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4:04

冷链物流现状篇1

【关键词】冷链物流冷链物流设施冷链物流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增长,对于食品的消费观念也逐渐由传统的单一形式逐渐转变为多元化、快捷化的形式。据政府颁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计划》要求,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正式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次规划明确指出,冷链物流工程是优化农业产业化开发要素配置的重要动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如何实现政府的规划目标,提升企业在冷链物流产业上所发挥的优势,提升社会竞争力,成为现代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工作。

一、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一)冷链物流需求的急剧增长

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食品行业也在逐步的发展中,食品冷链物流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市场,其中发展较快的需求市场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肉制品市场的需求,过内肉制品的加工业市场正在发展时期,需求市场充足,产量与消费量逐渐增长,为冷链物流的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速冻食品的市场需求,速冻技术的发展使得速冻行业得到了发展,现代社会的市场对速冻食品的需求量极高,也是推进冷链物流发展的一方面因素。乳制品市场的需求,乳制品对于物流的温度控制要求极高,而冷链物流完全可以满足。以上3个方面都是促进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冷链物流发展逐渐规范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企业的发展,多数食品产业与药品产业等逐渐成立自有的冷链物流机制,或者是外包企业的冷链物流,逐渐加强了冷链物流运作过程的监控,同时相关冷链物流技术的标注被推出,通过技术手段与法律法规的推动再加以社会舆论的监督,是冷链物流行业的运作管理逐渐的向规范化发展。冷链物流管理的规范化,能够极大的促进冷链物流事业的发展。

(三)冷链物流企业与技术的发展

国内冷链物流行业逐步的发展,推动了冷链企业的发展。虽然冷链物流企业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但是国内相对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仍不多见。冷藏车载全球定位系统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冷链物流企业的效率,冷藏车载全球定位系统是冷链信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面。冷藏车载全球定位系统的技能是使用多采点智能温度仪与冷藏车载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其作用是能够确切的记录与回传冷藏车厢内的多点温度,是冷藏运输的温度监控能够借助GpS系统在移动通讯与互联网中实现。

二、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一)冷链物流设施不健全

现阶段发展的国内冷链设施设备相对陈旧,冷藏所用库房多建于20世纪50年代左右,多数设备已经超过了使用期限,而且设备的功能也不载能够适合现代商品对冷藏物流的需求。与此同时,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严重不足,尤其是冷藏保温车、冷藏集装箱的储备量低,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现代市场对冷冻食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大幅度的增长速度,与冷链物流设备的发展速度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这样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国内冷链物流发展的速度。

(二)冷链物流市场素质不足

国内需要使用冷链物流配送的产品,除了进出口贸易外,多数都是经由生产商与经销商进行完成。冷链物流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相对落后,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市场占比的包分之五,缺少全国性、具有影响力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领导者,冷链物流行业的成本与损耗都较高,是多数生产商望而却步,严重阻碍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冷链发展中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更新冷链物流设施

对现代国内冷链物流市场的研究,冷链物流设备的更新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现有设备。针对现代国内需求市场的需求特点,需要更多的开发使用冷藏快晕业务的快速冷藏车,其特色是控制范围广、相对灵活、适于销量货物的运输冷车。开发新型的冷藏设备。国内的冷藏运输设备,在冷源的应用、保险基数的开发、设备的可靠性、车体的隔热性能、冷运设备的容量以及现代材料的应用相比世界的水平差距较大。需要提升与先进国家的合作,提高新型冷藏设备的研发水平。

(二)提升人才素质与开展第三方物流

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缺乏专业型人才,严重限制了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冷链物流人员的技术培训。另外也要加强开展第三方物流。冷冻产品的属性导致对物流配送的要求较高。单独企业如果想实现多方位。门对门的配送服务,不符合实际性而且成本过高,所以有必要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力量串联整个物流环节。第三方物流是现代化社会的分工与现代化物流发展的方向,促进冷链物流产业将上下游市场的整合,形成适合国内冷链物流发展的先进方式。

从以上对冷链物流发展状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设备滞后的问题、实施人员素质不足的问题、不良竞争导致的行业水平低下问题等等,需要按实际问题进行冷链物流问题的改善。改善的过程中需要推进多种冷链物流模式相结合的发展。例如借助大型食品企业的力量,开展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冷链物流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对各类易腐产品全方位覆盖的冷链物流体系。同时在发展冷链物流产业的过程也需要进行冷链物流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加强冷链物流易腐类产品的宣传力度,是社会群体加深对冷链物流易腐产品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吴汶书,陈久梅.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3,(01).

冷链物流现状篇2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发展对策

基金项目:德州市软科学“德州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组织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德州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日

冷链物流是农产品从产地收购之后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转入消费者手中,将其始终保持在规定的温度下,以保证品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供应链系统。德州市农产品经济比较发达,为克服运输过程中的严重腐损、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等制约因素,全面分析德州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建议,对德州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德州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目前,德州冷链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随着农产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冷链农产品的消费逐年递增,前景光明。总体上看,德州市冷链物流的发展呈以下特点: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德州是传统农业大市,全国重要的粮棉果菜畜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蔬菜常年播种面积210万亩以上,总产量650多万吨以上;果品面积80万亩以上,常年产量62万吨,其中乐陵金丝小枣枣粮间作面积百万亩以上,年产小枣15万吨;畜牧业快速发展,全市发展各种畜禽规模养殖厂和小区3,700个。2012年,全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1,200家,实现销售收入947亿元。其中,速冻食品、蔬菜、水果、肉禽、乳制品都需先入冷库预冷或冷藏冷冻,再通过冷链物流配送至各农贸批发市场、超市及其他地区。因此,德州市食品冷链物流的市场需求比较大,而且随着德州市经济的增长,人口规模的扩大,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龙头企业作用渐显。201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1,200家,农民合作社7,000多家,物流企业达到1,100多家,其中有能力提供冷链物流配送企业有90多家。尽管具备冷链物流服务企业不多,但一些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如齐河美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椒英潮辣业有限公司、德州华商冷藏物流等的示范带头作用逐渐显现出来。以齐河美东农业科技公司为例。齐河美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资金投入5,000多万元,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冷链物流,实现了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温度控制。为了保证蔬菜的品质,该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建设了“蔬菜生产及采后冷链物流保鲜项目”,建起了3,50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蔬菜加工车间及2,000吨的预冷、储藏库,购置了5辆冷藏车,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实现了对蔬菜的全程低温控制。2013年,该园区投入使用了10,000m2的冷链物流区,冷藏保鲜蔬菜达2,000吨。该公司还引进蔬菜智能分拣设备,可根据蔬菜颜色、质量进行自动分级、分拣。目前,该园区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同比实现翻番。

(三)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得到初步发展。20世纪,德州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既缺乏高效、实用、节能、安全的果蔬保鲜技术和装置,更缺乏产地预冷装置和冷藏运输设备,大大限制了农产品的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采后损失达农产品生产总量的20%~30%,直接影响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的经济效益。而现如今,德州农产品采后预冷已初步建立,传统的储藏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产生出经济实惠又操作简单的预冷方法。农产品采摘后的流通冷链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德州市已在着力引进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减压保鲜、高温处理保鲜、涂膜保鲜等保鲜技术和湿冷预冷技术、真空预冷技术等先进的现代贮藏保鲜技术。

二、德州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配套设施不足,信息化水平低。现阶段德州农产品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完整的冷链体系包括冷链产品从冷链产品的养殖、收获、加工、储存、运输,最终到消费者手中。如果冷链中任何环节欠缺,就将破坏整个冷链保藏系统的完整性。目前,德州市只有齐河美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起了较为完整的冷链物流,其他农产品冷链大多被分成了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各个节点衔接不畅,“断链”现象严重,难以发挥整体效益,大大影响了整个冷链系统的运作效率。

良好的冷链物流配套设施是发展冷链物流良好的保证。目前德州农产品冷链行业的制冷技术只相当于国外八十年代的水平。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损耗极高,物流费占到冷藏食品成本的70%,远远高于国际通用标准的50%。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技术保证。但是德州的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十分有限,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缺少统一规范的设备。从对83家物流企业抽样调查来看,使用GpS与GiS的34家,占了41%,使用eoS和eDi的分别为42家与16家,占了51%与19%,而对于先进的RFiD、aSS都仅8家,比例仅为10%。

(二)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短缺。德州农产品销售部分的物流配送业务大多由自营物流或经销商完成,第三方物流发展严重滞后。德州从事冷链物流的企业(含自营)有几十家,但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拥有一定功能规模且布局合理的自有冷库、有较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很少。几乎没有物流供应商能够保证对整个冷链进行温度控制,而绝大多数从传统的冷藏运输商演变而来的冷链物流供应商一般只能提供冷冻储存和冷藏运输服务,而不能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市场程度低进而竞争缺乏,还会导致冷链物流服务不完善以及较高的服务费用。

(三)冷链物流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制约德州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的瓶颈是人才。冷链物流的运作管理涉及多门类学科知识,包括食品学、物流供应链、冷冻工艺学、物流运输与配送等,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这些专业知识的人才。德州物流人才总量偏少,素质偏低。目前,德州市物流从业人员约有10万人,仅占德州市总人口的1.7%,与物流产业需求不对等,并且物流从业人员中,大部分从事的是运输、保管等初级业务操作,冷链技术人才更少。物流人才培养、培训及引进工作滞后于物流业发展的需求,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加剧了物流人才的需求。

三、德州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一)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鼓励采用先进管理信息技术。完善配送仓储基础设施,以保证在配送、仓储环节能保障生鲜活农产品的品质,减少产品的损耗。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推进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建设。对田间的农产品进行产地加工、包装时,要实行预冷技术,这样能快速地消除田间热,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要加快低温自动化冷库的建设,实现低温加工。在运输大量大批的生鲜活农产品时要采用冷藏集装箱的多式联运,这样不仅能减少损耗、实现门对门服务,还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让物流企业使用条码技术来获取农产品的具体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递,从而使货物的信息能顺利地流到下一环节,以便能更准确地掌握产品状况。物流企业的运输车辆要配备GpS系统,通过GpS的车辆分布、当前位置、连续监控等功能,能实现对农产品的在途情况及时掌控,能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防止造成更大地损失,从而降低货损成本。条码技术、eDi、GpS的应用将是物流管理实现现代化、标准化的技术手段。

(二)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推动农产品物流外包。冷藏物流过程是一个需要完整设备和技术的系统工程,德州传统的配送形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物流形式的要求。从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根据德州实际情况,可以采取横向整合冷链资源的方式,以形成规模效应。实施虚拟化经营战略联盟,通过集中大型农业和商贸企业的自营物流优势资源,与第三方物流核心企业进行整合,突破单个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资源先天不足的障碍和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行政壁垒,形成独立完整的现代冷链物流链,实现第三方物流的规模化和网络化。

(三)建全冷链物流人才引进机制,提高在职人员素质。根据德州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相关鼓励政策,建立有效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引进和奖励机制,在安家落户、医疗保障等方面为冷链物流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以提高物流人员整体技能水平为目标,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与考核方案。一要鼓励员工学习先进的科学理论和作业技能,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举办研讨活动来增强作业人员现代化物流意识,切实提高各学员工作能力;二要进一步加强职称资格认证,利用考试鼓励员工努力学习现代物流理论,以便提高整体专业技能。

德州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诸多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应摒弃自身发展的不足、吸收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并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适合德州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红菊.农产品冷链物流浅析[J].物流技术,2009.28.

冷链物流现状篇3

一、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现状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对医药产品的物流要求也逐步提高,尤其是需要低温贮藏的医药冷藏品发展很快,带动了医药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医药冷藏品的销售金额占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总销售额中的3%-8%,虽然比重不大,但却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二、我国目前医药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行业或国家标准

目前医药品冷链物流的冷库、冷藏车的制冷效率、能耗没有国家标准,导致我国医药品冷链物流低效率,高成本的运作。冷藏车尺寸、托盘尺寸、冷库尺寸缺乏明确的标准,往往影响装卸搬运效率;冷藏药品储运的不规范,有些没有纳入到正规的医药流通管理范围,往往带来了恶果。

(二)医药品冷链物流基础硬件设施落后

我国目前冷藏运力不足。铁路方面,冷藏车仅占总量的2%左右,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公路方面,现代化的冷藏卡车严重不足,我国冷藏保温汽车的占有率极低,仅为货运汽车比例的0.3%,而发达国家中,美国为1%、英国为2.6%。

(三)市场化程度低

第三方医药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我国医药品的冷链物流配送业务多由供应商和自己完成,市场规模不大,区域性特征较强。医药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涉及少,缺乏专业化和规模化;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难以形成高效率的冷链物流配送,冷链物流的成本和商品损耗亦高。

(四)医药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落后

由于目前缺乏我国医药品冷链中冷藏专业技术,致使冷链成本居高不下。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冷链信息系统,无法实时监控温度,传递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五)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

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我国大型商业公司几乎都有冷链物流部,有的还成立了专业化公司,但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整体规模不大,比较分散。

三、发展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针对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一)完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体系

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我国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尚未形成体系,因此需要从冷链市场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这个关键问题入手建立一个能满足患者、制药企业、药品流通企业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模式,建立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服务平台,整个社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业应该联合起来,统一建立药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以提高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二)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

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冷藏药品对物流配送的要求较高,从单个企业来讲要实现多方位、门到门的配送服务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同时企业的产品想要辐射全国,就必须借助于提供完整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使冷冻冷藏产品配送服务更大限度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解决企业冷冻冷藏物流的发展瓶颈。

(三)制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冷链物流是一个对资金、管理和技术都要求很高的产业,一个国家的冷藏药品冷链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针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严重缺失的现状,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标准衔接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标准,实现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监控体系,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严密监测疫苗等冷藏药品在冷链各环节中的运行状况。

(四)采用先进的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

若想迅速提高我国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水平,首先应大规模地改造和更新现有的冷链运输和仓储设备,发展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小编组机冷车,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同时积极发展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在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技术方面,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在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上要不断进行革新,加快先进技术引进的步伐,“导航星测时与测距全球定位系统+温度监控冷链管理系统”,通过先进的技术,对疫苗、血液制品等的品质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冷链物流现状篇4

据统计,美国的果蔬、肉类、水产品等产品的冷链运输率高达90%以上,同时也拥有大量实力强劲的冷库企业。而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尚未形成较完善的体系,致使食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和保障。或许美国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从采收、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直到消费者手中整个过程中均处于适宜的低温条件下,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减少农产品消耗的一系列供应管理措施和方法。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能够保证农产品的原料品质和耐藏性,保证保险贮运工具设备的数量与质量,保证处理工艺水平高、包装条件优和清洁卫生好,保证现代化管理和快速作业,最终保证农产品冷链物流协调、有序、高效地运转。

美国冷链物流行业的现状与特点

运输网络健全

冷链物流对温度和时间都是有特殊要求的,而美国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是美国冷链物流发达的重要原因。由于汽车产业在美国的发展相当早,美国许多城市的发展都提前考虑到了将城市和住宅区搭配道路网络的设计。美国很早便设计并建造了高通行量、高速度的高速公路,其中主要是洲际高速公路系统的建设。依靠这些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美国国内冷链运输主要由集装箱卡车来完成,1oookm以内24小时可以送达。除了公路,美国还建造了横贯大陆的铁路网络,用以在48个州之间运载货物。美国冷链物流当前大力发展火车温控集装箱,也是基于考虑铁路网络的优势。美国与运输业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约占经济总量的3%,吸纳了国内1/8的就业。

职责分工明细

美国的冷链分工非常清楚,运输方只负责确定运输卡车与司机,仓储方只负责对确定时间在卸货码头出现的卡车进行卸货,卡车出租公司只负责提供卡车,维修公司只负责根据求救电话进行抢修。整个链条最忙碌的环节就是客户,客户需要确定以上几家公司,客户作为中间人完成整个冷链业务上的建设。由于分工不同,各个分工的专业性较强、职责较明确,这样整个冷链运行起来有据可依、有证可查,大大提高了冷链物流的可操作性。

技术与资源优化配置程度高

美国的冷链物流公司都装有先进的安全控制及自动化喷淋系统,装有可视屏(电脑终端)的叉车,配备有涉温区域广的冷藏集装箱,与仓库进货口实现无缝对接。通过采用高端牵引车及冷藏箱、GpRS系统、进口车载温控仪、poS机等一批高端的冷藏运输设备,为客户提供全程可控的冷链服务。通过先进的设备组合及人员调配,可以实现GpRS远程温度监控,对各冷藏车的位置和车箱温度实施不间断的监控,确保车内货物按时、保质地送达客户;还可充分发挥现有的冷藏车和冷库等资源,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冷链物流服务。例如,CR-englandLogistics公司为每个车辆配备全球定位系统、网络跟踪设备和网络账单功能,可以按照客人指定的准确时间送抵,为食品公司规避了因不能按时送递货物而承担的赔偿风险。

美国冷藏公司USCS已建立起完善的仓库、运输及资讯系统,不仅能加强日常运作,还可为顾客提供节约成本的服务。

RFiD(射频识别)技术广泛运用

美国很早就将非接触式自动识别射频技术引入到冷链物流中,带温度传感器的RFiD标签数据存储量大、可重复使用、使用成本低,在30-loom内远距离读写。通过RFiD标签,可以监控到一个集装箱内不同包装单位的不同温度,可连续记录温度变化的数据和相应的时间记录,可以准确掌握冷链管理中最重要的运输途中的温度变化。RFiD还可扩展为由企业或者联盟建立覆盖全冷链流程的冷链检测中心平台。利用RFiD技术的冷链温度监控系统利用实时监控可以确定流通产品环境温度是否超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构建完善的冷链物流系统创造了条件。

将RFiD温度监测器放人物品包装或货箱中,监控器按照系统预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地记录测量到的温度并定时写入RFiD标签的芯片中。当RFiD标签接收到读写器信号时,将温度数据传送给安装在仓库、配送中心等各节点的读写器,各个温度监测点的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数据中心存储和处理,最终汇总至中心数据平台,实现高效的冷链温度监测管理。

加工包装环节实行高资质检验

据了解,美国最大的综合冷链运输服务商之一ableFreight在仓库现场有美国海关授权进行进出口货物的安检设备,以及FDa专员对货物进行现场检查的工作岗,双重保险以确保保鲜食品的安全。对食品的检验检疫放在物流配送企业来做,是美国冷链物流的一个特色,但不是全部运输出口食品都放在该企业,每个类似企业都有擅长检验检疫的种类,根据这些特长申请到某些种类食品的检验权,在该类物流配送中心检验过后的食品,可以“免检”出关。而对于出口,政府则在该企业安排了FDa监测点,不定期监控分析。这样的设计,不仅减少了海关的工作量,而且能够避免食品在海关排队检测中的变质,同时增加了食品流通速度,降低物流成本,为企业带来了效益。

我国与美国在农产品冷链物流方面的差距

冷链运输率

美国的果蔬、肉类、水产品等产品的冷链运输率高达90%以上,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发展相对成熟。相对而言,目前我国对于农产品安全至关重要的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未建立起一套能监控保障食品从生产、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即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冷链的完整系统,致使农产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和保障。目前我国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蔬菜水果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销售,全国每年果品腐烂损失近1200万吨,蔬菜腐烂损失1.3亿吨,按1元/kg计算,经济损失超过上千亿元。服务模式

美国的冷链物流已从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服务向提供咨询、信息和管理服务延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改进价值链的解决方案,与客户结成风险、利益共享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国的冷链物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还不大,区域特性比较强,尤其是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介入少。除了外贸出口的部门以外,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而专门针对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服务更是微乎其微。

运输设备

美国冷链物流非常现代化,设备运用非常先进,各环节基本实现了无缝衔接。与之相比,我国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还比较落后,冷藏运输效率不高。公路货运车辆只有约30%是密封式或厢式设计,其余大多是敞篷式设计,而有制冷机及具备保温的冷藏车辆数量更少。铁路冷藏运输设备大多是冷冻产品运输车厢,缺乏规范保温式的保鲜冷藏运输车厢,冷藏食品运量仅占总货物运量的1%。公路运输中,易腐保鲜食品的冷藏运输只占运输总量的20%,其余80%左右的禽肉、水产品、水果、蔬菜大多是用普通卡车运输。

管理体系

美国农产品流通中,负责质量安全管理的有美国农业部(USDa),生产环境的监管有美国环保署(epa),消费环节的监管有FDa;美国农产品生产中,国家有生产环境标准epa,各州都有自己的产品质量标准FDa,出代价。中国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有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大多是标准,只具有指导性,不具有强一些冷链物流商受利益驱使,不关标准,致使冷链终端产品质量障。除此之外,大多数农产品的道都没有严格的冷链控制要求80%的生鲜农产品在运输中没有控,超过60%的零售商在接收到不进行温度测量,各环节冷链发必要的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制。

冷链物流现状篇5

【关键词】:医药物流冷链物流问题对策

医药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易腐类医药产品在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配送、销售等过程,一直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特定的温度范围,以保证医药品质量,同时降低储运损耗,控制时间,节约成本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以冷冻工业学和医药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伴随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而兴起的。冷藏药品的储运比较特殊,对温度、湿度、见光度等具有特定要求。疫苗类制品、注射针剂、酊剂、口服药品、外用药品、血液制品等需要低温条件下储运的药品的流通都属于医药冷链物流的范畴。

一、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现状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对医药产品的物流要求也逐步提高,尤其是需要低温贮藏的医药冷藏品发展很快,带动了医药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医药冷藏品的销售金额占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总销售额中的3%-8%,虽然比重不大,但却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二、我国目前医药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行业或国家标准

目前医药品冷链物流的冷库、冷藏车的制冷效率、能耗没有国家标准,导致我国医药品冷链物流低效率,高成本的运作。冷藏车尺寸、托盘尺寸、冷库尺寸缺乏明确的标准,往往影响装卸搬运效率;冷藏药品储运的不规范,有些没有纳入到正规的医药流通管理范围,往往带来了恶果。

(二)医药品冷链物流基础硬件设施落后

我国目前冷藏运力不足。铁路方面,冷藏车仅占总量的2%左右,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公路方面,现代化的冷藏卡车严重不足,我国冷藏保温汽车的占有率极低,仅为货运汽车比例的0.3%,而发达国家中,美国为1%、英国为2.6%。

(三)市场化程度低

第三方医药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我国医药品的冷链物流配送业务多由供应商和自己完成,市场规模不大,区域性特征较强。医药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涉及少,缺乏专业化和规模化;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难以形成高效率的冷链物流配送,冷链物流的成本和商品损耗亦高。

(四)医药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落后

由于目前缺乏我国医药品冷链中冷藏专业技术,致使冷链成本居高不下。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冷链信息系统,无法实时监控温度,传递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五)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

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我国大型商业公司几乎都有冷链物流部,有的还成立了专业化公司,但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整体规模不大,比较分散。

三、发展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针对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一)完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体系

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我国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尚未形成体系,因此需要从冷链市场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这个关键问题入手建立一个能满足患者、制药企业、药品流通企业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模式,建立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服务平台,整个社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业应该联合起来,统一建立药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以提高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二)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

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冷藏药品对物流配送的要求较高,从单个企业来讲要实现多方位、门到门的配送服务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同时企业的产品想要辐射全国,就必须借助于提供完整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使冷冻冷藏产品配送服务更大限度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解决企业冷冻冷藏物流的发展瓶颈。

(三)制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冷链物流是一个对资金、管理和技术都要求很高的产业,一个国家的冷藏药品冷链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针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严重缺失的现状,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标准衔接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标准,实现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监控体系,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严密监测疫苗等冷藏药品在冷链各环节中的运行状况。

(四)采用先进的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

若想迅速提高我国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水平,首先应大规模地改造和更新现有的冷链运输和仓储设备,发展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小编组机冷车,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同时积极发展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在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技术方面,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在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上要不断进行革新,加快先进技术引进的步伐,“导航星测时与测距全球定位系统+温度监控冷链管理系统”,通过先进的技术,对疫苗、血液制品等的品质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五)制定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政策

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是一个跨行业、多部门有机结合的整体,必须协调好从生产、贮藏、运输到销售各个冷藏作业管理。当前,国内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业尚乏具有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的员工甚至管理人员,要维持行业的正常发展,适应国际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重视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冷链物流现状篇6

关键词:冷链物流;农产品;Swot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受到自然区域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生鲜食品的供应地分散,传统的物流方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冷链物流得到广泛认可,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相关企业都加大了对冷链物流的投入,推动了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冷链物流仍处于初期阶段,冷链物流体系还不完善,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生鲜食品的需求。

据最新数据表明,至2015年底,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10%、26%、38%,而部分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流通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几,农产品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也仅有2%-5%[1]。因此,我国冷链物流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章将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1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1我国发展冷链物流的优势

(1)冷链物流初具规模。至2015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到达10%、26%、38%,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15%、30%、40%;已建成近2万座的冷藏库,冷库的总容量达到880万吨。(2)冷链物流技术逐步推广。为了实现低碳环保的绿色经济,大型企业纷纷开始运用国际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从各个环节低温处理起步,向着全程低温控制的方向快速发展。(3)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兴起。一些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加强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冷链物流业务,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程度较高、实力雄厚的专业冷链物流企业。

1.2我国发展冷链物流的劣势

(1)基础薄弱,设施设备滞后。我国冷链物流虽然已取得一定发展,但起步较晚,冷库、冷藏车数量仍然不足。商家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很多需要冷链的产品仍采取传统物流模式,致使冷链物流企业业务量不足,进一步降低了冷链企业增加物流投入的可能。(2)信息化程度低。虽然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但很多物流企业也仅仅局限于平时的日常管理,而对于冷链的信息化服务应用的相对较少。(3)专业人才缺乏。中国冷链物流正处在发展阶段,缺乏大量的专业人才,现有的冷链物流从事人员大部分是从普通物流员工转行过来,知识储备还远远不够,专业知识了解的不全面,技术水平不高。(4)冷链发展缺乏整体规划。我国冷链各结点缺乏总体的规划和协调,冷库分布不均,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没有科学规划,导致物流节点不合理,进而导致冷链环节过多,成本居高不下。

1.3我国发展冷链物流的机会

(1)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利于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根据发达国家经验显示,消费需求是带动冷链物流发展的根本要素,目前,中国国民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鲜农产品的消费量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这必然会拉动冷链物流的结构性增长。(2)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频出,为提升食品供应质量,国家不断加大冷链物流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制定了冷链物流发展政策。(3)冷链设施和装备及冷库建造技术发展迅速。随着我国冷库建设经验的不断积累及世界冷库建造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节能型冷库、组合冷库和移动冷库建造技术等新技术,将得到广泛采用。此外,冷链物流配套的相关材料与设施,如冷链保温、保湿材料、隔热等也将迎来高速发展期。(4)“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重要机遇。我国是农业大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农产品“走出去”创造了机遇,而农产品运输必然需要良好的冷链物流条件,因此该战略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3]。

1.4我国发展冷链物流的威胁

(1)来自国外优秀物流企业的竞争。西方国家的冷链物流业已经发展成熟,外资物流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专业性的人才,基础设施也处于高端水平。与之相比我国冷链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处于竞争劣势。(2)冷链物流市场的门槛高。冷链物流具有“技术要求高、投资成本高、设备价值高”的特点,如果缺少雄厚的资金力量,难以进入到冷链物流市场,导致我国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偏少,冷链物流发展迟缓。

2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2.1改进冷链物流设施设备

首先,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在全国内形成足够的冷链规模,以保证食品实现全程冷链;其次,在现有冷链物流的基础上,改进和更新现有设备,引入新型冷链相关设备和技术,提升冷链设备的整体水平[4]。

2.2加大冷链物流的宣传

加强对全程冷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和生鲜农产品冷链的认知度和影响,使得需求者在心理上主动要求全程冷链。同时,对不遵守冷链物流相关法律规范的商家曝光,提高行业的违规罚款数额。

2.3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大力发展冷链物流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将大大加强各国间的农产品贸易与流通,要加快“一带一路”核心区战略性物流枢纽节点的规划和建设,提升冷链物流多式联运的能力,形成海向、陆向两大前沿战略枢纽节点支撑能力,形成适应农产品、食品等冷链物流服务系统区域分拨和国际国内终端配送服务系统。

2.4加快信息技术应用,完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

依托国家“互联网+”战略,加快冷链物流与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结合,推进冷链信息和追溯体系建设,完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及时为客户们提供市场的价格、供需情况等信息,并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农产品从产地流通到需求地进行全程的质量监控,利用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及服务质量的提升。

2.5加快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1)鼓励高等院校开设冷链物流专业,或将冷链物流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冷链物流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2)推进校企合作,共享校企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结合冷链物流企业实际培养专业性人才。

2.6加强协调规划

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沟通协调,进行科学规划,均衡布局冷链物流节点规划,整体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能力、降低物流服务成本和提高物流运作效率[5]。创建冷链物流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加强冷链物流企业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整合客户资源,开展共同配送,实现运输线路最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节约物流成本。

2.7政府应加大对冷链物流的扶持力度

冷链物流是一个投入高、利润低、周期长的行业,而冷链物流行业的有序发展,需要政府大力扶持。首先,政府应持续加大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基础设施层面改变冷链物流行业落后的局面;其次,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专业物流企业进入冷链物流领域,并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相应扶持;最后,从国家层面颁布冷链物流相关法律,规范冷链物流经营环境。

参考文献

[1]吴传淑.中美农产品冷链物流对比[J].世界农业,2015(7):79-82.

[2]陈佩佩.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6(10):1-2.

[3]王燕青,武拉平.“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亚洲国家农产品贸易与流通[J].农业展望,2015(7):53-57.

[4]潘东静.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冷库节能降耗问题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1):19-20.

冷链物流现状篇7

关键词:水产品;水产业;冷链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9.27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aquaticproductsisthemostadvantageandmajoragriculturalproductsinSanya.whilethethelagofaquaticproductscoldchainlogisticshasrestrictedtheaquaculturedevelopmenttosomeextent.thecurrentinternalandexternalenvironmentarebeneficialtodevelopaquaticproductscoldchainlogisticsaccordingtolocalconditionsinSanya.thefuturedevelopmenttrendwillaimatpromotingaquacultureupgrading,serviceindustrytransformation,thelastingfishermanincreasedincome,andintegrationdevelopmentforaquacultureandtourism.modernaquaticproductscoldchainlogisticssystemwillbecomeanimportantpartofthegreatereconomicgrowthinSanya.

Keywords:aquaticproduct;aquaculture;coldchainlogistics

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与水产品是三亚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柱,随着三亚以旅游业为龙头、各产业互补支撑格局的形成,特色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作为链接旅游六要素中“吃”、“购”两大链条的关键环节,特色农产品供给成为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2016年,三亚水产品产量占到主要农产品产量的9.73%①,且保持了连续两年的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4%。相比较而言,瓜菜、水果都出现了负增长,特别是瓜类,2015和2016年产量增长率分别为-46.7%和-32.8%。水产品成为三亚特色农业的支撑。同时,随着游客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将三亚新鲜水产品“带走”的意愿尤为强烈。水产品冷链物流亟待发展,成为促进三亚水产品“走出去”的关键。

1三亚水产品发展现状

三亚水产品以海水产品为主,在产量和生产效率上均远超过淡水产品。表1展示了2006~2015年三亚水产品产量和养殖面积情况。从表1中数据看,三亚海水产品产量逐年增长,养殖面积有缩减趋势。而淡水养殖的产量和养殖面积在10年间的变化不大。从年均产量比来看,海水产品产量是淡水产品产量的22.3倍。数据表明,海水产品是三亚主要的水产品,在总产出上将进一步超过淡水产品,成为三亚水产品发展的推动力。从现实情况来看,三亚海水产品在市场上也极具竞争力,与大连、青岛等滨海城市不同,三亚海水产品大多来自南海,水质上的优势明显超过渤海、黄海和东海,其出产的马鲛鱼、带鱼、红花蟹、鲍鱼、海虾、皮皮虾等海水产品是三亚主打的品牌。

从水产品来源看,2015年,三亚海水捕捞和海水养殖产量分别为77009吨和8103吨,淡水捕捞和淡水养殖产量分别为

1083吨和2715吨,说明三亚海水产品主要依靠捕捞,而淡水产品主要依靠养殖。而显然不管从捕捞还是养殖来看,海水产品在产量上都远超过淡水产品,特别是海水捕捞产量,占到水产品总产量的86.6%②。从海水产品分区、分来源情况看,如图1所示,三亚海水捕捞主要集中在天涯区,产量占到海水捕捞产品总产量的91.1%;而海水养殖主要集中在崖州区,产量占到淡水捕捞总产量的64.5%。从淡水产品分区、分来源情况看,如图2所示,三亚淡水养殖产量吉阳区最大,天涯区次之,二者之和占到淡水养殖产品总产量的70.5%;而淡水捕捞产量天涯区最大,吉阳区次之,二者之和占到淡水捕捞的73.4%;吉阳区和天涯区是三亚淡水产品的主要产区。

综上,就三亚水产品生产情r来看,近年来保持了较稳定的增长,海水捕捞是主要的生产方式,产量增长态势良好。天涯区是主要的水产品捕捞区,海水捕捞和淡水捕捞产量都位居第一;崖州区是主要的海水养殖区,吉阳区和天涯区是主要的淡水养殖区。从产量分布看,三亚水产品90%的产量都来自天涯区和崖州区。

2三亚水产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冷链运输在国内外是非常成熟的水产品流通方式,从国际水产品流通产业发展经验看,发达国家已建立了“从海洋到餐桌”的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1]。水产品冷链物流在国内广州、深圳、上海等城市也已运作的十分成熟。而水产品作为三亚主要的农产品和旅游链条上重要的一环,保证其从生产、贮藏、运输到销售前始终处于规定低温环境下的冷链物流发展却极为滞后。资料显示,2014年,三亚仅有30多座冷库,而超过3000吨的农产品大型冷库不到4家,每逢年底旺季,这些大型冷库不仅承担着企业自身的冷链运输,有的还肩负着全市应急物资储备的重任,剩余对外出租的冷库则显得十分有限,使得从事水产品冷链储运的企业经常面临找不到冷库的尴尬,甚至需要将水产品装车运往海口冷库储运[2]。

从现有资料看,三亚水产冷链物流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水产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设施设备不完善。由于起步晚、规模小、配套不完善等原因,三亚在冷库数量、容量以及物流配送、市场渠道等水产品冷链物流各大环节尚未打通。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成本高,使得多数从事水产冷链物流运输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冷库,而随着三亚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建设逐步拉高土地、人力、能源等成本,一方面是冷库设备更新换代困难,使得大批冷冻厂不得不关门歇业,如三亚吉阳区港务局冷冻厂已从原有的20家剩下10家;另一方面是冷链物流企业经营陷入窘境,很多企业不得不停产或倒闭,使得三亚水产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愈发困难。

第二,水产冷链物流合作组织发展滞后,缺乏整体的协调性。水产品冷链物流主要包括水产品捕捞后预冷―冷库―冷藏运输―冷藏批发―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这一系列环节,只有保证各个环节或者节点之间进行合理有效的链接,才能保证水产品鲜活的质量优势。由于三亚水产物流发展滞后,合作组织数量较少,组织化程度较低,导致水产冷链物流资源与运作难以有效整合,冷冻冷藏运输车与水产品信息无法及时对接。缺乏上中下游的整体规划与整合,没能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冷冻冷藏链,是阻碍三亚水产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冷链物流配套设施不完善制约了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一方面是三亚大型冷库主要服务企业自身需求,还要支持旺季时政府应急物资储备,已无力独立出来做第三方物流。另一方面是三亚现有冷链物流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实力弱、经营规模小、服务标准不统一,而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刚刚起步。在国内一些大型城市,许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都会参与到水产品流通市场中来,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冷链物流服务。而三亚面临的现状是,虽然部分企业在生产、贮藏环节采用了低温处理,但在运输和销售环节又出现“断链”,全程冷链的比例过低。

第四,政府对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还需加大支持力度。近年来,三亚市政府已经陆续启动冷库、渔港等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但在对冷链物流发展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水产品质量认证及追溯、冷链运输车和冷藏集装箱等冷链配套设施、水产冷链物流企业融资渠道、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政策支持等方面还需加大支持和投入。

3三亚水产冷链物流发展的机遇

三亚鲜活的水产品是其特色农业生产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三亚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适应水产业发展和水产品贸易的需要势在必行。当前,三亚发展水产冷链物流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内外部环境都有利于三亚因地制宜的加快推广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促进水产冷链物流发展。

第一,三亚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对水产冷链物流产生巨大需求,a业布局同时有利于发展水产冷链物流。2016年,三亚生产总值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为13.9∶19.9∶66.2,在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下,产业结构更加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带动经济增长,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6.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77.5%。同时,在农林牧渔业增长4.1%的情况下,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9.2%;在粮食、瓜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负增长,蔬菜产量增长近0.1%的情况下,水产品产量增长4.0%①。发展水产冷链物流将进一步带动水产业产值增长,促进农产品产量增长和农林牧渔业产值增加。

第二,三亚被列为“一带一路”支点城市将激发水产冷链物流发展新活力。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指出要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加强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使之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三亚被列为“一带一路”支点城市,并启动临空经济区建设。2015年,三亚进出口贸易比上年增长1.3倍,其中出口增长74.8%。随着出口贸易需求增长,航空、海运冷链及临港、临空冷链都将收益,冷链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第三,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水产冷链物流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国内以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为代表的新经济背景下的大环境也为三亚发展冷链物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推出一系列强农惠农新政策中,有7项涉及到冷链物流,这些改革政策给冷链物流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并且,从2013年开始,天猫、京东、苏宁易购、顺丰、沱沱工社等电商品牌进入生鲜市场,带动了冷链配送迅速崛起。其他产业如褚橙柳桃、联想农业佳沃等特色农产品和农产品批发也发展迅速。这些产业的快速兴起为三亚冷链物流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如充分发挥第三方网购平台、社会化营销和数据通路媒体优势和供应链整合等。

第四,政府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并已付诸行动。随着三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在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上已加大投入和支持,如近年来已在全市建设并投入使用15座田头预冷库,总库容面积达21786吨;2016年建成投入使用的三亚崖州中心渔港功能定位是集交易、加工、冷链物流、配送、研发为一体的水产品、农产品现代产业基地。随着南山货运港、崖州中心渔港2期工程以及国际门户枢纽机场建设的推进和完成,将对三亚水产冷链物流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力。

4三亚水产冷链物流发展趋势

在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中,冷链物流常被作为重要的政策措施出现,其政策目标重在促进三农发展、产业振兴、改善民生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而就三亚水产冷链物流发展而言,未来的趋势将主要瞄准促进三亚水产业升级、服务业转型、渔民增收及水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格局的形成。

第一,将发展水产冷链物流作为转变水产业发展方式,促进水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一是通过建设覆盖水产品捕捞、加工、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提高水产品流通效率;二是要培育重点水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促进建设畅通高效、安全规范、竞争有序的水产品市场体系;三是将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作为积极促进水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力实施“互联网+冷链物流”,推进电子商务在冷链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四是通过发展水产冷链转化水产业发展方式,提升从池塘、渔船到餐桌的物流体系利用效率,优化水产业产业结构。

第二,通过发展水产冷链物流促进三亚服务业转型,使各产业发展主动调整并符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一是将发展水产冷链物流作为完善港口功能体系,发展现代港口业的重要举措,促进港口运输物流发展;二是通过发展水产冷链物流提高冷链技术,使之成为食品工业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将冷链设备开发作为食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三是以企业水产冷链与配送系统建设促进三亚餐饮业大众化供应能力;四是促进水产冷链物流规模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促进物流产业升级换代。

第三,建设完备的水产冷链物流体系,使之成为促进渔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一是推进水产冷链物流发展,推广节能环保的冷链运输车辆及相关配套设施,促进水产品生产,保证水产品市场供应;二是发展水产品产地贮存保鲜冷链物流,提升水产品质量,增强三亚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发展多方式的水产冷链物流运输方式,适时开展航空、海运冷链及临港、临空冷链等水产冷链物流建设,打通国内、国际市场贸易渠道。

第四,通过发展水产冷链物流促进水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拓展水产品销售渠道。将水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基地同时打造成旅游体验中心,让来三亚的游客“吃的到”、“带的走”,水产业发展中融入旅游特色,同时也使旅游业中融入南海鲜活水产品的的三亚特色。

5结论

水产业是三亚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柱,近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水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已经形成以海水捕捞为主,海水养殖为辅,兼顾淡水养殖和捕捞同步发展的格局。水产品产地集中在天涯区和崖州区,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水产冷链物流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三亚水产业发展,主要表现在物流运输设施设备不完善、整体协调性差、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方面。水产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已经引起政府的关注,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进一步加强。

三亚当前内外部环境均十分有利于水产冷链物流发展。一是三亚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对水产冷链物流产生巨大需求,产业布局同r有利于发展水产冷链物流;二是三亚被列为“一带一路”支点城市将激发水产冷链物流发展新活力;三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有利于水产冷链物流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四是政府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并已付诸行动。在此前提下,三亚应瞄准促进水产业升级、服务业转型、渔民增收及水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格局形成等目标大力促进水产冷链物流发展,使冷链物流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注:①资料来自《2016年三亚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笔者根据相关数据测算而得。下同。

②资料来自《2016年三亚统计年鉴》,三亚统计信息网:http:///tjsj/tjnj/nj/2016systjnj/。

参考文献:

冷链物流现状篇8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7.02.054

1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概述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减少农产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也称为低温物流。[Zw(]李建春.农产品冷链物流[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2.[Zw)]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Zw(]李建春.农产品冷链物流[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3.[Zw)]

2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

2.1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优势及前景

2.1.1发展历史较长

20世纪初到60年代,我国的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开始起步并逐步在加工、仓储及运输方面得到应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这种储藏保鲜技术发展成为冷链物流。

2.1.2市场前景广阔

生鲜农产品产量的迅速增长以及电商企业业务范围的多样化,极大地推动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我国的生鲜农产品包括水果蔬菜、禽蛋肉类等的产量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名列前茅。这些农产品流通于市场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就对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更多的需求量,这就为农产品冷链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2.1.3政府重视,投入加大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给广大老百姓提供放心的食品食材,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优化市场环境,我国政府对农产品的冷链物流高度重视。在财政投入、技术政策、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各地建成不少适用于农产品的冷库及物流园区。与此同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为冷链物流的有序进行奠定了基础。

2.2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2.2.1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上、中、下游衔接不畅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当前发展的瓶颈是各个环节衔接不畅。冷链物流各环节缺乏系统化、规范化、连贯性的运作。农产品物流包括生产、仓储、运输、流通加工、配送等主要环节,而农产品的季节性较强,要想实现更多的价值,必须协同好各个环节。现实情况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源头即上游的生产者,对市场把握不足,对农产品的储藏技术欠缺,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加工能力低,出现农产品烂地头的现象。中游的仓储和运输环节主要是冷藏冷冻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流通加工水平低,产品增值率低,运输途中损失率高。下游的消费者也未形成有效的信息采集和加工处理,整个流程的信息不畅,导致了鲜活农产品的冷链物流通过率低。相比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通过率仍然处于低位。

2.2.2冷链物流装备落后,先进技术推广滞后

虽然我国对于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和装备明显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据统计,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仅为7千克。我国冷库保温汽车在2005年时仅有34000辆,仅是同期美国的7%。同时冷链物流资源分配极不均衡,表现为大中城市和部分小城市之间的差别,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小城市的差别。农产品冷链是随着易腐品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它的目的是保证易腐农产品的品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核心就是要保持低温环境,抑制细菌生长,因此这样的冷链系统就需要更复杂的技术和更大的投入。而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系统还只是一个早期的冷冻设备市场,掌握的冷链技术在很多农产品品种上还不能完全应用,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新技术的应用也较为滞后,小包装农产品冷冻技术,低能耗、低成本的冷链处理技术均未得到推广和应用。

2.2.3专业技术的冷链物流人才不足

近年来,中国的冷链物流技术在快速发展,但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国高等院校开设冷链物理管理专业及方向的学校屈指可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的工作人员同样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这些都会制约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同时也是增加冷链物流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

3完善我国生鲜冷链物流的对策

3.1l挥政府的积极调控作用

首先,政府要从政策上予以扶持。例如,对上游的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给予宏观指导、牵线搭桥完善供需渠道,并给予补贴。根据我国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分布,以加工企业为核心,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其次,对于自建冷链设施设备的大型物流企业或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等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适当减免税款,实行优惠贷款政策。鼓励创新,鼓励应用冷链物流的先进设备及先进技术提高冷链物流的效率。最后,在技术方面,将农产品冷链物流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和科技计划,设立专项基金,建立信息化的冷链物流平台。

3.2增加投入,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冷链物流名为物流,实际上涉及的主体特别多。在冷链的链条上包括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制造、经营、物流的包装、仓储、运输、配送到消费者的多个环节。而将这些环节有序有效地整合运作仅靠物流企业或部门是无法实现的,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农民、行业组织等多方参与,在政府主导下共同投入共同建设。一是要增加投入,加强硬件的建设;二是要完善冷链物流信息系统,保证各个环节有序地运作,建立全程“无断链”的冷链物流体系;三是要因地制宜,根据我国农产品的区域分布特点建立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及物流中心。并将产销体系、短距离冷链物流体系和跨区域的长途冷链物流体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3.3培养适用的冷链物流管理人才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预计2010―2015年我国每年所需的冷链物流人才在25万人以上。随着电子商务业务的多样化及物流业的飞速发展,高校肩负着培养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重任,高等学校要根据市场需要开设冷链物流的相关课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建立交叉研究机构,鼓励扶持行业协会、企业及有关高校结合国内外实践开展冷链物流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3.4制定和完善冷链物流相关法律法规

积极完善有利于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法律和制度,具体包括生鲜农产品冷链温度立法,易腐食品因非冷链因素造成垃圾收取环保费、冷链物流环境监控立法等,从而促进整个冷链物流业的进步。同时,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流程,加快推行质量安全认证和市场准入相关制度,以促进冷链物流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仕兄.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物流技术,2012(23):133-135,138.

冷链物流现状篇9

(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西安710048)

(Collegeof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Xi′anpolytechnicUniversity,Xi′an710048,China)

摘要:针对生鲜冷链物流中的产品质量风险问题,建立基于工作流技术和文献研究法的产品质量风险预警体系和基于Logistic回归的质量风险预警推理模型,按风险的来源和级别实现不同的质量风险控制,以最终实现生鲜产品的质量目标。

abstract:abouttheproductqualityriskoffreshcold-chainlogistics,thispaperestablishestheproductqualityriskpre-warningsystembasedonworkflowtechnologyandthequalityriskpre-warningreasoningmodelbasedonLogisticregressionwiththelanguageinformationprocessingmethod,implementsdifferentqualityriskcontrolaccordingtodifferentsourcesandlevelofriskinordertoachievethequalityobjectivesofthefreshproductultimately.

关键词:生鲜冷链物流;质量风险;风险预警

Keywords:freshcold-chainlogistics;qualityrisk;riskpre-warning

中图分类号:F3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9-0232-02

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Jm9364。

作者简介:杨娜(1991-),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工业工程、质量管理。

0引言

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冷链物流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1],但长期以来我国生鲜产品“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严重制约冷链物流的安全快速发展,因此对企业来讲,要通过严格的风险预警体系对生鲜冷链物流产品质量风险进行预警,以更好地实现生鲜产品质量风险控制,提升生鲜产品的质量。

目前,我国关于生鲜冷链物流的研究主要针对于现状分析、模式建立与优化等。郝书池、毋庆刚等分别就中国的农产品、海产品等的冷链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2][3][4]。周燕以冷链物流和质量控制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以过程为基础的冷链物流质量控制体系模式[5]。迄今为止,缺乏对企业冷链物流和质量风险预警进行融合的研究。因此需要对生鲜冷链物流产品质量风险预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基于HaCCp的生鲜冷链物流产品质量风险来源分析

对生鲜产品冷链物流进行危害分析(Ha),鉴别冷链物流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风险因素,掌握产生风险的机理,基于HaCCp的生鲜产品冷链物流风险来源分析见表1。

2生鲜冷链物流产品质量风险预警体系

2.1生鲜冷链物流产品质量风险预警体系流程分析

根据HaCCp中的风险来源分析,结合工作流技术和文献研究法构建生鲜冷链物流产品质量风险预警体系流程图如图1。

2.2建立基于Logistic回归的生鲜冷链物流产品质量风险预警推理模型

采用基于Logistic回归的联立方程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分类因变量进行生鲜冷链物流产品的质量风险评估分析,使得计算简单而估计参数更容易理解,并能获得风险事件的预测概率,从而能在生鲜冷链物流产品的质量风险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预警分析。将生鲜冷链物流产品的质量风险评估指标集设为C={c1,c2,…,cn},n?叟2,其中Ci代表第i个评价指标,i=1,2,…,n,取生鲜冷链物流产品的质量风险评估样本vj:vj代表第j个质量单元,j=1,2,…,z,评估信息取自以下语言评价集S={s0,s1,s2,s3,s4,s5,s6},si依次代表非常低,很低,低,一般,高,很高,非常高,专家在时间k对第j个样本vj,从S中选择一个元素作为指标Ci的评价结果。

依据模型结果判定风险等级,若pi=p(Ri)最大,则待评估质量单元的风险级别属于Ri。在实践中这个风险判别的结果能够针对生鲜冷链物流产品的质量风险进行预警,并且依据模型结果判定风险来源以及风险等级,然后根据不同风险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避免生鲜冷链物流产品质量恶性事件的发生。

3实证研究

对陕西某企业蔬菜供应链进行数据调查[8],然后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F1、F2、F33个因子,因子载荷80%,根据公式(2)建立基于Logistic回归的联立方程模型,得到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据表2和式(1):

因子评价值是F1=-7.927,F2=-2.546,F3=9.111

根据式(2)求解得到

p1=q1=0.01650225;

p2=q2-q1=0.54628737-0.01650225=0.52978513;

p3=q3-q2=0.98090560-0.54628737=0.43461823;

pi=p(Ri)=p1。

结果表明该蔬菜供应链的质量安全风险判别结果为“低”,目前该企业蔬菜种植地安全性状况需要改善,蔬菜供应链缺乏有效的应急召回措施。

4总结

冷链是一个过程,如果在冷链过程中任一环节出错都会引起质量风险产生,因此必须对冷链的整个过程进行质量风险预警,从而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我国生鲜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不能适应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要按照市场化原则,走与时俱进的冷链物流发展之路,逐渐缩短我国生鲜冷链物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徐宏峰,张言彩.冷链物流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J].生态经济,2012(5):141-142.

[2]郝书池.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前景及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7):74-75.

[3]胡天石.冷链物流发展问题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2-17.

[4]刘保政,汪定伟.冷链物品的优化储存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302-304.

[5]周燕.冷链物流质量控制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6]徐建.航天焊接质量风险预警研究[D].重庆大学,2007.

冷链物流现状篇10

[关键词]冷链物流;能耗评价;层次分析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112

1引言

2014年,中国唯一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综合性社团组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了一组数据:“我国果蔬流通时通过链物流运输只占10%,造成的果蔬损失高达30%(发达国家损失比约为5%),若达到发达国家标准,相当于节省了一亿亩耕地,可以解决18亿人一年的口粮。”由此可见,冷链物流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冷链物流的服务领域已不止于食品,并扩展到医药、植物、贵重仪器等方面。

近些年,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和市场潜力逐步展现,依国际标准,当人均GDp在4000美元时,冷链物流会迎来快速发展,我国国内人均GDp在2015年就已经高达7700美元,按照标准我国冷链物流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但我国冷链物流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无法使从起始点到消费末端的流动运输仓储效率和效益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整合,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从法律法规方面来讲,我国的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尤其是冷链物流技术指标不明确;从市场来说,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提供的冷链物流服务较少,冷链成本和能耗较高,极大阻碍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冷链物流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高知识和技术人才缺乏,以至于设备利用率较差;从竞争方面来说,国内冷链物流企业以价格作为主要竞争点,追求短期效益,冷链运输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运输仓储物品管理失控等;从整个供应链来说,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整个冷链物流产业环节无法有效地衔接在一起,是限制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

第三方冷链物流作为冷链物流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针对其冷链系统能耗的研究,不仅能降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改善运营现状,还能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针对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冷链系统能耗评价研究十分缺少,本文拟多角度分析影响冷链系统能耗的因素,并构建评价体系,为客户选择提供一定的参照。

2冷链系统能耗因素分析

冷链物流区别于其他物流产业,一个“冷”字更是让冷链物流区别于普通物流,冷链配送车量、冷链仓储装备、冷链仓储场所、衔接过程以及一些冷链的辅助活动第三方冷链物流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又因为冷链系统贯穿了整个商品环节,为了方便研究,本文将能耗分析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仓储、运输环节和衔接辅助环节。

(1)仓储环节。仓储环节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耗能设备和冷链仓储环节上。耗能设备包含了两类:仓储设备和制冷系统,仓储设备主要包含了巷道推垛机、自动提升货柜、分拣机等设备;制冷系统主要包括了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和风机,冷链仓储的能耗主要是制冷设备,占比约80%,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制冷设备的耗电量占全国用电量的15%。管理因素也是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冷链仓储库房没有明确的温度能源台账,库内温度的调节主要依靠经验,甚至直觉,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堆码方式或者出库方式的混乱导致出入库次数和库门开启较多,增大了能源的消耗;仓库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导致设备操作失误、维修、检查不到位,也会引起能源极大的消耗。

(2)运输环节。运输环节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技术、设备、管理三个方面。技术方面包括了车辆的制造工艺、密封性、驾驶人员的驾驶习惯和车辆配载货物的合理性,都会增加能源消耗,如车辆投入使用阶段的耗油量呈“U”形,当初三年由于初始投入车辆磨合会造成极大的耗油量,当设备老化后,耗油量又逐渐上升等。设备方面主要是以运输车辆为主,国内没有严格的车辆淘汰制度,性能参差不齐,此外,冷链初始端和末端的公路情况,也是冷链在途能耗的一个重要指标。管理方面主要有运输时车内货物的码放方式、货物的装卸时间控制、车载制冷系统的开启关闭管理和车辆回来载货率都是运输环节管理的节省能源消耗的环节。

(3)衔接辅助环节。衔接辅助环节主要有衔接点能耗和辅助环节能耗。衔接点能源消耗主要体现在“断链”,“断链”现象是实现冷链运输的全程低温的一道屏障,目前市场常见的“多点断”“两头冷中间断”的现象十分普遍,一般常见的手段是利用RFiD温度技术实时监控温度或者利用小型冷藏箱,甚至缩短断链时间来缓解该现象。辅助环节能耗一般不直接降低或增加能耗,通过辅助手段来反馈其他环节调整能耗,在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运营阶段只考虑企业本身的管理、人员等,而不去考虑冷链系统涉及的生产、交通、天气、信息等方方面面因素[2-3]。

35层次总排序

据上图,依层级结构由a至C逐层逐模块计算,最终得出最底层因素对最上层的权重赋值。显然a为B的上一层,则因素B1,B2,…,B7对a层级排序权重为1,2,…,7,C层对B层的权重就为11,12,21,…,71,故C层的每个因素对于a层的最终权重为iji。

基于上述的权重结论,再结合各因素得分值即可求出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能耗得分值。

4结论

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我国冷链的F状,结合前人的研究,分析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能耗的评价指标,结合评价指标构造评价模型,最后得出各评价指标对能耗总目标的权重值,并利用专家打分法对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进行评价,希望借此作为客户选择或者评价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借鉴,也希望对以后冷链系统能耗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毋庆刚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2):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