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52:57

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篇1

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主要是通过竞争机制来发挥的。然而,如果只有自由竞争机制,“市场失灵”就可能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市场竞争在带来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经济增长的盲目性、收入分配差距的悬殊以及其他不和谐因素,乃至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的同时,更应通过建立健全和谐机制,使全体劳动者在自主劳动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走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机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项基本要求;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须以满足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受到社会和谐机制的约束,同时也受到共同富裕与协调发展目标和相应政策的引导;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是竞争机制与和谐机制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各经济主体在和谐的环境中竞争,又在竞争中实现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充分的竞争不断地激发着经济主体的活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出现了竞争无序和失范等不和谐现象。这就告诉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着力构建一个规范经济主体责任、协调多方利益、均衡各方发展的和谐机制。近年来,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战略思想,对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具有根本指导意义。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继续强化竞争机制作用的同时,在发展理念上开始形成和谐的共识,在政策操作层面开始形成和谐的导向,和谐运行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竞争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利益动力,和谐机制则为市场活动提供协调的力量和环境以及利益均衡的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只有这两种机制相互支撑、相互制约,才能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所以,一个和谐运行的经济机制首先必须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和激励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确保劳动者权益的实现。正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加强法制建设。在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分散竞争格局下,必然需要一系列法律界定各自的产权,明确各自的活动规范,使经济活动在“利己不损人”的规则框架下展开,引导经济主体以合理合法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利益目标,解决所遇到的利益矛盾,使整个社会朝着“帕累托最优”的目标和谐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不能再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而要通过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企业在不断改进技术的同时增加就业机会;引导企业节约能源,降低原材料的消耗,推动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好经济运行的调节者和裁判员,解决好市场公平问题和其他矛盾。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纯粹自由的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不同情弱者,而“弱者”和“眼泪”又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失业者给予资助,对困难群众给予保护。如果说竞争机制的结果是优胜劣汰,那么,和谐机制就应通过社会保障发挥雪中送炭的职能。

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研究综述

自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这个主题一直没有淡出国人的视野,在学术界,20世纪90年代直接从整体上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的成果较多;21世纪以来,直接从整体上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的成果相对少些,但是探讨某一领域的文化或文化建设以及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安全、文化产业日益增多。尽管如此,我们仍能间接地从中获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相关内容的零散思想,毕竟无论研究某一具体领域的文化或文化建设还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安全、文化产业等,他们都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讨的,因而都不能忽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存在前提。但是研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狭义文化)却是一个基础和根本的问题。笔者现就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相关文化问题的研究试作梳理,以期为进一步深化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①的含义

明确提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的含义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是指以马列主义、思想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吸纳一切优秀的世界文化,以“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宗旨的社会主义新文化。②显然,这种说法并没有扣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前提和基础,体现不出这种文化必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即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经济活动和经济过程中的经济思想观念、经济伦理、经济行为和经济制度的文化的总和。③这种观点抓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关键点,但仅“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还应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而对整个社会的能动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意蕴或文化精神

有学者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条件出发,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意蕴,包括现代科技与文化、与之相适应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公平竞争意识、民主法律意识和文化开放意识。④有学者从我国当前的文化背景出发,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精神应包括法理型的政治文化、伦理精神和个性的向上与完满。⑤有学者指出,西方和东亚发达的市场经济都内蕴着一种文化精神,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绝不能缺少文化精神的定位和推动作用,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文化精神应确立人文社会价值取向、文化的动力作用以及塑造现代文明人。⑥有学者从社会利益结构和职能结构的双重视角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含价值理性精神和经济理性精神。价值理性精神包括民主、平等、自由,伦理道德,社会公平等三大精神;经济理性精神包括市场竞争意识、科技理性、科学管理、法制意识等四大精神。⑦还有学者专门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它既继承并发扬人类在实现市场化的进程中所形成的自立精神、科学精神、竞争精神等文明成果,又超越并克服市场经济造成的人文失落、人性压抑和扭曲、人的发展的片面化和畸形化等弊端。⑧

以上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具有的文化意蕴,部分观点有交叉重合之处。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意蕴或文化精神应是高度概括的,所以上述观点仍需整合凝练,以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精神的独特气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或民族文化、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构建离不开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个重要问题。学术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某些观念和思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和合”思想引出的和谐思想、以“孝”为核心的家庭观念、以“忠”引申出的爱国主义、传统的“义利”观、“诚信为本”思想等对规避市场经济的消极效应、建立和完善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还有学者从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领导行为等方面论证了儒家文化思想在推进现代经济发展上发挥的积极作用。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用的两面性,即积极性和消极性,所以要区别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传统文化两者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服务的对象不同,因此,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既需要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的支持,又需要摈弃传统文化糟粕的负面影响。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它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充分体现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而充满活力;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保守性和封闭性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⑨

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作用。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迫切需要构造新的文化动力,所以必须大胆进行文化改革,弘扬优秀民族文化。⑩有学者指出,经济体制的转型加速了文化更新过程,形成了以下七大发展趋势:经济文化一体化、人的独立型文化、个体与群体相统一为本位的文化、能力本位文化、文化的多样性、文化融合、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走向兼容与综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作用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学者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其评价标准是以生产力标准为基础的“三个有利于”。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原因。普遍认为,我国存在着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价值观,例如,封建小农意识、唯官为尊、唯权为重、重官轻商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舆论指导、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是市场经济对文化(建设)的双重作用。市场经济对社会文化道德的积极作用表现为:人们的市场意识觉醒,人生价值观念变化;重视知识和人才;为文化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等。而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表现为:道德滑坡;拜金风气盛行;市场经济不能自发地达到真善美的价值目标等。

四是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例如:文化环境决定着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文化观念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创新活动;文化参与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文化创新决定经济增长方式。文化因素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出现了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及发展趋势。然而,文化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例如:理论研究落后于经济发展,诱发了社会性的信仰危机和思想滑坡;思想道德上的滑坡,造成社会风气低落,加剧了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及其诱导的消极影响;教育和科技发展滞后,导致经济体系中科技含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高雅艺术衰落,媚俗艺术盛行。

五是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增强国民素质;提高社会生产力;获得产业回报;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经济活动的文化内涵增强等。

六是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或举措。学者们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设好文化,提出了不少合理建议,概括如下:第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第二,构建思想理论大厦,铸造民族之魂;第三,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素质;第四,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文明健康的精神食粮;第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第六,合理吸收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价值体系。

七是文化建设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即: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物质上脱贫和精神上脱贫、解放思想和净化文化市场等几方面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要体现市场经济的共性和特殊性;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人的价值;要着力塑造能够适应和推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文明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当代的先进文化

一是先进文化的内涵:有观点认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先进方向,也就是说,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其它各项工作都必须努力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另一种表述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先进文化是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基本特征和衡量尺度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先进文化的原因:社会主义经济本身需要先进文化作为动力;应对外部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文化侵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并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先进文化的关系:二者是辩证关系,互为基础、互为条件。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实践源泉、物质基础和实现机制,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先进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市场经济,但又不能完全市场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文化

一是和谐文化的内涵:一种观点认为,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另一种观点认为,和谐文化是指一个文化体系自身的内容及各种形式、各个环节之间是统一和谐、积极互动的,而不是分裂、冲突和相互抵消的;这一文化体系同其经济基础、政治导向和生态环境之间也是和谐一致、积极互动的,而不是分离、对立和相互抵消的。前者侧重于和谐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后者侧重于文化的内外部关系,二者表达的意思基本一致。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和谐文化的原因:和谐文化是平衡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理想追求关系的必然选择。建设和谐文化可以克服市场经济诱发的诸如拜金、享乐、利已、冷漠、虚无等消极现象的产生。

结语

由上可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成果颇丰,充分反映了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积极探求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文化。但是当前我国社会上产生了部分社会问题,这表明我们的文化建设已不能有效规避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可能造成的恶果。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还没有形成。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需要,我们都有理由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是一个更加基础的问题,如果中国没有构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会受到阻碍甚至最终导致经济下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失去坚实的物质基础,具体领域的文化发展、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及文化安全也将无从谈起。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本文系河南工业大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BS015】

【注释】

①③郭建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界定”,《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②李红:“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的基本内涵”,《黄冈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④邹广文:“论市场经济的文化内蕴”,《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⑤陈创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⑥孟宪忠:“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⑦范跃进,栾贻信:“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大文化精神”,《江淮论坛》,2006年第5期。

⑧高静文,雷念曾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文精神》,北京出版社,2005年。

⑨曲玉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传统文化”,《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第8期。

⑩史忠良,肖四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族文化”,《当代财经》,1997年第5期。

陈明凡,宋衍涛:“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趋势”,《东疆学刊》,2002年第12期。

宋秀峰,粱惠:“必须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建设”,《前沿》,2003年第9期。

刘玉辉,雷高岭:“建设适应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探讨》,1994年第4期。

包承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前沿》,1998年第3期。

刘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重视文化建设”,《甘肃理论学刊》,1997年第3期。

王文学,刘进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赵子忱:“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4期。

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篇3

1956年9月,中共正确评估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明确了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1956年12月,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但总的说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没有跳出传统社会主义的认知框架,社会主义建设一度遭受严重挫折。传统社会主义,即马克思描绘的“资本主义后”的社会主义,其特征是建立在历经了资本主义(发达阶段),并与生产力高度社会化相适应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初期的中国,经济形态主要是封建小农经济,生产力较为低下,按照传统社会主义特征进行建设,追求清一色的公有制,大一统的计划经济,阶级斗争的扩大化,属于错误地夸大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忽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基础作用,主观上把未来社会发展阶段才能实施的做法运用到前阶段,即是说,针对当时生产力落后的我国,对生产关系建设要求过高,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抓住了生产力这个物质基础,把发展生产提升到第一位置,将生产关系降低到适应生产力的要求。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出现曲折,原因是对核心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清楚”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追求公有制、计划经济,大搞阶级斗争都是为了坚持社会主义;“不清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是什么,以此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邓小平于1992年南巡时,将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具体地说,对处在社会主义初期的我国来说,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然,社会主义国家追求生产力发展与资本主义追求生产力发展是相区别的。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即是说,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达到目标的途径。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重新联系起来,曾经把理论联系实际比喻成“有的放矢”,邓小平一度套用,并强调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邓小平正是看准了发展生产力之目的,才有了克服阻力进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胆识,其中一个重要结合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通常被认为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形势,用邓小平的话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实际上“市场经济更为本质的内涵和基础是资本生产方式,……资本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市场经济不自觉地实现着资本生产方式的一般目的和本质趋向。”

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篇4

关键词:效率公平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执政理念,将社会的公平问题更明确地纳入政策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中,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是研究的焦点,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阐释。一些学者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提出了质疑,有的学者提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应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积极主动地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第二阶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么构建和谐社会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市场制度的效率与公平

关于效率和公平的考虑,经济学一般认为二者是两难的选择,或者是以效率为代价的稍多一点的公平,或者是以公平为代价的稍多一点的效率,而理想的市场经济是解决效率的有效手段,因而自然就得出了当前是过分强调市场,是以牺牲公平为代价的效率,并自然地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更强调公平,是对以往政策的修正,所以就有了本文前面所提及的质疑和两阶段的论述。

评判市场,效率可能不是唯一的标准,市场还可以有另外的分析视角。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判断,他认为,市场的重要,首先是因为自由交换是优先于后果考虑的权利,而不是因为导致或不导致效率,即市场首先提供的是一种自由选择的公平过程。最近的经济学实证研究也发现,收入差距巨大与经济增长停滞是并存的,即不公平的现状是影响市场效率的,公平构成了发展市场经济、提高效率的基础。因而完善的市场经济本身就意味着效率和公平的并重,市场经济制度包含着公平的目标要素,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须是一个效率与公平兼顾、保障和鼓励平等竞争的社会。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试图说明构建和谐社会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之间的相容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

和谐社会与市场制度的相容性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书记的表述是: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点可以理解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素,同时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结果。

民主法治的社会。市场经济是法治的经济,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具有一种特定的有关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ruleofgame),而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体制的根本游戏规则就是基于法治的规则。法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基本的经济作用有两个,第一个经济作用是约束政府,即约束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任意干预;第二个经济作用是约束经济人行为,其中包括产权界定和保护,合同和法律的执行,公平裁判,维护市场竞争。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必要完善法治。法治和民主政治也是很有关联的,法治本身就包含着平等、正义和公正的价值判断,民主是完善法治的重要保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可以说民主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目标要素,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

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标准是最多被用来责问市场经济的。但无论是从森的视角还是实证研究的发现,市场实际上蕴涵并强调公平,这种公平是一种过程的公平,是机会的平等(equality)。民商法的首要原则就是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原则。如果尽可能给人们平等竞争的起点,最后导致的结果不同,那可能就是人们不同偏好的选择,这种结果是人们能够接受的。因此,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并不背离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目标,只是应该调节收入分配,保证经济主体的初始收入相等,即起点公平,这种调节尤其强调资源配置的严格公正。

诚信友爱的社会。诚实守信是市场制度中市场文化内涵的基本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同时又作为社会契约的基本表现形式和市场制度的构建而存在着,它是市场规则的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的潜规则包含对不诚信的约束,完善的市场体制下,诚信是长远利益的根本。但这种约束力很弱,尤其是中国的市场规模很大,增加了信息流动的成本,而对短期利益的追逐,也常常破坏诚信友爱原则。完善的市场经济还必须建造一套明确的约束机制,有效地惩罚不诚信行为,增加不诚信行为的成本。在这种规则的约束下,市场的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自然会在选择的时候进行成本分析,规避惩罚,减少成本。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市场经济中,遵守诚信原则可以获得更大收益,信用可以作为企业的生产力,品牌的力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完善的市场规则包含诚信友爱原则,发展市场经济同时增强了社会的诚信友爱。

安定有序的社会。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市场经济也是竞争的经济,但完善的市场体制下的竞争是有序的,是遵循一定规则下的竞争,因此竞争不会导致无序。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市场交换实质上是一个动态均衡的过程,价格形成是均衡的结果,均衡本身就是一种和谐。用均衡的方法来分析,帕累托最优是市场理想的结果。理想的市场体制最终能够达到稳定有序的状况,这种状况就是经济学所称作的经济的核,此时可行分配的集合不能通过任何联合来进行改进。当然核的概念是基于很多理想的假设,比如要求市场的信息是充分的,经济主体能无成本的享用这些信息。虽然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可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照,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因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稳定有序,符合和谐社会的价值标准。

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一直是中国古人心目中的社会理想,可溯源到两千年前“天人合一”的观点。但当时“天人合一”的观念还仅仅是一种哲学思想,并没有成为一种治国理念或社会发展观,而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以及可持续的发展观强化和升华了这一古老的思想。其内涵就是强调充分地尊重自然,平等地对待自然,使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协调发展,要求人类的经济发展不能超越资源、生态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并且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用经济学的视角思考这一思想,其基本要义是对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其实质是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效率问题。效率讲究是投入与回报的关系,发展市场经济就要提高效率,因此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是一致的。两个问题要合二为一,关键就在于怎么界定经济发展的投入也就是成本的范围,只要将资源、生态和环境等人与自然和谐的因素都考虑在成本之内,然后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要求效率最高,自然就能达到天人和谐的社会目标。

充满活力的社会。充满活力的社会就是创造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来自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和社会机制的有效作用,要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就必须充分激发社会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当前,制约我国社会活力的主要因素是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社会流动性差、利益分配失当等因素。因此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的办法,关键还在于改变那些影响和束缚活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市场机制是最具活力的机制,单个人、单个组织分散决策,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的人会在约束条件下,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预期目标。因而增进社会活力的改革应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结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显然,在今后一段时间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论从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来分析,还是公平与效率的视角审视,构建和谐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制度二者是相容的。完善市场机制的过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割裂二者,人为的分成两个阶段,或者认为应该有限发展市场机制的思想都是不妥的,构建和谐社会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相辅相成、目标同一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周建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两个阶段――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学术月刊,2005(7)

2.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陆铭,陈钊.因患寡而患不均[J].经济研究,2005(12)

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篇5

关键词:和谐社会;市场主体;社会责任

一、和谐社会内涵

和谐社会是指全面系统的和谐,要求矛盾的双方或矛盾的多方在运动过程中能达到并保持双赢或多赢的结局。具体说,就是既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包括经济和谐、阶层和谐、政治和谐、区域和谐、民族和谐、文化和谐、代际和谐、生态和谐等内容。

二、市场主体

在市场经济社会,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层次上指政府;中观层次上指企业与中介组织,微观层次上指居民。

首先,企业是所有市场主体中最重要的部分,这是由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所决定的。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

其次,市场主体不仅仅是企业,政府同样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因为:一是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机构(可以说,国家或全民是所有者,政府是人),对国有企业的市场行为影响很大或较大;二是政府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需要直接与市场相联系;三是政府又是消费者,政府自身的购买行为也应该是在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基础上,以尽量节省纳税人的钱而自我约束;四是政府还是调节者,政府这个市场主体对其他市场主体所实施的调控能力与效果,都对市场有着其他主体所不可比拟的作用。

再次,随着改革的进程,我们产生了新的一类重要的市场主体,这就是市场的中介组织。通常讲的中介有两种:一种是企业,比如市场调查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等;另一种是中介组织,最重要的是各种行业协会、行业公会。

最后,居民个人也是市场主体之一。居民在市场中最重要的特征是作为一个消费者和要素的所有者存在。居民单个个人在市场中的地位很微弱,力量很小。但是个体的数量和规模是巨大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企业与中介组织、居民是市场的主要主体,也是社会的主体。和谐社会的构建当然也离不开这些主体。理所当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就落在这些和谐社会的构建主体身上。

三、各市场主体的社会责任

1.政府的社会责任

市场经济是一种典型的竞争经济、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下,市场运行有无秩序以及秩序的好坏程度,标志着市场发育的成熟程度。而维护和保护市场竞争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则有利于竞争秩序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的正当交易、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从而形成一个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良好市场秩序,所以作为国家机器方面的权力机关、执行机关必然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构建主体。

今天政府依法行政也就意味着政府应该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政府的权力和责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不存在无责任的权力,也不存在无权力的责任。政府在权力的行使过程中,应时时被社会责任所制约,在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理的驱使下做好每一项工作。责任是权力行使的前提,通过责任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会使政府的权力更加合理、正当并真正赢得民心。没有责任的权力必然导致权力的放任和腐败。没有责任或者不负责任的政府,决不可能成为法治政府,结果必然会被人民所抛弃。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的各级政府,社会责任十分重大,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丝毫的失责。要建设责任政府必须培养政府官员和公职人员的价值理性。强化其作为公共权力机构人员的公共职业责任和公共职业道德,形成高尚的具有强烈责任心的现代人格。

政府公职人员担任公职不是一种纯粹的雇佣关系,手中的权力决不是可以用来“寻租”的工具,而是一项肩负公民赋予的重任,有着崇高的伦理精神意义的崇高职业,应该具有为人民服务的个人献身精神,努力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公职人员只有明确自己的权利价值和权力地位,才能确定承担公共责任,维护社会公正等行政道德和价值取向,形成健康、完善的道德人格,成为负责任的人民的忠实人。只有建立起负责任的政府,才能赢得民心对权力的信任,增强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威性,形成良好有序的社会秩序。

2.企业的社会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企业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对社会影响范围涉及经济、文化、环境、政治以及个人。企业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构建和谐社会,企业对社会的责任至关重要。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除了创造财富之外,还应对全体社会承担责任,一般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劳工权利、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发展慈善事业、捐助公益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等。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促进自身经济增长和发展,而且还包括促进社会经济福利的增加。因此企业主动、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非同小可。

3.中介组织的社会责任

中介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市场、政府与市场的重要主体。随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以行业协会等形式体现的中介组织越来越需要发展,并承担过去由政府承担的或未承担的某些职能,但其承担的方式不同于政府,而更多是做协调、组织、规范的工作。协调,包括对行业组织内部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协调,行业与政府关系的沟通、协调,行业与其他关联行业关系的协调等等;组织,包括组织行业应对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组织应对贸易与投资所遇到的磨擦与纠纷,组织制定行业的生产标准与管理要求等等;规范,包括对行业内企业市场行为的规范、监督,形成行业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等等。其社会责任就是充分发挥对行业内外产生强有力的深入行业业务的组织、协调、规范作用。

4.居民的社会责任

市场经济首先是一种消费者主权经济,在各种经济活动中消费者具有主宰的权力,消费成为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最终都是各方面、各种产品、服务的消费者。个人作为消费者每时每刻都要消费,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行为是一个人重要的行为。不同的消费行为,对社会造成不同的影响。消费者责任的履行有利于社会中消费者之间的和谐。既然如此,消费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影响非同一般。和谐社会包括消费和谐。消费和谐包括消费系统内部的和谐和消费系统外部的和谐。消费系统内部和谐包括家庭、政府等消费主体内部的和谐,外部和谐则包括消费与生产的和谐、消费与流通的和谐,消费与自然的和谐等。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消费者责任重大。消费者责任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消费商品获得商品价值、满足心理需要、得到感官享受的时候,应该承担与消费该商品有关的连带责任,这些责任包括保护环境的责任、保护资源的责任、维护社会公德的责任等。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消费和谐了,社会自然就和谐了。

四、市场主体社会责任对和谐社会的意义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的和谐与否,关键在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集权的管理。和谐社会构建主体比较单一,在和谐社会的构建方面其他主体不够积极主动,行政作用无所不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社会的构建主体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各市场主体。政府、企业、个人三大经济主体的行为,对经济活动是否承担社会责任是保持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这些主体的基本活动就是经济活动,他们的经济行为是其他任何行为的基础。按照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经济是一切的基础,所以在所有和谐的层面上,经济上的和谐是基础和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社会的各方面各层次的各种构建主体最终都是以政府、企业、个人三大市场主体的形式出现。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社会的构建主体很大程度上就是各市场主体。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努力和作用,离不开市场主体各自自觉的、主动的承担社会责任。

居民在市场中最重要的特征是作为一个消费者和要素的所有者存在。在市场中,个人则最大化其作为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经济收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消费选择,最大化其消费效用。企业是生产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企业则选择生产技术,以最大化利润为其目标。政府则是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以追求社会效用和政治效用的最大化。作为市场主体的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在追求各自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不忘对社会的责任。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做到和谐有序。

一个社会总是在不停地消费和生产。生产的和谐、消费的和谐、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政府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只有生产、消费以及相互之间和谐了,才有政治、文化的和谐,相反,政治、文化的和谐可以反作用于和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和谐。和谐社会应是全方位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政治、经济与文化各方面之间相互的和谐;城乡的和谐发展。所有这些方面的和谐其最终的主体都是政府、企业与中介组织、个人。所有这些和谐,需要各市场主体各自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董小麟.论当前推进市场主体建设的若干基本着力点[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1).

[2]罗子明.消费者心理学: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篇6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市场经济;社会保障;政府干预

1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理念

德国现行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一种以私有制为主体,鼓励和发展市场经济,强调个人自由和市场竞争,同时主张宏观调控和政府干预,消除市场缺陷,实行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公平、效率、发展、稳定的经济发展模式,通常也叫“德国模式”。

它作为一种由国家调节的市场经济,确立了明确的社会市场目标———“将市场经济中的自由原则与社会平等原则相结合”。政府在市场中的功能介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之间,以私有制为主体,鼓励和发展个人自由和市场竞争,同时主张宏观调控和干预,实行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整个经济和社会公平、效率、稳定、发展。

2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做法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非常注重社会和谐,在追求高利润的同时,追求利益分配平衡和提高收入水平,力求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

(1)保护竞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首先,以立法促进竞争、反对垄断。德国《基本法》、《反竞争限制法》等法律法规为市场经济规定了总体经济秩序;其次,运用经济杠杆,扶持中小企业,鼓励竞争。虽然《反竞争限制法》改善了中小企业的外部条件,但政府还特别制定了旨在提高中小企业效率的措施,目的是使中小企业能与大型企业有效竞争。

(2)保持适度政府干预。按照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国家应对经济生活作适当的调节和干预。但社会市场经济所提倡的国家干预完全不同于中央统制经济的国家干预,它主要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进行全面有效的总体调节,尽量避免直接的行政措施。德国政府对于国家干预的态度可以归结为:尽量少干预,但要做必要的干预。按他们的说法:国家只负责维持“秩序”,而不参与“秩序”。

(3)实行独立的中央银行体制以确保货币稳定。二战后,德国历届政府都把稳定货币列为财政金融政策不可动摇的目标。为了使联邦银行充分发挥稳定货币的职能,德国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联邦银行独立于政府、奉行不受政府干预的货币政策的体制。德国以实践证明,一个以立法形式保证的、独立于政府的中央银行,是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能起到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作用,也是稳定币值、抑制通货膨胀的有力手段。

(4)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正。二战后,德国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社会稳定是重要前提。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政府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最重要的手段。德国政府利用行政和立法的手段,建立了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保障体系为广大居民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为人们解除了后顾之忧,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

3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鉴于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和当前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党中央经过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在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艰巨任务中,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无疑将给我们启示和借鉴。

(1)健全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各阶层利益,保证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保障体系在德国经济变革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为了适应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需要,适应新形势下劳动用工制度的要求,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当前改革的重点。

(2)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力求实现经济效率和社会平衡。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职能上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但在把握对经济干预的度和范围上仍不明确,往往会出现干预不当的现象,从而影响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阻碍经济效率的提高。鉴于德国,我国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应做到两点:一要明确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把国家的作用仅局限于制定经济秩序政策并保证其正常实施层面;二要把握好干预的度,国家或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应不能使人们的进取精神减弱,不能影响到市场机制运转的效率。

(3)推进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政府转型,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政府机构体系。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适度干预,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并不是政府工作的中心,政府干预应兼顾经济和社会目标。此外,随着非政府组织不断成长、基层自治不断完善,公民社会正在形成,政府还应积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其他公共管理主体共同提供公共服务,以推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

(4)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以增加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抑制通货膨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德国基本法中把货币管理作为一个维持经济稳定发展的标准。在我国,由于央行完全依附于政府,使得所掌握的货币、信贷杠杆多数情况下被当作应急措施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我们必须理顺中央银行与政府以及财政的关系,建立起财政与货币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将其具体化、制度化。

明确中央银行和政府有关部门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职责分工,完善中央银行内部的机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裘元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析论[J].欧洲,1998,(2).

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篇7

论文摘要:阐述了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主席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探索和解决这一历史课题的新规律和新方法,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

如何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由经济市场化走向经济现代化的步伐,是当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探索和解决这一历史课题的新规律和新办法,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经济改革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在经济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方面,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重要论断,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可以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和理念化了,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更加科学、完备的理论依据。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定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明确强调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关键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十五大报告科学总结了实践经验,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作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论断。这一新的理论概括,既坚持了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地位,又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坚持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分析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光辉典范。十五大报告还提出了“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要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努力寻找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要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等一系列崭新的观点,从根本上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教条式理解.突破了传统所有制模式的束缚,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为在制度创新的层面上推进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方面,确立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攻方向。以党的十四大为标志,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制度创新”阶段。党的十四大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玫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五大重申了上述观点,强调“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是这些年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取得的新认识,是完善国有企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公司法》又把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法律化、制度化。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又积极进行了财政、税收、金融、外汇、外贸、价格、投资等体制改革,推进了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机构改革,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外部配套条件。党的十五大郑重要求全党:要坚定信心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在经济改革的依靠力量方面,江泽民同志多次明确指出。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改革和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改革和建设的最基本受益者。他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时,再次要求全党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改革和建设增强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发展并取得最终成功的根本保证。

在经济改革的宏观环境方面,党的十四大以来。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宏观经济环境的创造,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作为宏观调控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目前已初步形成,可供选择的调控手段逐渐齐备,货币、财政政策传递机制日臻完善,宏观管理体制和政策日趋成熟,特别是1998年,中央及时采取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等积极财政措施,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特大洪水的考验。充分反映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稳定局势、推进改革的思想理论水平和高超领导能力。

在农业、农村、农民方面,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注意从总体上研究和部署农村改革,1993年1998年先后两次召开中央全会,集中研究农村改革和发展问题,特别是十五届三中全会认真总结了我国农村20年改革的基本经验,高度评价了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地位,从经济、政治、文化上提出了从现在起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方针和政策,《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明党对农村改革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一个新发展。关于农村改革,《决定》一方面强调要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特别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另一方面又结合当前的实际与改革进程的发展提出了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任务和方针。对农村改革的稳步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系的构建具有长久的指导意义。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之所以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经济改革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的经济改革思想.将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创性地推向前进,关键在于这个领导集体是一个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领导集体,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领导集体。党的十四大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所形成的一系列比较成熟、完备的思想理论,从根本意义上说,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结晶。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经济改革思想,是以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认识为基础的。在中国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不能固守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也不能照搬西方市场经济的模式,而只能一切从当代中国的现实国倩出发。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表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的程度,直接决定普改革实际进展的程度。十四大以来,我们党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创新的思想理论正是在不断地对国情认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全党经过3D多年正反两方面建设经验的反复比较才开始认识,经过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后成为全党共识的。历经十年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重申了这一理论,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基本纲领、基本经济制度等一系列根本性理论问题进行了更为系统深入地阐述,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使我们党对基本国情的认识达到一个新水平。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是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改革攻坚的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解决种种矛盾,橙清各种疑虑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我们正确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十四大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和创建,改革实践的逐步拓展和推进,生动体现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精神。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作为庄严的历史责任,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在新的实践中对现阶段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创造性的探索。1992年2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阐述了这一“新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这次重要讲话是对邓小平南方重要讲话的深入学习的理解。为党的十四大科学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规律提供了趋势的理论依据。十四大报告首次明确地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现阶段经济改革的目标.同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特点、运行规则作出了理论概括。十四大确立的市场导向改革战略。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十五大报告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指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了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新突破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从十四大到十五大,从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到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的方向,生动体现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经济改革实践和理论上的创新精神。

从全局着眼,从规律层面把握和解决问题,整体推进配套改革,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经济改革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面对改革从单一农村、单纯经济领域拓展到城市综合改革.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各个层面的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依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人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在党的十四大之后明确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实践证明,这一基本方针对于推动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发表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在这个全面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规律的纲领性文件中,江泽民同志总揽全局,高屋建瓶地阐明了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的关系全局的十二大关系,并把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必须处理好的第一个重大关系向全党郑重提了出来。号召全党在指导事业发展时.必须从大局出发,把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同科学、求实的精神相结合,将改革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的承受能力协调统一起来。根据这一基本方针的要求,中国的经济改革走上了以促进和推动经济发展为目的,以稳定为前提,抓紧推进而又不急于求成,渐进式、少震动、小步快跑、整体配套的持续发展之路。

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市场经济;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072-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现实经济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是对马列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等问题,因而说是科学的。同志强调,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在其领导中国人民拨乱反正、进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长期思考的结果。他的思维路线是从实践到理论,而不是从理论到理论,这体现了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同志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通过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的成效促成中国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与时代相比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期待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它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之所以可以代替资本主义,是因为它可以创造比资本主义还要高的生产力,它更能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

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这五句话,有的学者将其分三个方面来分析,具体是:第一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其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后“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本文则将其划分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首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其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首先,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上来讲,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第一个方面,是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侧重从运动发展规律、客观要求方面来展现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同志则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要求,它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内容。社会主义之所以比资本主义优越,首先表现在可更快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说:“社会主义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增长为前提。”邓小平在这点来讲则首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其次,他对马克思主义又有所发展,他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大大提高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程度,使人们更加清楚地懂得了为什么社会主义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这也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最突出的现实意义。之前的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只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把生产力从旧制度中解放出来,邓小平则是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

只有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建立起巩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才能不断地改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来说,从历史活动主题追求的价值目标、最终目标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第二方面讲的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手段和目标。邓小平曾经强调不仅要创造财富,还要讲求公平。虽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没有提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但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其意已经包含在这三句话之中。同时,社会主义也只有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之后,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在如何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上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也不等于平均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仅从静态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构成要素,而且既讲生产力又讲生产关系,既讲效率又注重公平。

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将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划等号,一直争论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问题。在邓小平提出并实施市场经济之前,我国坚持的是计划经济,由政府进行资源的配置,导致价格不透明,竞争机制不完善,不利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发展经济这块,我国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但是,马克思并不是认同并且支持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反来说,他是比较排斥商品经济的,他的这一论断可以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此后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也都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相对的,是不可能相互结合的。

邓小平从如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通过比较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计划经济并不就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并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同样可以搞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只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具有特定的科学内涵。党的十四大及十四届三中全会对这一概念做了明确的定义,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比较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计划经济是以国家计划为中心,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在全社会进行资源配置,虽然在短期内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从长期来看不能很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长期低效易导致后劲不足,整个社会陷入日益严重的危机之中。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来配置社会资源,使社会资源可以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有效利用,同时可以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实行后,我国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人均GDp得到很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这一系列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是比计划经济更有效的资源配置的方式。虽说是都是市场经济,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和别的国家的市场经济有所区别的,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更能有效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较好较快地发展。

市场经济与不同制度相结合,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我国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打破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能相容的传统观念,真正地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打开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由此,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使我国人民可从温饱达到小康。

三、科学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不断前进,使得我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建设得到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然而,也是这种“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譬如:贫富差距、金钱至上、官员腐败、道德缺失、精神萎靡等。其中,官员腐败问题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失去信心,要求改变这种“特色”的愿望强烈;而道德缺失、金钱至上的现状,则会造成社会诚信缺失,人们之间丧失信任,无法实现社会公平,易造成社会的动乱。有人会认为还不如回到解放前,回到吃“大锅饭”的年代,至少当时人与人之间没有那么多的问题,认为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适合今天的中国。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带有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虽然说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会造成一定的贫富差距,中国在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过程中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各种发展还不成熟,但是,我国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实现如此巨大发展,已是辉煌成绩,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的,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从哲学上讲,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看待事物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弊端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要想办法,运用自己的能力将其往好的、积极的方向转变,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以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丰富,不仅包含有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包括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五位一体”,还有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等等,这是一个内容全面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必然会取得很好的成就,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目标。

――――――――――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1.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

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篇9

一、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背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下,以及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原有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突破了原有的体制框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矛盾,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解决。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既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利益格局加快调整,社会矛盾急剧增多的“矛盾凸显期”,更重要的是合理确定转型期间的利益保障。利益需要有所保障,缺乏保障的利益是脆弱的利益。经济转型期间的利益保障来自于公共政策和社会观念的转变。一方面,公共政策的民主化是转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以民为“主”的政策不仅保障公共利益,还保障个人利益;另一方面,社会观念的转变是降低利益差别和缓解利益矛盾的途径。通过制度变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提高。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基础,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转型中的利益主体、利益结构、利益客体、利益保障等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正确理解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原则,有利于在全社会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利益的协调性,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为人民共享。

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利益原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前提

马克思认为,利益需求是人类实践的历史产物,利益需求是具体的、历史的,利益需求的内容,以及满足利益需求的手段和方式,都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状况决定的,这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思想便有了根本区别。西方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他的著名著作《国富论》中,明确阐述了“经济人”建设的基本思想。首先,他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其次,人是由理性的,这种理性就在于以最小的牺牲来满足自己最大的需求,从而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第三,每个人对个人利益的追逐客观上满足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由于每一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都关心自己的幸福和利益,于是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利益,人类的整个福利也就有所提高。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假说存在被滥用和泛化的现象。不少人把“经济人”看做是人亘古不变的、永恒的本性,把经济学上的一个历史现象和标准当作永恒的现象和社会普遍的标准,把“人的本性是自利的”这一论断作为研究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负面效应。

对于斯密的“经济人”假设,马克思并不完全反对,他在斯密的“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他承认人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利益,但这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经济人”现象不是永恒的,它是与一定的历史条件――市场经济相联系的。马克思着重强调人的社会性,以“现实的人”和“具体的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点,把自己的“利益”原则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追求个人利益并不是出于自私自利的本性,而是由人们生存的现实状态决定的。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不是人们的利己本性,而是现实的生存状态决定的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马克思的“利益原则”是与“经济人”假设所体现的个人主义原则不同的集体主义原则。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人类的全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而且这种目的总是与一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说道:“这里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著,既坚持继承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又在谋求人民利益的基本途径、应用范围、递进层次、关心重点、先后顺序、是非界限等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建立社会主义利益动力和均衡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高度重视马克思的“利益”原则,正确对待人们的利益诉求,建立社会的利益动力机制和利益均衡机制,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导向,我们的各种制度和政策要能够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求,能够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的不同利益,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

首先,政府应在利益协调与平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这几年,人们普遍反映的“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就是“市场泛化”的表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应该由政府来负主要社会责任,而不能推向市场,靠市场来调节。“市场泛化”是对市场经济的误解,是对市场取向改革的歪曲,最终会使市场经济发生方向性错误。对政府来说,要转变政府职能,把工作的着眼点更多放到社会发展领域,放到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调节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把公共服务的重点放在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上。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积极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缩小部分地区和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关注弱势群体,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

其次,要坚持和深化改革。近年来,关于改革的争论成为中国从官方到民间的重要议题,我国的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已经走过三十年的历程。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国企改制,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物权法,相继成为被质疑的对象,而贫富分化、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权力腐败、社会治安、环境污染的现状,令人优虑。经过三十年的改革,比较浅层次的矛盾大体得到解决。中国正处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结构的大变动时期。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认识多样化,因此要在深化改革中调整利益关系,遇到的阻力必然更大。改革的深度、广度、难度、复杂度都在增加。所以要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概括地说,应当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方面,继续加大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改革攻坚力度,为科学发展排除干扰和障碍。另一方面,努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注意补救市场失灵引起的社会代价,这方面政府应发挥其公共服务的职能.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关注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就业和收入分配这些民生问题,但这不是否定效率原则,更不是回到平均主义。在此前提下,统筹好发展成果的再分配,不断改进公共服务,使大多数人民尤其是弱势群体能够分享改革带来的成果,从而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和谐程度的提高。

再次,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民主和法制作为上层建筑是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民主和法制是一种具有社会公约性质的、表达社会共同理想信念、利益愿望的共同规则。民主和法制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也是一种利益的协调机制。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它强调地位平等、公平竞争和选择自由,在政治上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人们的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也在增强。对民主政治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长。只有充分发扬民主,让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物和政治生活,公民才能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实现自己的利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可以使不同利益的群体通过正常的程序、途径去表达和反映自身的愿望和要求,这为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交流、沟通以及相互了解提供了渠道和机会,有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扬民主,可以使各级政府倾听人们的呼声,了解人们的各种利益需求,了解民情民意,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进行利益协调,化解各种矛盾。

最后,建设和谐文化,发挥道德在调节主客体关系中的作用。亚当・斯密有两本著作受世人关注,一本是《国富论》,主张人们追求个人利益,因为人们都有自私的一面,当他看到道德缺失造成的社会混乱之后,他又写了一本《道德情操论》,呼吁人们讲求道德,发扬利他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人们追求自身利益,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又必须用制度和规则来约束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否则将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冷漠无情、矛盾和冲突,最终导致社会的无序和混乱。为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挖掘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努力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道德和文化支撑。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途径.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对每个人来说,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内含着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加强道德建设。创建一个具有良好伦理秩序和道德氛围的社会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重要手段和途径。

参考文献:

[1]任俊华:试论克思主义价值观与利益观的统一及其当代要求.理论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篇10

关键字:公平,效率,竞争,市场经济,公平

目次

一、导论—两个经济的启示

二、市场·竞争·效率

三、社会·分配·公平

四、经济法与民商法

五、

一、导论-两个经济时代的启示。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二者最大的变化就是微观上从讲公平到讲效率,宏观上从讲公平到讲效率。(1)

计划经济时代已经过去,正处于社会主义初期市场经济阶段。反思两个经济时代,最大的区别就是二者利益分配目标不同了,微观和宏观领域的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计划经济时的利益分配目标:微观、初次分配的主要目标是公平优先、生存养人;宏观、再分配的经济目标是效率优先、追求国有资产最大化。政府除了是社会行政管理者之外,还同时兼有国有资产代表者的身份,甚至作为国企的直接投资者。它既要当市场的“裁判员”,又当市场主要的“运动员”,他经常要代替而直接去搞微观运作,它主要目标是为了追求具体企业的效率,因而往往失去了公平。但另一方面,企业—因为他们是国有企业,承担政府下达的社会行政目标,要解决就业和公平分配,要追求“生存养人”的利益目标。企业搞了公平,也就失去了效率。所以。计划经济最终是不公平也不效率的经济体制。

而市场经济的利益分配目标与计划经济截然相反。如下图所示:

微观宏观

计划经济追求公平优先生存养人公平效率追求(国有)资产最大化效率公平

市场经济追求企业资产最大化追求社会公平生存养人

当中国的市场经济最完善时,最强的市场力量和最强的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相结合,就逼近了这样一个成熟的目标:最有效率的初次分配和最公平的再分配相结合。(2)

而市场经济体制所达到的微观上的效率和宏观上的公平是需要相关的法律来调整的,。经济法便由运而生了。

二、市场·竞争·效率

竞争是提高生产率的最理想手段。

-艾哈德(3)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缺乏了竞争的市场是一潭死水,散发着冲天的恶臭;是枯萎的花儿,低垂着丧气的脑袋;是无心的僵尸,失去了生命的灵魂。而充满竞争的市场犹如一泓泉眼,流淌着汩汩的生命之水;犹如一朵盛开的花儿,散发着扑面的清香;犹如健壮的青年,充满着朝气与活力。“任何真正的竞争都是高度主动积极创造型的竞争,这种竞争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聪明才智,促使人奋发图强,大胆冒险,不断进取”(4)

竞争是动力。“如果说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是一切阶级社会进步的动力的话,那么在和平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合法的利益冲突和利益竞争同样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甚至是更一般、更持久的动力。”(5)列宁认为,竞争“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配置进取心、毅力和大胆首创精神。”(6)

竞争是压力。适者生存,劣者淘汰-这是大普遍的法则。不进则退、不优则汰。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每一个市场主体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又转化为巨大的动力。

竞争是共赢。在良性竞争的环境中,竞争者之间在压力和动力的本能驱动下,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也就提高了整个市场的经济效益。“竞争的目的不是要消灭竞争者,而是通过更好的和更灵活的管理超过竞争对手,以造福消费者,从而也有利于自身的收入。”(7)熊彼特指出:“如果社会主义社会把经济刺激实行的远超过赛跑的马和机器所要求的限度,一定是大有所获的,这种刺激是有价值的社会性质的努力的推进器。”(8)

所以,竞争就意味着效率。“经济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态。对于一个企业或社会来说,最高效率意味着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从而使特定范围内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或福利得到最大增进,或财富得到最大增加。”(9)竞争使人尽其才。同时,竞争者必须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提供最好的商品或服务,这有利于减少浪费、节约资源,是物尽其用。“竞争促使人们把事情做到极致,讲究效益。实践证明,竞争是效益制度,哪里没有竞争,哪里就没有效益”。(10)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就是效率经济。这种经济体制的反向表述就是计划和垄断。这是两个相继发生在中国经济体制中的现象,是效率的对立物。

计划经济时期,前已论述,妄图通过计划达到微观领域的公平。“不管计划用最的能够多么详细地、迅速的和准确的计算出复杂的关系,计划还是要受矛盾的利益状况的,而没有市场机制,就会造成计划和现实经济的最优和现实发展之间的最大脱节”。(11)所以,计划经济并没有达到微观的公平。计划一切,使广大民众的自我设计权利、自我拼搏精神丧失,说到底是剥夺了人民的自由权利和自主权,是对芸芸众生的精神的蔑视。“当一个全面的计划成为社会一切经济决策基础的时候,个人的经济自由就被大大减少了,个人看不到自己的物质需要和愿望,作为经济活动的目标而被满足,而是论为实现计划目标的工具”。(12)

市场经济时期,竞争与垄断是一对天生的冤家。就中国的经济状况而言,垄断主要是行政垄断,而不是经济垄断。因为中国还没有哪家企业能强大到如此地步,能够控制某一行业和领域。行政垄断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最直接的动因莫过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一方面为政府及所属部门甚至官员个人的利益;另一方面是受行政垄断保护的经济活动主体的利益。这可以用经济学中的“寻租”来解释。“经济学中的‘寻租’是指经济活动者为维护其既有利益而寻求政府管制,阻止其他主体竞争,保持自身垄断地位,以获取超过生产要素机会成本的收入的行为”。(13)参照公共选择学派理论,寻租活动存在的原因是人们把政府当做建立并保持垄断的工具,寻租活动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及浪费。“生产经营者寻得‘租值’就获得相当于法律上的垄断;从供给角度看,政府所属部门甚至官员个人为获得自身利益也会有意无意的去设租”。(14)即所谓“在权钱交易中,寻租活动具有双向性质”。(15)行政垄断,造成了市场经济部分领域的无效率。如电信行业:这是一个需求弹性很小的行业,垄断者-政府的宠儿可以随心所欲的收取费用,由此却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如果引入竞争机制,那么我相信消费者一定会得到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因为-竞争意味着效率。

三、·分配·公平

一切的基础是人具有两重性-经济人特性和社会人特性。所以也就有两种公平:从经济人角度看,公平是指竞争条件和机会的公平;从社会人角度看,公平是指结果的公平,即现实中的社会平等。(16)

在此,我仅站在社会人的角度来讨论结果的公平。因为机会的公平也即微观的公平形式的公平是和效率相一致的;而结果的公平也即宏观上的公平实质的公平却和效率不尽一致。

在横轴右半面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这一阶段,社会处于逐步阶段,分配还不尽公平,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效率也越来越高。人们创造的社会财富也开始增多。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社会逐渐趋于公平。但是当效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公平达到了最高点a点时,如果效率继续提高,就以牺牲结果上的公平为代价了,社会分配相差越来越远了。

“每个社会秩序都面临着分配权利、限定权利范围、使一些权利与其他权利相协调的任务…在个人权利和社会福利之间创设一种适当的平衡,乃是有关正义的主要考虑之一”。(17)

而我们现在的人类社会大都已步入后阶段了。所以说当我们把社会福利当作经济活动的终级目标进行动态时,一个社会并非是效率越高越好,也不是社会收入分配越公平越好。“要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就要求公平与效率之间实现最优的组合,这种最优组合要求的条件是:公平的增加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增加(边际社会福利)与因公平的增加引起的效率降低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减少(边际社会福利)相等。或者说,效率的增加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增加与因效率提高引起的公平的降低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减少相等”(18)单纯依靠微观上市场经济的作用不能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优组合,市场能够保证效率的不断提高,但却必然带来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这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效率通过市场获得实现,公平是靠政府在再分配领域实现的。不能片面追求无效率的公平,也不能片面的追求无公平的效率。如果社会失去了效率,那么社会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如果社会失去了公平,那么社会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社会的矛盾必须得到解决和缓和,社会的各方面利益必须得到平衡。“如果一个社会为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自我肯定留有空间,那么在相互矛盾的个人利益之间,群体利益之间肯定会有冲突和碰撞…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调整及调衡上述种种相互冲突的利益,这在某种程度上必须通过颁布一些评价各种利益的重要性和提供调整这种种利益冲突标准的一般性规则方能实现”。(19)从这种角度上说,经济法是一部平衡利益,进行再分配的公平,达到社会正义的法律。

在此,我比较赞同罗尔斯关于正义的第二个原则……罗尔斯在《正义论》提出了他的著名的正义原则-“第一个原则: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力去拥有可以与别人的类似自由权并存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权;第二个原则: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能使这种不平等不但可以合理的指望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且与向所有人开放的地位和职务联系在一起。”(20)正义的第二个原则即差别原则,即允许人们在经济和社会福利方面存在差别。但这种差别要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尤其是要符合地位最不利的人、境况最差的人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旨在最大限度的提供地位最不利人的期望,是一种关心不幸、照顾弱者、辅助穷人的原则,因而也是一种博爱原则。

四、民商法与经济法。

作用于微观领域法律不仅有经济法,而且有民商法。我以为,民商法和经济法都旨在实现微观领域的公平和效率,但是所针对的对象是不同的:经济法是政府管理,通过政府规范来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外部性的行为;而民商法是对自身的要求,是内部性的行为,民法规范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活动;商法规范每个企业的资格和内部管理。

武汉大学的漆多俊教授是这样来评价民商法的“民商法虽然以个人为本位,重在维护个体利益,但它通过对个体自由和权益的维护,不仅有利于促进微观领域的公平和效率,而且由于它维持了市场的公平自由竞争秩序,使价值和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因而能使社会经济在宏观和总体上得到调节。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说民商法是市场调节的法律保障,由民商法对微观经济领域的直接作用,以及它对宏观领域的间接(自发的、客观上的)作用,形成了一种完整和谐的社会经济秩序,这就是民商法秩序。”(21)

通过前述,我以为,作为完整的、和谐的社会经济秩序,应称之为民商经济法秩序了。

五、总结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的,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们所要做的就是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一切,用发展的视角去挖掘和遵循规律。经济法其实就是一个的产物:在西方国家是适应19世纪反垄断的需要而产生的;在是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而产生的。后起的社会立法必然要借鉴吸取先行的民商法中的有益因素,为己所用,这就决定了社会立法的综合性。德尔马尔默尔利用一种鸡尾酒调制来说明经济法的综合性或者混合性:“取一个调酒器。放进一份商法;用社会发色素使之上色;加进大量的税法和行政法;用一撮民法调味;撒进大量的社会学和经济学;随意摇晃,然后作为冷饮,并为这种法律饮料取名经济法。”(22)正是由于经济法的时代性、综合性,意味着它必然担负着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历史使命。我相信,随着经济法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济法一定会越来越趋近于它的价值理念和制度精神-市场效率和社会公平。

索引:

(1)解中国初期市场经济之谜(下册)》何晓星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612页。

(2)《破解中国初期市场经济之谜(下册)》何晓星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635页。

(3)《来自竞争的繁荣》艾哈德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54页。

(4)《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邱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288页。

(5)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邱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122页。

(6)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5页。

(7)《一种未来的经济体制》奥塔·稀客著中国社会出版社1989年版第245页。

(8)《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熊彼特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62页。

(9)《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程恩富著载法律网2004年。

(10)《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邱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288页。

(11)《一种未来的经济体制》奥塔·稀客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5页。

(12)《理解市场经济》以萨克森登著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8页。

(13)《竞争法在中国:现状及展望》盛杰民著摘自《经济法》杨紫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第299页。

(14)《竞争法在中国:现状及展望》盛杰民著摘自《经济法研究》杨紫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第299页。

(15)《经济学分析法学》张乃根著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45页。

(16)《破解中国初期市场经济之谜(下册)》何晓星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615页。

(17)《法:法律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第298页。

(18)《公平、效率与社会福利》任太增著摘自法律教育网2003年6月18日。

(19)《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第398页。

(20)《正义论》罗尔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66页。

(21)《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根源》漆多俊著载《经济法研究》杨紫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第105页。

(22)《经济法》阿莱克西·雅克曼、居役·史朗斯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2页。

书目

《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邱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破解中国期市场经济之谜(下册)》何晓星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经济法研究》杨紫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