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十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十篇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2:03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篇1

【关键词】中小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古语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从“毒奶粉”到“健美猪”,从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肉类激素超标、重金属污染到滥用食品添加剂,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表明了现实的严峻性。继2005年两会期间发现的安徽阜阳“毒奶粉”后,含苏丹红的“红心鸭蛋”和药残严重超标的“多宝鱼”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故对我国的食品安全信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目前在中国国内,中小食品企业的生产占据了总的食品企业至少百分之八十的比例,多数都是小型企业和家庭作坊式,但他们却是城镇居民生活食品的主要来源。因此中小食品企业的食品体系的建立和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目前中小企业食品安全体系的现状

1.1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管理混乱

一是企业没有固定的管理模式,全靠命令和指挥行事。这在刚刚建立或建立不久的私营家族式企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这种企业里,没有组织架构,没有明确分工,往往一个员工要身兼多种职务,,因此,具有诸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二是有管理,这类企业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有管理体系,有组织架构,有规章制度,但却没有执行。三是有管理,基本上属“照抄照搬”型,却严重超前,管理形式与企业实际运作状况不配套、不协调。

1.2缺少管理的专业人才

中小型企业大部分都属于家族式的企业,分管各个部门的人员大都没有受过较为系统的教育。笔者作为生产许可证的注册审核员,审核时发现很多的小食品企业没有化验员,有也只是摆设应付检查,导致企业在管理方法上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食品安全的管理几乎为零,风险很大。

1.3员工素质低且流动性大

目前我国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的从业人员文化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员工因为薪金等原因有很大的流动性,这造成企业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培养出来的人才,人员流动性大,前景渺茫,跳槽频繁。

1.4小型企业质量环境方面的问题

从小型食品企业的质量环境来看,恶性竞争、无序竞争、市场混乱、缺乏政府政策性支持是影响小型企业产品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恶意杀价等行为促使小型企业更多的采取降低价格来参与市场竞争,一些小型企业无法通过提高质量来获得正当的利润,从而导致相当多的小型企业不愿意在质量管理上投入精力和资源。

1.5食品生产许可证形同虚设

在中小企业别是管理人员少,管理的层次少,通常一人身兼多职。企业费劲千辛万苦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但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根本没有按照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要求进行企业生产。只是把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当做一种参与市场竞争时的按码,没有认真履行其中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小型食品生产企业由于受其本身条件、员工素质、生存环境等各因素影响,再者,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赢利,在这种情况下,小型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自我管理形同虚设,无法靠其自己来保障食品安全。

1.6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多为被动监管

通过“三鹿奶粉事件”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政府的日常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监管部门往往是在事件大规模发生以后,已经无法掩盖的情况下才做出反应,而不能在食品安全事件的萌芽阶段甚至在其未发生时就拥制事件的发展。究其原因之所在,除去相关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不健全,主要还是由于政府部门的监管思维不够主动,食品安全监管仍为事后的被动监管,没有认识到政府监管部门本身对于食品安全监管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应当担负的重要责任。

2中小食品企业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

质量管理界有句名言,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所以在当前的国情下目前中小企业的食品安全靠的还是我们企业自身的管理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2.1企业最高管理者质量安全意识加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质量安全是食品企业的命脉,是食品企业生存的关键。一个企业要想长久发展必须要重视质量安全,否则都是将被淘汰的。所以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必须要重视质量安全,必须要有这个意识,食品行业比较特殊,有的企业最高管理者一味的追求成本最低化,投机取巧,用劣质的原料甚至是食品中违法的使用化学原料,超范围、超量使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结果酿成了悲剧,不仅给自己,还给多少无辜的人带来了伤害。可以通过行业交流、互联网、以及和政府部门的沟通来提高的质量安全知识,总之,现今学习的渠道是多方位的。

2.2引进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

目前食品行业中有用的比较多的体系有食品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8和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9001标准是世界上许多经济发食品达国家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通用性和指导性。iSo22000:2005标准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又是可供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认证和注册的依据。

2.3落实政府强制的执行的生产许可证体系

生产许可证体系规定了企业必须具备的生产条件,生产和检验设备,各种相应的管理文件。企业的主要管理者应当发挥管理的职能,要求生产、采购、质量、销售应按照生产许可证体系文件所规定来要求执行。必须按照要求设立相应的检验部门,人员保证稳定,定期的进行培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做到产品出厂前批批检测,检测的结果记录需保存好,以便日后查用。

2.4发挥质量检验部门的把关作用

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鉴别、把关、预防、报告职能,即可以防止不合格品流出,又为预防不合格提供依据。中小企业必须按照有关的要求设立质量检验部门,不能用来应付检查。聘请相应专业的人员,精通食品检验和体系,担任负责人,对生产过程中和产品出厂前的检验负责。同时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这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稳定性,防止人员流动性太大造成质量检验的失误。

2.5定期自查

这里可以结合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审和管理评审来做。由最高管理者牵头,定期组织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查,有条件可以聘请外面的专家来做。检查涵盖企业的所有部门,检查的要素涉及所有的方面,检查要细,目的就是要找问题。对企业自身的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整改,形成一个pDCa循环。长期下去,对企业自身的管理也会得到提高。

2.6重视人才、加强人员培训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企业必须有一套自己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方案。人员的培训需要是全员参与的。培训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用企业内部的交流培训,也可以走出去的形式,让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3结语

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是中小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体系的建立不是短时间能建立起来,需要长期的摸索和探讨。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食品安全体系的现状,提出了几个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方法。但是中小企业毕竟存在自身的多方面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建立由政府部门领导、少数部门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覆盖食品供应链各环节的综合性食品安全体系,将成为我国食品安全体系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篇2

HaCCp是HazardanalysisandCriticalControlpoint的缩写,称为“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它是一个保证食品安全的预防性管理体系,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为最有效地食品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其强调的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预防将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降到最低限度,而不是靠事后检验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HaCCp具有预防性、安全性、动态性、非零风险及全过程控制几个特点。

HaCCp的应用优势

(1)HaCCp体系建立在过程控制的基础上,对终产品的检测仅作为验证体系的有效性;

(2)HaCCp体系可以进行预防性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出现;

(3)HaCCp体系可以进行自行控制,使加工者具有自检、自控、自纠能力;

(4)HaCCp体系可以追溯加工及控制记录,使政府检查或产品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

相比传统食品安全控制方法,HaCCp具有的独到之处

HaCCp不是零风险体系,是用来将食品安全危害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并持续改进的体系。传统的食品安全控制流程一般建立在集中观察、最终产品的测试等方面,通过“望、闻、切”的方法去寻找潜在的危害,而不是采取预防的方式,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举例来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食品加工工作,靠直觉去预测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最终产品的检验方面代价高昂,并且为获得有意义的、有代表性的信息,在搜集和分析足够的样品方面存在较大难度。

在HaCCp管理体系原则指导下,食品安全被融入到设计的过程中,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最终产品检测。因而,HaCCp体系能提供一种具有预防作用的体系,并且更能经济地保障食品的安全。部分国家的HaCCp实践表明实施HaCCp体系能更有效地预防食品污染。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水产加工企业中,实施HaCCp体系的企业比没实施的企业食品污染的概率降低了20%~60%。

HaCCp应用现状

HaCCp自20世纪50年代末创立至今,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Fao和wHo在80年代后期大力推荐。目前HaCCp推广应用较好的国家有:加拿大、泰国、越南、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冰岛、丹麦、巴西等国,这些国家大部分是强制性推行采用HaCCp。HaCCp体系逐渐被美国官方机构认可,美国FDa和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署先后要求在低酸罐头、水产品、肉禽类产品、果蔬汁的生产加工中建立HaCCp体系。同时,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也对HaCCp体系进行了研究和应用。1996年,加拿大食品检验署提出了食品安全促进计划(FSep),制定了HaCCp教程和通用模式。澳大利亚检验检疫局也把HaCCp应用到肉类加工上,了肉类安全质量保证体系(mSQa)制定指南。欧盟在93/43/eeC和94/356/eC指令中明确要求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以HaCCp为原理的“自我检查系统”。日本厚生省在“食品小六法”中颁布了食品加工厂实施HaCCp体系的认可管理制度。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在《食品卫生总则》的附件中也制定了“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HaCCp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认同和推广。

在我国,从HaCCp引入到应用至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控制食品原料安全性、食品生产、食品与原料流通过程、餐饮等方面。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这一规定表明HaCCp在食品安全控制及管理过程中将被作为一项长期的手段得以更深层次的应用。

我国食品企业HaCCp体系主要特点

1.不同类别产品生产企业HaCCp体系各具特点

中国2008年了GB/t27301~27307肉及肉制品、水产品、罐头、速冻方便食品、速冻果蔬、果汁及蔬菜汁、餐饮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2009年了《乳制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要求》,这些标准都是在CaC公布的通用HaCCp体系基础上,考虑中国国情和具体生产企业HaCCp体系特点,建立的专业HaCCp体系要求。食品生产企业按照不同的专业标准建立体系对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更有针对性。

肉及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中,对肉制品原料;宰前检验;宰后检验;粪便等可见污染物的控制;生产加工、储运过程中的温度;物理及化学危害的控制等提出了要求。

水产品加工企业要求中,规定了捕捞、养殖、进口、双壳贝类等不同来源的水产原料卫生、储运要求;对加工过程温度时间的控制、不同加工工艺水产品加工条件特殊要求、终产品储运等与水产品安全管理特殊要求给予了规定,成为建立HaCCp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

餐饮业要求中,识别了不同餐饮食品加工方法,包括粗加工、热菜加工、凉菜加工、面点加工、冷加工糕点、鲜榨果汁、生食海产加工等应实施的环境卫生及关键点控制内容。

乳制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标准是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制定并的,这一标准在HaCCp原理的基础上增加了针对乳品原料标识和追溯计划、产品召回计划、应急预案和产品防护计划的要求,以全面保障乳品安全。

在中国食品企业发展尚不平衡的今天,在HaCCp发展仅10年历史的中国,在HaCCp基本原理及标准的基础上创新,建立一系列针对不同食品的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专业标准为建立实施HaCCp体系的企业提供了专业方向。当前,企业建立的HaCCp体系已逐步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与企业的实际紧密相联。

2.前提计划与HaCCp计划共同实现对食品安全危害的预防控制

HaCCp计划仅是通过关键控制点实施对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不能对所有面临的危害施加控制。前提计划,即在整个食品生产过程中为保持卫生环境提供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可对未由HaCCp计划控制的危害实施预防。前提计划与HaCCp计划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对危害分析识别出来的所有食品安全危害施加全面、有效的预防控制。在中国提出的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前提计划包含基础性前提计划和产品类别性前提计划,基础性前提计划针对食品生产环境中的一般潜在危害,产品类别性前提计划针对食品生产线中与生产工艺相关的特定潜在危害,HaCCp计划针对生产线上的显著危害,前提计划与HaCCp计划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食品安全危害预防控制体系,两者共同实现对食品安全危害的预防控制已得到当前中国食品企业的共识,并在企业建立的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

3.危害识别与控制逐步深化

危害识别预评估是HaCCp应用的关键步骤,是HaCCp体系的核心之一。在中国HaCCp体系建立初期,识别各生产过程食品安全危害时往往只停留在对食品安全危害类别的识别上。10年HaCCp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开始重视科学研究和各类资料、标准、文献的使用,对各类生物、物理、化学性危害的识别已逐步深入和具体。危害评估的方法也更具科学性,制定和建立的控制措施相应也对控制特定危害具有更好地针对性。

4.重视原辅食品安全危害分析及控制

保证食品的安全须从源头开始。食品加工原料,尤其是种养殖过程的化学危害难以由后续的生产环节消除,成为重要的风险来源之一。中国食品生产企业重视对食品生产源头原辅料的食品安全危害分析,多数企业将种养殖过程的管理纳入HaCCp体系的建立,用HaCCp计划实施相应食品安全的控制,降低了原料风险的引入。

5.标准卫生操作程序及关键控制点监控系统的可操作性逐步增强

在HaCCp体系引进之初,企业在建立标准卫生操作程序(SSop)文件时经常照搬标准要求,关键控制点的监视系统也难以明确规定如何实施监控活动、如何实施关键控制点验证,体系文件规定的内容框架性强,实施的可操作性差。企业通过一段时间的体系运行后,特别是中国提出的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了“卫生条件”和“潜在危害”概念后,逐步认识到将通用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转化为本企业具体的卫生指标要求,对建立可操作性强的SSop计划具有重要意义,并在明确潜在危害的机理情况下,可以更加有效预防潜在危害,更加可靠地在关键控制点上控制显著危害,一个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体系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有效的管理。近年来,更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可操作性体系文件的建立。HaCCp体系文件一方面更满足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逐步接近企业的实际运行。

我国HaCCp研究及应用的不足

(1)企业对HaCCp投入研究的精力和财力不足;

(2)对产品安全危害的基础研究投入匮乏;

(3)我国对HaCCp的研究较国外的科研相对落后;

(4)HaCCp研究成果转化慢,效果不明显;

(5)HaCCp推进的保障措施效果与预期有所差距。

小微食品企业实施HaCCp体系的困难与建议

1.存在的困难

(1)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主要管理者HaCCp知识匮乏,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对建立HaCCp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管理能力不强,对实施HaCCp体系重要性认识不足,例如有些企业虽然编写了HaCCp计划,但未严格按照要求有效运行,有些企业没有建立质量否决制度,实验室对检验结果不做判定,致使不合格品出厂;高素质人才短缺,缺乏技术储备和发展后劲;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识不足,原料质量控制不严格;产品不能适时升级,达不到进口国要求;诚信道德体系建设滞后,个别企业唯利是图。

(2)外部因素给出口初加工食品企业带来的问题和困难

企业成本提高,利润压缩,企业用于质量安全控制投入降低,HaCCp计划难以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国外市场需求下降,资金周转困难;招工难,员工队伍难以稳定;HaCCp体系不能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企业无法有效实施;小微食品企业产品种类繁多,我国现有规范不能满足所有需求,且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标准过高,很多小微食品企业无法达到要求。

2.建议

(1)政府和监管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将食品企业实施HaCCp体系纳入地方食品安全法规要求;建立一套符合国际要求并行之有效的标准体系,既能提高准入门槛及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又适用于我国食品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引入分级分类理念;大力发展认证认可服务业,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HaCCp认证,帮助企业提升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巩固提升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保证原料质量安全;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篇3

食品的来源广泛,涉及环节众多,所以其品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状况逐步改善,但食品安全事故仍有发生。就主体而言,食品安全问题与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政府等关系最大。

一、食品安全简述

我国《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安全的定义为“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实,食品安全还有“质”和“量”的区分,对于经济不发达国家或地区而言,食品供应量不足,温饱问题困难,是食品安全中量的本质;在供应量无问题后,由于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的损害,规模较大,造成公共问题,这是食品安全中质的本质;在食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还要求食物的获取既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注重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这是食品安全中发展的本质。

二、食品安全问题浅析

(一)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履行

食品企业应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要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维护公共安全。然而企业不是社会公益机构,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求利、个人求财,无可厚非。正如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人的本性使然,也是生存之道。但是当食品安全与利润产生矛盾时,企业往往会选择后者,而忽略前者。纵观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件是因科学技术落后导致的,无一不是追逐利益的后果,无一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无一不存在道德的丧失。

(二)消费者购买观念的不正确

消费者是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消费行为对食品安全也有一定的责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欲望在不断增长。食品的外观最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消费者的需求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生产。有的企业为了迎奉消费者的需求,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昧着良心去生产,形成不良竞争,乃至恶性竞争,损害其他企业合法利益和消费者的健康。如有人喜欢红心鸭蛋,苏丹红就应运而生;有人喜欢瘦肉多的猪肉,盐酸克伦特罗横空问世等。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的时候,忽略食品的安全和原生态,一味的追求美观和口味,这就让不法企业有了肆意发挥的空间。

(三)国家法制体制不完善

现阶段,中国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缺乏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各项强化措施未上升到法律体系建设层面,缺乏操作性,无法形成长久的有效机制。

根据《食品安全法》,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最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协调、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国家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依法分别监管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这也再次确认了“分段监管”体系的继续实施。一方面,级别高于国务院各部门的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虽组建完成,参与“分段监管”的各部门之间的平行关系,使得食品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传递与链接;另一方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配套文件尚未出台,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未完成,基层政府的卫生监督、药监、质检等有关机构如何分工合作、执法监督,还有不明确之处。

三、食品安全问题应对举措

(一)加强企业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企业是产品生产及市场竞争的主体,是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食品企业要本着对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时刻把质量和安全摆在企业现实及未来发展战略第一位。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贯穿食品企业的所有社会责任,从经济责任到法律责任再到伦理责任,都离不开质量管理及食品安全。

质量的保证离不开企业领导和实施员工。企业领导对管理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决定了质量管理的效果。加大对企业家质量管理、责任、诚信等培训和监管力度,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及其实施,提高其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促进企业的质量管理。同时,质量管理的实施离不开所有员工。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质量管理的成败。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企业要对员工履行相关的伦理责任,做到没有就业歧视、保护员工隐私、保障工作安全、定期对员工培训,从而保护了员工的权益,提供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引导消费者安全健康消费

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缺乏必要的认识,在以“低价位”为导向的消费观念的驱使下,忽略了食品的安全性,导致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将食品安全问题纳入消费者卫生和营养教育体系,通过课程教育和社会各界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质量安全的浓厚氛围,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食品安全教育体系。第一,普及全民性的食品安全知识。使消费者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用自己正确的消费方式引导企业合法生产。另一方面要强化消费者责任和维权意识。利用法律武器积极维权,使假冒伪劣企业无处藏身。

(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规和监管体系

鉴于发达国家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经验,我国应加大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领域的工作力度,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为制定和实施标准、检验检测等活动奠定法律依据。重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监控食品安全卫生,对从农场到餐桌的各个环节进行多次监控,建立了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为使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

尽快建立科学、完善的垂直监管体系,强化农业部门对农产品种植养殖、初加工、流通环节的全程监管,整合质检、卫生、工商、食药、商业等部门职能,形成一个负责预包装食品加工、制造、流通全过程以及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综合性部门。强化食物质量安全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要逐步实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资源共享、检测结果互认制度等,畅通食品安全信息,降低管理成本。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政府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第一推动力”的总原则,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纳入我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设“放心食品工程”第二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以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养食品安全信用意识,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食品市场秩序,提高食品安全为目的,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建设为核心,综合抓好我市食品安全制度规范、管理服务体系与运行机制的建设,从我市实际出发,用两年时间抓好试点建设,积极探索我市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加快形成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搞好我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二、工作原则

试点工作要坚持如下原则。

──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行业自律、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

──坚持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

──坚持宣传教育与制度规范并重的原则;

──坚持褒奖守信与惩戒失信并举的原则;

──坚持信用建设与行政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

──坚持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

──坚持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原则。

这些工作原则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各成员单位、各试点区、各试点行业、各试点企业要认真领会,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做好经验总结,逐步完善提高。

三、工作内容和目标

(一)加大食品安全信用宣传教育工作:要全方位、多形式的开展宣传活动,把宣传教育工作贯穿到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全过程的始终,利用各种会议、各种新闻媒体和培训、讲座,介绍食品有关法律法规和消费知识,宣传典型经验和“食品放心店(市场)”及优质产品,公布守信企业和优质产品,对不合格产品和违法违规企业,特别是对典型假冒伪劣商品和制假者进行曝光。着力营造一个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育企业的良好信用,增强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二)突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把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粮、肉、蔬菜、水产品、水果、奶制品、豆制品等作为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期间的抓手和推进器,同时作为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环节抓好。

(三)制定信用制度规范。在全市通过信用征集制度、信用评价制度、信用披露制度、分类管理制度等的制定和实施,规范种植、养植、加工、经营行为,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证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1、制定食品安全信用征集制度。包括能如实全面综合地反映试点行业和企业食品安全信用的各类信息、内容、标准和要求等。

2、制定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制度。主要包括各部门行业食品安全信用的评价机构、评价指标、评价原则、评价等级、评价方法及评价效力等。

3、制定食品安全信用披露制度。主要通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的披露机构、披露原则、披露方式以及披露要求等,形成让加工者、经营者、管理者、消费者知晓的信息披露机制。

4、制定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制度。根据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信用评价结果的差别确定不同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食品安全信用差异对企业的奖惩功能。

(四)初步建立信用体系管理服务系统。

1、加强立法建设。要利用我市的立法地位的优势,逐步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安排到法制化建设体系中,做好依法推进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2、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明确食品安全信息征集、评价和披露三个环节中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工作程序。

3、探索和培育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服务系统,明确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内容和服务程序等。

4、应用初步建立起来的信用体系管理服务系统,逐步推行食品生产基地公布制度和外埠基地注册制度,完善安全食品生产基地管理。

5、建立市场准入系统。推行上市食品检验合格证制度,严格市场准入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对检测合格的肉品、禽类产品、蔬菜、水产品、豆制品等食品给予市场准入资格的管理机制。进入市场的食品(生猪、蔬菜等)必须提供检测证明,市场开办单位要严格把好进货质量关,建立食品索证索票、台帐制度,拒绝不符质量安全和来源不明的食品入市。逐步完善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实行召回、退市和销毁处理制度。

6、建立诚信建设机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依法经营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度;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应诚信经营,对食品的质量承担责任;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绿色批发市场”、“绿色零售市场”认证活动,并继续开展“放心食品示范店(市场)”评选活动。定期诚信信息,引导消费,鼓励诚实,惩戒和打击失信行为。

四、实施步骤

从20*年4月起至20*年4月,通过两年时间的试点,探索我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信用活动与运行机制,为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打下良好基础。试点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年4月~6月)

1、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和各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全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

2、制定工作方案。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3、召开全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动员会,全面部署试点工作。

4、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围绕食品安全信用基础知识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具体要求等进行专项具体部署。

第二阶段:(20*年7月~20*年11月)

1、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理清思路。要围绕从“农田到餐桌”的各个环节,摸清食品安全和信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2、选择试点单位。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选择两个试点区,两个试点协会、100多个试点企业进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见附件)。

3、检查试点单位工作方案。各试点行业、企业根据“*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本行业、本企业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于7月15日前提交试点办备案。

4、制定“*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办法”,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以法制形式确定下来,明确职责分工和法律责任。

5、各部门要在对现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逐步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收集、评价和披露制度,并开始启动工作。

6、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试点企业和单位的各项食品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定期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省有关部门汇报我市试点工作情况,并自觉接受指导、督查,以突破和解决试点单位存在的问题。

8、适时召开食品信用体系建设调度会、工作例会、经验交流会和研讨会。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年11月至20*年3月)

1、对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会同各区对试点协会、企业的工作进行验收和评价,重点总结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建立起来的运行机制是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建设上取得的成效,重点体现在长效机制的建设上,及时全面准确地把两年试点成效总结表现出来,为下一步三年推进打下基础。

2、召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总结大会,并对食品安全信用卓著的单位进行表彰。

3、制定出台“20*-20*年三年实施工作方案”,对接国家、省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要求,全面推进我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五、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相关责任

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相关专家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市贸发局,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各试点部门、各试点协会、各试点企业也应成立相应工作班子,切实承担工作任务。

(二)加强法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涉及诸多方面,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我市有关食品安全信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保障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依法进行。

(三)加强舆论宣传,营造信用氛围

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信用宣传活动,形成人人讲信用,人人重信用,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依法经营的活动,倡导文明经商,形成有效的企业自律;食品行业协会要积极普及食品安全基本知识,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经费保障

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市财政要把试点工作经费列入预算,给予适当保障,重点是保障信用信息交换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等手段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络,保障信息资源共享。

积极支持和鼓励食品安全信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用服务机构的发展,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科技水平。

(五)加强企业信用,强化信用基础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进一步提高对信用价值的认识,结合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HaCCp、Gmp和iSo9000等认证体系的建设,建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制及信用风险管理制度,重视培养信用管理人才,加强经营行为自律,把维护自身形象和提升企业价值有机联系起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篇5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运行机制探讨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食品安全是民生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乎社会稳定。我国近几年来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一定的控制,但当前的食品安全基础薄弱,违法违规行为时而发生,制约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有必要先对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分析。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涵盖范围目前还没有明确、统一的认识,一般学者将监管体系界定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政府机构与职能等方面,这方面学者有唐云华等(2009)、何霞(2008);焦志龙等(2010)则认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由原则依据(法律法规)、实施主体(监管机构及分工)、监管制度(准入、惩罚等)、保障体系(风险评估、召回)四部分构成。根据食品安全监管的依据、由谁监管、如何监管、如何保障、监管反馈的逻辑认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由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与标准、监管体制机制、监管运行机制、监管人员技术装备、监管信息管理等因素构成。

一、我国现有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分析

(一)食品安全标准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存在标准繁多不一、数量少、水平低等问题,不同部门的标准存在交叉、矛盾的地方。首先,虽然我国食品安全标准近1900项,新公布食品安全标准185项,农药兽药残留指标2193项。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交叉、甚至矛盾的地方。其次,我国现有的标准数量较少,目前,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有2572项,欧盟标准22289,美国标准8669项,日本标准9052项,我国标准还不到欧洲、日本、美国标准的25%。再次,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比较低,长期以来,我国的食品标准体系是为了解决食品数量供应而建立的,对食品的安全要求较低,与国际标准和其他发达国家标准相比偏低,在乳制品、农药残留、添加剂方面的标准较低。我国现已基本解决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消费者在“吃饱”的情况下,必然向“吃好”进行过渡,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就会不断提高。对一些天然、无公害的绿色、有机农产品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对于一些特定区域的优质农产品要求会越来越多,对于食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整个链条的安全也就会越来越关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食品安全的法律、标准逐步跟上,建立一个从食品供应链源头到终端消费的无缝化食品安全标准。

(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与食品供应链整体性相悖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分别有农业部、卫生部、商务部、药品管理局、质量检验检疫局、环境部等多个部门管理。食品安全监管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监管环节较多,在实践中存在监管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食品流通包含了食品的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销售等行为,而这个环节就有工商、商务和进出境检验部门管理,表面上食品安全各个部门职责分工很明确,但实际上,流通中的食品安全是一个有机整体,日常监管中会出现重复监管或者监管的盲区,一旦有利益时,各个部门都要监管,但一旦出现问题,各个部门又相互推诿,使得政府监管失灵。同样,食品的供应链上游,农产品阶段的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链条,即农产品等种植养殖环境、饲料或种子、饲养工艺等组成的,这个链条由农业部、环境部门负责,但一旦流入食品加工环节,就由工商部门、卫生部门等负责,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出现问题,很难判断是供应链的哪个环节的问题。政府监管的多个机构也无法有效进行,出现了“八个部门关不了一头猪”的现象。为了解决分段监管的不足,我国2010年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2011年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段监管的弊端,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监管体制机制的缺陷。还需要从根本上进行监管组织结构与分工的顶层设计,建立一个对食品安全供应链全程负责的政府监管机构。

(三)未能构建多方监管的安全监管机制

我国食品行业具有小、散、乱的特点。我国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有1000多万户,但产业素质总体较低,80%以上是10人以下的作坊式小企业,还有2亿多农产品种植养殖户。以生猪养殖为例,美国养猪户为7万,我国6700万。我国从事农产品生产的3.4亿人中,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占40%,食品工业和餐饮行业1600万从业人员中,85%以上是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进城务工人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小、散、乱的特点使得现有政府为主体的监管运行机制效果有限。首先,食品行业规模小、比较分散,有限的监管人员、技术进行监管往往力不从心,降低了监管的抽查概率,使得从业人员违法的侥幸心理增加;其次,食品行业小、散、乱的特点使得进入门槛低、流动性高、违法犯罪成本低,这加剧了从业人员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犯罪行为;再次,由于食品行业具有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在信息有限情况下往往会出现经济学的“柠檬现象”,一些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食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四)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无法满足安全需求

生产经营者的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很大困难,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导致缺乏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加大了违法违规的概率。同时,我国各级监管部门尤其是基层单位,存在人员不足、装备滞后、快速检测能力较低等问题。这两者存在使得我国现有监管能力有限,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与此同时,一些检验机构的一起设备利用率不高,信息难以共享,高端检测仪器设备大量依赖进口,难以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风险检测评估和科技支撑方面,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检测中心2011年才成立,工作起步较晚,检测网点数据、检测范围、检测技术机构数量和能力与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同样,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有待加强。再加上食品行业的小、散、乱等特点,食品行业缺乏从种植养殖开始、到生产加工再到销售消费整个环节的信息追溯系统与技术,食品安全的信息追溯系统的缺失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五)食品安全监管的信息反馈机制有待建立

我国的食品信息系统覆盖面窄,浏览我国的食品安全委员会网站,发现信息量少,更新频率低、对于一些消费者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较少,一些信息系统“报喜不报忧”、反应滞后、缺少信息深层次分析。而发达国家或地区在食品安全信息系统覆盖广泛、公开透明,反应及时。欧盟食品管理机构从食品安全问题收集信息,并向委员会和成员国信息。同时,利用必要的科学资源提供科学指导。英国食品标准机构为了让地方当局了解食品方面问题,食品委员会还可以就传染病控制、贸易标准等方面向有关官员和贸易组织提出信息支持。而我国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在下属机构跨部门的信息沟通、共享,建立预警机制,通过食品监管建立企业的诚信档案,进行重点、分级管理方面还缺乏广泛实施。

二、绿色供应链的食品安全监管理论分析

(一)绿色供应链的食品安全监管是由食品安全自身特性决定的

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是一个从食品上游采购(种植养殖)、到生产加工、再到流通与销售,最后到消费者手中的供应过程。食品的安全涉及到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流通销售整个供应链过程,本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应用于食品安全监管符合食品安全自身特点。

(二)食品绿色供应链的构建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

根据前面分析,食品和农产品行业从业者具有“小、散、乱”,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食品安全监管在执行中力不从心、无法做到有效管理。同时,还使得食品行业鱼目混珠,消费者对于食品信息严重缺乏,导致经济学上的“柠檬现象”不断出现,这种现象又加剧了食品行业从业者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从而导致食品安全监管的难度提高。将一些典型食品行业,建立农产品生产或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实行封闭化供应链运作,减少食品行业企业数目、提升企业规模,一方面可以减少食品安全监管的对象数目,另一方可以明确食品供应链的安全责任主体,提高监管效率。

(三)绿色供应链的内涵有助于提升食品行业的质量与品牌

根据绿色供应链理论,要求食品行业从上游的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必须遵循环境友好、资料节约。这就要求在食品上游的农产品生产养殖中保护环境,减少源头污染,生产过程中遵循严格的生产加工,杜绝有害物品的添加,流通中采用冷链物流系统,减少食品污染、腐烂与浪费。绿色供应链下的食品生产要求的是“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和特定地区区域标志的品牌农产品。消费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于自身健康与营养更加关注,对“三品一标”的食品要求更加强烈。绿色供应链的食品生产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高标准要求,其注重的节约资源生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分散经营的成本,从而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绿色化供应链的应用也弥补现有食品安全监管标准少、水平不高的缺陷。

三、绿色供应链视角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

基于绿色供应链理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可以在法规标准、监管体制机制、运行机制、技术保障和信息反馈反面进行构建。

(一)梳理现有标准体系,完善过程性的标准制定

食品安全涉及到农业、卫生、工商、医药等多个部门,根据前面分析,同一标准不同部门的标准有的还不统一。这就要求由我国的食品安全委员会统筹,对现有各个部门的标准进行梳理,参照国际化标准建立整个食品链全称的国家层面标准,国家层面食品安全标准由农业委员会协调,农业部、卫生部、环境保护部、质量监督等部门联合进行制定。在国家层面标准完善基础上,各个民间组织,如奶农协会、农业合作社建立行业层面标准,行业层面标准应该遵循各国家标准,可以适当比国家标准高。而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食品加工企业、家庭农场等可以建立企业层面标准。

绿色供应链运行的食品所用农产品定位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特定地理标志的优质农产品,目标是从田地到餐桌的整个链条的食品安全。这就需要有一个涵盖农产品质量、食品卫生、食品质量的标准体系。食品加工企业需建立从市场准入、环境风险评估、到生产过程监管、流通监管整个过程的监管标准。制定绿色食品供应链的材料标准、操作规范、准入标准、考核办法,设立从供应链进入前评估,到过程监管,再到检验反馈的过程性监管体系。

(二)构建纵向、横向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依据食品安全供应链的不可分割特点,成立由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食品安全监管总负责,各个省、市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地区总负责的纵向配置机构;将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的农业、工商、商务、卫生、医药、质量检验检疫等部分纳入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打破原有的按照环节进行监管的模式。同时,鼓励农产品和食品行业进行规模化运作,成立由农业合作社或者食品协会参与的第三方监管机构,负责该行业的食品安全监管。同于在食品安全监管效果良好的合作社,给予该行业在政府税收、融资方面奖励,而对于一些的合作社给予严厉处罚。通过政府的纵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各类农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的辅助监管,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通过上游、下游的信息和自身信息的建立,建立以食品供应链全程的信息追踪系统,这样就建立了由核心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组成的横向监管体系。

食品安全监管结构图

(三)成立以核心企业为责任主体、行业共同参与的监管运行机制

作为绿色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必须建立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良好运行机制,实现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与消费各环节的信息共享,通过协同计划、生产、补货降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库存、消除不必要浪费,实现集约化生产,从而降低到消费者手中的总成本;核心企业通过与各合作伙伴的利益分享机制,激励上、下游企业规范生产、减少合作中的“败德行为”。核心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必须对自身的食品生产加工以及上游的食品供应、下游客户食品销售的安全建立全程的自我监督机制,通过供应链的准入机制确定合作伙伴的标准,通过食品生产、加工的标准,严格合作伙伴在原料选择、食品添加剂、流通技术等方面的操作规范。食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在设计供应链的目标、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在对自身能力评估基础上,选择企业之外的配套资源和合作者。根据不同的目标建立合作伙伴的评价标准,如是否允许有农药残留、是无公害农产品还是有机农产品,物流运营商是否具备信息跟踪能力等等,从而实现每个环节均为特定的合作伙伴,达到封闭供应链的运作要求。

作为农业合作组织或者各类食品委员会,其作用一方面是制定行业标准、规范,督促行业内成员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加强分散性、规模较小的食品类企业的安全监管;另一方面还需要对行业内的龙头企业进行食品安全的监管,建立对龙头企业的食品安全评估、检测、监督机制;同时,农业合作社或食品委员会作为沟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者纽带,还需要协调农户和龙头企业的利益分配,激励小、散农户的积极性。一是要明确企业与农户利益分配原则。二是完善农户和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模式,可以尝试返利型和合作型的分配模式。三是建立以农户和企业间的风险保障基金制度。同时,为了减少农户分散经营的弊端,提高食品供应链效率与质量,可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由核心企业对其统一、规范化管理,并由农业合作社代表农民与核心企业谈判,保障农民利益得到保障。

(四)构建基于物联网的食品供应链信息追踪系统

绿色供应链的食品安全一方面可以通过核心企业对上下游的供应、销售信息来实现,即通过上游进货账单和下游销售的账单等信息实现全程信息追踪;另一方面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食品供应链的信息追溯系统,通过信息追溯系统,能够方便查找食品各个环节的详细信息。食品安全的信息系统应包含食品生产、加工所用品种、土壤,养殖所用幼苗、饲料,产品所有包装材料与技术、食品流通渠道、食品加工工艺与食品添加在内的全部信息。

为了达到绿色供应链的信息追溯与沟通机制的构建,食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需要选择特定的合作伙伴,选择特定的产品制造商、原料供应商,特定的物流运营者和特定的销售加工企业。合作伙伴企业通过产品条码、RFiD(无线射频)、eDi(电子数据交换)、ito(物联网)等技术将产品、原料和资源信息给供应链下游企业与核心企业,实现全程的可视化运作;同时,流通企业通过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冷链物流实现流通环节的全程跟踪和高效运输。

(五)完善信息反馈与分类管理机制

在对政府监管组织结构改革完善,建立核心企业自我监管和行业机构的第三方监管,构建物联网技术支持的食品信息追踪体系上,还需要建立信息反馈与企业诚信、信用管理机制。信息反馈机制是指在食品全程监管、信息可视化的情况下,由于监管执行不力或者技术问题原因,仍然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时,进行的食品召回、问题根源查询,并反馈给风险评估中心进行监管修正的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一方面是通过对监管的信息反馈,对现有的政府、行业、企业自我监管进行监督,防止政府部门的滥用权力、“寻租”行为发生;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监管风险评估、关键技术进行修正、完善,不断更新监管的技术标准,满足食品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反馈可以通过群众举报、重大食品信息通报、企业食品安全信息等方式进行。在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反馈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辅助监管和消费者的反馈等,建立食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分散食品企业的诚信档案信息,根据企业的诚信状况,进行分类监管。

结语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是一个由食品安全标准、监管主体、监管运行机制、技术人员装备和信息反馈构成的有机整体,而食品安全是一个从源头到最终消费的不可分割的链条,根据绿色供应链理论进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设计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满足消费者食品安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耀忠.食品安全监管的横向和纵向配置——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5(12):64-70

[2]李淑文,任大鹏.“三位一体”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保障体系建设[J].中国流通经济,2011(6):64-68

[3]陈蓉.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完善[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5):101-106

[4]张晓涛,孙长学.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问题与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8(1):45-48

[5]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R].2012(6)

[6]王兆华,雷家苏.主要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7):19-24

[7]李怀,赵万里.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特征及其借鉴经验[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11):29-36

[8]焦志龙,陈志卷,国内外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系比较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4):59-65

[9]林伟民,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创新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13-116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篇6

关键词:食品;企业;社会信用体系;政府;行业组织

中图分类号:F407.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8-0083-05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食品行业诚信危机不断,从毒大米事件,到三株口服液事件、“苏丹红”、“雀巢奶粉”,以及近年来“阜阳大头奶粉”、“三鹿奶粉”、“味全奶粉”和晨园乳业违法添加皮革蛋白粉等一系列事件,公众对食品缺乏安全感,食品类企业诚信引发的社会危机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食品企业的失信行为不仅发生在市场营销层面上,更发生在企业生产活动的实施过程、企业生产要素的组合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等多个更为深入的层面。突出表现在食品加工领域假冒伪劣盛行、滥用或超量使用添加剂、包装及标签虚假失实、流通环节经营秩序欠规范等,出现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食品行业诚信危机侵害了包括企业在内的各方权益,破坏了经济和社会环境,成为一大公害,也影响中国食品的国际形象。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缺失,而且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企业作为“法人”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和失衡。诚信和信用的缺失不仅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软肋,也使企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十届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有关食品安全卫生立法和加强监管等方面的议案和建议累计达3100多人次,加强食品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已刻不容缓。

一、食品行业诚信危机的原因分析

(一)信用制度建设方面的立法滞后,对失信行为的约束惩治机制不健全

政府和法律部门对失信行为的监管方面存在漏洞,惩治不够严厉。在执法中对违反诚信制度的企业存在以罚代法、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企业违法成本低,这些纵容行为势必造成更严重的企业失信行为。

(二)政府缺乏健全的诚信管理制度体系,对“出轨”行为约束乏力

目前,政府在法治和制度层面,尚未建立一套相对健全的诚信管理制度体系,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只能依靠企业自律意识规范经营行为。由于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缺乏有效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在外部约束乏力的情况下,出于内在的逐利动机,自律意识淡漠的企业很容易“出轨”,往往会利用机会主义行为来实现其经济目的。诚信管理制度缺失,使得生产经营伪劣产品和服务的问题最为突出。食品安全事件呈现多发势头,行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诚信根基受到了腐蚀,形成了诱发企业经营危机的亚环境。

(三)食品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用自律机制,履行社会信用不到位

许多企业没有意识到诚信观念和信用制度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建设上明显不足,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设置专门的企业社会信用管理机构,也就是还没有把企业社会信用作为企业专门的一项工作对待。相当一部分企业对社会信用的理解和履行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公众的需求,也就无法实现履行社会信用的真正目的。

二、食品行业社会信用体系的内涵

按照信用的定义和所涵盖的内容,可以把信用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于金融活动的信用体系;二是基于经

济活动的信用体系;三是基于社会活动的信用体系。食品行业的社会信用体系主要表现在后两个方面。

(一)基于经济活动的信用体系

这是指各经济活动主体根据诚信原则达成某项协议并履行协议的意愿和能力,包括:第一,信用的基础是诚实;第二,经济主体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第三,这种信用往往通过合同、非合同化书面契约、口头承诺、商业惯例等形式加以表达;第四,强调协议各方对协议履行的意愿和能力。

诚信理念与信用制度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体现在企业的市场开发、品牌塑造、客户资源运用、融资、理财等多个领域。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信誉和品牌的竞争,“同仁堂”、“茅台”和“青岛啤酒”等老字号和老名牌都是上百年积淀的硕果,企业信誉比有形资产更加可贵。就企业内部而言,企业内部诚信理念和信用制度的建立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就企业外部而言,社会和行业诚信观念及信用制度的建立有助于企业开拓业务,扩大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二)基于社会活动的信用体系

此指经过历史精练而达成的社会各主体共同遵循的一种成文(法律)或不成文(道德)的契约。是包涵伦理道德、文化特征、宗教思想、历史沿革的综合体系。是社会各主体在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共同行为规则或共同的意识。包括两个层面:

1.企业社会信用的法律责任底线体系。这是指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应承担其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法律义务,如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市场秩序、诚实信用、缴纳税费、维护股东利益、保障员工的安全与福利、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负责的基本法律义务等。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能够生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2.企业社会信用的道德伦理高位体系。这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的情况和现状,应对国家、社会和公民承担比底线法律责任更高的伦理信用与公益信用。企业的道德伦理责任强调企业不仅需要经济目标,而且也需要道德目标,即企业的任何行为都必须具有道德价值,把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与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结合起来。企业社会信用产生的基础是道德伦理,早在1924年,谢尔顿就把公司社会信用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信用联系起来,并认为公司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信用,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公司经营战略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社区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远远高于公司的盈利。

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企业社会信用的核心价值观应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第二,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信息共享。

三、重建食品行业社会信用体系,推动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一)建立健全法规规章体系,强制食品企业履行社会信用

将社会信用管理纳入法律法规管理的框架内,通过建立健全法规规章体系来督导甚或强制企业履行社会信用。虽然基于道德规范或理想信念而缘起的企业社会信用可以不带有强制性,但基于法律规范而缘起的社会信用则必须带有强制性,企业必须履行。近年来中国企业信用相关立法逐步推进,法治环境不断完善,相继出台了《食品安全法》、《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商会协会行业信用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等,并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企业诚信建设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政策法律环境。

1.执行《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将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检验、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做了全面妥善的规定,这是继1995年的《食品卫生法》之后,又一个食品卫生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及有效性,提高中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首先,建立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相关认证。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食源性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就是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的科学评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制度,规范食品检验行为,加快中国食品认证的国际互认进程。并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保证食品检验数据和结论的客观、公正。对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予以公布。同时,设立消费者免费委托检验制度。消费者对食品质量有异议的,可以向政府设立的免费检测的专门机构申请检验鉴定,从而进一步遏制伪劣食品的蔓延。

其次,坚持预防为主,建立食品安全事故预防和处置机制。遵循食品安全监管规律,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藏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运输工具等各有关事项,有针对性地确定有关制度,并建立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等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建立“主动”与“强制”相结合的召回制度。要求企业发现缺陷食品后主动召回。在企业不能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时,应由政府监管部门出面“责令召回”。

再次,强化生产经营者作为保证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知识培训,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对所生产经营食品的检验检测工作。通过确立生产经营食品的基本准则、食品标签制度、索票索证制度和食品召回等制度,引导生产经营者在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重质量、重服务、重信誉、重自律,以形成确保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

最后,规范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权力和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国务院各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对食品安全分段实施监管的监督管理体制。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协调、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的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量监督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餐饮服务活动的监管。决策与执行适度分开、相互协调,同时进一步明确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建立畅通、便利的消费者权益救济赔偿渠道。

2.通过司法手段加大惩处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虽然中国《刑法》规定了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标准的食品,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足以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性食源性疾患的,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额10倍以上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但在实际执法中,由于最高人民法院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司法解释,对刑法条文在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要造成严重后果,如造成人员伤亡,集体严重中毒或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才予以惩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刑罚威慑作用的发挥,不利于从法律上引导、规范食品行业社会信用体系的确立。司法部门要尽快出台与刑法相配套的惩治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细则和规范,明确各司法机关在侦查、和审判各个阶段的职责分工,落实相应责任,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促成食品行业社会信用体系的确立和完善。

(二)地方政府推进企业履行社会信用

地方政府把推动企业履行社会信用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企业外部约束机制,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1.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不同地区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企业社会信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解决当地的一些实际问题,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业、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等。切实指导地区企业社会信用发展的方向,为企业履行社会信用创造条件并提供帮助。

2.严格执法,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集中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厉打击“黑窝点”,坚决取缔无证生产经营企业。制止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整顿和规范食品广告,全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切实加强中小学食品安全监管,消除隐患,严防食品中毒事件发生。政府应通过建立问责机制来促使企业诚信经营。要加大企业不履行社会信用的经济社会成本和民事刑事成本,防止出现履行社会信用的企业反而输给不履行社会信用企业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有效打击从事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逃废债务、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商业欺诈等恶行的企业。由此,规制企业逐步进入严格履行强制性社会信用的轨道。

3.实行食用产品信用强制保险制度。强制保险是以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托而建立的一种保险关系,目的在于利用保险聚集公众力量,将个人难以承担的赔偿数额分散开,以减轻被保险人的损害程度。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关系国民健康,但食品安全质量的改进也与安全成本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这个成本如果让生产企业承担,在目前的打假还难以奏效的情况下,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再者,过高的标准之下,企业会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产品信用强制保险制度,是指国家为使缺陷食品、药品的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促进食品、药品生产安全,强制经营者向保险公司投保产品信用保险,在发生产品信用(致害事故)时,由保险公司对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信用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信用保险的制度。

4.地方政府积极引导,逐步形成综合性促进企业社会信用发展的长效机制。该机制要体现多样性特点:鼓励与惩罚并重,自愿与强制相结合,法律、经济、行政、社会多重机制,多利益相关方参与。政府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将逐渐向常态化、制度化演变,最终形成促进企业社会信用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开展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

企业诚信建设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组织起草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已于2009年5月,并组织开展企业试点工作。不少企业家也开始认识到诚信经商的责任和意义,企业诚信建设问题已全面展开。

1.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强化企业诚信观念和诚信意识,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把诚信作为核心价值观纳入其发展战略,将诚信建设纳入企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中;制定诚信建设目标,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同时将信用评级、信用评估、道德准则制定、社会责任报告等纳入企业诚信管理目标。

2.完善公司组织机构,完善对企业家的激励机制。设立社会信用部、行政部、可持续发展部、战略规划部、环境管理部和公共关系部等兼职的或专门诚信管理部门,规范企业风险防范制度。加大对守法、讲诚信企业家的奖励力度,完善对企业家的激励机制,使企业家通过讲诚信得到好处。

3.行业协会、商会也应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引导,强化行业自律约束。采取制定行业内会员企业的社会信用公约、倡议书等形式,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提高对企业履行社会信用重要意义的认识,在2008年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安排中开展的中国诚信企业评价活动中,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表彰了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等22家“2008年度中国最佳诚信企业”,为引导中国企业加强诚信建设创新实践,提高诚信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起到了推动作用。

4.引导和鼓励企业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承担对社会公益、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公平正义是社会信用建设的基本内容,慈善事业是企业自觉履行社会信用最基本的实现手段。在开展生产经营和实施建设项目时,充分评估能源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开展包括自然环境保护、相关利益方权益维护、促进社区发展和公益事业等社会责任活动;建立各种形式的慈善冠名基金,扶贫济困。例如在汶川抗震救灾中,许多企业纷纷向灾区捐款捐物,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由企业内部推及到社会,在帮助灾区人民的同时,为企业获得信誉。加多宝公司向灾区捐款1亿元人民币,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形象,也使旗下的凉茶――“王老吉”销量大增;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纳下岗失业、农村失地以及残障等人员就业,回馈社会,从而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提升企业无形资产,得到媒体的正面评价和政府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瑾.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动力机制构建[J].企业管理,2008,(19).

[2]张道航.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及其规制[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3).

[3]葛少锋.关于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的几点思考[J].社科纵横,2007,(10).

[4]唐一之,李伦.Sa8000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解读[J].伦理学研究,2008,(1).

[5]田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推进机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6]李碧珍.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现状、根源、对策――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的解读[J].企业经济,2006,(6).

[7]崔江水.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核心竞争力,稳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J].wto经济导刊,2006,(10).

[8]李荣融.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R].北京: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

onReconstructingtheSocialCreditSystemofFoodindustry

ZhaoYan

(Schoolofmedicine,nanjingmedicalUniversity,nanjing210029,China)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篇7

食品安全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建立和完善追溯管理制度,实行有效便捷追溯系统,是新形势下推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的一项系统工程。

从国际上看,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明确指出:“可追溯性”是食品风险管理的关键。可追溯系统作为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的管理手段已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欧盟于1997年开始建立食品信息可追溯系统,美国在2003年了《食品安全跟踪条例》,巴西也从2004年开始对肉牛从出生—成长—屠宰—餐桌实行强制性的全程追溯监控。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对禁止不具备可追溯功能条件的食品进入市场已形成法律约束。

在我国,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正逐步成为法规要求。2006年出台的《奥运食品安全行动纲要》规定,奥运食品将全部加贴电子标签,实现全程追溯;2007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2012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着力抓好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和互联互通信息平台等9项重点建设任务;同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也要求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建设,建立统一的追溯手段和技术平台,提高追溯体系的便捷性和有效性。由此可见,加快建立便捷有效的食品追溯系统,实施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是打破一些发达国家借食品安全追溯对我国设置贸易壁垒的重要措施,对增强食品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食品工业企业可追溯系统建设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国乳制品行业发生的三聚氰胺食品安全事件,使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要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食品工业企业必须要建立和具备一套透明、高效、便捷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统,向消费者传递真实的产品信息,传达产品质量安全承诺。目前,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与基粉生产企业均已建立电子追溯系统,乳制品生产企业追溯系统建设处在食品行业前列。从北京天航质诚科技有限公司配合甘肃省乳制品企业实施电子追溯系统的情况看,2011年乳制品企业均实现了对原料的来源、检验、生产、销售的全程追溯。便捷追溯系统非常适合中小生产企业应用,因为它既能及时把控企业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也能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控制召回范围,降低企业损失,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和监管人员的监管效率,也为肉类、蔬菜、酒类产品等实行全程可追溯做出了先行示范。

企业实施追溯系统不仅能加快“两化融合”的步伐,提升管理信息化能力,而且能获取追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链接支持,促进企业形成追溯标准并逐步发展为行业追溯标准,使追溯系统变得更加便捷、有效。据了解,目前我国的食品追溯系统大多处于局部追溯,且多基于两端,对中间环节还难以做到有效追溯,实现全程追溯面临挑战。食品工业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加快实施追溯系统对企业形成倒逼机制。企业实施追溯系统不仅能加快“两化融合”的步伐,提升管理信息化能力,而且能获取追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链接支持,促进企业形成追溯标准并逐步发展为行业追溯标准,使追溯系统变得更加便捷、有效。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篇8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

0引言

供应链是指由跨组织边界的彼此关联物流和信息流构成的行为系统。食品供应链是由农业、食品加工业和物流配送业等相关企业构成的食品生产与供应的网络系统。一般而言,食品供应链由不同的环节和组织载体构成:产前种子、饲料、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供应环节(农户供应商)、产中种养业生产环节(农户)、食品加工企业、食品通过配送企业进行包装、储藏配送到各零售商或者餐馆,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

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的概念产生于欧洲,它将供应链视为一个整体,对供应链实施综合性计划、合作和商品流程的控制。其核心内容是质量认证与跟踪管理。有别于一般的供应链管理,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必须以保障安全为首要目标,要保障全社会的食品安全,需要在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加强安全管理,也就是说,食品的安全成为了食品供应链中每一个参与方共同确保的公共责任。供应链综合管理的思想为解决食品供应链中的安全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路。

1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中的安全问题

1.1食品供应链长且复杂

从种植、养殖一直到形成消费,食品以其供应链长为首要特征,覆盖种植、养殖、屠宰、生产和流通以及餐饮管理等环节,并由此带来其复杂性。

从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上看,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

从食品供应链源头来看,农产品在种植、养殖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到农药、化肥、工业“三废”的污染,而人体食用了这些被污染的农产品后不仅将产生直接的健康危害,而且还可造成食源性疾病的增加。据商务部统计,48.4%的种植地和养殖场周边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源,35%农民在生产中使用农药和兽药时没有经过农业技术人员指导,64%蔬菜上市前没有进行产地检验。

从加工环节来看,食品生产企业规模过小、管理混乱的问题在我国还是比较严重,这形成了影响食品加工环节安全的最主要因素。据统计,2005年,我国食品工业产值突破了2万亿元,然而,国家质监局在对全国6万多家米、面、油、酱油、醋等生产企业的调查中显示,80%为10人以下的小作坊,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小、门槛低、标准化程度低,已成为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此外,超量使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也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诱因。

从流通、消费环节来看,目前多数农产品仍以未加工或初加工的形式在农贸市场、街头巷尾直接销售,这种流通方式如果缺少了必要的检验程序和监督手段,食品安全事件将难以避免;而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趋小与人口流动性的增大,人们对食品消费日益呈现出多样化、方便化的趋势。非时令食品消费、在外就餐消费等活动大大增多,食品消费不断上升,也使得群体性的食品安全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1.2供应链基础薄弱

物流基础硬件设施薄弱。在存储上,我国一直只重视肉类冷库建设而忽视蔬菜、水果的冷库建设;重视城市经营性冷库建设而忽视加工性冷库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建设而忽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在运输上,目前国内冷藏运输率只有40%左右,而且主要是在干线运输,在支线配送上很少采用。服务不完善。一方面是服务标准不完善,譬如易腐保鲜食品的装船、装车大多是在露天而不是按照国际食品标准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其次是服务内容的不完善,虽然食品是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服务内容,但多数还停留在简单的仓储、运输、搬运等方面,很少有能提供综合性一体化的现代物流服务。

1.3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有待完善

首先,食品供应链上相关的安全标准体系如农产品标准体系、食品检验检测体系、食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等不健全。2004年底,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九部委出台了食品国家标准的修订计划,使我国食品行业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达到55%,此计划显示,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距离还很大;此外,我国仅个别省市实施了农产品的追溯性标准。食品安全的监管网络建设明显滞后。目前我国食品信息网络不健全,食品企业分散,沟通渠道不畅,许多信息难以收集、传递和及时处理,上下游信息共享不够,食品追溯管理缺乏现实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持,造成我国食品产业链连接不紧、难于管理和监督,这是引起食品供应链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由于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不力,使得中国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么会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的现象,要么会出现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第三,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笼统,难以操作,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许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第四,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也可能会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加上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2推行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的对策

2.1建立和完善供应链上相关标准

大力提高食品工业水平。优化产品结构,鼓励名优产品生产,扶持规模化、集约化的食品企业集团,强化“原料――加工――流通――销售”的全程质量管理。建议在全行业推广iSo、HaCCp认证,实行质量体系化的管理,并以此作为市场安全准入的“一票否决制”,取缔不具备食品安全生产条件的加工企业。力求做到无论企业处在供应链的哪个环节或具体生产经营何种产品,都有相应的质量标准被要求执行;没有标准,就无法进行统一的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标准不同,就无法实现跨国界食品供应链管理,因此,标准是基础。目前,我国应尽快全面推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整个食品链中组织的要求》的标准,这是一套贯穿整个食品供应链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其目的在于为保障食品供应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供安全性。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含了相互沟通、体系管(下转第318页)(上接第301页)理、过程控制和前提方案等关键要素。从体系要素和体系包含的内容来看,若食品供应链上企业都能够参照标准建立体系,并严格执行,就能实现有效的食品安全供应链管理。

2.2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和认证认可制度

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和惩治力度。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应由政府统一组织,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强化食品安全标识和包装管理,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并组织好高效低毒的食品添加剂的研制生产,坚决堵塞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漏洞。通过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规范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建立和完善食品的产地环境监测网络,保证产地环境符合安全生产要求;通过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杜绝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现象,防止不安全的农产品、食品流入市场和用于食品原料,保障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强化中介组织和横向联合组织的行业管理的作用,中介组织作为独立的法人行为主体和机构,以公正、公平、诚信的服务为宗旨,向社会提供有资信的质量管理服务,主要进行质量标准认证体系的注册管理,推广、宣传质量标准认证体系,实施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等。

2.3提高我国食品供应链上企业的成熟度

小作坊式的食品生产经营方式,不适合食品行业的发展,也无法实现有效的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必须提高食品企业的集约化、国际化、信息化水平,培育和壮大食品供应链的龙头企业,由这些龙头企业来协调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带动整个食品产业链朝着健康、安全方向发展。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将促进食品产业融合与“一体化经营”,造就大型企业集团,实现增值环节内部化并有利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食品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要求食品企业必须提高国际化水平,融入国际食品供应链管理体系之中;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则是关键中的关键,是能够实现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2.4积极推行实施标识管理和可追溯制度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篇9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以培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遵纪守法为核心,通过相应的制度规范、运行系统、运行机制的建设和信用活动的开展,实现褒奖守信、惩戒失信,从而全面提高我市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镇、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广泛的宣传教育、系统的制度创新、扎实的实践探索和不懈的努力,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一、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养食品安全信用意识,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食品市场秩序,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建设,抓好食品安全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的建设,建立健全我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试点工作的目的

通过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培育企业的良好信用,增强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充分发挥信用制度的奖惩作用,逐步建立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长效机制,为全面推进我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积累经验。

三、试点工作的原则

(一)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工作原则,加强组织领导,注重行业指导,加大舆论宣传,突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稳步推进,不断提高我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水平。

(二)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总体规划,统一安排;试点单位要结合实际,组织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各部门要加强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共同做好试点的配套和衔接工作。

四、试点工作的具体步骤

试点工作从20*年11月开始,计划于20*年10月完满完成。总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年11月—12月)。主要工作:

(一)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试点工作责任制。根据我市实际,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工作。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负责的原则,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具体职责分工见下文),共同抓好我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建设。

(二)选择试点行业和试点企业。经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讨论决定,确定酒类、腐竹生产加工业、流通业、餐饮业4个行业为首批试点行业。自愿加入信用体系试点的食品企业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请,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申报单位的资质进行初审,选择符合条件(食品安全管理基础较好,水平较高,积极、主动并有能力进行试点工作)的企业作为备选企业推荐给市食品安全委员复审。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对备选企业从经营实力、食品安全管理基础、企业对食品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以及通过何种质量认证体系等方面进行复审,最终确定试点企业。首批试点企业不少于5家。

(三)制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企业考核命名办法和考核标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我市各监管环节和归口管理的职能部门,按照部门工作职责,根据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要求,制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企业考核命名办法和考核标准,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讨论同意后下发实施。

(四)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成员单位要紧紧围绕“从农田到餐桌”的各个环节,开展调查研究,摸清监管职能范围内的食品安全状况,对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五)召开全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动员会,部署具体工作。

(六)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试点企业以及各成员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切实提高试点单位的信用知识水平和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信用基础知识,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社会信用基础知识,食品安全事故案例,信用典型案件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建设具体要求等。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突出主题、注重实效,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年1月—8月)。主要工作:

(一)对第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摸清具体情况,理清工作思路,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

(二)对试点单位采用分步实施、逐步推开的方法,确定第一批试点企业。

(三)制定信用制度规范,切实提高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保障水平,保证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有关部门要协助试点行业和试点企业建立和完善以下六项制度:

1.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体制;

2.食品安全信用标准制度;

3.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制度;

4.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制度;

5.食品安全信用披露制度;

6.食品安全信用奖惩制度;

(四)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对试点行业和试点企业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行指导、督查,及时了解并解决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及时通报、介绍各试点行业和试点企业的工作开展情况,组织交流,在同行业或其他企业中推广先进经验。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年9月至10月)。主要工作:

(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主要总结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成绩和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应深入研究解决的课题,总结上报市政府和江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

(二)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实施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和意见,以指导今后我市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三)召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总结会议,对食品安全信用建设成绩优秀的企业和试点工作先进单位进行通报表彰。

五、职责分工

(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挥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抓手”作用,抓好综合监管,组织协调和开展对重大案件的查处。组织研究制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各项制度,综合全市食品放心工程建设、食品专项整治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工作的信息和上报工作。

(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我市重点食品生产企业的状况,推荐一批有一定影响力、上规模、基础较好的食品生产企业作为试点,引导督促试点企业加强食品生产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重点从试点企业入手,推荐一批较大规模的商场、超市等食品经营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引导督促食品市场经营主体守法经营。抓好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严把市场准入关,依法查处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食品入市经营的违法行为。

(四)市卫生局:抓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随时掌握食品卫生状况。抓好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推荐一批规模较大的宾馆、餐厅等餐饮单位作为试点企业。

(五)市农业局:抓好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普查、监测,健全和完善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推进农产品规模化、集团化生产进程,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加强动物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管理,加强禽畜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抓好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篇10

[关键词]食品行业;绿色供应链;绿色食品

[中图分类号]F407.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4-0056-03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逐渐丰富,而食品污染也随之加剧。同时,食品的不安全因素也更加复杂。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因而,食品行业的发展亟需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的实施,以实现安全的食品流通及食品消费。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是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

食品业是从农户的原料生产开始,经商企加工、制造及流通,到商贩的分销,再到消费者,最终还包括食品废弃物的处理,从而形成其经营体系。根据其加工程度不同,有各自不同经营环节。但每一环节出现质量安全问题都要影响到最终食品质量。因而,食品绿色供应管理强调经营体系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以及单位企业内部的系统化的管理。同时,我国是食品消费大国,食品业的集约化经营也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资源瓶颈等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

绿色供应链管理也是国际上近年来提出并研究的课题。主要内容是在供应链当中强调“绿色”和“环境意识”,以求得整个供应链的清洁安全,资源消耗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具体说就是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以及企业内部的沟通,从产品的设计、清洁安全材料的选择、产品制造、产品的销售以及回收的全过程中考虑环境整体效益的最优化,同时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从而实现企业和所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因而,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是实现食品安全以及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选择。

二、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

(一)食品相关行业的成本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素

1.食品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成本分析

食品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将带来短期的成本上升。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仅限于食品绿色安全,整个管理过程中还要求节能、节水即对资源的集约使用。食品绿色供应管理还要求使用环保和可再生的材料,减少环境的污染,加强对废弃物的科学处理和循环利用。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会增加食品初期的生产加工制造成本、销售成本及相关的管理成本。此外,通过实施食品行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产生环境的保护、稀缺资源的节约等正外部性,但由于外部性难通过市场价格表现,也会增加相关食品企业的成本。再者,由于信息不对称性,实施绿色供应管理的企业在初期有可能难以将经营优势和产品优势的信息有效传递到市场,在食品市场还未形成良好经营环境和完成体系建设时期,消费者的逆向选择亦会增加企业成本。因而,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形成之初,如果不能由其市场竞争力及外部支持等方面的收益所弥补,将会成为制约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因素。

但从长期来看,食品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将会降低体系的整体成本。如减少食品不安全事件产生的对生命财产及健康的损害。同时,减少相关企业因此而招致的破产损失。其次,良好的市场形象使相关食品生产、加工、制造企业降低由于贸易壁垒限制而增加的国际化发展的路径成本。此外,资源节约及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是降低整个社会长期成本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

2.食品行业利益相关者实施绿色供应管理的利益因素

从食品行业来看,食品行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农牧业原料生产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销售者、食品流通环节的物流经营者、政府、食品消费者。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整个社会群体。共同的利益是食品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因而,目前的粗放式经营,相对混乱的市场秩序,食品污染日益复杂的现状是相关利益者忽视整体利益而追求局部利益的表现,这种现状必然是难以持续的,尤其随着消费者水平和健康安全意识的提高,需求偏好会更加倾向于绿色安全的食品选择。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从长期看将会增加管理体系内食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相关企业的收益。

(二)消费者参与因素

目前,消费者参与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食品价格。一般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建立初期,成本上升而导致食品价格偏高。目前我国人均消费水平总体相对较低的条件下,价格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整体的参与程度。而随着消费总体水平的提高,参与程度会逐渐上升。其次,消费者认知程度因素。消费者对安全,健康食品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的认同是影响消费者参与的又一因素。相关科学的普及和宣传教育会增加消费者的认知,从而会提高消费者的参与程度。第三,消费者使用食品的偏好因素。食品的健康、安全是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而食品污染的加剧会使消费者使用食品的偏好向注重食品的绿色健康安全方向发展。第四,食品质量承诺可信度因素。由于监督管理的缺位,产品信息不对称性等因素,导致承诺质量的产品出现劣质,承诺质量标准不能被严格执行。结果会扰乱市场秩序,影响消费者参与程度。

(三)政策环境及制度因素

国家食品管理体系由5个单元构成:1.食品法规;2.食品管理;3.食品监管;4.实验室检测;5.信息、教育、交流和培训。在食品生产企业中,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出口企业的出口食品卫生注册制度等官方要求,有些企业同时建立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卫生质量体系、HaCCp体系等。但是企业同时运行两套或三套体系文件,各个管理体系相互独立,互不衔接,程序文件不能相互引用,造成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成本增加。目前,我国实行以市场准入为核心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管理涉及农、工、商三大产业,他们的标准和原则存在着广泛的不一致性。这种广泛的不一致性,造成食品安全质量监控的低效。

(四)利益相关者的能力因素

食品在整个供应链中利益相关者提供绿色供应的能力也是制约绿色供应链实施的因素。其中,农户难以控制环境污染对原料的污染,农户对于农药兽药的使用控制,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等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对于一些小食品生产企业,尤其是在市场准入以外的加工制品的人员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也是知识匮乏;在食品运输过程中,如何保证食品质量最佳以及食品安全的冷链技术也是许多食品企业不能完整提供的;在食品销售环节,很多销售人员不具备如何使用安全的食品包装知识。同时,要使整个体系实现充分合作,成本降低,需要高效管理能力与合作能力,但目前这方面也存在各种局限。

:食品行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三、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是一种基于自然的活动原则。生态性原则的核心是保护。食品绿色供应链的设计要以生态学为指导,设计中紧紧围绕环境保护和生态性,使食品业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使饮食活动成为人们加深对自然系统和文化系统更好理解的促进因素,树立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

(二)3R原则

要坚持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内容的3R运行原则。在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中要做到能源消耗最小化和废弃物生产最小化。食品建筑物、加工设备、照明设备、食品清洗和食品冷藏等的设计都要高效利用能源,并充分利用可能被浪费的能源,以达到能源最小化。废弃物最小化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各种对废物处理的办法来减少废物量和其带来的危害。对于绿色食品供应链管理,在食物和原料购买、食品包装、食物储藏、食品废弃物处理等方面,都要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使废弃物达到最小化。

(三)全程控制原则

企业大多只注重于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而对食品消费后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则缺乏相应的管理。因此,实施以产品为龙头,面向全过程的管理是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原则之一。

(四)共赢原则

在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冲突时,必须追求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方案。这就是企业经济与环境的共赢,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一)做好绿色食品生产的基础工作

首先,以生产基地为立足点,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产品结构的多样化。促进绿色食品的产业发展。如辽宁省盘锦、营口等沿海地区利用稻蟹套养技术,大力发展米业和水产业,建设绿色大米生产及加工基地。在阜新、朝阳的半牧区及环境未被污染的大城市郊区建设肉禽蛋奶等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其次,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促进绿色食品的快速发展。第三,加大绿色科技投入力度,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科技攻关,努力开发和创新绿色技术。要有选择地引进国内外、省内外的先进绿色技术,提高技术引进中“软件”的比重。第四,要按照质量安全和绿色生态的理念,推进食品生产源头的洁净化、生产与经营的标准化、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化、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保证绿色食品质量水平。

(二)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

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设计应从原料生产开始,贯穿整个供、产、销的各个环节。因而,对于企业来说首先是生产中使用清洁的能源及各种节能技术的创新和运用等。其次原料使用和加工不仅要注重原材料的绿色无公害,对于大型食品企业可以通过建设集中加工、采购、贮存和配送。对原料进行统一加工来减少浪费,同时也减少运输成本及能源的浪费。在物流配送环节要避免产生包装物污染及运输过程来自外界的污染。第三,在企业环境方面,涉及到环境装修、装饰材料、灯光色彩等,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是经营理念问题。企业内环境上,要减少乃至消除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生产车间环境污染。最后在食品生产废弃物的处理方面构建食品垃圾的“源头减量—集中回收—资源化再利用”的闭路循环体系。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下食品企业合作关系管理

供应链是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供应商、生产商、贸易商、直到最终用户耦合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食品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良好的合作关系具有信息共享、相似性和社会联系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能够提高合作企业的核心能力,使合作企业的绩效不断提高,从而进一步稳定合作伙伴间的关系。由于合作企业在各自追求目标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和冲突,合作主体之间收益分配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与稳定。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协调机制来解决这类非对抗性冲突。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绿色供应链管理成功的关键。但供应链上各个企业在规模、资产投入和创造能力等各方面各有不同,进行利益分配时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评估,但这种评估是相对复杂的,要根据实践进行科学具体的设计。

(四)政府在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提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推广和受益有很大的市场外部性。因而,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应承担相应的推介和引导责任并强化政策制度的监督管理与规范。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实行的是多部门管理,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分工原则,实行分段监管。具体就是由农业系统、质检系统、技监局、工商系统、卫生系统、环保系统、药检局系统负责。这就要求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相互衔接。首先,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提高环境监管效能。其次,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健全各类信息传递渠道,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市场秩序混乱及消费者逆向选择行为的发生。第三,绿色供应链管理在一定时期内会提高企业经营成本与管理费用,因此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倾斜。可通过适当降低“绿色餐饮”企业的税费标准,减免部分收费项目来减轻企业负担;通过表彰并适当奖励那些执行和实施情况较好的企业来调动企业积极性。此外降低信贷门槛或建立相关发展基金,从资金环节给予支持将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庆华.影响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制约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