村事务中也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可适时开展农业科技的学术竞赛,通过对农业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报告、创业设计大赛、农业管理论文比赛、农业技术科研立项等活动,在实践和竞赛活动中强化农业理论知识和合作意识,发挥学生高效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郊翔宇,崔宁波,庞金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m].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

[2]聂洪臣,张季中,姜桂娟,李国政,高建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学术・理论,2013.5(下).

会展经济与管理实践篇4

本科经济毕业论文范文一:知识经济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知识经济在当前新经济时代背景下,有着较大的影响价值。本文就主要针对知识经济所具有的特色展开了探究,并分析了知识管理发展的趋势,进而总结得出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开始出现,这一经济形势有效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其强调的主要观点就是利益竞争创新,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知识管理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够符合新经济时代的具体要求,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色

1.测量知识本身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经济活动所涉及到的内容和概念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人脑的研究属于自然活动的范围,在服务上以及在创新上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实物。所以,知识也就是一种服务的来源,但是其并不是指代的服务自身。经济活动的开展究竟是对服务本身的测量还是对知识的测量,这一问题的存在,就使得的测量知识本身就有重叠性的特征。

2.生产单元的线性已改变

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最终形成了全球化的经济,这一经济模式在实际的应用中,也促进了生产模式的转换,使得生产关系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生产者之间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很多的生产者已经在概念上无法进行类别的划分。

3.原本外部环境的改变依旧持续改变中

过去的经济模式在长期的使用中,也带来了诸多的益处,但是同时也伴随着很多不好的影响,过去的经济发展是以环境为代价进行的经济发送站,而如今的知识经济模式则对传统的经济模式不好的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弥补,使得环境得以有效的改善,并能够进一步的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知识管理的趋势

1.重视知识管理的哲学面向

现今的知识管理多数存在于期刊书籍的管理中,而针对知识管理的研究报道却并不一致,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也不统一,由于管理所发挥作用的不同,使得产生的效果和作用也不相同,由于个人对知识管理有着不同的认识,使得知识管理在实行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见解。一般而言,可以将管理哲学作为知识管理探讨的基础,这样比较容易对知识管理的内涵进行窥探以及掌控。知识管理强调的重点内容就是创新,但是知识管理也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使得创新无法顺利的开展。针对不同的组织来说,由于外部环境以及内部操纵的不一致,使得知识管理在广泛实行的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的困境。因此,在对知识管理进行广泛实行的时候,就要求组织成员能够明确了解到创新环境的需求,深入了解哲学,依据哲学就可以将一些繁杂的问题进一步理清。

2.强调创新价值与核心能力的建立

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管理应该逐渐向着强调创新价值和核心能力建设的方向发展。在知识经济前提下,注重对价值实施创造,将能力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充分的体现出组织的价值,根据相应的结果来判定个人的价值。相关的文献中也指出了人力资源所具有的激励特征就是使得能力产生的关键,就本质上来说,能力与资源价值都是不可测量的数值。由于能力与资源价值均具有不可测量性,那么如果一个公司要凸显其能力,将能力作为公司发展的基础,那么针对公司所具有的能力进行提升,大力支持资源的转换,就可以使得组织中存在的一些本质上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使得人力资源核心可以与人力单位产量保持一致,并且使得组织更加具有创新性。组织将能力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在发展的过程中,其会重点强调技术的应用以及问题的解决。所以,只有充分的发挥出组织的能力,有效的实施创新,并重视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负面问题,就能够使得组织实现高效的发展。

3.确立中阶主管的组织地位

知识管理所强调的主观精神就是创新精神,所以,在相关的组织中,需要对创新管理的职能进行切实有效的落实,使得中介管理人员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其管理的职能。而知识管理的这一发展趋势则有效的证明了知识管理融合哲学的重要性,在对组织理论结构进行强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进行反省工作,确保中阶主管组织所占的地位。知识管理重视创新价值的体现,而推动创新得以开展的主要动力就来源于知识漩涡。在组织中,知识管理主要是靠中阶管理者进行管理。就相关的人员所提出的观点可以充分的了解到,中阶管理方式相较于过去的管理模式来说,主要采用的管理方式就是自上而下的管理以及自下而上的管理。

三、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

1.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了国际探讨的主要问题。在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下,企业的发展也逐渐的实现全球化的发展。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组织结构都实现了有效的转变,而就以人力资源管理来进行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策略,同时也需要依据不同的员工自身特色和文化差异来进行管理方案的构建。就以微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在个人管理的基础上发展得来的,其主要构建于对组织层次之上。组织层次的界定,可以被看做是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观构架。由此就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中,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相较于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其所占的地位逐渐提高,并渐渐的发展为主流趋势。而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就是更好的凸显经济价值和创新价值,使得人力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得国家的文化可以得到最大化的认可。

2.对于多元化管理的反思

在弱势群体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的情况下,弱势群体保护的念头也逐渐的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就衍生出了多元化管理。这种多元化管理是以弱势群体保护为原则。到今天,都原发的发展潜能则需要进一步的由政府相关部门来进行挖掘,并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来对弱势群体实施保护。在多元化管理的理念下,人力资源管理多元化可以被理解为:在工作多元化的基础上,有效的对组织进行转变。通常来说,以大的层面来说,多元化主要是通过中下阶层来进行体现。而就小层面来讲,多元化则多体现于少数群体以及种族阶层中。上级对下级有着一定的管理落差,多元化管理使得女性群体与少数群体在管理上不具备突出性。多元化管理中,以弱势群体为主导,而其所造成的优点一方面帮助组织厘清、保护、探究与转变价值和实务,并且促进组织绩效;另一方面则培育帮助增进公共利益。

3.管理哲学与人文精神反思

目前与知识经济相关的若干科技业,大都以代工(oem)为主,若无法研发、创新,则我国的知识经济依旧依附在美国的价值底下,代工是无奈甚至是长期科技发展的麻药,专利数量是假象而非科技实力,较之加州硅谷的技术高门坎进入障碍与创新能力,目前仍居劣势,发展若要稳固与持续,恐怕仍须回归对高等教育的重视;而学术研究伦理的建立亦为根本之道,扭转社会风气与提升研究水平,知识分子将任重而道远!犹有甚者,网络上的活动一旦普及,并成为人类的生活方式后,新经济与新社会也随之成形;但生活的考验与人文的变迁才开始运作,统合趋势与人文抗争并存的辩证逻辑,将是新社会演进的路径。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社会经济价值得以最大限度的凸显,该经济模式主要是建立在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在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前提条件下,知识管理更加强调追寻,更加注重创新,而人力资源管理也更加注重对竞争模式的创建,实现思维的无国界交流,就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来分析,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向着人文精神转变,是人类生存本质的深思。

参考文献:

[1]孟宪平.以人为本:改革的思维取向和价值选择[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2]吕福新.新经济时代对企业家的挑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06).

[3]彭雅.论新经济时代中国企业价值观的变革[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01).

[4](德)迈诺尔夫?迪尔克斯(meinolfDierkes)等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知识与信息课题组译.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年本刊总目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12).

[6]潘连乡,叶传财,韦凯华.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J].企业经济,2013(02)

本科经济毕业论文范文二:经济管理教学改革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管理型人才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由于运用专业的经济管理知识来管理企业,可以大大地减少企业项目投资的盲目性,因此经济管理人才也日益受到企业的热捧。高校作为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了培养出更多理论知识基础深厚和专业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必须提高实际的教学质量,采取创新性的改革策略。文章简要介绍了高校经济管理教学的主要特点,具体指出了高校经济管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经济管理教学改革所采取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经济管理教学;特点;存在问题;改革策略

济管理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当前市场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与理论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因此对高校经济管理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针对目前高校经济管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策略以真正提高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够真正培养出符合经济时展需要,具有丰富的经济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综合性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

一、高校教育特点以及经济管理教学的特点

高校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社会所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务,高校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高低。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培养目的就是培养出具备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高校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本科教育与传统的高中教育具有明显的差别,高中教育注重基础性知识教学,教学课时和教学科目都比较固定;本科教育的教学课程数量居多但学习时间较少,学习内容更加宽泛和灵活,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第二,高中教育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应试能力考核,而本科教育则更加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经济管理教学的特点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针对性。经济管理教学既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的经济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要求,拟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且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能够结合具体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能够对比所学的经济原理,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参与性。高校的经济管理教学特别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注重整体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一定要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教师将自己搜集到的材料和观点加以分析,在相互的讨论过程中开拓创新思维能力。最后,实践性。经济管理教学旨在培养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专业性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验操作,同时也特别注重学生在毕业后对经济管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学生管理经验的积累。

二、高校经济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管理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其重要性在实际的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会进行处理。但是目前高校的经济管理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手段单一。高校目前的经济管理教学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影响,存在课程教学理念滞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会采取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往往由于过分放大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导地位,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很容易降低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学习兴趣。很多经济管理的任课教师对学科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够科学,过于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讲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容易忽略学生自身的实际特点,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比较少,从而导致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欠佳。

2.教学硬件设施不足,实践基地缺乏。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科应用性比较强,对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配套教学硬件设施和实践基地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是由于受到教育经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硬件设施配备和实践基地建设严重不足。在经济管理课程上需要针对教学案例播放某些视频,但是由于学校没有配备专业的多媒体设备而导致学生无法更加直观和形象地了解到教学内容。此外,很多高校仍然存在着教育实践基地发展滞后的问题。由于学生会在经济管理的实际课堂中学到如市场营销、生产运作以及经济管理等理论知识,但是如果没有在实践中真正地加以演练,那么学生就很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导致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由于学生实习的地点多为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贸易公司、物流公司等经济相关单位,而专业所涉及的岗位也包含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比较核心的部门,因此多半不愿接收在校大学生的实习,因此学校硬件设施不足和实践基地缺乏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3.实践性教学程度重视不足。很多高校由于受到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教育经费不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上还没有对实践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高校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实践性教学长期得不到重视。首先,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一种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注重让学生收获较多的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学上的很多实践课程都停留在了形式的层面上,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其次,高校经济管理教学主要采用的是理论加上实践举例的方式,缺乏一些实践环节的安排,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经济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如果不经过实践平台上的操作练习,是根本无法累积到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和实战经验的,如果学生不能够自己操作所学的理论知识,那么一旦学生遇到了实际问题就会出现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最后,经济管理所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宽泛,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行业领域相关知识非常多,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却过多地关注了书本教材上一般性的知识介绍,而对实际前沿的实践理论脉络无法从整体上清晰地把握,因此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

三、高校经济管理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

针对目前高校经济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结合经济管理专业教育本身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教学改革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

1.优化课程结构,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要想提高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将实际的课程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将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建立起来。首先,一定要对整个经济管理专业进行合理化的归类和划分,准确定位经济管理的专业特点,包括其实践环节的具体内容安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安排,建立一套科学而完善的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对经济管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其次,要高度重视实践教育的意义并能够充分发挥出实践教学的优势,真正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充分地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分阶段性地开展教学,并灵活而及时地进行教学时间上的安排和调整,突出环节中的重点。最后,课程本身要有一套科学而完整的考核标准,教师要能够从学生的考核成绩中及时了解到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程度和真实的评估情况,以便日后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

2.利用多种形式加强经济管理的实践教学。由于受到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经济管理的实践教学环节长期得不到重视,而实践环节对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利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首先,可以利用模拟教学的形式,如运用eRp沙盘模拟形式开展经济项目管理的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有机会运用到所学的知识。其次,安排学生到社会企业的实习,制定系统的实习指导方案,包括常见问题解决办法等。还可以鼓励广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经济管理的真实理解,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建立多种模式并用的实践教育平台,鼓励学生运用自身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推进创业实践。通过高校、政府以及企业等三方面的协调管理,搭建完善的创业平台,可以引进风险投资基金,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创业的资金问题。最后,还可以依托于一些课外科技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创业综合技能,利用一些如竞赛等渠道有效地提高实践效果,如创业沙龙、创业论坛、创业培训班、创业研讨会、创业俱乐部等,还可以结合经济管理专业的具体特点,举办一些挑战赛,如电子商务大赛、商务公关大赛、商务谈判大赛、物流设计大赛、股市期货模拟大赛等,让学生在实际的操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3.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相较一些如土木工程、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性比较突出的专业而言,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性不是很强,但是其实际的覆盖范围相对比较广泛,毕业生在毕业后的择业方向更是多样,因此对学生知识面的宽度和广度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在实际的经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并且要注重整个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全面,要适当地进行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方法的介绍,要让学生能够脱离书本上的纯理论知识,多了解一些社会企业经济管理方面的背景知识。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特别是要结合当前最新的发展形势,介绍一些经济管理理论的新情况,如增加一些对大型复杂项目管理理论的讲解,最好是能够借助一些真实性的案例,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管理性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加快市场经济发展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广泛从事于财政、税收、金融、贸易等经济部门,也会有很多人在大中小企业担任经济相关的管理工作,因而其在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高校经济管理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某些不足的地方,因此需要在相关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改革性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实际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平.经济管理教学改革相关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180

[2]欧阳胜.基于微信的电子商务教学实践论[J].信息化建设,2015,05:75-76

[3]刘芳.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教学改革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0:187-188

[4]欧阳胜.高校电子商务在线教学设计的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10:377-378

[5]林云华.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4,09:108-110

会展经济与管理实践篇5

(一)教学内容不科学在我国,公共管理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在各高校普遍设立。其由于设立时间短、教学经验缺乏,该专业开设的很多课程和教学内容都是直接从西方引进的。然而,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理论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公共管理环境。此外,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不同,并且各有特色,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定位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各种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应该强调地方特色。并且,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这就需要公共管理教学内容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部门改革的需要,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然而,纵览我国各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案,部分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非常陈旧并缺乏科学性。过多地引用借鉴西方理论和知识,缺乏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因而不利于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运用于解决地方公共管理中的各种复杂的实践问题。如果从学科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一门学科或专业在设立之初强调通过引入和借鉴建立专业的基本框架是非常必要的,但当一个学科或专业已经建立和发展起来之后,就必须对教学内容、开设课程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

(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公共管理是一个应用型的学科和专业,它应该以培养公共部门的管理人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共管理人才最重要的能力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在各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表面上都设置一定的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培养环节,但大都存在学分偏低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各高校普遍未能有效地开设出相关课程。在实践中,更是存在将各种见习、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虚化的情况。以专业实习为例,几乎全部高校将专业实习放在第7和第8学期,大多数学生都将这个时间用于考研和求职,学校也对这种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实际上这个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从整个培养环节来看,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理论空泛而不精湛,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思维缺乏。

二、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体系、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组合。在这些要素的组合中,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地位,是其他要素的基础、依据和指南,教学内容与体系、教学过程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实施和展开。对地方高校而言,培养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管理人才,需要多方努力,首要的就是科学合理地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只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正确,其他的教学要素才能得到合理展开。

(一)扬长避短,形成特色地方高校不同于部属院校等研究型大学,也不同于高职高专院校。因此,地方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也应该不同。既不能单纯培养学术型科研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又不能培养只具备单纯技能而不懂理论的技能型人才,而是要培养既有较深厚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熟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地方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办学优势,形成自身的建设重点与办学特色。广西师范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学科门类虽然比较齐全,办学层次也基本上涵盖专科、本科及研究生,但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所获支持有限,师资力量和办学能力较其他重点大学相去甚远。因此,要以“地方性”为主线,扬长避短,形成特色。

(二)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方高校培养人才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西师范学院作为地方高校,主要立足于地方,人才培养以服务广西尤其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因此,需要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对人才培养进行规划定位。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合作交流的前沿和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战略支点,并将日渐成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中国西南与中南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以及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海上国际大通道,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意义尤其重大。广西师范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熟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具有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外语尤其是东盟国家语言的读写和听说交流能力,了解世界尤其是东南亚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等作为基本的要求。只有达到这样要求的公共管理人才,才能胜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有能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并重如前所述,由于特殊的专业特色,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注重理论基础、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并重的培养思路。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公共管理理论等现代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要具备政策分析与研究、社会调查等实践技能,还要掌握政府等公共机构的日常运作等方面知识,能独挡一面,处理各种公共事务。此外,在现代社会,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公共管理的对象和方法等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如何立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面向中国—东盟自贸区,培养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兼具、特色与优势齐备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是项目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课题组一直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地方高校,我们没有一味照搬重点高校的做法,而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人才培养定位,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形成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准确地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校培养人才必须以满足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西师范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适应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为广西尤其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培养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员,结合国家提出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广西师范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

(二)以实际应用为重点,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从广西师范学院培养学生的实际来看,其目的主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出路大体有两类,一是通过考研继续深造,二是直接就业,考公务员进入政府部门或者是去企业工作。从多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考研比例非常低,很多人认为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最对口的应该是公务员。事实上,公务员招考直接对应公共管理专业的岗位并不多,直接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的比重最大,这部分人对实践动手能力的需求非常明显。因此,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向,让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掌握各种实践技能非常重要。在项目实施前,广西师范学院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普遍侧重知识灌输,理论讲授的内容占了很高比例,实操培训较少,创新思维培养相当缺乏。因此,在保证学生理论素养不降低的同时,要不断强调增加实操性和创新思维培养课程的内容。构建了“1.5+2.5”和“3+0.5+0.5”的教学模式。所谓“1.5+2.5”模式,即学生前3个学期(1.5)主要修基础课,构建学生的厚实基础,强化理论素养,后5个学期(2.5)则通过设置几个方向,由学生根据兴起爱好自主选择方向修课,课程模块相当灵活。“3+0.5+0.5”模式则依托广特的地理位置,通过与东盟各国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学生前面3年在国内学习,1个学期(0.5年)去东盟国家学习,掌握东盟国家的相关知识,1个学期(0.5年)进行毕业实习,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通过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在基础课模块完成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后,在选修课模块则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不同的模块课程。其一,限选课模块,设置公共政策分析、管理文秘、地方政府管理、公务员制度、西方公共管理思想史、电子政务、非营利组织管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社会保障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课程。其二,城市管理模块,设置城市管理学、城市物业管理、社区管理学、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土地管理、城市旅游规划等课程。其三,劳动与社会保障模块,设置税收理论与实践、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经济学、经济法、社会学课程。其四,专业技能模块,设置越南语、泰语、商务英语、公共关系学、政务礼仪、公文写作等课程。

会展经济与管理实践篇6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阶段,国家正在重点进行传统农业的改造,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时期,形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刻。而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

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

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当前我国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和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但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还不能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相匹配,如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体系未与农业现代化相调整。在各个大中院校中,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农业经济管理缺乏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类似,技能特长与现代农业发展和需求相距较大。

(二)轻实践重理论

另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中还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教育理念,最明显的就是农业试验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的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难落实,如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等难以有效落实。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设置中毕业实习一般设置在最后一期,学生忙于择业求职,导致实习内容流于形式,实习论文缺乏实地调查,实习报告参差不齐,缺乏严谨、规范的实践教学和实习监督,造成学生难以掌握农业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无法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农业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竞争力不强

在农业的大中院校培养出的农业经管类毕业生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自身缺乏爱农、兴农和强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学生家长对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力,更使得他们不愿意从事涉农领域。在学校方面,缺乏对学生进行引导正确的就业和从业观念,也使得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就业率在各专业的排名靠后,就业率低下和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反过来也影响了招生质量,形成了农业专业招生和毕业的恶性循环。

三、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农业的大中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所处区域优势,并结合社会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期望,突出高校的自身农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如浙江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重点是培养熟悉食品国际商务流程、具有全球视野、食品企业运作管理的高级涉农商务人才。除了学校角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还要专业层面和专业内容两个方面的创新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在农业专业层面上制定针对传统农业、新兴农业、农业应用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农业专业内容上制定各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农业经济管理的课程体系、内容设计和培养方案都要适应农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要求。在学校、专业、课程这三个层次的农业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辅相成,无论哪个层面,都能够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仅掌握社会、人文、农村经济、农业管理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够运用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解决和发现农业问题,独到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去服务和建设“三农”,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农业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中,要从整体上对农业经理管理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优化。坚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用化、综合化、精简化、多样化,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整。一是注重农业科技与生物技术、经济管理的有机结合,注重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将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渗透到农业课程中;二是合理安排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农业公共课程的比例,在扩大学生农业专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也要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和脱节的情况;三是加强农业经管类的核心课程建设,不断凝练和更新农业课程内容,增设能够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精简教学内容,在核心课程上增加学分占比。

(三)完善教学方法

大学生最佳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是第一学年,而不是像很多大中院校第二学年或者第三学年学生自行选择专业的方向,因此应尽早为学生创造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在第一学年的下学期就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如农业经营与管理,农村发展与管理、农村经济产业化等农业经管类的专业方向,并整合专业课程体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是根据学生自身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特点,适当增加案例、分组讨论,改变单一的教授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分组讨论中形成师生互动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意识。二是,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并加强与农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高实习基地的质量,增加学生实践调研的机会,将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农业经管类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理论应用实践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是创新开展“班村共建”模式的第二课堂,农业经管专业的学生与基层组织的村级对接,学生科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推广农业技术、扩展农村产品销售、筹建农村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逐步使得学生爱农、并愿意扎根农村,培养强农意识的有效途径,也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得他们发挥一技之长,在农村事务中也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可适时开展农业科技的学术竞赛,通过对农业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报告、创业设计大赛、农业管理论文比赛、农业技术科研立项等活动,在实践和竞赛活动中强化农业理论知识和合作意识,发挥学生高效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张永康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郊翔宇,崔宁波,庞金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m].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

会展经济与管理实践篇7

一、北部湾地区经济管理类“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与优势

(一)培养经济管理类“双创”型人才是北部湾地区发展的客观需要

北部湾经济区作为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将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每年“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贸易与投资峰会)的举办,对北部湾经济区来说商机无限,它需要一大批具备经济管理基础、拥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提出,至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要成为集人事制度改革试验区、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于一体的区域性国际人才新高地,经济管理类“双创”型人才迫切需要。北部湾经济区高校应审时度势,加快经济管理类“双创”型人才培养,以对接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人才需求。

(二)培养经济管理类“双创”型人才具有教学基础资源保障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同,“双创”型大学生与传统就业型大学生的培养在教学资源保障上往往有差异化的要求。一般来说,这种要求的差异化越大,专业传统就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双创”型培养模式转变的难度就越大[2]。与其他专业相比,经济管理类“双创”型大学生与传统就业型大学生在教学资源保障方面有较大的耦合度。一方面是专业课程的耦合度高,大学生创业一般选择中小企业为起步,需要市场、财务、经营等经济管理类知识,这些知识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均为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核心基础性知识,而在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双创”型人才则耦合度较低;另一方面是实践实训的耦合度高,经济管理类专业作为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群),北部湾经济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很重视实践实训教学,教学的实践实训导向突出,如钦州学院构建有自治区级国际型物流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以及钦州港口集团等十几个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实训教学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双创”型大学生开拓实践视野、创新思维模式、提升创业素质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经济管理类“双创”型人才个人发展前景广阔

“风生水起新一极,群贤毕至北部湾。”经济管理类“双创”型人才在北部湾经济区进行创业具有较丰厚的预期效益。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的凸显,北部湾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广西各产业调整与振兴的推进,对外贸易、物流产业等行业市场巨大,存在诸多潜在赢利点,创业定位选择相对容易;另外,大学生创业需要一定的初创资金,初创资金也往往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门槛”,非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较难逾越,而经济管理类“双创”型人才可以“用智力换资本”,充分利用自身所学经济管理类知识储备,创建管理型企业①,大大降低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创业的资本“门槛”,提升了其创业可行性。

二、北部湾地区经济管理类“双创”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一)转变教育理念,实现“双创”一体化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注重的是对人的全面发展,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基本要求,是一种普及性教育。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形成初步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基本技能的教育活动,注重于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目标取向基本一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互通性,教学功能和作用也基本相同。同时,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都作用于同一培养对象,是以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构建培养对象更为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更重要的是,创新与创业之间存在内在必然联系,使得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也具有内在联系的必然性[3]。所以,基于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管理类“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应实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一体化。

(二)重构培养目标,明确“双创”型人才目标导向

“双创”型人才的目标特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双创”型人才的一般特征。“双创”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较完备的知识结构;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再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具有较强的“双创”意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独到的思维方式,善于判断和把握商机;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实践、实施和拓展能力;具有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核心竞争力[4];二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行业特征。经济管理是人们在各类各种经济活动中,对人、财、物、信息及技术等各种要素资源进行合理组织和有效调配,以达到经济活动的有效运行和有效产出,既涉及管人、管事,又涉及管财、管物。所以,基于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管理类“双创”型人才更需要在“懂经营、善管理”的基础上具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的能力,并能捕捉商机实现创新成果的潜在价值。

(三)创新培养模式,构建“双创”型人才培养机制

经济管理类“双创”型人才需要广博的知识面、复合的经济管理类知识和敏锐的创新意识、扎实的创业实践能力,因此,需要有一种能根据个性、爱好激发学习兴趣、近距离或零距离接触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培养方式。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以及学生个性差异而产生的对教育需求的不同,积极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机制和自我发展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尝试建立由高校培养与学生自我发展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理论教学、模拟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形势教育与国内外背景教育相结合的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高校、社会在经济管理类“双创”型人才培养中的多元作用。

(四)改进教学方法,完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

培养“双创”型人才离不开改革与创新,面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技术的全面革新。教学方式必须实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向知识传授与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并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转变[5]。首先,注重经济管理类教学内容的超前性、新颖性、实用性,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了解世界最新发展动态。其次,加强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训练,积极推行问题式教学法、探讨式教学法,强化现代经济与管理规范的培训,提升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第三,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一是要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实际存在的经济与管理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二是要广泛运用模拟教学法,运用模拟器或模拟情境使学生在接近现实情况下扮演某个角色,并和其中的人或事产生互动,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以培养学生资讯获得、动作技能和决策等能力;三是普及推广“实战”教学法,在一个真实的商业环境和工作环境中,使学生在现实情况下扮演某个真实的角色,开展业务工作,以达到真实的学习目的,包括课程设计、课程调查、课程实习、课程实践等。

(五)强化实践教育,建立融校内模拟与校外实践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育,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首先,立足能力培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整合、优化,实践环节不断更新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实验教学大纲,创新实验模式。其次,加强以毕业设计(论文)为核心内容的科研训练,明确要求选题紧密结合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企业生产过程等,提高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更新率,保证题目的时代性、新颖性。第三,坚持“引社会进学校”和“推学生出校门”相结合,加强校内模拟实践基地的建设,如在校内设立税务大厅、模拟银行、模拟股市、eRp实验教学平台,使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开展模拟实践教学活动,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开拓校企合作新模式。

(六)拓展第二课堂,建立“双创”型人才培养第二通道

“第二课堂”以其教学组织的灵活性、管理的开放性、资源整合的广泛性、资源配置的自主性等方面凸显它的优势[6],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其目的和效果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双创”意识和思维,提高大学生的“双创”能力。一是开展“‘双创’论坛”活动以激发“双创”意识和冲动,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组织高质量的“‘双创’报告”、“企业家课堂”和“成功校友创业成功报告会”等活动,用专家、教授、企业家丰富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及成功的创业历程,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决心[7];二是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增加学校学术氛围,学校应建立学生调研课题管理制度,加大经费投入,鼓励学生开展社会生产调研、行业企业调研等科研活动,加深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鼓励教师吸收优秀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有重点地扶持学生学术性社团建设,充分利用经济管理类学科优势发展物流协会、营销协会等学术性社团,积极鼓励学生办好学术性学生刊物;三是以“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载体,结合学生的社团活动积极开展创业竞赛、模拟创业实践,集中展示学生的创业成果,科学评价学生的创业能力,积极帮助学生吸引风险投资,适时推出比较成熟的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充分挖掘和开辟校内创业市场,市场化运作社团活动和项目化运作社会实践、大学生勤工助学等活动,作为大学生校内创业的实践载体。

(七)改革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双创”型人才质量评估体系

一是树立科学、全面、客观的考核观,不仅要考核学生对经济管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经济管理类知识的能力和素质,通过考核引导,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能力及心理素质、协作精神等;二是改革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构建以检测能力、素质和创新因素为主体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考试内容与评价标准,减少客观标准试题的比例,加大综合、分析等主观试题的分量,突出对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核,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求新求异;三是确立学生量化综合测评考核办法,将“双创”精神和能力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八)优化师资结构,通过内培外引建立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双创”型师资队伍

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基础在教育,关键是需要有一支具有“双创”型特征的教师队伍。经济管理类“双创”型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健全的人格特征、“双创”型的教育观、完备的经济管理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较强的经济管理艺术[8]。一是实施经济管理类教师“助长”工程,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立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团队;积极开展“双创”教育师资培训,聘请“双创”教育专家开设“双创”师资短训班,传授创业理论、知识、技能及“双创”教育方式、方法;鼓励经济管理类教师到北部湾经济区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经济管理部门、重点行业企业等进行社会实践或挂职锻炼;对一些模拟仿真系统的实践教师,应鼓励其与企业、证券公司、社会中介等联手,从实际工作中提取、研发适合教学要求的模拟仿真系统;对有条件的教师,允许其进行社会兼职或创业实践。二是加大有实践经验人才的引进力度,以快速提升实践实训教学指导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9]。三是加强与企业家的合作,充分吸收、利用社会创业资源,聘请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职业经理、投资专家、管理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授,或不定期地到学校进行演讲、开办讲座,使“双创”型师资队伍多元化。

会展经济与管理实践篇8

[关键词]海洋区域经济;管理专业;法学专业;专业结构优化

[Doi]10.13939/ki.zgsc.2016.51.134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背景

专业是高校与区域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高等教育是否适应社会需求,要通过所设置专业以及所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体现出来。大力发展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专业教育,发挥其专业服务社会的优势,对于提高专业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12月,中共辽宁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建议》提出:推进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和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未来5年辽宁推动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陆海统筹,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在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进一步优化高校专业结构。专业结构优化通过整合资源,对专业发展方向、专业招生人数、生源结构、新专业申报等方面进行调整。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从2001年至2016年,共有70篇论文的题名涉及“区域”和“专业结构”。国内学者对于专业结构跟随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是对于海洋经济视阈下的专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则较为少见。因此,课题通过针对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对于管理类与法律类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优化管理类与法律类专业结构,整合教育资源,调整专业结构。课题的研究对于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适应海洋区域发展的综合能力,提高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优秀管理类与法律类人才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从管理学与法学学科关联度分析。法学和管理学都是与社会各个领域密切相关的两大科学体系,法律与管理都是基于组织目标,使组织更加有序化,因此,管理学和法学学科的关联度较高。

(2)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急需管理类与法学类,跨专业复合型人才。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法务人员、海上执法人员、涉海企业法务人员、涉海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专员都在辽宁省重点企业紧缺人才目录中,这些人才的共同特征有以下几点:①海洋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产生人才需求;②熟悉管理知识;③熟悉法律知识。

(3)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建设也必须与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在专业综合评价中,专业结构是否适应区域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要是衡量专业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社会服务优势、推动我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根据我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优化专业结构。

因此,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结构优化包括三大模块的内容:管理类专业结构优化、法学类专业结构优化以及管理与法学跨专业结构优化。课题针对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对管理类与法律类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优化管理类与法律类专业结构,整合教育资源,调整专业结构。课题的研究对于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适应海洋区域发展的综合能力,为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优秀管理类与法律类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理论层面,课题的研究对区域经济变革与专业结构调整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完善,同时对于专业发展理论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实践层面,课题对于辽宁省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的结构调整实践、提高管理类与法律类专业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促进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结构优化策略

3.1建立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方向优化方案

在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行政管理、法学专业为例,可将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方向进行如下调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置海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与海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法学专业分为海洋行政法专业方向与海洋执法专业方向;行政管理专业分为渔政与渔港监督管理专业方向与海洋行政管理专业方向。

3.2专业招生人数与生源优化策略

根据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对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并结合辽宁省专业综合评价的结果,对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招生人数进行调整,并进一步对生源情况进行调整。此外,对于辽宁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在整合学校资源的基础上,高校申报适应辽宁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新专业,新专业可为管理类与法学类交叉学科。

3.3构建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结构优化的支撑体系

(1)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根据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对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情况,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修订教学大纲。课题体系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集中实践模块。其中海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设置海洋企业战略管理、海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海洋企业员工流动管理等课程;海洋执法专业方向设置海洋行政案件查处、海上犯罪侦查实务、海上治安案件查处、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课程。与此同时,还应包括微课、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等。

(2)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①验教学方面。根据专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可共享实验教学软件,并且根据海洋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配置相应的实验教学软件。

②实践课程方面。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增加海洋与渔业认识实践、渔政与渔港监督管理实务、海洋文化认识实践等实践课程。

③实践基地建设方面。积极拓展涉海企业、事业单位作为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实践基地。

(3)加强教材的建设

根据辽宁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需求,建设管理类与法学类教材,按照专业方向,教材体系可分为海上执法系列、海洋管理系列等。

(4)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符合专业结构优化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具体包括高水平教师的引进方案、教师的校本培训方案,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等。

参考文献:

[1]李春林,丁波,吴彪.产业结构调整与地方院校专业结构优化分析[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6(2):58-61.

[2]钟德仁,国海,郝世棉.基于区域经济视域下安徽省地方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优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152-155.

会展经济与管理实践篇9

2014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联席会议上,主要以《文化经济学》课程改革为核心议题,面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各层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吸收建议,结合课程性质、目标、特点等,从教学优化内容入手,实现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核心课程与支撑课程的科学配置,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的合理结合,师资力量与教学要求的优化匹配,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的恰当融合,提升《文化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转型。

一、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

《文化经济学》课程内容应积极和社会发展对接,目前文化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战略、支柱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高校也已开设十多年,高校办学经验日益丰富,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也进入丰富深刻阶段。文化经济是当代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文化经济学》教学内容需不断完善,契合文化经济的发展现状,体现出时代性、创新性。2014年国务院颁布《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指导意见》后,文化经济化与经济文化化融合趋势日益加强,文化经济学教学内容就应顺势做出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本校的《文化经济学》课程内容要融入陕西本土的文化经济发展情况,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如“曲江模式”;陕文投文化产业融资方式、途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等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下理解文化经济学的丰厚意蕴,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也极大的增强了他们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实现核心课程与支撑课程的合理配置

《文化经济学》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必修课,按照专业特色、专业定位,开设相应的支撑课程,完善学科体系。教师对各门课程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不够明确,教学时尽量往自己熟悉的方向靠,出现惰性的表现。大家都讲熟悉的知识,而不熟悉的很少涉及,暴露出课程教学缺乏创新意识,固步自封。在文化经济学课程内容优化过程中,要协调好该课程和其他支撑课程的交叉内容,要体现出这门课程的合理研究范畴和具体内容。

咸阳师范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方向应该是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和影视产业研究。各高校发展特色不同,本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适宜面面俱到,根据师资力量状况,学校优势,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特色,设置最贴合专业发展的课程。走细分化道路,重视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和影视产业的发展研究。改变课程体系杂乱,核心课程不明确的现状。

三、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的科学结合

《文化经济学》需要加强专业实践课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割裂,远不能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已有应用,但太过浅显。文化经济学是阐述文化产业运营及其规律的学科,课程内容结构中也有一部分是文化产业运营实务,仅仅短暂见习不能替代文化经济学学科需要的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教学是直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创造和创新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是最有效的手段。如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有关的社团活动和社团组织管理,引导学生创意、创新和创造,创建自己的“实验田”。也可尝试组织举办文化产业领域相关的各种竞技比赛,学生通过参赛加强实践锻炼。此外,产学研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应用需要深入化推进。政府要建立协同创新合作激励机制,激励文化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本着互惠互利的目的相互合作。通过地方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地方代表性文化企业沟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高校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协助企业进行文化市场调研,观摩企业文化项目运营,借助企业平台,明确文化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进而确定文化经济学实践课程内容,有方向性地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四、师资力量与教学要求的优化匹配

《文化经济学》课程内容优化要实现师资力量与教学要求的匹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新兴专业,储备的师资力量不足。其二,专业对师资力量有专业要求,比如实践能力、交叉性知识结构能力。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较弱,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结构的教师也较少。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从以下途径提高师资力量。第一,高校教师需提升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在学院协调下,教师通过采用产学研平台,深入文化企业、文化市场,把握文化产业运营规律及其产生的各种现象。同时教师通过为地方政府、企业进行横向课题服务,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不仅均衡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而且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求。第二,年轻师资力量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专业培训,构建丰富的专业知识结构。第三,教师要革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文化产业管理是新兴专业,积极探索“分组研讨+案例教学”、“头脑风暴”、“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会展经济与管理实践篇10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团队建设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新时期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等学校必须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加突出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地位,通过校内外优势教学资源的整合,强化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的作用和效能,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

1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的背景和思路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在高等教育总体上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积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既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现阶段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石油石化行业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学校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发展定位,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并为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产学合作教育以及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实践育人的办学特色。“产学合作、实践育人”已凝练成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2007年学校成为北京地区首个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实验基地。2010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

经济管理学院是学校发展最快、学生人数最多的教学院之一。为了更好地凸现学校实践育人的办学特色和亮点,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和实际效果,学院在整合校内外优势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正式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团队,并明确提出了“一导向一主线二突出三重点三目标”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专业特色建设,并通过教学团队的引领和带动,重点抓好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和产学研合作教育,努力构建科学规范、整体优化且富有校本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建设目标),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学校发展目标),全方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社会需求目标)。

2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的成果和特色

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改革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拓宽实践教学渠道,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初步形成了“重实践、强能力、促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实践教学的质量水平和实际效果有了新的提高。

(1)加强队伍建设,培育形成了实践教学团队的骨干力量。目前,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团队已初步形成了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主讲教师为课程负责人的教学骨干队伍,学历、职称、年龄和知识结构较为合理,是一支职业素质较好、理论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较强,并能够较好胜任实践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团队现有15名主要成员,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高级实验师1人;成员中有博士6人,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教师平均年龄42.3岁,其中40岁以下7人;85%以上教师参与了为企业提供管理或咨询服务的相关工作,3名教师有一年以上的实际管理工作经历,还聘请了5名企业高管参与团队建设工作。此外,团队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开展科技活动或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并及时把最新研究成果以专题报告形式介绍给学生或直接融入课程教学实践。

(2)深化课程改革,初步构建了规范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团队非常重视课程基础建设,已初步建构形成了“一主线二全程三平台四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实施全课程(从基础理论课到专业课,都设计有不同课时的实践教学)、全过程(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实践教学贯穿始终,四年不断线)实践教学设计,努力打造实践教学的通用平台(面向经济管理学院全体学生,如管理仿真、电子商务实习等)、专业平台(面向各个不同专业学生,如基础会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习等)和个性化平台(面向不同学生个体,如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学科竞赛等),实现由基础层(以知识单元为依托的验证性实验)向提高层(以课程为依托的操作性实验)、综合层(以课群为依托的综合性试验)和创新层(以专业为依托或跨专业的创新性实验)的梯次过渡,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水平和实际效果。同时,国际贸易实习、管理仿真实习、审计实习等5门实践类课程被评为校级优质课;《财务管理实务操作》、《审计实务操作》2部实践类教材,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

(3)加强校企联系,探索建立了产学合作教育的新模式。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渠道,学院十分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先后与北京资源集团、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北京用友软件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大兴支行以及泽瑞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建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专业人员的交流合作和实验室、实习基地共建,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管理有效且易于操作的产学合作教育新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一步得到了提升。近年来,我院先后有50多名毕业生与相关合作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总体工作表现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肯定与好评。

(4)整合教学资源,较好发挥了多学科相互融合的互补优势。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团队横跨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涉及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市场营销以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个本科专业,表现出非常强的交叉性、综合性特点。按照“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强化特色”的原则要求,将实践育人的办学理念和特色融入到团队建设各环节的工作中,重点加强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教学,突出专业特色方向建设,并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方式,努力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一线工作,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经济管理专门人才。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科学研究活动,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在2009年全国高校首届电子商务挑战赛中,我院三支参赛队分别获得北京赛区特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在2010年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中国赛区的比赛中,我院代表队获得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营销管理软件暨沙盘模拟大赛中,我院代表队获得了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学生参与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14个项目获校级优秀奖,其中有3项参加了首届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成果展。

(5)完善制度建设,逐渐形成了进取和谐的实践教学工作氛围。为了建立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学工作机制,学院高度重视各项管理制度建设,在学校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经管学院教学工作运行特点,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及工作细则,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和运行监控。同时,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从制度政策、教改立项和经费投入等方面,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支持力度,初步形成了一个普遍重视实践教学、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良好工作氛围,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凸现学校实践育人的办学特色,推动应用型经管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再上一个新台阶。

3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和措施

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团队建设要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要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内涵建设,积极引领实践教学改革方向,逐步构建形成科学规范、整体优化且富有校本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打造一支团结进取、精干高效且能较好适应应用型经管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团队。具体工作内容和主要措施有:

(1)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继续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的原则,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积极鼓励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参加实践教学技能培训;以基层教学组织和实践教学团队为依托,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分期分批选派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使教师在社会服务和管理实践中经受锻炼提高;设立实践教学改革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青年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同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试行柔性用人机制,通过智力引进聘请高水平的企业或行业专业人士参与指导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

(2)继续完善具有校本特色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经济管理实践团队要紧紧围绕学校目标定位和专业特色建设,继续加大对我院现有四个专业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力度,努力打造具有不同功能特点的实践教学通用平台、专业平台和个性化平台,将实践育人的办学理念和特色融入到专业建设各环节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多学科相互融合的互补优势,进一步深化“一主线二全程三平台四层次”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力求在重点课程及关键环节建设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水平和实际效果。

(3)组织编写应用型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系列教材。教材建设是实践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实践教学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一套规范且质量较高的实践教学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重要载体,也是规范教学内容、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之一。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将首先从覆盖面广且具有较好基础的管理仿真实习、电子商务实习、国际贸易实习、基础会计实习、营销实习和eRp软件实习等实践类课程开始,逐步形成适合应用型经管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教材体系。同时,按照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要求,并兼顾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改革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各专业现有的实践类课程教学指导书。

(4)积极推进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潜能。在具体运作方式上,力求实现实践教学与产学研合作教育、学科竞赛以及URt项目的有机结合,尤其要关注对不同专业学生混合编组参与实践教学相关问题的探索和实践,其目的在于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发挥学科专业的交叉互补优势。同时,在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上,更加重视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尝试在总体结构比例控制下引入学生互评机制,并充分考虑产学研合作教育单位相关人员的评价意见。

(5)不断加强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环境和制度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和环境建设是确保实践教学效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进一步完善实验中心的软硬件建设,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深入探索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不断拓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完善实践教学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相关业务流程和工作细则,强化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和运行监控体系。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从制度政策、教改立项和经费投入等方面,继续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师生重视并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全方位提高应用型经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艾训儒.地方普通高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