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养殖场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十篇养殖场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十篇

养殖场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2:31

养殖场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1

今天的会议既是分析会,又是一次再动员、再部署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分析当前肉鸡养殖基地建设面临的形势,全面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抓好肉鸡养殖基地建设。

刚才,大家集中观看了视频,全面了解了各乡镇、各林场肉鸡养殖基地建设的情况,2个乡镇做了经验介绍,6个乡镇和7个部门做了表态发言,对下步工作也做了很好的表态。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差距,进一步坚定抓好肉鸡养殖基地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肉鸡养殖基地建设是县委、县政府从培育立县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出发,立足县情实际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在全县肉鸡养殖基地动员会开完之后,全县上下迅速行动,一是各乡镇先后组织召开了乡村两级动员会,传达贯彻全县动员会议精神,制定肉鸡养殖基地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细化措施,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宣传相关优惠政策和典型大户的成功经验。二是各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推进肉鸡养殖基地建设。开发区积极跟踪服务作用,积极推进肉鸡养殖基地建设,对大昌公司一期工程建设和养殖合同拟订工作给予了很大支持;县畜牧兽医局抽调精干力量充实基层,加强技术指导;大昌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8个乡镇的养殖户进行了技术培训;其他成员单位也都结合各自职能积极开展工作。三是领导小组非常重视,人大有民主任多次带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深入全县8个乡镇和部分村屯、养殖户进行调研和督促检查,现场办公、现场推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确保了工作顺利启动。从前期情况看,通过全县上下的积极努力,老百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大家对这个产业还是比较认可,目前全县已有108户申报,拟建标准化鸡舍145栋,已建成10栋,在建11栋。

虽然前期全县肉鸡养殖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工作进展慢。按照《方案》中确定的4个月建设时间,目前已经过去两个半月,可目前80栋标准化鸡舍建设任务仅完成了10栋,也就是说,在剩下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平均每天要建成1栋以上,否则今年的建设任务根本完不成。二是进度不平衡。目前伊汉通乡建成2栋、在建3栋,松南乡改扩建7栋,按照《方案》中确定的指标,只有这两个乡能在近期完成任务。方正镇任务5栋,建成2栋;天门乡任务10栋,建成1栋;会发镇任务10栋,建成2栋;宝兴乡任务10栋,在建2栋;德善乡任务10栋,有3栋刚刚开始建设;大罗密镇任务10栋,有3栋开始建设;林业局任务15栋,建成3栋,按照这样的进度,今年10月31日前是完不成任务的。三是规划设计标准低。从目前情况看,养殖基地选址布局、配套建设的标准都不高,布局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有的乡镇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设计和选址意见。虽然有些乡镇和部门启动了建设,但绝大多数建设规模没有达到《方案》所要求的标准。

分析当前肉鸡养殖基地建设的形势是“两头热,中间凉”的一个局面,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群众热情也很高,但乡镇、部门不够积极主动,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一些乡镇和部门没有把这项工作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当作必须完成的任务推进,等待观望,能拖就拖。二是有的乡镇对养殖基地建设项目能否成功没有信心,怕担风险,怕担责任,存在畏难情绪。三是有的干部对县里确定的优惠政策心存疑虑,不知能否落实到位,不敢深入去抓。

第二,乡镇工作落实不到位。一是有些乡镇存在底数不清的问题,通过领导小组的调查,有些乡镇对本乡镇情况不是完全了解,乡镇真正有多少户想要建舍,有多少户有能力建,有多少户没有能力建,建不了的原因是什么,没有做到心中有数,没有完全摸清底数。二是有的乡镇和部门在选址过程中没有实地踏查、现场论证,有的选在基本农田,有的选在环评不允许的地方,最后把问题上交,等待县里解决。三是有的乡镇面对老百姓资金、土地、环评等问题制约,不是积极主动去协调、去解决,而是在等、在靠,绕着困难走,不能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攻艰克难。

第三,部门服务不到位。一是主动服务不够,有些部门缺乏全局意识,仍然坚持部门利益至上,在支持服务肉鸡养殖基地建设上没有大的动作。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相互推诿,甚至有的部门对领导小组现场办公决定的事情顶着不办,手续办理依然繁琐。二是对上争取不够,在去年8月份,市政府出台了《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从7个方面加强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扶持,据我了解,我们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争取到上级的相关支持。三是落实力度不够,在《方案》中,我们参照市里《意见》出台了3个方面7项优惠政策,同时也明确了18个成员单位和8个乡镇的职责分工,但是落实的不好。

当前这些困难和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刻,已经影响到全县肉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的整体进程。今年的4月29日,县政府与大昌公司签订了协议,也对企业做出了承诺,要在三年之内达到年出栏2000万只肉鸡养殖规模。目前,大昌肉鸡屠宰场项目进展顺利,厂房已经完工,下步即将开始冷库施工和设备安装,年内将完成5000万元投资额度。如果封冻前完不成这80栋鸡舍的建设任务,年底前就不能实现肉鸡屠宰加工,县委、县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将受到质疑。所以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推进肉鸡养殖基地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想方设法解难题,千方百计补差距,迅速在全县掀起肉鸡养殖基地建设新高潮。

二、集中全力,超常运作,坚决打胜肉鸡养殖基地建设攻坚战

现在距《方案》确定的10月31日完成时限还有1个月零8天时间,距11月中旬封冻期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全县80栋标准化鸡舍建设任务,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打破常规,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集中有效时间,集中全部精力,全力完成肉鸡养殖基地建设年度各项任务目标。

第一要坚定信心,坚决做到“四个不变”。一是决心不变。建设肉鸡养殖基地是县委、县政府立足全县大局,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强县富民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此,县委、县政府的态度十分明确,决心不会改变。二是目标不变。年初县里确定的建成80栋标准化鸡舍目标,是在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实际,也能够实现各乡镇、各部门坚决完成任务。三是政策不变。刚才在看视频的过程当中,也有养殖户提到,我们县里出台的政策,会不会落实,会不会兑现,在这儿我郑重的和大家讲,县里承诺的新建标准化鸡舍每平方米100元补贴、改造旧舍每平方米40元补贴的政策不变,领导小组从现在开始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一栋,兑付一栋,让大家放心,让老百姓托底。四是奖惩不变。年初动员会及方案制定的奖惩办法,年末坚决兑现,该奖励的奖励,该批评的批评,该问责的问责,县委、政府定的事一定要干、说的话一定会算,也请大家把这些意见传达给广大养殖户,让他们放心大胆的去干。

第二要狠抓落实,坚决做到“三个卡死”。从前期进展情况看,80栋鸡舍建设任务要在11月15日封冻前完成、12月31日前全部投入运营,有效时间所剩不多,必须打破按部就班的传统工作模式,采取紧逼加压,强势推进,确保按期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一是卡死时限。各乡镇、县林业局要对照年初下达的任务,逐栋按天制定施工进度表,倒排工期,倒计时推进,坚决把完成时限卡死在11月15日前。二是卡死任务。目前,各乡镇、林业部门对想建鸡舍发展肉鸡养殖的农民和职工立即开展一次调查摸底,将年度建设任务全面落实到户,明确专人,定点帮扶,坚决按期建成投入使用。三是卡死标准。对于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我们在基地建设方案中已经做出明确规定,各乡镇、县林业局和国土、环保、畜牧等相关部门要严格对照标准,指导养殖户搞好选址、布局,特别是消毒、污染物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一次建成、全部达标。

第三要强化服务,坚决做到“三个主动”。肉鸡养殖基地建设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各相关部门必须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和要求主动参与,搞好服务。一是要主动审批。肉鸡养殖场(小区)建设需要用地、规划、环评、防疫、工商等众多审批手续,国土、住建、环保、畜牧兽医、工商等部门要从自身职能和工作实际出发,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从简、从快、从优办理项目的证照、审批等事项,减半征收环评咨询和技术评估费,优先解决项目用地,切实解决制约肉鸡养殖基地建设的瓶颈问题。二是要主动扶持。各部门要按照《建设肉鸡养殖基地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履行好各自帮扶职责,绝不允许推诿扯皮、敷衍了事。水务部门要主动帮助建设供水设施,保证用水需求;电力部门要减收初装费并按成本价为养殖场安装供电设施,按农用电收取电费;交通部门要将修建养殖场(小区)道路纳入通乡公路计划,优先建设实施;环保部门要主动为养殖场(小区)选址;林业部门要保证鸡舍建设所需木材原料供应,对使用林业用地在不违背政策、法律前提下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并帮助做好绿化工作;信合、农行、哈尔滨银行等金融部门要灵活运用信贷政策,简化贷款程序,降低担保门槛,为基地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人社、妇联等部门要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妇女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有效拓宽筹资渠道。刚才,让2个乡镇做经验介绍,6个乡镇和7个部门表态,是想提醒大家清醒地知道所承担的职责,并且要履职尽责,发挥作用,积极主动扶持。三是要主动争取。发改、财政、扶贫开发、农业开发等部门要积极加强对上沟通协调,全力争取资金支持,以缓解资金压力。同时,年初县政府确定的各包乡部门,特别是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后要立即深入所包乡镇,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承担起包扶的责任,同所包乡镇一起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完成任务。

养殖场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2

渔业局(处)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省水利、渔业工作会议精神,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宗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以增加渔业效益为中心,以农(渔)民增收、行业壮大、财政增税为目标,依靠科技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强化法制建设与渔业环境资源保护,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建设无公害水产品示范基地,加快工程化稻田养鱼和休闲生态渔业发展,努力提高渔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完成了各项年度工作目标任务。2005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7.2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0.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和4.8%,全省渔业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态势。回顾一年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2005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修订后的《凤珇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于8月3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审议通过,10月1日起施行。制修订《凤珇省渔业船舶监督管理办法》报省政府法制办,《凤珇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办法》厅务会审议通过下发执行。

2、继续做好全省水域滩涂养殖证核发工作,全省核发渔业水域养殖证527本,发证面积3600公顷,累计完成全省核发任务的88%。

3、编制完成《凤珇省渔业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草案)》,建设榆阳区牛家梁等2个生态渔业示范点,建立冯家山水库渔场等4个冷水性鱼类养殖基地,全年发展稻田养鱼面积7094亩,其中高标准工程化稻田养鱼面积2935亩,示范点亩均增加收入381元。

4、完成了团头鲂养殖技术规范等2个地方标准的起草和送审,申报农业部渔业行业标准制修定项目4个,编制完成《凤珇省渔业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草案)》,组织完成石头河水库渔场、西安水流渔场等3个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工作。

5、太白胥水河部级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国家环保总局正在评审待批,省政府向全社会公布了《凤珇省重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新批准建设陇县、洛南2个省级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完成了2005年度渔业水域环境公报和水产疫情公报的。

6、编制完成全省渔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大纲,“七大体系建设”建设规划报省政府,编制申报13个渔业项目报有关部门5个已被立项下达计划,全年累计落实中省基本建设资金12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400万元。做好了渔业年报、半年报、季报等统计工作,编制完成15个渔业重点项目进入“项目储备库”,农业部支持我省7辆渔政车和2艘渔政船交付使用。

7、全省举办渔业计划、统计、推广、养殖、技能鉴定等培训班6期386人次,组织开展3次渔资市场整顿和打假活动,严厉打击破坏水生野生动物等渔业违法行为。全省累计查处渔事违法案件523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64万元,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4多万元。

8、全面启动渔业船舶监督管理,做好全省渔业船舶登记检验以及船员培训和发证工作,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监管,整顿和取缔“三无”渔船,全省有7艘渔政执法船经国家渔政监督局批准公布。

9、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完成政协委员提案2件、人大代表提案3件的回复,渔业信息40多篇,组织基层80多名职工参加四川农业大学专、本科学历教育。“池塘生态渔业技术推广项目”获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存在的问题

1、转变作风,加强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今年,渔业局(处)按照厅党组统一部署,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紧紧围绕渔业发展主题,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坚持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做好了新一轮行政审批审核事项精简工作,在年初召开全省渔业工作会议上,早安排、早布置、早落实,推进了全省渔业工作顺利开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以后,渔业局(处)把认真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渔业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四中全会精神上,结合渔业工作实际,自觉地创新执政理念,增强执政能力,不断推进渔业行业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通过继续深入推行基层评议制度,做好省水产供销公司、养殖公司企业改制的协调指导,并进一步研究特点,把握规律,落实措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规范综合政务运行管理,努力提高办事效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重拳出击狠抓落实,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抓党风、促政风、带行风,有效促进全省渔业行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2、整合资源,进一步做好渔业结构调整工作。以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主题,着重围绕解决“三农”增收问题,从有利于加快全省渔业发展,有利于规范渔业行业管理,有利于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角度出发,在年初全省渔业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渔业结构调整工作思路和目标。一年来,渔业局(处)在全面总结“十五”规划任务完成情况基础上,立足当前全省渔业资源和水产品市场需求,进一步整合渔业资源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一是以水产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作为关键,更新改造全省现有水产良种繁育场站,积极引导引进和繁育名优新品种。西安市名优养殖品种35个,名优养殖面积达4500亩,占到全市养殖面积的15%;咸阳市引进河蟹3.4万只在三原试验养殖产量2100公斤、产值8.4万元、亩均收入1267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汉中市汉台区引进杂交鲶、鲈鱼、河蟹等名优品种试验养殖面积达1200亩,走特色水产养殖路子成效显著。洋县、城固县在小水库试验鱼猪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渔业产值达40万元,比过去水库单一养殖模式成本降低20%,水库纯收益提高15%,为改变水库传统单一养殖模式积累了好经验。二是大力拓展水产养殖领域,充分挖掘沟、河、库地等宜渔资源综合开发,在陕南、陕北等一些地区重点发展了水库、淤地坝渔业,在一些有条件地方引导发展工程化稻田养鱼,对全省秦巴山区冷水资源进行规划利用,全省优质、高效、无公害等健康生态渔业得到快速发展。西安市投资120万元建成鲑鳟鱼类良种示范场,填补了该市冷水鱼类养殖苗种生产空白。宝鸡市在冯家山水库渔场引进鳟鱼、鲟鱼试验养殖,苗种成活率均达到80%以上,新增冷水鱼养殖面积1200平方米。安康市实施工程化稻田养鱼面积1932亩,亩产水稻643公斤、亩产鱼68.2公斤、亩增纯收入438元、亩均产值比项目实施前净增长89%。三是抓住今年鱼价提升的有利时机,转变过去渔业养殖生产和经营思路,依靠市场和经济利益驱动调节,广泛吸收大批社会和民间资本投资渔业生产,鼓励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有效机制,加快了休闲、加工等渔业二、三产业的发展,全省渔业产业链得到有效延伸。今年,西安市有350家渔场发展休闲垂钓业,带动旅游观光、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仅休闲游钓收入产值达1.4亿元,占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的30%,渔场综合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汉中市围绕“鱼”做文章,以人性化的经营理念,吸引城乡居民消费娱乐,已形成垂钓、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渔业100处,进一步拓展了渔业发展空间。

3、强化执法,为渔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一是本着“细化、完善、突破”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渔业管理体制,明确渔业部门行政管理职能,填补渔业管理中的空白,配合省人大完成赴外省法制调查研究任务,组织专家学者反复研讨修改,修订后的《凤珇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在8月3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于10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明确了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机构的设置和工作职责,增加了对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程序和管理规定。特别是突破上位法,明确规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产品的质量监督工作,销售的水产品须经水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方可上市,把渔药和渔饲料(包括渔用添加剂)等渔需物资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管权限,逐步从畜牧兽医部门调整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解决了渔业行政部门多年无权对渔药、渔饲料生产和经营实施监督管理的空白,走在了全国渔业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前列。二是进一步做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和修复,在汉江实行封江禁捕和开展鱼类增殖放流,组织召开了全省大鲵人工自然生态繁殖座谈会,整顿检查已批准大鲵驯养繁殖场,依法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严厉打击各类渔事违法行为,全省累计查处渔事违法案件523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64万元,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4万元。全省利用社会和民间资本过千万元投入大鲵驯养繁殖,汉中市大鲵驯养繁殖场有30组亲鲵产卵、孵化稚鲵5000尾,为进一步开展大鲵驯养繁殖试验研究积累了经验。三是加强全省渔政执法体系建设,严格渔业船舶登记检验制度,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和整顿全省渔政执法着装,配置改造基层渔政执法装备。目前,厅党组同意成立省渔政监督管理局并加挂省渔业船舶检验局牌子的请示报省编办待批,制定《凤珇省渔业船舶监督管理办法》报政府法制办,农业部支持我省的7辆渔政车和2艘渔政船交付使用,西安市渔政监督管理站正式成立,咸阳市渭城区渔政管理机构经政府批准成立,宝鸡市将渔政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的申请已报人事局待批。四是加快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建设,申报太白胥水河部级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专家评审待批,省政府向全社会公布了《凤珇省重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新批准建设陇县、洛南2个省级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为进一步推动了全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

4、加大监管,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贯彻实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为契机,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了对渔业生产和水产品质量监管,为确保消费者能吃上“放心鱼”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健全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政策法规。10月1日起施行的新《凤珇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中,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在水产苗种引进繁育、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水域环境污染和从事污水养鱼、水产品销售市场准入、渔药等投入品监管、无公害水产品管理等方面,突破上位法对其相关机构建设、人员配置、监管程序、具体权限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从法律程序上确立了渔业行政部门负责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地位,提供了实施质量安全监督的法律依据,为全面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进一步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监测、防疫检疫、产品认证体系。省渔业水域环境及水产品质检中心在“五一”、“十一”、“春节”等社会重大节日,对西安、咸阳、渭南、宝鸡销售的50个水产品120个参数进行抽检,在黄河流域(凤珇段)及全省重点养殖水域布点取样进行监测;省水产病害及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中心在生产旺季深入一线开展病防检疫工作,进一步强化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各市相关机构和技术人员积极主动配合开展工作,有效加强了对渔业水域环境状况和水产病害疫情的监测。三是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狠抓鱼药、饲料等渔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积极开展水产健康生态养殖,深入开展渔资市场整顿和打假活动,做好了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工作,有效提升了全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结合渔业水域养殖证核发工作,制定《凤珇省无公害水产品管理办法》下发各市执行,大力推行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加快了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的认定工作,引进渔业新技术改变传统养殖模式,营造发展特色渔业的氛围,打造优势绿色渔业品牌,全省高效、健康、生态、规模渔业发展趋势基本形成。截至11月底,全省完成了石头河水库等3个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的认证工作。核发渔业水域养殖证527本,发证面积达3600公顷,累计完成全省养殖水域核发任务的88%。

5、依靠科技,为渔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面临机构改革、事业经费短缺、设备落后等困难和因素,技术人员开展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力度不大,大部分单位都在忙于维持单位正常运转。一年来,渔业处组织人员深入基层体察实情,了解困难并协助想办法、出举措,引导技术推广和科研机构克难奋进,并进一步强化了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组织制定全省渔业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托省水产科研所和省水产总站,组织40名省级技术人员深入一线,选派8名技术员常年驻示范点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渔民的培训力度,大力推广名优水产品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引导渔民群众自觉利用渔业养殖新技术,在全省各地举办渔民养殖技术培训班6期264人次,努力提高渔民自身素质,确保了全省重点渔区养殖技术指导;二是引进名优水产良种典型示范推广,落实大银鱼水库移植增殖项目面积31万亩。继续实施稻田工程化生态养殖、湖泊水库养殖增殖等4项渔业骨干技术项目,目前已落实推广面积21万亩,其中:发展稻田养鱼面积7094亩,新增工程化稻田养鱼面积2935亩,名优水产品繁育及养殖技术面积5043亩,盐碱滩地和风沙地区塘库生态渔业技术面积8300亩。三是制定渔业行业技术标准,开展渔业科技计划和规划工作,完成了《工程化稻田养鱼技术规范》、《团头鲂养殖技术规范》2个地方标准的起草和送审,申报农业部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4个,在总结评估论证“十五”期间渔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项目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凤珇省渔业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草案)》。四是集中全省渔业管理、生产、研究、开发等方面力量,从技术、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为农(渔)民搞好服务,大力开展渔业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工作,有效促进了全省渔业科技成果转化。2005年,“池塘生态渔业技术推广项目”通过省农业科技推广成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验收鉴定,获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已申报凤珇省农业科技推广成果一等奖待评。“沿黄低洼盐碱地渔业综合利用关键技术项目”研究成果报告已编制完成待鉴定验收。

6、依靠项目,加快渔业基础和支撑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加大渔业资金筹措力度,项目建设资金争取成绩显著。一是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搞好基本建设项目的编制、论证和申报,上报中省有关部门秦巴山区水生动物保护区、省冷水鱼良种引种繁育中心等13个渔业重点项目,有5个已被批准立项下达计划,首次申报农业部的3个科技示范场项目已被批准立项,全年累计落实中省基本建设资金12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400万元;二是加强渔业在建项目的监督管理,完成5个中央国债基建项目的初步设计、招投标和前期建设审查批复,配合农业部开展1998年以来16个渔业国债基建项目的财务审计和自查自咎,确保了在建项目保质保量按计划实施;三是组织开展渔业生产年报统计,配套建设渔业行业优惠政策,在良种引进繁育、病害防治、新技术试验推广、水生野生动物救护、渔政装备配套等方面积极争取公益性投资,特别是针对去年受灾地区渔业灾后重建和修复,多渠道想办法筹措资金,保证了渔业在建项目的顺利实施。2005年,太白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完成项目投资约380万元,建成土建工程面积2200平方米,装备1辆越野渔政执法车;省渔业病害防治环境监测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项目完成投资300多万元,监测手段和检测能力大幅度提高,可承担全省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检测和评价;省团头鲂良种场项目完成投资180万元,经过试运行发挥了阶段生产效益,对解决凤珇及相邻省份苗种供应严重不足等问题起到了缓解作用。四是根据全省渔业远景发展战略规划,编制了11个专项工程建设和渔业7大体系建设规划,组织召开全省渔业基建项目管理及规划工作座谈会,编制完成了全省渔业“十一五”计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大纲。《西安市渔业发展规划》6月4日经市政府审定批准实施,成为全市今后渔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余各市的渔业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五是贯彻新《凤珇省实施〈渔业法〉办法》有关规定,履行法律赋予渔业管理部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法定职责,向省政府报送了《关于在省级新增财力中增加水产补助费的请示》,多种渠道积极争取政府公益性资金投入,以进一步加快支撑全省渔业发展的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六是全省水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初具成效。西安市已建成大型水产品交易市场3处,零售市场200多处,新建的北郊朱宏路鲜活水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鲜活水产品达4万吨。汉中市过街楼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目前已建成2000m2批发楼、3000m2交易大棚,设备先进、配套完善、功能分区明确、规范有序、物流畅顺的西部重点水产品批发市场。

一年来,渔业局(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厅党组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如:渔业工作仍未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渔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无公害、绿色水产基地建设和认证进程缓慢,良种引进创新力度不够,渔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特别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和发展水平,开展工作活力不足,思路不够开阔,办法不够多,指导方式还不够适应,服务工作还不够到位等等。明年,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整改,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压紧逼,夯实责任,确保渔业各项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三、2005年工作打算

2005年,渔业局(处)将以十六届四中全会为指导,以农(渔)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强化依法行政和渔业资源保护,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规范行政管理工作程序,加大服务和督办力度,构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工程化稻田养鱼和休闲渔业发展,大力发展渔业区域经济,努力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增加渔业在全省大农业中的贡献份额,努力完成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的各项任务。

全省计划完成水产品总产量7.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2.0亿元,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编制完成全省渔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报省政府审批。继续抓好渔业前期项目的论证与申报,多渠道申报项目争取建设资金,加快渔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完成10个重点渔业项目的论证和入库,加大对渔业在建项目资金的财务审计和监管力度。

2、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优质、高效、无公害渔业发展的典型,切实加强渔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继续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落实工程化稻田生态养殖等4大渔业骨干技术推广任务,计划发展稻田养鱼面积7000亩,其中新建工程化稻田养鱼面积1000亩。

3、深入贯彻实施新《凤珇省实施〈渔业法〉办法》,进一步落实渔业水域滩涂养殖证的发放任务,组织开展渔资市场打假和水产品药残专项整治活动,试点开展水产品销售市场产品检验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推广健康养殖、生态养殖技术和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标准,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大、产品优、市场前景好的无公害、绿色水产品生产基地。

养殖场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3

同志们:

一、总结经验,全面回顾2014年畜牧兽医工作取得的成绩。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全县畜牧兽医工作紧紧围绕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农业结构"双牵引"为抓手,以创建现代示范畜牧业为目标,狠抓标准化生产、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养殖污染治理四个工作重点,全县畜牧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年来,我县畜牧业生产总体运行质量较好,发展速度较快,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畜禽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养殖户生产积极性不高;二是畜产品质量安全和防疫工作形势依然严峻,部分环节存在安全漏洞;三是养殖污染与新农村建设矛盾日益突出;四是人员结构老化,退休人员数远超考录人员数等等。下一步,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突出重点,强化措施,逐步解决。

二、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切实抓好今年畜牧兽医工作。

2015年我们将以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为契机,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落实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双牵引行动"和"莒县畜牧业振兴规划",围绕一个目标--积极打造现代畜牧示范区;强化"两个确保"--确保无重大动物疫病、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抓好"三个重点"--标准化生产、养殖污染治理、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全面推进我县畜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认真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加大对日照泰森肉禽养殖项目、莒县大海养鸭粪污无害化处理项目、莒县蜂景生态园、莒县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等重点项目指导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同时继续做好畜产品无公害认证工作,加强符合申报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做好换证工作。争取2015年新增达标畜产品无公害认证企业5家。

(三)继续抓好养殖污染治理。一是加强对养殖场的审批和改建工作。严格按照《莒县畜禽养殖布局规划》要求,对新建养殖场严格进行科学选址、规划布局、严格验收;对已建养殖场有计划的进行改造、搬迁或拆除,力争2015年全县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再出新成绩。二是加大推广环保养殖力度。大力推广环保养殖技术和循环养殖。积极推广生态环保养猪、发酵床养鸭等生态养殖技术。三是大力抓好环保养殖示范典型推广。力争每个乡镇创建一个环保养殖示范场,进一步提高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四)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强化动物免疫工作。认真制定《莒县2015年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和实施方案》,坚持集中免疫与常年补防相结合,确保全县动物"应免尽免,不留空档".二是强化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建设,健全动物疫情监测体系,确保一旦发生疫情,人员、物资等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和按程序开展工作。三是继续做好无疫区评估迎查工作。要进一步细化档案材料,对照现场评估的6大项96小项内容要进行再细化、再梳理、再落实。做到每一项内容的评估,都要有书面材料,逐项落实,努力做好各种证明资料的归类整理,完善各类书面档案记录,保证各类档案资料的齐全规范。档案资料尚未整理规范到位的,要确保在春节前装订成册入档。

(五)继续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一是进一步加强畜禽及其产品检疫监管。严把畜禽产地检疫关、屠宰检疫关、市场监督检查关和药残检测关"四关",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收售、生产、经营病死畜禽及其产品和逃检、拒检等违法行为。二是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工作职能,强化执法队伍,细化执法区域,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全县生猪定点屠宰场的驻场检疫,严厉打击私屠乱宰现象。三是积极开展"动监e通".充分利用"动监e通"平台,提高执法队伍信息化水平,使我县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再上新台阶。

(六)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按照"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要求,加强畜牧兽医执法队伍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质量。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业务技能培训。年内集中开展行风纪律、检疫执法、疫病防控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使干部职工形成立足本职、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力争通过转变作风、从严管理、加强培训、严格考核等措施,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精神面貌明显提升,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

养殖场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4

   1-6月出栏生猪64.12万头,同比增加21.66%,三元杂交猪25.64万头,占生猪总产量40%,出栏牛0.6万头,同比增加1.69%,出栏羊0.87万头,同比增长1.17%,出笼家禽228.3万羽,同比增加0.97%,蛋品产量6204.57吨,同比增长0.5%;存栏生猪75.5万头,同比增加15.62%,其中母猪7.582万头,同比增加19.02%,存栏牛2.89万头,同比增加1.04%,存栏羊2.71万头,同比增加0.74%,存笼家禽425.2万羽,同比增加0.73%。全县放养水面150027亩,鱼种10525万尾,其中引进翘嘴红?40万尾,匙吻鲟4000尾,苗种繁育2亿尾,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17200吨。

二、养殖业形势分析

 1、产业结构及市场价格变化。一是产业受市场价格变化、产业扶持政策、城市建设等系列原因调整,规模养殖户逐步增加,散养户明显减少;二是受产业扶持政策和市场高价影响,生猪自繁自养普及率逐步增加,母猪饲养户增多,种猪价格持续上扬;三是生猪产业受冰灾影响严重。1月15日—2月13日止,全县因冰冻原因死亡生猪2.2万头,倒塌栏舍1.4万平方米,导致今年存栏、出栏生猪减少了20-30%。目前,仔猪存栏量减少,养殖户补栏困难,导致仔猪价格居高不下,仔猪价格达36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200%。近期因国家宏观调控和周边疫情影响,加之进入生猪销售淡季,仔猪价格和肥猪价格明显下降,肥猪价格最高降幅达150元,但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和目前生猪存栏情况,生猪价格不会出低谷,后期仍会出现一定回升;四是饲料市场价格仍然保持较高价位。乳猪料市场均价4300元/吨,肥猪料市场均价3950元/吨,养殖成本大幅增加。

三、灾后重建工作

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迅速成立了由刘云辉局长任组长,张建林、严佑红副局长任副组长,畜牧科、水产科为成员的养殖业抗冰防灾小组,紧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策。

2、强化服务,排忧解难。一是全力开展养殖业抗冰防冻技术指导。编印了养殖业防寒防冻技术资料XX份,组织乡镇动物防疫员发放到各养殖专业户;抽调6名同志成立3个技术小组,克服重重困难,采取直接上户或电话联系等方式,指导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开展屋顶除冰、防冻、防疫工作。二是认真做好相关服务工作。组织基层动物防疫员,冒着恶劣气候,对全县所有规模养禽户进行了一次禽流感的全面免疫接种;鼓励生猪人工授精员发扬不怕苦的精神,尽量满足养猪户的要求,实在不能到位的,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我局积极联系县内饲料生产企业,解决部分规模养殖户因运输原因造成饲料告急的严重问题,想尽一切办法为养殖户排忧解难。

3、广泛收集信息,及时处理灾情。一是全面动员各乡镇动物防疫机构工作人员投入到养殖业抗冰防灾工作中,及时掌握有关灾情迅速上报,局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收集和上报有关情况。二是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重大灾情。1月28日,天心牧业公司报告突然倒塌四栋规模猪舍,我局立即组织人员冒着路滑冰冻的危险连续3次到达现场,指导协助猪场开展自救工作,抢运种猪700余头,立即组织人员开展屋顶除冰工作,对死亡生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严密消毒,有力地防范了灾情的进一步恶化。2月4日,光明派派乳业有限公司因停电拒收鲜奶,近20名奶农到县政府集体上访,我局积极协助信访部门做好奶农的思想工作,稳定奶农的情绪,在县人民政府与企业的协调下,事件得到圆满解决。

4、有所侧重,适当补偿。为搞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上级下拨了部分资金作为养殖业受灾损失补偿。由于受灾面积广,受灾户多,而补助资金不多,受灾户不能全部得到补偿。为搞好资金发放工作,我局综合考虑,统筹兼顾,采取有所侧重,造当补偿的办法,共补助受灾户76户,补助资金108万元。

四、完成主要工作任务

   1、全面落实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县财政局、县畜牧局联合对县内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现场审核,累计查看养殖场103处,最终审定规模场补贴对象88户,明确建设内容,发放项目启动资金265万元。

   2、进一步完善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3月10日召开全县乡镇畜牧水产服务站和供精单位专题会议,累计完成良种补贴数6.39万胎次,发放补贴资金127.8万元。同时,对2009年项目实施做出了进一步规划要求,以望畜发[2009]10号《关于进一步加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的通知》制定下发了《**县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暂行规定》,并且该暂行规定以望畜水规备[2009]001号文件报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备案。

   3、认真申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按照上级要求,联合县发改委对相关规模场(小区)进行现场审查,确定建设项目单位15个,其中备选项目3个,累计资金900万元,其中中央扶持资金560万元,自筹资金340万元。

4、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一是参加全县组织的农民素质教育养殖专业户科技培训活动,现已开展培训3期。举办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12次,培训人数达512人次,利用网络对养殖农户进行养殖技术指导,发送技术信息8条,6000农户受到指导。冰灾期间发送技术资料10000套,同时,对10000亩水面进行了水产病害监控,并重点农户的水产病害进行了指导防治。二是参加“科技阳光信息平台”建设,以信息群发方式进行科技知识和市场价格信息传达和普及,参与农业110共同建设,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意识。

共3页,当前第1页1

5、有序开展湘江禁渔工作。春季禁渔工作是我县渔业的一件大事、特事,一是做好禁渔方案。2月份就制定了《**县春季禁渔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并报送县人民政府批准。二是大力宣传。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手段大力宣传春禁工作的意义,做到沿河乡镇村和村民都明白,共发送市人民政府的禁渔通告500份,分发到各沿河乡镇村和渔民手中,在渡口、社区、学校、渔民集中区域张贴通告100份,同时,县电视台专题宣传春季禁渔工作10天,竖立禁渔牌3块,禁旗10面,市人民政府的禁渔通告磁带一本,出动宣传车、宣传船30次,使禁渔人人清楚,个个明白。三是认真做好渔民禁渔期间的补助发放工作,为使禁渔期间渔民补助发放公平、公正,县畜牧水产局制定了《**县春季禁渔渔民补助发放办法》,对县境内的专业渔民、兼业渔民的家庭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发放渔民家庭情况统计表,由渔民所在社区、村统一填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县畜牧水产局审核,4月份共对全县272户,家庭人口1365人进行了逐户审核,根据县人民政府制定的标准,每月共发放春季禁渔渔民补助147010元,全县共发放441030元,由渔民所在乡镇财政从银行直接发放给渔民。四是扎实进行禁渔督查。按照县政府的统一布置,以县局牵头的禁渔工作组每天都在禁渔区进行督查,3个月共出动渔政执法船69航次,出动执法车28次,做到了白天、晚上检查相结合,基本做到了河中无渔船,岸边无网具,市场无河鱼。查处了张先东等违规作业人员4人,处罚款2100元,现场没收并销毁矮阵25米、迷魂阵20米、虾毫232个、纱套网320米、丝网100米、扳曾1个、电瓶1只。**县首次春季禁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6、加快特色水产养殖发展。今年主要抓了翘嘴红?、匙吻鲟、网箱养殖黄鳝、小龙虾、河蟹、生态甲鱼等特色水产养殖。翘嘴红?春片放养40万尾,养殖面积100亩;匙吻鲟养殖示范10亩,放养10cm规格鱼种4000尾;河蟹集约化养殖600亩,放养扣蟹30万只;网箱养殖黄鳝下水网箱5000口;小龙虾养殖面积1000亩;生态甲鱼养殖新扩面积200亩。全县特色水产养殖特色明显。

7、抓好百里水产走廊项目乔口核心区建设。一是项目区的鱼池改造项目。年初共对核心示范区的1000亩标准鱼池进行了改造,主要是水系、电力和鱼池护坡整理,共投入建设资金580万元。二是完成了伊思丽公司的珍珠城的项目土地平整和设计工作,进入项目建设阶段。三是核心示范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成效,上半年完成项目招商2个,引进资金300万元。四是核心示范区的道路建设已经启动,年内完工。

8、完成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按照上级的布置安排,2月开始了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员的业务培训,3月召开了全县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动员会,4月进行入户普查工作,共完成普查资料XX套,5月完成了数据的入库工作,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完成。

五、强化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1、广泛宣传。根据上级要求和实际需要,多层次、多方位的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印发法律法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养殖业投入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等宣传资料1万余份,全面普及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强化畜禽水产品生产经营户安全生产要求,提高养殖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判别与防范能力。

2、严格监管。一是全面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格按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2009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通知》、和长畜水发[2009]16号《关于贯彻落实〈2009年全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强化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工作,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确保了产地检疫率、定点屠宰检疫率达100%。以村级防疫员为主体,在全县范围内强开展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狂犬病等强制免疫,有效控制了全县畜禽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二是全面加强水产用药和水产品质量监管。开展了渔业生产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对乔口渔场、靖港哑河渔场、格塘千龙湖、黄田渔场等重要渔业生产基地和渔药经营点的渔药进行清查,严厉查处绿霉素、孔雀石绿等违禁用药,没有发现使用禁用药物的行为。同时要求渔业养殖户建立健全健康养殖档案,准确登记渔药(饲料)购买、使用及水产品购销往来情况,做到有据可查。累计检查渔药经营单位和养殖场20家,整改8家。

三是全面加强肉类产品安全监管。加强对城区肉类市场清查,严格清查各肉类经营点来源,对无证、无检疫的白板肉和病死猪肉进行收缴并无害化处理,有效保障城区居民肉食安全。

四是全面加强以“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为主的兽药、饲料专项行政执法工作。由县局畜牧水产执法队牵头,组织相关执法人员,加大了兽药和饲料生产、经营企业产品检查力度,对违禁药物和假冒伪劣药进行收缴处理,并开展养殖场(户)、生猪贩运户的尿样抽检,高度关注全县违禁药物市场动态。累计检查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66家,整改4家,没收禁用磺胺类药、呋喃唑酮片、氯霉素片等4800片,没收蟾毒素、虫菌克、通便开胃精、百毒杀星等过期药20合(瓶、袋)。共3页,当前第2页2

五是建立健全畜禽水产品健康养殖档案。为规范兽药、饲料的使用,保障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开展了对大中型畜禽水产品养殖场的执法检查,检查了乔口田心坪养殖小区、乌山杲山养殖小区、黄金猪场等15家养猪场,没有发现违规使用药物和违规使用添加剂等不法行为,但少数没有建立健康养殖档案;检查了丁字镇桃花渔场、靖港哑河渔场、乔口渔场、新康渔场、格塘千龙湖等20家养殖生产单位的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没有发现使用禁用药物的现象,但养殖档案不健全。为此,我们都现场要求并督促畜禽水产品养殖场(户)建立健全健康养殖档案。

六、动物防疫工作

1、严格执法。一是加强检疫队伍建设,严格考核,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文明执法。上半年全县无因行政执法而引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案件。二是加强产地检疫,采取定点收购的驻点检疫与流动收购的主动申报检疫相结合的办法,严厉打击逃检、抗检等违法行为。三是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抓好村点屠宰检疫,安排专人抽检,定期收费,造册登记。屠宰场实行专人24小时值班制,实施宰前、宰中、宰后全程检疫。乡镇农贸市场逐步实行天天检疫,收费、盖章同步进行。四是各乡镇明确专人,加强对村点屠宰免疫标识的查验、回收工作。五是开展经常性监督稽查,严厉打击经运户违法违规行为。六是明确专人及时查疫、堵疫,加强对动物疫情的监控,严防外来疫畜禽流入我县。上半年全县共查处逃检抗检经营户、违法生产经营单位3起,检出病死畜15头,病死禽470羽,病死动物产品170公斤,已全部作无害化处理。

2、加大检测体系建设力度。年初对县站的实验检测体系进行规范添置必备的仪器设备,明确实验专人,加强人员培训,确保我县能够开展口蹄疫、禽流感、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检测,同时进一步完善血吸虫病的实验检测和放化疗等。

七、下半年工作

1、进一步加快生猪养殖方式的转变。认真落实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小区)建设项目,提高全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促进生猪生产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加大生猪疫病防控力度。一是稳定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加强科学养猪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训。二是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疫情即时监控、即时跟踪、即时防疫。三是做好生猪防病治病知识普及工作,尽量减少疫病的发生。

3、扎实有效地开展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对生产方式的转变、水产品质量安全、新品种、新技术等的培训。

4、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认真进行生产管理和监管工作,创造条件进行水产品检疫和检测工作,为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做好前期工作。

养殖场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5

一、上半年海洋与渔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海洋与渔业经济总体发展平稳:1~6月,全县水产品总产量21.8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4.6%;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7万吨,同比减少5.6%;海水养殖产量43812吨,同比减少0.7%;淡水养殖产量3360吨,同比增长0.5%;水产养殖面积22.5万亩,同比略减;渔业总产值13.43亿元,同比减少2.9%。

(二)水产养殖生产保持稳定:水产养殖总面积24.5万亩,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0万亩,淡水养殖面积4.5万亩,基本与上年持平。三大水产品“龙型”产业发展平稳,大黄鱼养殖网箱1.25万只,放养鱼苗700万尾;梭子蟹养殖面积6.5万亩,放养蟹苗7500斤;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2万亩,放养苗种10亿尾。水产苗种生产健康发展,已繁育虾类9.22亿尾,梭子蟹1878公斤,青蟹130万尾,大黄鱼1400万尾,黑鲷220万尾。

(三)捕捞生产依然严峻:1~6月份,我县海洋捕捞总产量17.06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8.07万吨减少5.6%。上半年全县共投入海洋捕捞渔船2800余艘,出海6—8航次。其中大马力渔船580对,总产量10.56万吨,渔船单位平均产值65万元;拖虾渔船150艘,产量0.48万吨,平均产值19.5万元;单拖渔船150艘,产量0.92万吨,平均产值26万元;其它小型作业渔船、涨鳗苗作业渔船生产效益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由于底层经济鱼类资源的减少和柴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双层影响,我县捕捞生产渔船的股东收入比去年每股减少近2万元。

(四)水产加工态势良好:1~5月份县级以上27家龙头企业加工总产量41368吨,同比增长21.44%,产值43467万元,同比增长0.37%,销售额45058万元,同比减少0.28%,实现利税2364万元,同比下降39.65%,其中利税实现增长的企业共有7家,出口创汇4154.3万美元,同比增长6.48%。

二、上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我们从渔区实际出发,加强宏观指导与科学管理,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升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质量,着重开展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以池塘标准化改造为重点,渔业结构调整呈现新态势。一是池塘标准化改造工程全面启动,上半年我县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面积达到6700余亩。其中第一批改造项目的凯新养殖场等6家单位共2370亩改造计划基本完成并投入养殖生产。第二批定塘英山塘、新桥江东塘、鹤浦峙弄塘等1040亩基本完成改造计划,并辐射带动纱帽绿、旦门盐场等共计2000余亩进行标准化改造,同时总投资400余万元、改造面积1200亩的新桥盐场标准化梭子蟹产业基地建设已进入工程后期,预计下半年将完成改造。二是指导水产加工企业进行重大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工作。开展《宁波名特优水产品杭州市直销窗口建设》、《微颗粒紫菜原粉及其系列海鲜酱的产业化》和《紫菜微颗粒粉末及其膨化食品研制》等项目,切实提高我县水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同时认真做好渔业科技推广性项目的筛选、确定,具体项目的编制、申报工作,共编制各类项目32个,其中市海洋与渔业局专项资金项目31个,农业部项目1个,同时申请市海洋与渔业专项资金241万元,用于补助6家池塘标准化改造单位。三是奋力推进创名牌工作,积极引导和帮助宁波大宇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做好市名牌产品申报工作;针对鲈鱼出口受阻问题,积极帮助养殖企业进行养殖场出口注册备案,到目前为止,我县已有四家水产企业完成养殖场出口注册备案,分别是宁波大宇食品有限公司、宁波荣生食品有限公司、宇航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和宁港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此外,京洲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海鑫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也已完成国内的审批,并报送韩国政府认可。四是加强水产品流通指导工作,努力拓展水产品流通渠道。继宏海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在天津成功设立直销窗口后,1月7日,以南方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为主实施的设立在杭州长河市场的水产品直销窗口开业,我县12家水产品龙头企业加盟;4月18日,组织宏海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水产加工企业参加中国·天津全国商品交易会,进一步拓展天津市场;指导帮助县水产行业协会开展相关工作。

(二)以抓好典型示范为重点,“双增”工程显成效。一是抓好主导产品养殖新技术推广示范,重点引进推广南美白对虾优质苗种、梭子蟹标准化优质高效养殖与示范等项目,均取得较好的成效。已引进南美白对虾优质苗种9亿尾,建设新桥盐场1200亩标准化梭子蟹养殖基地进行健康生态养殖生产管理,并推广使用配合饲料。开展新品种养殖指导,泗洲头峙前育苗厂(县水产苗种引进繁育中心)利用闲置苗池开展本地牙鲆养殖试验,已放养苗种6000尾,且目前生长良好,规格已达到12cm;探索甲鱼、花白鲢及澳洲龙虾在南美白对虾中的套混养技术,试验面积100亩,套养甲鱼500只,花白鲢1万尾,澳洲龙虾2万尾;东方养殖场开展南美蓝对虾池塘养殖,养殖面积10亩,放养南美蓝对虾30万尾。二是加强水产苗种培育和质量控制管理。积极引导渔民正确使用虾粉等水产品保鲜剂,同时配合市海洋与研究院做好112份水产品的抽样调查工作;负责制定《2007年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和《2007年度县水产品源头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并组织落实水产品源头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共检查处理无证生产育苗企业4家。三是指导开展捕捞结构调整,引导中小型渔船开展一船多业、多品种的生产方式,主要引导小型渔船从事流鳗、涨鳗苗生产,效益较好;积极而稳妥地发展远洋渔业,新增的二艘渔船于6月20日开赴北太进行鱿钓作业,至此,我县的远洋生产渔船总数达到4艘;新发展深水围网渔船4艘,并于6月13日开赴渔场进行作业,截至6月20日,共生产青占鱼6万斤,产值4万元。

(三)以政策引导与宣传为重点,渔民转产转业扎实推进。今年国家延续对渔船的报废补助政策,为做好该项工作,我局多次召集各镇乡渔技员集中进行宣传,据统计要求申请报废的渔船达到117艘,主机功率为3592.98Kw,转产人数180人;同时为做好渔船转产转业,解决渔民出路问题,我们还对报废渔船的渔民及其家属进行择岗培训,第一期共有146名转产渔民参加了养殖等技术的培训。

(四)以强化科技服务为重点,渔业产业层次全面提升。一是加强渔业产业化和水产品基地建设,计划发展梭子蟹、紫菜、大黄鱼、南美白对虾四大水产龙型产业基地;组织做好《县新桥梭子蟹生态高效养殖产业基地建设2007-2008年实施规划》、《高塘岛乡紫菜产业化基地建设五年规划》、《黄避岙乡大黄鱼网箱养殖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和《凯新养殖场南美白对虾产业化基地五年建设规划》四个规划。继续做好无公害水产品及产地认证工作,上半年共组织11家企业和养殖场准备材料,进行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申请。二是重视抓好苗种繁育、放养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上半年,我县共24家苗厂23000立方水体投入生产,指导繁育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中国对虾为主的对虾苗种共计9.22亿尾、梭子蟹苗1878kg、大黄鱼1400万尾,产值319万元,利润100万元。三是围绕科技兴海,认真做好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启动科技入户工程,科技入场2个,科技入户13户,辐射养殖户78户;编写完成渔民“口袋书”《渔药安全使用知识》、《浙江渔业管理条例》、《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紫菜养殖技术》、《大黄鱼养殖技术》《梭子蟹养殖技术》共6册;开展渔业实用技术培训,已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24期,培训养殖户1559人次;举办三等职务船员培训班1期,参加人数近100人。另外,我局先后组织人员到鹤浦小马坦村、东陈乡等地进行上岗证和职务船员培训,参加培训人数700余人。

(五)以海洋资源保护为重点,海洋管理工作实现新突破。今年上半年,我局紧盯大桥经济机遇,围绕生态县建设,做好重点企业的用海管理与服务工作。一是认真帮助做好港大桥项目用海报批前期资料准备工作,先后完成了乌沙山电厂码头一期和高涂岙围涂项目的审批报批、浙东表面处理苑用海项目、打鼓峙造船基地用海项目、产业区用海项目前期论证、涂茨造船基地建设用海项目前期选址论证、中国水产城二期建设用海项目论证审核报批、东海明珠岛用海项目前期论证和荙博爽3000吨、5000吨级码头用海项目审批等有关工作。二是切实加强海洋资源保护,抓好韭山列岛省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并积极做好申报部级保护区的前期准备工作;配合市海洋与渔业局完成渔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选址工作;同时开展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和养殖用海规范管理工作。三是坚持依法用海,坚决查处违法用海行为。从今年五月份开始,我局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海盾2007”专项执法行动,查处违法用海项目,并配合市执法支队对违法用海单位进行执法跟踪检查,至目前已查处2家涉嫌违法用海的生产企业。四是严格审批海域使用管理,上半年完成市审批用海项目2个,县审批用海项目1个,变更2个,抵押2个,协调用海项目4个,征收海域使用金约14万元。五是提高赤潮防治能力相关建设,上半年共赤潮简报4期,开展西沪港海洋环境监测站、港海洋自动监测系统、石浦港气象分站建设。

(六)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为重点,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日渐夯实。为切实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吸取“12.07”事故的教训,年初以来,我县在扎实开展渔业安全大整治的同时,落实渔业安全管理基础性工作,完善监管网络,提高管理能力。1至6月份,全县共发生各类等级事故14起,沉船2艘,死亡失踪5人,直接经济损失170万元,渔业安全形势平稳。一是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科。为进一步健全管理机构,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经县编委《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建设的批复》(象编〔2007〕1号)同意,县海洋与渔业局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科。二是组建镇乡渔业安全协管员队伍。从2月初开始在全县范围内组建一支渔业安全协管员队伍,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渔业安全宣传教育、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把渔业安全管理关口前移,实现渔船安全动态管理,及时发现渔业安全隐患,全面掌握渔业船舶变动情况和人员流向,提高安全监管效能,截止6月底,我县首批25名协管员经过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后上岗工作。三是指导和帮助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与各渔村签订了渔业安全生产责任状,真正明确船长对全船生命、财产安全负全职,形成一种渔业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局面。截止目前,各镇、乡、街道办事处与村之间的安全责任状签订率达到100%,村与船的责任状签订率达到80%以上。四是广泛开展安全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以《浙江省渔业管理条理》颁布实施为契机,大力宣传渔业安全法律、法规。同时,利用“全国安全生产月”广泛开展之际,会同县电视台和报社,充分利用宣传主渠道的作用,大力报道历次渔业安全整治活动,宣传抓渔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组织召开重点渔村干部和渔民老大座谈会,通报近年来我县的渔业安全生产形势,提出抓好安全生产的具体要求。专门制作渔业安全生产宣传图版,图版选取了近年来渔业安全生产典型案件,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提出避免安全事故的方法。组织人员分别到高塘岛乡、鹤浦镇、石浦镇等地进行巡回宣传,发放渔业安全生产宣传资料1000余份,悬挂横幅15幅。五是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半年来来共开展港口安全检查82天,出动渔政渔监船艇79航次,参加624人次,检查渔业船舶268艘,对不适航的260艘渔业船舶签发停航通知书,并相应建立跟踪检查机制,督促渔业船舶落实整改要求。六是加强源头控制,抑制非法打船和擅自改装渔船。上半年共检验各类渔船397艘,凡安全设备不齐、号灯不规范或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渔船,一律不准签发船舶证书,并签发整改通知书。七是切实开展冰鲜船、渔业油船专项整治工作。检查中分别发放停航通知书31份和17份,并要求限期整改。八是总结、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并重新调整避风锚地。根据往年海上救助情况及避风情况,对渔业应急救助预案和防台、抗灾预案进行了修改,对避风锚地进行实质性调研,并作出相应调整。

(七)以学习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为重点,机关建设再上新水平。一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县纪委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赋予的职责,深入开展惩防体系建设和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深入开展,让全体党员领导干部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平安渔区”的实际需要出发,为推进“平安渔区”、提前基本实现渔业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二是把党建理论与学习型党组织理念结合起来,使每个党员确立先进的学习理念,在党内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逐步构建长效学习机制,进一步提高全局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实施海洋渔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能力促执法、以执法带能力的方针,切实加强为渔民提供服务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以抓好便民窗口服务为契机,做好机关“双服务”工作;设立行政许可科,简化行政许可审批程序;组织行政执法人员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启动科技入户工程,使渔业科技与渔民“零距离”接触。

(三)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一是海洋捕捞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柴油价格居高不下。今年1-6月份,柴油价格平均高达822.5元/桶,最高时达到908.2元/桶,比去年同期的646元/桶增加了176.2元/桶,仅此一项,双拖渔船的生产成本要比去年同期增加15万元以上,严重影响了渔船的经济效益。二是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药物残留问题比较严重,去年受出口鱼类被检测出孔雀石绿超标事件影响,出口日本、韩国的鲈鱼全面受阻;此外,日本从今年5月29日又开始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大大提高了出口食品的检测标准,对我县的水产品出口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养殖设施改造任务繁重,资金匮乏。尽管今年开始了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但是要开展大规模养殖设施改造工程量大,资金严重不足。四是安全生产设施落后。我县渔业避风锚地紧缺,原有的避风锚地防台基础设施又比较薄弱,加上台风季节即将来临,急需对原有渔业防台避风锚地设施进行必要的调整,同时开辟部分新锚地和设施,但完成这一工程需近千万元资金,财政投入不足。五是渔民转产转业难以有效启动。由于海洋捕捞效益滑坡,渔民收入偏低,缺少转产转业启动资金,加上渔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参与其它行业的竞争能力较弱,转产门路比较少。部分渔民存在着侥幸心理,寄希望于渔业资源的恢复,舍不得丢掉“捕鱼”这个饭碗,对转产转业持等待、观望态度。

二、下半年海洋与渔业工作的主要思路

我们将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认真做好“十一五”开局之年各项工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实施“桥海兴县”战略,积极发展生态高效渔业,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巩固完善海洋捕捞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完善渔业安全保障体系,积极创建平安渔区,全力推进我县海洋渔业经济再上新的台阶。

下半年要着重抓好的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优化渔业产业结构

一是积极发展生态高效渔业。继续抓好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指导做好优质种苗生产,推广优质种苗。建成2个无公害(绿色)养殖生产基地。

二是稳定海洋捕捞业,推进渔民转产转业。积极实施捕捞技术革新,依法规范朝鲜渔场捕捞生产。积极引导和分流捕捞渔民,搞好渔民转岗培训和转产转业信息服务工作。

三是突出重点提升主导产业。大黄鱼产业重点推广大水体网箱养殖,发展岱衢族大黄鱼养殖,积极开发大黄鱼加工新产品。梭子蟹产业以养殖标准化基地建设和老塘改造为重点,积极推广优质配合饲料。积极应用以增氧机为主的渔用机械设备,争取推广使用面积达到5000亩。紫菜产业继续推广优良品种和插杆式、浮流式养殖技术,努力拓展养殖海区,新建标准化育苗厂一家。南美白对虾产业抓好SpF健康苗种为主的优良苗种养殖、塑料大棚育种和全大棚养殖。

(二)切实抓好渔业安全管理

一是完善渔业安全管理网络。建立镇乡、街道渔业安全协管员,增设石浦、鹤浦、高塘岛、爵溪等渔船签证检查站,加强渔船签证。抓好渔业海事调处中心建设,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加大力度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大整治。重点整治高危渔船(10人以上生产渔船、渔业运销船、蟹笼船)、租赁挂靠渔船和“三无”渔船。继续抓好渔船救生设备规范配置监督检查。加强渔船检验,从源头上控制事故隐患。继续抓好渔业伏季休渔管理,完善渔业防台抗灾预案和渔船海上事故应急预案,切实做好渔业防台工作。

三是抓好渔业保险工作,不断扩大渔业保险面,争取184千瓦以上渔船的渔民人身保险率98%以上,船舶保险率95%以上。

四是加强渔民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全年计划培训职务船员1000名、上岗证1000名、四小证3000名。

五是加强初级水产品生产环节的安全监管,加强渔药、饲料等投入品的使用管理,完善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积极开展无公害水产品基地、无公害(绿色)水产品认证工作。

(三)提高渔业技术服务水平

健全渔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县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心、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和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建设。加大科技合作力度,重点与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宁波大学和东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加强科技协作,开发新成果,推广新技术。抓好渔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推广梭子蟹生态综合高产养殖,塑料大棚高效高产养殖,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加强渔技110信息服务平台和海洋渔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建设。

(四)加快发展加工流通业

加快石浦水产工业园区建设,搞好园区环境整治。抓好“超星”、“飞日”和“中国水产城”二期等世界银行“中国沿海可持续发展”贷款项目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拓展流通市场。

养殖场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6

一、扶贫县制定完整的产业发展规划

和田地区XX县和XX县的肉鸡产业规模均很小,主要由农村合作社带动,以农区农户个体养殖为主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地块和家庭剩余的粮食发展庭院养殖业,增加家庭收入,主要采食果园林地中昆虫、杂草种子等,补饲料为玉米、小麦等。养殖品种主要为黄羽肉鸡和白羽肉鸡,兼有少量地方品种的和田黑鸡和安集延鸡。林果业为和田地区的特色产业和重点产业之一,农牧企业规模较小,一般利用农区果园或林地内放养为主,发展林下经济,饲养管理较为粗放,单位面积养殖规模小,养殖技术含量较低。

1.产业发展思路要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当地林下养殖的特色,重点科技扶持具有一定养殖规模的家禽养殖企业或合作社,形成“模范”效应,推进当地养殖技术进步和产业水平提升,以达到扶贫增收的目的。

2.引进适合当地气候环境和林下养殖特点的优质黄羽肉鸡品种,帮助养殖户建立并推广相应的养殖技术体系,整体提升县里的肉鸡养殖技术水平。

3.开发当地地方品种资源,突出地方特有品种的优势,在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尝试走特色精品路线。

4.向养殖户和养殖企业推广基地圈舍标准化建设、产地标识制度、活禽免疫制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通过建立加工企业与规模养殖户间的订单农业方式,对规模养殖农户饲料、防疫、用药、休药进行指导服务和监控,达到加工企业对养殖农户的了解和可控,确保肉加工原料优质、安全。

二、解决扶贫县产业技术难题

1.标准化养殖技术水平较低,圈舍建设、养殖管理、饲料配方和用苗用药等方面的技术不完善。

2.鸡苗来源混乱复杂,运输管理松懈,导致死亡率高,生产成绩较低,农户增收缓慢。

三、开展科技指导服务和培训

上半年通过对接XX县和XX县农业局联络人员,初步了解当地肉鸡产业发展现状,着手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科技指导工作计划。计划于今年下半年赴当地充分开展调研工作,针对两个县肉鸡产业的具体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并开展科技服务和推广培训工作。

四、与扶贫县企业对接

通过XX县和XX县农业局,初步了解两县的肉鸡养殖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情况,调查了各县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产业特色;了解企业和养殖户关心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并总结了各自所遇到的技术难题。

五、存在问题

1.全县规模化、专业化养殖户少,饲养、管理水平落后,并且产业规模小,种禽来源复杂,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各乡镇交易场上的活鸡,尤其是土鸡时常供不应求。

2.农牧民的养殖设施落后,养殖技术不到位,土壤和水资源污染问题突出。

3.消毒随意性大,防疫意识差,免疫不适当,用药不合理等问题突出。随着家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再加之小规模散养农户数量的增加,动物防疫工作难度加大。

4.活畜禽交易市场管理不到位、不规范,疫情隐患严重制约家禽养殖业的发展。

养殖场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7

通过优惠政策推动、支农项目促动、政府资金带动、社会资金联动,转变奶牛养殖方式等手段,推进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养殖,促进奶业健康稳步发展,确保牛奶等副食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2011年全市计划每年新(扩、改)建荷斯坦奶源基地10个。

二、扶持原则

坚持突出重点、择优扶强、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原则。

三、扶持政策

扶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已初具规模的奶源基地、扶持优质奶牛繁育基地建设、扶持发展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建立和壮大奶源示范基地。

(一)补助条件

1.养殖场(小区)建设:养殖场(小区)必须按照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附件)进行设计建设。

2.引种:从市外新引进1~2周岁,一个泌乳期产奶量5吨以上,符合《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以及动物引种、调运等相关规定的荷斯坦高产奶牛。

3.养殖场(小区)规模:新建优质荷斯坦能繁母牛存栏200头以上。

4.品种改良与防疫:采用人工授精等现代繁育技术,严格按《动物防疫法》等有关规定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5.对扩、改建项目按新增建设内容继续扶持。

6.奶牛引种补助只补助年内新增头数,其数量以年底验收和统计报表为准。

7.对往年已经扶持过、但未按要求完成项目建设内容的奶源基地不予扶持;对当年先建但没通过验收的的奶源基地不予扶持。

(二)补助标准

1.为切实提升奶牛品质、提高奶牛良种化程度,对列入奶源基地建设的奶牛养殖示范场(小区),年1月1日起新增引进优质高产奶牛且符合引种补助条件的,按每头新增引进荷斯坦奶牛补助1300元执行。年拟计划引进2800头优质高产奶牛。

2.对新(扩、改)建优质荷斯坦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牧局等部门关于市年奶源示范基地扶持方案的通知》(宁政办[]73号)文件执行。

3.对列入奶源基地建设的奶牛养殖示范场(小区),每个按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改良经费3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以上每个奶源基地总补助额最高不超过50万。

(三)补助程序

1.先由符合补助条件的基地提出项目建设方案(含规划布局图)和补助申请,经所在区县畜(农)牧局初审查验、提出意见,上报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市财政局。

2.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会同市财政局组成联合评审组对上报的奶源基地建设项目进行审核、现场查验、综合评审、择优筛选确定后予以扶持,并与其签订《市奶源基地建设目标责任书》。

3.严格实行财政县级报账制,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政府引导资金的最大效益。

4.切实做好项目管理、资料归类、数字统计等工作,有条件的基地实行微机管理。

四、以上规定由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为了加快奶牛养殖方式改变,提高奶牛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以“生产高效、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按照相对统一、兼顾地区差异的原则,特制定本标准。

一、选址适宜、布局合理

(一)养殖场(小区)选址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其他动物饲养场(小区)5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米以上,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且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给排水相对方便。

(二)养殖场(小区)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由市、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审核办理)。交通方便,有稳定水、电供应。

(三)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和污道分开。

二、设施完善,设备配套

(一)牛舍坐北朝南,并布置成横向成排、纵向成列;标准化牛舍面积达2000平方米以上;牛舍为砖混结构,采光使用阳光板或玻璃(不使用塑料),牛舍内地面硬化;两栋牛舍间距不低于5米,并有牛均10平方米以上的运动场区。

(二)奶牛养殖场(小区)应有挤奶厅、饲草料加工或贮存间、档案资料室、青贮窖等生产及管理配套设施;有挤奶设备、牛奶贮存及运输设备、青粗饲料加工调制设备、牛舍通风设备、兽医诊疗器械等必要的设备。

(三)奶牛养殖场(小区)应有病畜隔离圈,兽医室,污水排放、粪便堆放及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兽医防疫设施。

(四)大门口应有车辆消毒池,进入生产区必须有人员消毒室并安装紫外线消毒灯,其消毒通道长度不低于7米,并配备胶鞋、大褂、口罩等防护用品。

(五)优质青饲草基地100亩以上。

三、防疫严格,管理规范

(一)奶牛养殖场(小区)有集中统一的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规范。

(二)建立规范的档案和生产记录,内容包括奶牛配种、系谱、分娩、牛只变动、饲料、兽医防疫及用药、产奶量、牛奶质量、无害化处理等,记录资料应保存2年以上。

(三)养殖场(小区)内有足够数量的管理及技术服务人员,所有人员应符合从业健康及技能要求。

(四)奶牛消毒、挤奶设备清洗消毒、挤奶过程管理、牛奶冷却与储存程序应科学合理,符合卫生要求。

(五)小区内部应推行标准化养殖模式。

(六)犊牛、淘汰育肥牛销售出场时有动检部门出具的检疫证明,病死牛能够使用锅炉焚烧或深埋处理。

养殖场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8

(一)扎实开展产业脱贫攻坚。一是制发《2020年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和《2020年庭院经济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在产业帮扶上出实招,对2019年底扶贫系统内享受政策的有劳动能力、劳动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产业发展补贴,发放补助资金323.2255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297户3426人,户均可增收5000左右。二是调整优化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全旗现有产业发展指导员177名,有专业知识人员占比达81%,建立了户有指导,村有联络,镇有技术小组,旗有专家组的产业发展指导网络。截止目前,通过组工视线培训各乡镇指导员1次,线下培训2次,开展网络视频培训27次,逐村巡回督导1次,对南部乡镇61个村进行督导排查,排查出116个问题,已完成整改。三是积极完成《鄂伦春自治旗国务院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问题清单汇总表》、《鄂伦春自治旗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初步发现问题排查整改台账》、《鄂伦春自治旗对照认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情况实地踏查调研反馈问题整改台账》等9个脱贫攻坚整改台账的整改,认领问题34个,制定整改措施59项,现已全部完成整改,完成率100%。四是2020年统筹旗内农牧业专家,围绕食用菌、中草药、农业生产、肉牛肉羊等方面开展产业扶贫技术培训300余期,培训农猎民8000余人次,其中贫困户2000余人次,贫困群众生产技能水平显著提升。

(二)进一步推进农牧业提质升级。一是2020年播种面积为444.72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440.22万亩,其中大豆播种面积419万亩、玉米7.5万亩、小麦4.6万亩、马铃薯0.5万亩,预计粮食产量12.3亿斤。落实标准化生产面积304.55万亩,为马铃薯种植者发放补贴200元/亩,积极引导农户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二是牧业年度牲畜存栏总数达到41万头只,其中肉牛存栏3.4万头,肉羊存栏31.92万只,生猪存栏5.46万头。深入开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模养殖水平保持增长,全旗现有肉羊存栏500只以上的养殖场90家,肉牛存栏50头以上养殖场169家,生猪存栏200头以上养殖场75家。三是水产品产量580吨,其中养殖产量460吨,渔业经济总产值716万元,落实养殖水域面积4500亩。今年创建冷水鱼特色养殖示范场1家,养殖场水域面积77亩,育种池面积2.4亩,孵化池600平方米,目前已经投产。休闲渔业达到5家,产值20万元。

(三)加快培育新型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一是龙头企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2020年新培育区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己上报市农牧局等待批复,新培育旗级农牧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5家,截止目前,我旗区级农牧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牧业龙头企业8家,旗级农牧业龙头企业20家。区级产业化联合体1家,市级产业化联合体7家,旗级产业化联合体8家。二是目前全旗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941家,其中部级农民示范社2家,自治区级示范社4家。根据全国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将规模经营户、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等规模农牧业经营户纳入家庭农牧场范围,目前已录入家庭农场信息平台6000余家,其中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5家,旗级家庭农场37家。全旗农机专业合作社62个,有社员、从业人员775余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642台套。

(四)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制发《2020年鄂伦春自治旗农村猎区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工作推进方案》,全旗完成改厕4300户,并配套了吸污车、粪污处理车等设备。为切实巩固农村改厕工作成果,旗委农牧办成立专班多次巡查督导,组织乡镇、村开展自查,共排查4300户,排查出566户厕屋出现倾斜、沉降和落粪口小等问题,并组织施工方进行整改,截至10月14日已全部整改完成。二是积极申报2020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制定《鄂伦春自治旗2020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方案》,现正在修改完善。预计2020年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8%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全旗秸秆燃料化20%、秸秆还田达到65.7%,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7%。三是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累计清理各类农村生活垃圾近2.5万余吨,清理村内沟渠334.6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325余吨,发放宣传资料5213份,悬挂宣传牌313个。

(五)加强品牌建设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过多年培育,全旗现有“三品一标”产品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0个,其中有机食品2个、绿色食品18个、无公害农产品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鄂伦春紫菀、鄂伦春滑子菇、鄂伦春防风、鄂伦春赤芍、鄂伦春金莲花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达尔滨湖狗鱼”、“达尔滨湖鲫鱼”、“北旺牌淀粉产品”等绿色食品、鄂伦春马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正在申报过程中。2020年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心对全旗屠宰环节及养殖环节开展“瘦肉精”抽检工作,截至目前共采集样品200份,速测结果均为阴性,合格率为100%。同时在全旗范围内共抽检(速测)地产蔬菜300个样品,通过检验(速测),结果均为阴性。

(六)积极支持农牧业创新工作。2020年申报区市两级北方药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蒙中药材赤芍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蒙农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内蒙古高寒地带蒲公英标准化栽培及高值化应用与示范项目、天源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登科13号”的中试与示范项目、新润商贸有限公司农作物配方肥智能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等4个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资金总计230万元。

二、亮点工作

(一)全力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完成清产核资和集体成员确认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全旗82个行政村的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并完成10个村的集体登记赋码,颁发了集体产权登记证书。二是稳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壮大。预计到2020年底,8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量将达到2600余万元,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均超过5万元。三是旗农业经营管理站依法成立审计组,完成了全旗各行政村村两委换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维护了风清气正的换届换届氛围,有力促进了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

(二)重点农牧业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一是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项目。春季完成秸秆还田15万亩、增施有机肥3.7万亩、增施微生物菌肥12.48万亩以及土样采集与化验工作,7月制定了《2020年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目前正在按照实施方案开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各项工作,预计明年5月将完成全部工作。二是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任务面积1万亩,目前已完成项目选址、初步设计招标工作,预计2021年5月完工。三是制种大县奖励项目。项目总投资为3000万元,分三年实施。目前正在开展2019年项目采购种子加工设备、制种基地能力提升、种子繁育技术指导等工作。四是农机补贴项目。2020年中央补贴资金共计使用1281.541万元,补贴机具数量545台,其中收获机械18台、拖拉机378台、无人机10台、播种机械137台、栽植机械2台,发放指标确认书545份,受益农户为497户。五是深松整地项目。优选了农机合作社50家,配备200马力以上拖拉机95台,深松机械95台,目前,已完成了5.8万亩。六是保护性耕作项目。投入保护性耕作作业的免耕播种机193台,完成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24万亩,建设旗级示范基地2个、乡镇级7个,培育科技示范户33户,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施乡村振兴动力不足。鄂伦春自治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转移,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迫在眉睫;农业产业链不完整、不衔接仍然是当前的软肋,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脱节,市场竞争力不强,导致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

(二)农业现代化建设投入不足。我旗受自然、区位条件限制,发展比较滞后,旗级财政又困难,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投入相对较少;国家虽逐年增加对我旗的投入,但仍显不足,致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三)标准化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滞后。由于受自然资源条件限制,我旗主导产业资源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农民分散管理,给打造标准化基地带来一定困难,通过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的标准化基地不多,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目前我旗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平衡、发展模式单一,村集体有效资源资产不足,在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时带来一定难度。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当前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呈现“远距离、多环节、大流通”的特色,农产品责任主体不仅仅是生产者,还涉及收购、储藏、运输、销售等多个主体,落实主体责任较难;规模化生产比重不高,农民的种养水平还停留于传统的种养方法,标准化生产技术未能顺应推广、普及,源头监管较为薄弱。

三、下一步工作

(一)提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补齐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短板。优化种植业结构,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发展畜牧产业,大力发展生猪、肉牛肉羊等。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品牌创建等关键环节,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推进全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田、水利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治理保护、农田水利建设等工作。

(二)继续深化农村重点改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转变经营方式,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继续加强农民技能培训,落实促农增收的各项政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三)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按序时进度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平台使用和信息上传,加大“三品一标”产品申报力度,加强畜禽屠宰监管工作,保障屠宰环节肉品质量安全,加大对大鹏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确保全旗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继续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依托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提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水平,完善畜禽粪污田间贮存和利用设施,畅通粪肥还田利用渠道,建立完善粪污收集处理体系,促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

养殖场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9

麦盖提县2021年度巩固脱贫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麦盖提县畜牧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主管单位:麦盖提县农业农村局  杜会龙项目实施单位:麦盖提县农业农村局  陈珉编制时间:2020年12月10日  

  

  

  

 

 麦盖提县畜牧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1.基本情况

1.1项目库编号

mGt041

1.2项目名称

麦盖提县畜牧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项目主管单位麦盖提县农业农村局  负责人:杜会龙      1.4项目实施单位

麦盖提县农业农村局  负责人:陈珉

1.5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6项目类别

基础配套建设

1.7项目建设内容

2021年计划投资563万元,一是用于修建的8个牲畜养殖场配套建设道路共4.617千米,二是对奶牛繁育中心进行场区土地平整330亩、建设饲草料堆放场10000平方米、道路建设1.24千米、输电线路700米、变压器1台等。

1.7项目建设期限

2021年1月1日-7月30日1.8项目建设地点和基本情况

1.8.1项目建设地点麦盖提县

  1.8.2基本情况

麦盖提县位于新疆西南部,喀什地区东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边缘,是全国唯一嵌入沙漠的县,三面环沙,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全县辖8乡、2镇、3个农林场、149个行政村(社区),社会总人口约3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8.3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82%。全县建档立卡脱贫村52个,经2019年底动态调整后,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共13680户49266人。2014年至2019年,全县52个脱贫村全部退出,13655户49170人脱贫,所有行政村实现“五通七有”全覆盖,全县综合脱贫发生率降至0.05%,实现脱贫县摘帽。2020年全县实现牲畜存栏33.4万头(只),出栏31.37万头(只);家禽存栏82.8万羽,家禽出栏198.42万羽;肉产量9425.59吨、奶产量4485吨、蛋产量2746.78吨;畜牧业总产值5.38亿元,增加值2.05亿元。近年来麦盖提县紧紧围绕“稳粮、优棉、增菜、促经、兴果、强畜”的农业结构调整标准,结合乡村产业实际,选择畜牧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实施,助推畜牧业产业发展。

2019年-2020年我县修建的8个牲畜养殖场,1个奶牛繁育中心,畜牧产业化规模发展不断壮大,但由于养殖场建设选址要求高,多建设在偏远地带,基础设施薄弱,相关配套设施不足,与我县畜牧产业发展水平失调,加之麦盖提县本地劳动力非常丰富,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以工代赈已成为解决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难、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解决了农村群众的就近就业增收问题,自全县加强畜牧业发展以来,较大的增强了当地农民发展畜牧产业致富的积极性,带动当地发展产业化经营,对麦盖提县农村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项目启动情况

2.1项目建设依据《关于下达2021年中央提前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计划的通知》新扶贫领发〔2020〕31号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2.1畜牧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是助推标准化养殖场发展的需要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是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必然选择。实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是由农村传统的分散饲养向集约化养殖场转变的一个阶段,是当前促进畜牧业由传统饲养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麦盖提县畜牧产业虽已初具规模,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足,养殖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为养殖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是养殖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重大举措,对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化养殖业转变,实现良种繁育、示范和推广一体化的有效助力,可以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可以进一步促进标准化养殖场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养殖场配套设施建成后,可以促进养殖场采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式,将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增加收入,提高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这为麦盖提县全面推广实施养殖场建设工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必要的经验积累,也为广大养殖户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2.2、是提高养殖场科技发展水平的需要

多年来,麦盖提县党委、政府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为广大农牧民实现增产增收创造有利条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由于作物优良新品种应用以及农业新科技的普及推广等因素,农村农产品增产效果明显,但是,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广大农牧民实际收入并没有实现大幅度增长,农村经济发展徘徊不前,今年来逐步探索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养殖业生产,实现初级农产品的有效转化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因此,麦盖提县进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加快产业化发展进程,是加大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使广大农牧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因此完善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就尤为重要,可以大大的提高养殖场的生产效率和科技水平。

2.3综合条件评价麦盖提县畜牧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已经到位,目前建设内容、地勘、规划已经完成,已经具备项目实施条件。 3.建设方案

3.1项目设计(技术依据)

麦盖提县畜牧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是对修建的8个牲畜养殖场配套建设道路共4.617千米,二是对奶牛繁育中心进行场区土地平整330亩、建设饲草料堆放场10000平方米、道路建设1.24千米、输电线路700米、变压器1台等。

4.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4.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563万元。其中:

(1)修建8个牲畜养殖场配套建设道路共5.857公里(包括七乡1.24千米道路),每公里50万元,共计292.85万元。对库木库萨尔乡奶牛繁育中心奶牛繁育中心进行建设饲草料堆放场10000平方米,共30万元;

(2)对库木库萨尔乡奶牛繁育中心奶牛繁育中心进行场区土地平整330亩,每亩地3637元,共120.02万元;配套输电线路700米、变压器1台等,共50万元;合计170.02万元。

(3)项目其他费投入70.13万元。主要用于支付项目的实施方案编制、测绘、设计、评审、监理、地勘、人员培训等其他费用。

麦盖提县畜牧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

预算资金

(万元)

1

一、道路建设

修建的8个牲畜养殖场配套建设道路共5.857公里(包括七乡1.24千米道路)。

1、希依提墩乡长顺养殖场921.76米

2、昂格特勒克乡喀什博依村养殖场450.6米

3、央塔克乡开蒙村养殖场1129.82米

4、吐曼塔勒乡托盖墩村养殖场1334.88米

5、巴扎结米镇贝勒克其村养殖场315.57米

6、尕孜库勒乡塔拉买里村良繁中心578.678米

7、克孜勒阿瓦提乡古麻托卡依村2个养殖场共217.5米

8、库木库萨尔乡托万塔瓦尔克斯克村奶牛场862.33米

9、建设饲草料堆放场10000平方米

 

322.85

2

二、库木库萨尔乡奶牛繁育中心奶牛繁育中心配套基础设施

场区土地平整330亩,配套输电线路700米、变压器1台等

170.02

4

六、项目其他费投入

主要用于支付项目的实施方案编制、测绘、设计、评审、监理、地勘、人员培训等其他费用

70.13

5

合计

 

563

 

4.2资金筹措

本项目资金来源为上级资金,项目总投资563万元,其中:申请以工代赈资金563万元,占总投资的100%。项目申请的以工代赈资金主要用于一是修建的8个牲畜养殖场配套建设道路共4.617千米,二是对奶牛繁育中心进行场区土地平整330亩、建设饲草料堆放场10000平方米、道路建设1.24千米、输电线路700米、变压器1台等,资金的15%用于农民工劳务报酬,其中7.5%用于脱贫人口劳务报酬。

4.3资金使用和管理

按照《关于下达2021年中央提前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计划的通知》新扶贫领发〔2020〕31号相关文件要求对以工代赈资金进行管理,依据项目计划和实施进度,提出支付申请并提供相关真实、合规的证明材料,制定资金使用计划,经审核后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的规定和程序及时支付资金。严格执行专款专用,杜绝挤占、挪用项目资金,严禁虚列支出、以拨代支虚增项目进度。

5.项目实施保障措施5.1组织领导机构为切实加快推进麦盖提县畜牧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立“麦盖提县畜牧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扎实开展项目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项目办,负责项目的管理监督等日常具体工作。

加强对麦盖提县畜牧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管理使用效益,成立项目资金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孙永东担任,成员由农业、财政、发改委、纪委、审计、乡(镇)人民政府组成。

各单位具体分工如下:

财政局:一是负责协调项目资金,确保及时到位;二是负责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农业农村局: 项目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及竣工验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申请上级验收。

乡人民政府:乡村具体负责项目进度的督促,配合农业农村局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日常监管项目。

县纪检委:对项目执行全程进行监督,确保项目公开、透明执行。

发改委: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监督管理试点项目的管理运行成效。

5.2项目管理、监督检查制度

根据《《关于下达2021年中央提前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计划的通知》新扶贫领发〔2020〕31号: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该项目,需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全面推行项目建设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建立健全以工代赈资产公开公示、定期巡查、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等检查机制,对项目经营运行、收益分配、后期管护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保障以工代赈资产安全有效。5.4验收管理

根据《关于下达2021年中央提前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计划的通知》新扶贫领发〔2020〕31号等相关文件要求,遵照属地管理、“谁审批、谁验收”的原则,一是先由项目建设方向县农业农村局申请;二是由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单位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验收;三是建立并完善项目档案。5.5运营模式和运营管理

折股量化方案。按照“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民”的方式,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将财政投入形成的资产和资金进行量化,形成优先股的方式量化到低收入家庭(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中,按股权的40%量化到村集体,股权的60%量化到低收入家庭。量化对象为昂格特勒克乡喀什博依村村集体以及全村低收入家庭2人;昂格特勒克乡托万昂格特勒克村村集体以及全村低收入家庭6人;央塔克乡开蒙村村集体以及全村低收入家庭7人;吐曼塔勒乡托盖墩村村集体以及全村低收入家庭6人;巴扎结米镇贝勒克其村村集体以及全村低收入家庭2人;尕孜库勒乡塔拉买里村村集体以及全村低收入家庭6人;克孜勒阿瓦提乡古木托卡依村村集体以及全村低收入家庭1人;库木库萨尔乡托万塔瓦尔克斯克村村集体以及全村低收入家庭31人。对固定资产563万元,按照主要量化给村和低收入家庭的原则进行折股量化,分别量化给昂格特勒克乡喀什博依村资产8.981345万元、低收入家庭资产13.472018万元,昂格特勒克乡托万昂格特勒克村资产12.048146万元、低收入家庭资产33.3350295万元;央塔克乡开蒙村资产24.008669万元、低收入家庭资产36.013003万元;吐曼塔勒乡托盖墩村资产23.439120万元、低收入家庭资产35.15868万元;巴扎结米镇贝勒克其村资产6.900302万元、低收入家庭资产10.350453万元;尕孜库勒乡塔拉买里村村资产10.95286万元、低收入家庭资产31.6921005万元;克孜勒阿瓦提乡古木托卡依村资产3.723972万元、低收入家庭资产5.585959万元;库木库萨尔乡托万塔瓦尔克斯克村资产114.795172万元、低收入家庭资产172.192758万元。总资产563万元以每股62.5元折算成90080股,分别量化给村、低收入家庭,收益按照2:3原则进行分配,每年麦盖提县畜牧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固定资产2%进行收益,收益11.26万元,总股数90080股,每年按照每股分红1.25元的标准进行收益分配,昂格特勒克乡喀什博依村持股1437股、分红1796元、低收入家庭持股2156股、分红2694元,昂格特勒克乡托万昂格特勒克村持股3556股、分红4445元、低收入家庭持股5334股、分红6666.5元;央塔克乡开蒙村持股3841股、分红4802元、低收入家庭持股5762股、分红7203元;吐曼塔勒乡托盖墩村持股3750股、分红4688元、低收入家庭持股5625股、分红7032元;巴扎结米镇贝勒克其村持股1104股、分红1380元、低收入家庭持股1656股、分红2070元;尕孜库勒乡塔拉买里村持股3380股、分红4226元、低收入家庭持股5071股、分红6338.5元;克孜勒阿瓦提乡古木托卡依村持股596股、分红744元、低收入家庭持股894股、分红1118元;库木库萨尔乡托万塔瓦尔克斯克村持股18367股、分红22959元、低收入家庭持股27551股、分红34439元;量化给村股份主要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和村集体公共事业,低收入家庭的股份主要用于产业扶持,促进农户增收。从第二年开始每年进行一次分红,对低收入家庭折股亮化分红通过“一卡通”形式完成,并将分红结果在村委会进行公示公告。

5.6脱贫巩固机制

项目建成后,项目的实施使畜牧养殖长发展不断壮大,有效带动麦盖提县当地劳动力就业,预期带动劳动者就业人数不低于76人,其中脱贫人口不低于50人;项目资金的15%用于农民工劳务报酬,7.5%用于脱贫人口劳务报酬;预计带动增加劳动者全年总收入84.45万元;带动增加脱贫人口全年总收入42.225万元。

6.项目实施进度6.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项目工程建设实施期为7个月,即2021年1月1日-2021年7月30日,实施进度如下:

2021年1月1日-1月30日:完成项目设计、预算、评审等前期准备工作

2021年2月1日-6月30日:完成工程招投标工作、施工组织建设

    2021年6月30日-7月30日:完成项目验收、审计、移交工作6.2项目公告公示

按《关于下达2021年中央提前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计划的通知》新扶贫领发〔2020〕31号等文件精神,按事前、事中、事后在乡、村以书面形式进行公示公告,接受群众监督。7.项目绩效目标及效益分析

7.1年度目标

1、2021年计划投资563万元,一是用于修建的8个牲畜养殖场配套建设道路共4.617千米,二是对奶牛繁育中心进行场区土地平整330亩、建设饲草料堆放场10000平方米、道路建设1.24千米、输电线路700米、变压器1台等。

2、项目建成后,项目的实施使畜牧养殖长发展不断壮大,有效带动麦盖提县当地劳动力就业,预期带动劳动者就业人数不低于76人,其中巩固脱贫人口不低于50人;项目资金的15%用于农民工劳务报酬,7.5%用于巩固脱贫人口劳务报酬;预计带动增加劳动者全年总收入84.45万元;带动增加巩固脱贫人口全年总收入42.225万元。

7.1.1项目覆盖情况

项目建设覆盖麦盖提县的8个乡9个村,投资563万元,促进畜牧业产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增产增收和保障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供应、促进社会稳定方面,适应新阶段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适应在农产品供应的数量、品种、质量上满足居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市场功能,拓展业务领域,提高管理水平。

7.2经济效益

7.2.1直接效益

项目资金的15%用于农民工劳务报酬,7.5%用于脱贫人口劳务报酬;预计带动增加劳动者全年总收入84.45万元;带动增加脱贫人口全年总收入42.225万元。

7.2.2间接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提高我县畜牧产业化的技术水平、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发展畜牧业规模化养殖,促进一产就业,巩固了脱贫攻坚,实现农牧业增效、农户增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均产生积极的影响,项目效益明显,极大的助力了乡村振兴。

7.3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使畜牧业规模化养殖不断壮大,有效带动麦盖提县当地劳动力就业,预期带动劳动者就业人数不低于76人,其中脱贫人口不低于50人。

7.4可持续性影响

工程设计使用年限预计10年,项目建成后可长期保障畜牧业规模养殖场的基础设施,更为重要的是,该项目可持续带动当地畜牧养殖场的发展,大大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实现畜牧业结构调整,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8.后期运营措施

8.1后期运行

本局动物卫生服务站作为技术保障后盾,成立技术保障小组,由李宏武(动物卫生服务站站长)为组长,带领3名技术骨干对麦盖提县畜牧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覆盖的养殖场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8.2受益分红方式

折股量化方案。按照“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民”的方式,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将财政投入形成的资产和资金进行量化,形成优先股的方式量化到低收入家庭(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中,按股权的40%量化到村集体,股权的60%量化到低收入家庭。量化对象为昂格特勒克乡喀什博依村村集体以及全村低收入家庭2人;昂格特勒克乡托万昂格特勒克村村集体以及全村低收入家庭6人;央塔克乡开蒙村村集体以及全村低收入家庭7人;吐曼塔勒乡托盖墩村村集体以及全村低收入家庭6人;巴扎结米镇贝勒克其村村集体以及全村低收入家庭2人;尕孜库勒乡塔拉买里村村集体以及全村低收入家庭6人;克孜勒阿瓦提乡古木托卡依村村集体以及全村低收入家庭1人;库木库萨尔乡托万塔瓦尔克斯克村村集体以及全村低收入家庭31人。对固定资产563万元,按照主要量化给村和低收入家庭的原则进行折股量化,分别量化给昂格特勒克乡喀什博依村资产8.981345万元、低收入家庭资产13.472018万元,昂格特勒克乡托万昂格特勒克村资产12.048146万元、低收入家庭资产33.3350295万元;央塔克乡开蒙村资产24.008669万元、低收入家庭资产36.013003万元;吐曼塔勒乡托盖墩村资产23.439120万元、低收入家庭资产35.15868万元;巴扎结米镇贝勒克其村资产6.900302万元、低收入家庭资产10.350453万元;尕孜库勒乡塔拉买里村村资产10.95286万元、低收入家庭资产31.6921005万元;克孜勒阿瓦提乡古木托卡依村资产3.723972万元、低收入家庭资产5.585959万元;库木库萨尔乡托万塔瓦尔克斯克村资产114.795172万元、低收入家庭资产172.192758万元。总资产563万元以每股62.5元折算成90080股,分别量化给村、低收入家庭,收益按照2:3原则进行分配,每年麦盖提县畜牧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固定资产2%进行收益,收益11.26万元,总股数90080股,每年按照每股分红1.25元的标准进行收益分配,昂格特勒克乡喀什博依村持股1437股、分红1796元、低收入家庭持股2156股、分红2694元,昂格特勒克乡托万昂格特勒克村持股3556股、分红4445元、低收入家庭持股5334股、分红6666.5元;央塔克乡开蒙村持股3841股、分红4802元、低收入家庭持股5762股、分红7203元;吐曼塔勒乡托盖墩村持股3750股、分红4688元、低收入家庭持股5625股、分红7032元;巴扎结米镇贝勒克其村持股1104股、分红1380元、低收入家庭持股1656股、分红2070元;尕孜库勒乡塔拉买里村持股3380股、分红4226元、低收入家庭持股5071股、分红6338.5元;克孜勒阿瓦提乡古木托卡依村持股596股、分红744元、低收入家庭持股894股、分红1118元;库木库萨尔乡托万塔瓦尔克斯克村持股18367股、分红22959元、低收入家庭持股27551股、分红34439元;量化给村股份主要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和村集体公共事业,低收入家庭的股份主要用于产业扶持,促进农户增收。从第二年开始每年进行一次分红,对低收入家庭折股亮化分红通过“一卡通”形式完成,并将分红结果在村委会进行公示公告。

9.风险分析

9.1主要风险因素

该项目主要风险因素是建设完成后覆盖的养殖场运行情况,是否能够科学养殖,养殖场的收益能否保障的风险。

9.2防范化解措施

动物卫生服务站作为技术保障后盾,成立技术保障小组,由李宏武(动物卫生服务站站长)为组长,带领3名技术骨干对麦盖提县畜牧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覆盖的养殖场运行提供技术保障,加强产销一体化,加大科技及培训投入,以技术赢得市场,加强优质品种的种植和先进种植技术的应用,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养殖场收益。

 

养殖场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10

一、认清形势,珍惜机会,增强搞好项目建设的责任感

片区扶贫开发是为加快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脱贫步伐而采取的一种新的扶贫模式,项目按照“连片规划、分步实施、突出产业、整体推进”的办法,在一个区域内集中投入资金,扶持发展壮大一、两个主导产业,带动一方群众脱贫致富。今年,我县首次实施片区扶贫开发项目,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围绕肉鸡养殖这一主导产业,项目总投资7900余万元,涉及永安、僧念两个乡镇、23个贫困村、3.4人贫困人口,以及1个企业和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规划建设5000只规模肉鸡养殖场79个,建成后年产肉鸡200余万只。项目投资之大,涵盖内容之多,带动范围之广,远远超过了我县历年来实施的扶贫开发项目。项目的启动实施,对加快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全县扶贫开发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片区扶贫开发肉鸡养殖项目是推进“一县一业”、打造肉鸡养殖强县的良好契机。2010年以来,按照省市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实际,县委、县政府把肉鸡养殖产业确定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提出了建设全省肉鸡养殖强县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扶持建设了洪昌养殖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饲料厂和年屠宰1500万只肉鸡加工厂,新建万只以上规模肉鸡养殖场65个,2011年底,全县出栏肉鸡250万只,成为晋南地区最大的肉鸡生产加工基地,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肉鸡产业化发展模式。但从我县肉鸡产业的现有规模和发展水平来看,距洪昌养殖有限公司的生产需求和“一县一业”的要求,都还有较大差距。为此,去年,我们积极向省、市扶贫部门申报立项,成功争取了片区扶贫开发肉鸡养殖项目,项目的启动实施,将推动我县肉鸡产业步入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为建设肉鸡养殖强县创造良好条件。

其次,片区扶贫开发肉鸡养殖项目是加快项目区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难得机遇。全省共有35个部级重点扶持开发贫困县,临汾市有5个。省、市扶贫部门最终把项目确定在我县实施,这既是上级对我县的关心和支持,也是我们努力争取的结果。同时,在全县9个乡镇区、126个行政村(居委会)中,我们对永安、僧念两个乡镇、23个村进行重点扶持,不仅是考虑到全县肉鸡养殖产业的布局规划,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两个乡镇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干部群众想干事,能干成事。特别是项目涉及的洪昌养殖有限公司和金玉康、宏昌、宏盛、鸿雨四个专业合作社,产业联系紧,经营效益好,辐射带动范围广。可以说,能够选择大家进行扶持,得益于你们良好的基础,更体现了县政府及扶贫部门的关爱和厚望。因此,我们在座的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一难得的机遇,努力把项目建设好,把产业发展好,决不能辜负政府和群众的期望。

二、把握政策,明确要求,认真落实项目建设任务

一是坚持瞄准对象原则。实施片区扶贫开发项目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财政资金的集中扶持,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因此,各乡镇、村委要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把扶贫低保户、贫困户和一般户作为扶持的主体,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参与肉鸡养殖场建设、经营,通过入股分红和劳动务工增加收入。片区开发补助资金要按照“区别对待、分类补助”的原则,全部量化落实到贫困户手中,作为贫困群众的入股建设资金,决不能直接或变相将资金落到村干部或个别大户手中,剥夺贫困群众的分配权和参与权。

二要坚持产业化发展原则。片区开发肉鸡养殖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肉鸡养殖场建设、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和科技培训三个方面,核心就是要通过扶持,进一步完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形式。因此,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乡镇、村委、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要强化沟通协调,上下对接联系,形成紧密高效的连接机制,实现发展共赢的目标。企业、合作社要加强指导和服务,为农户提供鸡苗、饲料、技术、防疫和产品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优先安排贫困户进企务工。养殖户要严格按照生产标准要求,规范化建设,科学化管理,标准化饲养,为企业提供优质、稳定的原料供应,真正形成“公司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三要坚持整合资金原则。要按照专项资金扶持、县财政配套、部门资金整合、农户筹资筹劳、社会资金参与的投入机制,引导和吸收各类资金投入片区扶贫开发项目。各有关部门都要树立项目建设“一盘棋”的意识,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将部门资金向项目倾斜和集中,提高产业发展的总体配套水平。各乡镇、村委和企业要规范使用扶贫、农业、畜牧、水利、林业、交通等部门配套资金,确保发挥资金集聚效益,增强片区开发成效。

四要坚持公开公正原则。项目乡镇、村委、企业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需求和意愿,认真落实项目公示公告制度,对项目建设内容、实施计划、实施地点、资金分配等相关内容,都要通过公示栏、宣传板面等形式进行公示公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建设任务及资金分解落实要逐级签字盖章,逐级审核把关,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三、强化措施,规范管理,确保项目扎实有序实施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县政府已成立片区扶贫开发项目领导组和督查验收组,负责对片区扶贫开发项目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和督促落实。会后,项目乡镇和企业、专业合作社要成立项目实施小组,分别由项目乡镇乡镇长、企业及合作社法人任组长,项目实施村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和企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驻村干部、贫困户代表、妇女代表、致富带头人为成员,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工作,保证项目扎实有序推进。

二要明确工作责任。刚才,我们已与项目乡镇、企业及合作社签订了项目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了乡镇、企业及合作社的项目法人责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责任人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精心组织落实好项目建设资金和任务,确保顺利通过验收,达到预期效益。同时,有关单位要强化配合,通力协作,积极参与片区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保障肉鸡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要严格规范实施。项目实施单位要详细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任务和运行管理办法。方案经批准后,各实施单位要按照项目建设要求,严格筛选施工单位,积极推行物资设备集中采购制度,加快进度,严把质量。要加强项目档案管理,完善有关图片、声像、文字资料,健全会议记录、签字记录和公开公示印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