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55:26

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篇1

[关键词]刑法修正;客观主义立场;主观主义立场;刑法立法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6-0140-06

熊永明(1969-),男,南昌大学立法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江西南昌 330031)

卢中石(1955-),男,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审判。(江西南昌 330009)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刑事立法修正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a820086)、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1FX20)阶段性成果。

按照学界通常的划分,刑法学派可以分为旧派(又称古典学派、客观主义或行为主义)与新派(又称实证学派、行为人主义或主观主义),两者不仅在理论上分野明显,在刑法立法取向上也存在差异,具体体现在:第一,在构建与表述具体罪名的构成犯罪各要件的过程中,立法者关注的重点与核心是行为和危害结果还是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客观主义关注犯罪人的行为及其危害,认为只有在已经造成具体损害后果时才宜刑罚处罚,在刑法总则上一般明确规定罪刑法定原则;而主观主义关注犯罪人的危险性格即反复实施犯罪的危险性,因而对预备行为和危险行为往往进行处罚。第二,在犯罪的成立要件上,客观主义一般将主观要素尽可能排除在构成要件之外;而主观主义会尽可能将主观要素纳入构成要件,注重“目的”或“明知”要件在犯罪构成中的作用。第三,在构成要件的表述上,客观主义重视犯罪客观要件的构建与描述,在构建具体罪名的构成要件时,立法者注重对行为及其危害结果、行为对象、行为方式、行为时间、行为地点、行为环境等外在表现,主张极力将行为的样态进行细化,并尽可能采取记述的要素,减少甚至取消规范的要素;而主观主义力主构成要件表述的简约化,主张仅仅设立抽象性的或者概括性的规定。第四,在刑罚的配置上,客观主义力倡罪刑均衡,主张对于人类的各种犯罪行为尽量采取相应的、由最强到最弱的刑罚阶梯。在这一点上,主观主义则做得不太明确。

1997年刑法修订以来,我国先后颁布通过了几个刑法修正案,那么目前修订的刑法立法究竟采取何种立场,是主观主义的立场还是客观主义的立场?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将来我国还会不停地修订立法,继续颁布新的刑法修正案,不同的立场将决定不同的刑法立法,我们不禁要追问:未来的刑法立法修订又应该采取何种立场呢?本文将沿用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一般说法,来分析我国几个刑法修正案所采取的立场(为了论述的简便,以下不再使用完整规范的表述,而采取修正案(一)、修正案(二)……等简单表述,希望既能有助于人们对修正的立法增进理解,又能为将来我国刑法立法的再修订建言。

一、主、客观主义在刑法修订上的具体体现

综观几个刑法修正案对刑法的修订,其既有客观主义的一面,又不乏主观主义的色彩。

(一)客观主义在刑法修正案中的体现

立法者在几个刑法修正案中采用了各种方式来表达立法的客观主义倾向:

第一,注重危害结果在定罪量刑中的地位。从目前所有的刑法修正案条款来看,至少有20余处使用了“重大损失”、“特别重大损失”、“后果严重”和“后果特别严重”等表达犯罪危害结果的字样。为了更好地彰显立法客观主义的倾向,立法者还特别对个别条文删去犯罪的主观目的,这主要是指修正案(六)第10条的规定,按照该罪的构成要件,行为人无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只要诈骗了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贷款就可构成犯罪。司法人员只需从危害结果来考察即可判断是否入罪,在客观上具有严密刑事法网的功能,表明立法者的客观主义立场。

第二,注重数额或者数量在定罪量刑中的地位。从目前所有的刑法修正案条款来看,至少有近20余处使用了“数量较大”、“数额较大”等表达犯罪数额或数量的字样,约占刑法修正案条文的1/4。这些数额犯一般采取概括规定的方式,立法者只采取“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笼统表述方式来进行抽象规定,具体数额则有赖于司法实践进行把握和认定。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刑法立法在对犯罪进行界定时,不仅注重定性分析,也将定量分析引入刑法。这种“定性+定量”分析的立法规定在刑法修正案中得到进一步保持,大量增补的经济犯罪,不仅要求行为违反了相关的经济法规和刑法法规,同时也要求达到一定的数额或数量,这无疑是刑法客观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篇2

【关键词】广谱哲学研究对象建构思想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B014【文献标识码】a【摘要】广谱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以辩证结构主义为建构思想,运用现代结构型数学方法,对传统哲学概念和命题进行了规范化处理,是使传统哲学获得现代科学形态的一种新尝试。广谱哲学的研究方法是结构分析法和结构数学法,它是把哲学概念、命题抽象为满足一定公理的形式结构,然后用相应的数学结构来刻划的新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广谱哲学研究对象建构思想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B014【文献标识码】a

广谱哲学是1996年由我国学者张玉祥教授提出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它融哲学、数学、系统科学为一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辩证结构主义为建构思想,运用现代结构型数学方法,对传统哲学概念和命题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即所谓的广义公理化、模型化、数学化和程序化的处理),是对传统哲学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

广谱哲学的“广谱”二字的直接含义是“广泛的知识系列”,目的是突出哲学应有的普适性。其本意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哲学是自然、社会和思维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的观点,即“普遍规律说”,它也是对多年流行的关于哲学的“意识形态说”、“社会科学说”、“人学说”等的一种匡正。当然,广谱哲学不仅在名称上坚持了哲学的普适性,而且在研究对象、建构思想和研究方法上均贯彻了“广谱性”。

广谱哲学的研究对象

广谱哲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两对基本矛盾,即哲学命题的普遍性与精确性的矛盾、哲学方法的非程序化与程序化的矛盾。①第一对矛盾是说,哲学命题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即具有世界观或宇宙观的性质,但难以精确地表达,例如难以用数学语言来刻划。从逻辑上说,这是因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反变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反映的事物的属性越少),则它的外延就越宽(反映的事物的个数就越多),反之亦然。以“医科大学”和“大学”两个概念为例,“医科大学”的内涵比“大学”的内涵多,因而,“医科大学”的外延比“大学”的外延窄。哲学概念是内涵最少的概念,因此它的外延也就最宽,由哲学概念组成的命题的外延也就最宽,它们横跨自然、社会乃至思维诸领域。哲学概念和命题内涵最少,即舍弃了具体事物的具体特征,只保留了事物的最一般的性质,因此难以确切化、精确化。可见,所谓哲学命题的普遍性与精确性的矛盾,实质上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这对矛盾在哲学上的反映。

为了解决哲学命题的普遍性与精确性的矛盾,历史上曾有一些杰出的哲学家和数学家做过认真尝试。例如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曾希望用几何学的公理方法、代数学的模型化方法描述哲学问题、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在哲学数学化问题上与笛卡尔有着惊人一致的观点、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曾构想一种“普遍的代数”刻划哲学问题②、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则用数理逻辑方法把哲学问题划归为逻辑问题③,等等。他们之所以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有哲学和数学两方面的原因。

在哲学上,笛卡尔摇摆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这本身就是矛盾的),不可能抽象出几条协调一致、没有矛盾的公理(一组数学化的前提)。

在数学上,笛卡尔时代数学的最高成就是他创立的解析几何。但哲学问题既没有几何形状,也没有数量关系,因此,哲学问题数学化是不可能的。莱布尼茨为“普遍的代数”(实为数理逻辑)奠定了基础,但最终没有建成。

罗素把哲学的本质看成是逻辑,这本身就是非常偏颇的,何况数理逻辑直到今天本质上仍是形式逻辑,无法刻划辩证法问题。罗素及其后继者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等人还把逻辑局限于经验的、实证的范围内,否定“形而上学”(即超出经验、实证范围之外的学问),更是不可取的。因为在一定的意义上,没有“形而上学”(超出经验、现象、实证之外的学问)就没有哲学。

广谱哲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各种哲学中相对成熟、正确的哲学,从而把它作为自己研究的背景参照系。广谱哲学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找出哲学概念、命题的稳定的结构内核,确定这些结构内核的前提条件,形成公理(系统),然后用结构型数学(非数量型的数学)予以刻划。例如客观存在(辩证唯物主义称为物质)的概念,要满足“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又“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两个条件。通过结构分析,第一个条件“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被抽象为“可映像公理”,可用数学上的“映射”概念来刻划。第二个条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通过结构分析被抽象为“等价性公理”,可用数学上的“等价类”刻划。通过这两个公理,可以推出“单叶客观性定理”、“多叶客观性定理”等重要结论,它们对坚持和发展唯物主义的本体论、认识论、真理观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④。

广谱哲学要解决的第二对矛盾是哲学方法的非程序化与程序化的矛盾。这对矛盾是说,通常的所谓哲学方法是没有程序的,即没有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的先后顺序和步骤。这就是哲学上常讲的“世界观也就是方法论”。例如说:任何客观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且本质决定现象,现象反映本质。这是世界观,然后用这个观点看世界,就要求“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就叫世界观转化成了方法论。这其实是视角的转换,即从本体论的视角转向了认识论的视角,但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并没有可操作的程序。由于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的,因此,在不丧失哲学原理的最高普遍性的前提下,为哲学原理建立可操作的程序就是很有必要的。

广谱哲学解决哲学方法程序化的基础是前述第一对矛盾的解决,即在对哲学概念、命题“结构分析+结构数学化”的基础上,对获得的哲学概念、命题的形式结构(数学化的结构内核)按顺序展开。例如要建立上述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程序,先要通过结构分析和结构数学刻划,确定所谓事物的本质是同类事物的共有性质(这需要较复杂的论证),因此从现象到本质是从某个事物的等价类(现象集合)到该等价类某个公共性质(本质)的同态映射,即我们有某个广义投影,使得该投影是个常映射(常映射是个数学概念,它是一种特殊的二元关系)。把这个过程按步骤写下来,就成为一个不失一般性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程序。

按照上述解决两对基本矛盾的思想和方法,广谱哲学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大部分概念、命题或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和程序,并逐渐形成了广谱本体论(相当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存在论)、广谱联络论(相当于普遍联系观)、广谱阴阳论(相当于辩证矛盾观)、广谱类变论(相当于运动观、发展观和质量互变观)、广谱映像论(相当于认识论、真理观)、广谱价值论(相当于哲学价值观)等六个基本板块,初步实现了哲学问题的广义公理化、广义模型化、广义数学化和广义程序化的“四化”形式。同时,广谱哲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在中国古典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科技哲学、数学、系统科学、管理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文艺学、人才学、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10余个领域的若干专题上获得了初步的应用,对于推动这些学科向着规范化(即上述的广义“四化”)方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广谱哲学的建构思想

为了解决上述两对基本矛盾,经过多年的探索,广谱哲学确立了自己的建构思想,称为辩证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个影响巨大的学派,它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稳定结构,正是这个结构使自己成为自己。所谓结构就是“要素集+关系”,它不限于有形结构,因而是广义的。例如,要素集是一堆沙子,它们的关系是重力关系,这就是沙堆的结构。又如要素集是天上星星的集合,它们的关系是万有引力,这就是天体结构(天体系统)。再如要素集是生物的集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食物链关系,这就是生态结构(生态系统)。此外,像人际关系结构、社会结构、概念结构、理论结构、乃至于事件、过程等等,都可以表现为“要素集+关系”的形式。

结构主义的合理内核是,第一,用结构概念的普适性统一地刻划各类事物。如上所述,结构概念对各类事物具有充分的普适性,而哲学命题都是具有最高普适性的问题,因此,哲学问题可以用结构的语言表达,这使哲学问题的研究建立在了一个新的基础上。

第二,用结构的可组合性描述各类事物系统性状的改变。一方面,可以用简单的结构组合生成复杂结构,也可以把复杂结构约化为简单结构。哲学命题也一样,可以把复杂命题分解为若干简单命题,也可以由简单命题的组合生成复杂命题,它们均可以用结构的组合变换来刻划。

第三,用结构的比较方法研究结构之间的关系。当把不同的事物或系统抽象成一定的结构后,常常涉及到结构的比较问题,以确定两个结构的异与同、相似与不相似、简单与复杂等。哲学命题有类似的问题。例如量变质变规律涉及到熵集内等价类的比较问题,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涉及到同态映射(这里是投影)问题等。

结构主义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其一,唯心主义倾向。许多结构主义流派不承认结构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而是“心智的产物”。其二,孤立地看待结构,即把结构看成是自满自足的封闭的系统,不考虑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其三,忽视结构的运动、变化。许多结构主义只强调结构的共时性、稳定性,忽略了结构的历时性、流变性。其四,不考虑对结构的控制和改造。既然许多结构主义流派不认为结构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而只是人的“心智的构造”,当然谈不上对结构进行控制和改造了。

结构主义的上述缺陷正好是缺乏唯物辩证法精神的结果。因此,广谱哲学把唯物辩证法和结构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建构思想,即辩证结构主义,它可以看成是对传统结构主义的一种改造,也可以看成是唯物辩证法的一种新形态。

辩证结构主义吸取了上述结构主义的合理内核,同时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即把观念上的各种结构看成是客观事物的结构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他坚持用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分析各种结构问题,把结构看成是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可流变、可转化、可生灭、可调控的,从而可用结构方法描述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与演变。

广谱哲学的研究方法

前面说过,广谱哲学的研究方法是结构分析方法和结构数学方法,其中结构分析法的核心是找出支撑某个概念或命题的稳定的结构,而所谓稳定的结构,是指该结构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变性。例如文化的概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已给出上百个定义,但文化概念有无一个稳定的结构内核。广谱哲学经过系统的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提出文化概念的稳定的结构是“一定价值取向的对象化”。例如,一块石头不是文化,但把这块石头雕刻成一定形状的物品,或刻上一定的文字等,它就成了文化产品。这里“一定形状的物品”、“一定的文字”反映了作者的价值取向,而通过石头这个载体,把作者的价值取向对象化(可观可控化)了。又如人们制订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如对哪些人有利或有害、政策导向等),以文字、纸张或电子影像系统等载体,把人们的价值取向对象化(可观可控化)了。文学艺术作品也一样。不难知道,流行的关于文化概念的上百个定义,均是上述“稳定的结构内核”的特殊表现形式⑤。

同样地,广谱哲学还用结构分析方法揭示了一大批流行的似是而非的概念(如素质、思想、内化、强化、协调、平等、异化等等)的“稳定的结构内核”,澄清了许多模糊和混乱问题。更一般地,广谱哲学运用结构分析方法,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中国古典哲学的上百个基本概念、命题和原理的“稳定的结构内核”,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建立模型奠定了基础。

所谓结构数学方法是在上述结构分析基础上,运用“结构型数学”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这里结构分析和结构型数学是对应的,即通过结构分析找到了某个概念、命题的“稳定的结构内核”,再用一定的数学结构把它表达出来。所谓结构型数学就是研究抽象的数学结构的数学,而抽象的数学结构不限于数量关系的结构,它可以是任意事物之间的关系结构。在数学上,抽象的关系结构是建立在任意事物的集合上的。这里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说“武则天是女皇”时,是说武则天既是女人(中的一员)又是皇帝(中的一员)。因此,设a是女人的集合,B是皇帝的集合,则“武则天(记为w)是女皇”就成为w∈a∩B。这里没有数量或变量,只有关系结构。其中a∩B是两个集合的“交”运算,符号∈表示武则天是a∩B的一个元素,这是一个隶属关系。又如当我们说“张三和李四是夫妻”时,可以认为是男女各种可能关系(配对、组合)中的一种关系。设a是中国男人的集合,B是中国女人的集合,则a×B就是所有中国男人和所有中国女人可能组合、配对的集合。其中符号“×”叫作笛卡尔直积,a×B的意思是,每次从a中取出一个男人,每次从B中取出一个女人,配成一对,所有可能配对的集合就是a×B。例如a×B中的元素可以是父女关系,可以是叔侄女关系,可以是舅外甥女关系等,而夫妻关系(记为R)只是a×B的一个子集合,即Ra×B,其中符号“”表示包含在…里头,这时“张三(记为z),李四(记为l)是夫妻关系”就成为(z,l)∈Ra×B,即张三和李四的夫妻关系只是夫妻关系(集合)中的一个元素。在这个例子中,也没有涉及到数量关系,只是给出了两种抽象的结构:夫妻关系Ra×B和隶属关系(z,l)∈R。

通过运用上述的结构数学方法,广谱哲学不仅为大量的日常语言概念、人文社会科学概念建立了结构数学模型(也称广义量化模型,以区别于狭义量化模型即数量型模型),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中国古典哲学的上百个概念、命题和原理建立了相应的模型,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数学推演奠定了基础。

结语

总的来说,广谱哲学在三十余年的探索中,逐步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两对基本矛盾)、适合哲学问题的建构思想(辩证结构主义)和独特的研究方法(结构分析和结构数学方法),开创了哲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打开了哲学研究的一个新视野,取得了一批可供检验的新成果。这对于传统哲学的研究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值得哲学界、理论界的关注和重视。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注释】

①张玉祥:“广谱哲学的基本概念、框架与应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7期。

②[美]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第4册),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年,第86页。

③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4页。

④张玉祥:《广谱哲学浅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245~257页。

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篇3

以下再以“建构主义”为例具体指明数学学习观与教学观的内涵,以及批判性思维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特殊意义。

具体地说,这显然也可看成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直接结果,即是促成了建构主义在很大范围内的传播,甚至更可被看成为这一改革运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例如,台湾自1992年开始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就明确地提出“以建构主义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这事实上又非中国的特有现象,这也是英美等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在20世纪90年代的普遍立场,几乎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明确声称自己是一个建构主义者。

但就现实而言,我们也可看到种种简单化的理解与片面性的解释。例如,“有关求知‘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通常的误解是,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任何事情,相反,应该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布兰思福特等编著,《人是如何学习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页)另外,一些专家在这方面事实上也起到了误导的作用,如一位专家在相关的讨论中经常提到建构主义,甚至被当成了一个万能的论据,但在被问及究竟什么是建构主义时,他给出的回答却是这样的:“现在一线教师对于建构主义都已很熟悉了(从而,提出上述问题就只是表明了提问者的浅薄),但你要我用几句话讲清建构主义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见,建构主义的盛行在很多情况下就只是对于时髦的潮流的一种盲目追随,与此相对照,我们则应更为深入地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数学中的建构主义又是否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什么是建构主义最为重要的教学涵义?什么又是建构主义所固有的局限性或不足之处?

值得指出的是,这就正是看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表现,即我们不应盲目地追随任何一种时髦的潮流,而应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特别是,面对任何一个新的口号或理论,我们都应深入地思考:什么是这一主张或口号的主要内涵?这一主张或口号能为我们提供哪些新的启示和教益?什么又是其固有的局限性?以下就围绕这些问题对建构主义作出进一步的论述。

首先,这是学习领域中建构主义的核心所在:学习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所作的主动建构。由于这一观点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也就与传统的“注入式学习观”构成了直接对立,因此,这不仅为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教和学的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对于传统教学思想的自觉反思和深入批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对于后者可见郑毓信、黄家鸣,“对于传统教法设计理论的严重挑战”,载郑毓信,《数学教育的现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或郑毓信、梁贯成,《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例如,以下就是建构主义给予我们的一些直接启示:第一,与先前唯一强调知识的客观意义的做法相对照,我们应当更加重视从主观的角度分析学习者是否获得了真正的理解,即其是否将新的概念纳入到了自身已有的认知框架之中,从而使之获得了明确的意义(这也就是所谓的“意义赋予”)。第二,我们不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而应对此采取一种更为理解的立场,即是看成认识发展的一个必然途径,并应注意发现其中的合理成分与积极因素。第三,相对于普遍性的学习规律而言,我们应更加重视学生认识活动的个体特殊性,因为,各个学生由于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的不同必然具有不同的知识和经验,乃至不同的认知风格、学习态度、学习信念与学习动机等。

其次,作为问题的另一方面,我们又应看到,如果缺乏深入的思考,上述的认识又很容易导致一些极端化的结论,对此例如由以下的问题就可清楚地看出:第一,就概念的理解而言,如果我们只是强调了“纯主观”的解释,即认为是一个纯粹的意义赋予的过程,那么,概念究竟是否还有其确定的客观意义?第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认识是否还应作出“正确”与“错误”的明确区分?第三,尽管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学习活动的个体特殊性,但是,学习过程又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者说,各个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也有一定的共同性?进而,以下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学习是否应当被看成纯粹的个人行为――也正因为此,知识的教学就是完全不可能的,或者说,我们根本不可能通过向他人学习获得一定的知识?

由于对于上述问题笔者已专门撰文进行了分析(详见郑毓信,“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载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建构主义之慎思”,《数学通报》,2004年第9期),在此就仅限于指明这样一点:对于学习活动(更为一般地说,即是认识活动)个体性质的绝对肯定正是所谓的“个人建构主义”最为重要的特征,而这又正是建构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实际发展轨迹,即是由“个人建构主义”逐步转向了“社会建构主义”。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与对于认识活动个体性质的片面强调相对立,人们现今普遍对于认识活动的社会性质采取了更为明确的肯定态度。这也就是指,任何较为深入的认识都必定有一个在不同个体间进行表述、交流、比较、批评与反思的过程,特别是,就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更应被看成成功学习的一个必要条件。第二,从更为深入的层次分析,我们又应明确肯定学习活动主要是一种文化继承的行为,也正因为此,适当的外部环境就不仅是学习的一个必要条件,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智力的发展方向,我们应明确肯定教学行为的规范性质。

就建构主义在教育领域中的传播而言,在此还应特别强调这样一点:由于建构主义所论及的只是学习活动,特别是“意义学习”的本质,因此,这就不应被简单地等同于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思想。进而,这同样也应被看成一种完全错误的认识,即认为建构主义完全否定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或是认为可以对所谓的“建构主义教学法”与“非建构主义教学法”作出绝对的区分,并因此对某些教学方法采取绝对否定(如讲授式教学)或绝对肯定的立场(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

应当指出的是,就上述的错误认识而言,我们可清楚地看到两极化思维方式的影响:“传统的信息加工模型产生了难以弥合的人为的二元割裂……使人认为存在真实(不真实)的学习环境、情境化(非情境化)的学习、有意义的(无意义的)问题……这种表述会产生一种概念上的误导,让人觉得一些学习和思维是情境性的,一些不是这样的。从生态认知观看,所有的学习都是情境性的。……如果学习了什么,学习的东西就会在某种途径对于该个体有意义。如果学习确实发生了的话,就没有学习是不真实的。……只要学习发生之处,我们就可以认为学习是真实的、情境性的、有意义的。”(“行动者作为探测者:从感知―行动系统看学习的生态心理观”,载乔纳森、兰德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136页)显然,就我们目前的主题而言,这也就从另一角度更为清楚地表明了提高哲学素养的重要性。

以下再对数学建构的特殊性作一简要分析。

首先,这正是数学相对于其他自然学科的一个特殊之处:数学对象并非现实世界中的真实存在,而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一种产物。例如,谁曾见到过“一”,我们只能见到某一个人、某一棵树、某一间房,而决不会见到作为数学研究对象的真正的“一”(注意:在此不应把“一”的概念与其符号相混淆)。类似地,我们也只能见到圆形的太阳、圆形的车轮,而决不会见到作为几何研究对象的真正的“圆”(在此也必须对“圆”的概念与相应的图形(如纸上所画的圆)明确地加以区分)。从而,即使就最简单的数学对象而言,它们也都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另外,考虑到数学中有许多不具有明显直观背景的对象,这显然也就更为清楚地表明了数学抽象的建构性质:“数学家是‘通过构造’而工作的,他们‘构造’越来越复杂的对象。”(彭加莱,《科学的价值》,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18页)

进而,从更为深入的角度分析,我们又应清楚地认识到这样一点:尽管某些数学对象在最初很可能只是少数数学家的“发明创造”,但就实际的数学研究活动而言,又必定包括一个“外化(对象化)”、“客观化(去个性化)”的过程,即是如何将“纯主观的思维创造”(mentalconstruction)转变成为相对独立的“思维对象”(mentalentity)。后者主要表现于这样一个事实:在严格的数学研究中,我们只能依靠所说的定义与逻辑法则进行推理,而不能求助于直观,这也就是指,一旦数学对象得到了明确的“构造”,就立即获得了确定的“客观内容”,对此人们只能客观地加以研究,而不能再任意地加以改变。(也正因为此,尽管某些数学抽象可能具有明显的现实原型,但是,数学对象的建构又应被看成一个“重新构造”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与真实的分离。显然,这也就更为清楚地表明了“模式化”的涵义,并为数学的自由创造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再则,尽管上述的分析主要是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进行的,但这仍然具有着重要的教学涵义,后者即是指,数学的认识活动必须以在主体头脑中重新“建构”起相应的对象作为必要的前提,即应当使“外化”了的对象重新“内化”为思维的内在成分。由此可见,如何很好地处理以下一些对立环节之间的关系也就应当被看成搞好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现实意义与数学抽象,个人的思维建构与数学的客观内容,日常语言与严格数学语言之间的必要转换,等等。(另外,从上述角度分析,我们也可更好地理解究竟什么是“活动的内化”的真正涵义,这就是指,数学学习不应停留在可见的操作行为,而应更加重视如何能够以此为基础实现内在的思维建构)

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篇4

第一章

1.

状态图的定义

状态图用来描述一个特定对象的所有可能状态及其引起状态转移的事件。

第二章

1.

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

软件可维护性,即维护人员对该软件进行维护的难易程度,具体包括理解、改正、改动和改进该软件的难易程度。

可复用性:复用又叫重用,是重复使用的意思。

2.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1)

单一职责原则

(2)

开闭原则

(3)

里氏代换原则

(4)

依赖倒转原则

(5)

接口隔离原则

(6)

合成复用原则

(7)

迪米特法则

3.单一职责原则定义

单一职责原则定义:一个对象应该只包含单一的职责,并且该职责被完整地封装在一个类中。

另一种定义:就一个类而言,应该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

4.开闭原则定义

开闭原则定义:一个软件实体应当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5.里氏代换原则定义

里氏代换原则有两种定义方式。

第一种定义方式相对严格,其定义如下:

如果对每一个类型为S的对象o1,都有类型为t的对象o2,使得以t定义的所有程序p在所有的对象o1都代换成o2时,程序p的行为没有变化,那么类型S是类型t的子类型。

第二种更容易理解的定义方式如下:

所有引用基类(父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

6.依赖倒转原则定义

依赖倒转原则定义: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它们都应该依赖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

另一种表述为:要针对接口编程,不要针对实现编程。

7.接口隔离原则定义

接口隔离原则定义:客户端不应该依赖那些它不需要的接口。注意:在该定义中的接口指的是所定义的方法。

另一种定义方法:一旦一个接口太大,则需要将它分割成一些更细小的接口,使用该接口的客户端仅需知道与之相关的方法即可。

8.合成复用原则定义

合成复用原则,又称为组合/聚合复用原则,其定义如下:尽量使用对象组合,而不是继承来达到复用的目的。

9.迪米特法则定义

迪米特法则,又称为最少知识原则,它有多种定义方法,其中几种典型定义如下:

(1)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2)

只与你的直接朋友通信。

(3)

每一个软件单位对其他的单位都只有最少的知识,而且局限于那些与本单位密切相关的软件单位。

第三章

1.

模式的定义

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的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无数次地重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无需再重复相同的工作。可以用一句话简单表示为:

模式是在特定环境中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

2.

设计模式的定义

设计模式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可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3.

设计模式的基本要素

设计模式一般有如下几个基本要素:模式名称、问题、目的、解决方案、效果、实例代码和相关设计模式,其中的关键元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模式名称、问题、解决方案、效果。

4.

设计模式的分类

(1)根据其目的(模式是用来做什么的)可分为创建型、结构型和行为型三种:

①创建型模式主要用于创建对象。

②结构型模式主要用于处理类或对象的组合。

③行为型模式主要用于描述对类或对象怎样交互和怎样分配职责。

(2)根据范围,即模式主要是用于处理类之间关系还是处理对象之间的关系,可分为类模式和对象模式两种:

①类模式处理类和子类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通过继承建立,在编译时刻就被确定下来,是属于静态的。

②对象模式处理对象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在运行时刻变化,更具动态性。

5.

GoF设计模式简介

GoF

最先将模式的概念引入软件工程领域,他们归纳发表了23种在软件开发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设计模式,旨在用模式来统一沟通面向对象方法在分析、设计和实现间的鸿沟。

6.

设计模式的优点

设计模式是从许多优秀的软件系统中总结出的成功的、能够实现可维护性复用的设计方案,使用这些方案将避免我们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而且可以设计出高质量的软件系统。设计模式的主要优点如下:

(1)设计模式融合了众多专家的经验,并以一种标准的形式供广大开发人员所用,它提供了一套通用的设计词汇和一种通用的语言以方便开发人员之间沟通和交流,使得设计方案更加通俗易懂。对于使用不同编程语言的开发和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设计模式来交流系统设计方案,每一个模式都对应一个标准的解决方案,设计模式可以降低开发人员理解系统的复杂度。

(2)设计模式使人们可以更加简单方便地复用成功的设计和体系结构,将已证实的技术表述成设计模式也会使新系统开发者更加容易理解其设计思路。设计模式使得重用成功的设计更加容易,并避免那些导致不可重用的设计方案。

(3)设计模式使得设计方案更加灵活,且易于修改。

(4)设计模式的使用将提高软件系统的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设计成本。

(5)设计模式有助于初学者更深入地理解面向对象思想,一方面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加方便地阅读和学习现有类库与其他系统中的源代码,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软件的设计水平和代码质量。

补充:7.设计模式主题:复用与扩展。

8.设计模式基本原则(?)

同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广义工厂模式包括: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第四章

简单工厂模式——不是GoF23种模式中的一员

补充:创建型模式概述:

创建型模式对类的实例化过程进行了抽象,能够将软件模块中对象的创建和对象的使用分离。创建型模式在创建什么(what),由谁创建(who),何时创建(when)等方面都为软件设计者提供了尽可能大的灵活性。创建型模式隐藏了类的实例的创建细节,通过隐藏对象如何被创建和组合在一起达到使整个系统独立的目的。

1.

定义:

简单工厂模式:又称为静态工厂方法模式,它属于类创建型模式。在简单工厂模式中,可以根据参数的不同返回不同类的实例。简单工厂模式专门定义一个类来负责创建其他类的实例,被创建的实例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父类。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简单工厂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实现对象的创建和对象的使用分离,将对象的创建交给专门的工厂类负责;但是其最大的缺点在于工厂类不够灵活,增加新的具体产品需要修改工厂类的判断逻辑代码,而且产品较多时,工厂方法代码将会非常复杂。

第五章

工厂方法模式

1.

定义:

工厂方法模式又称为工厂模式,也叫虚拟构造器模式或者多态工厂模式,它属于类创建型模式。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工厂父类负责定义创建产品对象的公共接口,而工厂子类则负责生成具体的产品对象,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产品类的实例化操作延迟到工厂子类中完成,即通过工厂子类来确定究竟应该实例化哪一个具体产品类。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工厂方法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增加新的产品类时无须修改现有系统,并封装了产品对象的创建细节,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其缺点在于增加新产品的同时需要增加新的工厂,导致系统类的个数成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第六章

抽象工厂模式

1.

定义:

抽象工厂模式: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须指定它们具体的类。抽象工厂模式又称为Kit模式,属于对象创建型模式。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抽象工厂模式的主要优点是隔离了具体类的生成,使得客户并不需要知道什么被创建,而且每次可以通过具体工厂类创建一个产品族中的多个对象,增加或者替换产品族比较方便,增加新的具体工厂和产品族很方便;主要缺点在于增加新的产品等级结构很复杂,需要修改抽象工厂和所有的具体工厂类,对“开闭原则”的支持呈现倾斜性。

第七章

建造者模式

1.

定义:

建造者模式: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建造者模式是一步一步创建一个复杂的对象,它允许用户只通过指定复杂对象的类型和内容就可以构建它们,用户不需要知道内部的具体构建细节。建造者模式属于对象创建型模式。根据中文翻译的不同,建造者模式又可以称为生成器模式。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建造者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客户端不必知道产品内部组成的细节,将产品本身与产品的创建过程解耦,使得相同的创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产品对象,每一个具体建造者都相对独立,而与其他的具体建造者无关,因此可以很方便地替换具体建造者或增加新的具体建造者,符合

“开闭原则”,还可以更加精细地控制产品的创建过程;其主要缺点在于由于建造者模式所创建的产品一般具有较多的共同点,其组成部分相似,因此其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产品的内部变化复杂,可能会导致需要定义很多具体建造者类来实现这种变化,导致系统变得很庞大。

第八章

原型模式

1.

定义:

原型模式:原型模式是一种对象创建型模式,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复制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原型模式允许一个对象再创建另外一个可定制的对象,无须知道任何创建的细节。原型模式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将一个原型对象传给那个要发动创建的对象,这个要发动创建的对象通过请求原型对象拷贝原型自己来实现创建过程。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原型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快速创建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对象,简化对象的创建过程,还可以保存对象的一些中间状态;其缺点在于需要为每一个类配备一个克隆方法,因此对已有类进行改造比较麻烦,需要修改其源代码,并且在实现深克隆时需要编写较为复杂的代码。

第九章

单例模式

1.

定义:单例模式:单例模式确保某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这个类称为单例类,它提供全局访问的方法。单例模式的要点有三个:一是某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二是它必须自行创建这个实例;三是它必须自行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单例模式是一种对象创建型模式。单例模式又名单件模式或单态模式。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单例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提供了对唯一实例的受控访问并可以节约系统资源;其主要缺点在于因为缺少抽象层而难以扩展,且单例类职责过重。

第十章

适配器模式

补充:结构型模式概述:

结构型模式(Structural

pattern)描述如何将类或者对象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结构,就像搭积木,可以通过简单积木的组合形成复杂的、功能更为强大的结构。

结构型模式可以分为类结构型模式和对象结构型模式:类结构型模式关心类的组合,由多个类可以组合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在类结构型模式中一般只存在继承关系和实现关系。对象结构型模式关心类与对象的组合,通过关联关系使得在一个类中定义另一个类的实例对象,然后通过该对象调用其方法。根据“合成复用原则”,在系统中尽量使用关联关系来替代继承关系,因此大部分结构型模式都是对象结构型模式。

1.

定义:适配器模式:将一个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适配器模式使接口不兼容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其别名为包装器。适配器模式既可以作为类结构型模式,也可以作为对象结构型模式。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适配器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将目标类和适配者类解耦,增加了类的透明性和复用性,同时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都非常好,更换适配器或者增加新的适配器都非常方便,符合“开闭原则”;类适配器模式的缺点是适配器类在很多编程语言中不能同时适配多个适配者类,对象适配器模式的缺点是很难置换适配者类的方法。

第十一章

桥接模式

1.

定义:桥接模式: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又称为柄体模式或接口模式。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桥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分离抽象接口及其实现部分,是比多继承方案更好的解决方法,桥接模式还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充性,在两个变化维度中任意扩展一个维度,都不需要修改原有系统,实现细节对客户透明,可以对用户隐藏实现细节;其主要缺点是增加系统的理解与设计难度,且识别出系统中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十二章

组合模式

1.

定义:组合模式:组合多个对象形成树形结构以表示“整体-部分”的结构层次。组合模式对单个对象(即叶子对象)和组合对象(即容器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组合模式又可以称为“整体-部分”模式,属于对象的结构模式,它将对象组织到树结构中,可以用来描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组合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方便地对层次结构进行控制,客户端调用简单,客户端可以一致的使用组合结构或其中单个对象,用户就不必关心自己处理的是单个对象还是整个组合结构,简化了客户端代码;其缺点在于使设计变得更加抽象,且增加新构件时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而且很难对容器中的构件类型进行限制。

第十三章

装饰模式

1.

定义:装饰模式:动态地给一个对象增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对象功能来说,装饰模式比生成子类实现更为灵活。其别名也可以称为包装器,与适配器模式的别名相同,但它们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根据翻译的不同,装饰模式也有人称之为“油漆工模式”,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装饰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提供比继承更多的灵活性,可以通过一种动态的方式来扩展一个对象的功能,并通过使用不同的具体装饰类以及这些装饰类的排列组合,可以创造出很多不同行为的组合,而且具体构件类与具体装饰类可以独立变化,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新的具体构件类和具体装饰类;其主要缺点在于使用装饰模式进行系统设计时将产生很多小对象,而且装饰模式比继承更加易于出错,排错也很困难,对于多次装饰的对象,调试时寻找错误可能需要逐级排查,较为烦琐。

第十四章

外观模式

1.

定义:外观模式:外部与一个子系统的通信必须通过一个统一的外观对象进行,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外观模式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外观模式又称为门面模式,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外观模式主要优点在于对客户屏蔽子系统组件,减少了客户处理的对象数目并使得子系统使用起来更加容易,它实现了子系统与客户之间的松耦合关系,并降低了大型软件系统中的编译依赖性,简化了系统在不同平台之间的移植过程;其缺点在于不能很好地限制客户使用子系统类,而且在不引入抽象外观类的情况下,增加新的子系统可能需要修改外观类或客户端的源代码,违背了“开闭原则”。

第十五章

享元模式

1.

定义:享元模式: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对象的复用。系统只使用少量的对象,而这些对象都很相似,状态变化很小,可以实现对象的多次复用。由于享元模式要求能够共享的对象必须是细粒度对象,因此它又称为轻量级模式,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享元模式主要优点在于它可以极大减少内存中对象的数量,使得相同对象或相似对象在内存中只保存一份;其缺点是使得系统更加复杂,并且需要将享元对象的状态外部化,而读取外部状态使得运行时间变长。

第十六章

模式

1.

定义:

模式:给某一个对象提供一个,并由对象控制对原对象的引用。模式的英文叫做proxy或Surrogate,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协调调用者和被调用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其缺点在于由于在客户端和真实主题之间增加了对象,因此有些类型的模式可能会造成请求的处理速度变慢,并且实现模式需要额外的工作,有些模式的实现非常复杂。

第十七章

职责链模式

补充:行为型模式概述:

行为型模式是对在不同的对象之间划分责任和算法的抽象化。行为型模式不仅仅关注类和对象的结构,而且重点关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行为型模式,可以更加清晰地划分类与对象的职责,并研究系统在运行时实例对象之间的交互。在系统运行时,对象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通过相互通信与协作完成某些复杂功能,一个对象在运行时也将影响到其他对象的运行。

行为型模式分为类行为型模式和对象行为型模式两种:

(1)类行为型模式:类的行为型模式使用继承关系在几个类之间分配行为,类行为型模式主要通过多态等方式来分配父类与子类的职责。

(2)对象行为型模式:对象的行为型模式则使用对象的聚合关联关系来分配行为,对象行为型模式主要是通过对象关联等方式来分配两个或多个类的职责。根据“合成复用原则”,系统中要尽量使用关联关系来取代继承关系,因此大部分行为型设计模式都属于对象行为型设计模式。

1.定义:

职责链模式:避免请求发送者与接收者耦合在一起,让多个对象都有可能接收请求,将这些对象连接成一条链,并且沿着这条链传递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由于英文翻译的不同,职责链模式又称为责任链模式,它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职责链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简化对象的相互连接,同时增强给对象指派职责的灵活性,增加新的请求处理类也很方便;其主要缺点在于不能保证请求一定被接收,且对于比较长的职责链,请求的处理可能涉及到多个处理对象,系统性能将受到一定影响,而且在进行代码调试时不太方便。

第十八章

命令模式

1.

定义:

命令模式: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我们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者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命令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其别名为动作模式或事务模式。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命令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降低系统的耦合度,增加新的命令很方便,而且可以比较容易地设计一个命令队列和宏命令,并方便地实现对请求的撤销和恢复;其主要缺点在于可能会导致某些系统有过多的具体命令类。

第十九章

解释器模式

1.

定义:

解释器模式:定义语言的文法,并且建立一个解释器来解释该语言中的句子,这里的“语言”意思是使用规定格式和语法的代码,它是一种类行为型模式。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解释器模式的主要优点包括易于改变和扩展文法,易于实现文法并增加了新的解释表达式的方式;其主要缺点是对于复杂文法难以维护,执行效率较低且应用场景很有限。

第二十章

迭代器模式

1.

定义:

迭代器模式:提供一种方法来访问聚合对象,而不用暴露这个对象的内部表示,其别名为游标。迭代器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迭代器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它支持以不同的方式遍历一个聚合对象,还简化了聚合类,而且在同一个聚合上可以有多个遍历;其缺点在于增加新的聚合类需要对应增加新的迭代器类,类的个数成对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第二十一章

中介者模式

1.

定义:

中介者模式定义: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中介者模式又称为调停者模式,它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中介者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简化了对象之间的交互,将各同事解耦,还可以减少子类生成,对于复杂的对象之间的交互,通过引入中介者,可以简化各同事类的设计和实现;中介者模式主要缺点在于具体中介者类中包含了同事之间的交互细节,可能会导致具体中介者类非常复杂,使得系统难以维护。

第二十二章

备忘录模式

1.

定义:

备忘录模式:在不破坏封装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可以在以后将对象恢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它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其别名为token。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备忘录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状态恢复的实现机制,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回到一个特定的历史步骤,还简化了原发器对象,备忘录只保存原发器的状态,采用堆栈来存储备忘录对象可以实现多次撤消操作,可以通过在负责人中定义集合对象来存储多个备忘录;备忘录模式的主要缺点在于资源消耗过大,因为每一个历史状态的保存都需要一个备忘录对象。

第二十三章

观察者模式

1.

定义:

观察者模式: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依赖关系,使得每当一个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其相关依赖对象皆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观察者模式又叫做-订阅模式、模型-视图模式、源-监听器模式或从属者模式。观察者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观察者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实现表示层和数据逻辑层的分离,并在观察目标和观察者之间建立一个抽象的耦合,支持广播通信;其主要缺点在于如果一个观察目标对象有很多直接和间接的观察者的话,将所有的观察者都通知到会花费很多时间,而且如果在观察者和观察目标之间有循环依赖的话,观察目标会触发它们之间进行循环调用,可能导致系统崩溃。

第二十四章

状态模式

1.

定义:

状态模式: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看起来似乎修改了它的类。其别名为状态对象,状态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状态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封装了转换规则,并枚举可能的状态,它将所有与某个状态有关的行为放到一个类中,并且可以方便地增加新的状态,只需要改变对象状态即可改变对象的行为,还可以让多个环境对象共享一个状态对象,从而减少系统中对象的个数;其缺点在于使用状态模式会增加系统类和对象的个数,且状态模式的结构与实现都较为复杂,如果使用不当将导致程序结构和代码的混乱,对于可以切换状态的状态模式不满足“开闭原则”的要求。

第二十五章

策略模式

1.

定义:

策略模式:定义一系列算法,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并让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让算法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变化,也称为政策模式。策略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策略模式主要优点在于对“开闭原则”的完美支持,在不修改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可以更换算法或者增加新的算法,它很好地管理算法族,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是一种替换继承,避免多重条件转移语句的实现方式;其缺点在于客户端必须知道所有的策略类,并理解其区别,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中类的个数,可能会存在很多策略类。

第二十六章

模板方法模式

1.

定义:

模板方法模式:定义一个操作中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模板方法是一种类行为型模式。

2.

结构图:

3.

主要优缺点:

模板方法模式的优点在于在子类定义详细的处理算法时不会改变算法的结构,实现了代码的复用,通过对子类的扩展可以增加新的行为,符合“开闭原则”;其缺点在于需要为每个不同的实现都定义一个子类,这会导致类的个数增加,系统更加庞大,设计也更加抽象。

第二十七章

访问者模式

1.

定义:

访问者模式: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我们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访问者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

2.

结构图:

3.

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篇5

文化是立国之根。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要建设经济强国,更要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先要求我们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地方志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自古至今发挥着“存史、资治、教化”的三大功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保存的从秦汉到中华民国时期的各种志书已占我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开展了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首轮编修志书达5800多种,显示出盛世修志的累累硕果。大连虽受其特殊的地理历史等因素影响,与中国地方志的源远流长相比,修志的历史算不上悠久,历史上只出版过《复县志略》、《庄河县志》、《南金乡土志》三部志书,但是新中国成立后,首轮编修的《大连市志》数量已位居全国城市志书的前茅。

当前,全国第二轮修志正进入关键时期,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地方志与其他文化事业一样,需要增强文化创造活力,在继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创新。近几年,大连地方志工作的创新已取得一些成果,或已显现发展的张力,当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现就大连地方志内容形式和编纂机制的创新略作归结,同时对今后地方志工作创新提出初步构想。

一、内容的创新,让地方志事业显现生机

(一)《大连古镇》的出版,填补了大连历史关于古镇的空白

2007年,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政府制定了《大连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大连建设成文化名城。然而,大连是一座被冠以百年历史的城市。一座只有百年历史的城市建设文化名城,它的根基在哪里?大连究竟有没有历史、有没有文化,大连的历史文化应当怎么正确评价?基于一种历史责任,我们以地方志书零散的史实为基础资料,从城市的原始母体入手,对大连古镇作了一次史迹寻踪,编辑出版了《大连古镇》。

过去大连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版过关于古镇的书籍,《大连古镇》是首次将史籍中散见的有关古镇的资料进行了汇集、整理、加工和考订,从历史渊源、自然环境、遗址景观、文化遗产、民间艺术、建筑特色、时代新貌等方面,向读者展示了大连古镇的过去和现在,让千百年来隐遁在历史帷幕后面的古镇第一次以较清晰的面孔呈现在世人面前。该书的编著出版,不仅填补了大连历史关于古镇的空白,为文化名城建设打造了根基,而且在地方志为现实服务方面发挥了普及教化作用,成为爱国主义、爱家乡教育的极好教材。

(二)《大连简志》,将成为大连史上唯一的独本全志

《大连简志》是大连历史上首次编纂的简志。大连市首轮修志共编纂出版《大连市志》60部78卷本,共计4000余万字,虽然这些志书较为全面地记录了大连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为地方历史研究积累了丰富资料,但也正因为其体系庞大、卷帙浩繁而不便为读者查阅使用。为此,经市委常委会决定,我们于2009年开始,以首轮市志为基础资料,重制篇目,精选史料,删繁就简,提要钩玄,在编一部只有百万字的内容简练、结构简约、记述简明、使用简便的简志。

《大连简志》编纂的重点,一是明确统一的断限。《大连市志》是大连历史上首次编修的志书,属于创修志书,理应从地方有历史始记,然而各卷实际断限不尽统一。《大连简志》作为独立成部的志书,要改变现状,将上限定为有史以来;下限为1985年,与第二轮修志的断限相衔接。二是确定记述的重点。大连历史悠久。从有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看,可上溯至一万七千年以前;从有人类聚落的历史看,已有七年余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大连历经了汉代的大繁盛和元末的大衰落;到了近代,大连的旅顺口因曾经发生过震惊世界的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了重要地位,甚至在世界的历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在解放战争时期,大连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特殊解放区,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上史实,必须作为《大连简志》的重点内容。

(三)《大连市志》续志,将成为大连改革开放的重要见证

所谓第二轮修志,是在首轮修志的基础上接续的编修工作,即《大连市志》续志,其断限为1986—2005年。这个时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时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重要历史时期。对于专门记述市情的志书来说,改革开放的历史必当成为记述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大连来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重要的前沿和窗口,更要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进行认真疏理:大连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先导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成为国家政策扶持全面振兴的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大连的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试验田……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全面地、客观地、真实地、准确地记录大连市以改革开放为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进程,正确反映成绩和经验、准确反映曲折和问题,无疑是第二轮修志的重点任务。

二、形式的创新,让地方志苑百花齐放

(一)《大连古镇》成为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有益尝试

《大连古镇》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而且体现在形式上,它已成为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的有效载体。大连市史志部门过去编纂出版的史志书籍,多运用志书的篇章结构谋篇布局,使用地方志书的语言记述,用通俗的笔法写史尚属首次。如写“水师营”:“旅顺口,只要对中国近代史有所了解的人就不会不知道这个地方。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和1904年的日俄战争,不仅给旅顺口的历史留下沧桑,而且让旅顺口举世闻名。如果说,旅顺口是中国的半部近代史,那么历史军事重镇水师营便是这半部近代史上不可或缺的篇章。这里,曾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水师,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因此得名水师营;这里,曾经是李鸿章不惜重金历时十多年建成的北洋海军基地,而这个基地在甲午战争中却如海市蜃楼般瞬息灰飞烟灭;这里,是日俄战争中两个帝国主义列强将中国领土坐地分赃的会见所;这里,还有我国北方第一个城市给水工程的水源地龙引泉……如今,战争的硝烟虽早已随岁月雨打风吹去,但二龙山堡垒、松树山堡垒、椅子山堡垒、水师营会见所等战争遗迹遗址却在历经血雨腥风后残存下来,它们仿佛作为一种见证在告诉世人:历史绝不能忘记。”这段文字以散文的笔法写出了厚重的历史,使文章既具史实的严谨,又体现清新之风,增强了阅读的吸引力。

(二)《大连简志》突出了结构的简约和记述的简明

《大连简志》形式上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依据内容设置的篇目。首先注重“横分门类”,做到“横不缺要项”,同时兼顾到首轮市志设卷的既庞大又缺失、既有断限又不统一的实际,采用了大篇结构,以使缺失又难以补充的内容有所包容。全志设政区环境人口、政治、经济与综合管理、科教文卫体、社会生活、人物共6篇,前置总述、大事记,尾设附录、索引。在记述上,以“详今略古”为原则,力求做到“纵不断主线”,准确把握起点,托住下限终点,抓住历史重点,从而全面准确而又清晰地勾勒出大连历史发展的脉络。

(三)《大连市志》续志将力求科学分类与现实社会分工相结合

依据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大连城市发展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点,《大连市志》续志编修确定编纂规模为5部6卷,包括综合卷、经济卷、政治卷、文化卷、社会卷。为突出重心,将改革开放内容分专题立篇,将经济设上下两卷。在设置篇目时,按科学分类与现实社会分工相结合,做到横陈百业,门类合理,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

三、体制与机制,地方志创新任重道远

我国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实行的是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工作体制。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要求,修志工作必须做到“一纳入、五到位”,即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领导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条件到位。由于大连市地方志工作机构是党史和地方志合二为一,修志工作人员少、力量弱,与地方志工作的任务艰巨相比可谓杯水车薪,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人员配置差距大至1:7。尤其是地方志需众手成志,全市各单位参与修志人员变化频繁,素质参差不齐,所提供的基础志稿的质量不高;一些单位修志经费短缺,不能保证修志工作的正常开展。

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要做好大连市地方志工作,必须在体制与机制等方面开展创新。

(一)加大地方志编纂机构实力

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履行拟定地方志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等项职责。就全国来看,市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多为独立设置,人员配置在三四十人;本市地方志工作机构在合署办公的情况下,至少应在处室设置或人员配备上增加,以适应修志任务重、时间长的客观要求。

(二)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参与修志

《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九条规定:“编纂地方志应当吸收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地方志编纂人员实行专兼职相结合,专职编纂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在本市地方志工作机构人员配置不足的情况下,要创新编纂工作模式,开门办史志,利用社会力量参与修志。在《大连简志》编纂工作中,已试行过以修志工作机构为主体、利用社会力量参与修志的办法,选聘社会有关方面专家和学者参编简志,取得一些经验。在第二轮修志中,还应扩大利用社会力量参与修志的力度,并逐步形成一支以地方志工作机构专门人员为主体、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专兼职修志队伍,建立修志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工作时间长、任务重的第二轮修志工作能持续发展。

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篇6

第一,概念含混、思路不清。无论是简答题或论述题,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含混不清,或与别的概念相互混淆,导致所回答的内容偏离主题,失去应得分数,最终影响到总体成绩。如“国有资产的界定、类型和不同类型国有资产的区别”(2004年简答题),许多考生都没有很好地理解把握“国有资产的界定”的涵义,有的考生将国有资产仅理解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而且细分到如何界定经营性国有资产,如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国家参股,或者混同为我国股份制的主要类型。又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问题及对策”(2004年论述题),要求考生对我国产业结构转换的一般规律、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其中第二问是本题的难点,要求考生必须将分析的着眼点放在劳动力转换滞后于产值结构转换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这两个方面。但有的考生回答成农业发展缓慢和不足、技术进步缓慢、环境污染等问题,虽说没有原则性错误,但并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与本题要求相去甚远。

第二,答题内容过于笼统、准确性差。如2004年论述题中涉及产业结构转换中劳动力转换速度慢于产值转换速度的问题,有的考生由于并没有真正理解结构转换的内涵,只是笼统地说劳动力转换速度与产值转换速度不相适应,但究竟这两者间谁快谁慢,有的考生在答题中并没有交代清楚,而是泛泛而谈。或者将劳动力转换与产值转换的关系误解为劳动力比重与产值比重的关系。论述题中的对策部分则要求考生结合十六大精神从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入手展开论述,但有的考生将产业结构调整误解为产权结构调整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而没有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新兴产业的对策措施。

第三,对考题涉及的内容掌握不完全,答题缺乏完整性。如2004年简答题中,许多考生没有在答题中明确指出国有资产存在的两种主要形式,即实物形式和产权形式,但这是本题重要的得分点。2004年论述题,有的考生只回答了前两部分的内容(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和主要问题),而没有进一步回答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而有的考生没有回答“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论述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后就直接给出了对策建议。这显然是对本题重要部分的遗漏,在形式上也缺乏必要的中间过渡。

第四,对回答问题缺乏分析的深度,理论概括的力度不够。市场经济理论部分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考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分析能力,如通货膨胀、就业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及其对策等。这类问题往往现实性强,要求考生密切联系当前的经济热点和政府决策的难点进行分析,其内容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考生应具备和掌握一定的现代经济学理论。由于考生的现代经济学基础比较薄弱,在答题中往往对所答问题吃不透,只能死记硬背。

我们认为,要想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部分的考试成绩,除了加强平时的理论学习和知识积累外,还须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是要掌握必要的现代经济学基本知识。现代经济学有别于传统经济学的重要区别在于,现代经济学有其一定的假定前提和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如使用一些图表、数学公式和模型,用以说明某个经济学理论。由于许多考生缺乏基本的现代经济学知识,回答问题往往就事论事,或者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现象,而不能使用规范化的经济学语言把问题论述清楚。如2004年的论述题要求考生用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和对策,首先应充分了解西方的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许多考生只是将日常的所见所闻,或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的具体现象和事例加以罗列,看起来言之有物,有理有据,但由于没有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要求。

二是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善于归纳和总结。2004年简答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掌握国有资产的概念,其要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出资,二是在法律上得到确认。有的考生简单地认为国有资产就是公有资产或全民资产,这是不准确的。关于经营性国有资产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区别,关键要明确前者是资本性的国有资产,要求其价值的保值和增值,后者是非资本性的国有资产,不要求价值增值。有的考生在答题中由于没有紧扣关键性的要点,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少,但得分却不高。2004年论述题的第一部分,要求考生结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归纳总结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包括产值结构、劳动力结构在三大产业间的转变,以及产业内部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替代。但有的考生没有归纳总结出这些特点,或者偏向其他不相关的内容。

三是要注意考试答题中的一些技巧。首先答题要规范化。即对所回答的问题分出层次和段落,既有利于自己保持清晰的思路,也便于判卷时阅读试卷。其次注意审题,不要随意发挥,一下笔就离题万里。再次注意文字简练,详略得当。有的考生在某一要点上作过多论述而影响了对其他内容的回答,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最后注意前后内容应在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上保持一致,不能前后矛盾。

财政理论部分

财政理论是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科目考试内容之一,所占分值大约为30分左右。分为简答题和论述题两个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财政理论和当前财政经济政策的认识、理解、运用等综合能力,难度适中,内容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实践性,并不要求死记硬背。但从近年的考试情况来看成绩却并不理想。为了帮助大家提高应试成绩,顺利通过财政理论测试,借此谈点个人体会,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如何答财政理论的简答题简答题部分为“5选4”的题目,有一定的选择性,5道题中一般会有1道财政理论简答题,分值约为10分。

简答题要求简明扼要地回答,答出其纲目要点即可,无须加以引申发挥。目前阅卷采用先进的网上阅卷系统,按点给分,如果一个要点引申很多,只能是事倍功半。下面结合2004年试题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

(一)要认真审题。考生拿到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审明题意,然后认真简明作答,以免张冠李戴或是不着边际、答非所问。如2004年简答第二题“部门预算的概念及其编制内容”。本题考核的内容要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部门预算的概念,二是部门预算编制的内容。有的人审题不清,张冠李戴,那自然就得不了多少分;有的人以偏概全,也会丢分。

(二)答题要简明扼要,以提高解题效率。如果所有相关内容全都写上去,唯恐遗漏,不择要点,不是劳而无功,就是影响其它题目的答题时间。答题时应准确理解题意,避免答非所问。还是2004年的简答题,部门预算的标答是“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组成机构和部门编制的其在预算年度内收入和支出的预算”(4分),这只是一个参考答案,在判分掌握上,只要答题包含了“以部门为单位编制的年度预算”的内容,就给了满分,关键字可以体现在“部门”“年度”“预算”上。

(三)注意条理层次清楚。高级审计师理论考试根据专家确认的标准答案按点给分。有些考生无视这一要求,进行论文式的长篇大论,一气呵成,没能标出解答要点,给评阅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很可能因此失分。所以建议考生务必在答题时单独一行列出解答要点以示醒目。这里尤其要强调的一点是,字体无论好坏,一定要清晰易于辨认。

(四)平时学习的要领。要想得心应手地把握好上述的内容要点又能简明扼要地回答,就必须要注意打好基本功,基本功不扎实的考生是很难做到上面的要求的。要达到概念准确,就需要考生平时结合业务实践不断深入对理论的学习和认识,深入掌握概念的内涵,掌握概念提出的背景、内容以及实践中的改革进度和改革的意义作用等等。

总之,回答简答题一定要注意概念的准确,层次清楚,要点的完整、清楚、简明扼要。

二、如何回答论述题

(一)要点明确,论证简明、清楚。论述题顾名思义,需要论述,这样与简答题不同,论述题不仅要阐明观点,还需要简明扼要地论述。这里,论述的话不要太多,但必须论证清楚。一般而言,论述题的要点和论述各有得分点,如果只有要点而缺乏论述,就会缺乏论述的分数。

(二)要认真审题,答题要注意全面。不要拘泥于一点,展开详细论述,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论述,导致以偏概全,影响到得分。论述的基本要求应是,首先要答出各个要点,这是得分的基础,然后再对要点用一两句话或是几句话简单、扼要地加以说明论证即可。

论述题拿到题目不要盲目做答,一方面要认真审题,一方面要看清、看全答题的要求或提示。2004年财政理论论述题,即

论述第二题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主要思路。

[答题要求]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此题: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概念2、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作用3、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主要思路根据答题要求,本题要分三个层次来回答。但是论述题与简答题不一样,不仅要求要答出要点,还需要对要点进行必要的论述或阐述。对于只答出要点的,大致只给及格分,比如20分的题,只给12分,加上必要的论述,就得到基本的16-19分了。这里必须要审清题目要求,回答全面。

(三)回答问题一定要准确。有的考生脑子里的内容不少,但就是内容层次有些紊乱,在答题中发生张冠李戴的情况,比如本题中“作用思路”内容颠倒,虽然内容正确,但反映出考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含义及意义,所以,基本上不得分。因此考生备考时一定要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内容的层次,不见得一定要死记硬背,但要能够对号入座,要真正理解财政理论的内容及其中的逻辑关系。

(四)答题时的关键词要明确,切忌张冠李戴。要注意审题,不要张冠李戴,也不要随意发挥。比如对于本题中的“主要思路”,要求突出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思路就可以,但必须围绕国库集中支付,比如“集中支付、统一会计科目及核算、加快资金的收缴与划拨、及相关立法”等,这些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直接要求或相关的方面和内容,即其基本的内涵。有的人答“完善分税制”等内容,这些是改革的内容,而且也是正确的,但却不是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最为直接相关的内容,这样回答的人表明其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本质内涵不够清楚,所以只能得到比较低的分。而有的人回答"要统一财力、发展经济、支持重点项目"等,内容没有错,但是与国库集中支付没有最直接的关系,没有体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本质和核心,同样也只能得一个比较低的分。

(五)答题要注意考试的一些技巧。比如答题规范,层次清楚,文字简练,详略得当等等。

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篇7

近十年国内有关语境的本体研究,从研究的理论视角看,主要是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从研究的内容看,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语境研究的意义、语境的本质、语境的定义、语境的构成、语境的作用、语境的特点等,涉及语境研究的多个层面。本文的概述和分析是打破学科界限,融合各路研究队伍的成果,就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分项归纳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成果和不足。这样更有利于观察语境作为一个独立的客观研究对象的一般性本质。

一、关于语境的定义

自从马林诺夫斯基于1923年首次系统地提出语境思想以来,人们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对语境进行过各种定义,但是,由于各自的学科视域的局限,很难形成普遍性的、科学的定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学者注意到现有语境概念的不足。吴剑锋指出:语境概念缺乏科学的界定,定义内涵不清晰,而通过外延描述使得语境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百科知识的代名词,因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定义[2]。徐小芳也指出语境概念泛化现象的不足[3]。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探寻语境的定义方面有了一些新的尝试,比起早期的各种定义来,概括性、准确性和全面性都有所增强。一般认为,语境是各种影响语言使用的条件因素,包括语言因素、物质因素、社会文化因素[4-7]。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为:“语境是语用交际系统中的三大要素之一,它是与具体的语用行为密切联系的、同语用过程相始终的、对语用活动有重要影响的条件和背景;它是诸多因素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客观存在,又同语用主体和话语实体互相渗透;它既是确定的,又是动态的,以语境场的方式在语用活动中发挥作用。”[5]更为可喜的是,有学者开始从逻辑的角度给语境下定义,认为给语境下定义应该从内涵定义其本质,从外延定义其对象。从内涵看,语境是“语言发生发展、存在与变化的条件”;从外延看,语境是“影响与制约语言发生发展、存在与变化的因素”[8]。这样使得语境定义更具哲理性和科学性。

国内语境的定义研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新发展。一是语境定义中除了物理的社会的因素之外,还包含了认知因素,这是过去定义中没有包括的。二是在语境和话语使用者以及话语本身的关系中定义语境,从而既说明了语境与语用主体和话语实体的联系,又说明了语境的相对独立性和客观性;既说明了语境的确定性,又表明了它的动态性,同时还表明了语境的现实性。这一成果体现于王建华从语用学角度给语境下的定义。三是从逻辑角度给语境下定义。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定义的内涵反映的是概念对象的本质属性,定义的外延则是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韩彩英基于对语境内涵与外延的认识,从两个方面进行定义,应该说更全面、更科学。从定义的表述看,突破了语境的学科局限,而突显其普遍性。表述简练,但内涵丰富,外延周遍。从这个定义我们看到了语境研究由分题解释走向一般研究的端倪。

二、关于语境的构成及分类

自从语境概念提出以来,语境分类都是点到为止,缺乏系统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语用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语境研究成果得以及时地反映。从对语境的构成的研究看,一是将语用主体的心理认知因素视为语境构成要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Verschueren在其专著Understandingpragmatics中将语境构成分为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三个部分,其中心理世界反映了交际主体的心理认知的能动作用[9]。二是注重语境的动态特征。mey将语境构成分为社会语境和社交语境,前者指的是各种社会文化的因素,是静态的因素,而社交语境是交际中的临时因素,具有动态特点[10]。近年来,国内学者在语境构成及语境系统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很多是对国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的借鉴,当然也有创新。

1.对语境因素进行整体的、辩证的思考

殷杰、韩彩英[11]指出:“所谓语境的结构是指相对于语言符号的语境系统的各种组成因素及其在制约语言的程度上的顺序和它们的组合方式。”所以,建构语境结构模式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语境系统是相对语言—符号的文化系统;具体语境结构及语境与语言的具体关系;语境系统与语言主体的关系”。语境构成是语境概念的具体化的表现,那么根据语境概念来确定语境构成的要件是必要的,这是恰当划分语境构成要素的前提。陈进、曾道明[12]认为,语境构成的要件包括四个方面:主体因素、客体因素、主观因素、客观因素。语境构成的主体就是言语行为中的人,亦即语用学上的语用主体,符号学上的语码发出者和接受者(言语对象)。言语及言语行为本身便是语境构成的客体。它包括静态的符号学意义上语码化的言语信息和动态的行为学上的言语动作。主观因素指的是语用主体的言语行为的目的和动机。客观因素则既包括语用主体本身的客观状态,如当时的情绪、心情、思想、修养、性格、身体条件、职业、社会地位、文化水准以及既有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等,也包括语用主体之外的环境条件,如言语行为的特定场合(时间、地点、场景、气候、言语氛围等等)。王建华[13]也对语境构成进行辩证思考,提出如下观点。①构成语境的要素必须同语用的行为、活动、过程有密切联系,并对语用本身产生重大影响。②具体语用过程中的语境因素应该是可以把握、可以分析的。③要重视语境构成因素的结构性,其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外部结构的渗透性是有机的统一。④研究语境的构成必须有辩证的思维,注意语境构成因素的动态生成和变化。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怎样科学地进行语境分类提出了原则性要求,陈进、曾道明着重于语境因素的范围的框定,而王建华则聚焦于语境因素的特征,即怎样甄别语境的构成要素。上述研究对科学系统地描述语境系统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是语境研究深化的成果。

2.对语境结构模式的系统研究

语境的分类和其他事物的分类一样,要反映客观事物存在的方式和状态,就必须确定自己的标准。在语境分类中,一是分类要着眼于完整的系统,将相对独立的语境系统中各种语境构成因素都涵盖进去;二是语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也应该具有有序性;三是整个分类尽量简明扼要。这就是王建华[13]所说的周遍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简明性原则。

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语境因素进行了分类。其中不少分类已经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不但体现了结构性、对称性,也体现了层次性。何兆熊[14]、王建华[13]、彭利元[15]以及吴佳娜、吴太平[7]等都对语境作了系统分类。这些分类模式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分类都是以语境同语言的关系为出发点,所以一般都是在第一层面将语境分为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措辞不尽相同)。在语境分类的第二层面,将言内语境分为语言知识和上下文语境;言外语境的分类较为复杂,各学者的分类有较大差别,概括起来,包括背景语境和情景语境,也体现了客观语境和主观语境。这都是对语境分类研究的发展和超越。当然就言外语境的次分类看,在层次性、简明性方面,王建华的模式具有代表性。王建华[13]认为语境的第一层面由三部分组成:言外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内语境。其实言伴语境就是将言外语境中的不稳定的或是情景性的因素分离出来,放到第一个层面考虑。王在第二层面将语境作如下分类:言外语境分为认知背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言伴语境包括伴随语境和现场语境,言内语境包括语篇语境和句际语境。言外语境中认知背景语境又由非现实虚拟世界的知识和整个世界的百科知识两种因素组成,社会文化语境则由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民族习俗、时代环境和社会心理四种因素组成。言伴语境中的伴随语境包括其他各种临时因素(语体/风格/情绪/体态/关系/媒介),现场语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境况、话题、事件目的、对象。言内语境的语篇语境包括语篇和段落,句际语境包括前后句和上下文。将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分开考察,体现了言外因素的动态和静态区分[13]。在言内语境方面彭利元作了更复杂的层次划分,它的特点是从语言聚合和组合关系角度对语言内语境因素进行分类[15],但是像宏观/微观上下文、宏观/微观形式、宏观/微观语义逻辑等的区分过于晦涩,难以理解和把握。另外王建华还比较深入地研究了语境类别之间的关系,从活动形态、影响方式、呈现性质、显示功能四个方面描述了言内和言外语境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反向变化,这是语境研究的一项新进展[16]。当然语境是多维的、开放的,无论多么全面精细,都难以穷尽语境的方方面面,都总会有不能归约、难以概括的因素存在[17]。

三、关于语境的特点和功能

由于语境本身的复杂性,其特点和功能也不是单一的,同样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早期的语境研究较少涉及。20世纪80年代以后,语境研究尤其是国内的语境研究增加了新的研究内容,侧重于语境的特征、类型、功能和作用的探讨,因为“分析者对语境特征了解越多,就越能预测可能会说什么”[18]。近年来国内语境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语境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一些普遍性的特点和作用。

1.语境特征研究

(1)对语境特征进行全面而又简洁的描述。如陈治安、文旭认为,语境具有确定性、相对性、层次性、传递性、对称性和自返性六个特点[19]。陈进进一步探讨了语境的非区别特征和区别特征。非区别特征“指的是引起说出某个语言形式的一切语境所共有的一些特征”,而区别特征指的是附带某些条件的特征。陈的非区别特征可以概括为:普遍性,即语境和交际过程的共时性;语境和由语码编制的文化具有同构性。而区别特征包括:语境的相对封闭性,这就是说它具有文化隔阂;语境外延具有可调整性;语境中语码信息流动的方向性;语境中语用主体的特定性[20]。

(2)对语境特征的哲学考察。刘晓峰[6]从哲学角度考察语境的特征,他认为语境特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语境普遍性,这与陈进的观点不谋而合。但是,刘的理解角度更广。最合理的普遍性,指的是语境的无限广泛性,它是物质、人类社会和思维三大世界中与人类的思想、意思的所有表达式相关的所有因素集合。二是语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刘是从人类演化的历史视角看待人类将客观环境主观化的。我们的理解是,语境既有客观存在的因素,也有认知心理的因素;既可以通过认知将客观因素主观化,也可以将认知的成果客观化。三是语境具有变异性、层次性和可转换性特征以及在转换过程中的忍让度。语境变异性指的是语境因素集合中的一个因子发生变化,可以导致整个语境改变,我们也叫语境变体。层次性和上述相同。语境的可转换特征,就是说语境是可以转换的,同一思想、意思的表达在同一语言内可以易时易地而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换语言表达,并且在语境转换过程中,即使个别语境因子缺失,也不会改变语境意义。语境的特征也是多方面的,上述研究从各个侧面作了探讨,但是各个研究者的描述各不相同,所以对语境特点有待进一步整合研究。

2.语境功能研究

(1)对前人研究进行修补、提炼。日本学者西桢光正指出语境具有八种功能:绝对功能、制约功能、解释功能、设计功能、滤补功能、生成功能、转化功能、习得功能[19]。近年来不少国内学者在论述语境的特征时也论及其功能或者作用。不过主要是修补工作。王希杰将语境功能概括为六个方面:匹配功能、定位功能、定向功能、填补功能、生成功能和预测功能[4]。而陈治安、文旭则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语境的最基本功能分为制约功能和解释功能。制约主要是限制说写者对语言的使用,解释既可以指对情景意义的解释,也可指对模糊现象的解释[19]。这样定位简洁明确。张莉、红伟也认为语境具有制约语义甚至创造语义的作用[21]。

(2)结合语境的结构讨论功能。这主要体现于王建华的研究之中。他认为语境的功能是与其结构相对应的,有一定的层次性。言内语境有制约功能、协调功能,言伴语境在这两种功能之上还具有过滤功能、补充功能,言外语境则又在此基础上增加引导功能和生成功能等[22]。这种将语境功能与语境层次对应的研究,具有新颖性。并且这种语境功能描述,无论在系统性和全面性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

(3)探讨语境功能的实现条件。语境功能的实现条件包括两方面:一是语境本身的显隐程度、关联程度,外显程度高的语境因素的功能得到优先实现;二是语用主体的语用能力,语境功能发挥的程度与语用能力是呈正相关的。语境功能的实现条件的论述,是对语境功能研究的新发展。

四、关于普遍语境的思考

近年来,在深化对语境的各个层次和各个侧面的系统研究的同时,学者们开始对各个学科视角的语境研究进行梳理和整合,试图在此基础上探索普遍意义上的语境思想和语境理论。

1.语境的哲学实质

到目前为止,人们还仅仅是将语境问题与各门具体学科甚至各门具体学科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相联系,分别地、分割地放置于各门具体学科的理论视野中来认识的,对它的理解与各门具体学科的具体问题交织在了一起,还缺乏整合性研究和整体性的认识。然而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原理,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这为语境思想的探索提供了方向,即通过研究不同领域视角的语境,寻找隐藏在其中的普遍性质。

对于语境范畴的理论塑造主要归功于语言学和哲学这两大研究领域。整体而言,现当代语言学界对语境问题的认识与对语言的多角度、多层次、多层面研究相联系,正逐步趋向多角度化、多层次化、多层面化。不过,语言学界对语境缺乏整合性研究和整体性的认识,因而在语境的一般性内容或内涵上并没有一个一般性的陈述。而就语境的理论内容或理论内涵来说,在语言学领域之外其他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还鲜有研究与论述。在20世纪末,哲学界已经开始注意语境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的理论性质、理论价值,并且呼吁重构语境概念,重新认识语境[23]。韩彩英指出,语境是当今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普遍性的理论问题,因而提出将语境作为一个一般性的理论问题加以考虑[24]。韩认为:“语境作为一个普遍性的理论问题和一个一般性的理论范畴,具体地体现在了语境作为一个理论问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之中。语境问题和语境范畴具体体现中的多领域性集中地反映了语境问题的普遍性或语境范畴的一般性,而多角度、多层次、多层面之结构性则集中地反映了语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语境范畴的深刻性。”[24]因此,理应把它作为一个普遍性的哲学问题和作为一个一般性的哲学范畴来加以研究。同时韩也指出,把语境当做一个哲学性质的理论问题和理论范畴来研究、认识,并不排斥把它作为一个具体问题具体概念的研究与认识。

在语境的认识论研究方面,韩主张采取整体主义原则。“无论将语境作为一个一般的问题还是作为一个具体的问题来研究来认识,都应当遵循整体性的原则,即把语境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认识,把语境与相关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认识。这正是语境作为一种思想的精神实质,即整体主义的思想实质。”[24]这就是将具体研究对象放置在语境中来解释它的意义,或者说在语境中来解释具体对象的意义。当然,语境思想的这种整体主义的思想实质是哲学界作出的一种理论概括而已。韩彩英对语境理论的哲学思考的理论贡献在于从哲学角度开拓了语境研究的理论视野,深化了对语境概念的认识,为研究语境理论和语境思想的普遍性质打下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2.语境普遍性的认识论思考

吕公礼、关志坤在探寻语境普遍性背后的内在根据从而建立统一语境论方面,作了富于启迪性的研究。他们从社会学、语言学、语言哲学、诠释学及人工智能五大学科群出发,系统回视了语境观念的形成和理论形态的演化,通过探寻和揭示差异性背后的共性依据,最终寻找统一语境论的理论归宿[25]。他们认为,语境的普遍性源于语境与人的存在环境的同生态,语境的信息归一实现统一语境。人作为复杂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具有信息加工能力,人的思维形式是能量的构成与信息的传递,存在本身就是信息性的。语境作为人的言语行为的环境条件的总和,是人的行为环境在语言行为层面上的表现,因而包含体现了人的共时存在和历时演化的全部内涵和外延。语境的普遍性在于,语境是主体存在的同生态的反映。但是,建立统一语境论必须面对的问题是语境形态的多样性。将语境因素转换为信息,参与主体的言语建构和解释过程,就是语境信息归一化。他们认为,信息是语境条件和因素进入言语建构和解释内在过程的唯一形态,语境信息归一化可以概括为:语境因素形态[FY]认知过程[FY]信息形态。“语境统一性的基础是wh-变元笛卡儿组合定义的语用信息原型空间和非原型空间的结构形态。”[25]他们通过统一语境论,解释了语境普遍性的内在依据,也解释了语境观念和理论的多样性的根源。语境是语言学的元理论范畴,统一语境论的探寻对认识语言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篇8

关键词:政治;政治学;范畴体系

一、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总体要求

一门学科范畴体系的构建,不可能以个人的主观随意性,想当然地去组织、拼合它的体系结构,必须从学科本质的特征出发,依托于一定的理论基础,遵循相应的组织原则,揭示学科构建的科学规律。那么,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依据所把握的总体要求又在哪里呢?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论是我们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分析事物、洞悉事物的本质提供方法论的指导。要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我们不妨看看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吸收黑格尔的合理思想所提出的一些观点。(1)任何一门科学的思想体系,就是表述这门科学的全部内容的思想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是从抽象到具体。这是符合人的认识过程的。人认识一个对象时总是从抽象到具体,科学体系从抽象到具体的安排,最便于人对这个对象的了解。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也是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表层到深层、从平面到立体、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2)一个科学体系的起点应该是这个体系最抽象的东西。如马克思认为商品是人类现代经济生活最抽象的东西,商品便成为他的政治经济学的起点。(3)推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的内在动力是对立统一规律,每一个原理应符合矛盾运动的形式。

2.学界对政治学研究的丰硕成果是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基础。政治研究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学问,古今中外人们始终如一地对政治学研究投入巨大的热情,政治学已成为现代社会科学体系中一门具有独立地位的重要科学。自1980年中国政治学恢复后,中国政治学界以及其他学科的学者对政治学的研究和发展做了卓有成效的实质性工作,对政治、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范畴体系等进行了具有开创性的探索,并在众多的研究领域形成共识,拓展了政治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向。因而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根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政治学范畴体系不断丰富完善的唯一途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开放的,不断发展丰富的,政治学也毫不例外,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而前进。它一方面会从政治学已有的内容中进行取舍,另一方面也会从广泛的社会实践中,从其他学科的成果中汲取有益成分来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因而,我们对政治学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非固定的框架和模式。

4.对政治学的正确认识是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关键。要使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政治学就必须走向科学,即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建立有特定研究对象的政治学理论体系,克服政治泛化和政治概念狭隘化的影响。政治学不能什么都研究,不能把什么社会现象都作为政治现象来研究。从研究对象看,对象是否明确是一门学科能否成立的首要前提。从内容上看,一门学科的对象,决定学科的内容。一门学科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象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结构;二是对象的运动及其规律。从内容的逻辑安排看,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从客观到主观,这几乎成为任何学科构成体系的顺序,这种顺序符合认识的规律,符合认识的历史,也便于读者对一个思想体系的理解。那么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着眼点又在哪里呢?于此,笔者从对政治学的正确认识人手分析和论述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构建问题。

二、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切入点

正确认识政治和政治学是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切入点。政治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自从国家(城邦)产生以来,人们就在苦苦地思索、不懈地探索,但仍达不成共识。因为政治学者由于各自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几乎都有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和表述。概言之,对政治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一种规范性的道德;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在当代中国政治和政治研究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一直占有主导地位,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是更为基础的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体和根本问题;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综观以上分析,由于人们的观察点、立足点不同,使得对政治的理解和解释完全不一致。杰弗里·庞顿说过:我们最好不要将一种概念视为某种固有的客观东西。也就是说对政治的定义,我们无须也不可能用一个单一的模式、方式等框架结构将其固定(这在实质上也是没有必要的)。然而我们通过对政治诠释性的定义,透过其现象的描述、对本质的分析,我们仍不难发现他们对政治的理解有着如下的共识:(1)政治是在以国家存在为前提条件下的一种社会关系;(2)政治所探讨的是一种力量或者说是公共权力的表现、运作及其内在机制;等等。这就是说,在政治的范畴中公共权力是其核心和本质。由此,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及其本质的内核找到了切入点。

政治学的定义显然也只能以政治定义为基准,不同的政治理解必然表现出对政治学的定义的差异。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来看,政治活动的核心就是国家政权。因此,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也就是说,政治学应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实结合上述分析,即我们在剖析各家关于政治概念的诠释时,已窥见到政治学包含着以下核心的要义:政治学是研究政治运作、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从本质上看,它所揭示的是在国家中对政治权力的探讨,也就是说对权力的研究是其核心范畴,伴随着权力运作方式、机制、模式等是其必然拓展的范畴系统。由此,我们在建构政治学范畴体系时,权力必然是其体系建构的核心,而其体系的构建是依此为中心依托的展开。

三、政治学范畴体系构建的结构模式

通过对政治、政治学的分析,我们明确了政治学所研究的核心范畴是政治权力,因此从政治权力的层面我们必然要追寻权力的本体、权力的主体、权力的客体,这三者不仅处于政治

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篇9

关键词:制度惯性;权力结构;暴力革命

中图分类号:G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204-02

作为20世纪社会科学的三大名著,《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一部思想价值极高的作品,将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文化思想界的讨论长盛不衰。通过阅读《起源》,我们可以发现巴林顿・摩尔采用了迥异于他那个时代的叙述逻辑和分析框架。首先,摩尔在宏观的历史框架中探源索隐,区分出三种分布于不同时间序列和因果链条上的现代化道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西方民主道路,以德、日、意为代表的法西斯道路,以及以俄国和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次,摩尔提出了一反常规的结构理论――将现代化进程简单的归结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中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对比的结果,反将目光转向了地主贵族和农民间复杂的结构关系及其对未来历史产生的独特影响。其三,我们会发现,“暴力”在摩尔那里实现了身份的转变,由保守主义者“抨击、批判和摒弃”的对象化身为“变革和创造”历史的必要步骤,历史的演进在“暴力”中找到了或失去了彼此衔接的线索。

在摩尔的书中,他关于结构、剥削、现代化等的论述是极为深刻的,对于比较的、历史的等研究方法的应用是极为精道的,对于这些我们后辈学人真的很难实现超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本文不想也无力对摩尔精深的思想进行全面的论述,只是选取几个引发了笔者深入思考的问题进行一点肤浅的解读。

一、制度惯性的力量

确切地说,《起源》一书是一本广阔的宏观史学论著,虽然书中有很多关于制度变迁、法律建构方面的论述,但是从方法论上来讲,这里似乎是摩尔的一点失误:在作史学推演的时候,恰恰在史学论述上显得不够;在强调历史重要性的同时,恰恰在很多地方忽视了历史的作用。

就历史而言,20世纪西方学界兴起的行为主义者普遍认为历史是无意义的。尤其针对当下的政策研究来说,历史研究和规范研究一样,提供的仅是事后的经验和教训,无法深刻地了解现实政治过程的运行情况和策略需求。而且传统政治学研究中的历史方法,相较之以“科学、精确”著称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来说,多是冗长的、繁琐的、描述性的史料堆砌,不仅缺乏对一般性理论的抽象和模型的建构,在理论的精确性和说服力上也逊色不少。因而历史作为一种包袱被丢弃了,并不处于他们的研究视域之中。摩尔则不然。在否定行为主义过于简化的“偏好――行为”解释逻辑和演绎模型之时,对历史作了审慎的处理。在行为主义泛滥之际,他致力于国别史的研究。无论是“资产阶级民主的革命起源”还是“亚洲迈向现代世界的三条道路”,摩尔皆以历史作为叙述的起点。

摩尔首先认为,一国历史本身制约着该国的现代化的路径和时间选择,因为“各种政治模式的历史前提是大相径庭的”[1]。对于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存在诸种路径,有一种错误的“决定论”倾向,这从清末现代化过程中对西方立宪制度的文化误读和发展中国家移植西方民主制度的失败中可以窥见一斑。在很多时候,我们在肯定异质文化中的某一制度的功效时,往往忽视了该制度得以实现其效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诸方面的前提和条件,仅仅抽象地关注制度功效与选择该制度之间的需求性关联而非逻辑上先于此的可能性关联。制度的变迁和移植都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还涉及到制度的再生问题,因为制度安排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开放的生存系统。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摩尔对待历史的态度和青木昌彦所言的“制度起源的意外耦合”[2]说法甚为一致。对于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不是某一因素就能决定的了,而是诸种因素并存、融合、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历史的结果并不总是有效度的,很多时候都会超越人们预期范围。

然而,我们从摩尔的文章中也还能读到,他有一种很强的“历史无效性”的倾向。传统的史学研究普遍认为,历史是理性的、进步的、有效率的。譬如,根据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推出了“历史是前进的、上升的”结论,基本上都还是一种“长时段、深层次、总体史”研究。有点类似于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的前后连贯的纲领,再作进一步的研究。然而,摩尔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历史无效性”,他在整个叙述的过程中,对于法西斯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较之西方民主道路在时间上的滞后性和曲折性充分透露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某一历史事件在时间选择上的延迟导致了那一时点上历史的无效,同时,也隐藏着对后来历史的或正或负的影响。

虽然摩尔的上述观点具有不连贯、不一致的地方是在不同的语境下阐释的,但我们也不难看出,他是在这两种倾向之间摇摆的,这种思想的摇摆有时候对于历史的理解有所助益,但作为历史观,这种摇摆的状态是不敢恭维的。笔者认为,历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它代表着一种文化的积淀,文化的恒久性决定了它的影响力是持久的,这也就是说,一种文化因为长久的存在,自然的就内化了,而是形成了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包括外在的一些规定,更包括在人们的思想、行动等之中体现出来的潜意识中的一种认同,这便是一种制度惯性。

二、权力结构决定论辨析

摩尔在文中提到了一个重要观点:在一个国家中,影响民主进程的重要因素不是经济发展水平,也不是文化因素,而是权力结构的变化。在他看来,经济的发展不能自然而然生成民主,可能走向以对外侵略和对内压迫为特征的法西斯道路。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可以再造文化。这个观点是有些石破天惊的,因为在传统理论中,影响一个国家民主进程的,有主张和经济发展挂钩,有主张文化素质决定的,但是却没有两者都否定的。

关于经济和民主的关系,我想起了另一位政治学大师,李普塞特。李普赛特的治学方法和摩尔相似,也是视野宏大,喜欢做国家之间的比较研究,他的代表作《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是一部以论述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为主旨的政治社会学的经典著作,这本书中,李普赛特着重论述了经济发展与民主之间的关系。书中,李普赛特先提到韦伯和熊彼特民主的定义:民主是一种政治系统中,系统为定期更换政府官员提供合乎宪法的机会,民主是一种选举的程序。那么,这种民主的存在需要一定的社会土壤,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的发展。李普塞特作出了一个理论上的假设:民主关系到经济发展的状况。一个国家越富裕,它准许民主的可能性就越多。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李普塞特以欧洲国家和英语系国家以及拉丁美洲国家作为对比的参照系展开了论述,最后得出了民主和经济发展之间并非正相关的结论。而在摩尔的书中的第一部分,他讲到,在英国和美国的早期,经济并不是很发达,但是,他们却建立起了议会民主制,民主制也真正的实现了广大人民的民主,这充分显示了在摩尔看来,经济发展和民主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从摩尔的书中,我们至少应该认识到,只有经济上的有效性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和巩固政权合法性和正当性,这就应该拓宽民众的政治参与渠道,建立顺畅的利益表达渠道,实现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暴力革命的反思

摩尔高度评价了暴力革命在西方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英国革命战胜了君主专制制度,使带有资产阶级思想的大地主腾出手来,在18、19世纪一举消灭了农民阶级。法国革命打破了尚未进入商品经济领域的土地贵族的权力,但在一定阶段上,又反过来开始要求新的强制力量,以约束和控制自己的劳动力,在这层意义上法国革命建立了另一条路线,开创了一个逐渐趋向民主的社会。美国内战消灭了种植园主的力量,这种理论量一度作为资本主义的一部分兴起,到这时却成为民主进一步发展的障碍。”[2]345-346摩尔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对民主制度建立的重要作用还可以通过德国、日本和印度的反面经验体现出来。在他看来,德国、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没有经过革命实现了现代化,但却由此形成了法西斯主义道路,它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远远超出暴力革命的代价;印度没有选择革命道路,也没有形成法西斯主义,但它在现代化道路上却始终步履蹒跚,徘徊不前,这可能是没有经历暴力革命所付出的代价。

1996年以来,摩尔的观点遭到了广泛的批评,关于暴力革命这一点是遭到的批评最激烈的。在以现代化为目标归依的模式下,暴力革命在摩尔的论域中确实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一点摩尔的论述也是非常充分的。然而问题也就在这里,无论我们的政治建构,还是学术研究,出发点到底应该是什么。首先,“现代化”作为目标模式就值得反思,更兼现代化是一个内涵极为宽阔的词,太多相反的价值也都可以统合到现代化之中;其次,就算在最狭义的意义上来使用现代化,现代化就是和很多价值冲突的,比如民主,比如自由等等。所以,从根本上说,摩尔犯的一个方法论上的错误,那就是在现代化这个价值之上还有更重要的价值,比如自由、健康、生命等等。所以,他哪怕在特定的意义上相信暴力革命的作用,那也很容易让人们产生误解,进而对他提出尖锐的批评。

一部好的作品,如果只是得到长久的称赞而得不到任何的批评,那么它并不是一部好作品,因为它没有给人们留有产生思想激荡的机会,那么它的影响也很难是持久的、长盛不衰的。幸运的是,摩尔这部《起源》在让人们惊叹的同时,留给了人们许许多多进一步思考的空间,让人们从之中不断地汲取营养。

参考文献:

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3-0090-04一、价值与诉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适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自觉和文化自觉。从国际环境看,虽然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未变,但伴随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其本质是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较量,也是国家之间软实力的比拼。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为如何坚持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从国内环境看,虽然国家总体局势运行平稳,但社会急遽转型面临诸多发展风险。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失范、文化断裂、诚信缺失、道德衰微、娱乐至死、冲突频仍,“劣币驱逐良币”,主流价值受到严重挤压。这为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的思想、引导社会思潮、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世情、国情、党情之变内在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成员之间达成思想共识,形成强大凝聚力。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强调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提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的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它的逻辑要求就是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并将其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转化为人民群众的价值自觉和行动。让群众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实质,当务之急是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学术界提出了重大责任担当。同时,中国的和平发展、软实力增强需要凝练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六大、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过比较集中的论述,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路。但是中央还未提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需要凝练和深化。

二、体系与观念

价值体系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各种价值观念的总和,而处于统领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和支配作用的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或者说,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评价的根本看法与态度。价值观可分为一般价值观(或非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般价值观是指不居于主导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则是指居于主导地位并起统摄和决定作用的价值观。有的观点认为,核心价值观是由一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基础决定、以一种社会制度维系,并普遍遵守的基本价值理念,具有与其他文化相区别的本质属性。有的观点认为,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中心、主导、支配地位,其“核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处于中心地位;一是具有主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体现社会主义根本价值导向的主导价值观念。

进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如何。

张峰认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有四种观点:第一,不同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系,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社会主义有很多价值,其中最基本、恒定的价值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二,等同论。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等于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观点实质是把价值等同于价值观,把核心价值体系等同于核心价值观。第三,包容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围大,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区别联系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最高抽象。韩震认为,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框架与实质、结构与要素、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着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追求、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规范。

大多数学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中理解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不同的称谓和理解。有的认为,从学术研究角度看,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表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好。一种界定是:所谓价值理念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念中的理性化和理想化的内容,是一定主体的各种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而核心价值理念则可看作是价值理念的核心部分。它往往也是最高的价值理想、最重要的价值追求,而且能够统摄其他各种价值理念、能够调节它们彼此间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矛盾或冲突。另一种界定是:所谓核心价值理念,是在一个文化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或支配地位的观念,是标志一个文化价值观念体系性质的观念。价值理念有个人价值理念和国家或民族价值理念之分。作为国家或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理想化”和“理性化”的统一。学界所讨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核心价值理念)不是指个人核心价值观,而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概括,无论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并无实质区别。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大体现。

有的是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称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内核、核心、实质、精要、核心精神等。关于“凝练”之说也有细微差别,有的称“凝炼”,有的称“提炼”或“提练”,有的称之为“概括”或“总结”等。

三、方法与原则

(一)关于凝练的方法

韩庆祥提出了关于凝练的五条科学方法:一是定位要准确;二是覆盖面要广;三是内在逻辑要清晰;四是基本原则要遵守;五是凝练要达雅。

周玉清、王少安提出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有两个向度:其一,由简到繁。就是在现有认知水平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更加完整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使其理论内涵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际,更加彰显理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第一,遵循科学研究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第二,对所涉相关概念做学理分析和界定,梳理概念之间的纵横关系,发现和解决概念之间的逻辑矛盾;第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延伸到社会主义亚文化领域。其二,由繁到简。就是在完整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把多方面、多层次理论规定性的价值观理论系统,简化为最能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语言精练通俗、朗朗上口、易懂易记的若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语。

程恩富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思路有四:一是其内涵要与现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相衔接;二是要体现“世情为鉴、国情为据,马学(马克思主义学说)为体、西学(西方学说)为用、国学(中国古近代学说)为根,综合创新”的科学精神;三是简洁性与完整性相结合,体现唯物辩证法;四是凝练词的排列要有一定逻辑性。

张剑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体对重大问题的价值共识;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杨明认为,凝练核心价值观:一要着眼于国家的“安邦定国”,二要着眼于公民的“安身立命”。首先要厘清“谁的价值观”,可以从国家主导价值观和公民共同价值观两个层面界定。

(二)关于凝练的原则

张峰认为,其凝练原则包括:一是既要符合价值观的规范,又要侧重思想道德的要求;二是既要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还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三是既要有传统根基,又要体现现代特点。

孙伟平认为,凝练的基本原则是:首先,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次,在提炼过程中,既要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也要虚心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再次,在实践中“以我为主”,自主选择、消化、改造和创新;最后,坚持以“立”为本,以“向前看”为取向,以建设性的态度进行提炼。

张翔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是包含理论、思想、道德、行为等在内的一系列既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又表达历史文化传承,还要包括时代的价值概括。这是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和实践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韩震认为,我们应该遵照下述原则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核心价值观念必须是真正目标性、理念性的价值理念;必须是具有一定超越性或精神层面性的理念;必须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和具有世界意义的理念;必须是基本的、持久的价值理念。

黄蓉生、孙楚航认为:一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逻辑与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统一的准则。二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借鉴外国价值观和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第一,坚持洋为中用;第二,坚持古为今用。三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基础上的大众化风格: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民族性;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时代性;再次,努力实现根植于民族性和时代性沃土之上的大众化。

张剑认为,凝练应遵循以下原则: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基本思想;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突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要反映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要最大限度地表达社会共识;要便于传播和记忆。

石云霞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坚持四条原则,即先进性、人民性、根本性和实践性。还有的观点认为,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成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意味着:首先,这种观念具有统摄性;其次,这种观念要为全社会所认同;再次,这种观念要具有理想性;最后,这种观念反映特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此外,有学者探讨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点等方面。

由上可以看出,凝练方法与原则的区分具有相对性,本质上二者一致。

四、观点与争鸣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标,确立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明确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成为学术界思考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前提与理论资源。

韩震把“民主、公正、和谐、进取”概括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整体。这个核心价值观:首先,它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其次,它集中体现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中。

程恩富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可以细化为“自由集体观、民主集中观、文明进步观、和谐仁信观、富强和平观”,并可进一步浓缩为“自由、民主、文明、和谐、富强”五个词。

马俊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不是某个人、某个阶层、某个政党的价值理念,而是整个中国社会的价值理念,它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它的主体是当代中国人民,因此这个核心价值理念是“富裕、民主、公正、和谐”。

阿斯哈尔·吐尔逊认为,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可以凝练成十六个字,即“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简言之就是“四个一”:一个核心、一个基石、一个本质、一个保障。

周玉清等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要可以概括为:“实事求是、和谐富裕、崇尚真理、品德高尚”十六个字,它辐射到马克思主义一般价值理论、社会主义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人生价值观这四个方面。

孙伟平认为,“人本、公正、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石云霞认为,“人本、民主、公正、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舸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概括为“民主、公平、和谐、进取”。

韩庆祥提出了三种凝练方案:第一,围绕“人在活动中发生的基本关系”来选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表述为“共处共存、共爱共享、共生共进、共创共富、共信共和”。第二,围绕“人的活动的完整结构”来选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表述为“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第三,围绕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根本特征和时代要求”来选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表述为“以人为本、自由平等、公正仁和”。

李建华、董海军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中概括出十二个关键词,即“和谐、富强、平等、发展、民主、文化、自由、仁爱、互动、人本、正义、共享”。经调查,认同度最高的是“发展”、“富强”、“和谐”、“仁爱”。由此,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结为“发展、富强、和谐、仁爱”。

与上述凝练相类似的观点还有“富强、民主、和谐”、“人本、公正、民主、和谐”、“共同富裕、公正民主、科学文明、人本和谐”、“劳动优先、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平等、公正、互助”、“公信仁和”等。上面的认知与表述基本一致,大同小异。

张碧涌认为,一些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基本上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延举例,不过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谐、文明、发展、创新”等词语的不同排列组合,按照这种思路很难在社会上达成共识。为此有必要开辟新思路,从内涵上挖掘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在于“道德”和“幸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俗表达就是“德行天下,福满人间”。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亦即人民的幸福;第二,民族精神基于优秀传统道德,时代精神指向人民的幸福;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也是人民的幸福;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质上是当代中国的道德观。其中“德”和“福”是核心,“行”和“满”是状态,“天下”和“人间”是范围。

江畅认为,社会价值体系作为追求什么价值和怎样追求价值根据的内在系统,由目的、手段、规则和控制四个子系统构成,这四个子系统的基本原则构成了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是“幸福”,幸福是人的终极目标:首先,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人的本性;其次,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人的整体需要;再次,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人不断拓展和深化需要的必然趋势;最后,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社会的使命。

张翔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一个词来高度概括就是“和”的理念。“和”理念从共和、和谐、和平中升华提炼,体现出“民主、自由,科学、大爱,自强、包容”的价值取向。

贺茂之认为,把诸如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文明和谐,发展、进步、平等、改革、创新、文明、富强、和平、诚信、友爱、团结等归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各有其道理,但却难以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内容,只有“崇高”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崇高”包括崇高目标、崇高理想、崇高道德三个方面。

五、未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