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的困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4:42

乡村教育的困境篇1

[关键词]中国;乡村教育;村落中的国家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6-0047-05\[作者简介\]刘苹(1985―),女,山东德州人,本科,德州市乐陵花园小学教师,小学二级;马静淑,女,专科,潍坊临朐县五井镇五井小学教师,小学二级。

一、当前中国乡村教育的困境

(一)乡村教育资源贫乏

教育资源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要素。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在发展的道路上步履维艰,进步缓慢,这与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不无关系。而现今的乡村学校无论是硬件资源还是软件资源都处于匮乏的境地。首先,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乡村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地方财政收入压力增大,加之教材和教师工资上涨,许多乡镇都出现了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教师教学积极性严重受挫。同时,教育经费不足还直接制约着教学设施的完善,狭小的校园,破烂的桌凳,稀有的学生活动场地,更不用说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网络设施和其他教育活动设施,许多贫苦乡村的孩子不得不在年久失修的危房里学习。其次,师资匮乏是钳制乡村教育发展的又一要素。尽管近年来国家为鼓励大学生支持乡村教育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免费师范生,研究生支教团等),但这依然未能从根本上扭转乡村教师短缺的局面。

(二)乡村教育质量降低

乡村教育资源的贫乏不仅限制了乡村教育的发展速度,更是制约着乡村学生的教育水平。乡村学校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使之缺乏吸引力。外边教师不愿意来,在编教师向外走,教师严重缺编。例如,在李书磊所著的《村落中的国家》一书中提到,丰宁希望小学共有11名公办教师,这11名公办教师中一类是从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好多老师都要带好几个班的科目。还有些挂名教师,不教书,但领工资。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加之大学毕业生增多,就业难度加大,“知识改变命运”的黄金法则不断受到质疑,许多乡村青少年在完成义务教育后选择去城市打工,乡村教育出现了生源断层。学生数量的减少也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而演变成“学生不想学,老师不愿教”的恶性循环,严重削弱了乡村教育的发展潜力。

(三)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的割裂

乡村社会是乡村教育的大背景,而当前中国的乡村教育却从城市“空投”而来,脱离乡土的气息,乡村学生正在接受着远离乡村社会背景的教育。中国的乡村教育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大纲和标准的制定、教材内容的编选,到考试内容的设定,都是以城市教育为依据的。乡村教育的城市化取向,使乡村本土知识和乡土文化逐渐萎缩,失去了生存空间,也淡出了乡村学生们的视野。乡村学生正遭遇着城市取向的教育设计,他们学习的都是与自身生活和亲身经历极度割裂的陌生的体验,他们每天面对着如雾里看花般的教材内容,听着虚幻缥缈的城市生活,不少时候还不得不面对教学材料里有意无意流露出的对农村的鄙夷。这导致农村孩子精神生活贫乏,精神之根缺失,对乡村的认同感明显下降,村庄共同体逐渐解体的现象。乡村教育在解构乡村价值体系和行为逻辑上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对乡村教育困境的原因探究

中国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制约着我国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推进的进程。然而,当今中国的乡村教育存在着一系列困境,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未能培养起农村学生对乡村的认同感

早在1926年,陶行知先生就尖锐地抨击当时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它教人分利不生利,它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它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它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今日的乡村教育,这种情形依然存在。

我国的教育政策一贯奉行城市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大纲和标准的制定,教材内容的编选,考试内容的设定,都是以城市学生为依据,长期忽视农村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学生的承受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几乎不给学生传授他们能够在农村中有效发挥作用所需知识、技能和思想。”有学者更是进一步指出,当前学校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对工业、城市与现代生活的向往与羡慕,这种内容面对乡村小学及其学生时愈发显得突出。城市在这里成了工业、现代化和幸福生活的象征。这种内容也许是课本与课程的编订者下意识设定的,但它们在乡村学校中则会被接受为一种明确的意识。那些显现与渲染高楼大厦、立交桥、大街、公园、超市与机场画面及文字恰足以形成城市生活的强烈诱惑。语文课与社会课本中无意间出现的事物与形象,如动物、公共汽车、电话亭,在乡村学生的眼中也都成为城市生活隐约但诱人的闪现”。余秀兰还以教科书和高考试卷为对象,对教育内容和评价标准的文化倾向进行了比较分析。她认为,目前的教科书总体上不利于乡村学生的学习,而高考试卷中所存在的一定程度的文化偏向也不利于农村考生。考试内容较多地反映城市生活,所反映的热门话题或时代话题多是城市背景下的,有些内容,农村孩子非常陌生,甚至是从未听说过的。

这样一来,乡村学校的课程实质上成为了一种“他者的课程”,无视乡村文化,漠视乡村生活,使城乡学生在竞争中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乡村学生想要得到主流的认可,不得不付出比城市学生多得多的努力,而且就算他们有朝一日步入大学的殿堂,在将来就业时,还得面临乡村身份给他带来的诸多尴尬。更糟糕的是,乡村学生在这种城市中心价值取向的教育之下还要“承受着心灵上的巨大负荷,他们被迫放弃许多从小就接受的价值准则,乡村的‘自然野趣之习染’不断地受到侵蚀,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内心的煎熬,而这种煎熬伴随着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日益明显”。

乡村学生在城市人的教材面前,找不到半点乡村文化自豪感和亲切感,找不到“根的感觉”,厌学、辍学成为他们反感、抵制城市中心主义课程的自然选择。然而,这种反感与抵制却并不是缘于他们的乡村情结,并且在结果上也没有增进他们的乡村情结,他们的整个学生生活都“与乡村无涉”,无法从根本上形成对乡村价值的认同,这就在乡村学生内心深处埋下了“厌农”“离农”的种子。其结果就是,他们或外出务工或逗留乡村本地,成为游手好闲的人,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流民群体。外出务工者又分为两类,一类人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努力地赚钱,然后回家“修房造屋、生儿育女”,或者干脆就在城市买房,成为一个“乡里人”羡慕的“城里人”,从而弥补丢失在学校里的“成龙、成凤”之梦;另一类人则成为了城市的一种不稳定因素。一项调查表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中的犯罪率呈逐年递增态势,而且犯罪者受教育程度较低,并有呈低龄化趋势,而这些犯罪青年正是城市中心主导下的乡村教育的产物。

至于逗留乡村的游手好闲者,既对乡村和土地没有好感,又不愿外出打工,“怕失身份”,这类人最令乡村担忧。他们不断地消蚀乡村,“败坏着乡村的风气”。可以想象,乡村社会的主力除了“386199部队”外,便是这些根本就不认同乡村社会的“局外人”。作为局内人的“386199部队”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这些本土的“局外人”却有力不往乡村使,从而导致整个乡村社会的灰心丧气,形成一种集体性的社会气馁。面对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矛盾,无数充满困惑与苦楚的乡村儿童――未来乡村建设的真正力量,正在将乡村由一个文化概念变成一个纯粹的地域概念,文化正从乡村淡出。

(二)精英教育体系倚重于“向上看、往上流”的民众意识,直接塑造了精英们对乡村的离弃心理

传统中国是一个城乡双向自由流动的社会,科举制度和选拔制度为每一个人向上流动提供了机会和保障。在这种制度框架下,集中国文化之大成的乡村可以说是充满活力富有生气的。一方面,乡村的精英可以通过科举进入城市,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另一方面,进入城市的精英,也可以自由地回流至乡村。这些精英群体回到乡村后,“把主流社会的人文话语道德动向带回并适用于乡村,从而塑造了同城市同等乡村人文道德”。所以,他们总能在历代乱世之后的乡村废墟上,重建社会秩序,使乡村生活再度文明。然而,近世以来,正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向高处走”,走出乡村成为“村里的人的人生理想”,再回乡村意味着“丢人”和“没脸面”。尤其是高考制度吸收了乡村精英,发达的工业文明和高薪也进一步吸引着精英们向城市集中,城乡差距日益扩大,乡村的吸引力几乎丧失殆尽。

置身在这种制度框架和社会结构中的乡村自然而然地把“要脱农皮”“不再捏泥巴”作为“一辈子的大事”,“考上了穿皮鞋,考不上穿草鞋”成为他们的警示语。所以,以高考制度为核心的精英教育正好满足了这一民众心理,不管我们对精英教育、对高考制度作什么样的评价,都不会影响它在乡村社会的地位。

高考成为农村学子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主要通道,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可问题在于:一方面,高考制度所提供的通道完全是单向的,农民学生升学之后,其户籍既被本村注销,即使有心,也无从返回乡村。从情感和意识上说,正如上文所言,无根的乡村教育已经使从乡村出来的大学生与乡村丧失了情感与道德上的任何联系,缺乏一种关心社会文明秩序的基本情怀,因此,这些学生即便再回乡村,也只是看看而已,或是作无谓的喟叹,几无反哺乡村的意识和行为。另一方面,精英教育让学习努力的农村孩子有机会“跳出农门”走向上层社会,这给城市建设增添了人才,对农村建设来说却是釜底抽薪。精英外流已成为乡村文明式微的主要原因。

(3)乡土课程的不得力与乡村德育的无效,使乡村学生进一步丧失文化根基,成为“精神游民”

我们曾长期实行大一统的课程政策,并且课程设置大部分以城市生活为导向,是为培养城市人做准备的。“尽管城市生活在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确实具有许多乡村无法比拟的便利性,但也不能忽视城市之外广阔的乡村,不能忽视已存在于乡村文化中的大量丰富的优秀的教育资源。乡村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传统,以及乡村生活现实中原本就存在着许多合理的文化因素,有着对于乡村生活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而它们却难以进入正规的课程体系。

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实施后,打破了全国上下一本教材的局面,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但是,受高考、中考制度的影响,地方课程实际上成为了国家课程的一种翻版,是一种缩小了的国家课程。

另一方面,最能体现乡村生活实际的校本课程由于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保障,也根本无法普遍实施,它还仅仅是一种点缀,并且还只存在于个别“挣钱有门道”的学校,如省、市示范校。普通的乡村学校或缺乏课程开发的正确理念和能力,或缺乏必要的条件,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是两者都缺乏,从而使校本课程成为空谈,丰厚的乡村文化再次与课程无缘,与教育无缘。

总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不得力使乡村学校再一次失去了表达自我的机会。一方面,以省为单位的地方课程不仅没能成为地方教育价值追求的代言人,而且从实际上看也无法顾及到各种各样的乡村实情。所以,对乡村学校而言,地方课程与过去的国家课程并无多少差别,反正“照章执行就是了”。另一方面,最有可能表达乡村自我的校本课程由于缺乏必要的支撑体系,在绝大部分乡村学校成为泡影。他们的校本课程只是课程表上的一个符号而已,“不是让给语文数学就是学生自习”,仍然关照不了乡村生活。

三、乡村教育走出困境的思考

我国的乡村教育确实面临诸多问题与困境,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加大乡村教育投入

乡村学生教育举步维艰,教育投入不足是瓶颈。教育资源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基础,是学生赖以学习的前提。使乡村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唯有加大教育投入,以保障教育资源。当前乡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都基本得到保障,但乡村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匮乏的现状在乡村学校,尤其是偏远的乡村学校,依然很普遍。因此,加大财政投入份额和统筹力度,是当前改变偏远乡村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的首要之举。第一,要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对乡村教育经费投入进行单列,确保经费来源;同时扩大投资渠道,吸收多方面资金投入。第二,建立规范的责任分明的乡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将乡村与城市的教育投入进行分开统计,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分开统计的目的是保证乡村学校教育投入的数额和流向,针对特别贫困和偏远的乡村学校要设立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保证学校正常运行,使乡村学生的教育不受影响。第三,对于贫困和偏远的乡村教师实行高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津贴制度并由中央或省级财政直接负担,以吸引和留住教师。教师质量决定教学质量,教师水平决定教育水平。吸引教师和稳定教师队伍是保证贫困和偏远乡村学生正常接受教育的前提。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今天,鼓励大学生或教师到乡村教书育人,不能仅靠思想教育和舆论宣传,而应出台实实在在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机制,否则“到乡村去”仅是一句口号。从经济待遇上来提高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来保障乡村教育的师资力量。另外,免费师范生可适当扩大到省级师范院校,为乡村教育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师资。因为乡村教师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就直接地影响甚至决定乡村孩子发展的品质。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富于爱心的师资,是发展乡村教育、提升乡村文化,甚至实现整个乡村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构建乡村学生所需的教育模式

“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一个重要的标志是人类有自己的文化,而人之所以成为人,也正是因为他是生活在一定文化系统中,是有文化的人。”乡村孩子生长在乡村文化中,对他们的教育不能脱离乡村特有的文化,要和乡村社会联系起来。办乡村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构建乡村学生所需的教育模式。这并不意味着使乡村孩子局限于乡村,而是站在乡村世界里,用平视的姿态,把乡村孩子的教育纳入我们的教育“视界”和“我们的世界”,来关注、倾听、理解乡村孩子的教育处境和教育需求,意在面向乡村生活现实,真实表达乡村孩子的教育期望和理想。教育应给予乡村孩子更广阔的生活世界,在他们的生活境遇中生活方式的改善和幸福的实现,使他们可享有进入高一级教育的机会,使那些没有此机会的孩子在他们的人生中享受一段对他们而言良好的教育。教育应能使乡村学生澄明前景,能使他们具备改造和建设乡村的能力,能使他们饱受乡土的滋养。而当前乡村社会真空的教育模式没有给他们带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却增加了他们对乡村的冷漠、疏远,使他们总想从“他们的世界中走出来”,既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又无法从事繁重的农活,使他们处于尴尬的境地。因此,应在现代社会的大背景下,立足乡村社会,在为乡村孩子提供现代性价值中必不可少的发展机会的同时,给他们提供乡村社会的精神滋养,促进其对乡村文明与乡土价值的内在理解,增进他们对乡土认同,厚实他们的乡土精神底气,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使他们获得一种与现代化接轨过程中又不失乡土精神资源的乡村生活方式重新建构的可能性。为此,第一,要根据乡村现实和学生需求构建乡村教育,营构乡村教育的文化想象空间,保障乡村孩子发展和多种选择。第二,要培育扎根乡村,并愿为乡村教育服务,能够肩负起乡村教育特殊使命的优秀师资,即能够理解乡村学生的境遇,又有远见、能开启乡村学生的知识视界,能够吸收乡村社会的教育资源,引导乡村学生理解周遭的乡村世界,引领他们的乡村情感并进行全面孕育,使之不仅生活在对未来走出农门的想象之中,而且尽可能生活在当下,并亲近当下的生活世界。第三,

要在现行的教育内容中适当添加体现乡村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新内容。

(三)加强乡情教育,培育乡村自信

由于城市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不得建立,导致了乡村文化在课程内容中的缺席,以及教育目标对乡村的背离。加上精英教育体系倚重于“向上看、往上流”的民众意识,直接塑造了精英们对乡村的主动逃离和整个乡村的社会气馁,进而导致了乡村文明的式微。在现代工业文明的侵蚀下,消费主义无限制地扩张,也正在使越来越多的没能产生乡村价值认同的学生、村民乃至整个村庄成为一个纯粹的物质躯壳。然而,教育的功能是双向的,既可以生产社会排斥,也可以增进社会团结,关键看我们施以怎样的教育。对此,美国社会学家华德在他的《动态社会学》一书中就曾指出“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切近方法”。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也认为教育改革可以促成社会改革。功能主义学派也主张社会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发展,主要是因为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信念、态度和统一的价值观。因此,因教育而起的社会排斥,也可以教育化解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教育改革,促使社会成员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在思想、态度方面能够保持和谐一致,以达到促使乡村社会团结的目的――乡村社会的团结不仅来自乡村自身,而且来自乡村对外流精英的感情。

乡村教育的困境篇2

基于西部边远乡村师范类毕业生引进困难、高素质教育人才难留住、师资严重匮乏等问题,分析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面临的阻碍,提出解决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关键词:

师范毕业生;西部;边远农村;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西部,尤其是西部山区,而扶贫要扶根,脱贫致富的基础在教育,师资是关键。2013年9月,在“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强调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通过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和人民获得自身发展、贡献社会和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1]但由于政策对西部边远乡村地区的倾斜力度不够等原因,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面临诸多阻碍,制约着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

一、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的阻碍

(一)环境条件恶劣,师范毕业生引进十分困难

西部边远乡村地区大多较为偏僻,远离经济政治中心,交通受阻,师范类人才引进十分困难。据调查得知,广大边远贫困山区尚有一半至2/3的乡村不通公路,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十分困难,且旱、涝、冻、风、沙等灾害频繁,水资源缺乏,电力供应不足,条件非常艰苦,加之居住和办学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高校师范毕业生望而却步。

(二)政策倾斜力度不够,高素质教育人才难留住

西部边远乡村地区教育资金严重短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政策倾斜力度不够,教师生活条件差。同时,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有限,进修、职称职务晋升相对困难。加之乡村基础设施不健全、没有如幼儿园等相应的配套设施,教职工子女很难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难以留住人才。

(三)就业观念导向,师范毕业生大多不愿去边远乡村地区

很多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毕业后都想在大城市寻找一份满意而体面的工作,因为大城市拥有更多的优质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基本不愿意去条件艰苦、发展空间和平台有限的西部边远乡村地区,甚至觉得去这些地区工作在亲戚朋友面前会没面子[2]。

(四)家庭因素影响,不允许子女去边远乡村地区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子女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多数大学生家境较好,父母对其过于宠爱,宁愿让孩子在大城市找工资低的一般工作,也不赞成孩子毕业后去西部边远乡村地区工作。

二、促进高校师范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的对策

(一)加大乡村教育资金投入,吸引更多高素质教育人才

同志强调:“政府要保障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并为他们提供进一步求学的机会。”因此,要使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加大边远乡村地区教育资金投入,改善落后的居住和办学环境条件,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加大自然灾害的防范力度等。

(二)加大教育政策倾斜力度,争取留住高素质教育人才

教育要发展,政策是关键。同志强调:“基础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倾斜,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进一步健全资助体系,想方设法解决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面临的实际困难。”国家应完善乡村配套教育设施、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改善乡村教师的居住条件、拓宽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使乡村教师无后顾之忧。

(三)转变父母的观念,使其鼓励学生投身乡村教育

高校师范类毕业生不愿投身西部边远乡村地区,与家庭教育观念息息相关。因此,父母应转变观念,如果子女自愿去西部边远乡村地区投身教育事业,父母应大力支持;对于怕吃苦而不愿去的,父母要积极鼓励。因为这既可以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奉献精神,也能促进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3]。

(四)转变自身就业观念,培养奉献精神

同志曾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虽然大城市对教师吸引力巨大,但教师投身西部边远乡村地区的教育,使贫困乡村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从而走出大山,人生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因此,学校应主动为高校师范类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其转变就业观念。同时,高校师范类毕业生自身也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勇于奉献。

三、结语

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基础扎实,素质过硬,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亟需其加入。但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学校办学条件等因素影响,西部边远乡村地区存在吸引力不强、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等客观问题。因此,应大力发展西部经济,为教育事业提供物质保障。

作者:明道琴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在“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视频贺词[n].人民日报,2013-09-27(03).

乡村教育的困境篇3

我国乡村教师问题,确实很不乐观。有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间,全国乡村教师数量由472.95万人降为330.45万人。短短3年时间内,乡村教师流失率达30%。更令人揪心的现实是,我国乡村教师面临着“断档危机”――当前支撑乡村教育的仍然是老中师毕业生,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他们的年龄大多在55岁左右,在未来5年,他们将进入集中退休期。

如何解决乡村教师问题?国家的政策,已经给出了基本答案,即政策向乡村教师倾斜,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保障乡村教师的权利。根据国家的政策,媒体描述出乡村教师未来的蓝图是:乡村小学教师今后也可评“教授级”正高职称。但是,推行国家政策,还面临传统观念的挑战,即在我国基层政府、教育管理者看来,乡村学校是处在较低层次的,在我国教师管理体系中,早已形成优秀教师“向上流动”的教师升迁体系。评价一名乡村教师是否优秀,乡村社会往往会以其是否离开乡村,进入城镇,或者到城市教书作为一种标准(这与农村学生考上大学离开农村一个道理),反之,一名城市学校的教师到乡村任教,则会被认为事业遭遇挫折,或者不讨领导喜欢,被“发配”。这种观念不消除,乡村教师的问题就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事实上,就在国家提出要建立教师轮换制度,要求向薄弱学校轮换教师时,在我国农村地区,教师的流动,还主要是单向流动,即从农村流向城镇。这还被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认为是对乡村教师的激励――干得好,就可以调到城市学校教书。这不是在向乡村学校注入活力,而是在“抽血”。其结果,是优秀乡村教师在教育部门的主导下,流向城市地区,城乡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加大。最近,媒体在讨论乡村教师评正高职称的问题,认为这一做法,可以留住乡村优秀人才。这想得太过美好。如果乡村地区的教育观念不变,在乡村学校评上正高职称的教师,很快就会离开乡村,到城市任教,这就把乡村学校作为了晋升职称的跳板,以及为城市培养优秀教师的基地。

这种观念,是与我国当前应试教育体系下的升学教育模式密切相关的。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地方政府在推进均衡方面,并无紧迫感。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更看重中考和高考的升学政绩。而集中优质资源,打造优质校,是提高中高考升学率的“好办法”。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地区,这种想法就更强烈――本来教育资源就有限,如果再搞均衡,怎么和教育资源发达的地区、学校竞争?可以说,以升学为导向的农村基础教育模式,让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有把乡村教育当负担的看法。对于乡村学校办学,有的地方政府,采取的战略是低水平维持――毕竟这些学校,无法给地方政府贡献中高考升学率。进而,在乡村地区,还出现抛弃“无希望”进大学的学生的趋势,对于学生辍学,有的教育部门、学校不是把学生劝回课堂,而是放任其自流。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关注的是当地的好学校、好学生。把优秀教师放在乡村薄弱学校,并不符合政府的教育政绩观。

乡村教育的困境篇4

一、何谓乡村教育题材电影

(一)乡村教育的内涵

储劲在1932年出版的《乡村教育》一书中写到,乡村教育并非仅限于在广大农村的教育,“无论城镇与乡,凡文化闭塞,教育不发达之区,其人大部分以农业为职业,而施行适合此种环境之教育,名曰乡村教育。”他认为乡村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乡村教育有广狭二义:凡居住乡村中之人民,不论其为何种阶级,无问其为男女老幼,悉授以相当之教育。使之知识开发,品性改善,有向上发展之才能。即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包括在内,此广义之说也;以小学学校为出发点,视能力之所及,推广于全体之人民,即只以学校教育为重要,此狭义之说也。”[1]

(二)乡村教育题材电影的概念界定

关于教育题材电影,教育学的定义是“以教育故事为主题,集中反映教育改革、学校风貌、师生关系、塑造教师形象和学生形象的艺术电影。”[2]“从电影学的角度来讲,教育题材电影则是将教育作为主题,讲述师生之间的教学,从而揭示教育的本质。电影的视点是教师或者学生,从学生和教师这两个人物出发,塑造的是典型的教师与学生形象。电影反映的是教育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故事内容涵盖教育中的突出现象。”[3]乡村教育题材电影没有相关定义,结合教育题材电影的定义,本文将乡村教育题材电影的概念界定如下:乡村教育题材电影是指以乡村教育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影片,是以乡村作为主要叙事空间,以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为背景,以乡村学校的教育为主题,集中反映乡村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主体、教育观念等内容,塑造典型的教师形象和学生形象,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影像呈现来揭示教育本质的艺术作品。

二、新世纪中国大陆乡村教育题材电影的创作趋势

以“乡村”、“教育”、“乡村教师”、“支教老师”、“贫困学生”、“留守儿童”为关键词,对2000年至2015年所有上映的中国大陆电影进行筛选梳理,并采用同类题材电影搜索的方式进行扩展,共搜集整理了乡村教育题材电影33部,构成研究样本。

图一

(一)数量上的发展趋势

新世纪以来,乡村教育题材电影在整体数量上偏少,在日益繁盛的中国电影市场中比例甚微。如图一所示,从时间和数量上来看,电影创作呈现以下特点,2001年至2006年的数量较少,2007年至2012年是创作高峰期,其中2009年和2012年最多,各有5部电影上映。2013年至今,在娱乐片、商业片大潮的冲击下,电影数量又明显减少,总体上数量呈先增长后下降的特点。电影大部分以央视电影频道为播放载体,只有少数几部电影在院线放映,票房却不理想,乡村教育题材电影的社会反响较小。

(二)题材来源上丰富多样

从电影的题材来源角度,33部电影中有11部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创作,有3部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19部属于艺术虚构。电影《冯志远》根据教师冯志远在宁夏中宁县教书育人42年,培育出上万名学生的感人事迹改编而成。《云上学堂》是根据200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四川大凉山甘洛县二坪村山村教师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的真实故事改编创作。《走路上学》是根据云南怒江大峡谷里的学生“飞索求学”新闻报道中的真实故事创作。《大眼睛》根据希望工程形象代言人“大眼睛苏明娟”的真实故事改编。《大山深处的保尔》是根据全国模范教师张学成的真实故事改编创作。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电影以诗意镜头呈现了乡村教育环境,电影《飞扬的青春》根据曾羽的同名小说改编创作,《指尖太阳》根据毕亮的短篇小说《继续温暖》中部分情节改编,《小等》根据贵州青年作家肖勤的中篇小说《暖》改编而成。电影的题材来源主要有艺术虚构、真人真事改编及文学作品改编三类,其中艺术虚构最多,题材丰富多样,提升了电影的文化品格。

(三)主题内容上重点突出

根据电影中主体人物的身份划分,电影可以分为乡村教师、支教老师、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题材。33部电影中涉及乡村教师的有14部,如《大山深处的保尔》、《我的教师生涯》、《云上学堂》等。涉及支教老师的有20部,如《冯志远》、《村学的冬天》、《一个老师的学校》、《飞扬的青春》、《美丽的山茶花》等。涉及留守儿童教育的电影有17部,如《遥望南方的童年》、《不想长高的孩子》、《念书的孩子》、《指尖太阳》等。以贫困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有3部,《半碗村传奇》、《上学路上》和《大眼睛》。以乡村老师和支教老师为主体的电影有《美丽的大脚》、《天那边》、《支教老师》、《新来的李老师》、《麦积山的呼唤》等。

从电影中的教育阶段来看,有1部电影以幼儿园为主题,2部以中学为背景,30部以小学教育为题材,电影更多是以小学教育为题材内容,乡村义务教育成为关注焦点。随着时展,乡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留守儿童题材电影成为近年来电影创作的趋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得以影像呈现,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乡村教育问题具有时代特征。

三、乡村教育题材电影创作在经济区域上的特征

为了方便研究和管理,地理学科将国家区域进行了地理划分,把一个国家的全部国土区域按照其特点划分成了几个大块,以便进行地理、气候、经济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根据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国家将全国地区分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四大经济区域。

对电影中故事发生地或拍摄地进行统计,如表一所示,33部电影共涉及17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12个省份、3个自治区和2个直辖市。根据各地所属的经济区域和电影数量统计,西部地区创作的电影有19部,中部地区有11部,东部地区有2部,东北地区只有1部。各经济地区的电影比例如图二所示,西部地区占58%,中部地区占33%,东部地区占6%,东北地区占3%,其中以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最多。

(一)贫困落后的西部地区

电影中涉及的西部地区省级行政区域有陕西、宁夏、甘肃、重庆、云南、贵州、四川、内蒙古和新疆,共19部电影,占总数的58%,西部地区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地域。除了独特的地理地貌,西部地区贫困落后的经济状况导致了乡村教育问题更加突出,引发社会更多的关注。

《从前有座山》中贫困的村里没钱办学校,王明光去乡里只要到500元的经费,《上学路上》中妈妈嫌24.8元学费贵,不让五年级的王燕继续上学。王燕想通过摘枸杞赚学费,枸杞一斤才两毛钱。《走路上学》取材于部级贫困县云南怒江福贡县,山里穷没钱给孩子买鞋,冬天学生穿着拖鞋走山路、滑索道上学。《麦积山的呼唤》中狗娃家经济困难,没钱给重病的母亲做手术,父亲打算让他辍学去城里的工地上打工。《飞扬的青春》中贫困的贵州山区,孩子们穿着破旧漏洞的球鞋,在木头支撑的倾斜危险的教室里上课,学校想参加全市歌咏比赛,却因为路费和住宿费太贵而放弃。贫困的经济成为制约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最大因素。

(二)闭塞受限的中部地区

电影中涉及的中部地区省份有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和江西,共11部电影,占总数的33%。中部地区有独特的地理风貌,高海拔、多山水的地形,闭塞的交通条件,导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受限,经济基础相对较弱。

《遥望南方的童年》中乡村老师易明堂创办家庭幼儿园,收费标准是一个小孩一个月60块钱,招收的十几个学生中有些赊账,有些只交了半个月费用。《天那边》中历史悠久的水咕噜村,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小孩,村民一般逢年过节才吃肉,养的猪用来换钱,鸡蛋留着给孩子换作业本。《大眼睛》中金寨张湾村的梅子因为贫困上不起学,老师帮她垫付了学费,梅子自己编竹篮卖钱买本子和铅笔。为了改善经济状况,《念书的孩子》中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年迈的老人照顾。

(三)发展不均的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乡村教育的困境篇5

今天教育领域还有很多不和谐的现象,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例如,城乡教育的不平衡,城乡教师工资待遇的巨大差别,不同户籍人口受教育的不平等;各类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对贫困学生教育缺乏体制性的安排;不同质量需求的教育绝对划一性等。

在笔者看来,我国教育应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一要坚持城乡教育的和谐发展;二要对城乡教师给予相同待遇;三要保障不同户籍人口能受到相同的教育;四要坚持公办与民办教育的和谐发展;五要坚持贫困学生教育的优先发展;六要坚持不同质量需求教育的特色发展。

具体说来,应使同一区域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在硬件、软件、班额与师资比率,以及生均教育经费方面得到均衡配置。毕竟,农村的贫困首先是教育的贫困。不能使承担历史使命的乡村教师再成为被拖欠工资的人。应给乡村教师与县城教师同等的工资待遇,还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农村津贴以及城市退休待遇等。而非本城市或是农村户籍的受教育者在升学、转学、就业、助学贷款、困难资助、档案管理、医疗保险、评选先进等方面,应享有与本城市同类同级受教育者同等的权利。

应尽快做的是,积极推动地方民办教育立法进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为扶持民办教育发展,首先需解决民办学校教师的社会身份认可和政策体制生存环境欠佳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保、医保、退休、户口、职称、住房、培训等问题;另外还需解决学校产权及回报问题,土地划拨、税费、水电气、通讯使用问题,以及政府财政资助等问题。

乡村教育的困境篇6

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一

根据《廉江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为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保证扶贫任务的落实,特制定以下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以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和改善贫困村发展环境为目的,着力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加快脱贫致富奔康步伐。

二、目标任务

从20xx年开始,用3年时间,对我局负责帮扶的塘蓬镇留村村46户被帮扶对象(共177人)采取综合扶贫措施,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80%以上被帮扶的贫困人口达到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实现三年基本脱贫。

三、工作要求

(一)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我局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局办公室主任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二)成立帮扶工作小组

帮扶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到户扶贫工作,根据留村人均耕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4亩),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生产发展落后等问题,针对被帮扶对象主要贫困原因,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切实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三)如实录入,及时上报

按照要求,根据帮扶情况,由专人如实填写《帮扶记录卡》,管理贫困户入网资料,更新帮扶情况,上报帮扶信息。

(四)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我局将负责帮扶的塘蓬镇留村村46户被帮扶对象(共177人)的帮扶责任分别落实到干部职工身上,进一步明确职责,并帮助制订发展规划,协调跟踪落实相关扶持措施,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联系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等。通过帮扶确保受帮扶的贫困户有自我发展和稳定收入,并实现稳定脱贫;确保贫困户家庭危房完成改造;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家庭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确保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能参加免费职业技术培训,至少输出一个劳动力;确保每一贫困户学会一至二门种养技术或者手工加工技术,提高种养劳动技能。

四、加强领导

切实落实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实行局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局长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从人才、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各方面,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扶持,保证扶贫任务的落实。切实加强贫困村领导班子建设,开展党支部的一对一帮扶活动,大力开展村干部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能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二

为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部署和要求,确保真扶贫、扶真贫,努力提高新一轮扶贫攻坚的统筹性、针对性、实效性,我乡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结合乡情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及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要求,深化拓展扶贫攻坚行动,坚持将精准扶贫与全面建成小康行动紧密结合,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积极推行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包片责任制,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因村制宜、因户施策,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制定具体可行的帮扶目标和帮扶措施,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到2019年实现基本脱贫,2020年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目标

通过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整村推进、生态移民、基础设施等到村到户项目实施,确保2016年黄荆乡减少贫困人口942人,2016年确保1个贫困村出列,2017年确保3个贫困村出列,2018年确保1个贫困村出列,2019年所有贫困村出列,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稳定脱贫原则。加大精准脱贫和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贫困户自主致富的造血能力,力促贫困人口早日摆脱贫困。

2、坚持一户一策原则。建立全乡贫困人口信息登记花名册,精确分析查找致贫原因,采取一户一策的方法,科学精准制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具体计划与工作方案。

3、坚持整体推进原则。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全乡经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计划,加强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

4、坚持群众参与原则。脱贫攻坚的关键和主体是贫困群众。因此,在脱贫项目的选择、实施、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接受群众监督。

5、坚持合力攻坚原则。按照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整合全乡扶贫开发、交通、水利、住建、国土、财政、民政、农林等政策性资金,激活企业、商会、慈善组织等社会资源,形成脱贫攻坚工作合力。

四、工作任务

1.规范建档立卡。在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暨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中,具体要按照以下六步进行精准识别和开展动态管理。一是农户申请,村内民主评议。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由农户自愿提出书面贫困户申请,然后以村为单位,组成15人以上的民主评议小组采取逐户排队、顺排倒取的方式,综合考虑每一户群众的具体情况,全面摸底排序,提出贫困户和脱贫户备选名单。二是村民复议,入户调查核实。对村内提出的贫困户和脱贫户备选名单,由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复议,确定贫困户、脱贫户拟选名单,再由乡村干部和帮扶工作队员,采取一问一看一算账的办法,即:问收入状况、看家庭情况,算账分析,进一步核查。三是村级议决,乡镇审核。对拟选的贫困户、脱贫户,村两委会把好四关,即是否有漏选错选、是否符合政策界限、是否有家族势力干扰、是否有干部优亲厚友,再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议决后形成初选名单,第一次公示后报乡政府审核。四是两次公示,一次公告。对选出的贫困户、脱贫户名单,先在村内公示,再由乡镇公示,两次公示时间均不少于5天,公示后报县扶贫办,最终确定后报省、市备案。五是实名建档,动态管理。对确定的贫困户和脱贫户进行建档立卡,认真填写贫困户基本信息卡和精准扶贫计划表,经乡、村、帮扶工作队、户四级签字确认后,录入贫困户信息管理系统,实名制管理。对经过精准扶贫脱贫的,按照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的原则,实行脱贫销号、返贫挂号,实现扶贫对象科学化动态管理。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开展工作,并且要完整保存各种档案资料,在返贫人口管理方面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摸底核算都必须把农户签字认可的原始资料完整地保存,村民会议要有所有参加人员签字的原始记录,要有议决的《决议》。公示公告在保存原件的基础上,还必须有标注日期的照片,退出管理方面除以上资料外,特别要保存好民主评选原始记录和入户调查核实的原始资料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返贫户、脱贫户识别要做到两公示一公告,接受社会监督,防止被脱贫现象发生。严禁优亲厚友,严禁提供虚假信息,严禁拆户、分户和空挂户,杜绝平均分配。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要认真做好数据纠错和资料归档,建立三簿一册一墙表。三簿即:贫困人口簿、减贫人口簿、返贫人口簿,由乡、村委会各执一套;一册(表)即:《扶贫手册》、《贫困农户登记表》由村委会、贫困户各执一套;一墙表即:《贫困村登记表》由贫困村制作上墙。同时在乡、村各建立一套扶贫对象电子台帐,以仁和、大付、毛铺、腊树、南山、大坪、付家7个贫困村为主战场,兼顾四塘等10个非贫困村扶贫对象进行精准扶贫,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对象进行统一识别标准、统一数据口径,动态掌握基本信息,做到底数清、问题清、任务清、对策清、责任清,数据准确、管理规范。

2.列出需求清单。坚持问题导向,依据建档立卡确定的扶贫对象,区分因灾、因病、因学、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等不同致贫原因,找准制约贫困村户发展的瓶颈问题,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需求。精准制定减贫计划,提出精准扶贫专项方案和年度计划。建立乡、村扶贫作业图,标清贫困村基本情况,明确脱贫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把帮扶信息精准到一家一户,做到对号入座、逐年销号。

3.明确脱贫措施。从贫困群众最期盼、获得感最强、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入手,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坚持项目资金、帮扶力量和监测评估到村到户,明确进度、倒排工期,精准制导,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滴灌。

五、措施到位,内容精准

1.完善基础设施

(1)村道硬化。2016年底全乡村组道路硬化(砂化)比例达到70%以上,实现全乡所有村社道路水泥硬化路全覆盖的目标。同时实施农村路网改善工程,加快推进断头路、瓶颈路、年久失修路改造,完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支持产业基地田间道路建设。

(2)饮水安全。提高水质达标率和自来水入户率。继续抓好人饮工程建设,到2017年全乡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健全完善农村饮水工程运行保障体系。

(3)危房改造。进一步加大危房改造力度,采取社会力量帮扶、整合项目资金、双联单位帮扶等措施,为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众建成最基本的保障安置房。到2017年全乡有安全稳固住房贫困户比重达到90%,基本消除全乡农村贫困户危房。完善贫困村住房建设规划,改造后的住房面积须达到贫困户危房改造标准、基本功能齐全、符合抗震设防要求。

(4)农电保障。加快农网升级改造,科学制定农村低压配网建设改造标准,合理提高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覆盖面,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2016年解决4个贫困村三相动力电问题,全乡三相动力电覆盖率达到95%以上。

(5)信息网络。加快贫困乡村宽带网络建设步伐,到2016年底实现贫困村宽带信息网络全覆盖,农村通信普及率达到95%,为提供优质信息服务打好基础。

(6)易地搬迁。易地搬迁是开发式扶贫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根本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从而实现脱贫。对我乡旱灾频发地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基本生存条件恶劣、资源负载过重、发展空间狭小等就地难以持续解决温饱的群众,在充分尊重贫困群众意愿和保障搬迁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前提下,就近就便,采取小规模集中和插花安置的方式,改善移民的发展环境和条件,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7)生态环境建设。认真落实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倾斜扶持政策。支持具备条件的贫困村发展特色优质林果产业和林下经济,鼓励建设标准化特色优质林果示范基地,鼓励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品加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建设,有效预防地质灾害,2017年完成规划80%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搬迁避让工程。

(8)村容村貌整治。逐步实施环境整洁村建设,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加强卫生厕所普及工作,推进改厕、改圈(舍)、改灶、改院、治污、治理乱搭乱建,创建干净整洁的农村人居环境。制定村规民约,健全完善群众自我管护村内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增强群众卫生意识,改变群众生活习惯,提高贫困群众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创建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

2.壮大富民产业

(1)提升主导产业和培育农村经济亮点相结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油茶、油菜两大支柱产业的提质升级行动,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培植发展一批有特色、辐射广、示范能力强的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大户,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培育,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向贫困村覆盖,落实帮助贫困户多栽一亩果、多养一头牛、多输转一名劳力、多措办一件实事、多掌握一门技术等措施,持续稳定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水平

(2)重视发展劳务经济。引导群众积极发展餐饮、汽配、运输等服务业,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鼓励能人带动务工,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整合培训资源,开展订单、定向、菜单式培训,推进培训、输转一体化,免费对贫困劳动力开展精准培训,对在岗务工人员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对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开展创业培训,加强对创业和技能带头人的示范培训。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和政策扶持机制,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人。到2020年实现技能提升培训全覆盖。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商业服务网点、农畜产品交易市场等项目建设。在贫困村大力发展农超对接、直供直销等新兴流通业服务,加强农产品营销组织队伍建设。积极推进电商扶贫,拓展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推动农产品进城。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在贫困村设立服务网点,到2020年物流、快递服务基本覆盖全乡17个行政村(建制村合并后为9个行政村)。

(4)积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完善贫困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对带动贫困户增收效果好的经营主体给予扶持帮助、信贷支持。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增强生产标准制定、种畜种苗统供、疫病统防统治、农业机械使用、技术信息服务等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的功能,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组织化程度。到2019年每个贫困村至少建立1个产业合作组织和1个资金互助协会,每个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至少加入1个合作组织。

3.发展社会事业

(1)教育扶贫。大力发展贫困乡村学前教育,改善贫困乡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5年配合县教育局完成龙门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设任务。2016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贫困乡村学校教室、桌椅、图书、运动场地等教学设施设备满足基本教学需求,宿舍、厕所、饮水等基本满足生活需要。

(2)卫生扶贫。加强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到2018年实现全乡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通过返聘、招聘和培训等方式,2018年实现村村有村医,所有村医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资格。2017

年村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对农村五保和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参加新农合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扩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和救助对象范围,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对救助对象住院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其它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无力承担且符合规定的剩余费用,衔接民政医疗救助给予补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全面落实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失独计生家庭补助等计划生育优惠政策。

(3)文化扶贫。按照国家构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标准要求,加大贫困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推进贫困村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体育健身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2019年实现全乡村村有文化广场的目标,健全贫困村文化体育设施,适时更新图书等文化产品,支持贫困乡村发展民间文化艺术发展。

(4)科技扶贫。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综合服务机构建设。促进科技资源配置与扶贫开发直接挂钩,2016年至2018年每个贫困村每年培育10个以上农业科技示范户,全乡建成2个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立科技扶贫网络、建设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加强三农服务热线建设,免费为贫困群众提供信息咨询、富民政策和科技服务。

(5)社会救助保障。推行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完善农村低保补差发放办法,一、二类低保户保障水平达到贫困线以上,对持有残疾证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和农村五保户,按最低缴费标准。

五、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正向激励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乡村要牢固树立把实现全面小康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抓好精准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的思想,聚焦重点,全力攻坚,做到组织领导、时间安排、决策部署、脱贫效果体现精准扶贫要求。乡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促进各项任务落实。

2.逐级落实责任。严格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体责任,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强化督查考核。严格考核评价,对抓精准扶贫成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推荐提拔,对完不成阶段性工作任务的干部,严肃问责处理。

乡村教育的困境篇7

周发辉: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步伐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提案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与保障体系建设是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保障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举措。

尽快建立统一、规范、城乡一体化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便在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争取更多的份额。同时,地方财政应加大对农村特困群众救助资金的投入力度,将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科学分类,统一标准。对城乡不同类型的困难人群进行科学合理分类,整合各项救助与保障资源,规范资金的管理和下拨渠道。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救助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城乡差别和不同类型人员补助标准高低参差不齐、补助办法和标准不合理、不公平的问题。

将现有的救助资源和职能进行整合,切实做好失地农民的补偿与安置工作。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社会救助和保障资金,实现救助与保障工作的有机协调。同时加强对救助与保障资金的监管。

提案背后:10年来,我跑过贵州的近50个县份,我省农村贫困面之大,贫困程度之深,让我很有感触。我看到,我省农村的社会救助与保障制度建设落后于城市,农村的社会救助与保障水平亦落后于城市,农村社会救助与保障的法制建设严重滞后,同时,农村社会救助与保障资源分散,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如何照顾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何为他们创建较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实为我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快我省农村社会保障步伐,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陈梅琳: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构建和谐贵州

提案摘要:增加投入,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各级要将社会救助经费按相关救助项目列入财政预算,提高社会救助资金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建立社会救助资金自然增长机制,明确各级财政每年增收部分的30%用于城乡困难群众。

以健全完善农村低保制度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低保标准,立足现有农村特困救助制度,适当覆盖部分特困群众之外的农村困难群众。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将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农民家庭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加大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力度。到“十一五”期末,在全省农村基本建成以县、乡人民政府兴办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为骨干,社会力量举办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为补充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网络,切实解决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有效供给不足问题,逐步提高集中供养率。

提案背后:为全面了解全省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促进我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我们部分政协委员,于2006年3月13日开始,先后赴六盘水市、铜仁地区、贵阳市和黔东南州,就我省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期间,听取了当地政府的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汇报,与民政、劳动、财政、教育、卫生、农业、扶贫、工会等相关部门进行广泛座谈,深入部分困难企业、乡镇、办事处、社区实地考察,走访了数十户城市低保户、农村五保户及农村特困群众等社会救助对象。

作为政协委员我加深了对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了解,贵州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内陆省份,自然灾害频繁,城乡贫困人口多,特别是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城乡社会救助任务繁重,深感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对于构建和谐贵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傅家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动实现我省历史性跨越

提案摘要:要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省未来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

营造良好的科研自主创新环境、培养人才环境、经营投资环境。打破公共信息“部门所有”现象,加强共享信息建设,促进信息的社会化共享。把握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方向,抢抓机遇,从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农业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数字医学、新型电子信息元器件及智能芯片研发等12个方面入手,制定出我省信息产业的总体发展规划。要下大力气提高我省信息相关产业和研究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要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

提案背后:2000年实施西电东送工程以来的短短几年,能源电力产业一跃成为我省第一大支柱产业。在调研中我看到,我省尽管在发展,但确实还处于“欠发达、欠开发”的状态,单一的资源开发利用,不可能实现“历史性跨越”。而且,我省的资源并不是“无限的”。到2010年,包括在建的水电工程在内,我省水力资源已经开发了74.5%,剩下的都是小水电或难度大的项目了。另外,环境的压力,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才资金问题,使我省面临新一轮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转变我省经济增长方式已显得尤为迫切。

我认为,对产业结构作相应的调整,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发展信息产业,把信息产业建设作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实现我省历史性跨越的一项重要举措。

张景梅:进一步加强我省民族教育

提案摘要: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提高中小学生入学率,减少民族地区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人数。

采取特殊措施,办好特色教育。在不通汉话的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推行民汉“双语”教学。办好民族预科教育,不断输送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本科学校学习。发展具有贵州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把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作为长期的教学任务常抓不懈。加强民族教育立法工作,把全省民族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真正体现我省少数民族享受教育的公正性、公平性,维护少数民族受教育的权益。

提案背后:2006年,我与其他20多名专家、学者,深入全省各市、州、地,历时两个多月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深入乡镇、村寨对学校建设、教学内容、教学设施配备、师资建设、教学质量、学生生活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通过调研,我们看到我省民族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的同时,也了解到很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感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当前民族工作的当务之急。要大力开发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抓好民族教育,发展民族教育是促进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和保障。

唐文元:个性和特点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提案摘要:尽可能保持乡村村落的布局和周边自然环境原貌不受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传承原生态文化,努力保存和维护现有的民风民俗、生产生活方式。消除目前严重存在的景点之间趋同倾向。在文化、经济交流的平台上,注意做到充分重视和发挥少数民族农民的主体作用,帮助、引导他们保护本民族文化资源和特色。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特有的文化事项要及时进行商标注册,防止他人为商业目的抢注这些品牌造成经济损失。

提案背后:我多年从事民族民俗工作,有较多机会深入贵州少数民族村寨。20世纪90年代,随着旅游的升温,贵州几条主要旅游线上出现了少数几个民族村寨的景点,这些村寨也因旅游而迅速脱贫致富。进入21世纪,更多的村寨纷纷仿效,效果不错。只是看了一些不同民族的不同村寨以后,生出了一些想法和担忧:形式单一,内容重复;开发简单,挖掘不够;相互模仿的现象较普遍,传统民族文化深层的元素远远没有开发出来。如此发展下去,终有一天,游客会觉得乏味,这样,不仅不利于贵州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将有相当一部分好不容易开展起来的民族村寨旅游会在竞争中被淘汰,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刘凤云:以人为本优化医疗环境和谐医患关系

提案摘要:当前医患矛盾的成因十分复杂,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转变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医疗卫生工作,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需要全社会对医学科学内在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良好风气,努力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对医疗执业环境的三大难题:即如何合理确定医疗事故赔偿金额?怎样有效解决“医闹”问题及如何推行医疗责任险?需要从制度上加以完善。

此外,还要改革现有的药品支付制度,让政府成为初级医疗卫生的购买者,是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对从医者医德医风建设要常抓不懈,针对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希望尽快出台防控长效机制。

面对当前不理想的执业环境,医务工作者仍应正视并克服自身的不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给患者多一些人文关爱,尽己所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通过全社会,尤其是医疗卫生工作者自身的进一步努力,构建起温馨的就医环境,良好的执业环境和新型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提案背后:我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对医院的期望值也随之增高。再者,近年来国民的法制意识、患者及其家属的维权(知情权、选择权等)意识均大大增强。医改后,人们从享受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到现在看病要自己掏一部分医疗费,由于药价虚高,医务人员中确有收受红包等医德医风问题,以及医疗改革的不如人意,这无形中扩大了医患矛盾。

医务工作者很少得到社会的理解和人文关怀,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医务工作者,我认为以人为本,优化医疗环境,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已显得尤为重要。

张世俊:加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

提案摘要:设立专职机构,明确职责。建立稳定规范的资金来源,将廉租住房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明确目标,合理制定发展规划。一是坚持以租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为辅的保障方式;二是摸清底数,建立完善的保障对象档案和廉租住房管理信息系统;三是根据当地的城市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拟定近期廉租住房制度的建设方案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提案背后:廉租住房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政府为解决收入困难和住房困难的“双困户”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住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之后,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由于不能通过市场解决,而部分地方政府重视房地产市场发展对本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忽视了住房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导致住房问题越来越突出。

乡村教育的困境篇8

摘要:中国农村经历了历史上力度最大的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农村的村庄学校消失,村庄幼儿园兴起,农村幼儿园成了农村社会的文化高地。当前,农村学前教育治理存在治理主体“靠政府”,治理取向“唯城”“唯农”,治理目标“扶贫不扶志”,治理过程“治标不治本”等困境。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的任务是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均衡,改善农村学前教育公平,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的路径在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主体;建构供给时展和符合农村人文的治理取向;心系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治理目标;探索“标本兼治”的治理机制。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学前教育;治理;教育质量

作者:郗倩玮,龚雪(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近十几年来,中国农村经历了历史上力度最大的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农村的村庄学校消失[1],村庄幼儿园兴起,农村幼儿园成了农村社会的文化高地。农村学前教育是农村社会的组成部分,对农村儿童健康成长,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开发,以及乡土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作用。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治理,是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建设智慧强国的基础工程。党的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代农村社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增长,提高农村人民生活质量的战略政策。乡村振兴战略为促进农村学前教育治理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在发展进程中同样存在着许多困境与潜在的危机,制约着农村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因此农村学前教育治理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均衡,改善农村学前教育公平,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

农村教育治理是指农村教育主体,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以农村教育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农村社会多方合作等方式共同管理农村教育相关事务,促进农村教育协调发展的过程[2]。“治愚”和“扶贫”的根本手段是发展教育,农村学前教育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县镇和乡村开展的国民教育的基础工程,农村学前教育治理推动农村教育治理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学前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与开放农村劳动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治理坚持以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为主导方向,以就近入园为普及农村学前教育的必然途径,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灵活办园体制为根本[3]。农村学前教育治理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以农村文化与伦理文明为根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教育理念,通过农村社会多元主体共治,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现代化,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公平发展。

一、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的困境

(一)治理主体“靠政府”

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的主体包括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农村幼儿园,农村社会组织、教师、家长等。但在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政府包揽一切,园所听从指挥,社会组织无从下手,家长漠不关心的局面。首先,在实践中治理主体主要集中于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农村学前教育治理更偏向于注重自上而下的控制管理而不是多元主体的协调参与。其次,教师与幼儿家长从未意识到自己也是农村学前教育治理过程中的主体之一。最后,农村社会组织对农村公共环境与活动的组织热情日益衰减,很少主动参与农村教育发展。

(二)治理取向“唯城”“唯农”

事物的发展受价值取向的引导,偏失的价值取向往往会影响和阻碍农村学前教育的正常发展。在农村学前教育的治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两种较为极端的治理取向,一种是在盲目追求城市化过程中迷失自身发展方向的“唯城”取向,一种是在农村教育与农村生活中循环进行一种简单的自我改造的“唯农”取向[4]273。一方面,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以及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部分地区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治理出现盲目追求城市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农村主管部门、农村幼儿园盲目追捧和学习城市幼儿园教育理念,热衷于扩大幼儿园规模、引进先进设施和前沿课程理念;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于农村建设与乡土文化的日愈关注与呼吁,一些地方专注于开发自身的乡土特色,维护其原有的乡土生活,而忽视了农村与城市的互动联结,将农村与城市发展置于二元对立局面,欲以自身的乡土文化来进行乡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三)治理目标“扶贫不扶志”

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目标是指农村学前教育主体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展望。在国家大力提倡教育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一些地方在农村学前教育治理过程中出现“扶贫不扶志”的现象。农村学前教育的建设重点放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但是在硬件设施有了一定保障之后,后续的软件以及师资的配置并未跟进,过度注重利用扶贫资源来进行教育设施的更新、扩张,导致一些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如在农村进行撤点并校运动后,农村大量被闲置下来的校舍及其他教育资源并未得到后期合理的开发、分配与运用,对于农村学前教育的传统伦理文化也并未加以重视及应用。农村学前教育建设过程中“重硬轻软”这一现象直接导致农村学前教育的物质环境得到改善,但是却没有真正激发农村人民通过努力改变生活条件、创设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建设美好农村的愿景。

(四)治理机制“治标不治本”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的主体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以“问题——疏导”为主,即发现问题后采取针对特定问题制定专项解决措施,这种治理机制无法找到阻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症结。在治理过程中,农村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分析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相关问题时,缺乏科学的规划,往往是针对表面出现的现象与问题进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处理。在保障机制方面,目前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工资待遇水平与社会地位总体偏低、安居问题无法有效解决等外部原因制约着高水平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5]。监控机制方面,生长于人情胜过法制的农村社会环境当中的幼儿园,通常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与改革创新的动力。

二、农村学前教育治理困境的原因

(一)治理主体缺乏多元参与意识

农村学前教育不应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能够与各领域保持密切联系,允许各领域专业人士与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学校管理,乐于为农村学前教育的健康成长出谋划策的过程[6]172。农村学前教育治理主体缺乏多元参与意识制约着农村学前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首先,“全能政府”的惯性思维阻碍了治理主体的多元参与意识。政府依然习惯于通过上传下达以及政治动员等刚性工作方式来包揽社会各项事务[7]192。农村学前教育治理更偏向于注重自上而下的控制管理而不是多元主体的协调参与。其次,受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农村幼儿园、教师、家长及幼儿习惯于被管理,缺乏参与农村教育建设的意识。并且在政府对农村社会事务包揽一切的印象影响下农村幼儿园习惯于充当被动的政策执行者。最后,农村社会劳动力空心,农村社会组织主动参与农村发展热情小、动力低。农村学前教育治理主体有其特殊性,农村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一直以来都在农村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青妇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等农村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都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虽然很多也接受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但拥有一定的独立性[8]228。农村学前教育治理应当是多元的主体共同推动着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进程,但由于教育行政部门缺乏与其他治理主体的有效沟通与合作,使得农村学前教育在治理过程中困难重重。

(二)治理取向的多元对立

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治理应当是多元价值取向相互联系,为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均衡,改善农村学前教育公平,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服务。

事物的发展受价值取向的引导,完全对立的价值取向往往会影响和阻碍农村学前教育的正常发展。在“唯城”治理取向影响下的农村幼儿园,居于农村、为农村而设却又不不属于农村,丢失了乡土的本体[9]69,阻碍了农村学前教育结合自身乡土文化特色而发展的可能性。农村幼儿园并不是微型版的城市幼儿园,农村幼儿园要有自身独立的身份和价值,过度模仿城市“去农村化”的教育是不符合农村发展需要的教育。另一方面,“唯农”治理取向影响下的农村幼儿园不愿及时更新教学技术和学习先进的学前教育治理理念,农村学前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不进反退;无法及时培养新时代对于数字土著学生的能力素养,农村幼儿与时代脱节,陷入了农村教育治理的“内卷化”陷阱[9]65,最终导致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低水平、低效率的恶性循环。

(三)治理目标追求表面政绩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治理进程中,存在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只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表面“政绩”,从而导致农村学前教育治理中存在“扶贫不扶志”的现象。

由于教育行政部门追求表面的政绩、盲目追逐利益回报等原因,使其未能将其目标真正定位于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农村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如果教育行政部门一味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定位于规模的扩张和数量的达标,而不全面系统地思考如何兼顾“质”与“量”的关系,那么只能使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重复着“先扩张、后治理”的老路[10]。对教育事业的建设不仅仅要体现于基础设施等硬件资源的投入,也要提高对师资等软件资源的重视,“软硬兼施”才能真正满足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四)治理机制缺乏高效系统性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的决策、协商、保障与监督机制中依然存在缺乏系统性、高效性等诸多问题。

首先,农村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参与教育治理几率低,实践当中的教育问题得不到有效反馈,政策制定呈现主体缺位现象;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无法有效参与农村学前教育决策机制;而在决策机制中起决定作用或长期参与决策的人由于缺乏专业性与实践经验所做出的治理决策趋于保守或难以有效实施。其次,农村社会人情治理无法高效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农村幼儿园的园长通常是在本村拥有良好的声望、广阔的人脉关系和一定的文化素养的本乡成员,受农村社会普遍人情胜过法制的传统理念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农村社会组织和农村民众对这些幼儿园的监督通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受人情眷顾中成长起来的农村幼儿园,通常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与改革创新的动力。最后,教师权益的现实保障是吸引和留住农村幼儿教师的关键,但当前农村很多幼儿园面临教师数量短缺、年龄偏高、质量较差、发展受限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1]。

三、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的路向

(一)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主体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的主体应当走向多元共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主体。

首先,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为了实现学前教育普及目标,应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政府投资,尤其是加强对村屯层面的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和政策支持,坚持农村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性的需要,迅速普及农村学前教育。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保障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基础环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强调政府在农村学前教育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是政府要包揽所有事务,而是政府部门应当学会“分权”“放权”与“监权”。其次,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村幼儿园不再是一味等待被安排被治理,而是主动参与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由被动客体转型为多元主体中的重要一元。每一位想要探索农村幼儿园发展的园长和教师都会依据自身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活动,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用切实的行动与建议代替消极的抱怨[12]。同时,园长与一线幼儿教师应当解放思想,探索更多的发展道路,借助多种途径提升自身发展条件,以本园的特色发展为借鉴,为农村学前教育治理增添新的治理方向和路径。然后,由于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年龄较小,幼儿家长作为幼儿的监护人,应当代表幼儿的权益为农村学前教育治理出谋划策。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协同基层自治组织与农村幼儿园,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幼儿家长对幼儿学前教育阶段成长重要性的关注以及对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的认识,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农村学前教育的治理,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最后,随着近年来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日益凸显与国家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到农村学前教育的治理与建设中,为农村学前教育注入治理活力,提升治理效果。社会组织可以根据现实需要,灵活调整治理策略与方向,不仅是现有教育治理体制的重要补充,更是农村学前教育治理创新治理途径的引领者。

(二)建构供给时展和符合农村人文的治理取向

农村学前教育的治理取向应当是建构供给时展、符合农村人文,真正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农村学前教育。

一方面,为迎合时展要求、提升教育质量,学前教育想要在农村迅速普及,治理还需从小规模幼儿园入手。农村小规模幼儿园不会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而消失,反而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农村幼儿园的重要形态,引领我国教育制度现代化发展。首先农村小规模幼儿园有利于农村幼儿的就近入园、节省教育成本、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12]。其次,随着撤点并校小学布局调整后,农村幼儿园成了农村社会的文化高地,发挥群众智慧的功能,担负起农村文化传承的重任。最后,小规模学校由于学校师生比例低,学生的特殊性更容易被关注到,有利于开展人性化、个性化的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作为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另一方面,在城镇化大背景下,农村幼儿园应当改变一直以来待援、追赶、模仿城市幼儿园的发展范式[13]430,结合自身特色开发乡土课程,让幼儿充分亲近自然,感受自己与农村的自然环境、空气、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微妙联系,在自然的教育过程中传递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价值观念。同时将“城市教育就是优质教育,农村教育就是劣质教育”的思维转变为城乡教育特征思维。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理念的现代化也不意味着固步自封不接受城市教育发展过程中新的教育理念,而是正确认识城乡教育的不同特质,利用多元的治理价值取向,扬长避短,挖掘农村教育的优势,使农村学前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14]。

(三)心系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治理目标

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目标应定位于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通过善治最大限度的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担负起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时代使命和培养留土、有根、健康成长幼儿的历史使命。

首先,政府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扶贫扶智,促进教育公平。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短板与核心环节,而学前教育发展又是农村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状况明显,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是有效保证阻断贫困代际相传、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农村学前教育想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获得良好的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由于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投入水平不高,发展相对落后等原因,未来几年想要实现学前教育普及目标,政府应当发挥起主导作用,加大政府投资,满足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需求。其次,要建立符合中国农村学前教育实情的有根教育。即教育既能使学龄前的幼儿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本土的乡土精神为根基,又能将本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完成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促进幼儿对乡土文化的自信力、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力[15]。最后,农村幼儿园与幼儿教师通过乡土教育,培养热爱农村的情怀。在农村中的幼儿园,甚至可以打破围墙的限制,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活动,让农村教师与幼儿在当代浮躁的社会中依然能够获得舒缓的心灵空间。农村幼儿园走有农村特色的发展道路,在不断地探索中找回教育的自信。

(四)探索“标本兼治”的治理机制

“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活动,而是一个过程”[8]5,高质量的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离不开系统而高效的治理机制。

农村学前教育治理需要通过合理的决策机制、多元的协商机制、政策支持的保障机制与有效的监控机制来促进其现代化发展进程。一是农村学前教育治理决策机制方面,农村教育治理的决策过程应给分成两个部分,农村学前教育的研究过程与农村学前教育的决策过程。研究过程侧重于专家学者对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与政策研究,决策过程则侧重于治理建议的可行性与有效实施的路径方法。二是农村学前教育治理协商机制方面,教育行政部门与农村幼儿园之间以契约与协商的现代管理机制取代传统服从与执行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机制。政府依据需求给予农村幼儿园以经费与物质支持,并对农村幼儿园加以规范和监督,农村幼儿园则根据自身发展规划进行师资培训、幼儿园环境创设、服务农村人民、满足农村幼儿的受教育需求,真正为农村人民谋福利。三是农村学前教育治理保障机制方面,在农村学前教育的治理过程中政策的保障机制能够确保农村学前教育治理政策的有效推进与实施。现代教育治理保障机制要有合理的政策法规的保障,如,加大对来自农村的免费师范学生的教育。此外,还要有经费的保障,设置针对性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农村幼儿教师,有效提升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四是农村学前教育治理系统监控机制方面,建立现代化的农村教育治理检测机制能够有效的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分析治理的成果与不足从而加以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治理体系。目前我国城市的教育质量监测系统发展日趋成熟,我国的农村学前教育应当对其进行借鉴学习建立自己的发展监测指标,从而即可以与城市学前教育治理水平经行对比,找出自身特色与不足,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进行自我监控,发展自身优势。

[参考文献]

[1]邬志辉,史宁中.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十年走势与政策议题[J].教育研究,2011(7):22-30.

[2]李森,崔友兴.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02):82-89.

[3]杨卫安,邬志辉.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14(10):199-202.

[4]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273.

[5]庞丽娟,金志峰,杨小敏.新时期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7(5):109-113.

乡村教育的困境篇9

论文摘要:近年来,教育界对素质教育这一新型理念进行的讨论很多,散见于国内外的许多学术学刊,这些文章对素质教育的具体研究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但是,在某些方面却忽略了英语这一相对特殊的学科的素质教育在乡村学校这一特殊环境中的实施困扰。本文将从素质教育中的英语教育,英语素质教育在乡村学校实施过程中的困扰以及笔者认为的解决乡村学校英语素质教育的对策讨论英语素质。

一、英语素质教育在乡村学校实施过程中的困扰

(一)旧的观念彻底改变难度很大

传统的应试教育在对人们的观念影响极大,社会把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有时甚至是唯一的目标。于此,在这个经济的时代,学校从某个程度上来讲就是一个企业,许多学校也是在以抓升学率为目标。学校小则每次考试后依据人平分和及格率,高分率给班级排队,且与教师的评优,晋职,及支边方案直接挂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教师为着个人也“为学生”狠抓学习,以达到所谓的“教学质量”这样,部分教师不仅把自己弄得整日紧张兮兮,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也很大程度上让学生增长了厌学情绪。

(二)缺乏一套有效得体的素质评估方案

素质教育已进行这么多年了,然而至今大家仍然把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和教师好坏的标准。这使得老师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又被迫去适应人们的传统心理习惯,鉴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实施一种不是素质教育的素质教育。例如,一学校的英语课,不管教师平时的课上的怎样,只要学生考试试卷上的分数不高,那么,教师再有能力也被否认,只要考试上的分数抢眼,哪怕学生读不准几个英语单词,说不出一句地道的英语,分不清重读,轻读,语音,语调,那么教师再没能力也被予以肯定,当然,这里的有能力与无能力也无从判断。须不知,如此以往,我们的英语素质教育又会回到传统的应试教育。

(三)资金投入不够,学校设施落后,教师积极性欠佳

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各级财政吃紧,乡村学校教师的待遇仍然远远比不上城镇学校教师的待遇,在物价日趋上涨的情况下,乡村教师不乏有悲观情绪,积极性不高。尽管全国各地陆续建起了许多希望学校,给乡村教育解决不少难题,但这些还没有解决乡村的英语素质教育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如高质量,高标准的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多数乡村学校英语教学设施十分落后,几部破烂不堪的录音机,极为罕见的投影机让英语教师们苦不堪言。乡村学校的英语老师多数患有职业病,慢性咽言。那是因为学校没有规范的教学机,教材里的听力部分都是由老师的口充当教学机而读给学生听。长久以来教师们就患上了慢性咽喉言这种职业病,加上目前许多地方还处于学生高峰期,学生人数多,教室十分拥挤,学校为了节约开支,尽量少设班级,有些学校一个班达六七十人,教师上课的课堂纪律十分难维持,甚至难维持,特别是英语课,因为学生的基础差,缺乏说英语的能力与胆量,教材中需要操练的部分,如pairwork,groupwork一般情况下很难继续下去,因为教学设施的限制,交际性英语教学法很难得已具体实践。

(四)师资力量短缺,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多数乡村学校的教师是民生转正或中师专科生毕业分配的,学历偏低,在英语教师中正规的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很少,多数是临时训练上阵,或凭自己以前的英语学习经验上场的。因而教师所学专业与英语教学不对口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师自己都无法读准,更不用说学生说标准英语了,我们更没有办法讨论英语教学课的方法。

二、解决乡村学校英语素质教育的对策

那么怎么才能解决乡村学校的英语素质教育的困扰呢?笔者觉得除了乡村学校的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外,改革教育的外部环境,进行体制政策上的宏观调控也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扩大宣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第一应用一切媒体手段,大力宣传素质教育,分析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不学外国文就无法当好接班人。我们应让政府参与,让社会认可我们的英语素质教育。 第二培训相应的教育部门主要领导人以中小学校长,主任,提高他们的英语素质,提高他们对英语素质教育的认识,促进彻底转变观念,为英语素质教育特别是乡村学校的英语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师资素质

对在职的教师,必须要求他们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获得合格的学历及合格证书,如英语口语证,英语听力证,英语过级证等,不能让教师自身的错误又继续“传授”给学生,我们应把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乡村英语教师队伍,做为实行乡村学校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措施。

(三)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鲁迅说:“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很难设想,那些以追求金钱物欲为人生目标的人,那些鄙薄当“孩子王”,做“教书匠”的人居然会去爱岗敬业,去领会人生的真谛,做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懂得爱岗敬业,不断进取,献身教育,这也是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教师形象伟大光荣之所在。魏书生老师的敬业精神就值得我们不断的学习。在乡村学校这样艰难的环境中,我们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尤为重要。

(四)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大力发展当地经济

引进外资,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渠道,使职高毕业的学生都能有事可做,使学生的父母不在为“流落他乡”放弃孩子的正确教育。这样学生看到毕业后有工作而增强了学习兴趣,不再强迫自己挤高考的“独木桥”家长们也既能解决生活问题又不放松对孩子的教育,而消除隔代教育的弊端。

三、结论

乡村学校的英语素质教育再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与困扰,重视乡村学校的英语素质教育已迫在眉睫。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充分重视,共同努力,乡村学校的英语素质教育也会独辟新径,放射光芒!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

[2]刘道义,魏国栋.学习〈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的体会

[3]外语教学新方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7年

乡村教育的困境篇10

乡村教育问题多多,但问题再多,学校的问题归根结底还在教师身上。记得早在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为学校在为国育才,教师关键作用无可替代。在教育强调均衡发展的今天,回顾我们的教育管理还在倾心于扶持乡村教育就是盖几栋漂亮的教学楼、修几间敞亮的学生食堂时,是否想到驾驭使用这些教室、配套功能室的又是谁呢?自然是教师。离开教师,学校便失去了教书育人的内驱力,学校什么也不是。好在国家及时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为我们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那么,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指引下,我们扶持乡村教育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一是革新教育管理理念,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马克思认为,科学本身是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因而是知识形态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形式。因此,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即一种精神生产力,而当其与生产力其他要素相结合即构成物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昭示我们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我们在扶持乡村教育时要与时俱进,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凝心聚力,把扶持的重点从筹建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逐步转变到实实在在落实国务院颁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上来,为提高乡村师资建设水平而谋事作为。

二是努力把乡村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校,实现乡村教师工作学习化。彼得・圣吉在《学习型学校》中提出的学习型学校的路线图是:由“学习型教室”发展至“学习型学校”,再延伸至“学习型社区”。与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利益攸关方是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及社会。我们认为要达成学习型学校的主力军当仁不让的则是教师。没有教师的工作学习化,学习型学校的构建就是一句空话。实践研究表明,工作学习化教师生活的技术演绎模式一般有五类。第一类以接受学习为主的教师工作学习化技术演绎模式。其基本程序:讲座―观摩教学―案例教学―读书活动。第二类以指导参与式学习为主的教师工作学习化技术演绎模式。其基本程序:微格培训―参与式培训―参与式模仿―教学诊断―非指导性教学―师带“徒”。第三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师工作学习化技术演绎模式。其基本程序:教师角色发展培训活动―教学小组忠告活动―以教学日记为基础的教师合作反思活动―教师学习自传反思活动―角色模仿培训―教例研究―说课。第四类以个体探究为主的教师工作学习化技术演绎模式。其基本程序:课堂事件调查―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研究―教学日记―学生个案自我研究。第五类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教师工作学习化技术演绎模式。其基本程序:科研兴校中校本学习与培训―教育科研讲座―教师教育行动研究(教例研究、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日记反思”等)。由此可见,要真正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达到扶持乡村教育的既定目标,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乡村学校的管理者就得制定相应的政策机制,运用技术平台,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促使乡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化。

三是积极落实乡村教师待遇,依法重建“三尊”社会氛围。俗语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也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古代管仲也曾说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所以,扶持好乡村教育的最大看点,不是根据中央文件转发了多少回,颁布了多少地方性的配套细则,而是在于把乡村教育置于优先发展地位的强有力的执行力,具体在于把乡村教师的收入真正提高了多少,还在于把与乡村教师切实利益相关的工作、生活方面的问题解决了多少。因此,要解决乡村教师待遇问题,依法重建“三尊”社会氛围。第一招就是依法落实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全额、足量、按时发放教师工资,把《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落到实处。第二招就是依法处理涉及学校、教师的相关的违法违纪案件,为乡村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营造良好法制环境。第三招乡村学校也要会同所在地方社区、学生家长,行动起来,以法制精神来重新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社会氛围,为乡村教师造就良好的工作社会环境。第四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尽力解决一些政策允许范围内力所能及的乡村教师在工作、生活及家庭中的实际困难,比如乡村教师关心的职称问题、孩子就读问题、照顾家庭父母老人的问题。也可通过协调和合作让热心教育的企业、公司、社会团体、基金会等,出钱出力,来帮助乡村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还可通过各类媒体的呼吁来帮助一些特别有困难的或有特殊困难的乡村教师,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让其轻装上阵,为乡村教育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