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降低妊娠高血压的方法十篇降低妊娠高血压的方法十篇

降低妊娠高血压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2:08

降低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1

【关键词】妊娠;钙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中图分类号】R714.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402-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期特有的疾病,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已知缺钙可以引起高血压,钙缺乏在某种程度上与先兆子痫的发生有关,补充钙则有可能降低先兆子痫的发病危险[1]本组对120例孕妇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孕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门诊作产前检查的孕20一24周,年龄21―35岁,单胎,无心、肾、高血压和糖尿病史,正常饮食,近期未服用任何药物及钙剂的初孕妇252例。依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126例。两组孕妇治疗前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妊娠期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2]。

1.2方法:治疗组126例口服钙片每次1g,每日2次,连续口服至分娩。对照组孕妇不服用任何钙剂。

1.3观察指标:统计服药后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国内外研究表明,每日补钙1-2g能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3]。钙能维持人体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当缺钙时,细胞外钙离子与细胞内钙离子主动交换的生理泵功能降低,使大量钙进入细胞内,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升高,引起肌细胞收缩,血压升高。妊娠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对钙的需要量剧增,但由于孕期母体血容量的增加,雌激素水平增高抑制母体对钙的吸收,同时肾小球对钙的滤过率增加,使母体处于低钙状态。孕妇血清钙明显低于非孕妇,并随妊娠进展逐渐下降,至妊娠晚期降至最低心。妊娠期缺钙是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与怀孕中晚期缺钙有直接关系,补充钙剂可使孕妇血压降低,缺钙症状减轻,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率下降且补钙与血压之间存在“量效关系”,本组结果显示,孕期补充钙剂能降低总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p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2.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4-95.

降低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2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组织匀浆;surviving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产科特发的合并症,是导致孕产妇并发症和围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增加的常见原因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子痈而死亡的妇女达5万,我国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9.4%,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妊娠高血压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胎盘因素是重要的病因之一,构成胎盘的滋养细胞功能障碍可能是导致子痈及子痈前期的重要病理基础[1]。本研究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胎盘组织匀浆中survivin的水平测定,探讨survivin在妊娠高血压疾病中的发病机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妇产科学第七版HDCp诊断标准及分类标准,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8月于我院就诊并经临床诊断确诊的HDCp患者66例为研究组,年龄18~39周岁,中位年龄31.3周岁。其中,妊娠高血压组(GH)24例,子痫前期组(pe)22例,子痫组(ep)20例。选择正常妊娠妇女24例为对照组,年龄20~36岁,中位年龄26.6岁。四组之间Bmi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

1.2方法两组产妇均于胎盘娩出后5min内取胎盘中央母体面脐带根部组织1cm×1cm×1cm2~4块(约重120mg)。避开肉眼梗死和钙化区,以无菌器械转移至标本瓶,用生理盐水冲洗2次后以50mg/mL比例加生理盐水,置于有柄研磨器中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手t研磨,研磨均匀后移入2.5mL的ep管中,在4℃低速冷冻离心机(3000r/min)离心20min,收集1-清液分装数管统一编号放置于-70℃超低温冰箱保存以备测定。检测指标时,取出低温保存品,室温下(18℃~25℃)复溶。置4℃条件下备用。胎盘组织匀浆中no的测定采用eliSa法,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1:程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本实验人试剂盒survivin(由上海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survivin水平,按说明书操作。

1.3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结果的差异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设p

2实验结果

研究组胎盘组织匀浆中survivin水平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匀浆中survivin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中妊娠高血压组与子痫前期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子痫前期组与子痫组比较,p

3讨论

survivin基因是耶鲁大学研究者利用效应细胞蛋白酶受体在人类基因库中筛选克隆出来的,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等作用[2]。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胎盘组织匀浆中survivin水平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匀浆中survivin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中妊娠高血压组与子痫前期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子痫前期组与子痫组比较,p

因此,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匀浆中survivin水平降低,提示survivin参与了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但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是该病导致胎盘组织局部改变,还是胎盘组织局部改变诱发了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RiqourdV.tChelbiS.VaimanD.preeclampsia[J].medSci(paris),2008,24(12):1017-1019.

降低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3

【关键词】硫酸镁;低分子肝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降压;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disordersinpregnancy,HDp)是孕产妇在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因常合并产后出血、感染抽搐并发症,在临床中也成为产妇以及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妊娠高血压主要发生于妊娠20周后以及孕妇产后2周[2]。经临床统计,在我国HDp发病率为9.5%~10.6%。而对于妊娠期高血压在收缩压≥160/11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或平均动脉压≥140mmHg患者以及在妊娠期已经服用过降压药患者,或具有原发高血压病史患者,都应给予及时有效的降压治疗;其中最为有效的为终止妊娠后2周内,血压会自动回归正常,但有些患者在终止妊娠后不能回归正常;对于终止妊娠后收缩压≥160/11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或平均动脉压≥140mmHg的患者,仍然需要在产后进行有效治疗。由于患者终止妊娠后较妊娠期间选择药物相对广泛,但考虑母乳以及患者自身产后体质等因素应合理给药[3]。而经临床不断研究发现,采用硫酸镁与低分子肝素联合用药对于产后高血压控制效果较为理想,特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集2012年1月-2013年5月本科室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并需进行产后降压的患者120例,收缩压≥160/11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或平均动脉压≥140mmHg;年龄22~38岁,平均(28.4±7.1)岁;孕周37~40周,平均(39.0±1.1)周;其中顺产24例,剖宫产96例;初产妇101例,经产妇19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其中硫酸镁组40例,年龄22~38岁,平均(26.1±8.9)岁,孕周37~40周,平均(39.0±1.4)周;低分子肝素组40例,年龄22~38岁,平均(29.8±3.7)岁,孕周37~40周,平均(39.0±1.6)周;联合治疗组40例,年龄22~38岁,平均(27.9±5.1)岁,孕周37~40周,平均(39.0±2.1)周。同时排除心功能在Ⅲ~Ⅳ级明显异常的患者,以及肝功能aLt、aSt超过正常值10倍以上患者。本研究三组患者的年龄、孕周、治疗前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方法及标准

1.2.1血压的测量测前被测者至少安静休息5min。取坐位或卧位,注意肢体放松,袖带大小合适。通常测右上肢血压,袖带应与心脏处同一水平(ii-2a)。

1.2.2妊娠期高血压定义同一手臂至少2次测量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但低于140/90mmHg时,不作为诊断依据,但须严密观察。对首次发现血压升高者,应间隔4h或以上重复测血压,如2次测量均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诊断为高血压。对严重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为观察病情指导治疗应密切观察血压。

1.3方法分别选用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硫酸镁和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生产的低分子肝素[3]。(1)硫酸镁组给予25%硫酸镁60mg,融入5%的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1次/d,30滴/min静滴。同时给予拉贝洛尔口服。(2)低分子肝素组患者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iU,1次/12h。(3)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25%硫酸镁60mg,融入5%的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1次/d,30滴/min静滴。同时口服拉贝洛尔口服,以及每隔12小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iU。

1.4观察指标分别监测、记录三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后1周的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使用水银泵血压计每天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3次,取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检查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血尿常规,治疗期间观察患者有无脸红、下肢水肿和皮疹等不良反应[4]。

1.5疗效判定标准以用药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下降的幅度来评判疗效,舒张压下降≥20mmHg,或收缩压≥10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的为显效;舒张压下降10~19mmHg或舒张压下降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三组降压疗效比较硫酸镁组的总有效率为72.5%,低分子肝素组为85.0%,联合治疗组为95.0%;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硫酸镁组及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三组降压疗效比较

组别显效

(例)有效

(例)无效

(例)总有效率

(%)

硫酸镁组(n=40)14151172.5

低分子肝素组(n=40)2113685.0

联合治疗组(n=40)299295.0

2.2三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化相对于硫酸镁组心率的轻微加快,低分子肝素组可见心率明显减慢,而联合治疗组无明显差异;硫酸镁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作为临床异常情况处理。而低分子肝素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三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情况(x±s)次/min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

硫酸镁组(n=40)72.9±10.073.3±9.0

低分子肝素组(n=40)73.4±7.365.1±9.2*

联合治疗组(n=40)72.1±7.673.4±8.4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2.3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三组在用药治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心悸、心动过缓、脸红、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其中硫酸镁组和低分子肝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平均发病率期高达10%,其中按疾病病情来进行分类分为轻度、中度、先兆子痫以及子痫,发病率分别为5%、2%、2%和1%。其具体发病病因至今尚不明确。

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在具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中明显增加[5]。了解这一高危因素并且及早筛查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年龄:孕妇年龄≥30岁,发病率明显增加,本研究中大于30岁的有23例,占到总研究人数的57.5%,是发病的一个高危因素;(2)多次妊娠:以往研究认为2次、3次及多次妊娠较首次妊娠,发病率明显增加;(3)不良产史:既往不良产史,包括死产、流产及死胎等,都是发病的一个高危因素[6];(4)高血压遗传史等。

长期血压值较高的患者,其自主神经功能已经失去平衡,迷走神经的活性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增强;因此,长期患高血压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几率很高。临床上将高血压分为3级,其中重度高血压是SBp≥180mmHg,DBp≥110mmHg,重度高血压临床造成的危害最大。因此,有必要当血压位于轻中度时就进行治疗[9]。在治疗高血压时,除了要有效降压,还要纠正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衡,以尽量降低心律失常和心原性猝死的发生率。

硫酸镁为钙离子拮抗剂,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高血压以及心绞痛的治疗,硫酸镁进入体内可进行有选择性减少血管中的Ca2+的内流量[10]。有效的对Ca2+浓度过高的细胞进行干扰。同时由于硫酸镁为钙离子拮抗剂,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外面的大量Ca2+内流,从而引起Ca2+在细胞内浓度明显下降。起到对细胞内钙调素的Dna有效合成,间接地影响Ca2+的钙调素复合物的形成,达到平滑肌细胞收缩[11],达到血管扩张,降低血压的临床目的,同时还可有效保护心脏等脏腑器官。可避免因降血压而引起的心律失常等药物不良反应。同时硫酸镁配合该药物进行静脉滴注,可有助于药物更好地吸收,发挥其药效[12]。

低分子肝素为低分子肝素的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t1/2,该药物皮下注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肝素,吸收迅速,静注维持12h,皮下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几乎达100%,可使D-二聚体明显下降,可有效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高凝状态,抑制微血管内凝血[13]。因此对产后血压抑制不会因用药不当而引起大出血等反应,同时还可缓解产妇产后出血时间长等症状。同时低分子肝素的半衰期时间也相当持久,多可持续至12h,因此可每12小时注射一次[14-16]。同时本药物通过血液在肝脏进行代谢,由尿和粪便中排出,同时在产后乳汁中可检测出少量药物,因此应对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进行密切观察,必要时应进行暂停哺乳。

而通过临床结果可见,硫酸镁组在降压的同时,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但降压效果相对其他两组较差;低分子肝素降压效果显著,但患者易出现明显的心动过缓。同时,硫酸镁组以及低分子肝素组均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联合用药,既能发挥两种药物的药效,同时降低其药物引发的并发症,表明其不仅治疗效果显著,同时用药安全系数明显优于其他两组。两种药物联合用于治疗妊娠高血压产后降压,在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单独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降压作用,且不引起心率波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姝洁.联合应用硫酸镁控释片、酚妥拉明和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3(8):408-409.

[2]夏三红.妊娠期高血压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8(9):470-471.

[3]贾小丽.药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5(5):24.

[4]王秀花,谢学林.酚妥拉明硫酸镁和硫酸镁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90例[J].中国医学创新,2013,21(7):58-59.

[5]张美娟.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3,12(6):69-70.

[6]林其德,李青.降压药物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应用的争议与发展[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3,3(6):19-21.

[7]武春梅,杜叶平,尹莉莉,等.同型半胱氨酸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16(6):2187-2189.

[8]王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各项生化指标的分析及意义[J].中外医疗,2013,7(3):50-51.

[9]王羽.静脉滴注硫酸镁配合口服硫酸镁控释片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疗效对比[J].青岛医药卫生,2013,4(8):272-273.

[10]申南,李光辉,张为远.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7(7):587-589.

[11]王惠,徐明翠.联合用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四项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3,7(3):101-102.

[12]窦金玲.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2,28(10):147-149.

[13]冯延红.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4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彦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3(4):28-29.

[14]孙桂婵.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J].吉林医学,2013,26(9):5349-5350.

[15]黄峻,鞠文东,周涛,等.动脉硬化检测仪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观察[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3,5(10):768-770.

降低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4

[关键词]硝苯地平;拉贝洛尔;妊娠期高血压;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6)11(a)-0147-03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gestationalhypertensionpatientswithnifedipine,labetaloltheeffectofcombinationtherapy.methodsConvenientselectionfromourhospitalinJanuary2014andDecember2015inpatientswithpregnancyinduce.dhypertensionanddecimatingtheimplementationofnifedipinetherapyof100casesascontrolgroup,theimplementationofnifedipineandlabetalolintreatmentof100casesastheexperimentalgroup,theindexesofthebloodpressureaftertreatmentofdiseaseassessment,pregnancyandcomplications.Resultstheprognosisofsystolicbloodpressure(120.62±8.01)mmHg,diastolicbloodpressure(77.04±4.46)mmHg;prognosisofsystolicbloodpressure(145.20±10.69)controlsmmHg,diastolicbloodpressure(89.67±6.08)mmHg,withastatisticaldifference,p<0.05;experimentalpregnancyoutcomeandcomplicationrateislowerthanthecontrolgroup,statistical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Clinicalpregnancyhypertensionpatients'nifedipine,labetalolcombinationtherapyeffectisoutstanding,canimprovebloodpressure,preventadversepregnancyoutcomes,isworthusingforreference.

[Keywords]nifedipine;Labetalol;Gestationalhypertension;Clinicaleffect

妊娠期高血菏侨焉锲谂性较为常见的病症,血压指标升高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尿蛋白、抽搐等症状,危害母婴健康[1]。目前,临床针对该疾病均实施解除痉挛、降压等疗法,但效果不明显。将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100例患者的资料整理如下,旨在判定硝苯地平、拉贝洛尔联合疗法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该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方便抽选实施硝苯地平疗法的10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段22~36岁,平均(29.4±0.5)岁;孕周20~35周,平均(28.6±0.2)周;38例经产妇,62例初产妇;实施硝苯地平、拉贝洛尔疗法的100例作为实验组,年龄段23~37岁,平均(29.5±0.6)岁;孕周21~36岁,平均(28.7±0.3)周;39例经产妇,61例初产妇。2组患者的孕周、年龄段等临床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疾病诊断

①入选标准:患者均符合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孕前检查均不存在哮喘、糖尿病等病症,入选前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物;②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药物过敏等患者排出该次调查。

1.3方法

患者进入医院后均给予基础化的镇静、饮食指导等处理。100例对照组患者于该基础上实施硝苯地平(批号:国药准字H20066800)药物疗法,5.0~10.0mg/次,8h/次;100例实验组患者则实施硝苯地平、拉贝洛尔(批号:国药准字H21023710)联合疗法,硝苯地平药物剂量同对照组,拉贝洛尔:50.0~150.0mg/次,3次/d。

1.4评定项目

1.4.1血压指标评定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变化情况。

1.4.2妊娠结局和并发症评定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子痫等发生情况。

1.5统计方法

借助版本为SpSS14.0的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文中数据,其中,妊娠结局、并发症属于计数资料,用[n(%)]的形式表示,实施χ2检验;血压指标属于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p

2结果

2.1血压指标分析

结果表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收缩压、舒张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指标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妊娠结局、并发症分析

结果表明,实验组、对照组的妊娠结局、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作为一种多发性的临床病症,可分为子痫前期、子痫、妊娠期高血压等类型,多发于妊娠20周后,浮肿、蛋白尿、高血压等为主要表现,危害母婴健康。因此,临床需有效控制血压指标,以改善不良妊娠结局,保护母婴健康。硝苯地平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钙离子拮抗剂,具有减轻动脉痉挛、降低血压指标、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减少尿蛋白的临床作用。并且,该药物还具有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预防不良反应的优势[2-3];拉贝洛尔属于受体阻滞剂,可直接作用于患者血管,使其扩张,从而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压指标。和单纯性的β受体阻滞剂不同,该药物可有效降低血管周围阻力,一般不会降低心输出量。该次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经由硝苯地平、拉贝洛尔药物联合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指标和对照组相比较低,说明:于硝苯地平基础上加用拉贝洛尔药物可有效降低血压指标,使患者血压指标恢复正常,并更好地保o肾脏。硝苯地平是临床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常用药物,单独使用可有效降压,也有报道曾证实联用硫酸镁、酚妥拉明治疗降压效果更为突出[4-9]。但是,此类药物半衰期相对较短,用药期间极有可能出现血压指标持续波动现象,减少血液流动量,提高神经兴奋度。而拉贝洛尔具有非选择性阻断受体的作用,可从根本上减缓心率,减少耗氧量,联合使用后可稳定血压指标,预防不良反应、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该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经联合用药,产后出血发生率为7.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0%,早产儿发生率为15.0%,子痫发生率为9.0%,均低于对照组的20.0%、12.0%、32.0%、30.0%;且产妇用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相对于单用硝苯地平来说,联用硝苯地平、拉贝洛尔获得的效果更为显著,和朱翠筠[10]研究报告中新生儿窒息率4.2%、产后出血率12.5%基本相似。

综上,临床给予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硝苯地平、拉贝洛尔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血压,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管艳玲,杨寒,李莉,等.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6):91-93.

[2]王莹.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6):791-792.

[3]周剑,叶小姣.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刊,2013,48(9):69-71.

[4]刘志鸿.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综合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7):127-130.

[5]阮芳.观察硝苯地平联合酚妥拉明及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4):2877-2878.

[6]马静.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治疗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4):114-115.

[7]殷晓丽.观察硝苯地平联合酚妥拉明及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1):121-122.

[8]周秀红.硝苯地平辅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7):190,194.

[9]吴丹.妊娠期高血压应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方案治疗的可行性探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9):83-84.

降低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5

1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

1.1一氧化氮no是体内产生的血管紧张因子在妊娠期合成增多,参与妊娠期血管平滑肌张力的调节。

1.2血浆内皮素妊高症时孕妇血清中存在某些毒性因子,使内皮细胞损伤,有大量的内皮素被释放出细胞外,导致血管收缩[6]。

1.3瘦素瘦素可作用于下丘脑,拮抗神经肽Y的升高血压的作用;且病情越严重血清瘦素的含量越高。

1.4胰岛素血液中过多的胰岛素可促进钠的重吸收,增加血容量;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血管狭窄,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导致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7]。

1.5胎盘因素羊水过多、子宫膨大过度、多胎妊娠等均可引起宫腔压力增大,导致子宫胎盘血流量减慢或减少,引起血管痉挛、缺血缺氧等症状,从而导致血压升高的发生。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现状与进展

2.1疗法

疗法可使疗效增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具体方法为绝对卧床休息,左侧卧位,且有较大优点:1、有较好的利尿作用侧卧24小时能利尿1350-2700毫升。2、能减轻子宫对主动脉髂动脉的压迫,增加子宫胎盘血流灌注。3、能降低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增加,增加个脏器的血流量,如肾、脑、胎盘等,故能改善胎盘功能。4、能纠正子宫右旋,有助于纠正子宫胎盘缺氧5、能减少升压物质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

2.2饮食疗法

2.2.1适当限制热量

防止过食一般应小于7531KJ因为肥胖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孕期卧床休息后热量需求减少,过多热量负荷加重病情。

2.2.2适当减少食盐而不过度限盐

过度限盐反而有害,可致食欲下降离子紊乱,一天以7G左右为宜。如进盐过多,可使钠在血管壁滁留,增加血管壁对升压物质血管紧张素2的敏感性。

2.2.3进食高蛋白

日给蛋白质80-100G最好摄取良质蛋白,动物蛋白占1/2为好,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蛋白尿,且常伴低蛋白血症。但对肾功能不全者除外。

2.2.4适当限制脂质

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常伴脂质代谢障碍,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增加,摄入量每日应小于60G并以植物脂肪为主,它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能抑制由糖类合成脂肪酸。

2.2.5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2.3药物治疗

2.3.1解痉治疗

全身小动脉痉挛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最普遍的临床病理表现,血管痉挛可造成血压升高,多脏器损伤,组织缺血缺氧;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者出现抽搐、心功能衰竭、昏迷,甚至威胁孕妇及新生儿的生命[8]。

硫酸镁为目前临床常用和首选的解痉药物[9],硫酸镁能够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压、增加心排出量、扩张周围小血管、改善肾脏及胎盘血液灌注量,但在使用时常出现心率加快、面色潮红、心慌等不良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可以通过调节滴速来缓解[10]。血清镁离子浓度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但治疗的有效浓度(2.0—3.5mmol/L)与镁离子中毒浓度(≥5mmol/L)很靠近,镁离子中毒的临床表现为膝跳反射减弱或消失,因此在用硫酸镁治疗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射情况,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11]。

2.3.2降压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的处理原则与正常患者的不同,因为降压药在使血压下降的同时也减少了子宫胎盘的血流量,对胎儿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孕期使用降压药要十分的谨慎,以舒张压≥110mmHg或平均脉动压≥140mmHg为使用降压药的临界值,以避免先兆子痫及子痫的发生[12]。常用的降压药物有肾上腺受体抑制剂、硝苯地平、硝酸甘油等。硝苯地平为2型钙通道阻滞剂,能够有效的抑制钙离子通过细胞膜,使平滑肌松弛,降低全身血管阻力;抑制抗利尿剂激素的释放并增加肾血流量达到增加尿量的目的,同时对心脏传导系统影响很小。硝酸甘油在治疗妊娠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时,能够快速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有效避免产科并发症的发生,不良反应率低且症状轻微。

2.3.3扩容治疗

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液高凝程度与病情成正相关,子痫前期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能够导致脏器灌流量和功能下降,所以治疗时应注意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13]。小剂量肝素能够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影响D2二聚体参与凝血因子生成,抑制凝血过程,增强纤溶,降低血液黏度,并且肝素分子量较大,不能通过胎盘,小剂量肝素用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安全有效[14—15]。扩容指证:(1)红细胞压积≥35%;(2)全血粘度比值>3.6~3.7;(3)血浆粘度比值>1.6~1.7。

2.3.4利尿治疗

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目前不主张采取常规利尿,只是在有指征时方给予利尿治疗。在以下情况时可采用利尿治疗:1、有脑水肿时必须利尿2、有心衰及肺水肿时必须利尿,利尿可减轻心脏负荷3、出现肾功能衰竭少尿时,利尿可改善肾皮质血流量4、全身严重水肿时5、对高血容量子痫前期,慢性肾炎必须利尿6、医源性输液过量引起肺水肿时7、出现视网膜剥离者

降低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6

登封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河南登封452470

[摘要]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12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2例为治疗组,62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则单用硫酸镁,对观察组和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83.9%,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使患者获得确切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关键词]硫酸镁;硝苯地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7(c)-0126-0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为妊娠期特有疾病,也为其较为常见的并发症[1]。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蛋白尿,高血压及水肿等症状,其病理变化以全身小动脉痉挛为主,患者在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子痫等症状,对母婴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相关研究报道显示[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经有效治疗,可获得良好的预后。本文将2012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于本院的12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患者采用了硫酸镁及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的12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为62例,患者的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5.2±2.4)岁,患者的孕周为28~35周,平均孕周为(33.2±2.1)周,其中,86例为初产妇,38例为经产妇,124例患者全部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2版)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3],排除伴有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肠道出血、严重主动脉狭窄、脑水肿及对硝苯地平具有过敏反应的患者。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的基础资料与疾病严重程度等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很好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均进行解痉治疗及相关对症治疗,予以25%硫酸镁,使用剂量为60mL,将其加至5%葡萄糖之中,使用剂量为500mL,使用方法采用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为每小时1.0~2.0g。治疗组患者加用硝苯地平进行联合治疗,3次/d,每次使用剂量为30mg,使用方法为舌下含服。孕周低于38周的患者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孕周为38周及以上的患者治疗3d为一个疗程。

1.3疗效评定

疗程疗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评定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血压达到正常范围,尿蛋白降低幅度不低于2+,患者妊娠维持不低于37周终止妊娠;有效评定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血压未控制在正常水平内,尿蛋白降低幅度为+,患者妊娠维持低于37周终止妊娠;无效评定标准即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好转,或者加重,血压水平无显著降低或者出现上升,尿蛋白未降低,患者妊娠维持低于36周终止妊娠。

1.4统计学处理

组间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处理,当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上看,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从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上看,治疗组患者产后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及早产等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上看,治疗组治疗前各项定量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各项定量指标与对照组相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3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在妊娠超过24周的产妇中较为多见[4],其临床表现较多,通常以高血压、浮肿及蛋白尿等症状为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导致患者产生抽搐、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可造成母婴死亡,其也为导致孕妇及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采用对症治疗,包括降压、解痉及中医治疗等,多项报道显示,临床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键在于控制患者血压,需迅速将患者血压控制于正常范围之内,同时,对患者重要器官的血循环加以改善,包括子宫、心和肾等器官,以避免患者产生严重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研究显示,临床采用降压药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具有一定危险性,其在有效降低患者血压的同时,也会导致患者重要器官血流量减少,尤其是减少患者子宫胎盘血流量,进而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

相关临床研究显示[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能与前列腺素缺乏,或者子宫胎盘缺血等具有相关性,其可对产妇及新生儿均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而言,其通常起病隐匿,患者病情发展迅速且较为凶险,如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造成患者出现昏迷,严重者可引起心肾衰竭等症状,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及健康。在本文的研究中,治疗组患者予以了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用硫酸镁治疗,从临床疗效上看,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6.8%,对照组仅为83.9%,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5],由此可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疗效显著。分析结果可能与硝苯地平具有的长效、高效及不良反应少等优势相关。硝苯地平属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其可有效扩张患者全身血管,解除外周血管痉挛,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硝苯地平半衰期较长且血药浓度较高,患者可获得较为平稳的降压作用。硫酸镁可阻断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传导,并对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起到抑制作用,因此,采用硫酸镁治疗可有效预防控制发生子痫,并促使患者血管内皮合成前列环素,起到解除小动脉痉挛及降低血压的目的。

报道显示,硫酸镁为临床理想的解痉药物,其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确切。硫酸镁不仅可有效抑制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并且可使患者心肌、骨骼肌与血管平滑肌松弛,进而达到血压下降,以及肌肉松弛的效果。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妊娠高血压患者经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其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尿蛋白等指标均明显改善,对照组经单独使用硫酸镁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尿蛋白等指标虽然较治疗前也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相符[6]。由此可见,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各定量指标,起到良好的降压效果。本组研究中,治疗组患者产后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及早产等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7],由此可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可有效避免或者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防止因血压不稳,而对患者靶器官造成损伤,并且两种药物合用无严重不良反应,其对患者血脂、血糖及肝肾功能均不产生影响,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基本病变为全身小动脉痉挛,并由此引起患者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上升、全身小动脉管腔狭窄及血管内蛋白质出现渗漏等现象,同时进一步导致患者产生水肿、蛋白尿及血压浓缩等症状。以上述患者病理生理过程为基础,患者全身各重要组织器官可由于缺血、缺氧等受损,包括患者胎盘、心、脑、肺和肝肾等器官,并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出现肝细胞坏死、肺水肿、胎盘早剥等临床表现,危及孕妇及婴儿的生命安全及健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的临床治疗应按照合理扩容、解痉、降压及镇静等原则进行,治疗原则也包括在适当的时候应终止妊娠。基于上述治疗原则之上,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进行探索,并制定有效方案为目前妇产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1]丁卫.高龄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7):901-902.

[2]熊俊.脂代谢影响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4):256-259.

[3]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2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6):476-480.

[4]高岚,陈颖,梁红,等.VCam-1和papp-a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5):377-380.

[5]胡金艳,郭红霞,胡水旺,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正常孕妇尿液蛋白质组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6):446-450.

[6]李树珍,李永强,相淑芳,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192-1193.

降低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7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HD)和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特有且很常见的疾病[1],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为尿蛋白、高血压、水肿,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2]。发病率在我国报道2.5%~3.1%,国外报道1%~14%。GDm是一种全身的代谢性疾病,会引起人体血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甚至引起人体的一些其他疾病,像高血压、高血脂等。目前的研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很容易患上高血压,且患者人数逐年增加。本研究对2011年-2012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患者150例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妊娠期高血压与妊娠期糖尿病之间有无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1-2012年住院的妊娠患者150例,其中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年龄18~35岁,平均(26.57±6.22)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54±8.14)周;正常妊娠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18~36岁,平均(27.12±5.41)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7.96±7.16)周;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血压的测定,测量时患者伸出右边手臂,测量3次,每次间隔6h,取3次的平均值为最终的测量结果。血糖的测定以静脉血为准,患者早上起床后不进食,空腹测量血糖,然后口服75g葡萄糖,1、2、3h后各测量一次血糖,期间不准进食。血脂的测定采用酶测定法。

1.3诊断标准按照《妇产科学》[3]的标准:空腹时血糖含量为5.6mmol/L,葡萄糖耐量试验中:1h的含量为10.3mmol/L,

2h的含量为8.6mmol/L,3h的含量为6.7mmol/L,如果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达到或者超过上面的标准,就可诊断孕妇患上糖尿病。血压的标准:收缩压为140mmHg,舒张压为90mmHg。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血压比较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47例患者的血压偏高,占94%;100例正常妊娠者中,10例患者的血压不在正常范围内,占10%,表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比普通妊娠者易患高血压。

2.2两组血脂比较试验组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疾病,它甚至会引起心脑肾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一般说来,糖尿病患者容易患上高血压,它发生的概率要比正常人群高出很多倍。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会降低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4],高血糖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刺激血管壁增生、肥厚,使管腔阻力加大,从而导致血压升高[5]。临床上很多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很多也伴有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既包括糖尿病,又包括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不良(iFG)。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GH)、先兆子痫(preeclampsia)、子痫(eclampsia)、原发高血压并妊娠(primaryhypertensioncoincidentalpregnancy)、及因肾病、肾上腺疾病等继发高血压并妊娠等,其中与糖尿病有密切关系的主要是GH和子痫前期。国外研究发现,使用高分辨超声检查妊娠期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孕妇及正常孕妇的肱动脉。结果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更易合并有内皮功能的异常,其发生率远远高于正常孕妇,且与患者的血糖水平呈正相关,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关系密切[6]。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是一种内源性的no合酶抑制剂,其可促进内皮细胞内皮素-1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减少一氧化氮的合成,引起内皮细胞功能紊乱[7-8]。还有研究认为,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可通过下调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水平的表达从而抑制一氧化氮的合成,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紊乱,其体内的水平也与患者血糖水平呈正相关,而当治疗后血糖下降后患者的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也下降[9]。因此,研究认为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是妊娠期高血压发发病的重要机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和体液外渗,局部凝血因子聚集和凝血系统激活,导致血管收缩和血栓形成而引起一系列高血压的改变[5]。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反映了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血脂中的主要成分一般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胆固醇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10],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胆固醇需要与脂蛋白结合才能被运送到身体各部分。脂蛋白可以分为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两种。一般来说,高血脂和高胆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很重要的诱因[11]。孕期妇女肠道吸收脂肪能力增强,再加上内分泌的改变,使体内多种激素对脂蛋白和血脂的代谢发生改变,血脂代谢异常,一般来说,孕期妇女血脂比普通人稠,易患高血压。因此孕期妇女要经常测量血脂含量,把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4%都血压偏高,正常妊娠者只有10%血压偏高,说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比正常妊娠者易患高血压;血脂比较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比正常妊娠者高,说明妊娠期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概率比正常妊娠者高,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有相关性。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内分泌紊乱和代谢失调,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患者长期高血糖也会对自身和宝宝产生巨大影响。(1)对自身的影响:①分娩困难。糖尿病形成巨大宝宝的情况明显增多,最终将导致分娩困难,发生难产、手术产、新生宝宝产伤、产后出血的频率增高。②酮症酸中毒。妊娠本身可使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加重,使血液中的白细胞功能降低,全身抵抗力减弱,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并发酮症[12],严重者可诱发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③高血糖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13],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流动,导致细胞内失水。当脑细胞失水时,可引起脑功能紊乱,临床上称高渗性昏迷。④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尿量增加,机体失水,且大量排尿易从尿带走电解质,使电解质紊乱。(2)对宝宝的影响:①宝宝低血糖。糖尿病对妊娠有明显影响,早孕期妇女血糖高的话,会使胎宝宝身体发育不良;中、晚孕期高血糖,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宝宝高血糖,相继发生胎儿高胰岛素血症,进而导致胎宝宝过度增长。这些宝宝出生后,易发生低血糖;妊娠晚期胎儿宫内缺氧增加,容易导致不良后果。②宝宝低血钙。宝宝出生后,突然离开准妈妈高血糖的环境,若未及时补充糖分,宝宝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宝宝红细胞增多症及低血钙、低血镁的发生率也会增加。③宝宝呼吸衰竭。孕期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准妈妈所分娩的宝宝,肺成熟往往推迟,宝宝易患呼吸窘迫综合征,后果很危险。

因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易患高血压,所以为降低糖尿病孕妇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应时常检测妊娠期妇女的血糖,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也要改变孕妇平时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减少高血压的发生[14]。孕妇糖尿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1)饮食疗法是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基础:①每日总热量限制不宜过严;②碳水化合物不可太少;③蛋白质供给要充足;④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补给要充足;⑤限制钠盐的摄入;⑥少食多餐。(2)运动疗法:孕妇运动提倡适量,强度不可过大,最好的方式就是散步。建议每天散步2~4次,15min/次。(3)胰岛素疗法:经饮食和运动治疗效果不佳者,须注射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会致胎儿生理缺陷,忌用。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经常检测血糖及血脂含量,以保证它们在正常范围之内,从而减少GDm孕妇pDH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天雷厉,林小兵,朱瑞丹.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7):102-103.

[2]林兰.现代中医糖尿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1-412.

[3]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2-94.

[4]肖丽.正常妊娠妇女、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的特点[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14):48.

[5]雷娟,关怀,王茜,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0,4(6):145.

[6]paradisiG,Biaggia,FerrazzaniS,etal.abnormalcarbohydratemetabolismduringpregnancyassociationwithendothelialdysfunction[J].Diabetescare,2002,25(3):560-564.

[7]梁艳.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12):939-940.

[8]丁明玉,王菲菲.全血粘度异常状况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33-134.

[9]montoromn,KjosSL,Chandlerm,etal.insulinresistanceandpreeclampsiain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J].DiabetesCare,2005,28(8):1995-2000.

[10]赵飞飞,江江,董旭东.子痫前期患者脂代谢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4):3393-3395.

[11]周珺,张汝学,贾正平,等.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2,33(2):120-122.

[12]陈茜松,刘丽俊,季淑英,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2,1(27):29-31.

[13]杨素青,孙群燕,周崇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糖脂代谢变化及临床意义[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10(2):176-178.

降低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8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终止妊娠时机;分娩方式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妇特有疾病之一,此病通过使脏器缺血,引起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对母婴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甚至死亡。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除了必须药物治疗外,必须掌握时机和方式终止妊娠,是保证母婴生命安全的关键[1]。为了做进一步分析研究,作者将20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以第7版妇产科学中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作为标准[2]。所有患者年龄在21~40岁之间,平均为28.8±2.2岁;初产妇约占75%共156人,经产妇约占25%共52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57例,轻度子痫前期126例,重度子痫前期22例,子痫3例;除2例双胎妊娠外,全为单胎妊娠。

1.2临床症状

⑴血压:入院时患者血压均大于140/90mmHg,最高为270/140mmHg,⑵水肿: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多数为指凹性水肿;⑶蛋白尿:+---++++,其中少尿5例;⑷其他:严重患者出现头晕、眼花以及视物模糊现象,也有子痫发作者;⑸辅助检查:血肌酐升高,肝功能损害有12例患者。⑹眼底表现:眼底动静脉比例不正常者13例,眼底不同程度出血者9例,有51例患者有视网膜小动脉痉挛,19例有视水肿。

1.3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目的和原则是争取母体完全恢复健康,胎儿生后能够存活,以对母儿影响最小的方式终止妊娠。首选治疗药物是硫酸镁使患者镇静、解痉,并配合降压、吸氧以及合理扩容等的综合治疗。为了促进胎儿肺组织的成熟,对孕周

1.4分娩时机及方式

208例产妇中,≤33周结束分娩的20例,均选用的剖宫产手术;在33~36孕周结束者66例,此组胎儿已完成了促胎肺成熟的治疗,剖宫产患者49例;>36孕周结束者122例,选择剖宫产患者9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治疗后血压稳定引产成功9例。

1.5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处理采取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t检验用于组间比较计量资料,卡方检验描述计数资料,p

2结果

2.1产妇分娩结局中母婴并发症情况

不同孕周分娩对孕妇产生的并发症情况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新生儿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从数据可知,≤33孕周分娩的产妇,新生儿并发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阶段,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2.2不同的分娩方式对母婴影响

208例患者中有165例患者通过剖宫产分娩,余43例患者经阴道分娩。根据数据可知,经剖宫产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经阴道分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基础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因胎盘低血流灌注,使其供养的血液减少,导致胎盘功能降低,胎儿发育不良,甚至胎死宫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终止妊娠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保证胎儿健康以及对母体危害最小。一般认为34周为鉴别胎儿是否成熟的临界线,因此对于≤33孕周患者使用促进胎肺成熟的地塞米松并尽量延长孕期,降低胎儿窒息以及死亡率。只有在≤33孕周的孕妇的身体情况极差的情况下,才考虑提前终止妊娠[3]。

3.2分娩方式选用阴分娩的情况①治疗有效,对阴道分娩能耐受者;②胎儿较小,无产科指征,且不能确定胎儿是否成活;③产程已启动,且宫颈口条件成熟[4]。而对于病情严重、宫颈条件不成熟或产程估计较长,或者家属要求的均应该采用剖宫产手术。

3.3产后还应继续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尤其是血压的变化情况,并根据病情合理对症用药,防止产后子痫的发生,本组患者中,无产后子痫发生。

综上所述,适时且安全的终止妊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则要求医务人员能够合理及时的给于诊断和决定,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若有胎死宫中,则应快速选择引产终止妊娠。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尽量使孕周在33周以上终止妊娠,且首选剖宫产手术。

参考文献

[1]杨庆雪.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87-89.

[2]梁心玲,朱坤仪.127例重度妊高征及围生儿结局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16(7):439.

[3]段富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与母婴结局的关系.山

降低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9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分析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发疾病,本病以妊娠20周后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1],可出现全身多脏器的损害,肾脏病变尤为突出,严重患者可导致孕妇或胎儿死亡,严重威胁母婴健康。为了能够提高对本病的特征了解,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来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90例。其中年龄21~42岁,平均31.5岁;妊娠期高血压84例,子痫前期160例,产前子痫46例。所有病例均排除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所致血压升高,

1.2方法对本组2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行年龄、产次、产前检查情况(系统产前检查指从早孕至足月共检查8次或以上[2];无或未作系统产前检查指有过1次以上但不足8次的产前检查)文化程度进行调查分析;对2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生儿情况进行调查。

2结果

2.1调查项目对本组2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行年龄、产次、产前检查情况、文化程度进行调查,具体见表1。

2.2围生儿情况对本组2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行跟踪调查围生儿情况,进行统计并比较,具体见表2。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全球都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9.4%,与国外报道7%~12%的发病率基本一致。1997~2000年的调查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的孕期母体死亡约占孕期母体死亡的18%[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症的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胎盘早剥、视网膜病变、急性肾功能不全、前置胎盘、HeLLp综合征、急性心衰、腹腔积液。

年龄是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增大,多存在脂肪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随年龄增加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以及与内分泌调节功能减退有关。因此,年龄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由于文化程度较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多缺乏围产期保健知识,自身保健意识较淡薄,对产前检视不足,未经常规产前检查,很多农妇整个孕期都不做或少做产前检查,致使文化程度较低发病率高,病情较重。

积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疾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在严密监护下适当延长孕周,以期改善围生儿预后[4]。32周以前的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待治疗能很好地改善围产儿预后,但是,对于发生在32周以前的重度子痈前期,延长孕周对改善围产儿预后没有明显的帮助,却明显增加孕妇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机会。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5],因为适时剖宫产是抢救重度子痫的一种有效手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直接威胁母儿的健康,应加强宣教,重视孕期检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使孕妇掌握基础卫生知识,自觉进行产前检查[6],及时发现高危妊娠,做好围生期及围妊娠期保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导孕妇自我监护,在危险信号出现时及时就诊,严格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通过对本组病例进行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孕妇年龄、文化程度、产次、产前检查情况有着密切关系,积极控制高危因素,防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积极控制疾病改善围生儿情况,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7-106.

[2]王瑜,张曦.成国梅,等.64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分析.中原医刊,2006,33(8):12.

[3]杨雪芳,佟秀兰,钟永兴,等.不同孕周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临床分析.江西医药,2006,41(10):773.

[4]杨孜.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一产科医师面临的挑战.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3,4(2):83.

降低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10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疾病心脏病诊治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子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215例,合并心脏病26例,占同期妊高征的12%。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30.5岁。初产妇18例,经产妇8例。孕周小于32周6例,32~36周12例,大于37周8例。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的诊断标准:既往无慢性高血压和心脏病史,本次妊娠并发子痫前期或者孕中期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体检心脏叩诊有不同程度心脏扩大,在安静时心率均大于110次/分,有奔马律,心尖部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提示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st段抬高,或者仅表现为心动过速,妊娠晚期、分娩期或产后数日内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心慌、气短者7例,8例出现干咳,常以夜间明显,5例早期表现为活动后心悸,夜间胸闷不能平卧。本组16例发病急剧,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呼吸困难、气促、端坐呼吸、咯粉红色泡沫痰。体检心脏叩诊14例有不同程度心脏扩大,26例在安静时心率均大于110次/分,10例出现奔马律,20例心尖部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15例心电图表现为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st段抬高,9例心电图仅表现为心动过速。22例x线检查见心影扩大。

    结 果

    治疗经过:在治疗子痫前期的基础上,用酚妥拉明20mg加入5%的葡萄糖250ml中静滴,并根据血压调整滴注速度。速尿20mg静脉推注,4~6小时重复应用。强心剂用西地兰0.4mg加入25%的葡萄糖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4~6小时后重复给药0.2~0.4mg,24小时不超过1.2mg。低流量氧气吸入,取半坐卧位。分娩方式:经控制心衰后24小时或以上,及时终止妊娠,26例中剖宫产分娩21例,占80.77%,阴道自然分娩5例,阴道手术助产3例。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对母亲的影响: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26例中,产妇死亡1例,占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的3.8%,发生产后出血2例。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对新生儿的影响:新生儿26例发生早产9例,占34.6%;胎儿宫内生长迟缓4例,占15.38%;胎儿窘迫13例,占50%;新生儿窒息10例,占38.46%。围生儿死亡3例,围生儿病死率11.53%。

    讨 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是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发生的以心肌损害为特征的心力衰竭症候群,严重威胁着母婴安全与健康。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对母亲及围生儿的影响:5年间我站产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死亡1例,占妊娠高血压疾病死亡的首位。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婴儿的影响很大,如果出现并发症则影响更大。本文2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对围生儿的主要损害有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围生儿死亡。子痫前期时的胎盘血管痉挛,胎盘床存在着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管腔狭窄,影响母体血流对胎儿的供血,影响胎盘功能,致使胎儿缺氧和生长迟缓。这主要是因为胎盘能量的能力减弱,而影响胎儿发育。因此,妊娠高血压疾病在孕期保健过程中,不仅要做到防止胎儿发育不良和早产,同时又要防止胎儿窘迫或胎死宫内,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病死率。

   

分娩方式的选择: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经积极治疗,控制心衰后24~48小时,终止妊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分娩方式。但我们认为还是以剖宫产分娩最为安全,因为剖宫产一方面可迅速取出胎儿,脱离不良环境,另一方面可减轻心衰对母体的威胁,有利于母体恢复。对于个别病例在积极治疗48小时以上,仍无病情好转者,也应当与家属讲明病情严重性之后,行剖宫产结束分娩。对于胎儿小,宫颈条件好,严密观察下经阴道试产,产程中行心电动态监护,对于不能耐受产程者,应及时行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