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建构主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4:28

如何理解建构主义篇1

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对此,应如何理解?

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执政地位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这就内在地要求我们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使和谐社会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变为现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遵循《决定》提出的六项原则,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以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为着力点,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应从整体推进全局工作的需要出发,统筹协调好各方面关系,统筹安排好各方面工作,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同时,根据新的情况和需要,对现行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进行健全、完善和创新,使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如何理解建构主义篇2

一、基础主义、建构主义与反思平衡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西方政治哲学史是一部方法的形成和变迁史。甚至有学者认为,在西方政治哲学这样一种对方法有着高度自觉的话语体系中,“任何有影响的现代哲学体系,首先就是一种方法的学说。”①对方法的自觉不但能使政治哲学成为一门严格的话语体系,从思想传承和学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方法或视角的转变还能影响和引导人们对政治哲学和政治问题的一般性看法。作为一种证成方法,建构主义就试图在当代多元文化的实践背景中去克服传统基础主义导致的证成困境。基础主义(Foundationalism)的要义在于:一种证成是否成功,关键是能否在推理链条的最底端找到一个可以固定不变的“基础”,这个“基础”给整个推理链条提供根本动力与合法性。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就有这一特性。比如,他将证成的根基(基础)安放在自利而合理(Rationality)的人性之上,并运用大量修辞手段来使读者相信这一设定的恰当性和普遍性。②他相信,人性的自利和合理性是每个人在实践中都必然会形成并不得不承认的基本道德判断,任何深思熟虑道德原则的形成也必然立基于此。另外,基础主义需要反思平衡来补充,“合理直觉主义……依赖反思平衡的理念,否则,直觉主义就无法使其知觉与直觉相互支持,也将无法检查它对那些在恰当反思层面上与我们所考察的判断对立的道德价值秩序的解释是否合理。”③不过,从基础主义对“基础”的界定来看,由于这些“基础”往往被界定为“无法否定,亦无可更易的”道德秩序,④与其结合的反思平衡也定然是单向和狭义的。从基础主义的特征来看,不论诉诸何种“基础”,该学说大致都希望推导出具有普遍性的、“强”⑤的道德原则。不过,如果如此之“强”的基础无法被其他语境下的行为主体所接受的话,那么,基础主义亦将由于缺乏理论调整力而走向自身的反面。因此,如果说近代政治哲学试图通过基础主义对普遍的道德原则进行辩护的话,那么它们在当代的多元实践语境下则不得不回退到一个个具体的实践语境中来为适合不同语境的道德原则辩护。由此,基础主义难免走向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罗尔斯就是在此情境下通过建构主义来为两个正义原则的普遍性辩护。一般来看,所谓的建构,指的就是使理性为证成负全责,而不再像基础主义那样将证成责任推诿给上帝之法、特殊的人性或先验的秩序。而是“凭借理性通过一定的程序,为知识和理论或其他观念产物的有效性和确定性建立一个基点和标准……所谓的理性的程序,意指为知识等观念产物的有效性和确定性建立一个基点和标准的这样一个路数是可以理解的,不必求主义理性之外的神秘力量。”⑥罗尔斯那里的“程序”就是原初状态,罗尔斯正是试图通过原初状态来使“知识、理论或其他观念产物”具备有效性和确定性。就此而言,建构主义是启蒙以后的基本特征,霍布斯、康德等人的政治哲学都可被称为建构主义。如果说这是对建构主义的广义理解的话,那么,罗尔斯对建构主义的理解更狭义,也更有原创性和独特性。因为霍布斯、康德等人虽也将证成的责任交予理性,但仍不同程度、不同性质地带有基础主义色彩。而罗尔斯开创的狭义建构主义,或曰“罗尔斯式(Rawlsian)”的建构主义正是试图承认这些“基础”不可回避的同时接着在“程序”中不断消解其证成责任。这就带来两个问题:(1)罗尔斯如何看待这些“基础”(各种具体的道德判断);(2)如何消解这些基础。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使罗尔斯构想出一种广义的反思平衡。在罗尔斯看来,不论这些“基础”源自何种道德判断,它们很大程度上都反映着人类生存的本真境遇,即“我们”本身具有的道德情感(正义感)。不过,任何“判断”或“事实”,不论它们是否已经经过人们的深思熟虑,都不足以作为建构普遍规范性原则的“基础”。相反,这些“判断”或“事实”,其发端完全有可能掺杂着人们的恐惧、愤怒或妒忌等心理状态,从而遮蔽人们本真的正义感。①另外,即便我们有信心对每种判断都分别加以充分的“深思熟虑”,仍会遇到马克思曾面临的问题,即:经过深思熟虑的道德判断在本质上仍可能是被外在社会所塑成的似是而非的“虚假意识”。在这个问题上,罗尔斯与马克思立场相同,都将人视为社会性存在物,而非绝对独立的原子式个体。②因此,如果我们想去还原一个本真的生活世界,并在深思熟虑中体现出真实的道德情感的话,从经验论的立场来看,我们首先得回归和深入到这些具体的道德判断当中。然而,“深思熟虑”本身却无法为这些判断提供充分的证成依据。对此,罗尔斯的做法是:首先设计出一种严密的实践推理“程序”,以通过我们的合理性来选择出具有确定性和系统性的道德原则,反过来对各种具体道德判断的正当性进行判断,以此减少对直觉的依赖。③然而,这个“程序”并不是被建构出来的,而是根据各种“基础”人为拟定的,其本身的正当性亦待证成。对程序的反思和证成则靠反思平衡。通过原初状态,罗尔斯意在最大程度地去除夹杂在各种道德判断中的那些经不起“深思熟虑”的直觉性要素,并使最恰当的道德原则明晰起来;通过反思平衡,则意在将那些先前被排除掉的道德判断重新拉回理论视野中,使原初状态的结论牢牢扎根在现实的大地上。可以说,这两个环节一正一反,共同构成建构主义的实践推理。在此意义上,罗尔斯对他的正义理论做出如下描述:“(正义理论)是一种关于道德情感的理论,它提出支配我们的道德能力的原则,或者更具体地说,支配我们的正义感的原则。”④可以说,反思平衡乃是体现罗尔斯政治哲学之建构主义特质最关键的一环,如果这一环是成功的,罗尔斯就足以构造出一种时间性、动态性、分层次的建构主义推理结构,在后形而上学的证成语境中为道德原则、道德义务的普遍性辩护。有了反思平衡,罗尔斯的“建构主义”才有可能超越近代契约主义,在推理过程中对两个正义原则和各种道德判断分别进行不断地反思和权衡,以不断去除结构和结论中的基础主义因素。在这一动态过程中,要么修改原初状态以令其符合我们的道德情感,要么修正实践中形成的各种判断。通过这种螺旋式的不断上升,罗尔斯试图使“我们”的道德情感逐步变得客观,从而消除每个行为主体可能在道德判断中或原初状态的结构中有意无意掺杂着的“虚假意识”,使人们的道德生活在抽象和具体的两端逐渐变得融贯。“它是我们永远无法达到的无限之中的某一点,尽管我们可以在这样一种意义上不断接近这一点,这就是,通过讨论,我们的理想、原则和判断在我们看来变得更加合乎理性,进而,我们认为它们的基础比以前更为牢固”。①从上述逻辑来看,原初状态与反思平衡构成一组矛盾:一方面,原初状态试图通过设定种种限定条件来推导出确定的正义原则;另一方面,反思平衡不断使原初状态推导出的确定结论变得变动不居。而罗尔斯的政治哲学能否称得上“建构主义”,关键之处就在于反思平衡能否成功地将时间性和动态性纳入理论中,使整个理论在过程中不断修正和上升。而从证成结构来看,反思平衡则应体现为对原初状态的优先性。这一点,不论罗尔斯的建构主义学说如何自我定位和转型,都理应如此。那么,反思平衡的这一诉求究竟能否实现?我们先来看《正义论》的证成结构。

二、建构主义的《正义论》模式:反思平衡vs.

原初状态(无知之幕)《正义论》中的原初状态(无知之幕)是一种假想的契约主义推理设置,其意在通过合理选择推导出确定的正义原则。无知之幕的作用是遮蔽所有个体的特殊信息,并保留关于社会和人的一般性信息。遮蔽特殊信息的目的有二:(1)去除各种有可能影响选择之公正性的自然性个体信息,使选择主体拥有假想的平等自然能力;(2)个体的情感、利益等取向离不开外在社会制度的塑造,去掉这些社会性个体信息可以进一步确保各方的选择不被扭曲。保留关于社会和人的一般性信息则意在使选择成为可能。通过无知之幕的这一隐一显,罗尔斯认为,“各方”②能够选择出对每个行为主体而言都不偏不倚的正义原则。然而,针对这一论证模式,读者会自然地追问:遮蔽与立约者相关的特殊信息就足以确保选择的公平性吗?留给各方关于人和社会的一般性信息难道不仍然来自特定社会制度的塑造?这一追问的实质在于:无知之幕本身是否也不过是依据特定制度或政治理想而构想(拟定)出来的?若果真如此,那岂不意味着各方在无知之幕中的选择看似公平其实必然会回落到另一种似是而非的、未经证明的虚假意识之中?而所谓的“选择”,其实质不过是以契约论的精确性来确认这一点?不幸的是,《正义论》对无知之幕的辩护会加剧上述质疑。因为不论罗尔斯对其做何辩护,无知之幕在根本上是结论优先于前提的。罗尔斯在其正义理论的建构之初就预设了正义论的全部目的,那就是为“两个正义原则”辩护。这一点,无知之幕本身无论如何也无法自证。从罗尔斯对“历史中的选择”的论述便可看的很清楚。③另外,对原初状态的拟定除了体现出“各方”的合理性,也体现着“我们”的实践理性的另一方面———合情理性(Reasonable-ness),其结构则体现着“我们”本身就具有的道德情感(正义感),“原初状态的观念除了试图解释我们的道德判断和帮助说明我们拥有的正义感之外,并不打算解释我们的行为”。④在这一点上,原初状态(无知之幕)同各种“深思熟虑”的道德判断是同质的。然而,在逻辑顺序上,各种“深思熟虑”的道德判断的产生和对原初状态的拟定都是同时发生的。因此,各种道德判断(道德原则)和“我们”所拟定的原初状态都无法通过自身来说明其是否真正体现着“我们”最为本真的正义感。如此一来,既然任何原初状态的拟定依据都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道德原则,而这些原则有着深层次、难以化解的内在冲突,那么,任何原初状态在推理的结构和结论方面都会与其他道德原则产生内在冲突。作为原初状态的形态之一,无知之幕自然也不例外。因此,罗尔斯必须说明在这样一种深刻的矛盾之下我们为什么能够选择无知之幕来作为建构主义的“程序”。在《正义论》中,反思平衡正是为化解这种内在矛盾而出场。罗尔斯意在通过反思平衡来使原初状态在结构和结论上都能与其他深思熟虑的道德判断(原则)在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中逐渐变得融贯。这种融贯,罗尔斯有明确的阐述,“一个人的正义感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发生一种彻底的变化。”①照此理解,反思平衡的两端应当至少有以下四种结果:1.除“作为公平的正义”之外的其他道德判断(原则)是不恰当的,应当对其加以修正;2.除“作为公平的正义”之外的其他道德判断(原则)是不恰当的,应当将其抛弃;3.“作为公平的正义”本身是恰当的,但“程序”,也就是相应的原初状态在拟定细节上是不太恰当的,应当予以调整和修正;4.“作为公平的正义”本身就不恰当,不但这一道德判断(原则)应当被抛弃,照此原则拟定的原初状态(无知之幕)也应当抛弃。“我们”应当选取另一种道德原则,拟定出新的实践推理的原初状态,开始新一轮思想试验。当然,反思平衡的结果也可能是“作为公平的正义”和其他道德原则同时存在不融贯的问题,从而需要同时加以修正、调整或抛弃。不过,就此处的主题而言,我们只需把握一点:如果反思平衡是彻底的,那么“无知之幕”就不应当是原初状态的必然形态。《正义论》即明确持此立场:“对原初状态可以有很多解释。对这一观念的不同解释依赖于怎样领悟订约的各方,他们的信仰和利益是什么,以及有哪些可供他们选择的对象等等。在这个意义上,有许多不同的契约论,公平的正义只是其中之一。”②分析到这里,问题就转变为:时间上处于原初状态之前,而逻辑上却处于原初状态之后的反思平衡在《正义论》的证成结构中能否真正使原初状态彻底“暂定化”?说的再直白一点:反思平衡能否不仅对无知之幕这一原初状态的表现形态进行“修正和调整”,而且能够对其进行根本性的“舍弃”或“重构”?在本文看来,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以从原初状态的解读困境中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上面提到,罗尔斯并不认为实践理性本身足以构造出思想史上绝无仅有的、最恰当的正义原则,而是试图用理性建构的手段从历史中选择出对于行为主体而言最为合乎情理的正义原则。然而,选择对象的多样性使问题变得棘手,进而使原初状态陷入一元和多元的解读困境。③乍看起来,就《正义论》的“去基础主义”之诉求而言,原初状态应该是多元的,而就《正义论》的论证结构而言,原初状态却只能呈现为无知之幕这一种形态。接下来我们将看到,多元论的解读会直接消解罗尔斯的建构主义诉求,而一元论尽管存在使《正义论》符合建构主义之诉求的可能,但无知之幕的内在结构却把这一可能性彻底消解了。先看多元论的情形。之所以这一解读“乍看起来”符合“去基础主义”的特质,是因为如果不同时依据其他四种正义观分别拟定出恰当的原初状态并将它们与“无知之幕”放在一起权衡和比较的话,那么,“各方”就谈不上是在真诚地、不偏不倚地在五种正义观之间做出选择了。然而,接受这种解读将会遇到如下困境:既然每一种正义观都可以拟定出相应的原初状态,并据此得到逻辑严密的合理推导,那么上述比较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其结果不过是以“道德几何学”的准确性和确定性为每一种正义观都做出成功的辩护。显然,这与建构主义的初衷相矛盾,反思平衡也无法如罗尔斯构想的那样广泛而彻底。再看一元论,这种解读非常符合我们对《正义论》的一般性理解。毕竟,《正义论》的结论非常“强”地呈现为两个正义原则,罗尔斯在推理中也没有认为无知之幕有何不妥。然而,根据上述分析,这一解读的结果定然对其他四种正义观不公,从而与建构主义的诉求相背离。这样看来,不论对原初状态作何解读,原初状态都会陷入两难之境,反思平衡的广泛性和彻底性在这两种解读中也变得不可能。加上罗尔斯本人并未给这一问题提供有意义的解释,解读者们多认为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在此处陷入无法解决的断裂。不过,在本文看来,尽管罗尔斯没有对此提供任何明确答案,但上述一元论的逻辑并不停留于此,我们仍可沿着这一逻辑尝试着替罗尔斯补上一环。而我们所补充的这一环恰恰说明,在一元论的解读模式下,反思平衡并非没有走向彻底的可能性。具体来说,这种“尝试性”补充将无知之幕看作一种“暂定的”思想试验。也就是说,作为持民主之政治理想的政治哲学家,罗尔斯首先将体现民主观念的“作为公平的正义”拿出来进行程序性的推导和检验,为此,他需要设计出一套严格的演绎模式来推导这一道德原则背后的诸细节,进而将得到严格演绎的正义观同其他深思熟虑的道德判断(原则)相比较,以检验这种被严格演绎后得出的确定结论能否在所有层面和程度上都能与我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其他深思熟虑的道德判断相融贯。然而,作为五种正义观中的一种,“作为公平的正义”能否在广泛而彻底的反思平衡中真正被所有人所接受,罗尔斯此时不得而知。相反,无知之幕只是在次序上首先出场,而这一次序的优先并不说明任何实质问题。也就是说,罗尔斯只是在“检验顺序”上“偶然地”或“倾向于”将此道德原则视为建构主义的首要出场要素,如果“两个正义原则”和作为程序的“无知之幕”能够在所有人那里达到广泛的反思平衡,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两个正义原则”的确是具有广泛接受性的。而一旦“作为公平的正义”无法与其他道德判断和正义观达成反思平衡,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彻底的反思,以视问题究竟出在原初状态的“程序”上,还是出在前提本身。若是前者,我们需调整和修正“程序”中的诸细节,若是后者,则需选择其他正义观并拟定出新的原初状态来继续这一思想试验。本文认为,如果上述“补充”能够成立的话,那么从形式上看,“无知之幕”尽管有对“作为公平的正义”这种正义观的先行预设,仍有可能在推理结构中纳入广义的反思平衡,从而不失为一种认真对待所有道德判断的“道德情感学说”。而这一“补充”进一步给我们揭示了《正义论》的证成结构使反思平衡得以彻底的可能性之所在,那就是作为两个正义原则和各种道德判断之间的“中介”的原初状态能否真正地在反思平衡的过程中可以被“修正”和“更易”。在《正义论》的证成结构下,这是使《正义论》成为真正意义的建构主义学说的惟一希望,而在上述尝试性“补充”中,“无知之幕”究竟能否具备这一特征则是《正义论》的最后希望。当然,上述“补充”能够成立的前提也在于“无知之幕”,连同“无知之幕”背后的所有预设都能够在“思想试验”中被暂定化。然而,对无知之幕的进一步追问却使这一希望也不复存在。因为无知之幕要成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契约主义推理还需要基本社会善和亚里士多德原则这两个给定的、固定不移的普遍性预设,①这二者在结构上游离于“无知之幕”之外,却与“无知之幕”共同进行实践的推理,而其原因则是它们背后共同预设着一种对人的康德式理解。“我相信康德认为,人是一种自由、平等的理性存在物……康德设想的这种道德立法将在人们是作为自由而平等的理性存在物的条件下被一致同意。对原初状态的描述就是解释这个观念的一个尝试。”①这样一来,反思平衡定然被挡在“无知之幕”这层幕布之外。同样,我们的上述“补充”也在逻辑上走到了尽头。至此,结论已经很清楚了:反思平衡在《正义论》的证成结构中无法使我们的正义感(原初状态)发生彻底的转变。相反,它在这一结构中最多只能成为基础主义意义上的狭义反思平衡,只能围绕“两个正义原则”这一固定的点来对其他深思熟虑的道德判断进行修正、调整或否弃。因此,反思平衡无法在《正义论》中为原初状态(无知之幕)提供有效辩护,该结构中,证成的主要承担者是无知之幕本身及其背后的康德式人观念。正因如此,《正义论》经常用“可以被广泛接受的”“弱的”“自然和有道理的”以及“合乎情理的”等表述来试图表明无知之幕的恰当性。不过,这种辩护的实质与其说是“罗尔斯式”,不如说更像“霍布斯式”。然而,反思平衡是在建构主义的证成结构中获得意义的,《政治自由主义》对证成的重释客观上使反思平衡进入一种新的结构。《政治自由主义》明确地承认了上述人观念,并从人观念的角度直接确定无知之幕的恰当性、不偏不倚性和不可替换性。然而,在这种看似更加独断的证成结构下,先行确定的、带有独立道德价值的原初状态不仅不会构成对反思平衡的任何威胁,反而能给予反思平衡更彻底的容身之所。

三、建构主义的《政治自由主义》模式:对反思平衡的结构性重塑

罗尔斯前后期思想的转变可从许多角度来理解,就本文的关切而言,我们只需把握一点,即罗尔斯在该语境下用隐含在公共政治文化中的人和社会两种政治的、而非完备性的理念作为起点来开始正义理论的建构。②罗尔斯认为,通过这两个基本政治理念,我们可以拟定出恰当的原初状态,建构出中立的正义原则,并与其他完备性学说达成充分的重叠共识。在这种预设下,反思平衡会自然地为如下问题辩护,即回应批评者所认为的两个基本政治理念的设定过于独断的质疑。③也就是要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表明罗尔斯所谓的民主社会公共政治文化所隐含的基本理念对该语境下所有行为主体都能不偏不倚。上述辩护诉求表明:反思平衡在《政治自由主义》和《正义论》中有着结构性差异。在《正义论》中,反思平衡的辩护对象是原初状态(无知之幕),尽管原初状态的背后也是一种人观念,但这一观念在《正义论》的结构中并非首要出场要素。同时,《正义论》尽管承认原初状态在“程序”上可以做出修订,但人观念在《正义论》的结构中却是固定不变的,这就意味着“无知之幕”在整个证成过程中必然被先行认定为合理的。《政治自由主义》在结构上颠覆了这一进路,转而将人观念的出场顺序放在原初状态之前。这样一来,原初状态就不再像《正义论》中那样固定了,而是可以随着人观念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政治自由主义》的结构中,反思平衡能否彻底的问题也就相应转变为:反思平衡能否使上述政治的“人观念”暂定化?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其成功的可能性。首先,《政治自由主义》明确界定了理论建构的目的:政治哲学最可能做的事,是缩小分歧的范围。然则,即令是人们曾坚定执守的那些确信也在逐渐改变:宗教宽容现在已为人们所接受,也不再有对迫害的公开辩护……我们把诸如信仰宗教宽容和反对奴隶制这样一些已定的确信汇集起来,并将隐含在这些确信中的基本理念和原则组成一种连贯的政治正义观念。①这段引文表明,《政治自由主义》同样不试图用理性构造出一种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正义原则,相反,最合乎情理的正义原则就已然隐含在自由主义的政治思想史之中。只不过,此时的“信念”或“判断”不再像《正义论》所理解的那样模糊和碎片化,而是已然被统合为许多系统的、合乎情理的完备性学说。反思平衡仍然力图将契约推理推导出的政治正义原则与各种信念(完备性学说)整合为一个融贯的体系。就此而言,两种建构主义没有根本差别。不过,罗尔斯接着说道:这些信念都是些临时固定的观点,而任何合乎情理的概念都必须对之加以解释。这样我们需从留意公共文化入手,这些公共文化是人们隐隐约约意识到的基本理念和原则的共同积累。我们希望能足够明确地系统阐明这些理念和原则,以使它们能够结合成一种适宜我们最确信的政治正义观念。②上述“临时固定的观点”不难理解,对广义的反思平衡来说,所有推理要素都必须在动态的推理结构中被视为暂定之点。问题是:罗尔斯在这里何以能够直接进行一次逻辑飞跃,将思路直接跳转至“我们得从留意公共文化入手”,而不是像《正义论》那般诉诸各种完备性学说呢?我们看到,《正义论》的证成结构刚好相反,根据《正义论》的逻辑,如果说这些“公共文化”中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乃是两个正义原则与其他完备性学说在政治正义领域最为深刻的共同点的话,那么它们就不能作为实践推理的出发点,而是只能被设定为最终的结论。《正义论》引入反思平衡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未经证成的观念无法直接作为建构起点的问题。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罗尔斯将这些不过是被人们“隐隐约约地认识到”,并需要进一步去阐明的“基本理念和原则”设定为实践推理的出发点对于反思平衡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它们本身尚待通过理性去进一步发掘和阐明的话,那么,它们还足以直接作为理论建构的出发点吗?罗尔斯还谈到:“过去两个世纪民主思想的历程显示,如果说基本社会制度要符合作为道德人的公民的自由和平等的话,那么人们在这些制度应该依照何种方式来安排这个问题上并没有达成一致。”③既然所谓的民主社会在兴起、发展和定型的历程中有着难以梳理和把捉的复杂性,罗尔斯又基于什么理由自信满满地从中提取出人和社会这两个基本观念,并赋予这两个观念在理论建构中以如此之强的确定性呢?毕竟,罗尔斯对此只是简单地提供了一个理由,那就是认为他对这对观念之内容的设定是最为贴近民主社会的公共政治文化的。可以说,“最为贴近”这一表述给这对理念的设定,以及将其作为推理的出发点提供了最根本的合理性。然而,罗尔斯却从未对这个“最为贴近”给出更多、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正是在此意义上,许多批评者认为《政治自由主义》中所谓的政治建构主义实质上不过是一种改头换面的基础主义。不过,在本文看来,上述批评没有真正把握《政治自由主义》的实质,因为该证成框架下的反思平衡要更加彻底,也因此比《正义论》更符合建构主义的特质。我们分别来看这两种结构:在《正义论》中,反思平衡的两端分别系于“我们”的各种深思熟虑的道德判断和由这些具体道德判断升华而成的各种道德原则。重要的是,原初状态(无知之幕)由于其特性而必然与最终的道德原则联系在一起,并在这一反思结构中扮演“中介”角色。在广义的反思平衡过程中,随着反思的深入,这个中介的内容和结构应当要么被确定,要么被修正,要么被更易。可见,原初状态应当随着反思的深入而变动不居,《正义论》中的原初状态也正是在此意义上陷入两难的解读困境。再来看《政治自由主义》的证成结构,反思平衡的两端分别是两个正义原则和各种合乎情理的完备性学说。然而,此时的原初状态尽管还是和最终的结论(两个正义原则)紧密结合在一起,但此时的原初状态已经不是此前可变动的“中介”那么简单了。因为从此时的论证结构来看,既然公共政治文化中的基本理念已经被明确地先行确定了,而原初状态的拟定即是意在体现其康德式人观念的话,那么,原初状态的框架和内容也就必然被随之决定了。因此,《政治自由主义》下的原初状态不存在《正义论》那里的解读困境,而是必须、也完全能合乎逻辑地做出一元论的解读。而在这种证成结构下,如果此时的反思平衡能够彻底的话,那么,真正可能被确定、修正和更易的“中介”正是我们在文中一直强调的这两个公共政治文化中隐含的基本政治理念。反思平衡在这种建构语境下的作用机制也就不难理解了:的确,这些基本理念应当且必须被作为实践推理的出发点,原初状态的拟定正是依据人和社会这一对基本理念。不过,从逻辑结构来看,这并不意味着罗尔斯所确定的这些基本理念在内容上必然是完全准确的,而是有着进一步修正和更易的可能性。反思平衡正是基于两个正义原则和各种完备性学说之间的融贯程度来权衡和审视对这些基本理念的设定。如此,反思平衡的结论也就一目了然了:如果我们无法在两个正义原则和各种完备性学说之间达成理解的融贯性的话,那么,这就表明对人和社会之理念的设定不足以充分体现出民主社会的公共政治文化,也就是说,它们不足以作为民主社会的公共政治文化中的那些为所有公民所共有的、合乎情理的理念,从而需要运用“我们”的正义感对这一最根本的前提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这一点,即是对上述引文中提到的“隐隐约约”“希望能足够清晰地系统阐述”等令人费解而又极为关键的表述的一个合理解释。显然,反思平衡在这一结构下虽不直接针对“原初状态”,却间接影响和决定着对原初状态的拟定。但原初状态的多样性在这里不会导致任何解读困境,因为解读困境的产生机制是由于在原初状态的背后设定一个不可更易的形而上学的人观念,而此时的人观念却是经验性和暂定的的,“理性本身也不是透明的,所以我们也可能错误地描述我们的理性,就像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可能出错一样。”①因此,原初状态在逻辑上完全可以随着人观念的变更呈现为不同形态。

四、结论

如何理解建构主义篇3

关键词:解构主义德里达解构主义建筑

中图分类号:B8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解构主义的定义

简言之,解构主义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二、解构主义理论简介------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

(一)、雅克·德里达简介

雅克·德里达,J.JacquesDerrida(1930~?)20世纪下半期最重要的法国思想家之一,法国哲学家、结构主义的代表。生于阿尔及利亚。

(二)、德里达在建筑上的观点

德里达认为以写作为例不足以表达他的观点,故将研究范围扩大到建筑学,于是屈米邀请他参加讨论,以后又在纽约和埃森曼一起工作,这也促使了埃森曼从一位结构主义大师转变为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认为,推动解构主义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透过建筑和艺术,他们所做的,还不是解构主义建筑,而是建筑上的解构主义讨论。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建筑学上的几点观点:

解构主义强调理性和随机性的对立统一。

2、解构主义观念还认为,疯狂和机会也是肯定性因素,口味是重要的。

3、解构主义对建筑及其它艺术的形式提出了挑战。

4、解构主义是一种将走入政治和社会的概念结构。解构建筑,是要从政治、文化、哲学、实体上错位,而非仅仅在材料结构意义上。

三、解构主义建筑

解构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界兴起的哲学学说。解构主义理论出台后,在西方文化界引起一阵解构热。文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以至神学等,都有人在解构主义哲学的启示下进行了研究。在建筑界,一些建筑师也在解构主义的启示下创作了一些建筑。

解构主义建筑特征:

无绝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

恒变的、没有预定设计的(很多解构主义建筑家连完整的工程图都没有仅仅以草图和模型来设计,完全借助于电脑的归纳);

没有次序,没有固定形态,流动的、自然表现的;

没有正确与否的二元对抗标准,随心所欲;

多元的、非统一化的,破碎的,凌乱的。

四、总结

(1)、解构主义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各种思潮之一,虽然解构主义的大师们频频在各种媒体上亮相,项目遍及五湖四海,但是我们在他们的光环背后还应该去想一想,解构主义建筑能否就此代替现代主义建筑?我个人认为并不是这样的,可以说它们只是主流建筑思潮(现代主义)的补充,和其他各种思潮一样丰富和拓展了我们的建筑领域。但毕竟它属于非主流文化,影响我们更多的还是现代主义的东西,它虽然被很多人接受,但是它并不能动摇现代主义在大众心里根深蒂固的位置!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了许多问题,它就此死亡了吗,它将何去何从?我认为解构主义并不会成为现代主义的发展目标,因为解构主义的大多数作品的空间是散乱、破碎、无序的,从经济性的角度看来是浪费了很多的空间,而且在结构等各个方面也是要花大量的金钱,试想一下,世界人口膨胀如此迅速,几十年后,我们还有多少可以浪费的土地和空间?所以我认为,解构主义的生命力并没有现代主义那么旺盛和长久!

(2)、解构主义建筑对大众来说究竟有什么价值?我不可否认的是,它会给有一定艺术修养的人带来一种视觉乃至精神上的冲击,但是对于更多的大众来说,它存在的意义究竟大不大?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只是所谓的“外行看热闹”吧(纯属我个人虚构)。我认为它并不能像生态智能建筑那样紧跟时代的脉搏,利用一切手段来使人与自然更融洽的生存下去,它是在不断的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也许这样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意义。而解构主义建筑除了花费大量的金钱来满足我们的视觉冲击外,它还能给我们更多的东西吗?也许是我不了解,但是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报道,在盖里的迪斯尼音乐厅建成后,给附近的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干扰,为什么呢?原来是音乐厅的外墙面又是贴上了高度反光的钛金属材料,而音乐厅所在地全年气温都很高,这样钛金属外墙的反光使得周围居民的住宅内温度普遍升高1~2度,可以说盖里的不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使得发生了这种不好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解构主义建筑并不是成功的,但我想时间会证明一切,让我们拭目以待它将何去何从?

(3)、从艺术的角度看来,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人们只有“美”这个美学范畴,因为美能使人产生愉悦感。随着人们感情和认识的渐趋复杂,美和崇高被区分开来。崇高是夹杂着痛苦的,随后,美的区分愈来愈精细。到18世纪末,F.施累格尔提出“丑”的理论。此后,人们认为辛辣、惊恐、残酷、粗鲁和丑等同过去的美学范畴相对立的范畴也具有审美价值。建筑美学也随着人类审美观的发展而发展。许多解构主义建筑看起来并不符合人类传统的审美观,甚至是丑的,但它给人类的视觉带来极大的刺激,令人难以名状。正如里博斯金所设计的德国屠杀犹太人纪念馆一样,破碎的金属外墙,狭窄高大的室内空间,走道上扑满了碎石,人们走上去会发出各种难以忍受的噪音,这一切的空间营造,让人们回忆起了犹太人被屠杀时的惨状,正是因为它制造的种种“痛苦”,才让人们真正的感受到了历史。这可能也是为什么里博斯金的美国世贸中心方案能中标的原因吧。“真正伟大的作品,向人们提供足够的刺激,会让你作出一些似是似非、零碎的结论,一时捉摸不透,然而某些标志在视觉形象上要求就不一样,如不能一下吸引观众,抓住事物的本质,令其深化,这种标志就达不到目的。所以,在建筑中不单求内部的舒适,还要有引人的媚力、强烈的刺激才能引起思维上深层的探索”。在这一点上,解构主义建筑的确给当今建筑界带来强烈的冲击。解构主义建筑是成为今后建筑的发展方向,还是像巴洛克建筑一样昙花一现,只有历史才能作出回答。但解构主义建筑所带来的视觉艺术必将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参考书目【1】詹明信后现代建筑文化现象与大师对谈雅砌月刊【2】郭肇立解构迷思建筑师杂志【3】季铁男反建筑思想殖民的期许――对郭肇立先生[解构迷思]一文之答辩建筑师杂志

【4】王受之第8章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理论世界现代建筑史

【5】内奥米.斯汤戈(英)陈望译弗兰克.盖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渊上正幸(maSaYUKiFUCHiGami)世界建筑师的思想与作品ContempoRaRYaRCHiteCtS-iDeaSanDwoRK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郑利军李姝解构主义建筑的视觉艺术

如何理解建构主义篇4

【关键词】教育学教学问题建构主义改进措施

教育学是当前师范类教育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师范性质学科的核心课程。对于教育学专业化发展来说,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规格及质量,更对学生的教育素养提出新的要求。为此,本文将从建构主义理论入手,从教育学的课程教学困境来分析教育学的教学地位,并从教学改革视角来探讨如何促进教育学的课堂效率,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如何将学生对教育学知识的获得作为教育工作的首位。

一、当前教育学在课程实施中面临的困境及问题

教育学的开设与实施在改善教师职业素养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对于教师专业化趋势更加明显,教育学在教学中的困境及不足也相继显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学科日趋多样化的今天,教育学的课时相对受到压缩。从教育科学的发展及研究的深入,教育学的成果不断涌现,一方面丰富了教育学学科教学领域的知识体系,使得教育学更具教育价值。然而在课程规划上,随着大学阶段教育类专业课程的日趋复杂,教育学自身的课时已经受到影响,课时压缩是当前教育学教学的首要难题。也由此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教育学应该如何定位?教育学的知识如何表现?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教育学知识?等等。二是教育学在学科地位的构建上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教师职业是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教育人才,而对于现实教育情境中的管理者、教师及学生来说,如何从专业学科的地位上来确立教育学的正式性,一直是当前学科发展面临的困境。有人认为教师应该具有一专之能,只要拥有某方面的知识就可以了;更有人认为用其他学科知识来取得教育学课程。如上种种都给教育学的学科专业性带来冲击。三是教育学在教学内容上过于脱离教育现实实际。教育学是对当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总结,在教材建设上,主要从学科理论及实践领域上凸显教育成果,而在教育现实中,由于不能触及现实具体的教育问题,往往存在“隔着靴子瘙痒”的脱离感,也给学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四是在教学方法上,重教不重学。教学方法是课程讲授的关键,也是提升学科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传统的教育学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显得单一,即便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只是对粉笔的替换,未能从教育理论的深入浅出中增强学生的好奇心。由此带来的教学困境,不仅限制了教育学的发展,也使得教育学陷入更大的教学窠臼。

二、建构主义理论及在课程教学中的典型作用

建构主义是课程构建的重要理论,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在知识的认识上,建构主义更加强调现实假设与解释,知识并非是现实的客观反映,更多的是对问题的归结与整理。在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对于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说,知识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通过对具体的情境来对知识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同时,在建构主义学习观上,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完全传递给学生的,而是由学生自己通过对学习环境的构建来形成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更加关注学习者自身的思维和认知结构,并强调学习者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解释与理解。在知识的接受面前,每个个体都是积极的,每个个体都应该从知识的自身体验中来养成。另外对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者来说,学生是课程环境的必要参与者,学生不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更是对知识的主动建构,需要从学习者自身的经验积累和对外部信息的理解和加工上,逐步形成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构建其知识的意义。教师只不过是教学过程的呈现者,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

三、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学的教学改革创新

由建构主义理论来认识教育学教学问题,并从建构主义中来改进课程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深入开展教学评价,以真正发挥教育学对学生的影响及触动。

(一)建构主义强调教育学应该教什么

教育学作为对教育理论的总结与应用,多年来在实施中一直难以科学定位。从教学内容上,教育学在教授中应该传授那些基本理论,应该培养学生的那些教学技能。事实上,对于在较短的课时范围内,如何平衡好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关系,笔者认为,教育学应该从学生对相关教育理念及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形成对教育学最起码的获得能力。在探讨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能上,一是需要学科知识,教师所应具备的特定学科的专业知识;二是条件下知识,对教学中所用的心理学知识;三是实践性知识,能够从教学过程中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成绩的相关知识,如教师的外在智慧,学识及能力等。学科知识与条件性知识是显性的,形式化的,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则是内隐的,难以从表象来判断的。对于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都是教师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也是构建教师职业的基本素能,这些知识的习得和养成都需要从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中来全面的调控,以便于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在现实教学中,对于教育学教育素养的培养通常是渐进的,尤其是职前的师范教育,多从教师岗位特征及岗位要求上来锻炼学生的职业素能。这就给教育学的教学创新带来了新的问题,无法从教育学所涵盖的知识、理论、方法等方面来反映教育活动,也无法揭示教育活动的本质及规律,缺乏对师范学生的有效教育和理论指导。建构主义理论从知识的养成上,体现了人类对智慧的追求和培育过程,也从对个体的精神、人格建树上获得了新的促进作用。正是基于此,建构主义要求:任何知识都是相对的、不确定的,是时刻处于不断的变化和生成中的。因此,从知识的教学与实践中,应该首先明确知识的内容及解决现实问题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教育学知识的变革与发展,教育学的教学内容要从研究成果中体现时代特色,并能够从时代中不断调整、更新和完善。可见,对于教育学课程设置来说,一方面要体现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兴趣,还要与时展相适应,能够从个体对知识的理解上加深对教育情境的认识,使其能够转换为实践性知识。

(二)建构主义强调教学应该如何落实

学习的过程不单是教师对知识的传递过程,更多是学生从自身的经验上来重新认识和编码知识,以重新构建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是说,对于知识是需要从学习者自身的理解上来形成,离开了学生的自主性,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其真正意义。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自身经验,也从对个体的知识建构中来强化经验在认知中的积极作用。建构主义理论将个体的学习与对知识的理解,与个体的经验为基础,并逐步推进学生从知识的记录中获得对认知的更新与完善。不同的人因自身经验的差异性而表现出不同的理解力,这也是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特定情况,尊重学生的经验差异,能够实现因材施教。其次,在课堂教学方式的引入上,可以从情境教学中来营造学习氛围,如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可以围绕特定的事件来展开探讨,鼓励学生从案例教学中寻找问题解决的思路。案例教学法的引入能够拉近学生对现实的理解,能够从学生的知识经验中获得能力上的训练,增强学生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本领。需要强调的是,在案例教学法中,应该注意:一是对案例的编制上要结合现实,不能凭空杜撰;二是要把握事件的典型性,能够从事件中引导教师、学生从思想上、知识点的学习上,反映相应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启示;三是体现事件的具体性,能够从事件的静态描述和展示上,既要增强趣味性又要融入事件的发展规律;四是表现出时代特征,能够结合当前教育现状,从反映现实的场景中来展示教学实践,增强学生的临场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改进课堂教学操作性。

(三)建构主义强调对学生学习共同体的促进

建构主义在学习中一方面强调学习情境的构建,另一方面从个体与个体的交流中,注重对学习共同体的促进。学习的本质是基于特定的场景来进行知识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具有社会性。个体在对世界的认识上,需要从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中来建构知识体系。课堂教学是学生营造共同体的良好载体,也是帮助学生从交流中增进才干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施中,将学生进行分组并组建相应的学习共同体,让学生从中能够相互学习、相互交往,实现不同个体的学习目标。在相互协作中切磋与探讨,在相互影响中探究与互补,逐步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构建。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学习共同体具有如下特点:艺术各成员都能得到尊重和理解;二是教师并非权威,而是理性的参与者、引导者;三是各成员在思想上、见解上保持开放性与独立性。

四、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认知的科学性,对于教育学在教学实践及改革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建构主义尊重学习者的主动性,并从教师的自身定位和功能发挥上,对学习者在知识建构中应该主动的学习,能够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来实现对知识结构的同化、使其赋予特定的意义,并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而教师则是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从知识建构中促进学生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王沛,康廷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2004,(05).

如何理解建构主义篇5

关键词:科学划界;本质主义;情境化;建构论

一,引言

在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中,科学划界(demarcationofscience)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谓科学划界就是为科学划定一个边界,从而把科学与其他知识形式区分开来,比如宗教、迷信、伪科学等等。为了实现这一点,哲学家们必须追问“什么是科学”,也就是说必须给出科学的本质定义,然后再把此定义作为划界的充分必要条件。20世纪早期的逻辑实证主义以及波普尔都试图这样做。然而,费耶阿本德以及罗蒂等人意识到,本质主义的划界标准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因为科学不仅处于发展之中,而且它本身就是异质性的。因此,他们试图消解划界问题。然而,不管是本质主义的科学划界还是对边界的消解都是不合理的,因为科学的边界问题不仅仅是个哲学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1]在科学教育、政府决策、临床医学以及科研经费的资助等实践场合,相关的群体必须回答“何谓科学”,科学的边界正是在这些地方性的情境中得到勾画的,它是这些群体的地方性建构的结果。因此,为了理解科学实际上是如何被定义的,科学与其他知识形式事实上是如何被区分开来的,我们有必要从本质主义的规范性划界走向建构论。

二,本质主义划界及其消解

在20世纪早期,逻辑实证主义首先提出了“可证实的”科学划界标准。经历了语言学转向的逻辑实证主义把分析的目光投向了语言系统。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科学是一系列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的有意义的命题集合,那么何谓“有意义”呢?为此,逻辑实证主义制定了两条标准,首先是符合逻辑和句法,其次是经验证实。一个命题要有意义首先要符合句法,词汇的混乱堆积当然无法获得意义,其次,诸命题之间要逻辑自洽,违反逻辑当然是不允许的。更重要的是,一个命题必须能够被还原成观察命题从而得到经验的证实,无法被还原成观察命题的语句是无意义的,包含无法得到经验证实的词汇的命题也是无意义的,无所谓真假。因此,“一个命题的意义就是证实它的方法”。[2]

但是,波普尔认为可证实标准无法成为科学划界的充分必要标准,因为这个标准既宽又窄:过宽是因为它无法把占星术等知识形式与科学划分开来,占星术的某些结论也是可证实的;过窄是因为它把某些重要的科学理论排除在科学之外了,比如爱因斯坦的引力场理论等等。所以,波普尔提出了自己的可证伪性标准:“应作为划界标准的不是可证实性,而是可证伪性”,“一个经验的科学体系必须可能被经验反驳”。[3]在波普尔看来,科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猜想与反驳的过程。科学从问题开始,为了解决问题,科学家们提出大胆的猜想(假设)。但是猜想仅仅是猜想,还不足以构成知识。为了不断地逼近真理,科学家们必须用经验来证伪那些猜想,从而不断地剔除错误,走向更高的精确性和真理性。没有什么理论能够免于批判,没有什么能够躲避经验的证伪。那些从逻辑上无法得到经验证伪的命题不属于科学的范畴。所以,在波普尔那里,可证伪性成为划分科学与伪科学的标准。

但是,波普尔的划界标准依然是有问题的,因为它也无法为科学划界提供充分必要条件。它是不充分的,因为占星术的某些命题虽然不是科学但可以证伪;它是不必要的,因为生物学的进化理论虽然无法被直接证伪但它依然是科学。在波普尔之后,许多科学哲学家都意识到了科学划界的困难,所以划界标准不断被弱化。萨迦特(p.thagard)和邦格(J.Bunge)不认同上述本质主义的划界思想,认为此种做法过于苛刻,从实践上说是失败的。他们试图从逻辑、心理学、历史和社会的角度提出多元的划界标准,邦格(J.Bunge)甚至给出了由12个变量组成的划界标准。[4]但是,所有这些划界标准都是有问题的,众多标准的提出本身就表明划界问题是多么棘手。

在费耶阿本德和罗蒂等人看来,寻找本质主义的划界标准是徒劳的,因为科学没有本质。费耶阿本德把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所表达的观点推向了极端,提出了“怎么都行”的无政府主义的知识论立场。传统的思想家们总是试图为科学的合理性和客观性辩护,所以中立性实验、观察或者理性方法成为科学的救命稻草。但是,在费耶阿本德看来,“认为存在着一种普遍的、不变的方法可以作为恰当性的不变尺度,甚至认为存在着普遍的、不变的合理性,这种思想就像认为存在着一种普遍的、不变的测量仪器可以测量任何量值而不管环境如何的思想一样是不现实的。”[5]与库恩一样,他也否认在科学的历史发展中存在任何永恒的方法论、理论或者经验等等。这样,科学的权威就再也无法得到辩护了,科学的合理性、客观性和进步等概念成了空中楼阁。在费耶阿本德那里,划界问题被取消了,“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不仅是人为的,而且也不利于知识的进步”,“断言‘科学以外无知识’只不过是又一个最便宜不过的童话”。[6]

罗蒂同样取消了科学划界问题。在罗蒂看来,科学划界试图把科学当作是宗教的替代品,从而把科学当作是文明的坚实基础。在传统的思想家们看来,科学是对实在的正确表象,正确的方法和程序可以保证科学知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实在。但是,在对实在论和“镜式”知识论作出批判之后,罗蒂发现无论是方法论还是中立的实在、概念框架都无法为科学奠基。因此,他提倡用“连带性”(sodality)替代实在论意义上的“客观性”,连带性存在于特定的人类共同体之中,是共同体的人之间经由对话达成的一致和共识。这样,科学就从实在走向了主体间性,从认识论走向了解释学。一旦把科学置于对话和共同体之内,科学与人文科学、艺术之间的对立就有可能被取消,科学与其他文化部门的分界不足以构成一个独特的哲学问题。

三,走向建构论

本质主义的科学划界试图找到科学独一无二的本质,从而为科学的合理性和权威性辩护,而反本质主义者则试图消解科学的边界,否认科学在当代社会中的权威性。但是这两者都是有问题的。首先,本质主义者无法找到科学的权威来源,无论是恰当的方法论、理性程序、经验验证等等都是行不通的,这突出表现在科学划界所遭遇的诸多困境上。其次,反本质主义消解科学边界的做法无法解释科学的权威性。在当代,科学无疑是知识权威的主要源泉,任何知识主张只有把自己标注成“科学的”才能够活动权威性。反本质主义否认科学的权威显然不妥。最后,无论是本质主义者还是反本质主义者都是站在知识论的规范性立场上来谈论科学划界问题的。他们把自己当作是科学的立法者,一方说科学应该有边界,另一方说科学无所谓边界。但是有无边界的问题不是哲学家所能够决定的,它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具有重大的伦理意义和政治意义。[7]科学边界的实践意义提醒我们要把目光从哲学的层面转移到社会学或者政治学层面,但是应该采取何种进路呢?

我们知道,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科学论(sciencestudies)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人不满于传统的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方法,他们试图从库恩和维特根斯坦那里寻找灵感,试图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科学以及科学知识本身,这样的进路一般被称为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其核心的知识论立场一般被称为建构论。以往的科学哲学从规范性的立场出发来看待科学,认为科学是对客观实在的表象,表象的精确性一方面受经验观察的证实或者证伪,另一方面受制于理性的逻辑方法。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则被当作是社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这就是“发现的情境”与“辩护的情境”的分离。默顿学派的科学社会学专注于科学制度和科学的规范结构,丝毫没有触及科学知识这个内核,而以曼海姆为代表的知识社会学则把科学排除在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之外,从而否认了社会要素对于科学知识的影响。但是,以科学知识社会学为开端的社会建构论则一反传统,它试图弥合“发现”与“辩护”的鸿沟,实现科学的“情境化”(contexualizationofscience)。科学的情境化意味着,任何科学知识和科学语句都无法离开具体的情境条件来抽象地加以研究。科学知识和事实是在地方性的情境中被生产和辩护的,离开利益、权力、价值观等社会历史条件,我们就无从理解科学,无从把握它的意义是什么。所以,在建构论那里,知识论与社会学、历史学甚至政治学融为一体了。

在建构论者看来,实在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实在无法决定科学知识的真伪,科学也不是对实在的客观表象。如果说实在无法为科学知识辩护的话,那么科学的有效性和客观性是如何得到辩护的呢?答案只能在情境条件中寻找,权力、利益、价值观、修辞等社会文化要素为特定情境中的科学知识的有效性提供了基础。所以,科学的有效性和客观性只能是情境化的、地方性的。那种无情境的、凌驾于社会和历史发展之上的普遍主义科学观只能是一种幻觉。既然科学知识的内涵和意义只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获得,那么由此必然得出,意义可以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我们就理解了本质主义的划界为什么走错了方向,因为为一个处于历史发展中的、具有情境依赖性的东西划定一个永恒的边界是非常荒谬的。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认可科学是社会建构的,实在无法决定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真理性,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认为,科学的边界也是社会建构的,科学自身为何同样也无法决定科学在社会中的形象、权威以及边界。[8]

四,作为社会建构的科学边界

建构论无疑为我们考察科学边界问题提供了一条非常重要的进路。如果说科学知识是在实验室中被建构出来的,那么科学在实验室和专业共同体之外的形象和权威同样也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所以托马斯•基恩(thomasF.Gieryn)主张把“建构论带出实验室”。[9]把建构论带出实验室的意思是说,既然我们无法找到科学的永恒本质可以为科学辩护,那么我们也就没有理由认为科学在实验室之外的形象、边界和权威可以由科学的本质来加以说明,它们同样要用建构论加以解释。哪些主张具有知识权威因而是科学的?谁称得上是科学家?科学与宗教和巫术的边界在哪里?哪些项目应该得到资助?这些问题只能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得到回答。在这些情境中,相关的群体基于自己的目标、立场和利益而塑造着科学的形象,勾画着科学的边界,建构着科学的权威。

从建构论的角度研究科学的边界还要求我们转换自己的角色,从科学边界的立法者变成建构过程的描述者和记录者,要把目光投向所有在特定的情境中参与边界建构的参与者身上。哲学家无法决定“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要由相关的社会群体来回答:科学家、政府官员、普通大众、决策者、激进资助者等等。基恩提出的划界-活动(boundary-work)概念恰当地说明了建构论的研究对象。所谓划界-活动就是相关的群体在特定的情境中把某些主张看作是科学而否认其他主张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当人们相互争夺科学的认知权威(以及可信性、声望、权力以及物质资源,这需要占据特权地位),或者使其合法化,或者对其提出挑战的时候,划界-活动就会出现”。[10]那么,科学的边界和权威性是如何在地方性的情境中通过相关群体的划界-活动而被建构出来的呢?我们不妨通过案例来加以说明。[11]

17世纪60年代罗伯特•波义耳与托马斯•霍布斯之争不仅仅是实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争,其实质是对真正的、权威的知识的描述:何谓真正的、合法的知识?知识是如何被生产的?谁生产了这种知识?它的目的为何?这场争论是划界-活动的典型案例,各个相互竞争的群体以不同的方式给出了不同的知识图景,其中每个群体都赋予自己的主张和实践以权威性和合法性,而拒绝其他群体的权威性。

在波义耳之前,实验方法往往与传统的炼金术联系在一起,但是波义耳试图用实验方法来改造传统的自然哲学,并把知识的合法性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科学寻找的是事实,实验得出的结果是否是事实有赖于集体见证(科学共同体和观察者共同体的认同)。那些超越于实验和集体见证之外的知识都是不合法的,不属于科学的范围,比如形而上学、宗教、个人体验等等。但是在霍布斯看来,确定的科学知识要以理性演绎为基础,科学寻求的不是事实,而是因果解释。这种逻辑演绎的强制力量并不在于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对象化,而恰恰在于它们的约定性质和反事实的性质:当人们从约定的定义出发,理性地演绎出必然的解释时,知识就变成确定的了,反之就无所谓知识。

我们不能认为波义耳之所以获得胜利是因为他的观点更符合科学的“本质”,这样的话我们就又回到了本质主义的老路上去了。我们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来看看波义耳为什么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够战胜霍布斯。正如《利维坦与气泵》的作者所说的那样,他们旨在考察实验成为权威性知识之基础的历史条件。波义耳之所以获胜,是因为他的科学划界更好地满足了一些人的利益和需要,而这些人和群体的力量最终压倒了霍布斯。波义耳的集体见证保证了绅士阶层的利益和权威性。在波义耳那里,并不是所有的人的见证都是有效的,只有特定的群体才能生产可靠的知识,比如具有绅士身份的皇家学会的会员。波义耳对知识的规定还更好地满足了复辟时期的英格兰的当权者的需要。王朝复辟时期的危机清楚地表明,保证社会秩序是多么重要。在霍布斯看来,秩序的问题就是知识的问题,他试图通过利维坦式的知识演绎模型来构造一种统一性和秩序。但是在波义耳看来,霍布斯的方案是行不通的,因为理性无法保证共和的统一性,况且利维坦式的专制还会导致查理一世式的暴政。波义耳的划界方案正好借予“专制与极端个人主义之间”,这既避免了专制暴政,又避免了个人主义的无政府主义(知识和事实的集体见证),所以他的方案与当时的政治需要恰好一致,从而得到了当权者的支持。

最终,波义耳的划界-活动获得了胜利,但是这样的胜利不是永恒的。波义耳的划界标准在其它情境中是可以做多种解释的,它具有解释的可塑性,所以不能决定以后的科学边界标划在何处。总之,研究科学的边界问题不能从知识论的角度来加以解释,我们要把目光转向划界所在的历史文化背景,具体地考察划界-活动中所包含的权力、利益、价值观以及社会和文化需要。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理解科学边界的历史可变性和情境依赖性。

五,结语

“在现代社会,科学几乎是认知权威的唯一源泉,任何想要得到广泛信任并被认为是自然的解说者的人都需要获得科学共同体的许可”。[12]但是科学的权威并不是先天的,也无法用科学的内在本质加以解释和辩护。正如自然无法决定科学知识的真伪一样,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本身也无法决定科学在社会中的形象以及人们对科学的理解。科学边界的建构是一个修辞过程,而不是逻辑过程。在地方性的情境中,不同的群体为了使自己的知识主张具有科学性,就必须回答何为科学的问题,也就是必须援引各种资源来为自己的主张辩护,并把它与宗教、巫术等非科学主张区分开来。他们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目的在于为自己的主张争夺权威性,从而把他人的主张斥为非科学的,以剥夺他人的“知识权威”。所以从建构论的角度说,科学的边界和权威是相关的群体在地方性情境中的建构结果,是群体之间争夺权威、资源、权力和声望的结果。

科学边界只能是地方性情境中的建构结果,因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分部分依赖于特定的实践关怀而非关于‘科学的’哲学理论或哲学定义。我们需要在人们的实际决策和选择的情境中来区分科学与非科学。”[13]这意味着建构出来的边界不是永恒的,而是可变的,随着情境和时间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不同的情境、不同的目标和利益使得科学边界无法被一劳永逸地确立起来,历史上的科学边界无法决定当下的科学划界,当下的科学划界也无法决定以后科学边界的划定。所以,科学的边界永远处于不停的重构当中,当某一科学家的知识权威受到威胁时,或者当某个人的科学合法资格受到质疑时,划界-活动就出现了。任何划界-活动都时对科学边界的重构,这样的重构无法由任何既定的科学形象所决定,也无法为科学的任何本质特征所决定,重构的结果取决于各方的资源占有、修辞技巧等各种要素。

如果我们承认科学边界是地方性情境的建构结果,这样的建构随着情境的不同而不断变化,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科学与宗教、巫术等非科学之间的边界是相对的呢?是否意味着关于科学的定义是随意的呢?是否意味着科学边界的建构“怎么都行”呢?在否定了本质主义的划界之后,我们无法用科学的本质来反对相对主义。这样,不可避免的是,科学的边界具有相对性,它相对于特定的情境。但是,建构并非是任意的,它要受到一系列情境条件的约束。先前的边界在何处?在从事划界-活动中相关群体可资利用的资源有多少?他们的目标和价值观为何?所有这些要素都决定了科学边界的建构。虽然对科学的解释和理解具有可塑性,但是解释的可塑性并非意味着任何解释都是允许的。相关的群体在特定的情境中就科学的边界问题进行商讨,各方充分利用各种修辞手段来说服对方,当共识达成的时候,科学的边界就被建构起来了。虽然这条边界仅具有暂时的稳定性,然而它对此情境中的相关群体而言无疑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thomasF.Gieryn.BoundaryworkandtheDemarcationofSciencefromnon-science[J].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48,1983:792-793.

[2]石里克.意义与证实[a].洪谦主编.逻辑实证主义[C].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9.

[3]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7.28.

[4]陈健.科学划界[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第8章.

[5]费耶阿本德.自由社会中的科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105.

[6]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266。

[7]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9.

[8]thomasF.Gieryn.CultualBoundariesofScience[m].Chicago&London: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9.viii.

[9]thomasF.Gieryn.BoundariesofScience[a].SheilaJasanoffetal(ed.).HandbookofScienceandtechnologyStudies[C].thousandoaks:Sage,1995.440.

如何理解建构主义篇6

建构主义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的客观主义不同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1]。建构主义学习活动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也容易建构信息的意义。

现在全国各高校都逐步重视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中,教学工作是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正确运用会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有效地运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过程中呢?本文基于此探讨了建构主义的基本教学方法,并结合近些年来的切身的教学体会,给出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去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教学,希望给计算机应用型教育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带来帮助。

1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

1.1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获得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2]。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这一环节最为重要。

(2)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协作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3)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推荐阅读:高校工商管理本科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4)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1.2建构主义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抛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如何理解建构主义篇7

论文摘要:听力教学是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课程之·,听力能力也是学生应用英语语言的重要体现。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特点的分析,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提出一些在今后听力课堂教学设计方面的建议。

一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及学生特点分析

在英语学习乃至人类交往活动中,听是最基本的形式和技能,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是英语应用能力的主要体现。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英语听力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英语学习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是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的宗旨:实用为主,够用为度。而熟练掌握英语各种技能是当今新形势下对大学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各种技能中,听力—直是许多大学生英语学习较弱的环节。我国外语应试教育—直占主流,语言的应用功能自然也难以从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从一开始学外语就在读不准发音的情况下硬记下词形和词义,有时还张冠李戴;外语从启蒙教师开始就围绕语法教学,只重视动笔,而轻视动嘴和动耳,知形、知义,不知发音的情况比比皆是。而高职高专学生相对本科学生而言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其中很多来自农村,在上大学前几乎未听过录音,也没有上过听力课,也有相当多的学生在英语考试中听力部分大多靠“蒙”,得分极低,而完全是依仗自己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靠总分通过的考试,很显然以这种方法通过考试违背了学外语的初衷,是自欺欺人的。他们无法将语言的音、形、义有机地联系起来,结果只能靠眼睛来学习抽象的语言,而耳朵和嘴这两个人类引以为自豪的器官在学习英语时却无法派上用场,因而成了听英语的“聋子”、说英语的“哑巴”。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建构主义的理论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它吸取了近几十年来的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和教育研究领域里的新成果,逐渐成为被广大教师认识和运用的教学指导性理论。

建构主义的核心即是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在外语教学中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学生的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虚拟情境或社会文化背景的熏陶下,借助教师、学习伙伴或其他与之习得语言相关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获得。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生学习外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氛围中的虚拟情境或实际背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有全新的思路,教学设计不仅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全新的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虚拟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实际背景也要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尽力而为,而相对于前者来说不得不居于次要地位,毕竟学外语的学生只有少数有出国的机会。“协作”:协作应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

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能真正地使静态孤立的外语学习动起来。“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查漏补缺,互相纠正;此外,协作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会话过程,在协作中会话,在会话中协作,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意义建构的媒介。“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指导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外语的性质、规律以及该语言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并能灵活的运用。可见,学习的质量是由学习者建构意义的能力来衡量的,而不是由学习者机械地模仿教师思维过程的能力来衡量的。也就是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教师要授学生以“渔”,而不是不断地给学生“鱼”,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渔”,而不是以“鱼”代“渔”。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调节听力压力

建构主义注重情境的作用。知识的呈现与运用必须有与之相符的情景和环境。这样才具有真实性、生动性、有效性,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听力教学是交际活动,没有任何交际活动的课堂学生容易产生疲劳,而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内容枯燥的内容则学习效率较低。如果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不利于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真正的英语实践能力。

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社会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融听说于一体。《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也指出,在听力教学中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教师应该设计多种交际活动,包括说的活动,把课堂变成真实的社会交际场所,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交际活动。例如:高职高专新职业英语》第七单元customerservice(客服)听力部分task6是:handlingcomplaints(顾客投诉处理)。

教师给学生听一些关于顾客投诉问题的听力材料,讲解一些关于投诉的英语表达法后,教师把课堂创设为客服中心,为学生提供投诉的各种情景,让学生用所掌握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法表演对话,其他学生听后回答问题。学生轮换扮演顾客和客服人员等等。课堂教学的交际活动多样化,拓宽了语言输人方式和渠道,不使大脑疲劳,有利于调节听力训练时的身心压力,达到最佳听力效果。

2.培养文化意识,减少听力障碍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文化是形形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时学生听懂了语言,但由于缺乏对文化的了解,缺乏对话语附加信息的理解,也无法真正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当然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就会产生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错误,导致误解,甚至闹笑话。听力考核不仅检测学生的英语知识、思维能力、心理素质,还考核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所以,教9币讲授语言知识时,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加强学生文化意识培养,为学生正确的理解话中之话扫除障碍,帮助学生学会何时何地使用何种恰当的话语。例如,高职高专《实用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听力:askingandtellingthetime(时间)。教师可以把英美人的时间文化介绍给学生,也可以通过协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并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这就决定了学生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进行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应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或上网搜索相关资料,然后下次课互相交换信息。这样既减少了听力障碍,也使学生了解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同时通过课上信息的交流,以会话方式实现听说一体化,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掌握英语表达方式,理解英语文化内涵,完成听力过程的意义建构

语言文字至少可以表示两个不同层次的意义,即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句子意义是一种按照语言规则,通过语言符号来表达的独立于语境之外的意义;话语意义是在特定条件下,使用句子所表达的取决于语境的交际意义。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句子意义是抽象的、孤立于语境之外的;话语意义是具体的、与一定的交际条件紧密相关的,即话语意义是句子意义和语境相结合的结果。所以,在听力教学过程中,为达到良好的听力教学效果,实现对所听材料的意义建构,学生既要掌握必要的英语表达方式,扫清听力理解的语言障碍,又要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充分理解语言的交际含义。因此,在听力课堂中,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学生熟悉了语言;而文化意识的培养,又使学生明白如何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语言及应用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课下自己查资料,课上与同学进行交流,既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又培养了彼此间的协作学习意识,最终实现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如何理解建构主义篇8

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

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比如,如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何进一步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如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如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如何更好地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如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何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如何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等。我们要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必须依靠解放思想这个法宝。

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解决新的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这就要求党自身必须不断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要求党的领导干部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积极探索并科学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党的先进性建设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用于指导不断发展着的、生机勃勃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要紧紧围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中国国际威望极大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面对着许多风险和挑战。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说到底,是一个体制创新的问题。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前提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仍然要面对的艰巨改革任务。特别重要的是,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邓小平曾把改革称为中国的又一次革命。革命难,改革亦难。难就难在它是搞建设,不仅要计算社会成本,并且不能采取损害这一部分人利益来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的办法,而是要实现社会各阶层利益的最大化;难就难在改革进程中既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又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做到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稳定、以稳定保障改革,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对外开放同样如此,既要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学习外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经验和进步文化成果,同时又要抵制资本主义社会那些消极腐朽东西对我们的侵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良的思想、道德、文化传统。所有这些,都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关键在我们党,这里的“关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我们党有没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我们党有没有领导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的能力;我们党能不能经受住改革开放为自身建设带来的挑战和考验。因此,我们党必须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着力提高领导改革和促进发展的能力,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使各项改革措施更能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必须不断提高正确判断国际局势和处理对外事务的能力,勇立经济全球化潮头,科学把握和充分利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使开放更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坚持改革开放进程中有效遏制消极腐败现象的滋长蔓延,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推动社会和谐的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生机勃勃、具有强大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这就需要建立长效的活力激发机制;应是社会成员能够自由流动的社会,这就需要建立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应是各方面利益关系都能得到协调的社会,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整合机制;应是能够保护全体社会成员合法权益的社会,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应是一个社会控制机制完善的社会,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应是一个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不和谐因素的社会,这就需要建立反应灵敏的社会预警机制;应是一个能够有效化解内部矛盾的社会,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应是一个全体社会成员共建共享的社会,这就需要建立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共建机制。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又要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要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又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又要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又要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又要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这样宏伟的目标和繁重的任务,对执政的共产党来说,只有通过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顺利推进,只有通过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真正肩负起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是由各级领导干部具体组织实施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个社会能够实现和谐,必然是因为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在实施合理有效的社会管理。这就决定了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必须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自觉贯彻和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求我们党和广大领导干部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大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同时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转变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以优良的作风密切党群关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要着眼于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坚定不移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如何理解建构主义篇9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计算机教学;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于欧美国家的一种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是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的深人研究而产生的,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因特网的网络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建构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传统教学模式在科技的冲击下,越来越不适应教育的发展。与传统教学相比,建构主义所关注的核心是如何缩小学校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差距。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学习和教学做出了新的解释,以这种理论为基础,提出的一系列设想,对改革传统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计算机作为信息交流与信息处理的基本手段,其应用越来越普及深人,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在高校,计算机作为一门公修课,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于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来说,学习并研究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改进计算机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建构主SL(constructiy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可通过“学习的含义”与“学习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即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而且学习环境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即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会话”即相互交流,通过会话使每个学生的智慧为整个学习小组所共享。“意义建构”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二)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协商有“自我协商”与“相互协商”两种,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争辩什么是正确的,相互协商则指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之间的讨论与辩论。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如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这就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所以要运用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一)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要避免使用“教师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整体内容的规划中,可运用支架式教学,即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理解的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在单元教学中,可运用抛锚式教学,教学要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例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文件系统单元的教学”中,“目录”概念就是这部分内容的“锚”。节次的教学可采用随机进入教学,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在教学活动中,同时注意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合理设计单元作业实现。

(二)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

例如在上述的文件系统单元的教学中,可通过让学生在将几个班作业本混在一起的一堆作业本中,找寻自己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得出要按班级归类放置的结论,如果将作业本比做文件的话,文件在磁盘中也应归类放置,进而引出“目录”概念。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克服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例如在internet部分的教学中,首先通过学生上网实践,感受internet的大环境,再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其原理。

(三)充分发挥“协作”和“会话”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群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与智慧通过讨论,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在教学活动中,可通过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等学习群体,在组内展开对问题、教学单元内容的讨论,相互协作,完成意义建构。例如在nt网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合理搭配,分成若干小组,从操作系统安装到组网使用,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无一人掉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不是教学环境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因此,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设法为学生创造这样的一个学习环境。在网络课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除提供基本的信息查询功能外,还应为为学生提供专用服务器,供学生学习使用。

(五)努力促成学生学习过程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完成教学目标

如何理解建构主义篇10

关键词:艺术思潮;景观设计;平面构成

1现代艺术思潮的产生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1.1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可以从2个层面上进行释义,第1层是将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其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从建筑学到设计艺术、绘画、音乐学,从文学到历史学,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第2层面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向衍生。后现代主义是一种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社会后,在高科技与信息计算机时代中一种交错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对现代主义过份强调理性主义、机能主义,而将人类对于自然情感、历史情感的喜好和依赖切断的一种直觉反应。

1.2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由破坏和分解结构主义的演化而来的哲学思想,逐渐向其他文化艺术领域所辐射。从哲学分析,解构主义哲学是批判哲学,它从批判对象的理论中抽出典型进行解剖、批判和分析,通过自己的意识而建立对于事物真理的认知。其代表人物是哲学家巴尔特和德里达,德里达认为,结构主义是西方形而上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形而上学基础上建立的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性。因此他力求推翻一切形而上学的东西,打破事物间原有确定、有序、稳定的连接关系。解构主义影响下的景观设计具有鲜明的时代与文脉特征。以建筑师屈米为代表的解构主义思想拓展者,在其建筑与景观作品的设计中运用解构手法。其中对于传统园林平面布局、构图的解构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1.3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兴起于50年代的美国绘画行业,后来主要在雕塑方面形成了主要的特征,发展成一种以简洁几何形体为基本艺术语言的雕塑运动,是一种非具象、非情感的艺术,主张艺术是无个性的呈现,以极为单一简洁的几何形体或数个单一形体的连续重复构成作品。极简主义呈现出的是客观、冷静的一种艺术表达流派,中性,不掺杂个人情感的艺术特性。在极简主义绘画与雕塑流派的影响下,一部分建筑景观师出于个人的喜好,开始将极简主义的思想渗透的景观规划之中。对景观的整体把握以及抽象、形式化的运用是极简主义景观的特征表现。

2景观平面构图与现代艺术思潮的联系

2.1景观平面构图的重要性

在整个景观规划中,对于景观平面的布置是设计过程中最基础的步骤。从大设计的角度来看,所有的艺术作品都需要经过平面布局来完成。例如一幅风景画,需要几何透视关系的排布,远近景物的衔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平面构图,景观平面不仅仅是纸上谈兵,需要透过平面营造丰富的立体空间,从而满足设计的功能需求。因而,景观平面构图实际上是景观设计中最重要及关键的一环,以下就平面构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具体说明。2.1.1平面线条。线条是形成几何形状的要素之一,线条的排布、闭合方式,直线或曲线能够决定整个景观区域的路网走向,地势高低,使用功能等。传统的西方古典园林讲究序列、几何的中心排布原则,在这样的平面布置中线条的变化层次较弱,呈现的平面构图也较为生硬。而采用自由的线条能够使整个景观平面更加自然与生趣。2.1.2平面尺度。良好把握景观平面尺度是避免空间资源浪费、使用功能障碍等问题的主要一环,也是景观设计初学者的基础必备。一味地追求平面几何图形的形态而忽略尺度上的问题是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之一。2.1.3平面色彩。景观平面色彩是指在设计中搭配景观材料,例如水体、植物、铺地等相互搭配。丰富的色彩搭配是在景观空间上满足使用者视觉体验的要求。颜色多样的植物能够营造出景观区域内植物多样性、观赏性高的特点。

2.2景观平面构图的要素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