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调研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6:37

红色旅游调研方案篇1

【关键词】延安红色旅游资源高校旅游教学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南泥湾红色旅游项目体验式设计与开发(项目号:YDK2015-21)。

延安红色旅游资源的旅游教学优势

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中央及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宝贵的革命文物及革命纪念地。延安以其沉重的历史沧桑感,为旅游教育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及价值观教育提供鲜明案例,通过延安红色旅游资源,使旅游教育增添了更多除其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加强了学生对历史的敬畏,对先烈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斗志。

近年来,延安始终坚持以发展红色旅游为重点,无论是在景点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红色旅游的发展都更胜一筹,如新建了延安新闻纪念馆、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延安抗大旧址等红色旅游景点,扩建了瓦窑堡会议旧址、洛川会议旧址、南泥湾大生产展室,并充实了馆室及旧址所陈列的文字内容,着力提升延安红色旅游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延安红色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及历史性特征不同于普通的旅游教学资源,在旅游教学中引入丰富的延安红色旅游资源,并以此来启迪学生进行红色旅游开发路线,可为学生的旅游课程学习提供一个全新的开放式思路,使学生摆脱传统旅游教育下的思想束缚,对于转变传统僵硬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旅游教学中单纯依赖课本的教学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

依托延安红色旅游资源形成高校旅游教学主体正确价值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加之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旅游教育愈发暴露出其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及价值观教育吸引力缺失的弊端。若想通过高校旅游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并让其转化为具体的爱国主义行动,需要将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而延安红色旅游资源在旅游教育中的有效利用恰恰就是这样一种不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相一致,且符合大学生心理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载体。

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在于“红色”,延安红色旅游作为重要的革命圣地,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艰辛及当今稳定生活的来之不易,树立坚定拥护党领导的决心。通过身临其境地参观延安红色旅游资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传统革命教育及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旅游教学实践中,通过参观延安革命圣地,学生们感受着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深刻领悟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以及那些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旅游教育对学生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及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

依托延安红色旅游资源改革高校旅游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革命精神为吸引的红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鼓励全民学习革命历史,积极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这种驱动下,红色旅游日益成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全民爱国教育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工程。与此同时,延安红色旅游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如位于延安子长县的瓦窑堡革命旧址。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也曾经带领学生到瓦窑堡革命旧址参观,利用自己研究延安精神的收获为学生讲解曾经发生在延安的各种历史抉择与悲壮故事,引导学生领悟延安红色旅游资源中的革命精神,完成高校旅游审美体验教学过程。此举,能让学生主动走出课本内容知识的局限,在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中培养旅游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旅游课程的深度认识。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延安红色旅游资源在旅游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我们可以尝试利用大学生寒暑假时间组织延安红色旅游系列活动,实地调研与深度挖掘红色景点的历史内涵,整理分析调研资料,将其融入到新学期的红色旅游案例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中,这种融入了学生实践的图文课件,必然可以在旅游教学中收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一改传统教学模式下完全依赖于课本内容的形式,将原本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化为学生的主动学习,逐步提高学生旅游课程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旅游教学效果。

依托延安红色旅游资源改革高校旅游教学方式

1.实例引导方式,激发学生对旅游动机的研究

延安t色旅游资源背后所隐藏的感人事迹及延安精神,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讲充满着神秘性,这就为激发大学生对旅游动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比如,延安革命纪念馆里那一件件简朴又珍贵的历史遗物,一张张黑白甚至有些残破的照片,一幅幅泛黄模糊的文字,仿佛向我们倾诉着它们曾经历过的峥嵘岁月。再如枣园革命旧址,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抗日战争、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筹备了党的七大,在这里起草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的《关于重庆谈判》《论联合政府》《为人民服务》等多篇重要文章都是在这里诞生。这些地方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几乎都保持着原来的风貌,虽然狭小、阴暗、简陋,然而他们就是在这里创造了奇迹。

在旅游教育中,我们可以充分地将这些红色旅游资源引入到课堂,唤醒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学会如何激发游客想了解延安红色文化并产生希望到红色旅游区观光体验的旅游动机,这恰好为旅游教学专业基础课《旅游资源概论》中的“旅游动机”教学提供了范例。延安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既包括以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宝塔山、枣园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为承载的延安精神、革命历史红色旅游资源,又包括以南泥湾生态农业观光区、延安市风景林场、黄龙山森林公园等为代表的绿色生态旅游资源,教师可以将一些亲身考察过的延安景区现况制作成课件,直接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延安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的有机结合魅力,以此引导学生去激发游客对延安红色旅游资源的向往,帮助学生通过旅游教育实现从“旅游动机”向实际旅游行动的转变研究。

2.案例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旅游线路策划的多元化

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规划案例教学中,应抓住适当契机引入延安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案例。2016年,为了全面贯彻国家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及“全域旅游”的工作要求,延安市旅游局与各大文化旅游企业、部分县区共同协商,研究制定了“2016中国延安红色文化旅游年”品牌营销活动方案,强力推动“黄帝文化游、红色文化游、黄河文化游、黄土风情文化体验游、绿色生态休闲游”等旅游产品。同时,以长征胜利80周年、建党95周年、第11届中国文化艺术节等重大节庆为契机举办十五个系列旅游文化活动,不断扩大延安旅游品牌影响力。

在旅游教学中可以引用这些开发案例,并与旅游线路的设计相结合,根据延安旅游资源分布情况,设计包含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延安旅游线路。如本文综合延安旅游资源的分类以及在空间上的分布,设计了三条旅游线路:一是以延安为核心,以延安革命圣地南泥湾为其代表性旅游资源,包括富县、延安城、甘泉县、延长县与宜川县西部的红色旅游区,该区主要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并整合黄土风情,绿色生态等旅游产品;二是以壶口为中心,以黄河为轴的黄河生态与文化旅游区,包括延川县、延长县与宜川县东部,该区与延安中心旅游区形成互为补充的关系;三是以黄陵为中心,以洛川黄帝文化与生态旅游为典型代表的综合旅游区,包括黄陵、洛川和黄龙三个县,该区整合历史文化、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旅游资源。三条旅游线路设计各具特色,又都具有延安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及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通过这种案例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旅游线路策划的多元化,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单一的旅游线路策划方法,真正让学生领悟到旅游教学的实际价值与意义,并能够通过旅游教学指导实践,为自身未来在旅游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小理:《t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方式及路径研究》,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11。

[2]马涛:《基于Swot分析的延安红色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学位论文,延安大学,2014。

[3]李毅:《延安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策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第8-10页。

红色旅游调研方案篇2

一、实现旅游经济指标

XX年1—6月,全市各景区及农家乐接待游客59.5万人次,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总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11.8%,占全年目标任务4.8亿元的61.87%。

二、旅游业务工作有序开展

1.加快红军公园项目建设。一是全面启动红色旅游项目瞻仰区标段工程建设,现已完成入口景观区至瞻仰区的公路会车道改建工程,徐公亭至后山的新建公路基础工程已完成60%,完成投资230万元;二是采取各种措施,对善意寺实行分步搬迁;三是确定雕塑施工建设单位,完成雕塑标段的控制价评审,进入设计及小样制作阶段;四是完成了民俗区标段土地征用及相关建设等前期工作,进入施工实施阶段。

2.旅游规划。一是已完成《高速公路沿线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开发规划(方案)》和《肖口河流域生态休闲开发方案》,以加快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与川师大规划设计院达成了编制《红军公园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方案及补充规划》意向协议;二是编制完成了《八台山—龙潭河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初设大纲,并通审查,现进入详规编制阶段;三是编制完成《市旅游业发展“xx”规划》。

3.宣传推介。积极筹备并组团参加了“迎世博—XX年四川暨成都新春旅游”启动仪式宣传活动、达州市“中国?达州‘元九’登高节”活动、重庆?旅游产品推介会、第十四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旅游交易会、重庆国内旅游交易会、重庆城际旅游会及“渝洽会”,共展出图片展板10张,18平方米,发放旅游宣传资料《红色魅力巴山》精美画册800册,《重点旅游招商项目》画册600册,《旅游导览》资料1800份,《旅游景点介绍》光碟400盘,全方位地宣传和展示秀丽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淳朴的民俗风情,进一步提升了旅游知名度。

4.创星工作。一是组织和协调怡和紫金大酒店创四星级工作,达州市星评委员会已对该酒店创星工作进行了首次初验,现正按要求进行完善和整改。

5.红色旅游续建项目。已编制完成《红色旅游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将配合市发改委向省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红办汇报红色旅游续建项目争取工作。

6.龙潭河创4a级景区工程。制定和修改了《八台山—龙潭河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资金预算和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了《八台山—龙潭河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初设大纲。

7.旅游活动。一是聘请了岷山饭店管理公司对大酒店和怡和紫金大酒店参加首届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的参赛队员进行了急训,我市共组织两个队8名参赛选手,怡和紫金选手张家艳获得中餐摆台第九名,毛洪敏获得客房中式铺床第十名,市旅游局获得组织奖。二是参加了四川省旅游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填写了12家乡村旅游经营业主、4家旅游企业172名员工、四川旅游企业人才需求调查表4份的详细资料及人力竞争力调查表40余份;三是组织市党政代表团考察重庆武隆县旅游发展情况。

8.旅游安全。“没有安全,便没有旅游。”我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加强对旅游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督导。一是组织涉旅企业的业主召开旅游安全工作会议,制定和完善《旅游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各种安全制度,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签定安全责任书;二是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旅游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管,对旅游接待设施、游乐设备、消防器材、食品卫生、警示标牌、安全应急措施等方面逐一仔细排查,在检查中,下发立即整改通知书5份,限期整改通知书2份,确保全市上半年旅游安全零事故发生。

红色旅游调研方案篇3

最近,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20__-20__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强调了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规划布局和主要措施做出了明确部署。发展红色旅游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推进我县旅游健康快速发展,现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红色旅游宣传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中办发[20__]35号文件和《承德市发展红色旅游发展意见》精神,唱响“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和旅游工作规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出革命历史文化的主题,综合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崇高革命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我县红色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二、宣传重点

1、大力宣传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宣传党中央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论述,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宣传全国、全省、全市及我县的红色旅游发展规划。

2、大力宣传我县红色旅游工作进展情况,宣传各有关部门发展红色旅游的新举措新成效,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各地各部门围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红色旅游活动。

3、大力宣传我县红色旅游资源和发展优势,宣传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情况,宣传红色旅游给革命老区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宣传我县发展红色旅游的精品线路和主打品牌。

4、大力宣传我县加强领导、团结协作、创新思路,共同推进红色旅游工作的新办法、新措施,宣传社会各界对红色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宣传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对红色旅游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具体安排

(一)加大新闻媒体红色旅游报道力度

1、县内各新闻媒体要加强红色旅游的宣传报道。县电台、电视台要开设专题专栏,及时报道我县红色旅游工作进展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红色旅游方面的专题栏目,加大报道力度。

2、要利用互联网,开设“紫塞红色旅游之旅”网页,制作系列专题,全面介绍我县的红色资源,报道红色旅游工作开展情况。要注重与网友的互动交流,并对网上舆论进行正确引导。

3、各新闻媒体要加强红色旅游言论、评论的宣传报道。要结合我县发展红色旅游的重大举措、重大活动等组织刊发评论,组织有关专家播发理论文章;各新闻单位可与文化旅游部门和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单位联合举办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开展专题讨论,增强全社会对红色旅游工作的思想认识。

4、各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要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要重点报道元旦、春节、五一、五.二五、十一黄金周和我县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要重点报道全县各地各部门落实“旅游旺县”的新思路新举措。

5、县内各新闻单位要加强与上级新闻单位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需求,做好对上供稿工作,保证供搞发稿数量和质量,把我县有特色、有影响的红色旅游工作情况宣传出去。

(二)推出红色旅游系列宣传品

旅游、文化出版、对外宣传部门要加大红色旅游出版物、外宣品的出版力度,抓好重点选题的组织策划,推出红色旅游系列图书、光盘和外宣品,编印隆化红色旅游指南;各教育基地要增强自我宣传意识,策划制作相关红色旅游纪念品、宣传品;鼓励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托自身优势,积极策划推出红色旅游方面的宣传品。

(三)举办红色旅游主题宣传活动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利用重大节纪念日、节庆日等有利时机,结合我县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组织开展大型主题性宣传活动。要精心策划,严密组织,通过大型户外展示、市场促销、现场咨询、会和媒体宣传、发放旅游资料等形式,宣传展示我县红色旅游产品和线路。配合市里举办的“承德红色旅游”启动仪式、“长城沿线抗日斗争史”展览、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红色旅游宣传活动以及“聚焦承德红色旅游”活动,邀请上级主流媒体,进行集中报道。

(四)开展广告宣传,组织专题展览和

文艺宣传红色旅游景点要积极开展对外公关宣传和公益性广告宣传。要在重要交通路段设立大型户外广告宣传标牌。要组织制作广告宣传片,积极向各级新闻媒体推介播出,提升我县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整体形象。文化部门要组织作家、艺术家到我县红色旅游景区采风,引导文艺家深入生活,正确理解党的优良传统,加大红色旅游题材方面的文艺作品生产力度,广泛开展专题摄影展,弘扬革命文化,推介我县红色旅游资源和精品线路。

四、具体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有关部门、新闻单位和教育基地要深刻认识发展红色旅游是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工程“三位一体”的重要工程,是弘扬民族精神和培育时代精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整合各方面资源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牢牢抓在手上。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2、突出主题,务求实效。要紧紧围绕红色旅游的宣传任务,运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规模声势,努力做到经常性宣传与集中宣传结合、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相结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涉及政治性、政策性问题要严格把关,防止出现偏差。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定位,各展所长,改进创新,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要深挖主题,不能停留在一般的表面宣传,切实提高宣传报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把握好节奏,在重大节庆日和旅游活动等相对集中的时间段要达到一定宣传规模,形成高潮,切实增强效果。

3、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红色旅游宣传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本意见要求,认真组织好相关宣传工作,既要发挥自身优势,又要注重密切配合,加强协调联动,形成整体全力,共同把我县的红色旅游资源和工作情况推介好、宣传好。

红色旅游调研方案篇4

[论文关键词]做大做强红色教育品牌研究

当前,百色市依托本地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培训,初步构建了以红色资源为核心、以体验式教学为重心、以学员需求为中心的新型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积极探索区市干部培训中心培训党员干部新路,培训效果受到参训学员及其所在单位的普遍好评,得到上级的高度重视。但是如何做大做强百色红色教育品牌,并进一步叫响全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百色市红色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百色市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发祥地。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等共产党人率领民众发动了百色起义,并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在这片红土地上树立了一面武装斗争的光辉旗帜,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建立了丰功伟绩。武装起义中留下的大量革命文物遗迹,使得百色的红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红七军政治部旧址(清风楼)、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魁星楼)、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田东经正书院)、红七军红八军会师旧址(乐业)、长蛇岭攻坚战遗址、解放街等革命遗迹。近年来,还新建了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烈士纪念碑园、红军桥、铜鼓楼、南阁亭、邓小平手迹碑林园等纪念场地,不断挖掘和丰富红色资源的文化内涵。百色各属县分布着的大量而独特的革命胜迹、旧址和纪念地,同现有的革命纪念馆一起构成了具有典型而有深刻意义的红色旅游资源,共同展示了百色、广西乃至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光辉历程。百色已成为我国继延安、井冈山、韶山、西柏坡之后又一块红色圣地。2004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家旅游局已下文明确将百色各县市列入全国规划建设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左右江红色旅游区,并确定其主题形象为“百色风雷、两江红旗”。经过近几年培育,“邓小平足迹之旅”目前已成为广西“红色教育”与“红色旅游”的龙头品牌,并已在全国具有很大的知名度,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由于百色市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红色”和“旅游”的结合性不够强

红色旅游“红色”是内涵,“旅游”是形式。实现旅游与红色文化的有机融合,能更好地发挥红色资源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重要功能。目前,百色各革命景区提供的红色旅游产品基本上还是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观光内容多为静态,缺少现代高科技的动态展示手段。不少革命景区景点只有单一的参观游览形式,缺乏参与式、体验式的旅游项目,更缺少经过科学开发、合理包装的系列红色旅游餐饮和红色旅游商品。这就使得“红色”和“旅游”的结合性不强,缺乏震撼力和影响力,让人感悟不到深刻厚重的政治内涵,领略不到特别的精神文化享受。

(二)红色教育的外延不足

当前百色红色教育的主体对象主要是区市县各级干部教育,还有部分来自中央机关及外省市各级干部。红色教育向普通党员干部延伸,向普通群众延伸,向大中小学校延伸拓展仍然不够。

(三)红色教育方式比较单一

百色市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特点和优势,理应充分挖掘,发挥对干部的党性教育功能,但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干部进行党性教育方面还做得不够。一是现场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在现有的现场教学点中说教多,互动式教学少,对干部的震撼力和吸引力不大。二是针对性不强,体验式教学泛用化。在现有现场教学中,没能更好地根据对象的变化更换主题或着重强调某一主题,使得不同层次干部党性教育区别不大,本地干部和外地干部党性教育区别不大。不能解决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年龄和文化层次干部对党史了解程度不同,需要获得的信息也应有所不同的问题。三是历史与现实脱节,多重历史的回顾和讲述,缺乏与现实的对接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而干部到党校学习的目的就是为解决问题而来,学史是为鉴今。四是重形式多样、轻实效考评。近年来百色市、县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都加大了教学方法创新力度,在采用讲授式教学方式的同时,综合运用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与之相适应的考评机制、效果跟踪评析机制还不完善,红色教育的实效性还难以充分体现。

(四)运作上重经验延承、轻规律探索

近些年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着力于转变运用红色教育资源加强党性教育的运作模式,取得一些成效,但与党的事业发展要求、党校教育规律要求、干部成长规律要求相比,呈现出一些不适应性。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习惯于按以往经验进行红色教育,培训前没有深入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学员的主动性不够,教与学的关系还没有理顺。二是缺乏对红色教育的深入研究,对新时期红色教育的规律没有完全掌握,重说教轻实践、重道德知识传授轻道德情感培养;没有把红色教育与学员的工作生活经验相结合,还没有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科渗透和开展综合性党性教育实践活动。所以红色教育资源在党性教育中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二、做大做强百色市红色教育品牌路径选择

(一)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拓展百色“红色教育”宣传平台

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媒体、广告、研究”为主线的红色教育立体式传播阵地。一是各新闻媒体应加大对红色教育的宣传报道,特别要注意结合建党、建国、建军等重大纪念活动以及其他重大节庆日,充分报道百色革命老区开展的各项丰富多彩的红色教育与红色旅游活动。二是在南宁、桂林、北海、柳州、河池等城市与重要交通要道的沿线加大百色“红色之旅”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开设重要宣传“窗口”,制作的有关宣传物品,力争让区内外、国内外游客全面了解百色的“红色文化优势”,力争游客、来宾在来百色的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和“绿色环保走廊”上,亦能感受到百色红色文化的浓厚气息和氛围,给来百色的旅游者营造一个充满遐想的旅游期盼心理,让其“人未至而心想往、人即至亦心满足”。三是注重研究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如果没有优秀新颖的作品,红色景区的陈列、摆设等将日益陈旧,丧失对观众的吸引力,影响宣传、教育等主要功能的发挥。因此,在红色景区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其研究、创新功能的培育,锻造一支强有力的研究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党性教育优势

红色资源主要包括我们党领导革命,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遗存、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针对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学历和知识层次较高,但了解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不深入、不系统、不扎实的实际,各级党校要充分运用自身的红色资源加强党性教育,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党性教育优势。一是着力建好党性教育基地。红色资源是党性教育的独特课堂。紧紧围绕百色起义纪念地(馆、碑、革命烈士陵园)、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和政治部旧址(粤东会馆、清风楼)、长蛇岭攻坚战遗址、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田东经正书院、乐业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会师旧址、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魁星楼、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韦拔群烈士陵园及故居、红七军燕洞会议旧址、韦拔群同志牺牲地——香刷洞等遗址,建设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感染力强的党性教育基地。二是合理设置党性教育专题。红色资源是党性教育的精神“富矿”。深入挖掘百色起义精神的思想内涵,围绕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根本宗旨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深入挖掘百色红色资源中的教学素材和丰富内涵,并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班次学员的特点,因班制宜地设置党性教学单元和专题,进一步完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三是精心编写党性教育教材。红色资源是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针对当前一些党性教育教材较零碎、不系统、针对性不强的实际,根据干部教育的特点,组织教员和学员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迹中,共同挖掘、提炼和编写党性教育教学案例,初步形成党性教育教材体系。

(三)完善“三个机制”,促进红色主题党性教育长效机制

运用红色资源加强党性教育,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课题。必须着眼于打造红色主题党性教育品牌,形成规范、科学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联动教育机制。重点是完善党校与纪委、组织部门的协作机制,党校与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的协作机制,党校与学员所在单位的协作机制,党校内部教学与管理、服务部门的协作机制,形成运用红色资源促进党性教育的合力。二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市、县党校要主动与当地组织部门协调,建立健全对学员的组织监督、内部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改进督查办法,对问题较突出的学员进行警示和诫勉教育;将学员参与红色教育、党性锻炼的现实表现,作为党性分析、培训考核的重点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依据之一,形成训用结合的正确导向。三是完善量化考评机制。制定《学员党性修养考核办法》,对学员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和效果,遵守校规校纪,关心集体和服务意识,践行理想信念和宗旨等四个方面,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各班分别建立“评议小组”和“考核小组”,通过个人“述”、评议小组“评”、考核小组“考”,综合评定学员党性锻炼成绩,记入干部培训档案。与此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学风建设档案制度和党性教育档案制度。

(四)做好“四个延伸”,不断拓展红色教育的外延

在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时做到“立足党员干部,放眼普通群众;立足基地教育,放眼社会实践,”实现教育外延的拓展。一是红色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向普通群众延伸。红色基地的红色教育“点”多“面”少,主要体现在对党员干部教育多、对普通群众教育少;在纪念节日教育多,平时教育少,造成教育的整体性、连贯性差。针对这种情况,红色教育基地应该免费为各族各界干部群众、广大青少年节、社区党员干部等开放,不断拓展红色教育的外延。二是红色教育向基地外延伸,积极占领思想教育阵地。以红色革命遗址、名人故居、博物馆、烈士园等红色文化资源纳入爱国主义、党史教育景点,积极开展“红色之旅”活动。同时邀请老同志与红色基地共建,创作一批上乘的文艺作品。三是红色教育向学校延伸。在开展红色教育时,充分考虑大中小学校属地的优质资源,积极将红色文化的弘扬和红色资源的利用融入学生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并努力寻找突破口,从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出发,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全方位、多角度地运用和宣传当地红色资源,形成了当地学校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四是红色教育向网络平台延伸。在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与社交活动的重要平台,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红色资源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要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阵地,充分利用人们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网络形式实施潜移默化教育,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收到教育的实效。

(五)创新党性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党性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对实现党性教育的目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党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强化党性教育的效果,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党校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这是需要我们努力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一是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具体运用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二是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三是要积极探索各种新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各地在依托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方面都作了许多探索,创造了不少新形式、新方法。要把学习借鉴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

模式和开放式办学模式,为进一步增强党性教育的实效服务。

红色旅游调研方案篇5

为我市打造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开好了头,为旅游赢得了较好声誉,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健康发展的年

(一)旅游大发展经济大振兴

年,全市旅游经济继年非典重创、年恢复后实现全面振兴。

全市今年接待游客1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

其中:四面山接待游客20.24万人次,同比增长13.33%;旅游综合收入8498万元,同比增长15.2%。

无一例有效投诉,无一例旅游安全事故。

(二)旅游大发展实现大跨越

1、体制大创新。

一是今年月,成立了市政府正局级特设机构——四面山管理委员会,由市领导兼任党委书记,形成责、权、利相统一,人、财、物相匹配,规划、建设、管理相衔接的新模式。

全面理顺了景区管理体制,使四面山进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良性发展轨道。

体制创新经《中国旅游报》、《政协报》、《经济报》等媒体报道后受到业界人士广泛传授和学习。

二是成立了区市(县)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旅游监察执法大队,使旅游监察执法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2、招商大突破。

为全面开发四面山,抢占“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的制高点,我们把合作开发四面山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

在、市两级领导的关心和各个部门的努力下,成功引进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合作开发四面山旅游资源,为实现“两地一中心”奋斗目标,打造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引进高投司对四面山景区公路进行建设,渝南精品线全面开工。

3、规划大手笔。

一是配合市旅游局、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做好《“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旅游发展规划》已通过评审,上报三省市审批。

二是编制完善《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

三是邀请了新加坡规划大师刘太格博士专程赴进行旅游规划指导;聘请深圳锦绣时代旅游投资顾问公司对四面山进行整体策划,对四面山重新进行定位,提出了“千瀑千姿、赤壁丹峡、先巴文化、原始森林”新四面山概念。

四是编制完成了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和中山古镇、塘河古镇旅游发展规划。

4、文化大挖掘。

今年我们对红色文化、名人文化、先巴文化、移民文化、宗教文化、楹联文化、抗战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进行了进一步挖掘和开发。

尤其是开展中山古镇主题形象和楹联征集活动,共收到海内外30多个地区以不同形式寄来的作品2750件,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品位。

同时,开展挖掘中山古镇文化内涵课题工作,组成调研组对中山古镇深入调研,形成了《保护开发中山古镇,打造旅游亮点》的调研报告,引起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媒体广泛关注。

中山古镇已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5、区域大整合。

为加强区域合作,提升我市景区内涵,我们积极探索并创新区域旅游合作新路,初见成效。

一是旅游融入三峡大旅游圈。

其中四面山风景名胜区被纳入了十大旅游精品线近期开发的五条线之一;二是以聂帅陈列馆和聂帅故居为核心的“红色旅游”项目已纳入国家红色旅游100条旅游精品线。

同时,我们完成了“红色旅游”项目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并通过市评审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审批。

三是按照渝川黔金三角发展规划积极策划旅游产品,推出旅游线路,强化宣传促销和找准市场定位,争取在区域合作中抢占制高点。

6、设施大改变。

加大了旅游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

一是四面山客运车站、游客接待中心已投入使用,为游客提供咨询、休闲一站式服务。

二是对四面山龙潭路进行了硬化改造。

三是新修四面山停车场,整治洪海码头,规范旅游景区(点)的商品摊区管理。

四是望海公路5.6公里完成硬化并投入使用,对付家至四面山公路加装生命工程。

五是硬化中山古镇入口公路520米、修建停车场1个、公厕2个。

六是双福至四面山旅游观光线的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七是完成中山至水口寺公路的可研,初次协助完成部分相关手续。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引入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机制,高投司已介入我市旅游公路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旅游发展。

(三)旅游大发展形成大格局

红色旅游调研方案篇6

关键词:“红色旅游”;统筹规划;创新形式;可持续开发

一、武汉“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在武汉,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是八七会议旧址、二七纪念馆、武汉市革命博物馆等。时下正值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红色旅游”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然而具有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荆楚大地―武汉,却略显平寂。

通过实地的走法和调查,发现武汉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以下现象:

首先,武汉市各旅行社普遍没有武汉红色旅游路线。经过实地走访汉口、武昌两地的多所旅行社,通过咨询多名负责人得知,武汉市旅行社几乎没有武汉红色旅游路线。

其次,在实地走访中我们不难发现,参观红色景点的旅客多数为中老年人。

另一方面,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普遍武汉红色景点都没有配备专业的解说员。缺少专业的解说员甚至会影响展馆内一些电影录像的播放效果和游客对于展品的理解。

最后,武汉多数的红色旅游景点免费进场。走访了多处红色景点之后,如旧居旧址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武昌施洋烈士陵园、武汉二七纪念馆、汉口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宋庆龄故居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等十几处景点,发现这些景点都可以免费进场,这样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游客的数量。

二、研究调查方案

(一)访谈

通过实地走访武汉市旅游局,了解其对武汉红色旅游景点开发的相关政策以及未来的具体规划,参考相关文献并学习文件精神,采集有效调查信息数据。然后针对相关政策进行讨论。再通过武汉市相关旅行社的走访了解武汉红色旅游的现状以及具体线路。通过收集各大旅行社如东星国际旅行社、湖北东方国际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青年旅行社等的数据分析得出红色旅游的知名度、推广度和受欢迎程度;收集查看武汉各旅行社现有的红游路线及其具体行程安排、费用以及各景点的客流量。

(二)问卷调查

对红色景点附近的旅客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在武昌起义门、首义公园、辛亥革命纪念馆、旧居旧址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武昌施洋烈士陵园、武汉二七纪念馆、汉口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宋庆龄故居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等红色旅游点,通过随机派发问卷以及进行简单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

三、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一、死板,吸引力不足

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呈现方式居多,这种形式既不生动又不活泼,对于旅游者而言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旅游者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共鸣及互动,旅游者参与程度极为有限。尽管从内容上看,这些红色旅游旨在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及革命历史,是高尚而积极的。但是由于形式单一、死板,最终不可能吸引大量游客,影响红色旅游的效果。且红色旅游虽然承载着宣扬中华民族革命历史的丰富内涵,但它毕竟是一种旅游形式,因此,除了突出其“红色”的特点外,还应注重它作为一种旅游形式的一般特征,即娱乐性和消遣性,而只有充分利用更多有效而多样化的形式加强游客在红色旅游中的参与性,提高红色旅游本身的趣味性,才能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武汉红色旅游景点缺少相关专业的指引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众多景点都存在缺少相关专业指引的问题,如在中共五大会议旧址的展厅里,里面的历史遗物和展物相当丰富,虽然已经有一些简单的标语,不过对游客来说,有相当一部分展物和历史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甚至会产生误解。希望武汉红色旅游景点能添加人性化的指引,或者聘请专业的导游进行解说。另一方面,对红色旅游景点的历史背景了解甚少的群体也就很少会选择参加红色旅游,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红色旅游景点的发展。

(三)红色旅游区“各顾各家”,缺少统筹规划,难成大气候

武汉各红色景点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据我们实地调查,旧居旧址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武昌施洋烈士陵园、武汉二七纪念馆、汉口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宋庆龄故居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等红色旅游点地理位置分布比较分散,各景点相对孤立,也缺少景点与景点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根据经济学市场经济模型分析得出,这种相对孤立的经营模式是十分低效的,也不利于整个武汉红色旅游产业的形成,规模效益的实现更是微乎其微。对于市民和旅客游览武汉红色景点也照成不便,这也是武汉的红色旅游为何“红”不起来的原因之一。

在红色旅游大兴起的形势下,应该将自己区域内的红色旅游发展置于全省、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全局中,这样才能做到整体统筹规划,避免各个红色旅游景区的雷同发展,促成全国红色旅游统筹而又各自凸显特色地发展。

(四)武汉红色旅游景点宣传力度不够

根据我们与参观红色景点的游客进行的访谈,我们发现大部分旅客并不知道武汉其他红色旅游景点,甚至武汉本地人也知之甚少。结合此前在制定武汉红色活动路线以及收集材料的过程,发觉较难通过网上和其他宣传渠道找出武汉红色景点以及其具体地点。由此可知,武汉红色旅游景点在景点宣传上存在力度不够的问题。

(五)武汉红色旅游受众不广且需求小

在原本就不是很多的游客中,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究其原因,武汉红色旅游地基础设施落后、旅游形式及产品单一且不够新颖,再加上宣传力度不够,又没有引起相关重视,无法吸引青少年,使得武汉红色旅游至今都没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六)武汉旅行社等对红色旅游不是很重视,没有集中规划发展

在我们寻访的多数旅行社都没有专业的红游路线,生产决定消费,旅行社的旅游路线中没有红游这一选择致使流失了部分游客,所以希望相关部门引起关注,旅行社也能更多更全面地规划红色旅游这一方面。

(七)红色旅游“变味”

现在许多人选择跟团出游,可有的旅行社把时间安排得很紧,往往一天要参观很多地方,游客都疲惫不堪,参观时也无心多听解说员的讲解,到最后也就到一个地方拍一张照片草草了事。红游本事很好的教育方式,却发展到如今的疲于奔命和又一种风光参观,充满商业色彩,红游的变味值得深思。

四、武汉红色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各红色旅游景点加强相互合作,与旅游社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促成建立独具江城特色的红色旅游产业。

武汉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经过实地调查,发现虽然武汉有众多的红色旅游景点,但是景区地理位置多数分布零散,分别分布在汉口和武昌两地。而且各红色景点还没有相关的政府政策或者措施来使武汉红色景点整合起来,各红色景点经营相对孤立,没有太大的跨景点合作经营,不能形成成熟的红色旅游产业,应加强景点间的交往联系,一方面,各红色旅游景点可以加强合作,通过各馆长和主要负责人召开建立武汉红色旅游产业的会议。通过双方磋商的形式,可以以地理位置的方便性和历史时间的顺序为原则,制定出科学的武汉市红色旅游路线。这样不仅能盘活一些地点偏远或者游客少的景点,而且加大了武汉红色旅游的规模,形成规模效应。根据微观经济学可知,规模效应可以减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营业利润,最终达到多方共赢。各红色旅游景点应该强强联合,尽量降低各景点间的恶性竞争。唯有放弃眼前的小小利益,才会收获以后更大的成功。另一方面,各景点必须主动出击,与各大旅行社加强合作,增加业务往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景点,为景点的宣传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样作为一个共同的产业进行优势互补,并能对武汉各处的红色旅游景区资源进行差异化战略发展,使武汉红色旅游的产业链能够迅速建立起来,最终树立武汉红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创造出营销学中的“品牌效应”,这更是能推动武汉红色旅游产业在将来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二)旅行社要充分发掘红色旅游的潜力,开发武汉市的红色旅游市场。

通过走访汉口和武昌多家旅行社,发现在受访的旅行社当中,竟然没有一家旅行社开设关于武汉红色旅游的旅行路线。原因有二:首先,很少本地客户需要通过旅行社去参观武汉红色旅游景点。其次,武汉红色旅游景点路线利润不高。其实旅行社不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本地消费者身上,而需要把目光放远,可以关注外地、外省游客,因为他们对了解武汉当地的历史和文化需求欲较武汉本地市民高。另一方面,红色旅游的利润其实并不是不高,因为根据我们调查,武汉众多红色旅游景点都是免费进场参观的,而大多数旅游费用都是用在门票上。因此红色旅游的利润空间很宽广,况且现在武汉市红色旅游市场基本处于白纸状态。只要旅行社充分利用武汉红色旅游景区资源的深度和广度,设计出合理的旅游路线,并且能够吸引更多外地顾客的注意力,武汉红色旅游发展起来并非天方夜谭之说。

(三)旅游景点多举办特色活动,创新红色旅游形式。

武汉红色旅游景点的形式及产品比较单一,大部份景区内都以图片展示和橱窗式陈列文物为主,略显单调,造成游客在红色旅游景区逗留时间短,能观赏的有价值的景点较少,无法在红色旅游景区形成中长期的游客群,游客消费有限,“回头率”低,经济效益低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人是有理性的,面对各式各样的旅游景点,那种旅游景点的机会成本越大,他就会选择放弃,从而选择心里满足最大的旅游景点。武汉红色旅游红不起,很大原因是缺乏吸引力,单纯的参观并不能充分调动游者的兴趣,教育意义也不深刻。因此,要改变红色旅游区的现状,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就要变“单色”为“多色”,让“孤景”成“群景”,添红色旅游的乐趣,使其不仅庄严严肃但同时又不失活泼针,促进多元化游客类型的形成,提高景区的消费水平,自然提高经济效益。对此,建议馆内可以常常增加一些有趣又有意义的节目,例如文艺演出,电影播放,活动宣传,馆内公益讲座,也可以选择展示文化时可通过播放影像、动态运作机器等这些相对丰富的形式。

(四)政府有关部门对景区进行可持续开发

红色旅游有着其特殊性。首先要科学发展,红色旅游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形成精品意识:必须注意适度硬开发,避免对红色旅游资源和周围环境造成无法恢复的破坏。其次要永续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又是一个可持续开发的产品。政府部门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更多地、持久地利用。另外,要有效保护,发展红色旅游应当牢固树立保护红色旅游资源的意识。所谓“要致富,先修路”,根据资料所得,湖北省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景区道路交通、通讯、接待等基础设施落后。针对此,我们建议在条件相对允许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相关措施解决上列反应的问题,使其能在交通、餐饮、住宿及其它各项配套服务中凸显优势,在方便游客的同时,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并可以出台相关的规范与制度,切实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使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制度化、规范化。

(五)各教育机构应该对学生加强红色革命历史教育,让红色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根据调查走访,发现众多旅游景点的游客多数为中老年游客。这也反映了当今红色革命历史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年青一代对红色革命的关注度与老一辈相比有所降低。根据调查,学生在上学期间学习过与红色旅游相关的历史知识,因而对红色旅游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并不透彻且没有切身体验,同时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因此针对该群体,我认为应该把更多的红色旅游资源发展成不具有排他性的公共资源,让缺乏经济来源的群体能够更好地享用这些资源,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红色旅游景区参观。我们希望相关教育机构应该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红色革命学习、钻研的兴趣,教育与旅游机构进行合作,既强化了学生的红色革命意识,也丰富了历史知识,学习参观的同时也带动了红色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这样只要从根本上提高群众对红色革命历史的关注度,便能进一步促进武汉红色旅游产业,乃至全国红色旅游景点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汉琴.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对策.《当代经济》,2011年6月(上).

[2]熊继红.湖北省红色旅游发展对策探讨.《商场现代化》,2006年3月(中旬刊),总第461期.

红色旅游调研方案篇7

(一)大别山(黄冈)红色文化开发现状

黄冈地处大别山腹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湖北的东大门和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不仅有丰富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而且绿色生态资源富集、历史人文积淀深厚。相对于井冈山、延安、韶山等革命圣地,黄冈红色文化的开发起步较晚。但是,在国家和湖北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黄冈围绕打造大别山红色文化品牌,全市旅游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全市拥有大别山生态、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佛教文化、名人文化、李时珍医药保健5条精品旅游线路。由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国家林业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林业厅、省旅游局、黄冈市政府承办的大型旅游节“2010首届中国黄冈大别山旅游节”,打响大别山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了黄冈的知名度、美誉度。

(二)红色文化形象设计基本理论

红色文化形象设计是受企业Ci策划的启发和广告业的影响带动,以及国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在对旅游地和红色文化景点传统意义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形象识别和营销系统,它对区域的旅游经济开发能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是红色文化景区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由之路。

红色文化品牌形象设计整体由三部分构成:1.理念形象设计(mi)。这是红色文化形象设计的核心,主要是解决红色区旅游的基本定位问题,即红色区将在旅游者心目中树立并传播怎样的一种形象,它到底是怎样的旅游景区。2.行为形象设计(Bi)。在服务业的应用主要是从业人员的接待行为标准化和当地民众为实现品牌内涵的行为自觉化,以此来诠释红色品牌的精神内涵。3.视觉形象设计(Vi)。Vi是从视觉的角度对红色品牌进行包装,具体有代表红色文化品牌形象的LoGo、宣传海报、展板、宣传片、宣传册等。Vi设计应围绕红色文化品牌的主题定位进行,将红色文化品牌精神内涵的视觉化形象以造型、颜色、字体变形等手法表现出来。

(三)红色文化形象设计的重要性

目前,在黄冈的整体文化开发中,文化产业不够发达。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黄冈应拓展红色文化产业、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在升华革命历史文化名区形象的同时,促进度假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形成红色文化组合产品。总之,黄冈红色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有赖于其红色文化形象的合理定位和有效设计。

二、红色文化品牌形象设计方案

(一)红色文化理念形象设计(mi)

根据红色文化资源的自身特色,概括、提炼出具有黄冈特色的代表性理念,设计推出一套相关口号,如国外宣传口号、国内宣传口号等。

(二)红色文化行为形象设计(Bi)

黄冈红色文化形象的Bi建设主要从管理形象、当地民众形象和公关活动三方面展开:1.管理形象设计。景区服务形象方面,管理必须做到:服务人员应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举止文明大方;业务素质高,能提供顾客最满意的服务;服务意识好,爱岗敬业。2.市民形象设计。着力提高市民素质。当前要通过各级学校系统进行城市文明教育;推广全民说普通话,评选“精神文明十佳人物”;树立黄冈革命老区市民热情好客的文明形象。3.公关服务活动设计。公关活动是塑造和推介红色文化形象的重要途径,可使游客进一步了解旅游地的革命历史文化,这是塑造旅游形象和推广旅游形象的重要途径。

(三)红色文化视觉形象设计(Vi)

1.红色文化标志性景观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当突出名人、名山、名镇、名园、名校、名区的特点,强调一些地标性的景观;特别注意景区灯饰亮化工程,注重绿地系统建设。

2.红色专线道路网络结构。城区内,应更新现有旅游交通工具(旅游车、船等),可开通都市观光车,注重旅游接待单位与车站的有效衔接,建立旅游车站和旅游码头。目前,市政府全面推进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建设进程,一期路基工程基本完工。与此同时,发挥各方积极性,大力改善景区公路交通条件。

3.红色形象空间布局及设计。包括第一印象区、最后印象区、光环效应区和地标区。第一印象区,指旅游者进入黄冈时最先接触到的地域,包括城区出入口、汽车站、火车站等地段,其设计应突出红色主题,注重创意的独特性。光环效应区,包括黄冈的主要街区、广场及主要景区,如烈士陵园、名人故居、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是全区形象塑造的重点地域。地标区,指逐渐成为黄冈形象特征标志的区域,与第一印象区有着同等的地位,如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李先念故居纪念馆、天堂寨等地段。

4.红色文化形象标识的传播。红色文化标识设计有利于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旅游形象标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黄冈可以通过自己的红色文化标志,并通过多层次的传播使红色文化形象标志形成集中的冲击效应。通过红色文化纪念品、城市旅游车辆外型设计、旅游广告、图册、互联网的建设等方式进行红色文化主题宣传。

三、红色文化品牌管理机构及推广组织形式

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进行红色文化的长期规划,依法对红色文化文物设施予以保护和红色文化开发。有必要成立红色文化品牌文化视觉形象设计研究机构,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开展研究,力争专项开发研究资金,并下发指导性文件要求各个红色景区的支持和配合。研究机构可以设置在高校,致力于开展全市红色文化品牌文化视觉形象设计及红色文化商品的设计、开发、生产、营销等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黄冈市人民政府.黄冈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纲要[R].黄冈政府网,2007-09-27.

[2]杨安宁.红色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以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为例[J].市场论坛,2006(10).

红色旅游调研方案篇8

 市文物旅游局作为全市文物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多年来,一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各位政协委员,从促进潮州文物旅游又好又快发展大局出发,主动谏言,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不断改进和加强文物旅游业务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年,在接到办理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加快宋架山潮州窑考古工作的建议》和《关于修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纪念馆的建议》后,我局迅速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交办会议精神,对提案办理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确保高质量完成提案办理工作。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办理工作责任

   为加强领导,提高重点提案办理工作质量,我局专门成立了以伍茸局长为组长,许泽香副局长、陈伟忠副调研员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提案办理工作方案,明确办理工作目标、任务、时限和程序,及时召开提案办理工作交办会,与承办科室签订了办理责任书;切实根据重点提案办理的程序,及时向领衔督办领导、督办单位汇报办理进展情况,并认真按照督办领导、督办单位的要求,稳步推进办理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二、认真履职,确保办理取得实效

   为更好地办理今年我局主办的两个重点提案,局班子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召开会议,多次深入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和李厝祠查看实地情况,与提案人和市政协提案委、文史委领导同志交流,研究做好提案办理的实施方法。通过认真分析梳理,拟订了调研提纲,在此基础上,分管副市长余鸿纯同志带队深入现场考察,就提案答复办理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7月3日,市政协重点提案领衔督办领导、督办单位及提案人到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和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旧址——李厝祠开展实地调研活动,随后召开调研座谈会,交流了调研情况,听取了提案办理单位工作汇报,并就提案答复向参会人员征询意见。督办领导和提案人充分肯定了我局的提案答复,同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宝贵意见。会后,我局联系协办单位,深入研究,进一步修改完善提案答复,并由局领导登门征求提案人意见。7月25日,我局以书面形式正式答复提案人,提案人回复表示满意。

三、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办理工作

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关键是把提案人的意见与我们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对重点提案的建议,我局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多次深入基层进行认真调研,使办理更加科学合理,对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立即办理,暂时解决不了的难题,多方创造条件,争取尽早解决。

(一)、对于李炳炎、沈启绵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宋架山潮州窑考古工作的建议》,我局认为此提案提得很及时,很切合实际,对促进我市城市东扩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011年,我市已将笔架山潮州窑遗址的保护利用定位为考古遗址公园,并将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相关规范指导下一步的规划建设,市政府也将笔架山潮州窑遗址的规划编制列入2012年的工作重点。该考古遗址公园的框架规划是结合我市韩江东岸(广济桥至韩江大桥)成片改造的用地规划设计,在保护范围外西侧(即10号窑址西面)拆迁出保护管理及展示利用的建设用地,利用遗址本身及周围的自然环境,把遗址保护与展示结合在一起,建成一个集遗址博物馆、遗迹展示区、模拟展示厅和遗址绿化公园为一体的考古遗址公园。至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入选首批广东省重要大遗址,市政府与广东省文化厅签订了遗址保护合作框架协议,遗址规划编制项目现通过省文化厅、国家文物局立项,并争取到省和国家的财政专项拨款共160万元,潮州市城市规划勘察设计院现也已完成了笔架山潮州窑遗址扩大范围的地形图(1:500)测绘。近期,我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为全面掌握遗址范围内地面、地下的遗存状况,给规划的编制提供详实可靠的科学依据,2012年6月4日,我局与广东省考古研究所确定了《潮州笔架山窑址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方案》,并签订了“潮州笔架山窑址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合同,合同金额为39万元,合同期限为90个工作日。

2、根据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方案,省考古研究所工作队于8月24日至9月10日在现场开展了第一阶段的调查,主要任务是摸清笔架山范围内有关陶瓷遗址的分布情况、遗存的堆积分布情况、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为下一阶段的勘探做好准备。

3、10月22日,省考古研究所工作队莅潮开展第二阶段的勘探工作,主要目标是通过局部开挖探方、探沟,确定遗址范围内窑址遗存和遗存堆积。目前勘探工作仍在抓紧进行中。

近段时间,我们通过组织人力对这个重点提案的深入调研,对存在问题客观分析,主动应对,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我局认为,笔架山潮州窑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是一项大规模的综合性工程,涉及城市片区规划、征地拆迁等敏感性难题,并且资金投入巨大,需要在完成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和市委、市政府协调下,各有关单位配合支持,分步予以实施。在笔架山潮州窑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规划过程中,我们将充分考虑和落实提案中提出的意见和办法:一是通过笔架山潮州窑的考古调查,带动潮州窑的考古与研究,进而推动整个粤东考古工作的发展;二是注重博物馆与艺术馆兼备的功能,既展现我市陶瓷生产艺术的辉煌历史,也表现当代潮州陶瓷艺术家的传承与创新水平;三是注重园区的规模效果,积极配合我市韩江东岸的片区改造规划和城市东扩的发展趋势,争取留足园区的规划建设用地,尽可能预留到江边;四是制定具体可行,灵活多样的引资模式,吸纳民间资本的参与,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对笔架山潮州窑遗址的保护建设工作,我局下一步计划是:在近期完成考古调查勘探的基础上,年底前委托资质单位,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围护工程。规划经省文化厅、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我局将推动规划用地的落实,申请地方资金配套,争取省和国家的专项资金支持,全面启动笔架山潮州窑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

(二)、民革潮州市委员会、市政协湘桥组提出的《关于修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纪念馆的建议》重点提案,跟我局当前的工作实际相适合。原市文管办在2008年成立潮州古城区文物管理所时,已经在编办的三定方案中明确把李厝祠(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旧址)纳入该所的管辖范围,但由于使用单位潮州市潮剧艺术培训中心的搬迁问题未能解决,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纪念馆的建设一直无法开展。市文物旅游局成立后,我局领导十分重视此项工作,于2011年12月专门向市人民政府上报了《关于要求将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旧址——李厝祠归还市文物旅游局辖属单位管理的请示》(潮文旅[2011]165号)。市政府于2012年1月20日做出批示,要求市文广新局尽快落实潮州市潮剧艺术培训中心新办公址的建设和搬迁工作。

将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旧址——李厝祠开辟为我市一大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是很有条件和十分必要地。当前,国家和省对发展红色旅游十分重视,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根据全国红办的要求,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和省旅游局也联合启动了《2011—2015年广东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去年,省委统战部的领导莅李厝祠考察时,要求我市要高度重视加强对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旧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充分发挥其革命教育基地的作用。将李厝祠开辟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纪念馆,使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对促进我市的文物保护与利用,提升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修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纪念馆存在最大的困难是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旧址使用权问题。由于历史原因,现在李厝祠仍为市潮剧团属下的潮剧艺术培训中心作为教学地点使用,没有发挥其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的历史价值作用。对此,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作为潮剧艺术培训中心的上级主管部门,正在积极争取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为潮剧艺术培训中心找到办学场所,将李厝祠归还文物部门管理。针对目前的工作情况,我局制订了如下工作计划:

一是以办理这个重点提案为契机,力促市文广新局根据市政府的批示精神,尽快完成潮州市潮剧艺术培训中心的搬迁;

二是要求潮州古城区文物管理所组织骨干到广州黄埔军校考察学习,着手编制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纪念馆建设方案和陈列方案,提前做好资料收集、文物征集和陈列品复制等准备工作,在纪念馆的筹建过程和建成后的管理定位等方面,我们将充分考虑和落实提案中的各项建议,以宣传新民主主义革命精神为中心,把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纪念馆建设成为我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民主主义革命精神教育基地;

三是以开放的姿态,尽可能提供各种有利条件,使其成为广大黄埔军校同学的活动基地。

建议就是机遇,关注亦是信任。我局的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工作现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后续工作仍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继续以政协提案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尊重委员、倾听民声的角度,将办理工作真正落实到位,推进我市文物旅游业快速、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落实市政协提案〈关于修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纪念馆的建议〉情况反映》

 

                                         市文物旅游局

                                   2012年11月15日

 

 

 

落实市政协提案《关于修建黄埔军校

潮州分校纪念馆的建议》情况反映

 

市文物旅游局:

在办理市政协提案《关于修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纪念馆的建议》过程,我们为寻找潮剧艺术培训中心的办学场所联系了有关部门。在李厝祠斜对面的原城北小学分教处地点接近,但要作为潮剧艺术培训中心的办学场所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况且,其产权归属问题仍有争议,要进行改造难度较大。百花台职中现在的校址比较接近潮剧艺术培训中心的办学要求。我们也与有关部门联系,请求在职中搬迁后将百花台现址划给潮剧艺术培训中心作为办学场所。据了解,对百花台职中现址已有若干单位提出使用要求。我们将继续争取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为潮剧艺术培训中心找到办学场所,将李厝祠归还文物部门管理。

 

                                2012年11月8日

 

 

                                                                     

抄报:市政协提案委、市府办建议提案科

红色旅游调研方案篇9

关键词:红色旅游;优化配置;生态旅游;确山县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旅游资源整合是指旅游资源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根据区域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旅游市场供求情况,借助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把各种相关资源要素组合成为具有统一功能的整体,从而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市场价值最大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

1 确山县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

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地形复杂多样,旅游景观丰富。确山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现有红色旅游景区有竹沟、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刘店秋收起义旧址、孤山冲豫南抗日根据地旧址等4处。风景名胜古迹众多,境内有薄山、乐山两个部级森林公园和金顶山省级森林公园风景区。有千年古刹北泉寺。

1.1 红色旅游资源

1.1.1 “小延安”——竹沟

“小延安”——竹沟由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竹沟革命纪念馆和竹沟烈士陵园组成。竹沟革命纪念馆位于确山县西30公里的竹沟镇延安街,占地5200平方米。www.133229.Com馆内有旧址房屋66间,竹沟革命史陈列大厅1座,收藏文物定级文物231件,其他实物、文献、图片等近千件。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2002年分别被河南省委、省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2005年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公布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为纪念被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竹沟惨案”而设立的“竹沟革命纪念碑”由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碑名。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竹淘烈士陵园布置有“竹沟惨案”和“中原烽火”两大陈列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了当年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成为河南省和济南军区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1.1.2 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

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是大革命时期,我党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旧址位于确山县城建设路北,明清建筑风格。2000年被河南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旧址为依托,通过文物征集和布展工作,成立了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纪念馆,2005年对外开放。

1.1.3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由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和杨靖宇故居位于古城乡李湾村,馆内陈列了上千件文物、文献和图片,纪念馆现已被省政府定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2 风景旅游资源

1.2.1 薄山湖风景名胜区

薄山风景区位于确山县城南18公里处,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107国道贯通南北,景区面积240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0%以上,湖面22平方公里。景区内群峰叠翠,碧水千曲。为首批部级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区、风景名胜区。素有“中原漓江”、“百里画廊”之美誉。

1.2.2 乐山部级森林公园风景区

乐山部级森林公园风景区位于县城西北12公里,总面积6733公顷,主峰海拨813米,为驻马店第一峰。四周群峰环绕,松涛盈耳。东南有北泉寺景区,西南有塔儿景区,东北有玄都官景区。值得一提的是,乐山历史上曾因“八宫”两观一拜台(官即斗母宫、玄都宫、南海宫、五虚宫、紫霄宫、灵应宫、万寿官、玉真官,两观即群仙观、回龙观)而引起远近游人极大的兴致,参观游览者络绎不绝。

1.2.3 金顶山风景区

金顶山风景区位于确山县蚁峰镇境内,距驻马店市、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20余公里,面积约71平方公里,境内大小山峰6座。景区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系河南省保护较好的省级森林公园,有“天然氧吧”、“绿色家园”之美誉。

1.2.4 北泉寺

北泉寺位于县城西北7公里处,依山傍水,座北朝南,兴建于北齐,距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初名天宫,唐朝时改名资福禅寺,宋代又改为万寿禅寺。北泉寺这座千年古刹据载唐、宋时期最为鼎盛,现存有颜真卿祠堂和大雄宝殿,千年银杏古木参天。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北泉寺一年一度的古老庙会,方圆数百里商贾香客云集禅林,蔚为壮观。

2 确山县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红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红色旅游多为橱窗展示、静态观光,以图片、文物、文字为主,缺乏娱乐性、体验性,对景区内的自然资源、乡土资源整合开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电、卫生和垃圾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不高,直接影响旅游景区景点的通达性和游客的滞留时间。

2.1.1 旅游产品发展单一、缺乏规划

确山县红色旅游景点大多处于各自发展的状态,很少与其他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相联系,多数红色景点还停留在“接待经济”的状态。大多数缺乏特色,大同小异,仅仅局限在观光旅游产品阶段。旅游产品单一,展品大多是图片和橱窗存放的文物陈列,没有开发相应的红色旅游产品,旅游项目缺乏体验性和震撼力,无法使游客产生互动与共鸣。

2.1.2 红色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低

没能把历史知名度很好地转化为旅游形象知名度。我们在竹沟镇等红色旅游景点考察之时,很少看到对其景点形象宣传与推广很好的资料,如招贴海报、宣传册、标志形象等。

2.1.3 红色旅游交通不便,服务水平低

地点分散,就导致“红色旅游”景区的管理工作难上加难;交通不便,就导致人们对“红色旅游”景区的参观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此外,景区接待设施、服务水平较低,特别是与旅游开发、经营与管理相关的旅游人才的缺乏也造成了该县红色旅游发展的滞后。

2.2 风景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可进人性。例如,金顶山风景区、北泉寺等景区是宾馆酒店缺乏,景区接待能力满足不了旅客的需要;景点建设缺乏资金支持,景点的进一步开发管理和修缮保护不到位,造成景区建设没有新的变化,缺乏新鲜感,吸引力下降。由于确山县风景旅游具有如此劣势,只能吸引周边的一些游客,旅游辐射范围小,规模小,经济效益低。

3 确山县旅游资源整合及发展对策

3.1 旅游资源整合的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红绿旅游资源整合应把红色旅游的精神与主题融入到不同区域文化中,与现代人追求绿色健康的思维相衔接。使旅游者亲近大自然、调节身心、恢复心理和生理平衡,同时,还能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增加阅历。

系统协调原则。注重与当地区域文化的协调,以利于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在旅游资源承载力范围之内,保持绿色生态旅游资源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更新能力和红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永续利用。

时间价值原则。旅游资源的时间价值应该由该种资源在不同时间所创造的社会价值的差异来表示。在绿色生态和红色旅游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旅游资源的时间要素。

3.2 确山县红色旅游发展对策

3.2.1 科学规划,打造红色旅游精品

科学规划,形成红色旅游品牌。首先,要对全县的旅游线路及各景点统一规划,修通各景点公路,完善电力、通讯、游乐场、宾馆等基础设施。以“小延安”竹沟为中心建设“圣地游”精品线路;加强与其他红色旅游景点联系,构筑红色旅游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规划,确保红色旅游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建设确山国防教育园——“小延安”竹沟——铜山风景区,包括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刘店秋收起义旧址和孤山冲革命根据地旧址。打造确山县红色旅游的特色和品牌。

3.2.2 形成吸引力强的复合型旅游线路

走“以红为主,红绿结合”的旅游思路。开通“金顶山沟-确山花园城市-薄山湖”和“金顶山-竹沟-天目山翡翠画廊-薄山湖”两条旅游环线,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线、以风景观光旅游为辅助线路的“四点两线”旅游格局;把历史和现实、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风景名胜和革命遗迹结合起来,挖掘精神内涵,使确山县成为既能培养民族精神又能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的旅游胜地。

3.2.3 加大形象宣传,提高景区知名度

邀请电视台到红色旅游景点进行实地拍摄采访;成立军事研究会,探讨确山竹沟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扩大其知名度;制作和编制“确山风光”光碟、“小延安”风景区宣传资料;重新编写红色旅游景点导游解说词,对红色景点讲解员进行了集中系统的强化培训;积极参加在各大城市召开的旅游推介会和促销会,全面介绍确山旅游资源优势,重点推介有“小延安”之称的革命圣地竹沟、杨靖宇将军故里、有“中原漓江”之称的薄山湖等;可设计旅游景点的标志物,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形象的推广运用,推动确山县旅游快步发展。

红色旅游调研方案篇10

   关键词:红色旅游;优化配置;生态旅游;确山县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旅游资源整合是指旅游资源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根据区域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旅游市场供求情况,借助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把各种相关资源要素组合成为具有统一功能的整体,从而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市场价值最大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

   1确山县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

   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地形复杂多样,旅游景观丰富。确山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现有红色旅游景区有竹沟、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刘店秋收起义旧址、孤山冲豫南抗日根据地旧址等4处。风景名胜古迹众多,境内有薄山、乐山两个部级森林公园和金顶山省级森林公园风景区。有千年古刹北泉寺。

   1.1红色旅游资源

   1.1.1“小延安”——竹沟

   “小延安”——竹沟由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竹沟革命纪念馆和竹沟烈士陵园组成。竹沟革命纪念馆位于确山县西30公里的竹沟镇延安街,占地5200平方米。馆内有旧址房屋66间,竹沟革命史陈列大厅1座,收藏文物定级文物231件,其他实物、文献、图片等近千件。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2002年分别被河南省委、省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2005年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公布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为纪念被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竹沟惨案”而设立的“竹沟革命纪念碑”由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碑名。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竹淘烈士陵园布置有“竹沟惨案”和“中原烽火”两大陈列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了当年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成为河南省和济南军区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1.1.2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

   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是大革命时期,我党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旧址位于确山县城建设路北,明清建筑风格。2000年被河南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旧址为依托,通过文物征集和布展工作,成立了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纪念馆,2005年对外开放。

   1.1.3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由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和杨靖宇故居位于古城乡李湾村,馆内陈列了上千件文物、文献和图片,纪念馆现已被省政府定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2风景旅游资源

   1.2.1薄山湖风景名胜区

   薄山风景区位于确山县城南18公里处,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107国道贯通南北,景区面积240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0%以上,湖面22平方公里。景区内群峰叠翠,碧水千曲。为首批部级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区、风景名胜区。素有“中原漓江”、“百里画廊”之美誉。

   1.2.2乐山部级森林公园风景区

   乐山部级森林公园风景区位于县城西北12公里,总面积6733公顷,主峰海拨813米,为驻马店第一峰。四周群峰环绕,松涛盈耳。东南有北泉寺景区,西南有塔儿景区,东北有玄都官景区。值得一提的是,乐山历史上曾因“八宫”两观一拜台(官即斗母宫、玄都宫、南海宫、五虚宫、紫霄宫、灵应宫、万寿官、玉真官,两观即群仙观、回龙观)而引起远近游人极大的兴致,参观游览者络绎不绝。

   1.2.3金顶山风景区

   金顶山风景区位于确山县蚁峰镇境内,距驻马店市、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20余公里,面积约71平方公里,境内大小山峰6座。景区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系河南省保护较好的省级森林公园,有“天然氧吧”、“绿色家园”之美誉。

   1.2.4北泉寺

   北泉寺位于县城西北7公里处,依山傍水,座北朝南,兴建于北齐,距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初名天宫,唐朝时改名资福禅寺,宋代又改为万寿禅寺。北泉寺这座千年古刹据载唐、宋时期最为鼎盛,现存有颜真卿祠堂和大雄宝殿,千年银杏古木参天。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北泉寺一年一度的古老庙会,方圆数百里商贾香客云集禅林,蔚为壮观。

   2确山县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红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红色旅游多为橱窗展示、静态观光,以图片、文物、文字为主,缺乏娱乐性、体验性,对景区内的自然资源、乡土资源整合开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电、卫生和垃圾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不高,直接影响旅游景区景点的通达性和游客的滞留时间。

   2.1.1旅游产品发展单一、缺乏规划

   确山县红色旅游景点大多处于各自发展的状态,很少与其他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相联系,多数红色景点还停留在“接待经济”的状态。大多数缺乏特色,大同小异,仅仅局限在观光旅游产品阶段。旅游产品单一,展品大多是图片和橱窗存放的文物陈列,没有开发相应的红色旅游产品,旅游项目缺乏体验性和震撼力,无法使游客产生互动与共鸣。

   2.1.2红色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低

   没能把历史知名度很好地转化为旅游形象知名度。我们在竹沟镇等红色旅游景点考察之时,很少看到对其景点形象宣传与推广很好的资料,如招贴海报、宣传册、标志形象等。

   2.1.3红色旅游交通不便,服务水平低

   地点分散,就导致“红色旅游”景区的管理工作难上加难;交通不便,就导致人们对“红色旅游”景区的参观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此外,景区接待设施、服务水平较低,特别是与旅游开发、经营与管理相关的旅游人才的缺乏也造成了该县红色旅游发展的滞后。

   2.2风景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可进人性。例如,金顶山风景区、北泉寺等景区是宾馆酒店缺乏,景区接待能力满足不了旅客的需要;景点建设缺乏资金支持,景点的进一步开发管理和修缮保护不到位,造成景区建设没有新的变化,缺乏新鲜感,吸引力下降。由于确山县风景旅游具有如此劣势,只能吸引周边的一些游客,旅游辐射范围小,规模小,经济效益低。

   3确山县旅游资源整合及发展对策

   3.1旅游资源整合的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红绿旅游资源整合应把红色旅游的精神与主题融入到不同区域文化中,与现代人追求绿色健康的思维相衔接。使旅游者亲近大自然、调节身心、恢复心理和生理平衡,同时,还能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增加阅历。

   系统协调原则。注重与当地区域文化的协调,以利于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在旅游资源承载力范围之内,保持绿色生态旅游资源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更新能力和红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永续利用。

   时间价值原则。旅游资源的时间价值应该由该种资源在不同时间所创造的社会价值的差异来表示。在绿色生态和红色旅游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旅游资源的时间要素。

   3.2确山县红色旅游发展对策

   3.2.1科学规划,打造红色旅游精品

   科学规划,形成红色旅游品牌。首先,要对全县的旅游线路及各景点统一规划,修通各景点公路,完善电力、通讯、游乐场、宾馆等基础设施。以“小延安”竹沟为中心建设“圣地游”精品线路;加强与其他红色旅游景点联系,构筑红色旅游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规划,确保红色旅游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建设确山国防教育园——“小延安”竹沟——铜山风景区,包括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刘店秋收起义旧址和孤山冲革命根据地旧址。打造确山县红色旅游的特色和品牌。

   3.2.2形成吸引力强的复合型旅游线路

   走“以红为主,红绿结合”的旅游思路。开通“金顶山沟-确山花园城市-薄山湖”和“金顶山-竹沟-天目山翡翠画廊-薄山湖”两条旅游环线,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线、以风景观光旅游为辅助线路的“四点两线”旅游格局;把历史和现实、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风景名胜和革命遗迹结合起来,挖掘精神内涵,使确山县成为既能培养民族精神又能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的旅游胜地。

   3.2.3加大形象宣传,提高景区知名度

   邀请电视台到红色旅游景点进行实地拍摄采访;成立军事研究会,探讨确山竹沟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扩大其知名度;制作和编制“确山风光”光碟、“小延安”风景区宣传资料;重新编写红色旅游景点导游解说词,对红色景点讲解员进行了集中系统的强化培训;积极参加在各大城市召开的旅游推介会和促销会,全面介绍确山旅游资源优势,重点推介有“小延安”之称的革命圣地竹沟、杨靖宇将军故里、有“中原漓江”之称的薄山湖等;可设计旅游景点的标志物,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形象的推广运用,推动确山县旅游快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