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高新审计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4:23

公司高新审计报告篇1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统计分析对策建议

一、引言

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再到《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内部控制建设从无法可依到有规可循,从自愿披露到强制披露,从简单披露到全面披露,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从试点企业向全部主板控股公司推广,我国上市公司全面内部控制的高潮已然到来。

不可否认,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特别是2012年强制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大军。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实施是否提升了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质量?这些都成为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无疑是必要的。本文对2012年新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新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优化改进提供借鉴。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新疆作为西部地区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省份,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共有上市公司39家,本文以此为样本数量。

本文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年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及其他公开资料。披露情况以能否在深、沪交易所或巨潮咨讯网上查找到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准。数据截止日期为2012年4月30日。

三、新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披露情况

(一)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情况

1.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总体披露情况。根据统计,39家上市公司中,有36家上市公司在2013年4月30日前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比例为92.31%;3家未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比7.69%。其中沪市21家企业中有19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中告,占比为90.48%,深市18家企业中有17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比为94.44%,仅有1家企业未披露。在36家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内部控制评价结论均为有效,占比为100%。

2.按是否强制实施分类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情况。2012年,新疆上市公司纳入强制实施分类的上市公司为26家,其中国有控股25家,境内外同时上市1家。经统计,26家上市公司中,有24家公司在2013年4月30日前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比为92.31%。非强制实施的公司13家中有12家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比为92.31%。

(二)内部控制评价缺陷的披露情况

1.内部控制评价缺陷标准的披露情况。在36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13家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占比36.11%,23家未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占比63.89%。其中纳入强制实施范围同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24家上市公司中,9家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占比37.5%,未纳入强制实施范围的12家上市公司有4家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占比33.33%。

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内容的披露情况。36家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有2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自身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占比为77.78%。其中,1家企业披露了存在内部控制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2家公司披露了存在内部控制一般缺陷,全部公司均无重大缺陷。共披露内部控制缺陷54个,其中重要缺陷3个,占比5.56%;一般缺陷51个,占比94.44%。

四、新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披露情况

(一)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整体情况

2012年新疆上市公司中有26家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为66.67%;13家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33.33%。其中沪市21家企业18家中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为85.71%,深市18家企业中有8家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为44.44%,10家企业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二)按是否强制实施分类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情况

2012年,强制实施分类的上市公司为26家,据统计,有22家公司在2013年4月30日前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为80.77%,4家公司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为19.23%。非强制实施的公司13家中5家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为38.46%。8家公司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为61.54%。

(三)按板块分类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情况

根据上市板块对上市公司分类,统计发现,27家主板上市公司中有20家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比为74.07%;9家中小板上市公司有6家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比为66.67%;创业板上市公司3家均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四)按审计结论分类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情况

在26家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中,内部控制审计结论均为标准无保留有效审计意见,审计结论100%为有效。未见保留意见及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五、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依据和格式各不相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名称和内部控制评价依据复杂多样。首先,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名称五花八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及自我评价报告、关于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等。其次,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依据也各不相同,有:《企业内部控制基础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股票上市规则》、《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关于做好2012年度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等。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依据不同内容也不相同,致使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可比性也大大降低。

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问题。2012年新疆上市公司纳入强制实施范围的上市公司为26家,其中2家公司只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2家公司既未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也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这些公司未履行向投资者披露内部控制披露信息的责任和义务。

在“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报告中,2012年新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状况在全国32个省区中排名23位,整体水平不高。但统计分析发现,新疆上市公司大多数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控制设计、执行、监督等进行了披露并得出有效的结论,这与指数研究报告的结论有较大差异,说明新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准确性还有待提升。

3.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比例和披露质量不高。2012年新疆36家上市公司中,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公司仅13家,占比为36.11%。且在这些公司中,对缺陷披露时避重就轻,仅披露“还存在一般缺陷”,但具体有几项,表现在哪些方面,基本未披露。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所有的公司均不存在“重要”缺陷。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模糊不清使得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准确性不高。

(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问题。统计发现,新疆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评价范围方面普遍存在“流于形式”现象。对上市公司在控股股东、关联交易、分、子公司管控、担保、对外投资等易出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问题方面,几乎未进行披露。在对内部控制建设实施范围描述时泛泛而谈“内部控制范围涉及公司本部,各事业部,分、子公司等,实施范围做到全覆盖”,但对分、子公司如何管控并未进行信息披露。

2.风险评估工作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模板》明确要求,内部控制评价范围涵盖公司及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重点关注高风险领域,并列示确定的“十大”风险。然而,2012年新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未列示风险项目,也未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可见,上市公司的风险评估工作未得到重视,仍处于起步阶段。

3.内部控制信息化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发现,新疆上市公司在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评价过程中,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化产品的采纳和应用水平依然很低。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建设和内部控制评价中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对内部控制的效率将产生不利影响。

六、对策建议

2012年,新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数量及比例都在增加,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然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体系建设依然面临挑战,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期提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整体质量。

(一)加强制度建设,梳理内部控制相关规范,统一信息披露格式

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过程中遵循的标准多样化,是导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规范,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格式混乱的主要原因。为减少由此引发的负面影响,提高内部控制报告的可比性,监管机构应梳理内部控制规范,对内部控制披露内容和形式做出统一要求,避免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信息披露中的选择性和随意性,为上市公司全面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立标准统一的制度奠定基础。

(二)强化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机制,提高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质量

内部控制缺陷数量是衡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程度的重要指标。从上市公司缺陷披露情况看,内部控制缺陷标准不明确、内部控制缺陷等级含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措施不到位依然是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机制,明确内部控制缺陷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制定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措施,是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三)扩大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范围,保证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对易出现内部控制重大和重要缺陷的业务,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评价时应更加重视和强调。另外,上市公司在重视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同时,对分、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也不能忽视。甚至分、子公司有时还是发生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重灾区,对此上市公司应监督指导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全面实现。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上市公司信息化建设水平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涉及到企业的每项业务、每个部门和岗位。要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落地,加大信息化产品的采纳和应用程度,通过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进行集成、转化和提升后形成的信息管理平台,是降低内部控制实施成本,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有红,陈凌云.2007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J].会计研究,2009,(6).

2.卢锐,柳建华,许宁.内部控制、产权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J].会计研究,2011,(10).

3.周守华,胡为民,林斌,刘春丽.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13,(7).

4.胡为民.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2012)[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12.

公司高新审计报告篇2

1.年度报告必须包括内部控制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必须说明管理层有责任建立和维护足够的关于财务报告的控制框架和程序,必须包括一份管理层对本公司本财年期末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框架和程序有效性的评价。

2.审计师除了财务报告审计外,还必须对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评价进行鉴证‘(attestation)并出具报告。鉴证必须遵循pCaoB制订或采纳的标准进行。

法案还有很多其他条款涉及审计师、律师、证券分析师、经理和董事的责任,涉及面极为广泛。但由于只有404条款要求由审计师进行鉴证(审计),在实践中上市公司和审计师主要关注404条款,以至于不少人认为对萨班斯法案的遵循等同于对404条款的遵循,而这很容易导致无意中违反萨班斯法案的其他责任条款。这些404条款之外的责任条款,必须引起有关各方的高度关注。最近,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大连绿潇国际(Rinointernational)因涉嫌造假账,在美国资本市场造成了很大影响。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绿诺公司股价在5个交易日内下跌72%,目前至少有9家美国律师事务所正准备对该公司发起集体诉讼。绿诺事件不仅导致其自身股价暴跌,而且引起了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题材上市公司的质疑,给其他中国在美上市公司的股价带来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绿诺国际并未经过404条款审计。

一、302条款

对于按照1934证券交易法规定必须定期报告的公司,报告必须经过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或相应职务的官员)批准后,方可。

1.签字的公司官员(指Ceo和CFo,下同)必须已经审阅了该报告。

2.根据签字官员的了解,该报告没有包括任何重大不实内容,没有忽略任何重大事实,不会导致报告使用者误解。

3.基于签字官员的了解,报告中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信息,在所有重要方面,公允地反映了公司在报告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4.签字官员有责任建立和维护内部控制。公司已经设计了内部控制,确保签字执行官知悉上市公司及其合并报表子公司的所有重要信息,尤其是报告期的信息。在报告前的90天内,签字官员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并且在报告中表明了自己对公司这一时期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结论。

5.签字执行官已经向审计师和审计委员会披露了所有重要的内控设计缺陷和执行缺陷(这些缺陷将影响公司记录、处理、汇总和报告财务数据的能力),并且告知审计师所有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任何舞弊,只要涉及管理层或其他有重要内部控制角色的人员,不管是否重大,均已经告知审计师和审计委员会。

6.签字执行官应在报告中说明,他们完成评估后,内部控制和其他有可能对内部控制有影响的因素是否有重要变化,包括任何关于重大缺陷和实质性漏洞的修补行动。

7.解散本公司并在国外重新注册,或者将公司注册地转移到美国之外,都不能减轻执行302条款的责任。

二、906条款

1.上报SeC的每份含有财务报表的定期报告,必须附带一份Ceo和CFo的书面声明。这份声明中要批准年度报告,确证其遵循了萨班斯法案和1934证券交易法的要求,其包含的信息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上述批准财务报告的人员,如果知道报告中有不实内容,将被处以100万美元以内罚款或10年以内监禁,或二罚并处。明知上述财务报告有不实内容,却故意批准,将被处以500万美元以内,或者20年之内的监禁,或二罚并处。

三、关于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

法案规定,故意遗失或损毁审计和审阅工作底稿,将构成联邦刑事犯罪。

1.底稿保存年限要求达到至少5年(在一些情况下要达到至少7年)。

2.毁坏或者伪造记录妨碍调查的行为,将构成刑事犯罪。

3.对于上述行为可以处以罚款或二十年以内的监禁,或者罚款与监禁并处。

4.以上规定适用于上市公司的审计师。现在也适用于其他相关人员,如律师、咨询师和公司员工。

5.法案要求SeC不断新的规定,并且定期更新关于底稿保存和其他与审计和审阅相关记录的规定。

四、关于pCaoB的规定

萨班斯法案创建了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ubliccompanyaccountingoversightboard,简称pCaoB)。pCaoB是非盈利公司,不是联邦政府机构。违反pCaoB的规定,等于违反了1934年证券交易法,将受到该法规定的处罚。pCaoB成员不准收取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经济利益。pCaoB包括5位成员,其中两名成员必须是或者曾经是美国注册会计师(aiCpa);其中三名成员不准是也不准曾经是美国注册会计师(aiCpa)。pCaoB只负责监管向上市公司提供服务的审计师,不负责监管非上市公司的审计师。其主要职责包括:

1.会计师事务所必须经pCaoB注册后,方能从事上市公司审计。pCaoB负责对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管和调查。这取代了原来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互查(peerreview)。

2.制订上市公司审计、质量控制、独立性以及审计报告方面的标准。

3.可以采用原有职业团体的标准,也可以采用新的职业团体的标准。

4.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必须由第二名合伙人(指本审计项目主管合伙人之外的其他合伙人),审阅并批准每一份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审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结构,并描述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

5.pCaoB也可以对向上市公司提供非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管。

6.负责推动各方对会计和审计相关职业标准、证券法规的遵从,负责对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调查和纪律检查。pCaoB可以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以促进更高的职业标准以提高审计质量。

五、关于审计师禁止提供的服务

萨班斯法案列出了若干条特别的服务种类,即便是经过了审计委员会的批准,上市公司的审计师也不能够为该上市公司提供这些服务:

1.记账或者其他涉及财务报表或会计记录的服务;

2.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设计和实施;

3.估价服务;

4.内部审计外包服务;

5.管理职能;

6.精算服务;

7.投资、经纪或交易服务;

8.一些特定的税务服务,例如有可能滥用避税工具的税务筹划服务;

9.以上情况,确需提供服务的,必须由pCaoB一事一议、单独审批后方能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法案并未限制会计师事

务所向非审计客户或者非上市公司提供以上服务。对于那些法案没有明令禁止的服务,则允许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

六、关于公司道德准则

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其是否制订或采纳了公司重要人员道德准则,重要人员包括主要执行官(主要指Ceo)、主要会计负责人(CFo)以及总会计师。公司可以为不同的管理人员制订不同的道德准则,也可以为所有经理人员和董事制订通用的道德准则。公司可以没有道德准则,但如果没有道德准则,公司就必须披露没有道德准则的原因。

七、关于审计委员会

1.任何上市公司,如果它的审计委员会达不到审计师任命、监督和薪酬方面的规定,SeC将命令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和naSDaQ禁止该公司上市交易。只有独立董事才可以成为审计委员会成员。审计委员会成员必须是“财务会计专家”(financialexperts)。

2.审计师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审计师向上市公司提供的重要服务,必须经过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批准,并且服务收费必须向投资者公开。

3.审计师必须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公司“重要会计政策”。

4.法案增加了对于举报者的保护,以免其因为参与证明证券舞弊行为而遭受报复。支持员工通过匿名或其他保密的形式,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证券舞弊行为。

八、关于律师

向上市公司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必须报告公司及其经理、董事或者人员违反证券法规或者职责的行为。

1.必须向首席法律官或者Ceo报告。

2.如果首席法律官或者Ceo没有适当的反应,就必须升级向审计委员会报告,或者向其他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委员会报告,最终向董事会报告。

九、其他相关条款

1.公司管理人员如涉及证券舞弊行为,则不能应用破产法免除责任。公司可以宣告破产,但该管理人员的责任不能免除。

2.更多的事项必须在8-K报表中报告,一些事项的报告时间缩短为事件发生后4个工作日内必须上报。如果上市公司产生了直接的或者可能产生间接的表外重大负债,它必须描述这项负债,包括其重要条款和相应安排。

3.如果一名董事因为不同意公司的做法、运营和政策而辞职或不愿重新被选为董事,或者董事因故被辞退,则公司必须披露董事与公司意见不同的背景。

4.如果任命了新的执行官,公司必须披露其相应信息,包括其名字、职位以及该执行官与公司签订雇用协议的所有重要条款。

5.一个审计项目的主管合伙人以及审阅合伙人,最多只能为该上市公司提供连续5年的审计服务。

6.如果上市公司聘用其审计师的人员做Ceo、CFo或cao,那么一年内该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审计该上市公司。

7.法案要求增加表外交易的披露力度。

8.法案要求proforma财务报告与遵照正常Gaap编制的财务报告之间进行对比核对,必须披露proforma财务报告和Gaap财务报告之间的不同。

9.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上市公司不能向经理和董事提供个人贷款,也不能修改已有贷款的贷款条件。

10.上市公司报送SeC的年度报告,应该是已经更正了审计师指出的所有需更正事项后的报告。

11.禁止误导或利用欺诈手段操纵或影响审计师。

12.规定了证券分析师新的利益冲突行为。

13.为上市公司设定了静默期,在静默期内,公司不得进行某些类型的证券交易,以限制公司向个人账户(如养老金账户)购买、出售或转移基金。

公司高新审计报告篇3

【关键词】整合审计;内部控制

2004年3月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审计准则第2号《与财务报表审计协同进行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首次提出整合审计。2007年5月颁布审计准则第5号《与财务报表审计相结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进一步强化整合审计的实施。整合审计受到各国关注。

随着2010年4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内控审计工作正式进入我国法定业务范畴。然而内控审计的法定化,使企业需要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为其进行双重审计。内控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成为了现实选择。因此,建立完整的整合审计理论体系是理论界与实务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截至2012年4月30日,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67家己披露企业内控评价报告和内控审计报告的公司中,具有内控缺陷的有49家,达73.1%。由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756,以下简称“新华制药”)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是这67家中唯一一份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也是我国首份否定意见的内控报告,采用的是整合审计。

一、案例情况介绍

新华制药被信永中和出具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原因是在报告期内,其子公司――“山东新华医药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医贸公司”)存在着对客户授信额度过大的问题,使得其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信用中和认为其内控制度存在如下重大缺陷。

(一)医贸公司的内控制度存在对多头授信无明确规定的情况。在实际执行中,医贸公司的鲁中分公司、工业销售部门、商业销售部门等3个部门分别向同一客户授信,使得授信额度过大。

(二)医贸公司内控制度规定对客户授信额度不大于客户注册资本。但医贸公司在实际执行中,对部分客户的授信超出了注册资本,同时也存在未授信的发货情况。

二、“信永中和”整合审计原因与实施分析

(一)原因分析

首先,由于财务报表审计和财务报告内控审计存在多处联系,通过恰当的整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整合审计可以印证审计证据的真实与可靠性,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再次,整合审计可以有效降低其审计费用及事务所的审计成本,实现双赢。

(二)实施分析

一是模式选择,本案例中,信永中和采用的是“美国模式”,由其事务所的一个项目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整合审计工作。一方面美国模式较为灵活,另一方面日本模式对注会的专业能力要求高,而信永中和内部人员结构看,具备两种类型审计的复合人才较少。

二是实施过程与结果,在对新华制药审计过程中,信永中和发现该公司对于“欣康祺医药”形成了巨额应收款项,而在以前年度中,期末应收款项余额很小,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同时,医贸公司在2011年的授信业务中对于“欣康祺医药”的赊销额度过大,并没有考虑其经营状况。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的相关要求,虽然新华制药是多年a+H股公司,对于内控有着良好基础,但由于其缺陷对报表有着重大影响,所以信永中和对其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控报告。

三、案例小结

新华制药在应收账款方面没有做好账龄分析工作,导致了国有资产6000多万的流失。更值得关注的是,新华制药对欣康祺2011年上半年就出现的资金问题视而不见,下半年还增加了其业务量。同时,济南公安局在2011年底就对欣康祺进行立案,而新华制药却推迟到2012年3月才对外披露信息,这也是对投资者不负责任的表现。

信永中和运用整合审计的方法对新华制药2011年的财务报告进行了审计。通过审计发现新华制药在内控方面存在重大缺陷,表明了通过整合审计,可以提升审计报告的质量,督促我国的上市公司改善内控和公司治理,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促进我国内控规范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四、评价与启示

(一)宏观层面

我国近年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管理层内控自我评价报告,注册会计师要对内控有效性审计出具审计报告规范了企业的信息披露行为,增加了内控信息披露的信息含量及可信度。随着内控审计业务的发展壮大,应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整合审计,指导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

(二)公司层面

我国企业内控自我评价制度刚刚起步,现阶段很多企业对于内控信息披露具有抵触情绪,披露的有效信息含量很低,缺乏实质性内容。主因是企业普遍认为披露内控缺陷是利空消息,会影响投资者信心。然而,有关实证研究显示,真实披露重要内控缺陷不视为消极信号,相反,对于笼统评价或不披露任何控制缺陷可能会造成利益相关者产生疑虑。因此,企业要转变态度,履行评价内控运行有效性的责任,真实、准确的披露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完善内控制度,促进长远发展。

(三)注册会计师层面

从目前来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由审计失败被提讼案件层出不穷,究其根源,与在审计过程中忽视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有关。这暴露了审计工作中的一个通病――重实质性程序,轻控制测试。考虑到测试内控有效性并不一定减少实质性测试的范围,致使忽略对被审计单位内控的考察,缺乏对业务流程的深入了解,而仅限于核对会计资料间的勾稽关系,对待控制测试的态度是可有可无,从而导致对风险的低估。

在整合审计中,利用财务报表审计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可能存在的错报信息,合理怀疑相关控制点是否有效并进行测试。随着社会公众对内控的重视程度提升,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内控审计的诉讼风险也加大,因此,执行整合审计或单独执行内控审计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怀疑态度提出了更严厉的要求。

参考文献:

公司高新审计报告篇4

许明波(1971-),男,安徽无为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萨班斯法案及相关配套监管规则的出台,标志着美国资本市场会计监管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准政府监管模式、强化会计责任追究、确认新CoSo框架、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等,是美国新会计监管框架的基本要素。美国会计监管体系的改进,对我国建立健全会计监管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就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又保持与国际趋同的会计监管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会计监管 要素 启示

2001年底发生的安然事件等一系列财务丑闻,暴露了美国资本市场会计监管体系的严重缺陷。美国国会众议院于2002年出台了《公司与审计的责任、义务和透明度法案》,后来相继又出台了《上市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称《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简称“萨班斯法案”)。法案的出台标志着美国资本市场会计监管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一、美国新会计监管框架的要素

(一)确立以准政府监管模式为主导萨班斯法案要求设立新的独立的“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ublicCompanyaccountingoversightBoard,pCaoB)”,以取代原隶属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pCaoB,作为会计监管的准政府机构,接受SeC的监管,全面负责监管会计师行业,享有监管、调查和处罚的权力,这标志着美国会计监管模式由行业自律监管向准政府监管模式转变。美国会计监管经历了漫长的历程,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在反思之后,充分认识到会计舞弊、监管不力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并于1934年率先制定了世界会计史上体现监管者意志的会计准则。为了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和达到监管的目的,美国成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作为负责监管的政府专门机构。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审计失败案件,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对会计监管模式提出了两种改革方案:一种是专门成立一个政府部门,负责监管注册会计师行业;另一种是建立适当的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监管制度。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向国会提出实行自律性监管的请求,其主要的目的是避免政府部门对行业监管的过度介入。请求在国会通过后,aiCpa于1977年设立了“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建立了一整套自律监管机制,对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实施监管,美国国会和SeC也认同了这种行业自律制度中的标志性的组织。实践证明,美国的pCaoB在会计监管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欺诈性财务报告仍然时有出现,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组织成立了全国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并提交了报告,该委员会认为欺诈性财务报告与企业较差的内部控制有关,需进一步对内部控制进行研究。2001年安然事件的爆发,更加暴露出美国以pCaoB为代表的自律监管制度的严重缺陷和漏洞。为此,美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美国众议院于2002年,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公司与审计的责任、义务和透明度》的强化会计监管的法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修改原有的《证券交易法》,要求建立独立的“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组织”;强制公司披露那些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债务的表外会计信息:为了达到监管的作用,禁止审计公司对同一公司同时提供审计和非审计服务。2002年,美国国会两院又通过了《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这些法案将从法律制度上对美国会计监管制度产生重大影响,并预示着美国多年来以pCaoB为代表的行业自律监管制度将被一种新的监管方式所取代,即准政府监管模式。

(二)强化会计责任追究制 萨班斯法案规定美国上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和财务总监(CFo)在其年度和中期财务报表中必须签名并认证,要求Ceo和CFo对呈报给SeC的财务报告“完全符合证券交易法,以及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予以保证。财务报告不允许含有任何导致其财务报表误导公众的重大错误或遗漏,强制要求公司高级财务人员遵循职业道德规则,如果将来发现有问题,Ceo或CFo个人将对公司财务报表承担严重的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在美国这样一个以判例法为主体的法律框架内,1933年的《证券法》、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就已经开始用成文法的体例对资本市场进行约束,但萨班斯法案前所未有地将公司高管和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用成文法的方式明确加以限定,表明美国会计监管进入法律监管时代。

(三)确立以新CoSo框架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基本标准 萨班斯法案要求公司管理层和外部审计师,每年在年报中就公司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internalControloverFinancialReporting,iCoFR)有效性分别作出评价和报告,还要求外部审计师对于公司管理层评估过程以及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相应的检查并出具正式意见。2003年SeC33-8138号规则公告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作了明确定义,“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公司行使类似职权的人员设计或监管,受到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满足外部使用的财务报表编制符合公认会计原则的合理保证控制程序”,具体包括以下控制政策和程序:一是,保持详细程度合理的会计记录,准确公允地反映资产的交易和处置情况;二是,公司对发生的交易进行必要的记录,从而使财务报表的编制满足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公司所有的收支活动都要经过公司管理层和董事的合理授权;三是,为防止或及时发现公司资产未经授权的取得、使用和处置提供合理保证,这种未经授权的取得、使用和处置资产的行为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要影响。2004年,新pCaoB了其第2号审计标准:“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审计”,并经SeC批准。该标准关注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审计工作,以及这项工作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问题。这项综合的审计会产生两份审计意见:一份是针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另一份是针对财务报表。对内部控制的审计涉及以下内容:评价管理层用于开展其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的过程;评价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转的效果;形成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意见。各种迹象表明,SeC已承认了1992年发起人组织委员会(CoSo)公布的《内部控制一综合框架》(也称CoSo框架)。CoSo框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五个组成部分。2004年,根据萨班斯法案有关规定,CoSo委员会了《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eRm),称作新CoSo框架。该框架由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馈、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八个部分组成,表明新CoSo框架于2004年正式成为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公认标准。

(四)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萨班斯法案404条款的规定引起了监管机构和职业界的广泛关注,SeC和aiCpa积极行动起来,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规则公告、征求意见稿。2003年,SeC第33-8138号规则公告,主要内容是:首先,修订1934年

证券交易法的相关内容。该内部控制报告的内容必须包括:管理层签署申明,由其负责建立和维护充分的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公司在最近会计年度终了时,应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说明管理层进行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时采用的框架;提供申明表明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对公司管理层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估报告提供了鉴证报告。其次,要求上市公司填报“会计师事务所鉴证报告(RegisteredpublicaccountingFirmsattestationReport,RpaFaR)”,并作为年报的一部分予以公布。再次,要求管理层对公司季度内出现的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具有重要影响,或可能具有重要影响的任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变更进行评价。200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一是,上市公司审计包括财务报表审计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两个部分;独立审计师需要对审计工作进行计划,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对控制的设计有效性和执行有效性进行评价,进而发表审计意见。二是,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了定义。征求意见稿中将内部控制缺陷分为“设计缺陷”和“执行缺陷”,前者主要是指公司的控制结构和程序不完整,遗漏了一些必要的控制,或者现存的控制设计不合理,导致即使控制按照设计执行了,但无法达到控制的目标。后者则是指一项控制虽然设计合理,但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或者执行控制的员工没有得到合理的授权或具有资质,从而导致控制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三是,按严重程度将内部控制缺陷的其分为重大控制缺陷和主要控制弱点两类。重大控制缺陷,是指可能对公司管理层发表的申明中关于保证交易的发生、记账、过账、报告财务数据和财务报表保持一致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的内部控制缺陷;主要控制弱点是指在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存在重大控制缺陷,造成公司的内部控制不能及时地防止或发现财务报表中实质性的错误表述的风险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四是,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发表无保留意见的限制条件做了规定。如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未更正的主要控制弱点,独立审计师不能发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的无保留意见,而应该根据主要控制弱点的性质,发表保留意见或仅对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观点,财务报表中存在实质性错误表述,公司没有发现,而外部审计师发现了,则表明公司的内部控制中存在主要控制弱点。

二、美国会计监管对我国资本市场会计监管的启示

(一)建立以政府监管为主导,以行业自律为补充的会计监管模式 安然等案件暴露出美国自律监管制度的严重缺陷和漏洞。实践证明这种只强调会计行业自律的做法,实际上是对注册会计师的一种放纵。由此可以认识到,在当今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多方博弈的资本市场中,仅依靠行业自律性组织来进行会计监管是不够的。会计制度和准则完全由民间机制制定,其权威性必然遭到削弱,其监管实施的效率也较低下,尤其缺乏制定机构的独立性。因此,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建议构建以政府监管为主导,以行业自律管理为补充的会计监管体系。财政部、审计署、证券监督委员会与注册会计师协会之间没有依附关系和利益关系,地位独立,并且有法定的权威性和强制力,具有其他组织无法比拟的优势,可由其承担会计监管的主要职能,履行各项监管职责,使其监管更具权威性,以保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健全会计监管的法规体系,强化对公司高管人员行为约束和责任追究 从我国目前会计监管的法律体系看,存在部门立法,职能分割,有关措施缺乏细则,存在遗漏和抵触现象,形式不规范,体例不统一,致使监管部门很难对会计违法行为定性。从会计监管的力度上,我国现行的会计监管体系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我国至今未出台《民事责任赔偿法》,从目前对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案件的查处情况看,主要是以行政处罚为主,处罚基本上体现在追究主要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上。在财产责任方面一般表现为对当事人的违法所得全部由国家罚没,但却没有对投资者的民事赔偿责任予以规定。虽然《证券法》规定了民事赔偿责任优先承担的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现有的法律缺乏适当的诉讼机制,致使投资者的损失实际上得不到赔偿。即使在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方面,处罚力度同样显得不够。根据美国的经验教训,对公司高管人员用法律约束其行为是非常必要的。但我国目前的相关配套法律还不完善,还没有将高管人员真正置于民事责任的约束之下,单靠行政处罚既不具威慑力,也不能触及高层管理者的切身利益。而美国在这方面就有较为切实可行的民事赔偿的相关配套法律,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从根本上约束高层管理人员的一些不法行为,使会计监管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公司高新审计报告篇5

财政部于近期草拟并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引入了离职后福利和其他长期辞退福利,充实和明确了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有关规定,修订后的准则将适用于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涵盖了除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以外的各类职工薪酬。

内审质量评估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近日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机构管理办法》,自之日起实施。办法共16条,对评估机构应具备的条件、如何申请及与评估业务相关的事宜做了明确规定。

在审企业上会前变更会计所需专项说明

证监会近期《关于首发在审企业补充预披露事项的说明》,要求预披露后至发审会会议公告前,发行人发生更换签字保荐代表人、律师事务所、签字律师或会计师事务所、签字会计师事项的,发行人、保荐机构及相关中介机构应当向证监会发行部综合处报送相关说明资料。

中国欧盟会计准则实现最终等效

财政部公告,宣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欧盟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层面所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等效。在此之前,欧盟已于2012年4月11日采纳了两项指令法规及一项实施决定,承认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欧盟认可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终等效,这一系列文件自2012年1月1日起追溯生效。

中美审计跨境监管达初步协议

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pCaoB)于近日签订了美方来华观察中方检查的协议,同意pCaoB派员工以观察员身份来华观察中方对在美注册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检查。这次跨境监管合作的破冰,或将为今后中概股信心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证监会新规为券商资管业务松绑

中国证监会近日正式实施新修订后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两个配套实施细则。修订后的《管理办法》主要在放松管制和强化监管两个方面作出了修订。

券商董事高管任职资格监管法修订

证监会近日公布了修订后的《证券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监管办法》,根据修订后的办法,证券公司高管人员和分支机构负责人最多可以在证券公司参股的2家公司兼任董事、监事,但不得在上述公司兼任董事、监事以外的职务,不得在其他营利性机构兼职或者从事其他经营性活动,但证券公司高管人员在证券公司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兼职的,不受上述限制。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拟规范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日前制订并《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披露指引(征求意见稿)》,向业界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评估结论应当披露不同评估方法初步结果差异及原因;应当披露主要资产的瑕疵事项;对于标的资产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应当披露相关事项及评估报告中对该事项的处理方法。

新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

证监会近日经修订后的《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此次修订集中在外资持股的比例方面。

税总规范燃料油消费税征收范围

国税总局近日《关于催化料、焦化料征收消费税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6号),对燃料油的消费税征收范围做出规范。公告催化料、焦化料属于燃料油的征收范围,应当征收消费税。该公告自2012年11月1日起执行。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办法明年施行

中国证监会正式《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自明年1月1日起实施。《办法》明确了非上市公众公司到交易所上市的要求,同时明确将办法施行前股东超过200人的股份公司纳入监管范围。

医疗收费票据使用管理办法颁布

财政部联合卫生部近日颁布《医疗收费票据使用管理办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办法》明确了医疗收费票据的种类、内容和适用范围,统一了医疗收费票据式样、防伪措施和监制章,规范了医疗收费票据的印制、发放、使用、保管、核销、销毁、稽查等管理,明确提出了将医疗收费票据管理纳入财政票据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全程监管。

铁运企业营业税将属地方收入

财政部近日《关于调整铁路运输企业税收收入划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2]383号),从2012年1月1日起,铁路运输企业税收收入划分方式重新调整。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由中央收入调整为地方收入,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建设基金营业税仍作为中央收入。

证监会成立综合治理小组规范上市公司

证监会已成立一个包括12家部委的上市公司综合治理规范运作小组,以发挥各部委的作用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使得上市公司的治理更加规范。

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好节能家电推广

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日前联合《关于认真做好节能家电推广工作的通知》,明确要进一步调整完善相关财政补贴及资金监管等政策措施,更好推进节能家电扩大推广。

证监会拟检查上市公司承诺履行情况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日表示,证监会拟集中对上市公司股东、关联方以及上市公司的承诺事项进行一次清理和专项检查。具体包括要求上市公司对相关方承诺未履行情况进行专项披露,对已经履行完毕的承诺的履行情况进行抽查,对超期未履行的承诺事项进行专项检查并采取监管措施督促履行等。

证监会2011年年报“体检报告”

证监会会计部《2011年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报告》。从2011年年报披露的总体情况看,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仍存在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报告》指出部分公司年报存在简单错误,监管部门将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并将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执业质量问题较多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现场检查和处罚力度。

香港加拿大会计师协会庆十周年

香港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日前举行庆祝该会成立十周年会员大会。香港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3年正式成立,旨在维护、促进和支持本地会计界的各项发展,至今已拥有逾千名会员。

深圳将向纳税人推广网络发票平台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划,广东省深圳市国税局联合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三大通信运营商,将于10月向纳税人推广应用网络发票平台,为纳税人构建一个7×24小时安全稳定运行的发票管理系统,并通过通信运营商向纳税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保障,满足纳税人经营需要。

重庆市注协开展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重庆市注册会计师协会正式启动了“注册会计师项目成本管理”研究课题,此举旨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要求,保障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为目的,科学引导事务所强化内部管理,规范行业市场竞争秩序所采取的一项措施。

上海出台首部地方性审计法规

《上海市审计条例》日前经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并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上海市审计机关成立以来第一部地方性审计法规,包括了多条创制性规定。

两岸学者会计学术研讨会在厦门举行

第四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厦门开幕。本次会议共邀请到海峡两岸专家学者近200人参会,就企业会计准则、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等重要议题进行交流。

苹果在英国避税高达5.7亿英镑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苹果公司去年在英国的避税数额超过5.5亿英镑。该公司的最新账目显示,在英国的营业额刚刚超过10亿英镑,利润为8130万英镑,这意味着该公司只需缴纳1440万英镑的税金。

安永2012财年全球营收244亿美元

安永公布,该公司截至2012年6月30日财年的合并后全球营收为244亿美元,与之相比的2011年该数字为229亿美元,以当地货币计算营收增长7.6%(以美元计算增长6.7%)。

普华永道2012年营收315亿创纪录

普华永道宣布,2012财年的营收达到创纪录的315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业务将出现转向发展中市场的重大变化。得益于顾问和咨询业务增长,在截至6月30日的2012财年中,营收较2011财年的292亿美元增长了8%。其中顾问和咨询业务营收大幅增长近17%,审计及相关服务营收攀升3%以上,而税务营收攀升近8%。

iaSB主席批评会计改革拖延

iaSB主席HansHoogervorst指出,理事会在推进急需进行的改革方面进展不佳,并称反复拖延已经动摇了人们对理事会按期完成各项改革的信心。他表示,导致改革进展缓慢的原因包括“工作流程失灵以及决策失灵”。他批评的“失灵”,部分是指iaSB为使自身会计准则与FaSB颁布的会计准则相统一而做的长达十年的努力。

张为国:会计准则趋同也要讲技巧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张为国近日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指出:“此次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越来越关注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他认为,现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目标及宗旨就是要建立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以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促进资本形成和流动,降低融资成本。

2012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引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宣布“2012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引”现已。本书(俗称“绿皮书”)包含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截至2012年7月1日的准则和解释公告全文及随附文件,同时提供广泛的交叉引用和其他注释。

iia私营和公共部门外部评估公告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新了两个实务公告,分别是:“实务公告:1312-3:私营部门外部评估组的独立性”和“实务公告:1312-4:公共部门外部评估组的独立性”。

FaSB拟撤销债务估值调整的净收益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计划正式提议,在今年年底之前撤销债务估值调整(debtvaluationadjustment)的净收益计算规则。根据该计算规则,一些信贷息差恶化的银行能够做出收入提振的报告,反之,信贷息差改善的银行能够做出亏损的报告。

SeC认可新东方财报数据及Vie结构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nYSe:eDU)近日宣布,SeC公司金融部表示认可新东方上市公司过往财报数据及Vie结构。SeC公司金融部官员同时表示,他们将会继续审阅新东方的披露文件,包括2012年年报。

美上市公司反对强制轮换审计师

由德豪美国组织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美国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董事反对强制轮换审计师的提案。调查还发现,多数上市公司董事不同意在衡量“股东决定薪酬”(say-on-pay)建议时,顾问公司使用“股东总回报”作为准确的测量标准,亦反对顾问公司出于比较公司高管薪酬目的而指定与上市公司进行比较的同行团体。

FRC修改公司治理守则与管理守则

经过多方会商,近日英国财务报告委员会(FRC)宣布对《公司治理守则》和《管理守则》进行少量修改,旨在强化投资链条各环节的问责制并提高参与度。修订后,两部守则将继续沿用“遵守或解释”规则。

FRC修订多项审计准则

英国财务报告理事会(FRC)近日了多项修订后的《国际审计准则(英国及爱尔兰)》(iSas(UKandireland)),包括:《第260号:与负责公司治理人员之间的沟通》;《第700号: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修订版)》;《第705号:独立审计报告中审计师意见的修改》;《第706号:独立审计报告中的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第720a号:审计师对包含经审计财务报表的文档中的其他信息所承担的责任》。

英调查四大会计所人事关系

英国监管者目前正在调查普华永道(pwC)、德勤(Deloitte)、毕马威(KpmG)以及安永(ernst&Young)四大主导会计师事务所,并表示“四大”所衍生出巨大的人事关系网络可能抑制审计市场竞争。该竞争委员会认为拥有在这“四巨头”之一的工作经历可能影响新审计员甄选。

英拟为陈述式报告立法

英国商务创新和技能部(BiS)近日证实,拟在10月针对陈述式报告制定法规,作为今年3月专家会商的后续举措。新版陈述报告的结构将剔除不必要的披露责任和重复表述的规定。

加拿大两会计机构拟合并为监管机构

作为管理加拿大特许会计师(Cas)的全国性组织——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与负责监督加拿大注册管理会计师(Cmas)日常工作的加拿大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Cma)目前宣布,这两大机构将从明年1月1日起推出一个“合二为一”的、全新的加拿大注册会计师监管机构。

澳洲会计师公会获准在新西兰颁发审计师资格

新西兰金融市场管理局(Fma)于2012年10月18日宣布,澳洲会计师公会(Cpaaustralia)已获其批准,可在新西兰境内向从事发行人审计业务的审计师颁发专业资格。这意味着,从今以后新西兰境内将有两家会计行业机构可以颁发审计师专业资格。而在此之前,新西兰特许会计师公会(nZiCa)是新西兰境内唯一一家拥有颁证资格的会计机构。

荷兰会计事务所薪酬大幅下降

在过去五年中,荷兰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级别的薪酬大幅下降,其中普华永道合伙人在2007至2008财年平均薪酬为70.8万欧元,2012年6月底降至46.8万欧元,降幅高达34%。安永、德勤等合伙人薪酬也有不同幅度的下降。会计事务所薪酬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客户订单减少、服务费用下降以及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开支增加等。

第25届XBRL国际会议拟在日本举行

第25届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国际会议将于2012年11月6日~8日在日本横滨皇家公园酒店举行。本届会议将布置8个学习展道,全方位展示在提高商业报告效率和质量方面,XBRL技术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公司高新审计报告篇6

(一)样本选取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2年年报审计情况快报第14期报告,将89家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同行业、同规模选择了相应的89家标准审计报告公司作为配对样本,样本与配对样本如表2所示。收集2008—2012年研究样本与配对样本的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并与奔福德定律进行相关分析。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与和讯财经网站。

(二)指标选取一张完整的现金流量表共有57个项目,但并非每个上市公司都会发生所有项目,将这些大多数公司缺失或者数据总数不及样本总数一半的项目予以剔除,主要选取了“经营活动类”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等;“投资活动类”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筹资活动类”的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25个项目作为分析指标。

(三)研究假设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要求,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1: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与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现金流量表年报存在显著差异。将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现金流量表各年年报与奔福德定律的相关系数和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现金流量表各年年报与奔福德定律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前者应大于后者。H2: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与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现金流量表季报存在显著差异。将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现金流量表各年季报与奔福德定律的相关系数和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现金流量表各年季报与奔福德定律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前者应大于后者。H3: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与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现金流量表各个报表项目存在显著差异。将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现金流量表各年各个报表项目与奔福德定律的相关系数和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现金流量表各年各个报表项目与奔福德定律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前者应大于后者。

(四)审计质量的评价标准将报表数据与奔福德定律的相关系数作为检验数据是否符合奔福德定律的评价标准。借鉴张苏彤等(2005)的经验分级评价标准,如果相关系数大于0.97,则认为财务数据符合奔福德定律,财务数据正常,财务数据真实;如果相关系数小于0.97,则认为财务数据符合奔福德定律,财务数据不正常,财务数据不真实。表3给出了不同相关系数分布标准以及相应的审计对策。

(五)数据处理方法本文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采用微软公司的mi-crosoftoffice(2003)中的excel。其中,LeFt函数和CoUntiF函数用于基本数据处理,CoRReL函数用于数据的相关分析。

二、实证分析

(一)实证分析过程1.现金流量表年报通过对标准审计报告公司和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现金流量表年报数据的首位数以及与奔福德定律理论分布值的比较,结果如表4和图1所示。从表4和图1可以看出,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和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现金流量表年报数据分布明显符合奔福德定律所描述的首位数概率递减的规律,两类公司首位数据分布与奔福德定律一致,两者相关系数均非常接近1(完全相关)。2012年、2011年、2009年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的相关系数均高于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的相关系数,2008年、2010年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的相关系数低于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的相关系数,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五年中两类公司与奔福德定律的相关系数基本同步,两者均是在2009年相关系数最低。样本公司数据和配对样本公司现金流量表年报数据在2009年、2011年、2012年存在显著差异,而在2008年和2010年差异不显著,假设1得以验证。2.现金流量表季报通过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和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现金流量表季度数据的首位数分布情况以及与奔福德定律理论分布值的比较,结果如表5和图2所示。从表5和图2可以看出,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和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现金流量表季度主要财务数据的首位分布明显呈现出了奔福德定律所描述的数据首位数存在一定差异。从相关系数分析,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相关系数较高的是第二季度,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相关系数较高的是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各季度相关系数也存在一定差异;标准审计报告公司各季度的相关系数基本上高于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各季度相关系数,说明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现金流量表真实性高于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在全部总体中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2009年、2011年的第一季、2009年第四季的相关系数偏低,作假的可能性较大,假设2得以验证。3.现金流量表主要项目通过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和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现金流量表五年主要项目数据的首位分布情况以及与奔福德定律理论分布值的比较,结果如表6和图3所示。从表6和图3可以看出,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和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现金流量表主要项目的首位数据五年合计分布明显呈现出奔福德定律所描述的数据首位数存在一定差异。从相关系数看,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相关系数较低的是“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支付的各项税费”“、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净利润”和“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相关系数较低的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和“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在全部总体中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的相关系数偏低,作假的可能性较大;标准审计报告公司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的相关系数偏低,作假的可能性较大。标准审计报告公司各个主要项目的相关系数基本上高于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各季度相关系数,假设3得以验证。

(二)实证分析结果1.相关系数分析利用上市公司的非标准审计报告公司和标准审计报告公司2012年现金流量表财务数据,将其首位数分布与奔福德定律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按照从高到低的降序排列如表7所示。从表7可以看出,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高达0.98613、0.97291、0.97283、0.97045、0.96660的*St盛润a、St超日、*St中基、*St国商、宁波富邦等公司均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报告,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只有0.37995、0.32026、0.20316、0.01202的九鼎新材、中房地产、江泉实业、巨化股份等公司均被出具了标准审计报告。2.审计质量分析假如相关系数大于0.97,说明现金流量表数据可靠,它有可能被出具标准审计报告,当然也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同理,假如相关系数小于0.97,说明现金流量表数据不可靠,它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当然也有可能被出具标准审计报告。根据样本公司与配对公司的相关系数和相关系数分级及审计质量评价标准,将具体审计报告进行分组如表8所示。从表8可以看出,样本公司与配对公司共178家上市公司中,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在0.97以上的只有5家,占2.81%,而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在0.97以下的有173家,占97.19%,也就是说不符合的上市公司数量远远多于符合的上市公司数量。如果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真实,现金流量表数据总体上就应该符合奔福德定律,因为虚假的现金流量表数据极少能够符合奔福德定律的随机性,而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数据首位数分布与奔福德定律符合度不高,说明现金流量表数据的真实性存在很大问题。

三、研究结论

(一)现金流量表首位数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高未必被出具标准审计报告从表7中可以看出,排名前10位的上市公司中,有5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占50%;排名前20位的上市公司中,有9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占45%;排名前30位的上市公司中,有12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占40%;排名前40位的上市公司中,有17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占42.5%,说明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高的不一定被出具标准审计报告。

(二)现金流量表首位数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低未必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从表7中可以看出,排名后10位的上市公司中,竟然也有4家公司被出具了标准审计报告,尤其是排名最后一位的巨化股份,与奔福德定律的相关系数只有0.01202,也被出具了标准审计报告,这只能说明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低的未必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

公司高新审计报告篇7

摘要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工作的核心。实行企业内部控制签证,是对内部财务报告控制的有效性签证。集团公司财务报告控制,主要指集团公司为达到管理目标,确保集团内部经营管理的高效率,保护集团公司的财产与物资,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质量,同时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的贯彻和实施。本文对目前内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财务审计机构模式应对措施

一、财务报告控制的概念

最先提出公司财务报告控制的是美国,随着美国企业由于发展等方面因素而出现的新问题,致使美国在一些针对企业的法律法规中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概念。开始出现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internalcontroloverfinancialreporting)的提法①。简称SeC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2002年首次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了诠释,为了确保详细的会计记录,公允正确地反映资产交易和处置情况的制度是财务报告控制的概念。分析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即是保正公司设计的控制程序能授权公司的业务活动的合理经过;对公司的资产进行保护,避免不恰当的使用或未经授权;恰当地记录并报告业务活动,进而确保集团公司的财务报告符合公认会计原则及编报要求等事项提供合理的保证。

实际上各国都对财务内部控制做了明确规定。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也对内部控制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和科学地阐述。明确了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工作的核心。实行企业内部控制签证,是要对与内部财务报告控制的有效性签证。2008年6月28日由财政部等五部委公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后来进行了修改,强调了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避免超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和对知识范围的要求。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国内和国外要求对财务报告进行内部控制的迫切需求。

二、集团公司财务报告控制存在的问题

1.不合理的审计机构模式

上个世界末期,国内一些集团公司为了强化自身管理,在内部设置了控制审计机构,根据隶属关系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董事会或监事会领导下模式;另一种受总经理领导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内部控制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第一种模式令内部控制审计能够以独立的姿态、以董事会或监事会为后盾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监督,可这样会发生经营者与内部控制审计间的矛盾,进而引发审计风险;第二种受总经理支配②,目的是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可这样在审计过程中,容易被本单位利益所限制,尤其是领导参与或法人违反纪律时,内部控制审计将无法发挥作用,进而引发审计风险。

2.不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的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审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是作为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法律依据,但只有审计署的《审计署关于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规定》是针对内部控制的,而且法律级次又明显偏低,实用性不强,使得对财务报告的控制进行审计时,只凭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这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审计结果的正确性、权威性。

3.内部控制鉴证缺乏标准和规范

我国关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发展与美国相比,就目前看还没有权威且公认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所以就导致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我们执行的《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唯一的依据。但却存在一些弊端。《意见》将与会计报表有关的内部控制为控制审核范围,与美国的aSno2强调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很大差别。美国的aSno2规定将内部控制鉴证认证为与财务报表审计一同进行的审计活动,界定为一种整体性审计。而我国的《意见》将内部控制鉴证确定为审核。

4.对财务审计认识不足、方法落后

目前企业财务的内部审计方法弊端突出,无法适应集团公司复杂的经营环境。由于其过分依赖公司内部控制的测试,所以就蕴藏着很大的风险。又由于体制的影响,一些企业领导人错误地认为内部控制审计就是对企业内部经济问题的检查,担心影响到企业内部的和谐,产生一些矛盾,还有一种思想认为内部审计削弱了其在企业内部的权威也限制了作为管理者的经营自。这样就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有职无权。内部控制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根本无法保证。

三、应对措施

1.需要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要形成财务控制意识,强化内部控制对单位管理与个人切身利益的思想观念,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度。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员工的培训,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所要遵循的制度和规定,清楚确定遵守与违反的节点,加强自我监督与互相监督的理念,在进行内部财务控制中克服执行制度的随意性。

2.强化管理层执行控制的意识③

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首先必须自觉遵守相关的各项控制制度,自觉接受审计部门的审核。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削弱和破坏内控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内部检查中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坚决不许姑息迁就,应严肃处理,保证规定的效力。应及时调节执行中不协调的环节,确保公司财务报告在内部的执行畅通无阻。

3.保持内部控制的持续性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财务重大错报风险是一个相互交替和持续不断的过程。所以,公司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系统必须与时俱进,经常改进保持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使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集团公司对内的财务控制制度是目前的审计区别于传统审计的明显标志;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工作效率,财务人员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就对公司管理层实行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实效性发表意见。

注释:

①何振华.浅谈如何完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②张金星,颜炳芹,张保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途径和措施.科技信息.2009(25).

③贾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02).

参考文献:

[1]何振华.浅谈如何完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公司高新审计报告篇8

审计期望值差是社会公众期望审计师达到的程度与审计师实际业绩间的差距,它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上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公众的信息。波特(1993)的“审计期望值-业绩差异”结构阐明,这种差异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1)社会的预期与审计师能合理达到的水平的差距(所谓“合理性差异”);(2)审计师能合理达到的水平与他们被认为已经达到的水平的差距(所谓“业绩差异”)。这一差距又可进一步分为两部分:①审计师能合理达到的水平与法律和职业标准要求审计师应达到的水平的差距(“不完善的准则”);②法律和职业标准要求审计师应达到的水平和审计师被认为已经达到的水平的差距(“不足的业绩”)。波特强调,要避免对审计职业社会地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急需采取有效行动来缩小“审计期望值-业绩差异”。本文拟围绕审计的“七个基本前提假设”,在全球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分析审计期望值差的问题。首先提出这“七个基本前提假设”的是弗林特(1988),之后被普拉特和皮尔西姆(1993)用于他们的审计概念框架。一般认为,如果把审计职业界比作一座大桥,这“七个基本前提假设”就可以被视为七个桥墩,如果审计期望值差损坏了任何一个桥墩,整个大桥就会处于危险之中。以下就是这七个方面的解决办法。

受托责任

财务报告反映了管理当局对社会公众的责任,而管理当局的自身利益有时与公众利益相矛盾,因此公众期望能有人为公众利益来审查管理当局的账目。独立审计师是完成这项工作的最好人选。然而,现实中,审计师的聘用和审计的收费都由管理当局决定,审计师集中大量精力服务于管理当局,而不是股东和社会公众。因此,当出现下列现象时我们就不会感到奇怪:(1)审计成为审计公司吸引新客户为其提供其他服务的工具。(2)审计师被鼓励与客户建立长期关系、成为亲密朋友,这将使得发现客户的缺陷以及与客户在会计报表上产生分歧变得困难。(3)审计师协助管理当局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这里,审计师被期望为公众的利益服务,而实际上他们是为管理当局和自身的利益服务,这可以说是最根本的“期望值差”。

解决办法:创造维护公众利益的动机。应选择管理当局以外的人代表公众的利益,独立决定审计师的任用和报酬。如沃尔夫等人(1999)建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成立一个分支机构-外部审计服务部(eaSD),通过管理审计招投标来决定审计合约。有的公司由富有商业、会计知识和经验的独立董事组成强有力的审计委员会,决定任免审计师、与审计师单独沟通、审阅管理当局账目和监督审计过程等,这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此外,通过教育和严格的纪律检查和处分程序来加强审计师和管理当局的职业道德,使用一套全面的、长期的业绩指标评价和奖励管理人员而不仅仅是短期的会计数据,使得财务会计不完全置于管理当局控制之下。进一步来看,在现实环境下,政府对审计职业一定程度的介入有时也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例如,美国等许多国家的上市公司被要求披露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英国所有营业额在35万英镑以上的公司都被要求编制完整的、经审计的和符合公司法的财务报告。政府的介入可采取特别调查、直接组织审计、起草和通过新的法规和准则等多种形式。

被审计事项遥远、复杂且重大

现代企业跨地区、跨国经营,业务日趋多元和复杂化,使公众的直接监管和调查变得困难乃至不可能。审计师有法定的权力接触公司的账册、会议记录和银行的文件,询问公司的各级雇员,对公司的任何交易进行测试,参观办公场所,观察厂房设备、监督盘点,要求公司的客户和供应商确认往来账户的余额。只有审计师能为公众做这些工作,因为他们受过适当的教育和足够的训练,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和有关公司经营业务的知识,最为重要的是,他们能进行独立的职业判断,发表客观的、无偏见的审计意见。然而,被审计事项有时对审计师来说一样遥远复杂。有些公司的账目可能无法审计,例如一家处于战争中的国家的工厂。有些经营业务过于复杂以致难以审计,审计师有时也未能适当地利用专家的工作。如通常很大比例的审计工作是由可能没有得到足够训练的初级人员完成。这里是一个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本权衡的问题,而审计质量是直接与责任相关的。

此外,何为“重大的”,审计师和会计报表使用者可能有不同的判断。虽然审计师是从会计报表使用者角度来定义“重要性”的,但霍斯科夫(1998)在丹麦的调查中发现,审计师对四家公司平均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对于高估高报比财务分析师高约60%,对于低估低报高约36%.这表明审计师可能并不知道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来说什么是重大和不重大的事项,尽管他们经常代表使用者进行这种判断。这又是审计成本与审计质量权衡的问题,高的重要性水平的判断会导致低的审计成本。

解决办法:培训和补充高素质的员工是非常重要的。但留住这些人,特别是防止他们“跳槽”到客户公司,对于保持高质量的审计、维护审计公司声誉更为重要。加兰德(2000)认为,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复杂的、新事物层出不穷的、高速发展的世界,人们不能仅依靠审计师审计。这可以说明审计师要利用专家的工作,并拥有内外部专家的资源以便于咨询。

独立性

审计师应在审计全过程都保持独立的思想状态,正如美国的独立性准则委员会(iSB)的审计独立性理论框架(2000)指出,审计师独立性的目的是支撑使用者对财务报告过程的依赖并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但公众能够看到的只有形式上的独立性。如果审计师做到了足够的公正,但投资者和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却不相信,审计就不会增加财务信息的可信性。该委员会列出了五类对审计独立性的威胁:(1)私利的威胁:审计师在客户公司有财务利益,家庭成员担任客户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审计未来的雇主等。(2)自我评价的威胁:审计师审计自己或同事编制的报表,对自己设计或本公司设计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等。(3)拥护客户的威胁:推销客户的证券,支持客户的不符合公认会计原则的会计处理等。(4)过分熟悉的威胁:与客户关系亲密致使审计师失去职业怀疑态度,难于发现客户的问题。(5)逼迫的威胁:审计师如不赞成客户的观点很可能被替换。如果上述情况被披露,公众就无法信赖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如果审计公司同时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或在客户有财务利益,则以上情况就表现得尤其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师强烈地期望将客户看作一家健康发展的有获利能力的公司,并按这一思路来处理得到的信息。审计师更倾向于偏袒熟识的客户而损害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

解决办法:建立一种更注重职业声誉和长远利益而不是短期的商业利益的文化氛围。如禁止审计公司向审计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限制审计师,特别是高级别人员前往客户公司任高级职位,审计轮换等。但审计规范的目的是将独立性受损的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以保证审计质量,不是要求审计师完全独立。正如欧盟的普拉茨(2000)所说,审计师的独立性从根本上说是审计质量问题。任何法规都应能通过适用性测试以保证其能真正有利于资本市场运转。因此,当监管者要规范审计独立性时应当清楚地考虑其他影响审计质量的驱动力。

可被证据证实

职业判断必须依据足够和适当的证据。但由于客户公司的规模和复杂性,审计师无法对所有交易进行逐一审查,搜集交易证据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客户管理当局和职员的合作,审计师不能保证其所有判断百分之百正确。因此,财务报告的重大错报和漏报未被发现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此外,有些对投资者重要的项目很难得到有力证据,如公司未来投资的净现值、管理当局的经营和利润预测等。而且,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的而非结论性的。如对应收款的函证能证明其存在和价值,并不能保证企业能足额收回现金。观察存货盘点和检查存货估价能证明存货存在并适当地记录,并不能保证存货能按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价值售出并收回现金。

解决办法:在缩小“期望值差”时过分强调审计的局限性会有损职业界在公众中的形象,更为积极的办法包括通过培训掌握更好的搜集证据和检查舞弊的技术,赋予审计师将高级管理人员舞弊报告给监管者的义务或权力,审计委员会安排的突然审计也可能会使一些重要证据来不及被隐藏或篡改。这些办法不仅提高了审计质量,增加了发现舞弊的机会,也对管理当局的行为起到威慑作用。

受托责任的标准可以制订、衡量并传达给审计师

会计准则是财务信息质量的最低标准,管理当局和审计师都应当依据准则进行判断。然而,会计准则也有下述问题对审计造成影响:(1)准则过多的弹性给管理当局更多的空间来操纵会计数据,作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判断。(2)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会计准则,对同一公司应用不同的准则会产生不同的会计数据,使海内外投资者困惑。(3)会计准则不能覆盖所有特殊情形。(4)准则会过时,不适用于新环境。而审计准则是审计质量的最低标准。很多国家有自己的审计准则,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也了国际审计准则。为缩小“期望值差”,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属的审计准则委员会(aSB)1988年了以第53号和54号为代表的9个审计准则(SaSs),即著名的\审计期望值差准则\.然而,胡克斯(1991)认为这些准则几乎没有给审计行业带来多大变化,与其说是满足公众的需求不如说是巩固了会计职业界的自身利益。

解决办法:在财务报告本身存在更大的期望值差时,仅仅试图处理审计期望值差是无济于事的。不能告知公众财务报告的局限性,而会计准则制订者又专注于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可能是财务报告期望值差问题的核心。财务报告期望值差可能的组成部分包括:强调决策有用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管理责任一词的不精确性、以为资产负债表能代表公司全部财富的价值。现行的历史成本会计主导的会计准则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决策的需要,也需进一步完善,并让使用者了解财务报告的这些局限性。

会计职业界向社会的清晰表达

普拉特和皮尔西姆(1993)指出,审计意见的表达本身不完整、令人困惑或不明确,将无法增强会计报表可信性,而只能降低审计意见的效力、甚至降低审计职业的声誉。短式审计报告过于简单,因此,1993年英国的审计实务委员会(apB)了审计准则SaS600—财务审计报告,取代了旧准则。曼森和泽曼(2001)认为,审计准则SaS600成功地澄清了审计目的及管理当局和审计师各自的责任。但仍缺少财务报告使用者关心的信息,如评价公司持续经营状况的明确声明,有关舞弊和非法活动的明确声明,审计师对董事会报告和经营及财务回顾的检查程度,审计师调查客户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和对内部控制制度依赖的程度,审计师使用的重要性水平。因此,审计报告还需要扩展其内容,包括有关审计结果的信息。另一方面,职业界的自律过程也需要更加透明。在调查了爱尔兰特许会计师协会(iCai)的纪律程序后,坎宁和奥戴尔(2001)发现会计职业界限制纪律检查案例的披露,排除原告对纪律程序的直接参与,对违反纪律的处罚不公平等。

解决办法:可以在标准审计报告中加入一个自由段以提供更多有意义的、符合具体项目特点的信息。正象哈泽利(1997)所说的:“建设性的提议、对财务报告的审计调整、在审计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的困难、需要运用判断的事项。”审计职业界的自律过程也需要更透明并有更多公众参与。此外,可以开展不同保证程度的服务,如财务报告审阅、财务报告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公司治理评价和舞弊调查等,对不同报告承担不同责任,采用不同收费标准。

经济和社会效益

审计能增加财务报告的可信性,这是其主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普拉特和皮尔西姆(1993)说,在很多案例中,审计师找出浪费、无效率、差错或舞弊,并防止这些事情再度发生,有时甚至可能追回损失,这就明白地体现了审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多是无形的,如通过确保个人和组织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来降低经济系统中参与者的风险。审计师在提供非审计服务的过程中能获得有关客户业务的更多、更深层的知识,同时,从审计中获取的信息也会反过来帮助提高其他服务的质量。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的公司能吸引和留住人才,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所谓“规模经济”理论经常被用于解释上述观点,它被认为能够保证更好的审计和其他服务进而增加股东的价值。然而,从股东和社会公众的角度看,来源于审计客户的不断增加的非审计服务收入和利润,越来越多人才离开审计公司跳槽去了客户公司任高薪职位,自我检查和与客户的过分熟悉,都严重地威胁了审计独立性。如果公众不相信审计意见是客观的,审计将毫无价值。审计公司继续如此经营业务是否真能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存在很大的疑问。超级秘书网

解决办法:应禁止审计公司向客户提供有利害冲突的非审计服务。同时,审计师特别是签约合伙人和其他高级别人员,必须撤出对一客户的审计足够长的时间后才能前往该客户任职。另外,长期对一客户进行审计的合伙人和审计公司应实行轮换。

公司高新审计报告篇9

关键词:内部控制鉴证审计审核

自2006年我国对资本市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施管制以来,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数量猛增,但是这些报告的标题和内容却五花八门,可比性较差,削弱了信息的有用性。究其原因,主要是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鉴证业务性质的认识存在差异。现阶段内部控制鉴证业务是定位于审核抑或审计,这是一个有必要厘清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旨在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制度的实施效果有所帮助。

一、内部控制审核与内部控制审计辨析

根据国际审计鉴证准则委员会(iaSSB)的定义,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一种业务,其中鉴证对象信息是对鉴证对象按照标准进行评价和计量的结果。在鉴证业务中,内部控制审核(examination)与内部控制审计(audit)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保证水平不同。内部控制审核提供的是有限保证,而内部控制审计提供的是合理保证,合理保证的保证水平要高于有限保证。

二是鉴证对象不同。在内部控制审核中,注册会计师仅就企业管理当局对特定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认定(即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审核,并发表审核意见。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审计管理层的报告,还要出具一份有关公司内部控制效果的单独的、独立的意见。从鉴证对象看,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业务中承担的责任显然要重于审核业务。

三是测试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的程序不完全相同。内部控制审核包括询问、观察、检查、重新执行,内部控制审计。除了用到上述程序外,还必须实施穿行测试,以便为其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证据。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审计准则要求外部审计人员至少对每个重要交易实施一次穿行测试。穿行测试涉及从原始凭证追踪某笔交易,经企业的信息系统,直至它在企业财务报告上反映出来。而在审核业务中只是简单地了解企业内部控制,针对性不强,收集的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要弱很多,因此无须执行穿行测试。

四是鉴证意见态度不同。内部控制审核是以消极方式发表鉴证意见,而内部控制审计是以积极方式发表鉴证意见。

五是社会影响不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鉴证业务主要是为资本市场服务,其鉴证结果对整个社会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相比于内部控制审核,内部控制审计提供的保证水平较高,因而社会公众更多地依赖审计意见。内部控制审计的社会影响显然要比内部控制审核的大得多。

上述五个方面的差异,核心是保证水平不同。正是源于内部控制审计提供的保证水平高于内部控制审核提供的保证水平,才导致了注册会计师需要执行更加周密、严格的计划,收集更加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注册会计师以积极方式发表审计意见,同时也使得其社会影响更大,注册会计师承担的责任更重。

二、我国内部控制鉴证制度的演进―由审核到审计

2000年11月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规定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在其年报中出具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合理性的自评报告,并委托所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风险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出具评价报告。这是我国首次确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专项审核制度。而后证监会以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的形式要求,将对内部控制鉴证扩大到了在境内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以及申请发行新股的上市公司范围。2002年2月,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核业务,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了《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

2006年,沪深交易所先后出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深交所要求其所有主板上市公司的注册会计师在对公司进行年度审计时,就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情况出具评价意见,而上交所仅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全面实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制度。虽然两份指引未明确说明内部控制鉴证业务的性质,但是从其规定的鉴证对象和注册会计师责任看,沪深交易所对内部控制的定位不同,上交所定位为审核,而深交所定位为审计。这表明这一时期政府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的性质尚未达成共识。

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其中第十条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鉴证的定位与美国SoX法案相同,这将中国的内部控制鉴证推向了保证程度最高的审计业务,中国的内部控制鉴证正式从审核转变为审计。2010年4月,财政部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首次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进行专门规范。至此,从制度层面上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业务性质的定位已完全明确。

显然,我国内部控制鉴证经历了由审核向审计转变的发展轨迹,这种转变虽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同时也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有助于加强公司治理,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符合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利益。

三、内部控制鉴证业务性质认同度调查

如前所述,深交所对内部控制鉴证定位为审计,这与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一致,那么,实践中注册会计师是否均认同这一定位呢?我们以2009年度深市主板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为样本来研究这一问题。

2009年度深市共有485家上市公司,其中96家披露了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从报告标题来看,使用的报告标题有10余种之多,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共42份,占总数的43.75%,其次是“内部控制审核报告”,共23份,占总数的23.96%,其余的使用“内部控制制度报告”、“内部控制审核评价意见”、“专项报告”以及“专项说明”等名称。由此可见,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性质的认识存在分歧。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一份报告采用“审计报告”作为标题,由于审计业务在鉴证业务中要求的保证程度最高,注册会计师面临的法律风险最大,因此在专门的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出台前,事务所很有可能出于规避风险的考量而弃用这一名称。

从报告的内容来看,96份鉴证报告可以划分成三种范式,一是审计报告,共75份,占比是78.13%,报告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积极方式发表审计意见;二是审核报告,共5份,占比是5.21%,报告强调提供的保证水平为有限保证,其保证程度低于合理保证;三是其他鉴证业务报告,共16份,占比是16.67%,报告强调不是对内部控制专门审核,仅就管理当局提供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与注册会计师对该公司财务报表的审计发现在重大方面是否一致发表意见。以上统计结果说明注册会计师未一致认同将内部控制鉴证业务定位为审计,近四分之一的注册会计师将内部控制鉴证业务定位为审核或保证程度更低的其他鉴证业务。上述现象反映出深交所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执行。

四、结论与建议

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控制审核在保证程度、鉴证对象、测试程序、鉴证意见态度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制度最初定位为审核,后发展为审计,制度创新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高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质量。在对深市主板市场上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后,我们发现我国注册会计师还没有对内部控制鉴证业务的性质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我国有关的政府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还需要针对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加大对注册会计师的宣传和培训,加强对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监管,促使内部控制审计业务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①蔡吉普.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3):85―88

②方红星.强制披露规则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12):58―64

③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9(2):45―52

④[美]迈克尔拉莫斯著,李海风译.如何遵循SoX404条款―评估内部控制的效果[m],第1版.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3―14

⑤袁秋云.沪市上市公司2008年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分析[J].财经界,2009(9):10―11

公司高新审计报告篇10

国内对审计委员会职责的研究,大都见于上个世纪的论著。21世纪初美国发生的安然系列财务丑闻,导致了《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的出台,对审计委员会地位和职责进行重新认识。审计委员会到底应该(或不应该)检查什么?拉夫尔。D.沃德最近在一本专著中提出问题后又继续说:审计委员会是现代董事会中最有组织的委员会。事实上,为那些在审计委员会中工作的人以及委员会如何履行其义务制定的规定比整个董事会还多,但其作为监察人的重要性和广泛作用的迅速提高为它的角色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甚至在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审计委员会的规定中,在强调其重要性的同时,对到底做什么的问题还是留有含糊不清的地方。

一、《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扩大了审计委员会的职责

安然申请破产不久,美国证监会(SeC)主席哈维。皮特在2001年12月10日接受《商业周刊》记者专访时指出:我们正采取措施来加强审计委员会的职能。我们认为审计委员会应当积极地与公司管理层和会计师讨论对公司财务状况影响最大的几个会计原则,而目前这并不是审计委员合的职责之一。

《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对审计委员会的定义是:由发行证券公司的董事会组建的,并隶属于董事会的一个委员会(或类似机构)。该委员会的职责是监督该公司的会计及财务报告过程,及该公司财务报表的审计。与过去职业界对审计委员会的一般规定相比较,《萨班斯法案》扩大了审计委员会的职责。

《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第201节和202节增加了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审计师提供给该公司的所有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须事先获得审计委员会的许可(最少例外);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审计业务的同时提供9项非审计业务属非法行为,但执行如税务咨询等须事前经审计委员会的许可。

《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第204节规定:审计师向审计委员会报告。第301节大大扩大了审计委员会的监管权。SeC规定,审计委员会不具有下列权力与条件的,命令全国的证券交易所及全国证券协会禁止该公司上市:

1.审计委员会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酬金以及监督,包括公司管理者同审计方关于财务报告差异的协调负直接责任。并且要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直接向该委员会报告。

2.强调了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如由独立董事组成,不能收受任何咨询或其他报酬,亦不能从事公司及其附属机构的关联交易。

3.审计委员会应设立程序处理有关投诉与雇员的秘密举报。

4.审计委员会有权聘请独立顾问。

5.上市公司应确保审计委员会聘请注册会计师和独立顾问的费用。

2003年11月,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和纽约证券交易所根据《萨班斯法案》细化其内容了新的公司治理最终规则,该规则将审计委员会定位在公司治理的最高层面上,详细规定了审计委员会的职能,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特别重要的是,要求在章程中明确审计委员会的年度绩效评价与考核。

苏珊。F.舒尔茨在2003年出版的《董事会白皮书》中指出:审计和薪酬是管理者的两根避雷针。马马虎虎的审计,懒散的董事监督,偶然出现的彻头彻尾的欺诈颠覆了早先盛行的自满情绪。在英特尔公司董事会供职多年的首席董事阿瑟。洛克说过:'审计委员会肯定是董事会中最重要的委员会。'

安永事务所洛杉矶区担保营运合伙人GaryBirkenbeuel指出,大型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如今每人每年花费约在5万至7.5万美元之间,还不包括每次1千至5千的会议费用。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感到对于《萨班斯一奥克斯莱法案》的实施,代价昂贵且限制颇多。虽然对于美国公司来说,实施成本巨大,但在很多情况下,对于重新恢复公众的信心还是很值得的。……过去,管理层是我们的主要客户,现在客户变成了审计委员会。

二、安然事件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新拓展

英国内部审计师协会主席拉尔德。温顿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指出:有一半的审计委员会是从整个董事会的利益出发而建立的,1/4是为非执行董事而设立,另1/4是为外部审计而设立。在从整个董事会的利益出发的情况下,审计委员会被作为授权改善以下几方面的手段:(1)审计(内部的和外部的);(2)会计和财务(尤其是财务报告);(3)内部控制、系统和程序。[2]审计委员会的这三条职责一直发展到现在。

拉尔夫。D.沃德在《新世纪董事会-公司董事的新角色》一书中指出,如果公司董事会中有一个单位应当无所畏惧地对事务进行监督的话,那它就是审计委员会。……在每年只会面4次的情况下,他们都不可能发现所有可能发生的错误、职权滥用或是欺骗。但这不是审计委员会的工作。更多地,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是为了审查公司发现问题的内部、外部机制。审计委员会是监督那些监督者的群体。

他还指出,财政报告评估的本质使得审计委员会一直忙碌不休,但审计同时还在许多新的创新领域中发挥作用:(1)公司依法项目和以其价值、范围以及有效性为导向的准则;(2)检查金融衍生的风险管理;(3)行政和董事会薪酬的税收和会计冲突;(4)委员会对非传统项目的监督;(5)公司如何对-潜在的环境责任负责;(6)研究功能。

苏珊。F.舒尔茨指出:需要审计委员会增加详细审查程度的领域包括环境问题、内部控制、计算机相关的控制、保险风险管理、期中报告、管制与守法、预算以及预测。

综合一些专家的研究新成果,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新领域包括:

1.法规依从,即法规变化将如何影响公司程序及其检查;

2.潜在环境责任的评估,即发生意外事故后,管理层对潜在环境责任的假设是否现实;

3.检查金融衍生的风险管理,即对公司风险评估和检查监督工具的有效性;

4.薪酬的税收和会计冲突,即一项税收法案即将出台将对整个公司的薪酬避税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对公司如何会计处理的评价;

5.对非传统项目的监督,即评价管理层对财务报告的讨论分析意见,以及审计委员会主席是否准备对年报的总结;

6.公司道德责任,即公司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及社会责任;

7.研究功能,即审计通常要探寻公司利益冲突、董事会咨询费的适度,以及公司报酬的适度或可疑的公司报酬。

三、新的职责需要明确和可操作性的规定相配套美国会计学家史蒂文。

m.布拉格最近对审计委员会的职能提得更明确,更具可操作性。[3]他指出:审计委员会的目标,就是协助董事会,监督财务报告的形成及其相关控制。审计委员会没有决策的权力,通常情况下是向董事会提出建议,然后投票决定。审计委员会职能的范围不是固定的,但通常限制在以下各点。

(一)关于公司的管理。(1)检查管理层的开支。由此可以防止经营者们过度使用公司的资金。(2)检查公司管理者成员之间的交易。这样既可以防止经营者以公司的名义消费,中饱私囊,又能防止经营者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公司利益之上。

(二)关于外部审计师。(1)提议聘用外部审计师。这样可以保证所聘用的外部审计师完全独立,避免因其与公司有着某种关系而影响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审计。审计委员会在推荐外部审计师时,也应考虑其在该行业的专业技能、服务质量、可以为公司提供的其他服务以及收费标准等。(2)检查外部审计师建议的执行情况。由此可以确认公司的管理层正确对待外部审计师所提出的控制措施,从而使得控制环境得以加强。(3)处理外部审计师与公司管理层的争议。由此可以发现公司管理层是否企图向外部审计师施加压力,迫使其同意对某些交易采取另外的会计处理方法。(4)检查外部审计人员所提供的其他服务。这样可以发现外部审计师是否因为担心失去其他的业务而不愿发表否定意见,以此来获得被审计公司的其他大额业务。

(三)关于内部审计。(1)审查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更换。以此确定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更换有着合理的理由,而不是财务总监因为个人原因想更换一位比较服从的负责人。(2)审查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培训情况以及审计计划报告。以此来确认内部审计人员在公司内部控制最容易发生风险的领域已正确定位,并且已接受相当的专业培训来处理这些问题。对年度工作计划进行审查,可以发现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是否给每位审计人员分配了足够的工作任务或者为了完成工作目标,现有的工作人员是否够用。(3)审查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合作。因为被审计者有可能为了隐瞒某些情况而采取不十分合作的态度。对这些领域进行审查,最有可能发现舞弊现象。(4)审查灾害恢复计划,以确认公司已经为最有可能发生灾害制定和论证了充分的灾害恢复计划。

(四)关于财务系统。(1)调查财务方面的舞弊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渎职。可以此为依据对可能涉及虚假财务报告或公司资产滥用的情况进行调查。(2)审查公司各项政策是否与相关法律及道德标准相符。以此来保证公司所有的政策,无论与财务系统存在何种关系,都与当地的法规一致,并符合公司所声明的经营道德标准。(3)确认财务报告已包括了债权人所要求的全部信息。这样可以保证公司的财务信息在适当的时间,以正确的形式报告给债权人,从而使得债权人减少由于错失财务信息而在贷款条款中所承受损失的风险。(4)为了保持信息的一贯性,审查提供给股东的所有报告,包括一些特殊报告。这样可以确定提供给投资者的所有有关公司财务状况一贯良好的报告都是真实的。对那些特殊报告尤其应加以关注。因为这些报告可能使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如用扣除利息、税金、折旧及摊销之前的利润代替净利润以及管理层的一些过于乐观的声明。而这些与标准的财务报告所显示的信息往往不相符合。

审计委员会在审查各项财务活动时,重点关注的是当事人是否与公司有着特殊的利益关系。但有一项除外,即审计委员会往往被授权直接调查有关财务舞弊与渎职的事件,而不是仅仅审查他人对该事件的调查结果。

之所以要审计委员会进行直接调查,是因为这种舞弊活动往往不仅涉及一般的雇员,还可能牵涉到管理人员。

因此,审计委员会只有通过亲自调查才能得到公正、无偏见的调查结果。

此外,审计委员会除了要调查财务舞弊活动外,还要负责检查各项审计活动及调查的结果,以确认公司的财务报告系统正确地报告了公司实际的经营成果。

四、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新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在修改《公司法》时应使审计委员会职责更加明确、更具可操作性

我国的《公司法》、《审计法》都没有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的规定,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只提到一句:如果上市公司董事会下设薪酬、审计、提名等委员会的,独立董事应当在委员会成员中占有二分之一的比例。中国证监会与国家经贸委在2002年1月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五十四条中规定: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1)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2)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3)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4)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5)审核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我国审计委员会因为负有的是主要职责,因此相关规定比较原则。而2000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治理指引》(草案)对审计委员会的职责规定比较具体:(1)检查会计政策、财务状况和财务报告程序;(2)与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审计程序进行交流;(3)推荐并聘任会计师事务所;(4)检查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审计功能;(5)检查公司遵守法律和其他法定义务的状况;(6)检查和监督公司及其下属公司所有形式的风险,如财务风险(包括物流风险、资金风险、担保风险、投资风险)、高级管理人员违规风险和电脑系统安全风险;(7)检查和监督公司行为规则;(8)董事会赋予的其他职能。上海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协会2002年3月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实施细则指引》,则是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基础上增加了对重大关联交易进行审计和公司董事会授予的其他事项两条职责。

中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张为国教授2003年指出:审计委员会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下应如何运作既缺乏经验,又缺乏具体的规范。建议在下阶段应重视研究和推广工作。我国应在三五年内借鉴《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因此,我国在修改《公司法》时应借鉴《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将审计委员会职责进一步明确,使之更具可操作性。

目前,考虑到我国审计委员会属于初创阶段,修订审计委员会职责时先将我国的有关规定与《萨班斯一奥克斯莱法案》接轨,扩大审计委员会职责和权限;其次,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将审计委员会职责更加明确并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新领域,可不在法规修改时全部采纳。但一些素质高、运作好的审计委员会可试运行。

(二)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新发展对其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1998年9月28日,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阿瑟。利维特在纽约大学法律与商务中心作了《数字游戏》的演讲。他指出:最后,称职、专注、独立和严厉的审计委员会是公众利益的最可靠守护者。令人悲哀的是,关于审计委员会成员缺乏财务报告基本原则的专业知识和无权提出质询性问题的故事为数不少。实际上,我听说一个审计委员会每年在定期召开的董事会之前只举行两次的15分钟的会议,其职责仅限于做些敷衍了事的报告。

这种情况与下述理想状态下的审计委员会形成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每年在召开董事会前举行12次会议;每个成员均具有财务背景;每位成员与董事长或公司均没有任何私人关系;有自己的顾问;敢于向管理当局和外部审计师提出尖锐的问题;投资者权益最终得到保护。[4]

审计委员会的专业知识也受到重视。《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对此作了具体规定,第407节指出:披露是否在审计委员会中至少存在1名由SeC定义的财务专家,如果没有,应当说明原因。SeC应当考虑专家是否具有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师的教育和执行经历,是否曾在发行人担任过财务总监、财务主管、会计主管或从事过相当职位的工作。他们应该(1)能够理解公认会计原则和财务报告。(2)具有下列经历:为一般(可比)发行人编制或审计财务报表的经历;运用会计原则进行会计估计、应计事项、准备计提等方面的工作。(3)具有内部财务控制方面的工作经验。(4)对审计委员会的职能有较好理解。

我国审计委员会设置不到5年的历史。据北京连城国际理财有限公司董事会数据库的资料,到2004年,沪市上市公司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仅占48.3%,能够严格履行职责的更少。审计委员会中具备财务专家条件的更有限,建议在法规中作相应的规定。根据我国目前情况,设置和完善审计委员会并促其履行职责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这时,向成熟市场经济的国家借鉴一些新的经验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注释:

[1]拉尔夫。D.沃德。新世纪董事会-公司董事的新角色[m].黄海霞,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安德鲁。D.钱伯斯,乔治。m.赛利姆,杰拉尔德。温顿。内部审计(第二版)[m].陈华,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3]史蒂文。m……布拉格。财务总监领导手册[m].刘威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黄世忠。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剖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廖理。公司治理与独立董事[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2]拉尔夫。D.沃德。新世纪董事会公司董事的新角色[m].黄海霞,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3]苏珊。F.舒尔茨。董事会白皮书[m].李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黄世忠。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剖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