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7:46

高中教育教学反思篇1

体育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教学情境,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课改的目的?课程的要求?怎样全面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目标统领内容的要求?怎样组织教学?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的潜能?……需要体育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体育课教学。教学反思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将自己置身于新课程改革整体的大教育情景中,以自己的事业和专业发展为基础,以全面培养合格学生为出发点,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及时深刻地总结、研究教学活动中,涉及到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反馈等。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课程设置,使师生关系实际上成为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绝对的权威,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传统的教育观使广大教师习惯了按自己的思维定式,严格要求学生的意识、习惯和行为“规范化”、“格式化”。新课程实施后,用“目标引领内容”要求我们树立明确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均衡协调发展。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首席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首席引导者”,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兴趣、爱好,培养终身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和团队意识、开放的胸怀、坚定的意志,实现现代文明的展示与交流,提高健康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快乐教学为宗旨,时刻都在想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把快乐带入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学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使其与课改理念高度统一,紧密结合。

1、在体育教学设计中,首先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总目标要求,认真研究各模块学习内容及达到目标,对每个内容和目标进行三年、一年、学期统一计划和教学设计,使每个模块在每节课上,实现更好、更有效地分层次实施!在计划的设计上,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兴趣爱好,选择搭配教材。同一模块或同一节课上,教师要根据学生体育基础不同,制定可供学生选择的弹性学习目标,提供时间和练习内容,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体验成功的喜悦,每节课学有所获,保持兴趣。

2、给学生创造条件,实行民主、开放式的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管理和评价。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制定教学计划时,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因材而宜,更好地体现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统一。就是说充分考虑学校的场地、器材、教材、学生等方面,把学习的目标及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实现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4、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每一模块教学或每一节课上,想方设法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包括生动活泼的语言、形象诙谐的讲解、规范的示范动作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去,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以竞赛活动诱导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锻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和更生动活泼地发展。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快乐教学为宗旨,时刻都在想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把快乐带入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学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使其与课改理念高度统一,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普遍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通过课改,使我充分认识到了这些变化。

高中教育教学反思篇2

生命和健康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保证学生如花一样的生命免受威胁是我们全社会每一个人的责任,作为生物教师的我们应该深思实验室安全隐患何以发生?如何保障学生安全?

一、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

1.实验自身特点

(1)实验材料方面。有些是有毒的,比如“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到的丙酮,其毒性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由于其毒性低,代谢解毒快,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少见,大量稀释后,对人体危害较小。还有石油醚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另外,很多需要加热的操作中用到的石棉网,石棉本身并无毒害,它的最大危害来自于它的纤维,这些细小的纤维释放以后,会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容易被人体吸入。石棉粉尘进入人体后,在肺部逐渐沉积,导致肺部组织纤维化,胸膜增厚,形成“石棉肺”。有些是有腐蚀性的,如“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用到的盐酸。有些是易燃物,如酒精、丙酮、石油醚等。有些是容易致伤的,如制作临时装片使用到的刀片、盖玻片、镊子、剪刀等。

在微生物的筛选、培养、鉴定等实验中应该特别注意,防止致病杂菌感染人体。

(2)实验操作方面。有些实验需要酒精灯加热,如“还原糖的鉴定”“Dna的鉴定”需要沸水浴加热。有些实验需要用到电源,如使用显微镜时用到电光源。凡是实验中用到的加热操作都可能用到玻璃器皿,如果不正确操作会引起玻璃炸裂,或液体沸腾溅出,导致烫伤、炸伤。另外,在使用电器过程中不正确的操作有可能出现触电的危险。

2.学生方面

(1)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在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人为因素占据了主要地位。据资料统计,在实验室安全事故中,人为因素所占比例高达98%,其中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学生心中无安全,对自己的行为意识不到严重的后果,常常有违纪行为或违规操作。

(2)学生缺乏安全知识。学生缺乏必要的防火、防触电等常识,不清楚使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注意事项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学生在遇到安全问题时不知道怎么处置,不知道灭火的具体方法。当学生的身体受到安全威胁时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应对。

3.教师方面

(1)部分教师安全意识薄弱,认为实验室安全应该是实验员或学校的事,自己负责讲好课,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掌握相关操作方法就可以了。有这样的思想自然不可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了。

(2)教师也缺乏相关的知识,据笔者了解,很多教师并不了解灭火的专业知识,对有毒化学物质的防护知识了解也不多。

4.学校方面

一些学校注重学生生活中的防火、抗震教育以及演练,但很少有专门进行实验室安全防控演练的,有些学校甚至缺乏必要的通风换气设备,这无疑给实验留下了安全隐患。

二、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

1.教师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

每次实验教师应强调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强调学生应做到如下几点:(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原理,回答实验教师的提问。(2)要保持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整齐清洁,爱护仪器设备。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使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他物品,不准将任何物品带出室外。(3)实验完毕后,要关闭设备的电源、关好门窗、整理好仪器设备,打扫卫生,并经实验工作人员检查仪器及使用记录后方可离开。(4)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擅自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私自拆卸而造成事故和损失的肇事者必须写出书面检查,视情节轻重和认识程度按有关制度处置。

2.教师应给学生介绍一些应对意外事件的临时处置方法

例如,如何预防实验室火灾发生,触电时如何处置,被刀划伤如何处置,使用腐蚀性药品不慎接触皮肤时应如何处置等。

3.学校管理应重视实验室安全

学校相关负责人制定《高中生物实验室安全规则》,并且在实验室醒目位置设置安放。另外,应该定期检查实验室通风设备是否正常。在实验室放置灭火器,并定期检查更换。在一些需要加热处理的试验中,应给学生配备防护眼镜。

4.实验分组时指定安全小组长

平时实验时教师基本上都能安排实验小组长,但对小组长的职责没有明确的安全职责要求,因此,建议指派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安全小组长,专门负责实验小组的安全监管。这种安排可以引起每位学生对实验安全的重视。

5.教师加强监管

实验课上教师应该检查有毒有害液体的使用,防止学生出现不规范操作;实验前后清点实验用品,尤其是有毒药品的数量,防止学生带走有毒药品。结合安全小组长的监管把好实验的每一道安全关。

以上是笔者对实验室安全的一点思考,安全无小事,希望能引起同行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提出更好的措施,完善实验中的安全教育,让我们的学生远离危险,让生命之花永远灿烂。

高中教育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那么,如何进行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的教学反思呢?

一、倡导全面发展的体育观

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毅力,而且要特别注意对本门课的新科技、新文化的渗透。一定要使高中体育教师认识到,高中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时期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既与基础教育的其它阶段有共性,又应有特殊性。在健康水平上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以适应将来的大学教育或走向社会就业工作的需要;在体育保健知识、技术和技能方面要学有所长,形成基本的体育能力,养成体育意识和习惯,为今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必要的基础。只有克服全面均衡发展的思想,克服片面追求体质发展或运动技能提高的思想,才能切实提高高中阶段体育教学实效。转贴

二、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高中体育教育是以培养合格的高中生为目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其目标在于培养高中生在以下方面的能力:

1、培养社会竞争力。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敢于正视胜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胜利中找差距、失败中找原因,总结经验,以坚定的信心去拼搏直到最后胜利。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竞争意识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2、培养抗挫能力。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意设置一些较难的环节让学生去接受挫折,在克服挫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承受力,引导学生在面临挫折时把挫折看成是一种锻炼,通过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来实现既定的目标。

3、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新课标下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多种人际关系交往活动,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人与集体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教与学以及配合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通过体育项目中需要的团结和契合度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转变教学评价方式

1、评价内容的转变――注重评价学习的全过程

高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应在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提高专项运动技能水平,为终身体育服务。也只有让学生在各类体育活动中多动、多练、多体验,才能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因此,评价高中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更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即在高中生学习的过程中随时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表现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可以采取对学生上课的表现进行及时的、激励性的口头评价(如“你做得很好”、“不错,假如你能做到××就更好”等),围绕单元计划所设置的目标进行单元评价或阶段评价,给一部分基础较差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等方法。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随时发现问题(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相互协作、意志品质等方面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即能增强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能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2、价标准的转变――注重学生发展的全过程

新生入学后,学校统一安排进行身体素质项目的测试,并建立档案,作为以后测试成绩评价的参考依据。体能成绩参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及提高的幅度进行评定。如:本学期的体能项目评定成绩,采用学前测验与学后测验想比较,看有多少提高或降低进行计分。运动技能成绩的评定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基础知识的成绩用问卷、平时提问来定;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成绩有学生的自评、小组内互评加教师平时的观察记录评定整合而成。

3、评价形式的转变――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的全过程

在评价形式上有原来的一把尺子一人量所有学生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评价,重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1)、学生自评――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能、运动技能与知识的掌握和发展情况,结合平时体育课上的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等表现,以及自身特色项目的发展情况,按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第确定自己的等级。

2)、小组互评――由小组长组织组内学生依据每个成员的体能及运动技能的发展、相关知识的掌握,结合平时课上观察到的实际情况进行逐个互评,最后确定等级。

3)、教师评定――依据学生的学习情行为表现和进步幅度等,结合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的情况,最后确定学生体育成绩的等级。

评价形式的转变,促使学生注重每节课的表现,既要积极投入表现自己的运动才能,又要协调好同学之间的关系,改变独生子女的傲慢态度,为适应社会环境或者说为今后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参加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高中教育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文化学反思;特色文化

作者简介:南海(1962-),男,山西运城人,教育学博士,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成人教育学和教育学原理。

课题项目:山西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人教育基本理论与学科建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808004),主持人:南海。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5-0039-03

在我国,作为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在由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无疑是无可替代的。它向成千上万的已经走上各种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者提供着高层次的继续教育,不仅直接有效地提升了受教育者的文化素养、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公民,对发扬民主、健全法制、促进安定团结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呈明显趋缓并逐渐萎缩的趋势。这种状况与整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势主流形成明显的反差。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主体的文化自觉性渐趋弱化以至于几近丧失所致。笔者在此对该现象进行一些必要的文化学反思,希冀引起广大同仁的关注与讨论,坚信这样的讨论对问题的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和解决是有所裨益的。

一、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亟需文化学反思

一般说来,文化学反思即从文化学视角的研究,而研究视角是指研究者研究研究对象时依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者的研究目的的需要所持有的一种总的研究方法。关于文化学视角,一般认为是用文化学的范式、基本原理、范畴作为分析研究对象的工具。[1]笔者认为,文化概念的理解本身就蕴涵着一种根本的认识方法或研究方法,而文化学视角的研究即这种根本的认识方法或研究方法的高度概括,理应属于研究的方法论的范畴,其基本要求是将研究对象的文化属性、文化类属、文化增生、文化创生、文化碰撞与交融等方面的问题统统纳入研究视野并依据对文化的理解来认识或研究研究对象的一种总的方法。文化学反思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所属范畴的文化属性或准文化属性进行说明。这样的说明并非可有可无的,因为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其适用的一定的条件和范围。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文化学反思已被广泛用作理解与解决人类社会领域内许多现象与问题的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或研究手段。在本来意义上,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属于典型的人类文化活动范畴,其主体的一切活动无不受其文化理念的影响,其教育内容也无不打上文化理念的烙印。从文化学视角对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进行透析有利于揭示其在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文化蕴涵,并找出解决其相关问题的文化策略与文化手段。

二、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文化学反思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文化自觉性渐趋弱化以至于几近丧失,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至今未能真正从成人学历补偿教育中走出来

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性质对于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科学定位与制定合适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其功能、保障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在正确方向上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但是,遗憾的是,在当今中国生活着的多数人,甚至包括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中的多数人对此问题的理解并不到位甚至极其偏颇。迄今为止,将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看作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的认识仍然占居主流和主导地位,认为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是由电大、夜大、函大、职大和自学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五大”)所实施的面向成人的高等学历教育。显然,无论从“应然”来看,还是从“实然”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和不符合实际的。这种观点对于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来说都是十分有害的。

随着1998年教育部把原成人教育司与职业教育司合并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绝大多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机构也相继仿效实施了这种合并。事实上,这种机构调整是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的,因为成人教育的实施机构主体与受教育主体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都与职业教育的实施机构主体与受教育主体有着诸多的同一或交叉关系,合并后的机构更有利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成人教育的忽视。近年来,党和国家颁发的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文件都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并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成人教育“要本着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和注重实效的原则,把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重点,重视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1998年12月,教育部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2004年2月教育部颁发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多样性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其上一级标题即“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2005年3月5日,同志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注重提高质量。”在部署2005年工作时指出,“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事实证明,党和国家高层决策层已把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看作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应更多地把力量放在职成人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上。因此,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应该尽早从成人学历补偿教育中走出来,全面实施多样化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或培训,充分发挥成人高等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开拓更为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二)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主动开拓生存与发展空间的自觉性严重缺乏

早在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5%,按照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理论,我国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变。至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l%,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已居世界的首位,其中,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人数达435万人,约占20%。显然,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对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我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就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面临着愈来愈多的困难与挑战,主要是生源的异化和匮乏问题。由于没有真正从学历补偿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所以,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在解决生源异化和匮乏问题方面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有效的解决途径。

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主体更由于缺乏自主性和主体性,长期依赖于中央政府给政策的惯性思维,面对种种早已降临的成熟的发展机遇,时常是未能觉察,即使觉察也难以有行动,充分暴露出中国成人高等教育主体在计划经济时代所养成的思维惰性。比如,至今仍未能为适应国家大力推进社区发展对高素质社区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主动申报“社区成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终身教育与社区的关系愈益密切,终身教育的社区化逐渐凸显,表现出社区生活性的特征,即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生活的需要,适应社区的发展,实现教育形式的灵活多样化,突出社区居民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未来社区必将融正规与非正规或正式与非正式教育于一体,实现教育活动在时间、空间、设施、资源诸方面的有机融合,形成终身教育的支持和推动系统,满足学习化社会教育的终身性、开放性、整体性、连贯性、全民性、灵活性和生活性,使社区居民有可能获得终身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笔者曾在2008年撰文论证了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申报“社区成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理论依据、政策依据与实践基础,明确指出该专业学位申报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2]。然而,遗憾的是,时至今日,除了少数成人教育理论工作者明确表示支持并有意愿推动之外,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众多决策层主体和实施主体从来没有发出任何行动意愿的信号,更不要说有具体的实施行动计划与行动了。中国社区化的高水平发展乃是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作为社区工作的主力军。中国的社区发展实践急切呼唤与之相应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出台。设立“社区成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国际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合乎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特色”未能形成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主要致力于甚至热衷于学历补偿教育,以致越来越远离了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持续性生源异化和匮乏。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否则,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将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生存与发展的困境。

所谓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地方特色”,是指一定区域内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该区域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相适应的基本属性的一种综合性表征。这种基本属性是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各种政策支持与宏观引导、社会公众与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机构的创造性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方产业性、文化性和区域性的特有属性。在促进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各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机构主体应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根据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内部与外部环境与条件的变化,不断调适自身的定位与行为,从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调整其教学内容、办学模式、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强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持。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地方特色”是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彼此适应的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中国的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的深化,主要面向社会公众的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也必然会走出“象牙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真正实现其服务社会公众、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的价值。

在市场经济发育和完善的过程中,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会逐渐由潜性到显性、由片面到全面,最终实现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有机结合。在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地方特色”将表现得愈益明显。在我国现阶段,一些地方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已经由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向在职成人职业继续教育与培训的转化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可以预测,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融合将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应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全方位进入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最终形成类似于美国的社区学院;另一方面,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与企业的有机联合。在此过程中,将形成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特色文化。

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更应突出其实践性、应用性、职业性、技术性和技能性的特征。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以应用性、职业性、技术性和技能性人才为其培养特色。继续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拓宽受教育者知识视野,“以保持他们知识结构的先进性,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技术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帮助他们消化、吸收先进科学技术、现代管理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内容应根据不同层次人员的知识基础和实际需要,注重实用性、针对性和先进性”。[3]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应在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其“中国特色”,今天看来,这种“中国特色”还处于形成过程之中。

三、积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文化学策略

(一)组织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科学研究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或科学研究共同体)是指遵守同一科学规范的科学家所组成的群体,在同一科学规范的约束与自我认同下,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掌握大体相同的文献并接受大体相同的理论,有着共同的探索目标。科学共同体的任务是建立和发展科学家之间那种为获取可靠知识所必须的最佳关系。科学共同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可以按照国籍、地区来划分,可以按照学科来划分,也可以其他标准来划分。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科学研究共同体是由具有坚实的理论研究素养、研究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有志于献身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事业的研究者所组成的研究共同体。这样的共同体对于培育有中国特色的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二)注重提升富有中国特色的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研究范式

在文化学研究视域中,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研究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研究范式是该共同体的研究理念与行动的核心文化内涵。该研究共同体的研究范式即该共同体的核心文化,它是研究共同体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并为该共同体所共有的研究理念文化中的核心内容。该共同体的范式主导着共同体的研究理念与行动,具有一般文化所具有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交融性、传承性、变异性和选择性。可以说,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共同体的研究范式是该研究共同体区别于其他研究共同体的内在的本质的根据。

科学研究共同体的研究范式对共同体成员的研究理念、研究结构和研究模式都具有巨大的形成作用。正如戴安娜·克兰所说:“文化被赋予了一个有影响力的角色,它塑造了特定社会群体的身份,作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冲突的主要场所而发挥作用。”[4]毋庸置疑,在上述意义上,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研究共同体研究范式已经成为对该共同体成员具有强有力的文化自我约束力和自我认同作用的组织文化。

(三)加强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与现代产业体系的联系

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要走出低谷、步入健康的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须臾也离不开中国高等继续教育的文化创新。综观中外一切重大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等等),可以发现:一切创新均可以由“文化创新”来催生。

所谓文化创新,既可以指将既有的文化元素进行选择和重组,也可以指在一定的文化价值观的引领下基于已有的文化基础通过特有的实践来创造一种新文化的过程或成果,其目的在于创造生活、产业和社会价值的新机会。文化创新已经深入到了人的改造活动的最高层次,这种改造活动不仅创造和丰富了文化,而且改造了自身,使自身的思想、语言和行动实践在一种新的文化约束下进行价值活动。文化创新对其他创新构成了强有力的、稳定的、持久的和深远的影响。文化创新促进人们自觉地对自身的思想、语言和行动实践进行反思。文化超越是最有价值的超越,这种超越决定了一定超越中的最终结果。

在今天看来,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文化创新的契机在于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文化与中国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企业文化的选择与重组。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培育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时期。要大力培育与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与生产业。这一系列战略任务的提出与完成,必将带来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技术的升级换代,淘汰一些旧的就业岗位并带来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带来对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在数量、层次、规格和素质方面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务必按照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现代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律的要求,调整专业结构、创新培养模式、密切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产业体系的联系,为我国现代产业核心竞争力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科学发展在职成人职业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培育与发展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条件。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只有与我国的现代产业体系保持密切的联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斌武,吴杰.试论课程的文化学基础[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5).

[2]南海,刘文全.中国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难题与机遇[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高中教育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体育;反思性教学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推行的大背景下,对高中体育进行反思性教学,是教育历史上的一次创新,体育教师要对此高度重视,加强研究反思性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快速地提升高中体育的教学水平。而且高中体育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作用巨大,教师需要通过反思性教学,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取体育知识和技能,并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出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1.对高中体育实施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1.1促进教师完善自我

高中体育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学生也处于特殊的学习阶段,学习任务很多,而体育教学方式与其他科目不尽相同,需要对学生实施针对新教学,才能帮助他们减轻学习压力,提增强他们的体能。高中体育科目的教育经费比较缺乏,教师极少有进修学习的机会,通过反思性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师进行自我教育,以提升高中体育的教学水平[1]。

1.2提升教师修养

在高中实施反思性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监督,教师也可以借此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然后对自身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反思性教学是促成理论与实践达到统一的枢纽,通过教学方面的不断创新,教师也可以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1.3完善专业建设

体育教师要通过对教学的反思,确定教学目标是否能够按时完成,教学的内容是否合理,所选取的教学方式是否恰当,运用的教学方案是否科学,以及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及时的进行反思,能够更好的掌握教学节奏,完成既定目标,帮助学生实现素质教育的提升。

1.4发掘教w价值

新课程标准提出“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因此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时,要注意发掘教学内容的内在价值和实质,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教师还要合理选择和运用教材,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

2.在高中体育实施反思性教学的具体策略

2.1反思总结法

反思总结法是指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和总结,这种方式可以将教学中迸发的灵感融入教学实践中,还可以得到学生的有效反馈,并向他人学习更多优秀的教学经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加强以人为本,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上体现出这一理念,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才能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实施反思性教学模式,教师就要教会学生一定的运动技巧,以达成规定的教育目标。以篮球教学为例,其教学目标就是教会学生运球和跳投等动作。教师在设计学习方案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接受能力来安排教学难度,在确保篮球教学的正常开展时,还要帮助学生提升身体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运球速度和力度,提升他们的反应能力和敏捷度,进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2]。

2.2录像反思法

录像反思法是指对拍摄下来的教学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重现整个教学情景,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反思。这样就可以轻松找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改正和修补。比如说,教师可以定期选择一节课,将教学场所转移到室内,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运动影像。在影像资料的选择上要准确把握,教师可以挑选一些比较经典的比赛影像,这样学生既可以学到体育知识,还能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精彩,以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提升多媒体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2.3对话反思法

该法需要教师和研究人员直接交流,在谈话中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然后对自身的能力进行训练和提高,以加强自己对教学方法的掌控。此外,体育教师还要对自己和学生的对话进行反思,在上课前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游戏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说,在结束短跑和长跑项目后,教师可以准备哑铃和跳绳等器材,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自由活动,运动内容和方式都由学生自己决定,运动效果也交给他们评定。教师只要偶尔巡视即可,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指导他们。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体育知识、增强体能,还可以营造出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消除对体育的抵触情绪[3]。

2.4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高中体育反思性教学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法,主要是通过调查法和观察法找出体育教学中的难点,然后详细分析其中的问题,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根据新课改相关原则,教师在选择教学项目时,要深入探究课程的内在意义,找到教学的切入点,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4]。教师要尽量选择对学生有益的教材,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学习相关内容。比如说学生在学习障碍跑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坚持完成规定的动作,培养他们坚强、不轻易放弃的体育精神,还要教授他们跨越障碍的方法,例如跨步式动作和垂直式攀爬动作,这样就可以达到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教育目标。

3.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反思性教学是响应新课改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在高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热情,鼓励他们进行高效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条件,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的资源,筛选最适宜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在新课程这个大背景下,反思性教学是一种创新理念,是体育教师经过实践积累出来的经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正确地进行体育运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要尽力提供帮助和解决方法。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互相督促、相互成长,共同为构建反思性教学模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彦伟.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教学组织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4,35(10):15-16.

[2]穆春.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体育合作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17(02):25-26.

高中教育教学反思篇6

1.通过体育理论知识传授,教会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

体育教材是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资料,体育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体育教材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基础。重点应指导学生了解体育教材的知识结构,让他们知道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指导他们边阅读、边思考、边比划、边练习。使学生对体育实践内容有一个粗略的印象。体育教科书中的插图和图示有完整动作图、分解动作图、辅助练习图、练习方法图、游戏方法图、战术配合图及卫生保健知识图等。它们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有效资料,教师应指导学生看懂体育教学资料中的插图和与图示的内容动作顺序、动作路线及技术要求等,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自学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教一些简单的学习方法,例如如何看懂武术动作路线图和篮球战术图表等,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有一定的体育知识素养。

2.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2.1能力是知识、技能、智力在一定教学条件和实践途径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综合心理特征。体育能力则是一个人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和体验等诸因素的综合能力,并在参与具体体育活动中可体现出来的各种锻炼方法和健身手段。根据中学生年龄特点,体育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教师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服从于目标,服务于目标,教学手段上注重诱导、激发、调节与控制,在不断改进和革新中做到多样化、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自觉参与主动投入,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成功、感受喜悦,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2.2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也就是将学生的个体行为纳入终身体育行为方式,拓展学校体育培养目标的内涵,在培养学生个体行为的基础上发展体育特长,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提高。

2.3在体育教学设计中,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总目标要求,认真研究各模块学习内容及实现目标,对每个内容和目标进行三年、一年、学期统一计划和教学设计,使每个模块在每节课上,实现更好、更有效地分层次实施。在计划的设计上,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兴趣爱好,选择搭配教材。对于同一模块或同一节课上,教师要根据学生体育基础不同,制定可供学生选择的弹性学习目标,提供时间和练习内容,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体验成功的喜悦,每节课学有所获,保持兴趣。

3.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每一模块教学或每一节课上,都要想方设法地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包括生动活泼的语言、形象诙谐的讲解、规范的示范动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自主学习活动中,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以竞赛活动诱导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和更生动活泼的发展。

4.开展竞赛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有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和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将教学内容融入生产劳动中,例如课题“播种”、“丰收的场面”等,使学生对劳动产生间接兴趣。而学生对体育活动直接的兴趣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无论多大的学生都如此,教学时学生自主地进行游戏竞赛活动,情绪特别高涨,竞争特别激烈,对其生理机能有积极的影响。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意犹未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如此教学,不仅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和享受运动的乐趣,也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获得教学成功的喜悦。

5.坚持常规教学

传统的常规教学,是实施体育教学的基本手段。学生平时习惯的养成,体育知识的积累,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体育技能的逐渐完善,都是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应坚持常规教学,逐步同化和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的锻炼习惯和技能水平逐年提高,三年的实践证明:常规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

6.不断学习,强化教研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教师要经常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以此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技能水平,了解新运动项目的发展,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努力使自己站在本学科的最前沿。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更科学、更先进。

7.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提高师德修养,增强工作责任心。教师的品德、事业心和责任感决定其能否胜任学校教学工作。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能力再强,业务水平再高,如果没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没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就不会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心上。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而且要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高中教育教学反思篇7

第一: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间关于高考重要性的舆论压力的增加。一方面这强化了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成绩的心理暗示,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尤其是“差生”)对于提高成绩的心理负担。

第二:高三阶段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逐渐成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这一方面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家长和老师教育的目的,生存竞争的压力和学习的意义,同时成熟刺激和独立的愿望与其自身不足的生存和负责能力的矛盾也会影响学生成绩的提高。

第三:社会和书本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学习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判断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提高成绩,应对高考的挑战提供了可能,但现实社会中多元生存选择和学习本身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又使学生陷入困惑。对于学习基础原本薄弱的学生来讲,可能会走向厌学、弃学的极端。

如何发挥高三这特殊学期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不断的增强自信,提高学习成绩,是每一个高三教师都会思考的问题。进入高三以来,我在学生的教育转化方面有两个阶段性失败的案例:

案例一:栽花成柳,学科学习方法指导缺位

学生刘X,女,父母离异、但性格温和大方,是我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学习一直很努力。高一、高二成绩却平平:语文、历史、政治总体在及格线上下,英语、数学、地理长期不及格,总分在420左右徘徊。

进入高三后该生更加发奋刻苦,积极主动,除生病外每天都是最早到班,晚自习后最晚离去,城区的她周末还留校学习,时间的利用非常充分但学习没有计划性而且效率也不高,并且该生在高三上期出现了失眠和间歇性头痛等症状,身体素质大不如从前。针对刘佳在学习和生活的情况,我找她多次谈话,给她制订了较为科学的作息时间表,鼓励并监督她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同时分别与她的父母联系沟通,建议他们平时多关心她的生活和心理,要让她感受的家庭的温暖。

四次月考和“一模”、“一诊”考试总结分析,该生成绩的数学(总平均110分)有了很大的进步,语文、历史、政治平稳发展,地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英语却没有起色(总平均75分)总平均分470。这50分的进步主要来自数学成绩的提高,这和数学老师的教导以及原班长在课余时间在数学上给她的指导有关。但该生的教育和转化总的来看是失败的,因为学生的刻苦努力并没有实现较大的进步,而且在该生弱势的科目,英语和地理的提高上依然困难重重,因为据我的观察她在这两个科目还没有入门,在紧张的高三学习中她并不知道如何在这两个科目实现成绩大幅度的提高,时间和学科间的冲突也决定了她不可能为了提高弱势学科而放弃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

过多的知识漏洞,使得她需要有该学科的老师悉心亲自的长时间指导,给她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并监督执行;需要来自家庭和老师更多的鼓励与关心让她感到温暖,学习充满自信;需要老师指导她更加理智的处理学习和感情的关系,实现更大的进步。尽管这在客观上有很大的困难,这对老师的要求非常苛刻,但是教导这样认真刻苦,懂事且有礼貌的学生对于每一个老师来讲再大的困难和付出都值得!

案例二:家教缺位,积重难返

学生邓×,学习基础较差,父母长期在外经商,除了给予充足的零花钱外,很少关注其发展。该生算是我班很“棘手”的学生了,除了对学习不感兴趣外其余的都很感兴趣,所以成绩很不好,很难有及格的科目,经常跟老师作对,破坏班级纪律,但他热爱劳动,热爱唱歌、电脑游戏、打架,但跟班级的同学关系还不错。

高一、高二几乎有一半的精力花在四处找他,与他谈心,跟他的父母联系上了。但他始终不为所动,进入高三依然我行我素,经常请假,即使在上课大多也是睡觉,或者在班级最后的角落里听歌、看杂志。

半期考试过后,该生申请退学,告别时的谈话让我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失败。他说:“这些年给你添了很多麻烦,很对不起,其实我不是针对你们和学校的,是我自己根本不想读书,小的时候是害怕父母打骂所以才在学校学习,现在大了,我是怕我妈伤心,所以才在学校忍着,可我很痛苦不想忍了,我老爸也没有读过很多书,现在照样是董事长,那些博士、硕士还不是要给我爸打工,我读不读书都能当老总,再说了不就是一张文凭吗,只要有钱,我想要什么文凭随时都可以……”我还能再说什么,道理我可以跟他讲很多,但已经没有了意义,因为对一个家庭殷实的学生看来,今天我们为了升学而对他们进行的应试技能教育对于改变和提高他们今后生活并不会有什么帮助,反而在影响他当下的享受,让他感到生活的痛苦。

对该生所有的付出,看来都是白费,就提高成绩来讲是彻底的失败,但责任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担,该生各阶段老师的努力都应该有其意义和价值,但大多不是知识上的,比如该生敢于竞争,很会处理人际关系,也很关心父母等。该生以后的生活应该不会比他的同龄人差多少,尽管这可能跟我们今天的教育没有多大的关系。

案例一的情况,带有普遍性,案例二,很特殊,现在班级内不会再出现,也不希望再遇见。离高考还有115天,在新的学期要实现班级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升,从失败的教训结合现实班级的情况,作为班主任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团结班级的5位科任老师,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细致分工,科学的制订学科复习计划;对学科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关心鼓励,耐心指导不放弃任何愿意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生活的学生。

高中教育教学反思篇8

一、备好课

“不打无准备之仗”,体育课也一样,既然上课,就必须备课,且要备得细致、周密、全面。首先要备教材,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其次要备学生,包括这个班级的人数(男生多少、女生多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第三要备场地器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人数选择合理的场地,配备合理的器材。第四要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需要、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第五要备天气,根据天气的变化,随时调整教学内容。第六要备意外,根据教学内容,要有处置意外的应急预案。总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二、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新课标提倡“开放式”的体育课堂,强调突出学生这个“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不能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其广一些涉猎、多一些积累、勤一些练习,以达到认知能力的全面提高,同时要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宜的教学环境,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二,在具体的体育学法指导中,能制定出较为明确的学法目标,不同的学生不同对待,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品尝到成功的愉悦,能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其三,对那些特殊的群体,要能够进行特殊的辅导,以扬长避短,发挥他们的爱好和特长;能够对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从安全的角度出发,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给教学的正常进行以保证。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体育教学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将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进行技术教学,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了解相关的体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锻炼自觉性。尤其要培养学生进行独立锻炼,并能很好地自我调控练习的次数、运动的时间、运动的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能把自我锻炼变为自主活动,为日后的终身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终生拥有一个康健的体魄。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体育教学中的集体游戏和比赛,能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作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品质。这样的体育课,在竞争中得到锻炼,是那样的生动、轻松,是那样的颇具引力,又是那样的德艺双丰。然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试想,哪一个同学愿意在比赛中拉集体的后腿?哪一个同学愿意在比赛中心甘情愿地落后于他人?那么,同学们为了赢得体育比赛,就必须不断地积极地思考和改变自己的技战术和方法。这样的教学,无疑给学生留下了思维和创新的空间,使他们能够集思广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群策群力,将大家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且对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有百利而无一害。

五、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

体育教学有其规律可循,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循规蹈矩,一丝不苟。首先,要组织学生做好准备活动,让学生的心理、生理均得到热身,进而适应体育活动的要求。其次,要能够针对运动项目的特点与需要,贯彻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指导。再次,要在指导体育活动前,对场地、器械进行通盘检查,极力克服体育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第四,要充分重视学生在练习中的保护与自我保护,尤其要培养一批体育骨干,指导学生相互保护,这是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六、注意教师自身的修养

在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体育课堂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似乎更高,也更严,那些只会喊“立正”“稍息”的体育教师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综合型、科研型的体育教师,它要求体育教师要达到“三高”和“一广”,即文化水平要高、学历要高、科研水准要高、知识面要广。这就需要广大的体育教师在搞好自己本专业的同时,还要强化涉猎,博览群书,善于捕捉诸多的体育信息,加强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加强自我修养,敢于吃苦,乐于奉献,使自己成为综合型的高素质体育教师,以自己的良好品格和熟练的示范技巧,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七、善于运用评价,实现教学相长

高中教育教学反思篇9

[关键词]U-S教师教育共同体;教育硕士培养;反思性实践者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4)01-0030-04

0引言

自从20世纪80年代舍恩明确提出“反思性实践”的概念以来,培养反思型教师日益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焦点。与此同时,教师教育领域也在积极寻求培养教师的新途径,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U-S教师教育共同体应运而生。“简单地说,教师教育共同体即将教师教育定位于共同体的脉络当中所形成的团体。其中,‘U-S’点明了共同体的实体形态主体,即大学与中小学,而‘教师教育’则点明了共同体的基本目标与任务,即实施有效的教师教育。”[1]以大学学术文化与中小学实践取向为基点构建的教师教育共同体,为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全日制教育硕士是我国为培养具有实践优势的优秀教育人才而设立的专业型硕士。因此,对教育硕士进行反思性培养,不仅符合其培养目标,而且顺应时展对反思型教师的需求。鉴于此,笔者拟把教育硕士的反思性培养与U-S教师教育共同体有机结合,从教育硕士培养的视角,探讨如何在沟通理论与实践的共同体平台中对教育硕士进行反思性培养,使教育硕士早日成为具备反思意识、反思能力、反思行动的“反思性实践者”。

1对“反思性实践”的解读

1.1反思性实践的提出

杜威(JohnDewey)是第一个把教师看作反思性实践者的人。他于1896年建立了芝加哥实验学校作为教师实习的场所,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师实习学校。杜威在20世纪30年表的《我们怎样思维》的著作中,界定了教学行为。他认为教学行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常规行为,一种是反思。杜威认为,反省思维驱动反思,反省思维是“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照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去进行主动、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2]。可以看出,杜威认为教师的反思是源自于某种怀疑或困惑。如果没有这种怀疑或困惑的精神状态也就没有所谓的反思。这种反思是教师在遇到困惑时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反省思维的表现。在这里,杜威提出了反省思维的三个显著特征,即开放性、责任性和执著性。开放性,即不拘泥于一种观点,能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探究多种可能的答案;责任性,即坚持道德取向,对自己的决策负责,并能考虑行动的长期结果;执著性,即始终全身心地投入。这三个特征构成了杜威所谓的反省思维,同时也是反思型教师的特点。虽然杜威没有明确提出“反思性实践”的概念,但是从杜威关于反思的阐述中,还是可以看到“反思性实践”的一些影子,奠定了“反思性实践”发展的基础。

1.2反思性实践的发展

当代教育家唐纳德舍恩(Donald.Schon)首次明确提出了“反思性实践”的概念。他指出反思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行动的反思”(Reflection-on-action);一种是“在行动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对行动的反思”包括行动前和行动后的反思,即在行动之前对其周密地计划及深入思考和在行动之后回顾行动所取得的效果并分析产生此效果的深层原因。“在行动中反思”指在行动开展的过程中,实践者在具体情境中的一种批判性反思。当实践者在具体情境中遇到与之前计划不相符的情况时,积极思考,及时调整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实践者通过对行动的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不断地自觉深化、发展自身理论,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

从杜威和舍恩关于“反思性实践”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虽然两人的观点存在分歧,但出发点是一致的,即解决“理论与实践二元对立”的现实问题,因而提出“反思性实践”作为联结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反思性实践”运用于教育领域,致力于从教育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培养反思型教师,对师资培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在U-S教师教育共同体中培养教育硕士的现实意义

U-S教师教育共同体是旨在实施有效的教师教育而构建的合作共同体。共同体中的成员怀着共同的愿景和目标聚集在一起,共同交流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大学与中小学共同构建的教师教育共同体沟通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一方面,使教育硕士在共同体真实的教育情境中通过反思大学的教育理论,实现教师的自主专业成长。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教师教育共同体的良好运作。因此,在教师教育共同体中对教育硕士进行反思性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2.1促进教育硕士的专业发展

教育硕士作为明日的教师,应具备教师的专业素质。因此,培养教育硕士的过程就是培养教师专业素质、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有学者提出,教师的专业发展所遵循的是“反思性实践者”的范式,这一范式认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教师在以“参与”、“反思”为主要特征的行动研究中不断获得对实践的反思能力,进而使自己获得专业发展[3]。因此,教师为了获得专业上的发展,应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理论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理解理论,提高实践能力。教师教育共同体为教育硕士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一方面,教师教育共同体中的大学为教育硕士的专业发展储备了教育理论。教育硕士在大学的理论学习中,既要掌握关于某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又要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教学管理的方法与学科教学的理论。另一方面,教师教育共同体中的中小学为教育硕士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教育实践的机会。由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两种不同的范式,所以对于在大学中对教育理论应对自如的教育硕士来说,在教师教育共同体中面对着与教育理论不完全一致的真实教育情境,必然会产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冲突”。这时,有必要引导教育硕士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有目的地对教育硕士进行反思性培养。教育硕士在教育现场中对面临的疑惑、问题进行反思,联系自身具备的教育理论,不断进行“质疑-思考-行动”的往复循环,有助于使其真正成为“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发展”的“反思性实践者”,促进教育硕士的专业发展。这种反思不仅包括教育硕士对自身教学的反思,还包括在教师教育共同体中和其他的教育硕士、教师之间一起交流,对某些质疑之处进行的深入思考与分析。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成员一起探讨问题,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相互激荡,不断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改进教育实践,促进教育硕士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

2.2保障教师教育共同体的良好运行

大学与中小学是教师教育共同体主要的参与主体,大学与中小学的共同改进与发展,保障了共同体的良好运行。

首先,教育硕士的反思性培养变革了大学的研究方向。大学重学术轻实践的教师培养模式使教育硕士倾向于教育理论的学习,忽视了教育硕士培养重视具有实践优势目标的初衷。而且大学往往倾向于纯理论的学术研究,关于教育理论和教育问题的宏观研究比较多,却很少把中小学真实教育情境中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取向,导致大学对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缺乏足够的了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严重脱节。教育硕士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教育理论是空泛和干瘪的,缺少对丰富教育情境的解读和分析。而在教师教育共同体中,教育硕士有机会置身于现实的教育现场,可以亲身感受丰富、鲜活的教育实践,了解中小学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激发教育硕士从多角度、多方面反思教育实践,不断获得新的教育研究资源。

其次,教育硕士的反思性培养提高了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在教师教育共同体中,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彼此了解和互动,共享资源和信息,共同承担对教育硕士的培养职责。在具有合作积极性的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指导下,教育硕士全方位地参与到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以真实的教师身份亲历教育过程的发生,有许多机会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观察、反思,使教育硕士在接受大学系统的教育理论的同时,在中小学的教育情境中不断对自身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反思,形成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教师角色做好充分的准备。教育硕士在教师教育共同体中不断反思、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过程中,一方面提高了其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教育硕士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带动了学生成绩的提高,从而保证了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3如何在教师教育共同体中对教育硕士进行反思性培养

3.1唤醒反思意识

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培养一个人的意识、态度和能力远比传授固定的知识更为重要。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教育硕士的反思性培养。一个教育硕士可能会有意识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但却不一定具有对制定的教学计划、实施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的意识。反思本身就是一种意识行为,反思意味着一种敏感的觉醒状态[4]。反思作为一种意识,始终伴随着教育硕士在教师教育共同体中的教育实践。在共同体中,需时刻唤醒教育硕士的反思意识。教育硕士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必然会遇到用固有的理论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情况,而这恰恰为唤醒教育硕士的反思意识提供了契机。大学与中学指导教师应善于抓住这样的教育机会,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教育硕士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同之处始终保持一种不断审视的意识,并能敏感地建立教育情境中的意义联系,从而提升教育硕士对教学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加强对教学的控制能力,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教育硕士的反思意识越强烈,教育意识就越清醒,就越能试图重新审视教育实践中更深层次的问题,揭示和考察大学传授的各类教育理论,教育硕士的教育实践就越具有自觉性、主动性。

3.2提高反思能力

提高教育硕士的反思能力,意味着培养教育硕士在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始终保持一种对自我和教学活动开放、积极、主动的监控能力。这种监控能力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计划,即教育硕士在教学活动之前要对教学进行充分的规划,如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学生接受能力的考虑等,还要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出乎意料的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二是教学过程,即教育硕士在教学过程之中如何调整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对于学生的疑问应该及时反思并引导学生的思考;三是教学效果,即教育硕士在教学后应对教学计划与教学过程中的差距进行积极的分析与思考。若在教学设计阶段没考虑到的,在教学过程中却表现出来了,这时需反思为什么成功了;若在教学设计阶段考虑到的,在教学过程中却没有表现出来,这时需反思为什么失败了。教育硕士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保持的这种积极、主动的监控,有利于其反思能力的培养。

此外,要培养教育硕士的反思能力,还需要培养一些其他的能力,如观察、表达、思维、人际交往能力等,以促进反思能力的积极发挥。反思源于怀疑、疑惑,没有观察怀疑也就无从谈起。教育硕士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留心观察教育教学的一些细微变化,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观察到教育教学中的细微变化后,还要运用批判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其进行加工,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把自己深入思考的问题表达出来,与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分享。反思并不只是自我的内部对话,还是一种社会性的对话活动。教育硕士不仅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度剖析,还要和教师教育共同体中的成员对话交流,深刻地审视别人的教学行为以及通过别人的教学行为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对反思能力的培养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3激发反思行动

反思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反思行动解决教师教育共同体中存在的问题是反思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硕士的反思性培养不仅要唤醒其反思意识、提高其反思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其反思行动。先进的教育理论只有与教育硕士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经验相结合,才能得到有效的运用,而未经实践的理论将很难内化为教育硕士的专业能力。教师教育共同体为教育硕士搭建了自我展示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育硕士通过定期的公开课展示、教研组的交流等活动向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和同学充分地展示自我,在他人的肯定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逐渐坚定反思信念,并不断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反思行动的激发,使教育硕士加深了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解,了解自己的行为对学生、课堂、学校的影响,能主动地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进行批判性地质疑,从而获得对原有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教育价值和影响的重新思考和定位,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反思行动中,通过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理论与实践间的相互磨合与调整,使教育硕士的反思素养得以体现。

4结束语

在U-S教师教育共同体中对教育硕士进行反思性培养是一种有效的教师教育策略。共同体为教育硕士的反思性成长提供了沃土,使其获得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滋养,从而加快其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应该认识到,反思性培养不只是培养一种意识,还应该是培养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行为的培养。反思意识、反思能力、反思行为是反思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反思素养三位一体的关系。反思意识是进行反思的基础和前提;反思能力是保证反思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反思行为是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体现。只有具有敏锐的反思意识和一定的反思能力才能开展真正的反思行动。因此,教育硕士的反思性培养必须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蔡春,张景斌.论U-S教师教育共同体[J].教育科学研究,2010,(12):45-48.

[2]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6.

高中教育教学反思篇10

【关键词】教师教育反思能力

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新出台了全面详细规范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职业理念、知识与能力的《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明确提出了对教师反思与发展能力的基本要求,再一次凸显了教师反思能力的重要性,然而,在实践中大部分教师并未将教学反思运用于教学,他们依然没有具备教学反思的能力。《标准》对教师反思能力的要求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差距值得深思,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与艰巨任务。

一、《标准》对教师反思的基本要求

《标准》是指《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这三个教师专业标准,在专业能力维度都制定了“反思与发展”这一领域,提出了“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保教)工作”;“针对教育教学(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通过文本分析与解读,笔者将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反思能力的要求大致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要求教师要树立积极主动的反思态度

《标准》在反思与发展领域的第一条,提出教师要“主动收集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保教)工作”,从“主动”可以反映出教师专业标准所提倡的教师“反思”首先应该是自发的,主动的。由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短期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惑,因此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自愿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

2.《标准》要求教师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

《标准》要求教师“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保教)工作”,“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从“不断”可以看出标准要求教师要经常、反复地进行反思,使反思成为习惯。反思认识作为人的一种认识活动,也遵循这一认识规律。反思本身是一个不断解读、不断获得新答案,产生新感觉,提出新问题的循环过程。因此,教师要提高认识,把教学反思当成自己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要经常性地进行反思,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每一个疑惑都当成可思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而不是仅凭自己所谓的经验。

3.《标准》要求教师的反思紧密结合教学实践

关于教师反思与发展领域的第二条要求教师“针对教育教学(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这表明《标准》要求教师的反思要基于教学实践。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反思的源泉,也是教师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现实途径。教师正是在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质疑、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的过程中,不断研究、改进、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1]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通过反思实践来提高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另一方面积极把反思成果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标准》要求教师制订科学的、系统的反思计划

关于教师反思与发展领域第三条要求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这表明《标准》要求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工作之余进行的简单、随机的内省活动或者独处放松时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不是模糊的、偶尔为之的、片段的,而是需要教师认真努力进行的、需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系统性,甚至需要有一定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杜威认为,反思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着的沉思。[2]

二、改革教师教育培养制度,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按两分法,可以将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划分为内部觉醒与外部干预两种途径。内部觉醒是指教师的自我完善,通过激发内在动力,追求内在的“自我实现”。外部干预主要是指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对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培养与培训。两种途径是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片面地强调任何一个方面,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都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有学者指出前者是输血机制,后者是造血机制。[3]当前我国关于前者的研究很多,而倡导通过对教师教育制度的完善,来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实现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目标,从教师教育制度的角度,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改进职前教师培养方式,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对职前教师的培养(即师范生的培养),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师范生听、记笔记。这样培养的师范生很难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大学阶段所学到的知识,导致教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缺少教学反思的意识。因此,对职前教师培养模式改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明确目标,承担责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决定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要从教师培养的初期抓起,即在师范生的培养阶段就要注入“反思”的理念,从潜意识激发他们的反思意识,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为后期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职前教师教育机构明确对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的目标,承担起增强师范生教学反思意识的重任。

(2)合理设置教育课程。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个模块构成,其中前两类课程所占比例可达90%,而教育专业课程作为公共课所在比例只有10%,通常都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除了课时安排不足以外,自身也存在课程面窄、内容空洞、脱离中小学教学实际等严重问题。因此,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开设应做到:第一,拓展通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第二,开设与教学反思相关的课程。我国师范教育中与反思相关的课程非常少,严重制约了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发展。改变教育学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独霸的局面,引入批评性教育理论,培养师范生的质疑能力。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开设与反思直接相关的课程,这对于培养职前教师的反思能力有着最直接的作用。第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应更多地运用小组讨论、微格教学和研讨会等教学方式,通过讨论培养师范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师范生的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

2.充分利用在职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反思水平

当前为了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各种教师培训活动如雨后春笋,在倡导成为反思型教师的今天,将反思纳入教师培训的教学策略范畴是十分必要的事情。要想在教师培训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课程应围绕一线教师的教学问题。培训内容要来自教师的工作,并与教师的工作密切相关,培训课程的设置应该围绕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问题。法国的教师继续教育把教师进修课程分成五段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4]

(2)创设安全的、平等的反思氛围。鉴于人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因素,只有当人感到安全的情况下,他才可能以轻松和开放的心态展示自己真实的内心思想,反思所需要的就是教师真实的思想观点。因而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培训者和参加培训的教师明确反思的真正意图:教学反思不是批评,只是教师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寻找存在的原因与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为促进教师的发展服务。

(3)教师培训本身要实现反思教学,为中小学教学提供示范。教师培训本身必须以反思的姿态,采用反思性教学的方法,不断改进自身的培训活动,使反思成为整个教师培训活动的特征之一。

(4)提倡校本培训。我国的教师在职培训通常是由高等学校或者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这种培训通常是考虑某一地区的共性,而不适合学校的特殊要求,培训脱离学校的特定条件,即便是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收获很大,但也很难应用于实际教学实践中,因此反思的教师在职培训应该以“校本培训”为主,校本培训是针对学校特定的教育问题,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反思教育实践、研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再回到实践中解决问题。[5]

3.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增强教师的反思能力

传统的教师评价制度,通常与教师的个人利益相联系,其评价结果功利性过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加关注教学结果,而忽视积极审视、质疑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或实践的过程,这严重制约了教师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提高。以评价手段促进教师增强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近些年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发展性评价是针对传统性评价的弊端提出的,这种评价制度通过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广泛参与,明确教师在以往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并为教师今后的发展指出方向。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与提高,而不是作为对教师作出惩罚或奖励的依据。因此,发展性教师评价可以为教师反思其教学行为提供指导。

三、结语

《标准》的出台为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其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标准》引领和导向的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师教育培养质量。由此可见,《标准》对于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标准》的指导下,通过完善我国现行教师教育机制,更好地培养教师反思能力,从而推进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我国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论反思性教育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07(3).

[2]JohnDewey.Howwethink[m].D.C.HeathandCompany,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