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32:43

管理科学的发展篇1

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需要应运而生的。总体来说,人类的管理经过本能、经验、科学三个阶段,而当下,正在由科学管理向哲学化进步。

一、从本能管理到科学管理

人类由聚居部族到城邦,最原始的管理,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供参考,主要依靠管理者的“悟性”和个人的地位与魅力。那个时候,大凡优秀一些的管理者通常被视为圣人,他们是“上帝”或者“道”的化身,他们凭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开创了一些初始的管理理念,例如中国的“仁政”。东周“百家争鸣”的时候,诸子开始总结前人的智慧,本能管理已经进入了尾声,开始进入另一个时期——经验管理时期。

当人类积累一定管理经验的时候,借鉴前人经验成为管理智慧的主要来源,在这个阶段,管理者一般都精通历史,从历史中找到管理的得失和方法,《资治通鉴》也就是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但是,经验管理容易厚古薄今,而且经验毕竟是前人的经验,不可直接使用。更让人惋惜的是,中国的经验管理因循色彩和习惯都很浓重,以至于没有朝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

科学管理起源于西方的企业管理,经过工业化的催动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到今天为止,从泰勒到德鲁克,管理科学已经成了一门内容丰富、使用范围广泛的科学。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构成了现代社会管理科学,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推进作用

二、从科学管理向哲学化管理是大势所趋

科学管理思想是不是人类最好的管理理念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从中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的历史都看到这样的局限,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及以往的经济问题,印证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局限甚至失败。

首先,科学止于人性。科学管理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原先所说的科学层面的管理,其实都是单模块的“事”与“物”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上的管理,如物流、财务、营销、生产、甚至人力资源的部分内容。当管理上升到真正的以“人”为本时,科学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其次,科学管理是分专业的,是以相对特定的领域和静止的环境为前提的。科学管理系统,大多是方法和工具,而研究这些具体的方法与工具之间的关系、研究更高层的规律,尤其是现代社会的人和事变化无常,确立组织的根本规律,就需要更高层次的思辨模式了,这就是管理哲学。

当人类管理进入真正的“人本”时期,进入整体思维时期,进入不是对具体表象而是对规律加以研用的状态,就是管理的哲学化开始。管理的哲学化不是否定科学,相反,管理哲学化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的。

那么管理哲学研究什么呢,有人用企业文化来代替,笔者认为这是不全面的。按照中国术语来说,管理哲学的内容起码应包括:立心、立制、立人;其中,立心为本。立心,就是确立企业的基本精神、性格、价值取向、基本思路,包括企业在若干问题上的决策依据,如:稳定与发展,合作与竞争,知与行,个体与团体等。这些问题与企业文化的理念部分有相似的地方,但不是绝对的相等。立制,就是建立企业基本的运行模式与规则,尤其包括企业权利体系,这是企业运行的基础。立人,在企业是培养团队,在个人则是安身、立命、智慧,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管理哲学的生成,首先是以对管理科学从学理与现实运作层面进行深刻的反思,勘定其合理与合法的范围为前提。同时,管理哲学的崛起,内在要求现代管理必须植入文化与科学两个基本因素,达到对文化有新的自觉,对科学也要有新的自觉,从而实现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的综合,并在人的感性与理性,在个体、组织与社会之间探寻管理的新平衡。由此可见,管理哲学对管理科学的内在超越,是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演进的必然。虽然管理哲学的生成步履艰难,但从管理科学向管理哲学的深层转变却具有内在的逻辑必然性和无法抗拒的现实动因。

管理哲学对“以人为本”的深度解读,既使人、人性、人的价值在管理活动中得到落实,也使人在管理中的自我激励、自我创造和自主开发真正得以实现,充分显示了管理哲学以价值理性为逻辑起点的管理思维。由此出发,管理获得了新的“画面”,管理不再仅是采取单一的技术手段,而应是技术、伦理、文化和哲学综合作用的过程,这为真正提升现代管理水平、改进现代管理方法提供了具体的路径。这就打破了管理科学的僵化模式,推动着现代管理从具体操作层面到价值前提与管理理念的更新,使管理的“人化”空间得以充分地成长。管理哲学,以新的价值原则、思维方式和理论逻辑把握“管理”、运用“管理”、推进“管理”,为我们带来了管理理念的革命性变革。

三、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哲学轨迹

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管理丛林”,直至今天的“企业文化”阶段。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1900~1930),是以f·w泰罗、m·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主要把近代自然科学成果引入企业管理,提高效率,但其实质却把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庸。它忽视了人是富有情感、具有主动精神的主体。这个时期,泰罗尽管侧重研究管理技术问题,但他却注意到了科学管理的本质问题。他认为:“科学管理从本质精髓来说,包含某种哲学。”因此,有人把泰罗看成是首先提出管理哲学的管理论者。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1930~1960),是以梅奥、麦格雷戈、马斯洛等为代表的“行为科学”阶段。行为科学的崛起及其广泛应用,心理学展开了对管理科学的实验研究,社会学也开始把管理作为社会群体生活的一个方面来加以研究。此外,美学、伦理学、逻辑学等学科也日益与管理学相结合。在上述诸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管理方法论、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管理逻辑学、管理伦理学等各门分支学科相继发展起来。管理的研究方法也就由“古典管理”阶段的自然科学数量方法转向理论研究的哲学思辨方法,以探求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意义和人文倾向。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三阶段(1960~1980),是以多种管理学派并存为特点的“管理丛林”阶段。这个阶段上的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力图从整体上把握管理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使得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哲学色彩大大加深。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四阶段(1980~),就是“企业文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把文化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在当今企业经济活动中,人是最宝贵的财富。许多发达的国家把聚集培养人才看成是整个管理活动生存发展的源泉。这就是说,在现代管理中,重视管理主体的价值,进而形成现代化管理的主导力量和核心,是现代化管理思想哲学倾向的重要方面。

从管理哲学的视角来看,管理决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因为任何管理都不仅仅要满足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应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展开与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由此,任何管理组织、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与管理行为都应该指向这一终极目标,并以这一目标的实现状况作为标准来评判、矫正、重建管理组织、管理方式与管理行为。毋庸置疑,就管理科学总的发展趋势而言,管理科学正在经历着由“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化,对管理文化和管理伦理的认识和分析已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而“以人为本”,重视企业发展中人的要素影响,重视组织精神和组织价值理念的培育,把员工素质的提高作为组织绩效提升的重要手段,更成为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四、中国式管理哲学

所谓中国管理哲学,是以“中国管理科学化,管理科学中国化”为宗旨,以集科学、文化、艺术三位一体为特征,用中国传统管理范式“文化管理”来统帅西方管理制度和工具,所形成的行之有效、生生不息的管理哲学。

中国的管理哲学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专制,一个是仁义。前者来自法家,后者来自儒家。汉以后,王霸杂用,成外儒内法。但不管是法家还是儒家,都是针对“人”的管理,更重要的是,都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权意识的提高,中国的管理哲学必将走出一条抑“专制”而兴“仁义”的道路。未来的中国管理哲学体系也不仅仅是传统哲学,更不是专指儒家文化,“文化大融合”是必须的,所以,未来的中国式管理的哲学基础可能是在“中庸”原则下的人文主义、科学主义、民族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神秘主义的统一。中国的管理比西方早得多。西方所谓科学管理,无非几百年历史,无论是霍桑试验还是泰罗制。中国的管理有几千年历史,《孙子兵法》、《论语》中,都有重要的管理思想。我们为中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为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而骄傲。不过中国的管理发明那么早,为什么近代以来管理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那么多呢?“中国有管理哲学,没有管理科学”,什么是管理哲学,什么是管理科学呢?

(一)哲学是理念,科学是实操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典型的理念,即指导思想。没有理念,我们做事就没有方向,不知道价值。但是,仅有理念行不行?当然不行,必须解决实操问题。

如何知己,如何知彼?需要运用大量的科学方法,如:调查、侦查、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沙盘推演等等。这些,需要很多自然科学知识,仅仅依靠社会科学的理念和逻辑,肯定远远不够。

(二)哲学是战略,科学是战术

战略,表现在某一时点的总体布局,某一阶段的综合谋划。在中国的管理哲学中,对战略管理描述很多。如:围魏救赵,这是很好的战略布局。如何去围,派谁去围,什么时间开始围,围的程度如何,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战术动作去完成。这不是几个字的战略目标可以解决的,需要大量的排兵布阵来实现。

其实,今天的科学发展观,同样是哲学问题。这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思想,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则需要解决大量战术层面的问题。

(三)哲学是宏观,科学是微观

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何等的气派。其实,这里说的治,主要是从宏观的哲学思想来讲。治理国家,不要说现代国家,即使在古代,仅有哲学思想也远远不够。国家需要组织、法律、管理、技术;需要物质生产、精神建设、文化事业;等等。

这里讲的管理哲学,也是经过实践检验属于科学的范畴。而管理科学特指西方近代产生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给了我们组织、制度、管理、流程、分析、控制等手段。这些,发源于西方伴随工业革命产生和发展。中国历史上,没有真正的工业革命时期。所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定性多、定量少;行为方式,满足差不多,不追求精细化;表达方式,纵论天下多,具体分析少。

中国改革开放这30多年以来,才真正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开始了科学管理的发展。打开窗户看一看,日本人的精细、德国人的严谨,都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要用几十年时间,完成西方人几百年的科学管理历程,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管理科学的发展篇2

   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是影响管理会计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安东尼(anthony)对管理会计发展的评论进一步指出:衡量任何管理会计思想的尺度是企业管理者对这一思想的应用。管理会计是对优秀管理实践的吸收、提炼、改进与传播。

   一、管理会计的萌芽阶段

   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导致了工厂制度的出现,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生产过程。为了适应企业价格决策和业绩评价的需要,产生了作为管理会计萌芽的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形成的历史源流正是来自于成本控制思想及其相关理论的产生,以及早期成本控制行为的发生。当人们的思想、行为开始由成本计量、记录方面转向成本控制方面的时候,管理会计创立便处于萌芽阶段。

   20世纪初期,美国人在其得天独厚的经济环境与科技环境的影响之下,率先在成本控制方面寻找到拓宽会计参与公司管理的通道。紧接着,通过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发达国家中的会计师与工程师的共同努力,终于在20世纪会计的发展中出现一个新的突破一管理会计产生,一门在20世纪与财务会计并驾齐驱发展的新兴分支学科管理会计建立起来了。

   之后,管理理论的迅速发展,大大丰富了会计科学中专门用于内部管理部分的理论和方法,使得管理会计的内容逐步丰富、完善起来。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框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执行性会计阶段和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前者是以经营决策方案经济效益的分析评价为核心;后者是以责任会计为其核心,着重于对经营活动的进程和效果进行评价与控制。

   二、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

   在西方,这一阶段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为基础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继发表的“计件工资”及“车间管理”着作之后,泰罗于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一书,开创了企业管理上的一个新纪元。书中对标准化管理制度的确定,为“标准成本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及理论基础。随后,“标准成本控制”与“预算控制”制度、理论及其“差异分析”方法的产生,便为管理会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从1885年美国军械师亨利。梅特卡夫的《制造成本》、1887年英国电气工程师埃米尔。加克与会计师m.费尔斯合着的《工厂账目》,到1911年e.韦伯纳的《工厂成本》这些书主要讲的还是产品成本计算问题,但其中已开始涉及到一些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书在一定程度上已由单纯的讲成本核算向兼顾论及成本管理问题过渡。1880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成立,它的成员诸如泰罗、埃默森等工程师开始超出工艺技术范围研究产品成本问题。尤其是在1886年工程师H.R.汤在协会的年会上发表题为《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的论文之后,工程师便更加注重从解决产品成本问题着手研究公司经济效果问题,正是围绕着这方面的问题而展开的深入研究,促使美国的科学管理运动处于酝酿之中。

   科学管理运动为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契机,泰罗(Fredericktaylor)等工程师以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为目的,进行了工作分析和时间、动作研究,建立起特定单位产出所需的人工和材料的科学标准,开创了将间接制造费分配给产品成本的实务,并形成了费用预算、标准成本法和差异分析为主的,具有科学管理特性的会计管理技术方法。泰罗科学管理学说的核心是要求企业把生产经营中一切可以避免的损失和浪费尽可能缩减到最低限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它在管理上要求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度”。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度”当时在会计上主要是通过科学的制定“标准成本”,严格的执行“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来体现,这是会计为配合泰罗制的广泛实施,在计算和监督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特别是它把严密的事先计算引进到会计体系中来,实行事先计算、事中控制与事后分析相结合,可以看作是管理会计乃至整个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7契机,也为会计直接服务于企业管理开创了一条新路。

   三、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

   战后时期的资本主义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使得生产力发展十分迅速,资本主义企业也进一步集中,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经营日趋复杂,企业外部的市场情况瞬息万变,竞争更加激烈。这些新的条件和环境,对企业管理相应提出了新的要来。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着眼于对生产进程进行科学管理,把重点放在对生产过程的个别环节、个别方面的高度标准化,为尽可能提高生产和效率提供条件,但对企业管理的全局、企业与外部的关系则很少考虑。而且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不把人当作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人,而是把人当作机器的努力(附属品),强调管得严,才能提高效率。这使得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无法适应战后资本主义新的条件与环境。

   以泰罗制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标准成本系统,虽可视为管理会计的一个起点,并成为至今流行的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是以服务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为核心的,这与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现代管理会计仍有区分,现代管理会计是一种全局性的、以服务于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会计,即以“决策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并把决策会计放在首位的决策性管理会计。

   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决策性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的作用,其中,赫伯特。西蒙(Herberta.Simon)的管理决策理论对决策性管理会计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西蒙在管理学方面所研究的主要是生产者的行为,特别是当代公司中的组织基础和心理依据。西蒙的公司行为理论对微观经济学中简单追求利润最大化假设的经济人模型提出挑战,强调7大公司中复杂的内部结构,其目标和子目标的多重性,提出了理性人——具有“有限理性”的人——即基于“令人满意”而不是“最优”方案决策模型。他借助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决策过程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概括出了他的决策过程理论。在西蒙提出的决策模型中,其目标函数以效用函数取代价值函数,可以适应目标多样化的要求,非物质因素(精神因素)也可用“效用”的形式表现;在决策方法上,以满意性准则取代原来奉行的最优化准则,即企业中的各级决策人,从“主观的理性”出发,在决策中寻求的是他们自己认为“满意的解”,而不是从“客观的理性”出发所要来的“最优解”。把决策人看作是“寻求满意的人”,而不是寻求“最优的人”,在决策中会更加符合或接近客观实践。管理会计由此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发展、提高,决策目标从单一向多样化转变,决策方法从最优准则向满意性准则转变。企业管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解成不同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从总体上来说目标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发生矛盾,这就要求必须把企业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只有整体的目标才是系统的最高目标,只有整体最佳才是最优的管理对策。管理会计必须根据上述要求,树立整体观念,从整体上去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管理活动。整体观念的树立,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协调运作,增强内部组织间的目标一致,减少内部职能失调。为此,管理会计的控制不能仅仅停留于对结果的分析,而要通过对过程的控制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和企业整体目标相联系,为寻求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服务。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中,而许多决策都要利用成本数据,人们开始认识到成本数据的收集与分配应根据决策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一种对所有决策都适用的成本分配方法。为了进行科学的决策分析,必须采用不同于对外报告所使用的方法来收集和计算成本数据,以供内部管理使用,于是,变动成本法就应运而生,并成为现代管理会计中规划和控制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

   四、现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战略管理会计阶段

管理科学的发展篇3

关键词: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中国企业建议

泰勒作为一名钢铁公司的总工程师,长期观察工人工作的时间、动作,发现工人在工作的时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做一些不必要的工作,于是他试图创造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力图改进管理,提高效率。因此,可以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诞生是人类管理学科的一次质的飞跃,对西方各国的工业生产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使生产力有了空前的发展。其原理的很多方面在对于管理并不完善的中国企业来说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浅析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理论

1.科学的工作方法与工具

科学管理原理是来源于实践的,它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工人工作的情况,发现工人在工作中出现的“磨洋工”现象的原因。泰勒对工人工作的时间、动作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制定出科学的工作方法,并完善了工作所使用的工具,然后使以后的工作方法和使用的工具都形成标准化,这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2.科学的挑选工人

将最适合的工人放在合适的工作岗位,由以前的工人挑选工作变为现在的工作挑选工人,做到人尽其才,进行适当的培训,使工人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3.将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泰勒的管理体制中出现了传统生产活动中没有的管理人员、事件测评人员、教师、任务管理人员等,他们和工人互相沟通来共同分担工作责任,促进生产的发展。这样就解决了工人承担过多责任的问题。

4.将于工人之间的监督关系转变为协作关系

泰勒认为雇主和员工的利益是一致的,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雇主与员工之间对立关系持否定态度,科学的管理是要确保雇主和工人事业的高度繁荣,应该是雇主与工人之间的关系变成相互协作的伙伴关系,这样的劳资双方关系的改进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5.注重激励对工人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泰勒发现,如果说一次酬金要等到一个多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发到工人手中,那么没有人会保持工作的积极性,他指出,要有效激励工人的积极性,就必须在工作完成之后及时进行激励。而且他认为激励的手段可以多样化,福利和晋升等都可以作为激励的一方面。

二、科学管理对我国企业发展的意义

1.推进生产流程的科学化和标准化

科学的、标准的生产流程是产品质量的最有力保障,这正是科学管理的核心思想之一。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在追求企业数量的同时更需要追求企业的质量,创造出世界名牌,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毕业借助科学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全面推进生产流畅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2.有效的员工培训

泰勒在100年前就提出了需要对工人进行科学的培训,这种思想在西方企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然而在中国的企业里,员工的培训工作做得仍然很不到位,企业在培训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即便是将培训列入企业日常工作中去的部分企业,其培训的效果也让人难以恭维,这样就是我们的企业缺少与西方大企业竞争的实力。

3.丰富多样的激励手段

泰勒提出的差别计件工资实际上就是一种激励,在我国的一些成功的企业,激励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就整体来看,我国企业的激励状况却不容乐观,具体存在以下几点缺陷:一是,激励手段单一;二是,激励的资金落实时间过长,泰勒在100年前就提出激励的及时性,而在许多中国企业现在仍然难以实现;三是,激励的不恰当性,要在合适的时间给予合适的对象和适合的激励,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只有正确执行企业的激励,才会最大程度地缓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劳资矛盾。

4.将合适的人放到适合的岗位上

泰勒提出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应分离,在100年之后的今天,这个思想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在企业的内部要有明确的分工,不能让生产技术专业的人员去管理公司的财务,同样也不能让人力资源专业的人员去知道产品的生产。然而缺乏明确的分工这一点在当下的中国企业仍然屡见不鲜,比如,对于矿山类企业来讲,给企业创造利润的单位就是采矿单位,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要想晋升高管层就一定要在采矿单位工作过,这就出现了采矿专业的人才去管理财务和人力这样的不合理情况。这就要求我国企业要有明确的分工,将合适的人才放到适合的岗位。

参考文献:

[1]泰罗著,蔡国上译.科学管理原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

[2][美]彼得・w・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周三多,陈传明,鲁明鸿.《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管理科学的发展篇4

关键词:管理学;学科属性;范式纷争

一、管理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管理思想的出现是管理实践的产物。管理作为一种职能是奴隶制兴起的直接产物(肯尼迪·克洛克,2002)。较高一级的管理产生于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小詹姆斯·h·唐纳利,1982)。古罗马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利用等级原理和委任、授权办法,把罗马城扩展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组织效率很高的罗马帝国(罗珉,2003)。人类管理思想的演进标志着人类从最初的求得生存而产生的自觉意识经过历史的锤炼——成功和失败考验的螺旋式上升,最终成为人类社会前行的灯塔。人类管理思想的提炼大致经历六个过程:管理者的需要、思想价值、时间性、提高和展现(addreja.huczynski,1996)。

把管理思想升华为一门科学,以此构建管理学学科大厦,是由发端于19世纪末现代工厂制度下的“泰罗科学主义”完成的。不同于经济学,管理学从一诞生就陷入到“管理理论的丛林”(哈罗德·孔茨,1961):人们对管理的职能、原理、方法甚至管理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解释。管理学尽管较经济学年轻,在其发展的一百多年里,管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速度远远超出了其他社会学科。从科学管理的确立到人际关系学派发展,从“管理理论的丛林”到“管理理论丛林的再探”,从新人际关系学派的兴盛到新泰罗主义的回归,管理理论丝毫没有走向统一的迹象。早期哈罗德·孔茨把管理学理论概括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及数量学派等六大学派。海因茨·韦里克(1993)继续对管理理论丛林进行分类,随着“丛林”生态结构的变化,形成了11个有代表性的学派。huczynski(1996)按照市场接受度、争论性、独特性、作者声望把管理学派分为马克思·韦伯为代表官位主义学派,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以法约尔、巴纳德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派,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以本尼斯、沙因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以德鲁克、彼特斯为代表的大师理论学派。

二、管理学的学科属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根本要素,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概念(范畴)体系。研究对象是该学科的根本出发点,也代表了该学科的本质属性。研究方法是人们认识对象的方式与方法的学问,它是科学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人们用特定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特定的研究对象,便逐步形成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并借助词语以概念、范畴的形式加以表述。当用来进行理论思维的概念、范畴积累起来,形成认识或解释对象的理论体系之后,便标志着这一门科学走向了成熟。而管理理论的分歧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管理”至少存在三个不同的理解。管理科学主义认为管理就是组织在即定资源约束下如何通过优化配置以实现的目标。人际关系学派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过程学派的视角,认为管理就是从计划到控制的循环过程,即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执行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若干活动。系统学派认为,管理是将多变的客观环境(宏观、中观、微观)视为一个复杂系统,为有效地实现系统目标(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提高效率或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而激活人的智力,优化配置系统中各种资源,并改变资源产出的一系列决策、措施、办法。概括起来,上述认识最根本的分歧点在于管理学的人本主义主张和科学主义主张。也有人认为二者各有侧重分别形成管理学学科和管理科学学科。事实上二者有明显的“鸿沟”,但也不是截然分离的,二者的关系就像并行的两个车轮,在管理学科的发展中,二者永远无法交融,但也永远无法分离。弥合二者的鸿沟的努力一直在进行。这里以席酉民的和谐管理理论为代表。和谐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现实基础在于“理”,形式在“管”,“管”必须从“理”来实现。席酉民提出,管理必须遵循两个原则,用优化思路解决客观科学的一面,用不确定的思路解决主观情感的一面,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互动作用,实现整体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人们对管理的对象或内容也还存在不同意见。管理学很多概念无论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分类方式合标准也不相同。从营运职能看,尽管营运职能的决策过程都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过程,但是它们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正如学者芮明杰批评的那样,把管理限定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错误的,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是有效资源整合的手段和方法,他们本身并不是管理。为了调和矛盾,学者们把上述对象称为广义的管理学研究对象,把管理科学的内容也囊括进去了。狭义的研究对象则限定为管理的过程或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r·波普尔指出,科学方法是由科学目标决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只相对于具体目的才有意义。克莱默(1975)认为,管理思想来自于归纳和演绎推理,它是一个应用于相当广泛的情境的系统化的知识。不少管理实践都是建立在传统方法和理论基础上的,而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泰罗的思想上。

三、管理学的范式纷争

范式(paradigm)理论最初是由库恩(1968)提出的,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共同的信念;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分别回答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问题。当一门学科的知识处在一个范式的指导下时,这门学科就处在“常态科学”(normalscience)时期。在范式的指导下,科学家们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积累知识。但随着研究的进步,必然会出现常态科学的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异例”(anomaly)。当异例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知识危机(crisis)。后者将迫使科学家们去寻求另外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定律、概念、假设、价值、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出现,科学就发生了一场革命(revelution),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形成了。

把管理学理论范式分为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学主义范式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义范式,这种分类方法的突出意义是强调管理学理论范式追求的目标。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者泰罗信奉的哲学,就是“科学理性主义”或“工具理性主义”。他第一个把科学方法运用于管理当中。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成“经济人”,认为追求经济利益是人的理性的主要表现。它强调通过劳资协调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小的付出使劳资双方得到最大的利益。行为主义学派通过霍桑试验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突破,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经济人”的基本假设和从物的因素上转向“社会人”的基本假设和人的因素上。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humanrelationstheory)通过对霍桑效应(hawthorneeffect)的揭示,对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维度作了四个方向的拓展(罗珉,2001):单个行为主体的社会性;人是社会人,工作中的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relations)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首要因素;组织是人们希望实现自导、自治、自我负责和自我实现的场所;群体(group)总是通过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其蕴涵的理论假设是,组织善待员工,员工会改进工作态度,并不断增加满意度和承诺感,这种态度会影响行为,反过来促进组织绩效的改善。如果按照库恩的范式革命学说,在两个范式之间,存在四个阶段:范式ⅰ常态科学异例危机革命范式ⅱ。这里的常态科学是指在范式i指引下积累的知识;异例是指范式i不能解释的新现象;危机是指范式i从根本上受到怀疑;革命是指范式i全面崩溃。人本主义取代科学主义如果是一场革命的化,那么将是一个新的范式的诞生。在无法调和劳资纠纷时,泰罗主义学说出现了异例,但是说泰罗主义出现了危机,是不符合管理思想史实。huczynski指出,人际关系学派从未偏离过泰罗主义的思想范畴。正如梅奥(1924,1925)在对霍桑研究报告的解释中看出:工厂内友好宽松的管理氛围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尽管这种因果关系可能逆转(生产的高效率会使管理气氛宽松),管理者仍然能够看到他期待的东西。人际学派的动机思想强调管理刺激和控制、非正式群体的社会作用力、社会满意度和产量定额等因素的重要性。梅奥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通过咨询和领导技术重建人与社会平衡的新模式。事实上,人际关系学派倡导加强了管理者的中心地位。而管理者的中心主义恰恰是肯尼迪·克洛克认为导致管理终结(managementending)的元凶。因此,割裂不同学派的历史联系性是错误的。正如罗珉(2005)所指出的那样: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从管理学诞生开始,一直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它们都是管理学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都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总结

总而言之,管理思想家们所选择的众多路径、取向或“范式”,是可以兼容、互济的。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相互间应当宽容、共处。对因理论和方法不同而出现的“分歧”,不必急于达成“一律”。管理学研究不断涌现新的“范式”和多种“范式”并存,管理学界出现不同的流派或“学派”,是管理学走出“丛林”的征兆,也是有利于管理理论研究繁盛的好事。

参考文献:

1.肯尼迪·克洛克,琼·戈德史密斯著.王宏伟译.管理的终结.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管理科学的发展篇5

关键词:职业学院;科学发展观;管理创新;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14-03

职业学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一方面通过在规模、条件、设施等“硬件”上扩张,另一方面坚持在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等“软件”上提升,逐步实现了外延发展与内涵提升的结合,职业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在取得的巨大成绩面前,我们要更加清醒地看到:一个阶段(注重规模发展)的任务完成了,下一个阶段(注重内涵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继续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奋发有为、锐意进取、艰苦奋斗、注重改革、加快发展,进一步实现职业学院又好又快向前发展。涉及职业学院发展的问题很多,本文着重从科学发展观和学院管理创新的角度分析管理创新在促进学院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和“管理创新”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学院建设的灵魂。管理创新就是把创新观念融入到学院的管理活动中,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现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科学发展观是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观念,是统筹协调的整体发展思想观念,是以人为本、兼顾多方面利益的全面发展思想观念,管理创新要全面体现这一发展观念。

二、坚持科学发展和管理创新是提升学院形象、促进学院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1.科学的管理是树立学院良好形象的重要前提。树立良好的形象不仅要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更要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这一发展的“利器”来实现。多年来,学院领导班子不断探索,坚持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方式。学院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实际,走出了一条既科学规范又开拓创新的管理之路。学院以教学管理为重点,不断加强和完善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及时发现学院管理中的问题,及时整改提高,不断增强教职员工的质量服务意识,为学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学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2.创新管理观念方法手段是实现学院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时代在变迁,世界在变化,学院在发展。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没有现成答案,没有固定模式,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观念,以改革创新精神去解决。这就需要坚决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束缚,以更高的眼界把握发展要求,形成新的理念。可以借鉴以前积累的成果,在这基础之上创新管理;也可以实行“拿来主义”,用其先进的管理方法。最重要的是把上级精神与学院实际工作相结合,以及解决的具体问题相结合,形成符合本学院特点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方法。深入实际,从具体事物中找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从自身和其他学院的经验教训中反思、总结,找出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不断地开创工作新局面。

3.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依据。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兼顾多方面利益的全面发展思想观念,管理创新要体现这一发展观念。第一,管理创新要立足长远。管理创新要跳出狭隘的“控制”“协调”的“管理”思想,面向未来,树立好经营思想、服务意识,构建国际化教育大环境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蓝图和长、中、短期规划,并具有超前的思想意识,促进学院健康快速的发展。第二,要坚持筹谋协调。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不能只追逐短时期内某一事件或某一学院部门的局部利益,要更加地着眼于长远的整体利益。第三,要面向市场增强服务意识。创新管理要求根据学院自身的价值取向,根据所处时代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律和机制,追求最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立足教学、科研与服务,谋求学院自身最大的经济效益;立足人才培养与科研、服务的统一,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追求最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第四,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教学以教师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建立有效激励制度,尽一切努力为学生成才,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服务;建立科学和民主的管理方式,形成和谐的领导关系、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使教育教学处于良好的运行态势。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准确定位,促进学院各项管理工作上水平

当前,学院在条件建设基本完成后需要乘势而上,着重加强内涵建设,研究进行管理创新,实现学院的再一次跨越。本人认为,一个学院发展的好坏,至关重要的是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关系学院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找准定位、创新方式与加强管理。

1.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把一个组织从现实状态引导到未来理想状态的管理,战略管理的核心是确立与学院自身特点相符合的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这也要求领导者要高瞻远瞩,着眼未来,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转移到对社会需求、组织目标以及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上来,对学院的发展目标、思路不断地进行重新认识、研究,勇于进行探索,大胆进行改革,使学院的组织结构、战略目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最终能够保证学院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2.质量管理。学院在扩大规模和增长人数的同时,不能忽视提高质量,质量管理是现代大学科学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质量管理主要包括科研质量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学院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专门人才,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学院提出的本质要求始终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始终,同时也是社会检验高等职业教育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指标。在21世纪,各国间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各方面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其核心就是人才竞争,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也将会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除教学质量要提高外,同时还要提高科研质量,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站在科研的前沿,才能教给学生最新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资源管理。资源管理包括师资、仪器、图书、资金等,这些资源都是办好学院的主要因素。在现代学院管理中,要建立以培养学生成才为导向的公开、透明的资源分配、效益评估机制,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在师资管理中,要每个教师发挥自身的长处,要注重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淘汰不合格的教师,建立适合青年教师成长的公平竞争环境。

管理科学的发展篇6

关键词: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新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现状

新疆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科主要存在于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和塔里木大学等相关高校中,近年来伴随着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新疆各高校加大了对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建设力度,一批省、校级经管类重点学科脱颖而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学者团队正在逐渐形成,一批硕博学位点正在加速建设,为各高校经管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从目前新疆各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实际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新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即部分高校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在认识上不够深刻;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亟待加强;学科基础条件建设经费严重短缺,教学科研条件亟待改善;学科建设前期重教学轻科研,建设中又重科研轻教学;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专业背景与所从事专业不对口,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新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的长远快速发展。

三、新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1、地理位置与传统观念的束缚。由于新疆部分高校分别位于南北疆的发达城市,相隔较远,且都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因而在学科认识和发展方面,各高校均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各自自我管理,自建各自的学科,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各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均在自我建设,建设过程中均未体现出自己高校的优势和特色,内耗现象严重,从而影响了新疆经济管理学科的合力发展和特色发展。

同时,尽管部分高校确定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但其在学科建设方面仍受传统观念束缚,认为学科建设就是重点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点;学科建设就是科学研究,与教学关系不大;学科建设主要与研究生教育有关等等,缺乏学科建设的高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急功近利,只注重单个学位点的建设,忽视学科整体优势的形成,这种在学科建设方面的误区导致学科建设在各校的学科建设中不受重视或偏离了方向,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新疆经管学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学科带头人等领军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实施力度不够。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决定着某一学科建设的成败,这就要求学科带头人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一流的引领意识和全球视野,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创新能力,以及善于组织学科梯队、搭建学科平台的组织管理能力。而目前新疆各高校尽管制定了大量优秀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制度,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未能进一步明确学科带头人的职责和待遇,未能创建提倡和鼓励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合作研究来增强学科特色的学术氛围,且在对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缺少人才培养计划的跟踪实施,人才培养的相关配套保障措施也不到位,未能积极地关心经济管理学科人才的生活、工作条件和解决其生活及工作中的困难,从而影响了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科建设的工作中去,这也导致了新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不能脱颖而出,影响力不强,团队合作能力也有待提高的局面。

3、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的束缚。在我国,西部高校高水平拔尖人才严重匮乏,大师级的学科带头人更是凤毛麟角的现实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由于新疆各高校地处西部边陲,在学科建设发展历史上一直以来发展缓慢,既缺少对学科领军人物的培养,也未能引进领军人物,从而在短时期内无法形成学科建设的重大成效,因而学科建设中长期缺乏总体设计和思路,难以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且在实践中,新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仍基本处于“四多四少”的状态,即经济管理学科的科研人员数量较多,但真正成为学科带头人的科研人员较少;各科研人员习惯各干各事,单独搞科研,而以团队形式展开科研攻坚的较少;科研水平处于低水平层次研究的重复多,而在经济管理学科理论和实践研究中获得的高层次成果较少;申报的课题研究方向往往随机性较大,而专门对某一方向的研究积累少。同时,新疆高校的青年教师占大多数,使得学科梯队断代、“近亲繁殖”现象严重,这些都影响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整体发展,从而不利于群体优势的形成和科研持续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4、基础条件建设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目前,新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的学科基础条件建设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拨款,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且“自身造血”和多渠道争取经费能力较弱,因而导致学科建设尤其是研究基地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条件建设不足。由于经费短缺,使新疆高校教学科研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科研水平短时间内也难以得到提高,经济管理学科的竞争力不强,与其他省同类学科发展还存在相当差距,而这种差距的存在正是新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障碍。同时,新疆高校的重点学科对新疆的社会贡献力不够,未能对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较强的经济效益,以彰显重点学科的贡献力。

5、学科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缺乏连贯性与稳定性。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任何一项工作的深入开展,都必须依赖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学科制度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为保障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一定的程序所制定的一系列规则、规定。新疆各高校在学科建立之初,学校大多仅限于以本科教学为主,研究生教育为辅,对学科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而目前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则主要侧重于强调对科研项目的申报,而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放松,突出表现了学科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不同制度甚至是同一制度前后之间相互矛盾、冲突,致使很多制度无法操作,形同虚设。同时,制度化建设缺乏健全和完善的参照物,缺乏科学的引导机制。

6、新疆高校一直以来主要以管理学科发展为主,经济学科发展相对滞后。目前,新疆各高校共同承担着新疆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的建设,均承担着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和责任,带有浓厚的区域色彩。但多年来新疆高校以“农”起家,尤其强调以农业经济管理为代表的管理学科发展,而对理论经济学科、应用经济学科的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理论经济学科发展与疆外高校差距甚远,致使新疆高校师资结构、学科结构、团队结构等均体现了管理学科的特色,大量管理类教师从事的是经济学科的教学任务和科研课题,经济学科本身则未得到相应的发展,且现有专职教师所占比例、职称和学历结构偏低,结构偏向理论教学方面,具有一专多能素质的教师数量不多,其他多数教师实践技能、实训教学、现场指导的专业理论水平较低、实践能力不强,因此学科建设速度和质量均难以得到快速提高。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管理科学的发展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企业战略管理

一、科学发展观与企业战略管理之间的关系

1.科学发展观与企业战略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强调发展,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强调统筹兼顾。这几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最为简练的概括,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内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方面的企业战略管理指的是运用战略的思想来管理整个企业。狭义方面的企业战略管理思想指的是强调管理方法上,对整个企业战略的进行分析、选择和实施这三个阶段所进行的管理,能够准确确立企业的前景,根据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进行切实分析,然后确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并且确保目标能够正确加以落实,将目标得以完成的动态过程。在这里谈到了“战略”一词,顺便来解读一下。从企业的角度看战略指的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中,不断得总结历史经验,根据调查的现状和对未来的预测的总的基础上,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作出的全局性的方案。

2.科学发展观与企业战略管理之间的关系

从科学发展观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国家或者是组织能够实现经济社会之间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而企业战略管理是为了企业能够实现持续、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对企业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来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实施。从这里看出两者之间是具有一定的同一性的,都是为了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能够指导各种组织实现其不断发展,而企业战略管理,则是企业进行实际操作面,换句话说,就是科学发展观能够指导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的战略管理一般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企业的战略分析,企业的战略选择和企业的战略实施。下面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之下,来对企业的战略管理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战略分析

企业的战略分析包括三个主要方面:环境(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资源与战略管理、文化与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第一,企业的环境。企业的环境包括了两个方面,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强调的是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在进行内部环境分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其竞争对手的现状,并且要善于和竞争对手展开很好的比较,这样在制定战略的时候才能更具有针对性与客观性。对于企业的外部环境要从外部总的大环境、企业产品所在的走势如何和市场的占有率如何,重点要放在机遇与挑战上。科学发展观重点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在进行内部环境的分析过程中,要始终将人,也就是企业的员工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只有员工各个方面的待遇提高了,这样更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新能力,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企业的外部环境要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等都要考虑进去。在进行企业战略管理的时候要注意贯彻全面分析的原则,分析消费者、供货商、企业、分销商和竞争对手等等的关系,在对这些进行分析的时候,要重点强调哪些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第二,来看企业的资源与战略管理。企业的资源与战略管理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企业的采购资源战略、财务资源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和信息资源战略,这四个方面要放在一起,运用全面的观点来进行分析。企业的采购资源战略,就是企业花最低的钱从外面获得所需要的物资;企业的财务资源战略,指的是企业在进行整个的运转过程中,需要使用资金来购买企业所需设备,发放员工的工资和企业的日常运作的开销等;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指的是企业要能够尽可能的笼络大批优秀的高素质的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作用;企业信息资源战略,指的是企业能够对来自客户和已经掌握的信息在时间与空间上实行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与战略管理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必须综合起来看待。

第三,文化与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所在,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每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的企业文化,海尔的企业文化就是创新。企业文化的制定,要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要能够体现企业的内涵,让企业员工在进入企业时,就能够感受到企业内部的一种动力,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是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不断发展,要注意来自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既要照顾到企业员工的利益,还要有充足的资金流来保障企业的周转,另外,还有经营商、消费者、承包商等等之间的经济利益的期望值。当然一个负责任的企业还有注意其社会效益。

2.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战略选择

企业战略的选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鉴别多种战略方案、对战略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战略方案。企业战略的选择是为了能够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加以实现,企业根据战略分析的结果,从企业的现实条件出发,与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之间的差距加以对比,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必要的策略。

第一,鉴别多种战略方案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的原则,对各种战略方案实行鉴别,战略方案是从多个方面来进行了,在选择过程中要从多个方面来考虑,比如企业的长远发展定位,企业最近几年的经济效益,企业产品销售情况,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企业在未来的生产规模等都要进行充分的考虑,考虑清楚了以后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至少三个战略方案,在对战略方案进行鉴定后,要对战略进行评估。

第二,对战略方案进行评估

制定出风险方面的评估标准,对企业制定的战略方案进行评估,在评估的时候要注意从三个方面入手。(1)企业现在正在运行的战略与新战略之间的衔接程度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看,新旧战略之间能够进行有机结合。(2)企业现在储备的人才进行总的评估,然后根据新战略,是否还需要储备新的人才,什么类型的人才。(3)对确定的战略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并能对效果进行评估。

第三,选择战略

根据标准在对几个方案进行最终遴选,选择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最优秀的方案,在对方案进行制定的时候还要注意考虑制定一个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战略方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战略方案是为了企业能够规避有效的风险,指的是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失误,进行及时更正的备选战略。企业战略方案的制定既要做到简明,还要注意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战略实施。

战略的实施阶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计划和资源配置,组织结构设计和管理战略变革。战略的实施阶段也要认真执行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和“统筹兼顾”的原则。

第一,计划和资源配置

在进入战略的实施阶段要注意计划和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企业的战略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一个总的规划,将企业看作是一个整体来进行把握,整体的功能要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来考虑企业的各个要素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匹配程度,它制约甚至能够指导企业战略管理的一切活动。在对企业的内部与外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注重强调的是整体的最优,不是企业内部的一个部门或者是子公司达到了最优的配置。也就是说企业在进入了战略实施阶段的时候要注意“统筹兼顾”,既要处理好企业的局部计划与资源配置,还要考虑到整个的企业计划与资源配置的有效情况。

第二,组织结构设计

企业战略的组织结构设计要注意其各个组织结构之间的有效联系,根据统筹兼顾的原则,将企业战略的组织结构设计为一个具有层次性的系统。企业的战略并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系统,需要放到国家的一个大环境中来加以考虑。企业战略需要有国家宏观经济这样的大的系统,还需要有人才、技术、资金和管理等的内部系统,企业本身的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一同构成了企业内部的一个系统。不同层次之间的系统的运动是需要有一定的特殊性的,在对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进行研究的时候,要注意从大的社会经济系统出发,考虑到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考虑到系统之间所处的上下关系和左右关系。

第三,管理战略变革

在战略评估阶段时,谈到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这就是说企业的战略在实际的运转过程中要善于统筹兼顾,把握好动态平衡,确保管理战略变革能够实现。在企业的整个战略系统中,要能够将资源与战略进行科学合理的原则,各个业务之间能够保证有效实施,这样企业才能够获得最大的回报。战略管理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在抓住重点与关键因素的时候,要注意在战略执行过程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作为非主要因素,虽然不能够对企业战略管理的运行造成一定的损害,但是能够使企业战略的执行带来一定的影响。战略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非主要因素,只是整个系统中很小的一部分,对企业战略管理要能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筛选,能处理好这些非主要因素给企业战略管理所带来的影响,能够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确保企业战略管理变革中不会出现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

4.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战略评价

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而企业战略的最终实现也是为了保证企业能够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企业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善于发现企业战略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的去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问题,不断去创新和进步,对于这一过程,需要根据决策理论与战略理论制定出较为科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卖弄也要注意吸取战略执行过程中出现经验教训,只有两者之间实行有机结合,才能做出较为科学的评价。

总的来说,用科学发展观是符合企业战略管理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作用于企业战略管理的三个主要阶段:企业战略管理的战略分析阶段、战略选择阶段和战略实施阶段,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是能够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

参考文献:

[1]王莹:从科学发展角度看企业战略管理[J].经济论坛,2008年第18期

[2]刁金海: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战略管理[J].企业研究,2009年第6期

管理科学的发展篇8

一、医疗质量的科学管理

医院重医疗、轻管理,致使提高医疗质量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和经济基础。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医疗质量是所有医疗单位能否持续向前发展的关键,是医院生存的基础。必须注重从三个层次上下功夫:

(一)抓住市场,才能发展面对医疗市场逐渐开放的态势。医院要生存只有抓住医疗市场,真正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医疗市场的发展趋势,才能踏准市场的节拍。因此,面对变化的社会环境,医院管理者根据医疗市场的发展动态,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决策,从而实现既定目标。

(二)管理就是采取对医疗服务过程的合理设计、实施,使医疗服务中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合理利用。降低医疗成本科学的管理可以使医院的资源包括人、财、物和信息进行科学准确的反馈,实现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为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依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与方案。特别是在医疗市场变化的今天,只有在国家法律范围内实施科学的管理,才能保证医院进行正常的医疗活动,占领医疗服务市场,使医院形成螺旋向上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三)医院是关系人的生命健康的重要部门,经常会出现预想不到紧急的情况。因此,科学的预测、准确的信息对及时、正确地处理医疗紧急情况至关重要。医院管理者针对各方面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制定出处理紧急医疗事故的对策和方案,并在最短时间内实施。

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人是医院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第一决定性资源,只有在科学管理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管理也由传统的以人事管理为核心向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转化。

(一)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以人为本

围绕人这一要素,创造各种能充分施展才能的条件。

根据马斯洛激励理论,人有五种需要(即生存、安全、情感、尊重和自身发展需要),而科学有效的管理不但使员工获得前三种需要,更重要的是使员工获得后两种需要,并能把医护人员自身发展需要与单位发展目标相结合,提高医护人员的士气,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职工是医院一切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应从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为出发点。由于医疗过程所包含的知识含量与技术含量都很高且不断进步,有针对性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医院管理者对其管辖人员既要进行普遍性培养的基础教育,又要针对结合专业特长的培养,使医护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知识与技术。

(三)战略目标着眼于未来

为实现既定的目标,人力资源就应该提升到医院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对待,而不只是当作事务性工作来看待。

(四)因为旧的管理体制没有科学的管理约束机制,才导致人浮于事

科学的管理充分给医护人员以发挥个人能力的空间,使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大大减少,从而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最优化配置。

三、医院经济活动的科学管理

管理科学的发展篇9

 

文章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要在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加大教学建设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科学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工作是对教学工作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则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也是高校管理的最主要的任务和内容,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协调并优化教与学关系良性循环、优质高效解决教与学的矛盾,促进教学目标全面实现的必不可少的保证,也是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为了发展高等教育,自1998年以来我国各地陆续新建了一批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都是地方高校,不能走简单效仿传统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发展路径,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探索一条与传统大学不同的新型道路。新建本科院校应以满足地方需求为导向,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发展,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新建本科学校从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学校不仅是从专科学校到本科学校的转变,也面临从专科教学理念到本科教学理念的转变,由于举办本科时间短,缺乏本科教学管理经验,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管理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从而实现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

 

一、新建本科院校现状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发展高等教育,自1998年以来我国各地陆续新建了一批本科院校,其中数量变化最大的是2008年,2008年普通本科院校由2007年的740所猛增为1079所,年增加为339所。据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达到355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824所,比上年增加3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29所(含独立学院283所),比上年增加38所;成人高等学校295所,比上年减少2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202所,比上年增加32所;高职(专科)院校1327所,比上年增加6所。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都是地方高校,往往由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学校的办学经费缺乏,又因为办学经费不足导致办学条件较差,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水平,以致教学质量不高,而不久之后新建本科学校往往面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因此亟待提高办学水平。新建院校由于举办本科教育的时间短或刚升格为本科,学校管理工作还不规范,此时新建本科院校一般会选择一所各方面相似的老牌本科院校学习,但是新建本科院校绝不能简单效仿传统大学的办学模式,必须探索一条新型办学道路,与传统大学不同的路,根据自身的特点,新建本科学校应以满足地方需求为导向,大力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转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我们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传统普通本科和应用型本科是本科教育的两种类型,是层次一样而类型不同的两种学校,它们的关系是平行发展的,应用本科同传统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在培养规格上,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与高职专科相比也有较大的不同。高职也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人才,但高职专科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大量一线需要的技术人才,以培养能工巧匠为主,只需要知道怎么做即可。而应用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培养现场工程师为主,在知道怎么做的同时需要知道问什么要这么做。并且应用型本科还担负着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的师资等任务。

 

由于应用型本科既不同于传统本科也不同于高职专科,因此新建院校沿袭原高职高专或者借用传统普通本科的教学管理模式都行不通,必须及时加以改进更新,但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故迫切需要研究探索出应用型本科教育所适用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发展路径。

 

二、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发展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学工作与学术研究的矛盾。虽然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已被不少新建院校接受和认同,但是还是计划将学校办成教学研究型大学,传统理念依然占据管理者的头脑,认为学术才能立校,希望学校上层次。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有些新建院校却认为强化应用型就是自甘堕落,因此提出加强学术性,加强科学研究。新建本科院校要将教学工作视为中心工作,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职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人才培养工作,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是教学型的院校,而非教学研究型更非研究型大学,教学工作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中心工作。

 

2.教学建设急需大量资金,但办学经费紧缺。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教育质量,增强高校的创新能力,如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启动了“985工程”和“211工程”,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了一批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规划教材等,这些项目由于启动时间相对较早,一般都落到实力较强的老牌本科院校头上,对老牌本科学校的教学建设以及教学质量提高确实产生巨大的作用,而新建本科院校或者由于基础差实力弱缺乏竞争力,或者由于升格时间晚等原因没有获得这些项目工程。

 

地方政府投入不足,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经费缺乏,一些教学建设项目无法启动,影响学校长远发展,而资金缺乏也导致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如教室数量少导致排课困难,实验室设备不足影响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其他各种教学设施使用起来捉襟见肘。经费短缺给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特别是政府办学占主导地位的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经费的短缺限制了学校的发展规模,限制了学校在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的发展。

 

3.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新建本科院校由于举办本科教育的时间短,学校各类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格时虽然已制定出教学管理方面的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还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弹性往往不足,特别是在教学运行方面,如教学计划和课程表等就以刚性为主,虽然也有学校实行选课制,增加了选修课的门数,但总体来看学生能够自由选课的余地还是很小。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学生需求多样化,出现跨院系、跨专业选课,甚至出现主辅修制、双专业制或双学位制等需求,这些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其实施存在不小困难,在制度方面也明显缺乏依据,迫切需要制定出相关规章制度。

 

4.师资力量不足,师资队伍急需建设。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格时虽然对师资结构进行了改善,但离国家对本科院校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与老高校的师资队伍相比,教师的职称结构不够合理,教师的整体学历层次偏低,与当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不相适应。随着新建本科院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师的数量如果没有增加或增加太慢,师资力量渐弱。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规定,本科院校在合格评估时其生师比应达到16:1,而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师比离这个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于是新建本科院校新进大量高学历或高职称的教师,新进的教师虽然具有高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但缺少教学实践经验,需要进行教学技能培训以后才能走上讲台。除此之外新建本科院校还面临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其他问题,学校原有的教师此前一直从事着专科学校的教学工作,现在给本科生上课,依然延续专科生的授课模式,这样的教学与本科学校的教学要求还存在差距,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都亟待改变和提高。

 

5.人才培养方案不科学。新建本科院校缺乏本科办学经验,大都借鉴老牌高校的办学经验办学方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前,一般会收集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多方参考之后,修修改改成为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但老牌的本科学校与新建本科学校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本科教育基本上延续了原来的精英教育,培养的是学术精英,“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项目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即为研究生教育输送人才,而新建本科学校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以后,本科教育正在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转变,虽然老牌本科院校也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由于受学校办学定位的影响,传统的精英教育的痕迹还依然存在。所以他们的人才培养计划不一定适用于新建本科学校,新建本科院校在借鉴老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必须结合本校实际,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认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本科教学计划,构建有本校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普通本科院校发展应用本科教育最终将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的转变意味着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必须采用新的更适合应用本科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路径,才能对应用本科教育教学进行高效的管理。新建本科院校要根据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特点,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规律,制定出优化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的对策措施。

 

三、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发展的教学管理对策及建议

 

1.以教学工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三大职能。新建本科院校在学校定位上,要结合本校实际,因校制宜,合理定位。新建本科院校由于举办本科教育时间短,与老牌本科学校相比实力较弱,难以承担过多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现阶段的主要职能还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主要通过教学活动完成,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以教学为中心任务。当新建本科院校要认识到自身在全国高等教育系统以及本地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地方经济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投入,产学结合,多渠道办学。政府虽然有责任承担发展教育的财政投入,但国家财力有限,国家政策历来偏重老牌本科学校,国家在政策上资金上对“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投入远远高于地方高校,新建本科院校一般属于地方高校,得到的办学经费少得可怜。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的拨款和学生的学费。不少新建本科院校为争取到更多的办学资金往往都希望扩大招生数,盼望通过多收学费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而招生人数受到办学条件的制约,不能无限扩大招生人数,这不是根本解决之道,还是需要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积极争取各级地方财政对办学经费的投入,地方政府对高校的支持除了财政拨款支持还能以政策优惠的方式支持,如将高校的建设项目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中,分担一部分学校建设,或者面向新建本科院校的专项科研项目,配套专项科研经费。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地方政府必然加大财政投入。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时也可以制定政策激励企业事业组织对教育投入,出台产学结合的政策,鼓励新建本科院校与企业相互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向高等教育投入。

 

3.健全教学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教学管理制度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进行教学管理的基础,新建本科学校要依照本科教育规律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调整甚至进行教学管理制度重建,实现依法治校。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前提,因此新建本科学校升格以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本科教育教学规律制定出与教学活动相关的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新建本科院校在专科教育阶段往往注重管理的统一性,职能部门权力过于集中,这样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重心必须下移,各个职能部门变为注重调控,充分发挥系一级在本科教学管理上的作用,以此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教学管理制度要进一步明确各级管理工作的职责,规范教学管理工作,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由于新建本科学校对本科教育规律不熟悉,不仅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在管理上也不规范,制度的执行往往不到位,针对这一问题,新建本科学校可以借助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以评促改,通过积极主动地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评估标准作为目标,推动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以评促建,以评促管。

 

4.双管齐下建设师资队伍。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的一个薄弱环节,师资数量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各方面整体素质都有待提高。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解决生师比问题,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规定,本科院校在合格评估时其生师比应达到16:1,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尽快补充教师,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同时还可以利用新进教师之机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师资来源尽可能多元化,不仅是从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可用之才,还可以从企业引进或聘请专业人士执教,尤其应该将一定数量的业界权威人士充实进教师队伍。其次要加强本校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个体专业素质,尤其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个体专业素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科知识的专业化,二是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化。为了加强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新建本科院校应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定期对教师进行教学理念、教育理论、教学方式方法等教学业务培训,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必要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最后,学校还应该为教师的发展创造适合的环境,营造宽松、支持性的氛围,建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软环境,才有利于教师的茁壮成长。

 

5.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新建本科院校在借鉴老牌本科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必须结合本校实际,认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本科教学计划。新建本科学校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主要是为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基层管理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由于这样的人才是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或从事管理工作,所以必须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和社会实践能力。新建本科院的当务之急是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了制定出更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到用人单位去进行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另外还要了解本校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状况,根据本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的差距,确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本科转型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是普通本科院校的一次自我革命,需要对大学本质及价值观、质量观、发展观进行深度思考和重新构建。教育部拟推动具有一定基础的、将人才培养定位在主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和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上的高校转型发展。新建本科院校要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华丽转身,做好学校转型发展。

 

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地方普通高校作为夹心层,定位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其中尤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典型。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本科教育转型,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本科教育,教学模式的变化让原有的教学管理遭遇新挑战,探索适应应用本科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是摆在转型期的新建本科院校面前的现实问题。应用本科在专业布局及实践体系构建上,要强化围绕行业、产业的专业布局思想。

 

从人才培养定位到专业调整布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都应当适当集中构筑专业群,加强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形成集合效应,使人才培养形成较鲜明的行业或产业特色。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围绕不同水平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要求,将重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学校教学建设的重中之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革新实践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实验项目,开设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实验课程,构建开放、灵活、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新建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已逐渐成为承担中国本科教育的主体力量,新建本科院校承担了1/3的高校招生任务,培养了1/3的本科人才,但是办学条件只占普通本科院校办学条件的1/5。新建本科院校推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进程,培养了大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管理科学的发展篇10

论文摘要:21世纪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管理科学的发展是决定国家能否全面实现现代化、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与科学技术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新时期管理科学新的发展趋势及其特征值得我们去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

传统的管理学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管理所处的环境不变或变化不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实环境不仅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而且变化的趋势也会越来越难以预测。进人新时期以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信息技术及高科技的发展以及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有限干预,迫使管理学将发生新的革命。我们既然生长在一个世界飞速变化的时代,就必然要有变化中的管理。没有变化的管理就不会有生命力!

总体而言,新时期管理科学的变革将是深刻而复杂的,其发展趋势必然会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人本管理思想将日益兴盛

重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目光远大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历来都强调人的重要作用。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在不同的时代,企业家、专家、学者对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的认识是有很大差别的。在传统的管理思想中,是把人作为和土地、资本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认为它们都能创造价值。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则只是把人看作“经济人”,因此,片面强调金钱的刺激作用,强调运用严厉的控制手段来管理工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企业家、专家、学者对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把企业职工不再仅仅看成一种生产要素,不仅仅看成一种“经济人”,而是看成“社会人”和“文化人”,把他们看成企业的主体。于是就提出了“人本管理”的新思想。“人本管理”是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相对应的概念,它要求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般认为,人本管理可分为五个层次: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具体则包括这样一些主要内容:一是运用行为科学,重新塑造人际关系;二是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质量;三是改善劳动管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四是推行民主管理,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意识;五是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等。

从管理发展的轨迹看,管理明显地正在从理性的科学管理—“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人本主义”的“软”管理转变。人本管理的兴起说明了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属都是围绕人而展开的,因而在组织中如何更加尊重人、信任人、培养人、发展人、实现人与工作的完美融合,将是未来管理者更加关注的主题之一。

二、创新管理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创新这一名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是指某种新事物的引人或引人某种新思想、新方法、新装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或指创造性、新意。而在组织学中,创新就是指以新思想为指导,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创造出不同于过去的新事物、新手段,即把广义的创新概念引人管理领域,成为管理科学的一部分。

一般而言,创新管理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二是创新型管理。引人创新概念的前提和结果必然是管理创新,同时,这种管理的内容理应包括对创新的管理。一般而言,创新型管理不同于传统型管理,它是把创新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及组织内外条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它也要求整个组织及其组成人员必须是创新型的,把创新作为其各种活动的主旋律。一言以蔽之,创新既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赢得竞争胜利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可以预言,创新管理是未来组织(包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它有助于企业促进全面创新,使创新活动由单项创新转向综合创新、个人创新转向群体创新。实践证明,创新管理既有利于降低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又可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和带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创新必将是未来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公开秘密。

三、由“硬”管理向“软”管理转化将为大势所趋

管理是人的管理,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客体虽然兼有人和物,但是对物的管理取决于对人的管理,所以,管理客体主要也是人。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都很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关键作用。从近代外国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来看,都是与工业文明密切相关的。二十世纪初有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泰罗的科学管理,30年代后有基于“社会人”假设的梅奥等人的行为管理(行为科学),50年代又有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马斯洛等人的人本管理,80年代以来则又出现了现代的文化管理,强调超越自我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管理发展史表明,管理本身明显存在着由理性的科学管理即“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即“人本主义”的“软”管理的转变。可以说,“软”管理与“硬”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软”管理的发展是以“硬”管理的存在为基础,而“硬”管理又靠“软”管理来提升,需以“软”管理的指导为前提。“硬”管理主要是高扬理性、崇尚科学的西方管理思想,“软”管理中则含有“天人合一”、人际关系融洽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那么,形成在中西管理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软”管理与“硬”管理的融合,并以“软”管理为主的中国式管理,乃是当今时代向我国管理界所提出的历史性任务。

四、知识管理的地位将日益凸现

新时期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从传统的对有形资本的管理向对无形资本的管理转移。企业如何开发知识、利用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就成为企业管理所遇到的又一新课题。

对知识管理的理解是多样的。最宽泛的理解认为,知识管理就是知识时代的管理,最狭窄的理解则认为知识管理只是对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的管理。介于上述理解之间的认识又有两种:一种认为是对知识的管理,另一种认为是用知识来管理。尽管理解不同,但是对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长并需要加以管理的认识却是相同的,对知识管理日趋重要的认识也是一致的。

五、管理信息化将主导现代管理科学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