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服务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33:03

公共卫生服务报告篇1

一、基本情况

某镇辖3个农村社区,1个城镇社区。截止2015年5月20日,镇流动人口总数689人,其中流入人口459人,已婚育妇63人,建档管理63人;流出230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55人,建档管理230,办证55人,办证率100%,,外出环孕情服务对象45人,回寄环孕情服务证明35份,回寄率77.8%。流动原因主要为务工和经商。

二、主要做法

镇流动人口计生工作以“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为统领,始终坚持“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为原则,以抓流动人口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突破口,形成了组织保障有力、信息化建设到位、服务载体创新、优质服务提升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工作格局,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一)统筹组织协调到位,服务均等化保障有力。今年以来,镇根据辖区属性,针对流动人口多、流动性大、管理难等情况,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计生办主任、卫生院院长为副组长的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做好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基层卫生技术人员1名,服务人员1名。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经费按照常住人口人均50元/人标准纳入预算,优先保障落实。健全社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机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与服务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工作不到位出现问题的,严格实行诫勉谈话。

(二)系统平台运行到位,服务均等化基础夯实。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应用水平和流动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建立是检验流动人口动态管理是否到位、享受服务是否快捷的有效手段。围绕这一核心,我们突出“四抓四提升”即:抓清理清查,提升系统基础数据;抓人员设施配备,提升管理和操作水平;抓关键环节,提升数据运行质量;抓数据分析,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安排专人管理、专人操作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定期更新系统。全力完善流动人口台账资料、健康档案、证明查验工作,做好流动人口信息系统的信息采集、数据录入、跨区域核查协查、系统维护、整合、共享等工作,查清核准流动人口底数、信息,建档流动人口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214人,达标率82%。

(三)各类活动开展到位,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切实落实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服务,创新管理服务载体,创建甘肃庆华建材有限公司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站,扎实开展“流动人口服务年活动”、“把健康带回家”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关怀关爱、新市民健康城市等主题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街头宣传等形式对辖区流动人口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健康宣传资料入户率、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大幅提高。开展春节期间为流动人口家庭开展上门健康服务1次;集中开展义诊咨询、便民维权活动1次,为流动人口提供现场义务诊疗服务和健康咨询2次;联合社会、家庭和社区,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爱1次。在健康服务和人员集中场所播放“人口流动,健康同行”等宣传视频1次;组织开展讲健康幸福故事活动1次;在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庆华公司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和健康技能培训1次;在石堡子开展健康宣传和咨询服务活动1次,组织开展向流动人口制作发放一批宣传资料、健康用品和健康支持工具包,宣传面达80%以上。

(四)公共服务落实到位,服务均等化满意度达标。全面落实12项45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是镇计生办、卫生院紧密配合,对辖区内流入人口每月进行信息互通,动员流动人口到镇卫生服务中心及时参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二是对孕产妇、0-6岁儿童、高血压、糖尿病、65岁以上老人等重点人群实行跟踪服务,开展经常性上门随访工作,强化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精细化管理,提升均等化服务水平。三是严格按照上级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目标,切实完成县卫计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组建了以石堡子卫生院为主,镇计生站协助的技术服务队,不折不扣的免费为流动人口开展生殖检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手术费免费率100%,流动孕产妇产前检查率100%,流动人口传染病报告率100%,流入已婚育龄群众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率100%,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达100%,3岁以下流动儿童体检率100%,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内流动儿童死亡为0,群众满意度100%。

 三、存在问题

一是信息采集困难。一方面流动人口构成的复杂性、从业行为的随意性、生育行为的隐蔽性及居住环境的不稳定性等,给及时、准确地掌握流动人口相关信息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对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的入户调查,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门难进、人难见、话难谈的现象。其登记信息基本是由流动人口本人陈述,很难断定信息的准确程度。对于流动人口是否持有《婚育证明》,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和制约措施,尚未真正把住关口,大多数流动人口在离开户籍地前未主动到户籍地办理《婚育证明》,导致采集流动人口信息准确率低。

二是健康档案不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覆盖面存在不足,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健康档案计算机管理率偏低,已建档案存在诸如:缺项、漏项等不规范现象。由于部分居民电话变更,未能及时更新信息,导致部分档案无法核实。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强化队伍建设,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健全工作运行机制、目标考核机制、措施保障机制,努力确保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圆满完成工作目标。

2、拓展服务,优化流程。一方面,要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在计划生育宣传倡导、生殖健康、生育关怀、便民维权、奖励优待等方面服务的均等化;另一方面,要逐步推进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险、劳动就业、教育培训、公共卫生等方面服务的均等化,做到在保障流动人口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保障流动人口的发展需求和个性需求。

3、加强培训,完善档案。定期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全面掌握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使用等基本知识,把进一步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作为镇工作的重点,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加大流动人口网络化协查协管力度,健全信息交换平台日常使用管理和数据质量保障制度,强化信息提交、接收反馈,确保信息协查接收反馈率达到100%。实现流动人口婚育信息即时查验,异地婚育证明网上办理。

公共卫生服务报告篇2

[中图分类号]R17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324-01

2010年青乡卫生院在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以及卫生局各类文件精神,加强内部管理,严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青乡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自查报告如下。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落实情况

1.1争取领导重视,搞好综合协调为迅速落实建档工作,卫生院多次与基层管理组织单位进行协调与沟通,并得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使村委会对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十分重视,每个村都安排专人负责协助建档工作。

1.2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青乡卫生院专门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整个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组织领导,制定了操作行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门建档工作小组和居民健康体检小组,相互积极配合,建立健康档案工作。

1.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为提高青乡居民主动参与建档意识,卫生院对每一名村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积极主动配合我院建档工作,小组顺利完成居民健档工作。

1.4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为确保健康档案保质保量完成,卫生院对每一名参与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练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建档程序。

2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2.1结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我院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等级管理,并对所有登记管理的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吉空腹血糖测试,并提供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2.2开展老年人健康干预,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乙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对存在危险因素回来纳入其他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进行定期随访,并告知该居民一年后进行了一次免费健康检查。

3慢性病管理工作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根据《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市卫生局要求,青乡卫生院对辖区居民的高血压,乙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随访管理,康复指导工作掌握我辖区高血压,乙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

3.1高血压患者管理

3.1.1是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和健康档案的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

3.1.2是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高面对随访每次随访询问病情,测血压,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3.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3.2.1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筛查检测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患者。

3.2.2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4健康教育工作严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卫生局及上级部门的各项健康教育项目工作,采取了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宣教,设置宣传栏的各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青乡主要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活动。

5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工作

5.1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以及传染病报告与出来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5.2定期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我辖区居民进行传染病防止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农牧区居民传染病防制知识的知晓率。

5.3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定期检查辖区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和生活卫生,定期检查和指导各村级卫生室的卫生工作。检查辖区二次供水设施3次,平时经常性检查,指导未发现严重违规现象,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严厉打击和取蹄无证行医和异地行医活动。

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存在的问题

6.1交通工具短缺,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入户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制约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

6.2本乡村卫生技术人员服务能力及服务质量相对偏低,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和群众的需求有较大差距,人才缺乏,影响了基本项目的开展进度。

6.3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的专业卫生机构不健全,严重影响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效果,居民基本卫生服务认识存有距离,上门建档和随访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6.4电子健康档案软件系统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7下一步工作安排

7.1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纳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充分发挥辖区疾控,保健工作技术指导,培训职能,扩大培训范围,规范居民建档案技术服务,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

公共卫生服务报告篇3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做好我县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指导专家组,明确了我县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牵头单位和具体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将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纳入我县卫生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引导和指导全县各医疗机构作好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

(二)加强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为规范全县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的管理,在6月中旬联合公共卫生科举办了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本次培训参训人员有县直公共卫生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乡镇卫生院负责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人员以及全县各村乡村医生,共培训200余人次,培训为期一个星期,会上邀请了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进行授课。通过对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工作的培训,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再生新台阶。

一、存在问题

1. 部分乡镇对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重视不够,登记表还存在个别缺漏项,档案填写不完整、不够规范。

2. 个别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负责人员更换频繁,导致工作出现断档,跟不上工作要求。

公共卫生服务报告篇4

一、工作目标

2012年,在全县的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以下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圆满完成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建设和信息更新利用、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0—6岁儿童保健管理、孕产妇保健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卫生监督协管和减盐防控高血压综合干预等工作任务。具体目标为:

1、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纸质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以上,电子档案率达90%以上,健康档案合格率达95%以上,健康档案使用率达30%以上,健康档案确认率达到90%以上。

2、向城乡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务。健康教育覆盖率达90%以上,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5%以上。

3、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0-6岁儿童建证、建卡率100%,预防接种覆盖率100%,常规和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95%以上。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新生儿访视率达90%以上,儿童健康管理率90%以上,儿童系统化管理率达85%以上。

5、孕产妇健康管理。早孕建册率达90%以上,孕产妇健康管理率达90%以上,产后访视率达85%以上。

6、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80%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表完整率达95%以上。

7、做好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直报及时率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率100%,传染病疫情疫点处置率达90%以上。

8、扎实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登记建档率达70%以上,规范化管理率达85%以上,控制率50%以上;建立自我管理小组并规范开展自我管理活动覆盖率达30%以上;门诊35岁以上就诊测血压覆盖率100%,测血压登记率95%以上,门诊慢病患者就诊信息利用率100%;慢病监测报告率达95%以上,纳入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率达95%以上,高危人群主动监测和核心指标监测覆盖率100%。

9、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登记建档率达85%以上,建档患者网络直报率100%,随访服务系统化、规范化管理率达95%以上,动态化管理率100%。

10、落实公共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信息报告实行零报告制度,每月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信息,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达到85%,积极协助开展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监督;对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巡查次数全年不少于4次。

11、落实减盐防控高血压综合干预工作。减盐防控高血压宣传教育覆盖率90%以上,控盐勺干预工具使用覆盖率70%以上,低盐膳食行为形成率80%以上,示范餐厅食堂覆盖率50%以上。

12、创建示范村卫生室覆盖率达30%以上,创建“健康社区”、“健康村居”覆盖率30%以上。

二、主要内容和工作任务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在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对系统项目内容进行更新、添加和完善,做好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信息数据利用。探索居民健康信息卡在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推广应用,方便居民看病就医和开展健康管理信息共享。

(二)强化基层技术培训和指导。2012年,组建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责任指导团队,负责技术培训、定期现场指导和督导评估。各卫生院也要组建相应的技术队伍,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负责对辖区村卫生室的培训、指导和考核。每年开展常规技术培训达4次以上,督导检查每季度一次,考核周期为半年和整年,切实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三)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

2、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按照服务规范要求,针对重点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老年人、中小学生、家庭主妇、公共餐厅和食堂厨师等),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健康教育覆盖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一是印发12种以上宣传资料,通过宣传日宣传咨询、入户发放和候诊大厅、门诊摆放取阅等形式,让居民学习了解健康知识;二是面向全体居民、家庭主妇、慢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等开展每月一次健康知识讲座;三是在门诊大厅、输液室、健康教育活动室等场所设置视频播放器,每天视频播放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疾病防控等内容,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四是收集辖区党政事业单位、卫生工作人员及重点人群手机用户不少于200个,开通并定期接收健康短信,通过转发、口头传播等形式传播健康知识,扩大健康短信利用覆盖面;五是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设立宣传咨询站、发放宣传资料等开展公众宣传咨询活动每年不少于9次;六是在辖区村、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栏覆盖率达90%以上,定期更新宣传内容,面向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七是医务人员提供门诊医疗、入户随访等卫生服务过程中,面对面开展针对性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教育,个体化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门诊医疗个体化健康教育率达95%以上,入户随访个体化健康教育率100%。

3、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巩固免疫预防成果。加强基层专业队伍技术培训,严格落实疫苗冷链管理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进一步落实,确保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做好疫苗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接种率达到相应的要求,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控制疫苗可控传染病的发生。做好疑似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报告,积极处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防止事态扩大。

4、强化0-6岁儿童健康管理,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一是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县妇保院补筛。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二是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三是婴幼儿健康管理。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四是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散居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应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集体儿童可在托幼机构进行。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五是健康问题处理。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有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情况的儿童应当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

5、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不断推进孕产妇保健工作。一是孕12周前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首先对孕妇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其次是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再次是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二是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首先是孕妇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高危重点孕妇。其次是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个人卫生、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外,还应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对发现有异常的孕妇,要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三是孕晚期健康管理。首先是督促孕产妇在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随访。其次开展孕产妇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以及孕期并发症、合并症防治指导。对随访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根据就诊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督促其酌情增加随访次数。随访中若发现有意外情况,建议其及时转诊。四是产后访视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首先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对母乳喂养困难、产后便秘、痔疮、会阴或腹部伤口等问题进行处理。发现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五是产后42天健康检查。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对产妇应进行性保健、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婴幼营养等方面的指导。

不能开展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的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委托县妇保院进行管理,具体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6、老年人健康管理。一是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二是掌握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和有关情况,进行健康指导,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1次健康管理服务的基础上,按照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做好体检表的填写、更新,做好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及时将体检结果告知居民本人,并由居民本人进行签字确认,并录入到电子档案系统中。

7、加强重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加强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防控,积极落实前置性综合防控措施;加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监测报告,传染病疫情做到月不漏报、无月零缺报,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及时报告率100%;加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和疫点处置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置率100%,传染病疫情疫点处置率达90%以上,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努力降低发病率,力争不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协助专业机构做好现症病人的规范治疗和管理;加强出血热防控,积极协助专业机构做好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处置相关工作,有效控制发病率。

8、扎实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巩固慢病示范县创建成果。一是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进一步加强门诊35岁以上就诊测血压登记制度,门诊测血压覆盖率100%,测血压登记率达95%以上,测血压信息和慢病患者就诊信息利用率95%以上;以镇、社区为单位,完成辖区内慢病高危人群主动监测和核心指标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早管理、早控制,二是患者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登记建档率达70%以上,建卡率100%;随访服务以门诊随访为主,入户随访为辅,认真做好已建档慢病患者的常规管理,每年提供不少于4次随访服务,随访服务信息真实;继续开展慢病患者自我管理活动,巩固2011年慢病自我管理活动成果,规范开展自我管理活动辖区村覆盖率达30%以上,自我管理活动信息利用率100%,提高管理质量;对纳入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1次较为全面的健康体检,可与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或随访服务相结合;做好慢病患者系统化、规范化、动态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率达85%以上,血压和血糖控制率达50%以上,年内动态管理达10%以上。三是加强慢病监测报告工作。认真落实死因监测报告工作,报告数达到粗死亡率的6.3‰以上,加强部门间协调,定期开展主动搜索工作,死亡证明书(推断书)四联单利用率100%;加强脑卒中和冠心病监测报告,2012年起,各卫生院要落实门诊脑卒中、冠心病监测登记报告制度,实行门诊医生负责制,对各级医疗机构确诊门诊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冠心病患者进行登记和报告;纳入系统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增加并发症随访内容,乡村医生对随访发现的脑卒中和冠心病及时登记报告。做好肿瘤发病登记报告,对辖区各级医疗机构确诊的肿瘤患者进行登记报告,严格控制漏报率;要做好慢病监测及时审核、剔重、补充和订正工作,确保监测报告质量。四是认真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巩固示范村居、示范餐厅、食堂创建成果,逐步扩大示范创建覆盖面,高质量完成2012年度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示范创建任务,各类功能单位示范创建覆盖率30%以上。五是做好信息数据的利用。年底(11月30日)将管理系统中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从建档建卡管理、随访服务和自我管理活动情况、规范化管理情况、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情况等诸方面进行年度统计分析,形成管辖区域内的慢病患者管理情况分析评价报告,将辖区内慢病监测报告数据形成年度分析报告,年底考核前一并报县卫生局防保科,作为年度慢病患者管理和慢病监测报告工作质量的评价依据。

9、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重性精神疾病发现登记和建档工作,随时发现新的患者及时进行网络直报;按患病率1%的比率完成辖区85%以上重性精神疾病登记建档任务,确保信息真实、准确,按照管理规范要求,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管理,每年提供不少于4次随访服务,随访服务信息真实,做到规范、系统、动态管理。

10、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健全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有关工作制度,配备至少2名以上的卫生监督协管人员负责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监督协管和协助开展检测工作;负责学校卫生监督协管,指导学校健康教育;负责医疗机构监督协管,对辖区内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开展巡访,定期开展各类卫生监督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信息,做好有关记录,记录内容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实行监督协管工作月报、零报告制度。

11、实施减盐防控高血压综合干预工作。按照《省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实施方案》和《县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实施方案》要求,逐步推进减盐防控高血压综合干预工作的实施,确保阶段性项目工作目标的完成。以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栏、视频播放、墙体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覆盖全县城乡居民的减盐防控高血压宣传教育,覆盖率达90%以上,城乡居民减盐防控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90%;向城乡居民发放干预工具,家庭覆盖率70%以上,并指导居民正确使用,掌握并接受低盐膳食制作技术,使辖区居民低盐膳食行为形成率8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医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科室,将这项工作纳入整个基层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督导考核

1、按照2011年国家和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服务规范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考核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督导考核机制。要建立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指导团队,强化专业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2、各卫生院要进一步明确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村级单位、服务范围和服务职责,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核实本辖区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量。

3、要严格执行每月一调度,每季度一督导,半年一考核和年度综合考评的“四个一”督导考核机制,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高效实施,确保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卫生局将加大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督导情况的考核力度。

公共卫生服务报告篇5

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兼顾,充分体现公益性和公平性,按项目方式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着眼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努力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坚持注重质量,提高效率,强化监管,保障城乡居民充分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二、实施范围

全县17个乡镇的21所乡镇卫生院(分院)、乡镇健康教育所、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范围为全县县内所有常住人口和在现居住地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以老年人、育龄妇女、孕产妇、0-6岁儿童、残疾人、慢性病患者、肺结核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为重点服务人群。

三、资金来源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所需经费由省、市、县三级财政预算安排,我县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为69元/人/年(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60元,新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9元),省、市财政项目资金到位后,县财政应补齐项目配套资金。

四、资金管理

由县财政局统一管理,县卫健局按工作进度分批拨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使用,主要用于乡、村(社区)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相关支出。

五、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城乡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

六、内容和要求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为辖区常住居民(指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6岁儿童、肺结核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为重点,在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同时建立纸质档案。健康档案信息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内容并逐步实现信息化动态管理。居民可通过健康app查看健康档案内容。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以上、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以上,健康档案使用率达到60%以上、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二)健康教育。采取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播放音像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等方式,充分利用特定场地、设施、设备、各种健教活动形式等加强健康知识宣传,传播健康理念,促进健康素养行为养成。健康教育覆盖率以户为单位达到100%,居民健康知信行合格率达90%,个体化健康教育服务率达80%。

(三)预防接种。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建立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脊灰灭活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或乙脑灭活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等12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产科医院为住院分娩新生儿建卡、建证(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为新生儿及时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建卡与建证率分别达到100%;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录入率达到100%;以乡镇为单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四)0—6岁儿童健康管理。根据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内容,规范填写《母子健康手册》,开展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婴幼儿健康管理、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健康问题处理,并提供健康指导和健康管理服务。新生儿访视率、儿童健康管理率达到95%以上,按照规范要求开展4-6岁儿童健康体检工作。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为孕产妇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开展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健康管理和产后访视、产后42天健康检查,按照国家孕产妇保健有关规范要求,掌握孕产妇人口信息,进行孕产妇全程追踪管理服务工作。早孕建册率和产后访视率分别达到95%以上。乡村(社区)两级宣传动员孕妇到有条件的妇幼保健机构和医疗机构做孕早期、孕中期(2次)、孕晚期(2次)健康管理和产后42天健康检查。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开展健康危险因素调查,按规范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对发现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纳入慢性病(规范规定的慢性病患者)管理,对患有其他疾病的(非高血压或糖尿病),应及时治疗或转诊,对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或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提供疾病预防、同时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认知和情感等健康指导,告知或预约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65岁及以上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

(七)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对高血压高危人群建册管理,健康指导,建议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免费进行一次高血压、糖尿病筛查,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每季度至少随访1次,每次随访时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生活方式等健康指导。根据规范每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服务,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健康评估、行为调查及干预工作;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60%以上。

对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对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每季度至少随访1次,每次随访时询问病情、用药、饮食等并进行健康指导;根据规范每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服务,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健康评估、行为调查及干预工作;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60%以上。

(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对辖区确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对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每季度至少随访1次,每次随访时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每年进行1次综合评估,每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85%以上。

(九)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按规范村级每月对疑似结核病患者进行筛查及推介转诊、追踪;对确诊的结核病患者首次72小时进行第一次入户访视,强化期每10天随访1次,继续期每一个月随访1次,对患者用药指导、分类干预,进行结案评估,当患者完成治疗后,将患者治疗记录卡、服药记录卡、结案评估报告统一上交县疾控中心留存,肺结核患者管理率达到100%。

(十)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按规范对辖区内常住0-36月龄儿童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按照中医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治未病理念,向城乡居民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科普知识、饮食起居、文化素养、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的宣传和咨询服务,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养生、体质辨识、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中医传统疗法服务。

(十一)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各级医疗机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参与现场疫点、疫区处置;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协助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应急药品和防护用品分发等工作。根据辖区内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开展相关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十二)卫生计生监督协管。积极开展食源性疾病及相关信息报告和计划生育相关信息报告;积极开展医疗机构巡查、学校卫生巡查、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巡查、职业卫生巡查,并及时报告相关信息。

(十三)基本避孕服务项目管理。各基层医疗机构需设立计划生育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点,设置计划生育避孕药具专区(柜),悬挂规范的标识,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记录和资料,为辖区内育龄群众提供免费的计划生育避孕药具服务。

(十四)健康素养促进。健康素养促进项目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重点,降低15岁及以上人群烟草使用流行率,开展健康素养和烟草流行监测,热线咨询服务,建设健康促进县、医院和戒烟门诊;定期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巡讲等),尤其是开展针对重点疾病、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等工作。

七、工作机制

(一)操作规范。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和《新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工作规范(2019年版)》,对原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技术规范要求和新增19项公共卫生服务的技术规范,县卫健局要组织相关人员,结合近几年我县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积累的经验,修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量化分级管理办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经费补助发放办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信息资料管理办法》、《高血压、糖尿病筛查管理办法》、《新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三级约谈制度》,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结合本辖区公共卫生工作的实际,全面执行以上操作规范,确保项目工作科学、规范地进行。

(二)机构职责

各乡镇政府:负责领导、组织和宣传发动工作,明确专人负责,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工作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乡镇、村(社区)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工作情况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要制定辖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落实机制;督促村居委、社区居委引导本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工作,积极协助卫健部门对辖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工作实施。

县委政法委:负责综治协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救护工作。

县委宣传部:负责协调和指导各宣传部门和新闻机构,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主要新闻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性、群众健康教育宣传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要通过、卫生健康局微信公众号、电视台、乡村大数据等新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工作发动好、引导好。

县卫健局:负责全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统筹协调全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各项工作。根据国家、省、市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均等化工作要求,研究制定我县相关工作实施方案、绩效考核办法,组织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工作的业务指导、培训和项目督导、考核、宣传管理工作,协调基层卫生单位向辖区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配合县财政制定资金分配和使用管理办法;要组织县疾控中心、县妇保院、县卫健局综合监督执法所、县健康教育所等专业指导机构,严格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认真督促指导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每年专项督导和考核不少于一次,确保上报数据真实、准确,所有数据都有台账资料作技术支撑,杜绝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县财政局:负责督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的筹集及拨付工作,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要。要加强经费监管,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经费专款专用,严禁截留和挪用。要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各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开展。同时,要会同县卫健局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督导和考核工作。

县教育局:要严格落实学校及托幼机构的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和传染病报告与检测制度,并纳入对各中小学的考核内容,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有关知识宣传。

县农业农村局:协同县卫健局做好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工作。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安全工作,做好食品安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和报告。

县妇联:要依托健全的工作网络和维护妇女儿童保健权益的工作基础,积极与县直有关单位密切配合,调动基层妇联组织的积极性,发动妇女群众积极参与、支持项目工作,广泛宣传动员目标人群(0-6岁儿童和妇女),积极参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县公安局:负责协同县卫健部门做好有肇事、肇祸倾向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工作。

县民政局:负责做好低保人员的统计、摸底、排查等工作,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向卫健部门反馈,会同卫健部门做好以上人员的随访和管理工作。

县残联:负责做好残障人员的统计、摸底、排查等工作,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向卫健部门反馈,会同卫健部门做好残疾人员的管理工作。

县审计局:负责项目资金审计。

县融媒体中心:负责项目宣传、健康教育资料播放、开设健康栏目等。

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负责开展好传染病的规范诊断、规范报告和疫苗针对性疾病的检测工作。

县健康教育所:负责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免费发放及健康素养促进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督导;县级每季度1次的技术指导、督导检查、跟踪问效和专项考核,按要求抓好项目年度任务的落实,督导、稽查相关项目经费的规范使用,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检查情况并提出约谈建议。

县卫健局综合监督执法所:负责卫生监督协管、中医药健康管理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督导;县级每季度1次的技术指导、督导检查、跟踪问效和专项考核,按要求抓好项目年度任务的落实,督导、稽查相关项目经费的规范使用,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检查情况并提出约谈建议。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老年人健康管理、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督导。县级每季度1次的技术指导、督导检查、督促整改、跟踪问效和专项考核,按要求抓好项目年度任务的落实,督导、稽查相关项目经费的规范使用,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检查情况并提出约谈建议等。

县妇幼保健院:负责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落实县级每季度1次的技术指导、督导检查和绩效考核及督促整改落实,按要求抓好项目年度任务的落实,督导、稽查相关项目经费的规范使用定期报告检查情况并提出约谈建议等。

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本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具体实施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组织管理、考核、评估、督查、经费发放、经费管理等。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辖区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分级量化实施办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信息资料填报办法》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措施的落实。

(三)服务模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是涵盖疾控、妇幼、社区卫生服务、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等多个公共卫生服务科目的重要项目,乡(镇)级卫生机构应全面整合服务模式,将所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部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乡镇成立卫生健康管理办公室,乡镇卫生院设立公共卫生科,按照所有档案统一管理、所有图表统一上墙、所有卡证统一存放、所有信息统一共享、所有表册统一保管、所有报表统一填报分类统一上报的“六统一”原则,消除目前乡镇卫生院科室混乱、信息混乱、档案混乱、表册混乱等现象。

(四)经费分配原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弥补人工、耗材及公共卫生服务应分摊的必要公共经费等成本,不得将专项补助资金用于乡村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等其它支出。

1.分类补偿原则:按服务人口数量、居住环境、服务过程的难易程度,对村级采用分类制定补偿标准的办法,卫生院所在的村、公路沿线交通便利的村、人口居住集中的村核定为一类服务区,位置偏远、居住分散的村核定为三类服务区,介于二者之间的核定为二类服务区;一类服务区补偿标准低于平均标准,二类服务区按平均标准补偿,三类服务区补偿标准高于平均标准。

2.分项补偿原则: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14个项目,采用分项统计的办法按工作量逐项发放补助,开展服务的项目越齐全经费越多,服务的数量越多补助经费量越大,鼓励乡、村两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全方位、高标准开展工作。

3.分级补偿原则:按照乡、村(社区)两级工作任务,分级发放补助经费。乡、村两级分别按工作量、质控考评结果发放补助经费,补助经费原则上向村级倾斜,村级(社区)能服务的由村级(社区)服务,力争60%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经费由村级所得。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机构。为切实加强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工作组织领导,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顺利实施,特成立以下领导组织机构。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协调领导小组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组织对县医院、中医院、妇保院、疾控中心、综合监督执法所、健康教育所和各乡镇卫生院、乡镇健康教育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进行督查,收集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数据报表、信息资料,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二)管理稽查机构

1.县卫健局:负责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组织实施,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等,对相关单位和乡镇卫生院、乡镇健康教育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督查、稽查、审计等。

2.县财政局:配合卫健局对相关单位和乡镇卫生院、乡镇健康教育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督查、稽查等。

3.县审计局:配合卫健局对相关单位和乡镇卫生院、乡镇健康教育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项目资金审计等。

(三)专业指导机构

1.县卫健局公共卫生股:负责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组织实施、稽查督导、培训考核等工作。

2.县卫健局财务股: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资金的管理、督导和稽查。

3.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县健康教育所):负责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基本避孕服务及健康素养促进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

4.县卫健局综合监督执法所:负责卫生监督协管、中医药健康管理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

5.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老年人健康管理、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

6.县妇幼保健院:负责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和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

(四)督导考核机制

1.乡级考核。县卫健局负责组织各专业机构依据《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方案》(陇卫计发〔2017〕220号),对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督导、考核。县对乡的督导每季度一次,绩效考核每半年一次。

2.村级考核。乡对村的督导每月一次,量化考核每季度一次,质控考核每年一次,具体由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考核办法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村级质控考核表》为主。

3.考核内容分工。各考核单位对考核的客观、公正、规范性和真实性负责。

县卫健局公共卫生股:具体组织实施并对考核结果进行排名并以正式文件通报。

县卫健局财务股: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资金管理的考核。

县卫健局综合监督执法所:负责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监督协管、组织管理、综合满意度、相关项目经费规范使用及工作整改情况的考核。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相关项目经费规范使用及工作整改情况的考核。

县妇幼保健院: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相关项目经费规范使用及工作整改情况的考核。

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县健康教育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基本避孕服务、健康素养促进、相关项目经费规范使用及工作整改情况的考核。

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村级考核及工作整改情况。

(五)信息平台管理。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按照《档案法》与《统计法》的规定,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卫妇社发〔2012〕381号)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量化分级管理办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经费补助发放办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信息资料管理办法》、《高血压、糖尿病筛查管理办法》、《新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做好有关基础数据、工作数据统计,并定期进行汇总分析,逐级上报。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健康档案信息平台,做好录入、审核、更新、维护等工作,做到专人管理、专用微机、专用密码、专用帐户。

(六)奖惩制度

1.县卫健局将考核结果及时进行排名通报,并将考核结果与单位主要领导年度考核挂钩,作为人员晋升、晋级奖惩的主要依据。

2.考核排名前三名的单位分别进行奖励,其中奖励经费的40%用于公共卫生科人员绩效考核奖励;给单位和单位主要领导年度考核分别加2-4分。

3.在省、市抽查考核、评估督查中,被通报表扬的单位给予1万元的奖励,单位和单位主要领导年度考核中分别加4-6分。

4.考核排名后三位的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经费将按3%-5%的比例进行扣减,单位和单位主要领导当年不得评定为优秀,年度考核分别扣2-4分,同时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级约谈制度》进行约谈,对连续三次考核结果均为后三名的单位主要领导将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公共卫生服务报告篇6

20**年,我院在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施方案》、《20**年定远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方案》以及卫生局各类文件精神,加强内部管理,严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我院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落实情况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0**年在去年工作基础上继续加大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力度,重点加强了特殊人群健康档案的建档和动态管理工作。至目前共为农村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23106人份,完成总建档任务的100.63%.

(2)健康教育工作:严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卫生局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健康教育项目工作。采取了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设置宣传栏、健康教育知识咨询活动、音像播放等多种方式,针对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主要健康问题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开展各类宣传:健康教育讲座:中心卫生院13场次;村卫生室54场次。健康教育知识咨询活动10场次,宣传栏:中心卫生院7期;村卫生室54期,音像播放15场次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发放各类宣传材料6000余份,宣传手册3000余份,参与活动约6000人次。

(3)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按照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指标有序开展,各项制度完善,扩大计划免疫工作规范运行,冷链运转正常规范,记录完整,各类疫苗接种及时,儿童建卡、建证280人,一类疫苗接种6332针次,二类疫苗接种2380针次,各类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全镇0-3岁儿童847人,系统管理722人,系统管理率85.25%。体弱儿管理人数8人。

(5)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孕产妇保健服务,全镇共有孕产妇327人,系统管理282人,系统管理率86.24%,高危孕产妇管理57人;对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

(6)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在总结往年老年人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考虑到老年人行动不便,认识不够,来院体检困难的情况下,通过与村卫生室协作,动用各种宣传、动员,提高了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全镇65岁老年人已完成建档管理3012人,建档管理率107%;免费体检2591人次,免费体检率86.03%。

(7)

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一是通过开展3

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和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二是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一年4次面对面随坊,每次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空腹血糖测试)。我镇已完成建档管理高血压病患者3504人,建档管理率

101.48%;免费体检2548人次,免费体检率72.72%,随访12024人次。

(8)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一是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以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患者;二是对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4次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测量等检查,对用药、

饮食、运动、心理提供健康指导;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我镇已完成建档管理Ⅱ型糖尿病患者693人,建档管理率107.78%;免费体检571人次,免费体检率82.4%,随访2469人次。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对确诊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对在家居住的恢复期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随访和康复指导。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66人,全部规范管理。

(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服务:认真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提高疫情报告意识,完善疫情报告制度,落实传染病网络直报,至目前共报告各类传染病35例,各类传染病报告率100%,报告及时率100%,辖区内无传染病暴发流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应急物资储备足量。积极做好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工作,规范管理结核病25人。重点强化疫情检测报告,切实加强麻疹疫情应急和脊髓灰质炎疫情防控工作,规范发热门诊,控制院内感染,完善发热门诊各项制度,同时

启动预检分诊制度,认真落实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和预检分诊制度,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加强对发热病人的管理。

到目前为止,20**年度未发生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1)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积极协助卫生监督部门开展公共场所、学校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和医疗场所等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池河中心卫生卫生监督协管站的工作人员有序开展了对辖区内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对象监督巡查,监督巡查覆盖率100%,共巡查督导225次(家),其中:水厂3次(家);公共场所171次(家);学校18次(家);医疗32次(家)。

(12)

中医药服务:

通过加强中医科建设,开展中医特色诊疗,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广泛运用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的防治,向广大居民群众提供了“简、便、验、廉”的中医药特色服务。同时在应用中医理论开展健康教育、制定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教育处方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积极组织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出刊健康教育橱窗、印发健康教育入户宣传资料、使中医药健教工作落到了实处。今年我中心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居民的保健意识明显增强,参加健康运动和健康教育积极性显著提高。

中医药服务受益人次:老年人2116人次,儿童583人次。

(13)

其他:0-3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共筛查158人,有疑似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4人。‚胃癌复检:对去年筛查重点怀疑对象进行复查

38人。ƒ妇女“两癌”筛查:今年妇女“两癌”筛查1513人,重点怀疑对象42人。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如下困难:

1、人才缺乏,公共卫生科人员不足,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进展。

2、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公共卫生科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不高。

3、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识存在一定距离,上门建档和随访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强化职能,加大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力度。

2、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通过宣传—吸引—再宣传,以逐步改变农村居民的陈旧观念,促使其自愿参与到农村卫生服务中来。

3、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4、配套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5、落实各项服务规范、强化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持续健康发展。

公共卫生服务报告篇7

1

xx年医院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新医改政策,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患者提供安全、温馨的就医环境的活动主题,提高医疗质量,强化医疗服务,使医院再上新水平、再登新台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医院发展步伐。

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xx大会议精神,与本院的实际结合起来,主动寻求医院发展的新思路、新途经。深挖潜力,主动创造机遇。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勤俭办院的思想意识。

2、进一步强化管理、理顺机制,深化医院改革。

我们将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完善激励机制。要建立现代营销理念,不断扩大市场占有额,不断畅通服务流程,搞好医疗服务,最终实现让病人满意这一根本。

3、进一步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拓展业务范围,打造特色专科。

医院要生存、要发展,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拓展医疗业务范围。医疗业务范围的拓展,离不开特色专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我们下一步的重点项目依然放在专科建设和专科特色建设上面,用特色专科去拓宽市场,用特色专科去服务患者。加大特色专科规模建设,力争使其成为xx乃至鄂西北的品牌。

4、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重视人才培养,提高核心竞争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有决定意义的力量。医院通过近几年的引进和培养,已经拥有一批专业人才队伍,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竞争更为突出。我们的人才队伍还不够强大。未来的时间里,我们将把培养重点从个别学科带头人,转移到优秀中青年骨干;对内增加凝聚力,对外增强吸引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院内培训班的内容要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实践操作性,多方位多途径促进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

5、进一步抓好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体系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的系统工程。xx年,我们将把强调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完善服务体系作为医院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制度建设、人员素质建设等措施,着力抓好此项系统工程,使医院成为襄城区名副其实的医疗质量高、社会评价好的龙头医院。

6、进一步加强整体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医院要发展,队伍是关键。以强化医德提高技能为着力点,医院将继续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加强整体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学习、考试、考核,以及激励机制等方法,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从细小处下功夫,在细微处见精神,为病人提供全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打造一支精神面貌好、工作能力强、能够适应时展的员工队伍。

7、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实现管理科学化、现代化。

采用信息化的方式进行全局管理并使其成为医院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医院的必然选择。是医院参与竞争和经营管理战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因此,加快信息化建设时不我待。信息化建设要以满足需要为标准,构建医院信息化系统,使之成为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成为患者与社会沟通的交流平台。

我们将以改革创新的意识、求真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为提高医疗质量、推动医院创新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以更好、更快、更强的发展为xx市的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一.卫生应急工作计划:

1.组织体系的建立和职责

根据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发展态势和应急处理需要,乡乡政府提出建议,启动本应急预案,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并做出相应工作职责。

2.卫生应急预案的制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安徽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固镇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预案,制定杨庙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按照预案的制定处理应急工作。

3.卫生应急工作培训

根据卫生应急预案和上级要求开展卫生应急培训的要求,杨庙乡卫生院开展每年不少于18学时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人员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

4.目标

为有效保障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项医疗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的进行,提高卫生部门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危害,保障人名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5.措施

卫生应急工作的工作原则主要以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①监测:

杨庙乡应急工作按照国家要求,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与报告网络体系,包括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网络以及统一的举报电话,乡、级和卫生监督机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常监测工作。

②预警

根据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机构提供的监测信息,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态势、规律、特点,准确分析其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及时做出应急相应级别的预警。

③报告和报告内容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并报告调查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应包括事件性质、涉及范围、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事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报告的具体要求按照省、市、县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执行。

④网络直报

医疗机构可直接通过网络专用系统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同时电话报告,提高报告的及时性。

⑤应急卫生救治的管理与培训

应急卫生救治队伍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管理、协调运转的原则,建立一临床救治、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实验室、信息网络等专业人员组成,并建立应急卫生救治队伍资料库,对应急卫生救治队伍实行计算机管理,定期开展培训和应急演练2次,提高应急救治能力。

⑥通讯交通及宣传教育

应急疫情处理和医疗卫生救治队伍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通信和交通工具设备。乡、村级有关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开展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卫生科普知识。

⑦责任和奖罚

对参加应急卫生事件处置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与表彰和奖励。对于未按规定履行责任的,将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预案规定追究单位和当事人的责任。

3

XX年我院将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xx大六中全会的方针政策,与时俱进,认真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继续发扬我院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今年我院将围绕狠抓医疗服务质量、加强疾病的控制和防疫、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添置更新设施设备等方面为重点来开展工作,现将xx年年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加强医政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质量是效益的根本。xx年年我院将狠抓医疗服务质量,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在院内开展医疗质量评比,并定期将评比结果公示上墙,接受全院的监督,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加强《职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的学习,树立医务人员的责任感,不断地提高医疗技术,完善自我;继续推进放心药房工程;加大力度宣传我院特色中医科,充分发挥名老中医的作用。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病历书写质量,对每台手术都要做到术前讨论、术中配合、术后总结,杜绝医疗责任事故的发生;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建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报告制度,完善医疗纠纷、医疗投诉处理办法,减少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疾病的防疫,抓好传染病的防治管理

1、疾病的预防保健,特别是妇幼卫生保健对非传染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要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大力加强非传染慢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及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保健。我院的妇幼卫生工作仍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全面实施《两纲》,围绕降低孕产妇死亡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为今年妇幼卫生工作重点,继续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和儿童的系统管理,全面普及新法接生,提高住院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高褥热及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死亡率的发生,确保母子平安,促进母乳喂养,使四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98%以上。今年我院将继续对辖区内15-49岁育龄妇女分批进行普查普治,为广大妇女做好生殖保健服务。

2、继续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我院将继续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重庆市生育条例》,坚持有证检查、有证生育、有证手术,严格执行手术常规,提高计划生育手术的质量,减少结育手术并发症,严格禁止出假手术、假证明,做到计划生育宣传上墙服务。

3、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创建预防接种示范门诊继续深入学习三个代表和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规范免疫接种门诊,提高计划免疫接种质量和接种率,继续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制度,对接种儿童进行仔细询问核对,严格掌握疫苗的禁忌症,对不符合接种的儿童进行缓种,加强生物制品的管理,做好各类疫苗的领、用、存记录做到帐苗相符,严格掌握各疫苗存放的温度,坚持每日实事求是填写冰箱温度记录,严格执行安全注射操作规程,对各种疫苗实行分室接种,杜绝错种、漏种、重种,避免接种反应的发生。今年我院预防接种门诊不再限于每月的15-20日,只要在工作时间内,随时可以进行预防接种,这样将极大的方便广大父母和儿童。我们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各项设施,克服一切困难,争创重庆市预防接种示范门诊。

4、加强传染病的预防管理今年我院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工作方针政策,积极开展传染病工作,完善传染病制度建设,进一步落实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各项有效措施,规范我院的发热门诊,严防非典疫情的再次流行。进一步完善爱滋病防治机制,建立以院长为核心的爱滋病防治领导小组,将爱滋病的传播途径、防治方法等知识粘贴上墙,全院加强爱滋病疫情监测报告,切实做好爱滋病防治工作。继续认真学习《南川市突发人间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预案)》、《霍乱防治手册》,加强对重大传染病的监测、预防、控制,防止其传播。做好结核病的归口管理。乙型肝炎、乙型脑膜炎等要及时建卡、报卡,避免漏报、迟报。

公共卫生服务报告篇8

一、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组织实施好艾滋病、结核病、免疫规划等民生工程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项目的实施进度、质量和效果。各乡镇卫生院要依据本区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年度目标任务和考核办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疾病预防控制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发挥组织管理协调作用,做好技术指导、考核评估、业务培训等工作,并协调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经费和管理经费。

二、继续抓好重大疾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8号),全面实施艾滋病防治“五扩大、六加强”措施;继续开展艾滋病、梅毒传播防治工作;落实艾滋病监测与检测、宣传教育、治疗、关怀和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抓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保证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根据《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制定我县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并认真贯彻落实;继续完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规范结核病诊疗行为,落实督导考核;逐步开展结核杆菌药敏试验和结核杆菌培养试验,加强耐多药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巩固疟疾防治成果,围绕2015年全省消除疟疾目标,落实休根和高发期及时全程治疗等疟疾综合防治措施,同时高度重视输入性恶性疟疫情的防控工作。积极开展手足口病、流感、霍乱等急性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一旦发生突发疫情,及时有效进行处置和应对。加强狂犬病、丙肝、性病、麻风等慢性传染病防治工作,组织实施《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提高狂犬病暴露后规范处置率。

三、切实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积极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老年病等慢性病防治工作。健全精神卫生防治网络,2012年全县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网络覆盖面达100%;配合市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制定分级考核办法,强化业务督导和管理;落实重性精神病排查和报告登记工作,将所有患者信息录入数据库,逐步建立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医疗法治保障政策;探索建立心理援助热线电话等心理卫生服务制度。

四、不断巩固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成果。保持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完善全县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进一步加强规范化门诊建设,对全县预防接种门诊进行统一改造修缮,提高服务水平。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不断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以有效防控脊灰野病毒的输入传播和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目标为重点,3-5月份全县开展国家免疫规划查漏补种月活动。各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建卡建证率达95%以上,分苗分剂次常规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同时积极做好流脑、乙脑、乙肝疫情的监测和处置工作,适时开展应急接种,提高救治水平,努力减少聚集性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五、努力提高公共卫生网络信息报告和管理水平。加强全县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及时对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综合评估。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审核、分析疫情报告和信息资料,科学研判疫情发展态势,提升预测预警能力。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加强全县死因监测死亡报告管理,推进各级医疗机构死亡登记工作。加强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信息管理,整合各种信息资源。

六、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完善健康教育网络,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利用各种传媒、自办刊物,编印宣传资料等形式扩大健康教育的覆盖面,通过强化健康教育,使全县人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

公共卫生服务报告篇9

(一)关注民生办实事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有力有序有效。建立了市公共卫生委员会,加强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完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体系。组建传染病疫情预警信息网络,开展处置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我市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5种2507例,比去年同期下降1.88%;丙类传染病6种2610例,比去年上升17.41%。一是全力抗击甲型H1n1流感疫情。高度重视,及早部署,科学应对,严抓落实,对照应急预案,层层组织培训,全面督查落实医疗机构防治措施,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及时向市公共卫生委员会、市政府和市委常务会议汇报,同时,广泛宣传教育,协调相关部门单位,群防群控抗击疫情。目前,我市共报告确诊病例1例,累计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22名,预防服药2名,一般接触者健康监测85名,处置可疑报告事件4起,接听社会咨询电话1000余条。二是手足口病防控纳入我市重点传染病常态化管理。按照“分类管理、突出重点、一个关键”的防控策略,将早期发现并救治重症患儿作为重点对象和关键目标,加强人员培训,严密监测,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社区重点随访,积极开展健康宣教。累计报告病例627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三是霍乱、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防控平稳,无肠道类传染病暴发疫情。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讲活动,加大检测力度。免费治疗新发结核病涂阳病人317人。继续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开展流脑、乙脑等新纳入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启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前5个月共接种19.5万人次。开展乙肝、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2、农民健康工程实施服务为民。一是新农合工作再创亮点。新农合政策不断完善,均筹资标准不断提高,参保群众报销比例和报销水平大幅提高。2009年度全市97.4万人参保,参保率达99.1%,参保人数连续两年居浙江省县市首位。截止6月底,共有37.96万人次享受到新农合政策的实惠,累计报销新农合基金8337.73万元,基金使用率61.15%。同时,不断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了从村到省五级联网实时结报,5月中旬实现了在省人民医院住院直接刷卡报销。全市16镇(街道)138家村级医疗机构已开通门诊刷卡报销。中央电视台大型文献记录片《辉煌60年》摄制组专门到我市拍摄农医保工作。二是农民健康体检有序规范开展。启动第二轮体检工作,应检55.6万人,累计已完成26.7万人,疾病检出率32.8%。进一步健全体检管理制度,加强体检单位和人员资格督查,落实体检医生责任追究制。及时开展体检对象追踪服务和健康干预。三是城乡公共卫生服务质量逐步提高。推行社区责任团队服务制度,组建了80个社区责任团队,成员由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组成,实行团队长划片分区负责制。开展团队长、疾控、妇幼保健医师、卫生监督协管员、责任医师等分类分层培训会,有效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3、推进居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出台《温岭市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09-2011)》,到2011年,我市要实现“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网络覆盖率100%;建立市、镇、村三级培训制度,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培训率达100%;建立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讲师团,巡讲活动以村(社区)为单位覆盖率100%。目前,我市已建立健康素养监测机构和监测评价体系,开展了公众健康素养项目干预及监测调查,分发《居民健康知识读本》每户一册,开展公民健康素养知识巡讲和健康“五送”服务活动,提高公民健康素养水平。

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关爱女性健康——粉红丝带”行动顺利开展。由政府买单为群众购买健康,主要对象为我市户籍且40周岁以上的妇女免费普查包括乳腺钼靶摄影检查、乳腺外科触诊和B超检查和妇科检查等价值200元的项目。普查活动按照16个镇、街道“定时定片”进行,主要通过当地政府妇联组织,向各村居、企业、学校等单位妇女发放检查卡,凭卡在市二院检查。市政府将补贴500万元用于检查费用,其余费用由市二院直接减免。普查活动为时两年,到2011年5月底结束。到6月底,已检查妇女人数2017人,今年预计3.5万人将成为受惠对象。

4、切实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高度重视食品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监管,全面整治小餐饮、学校和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餐饮单位,督查整治全市小型餐饮单位和食堂1335家,其中无证经整改合格发证185家,取缔无证476户次。严把食品安全关,确保春节、“两考”等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的食品卫生安全。全面实施校园卫生健康行动,建立健全食品定点采购配送制度和索证索票验收台帐制度,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督促指导落实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措施。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和“五常法”管理,207家新批餐饮单位实施量化分级评审,开展餐饮业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加大《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力度,提高用人单位管理人员和劳动者职业卫生法制意识和卫生水平。

(二)科学发展求实学明实情

局党委在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中,建立健全党委中心组、局机关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自学、专家辅学和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丰富学习内容,深化学习效果。全系统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局班子深入基层开展蹲点调研,通过走访、座谈、民主恳谈等形式,听民声、访民情、查问题,征意见,认真梳理卫生科学发展思路,努力消除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期间,局班子和各医疗卫生单位撰写了10多篇调研文章,为卫生事业发展积极献言献策。

(三)构建和谐卫生重实践

1、积极开展“公共卫生规范年”和“公共卫生人员素质提高年”活动,提高公共卫生水平。不断深化公共卫生所规范化建设,加强公共卫生所档案规范化管理,实行公卫人员年度学习学分制,开展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公卫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进一步优化卫生行政审批工作,完善提前介入指导服务和一线办证,严格规范审批发证,优化服务,累计受理1022件,无超期和违规审批。

2、积极探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研究制定《我市医疗资源整合方案》,引导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今年重点加快地名卫生院改革,顺利完成东浦、高龙、贯庄和山市四家地名卫生院归并,实现区域中心卫生院统一管理。调整全市村级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制定了今后三年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计划,进一步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

3、抓医患和谐,完善医疗纠纷调解新机制。年初制订出台了《温岭市医疗纠纷预防处置暂行办法》,成立市医疗纠纷调处中心,全市地名卫生院以上医疗单位全部参加医疗责任保险,正式实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截止6月1日,共调处纠纷14起。

4、抓队伍建设,提高卫技队伍和卫生管理人员素质。调整充实了31名局管干部,加强了医疗卫生管理力量,优化了结构。顺利完成了首轮2100名医师定期考核和67名副高级职称人员推荐评审。充分发挥市医疗质控中心和农村卫生协会作用,面向基层,开展业务培训。完成217名基层骨干医生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考核,组织436名乡村医生注册培训和考试。

5、抓卫生行风,完善惩防体系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卫生系统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工作细则》,分解任务,明确分工,强化责任。试行《党风廉政建设三书两报告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党员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展“卫生效率年”活动,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降低公务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医疗单位监管,进一步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开展医疗服务收费检查,加强中央、省投资项目资金监管。妥善处理投诉件61件。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1、卫生改革滞后,体制机制不畅。《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后,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职能未落实到位,对餐饮业卫生监管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未全面到位,特别是职业卫生监管体制改革滞后,制约着监督工作全面有效开展;2、公共卫生形势严峻,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伤寒、霍乱等传染病防控应急应对压力巨大,公共卫生规范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3、健康工程面广量大,提升水平仍需努力;4、医疗资源配置不佳,调整优化难度较大,基层卫生院建设任务艰巨;5、医患关系十分紧张,和谐卫生步履艰难,队伍素质面临考验,行风建设任重道远等。

三、重点工作

1、紧抓改革机遇,全面推进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围绕国家和省即将出台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和配套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全力争取国家支持项目,重点改善基层卫生院基础设施,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努力创建卫生强市,着力提升卫生创业创新能力。

2、紧抓疾病防控,保障群众健康安全。继续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全力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确保不发生死亡病例。进一步抓好手足口病、伤寒、霍乱、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继续开展镇村干部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讲。严防输入性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认真做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强化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管理,配合教育部门落实好9月份的儿童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继续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发挥公共卫生委员会和学校卫生协调小组的作用,落实好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按省政府办公厅和卫生厅的部署,继续开展以餐饮卫生监管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卫生监管,保障市民餐饮消费安全。开展以制鞋业为重点的职业病危害评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等监督检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

3、紧抓“两年”建设,增强公共卫生综合管理能力。推进“公共卫生规范年”、“公共卫生人员素质提高年”活动,深化公共卫生所规范化建设。继续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助理监督员、村级卫生监督协管员的管理与指导,组织公共卫生规范化建设现场交流会及疾控技能竞赛等活动,提高公共卫生整体服务水平。

4、紧抓农村卫生,逐步提升农民健康工程水平。克难攻坚,努力完成第二轮体检任务。加强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参检。完善新农合从省到村的五级联网刷卡工程,继续扩大省级医疗机构刷卡报销范围,开展村卫生室门诊刷卡报销定点单位的验收、指导。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考核力度。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团队制度,开展团队绩效考核。总结推广公共卫生分项试点成果,开展慢病专项督导。积极实施“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开展慢性病社区防治试点。

公共卫生服务报告篇10

卫生监督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强化基层卫生监督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惠及辖区居民的民生工程。各县市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规划管理和督导考核,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卫生监督协管制度顺利实施,使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享受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果。

二、明确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任务目标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主要任务是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的要求,协助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巡访及报告、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巡查、职业卫生咨询指导以及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工作。目标是通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健全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实现卫生监督功能下沉,执法监督关口前移,保障广大群众的健康权益。到2013年底,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建立卫生监督工作站,配备卫生监督协管员;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聘用1名以上卫生监督信息员。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体系

(一)卫生监督协管机构设置。在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卫生监督工作站,接受上级卫生监督机构的指导和业务管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业务工作由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负责管理和考核。

(二)卫生监督协管人员配备。每个卫生监督工作站至少配备4名以上在岗的工作人员,专、兼职负责本区域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卫生监督工作站负责人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或者分管负责人担任。在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聘任1-2名卫生监督信息员。

(三)卫生监督协管人员聘任与管理。卫生监督协管员应当具有公共卫生、医学或法律类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能胜任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经区级卫生监督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后,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用,报区卫生局备案;由区卫生局统一颁发《卫生监督协管员证》,报市卫生局备案。卫生监督协管员统一配备卫生监督标志服,不佩戴号码胸牌。协管员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实行双重领导,日常工作管理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协管业务工作由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统一管理。

卫生监督信息员应当具有医疗、卫生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具有医(技)士以上职称,能胜任卫生监督巡查、信息收集和报告工作。由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聘任、日常管理,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监督工作站进行考核。

(四)房屋设备配备及管理制度。落实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办公用房以及电动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卫生监督工作站悬挂标牌,配备办公桌椅、电脑、电话、取证设备、文件盒和档案橱等办公设备。建立健全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有关工作制度,主要有: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协管员工作职责、廉洁自律规定、投诉接待制度、案件交接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检查考核及奖惩制度等。

四、落实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责任

(一)区卫生局负责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督导。区卫生局制定全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规范,建立健全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制度和管理规定,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卫生监督工作站,明确卫生监督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任务分工,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顺利开展创良好条件。

(二)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负责全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实施管理。制定全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计划、检查考核标准等、指导全区协管员培训;对全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进行督导考核。区级卫生监督机构实施辖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基层医疗机构为辖区居民提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加强对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考核,提出考核意见。依法处理协管员上报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违法案件。

(三)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承担辖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负责健全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落实办公场所及设施设备,加强对卫生监督协管员的管理,按照服务规范开展协管服务工作,并及时做好信息收集、信息报告等工作,不断提高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质量。

(四)卫生监督协管员履行卫生监督协管职责,掌握被协管对象基本情况,建立底册和管理档案。按规定开展巡查,填报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协助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对辖区内卫生监督信息员进行工作指导,汇总上报其提供的有关信息。卫生监督协管员无行政执法权(有执法证的除外),其检查记录可作为案件来源。

五、完善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机制

(一)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水平。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组织全区卫生监督协管员骨干培训。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制定我区的具体培训计划,加强对协管服务的培训指导,使协管员熟悉服务流程和工作要求,提高协管服务指导水平和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的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站级卫生监督信息员进行培训。到2013年底,卫生监督协管员(信息员)参训率达到100%。

(二)规范管理,全面塑造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标准化形象。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实行全市“六统一”,统一规定“卫生监督工作站”标示牌样式及悬挂位置;卫生监督协管员(信息员)工作证件样式;卫生监督工作站上墙的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内容、制度、职责、流程的内容及样式;卫生监督协管档案管理;卫生监督协管日常使用的表格文书格式以及协管员统一着卫生监督标志服,促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建设。

(三)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重点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站的硬件和内涵建设,提升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能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年内,要求所有社区卫生监督工作站建成组织机构健全、制度规定完善、硬件设施齐全、协管服务规范的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