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十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十篇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53:52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篇1

一、主会场参加人员:集团公司领导、以及机关各部门、各存续、关停子分公司负责人。

二、参会地点:1号办公楼扩大会议室。

三、召开时间:每周一、三、五7:30。

四、会议主持:运营管理部

五、会议内容及分工。

(一)运营管理部汇报存续子分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每周一)

(二)发展规划部汇报转型发展项目进展情况。(每周三)

(三)人力资源部汇报人员安置及人力资源开发情况。(单周周三)

(四)保卫部汇报治安保卫情况。(双周周三)

(五)安全部汇报安全生产情况;能源环保部汇报环保运行情况。(单周周五)

(六)生产部汇报停产后延续生产工序及停产后主体厂区停产秩序情况;资产管理部汇报关停子分公司工作推进情况。(双周周五)

资产管理公司、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开始运行后自动参会,同时增加资产处置及人力资源相关汇报内容;各部门有需要汇报内容可随时调整。

六、会议流程

(一)部门汇报。原则上每次安排一至两个部门汇报。

(二)公司领导讲话。

七、会议要求

(一)参会人员7:20前到位。

(二)参会人员着工作服,会议期间手机调为静音。

(三)各单位领导班子除负责人在扩大会议室参加会议外,原则上应组织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及业务骨干通过视频等方式,收听/看早调会。

(四)各汇报主责部门汇报前一天必须将汇报材料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核后,发运营管理部,汇报时间一般控制在5至10分钟。

(五)各部门主要汇报上一周领导安排的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措施。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篇2

一、职责分工

全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全面负责,各部门、各单位予以配合。

㈠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组织全市区域内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软件和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

㈡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对象为市委各部委、市人大机关、市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市政协机关、市法院、市检察院、各派机关、各人民团体、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各部门、各单位负责所属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将本系统、本部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于2012年6月20日前报送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二、统计报表的填报主体

㈠基础表及台账

基础表包括《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由各公共机构填写、上报。各部门统计数据直接报送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部门所属的公共机构统计数据由各部门汇总后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账》由各公共机构逐月按时填写。

㈡综合表

综合表包括《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其中,《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供有关部门和单位汇总本部门、本单位所属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由部门填写后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填写后报送上级机关事务管理局。

三、统计数据采集方法

㈠公共机构基本信息采集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全面统计、整理全市公共机构的数量,登录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政府网站或者公共机构节能网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系统,填写本行政区域所有公共机构的单位名称、单位性质、组织机构代码等基本信息,2012年6月20日前完成;各公共机构在填报统计数据时自行填写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等其他信息。

㈡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采集

1、电耗数据

电耗数据采集有两种方式:一是从电力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二是逐户调查各用户和公用电耗,然后累加获得总电耗。

2、水耗数据

水耗数据采集分两部分:一是自来水,从自来水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二是自备井水,按照自备井实际水消耗情况获取水耗数据。将两部分相加获得总水耗数据。

3、煤耗数据

逐户调查各用户煤消耗量,累加获得煤耗总量。

4、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能耗数据

采集有两种方式:一是对集中管道供应的由燃气公司提供能耗数据;二是对分户购买的,逐户调查,累加获得消耗总量。

5、集中供热耗热量数据

已安装热量计量装置的,通过对计量表读数获取数据,未安装的不需填写。

6、公车用油数据

逐车调查单车油消耗量,累加获得油耗总量。

7、公共机构合署办公区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

已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的,由各公共机构分户采集、填报。未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或分户不彻底的,应在主管部门或物业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参考用能人数、建筑面积、用能设备等因素,对能源资源消耗量进行合理分摊,分别填报。

四、统计数据的填写、审核

各公共机构应指定专门统计人员负责能源资源消耗数据的采集、报表的填写和按时报送。统计员应当具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各公共机构主管节能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定无误后加盖公章报送。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应当对同级公共机构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复核,并定期抽查,确保上报的能源资源种类、计量单位、消耗量及费用等内容符合规定。

实施网络填写报送时也应参照上述程序严格审查和复核。

五、报送周期与时限要求

各部门、各单位按月填写本部门、本单位的《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并于次月15日前报送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年度汇总情况于次年2月25日前报送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六、数据分析

各公共机构应每月(或每季度)结合本单位、本系统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用能设备运行情况等,对电、水、气、油、煤等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定期对本地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数据同步报送上级机关事务管理局。

七、数据安全管理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通报和公示应报主管部门审批;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开和公布。国家安全、保密部门自行组织本系统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相关能源资源消耗信息在符合保密要求的情况下报送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篇3

一、职责分工

市教育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在市教育局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

(一)局办公室负责直属教育系统及局机关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等。

(二)各直属单位、直属学校负责本单位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制定本单位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于2011年10月14日前报送市教育局。

二、统计报表的填报主体

(一)基础表及台账

基础表包括《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由各直属单位、直属学校填写后上报市教育局,再由市教育局审核汇总并上报市节能办。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账》是各直属单位、直属学校分类、汇集、整理和积累能源资源消耗原始信息的账册,是填报能源资源统计报表的依据。各公共机构须逐月按时填写。

(二)综合表

综合表包括《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其中,《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供局办公室汇总直属教育系统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由局办公室填写后报送市节能办。

三、统计数据填写、审核

各直属单位、直属学校应指定专门统计人员(以下称“统计员”)负责能源消耗数据的采集、报表的填写和按时报送。统计员应当具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各直属单位、直属学校主管节能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上报的能源品种、计量单位、换算方法等内容符合统计规定,确定无误后,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

局办公室负责对各直属单位、直属学校的统计数据进行复核,并定期抽查,确保上报的能源资源种类、计量单位、消耗量及费用等内容符合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有关规定。

实施网络填写报送的也应参照上述程序严格进行审核和复核。

四、报送周期与时限要求

各直属单位、直属学校按月和年度填写《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月汇总情况于次月5日内报送市教育局,年度汇总情况于次年1月10日前报送市教育局,由局办公室汇总后报市节能办。

五、数据分析

各直属单位、直属学校应每月结合本单位的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用能设备运行情况等,按月对电、水、气、油、煤等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数据同步报送市教育局。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公共机构建筑面积、用能人数、主要用能设备变化情况、主要能源资源消耗指标的变化趋势、人均能源资源消耗、单位建筑面积能源资源消耗、车辆能耗和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同比分析,以及各项能源资源消耗水平降低(升高)原因分析,下一步拟采取的主要措施等。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篇4

关键词:分部报告分析应用

一、分部报告的简要介绍

分部报告是指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按照确定的企业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提供的有关各组成部分收入、资产和负债等信息的报告。它衍生于企业财务报告,作为补充对企业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充实,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予以披露。分部报告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求产生的,最初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这一期间,欧美企业出现了大批混合合并,这种大规模的合并行为促使企业开始走向多元化经营,并推动了跨国企业的出现与发展。伴随这一巨大发展而来的是经营活动的复杂化,企业合并报表和年度财务报告已经难以全面、具体的反映企业内部各分部的重要情况,这极易导致信息使用者忽视企业在不同地区和行业收益状况、盈利增长水平及风险情况的区别,进而针对企业真实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做出错误的判断。在这一背景下,分部报告应运而生。发展至今,分部报告相关准则与内容已经历数次变动。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来说,国际上关于分部报告的最新内容是2006年11月30日由iaSB的iFRS8《经营分部》,我国关于分部报告的最新内容则是2006年由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CaS35)。

如前所述,分部报告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分部报告能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各个业务活动的性质,分析分部经营活动的财务影响以及该分部所处的经济环境。信息使用者范围涵盖广,主要有外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等,就具体的信息使用者而言,分部报告的作用各有不同。对于外部投资者来说,利用分部报告能够帮助投资者对企业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及效率是否达到最大化做出判断,从而评估投资风险,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对于债权人来说,分部报告能够反映企业不同业务的收益情况,展现分部资产负债的构成,据此债权人可以分析企业短期及长期偿债能力,衡量借贷风险,决定是否出借资金。站在政府机构的角度来看,对企业业务分部信息的分析能够帮助政府了解行业发展状况,评价当前产业政策利弊,进而修正政策。借助地区分部信息,政府部门则能够了解企业在境内外的具体经营状况,评判其经营压力,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税负政策调整,以给予税收优惠,促进企业发展。另外,分部信息的披露也有利于市场竞争,促进资本市场行为规范,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二、分部报告的分析应用

分部报告意义重大,其作用在于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好地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更好地评价企业的风险和报酬;对整个企业做出更合理的判断。本文以四川汇源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源光)2007-2011年年报为例,说明应如何分析与应用分部报告。

(一)汇源光风险和报酬的主要影响因素。CaS35指出:企业披露分部信息,应当区分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企业应当以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为基础确定报告分部。2007-2011年汇源光分部报告只有业务分部报告,说明公司主要风险和报酬主要是受企业内可区分、能够提供单项或一组相关产品或劳务的组成部分的影响,与地域经营相关性不大。在2009-2011年年报“公司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前期差错”中也作出说明“本公司以内部组织结构、管理要求、内部报告制度为依据确定经营分部”、“本公司以经营分部为基础确定分部报告”、“本公司的报告分部都是提供不同产品和劳务的业务单元”,支持了这一结论。

企业各业务分部占用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例可以反映管理层对各分部的重视程度,以及管理层对企业未来发展的远期战略部署,对这一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出公司风险和收益的主要分布和来源。由表1可以看出,在2007-2011年这五年发展期间,汇源光的业务活动逐渐向光缆电缆和通信设备方面聚拢,进出口贸易业务逐渐淡出。尽管年度中间光缆电缆业务有一定波动,但从总体趋势上看,光缆电缆业务始终是汇源光的主体业务,在此期间,汇源光调整了各分部投资,加大了通信设备工程分部投资力度,五年间对该分部投资增长了近30%。就近几年数据来看,在可预见的未来,汇源光仍将主打光缆电缆和通信设备业务,并继续调增通信设备分部投资,最终达到两个分部的相对平衡,这意味着以上两个分部是公司主要风险和收益的来源。

表中,汇源光2007、2008年分部报告含四个分部以及其他项目,四个分部分别是光缆电缆分部、进出口贸易分部、通信设备工程分部、光器件分部,由于四川光恒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自2008年7月1日起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光器件分部数据可比性不强,表中未给予列示,其他项目在此不予列示。

(二)汇源光对外部客户的依赖度。要了解各分部收入对外部客户的依赖程度,需要将各报告分部的外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收入对企业集团贡献大小进行比较。如果企业集团销售业务中外部销售占主导地位,公司管理层就应该在主要外部客户相关因素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应该关注诸如外部客户忠诚度、需求量及外部客户数量拓展等方面;如果企业集团销售业务中内部销售占主导地位,管理层就应该多关注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周转。由表2可知,汇源光的销售收入基本上依赖于外部销售。对于外部信息使用者而言,在对汇源光的发展前景作出判断,确认是否投资时应该更多的关注该企业的外部客户资源。对于公司管理层来说,为了确保实现公司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管理层应该致力于现有客户留存和外部新客户拓展两方面,考虑加强供货、配货及时性以及增加与客户的沟通,实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和生产流程,实现价格、品质竞争优势,保证下游客户资源。

(三)汇源光各分部的获利能力。通过计算企业各分部资产回报率和销售利润率,可以确定各分部的相对获利能力。通过各项指标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到企业利润主要来源于哪些业务项目,以及各分部对集团资源的利用程度,同时也可以看出各分部对企业集团的重要性。表3是汇源光2009年各分部获利能力指标的基本情况,可知汇源光三个主要分部中只有光缆电缆分部和通信工程分部是盈利的,而进出口贸易分部处于亏损状态。对管理层来说,应该相应调整经营策略,在未来经营期间加大对光缆电缆及通信工程分部的资源投入,缩减对进出口贸易分部的投入,或者提高进出口贸易分部的资源利用效率。事实上,从表1汇源光2010年及2011年年报有关数据中可以看到,汇源光在2009年后停止了对进出口贸易分部的资源投入,增加了通信工程分部的资产总额,对光缆电缆分部的资源投入则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浮动范围。汇源光的这些资源配置表现支持了前述观点。而对外部信息使用者如投资者或债权人来说,可以通过分析企业在营利分部和亏损分部间资源分配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投资。

(四)汇源光资源配置的相对效率。通过计算比较年度间各分部的资本支出和折旧、耗减及摊销比例,可以分析企业资本的投向情况及各分部的支出状况和需求。在这里,本文选取了比较具有可比性的数据,即2008年和2009年的相关数据。由表4可知,与2008年相比,2009年各分部的资本性支出都有显著的变化,各分部的折旧、耗减及摊销则出现了波动性,可见汇源光对各分部的经营战略进行了调整。在2009年,汇源光大幅削减了对光缆、电缆分部的投资,小额向下调整了对通信设备工程分部的投资,转而将资本投入到进出口贸易分部,比照表中折旧、耗减及摊销数据来看,汇源光的资源配置有效性值得考量。显然汇源光对于进出口贸易分部的投资决策并不明智,这一决策使得资源分配至非盈利项目,从而拉低了对于主要业务的投入,不利于企业收益的保持和增长。

以上对分部报告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应用,事实上,对分部报告进行分析,也应该考虑诸如行业特征、发展趋势、产品生命周期、区域经济条件、客户财务状况等因素可能对各分部产生的不同影响。注重对企业分部报告的分析应用,可以有效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公司对各个独立分部的依赖程度,用分部信息来判断企业的成长性、盈利能力及各分部的风险,这对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丽琴.我国企业分部报告的再审视[J].财政监督,2012,(2).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篇5

[文秘站()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公司于20__年11月14日14:00在公司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环境管理评审会议。

二、管理评审会由总经理主持。

三、参加人员:副总经理、各部门领导等。

四、会议议程:

总经理宣布管理评审会议开始,提出本次管理评审的目的:

a)对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自运行以来的运行状况和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

b)对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方针的适宜性和环境管理体系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价;

c)公司所需资源及改进建议。

1.公司高层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和特邀人员参加会议。

2.企管办负责签到及记录;

二、向管理评审汇报工作:

1.管理者代表汇报内审报告和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报告;

2.企管办汇报文件管理情况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纠正和预防措施完成情况报告、环境运行情况报告;

3.生技部汇报生产情况报告、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预防情况报告;

4.设备部汇报设备运行过程中环境污染预防情况报告;

5.化验室汇报产品质量情况报告和产品纠正和预防措施完成情况报告;

6.采购部汇报原材料采购供方情况报告、外包供方情况报告;

7.一、二车间汇报了车间现场整改及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

8.其它信息:职工合理化建议、各部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企业资源状况等。

根据汇报,各部门均认为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方针是适宜的,在公司产品、活动、服务中,做到了坚持污染预防,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实施清洁生产;逐步降低水、电、煤的消耗,降低主要原材料消耗,并逐步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遵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要求,污染物达标排放;实现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环境绩效。

评审会议指出:从总体情况看,公司环境方针符合公司特点与实际;体系内审能抓住问题的实质;体系具备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基本实现了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内容要求;对变化的条件和信息环境管理体系仍旧适用;相关方关注的问题有能力予以解决。

下年度环境管理体系改进方向。

1、企管办组织编制、下发20__年度培训计划,以加强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各有关单位要认真组织实施。

2、重点抓好叔丁胺、硫酸等原料新泵的有效运行,同时对所有生产现场的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力争环保设施运转率、废水达标率、废气达标率有进一步提高。

3、积极组织各有关单位对各项技改项目实施及运行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及时更新环境因素,对新增的环境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记录:

审核: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篇6

为完成以上工作任务,我支局提出“五个抓”的工作要求:一是抓改革创新,继续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工作理念、方法和机制的创新,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为涉汇主体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二是抓政策宣传,促进工作深化。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外汇管理政策,增强外汇管理政策的透明度,以宣传推工作,以宣传树形象,以宣传促发展;三是抓调查研究,提高政策研究和形势分析的水平。进一步加大外汇信息调研力度,整合调研资源,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外向型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切入点,提出相应的措施或建议,为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为上级局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四是抓业务监管,加强和改进外汇资金流动监管。以新《条例》出台为契机,完善相关监管措施,改进非现场和现场监管手段,加强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强化“代位监管”责任,加大跨境资金流动的外汇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各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五是抓内部管理,促进依法行政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内控优先原则,根据外汇管理改革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各项办事程序,及时修订、完善内控制度,狠抓内控制度建设和落实,不断夯实基础工作,进一步促进依法行政能力提高。同时,坚持“两手抓”,既要抓业务工作,又要抓好队伍建设,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完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不断在培训、学习和实践上下功夫,培养一支作风扎实、能打硬仗的高素质队伍。根据上述要求和任务,2008年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推动改革创新服务手段,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一)坚持服务和监管并重,进一步促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在上级局统一部署下,进一步深化出口收汇核销管理方式改革,取消大部分现场、逐笔核销操作,实行总量核查、监测分析和风险预警,大力推广出口网上核销,稳步实现出口核销单无纸化,减少核销环节,加快企业退税进度,提高服务效率。积极配合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按照上级局的统一部署,取消境外直接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简化对外投资资金兑换、汇出审核程序,进一步放宽境外直接投资前期费用和前期资金的汇兑、汇出管理。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境外市场,同时要加强对境外投资业务的全过程管理,疏导资本有序流出。加大对企业开展进口业务的政策宣传力度,利用汇率上升时机扩大进口,进一步简化货到付款进口付汇手续,对核销报审正常的进口企业凭进口货物报关单办理购付汇手续。

(二)完善辖内外汇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效率。积极争取扩大银行结售汇网点、外币代兑点,进一步完善外汇服务环境。扩大外汇指定银行授权业务范围,减少业务办理审批环节,提高服务效率。开展外汇指定银行授权业务、外汇新政策实施情况回访,及时掌握银行业务运行动态,加强日常业务督导,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政策运用能力。

(三)支持银行业务创新,提高运用外汇资金能力。实行窗口指导,鼓励银行丰富业务品种,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外汇指定银行重点支持进出口贸易融资,扩大出口押汇范围,用足政策,活用出口发票贴现、福费廷等业务,扩大外汇贷款规模,缓解外向型企业生产资金压力。积极配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支持银行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充分借鉴国内外银行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开拓外汇衍生金融业务,满足涉汇企业日益多样化的外汇业务需求。

二、提升监管能力,加强和改进跨境资金流动监管

(一)加强外商投资企业资金流入、结汇管理。严格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流入的登记监测和管理,严格外汇资本金账户开户及收支的监督管理,严格外汇资本金验资询证的核对核查工作,加强外汇资本金结汇行为和结汇后人民币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加强外商投资企业清盘资金的汇兑管理,加强外汇年检的审核质量和后续处理力度。明确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只有在验资后才能结汇,结汇后的人民币资金不得超经营范围使用这一政策,加强对大额结汇资金使用情况的事后检查。在去年外汇资金流入与结汇检查的基础上,开展外汇资金流入与结汇跟踪检查,深入违规结汇企业检查,寻找确凿证据,争取在对企业违规结汇立案查处有所突破。认真组织实施外商投资企业网上联合年检。

(二)加强货物和服务贸易外汇资金流动的监管。全面开展已收汇未核销数据的清理工作,加强对进出口逾期未核销的数据清理,提高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对出口企业实行正常、准关注和关注企业的分类监管,将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列为结汇“准关注企业”,加强监管提示,提高外汇流入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结汇“关注企业”,密切关注“关注企业”收结汇行为及变化情况。通过进出口核销、外汇账户、国际收支、结售汇等系统提炼,完善监测指标,对指标进行全面、连续和系统的监测与分析,加强对业务数据和统计数据的整合利用,重点加强对预收货款、退赔外汇、远期收汇备案、延期付汇等重点业务的监管,对无真实贸易背景的违规流入外汇进行调查分析,严格对进口延期付汇、远期付汇的真实性审核,严禁银行直接办理未进行登记或超登记期限的货到汇款项下付汇业务。开展已收汇未核销数据的清理工作,加强对进出口收付汇逾期未核销业务的清理与催核,完善进出口逾期微核销业务清理工作台账,做到及时催核,定期清理,提高进出口收付汇核销水平。利用服务贸易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系统及相应的预警指标,实时监测和排查异常外汇资金流动,实现对服务贸易跨境资金流动的全面、均衡管理。

(三)加大对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的检查力度。今年重点检查银行办理收结汇业务履行代位监管职责情况,督促银行建立起与外汇局监管目标一致的外汇业务合规性操作和内控监督机制。开展执行《个人外汇管理办法》情况和外汇指定银行对“关注企业”收结汇和外资企业资本金结汇等业务的专项检查,加强对个人外汇结汇管理,密切跟踪个人外汇流入和结汇情况,严肃查处违规办理个人大额外汇结汇行为。根据外汇指定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情况,逐步将有关外汇业务的审核职责下放给银行,并督促外汇指定银行严格执行外汇管理政策法规和“了解你的客户”,在日常业务中加强对涉外主体外汇收支行为的审核监督工作,自觉维护外汇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协同监管的作用。实行对外汇指定银行业务违规抄告制度,对其经营中出现的差错及违规行为进行书面抄告,跟踪其整改落实;建立外汇监管意见发送制度,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违规问题,有针对性地向外汇指定银行提出监管意见,进一步提高外汇指定银行遵守外汇法规、政策的自觉性,规范外汇业务经营。

(四)密切与横向部门的沟通合作,形成监管合力。加强部门沟通,严格外商投资和外债项下外汇流入管理,有保有压,有效体现招商选资,不断提高引资质量。协调税务部门,强化个人外汇收支的真实性监管,开展服务贸易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共同打击逃税、骗汇等违法行为。密切与横向部门的沟通合作,形成监管合力,严厉打击非法资金流入、逃税、走私、逃汇和骗汇等违法行为,力争在大要案上有所突破。

三、加强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外汇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进一步健全调研信息机制,开展专题调研。建立与各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营造良好的协作范围,努力提高外汇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不断健全调研信息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职责,加大信息调研考核力度,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丰富外汇业务数据、信息指标体系,认真编制外汇统计信息。整合外汇业务统计信息资源,加强各相关业务与统计数据的联动,做好外汇收支形势分析,提高分析质量。紧紧围绕外汇管理改革进程和当地实际,及时跟踪、评估、反馈外汇管理政策出台后的实际效果,善于发现热点、找出难点、确定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外汇信息调研工作,进一步提高调研信息质量,为地方政府、上级局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加强宣传和培训,树立外汇管理工作新形象。今年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将实施,要结合主题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向银行、企业、个人等涉外主体传达明确的信号,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及时、有效地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增强政策透明度,营造和谐的外汇管理环境,提升外管局社会形象。伴随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各项改革措施重大政策出台等时机,联合涉外部门或单独组织,对进出口企业和银行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宣传外汇管理政策和外汇局职能,提高服务对象对外汇政策的运用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发挥银行在外汇政策宣传中的媒介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收支形势分析会和国际业务季度列会,及时通报国际收支形势和外汇管理政策改革动向,结合乐清实际,研究、部署相应的措施,提出政策建议。

(三)着力提高国际收支统计监测水平。严格外汇指定银行国际收支间接申报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加强非现场和现场核查工作,坚持实行国际收支间接申报考核和核查情况季度通报制度,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违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积极帮助银行健全管理制度,提高操作能力,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困难,促进辖内统计数据报送准确、及时、完整。加大监测分析力度,监测外汇资金流出入及异常变动的项目,深入分析原因,为准确掌握外汇收支形势奠定基础。特别是对新办理申报业务的交行、商业银行,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对该两行申报数据和单位基本情况表进行逐笔核对,确保数据的质量。根据省分局建立的“浙江涉汇企业监测制度”,明确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狠抓落实,建立涉汇企业专人联系制度,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进一步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夯实内部管理基础

(一)进一步规范各项办事程序,完善内控制度。根据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及外汇管理改革的要求,结合乐清实际,及时修订、完善内控制度,实行岗位制度动态管理,做到岗位制度实时更新、方便操作、切实落实,明确职责与权利,严格分级授权,进一步提高业务操作的规范性,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规范行政许可行为,确保各项工作合法性。

(二)严格按照《内部监督检查制度》,加大对日常业务的检查监督力度。认真做好月度程序性督查、季度专项检查和半年度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做好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确保操作规范、服务高效。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和业务档案管理,保障系统安全、台帐档案完整。

五、加强外汇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一)认真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引导内部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坚持内部定期学习制度,着力于新政策、新业务的学习,提高业务操作技能,努力培养一支奉献型、学习型、专家型的外汇管理队伍,不断提高外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履责能力,不断在培训、学习和实践上下功夫,培养一支作风扎实、能打硬仗的高素质队伍。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篇7

一、构建区域性外汇收支分析监测体系的原则及内容

(一)强化本外币资金相结合的分析手段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更加注重本外币资金运用,尤其是外汇管制的逐步放松、强制结售汇制度向意愿结售汇制过渡,都为本外币资金运用的日益融合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是从当前外汇收支分析的普遍做法看,基层的外汇收支分析工作更多的偏重于外汇收支这一块,惟外汇谈外汇的多,结合本币分析的少,容易导致外汇收支分析内容的不全面,同时也因为分析内容的长期缺位,不能给上级各有关部门提供真实有效的决策依据,一旦外币资金转换成本币,各级监管部门就会缺乏行之有效的跟踪监管手段,最终导致本外币监管真空或漏洞。为此,构建本外币一体化的外汇收支分析监测体系,有利于基层外汇管理部门充分利用人民银行现有的反洗钱和征信系统的相关统计信息,弥补外汇收支分析内容先天不足的问题,便于各级外汇管理部门对本外币资金的适时跟踪监测,切实提高监管水平。

(二)强化外汇资金对地区货币供应量影响分析

近年来,我国持续呈现外汇资金净流入和净结汇的态势,从而导致由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大量增长,净结汇成了货币供应的主要渠道。另外,自2009年以来,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必将助推货币供应量的快增,银行本外币信贷投放也会变得相对宽松。然而,由于当前本外币利差的客观存在,市场主体进行资产本币化和负债外币化客观上存在套利空间,即市场主体会因国内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或升值预期而转向借用外债和外汇贷款,从而导致购汇减少,进一步加大银行结售汇顺差。因此,通过强化外汇资金对地区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分析,有利于及时了解货币供应商量的变化情况。

(三)强化对涉外主体资金流动实施整体监测分析

通过对涉外主体资金流动的整体监测分析,能有效监测涉汇主体本外币资金的整体信息,及时了解企业日常营运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弥补当前外汇监管缺乏主体信息和本外币信息不相容的问题,既要关注被监测企业的具体收支行为,更要通过对企业本外币资金流向的监测,分析各企业本外币资金之间的流动,关联企业之间资金的流动,企业资金在国内、国际的流动等等。

(四)强化对出口换汇成本及汇率预期的监测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企业的出口销售收入,相应的经营成本,对企业的出口换汇成本以及汇率变动情况实施有效的监测。为此可根据“净外部定向”指标来考察被监测企业对于币值变动敏感度的情况。该指标是用监测企业的出口年收入占年总收入的百分比减去进口年支出占年总支出的百分比,所得的结果,就是净外部定向指标,正值表示被监测企业总体因人民币升值而受损,这是因为失去出口价格竞争力的负面影响超过了输入成本下降的正面影响,反之则说明被监测企业是人民币升值的受益者,这是因为输入成本下降的负面影响超过了价格竞争的负面影响。

(五)强化对资金成本及利率变动的监测分析

通过对资金成本及利率变动的监测分析,可以从整体观测本地区本外币信贷资金运行情况,及时了解人民币和外汇贷款的变动情况,进而深入了解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本地区金融稳定提供决策依据。

二、当前区域性外汇收支分析监测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外汇业务各种统计信息数据难以有效整合

目前外汇局内部已开发使用的国际收支、出口核报、进口核销、外汇帐户、外债监测、因私购汇、银行结售汇、汇兑、境外资产负债等网络或单机版业务系统之间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由于没能建立这些业务系统的统一信息管理平台,监管分析人员难以按照实际需要提取相关数据信息,实施有效分析。加之数据的收集整理过宽,使其作为分析依据,对其间的异常现象很难有效追踪,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存在着极大局限。各业务部门统计数据的要求和口径不一,也加大了形成具有可比性宏观分析资料的难度。

(二)各业务数据系统提供的针对性信息存在较大遗漏

由于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国际规范化格式,银行结售汇的一般设计,经常项目贸易、非贸易系统以及外资外债、个人帐户等方面业务需求的相对独立性,使我们形成了统计内容繁杂,口径不一且相互重复的数据来源,反而使一些因为收支形势变化而十分需要的重要数据得不到相对完整和准确的数据,最终导致最权威的专业统计监测部门却难以提供外汇收支监管最需要的基本数据。如伴随我国FDi的持续增长,查询现有统计系统,我们却难以得出对外汇收支监管监测必须掌握的历年累计或区域性投资总额;阶段性“差”整体余额;外商投资资本金外汇或人民币结构变动总量等诸多基础性数据信息。目前对FDi统计需要辖内四个部门的多种渠道进行对比整合,无论是商务部门、工商管理、海关和外汇局,都存在遗漏和滞后现象。外汇局结售汇统计只包括资本金结汇部分,外债统计系统对资本金部分无法显示,以关联交易形式的跨境担保或负债仍未纳入外债统计体系。再如贸易便利化所要求加快进出口核销改革进程,目前进口核销统计仍依靠企业报送和银行付汇支出统计申报为数据来源,由于不同于出口核报口岸系统输入的海关报关真实数据,两者数据经常互不匹配,此有彼无,彼有此无;此增彼减,真误难辩。此外,现行统计监测体系中仍在延续对单笔业务的逐笔申报或报告,对企业主体分顶交易的收支情况没有系统的监测功能,极易造成监测信息的偏差。

(三)统计监测分析功能效益难以实现最大化

目前外汇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的统计监测信息数据,包括国际收支申报及相关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非贸易项目的主要报表共计19类40多大项和上百个子项系统。但丰富的信息源由于缺乏根据收支监管实际需要的分析模块或比较平台,统计分析只能是就某种现象、某种已经发展严重的趋势设计课题,费时费力的组织高成本调研分析,不仅结论明显滞后,应对策略也不可能及时跟进,统计监测最终对促进和维护国际收支平衡,提供决策信息的重要贡献难以体现。

三、构建区域性外汇收支分析监测体系思考

(一)有效整合本外币统计数据资源,构建本外币一体化监测分析系统

1、整合部门统计数据。定期取得货币信贷和金融运行的各类金融统计信息及外汇局国际收支申报和结售汇统计等外汇统计信息,结合本地区海关进出口、商务部门利用外资等涉外经济统计数据,构建本地区完整的涉外经济金融信息平台,便于对本地区经济金融中的本外币资金整体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

2、综合外汇局与人民银行各业务部门统计数据,构建主体本外币资金监测系统。利用人民银行现有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财税库行联网系统、反洗钱监测系统及部分金融机构本外币大额交易统计系统,结合外汇局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外汇账户系统、外资外债统计系统,采集相关企业的各类交易信息,构建全辖重点企业本外币资金监测分析数据平台,准确反映重点企业本外币资金流动、信贷投入、结售汇资金流向及来源、退税资金使用和周转等情况,以及监测企业的投入―产出情况,为深化区域经济金融外汇收支形势分析服务。

3、建立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分析制度。选取外汇收支量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重点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样本点,设计一系列本外币资金流动监测指标,为方便企业上报,收集的数据基本保持在企业现有的财务报表和外汇收支情况表的框架内,由企业按照提供eXCeL表式填报,生成数据导入源,由外汇局将数据导入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二)在构建相应的统计分析数据平台基础上,借助相关统计指标进行分类监测

1、宏观涉外经济金融指标。主要包括本地区货币供应、信贷资金投放、外汇收支、银行结售汇等金融统计指标,以及进出口、利用外资外债等涉外经济统计指标,通过总量指标反映地区外汇收支和结售汇对该地区货币供应、信贷资金投放、存贷款等的影响,反映地区经济发展和金融运行基本概况,以及经济金融对外汇形势的影响。

2、微观涉外经济金融指标。包括企业外汇业务经营指标,即外汇收支及其账户收支变动、贸易收付汇、利用外资额、本外币存贷款、银行结售汇、贸易融资及借用外债等;企业本币资金流量表,即资金来源与运用。此类指标不仅可综合反映企业外汇业务综合情况,而且对企业资金流量及损益情况跟踪监测,能及时了解银行结售汇人民币资金流向和来源的真实情况,并加以判断合规性。

3、合规性监测指标。主要是用进出口核销率贸易资金收付率、结售汇率、债务率等指标,综合反映企业日常经营的合规性,重点监测其本外币资金流动有无异常,有无违规资金流出流入,从事投机操作,企业日常经营有无外汇风险、隐患等。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篇8

(一)根据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2010深化征管主题活动及作风建设活动督导调研税收业务类风险问题汇集》的通知,查看县局缓缴税款申请资料、审批程序是否符合要求;

(二)了解个体工商户核定定额程序(电脑定税)、个体双定户定额执行期汇总申报的情况;

(三)调研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加工企业情况。包括: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管控、深入企业了解其生产工艺、农产品耗用、农产品增值税进行规模、“投入产出”管控应注意的问题(如区分生产工艺、产品、生产规模等进行测算定额)。

重点内容:(1)了解农副产品收购发票样式;县局对收购发票的控管措施;到具体企业了解农副产品的收购途径、资金结算等,研究收购发票的控管措施。(2)到企业调查了解生产工艺。目的是为下一步采用“投入产出法”提供依据:主要是“消耗定额”的测算,其中又区分电力的“定额”和“原料-农副产品”的消耗“定额”。“原料-农副产品”消耗定额的测算又要区分生产环节测定约当产量(取得期初在产品约当产量、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期实际产量、本期实际投入原料,并据以测算原料消耗定额)

(四)县局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开展情况;

(五)灾区停业个体双定户的资料的归集情况;

(六)灾区受灾企业、恢复情况、税源情况;

(七)小规模企业零(小额)申报的原因;

(八)征管资料的收集、整理、装订及归档情况;

(九)《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的贯彻情况,即“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者其他存款账户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其全部账号;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

(十)税源监控、户籍管理是否到位。县局工商税务信息交换系统的使用情况及效果;

(十一)纳税人银行账号报告制度及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执行情况。《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换发税务登记证件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发〔XX〕104号)(XX年7月13日):“换发税务登记证件后,纳税人在银行开户时,开户银行必须按照规定在税务登记证副本登录新的账号。对原有账号暂不作登录要求,但纳税人必须向税务机关报告。”

(十二)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行政许可执行情况;

(十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减免审批情况;

(十四)地震受灾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保管情况;

(十五)基层税务机关企业所得税管理情况;

(十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

二、调查研究方式

本次调研,我们主要采取抽阅历史征管资料、组织管理、征税人员座谈、现场上机演练或查询、深入企业生产经营场所调查等方式进行。

三、调研活动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本次调研活动发现的主要问题类型有:征收管理类、流转税管理类、所得税管理类、干部队伍素质类等问题,暴露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存在税务执法风险隐患。

(一)征收管理类问题

1.延期缴纳税款审批、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1)企业缓缴税款报送资料不齐全,存在缺自产负债表等申报资料的企业申请资料;

(2)审批手续不完整,存在企业报送的“延期缴纳税款申请审批表”无主管税务机关签注意见的情形;

(3)调查核实工作不到位。部分县局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到企业实地调查核实,没有形成调查核实报告,或对申请缓缴税款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缺货币资金余额调查核实报告;

(4)对企业申请资料案头审查不仔细,甚至未进行审查。如:未对可疑的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余额”作进一步的关联审查等。

(5)未对金融机构出具的货币资金余额时间与申请日期进行比对审查,存在不符合规定的问题。

2.纳税人申报资料填写不规范、资料不齐全。普遍存在个体双定户(包括达起征点和未达起征点)无定额执行期汇总申报的纸质申报资料问题;加油站纳税申报资料不齐,主要表现为:缺《加油站月份加油信息明细表》、《加油站月销售油品汇总表》、《成品油购销存数量明细表》等;

3.存在达起征点个体双定户月度申报资料填写项目不全、错位、无纳税人签字等不规范问题;

4.征管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各县局征管资料的完整度、归集的方式方法、装订的整洁美观度等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标准。存在征管资料未及时按照要求整理归档的问题。

5.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力度不够、方法简单,未建立有效的税收征管实时预警机制;

6.普遍存在纳税人未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所有开户账号的问题;

7.普遍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未在税务登记证件副本登录银行账号的问题。

(二)流转税管理类问题

1.农产品收购、加工行业普遍存在税负偏低,农副产品跨省收购普遍,收购业务真实性难以核实,税务机关对农产品收购发票使用及收购业务管理难度大;

2.增值税专用发票配售审核不规范。部分县局存在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审批未遵循规定的行政许可程序。主要表现为:缺《税务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实施机关对申请材料的实地审查未形成核查报告、未向申请人送达《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等资料、个别县局存在超额审批现象:

3.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资格认定审批不规范。未按规定审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民贸企业和销售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用品县以下供销社减免增值税资格,存在政策性减免税已到期限未及时恢复征税的情形;

4.地震受灾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保管存在安全隐患。地震后,部分企业只能将专票存放在板房内,不具备“三铁”保管条件。

(三)企业所得税管理类问题

1.管理粗放

(1)季度申报和年度申报方面。季度申报多体现在企业未申报时进行催报。但受理申报时部分管理人员不注重细节,如存档的申报表显示:申报表有ctais直接打印无企业和税务签章的,有企业提交但企业或税务签章不全的,这种情况下申报表缺少法律效力。对于年度汇算清缴工作,所得税科原制定的工作底稿汇算模式流于形式,部分县局管理人员并没有进行汇算审核,即使审核也仅是对ctais录入时出现错误的申报表进行逻辑审核。通过汇算审核对企业的申报数据进行纳税调整的情况很少。

(2)政策的宣传方面。对企业集中的宣传和培训较少,基本体现在下户调查时宣传政策(形成调查日志)、汇算清缴时进行相应的政策提示。

2.所得税管理人员少,业务素质普遍偏低。其中部分县局缺少所得税管理业务骨干。管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内部培训和在岗培训未有效开展。

3.企业所得税审批事项存在以下问题:

(1)个别财产损失审批无县局管理人员的调查核实报告;

(2)已取消审批的项目或者不需要审批的项目,部分县局仍然进行审批,并下正式文件予以批复;

(3)未建立重大涉税事项(如减免税、财产损失审批)集体审议制度,程序上不健全;

(4)部分县局未按年度要求企业上报减免税申请。

(四)干部队伍素质类问题

县局一线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税收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综合业务素质较低,业务学习积极性不高,工作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不强,税收执法风险意识淡薄等问题。部分税收管理员难以胜任管户工作,突出表现在企业所得税的管理方面。

四、工作建议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拟提出进一步加强全州国税系统税收征管工作的若干意见,并以正式文件下发执行。具体措施有:

(一)结合我州实际,突出重点税源和管理漏洞大的行业分类管理,着力于行业精细化管理。对农副产品收购、加工行业的管理,由流转税科、征管科、所得税管理科在调查的基础上,形成农副产品收购、加工行业税源管理办法,并加强对县局的管理指导,择重点农产品收购、加工行业进行专项评估、重点剖析。核心和重点是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对农产品收购发票的领购、使用,从农产品收购发票环节减少纳税人“舞弊”的空间。另外就是要在重点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我州农产品收购、加工行业评估“定额”预警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通过强化纳税评估,发现纳税遵从的疑点和线索。

(二)各县局要严格按照《四川省国家税务局缓缴税款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已报批的缓缴税款资料进行逐户资料清理和问题补正。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仔细做好企业缓缴税款申请资料的案头审查工作,认真落实缓缴税款的调查核实工作,及时形成调查核实报告。对缓缴税款报批资料要按户完整归集,按年集中装订归档。考虑企业申请缓缴税款报送资料中增报《纳税人全部存款账户》书面报告的复印件。

(三)各县局要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按照《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管理办法》规定,要求个体双定户(包括未达起征点户)严格履行定额执行期汇总申报义务,管理人员要做好个体双定户月度、定额执行期汇总申报的审查、催报工作,个体双定户纳税申报必须有本人的签字,严禁代办、包办申报情形的发生;

(四)在税务部门统一的税收征管档案管理办法出台前,州局在调研的基础上,先暂制定全州国税系统统一的税收征管资料归集、整理、装订、归档的标准;

(五)规范税收日管活动。包括:

1.清理、自查和补正填写不规范、报送不齐全的纳税申报资料;

2.要求各县局要责令未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所有开户账号的纳税人要限期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篇9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大、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和调控的各项政策,按照“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协调配合、及时处理、讲求实效、依法行政”的原则,全面调查核实国土资源部年卫星遥感监测图片中涉及我县辖区内的各类用地,依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按时完成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任务,进一步深化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增强依法用地管地观念,确保顺利通过市、厅、部检查验收,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任务和依据

(一)工作任务

通过开展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全面掌握我县土地使用情况,发现并查处土地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秩序,促进全县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二)工作依据

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以《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规范(试行)》(国土资发〔〕21号)(以下简称《规范》)、《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及《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37号)为工作依据,严格按照《规范》规定及《通知》的工作流程和相关政策要求开展内外业核查、整改查处、验收和统计汇总等工作,填报《规范》所列统计表格,确保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切实提高检查效果。

三、检查范围、内容及工作分工

(一)检查范围

国土资源部年度卫星遥感监测图片覆盖范围内的我县行政管辖区域,共涉及6个图斑,面积213.2亩。

(二)检查内容

按照《规范》及《通知》要求,内容主要包括卫片图斑所涉及地块的使用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依法办理农地转用、征收和供地审批手续,建设项目用地是否取得先行用地手续,县级以上国土部门是否受理项目用地申报手续,建设项目是否属国家、省级重点项目,土地违法行为是否通过动态巡查已经发现并及时查处等情况进行逐宗核查。

(三)工作分工

全县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由县人民政府牵头安排部署,开展核查,通报工作情况,制定、落实奖惩措施等。县国土资源局按照省、市、县人民政府的安排开展自查和整改查处工作,核查监测图斑,审查用地合法性,依法组织查处卫片执法检查发现的土地违法行为,填写相关报表,汇总上报相关数据和情况等。

县监察、人事、发改、法制、公安、法院、检察院、城建、农业、交通、水务、林业、旅游等相关部门协作配合,按照工作职责分工,抓好工作落实。监察、人事部门负责对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发改部门负责提供、审查建设项目审核情况;法制部门负责提供法律支持;公安部门负责及时受理涉嫌犯罪的土地违法案件;建设部门负责提供、审查建设项目规划和建设手续办理情况;农业部门负责提供、审查涉及农业结构调整项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的情况;水务部门负责提供、审查河流、湖泊最高水位线范围内建设手续办理情况;交通部门负责提供、审查公路用地范围内建设手续办理情况;林业部门负责提供、审查林地范围内建设手续办理情况;旅游部门负责提供、审查景区管理范围内建设手续办理情况。人民法院应及时受理移送强制执行的土地违法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及时受理涉嫌职务类犯罪的土地违法案件。

四、工作安排

(一)部署、培训和自查整改阶段(2月25日—6月10日)

市土地卫片执法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于年3月12日已将卫星遥感监测图斑发放到我县,同时要求于6月10日前完成自查,同步实施查处整改,并将工作开展情况及《新增建设用地统计汇总表》、《实地伪变化统计汇总表》、《违法用地分类统计汇总表》汇总报送市土地卫片执法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督查整改阶段(6月11日—7月15日)

市人民政府将组织国土、监察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我县开展土地执法卫片的情况进行督查。6月8日前,根据省、市督查意见,将我县自查工作情况及《新增建设用地统计汇总表》、《实地伪变化统计汇总表》、《违法用地分类统计汇总表》整改完善后,正式汇总上报市人民政府,同时抄送市国土资源局。

(三)约谈、通报阶段(7月16日—8月5日)

县人民政府根据省、市要求推进查处整改。将所辖的乡(镇)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和排序,约谈部分土地违法严重地区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挂牌督办一批重大、典型案件,督促各乡(镇)开展整改查处工作。召开会议,并向各乡(镇)通报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情况。

(四)总结验收阶段(8月6日—9月20日)

8月20日前,县人民政府将工作总结及《土地违法案件立案查处及落实情况统计汇总表》报市土地卫片执法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抄送市国土资源局,迎接省、市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是国土资源部推进“以图管地”的重要方式,是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和调控政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的重要举措。此次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是国土资源部对县(区)进行全覆盖检查的第一年,同时也将是根据15号令对土地违法严重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的第一年。因此,各乡镇、各单位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大局意识,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局出发,扎实、有效、高标准地开展好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确保这次执法检查取得实效,顺利通过上级验收。

(二)明确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级各有关部门要把这次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县成立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全面工作。

(三)加强协作,切实形成合力。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涉及到土地管理和利用的各个方面,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我县实行政府统一领导,监察、人事、发改、法制、公安、法院、检察院、建设、农业、交通、水务、林业、旅游、环保、审计、、畜牧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联合执法优势。对国土部门移交的违法案件,须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监察部门要及时处理到位;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安、检察机关要及时立案侦查;需申请强制执行的,法院要及时受理执行;对养殖等农业结构调整项目需要完善手续的,农业、畜牧、国土部门要及时依法办理,确保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篇10

一、工作任务

以年度县局土地变更调查遥感监测工作为基础,按照国土资源部正式下发范围,组织核查年度我县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中的“本年未批先建”地块、“本年批准本年建设”地块、“疑似新增建设用地”地块。通过开展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全面掌握我县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和违法用地情况,发现并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行为,严格依据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秩序,促进各乡镇加强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二、工作依据

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以《通知》、《国土资源部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及本方案为依据,《规范》与《通知》内容不一致的,以《通知》为准。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县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领导组,组成人员如下: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武一华兼任,副主任由李强担任。

四、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部署、培训和自查整改阶段

3月底各中心所要完成外业核查工作,并制定相应整改方案。各中心所4月25日前要全面完成自查整改工作。4月30日前,各中心所将自查整改工作总结及《新增建设用地统计汇总表》、《实地伪变化统计汇总表》、《违法用地分类统计汇总表》等相关数据,统一汇总,并上报县政府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二)督查整改阶段

县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分组督查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对各乡镇整改情况进行初验,督促其进一步整改。

(三)约谈、通报阶段

县土地卫片执法检查领导组将根据全县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的情况,适时对各乡镇的整改工作进行排序,对违法问题严重、整改措施不力、整改效果不明显的乡镇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依规给以行政处分;县监察局、县国土资源局将共同挂牌督办并通报一批重大、典型案件。

(四)总结验收阶段

国土资源部和省、市领导组将适时开展对我县进行验收,各乡镇要做好迎接检查验收准备工作。8月15日前各乡镇要完成对土地违法行为的彻底整改查处,并将工作总结及《土地违法案件决立案查处及落实情况统计汇总表》送县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县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领导组汇总审核后,报县政府批准,于8月28日前报市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在各乡镇完成整改查处工作的基础上,县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领导组将适时对各乡镇进行验收,并配合市以上部门联合督查、抽查和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是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将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列入近期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土地执法监管合力,确保卫片执法检查各项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二)确保工作质量。各乡镇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按时汇总报送工作情况和相关数据,并确保数据真实、准确。要建立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进展周报和通报制度。领导组办公室要定期通报全县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进展情况,随时掌握总体工作情况,根据全县总体工作要求及时调度,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