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乡村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6:15

促进乡村教育篇1

一、促进我国农村教育法律保障的应然选择从本源意义和终极意义上讲,发展农村教育应当归属于农村人口发展权的范畴,也是人权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制约农村发展的真正因素是农村教育权利贫困[1],农村的难题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的贫穷,更是一种精神与理念上的贫瘠。黑格尔认为,人必须通过培养教育才能成为自由的人[2],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没有畅达的知识与经验的传承,农村人口便很难培养自身的“现代公民意识”,也很难具备脱贫致富的技能与本领。就国际和民族而言,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程度的高低对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3]。因此,我国宪法将受教育权规定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从立法的高度确保教育发展权的实现。从法律应然状态的价值诉求讲,城乡教育应当是“平”的,平等性是受教育权的鲜明特征。但是笔者认为,形式的平等可能意味着实质的不平等,而形式的不平等却往往能够彰显公平。古罗马法学家塞尔苏斯主张“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4];美国社会学家罗尔斯也提出,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该使这种不平等既符合地位最不利的人的最大利益,又按照公平的、机会均等的条件,使之与所有人的地位和职务联系在一起[5]。由此,笔者认为,不平等的必要性与正当性决定了我们有必要用法治的形式对其进行调适。所以,我们用“教育公平”来表达对教育法治首要价值的追求更为妥当。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推进教育公平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是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方向,教育公平的关键是受教育机会的公平,重点在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农村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以法治促公平”,即以“依法治教”来促进教育的公平。法是最优良的统治者。西方社会法学家庞德提出,法的功能在于调节、调和与调解各种错杂和冲突的利益,以便使各种利益中大部分或我们文化中最重要的利益得到满足,而使其他的利益最少的牺牲[6]。因此,法治或许是实现公平最有效的秩序模式。中国目前还处于向法治转变的进程中,法治建设主要还是一种政府推进型的法治,其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法治目标和实现步骤的战略设计和思考,取决于国家对近期行动计划与长远目标行动的统筹谋划和适时合理推进的结果[7]。在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历程中,农村教育的环境与状况会因时因域而有所变动,农村法治始终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因此,在农村教育法治建设中,唯有将国情与域况、全国法制统一与地方自治立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重庆农村教育法治的现状

(一)重庆农村教育法治进展与成效重庆市把教育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将农村教育改革作为全市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2006年,重庆在全国率先偿还18亿教育欠债,主城九区“普九”欠款的,市政府财政承担20%,区县承担80%,走在了新义务教育法的前面[8]。2006年11月,中共重庆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在《关于构建和谐重庆的决定》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确立了“到2020年时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教育中心”这一发展目标。2008年秋季,重庆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惠及全市360万中、小学生。2008年7月是重庆农村教育发展的转折点,教育部与重庆签订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重庆自此成为西部地区实行统筹城乡教育的一块“试验田”,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7.37年上升到2008年的8.6年[9]。到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由1996年的56.16%提高到90%,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7年的8%上升到30%,进入了大众化阶段[10]。在农村教育方面,一方面,重庆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解决已颇见成效,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学校已达到623所,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近259万人入学,投入230亿元建设包括农村寄宿制项目、农村远程教育在内的教育重大项目[11];另一方面,重庆通过城乡学校“百校牵手”、“捆绑发展”、“对口帮扶”等一系列举措,推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2011年5月1日,适应《义务教育法》修改的《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将对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教育事业发挥重要的影响。

(二)重庆农村教育法律保障的不足重庆在统筹城乡教育“试验田”期间,基本解决了农民子女上学难、农村学生辍学率高以及义务教育完成率低的问题,农村义务教育普及工作成效显著,在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教育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重庆农村教育的长足发展而言,尚缺乏立法的充分保障,现有的制度尚不能完全解决农村教育的法治保障问题。

1.重庆农村教育法律保障的制度供给不足俄罗斯曾严格试行各级政府分担对各级教育经费保障责任的举措,但主要因缺乏必要的国家收入分配机制而以失败告终,后续改革也因欠缺预算机制综合改革经验而陷入具体学校和各级教育拨款的两难之中[12]。我国农村教育经费问题往往体现在拨款之前的财政预算环节和拨款之后的利益分配环节,经费投入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难题。在依法治教的全过程中,依法行政是关键,执法监督是行政保障,权利救济是司法保障,他们与教育立法同步运行或者后续支持,都无法取代教育立法环节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有法必依”的大前提应该是“有法可依”,重庆农村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立法体系的完善。在立法上,重庆地方性教育立法面临诸多困境。首先,地方没有一部针对农村教育的专门法规,目前的制度都是普适于城市与农村的概括性规定,“不同情况相同对待”的立法模式难以保证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据调查资料显示,农村人口对农村教育单独立法的需求比较迫切,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农村对农村教育单独立法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认为,需要用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农村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13]。其次,政策性“意见”、“决定”、“通知”、“方案”的数量与权威远胜于单薄的法律性“办法”,政治的威望远胜于法治的权威。在我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中,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深深地烙上了国家的政治标签。台湾公法学者陈新民认为,指导方针树立了国家的价值观,导引立法方向,其政治和道德作用大于法律意义[14]。重庆农村教育的大政方针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有待于提升到法治的高度,以法律文本的形式转化为法律意义上的指导思想或者具体规定。第三,立法层次较低,配套机制不全。比如:《重庆市学生申诉办法》在性质上属于地方性政府规章,在位阶上处于规范性行政立法的最底层,效力略高于地方政府制定的临时性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同时,该办法流于空泛,在貌似完备的授权性与义务性法律规定的背后,缺乏监督、制衡的长效机制,缺乏程序性规范对实体性规范的保障。

2.重庆农村教育的内涵不足在城乡比较的视野下,从国内经费投入看,农村小学生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75%,但教育经费投入仅占48%,初中教育经费投入农村仅占29%,生均教育经费,城镇是农村的两倍多。从师资队伍看,农村高一个学历层次的教师,比城市低30个百分点,教师学历不合格率高达70%之多[15]。由此可见,农村教育不仅输在了路上,更输在了起跑线上。重庆农村存在地域性极强的特殊人群,即“留守子女”,与因无钱支付学费的辍学儿童、街道乞食的流浪儿童一起构成了三大农村教育弱势群体。他们中绝大多数没有条件继续完成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学习,据教育综合指数估算方法,在过去的10年里,教育对重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7.045%,其中高等教育的贡献率为0.54%[16]。因此,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等成为他们改变命运的救命稻草,但重庆市农村职业教育等尚无法构成对农村发展的有效支撑。重庆的农村教育结构体系主要由三大块构成,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笔者认为,其中包含继续教育在内的成人教育领域的复杂程度高、不确定性强,又缺少国外相关的立法经验,短时间内很难转化为立法规定。重庆多数农村地区教育结构单一,普通中小学教育发展较快,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对薄弱。2010年7月,重庆市决定把所有就读职业学校的农村学生自动转为城市居民,今后10年力争使200万农村学生变身“市民”,新增就业岗位将优先接纳重庆职校毕业生。但是,农村职业教育状况仍不容乐观,全市农村常住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仅为7.3%,职业学校的数量也由2006年的183所减少到2007年的153所,减少了16个百分点,恰恰与农村经济的加速发展背道而驰[17]。重庆农村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比例较低,很多地方的农村职业教育处于近乎瘫痪的状态。

三、促进农村教育法律保障的地方立法和国家立法的完善

(一)促进农村教育地方立法的总体思路立法是一个多元利益群体相互博弈和妥协后做出的制度安排,旨在使不同的利益群体都能够享有畅通的利益表达。在农村教育法治尚不健全的中国,完善和强化地方立法仍是必然的选择。首先,立法体系的完善要经历一个从“政策文件”到“法律文本”、从“统筹法”到“专门法”的渐进与转变。二战后,日本经历了自《学制》《教育令》《学校令》《教育基本法》到《终生学习振兴法》的演变,实现了向教育民主化立法时期的转变。每一次教育改革的浪潮涌过,都会留下清晰的教育立法的浪迹。笔者认为,日本历次教改的成功经验中最值得借鉴的一点是:改革之后能够及时地将改革成果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以此稳健改革的步伐、强化改革的功效。其次,重庆农村教育立法面临着两大课题:第一,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农村教育法治,其中首先要确定的是农村教育法规调整对象的范围;第二,我们应该如何建立农村教育法治,其中首先最该解决的是农村教育立法目的与程序性问题。笔者认为,虽然我国的法治基础与美国相去甚远,但是,美国在教育立法技术方面的有些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确保立法程序透明度,提高公众参与度。可以规定听证会为教育立法的前置程序,确保立法依据的充分与立法内容的科学。

(二)构建促进农村教育法律保障的全国立法重庆地方教育立法已见雏形,但是由于其地方性立法的适用范围仅仅(也只能)限于重庆,因此,如果不能对城乡教育群体进行区别对待、特别保护,也就不可能真正突破重庆城乡教育中的二元结构。笔者认为,在国家层面可制定专门法,如《农村教育基本法》,对农村的特殊情况、特殊问题加以明确和规范。第一,从立法目的看,《农村教育基本法》应当是农村受教育人群权益的保护法,特别针对农村教育的薄弱环节给予农村一定的教育优惠和激励政策,将农村教育中最普遍的现实问题写入法律文本,针对性远胜于全面性,重在发挥法律规范对行为的指引作用;第二,从执法主体看,一定要立足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实情,找到“执法权威”与“便民服务”的最佳切合点,善用“软行政”、“柔性行政”等执法方式实现国家法与民间法的良性互动。

(三)地方和全国促进农村教育法律保障的立法重点高等教育不是农村教育的长项,农村教育应该回归“实用化”的本质,注重智力成果向劳动生产力的有效转化,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促进乡村教育篇2

一、乡土音乐的涵义

所谓“乡土音乐”,就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音乐文化,也就是民间音乐,它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景、生动地表达了他们的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中国音乐学院赵晓楠先生曾经说过,“乡土音乐教育”简单地解释,即:“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唱家乡的歌”。

二、乡土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乡土音乐与课堂音乐的相互促进

音乐课程最重要的基本资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据此编写的教材,统一的音乐教材既要受到篇幅的限制,又要包含古今中外多种题材、体裁的音乐内容。如果说课堂音乐是一种普通常见的食物,那么,乡土音乐就是“土特产”,调味调剂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例如:欣赏第七册中国台湾的童谣《月亮月光光》时,可以联系到乡土音乐童谣中的《外婆谣》;在学习十一册中马头琴独奏曲《万马奔腾》,可以和享誉中外的“青瓷瓯乐”相结合,学生听到家乡的音乐,还是用方言来表现会觉得很新鲜、很有意思,并会产生自豪感。如此让学生在学习课堂音乐的过程中感受乡土音乐的独特魅力,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让乡土音乐通过课堂音乐得以传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音乐教育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

2.有利于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特色发展

相对于城里孩子来说,虽然农村孩子在学习音乐的硬件设施上目前还无法与之相比,但他们能经常嬉戏于田间地头,能够接触到最自然、最纯真的乡土音乐,这是他们学习的最好课堂。笔者认为,农村学校应重视乡土音乐教育,充分开发和利用这座民间艺术瑰宝,不断丰富、充实农村音乐课程资源,走出一条具有农村学校特色的音乐教育之路。

3.有利于提高学生素养和传承民族优秀音乐文化

农村的孩子淳朴善良,这或许就是土土的乡音和悠悠的乡韵所赋予他们的本性。乡土音乐来源于生活,在它的歌词中总有一些内容是对人的教诲,宣传或排斥一些东西,具有明确的价值观。在这些价值观里,有许多优秀的文化因子在里面,如:歌颂纯朴、善良、勤劳、勇敢、诚信的品德,教育人们要遵守传统美德,成为健康、高尚的人,如:本市的乡土音乐“雀咚咚”的内容大多以“忠孝”为主,反映了民间扬善惩恶的淳朴民风。所以,乡土音乐对学生德育教育、发展学生的特长、兴趣等,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乡土音乐进课堂,让学生深入了解乡土音乐的独特内涵与魅力,感受充满亲情的母语音乐文化,以此激发他们爱家乡、爱音乐的热情和对乡土音乐的浓厚兴趣,让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促进乡村教育篇3

近几年,新一届中央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立足于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大多数学生在农村这一基本国情,把乡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一系列惠农助教政策,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从整体上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然而,我国当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基本上都是“东部、城市改革、实验、形成、颁布教育政策,西部、农村模仿、照搬”的历程。甚至个别地方也存在“调整布局结构是假,掩盖严重问题是真”的现象。对此,有学者呼吁国家在制定和执行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时候,要切实考虑中国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考虑各民族、各地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理性,才能真正将扶持政策惠及到地方的乡村教育。

乡村教育是基础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过程,培养的也是有健康的体魄、充实的精神、基本的文化素质和必要的劳动技能的人。发展乡村教育,需要与解决“三农”问题一并考虑,乡村教育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不仅要体现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且还要关注和反映学生所生存的区域对人的发展的具体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教育也应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现阶段乡村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有专家指出是教育取向上的单一化,主要是由于教育的话语权、决策权集中在城市阶层,更潜在地使得国家教育政策与主流教育话语更多地带有“城市取向”。而乡村教育最令人担忧的便是明显的“城市取向”,其主要体现于即简单移植城市的教育经验,忽视农村自身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于重视学科的统一内容,过度强调学科体系的严整性和稳定性,缺乏选择性和弹性,使得具有农村和农业特点的知识和信息难以进入农村中小学教育体系。另外,主要体现是应试升学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这种教育导致的后果是一小部分学生能走进各级专本院校的大门,而大部分毕业生最终仍然要留在农村,延续父辈的生活轨迹。只要乡村教育还没有找到合宜的现代化道路,乡村教育的边缘化和没有方向就是必然的。基于此,新农村建设寻求农村特有发展道路的努力才为乡村教育的最终自主提供了大背景。

如果没有独立的乡村发展道路,乡村教育就没有皈依。既然中国农民不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完成向城市的迁徙,那么就有一个基于农业和农村的特有的生活方式。这个生活方式所需要的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如果乡村教育失却了传承这种文化的功能,乡村教育就成了没有乡村功能的教育,就只是为城市输送合格的劳动力。但是,由于城市不能吸纳,这样,乡村教育培养的人就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游离于乡村的精神流浪者。有关专家认为,乡村教育走农村本位的乡村发展道路是可行的。这样的乡村发展,不是面向城市,将要城市化的;也不是向往城市,没有文化自信的。农村本位的乡村发展,是要将农村作为值得生活的地方加以建设和珍视的,是要把农村生活作为值得过的生活来建设其意义的。这样的乡村发展道路对于中国这么庞大的农村人口和广大的欠发达农村来说,是非常有必要寻找的一条道路。有了这样的道路,当然乡村教育就有了自己的方向。同时,乡村教育也是农村本位的乡村发展道路的必要组成部分。这样,乡村教育就有了为乡村培养人才的责任;乡村教育也就有了让孩子理解农村生活、热爱农村生活的责任;乡村教育也就有了培养孩子在农村生活的能力、建设农村的责任;乡村教育教给孩子的是作为一个农村居民的自信、自尊和自强之道,是为乡村发展培养建设者和文化守护者。

在实际探索乡村教育模式过程中,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基本着眼点就是教师。人才是解决乡村教育的根本,优秀的、富于责任感的教师直接影响到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到农村未来的发展。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美术的观念去改造社会,我们深信乡村教师要用最少的经费办最好的教育。”在目前的情况下,乡村社会更需要的是学历并不一定高,但素质较高的教师,他们具有基本的乡村情感,他们能用心从事乡村教育,他们才真正是乡村教育值得信赖的薪火。

从中发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现代化的乡村教育,而现代化的前提是具备富于特色的合宜的乡村教育模式及相关政策倾斜。山东省博兴县便把村校共建远程教育站点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走出了一条“村校结合”的新路子。该县通过整合资源,实行村校共享,加强调控和做到齐抓共管有效途径,实现了学校与地方的双赢。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实验学校则实行“村校一体”的办学模式,构建了“三教一体”的教育结构,建立教、科、劳一体的教学体制,走出了一条乡村教育为农村发展服务的路子。前元庄的做法在山西省得到了推广。目前,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80%以上在县城及农村地区的实际出发,国家的教育政策必须重心向下,以广大农村中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而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则成为地方政府在进一步强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主要责任。

促进乡村教育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城乡一体教育思考

一、引言

职业教育是培养人获得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是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的教育,简言之,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教育。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然而我国职业教育城乡发展差距较大,要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加快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以期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所谓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就是把城乡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统一体发展,突破城乡职业教育的分离发展,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调整职教政策,完善职业教育制度,填平城乡职业教育差距,从而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

二、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差异

1.师资队伍差异。

农村职业学校教师总量不足,素质较低,特别是专业技能课教师缺乏,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教师和文化课教师比例失调。据统计,在对山东、河南、贵州等省的8个县的调查中发现,近两年,只有26.7%的职高教师参加过地(市)级以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30.3%的教师从未接受过任何培训。这说明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参加培训、继续教育的机会少,而且就算他们参加了学习,也是一些形式单一、学习内容偏离教学实际的低层次培训,要么就是为了学历达标而参加培训而参加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相对于农村职业学校,城市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更优秀,能为城市学生提供更高的平台和施展才华的环境。

2.办学条件差异。

农村职业学校的数量少,规模小,在农村人口基数大的前提下,农村职业教育的覆盖率较低,使得农村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较少。另外,农村落后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缺乏且不齐全,与城市职业学校拥有的充足的教学场地和建筑设施、先进的教学设备相比,办学条件是差之又差,两者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和能力差距很大,最终使得城市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更强,在求职时比农村学生更有竞争力。

3.所处市场环境差异。

城市职业学校所处的市场环境比农村更具优势,城市能提供学生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学生也会有更多的选择。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就业市场发育不成熟,难以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要想获得较好的社会待遇,就必须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4.政府政策、投入差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不但没有效缩小,反而呈扩大趋势,加上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差异,政府给予城市职业教育的政策和财政支持都多于农村职业教育。政府往往根据区域的级别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财政政策,使得城市职业教育拥有充足的发展资金和更多的优惠政策优惠支持,而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经济的投入有所增长,在政策方面对农村职业教育有所倾斜,但总体来说力度依然不够,城乡职业教育水平差距依然相当大。据调研表明,农村职业学校的学费一般在1500元/年左右,占全国农民年均收入的近80%,如果加上食宿等其他费用,三年大约需要支出15000~20000元。这么高的教育成本大大抑制了农村学生的教育需求。长期下来,就形成了好学校越来越好,薄弱学校越来越差的格局。

三、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必要性

1.有利于统筹城乡科学发展。

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公共服务一体化,形成城乡协调、统筹发展新格局,为统筹城乡发展提出明确的要求。加快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就是要针对当前的实际,围绕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要求,合理调整城乡职业教育布局,推进职业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使所有劳动力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提供可靠保证。

2.提高农村人口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有利于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针对农村大量的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劳动力,职业教育形成的职前和职后培训,能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创业及城市适应能力,提高他们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能力。提高就业能力是当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加快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输出为主向“技能型”输出为主转变的最实际而有效的途径。通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使农村人口掌握必要的谋生技能,使其学得一技之长向城镇转移,使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养成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以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这是推动我国城镇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职业教育为科学技术的普及与传播提供平台,为农村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新型劳动者,推动农业科技的高速发展,促进农村乡经济快速增长。

3.职业教育对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作用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对防止社会冲突的激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分流机制,在为广大农民及其子女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和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职业教育能以比较完整真实的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对受教育者实施再社会化;职业教育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表现为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思想潜移默化地对人和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4.促使城乡居民平等享受职业教育。

据国务院2006年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未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占3/4以上,接受过初中级职业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人口不到5%。这是由我国长期以来推行“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导致的结果,导致城乡居民不仅在享受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而且使城乡居民在享受职业教育权利上的差距日渐扩大。一体化发展城乡职业教育,能使城乡居民以平等的身份享受职业教育带来的发展机会。

四、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政府的科学规划是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的先决条件。政府要根据城市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因地制宜,不断优化城乡职业学校网点布局,推进学校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建设。这是政府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要职能,因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所以政府要把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放到农村,把职业教育的扩大、发展当成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大规模地提高我国已经进城和准备进城的农民的文化素质及技术操作能力。对城市原有的比较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加以利用,让更多的农村学生在城市职业学校就读。另外,政府还要制订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战略规划,更新管理体制,在制定政策时,制定公平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在一定条件下,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倾斜力度。

2.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财政投入是实现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足够的财政投入也是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据《中国经营报》,目前在教育产业中,职业教育投资只占20%,农村职业教育所占比例更少,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欠发达农村地区更是如此,因此,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要着手建立统筹城乡的职业教育财政投入规划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倾斜力度,实行城乡职业教育均等化发展的财政政策。

发展职业教育,政府投入虽是关键,但还要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提高农村职业学校公用经费标准,逐步实现城乡职业学校公用经费标准一致,大力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差距;搞好薄弱职业学校的装备配置;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整合相关项目和资金,促进共建共享,力争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城乡均等化。

3.建立健全城乡职业学校教师均等的培养机制。

师资是办好教育的基本条件,教师素质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除了保障硬件设施齐全外,还要兼顾“软件”建设,即师资的培养工作。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市中心”的发展取向,城市集聚了大量优质的职业教师资源,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远远优于农村。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缩小城乡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差距,一是要加强培养培训工作,实行“按需培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在培训的同时严格管理,保证培训不走过场,可采取“凡培必考”、“培考分离”、“考勤与学分挂钩”等制度,培养出与城乡一体化要求相一致的人才。二是要在政府作用下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促进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师资的交流与合作,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职校进行对口支援,缩小城乡师资差距。

4.提高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某些农村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某些人把职业教育视为“次等教育”、“末流教育”,留下“破旧”、办学水平低下的印象。同时现在社会上依然有这样的观念:工人不伟大,劳动不光荣;还有“职中,职中,不读也中,读了也是打工”等顺口溜。很多农村学生的家长推崇“学历至上论”,觉得做白领好。另外还有这样一个教育原理:教育机构的社会地位由其所培养的人将来在社会上获得的经济利益决定。职业教育培养的人在社会上获得的经济利益并不好,所以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不高。虽然现在国家已经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政府也很认可,但老百姓的观念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转变的,因此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让老百姓认识到职业教育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劳动者的教育,而且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一般的打工者是有区别的。更要让他们知道职业教育培养的不仅是高素质工人,而且是符合社会发展标准的工人。

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发展职业教育,发挥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城乡发展差距较大,要实现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顺利推进,政府就必须重视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合理分配城乡职教资源,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郎秀群,冯月霞.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职能[J].职教论坛,2010.(28).

促进乡村教育篇5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化发展 策略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主席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教育目标,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了新的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笔者认为“促进公平”,就是要促进城市和乡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基本上普及了义务教育,但是,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却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的情况。表现在东部与西部之间存在的差异,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与内陆城市之间存在的差异及每一个省、区和县内部也普遍存在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

1赣州市章贡区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发展。近年来,章贡区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城乡之间、镇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章贡区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及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比较突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义务教育的发展,长期以往,将促使义务教育出现不均衡化发展的状况。

(2)落后的教育观念阻碍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发展。章贡区有许多农村地处偏远,交通阻塞,封闭而落后的文化影响了当地居民思想观念。甚至在一些农村出现了“写文章的不如经商的,教书的不如杀猪的”不好的现象,使得一些家长感到读书无望和知识不能改变命运,因此,让孩子学习一门手艺或外出打工,造成严重的辍学现象,最终形成的城市文化圈与农村文化圈。这两种文化圈将拉大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加速城乡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3)不均衡的教育经费投入影响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发展。近年来,章贡区重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义务教育的经费支出,但章贡区农业人口多,有些行政部门为了展示政绩,为了让自己的子女享受优质的教育,因此,以城区学校为优先发展对象,把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入到重点学校。农村学校在本来教育经费就不足的情况下,无法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无法吸引优秀的教师、无法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很难提高教学的质量,这样无形之中就拉大了城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异。

(4)不均衡的师资力量限制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发展。师资力量是决定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城市景色优美、交通便利,再加上教师的福利待遇较好,而农村交通闭塞、教师的福利待遇较差,因此,农村中的优秀教师流向城区的学校,福利待遇较差的学校教师流向福利待遇好的学校,造成城乡师资力量严重不均衡的状况。师资力量的不均衡严重制约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发展。

(5)不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阻碍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重点学校能优先得到优惠政策,如资金和优秀的教师,从而使重点学校产生了滚雪球的增值效应。而一些乡村学校的生存危机则日益加重,甚至面临维持不下去的尴尬局面。乡村学校存在着教学楼陈旧、教学设备落后、教学质量低下、教师队伍素质偏差和学校管理水平偏低等诸多问题。这表明,城市的学生和乡村的学生接受着不平等的义务教育。不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严重阻碍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发展。

2赣州市章贡区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对策

(1)千方百计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和经济的耦合度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政府不仅要发展城市的经济,更要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变二元的经济结构,千方百计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保证农村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只有加快经济的发展,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缓解教育资源紧缺的实际情况。

(2)想方设法转变人们的教育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人们特别是城市居民已经认识到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注重培养孩子的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3)千方百计加大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①义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因此,政府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和教育落后的乡村。加大乡村学校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解决学校教学设备落后的问题。

促进乡村教育篇6

一、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比较突出。2003年以来,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以均衡城乡资源配置为切入点,加大对农村和社会事业投入,并配套推出系列政策,破解城乡二元体制,使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共享资源分配,在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力求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

(一)均衡资源配置,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均衡财政支出,促进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很大程度上缘于对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不足。成都市通过建立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扩大公共财政支持的范围和力度,将财政转移支付的重点投向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社保,扩大农村救助范围,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上;重点投向农村教育标准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农村药品网点建设上;重点投向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上。大力支持农村建立教育、公共卫生、科技文化等公共产品良性供给体系,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2006年,成都市各级财政对农村教育、农村卫生、农村文化、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投入达到31.42亿元。

2、均衡城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事业发展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进一步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主要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帮困助学工程、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工程、教育强乡(镇)工程、农民教育与培训工程和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子百万学生手拉手活动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公平,推动了全市教育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市财政投资10亿元的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整体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校舍标准和办学条件,覆盖全市农村96%的乡镇,受益学生达60万人。投资5000多万元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全市中小学实现“校校通”,优质教育资源延伸到了农村中小学,让农村师生同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

3、均衡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市发改委与市卫生局编制了《成都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06-2010年)》,与市卫生局、市规划局编制了《成都市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规划(2005-2020)》,把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衔接起来,实施了两大工程:一是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工程。按照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围债项目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结合成都实际,制定了《关于实施农村乡镇公立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指导意见》,从2006年起。通过国债资金的引导,市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2亿元,区(市)县配套约1.2亿元在14个区(市)县224所建制乡(镇)卫生院开展了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貌、统一标识、统一设备配置为主要内容的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二是实施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工程。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结合成都实际,市发改委与市财政局、市卫生局联合制定了《成都市村卫生站建设标准》,2007年,市财政投入1635万元(总投资6389万元),对全市2336个村卫生站实施标准化建设。通过乡镇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和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极大的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市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农村就医新格局。

4、均衡发展城乡文化、广播电视、体育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通过加强县级两馆建设和基层文化建设,夯实文化事业发展基础;通过实施“村村通”和光纤入乡镇工程,提高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实施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和开放学校体育设施,方便城乡群众体育健身。

5、加大对农民就业社保的投入

全面实施了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在构建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农民工综合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农村就业网络和市场建设、农民就业培训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06年达到5.59亿元。

(二)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城乡均衡的社会事业发展机制

1、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

2004年,我市率先在全国提出“实行一元化户籍制度”,将全市户籍人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2006年,进一步改革城镇户口迁移政策。规定农民在城镇具有相对固定职业(参加社会保险一年以上)和合法固定住所(租房也可)即可入户,消除了农民向城镇转移的“门户”限制。3年来,通过实施一元化户籍制度改革,共有370万“非农业户口”转为“居民户口”,650多万“农业户口”转为“居民户口”,城市化率由2004年的41%提高到2006年的50%。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从体制上消除了城乡壁垒,为实现城乡在政策上平等、产业上互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身份平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

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5个关于统筹城乡充分就业的配套文件,初步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培训、就业优惠政策、就业援助、就业工作责任等体系,从市到村建立了就业服务网络,实行了就业实名制和“分片定责入户”的就业督查机制,被国家列为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

3、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

在健全完善城镇居民社会保险制度的同时,建立了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制度、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实现了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我市被劳动部列为中欧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试点城市。

二、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抓住成都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机遇,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城乡管理体制

机制障碍,强化政府提供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和产品的责任,加大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建立统筹协调、城乡一体的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工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教育体制

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在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191所薄弱学校校舍、技术装备等硬件建设,基本消除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保障责任,逐步实现城乡12年义务教育。开展教师“校用县管、均衡发展”试点,探索城乡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并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工作调配、育教学管理。建立覆盖城乡的统一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促进机制。

(二)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体制

在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与非营利分开,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原则,实施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化建设。整合县级人民医院、妇幼保键院、中医医院,积极稳妥的推进县级医疗中心建设。强化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建设,提高城乡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探索引进社会资本举办经营性医疗机构、参与城乡卫生体系建设的新机制。

(三)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充分就业政策和长效就业机制

以贯彻《就业促进法》为核心,健全覆盖城乡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普惠政策,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职业培训制度和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平台和促进就业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城乡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改变劳动力市场与人才市场分割的状况,促进人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和合理流动。

(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按照“多层次、广覆盖、可转移”的原则,建立健全符合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保障标准合理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大病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和更加广泛有效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积极推行“土地换社保”、温江“两放弃”等社会保障新方式。探索城乡社会保障互相衔接和转移接续的机制,逐步建立城乡全面覆盖的社会综合保障体系。

促进乡村教育篇7

【关键词】乡村学校;校本教研;困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6-0026-03

【作者简介】邹响太,江苏省连云港市板桥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56)校长,高级教师。

201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提出,各地要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促进教师的学习、研究和交流。近年来,乡村学校的校本教研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教学方式的转变,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有些乡村学校教研组形同虚设,教研走形式,实际上根本没有真正的教研活动;有些学校的教研活动赶时髦现象严重,研究的问题与实际相脱节,造成了“两张皮”。校本教研的功利化的趋向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农村课改进程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笔者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解L地区乡村学校校本教研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现象:乡村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呈现的滞后状态

1.乡村教师在校本教研中丧失主体性。

从调查来看,乡村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处于从属、次要的位置。多个学校关于校本教研的工作方案制定缺乏普通教师参与讨论和建议。校本教研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也不能反映出教师的个人需要。许多校本教研在普通教师看来只是完成了学校交给自己的任务,而与自己发展没有太大关系。这种主体性丧失,必然导致乡村教师对于校本教研的抵触情绪,影响校本教研的活动效果。

2.乡村教师在校本教研中丢失主动性。

首先,推进策略影响乡村教师主动性发挥。许多乡村学校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未能系统阐述其教育价值,不能从理念角度加以引领,仅仅靠行政推动,采取强硬的措施推动校本教研的开展,使得教师往往是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影响了创造性。其次,评价方式影响乡村教师主动性发挥。校本教研的考核评价方法简单,缺乏激励性和发展性,不能体现教师对校本教研专业追求,教师参与的热情因此就会被不断降温。另外,考核奖励方案不公平,使得教研成果被不公正分配和奖励,导致了一些教师积极性受挫,从而丧失了校本教研的主动性。

3.乡村教师在校本教研中迷失方向感。

校本教研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可具体化为“唤醒和维持教师的职业情感、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有些乡村教师由于对校本教研的教育价值缺乏充分认知,未能理解校本教研对于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自己专业化发展的意义,缺乏教科研的兴趣,从而丧失了方向感,参加活动被动应付。

4.乡村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缺失成就感。

主观上,有的乡村教师在校本教研过程中,急功近利,不能持之以恒,参与了许多研究,往往是无功而返。有的乡村教师在校本教研中不能聚焦于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好大喜功,不能脚踏实地开展研究,很难收获研究的果实。客观上,农村教师由于地处偏僻、信息闭塞,所研究的问题常常观点陈旧没有新意,很难获得同行的认同。加之针对乡村教师研究成果的专项评估和奖励比较少,乡村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很难体验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广大农村教师就丧失了成就感。

二、原因:乡村学校在校本教研中的管理缺位

1.对校本教研的认知缺失,行动不积极。

从调查来看,部分乡村学校的管理层不能充分认识校本教研对于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意义和价值,更不能充分了解校本教研的丰富内涵、核心内容和活动形式。

有的乡村学校存在功能主义观点,认为“教学水平的高低不是研究出来的”,导致重教学绩效轻教研成果,出现“教而不研”现象。有的乡村学校存在形式主义,导致校本教研流于形式,出现“研无实效”现象。这种对校本教研价值的认知缺失导致了实施校本教研的行动不够积极。有的乡村学校校本教研是只停留在纸上,显示在计划总结上;有的是应景式实施,上级部门检查就开展做做样子;有的乡村学校校本教研定时定地点一起拉家常;有的l村学校校本教研的活动常常被临时工作替代。

2.校本教研的方案宽泛,落实不到位。

有些乡村学校的校本教研方案笼统宽泛,没有体现校本研究的本质特征。不同的学科制定的校本教研的活动原则、活动时间和活动形式应该区别对待。即使同一个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学生特点也是应该有所侧重有所不同。而调查中,有的乡村学校制定校本教研方案没有基于校情、学情、生情和学科特点而有区别的开展,整齐划一搞一刀切。

另外,不同的校本教研模式在方案制定中也没有得到区别对待,没有进行必要策略说明。这种宽泛的规划或方案,很难落到实处,必然导致活动的形式化、表面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校本教研的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

调查发现,相当多的乡村学校的校本教研形式非常单一,认为校本教研就是分年级的备课组活动和按学科的教研组活动。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校本教研的提法,直接按照学校教研工作进行计划安排。其活动的内容也仅局限于集体备课活动,局限于校内公开课听课和评课,局限于开学初交流教学计划、学期末上交教学总结等。

三、行动:促进乡村教师主动参与校本教研

1.以人为本,确立教师校本教研的主体地位。

乡村教师应当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教师怀着发展个人职业素养和共同需求积极参与各种校本教研活动,这种参与不是源于学校管理者的行政干预,而是源于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自主需求,源于教师充分表达自我的意识以及教师开展相互对话以达成理解、形成共识的自我愿望。

因此,学校在组织管理校本教研中牢固树立教师的主体地位。一要转变观念,重新审视校本教研的功能,其主要功能是变革教师的职业意识、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唤醒和维持教师的职业情感,通过合作、指导、学习和研究实现共同成长。二要转变职能,学校对于校本教研的管理主要是服务保障、价值引领和促进合作,促进校本教研的各种活动成为教师追求职业发展的平台,促进校本教研的核心功能从“组织管理”向“教师发展”回归。

2.创新机制,促进教师校本教研的主动作为。

一是建立考核机制,为缺乏专业发展动力的教师压担子,明确量化校本教研目标任务;二是建立培训机制,为缺乏专业发展目标的教师指路子,指导他们制定活动计划、树立发展目标;三是建立激励机制,为缺乏专业发展引导的教师做样子,用身边人身边事树立专业发展的榜样;四是建立保障机制,为缺乏专业发展机会的教师搭台子,开展各种校本教研的专业评比,让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有展示机会、获得成就感。

因此,乡村学校校本教研的形式要由单一形式向多元化转变,在教研组常规活动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校本教研的过程要由闭门造车向开放兼容转化,校本教研的活动推向校际合作和建立区域教研共同体;校本教研的主体要由单打独斗向共同提高转化,开展教师同伴之间的合作学习、合作教学和合作研究,促进共同发展;校本教研的实施要由行政推动向价值引领转化,由被动式接受向主动式探究转变。

3.分类指导,引领教师校本教研的发展方向。

乡村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学习培训,让广大乡村教师认识到校本教研的本质特征是主体性、互动性和生成性,让广大乡村教师明确校本教研的任务,促进教师学科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让广大乡村教师理解校本教研的目标是相互学习、协同研究、共同发展。为此,乡村学校要加强校本教研的分类指导。

一是加强以学科教研为类别的指导。乡村学校应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校本教研分别加以指导,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盲点,指导教师甄别问题、收集资料、展开研究、形成反思。

二是加强以教研内容为类别的指导。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提供不同的策略和技术支持,促进乡村教师提升自身学科素养和教育能力。

三是加强以教研载体为类别的指导。乡村学校要对不同的活动载体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保证顺利开展活动,并不断提高研究效果。

4.以“合作”为本,促进教师教研水平的共同提高。

校本教研的成效并不在于出现多少个学术骨干与带头人,而关键在于多数教师的状态,在于整体水平和教研氛围,形成“多元、合作、交流、分享”的教研文化,成就大多数,才能充分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一是开展合作性教学。合作备课,有助于教师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充分发挥资源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鞭策青年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上趋向专业化成长。

二是合作磨课。一起提前研读教材,查阅资料、设计思路、撰写教案,最终能达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相互启发,长善救失,取长补短。

三是合作授课。教师与资深教师之间师徒合作,基于“同课异构”进行研讨磨课、示范教学、课堂观察、教学反思,以此促进彼此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改进与提高。

四是合作研究。多位教师开展备课、磨课、评课、学术沙龙、同课异构等专题研修,共同开展课题研修,这样的共同研究内容具体、过程可控、结果可用。

四、思考:落实乡村学校校本教研的责任主体

1.乡村学校校长是乡村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

首先,乡村学校的校长主导校本研修的决策。校长必须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学校的校本研修作出恰当、清晰的决策。其次,乡村学校的校长主导校本研修的行动。校长要和乡村教师一起修订研修计划、确定研修形式、认定研修内容,形成研修机制,建立研修网络,考核研修目标。

另外,校长要创设一个有助于乡村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内外环境,通过协调关系,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模式创新,拓展研修空间,促进协作帮扶,为校本教研构筑一个系统的、动态的、人文的教育生态环境。

2.县区学科教研员是乡村校本研修的指导者。

教研员要根据不同性质的学校、不同的发展层次,设计出不同的教研培训的主题、内容和形式,科学评价农村学校的公开课、汇报课、研究课、竞赛课开展效果,提出指导意见和改进策略,促进农村教师对教与研的理性思考。

3.区域学科骨干教师是乡村校本教研的重要他人。

骨干教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他们有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成功经验反哺教育,对乡村同行进行示范引领。

促进乡村教育篇8

关键词:城乡统筹;公共服务;公共发展服务体系;农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3-0150-04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并且再次强调城乡统筹的重要性。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变农村公共服务薄弱的现状,进而改善农村公共发展服务体系,在新的形势下,社会要稳定,关键在农村,农村要发展,主体是农民,农民要提高,关键靠教育[1]。公共发展服务体系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农民基本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民教育在响应政策文件的同时,“催化”城乡公共发展服务建设统筹工作由量变到质变。因此,要充分发挥农民教育的推动作用,引领统筹城乡公共发展服务体系建设顺利进行。

1公共发展服务是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和动力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自身改革的要求,构建全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已成为当今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战略任务。城乡统筹就是要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根据政府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类型,可以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分为四个部分:基本生存服务、公共发展服务、基本环境服务、基本安全服务。公共发展服务体系是公共服务体系中独立的子系统,公共发展服务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是政府调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制度性手段和机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低和政府建设的能力大小决定了基本生存服务的范围。

公共发展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三个方面。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在满足食物、水和住房等基本需求基础上,会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公共发展服务是在基本生存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上才得以实现,其中公共医疗卫生主要关乎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是公共发展服务体系的基础;公共文化体育在服务城乡居民强身健体的同时,向精神文化建设迈进了一步;而义务教育则主要关注的是城乡居民的未来发展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基础在城乡经济统筹,关键在城乡人才统筹[2],重点在对农民的教育。农民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3]。通过农民教育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可以为城乡公共发展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与智力支持;可以用文化引领实践,培养公民和谐理念,传播和谐文化;可以推动城乡公共发展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展。

2公共发展服务体系建设对农民教育提出的要求

公共发展服务体系要求通过农民教育达到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培养基层公共服务人才、引导农民强身健体的作用。

2.1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要求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

长期以来,由于受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在公共发展服务体系的教育政策上,“城市偏好”的特点很明显,公共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没能得到公平分配,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严重失衡。相比于城市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在适龄儿童数量方面占绝对优势,但在办学条件方面却明显处于劣势,并有持续恶化的趋势。这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不仅影响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倡导的公益性与公平性的实现,而且会导致城乡统筹的人力资源供给不平衡。

义务教育的投入体制、教师政策等已成为困扰农村教育发展、阻碍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两大瓶颈。就硬件建设与利用来看,一些乡镇中心学校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很多初中必备的仪器室、实验室都没有,有的学校虽然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也因为用不起电、请不起老师,设备经常处于闲置中。就软件建设与服务效果来看,农村教师由于信息比较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教师有一定差距。在一些边远的山村,农村老师不仅一个人要带一个班级的所有课程(语文、数学、体育、音乐、品德等均教),还要带不同年级的同一门课,其课程内容远远超出了“术业有专攻”的城市教师,周课时自然也就比城市教师多很多,有的甚至超出近1倍,而每个月的工资却比城市教师少许多。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反差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使一些在乡镇或农村锻炼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自然地流向城市,农村的师资力量因此更加薄弱。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的巨大差距不是转变乡村教师的农民身份能够完全扭转的,而是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教育资源无法自由地在城乡之间流动。义务教育的不均等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有差异,更决定了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人力资源供给水平。

2.2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要求培养基层公共服务人才

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重点。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县级医院8874个,乡镇卫生院3.9万个,村卫生室61.3万个,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到进一步健全。为解决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城乡公共医疗卫生带来的问题,2009年4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明确了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等五项重点任务,着眼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创新。2010年4月国务院总理在《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中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见,统筹城乡医疗卫生的发展目标已非常明确。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需要大批服务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的专业技术人才,而目前的这只队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别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的需求,这就为服务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农民教育提出了大力培养公共服务人才的迫切要求。

2.3统筹城乡公共文化体育要求适时引导农民强心健体

公共文化体育建设对于繁荣文化体育事业,促进城乡居民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公共文化体育实施的区域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城市公共文化体育和农村公共文化体育两个部分。长期以来,城市(县)公共文化体育建设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公益性的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体育场(馆)、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等的建筑物、场地和设备的建设总体情况良好,也在满足人民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基本需求方面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他们很大一部分不知道自己作为城市建设者的一员,有使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权利,更不熟悉该如何使用这些设施,这为引导农民工共享城市公共文化体育资源提出了要求。

在农村,近年来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镇(村)的文化阵地建设有了长足发展,有条件的乡镇建起了与本镇人口规模相适应的文化广场和影剧院,村里建起了与党建、计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图书阅览、体育健身等相结合的“一室多用”综合文化室,这些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在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娱乐和健身休闲场所、增加集镇的文化含量、提升集镇的整体形象和农民文化素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相比于城市,农村公共文化体育建设总体上还是落后许多,不少地方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尚无法满足乡镇所辖地的农民需求。一方面是农民还没有养成合理利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的习惯,另一方面按统一标准提供的文化体育服务与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合。这些既为引导农民使用公共文化体育用品提出了要求,也为教育科研部门提出了切实调查研究农民的真正需求所在的新课题。

3农民教育服务于统筹城乡公共发展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统筹城乡公共发展服务体系建设中,农民教育有其独特的作用。通过加强农村教育的软硬件建设,可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共享;通过下移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重心,可以提高城乡医卫人员职业技能;通过培养农村公共文体服务人才,可以引领城乡居民身心健康发展。

3.1加强农村教育的“软硬件”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共享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对农村教育需要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为相对薄弱的农村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

在硬件建设方面,一方面,将农村中小学建设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把学校选址与重点镇、中心村建设结合,让教育资源分布更加均衡;另一方面,加强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由教育部门规划设计,各级财政配套投资改善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条件和硬件设施建设,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师生创设快捷获取信息的畅通渠道,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4]。

在软件建设方面,首先,要统一城乡学校教师编制标准,统一农村和城市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其次,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选派城市优秀中小学校长定期到农村进行交流,改变农村学校的办学理念;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到城市学校进修的长效机制,通过教师双向交流,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让学生能够接受与城市同等的高质量教育。最后,要采取措施将农村优秀教师资源留在农村,在工资、住房补贴、医疗保险等方面让农村教师享受与城市教师同等待遇,确保城乡教师待遇一体化,激发广大农村教师为农村教育事业献身的积极性,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2下移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重心,提高基层医卫人员职业技能

医药卫生事业是关系全国人民的重大民生问题。我国服务于城乡统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软件”建设相对薄弱,特别是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城乡居民人人享有较高质量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瓶颈”。为此,从教育角度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公共医疗卫生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认识水平,转变观念,树立主动支持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意识。

第二,下移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重心,加强教育系统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比如定向为基层培养医疗服务人才,此项工作虽已起步,但需扩大并长期坚持。

第三,提供服务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人员岗位培训的机会,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医生,特别是合格的全科医生(包括中医)。

第四,加强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传帮带,鼓励大医院的医生对口支援县医院并到基层服务,与此同时,畅通县医院的医生到大医院培训的渠道,通过双向交流学习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人员的技能,建设“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医卫队伍,更好地服务农村,促进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3.3培养农村公共文体服务人才,引领城乡居民身心健康发展

城乡居民共享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是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农村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而言,农民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服务。

首先,发挥教育宣传部门的引导作用,利用农民赶集或国家节假日在县城、乡镇聚集的时机,向广大农民宣传规范使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正确利用设施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效果,杜绝损坏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不良行为,防止错误利用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有利于延长设施使用的寿命,为更多的城乡居民提供服务。

其次,教育科研工作人员应以解决农民急需的文化体育服务问题为己任,通过课题研究和“三下乡”活动把握农民对公共文化体育的基本需求,及时向有关部门献言献策,做好服务农民的前期工作。

再次,利用各级院校的资源优势,为农村培养“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的放映和演出队伍,一要提高他们遴选优秀电影影片和剧目的能力,为农民多组织爱国主义教育片(剧目)和农村科教片(剧目),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服务;二要提高他们的电影数字化放映水平和演出水平,确保各村镇巡回放映(演出)的质量。三要提高他们主动关爱农民的感情,将电影放映和送戏下乡与村镇重大活动、节庆日、大型宣传活动、参军入伍、学生升学、老人祝寿等紧密结合,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农民的综合效应。

最后,为农村培养一批文化体育比赛活动的裁判员。通过相关比赛活动公正的评判,可以提高村民参与公共文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遵守公共秩序的自觉性,也能够推进村民公平意识的形成,促进村镇文化体育活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真正达到服务农民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冬琴.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培训[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1:116-121.

[2]徐大胜,韦泰旭,许亚东,等.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教育研究[J].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1,15(1):1-6.

促进乡村教育篇9

关键词:城乡统筹;教师均衡流动;

中图分类号:U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重庆的义务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重庆市义务教育在城乡之间、区(县)域之间、学校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差距,影响和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成为统筹背景下重庆义务教育发展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造成这种差距产生和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在教师数量和质量上的差距,而引发师资差距的原因之一则是城乡教师的不均衡流动。因此,引导城乡教师均衡流动,促进城乡师资的均衡配置,成为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教师流动存在的问题

根据当前重庆市城乡教师流动现状,分为市场流动与行政流动两种形式。市场流动是指教师与学校间以市场交易为原则实现的自由流动;行政流动是指教师与学校间按照教育行政决策与教育制度安排实现的人事流动,主要是指城镇教师的支教下乡。然而无论是教师的市场流动还是行政流动,其结果都不容乐观。

(一)“农村城市”的主动流动加剧了城乡的教师不均衡发展

数据显示,重庆市农村中学教师依然缺编4.1万人,农村小学教师缺编1.9万人,并且,由于历史、政策、经济等方面的原因,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教师每年仍有3000余人自然流失(包括外流)[2008年重庆市教育事业统计分析资料],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作为重庆市城乡教师流动的主体,教师市场流动不但没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反而扩大了教育差异。一是城区学校通过在媒体上的公开招聘,吸引一批批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学科带头人、市级及以上“赛课”获奖的优秀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从边远、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农村向城区学校、从普通学校甚至薄弱学校向重点学校流动,其结果是强校更强,弱校更弱;二是城区重点中学直接到远郊区县“猎捕”优秀教师或“掐豆尖”。这种“农村城市”的流动模式体现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特点,也使得重庆市中小学优秀教师单向流动势态明显,呈现出农村包围城市,“两翼”包围“一圈”的趋势。以某城乡结合部农村中学为例,从1996年以来近10年间优秀教师流失达11人之多,9名教师流动到主城区任教,2人考上国家统招研究生。既然优秀教师都往高处走了,流出学校的教师又难以及时得到补充,那些流失了优秀教师的农村学校面临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断层,整体师资力量下降等问题的不断加剧,自然会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原本就不平衡的教师资源配置更加不合理,教育差异的加剧也就在所难免。

(二)“城市农村”的被动流动治标不治本

为了弥补城乡教育的差异,促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解决农村学校师资薄弱问题,近年来,重庆市也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教师行政流动。目前,重庆市教师行政流动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下乡支教”,同时,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以及参评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应有在农村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也成为重庆市各地区基础教育主管部门重要的评定标准之一。引入行政干预的教师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区域内校际间师资不均衡现象,然而在其实施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也逐渐突显。第一,有些地区的“不支教,升职评先进免谈”的支教制度,使得教师行政流动缺乏教师主动的参与意识而被动流动,甚至产生强烈的心理排斥情绪。第二,“城优农差”观使得“优质的就是农村学校需要”观点普遍存在,教师行政流动也因此忽视对农村学校师资结构性的差异和实际水平的调查,只在乎派遣优秀教师而非急需的教师,只派送优质的课程而非适合的课程。第三,选派骨干教师下乡支教,一般是在农村学校代班或顶替上课。然而这些支教教师往往都是短时间的代课,流动性很强,农村学生经常换教师,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不能形成一种默契;城镇学校的骨干教师一般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一旦这些骨干教师被派去支教,部分学生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学习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家长也会产生意见。第四,为鼓励城区教师参与流动而出台的各类特殊待遇,使得有人把城区教师下乡支教形象地比喻为“城里教师农家游”。

二、城乡统筹背景下教师流动的理性认识

实践证明,教师流动是一柄双刃剑。教师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师资的合理配置和教师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学校教学力量的均衡发展,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教师的不合理流动,起到的作用恰恰是相反的,会导致教育“马太效应”,即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

(一)教师流动是必要的,流动才能“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在满足其基本需要后,就会追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潜能才赋,并希望有所成就。现实社会,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也促进教师进一步寻求更高的发展空间的可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城乡教师在工资待遇、福利保障及自身发展机会等诸多方面存在的明显差距促使教师产生流动是可以理解的。同样,库克曲线,卡兹的组织寿命学说理论以及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存在,也充分说明教师队伍在一定范围内的流动是正常的和必要的。因此,建立合理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法律,实现城乡间教师合理的均衡流动才能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才能实现城乡区域内的师资均衡配置,才能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要求。

(二)支教下乡政策是必须的,以文化促落实

下乡支教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解决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单靠行政力量推动支教下乡的实施,依靠个体行为的智力支教,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支教下乡“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因此,文化理应成为学校建设的核心,成为一所学校的灵魂。而支教下乡的根本应该是对一所农村学校的文化支教,即将优质教育资源的文化因子植入农村学校,重新整合优化农村学校的文化资源,既保持农村学校原有的风貌与个性,同时又使进步文化在农村学校中辐射和扩散,最终形成“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的新文化。

三、引导城乡教师动态均衡流动的对策思考

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教育投入的城乡均衡,更需要教师资源配置的城乡均衡。那么,怎样才能破解教师资源城乡配置不均衡这个难题呢?关键就是促进教师在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如何才能让教师自愿选择去经济欠发达地区、去乡村学校、去薄弱学校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树立教师动态均衡流动理念,教师流而不失

城乡统筹背景下,树立教师动态均衡流动理念,通过流动达到动态平衡,最终实现最佳师资的社会配置。教师流动首先需要教师从观念上认同,从而自愿追求精神上的价值体现。首先,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等手段,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地位,促使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意识倾向与心理氛围。其次,将教师均衡流动理念利用各种有利的信息通道,包括电视、网络、报纸、期刊、无线电通讯设备等等,以政府教育改革的名义传达出去,使教师动态均衡流动理念赢得教师、学校等利益相关者的心理认同,使教师摒弃“城市优先、城乡有别”的旧观念,树立“城乡一体、城乡公平”的新观念,自愿自觉支持教师城乡流动。

创新教师流动制度体系,教师流而有序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人才间的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也不例外。消极地禁止教师流动会造成一些教师丧失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教师价值的充分发挥。同时,要改变长期以来建立在城乡之间物质差别基础上的单向、不可逆的教师流动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教师流动制度的创新步伐,使中小学教师流动真正获得硬性的制度保障。

第一,借鉴日本、法国以及国内部分省市的成功经验,建立重庆地区教育公务员制度,将城乡教师统一纳入公务员体系,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身份定位,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并以此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彻底解决农村师资短缺问题,才能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而全力投入教学中或参与教师行政流动。第二,重庆市政府应从政策法规的层面上为中小学教师的定期流动建章立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流动对象、流动方式、流动范围、流动年限、人事关系以及监督机制和补偿措施等做出明确的规定,避免教师流动的盲目性和单向性,确保教师流动的规范性和公正性。第三,制定农村教师流失补偿制度,对于市场流动的教师,改变以往“卡”或“堵”的形式为“有偿转让”。规定优秀教师流动必须是“有偿”的,流入学校对流出学校进行有偿流动补偿,流出学校可用补偿金或者聘用其他合格教师,或为本校在职教师提供进一步学习进修的费用。第四,建立农村教师定期学习进修制度,研究和制定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学习交流的整体规划与年度计划,并制定相关政策,以保障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学习的各方面支持条件。第五,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考核各地区教育行政领导业绩的指标,农村教师的资格认定、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等纳入国家教育督导范围,并将督导结果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业绩的重要依据。

(三)创新教师流动模式,教师流而乐流

重庆统筹城乡教育工作要取得大的进步,创新教师流动模式,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治本之策。第一,教师管理应转化为动态的,充满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区域中小学教师资源库,教师由“单位人”变成“系统人”,实行教师集中管理,变“校管校用”、“一校所有”为“统管校用”,其目的是促进教师区域内交流,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缩小校际差距,实现师资均衡;构建教师交流平台,促使教师成长环境由相对静止状态转为流动状态,对广大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焕发工作激情起到助推作用。第二,改变以往单兵作战、个体帮扶的支教形式为“团队化、长期化、制度化”的文化支教新思路,小组式、捆绑式和植入式支教等多种团队化支教模式相结合,延长支教时间,确保农村学校获得较为稳定的支教队伍;加强城乡教师交流学习,促进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树立正确的支教观,摆正支教教师和受援学校的位置,形成城乡教师共同发展的合作文化。第三,构建教育捆绑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建立包括“共同发展学区”在内的诸多教师流动模式。教学上,互派教师任课,进行教学交流和帮扶,相互顶岗;管理上,互派管理者,进行教学管理的交流;教研上,共同开展学科教研活动,集体培训、综合交流,促进教师共同提高;评估上,实行两校共同体评估模式,把强校帮扶弱校的绩效作为对强校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李涛,吴安新.教育城乡统筹的理性培育与均衡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8(4)

2.周慰.长宁区:中学高级“刚性流动”区域统筹[J].上海教育,2007(09B)

促进乡村教育篇10

首先,从城乡统筹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来看,职业教育必将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为贯彻十六大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2005年)中提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途径。这一指导思想明确了城乡统筹发展的中国特色和基本途径。也就是说,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为实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一个重要前提是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这在客观上要求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因此,职业教育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培育合格劳动者。实现转移农民的再社会化,推进城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有序流动,从而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也是城乡统筹发展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城乡统筹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在经费、生源以及教师队伍、实训条件、见习就业机会等方面,都存在着城市职业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之间的资源配置错位。一些城市职业学校因生源萎缩造成办学规模缩小、办学资源闲置,而同时又有一些农村职业学校因缺少优质的办学资源,其办学质量处于低水平状态徘徊,这种资源配置不合理和不平衡现象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在整体上影响了职业教育办学功能的发挥。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职业教育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备受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研究界的关注。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培训等,各级教育部门在不同时期都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并涌现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和成果,在客观上为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政策和实践基础。

对于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正如周济部长(求是2004-11)指出的,职业教育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进行大胆创新,要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统筹,城市的职业教育要打开城门,农村职业教育也要走出农村,城乡职业教育共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要实现发展思路、发展机制的改观,即坚持就业导向,抓住企业和农民的需求,实现办学指导思想、模式、机制及体制的转变,发挥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优势,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这为今后我国职业教育的城乡统筹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职业教育研究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