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健康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2:40

教师健康管理制度篇1

为了更有效地落实国家教育部的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对校内外体制及其对策进行了认真的实验研究,并且在学校内部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一套适合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制,促进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了教育教学和科研质量。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中国教育要求实施素质教育而摒弃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特点。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发展,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维护人的尊严。

人的素质是由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的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人的发展倾向,是人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人的素质结构复杂且多层次。心理素质是基础是核心。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因,可以制约和促进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还可以制约和促进其他素质的作用发挥。可以说心理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

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目标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和中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自身的本质和功能所需要;是社会,教育发展的趋势所需要;是我国教育方针所需要;是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所需要。综上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是整个教育体制的微观系统。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既受到国家教育事业和教育理念的掌控,也受地方区域性教育体制的制约,还受到外部社会各种思想和潮流的影响。一个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对学校如何发展;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达成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使学生健康成长;如何使教师有事业成就感,甘愿献身于教育事业等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科学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是学校一切工作成功的保证。

从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最初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由于没有必要的体制保障,致使很多工作难以开展。所做工作既不科学规范,也没有什么效果,没有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往往半途而废。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尤为偏激。甚至个别学校领导也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用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些学者的理想化的行为,还要占用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挤用了文化课的课时,实为有害无益,因而抵制。健全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可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可以保证教育效果,做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三、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

1.高考制度及其评价体制

“应试教育”屡禁不止,在全国范围内仍有很大的市场。影响着素质教育不能真正落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考制度。高考指挥棒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学校重视高考是无可厚非的。因为高考成绩关乎学生的人生前程,决定着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校内外的人们对高考成绩的重视程度超乎寻常。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凡是高考不考的科目都可以忽略或放弃。由于社会这种思想理念,导致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教师及家长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不够。很多时候对危害学生健康的行为和做法置若罔闻。这样心理健康教育也被一些学校列为放弃的内容。

目前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改革高考招生制度,试图改变一考定终身、忽视全面素质要求的高考弊端。但是这些局部的做法仍然未能从根本上撼动高考成绩决定学生的一切和学校的优劣的做法。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仍然以高考成绩的好坏、上线率和录取率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内部、学生家长及社会也以高考成绩为指标衡量学校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惟分数的评价体制下,有的学校为了应付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摆设,虽说有之,实则无之。个别教育主管部门也是视而不见,装聋作哑,听之任之。这样严重地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辅导人员的培训及管理

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辅导人员严重不足,专业素质相对较低。各类学校条件不同,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同,人员配置和业务水平差距很大。大城市的重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很好,人员配备和业务水平较强。中小城市的学校很多只能依附于德育之中,并以德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说教式的辅导,效果很差。许多学校没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没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只是由班主任兼任心理辅导员。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学校就很少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也难受重视。全国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管理体制未健全,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铺开,快速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缺失。目前还没有一套适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导致教师水平相差很大,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悬殊。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由其他学科转行而来。这些人员有热爱心理健康教育的,会全力以赴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辅导水平;也有些是出于无奈或迫不得已的,他们不能自觉自主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辅导水平,不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负面影响很大,应该从心理教师队伍中剔除出去。没有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很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制度缺失。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督导制度没有建立。督导制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专业素质进行督促指导的制度。包括心理辅导员上岗前和上岗后的培养培训。通过专家的督导,可大大提高心理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辅导水平,保证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地提高。另一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这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可以帮助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个全面的认识和全面的评价。他们可以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出问题,提出解决方略。发现成绩和特色则予以肯定,激励学校发扬提高。同时还可以沟通各学校的教育信息,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目前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工作还没有开展。这样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督促和指导,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茫然无措,难以长足进步。

3.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岗位职称设置

到目前为止,新的高中教学计划中还没有心理健康课的课时安排。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校只能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时。然而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这样影响着学校教职工以及学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质量。

现今社会,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升直接关系着教师的切身利益,影响着教师的工资待遇。现在大多数省市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没有设立职称评定专门系列。这些教师在职称上处于尴尬的地位,只好依附于其他专业系列。由于教学和研究方向不一致,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升存在许多人为的障碍,严重地打击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种不完善的岗位、职称评定体制,严重干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4.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制

教育主管部门虽然按照国家教育部的精神对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安排。有时也作为检查的一项内容,但是很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经常相互推诿,敷衍应付。既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细则和具体要求,也没有有效的检查和评估。教育主管部门往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很不明朗,开展落实好的不予肯定推广,没有开展的也不予以批评指正,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没有人员编制,也没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人员的职务职责。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职责和归属不明确,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人问津或是人浮于事,敷衍塞责。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体的教育教研工作,需要办公用品、图书资料、培训交流、器材器械等,还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和团体辅导室等场所。这些建设都需要经费,以一般学校的经济实力是很难满足要求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现在是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这项专门经费。学校由于认识和经费紧张的原因,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的构建

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合理的机构、明确的目标、科学的理念和有效的策略可以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根据我们的研究分析,学校应该成立相应的教育管理机构。这样会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我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校长直接领导,担任心理教研室主任。这样建立起了以校长为首的多方人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学校形成了一个由心理教师、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心理教研室负责研究、指导和统筹安排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工作包括:(1)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2)开展团体辅导和心理训练。(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4)进行心理调查,掌握师生心理动态。(5)开拓心理理论的研究和课题的实验研究。(6)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心理素质。(7)建设学校心理环境。(8)指导教师和家长的心理教育方法。指导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9)培训师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10)开展心理咨询和个别辅导工作。心理教研室全面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训练和心理培训等工作。心理教研室通过心理测量以及心理调查,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心理教研室负责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确定年度教育目标,选择实施策略,安排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工作。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存在的心理发展问题,有的放矢,及时准确地进行指导。心理教研室还负责安排教师的进修,指导教师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心理教研室由专业、专职教师担任相应的教育教研工作。心理教研室担负着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担当了多个部级、省级的教育科研课题。同时指导教师参与实施教育科研工作。

我校在初中和高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由专职教师担任,课时进入课表,按时按课表上课,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初一年级每周一课时,初二年级由政治教师兼授,初三、初四年级采取团体辅导。初中选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的教材。高中一年级每两周一课时,高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定期辅导。高三年级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高中选用开明出版社心育中心所编教材。心理课主要内容是: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辅导,情绪辅导,生活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辅导和职业辅导等。教学方法采取知识讲座,小组讨论,集体讨论,心理训练等多种形式。心理课受到了师生及家长的欢迎。

我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1)团体辅导:有各类讲座、报告、板报、展览等形式。还有小组辅导等活动。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颇受欢迎。(2)个别辅导: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调适学生心理矛盾,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几年来没有学生的重大心理疾病和恶性事件发生。学校还设立心理热线、心理信箱等,迅速快捷有效地排解了师生的心理障碍。

班主任确定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成员。由于他们与学生紧密接触,全面了解,更容易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把握学生的心态,使教育及时准确。另一方面对他们进行心理学知识普及和培训,学习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班主任负责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并指导学生家长的心育工作,了解学生及家长的心理动态,及时反馈给学校心理教研室。学校还要求全体教师学习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防止发生违背教育规律,阻碍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这样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更趋人性化,科学化,从而达成随教育之风,润学生心灵,潜移默化,无形达心的教育效果。

我校建立起了以校长直接领导,学校各处室协调管理,心理教研室全面负责,班主任具体实施,每一位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学校制定了每个组织成员的职责,并且规范管理,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实施。经过几年的实践和考量,我们认为这种体制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科研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应机构的建立,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五、消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的对策

教师健康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卫生与健康;合理观念;教学目标;卫生环境

当前校园要严格依据卫生部门提出的卫生与健康观念,将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有效落实,并且,卫生部门要善于结合具体情况,做好全面细致的卫生检查工作,严格抓好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营造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确保学生拥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在校园中,领导要意识到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价值,严格按照合理方法进行改进,做好卫生环境工作,严抓学生卫生与健康工作。

实施校园卫生与健康教育的工作价值食品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在校园卫生与健康管理工作之中,需要将食品安全内容引入到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中,借助课堂教学工作以及课外宣传等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合理化食品安全教育工作,构建食物中毒应对机制和报告制度,还要建立突发事件预警和通报机制,定期检查,积极引导地方政府和学校严抓食品安全工作,做好食品安全防范工作。还需要对当地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结合具体情况编制符合的管理对策。还要为贫困偏远地区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如食物安全手册以及挂图,积极组织人们开展食品安全健康活动,在校园内部举办各种安全活动,开展有奖比赛竞答积极宣传安全知识,增强师生安全意识。通过各项活动的进行,使得校园安全管理机制更加规范和明确,各个院校可以按照具体需求严格进行,提升了我国校园卫生与健康效果。

监督指导检查力度增强:在校园内不断宣传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安全管理检查机制,有效控制和管理学校可能发生的传染病以及食品安全风险,能够强化校园监导检查力度。在实际工作期间,管理人员要将食品安全工作引入到安全检查和卫生检查中。并且能够依据国务院安全部门的文件,合理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工作,避免校园内产生卫生问题和降低传染病发生率。

卫生与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教师意识缺失:当前很多学校内教师对于卫生与健康教育认识不足,教学观念仍旧停留在传统时期,对于卫生与健康教育重视力度不足,普及不够全面,使得学校内学生根本意识不到注意卫生和健康。并且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卫生与健康教育课程,但是教师采取的方法过于陈旧和刻板,使得学生兴趣不足,对于卫生与健康教育理解不到位,进而使得教育效果不佳。

卫生与健康教育内容深度不足:众多教师在教育期间往往看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阅读,并未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和研究,最终导致卫生与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深度不足,整体指导力度不足。需要结合时代需求,大胆创新,强化学习,结合实践展开研究,举行活动,从而不断提升卫生与健康教育效果。

开展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的方法明确教育目标,确立合理观念:卫生部门要求抓好校园卫生健康工作,教师需要在内心深处确立好大局观念,教师是学生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和负责人,所以在教育期间,教师需要明确站位,分析清楚自身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教育目标,进而可以在实际教学期中做好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在某些学校由于学习进程比较紧张,学生学习时间相对较紧张等,导致学校并未开展卫生与健康教育课程,最终导致很多学生和教师没有卫生与健康教育意识和理念。因此卫生部门要严格要求学校开展相关课程,对教师进行卫生与健康教育培训工作,使得教师意识到卫生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保证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比如卫生部门可以在地区召开卫生与健康研讨会,在整个工作期间确立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和管理,将健康为先作为首要任务,做好学校内卫生与健康教育培训工作,为学校配置一定教学资源和设备,开展相关课程,确保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完善教育政策,形成完整体系:卫生部门要求学校开展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时,学校自身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工作人员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制度,融入教学工作各项方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管理,有效梳理卫生与健康教育体系,保证机制体系的完整性和实效性。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在校园内部构建健康管理机制,以卫生条例作为基础,将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做好研究方向确立工作,完善校园卫生设施。并且可以设立校园内教师为主要负责人,及时向学生进行校园卫生健康教育工作,一旦在实际教学期间遇到问题,需要及时上报,做好预案处理工作,有效维护师生身心健康乃至卫生安全。

发挥引导作用,推动健康教育发展:教师作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的主要负责人,要严格执行卫生部门下发的各文件和命令,在教育期间能够有效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时刻高度重视卫生,健康教育以身作则,为学生带来示范作用,从而强化学生卫生管理[1]。在教育之中,教师一定要确保自身仪表整洁,经常对学生个人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相应规则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在院校内推出中学生日常行为守则相关条例,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对各项卫生问题进行细致规定,例如学生在校期间不得烫染头发,长度不能超过多少厘米,校服时刻保持干净整洁,手指甲长度不能超过1cm,不能染指甲等一系列卫生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卫生部门严格要求教师确立卫生与健康教育目标,树立新时代卫生健康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能够有效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防控好常见病、传染病:卫生部门要时刻谨记引导学校教师做好常见病与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学校多属于人群密集区,而学生身体正处于发展时期,对各种传染病和感染病的抵抗能力低,特别是中小学学生更是如此[2]。因此,卫生部门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强化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卫生、安全、预防工作的价值。在卫生部门的号召下,各学校应强化对学生进行详细体检工作,体检内容具体包括学生的身高、体重、近视程度,是否患有沙眼、色盲,口鼻、肝脏等是否存在问题?通过检查,学校能够有效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结合体检情况确定学生身体是否健康。一旦在体检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问题,要及时通知家长,要求家长带领学生去医院接受治疗。通过体检,能够确保学生真实体会到疾病距离自己非常近,从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卫生健康教育工作[3]。

强化宣传,推动发展:宣传工作的有效落实能够推动卫生与健康教育发展,也是进行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最主要的手段。当前,我国很多学校并未意识到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价值,所以学生与教师对于此方面工作重视程度不高。面对此种情况,卫生部门要与教育部门有效结合起来,对学校的工作人员进行卫生与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确保师生能够正视此项教育工作的价值。例如,学校可以举行卫生知识普及的宣传活动,使得师生能够走进卫生与健康教育知识世界中,也可以开展“蓝色盾牌”“红色先锋”活动,以互动形式强化学生对手足口病、水痘、流感等各项疾病的知识了解情况[4]。并且,卫生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还要积极向学校的教师推广相关公众号,要求教师们可以在公众号内了解一些相关防病卫生知识。相信通过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组织的宣传活动,能够帮助学校工作人员有效掌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引领,帮助教师与学校及时掌握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与家长取得联系,引导家长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相信在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将会有效落实,并带来一定成效。

以学生为主,开展健康教育:开展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属于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卫生工作的主体应以学生为主,开展健康教育[5]。2008年颁布的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健康教育要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健康意识以及公共卫生意识,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必备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而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存在可能影响健康的各种危险因素,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纲要中还明确提出,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将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在教育期间高度重视时效性和实用性。通过这样的教育不断强化学生健康知识的掌握,实现健康教育的提升,从而形成健康意识,保证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6]。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含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的合理预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保健教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不同领域,并且教师要意识到,结合学生生长发育情况,将不同内容合理分配到低、中、高年级,从而可以有效完成学校健康教育预期制定的整体目标。

以健康为理论,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由于当前健康教育只注重信息传播和行为的干预,一旦缺乏健康教育所需的环境支撑体系,那么整个健康教育的效果远达不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所以,学校在开展卫生与健康教育时,一定要将健康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以健康教育为主开展各项活动,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年的努力,健康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要想将内容真正转为学生的意识和技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中,一旦缺少教育行政部门、卫生部门、学校、全体师生、社区和家长的参与,将无法有效落实健康教育目标。所以,学校卫生工作要注重以健康促进理论为主导,强化教育支持环境氛围的营造,才能够有效确保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得以落实,各项目标任务有效实现[7]。

把健康管理作为卫生工作重点:学校卫生工作开展的主要任务具体展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是学生的健康教育任务,第二是学生的健康保障任务。教育任务应以健康教育为主,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而保障任务需要强化健康管理,因为只有健康管理,才能够有效确保任务的完成,而现在很多学校在进行卫生与健康教育时,重视健康教育任务,轻视保障任务,缺少对学生存在健康问题行为的分析以及健康风险识别和干预管理不佳,最终使得学生健康得不到保障[8]。新时期学校卫生工作的实施要结合时代需求,将健康教育作为主体,推动卫生与健康教育的发展,强化对学生的健康管理工作,将重点落实在管理上,也就是对学生健康问题进行合理分析,有效检测和评估学生健康风险,开展针对性活动,改善群体健康问题,从而有效降低健康风险,确保学校学生健康水平得以提升。

结语总而言之,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的开展,一定要严格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实施,将健康教育作为主体内容,通过健康理论作为主要指导思想和内容,通过健康管理工作有效解决健康问题,制定健康风险防控工作。结合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教育活动,保证学生具有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有效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师生高度重视学生健康情况,因此,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要积极参与到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管理工作中,引导学校全体师生和家长高度重视学生健康问题,将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每年定期为学生举行体检活动,在体检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健康问题,要立即联系家长,要求家长带学生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学校成为常见病和传染病传播的主要场所。相信在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学校、师生、家长以及社区的共同参与下,学生的健康意识会不断增强,健康水平能够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樊泽民,刘立京,杨海君.扎实推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创新发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4):485-489.

[2]刘念.探讨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对预防各类传染疾病发生的影响[J].健康必读,2019(6):136-137.

[3]卓玛才让.探讨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对预防各类传染疾病发生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8(20):87. 

[4]刘志业.中小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 

[5]陈粤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现况和对策[J].大家健康旬刊,2018,12(4):276-277. 

[6]周开智.如何加强学校卫生机构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 

教师健康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现状;调研

一、问题提出

为进一步做好克拉玛依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了解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为自治区统筹规划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而作本调研。克拉玛依市教育局于2016年10月16日至10月25日对全市47所中小学(中学18所,小学29所)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工作。

克拉玛依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已有近20年的时间。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已达到87%的中学配备了1-2名专职心理教师,100%的中小学配备了兼职心理教师。通过组织区内外的培训,目前获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教师有203人。其中二级心理咨询师38人,三级心理咨询师165人。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多为校编,少数学校使用北师大及其它版本教材。课程开设情况中学开课情况好于小学,初中开课情况好于高中。2014年以后随克拉玛依新一中模式的推广,近一半转型学校(4-5所)改为选修课或讲座。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指标要求,我市所有中小学均建有心理健康辅导室。中学使用情况良好,小学使用情况一般。克拉玛依市教育局领导高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12年市教育局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设一名心理健康专业高级教师职称人员专项负责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局领导市教育工会主席专项抓心理健康工作。这些举措使得克拉玛依市中小学在心理专兼职教师的业务培训,心理咨询师的培养,组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基层教师、学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大幅度提高。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的工作[1],市教育局工作要求是思政科,教师培训是市教育工会和继续教育中心、心理专项督导是督导室,日常具体工作是由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多头管理,实际各部门都只负责这项工作的一个方面,且大家都各做各的,没有信息互通和联席制度,没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联动机制。大大削弱了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基层心理健康工作如果出现问题,各部门可能就都没注意到因此没管或想管管不了。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自治区建设平安新疆,实现新疆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及克拉玛依打造平安、高品质城市和校园、克拉玛依能否再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能否提高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幸福感,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开展的。即我市各区、直属单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设置、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情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和教材编写使用情况、心理健康辅导室建设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活动开展情况等。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设置

2013年市教育局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中小学心理健康部对全市47所中小学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提出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建议。市教育局中小学心理健康部每学年、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2016年市教育局将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纳入十三五教育规划。目前各中学基本成立以校长或书记为组长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或咨询中心。克拉玛依区各小学成立了以德育主任为组长,以心理教师、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和部分科任教师为工作小组的机构设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设置,为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保障,搭建了平台。

(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情况

2015年市教育局联合新疆教育学院、克拉玛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培训民汉心理咨询师共158名,获证书者124名。考试通过率达78.5%。目前各中小学参加区内外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总人数达到587人。

我市各中学大多数配备有1-2名专职心理教师,各小学配备1名兼职心理教师,学校还配备若干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具体情况如下图表:

从上图表中可以看出:我市心理咨师队伍近年来获得长足发展,培训总人数的绝对值创近年最高。获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者,中学优于小学,三级证书获得者优于二级证书获得者;小学心理辅导员比例高于中学,小学心理辅导员多取得资格证书,中学心理辅导员多无证书,只是口头称号而已;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人数及其匮乏,中学专职教师占总培训人数的2.21%,小学为0.85%,中学情况稍好于小学;小学兼职心理教师优于中学,但多数中小学兼职教师身负多职,实际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精力和时间屈指可数,工作一忙,事情一多,心理工作可能就不了了之了,导致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从取证情况来看,我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已经具有较专业的资格。

(三)心理课程开设及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使用情况

我市中学共18所,其中完中9所,初中6所,高中2所,九年一贯制1所。有初中部的学校16所,开课学校有14所,未开课学校2所;有高中部的学校11所,开课学校4所,未开课学校7所。初中部学校开课情况好于高中部学校。8所学校使用校编教材,1所学校使用地区编教材,其余为北师大、华师大、人教版、乌鲁木齐地方课程各1所学校。开课年级1-3个年级不等。

我市小学共29所。开课学校有18所,未开课学校11所,白碱滩区4所均开课,准东中心2所小学利用每周班会、主题教育、报告、讲座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情况比较好。13所学校有校编教材,2所学校使用北师大版、3所学校使用大百科全书版,1所学校使用开明出版社版本等。开课年级1-6个年级不等。

中学校编教材质量高于小学校编教材质量。

(四)心理健康辅导室建设情况

所有的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健康辅导室,中学各功能室发展快,功能室种类较多,使用率高,但校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有些中学只有一个简陋的咨询室。中小学各类功能室总计126个。具体情况如下表: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中学的功能室多于小学;中小学各功能室中接待室、个体心理辅导室、沙盘游戏室占比例较高;中学团体心理辅导室、心理测评室明显优于小学。

(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活动开展情况

1.管理工作实现三级网络制度

2012年以来,我市教育局创造性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形成以市教育局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部为核心,各区教育局、直属单位为二级单位,各区中小学为三级单位的市、区(直属)、校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市教育局中小学心理健康部负责国家和自治区文件的上传下达,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具体落实。

2.以培训为抓手,以教研为突破口

近三年,市教育局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对专兼职心理教师进行专业培训6次,对各学科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师取证培训4次,对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和广大教师开展eap员工帮助计划培训12次。定期组织每月1-2次的中学专兼职心理教师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北师大心理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素养,许多专业教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进步很快。2013年举办了克拉玛依市“首届心理健康教坛新秀大赛”。1名教师获市级教坛新秀称号,1名教师获教学比赛一等奖。2016年又成功举办克拉玛依市“首届心理健康教学能手大赛”。1名教师获市级教学能手称号,1名教师获优质课一等奖荣誉。

3.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

市教育局组织沙盘游戏治疗师成长系列沙盘制作活动,面向广大中小学师生的“5.25硬笔书法比赛”及“5.25心理健康教育征文比赛”活动,中高考期间组织中小学专兼职心理教师开展中高考心理辅导巡讲活动,每学年开学初及结束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集中宣讲活动,组织全市中小学心理教师、生物教师、校医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举办每两年一届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术年会,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提升了广大中小学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极大提高了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4.重视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横向服务

全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以服务学生为主体,兼顾教师心理健康。通过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通过学科渗透及讲座、活动体验服务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包括专兼职心理教师、取得资格证的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员、参加资格证培训但尚未取证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等。我市南湖中学还成立了中学生健康人格讲师团,充分服务于校园师生。各学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讲座、办心理小报和板报、心理健康班会、心理情境剧比赛、心理漫画赛、沙盘游戏、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师生的心理健康理念。

5.重视家校、社区合作,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市教育局还通过举办家长学校课堂,走进社区巡讲,与社会办学机构协作,与市文化馆、市卫计局、市妇联联合开展社区居民、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收到良好效果。

三、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我市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一些困难亟待解决。

(一)问题:没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联动机制,心理健康工作指导与督导脱节。

1.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培训完成后,部分中小学校没有把培训教师的作用发挥出来。培训完了心理工作就完成了。学校整体心理健康教育的面貌与前相比,没有改观。

2.由于年度预算资金缺乏或不到位,且没有专项资金,多数中小学校配备的心理咨询室不达标。

3.由于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岗位编制问题,各中小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没有享受与班主任同等待遇(班主任津贴),在时间上得不到保证、激励机制跟不上,导致专兼职心理教师没有积极性、工作效率低下。

4.多数中小学校缺乏校园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学校出现的严重心理问题以及问题导致的严重后果,没有引起学校领导层高度重视,一旦出现问题,草草了之。缺乏责任追查制度和意识。

5.学校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对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不清楚,对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规范、岗位职责不清晰,学校管理缺乏明确的要求和长远规划。

6.自治区德育达标校评比、自治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验收,督导与心理专业人员没有同时参与。

7.高水平的心理教育专业人才的匮乏是制约我市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瓶颈。学校心理咨询室等各功能室建成后,如何使用,使其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的专业培训。个别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人数偏少,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建议: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效、联动机制。

1.政府支持建立地州、市、h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组建市、区、校三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本区域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

2.充分利用内地各省市援疆机遇,争取援疆省份对口支持各地州、市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心理健康专业角度加强工作指导与帮助。尽可能多的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培训、观摩和交流机会,加速新疆本土心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3.各地州、市县通过创建部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规范各地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专业、科学、精准、高效的方向发展。

4.随克拉玛依中小学教育转型后,全员心育的工作思路需要进一步强化与落实。

5.注重广大教师、家长心理知识的培训与普及。

教师健康管理制度篇4

自从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开展以来,在市卫生局、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我校进一步确立了“健康第一”的办学思想,紧紧围绕“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标准,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工作,更新观念,统一认识,知难而上,认真贯彻《临夏市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实施方案》和《健康促进学校评价参考标准》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突破口,以各项规章制度为保障,以加强检查评比为动力,勇于开拓,务实进取。现将学校的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健康人才作为学校的第一追求目标。

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必须首先从提高思想认识做起。学校领导班子的各项决策都在“健康第一”的理念下进行,从运动面积的确定、活动场所的设置、健身运动器材的配备、营养餐室的管理、饮水卫生到学生在校时间、作息时间的规定、课程的设置、活动课程的比例、安排、健康知识技能的培训、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等,做到以师生的健康为本,把培养健康人才作为学校的第一追求目标,让校园充满着浓厚的健康文化氛围,“健康第一”的理念扎根心中。

二、制定健康促进学校建设规划,推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贯彻实施。

1.为了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有序、全面地推进,学校成立了“健康促进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和“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实施小组”。制订健康促进学校建设规划,研究具体措施、明确人员职责、健全规章制度、检查实施情况等工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做到健康促进工作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做,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2.在学校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规划和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学期工作计划中对“健康教育”都有明确的表述或具体的工作安排,学校以创建和谐校园和健康校园等作为校园建设及学校其他工作的目标指向。

3.充分利用例会、班会和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健康促进学校评价参考标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文件,力求全体师生对“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耳熟能详;制定并完善了《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学生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加大检查制度落实的力度,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以及“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的评比之中。

三、提高思想认识,承担对学生健康的责任。每一位教职员工无论从事管理工作、教学工作还是服务工作,都能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内,因地制宜地参与创建工作。

1.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按每双周1课时的标准,将健康教育排入课表。

2.开设健康知识讲座和健康教育专题活动。

3.加强学科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导处规定每一位任课教师不管担任哪一门学科的教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上必须有健康教育的内容,并且在教案上有所体现,特别是科学学科的教案。

四.细化学校物质管理,全面优化校园。  

学校现有的设备条件,给师生创设了一个优美、整洁、高雅的物质环境,教室、图书室、办公室、营养餐室、校门、操场等布局合理、赏心悦目;学校局域网的建设为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创设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1.力争硬件设施达标。教室人均面积、采光照明、厕所蹲位、卫生安全等符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要求。

2.重视发挥学生在校园保洁中的主体作用。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少先大队部组织了环境卫生、安全监督员,自觉担负起检查卫生、检查纪律、维护校内安全的责任,进一步动员全校学生不乱丢果皮、纸屑,人人做好个人卫生,人人参与清洁卫生。

五、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

1.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等现象。学校坚决把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作为一项教师职业“高压线”;对家长及学生反映的教师违规违纪现象,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2.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采取了分层作业,做好培优补差。开展“对口帮教”、“感受关怀、学会感恩”等活动。

六、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卫生服务,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解决学生中的主要健康问题。

1.落实学生体检和教师体检制度。定期为教师和学生进行体检,全体师生的常规体检一年一次,健全了师生健康档案。

2.重视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在常见病多发季节,学校及时通过班级微信群向学生及家长介绍一些常见病的预防方法。我校成立预防传染病领导小组,认真做好公共场所卫生、消毒预防工作,利用宣传栏、板报、广播等对师生进行预防常识的宣传,提高师生预防意识。

3.切实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心理健康课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

七、促进学生和教师健康相关知识,提高学生个人保健技能。

1.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宣传栏、手抄报、黑板报等,宣传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意义。

2.开设专题讲座。外聘健康专家定期为学生开设健康技能专题讲座,现场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正确的用眼卫生和急救方法等。

3.加强体育锻炼。学校重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按常规上好每两周一节健康教育课,坚持每班每周上三节体育课,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要有课外活动课,坚持学生在校每天做一次眼保健操和广播操。

4.规范师生各种安全行为。组织全校师生接受安全、法制、消防等教育,播放“传染病”的宣传碟片等。

八、学校与所在社区建立持久的健康互动关系

学校注重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与社区、家庭的健康信息交流与沟通,形成共建、共管、共育的社会大环境。

1.学校与社区。学校积极争取公安、城管、社区等单位的支持,积极维护学校周围环境不受污染。学校还不定期的安排学生到社区去参加劳动和卫生教育,受到家长的认可。

教师健康管理制度篇5

关于学校创卫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我校在学校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为我县创建卫生城市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现将我校20**学年度学校创卫工作作一总结。

  一、领导重视,制度落实

  我校一年来始终把卫生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校长、书记身体力行,亲自组织召开学校“创卫”工作会议,布置安排学校的“创卫”工作,并积极带头参加学校的各项卫生活动。为了更好地实施《学校卫生条例》,结合我市“创卫”工作的实际需要,学校先后成立了“学校爱国卫生领导小组”、“学校创建卫生城市领导小组”,校长总负责,另外有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人,保健老师,卫生监督员组成的组织,使我校的卫生工作进一步规范;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除四害防治方案、常见病防治方案;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等制度和方案。学校卫生工作还有章可行,有章必行的奖惩管理制度。同时领导重视人文管理,遇到个别工作没有做到位的教师,领导能主动做好个别教师的思想工作。教师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工作起来更主动,工作做得更好。

  二、加强教育,预防为主

  三、开展活动,形成习惯

  学校卫生工作除了加强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开展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不仅能使我们的环境更优美,而且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年来,我校根据上级的有关精神,特别是今年我市开展创建部级卫生城市活动,为创建卫生城市尽每一个人的力量。我们开展了一些活动,如:学校四月份的爱国卫生月活动;学校九月份卫生整治月活动;文明礼仪从身边做起活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少先队员进社区活动,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活动;配合社区进行除“四害”活动,每月一次的灭鼠工作,清除垃圾、消灭四害孳生的场地等。开展这些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加,受教育的对象多。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活动使他们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为了学校环境卫生更加清洁,做到长效保洁的效果,通过各种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地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基本做到平时没有乱扔乱丢的现象;每个班级都落实了卫生保干区,学生都能自觉地打扫自己的包干区,平时还有许多学生能自觉捡起地上的纸屑,不管什么时候来都是一样,确保全校师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工作和学习。

  四、预防疾病,措施到位

  学校是一个高危人群的地方,小学生身体的抵抗力比成年人差,一旦传染病流行,后果不堪设想。为此,预防传染病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的教育,更主要的是我们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使我校能平安,没有发生较严重的传染现象。一年来,我校一直开展班主任的晨检、午检制度,从没间断过。每天班主任一到学校就对班级学生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发烧、或其他情况第一时间就报到保健老师,保健老师每天向学校、向教育局报告一次学生晨检、午检情况。学校一旦发现学校有一例传染病就十分关注,及时做好隔离工作和班级防护措施,并根据季节进行预防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使学生知道如何预防传染病等。并开展对麻诊、手足口病的防治和宣传。我校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学生的疫苗接种工作,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疫苗接种,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再次,积极开展体育锻练,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免疫能力。在天气变化比较大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教育,经常打开窗户,经常通风,使空气流通,减少呼吸道传染。一旦发生情况及时与防疫部门联系。

  五、后勤保障,取得成效

  学校后勤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保障,我校也同样,对学校卫生方面该投入的及时投入,该添加的及时添加,如:学校及时地添置好了新的果皮箱,还请了两个保洁员随时清扫学校的日常卫生状况,所有的卫生工具随时添置,这一年就投资上万元,保证了学校卫生工作能顺利进行。做到各项工作管理到位,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总之,这一年来我们在学校创卫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些成绩主要靠上级领导对我校卫生工作的认真指导和大力支持,靠学校领导对我校卫生工作的重视和领导,靠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所取得的。

  关于学校创卫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的必要途径。因此,我校全体师生的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为我县创建文明县城尽职尽责。根据上级精神,结合二中实际。

  一是成立了以校长鲁礼坤为组长的城市创建爱卫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和专干均由胡中双、赵玉贵同志担任;成立了4个专门工作小组,即:门前五包、环境卫生、食堂管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我校严格履行校长问责,分管副校级领导负专责,学生处负具体责的责任追究制。

  二是通过行政会、教师会、主题班会以创建为主题开展学习讨论,使创卫精神深入人心。利用广播站、电视台、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增强宣传氛围。

  二、健全制度,措施到位

  为落实城市创建指挥部的要求,先后制定了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饮食从业人员卫生制度,食品储存卫生制度等十多个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建立了寝室、教室、室外清洁区卫生制度、保洁制度及十多个个人卫生管理制度。同时我们建立了健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责任制,分管领导和专干定有工作职责,落实了各专门小组组长的职责范围,建有专门的健康教育室。该室布置精细,制度健全,资料祥实。

  三、健康教育工作

  健教工作严格按上级要求,定岗定编,开课设节。做到有教材、有教师、有课时、有教案、有评价。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学生健康知识问卷考试及格率达90%以上。组织师生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定期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定期制作高标准的健教宣传专栏,到目前为止已更换4期。加强公共卫生道德教育,办公室、会议室及公共场所张贴禁烟标志,全方位开展卫生知识教育,整体提高全校师生及校内居民健康教育水平,定期放映卫生科普电影与vcd及卫生知识竞赛和测试,健康知识测试知晓率达90%以上。

  四、除“四害”与防病

  除四害工作是学校日常重要工作之一,为做好这一工作,成立专门除“四害”工作小组,制定除“四害”工作计划与措施。认真抓好春、秋两次统一除“四害”和长年除“四害”工作,严格按上级要求,校园内灭鼠做到“四无”,无鼠类、无鼠迹、无鼠洞、无老鼠活动。灭蟑、灭蚊蝇工作认真细致,除上级规定春秋两次统一灭杀外坚持长年灭杀,全年投入300多人次除四害临时工,做到时间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药物到位,有检查、有记录、有台帐,灭蟑达到“四无”,无蟑螂、无蟑螂粪便、无脱皮、无活卵荚。教室、食堂、办公室力争做到无蚊蝇,其它场所房间蚊蝇不得超过2只。

  五、环境卫生与绿化美化

  环境卫生工作真抓实干,责任到人,坚持一日三扫制度,室内窗明几净,室外无烟蒂,无树叶,无纸屑,无裸露垃圾。寝室军营化管理,室内干净,物品摆放整齐,严禁乱丢乱扔,全天做好卫生保洁工作。

  教工宿舍卫生严格按照创建工作居民文明户卫生要求,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室内要求每月一次搬室内卫生,学校长年组织定期不定期检查评比。评比结果纳入量化评分,是班主任年终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厕所卫生保持水源畅通,做好一日三次人工冲洗,做到无臭味、无污垢,管好粪便和污水,搞好校园内及门前绿化、花化、美化工作,合理规划,按创国家卫生县城的标准,绿化覆盖率力争达到30%以上,力求全面规划,精心设计,严把规划关和建设关。

  六、食堂管理

  健全食堂管理机构,制定好卫生管理制度,确保饮食、饮水卫生安全。严把从业人员进门关,凡“五病”人员立即清退。严把食品进门关,绿过采购、验收、入库三大程序,确保食品进出安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按“三间”分设(熟食间、粗处理间、消毒间);“三件”齐全(消毒柜、冰箱、垃圾桶)的管理模式;“三池”合理(清洗池、漂洗池、消毒池);“三制”上墙(组织、体检、卫生制度),搞好水质消毒,加强水源卫生安全防护,严把饮食饮水关。由于食堂管理到位,科学规划,连续六年被评为县级食品药品管理先进单位,多次被省、市列为食品药品管理先进交流会现场。

  七、搞好门前“五包”

  门前全天候清扫、随时保持门前地面干净、整洁、禁止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泼乱倒、乱吊乱挂现象,保持门前交通秩序畅通,加强门前绿化管理及公共设施保护,严禁打牌及封建迷信活动。学校门前及周边秩序井然,无涉教事件。严格把好人员车辆进出关,填好工作台账,加强高度责任心,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关于学校创卫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本学年,我校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以打造Xx最靓丽校园为突破口,以“创建卫生学校,打造和谐校园”为目标,全力优化校园环境,提高师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开创学校创卫工作新局面,学校创卫工作小结。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制度建设

  学校对创卫工作十分重视,把创卫工作摆在了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校成立了“创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Xx校长担任,副组长由Xx和Xx担任,成员由中层干部、班主任、健康教师组成。并成立了创卫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整个学校的创卫工作的协调和安排,使创卫工作的各项任务层层落实,任务明确。学校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制定《体育课教学常规要求》、《疾病防控制度》、《校园卫生公约》、《教办室卫生工作要求》、《体育与健康教学常规要求》,使创卫工作制度化、有序化。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我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卫”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能了解创卫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提高广大师生对创卫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的创卫宣传栏和健康教育专栏进行创卫宣传,组织开展创卫知识和健康知识检测等各项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借助全校师生大会、班会、课堂等时机,采取“国旗下讲话”、“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辅导”等形式,利用专栏、墙报等宣传阵地,向广大师生宣传创卫知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卫生常识及食品卫生等,帮助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改善办学条件,打造靓丽校园

  在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学校投入三十多万元,对校园教学楼、综合楼进行了彻底的维修,粉刷了墙面,更换铝合金窗、门帘、窗帘,并且对学校硬件设施进行了更换、补充、维修。靓化了校园围墙,制作了精美校园橱窗,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文化氛围浓厚,称的上Xx最靓丽校园。

  四、加强创卫工作的管理,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1、关注师生心理健康。我校为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设了学生心理咨询室,接受学生心理咨询,舒缓学生心理压力,排解学生郁闷情绪,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在老师方面,学校专门聘请省级心理辅导员田振勤老师为大家做“教师心理维护”专题讲座,范文《学校创卫工作小结》。我校李岩老师和李腊梅老师也分别做了“做一个健康阳光的教师”、“追求阳光心态,营造和谐团队”的心理专题讲座。既提高了全校师生的健康意识,又维护了身心健康,使师生能够充实工作,快乐学习,幸福生活。

  2、我校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加大经费投入,添置体育器材,关注教师身体健康,提倡教师每天早到校二十分钟,用于教师锻炼身体。不仅丰富了老师们的生活,也锻炼了身体,转自充分调动了老师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计划在元旦举行阳光师训体育比赛。学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生每天坚持做两操,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我校在十一月份举行了冬季长跑比赛。

  3、校园环境卫生长抓不懈。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营造洁、净、美的育人环境,学校严格落实校园卫生管理制度,定位、定岗、定标志,定期检查、消毒。学校将各区域划分成块分到班级,落实到个人负责,每天实行两扫制度,每天由校领导、值日教师、少先队值日生进行检查评比。学校每周二进行一次全校大扫除,清除死角,特别是厕所,逐步做到各处地面平整、干净,无废弃物,各处室、各班都能做到洁、净、美。在这些活动中,不仅教育学生养成了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而且提升了校园文化质量。

  4、加强教学卫生监督。学校定期对学生健康课以及体育课进行卫生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一是学校用会议提出要求,引起教师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重视,注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控制近视的发病率;二是学校重视体育、健康课中的安全卫生教育,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进行正当、健康的游戏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学生讲文明、讲礼貌、不随地吐痰,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手,以防止病从口入或疾病传染,强化了学生健康意识。

  5、抓好健康教育工作,积极预防传染玻学校健康教育课纳入课表正常运行,做到有计划,有进度,有备课教案。大家都能按照要求写好教学计划、课时教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孩子们生活学习、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拘泥于教材,上好每周一次的健康课。并在上课时机随机进行创卫知识和健康知识检测,让学生能够更深的了解创卫知识。

  6、扎实做好师生体检工作。学校认真组织学生每年一次的体质健康检查,教师两年一次的全面体检工作,做到准备充分,秩序井然,并建立相应的学生健康档案、教职工健康档案。

教师健康管理制度篇6

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山西省某地级市、河南省某地级市两地学校发放问卷,共回收专兼职教师有效问卷584份,学校管理者有效问卷209份。 

二、研究结果 

(一)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 

参加本次调研的所有中小学都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全部配备了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其中,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占47.85%;38.76%的学校每年都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专项经费投入;绝大多数学校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测试工具及其他设施。此外,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有98.56%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97.63%的学校还开展了除课程以外的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体上看,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从实际情况看,它仍不是学校教育的“必需品”,部分学校并未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常态化,个别学校甚至仍未开展相关工作。 

(二)中小学专兼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与评价 

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构成 

如表1所示,76.20%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曾是其他学科教师;担任德育课教师,或有过心理辅导经历的教师分别仅占10.62%和10.79%。在兼职教师中,以德育课教师、班主任、校级或中层干部为主体。调查数据显示,由其他学科教师转行而来的教育人员,构成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主体。同时,这些教师从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的时间普遍较短,他们的专业基础往往较为薄弱。 

 

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育背景 

本研究调查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往学习心理学的方式、专业背景、最终学位,以及是否获得了某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格证书,结果如表2所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以往学习心理学的主要方式是任教后通过继续教育和学生时代学习过的专业课,分别占37.33%和28.25%。就专业背景来说,仅有22.63%的教师有心理学背景。就学历学位而言,硕士研究生及以上者占5.74%,本科(学士)学历者占80.35%,专科及以下学历者占13.91%。此外,有26.88%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获得了相关的资格证书。显然,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教育背景不容乐观。 

3.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形式上,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以“讲授与活动相结合”为主要方式,占66.67%,其余则分别以讲授或活动为主,分别占14.88%和18.45%。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备课以集体备课为主,占52.37%;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选择个人备课,占43.47%。 

 

在接受调查的专兼职教师中,同时承担心理辅导工作的,占31.70%。这些教师中,平均每周心理辅导5人次及以下的占59.51%,6~10人次的占30.67%,10人次以上的占9.82%;心理辅导的主要形式为单独面谈,占82.61%,以团体辅导或电话、网络辅导为主要方式的分别占15.53%和1.86%。此外,45.04%的教师“还以讲座或其他活动形式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工作绩效的自我认知与评价 

从工作能力、工作效果和工作支持三个方面,我们调查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绩效。从工作能力上看(见表3),35.0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水平能胜任当前的工作,34.9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技能水平能胜任当前工作。对教师以往学习心理学的方式、教育背景与胜任工作的自我认知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见表4),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具有心理学背景的教师,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评价更高;教师的最终学历学位与他们的工作能力认知的相关不显著。 

 

从工作效果上来看(见表5),60.52%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很好,57.23%的教师认为心理辅导的效果很好。总体来说,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教师占95.84%。说明专兼职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自信。 

 

从工作支持上来说,76.04%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认为,学校领导非常支持自己的工作,认为一般的占20.15%,认为不支持的仅有3.81%。总体上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受到了中小学校的普遍重视,学校领导也愿意支持相关工作的开展。 

5.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要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培训需求十分强烈:78.58%的教师表示需要接受进一步的专门培训;这种培训需求也得到了来自学校领导的支持。但是,仅有19.02%的教师能够经常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或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有60.07%的教师更希望参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活动;在形式上,有64.74%的教师希望能够集中培训。由此可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培训明显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即学术交流与培训的机会远远无法满足教师的专业培训需求。 

(三)中小学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与评价 

1.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要求 

调查结果(图1)显示,中小学校管理者在选择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时,非常重视他们的专业背景、学历学位、相关资格认证、授课技能、从业时间与经验、人格与心理健康程度。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人格与心理健康水平、授课技能最受重视。 

 

图1学校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要求 

(备注:此题可多选,因此数据相加大于100%) 

2.对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职责定位 

在学校管理者看来,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应主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宣传三项工作任务,占81.89%;认为需要承担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心理健康宣传两项任务,分别占8.66%和7.87%;认为仅需承担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生心理辅导的,占1.57%。可见,多项工作任务、多样化的职责范围对心理健康专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对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管理 

在调查中发现,学校管理者在“学校对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上,认为非常规范的有59.84%,一般的有32.28%,不够规范的有7.87%;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工作强度”上,认为强度很大的有35.43%,一般的有64.57%。至于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岗位职责、薪酬、考核情况,结果如表6所示。 

 

4.学校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支持 

调查结果显示,在职称晋升上,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没有特殊的优势:只有27.78%的学校领导认为“相比于一般教师岗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更容易得到晋升”,认为不确定的占57.14%。在专业培训上,66.93%的学校领导认为自己学校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有较多的机会参加学术会议、专业培训或进修”,认为机会一般的占22.83%,认为机会较少的占10.24%。此外,有70.59%的学校领导认为“学校已建立专业体系以保障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 

5.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 

在调查中发现,学校管理者对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普遍较高。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感到很满意的占78.74%;对学校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感到很满意的占82.68%。 

此外,将教师、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两者无显著差异。即心理健康教师与管理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基本一致。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构成较为复杂,大部分有教授过其他课程、德育课或从事学校其他工作的经历。同时,拥有心理学背景的教师较少,大部分专兼职教师从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的时间也不长,这反映了全国大部分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存在专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与范福林、王乃弋和王工斌(2013)的研究结果一致。[1] 

课程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在授课中,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能够做到讲授与活动相结合。此外,还有一些教师承担着心理辅导的任务,虽然辅导量有限,但与授课、其他工作相叠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并不轻松,并且还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辅导需求。[2]相比国内,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视通过课程普遍预防、团体活动与个人辅导相结合方式[3][4][5],并通过学校心理学家、朋辈辅导等制度来解决学生心理辅导的“供需矛盾”[6][7],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表现出了参加专业培训的强烈愿望,这一点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一致。whitley,Smith&Vaillancourt(2012)在综述中指出,许多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教师认为自己缺乏专业培训,妨碍了他们开展相关工作;许多研究也证明了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有助于提升他们处理相关问题的信心与技能。[8]此外,本研究发现,学校管理者认为心理健康教师参加学术会议、专业培训的机会较多,但教师们实际参加培训的次数却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2010年,我们曾采用自编问卷,对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与学校管理者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与中等职业学校的研究结果相比,中小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更高,配备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的学校更多,对专兼职教师的管理也更加规范。[2]但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与中职学校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例如师资人员构成复杂、专业化水平低等。甚至,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中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人数比例和教龄长度还要低于中等职业学校。 

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看,他们在选择心理健康教师时非常重视专业背景、学历学位、相关资格认证、授课技能、从业时间、从业经验及人格等因素,这反映了学校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师胜任特征的看法。然而,王智和张大均(2011)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胜任特征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结构包括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宜人性、尽责性、职业价值观等维度,与学校管理者的看法不尽相同。[9]因此,学校管理者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的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大多数中小学校的重视。参加调研的学校中,90%以上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也有个别学校对这项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都能感受到学校领导对他们工作的支持。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人员构成复杂,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专职教师均有担任其他课程教学的经历,而兼职教师中德育课教师和班主任居多,这些教师教育背景多元,仅有少数是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而且这些教师大多教龄较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以课程为主,授课方式主要是讲授和活动结合;部分教师还承担着学生心理辅导的任务。教师们对自己的工作效果普遍感到满意的同时,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培训的需求很强,并且青睐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内容。 

第三,学校管理者在选择心理健康教师时非常看重他们的专业背景、学历学位、相关资格认证、授课技能、从业时间、从业经验及人格等因素。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工作任务应包括教育教学、心理辅导及心理健康宣传。参加调研的学校对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的管理普遍较为规范,有具体的工作分析、岗位描述和系统的绩效考核方案,并明文规定了薪酬与绩效考核的关系。大多数参加调研的学校管理者对本校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感到满意。 

(二)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人事管理是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应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称评聘、工作量计算等相关制度,制定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方案,明确薪酬与绩效考核的关系以及职称晋升的途径,激发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国家教育政策应向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倾斜,通过诸如减免学费、提供奖学金等手段,鼓励青年人才投身该专业,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积累人才储备。 

教师健康管理制度篇7

〔论文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淮安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1.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教学研究部门及淮安市直初中及清河区、清浦区、开发区、淮阴区、楚州区、涟水县、洪泽县、金湖县、盱眙县等县区初中学校。发放问卷167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7%,问卷涵盖市直学校3所,县区直属学校20所,农村学校141所;学校管理者42人,教师122人。访谈学校10所,其中市直学校2所,县区直属学校3所,农村学校5所;访谈人员15人,其中,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3人,教学研究部门教研员2人,学校管理者4人,教师6人。

2.研究工具

(1)运用了自编的《淮安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对全市167所初中进行调查。本问卷共设计封闭式问题28道,填空题4道,选择题24道,包括学校基本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心理咨询室建设情况等。

(2)运用了自编的《淮安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情况访谈提纲》,与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教学研究部门教研员,学校管理者,教师进行访谈。本访谈提纲包括4道开放式问题,包括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目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如何应对、对此项工作有何计划与设想等。

二、问题与讨论

1.认识模糊不清,工作方法简单,缺乏科学规划

一些学校的校长、教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模糊不清,不到位,认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只要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配备了心理咨询室、购买了心理测试软件、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即可,至于如何开展这项工作,那是心理教师、政治教师、德育处老师的事,与自己的专业、工作无关。一些教师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某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只是迎接检查时的摆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不实,流于形式,表面化。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一般只在各校初一年级开设,约占调查学校的62%,有极少数的学校将其作为必修课,更多的学校将其作为选修课或校本活动课程,并且课时很难保证。这势必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实效性。在新一轮的课改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归属问题的认识仍然模糊不清,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通过访谈了解到,目前淮安市还没有制订一个“中长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绝大多数学校对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没有具体、可行的计划,工作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他们所思考的还是一些零星的、琐碎的工作。主要有: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与校长的工作业绩挂钩。②组织学校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的评选活动。③组织优秀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有计划地到各学校交流、支教。④逐步对区域内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合格验收等。

在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由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主设计和进行的,约占46%,随意性强,缺乏规划性、系统性。学校在经费和人手方面的支持不够,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的难度,很多工作常常有头无尾,不了了之,最后搁置或者放弃。

2.发展不够平衡,城乡差距大,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目前淮安市已有近90%的初中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从表面上看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从横向上比较,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表现十分突出:市直初中优于县区直属初中,县区直属初中优于农村初中。城乡差距大,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方面,市直初中积极主动,能够正常开课,取得了一定成效。县区直属初中多为兼职心理教师,工作断断续续,不能保证正常开设课程。农村初中学校情况更差,师资缺乏,在调查问卷的统计中,没有开课的34所学校全部为农村初中学校,有的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几乎为空白。

在心理咨询室建设方面,市直属初中、县区直属初中等城区学校,由于配备了专兼职心理教师,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基本上都购买了专业的心理测量工具,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每周一次或每月一两次向学生开放,学生也能主动找心理教师或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在设有心理咨询室的学校中,85%以上的学校有完善的工作制度。多数农村初中学校心理咨询室利用率很低,心理咨询室只是摆设或应付上级检查,甚或根本没有。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固然与学校领导的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因此,加强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改变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点,是推进淮安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发展的关键。

3.师资队伍问题:体现为人员缺乏,业务能力不强

从问卷调查中得知,淮安市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共113名,其中专职教师18人,兼职教师95人。可见,专职心理教师很少,且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又被安排做其他工作,不能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全市平均每2800名学生有1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理想状态(500-800名学生/1名心理教师)相差甚远,农村初中尤为突出。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毕业或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培训的教师不到心理教师的1/6,人员素质远远没有达到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学校在开展班、团队活动时,常常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狭隘化;在开展学科教育时不注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时,没有为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等。这些问题常常出现,也说明其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

在心理教师的专业培训方面,淮安市主要方法是全员培训,包括领导培训(学校分管德育校长、县区教育局分管德育工作领导)、专兼职心理教师培训、新教师岗位培训和各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和班团队辅导员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方式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等,但培训多为专题培训和研讨会形式,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专业性。全市虽有近千人参加市级培训,但是,这些教师回到工作岗位很难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不规范:突显投入不足,心理咨询室利用率低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得知,除部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能正常使用外,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多为摆设,不能利用起来。甚至还有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用其他办公室代替。心理咨询室硬件设施比较完善的初中占10%左右,一般的占60%,缺乏的占30%。教师拥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比例很低,很多教师为政治教师、学校德育主任等,他们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仅凭兴趣、爱好、热情,绝大多数心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心理咨询室的直接管理者为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及其他人员的占80%,专职心理教师仅占20%。开放情况差别也较大,每周一次的占10%,每月一两次占18%,不定期开放的占50%,不开放的占22%。多半以上的学校没有专业的心理测量工具;有专业心理测量工具的学校,又缺乏专业的心理测量人员,现有的心理测量工作也是由未经过严格培训的人员操作的,盲目性、误导性很强。为全体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的学校很少,仅占5%,为部分班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的学校占23%,为咨询学生个体建立心理档案的学校占51%,没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学校占21%。多数学校没有心理咨询室的专项经费,即使有,也仅能达到可支持机构正常运作的1/10左右。由于经费投入过低,心理咨询室缺少系统的软件和相关的图书资料及必需的一些设备,档案资料管理混乱。由此可见,缺乏规范的心理辅导室也是制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直接障碍。

三、加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1.重视薄弱初中,确保平衡发展

(1)应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和岗位编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薄弱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和心理教师岗位编制上能有相应的硬性规定和保障政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重视薄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和师资编制,并把它作为评估、考核学校业绩的一项重要标准。学校的环境建设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切实解决目前部分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设施不完备、经费投入有限、教师工作量无法计量、缺少相关的图书及资料等现实问题。

学校要确立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地位。在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的同时,校领导要亲自过问、专门负责,并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常规课程管理之中。要设立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划拨经费,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保证其课程时间,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推进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初中校应进一步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渗透到家庭、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学校要通过各种活动,破除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好的旧观念,创设家长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要关注社区的环境,净化社区的环境,充分利用社区一些有益资源和场所,营造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氛围。

(3)寻求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突破口。淮安的初中学校有相当一部分位于农村,因此,寻求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突破口,是解决薄弱初中,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平衡发展的关键。淮安市教育局、淮安市教研室要在人员培训、硬件投入、经费划拨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倾斜。暂不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同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主动协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开展帮扶和支教活动。市、县、区可以组织优秀心理教师成立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经常性地深入农村学校,为学生、为家长、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此外,还可以借鉴其他行业流动服务的形式,将心理咨询室装备到面包车上,组织优秀的、有国家资质的心理教师深入农村学校,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实施水平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持续、健康地发展,需要有一支专业的、权威的心理专家、学者团队作坚强后盾。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能将这方面的培训计划,纳入正规的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计划之中。

在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特别是校长培训时,要增加和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内容,提高校长及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多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咨询技巧,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心理教师的流动性大、专业教师少、兼职教师业务不熟练及培训机会少等现实问题。对心理教师的要求是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教师。同时要注意加强对专职心理教师的交流、学习与再培训工作,努力将其培养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中坚骨干。

3.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与评估体系,加强督察和指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和指导,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情况,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各学科课程的渗透情况,科研情况,实际效果等。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细则、评估办法,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教育教学研究机构要就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帮助各校确定发展方向、制定工作实施计划,明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以及对象。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行政层面上若不建立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教育督导和评估措施(体系),不加强督察和指导,就很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可以借鉴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的一些做法,建立相关规章制度,保障师资、资金、场地等到位,并提出具体的措施、细则和考核标准,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定期考评,必要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教师健康管理制度篇8

〔论文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淮安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1.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教学研究部门及淮安市直初中及清河区、清浦区、开发区、淮阴区、楚州区、涟水县、洪泽县、金湖县、盱眙县等县区初中学校。发放问卷167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7%,问卷涵盖市直学校3所,县区直属学校20所,农村学校141所;学校管理者42人,教师122人。访谈学校10所,其中市直学校2所,县区直属学校3所,农村学校5所;访谈人员15人,其中,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3人,教学研究部门教研员2人,学校管理者4人,教师6人。 

2.研究工具 

(1)运用了自编的《淮安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对全市167所初中进行调查。本问卷共设计封闭式问题28道,填空题 4 道,选择题 24 道,包括学校基本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心理咨询室建设情况等。 

(2)运用了自编的《淮安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情况访谈提纲》,与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教学研究部门教研员,学校管理者,教师进行访谈。本访谈提纲包括4道开放式问题,包括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目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如何应对、对此项工作有何计划与设想等。 

 

二、问题与讨论 

 

1.认识模糊不清,工作方法简单,缺乏科学规划 

一些学校的校长、教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模糊不清,不到位,认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只要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配备了心理咨询室、购买了心理测试软件、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即可,至于如何开展这项工作,那是心理教师、政治教师、德育处老师的事,与自己的专业、工作无关。一些教师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某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只是迎接检查时的摆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不实,流于形式,表面化。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一般只在各校初一年级开设,约占调查学校的62%,有极少数的学校将其作为必修课,更多的学校将其作为选修课或校本活动课程,并且课时很难保证。这势必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实效性。在新一轮的课改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归属问题的认识仍然模糊不清,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通过访谈了解到,目前淮安市还没有制订一个“中长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绝大多数学校对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没有具体、可行的计划,工作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他们所思考的还是一些零星的、琐碎的工作。主要有: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与校长的工作业绩挂钩。②组织学校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的评选活动。③组织优秀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有计划地到各学校交流、支教。④逐步对区域内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合格验收等。 

在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由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主设计和进行的,约占46%,随意性强,缺乏规划性、系统性。学校在经费和人手方面的支持不够,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的难度,很多工作常常有头无尾,不了了之,最后搁置或者放弃。 

2.发展不够平衡,城乡差距大,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目前淮安市已有近90%的初中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从表面上看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从横向上比较,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表现十分突出:市直初中优于县区直属初中,县区直属初中优于农村初中。城乡差距大,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方面,市直初中积极主动,能够正常开课,取得了一定成效。县区直属初中多为兼职心理教师,工作断断续续,不能保证正常开设课程。农村初中学校情况更差,师资缺乏,在调查问卷的统计中,没有开课的34所学校全部为农村初中学校,有的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几乎为空白。 

在心理咨询室建设方面,市直属初中、县区直属初中等城区学校,由于配备了专兼职心理教师,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基本上都购买了专业的心理测量工具,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每周一次或每月一两次向学生开放,学生也能主动找心理教师或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在设有心理咨询室的学校中,85%以上的学校有完善的工作制度。多数农村初中学校心理咨询室利用率很低,心理咨询室只是摆设或应付上级检查,甚或根本没有。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固然与学校领导的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因此,加强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改变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点,是推进淮安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发展的关键。 

3.师资队伍问题:体现为人员缺乏,业务能力不强 

从问卷调查中得知,淮安市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共113名,其中专职教师18人,兼职教师95人。可见,专职心理教师很少,且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又被安排做其他工作,不能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全市平均每2800名学生有1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理想状态(500-800名学生/1名心理教师)相差甚远,农村初中尤为突出。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毕业或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培训的教师不到心理教师的1/6,人员素质远远没有达到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学校在开展班、团队活动时,常常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狭隘化;在开展学科教育时不注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时,没有为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等。这些问题常常出现,也说明其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 

在心理教师的专业培训方面,淮安市主要方法是全员培训,包括领导培训(学校分管德育校长、县区教育局分管德育工作领导)、专兼职心理教师培训、新教师岗位培训和各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和班团队辅导员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方式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等,但培训多为专题培训和研讨会形式,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专业性。全市虽有近千人参加市级培训,但是,这些教师回到工作岗位很难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不规范:突显投入不足,心理咨询室利用率低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得知,除部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能正常使用外,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多为摆设,不能利用起来。甚至还有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用其他办公室代替。心理咨询室硬件设施比较完善的初中占10%左右,一般的占60%,缺乏的占30%。教师拥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比例很低,很多教师为政治教师、学校德育主任等,他们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仅凭兴趣、爱好、热情,绝大多数心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心理咨询室的直接管理者为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及其他人员的占80%,专职心理教师仅占20%。开放情况差别也较大,每周一次的占10%,每月一两次占18%,不定期开放的占50%,不开放的占22%。多半以上的学校没有专业的心理测量工具;有专业心理测量工具的学校,又缺乏专业的心理测量人员,现有的心理测量工作也是由未经过严格培训的人员操作的,盲目性、误导性很强。为全体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的学校很少,仅占5%,为部分班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的学校占23%,为咨询学生个体建立心理档案的学校占51%,没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学校占21%。多数学校没有心理咨询室的专项经费,即使有,也仅能达到可支持机构正常运作的1/10左右。由于经费投入过低,心理咨询室缺少系统的软件和相关的图书资料及必需的一些设备,档案资料管理混乱。由此可见,缺乏规范的心理辅导室也是制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直接障碍。 

三、加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1.重视薄弱初中,确保平衡发展 

(1)应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和岗位编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薄弱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和心理教师岗位编制上能有相应的硬性规定和保障政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重视薄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和师资编制,并把它作为评估、考核学校业绩的一项重要标准。学校的环境建设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切实解决目前部分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设施不完备、经费投入有限、教师工作量无法计量、缺少相关的图书及资料等现实问题。 

学校要确立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地位。在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的同时,校领导要亲自过问、专门负责,并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常规课程管理之中。要设立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划拨经费,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保证其课程时间,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推进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初中校应进一步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渗透到家庭、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学校要通过各种活动,破除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好的旧观念,创设家长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要关注社区的环境,净化社区的环境,充分利用社区一些有益资源和场所,营造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氛围。 

(3)寻求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突破口。淮安的初中学校有相当一部分位于农村,因此,寻求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突破口,是解决薄弱初中,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平衡发展的关键。淮安市教育局、淮安市教研室要在人员培训、硬件投入、经费划拨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倾斜。暂不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同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主动协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开展帮扶和支教活动。市、县、区可以组织优秀心理教师成立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经常性地深入农村学校,为学生、为家长、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此外,还可以借鉴其他行业流动服务的形式,将心理咨询室装备到面包车上,组织优秀的、有国家资质的心理教师深入农村学校,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实施水平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持续、健康地发展,需要有一支专业的、权威的心理专家、学者团队作坚强后盾。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能将这方面的培训计划,纳入正规的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计划之中。 

在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特别是校长培训时,要增加和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内容,提高校长及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多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咨询技巧,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心理教师的流动性大、专业教师少、兼职教师业务不熟练及培训机会少等现实问题。对心理教师的要求是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教师。同时要注意加强对专职心理教师的交流、学习与再培训工作,努力将其培养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中坚骨干。 

3.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与评估体系,加强督察和指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和指导,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情况,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各学科课程的渗透情况,科研情况,实际效果等。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细则、评估办法,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教育教学研究机构要就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帮助各校确定发展方向、制定工作实施计划,明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以及对象。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行政层面上若不建立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教育督导和评估措施(体系),不加强督察和指导,就很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可以借鉴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的一些做法,建立相关规章制度,保障师资、资金、场地等到位,并提出具体的措施、细则和考核标准,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定期考评,必要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教师健康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班级心理委员;建设;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111-02收稿日期:2016-06-29

作者简介:张高俊(1988―),男,四川绵阳人,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学生科辅导员,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而班级心理委员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能很好地弥补当前高校心理专业队伍人员不足的短板。因此,做好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育工作对学生成长和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心理委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包括非专业性与心理健康专业性的内容矛盾,心理委员选拔与保障机制建立,心理委员与班级委员、朋辈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等。本文在当前班级心理委员建设总结的基础上,用“普及-选拔一体化”的建立方式和“校中心(直属)―辅导站―班级―宿舍相融合”的双线建设体系和模式,解决心理委员制度在实践中出现的矛盾。

一、普及-选拔一体化

心理委员制度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普及-选拔一体化的班级心理委员建立模式不仅有利于心理委员制度的建立,也有利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1.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可以增强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培养学生人际交流、自我认知能力,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才。研究也表明,心理健康知识水平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能积极运用心理健康知识进行自我调节,表现出更少的焦虑和忧虑。

因此,通过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们广泛认可心理学的重要性,不仅有利于知识普及,也有利于学生们对班级心理委员的重视和认可。

2.班级心理委员选拔

班级心理委员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之一,做好班级心理委员选拔是建设好心理工作队伍的前提和基础。高度重视选拔工作,成立班级心理委员选拔队伍,成员包括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专业心理工作教师、主要负责院级心理工作教师、心理辅导站站长及站内骨干。选拔人员既包括专业教师,也包括直接管理者,对选拔过程严格把关。在选拔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乐观进取、积极主动、关心同学、人际交往能力等基本素养,也严格考查学生的团队能力、组织协调等管理能力。

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班级心理委员选拔彼此促进,只有让学生们重视了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提高学生们参与心理委员选拔的积极性、主动性。标准化、严格化和专业化的班级心理委员选拔程序,又会促进学生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视。普及-选拔一体化是对两者共同点的完美结合。

二、校中心(直属)―辅导站―班级―宿舍双线体系

班级心理委员的成长需要专业教师长期培训,其管理也需要一整套有效的管理体系。将培训与管理相融合,不仅有利于班级心理委员提升理论知识,也有利于他们进行实战。班级心理委员工作高效运行,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以前的危机干预提前到危机预警,危机发生提前到危机处理,可以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校中心直属模式

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开展离不开学校的支持,要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的统筹安排。因此,在班级心理委员中选择一批学生,建设一支校直属的班级心理委员队伍是整个心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建设好这批队伍,以他们为基础和标准,再结合各学院特色,带动学院其他班级心理委员开展日常工作。这不仅可以使心理委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得到保证,而且其积极主动性也可得到大大改善和提升。

校中心直属模式下,直属的心理委员带动学院其他班级心理委员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通过培训工作,增强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能力。再以校直属的心理委员为中心,在培训后期开展讨论和实践工作,充分挖掘培训内容,提升培训效率和效果。

2.校中心―辅导站―心理委员―宿舍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是集科学与实践于一体的一门学科,它的对象是人,因此又会涉及相关的管理工作,需要科学与管理的完美结合。要建设好班级心理委员队伍,需要合理建设一套心理学与管理学相融合的体制,本文所提的校中心―辅导站―班级―宿舍就是一套这样的体制。

第一级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专业化的心理学教师队伍组成,包括心理医生、心理老师。主要负责危机干预,学生心理状态评估与判断,以及向下一级辅导站提供指导。

心理辅导站一般由具备一定心理知识的管理老师和经过培训合格的学生组成。老师主要负责心理辅导站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沟通、站内成员的管理和一般心理问题的发掘,并对辅导站所辖学生进行长期监测,对突发事件直接负责和向上一级报送。辅导站学生主要管理班级心理委员,并负责辅导站一级的活动开展。

班级心理委员一方面要服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安排和指导,另一方面要配合辅导站的工作,负责对班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同时与宿舍长密切配合,了解班级学生心理状态,每周向辅导站进行汇报。做到将心理危机转变为事前预警,提升班级同学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

宿舍室长是队伍最基层,与寝室同学沟通更便利,交流也更深入,对同学的心理动态具有最快速发现潜力。因此,要通过心理委员充分调动宿舍室长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达到有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快速发现问题的目的。做到初级问题现场解决,不能解决也可高效向更高一级寻求帮助。

班级心理委员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自我心理调节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对于班级心理委员普遍的存在的甄选重视不够、培训力度不足、忽视管理与考核等难题,本文从底层设计到顶层制度建设给出有效的方案和体系。

在现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和模式下,充分科学发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质及内涵,把握管理科学与实践规律,将两者结合,才能真正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功能。

参考文献:

刁静,成琳,陈正芹.心理委员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思想理论教育,2009,(17):73―76.

韩煦.以心理委员制度为代表的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发展与反思.思想理论教育,2012,(11):64―67.

张雯谦,马晓云,李瑜琴.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的实践与探讨.思想教育研究,2009,(S2):137―139.

教师健康管理制度篇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是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体说来,我国教师爱岗、敬业、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关于教师自我伤害、伤害他人、师德失范等负面报道频见媒体报端。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也表明,在现代各类不同的职业中,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往往高于其他职业。教师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及其家庭幸福,更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促进教师的身心和谐发展,以身心健康的教师去培养和成就一批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品质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于社会发展,是新时期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尤其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教育使命直接承载者的教师,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势必对教师心理健康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如果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不能有效展开,教师的心理素质不能得到有效保证,那么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专业发展、能力提升成效必然大打折扣。

就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现实状况来看,虽然近年来各界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但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状况依然堪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教师人本属性的相对忽略和对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意义的认识相对不足

一方面,“春蚕”“蜡烛”等关于教师的各种隐喻及角色暗示,在颂扬教师崇高职业角色的同时,无形中强化了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的“社会属性”,而弱化了其作为自然人的“人本属性”,强调“超我”而忽略“本我”和“自我”。大众对教师的关注更多体现于对教师的社会需求而非教师的个体需要。另一方面,伴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师生面临更大的压力。在有限的时间精力条件下,社会各界将心理健康维护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学生身上,对教师的关注则主要体现于师德建设、业务水平等方面。在整个社会大背景意识状态的影响及学校精力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的限制下,学校往往也忽略了对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关注和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2.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组织力量的显著缺乏和相应体制机制保障明显不足

当前社会各界对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各种呼声,最终主要落脚到倡导教师自我维护,没有明确开展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工作的组织力量,也未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实际上,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是个体内外诸方面因素综合长期作用的结果,其维护也应是有意识、有针对性的自我维护和系统、深入、持久的外在力量维护共同结合,才能更具实效。单纯强调教师的自我维护和缺乏实施组织载体的呼吁,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难以起到实质性作用。

3.对教师心理特征的了解不够充分和维护方法策略流于表面形式

部分学校对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价值和作用有一定认识,开展心理健康维护系列讲座,开设教师心理咨询室,组织教师开展心理拓展、读书、郊游等活动。这些活动对在学校内营造关爱教师心理的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实际上成效并不显著。其原因有三:一是有限的活动仅是停留于表面,难以触及教师心灵深处,未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教师心理问题的根源,也未从本质上满足教师的深层心理需要;二是教师是对个人尊严和形象相当看重的职业群体,并不乐意主动接受心理咨询或有意识的心理辅导;三是在教育教学压力和身心疲劳度已经较强的情况下,教师反而会把这些活动看作新的压力来源和额外负担。

二、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优先组织

学校是教师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之一,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源,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直接受益体。本着谁受益谁努力的原则,结合学校作为正式组织所具有的系统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优势,学校应该成为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优先组织,肩负起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使命。

1.学校因素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源

笔者的一项调查显示,学校领导行为、组织行为、群体氛围、环境设施、工作的稳定性等对教师心理健康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师的部分心理健康问题直接源于工作事件,如与学生沟通不畅、教育教学成效不佳、课堂教学效果不满意、教育方法缺乏艺术性、评优晋升未果等,这些心理困扰的产生多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情境性,事情本身没有解决,心理困扰就难以消除。一些学者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认为学校的组织因素如工作要求过高、教室氛围、角色冲突、自主与做决策、孤立、公平、冲突的价值观、努力与回报之间的差距,学校领导与管理因素,如校长的支持不够、学校管理混乱、压抑的学校等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还有的研究认为角色冲突、工作任务繁重、缺乏教学自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因此,学校有必要有意识地降低或消除学校本身因素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减少校源性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实效。

2.学校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最有效的组织力量

虽然教师身处各种不同的正式和非正式组织,但相比较而言,学校更具有系统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优势。首先,学校具有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组织优势。学校是一个正式组织,能为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能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工作,诸如理念引领、整体规划、文化熏陶及各种活动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其次,学校具有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时空优势。学校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场所,不少教师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只有学校才能真正有时间和空间借助组织优势将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工作落到实处,避免空头关注。

3.学校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直接受益体

就“教师”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讨论是基于其职业基础的,也即我们撇开纯粹个体心理健康的讨论而提出教师心理健康,这在很大意义上为教师心理健康维护赋予了强烈的社会意义。即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不仅于其个人,更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乃至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教育使命承担者的学校,自然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直接受益体。

首先,教师的情绪反应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处于高焦虑水平状态下的教师会对学生更多地采用任务取向的行为,而较少地使用积极反馈,从而会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情绪发展和学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教师的人格特征可以通过影响班级的心理环境和社会氛围,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行为发展和成绩结果;教师的不良言行或问题行为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或心理行为问题。教师的个体因素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还可以作为环境因素和学校因素的中介变量影响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其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有良好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能够优化学校组织承诺,增强教师在组织中的幸福感受;能够提高教师各项满意度指标,增进教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能够改善学校组织氛围,提高教师士气;能够降低各项关联管理成本,如离职率、缺勤率所导致的损失等;能够通过对心理变量的干预改善学校组织绩效;能够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心理资本。

本着谁受益谁努力的原则,学校需要积极主动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以便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教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提升学校管理效益作出更卓越的贡献。

三、管理――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主要路径

在学校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中,有的学校也重视开展专门的教师心理辅导活动,如:有的学校配备心理咨询师,针对教师开设个体或团体心理咨询,对此教师往往是“有感动而无行动”,即感激学校有心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但或因戒于同事关系不敢敞开心扉诉说衷肠,或因心理咨询师年轻而难以信任,或因怕人猜忌有“心理问题”而充满顾虑,最终导致教师心理咨询室门可罗雀。有的学校对教师开展一些专门减压调适讲座、心理拓展训练,这虽然教给了教师一些心理调适的普遍原理,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是两个概念,很多教师出现“懂道理而不懂处理”的现象。虽然教师在现场的调适活动中感到心情舒畅,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当回到工作情境的时候,原来遇到的各项问题及惯有的解决方式依旧冒出来,个人状态也自然恢复原状,对种种心理困扰并不能真正有效调适和解决。有的学校与校外心理辅导机构联系,由校外专业人员为教师提供咨询辅导,但很多教师又感叹无时间去消化吸收。

因而,抽离于职场事件的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无疑是隔靴搔痒,难以真正走进教师内心,也难以真正促进教师有所改变。与学校管理相结合的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措施才是真正有基点和生命力的,才是持久和深入的。通过学校管理,在职场中降低或消除学校管理因素本身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并将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融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才能让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工作拥有稳固的组织载体和平台,才能真正将教师心理健康维护落到实处并形成长效机制。融入学校管理的非专门化的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因其生活化、无痕化、全面性、持久性、深入性而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有助于促进学校实现日常管理与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两维一体”,增强学校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积极性和易操作性;有助于学校追求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无声胜有声”,增强学校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被接纳性和实效性;有助于融合方法,避免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工作与学校主体工作、教育教学工作争夺时间、精力、人力资本,实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和学校管理成效提升的双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