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语文考高分的方法十篇高中语文考高分的方法十篇

高中语文考高分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34:16

高中语文考高分的方法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高考;创新发展

一、语文高考命题的新思路

新时代的语文高考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以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为考查目标,这种高考理念更为贴近我国教育目标,也能够与我国社会发展步伐及人才需求呈现良好的一致状态。因此,这种素质考查首先落在了对语境、语篇的考查上。通过对现有文章的考查,能够反映出每个学生的不同理解,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标题概括能力、鉴赏评析能力、词汇量等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考查。因此,学生阅读、思考及总结能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高考作文也必然成为新高考理念下的重头戏。首先,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必然会接触并应当树立掌握议论方法、叙述类别、描写注意事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说明文、抒情方式等众多知识点;其次,在对这些知识点实现融会贯通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更是对学生知识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验。可以说,众多知识点是学生共有的,而在作文中体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则是学生自己学习运用的结果,只能归属于自己;此外,在高考时,对于作文题目的拟定及问题形式的选择,也需要学生自身能力的支撑。这种通过一个题目,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查的考试形式是有其合理性的,也能够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高中语文教学适应高考新思路的重要性

(1)有利于革新传统的学习模式,发挥人文学科应有的向导作用。如今,从外观上看,高考是一种应试教育,而其内在发展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多数高中学校并未给予学生人文素养应有的重视。因此,高中创新语文教学理念和模式有利于打破原有的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让人文气息带动学生自身素养的变化,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习生活变得更为丰富。从本质上看,高考考查目标的转变是高中进行语文进行创新的引玉之砖。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有效提升。高中生已经具备属于自己的鉴别能力和欣赏能力。因此,当面对高考语文试题时,不再是简单的读读看看,不再习惯这种被动式的接受,往往会从审美角度去对学生进行考评。可见,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去用心体会相关试题的深刻涵义,去体会段落篇章的真正用意,去挖掘其中的美,并形成自己的想法或看法,为自己的解题过程确立一个方向,进而游刃有余的进行答题。因此,高考新的考查目标,客观要求高中语文进行教学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高中进行语文教学创新,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作品鉴赏评析能力等综合素养,从而为社会提供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尽量满足现今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特别是部分学生大学毕业后有可能进入文化部门工作,较强的语文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三、语文高考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

首先,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社会科学说明文与自然科学说明文占据很了较高分数。然而,这道试题多数情况下并没有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考查目标,还是停留在文字游戏上,利用文字陷阱来进行考查,只是单纯的为了考试而考试,而学生却能够通过与文字内容做以比较对照,很顺利的选取正确答案。

其次,每年的高考作文总是给人一种有失新意的感觉。作文话题并没有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所考查的内容有时是高中生无法理解的消化的,原因在于出题者并没有充分考量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分析年龄,使高考作文难得“惊艳”。

四、高中语文教学适应高考发展的突破性措施

高中语文教学使希望提升学生是各项语文能力,形成较强的语文综合素质,以便适应新理念下的高考考查活动,实现学生的好成绩,获取师生及家长的认同。因此,应当着力改革创新高中语文教学,使其跟紧高考新理念的律动,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并能在应试中拿取高分的人才。

(1)教师大力提升知识理论,加强学科业务学习。教师是使知识的传播者,是落实高中语文教学任务的直接执行者。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高效的业务素质。否则,势必会导致语文教学的无目标性和盲目性,直接导致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无效劳动。同时,教师应当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哲学、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学习哲学,可以更好的指导教师形成正确的观点,使其在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答过程中不致偏颇。学习教育心理学,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确保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2)以语篇为基点,塑造学生的文体感、语境感和语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加强。这些能力主要集中体现在学生对具有语篇的整体把握上。因此,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应当使学生体会不同的语境,培养学生的语感。掌握了以上各种能力,学生就能够游刃有余的进行语篇分析,对某个关键词语进行深刻理解,对某个段落的作用进行探讨,对语篇的中心思想与核心内容进行到位的判断。

(3)切实加强写作思维能力与创造表达能力的训练。高中学生更多的语文能力多数体现在作文环节,体现在文章题目的审视方面、内容的写法方面、语法修辞的拿捏方面。由于高中生还没有十分缜密的思维能力,因此影响了语言表达能力,致使作文写作时往往固定了思维,无法实现突破,只能用肤浅的思路看待问题。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格外注重对学生的日常读写训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学生在此遇见类似的作为题目,不至于抓耳挠腮,脑海空空。

如今的语文高考已经转变了原有的陈旧理念,注重对学生各种综合素质的考查,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也应当及时调整目标,适应崭新的高考理念,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并通过高考获得较高的分数,实现应试教育下的好成绩,并能够提升学生素质,实现双丰收。

参考文献:

[1]胡俊生.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对策[J].学语文.2010(2)

[2]李志明.关于高中语文创新教学方法的探究[J].素教教师.2011(11)

高中语文考高分的方法篇2

关键词:四级翻译高职学生公共英语教学启示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报考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加,而考试的通过率却普遍较低。高职学生在英语四级考试各个考查项目中的得分均不理想,这其中四级翻译的低得分率显得尤为突出。因此,通过分析上述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四级翻译题型的特点,可以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实施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高职学生热衷于报考英语四级考试的原因

目前,高职院校出现了报考四级考试的热潮。大学本科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之所以会受到广大高职学生的追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大部分高职学生不满足于仅仅获得一张pRetCo(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或者B级证书,他们在制定下一个英语学习目标时,往往都会把目光投向具有更高含金量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其二,尽管绝大部分高职毕业生手中都握有一张a级或者B级证书,但是该证书的社会认可度却不高。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一些用人单位开始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入职门槛,作为社会认可度最高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了录用高职生的优先条件。因此通过了四级考试的学生手中无疑将增加了一块重量级的砝码。其三,部分高职毕业生就业后,往往不满足于基层岗位,而是想要在职业上有进一步的发展。这就要求他们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而英语综合能力就是其中之一。那些通过了四级考试的毕业生将拥有更高的起点,具备明显的优势。其四,由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只对在校大学生开放,这就使得广大高职学生更加珍惜在校期间的每一次机会,出现多次报考四级考试的情况。

二、高职学生四级考试通过率低的主客观因素

与高职学生报考英语四级考试的热情呈现鲜明对比的是持续低迷的高职院校四级考试通过率。这一鲜明的反差主要来自于高职学生自身和高职英语教学两方面的不足。

(一)学生自身主观方面存在的短板。

1.英语语言基础薄弱

这种语言基础的薄弱集中体现在语法和词汇两个方面。在语法方面,大部分高职学生在中学时期由于对英语学习不够重视,忽视了英语语法的学习,因此语法知识的掌握不到位。就词汇方面而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要求考生掌握4000多个词汇,而绝大多数高职考生的平均词汇量只有2000个左右。这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反映出高职考生词汇量的匮乏。语法知识的不到位加之词汇量的匮乏,使得大部分考生根本达不到四级考试的要求。

2.缺乏端正的态度

大部分报考英语四级考试的高职学生尽管有着通过四级考试的强烈意愿,却大多没有付出与之相匹配的实际行动。部分人只是报着碰运气的心态参加考试,没有为考试做过任何努力。有些考生甚至到了考试时对题型都还不了解,成为所谓的“裸考”一族。部分考生在初期确实为了考试自觉地进行了一番准备,但是当他们意识到自身水平和考试要求之间的巨大差距后,就逐渐失去了信心,从而放弃了后续的努力和行动。

3.缺乏科学的学习习惯和应试技巧

一些考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备考期间没有制订系统的复习计划;复习缺乏持续性,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等。此外,部分高职考生没有掌握科学的应试技巧,只是盲目做题,而不善于归纳总结,其结果自然只能是事倍功半。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客观不足。

1.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

在大部分学生通过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之后,广大高职院校在后续公共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上缺乏明确性,往往没有考虑到用人单位把通过英语四级作为录用条件的事实和高职生报考四级考试的趋势,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把使部分学生通过四级考试纳入其中。

2.教材缺少合理的衔接

现行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脱节严重,教材内容和难度都远低于四级考试的要求。因此,仅仅局限于现行教材的教学对于学生通过四级考试的帮助并不大。

3.教学内容中忽略方法和技巧的传授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的传授,未能很好地承担起引路人的责任,导致广大学生在备考时陷入茫然状态。

正是在学生自身短板和当前公共英语教学存在不足的共同作用之下,高职院校英语四级考试的通过率才一直在低水平线徘徊不前。在四级考试中许多考生对于段落翻译尤其感觉无从下手,甚至直接放弃,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考试的失败。

三、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题型介绍及分析

(一)英语四级翻译的考试要求及评分标准。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翻译题型是对一段总长为140-160字的段落进行汉译英,分值比重为15%,考试时间是30分钟,段落内容主要涉及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段落篇幅通常为5-8个句子。段落翻译满分为15分,成绩分为六个档次,具体评分标准如下:13-15分,准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用词贴切,行文流畅,基本上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10-12分,译文基本上表达了原文的意思。文字通顺、连贯,无重大语言错误。7-9分,译文勉强表达了原文的意思。用词欠准确,语言错误相当多,其中有些是严重语言错误。4-6分,译文仅表达了一小部分原文的意思。用词不够准确,有相当多的语言错误。1-3分,译文支离破碎。除个别词语或句子外,绝大部分文字没有表达原文的意思。0分,未作答,或只有几个孤立的词,或译文与原文毫不相关。上述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可以总结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考生能运用合适的词汇无误地表达原文、意义连贯,另一方面要求考生的译文能语法结构正确、无重大语言错误。

(二)英语四级翻译真题剖析。

1.题材剖析

在对2013年12月到2016年6月的四级段落翻译真题梳理后,发现被考查的段落逐一涉及了以下题材:烹饪,中国结,茶(2013年12月真题);阅读,核能,农村教育(2014年6月真题);互联网,大熊猫,旅游(2014年12月真题);快递业,经济发展,主食(2015年6月真题);外国人汉语演讲比赛,丽江古镇,教育模式(2015年12月真题);功夫,风筝,乌镇(2016年6月真题)。尽管涉及的题材看似丰富,毫无规律可循,但其实它们都围绕同一个核心,即“中国”。这也体现出了英语四级考试委员会的出题意图:鼓励引导学生关注国情和本土文化,以促进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传播。

2.语言点剖析

通过对每个翻译段落的研究,可以得出一些所考查语言点的共同特征。第一,段落的篇章结构并不复杂。在翻译时,大多数情况下只需把一句中文翻译成一句对应的英文即可,涉及对句子进行断句和合并的情况比较少。第二,段落中的句子结构以简单句居多,通常可以直译。即使每个段落含有1-2个长难句,但翻译时所涉及的语法比较常见,通常为从句、倒装等。第三,段落中的词汇考查,既有常见的固定搭配,又涉及一些特殊数字和专有名词的翻译。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把四级翻译的考查原则总结为“少量考查翻译技巧,重点考查词汇、常用语法和句型”。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法功底并掌握丰富的词汇,从而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和篇章组织。同时对学生的知识面和综合文化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四、英语四级翻译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

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这一原则应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编排等各个方面体现。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增加教学目标,使其明确化。

在制定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调研,综合考虑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把使部分学生具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所要求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为一项新的目标纳入其中,这样才能体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时俱进的务实性。

(三)引入英语四级真题作为教材。

在进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翻译教学时,可以直接引用英语四级真题作教材。因为四级真题无论是题材、难度还是考点都能够最直接、最真实地体现四级考试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这样做可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用性也会更强。

(四)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基于高职学生语言基础较差的事实,以及四级翻译的考查原则,对英语翻译教学内容的编排可以主要从常用语法结构、词汇、应试技巧和学习方法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在进行翻译教学时应该重视常用语法结构和句型的讲解,淡化翻译技巧的传授。因为强化四级翻译常用语法的讲解既能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又能提高针对性。对不具备扎实语言基础的高职学生一味讲解高深的翻译技巧其效果可想而知,无法体现“实用为主”的原则。第二,在词汇方面既要强调常用词汇和固定搭配,又要适当补充“中国特色”词汇,帮助学生积累扩充词汇量。第三,要重视诸如解题步骤、句子结构分析、句子逻辑关系分析等翻译解题技巧的传授,学生在掌握了科学的技巧之后,翻译时就不会再因为觉得无从下手而直接放弃。第四,在翻译教学过程中要应用讲解、练习、总结、背诵的方法。一方面要把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效果。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典型译文进行背诵。因为段落翻译中经常会有重复考查的词汇和句型,学生在背诵记忆后,应考时就能够熟练自如地运用,提高翻译的准确率。

总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变革,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重视,从而真正体现高职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服务的目标。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考高分的方法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高考;新课标;考试说明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1-0007-04

一、理想很丰满

高中语文教学是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导下进行的教学活动。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新课标”做出如下界定:“高中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1]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在当代中国,高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孩子乃至一个家庭的前途和命运,相对其他一些语文课程评价形式,如阶段性测试、观察活动评价、成长记录评价等,高考无疑更受学校、家庭、社会关注和重视。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语文学习、教师的语文教学,都最大程度地受到高考的影响,高考俨然成了语文教学的指挥棒。

既然高考无法回避,那么一种理想的状态便是,让高考的命题思想与“新课标”体现的语文教学目标完全合拍,让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教学实践在高考中彰显其价值,让高考真正考查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及探究能力,让语文素养高的学生在高考中获得高分。

细读近几年《江苏省高考说明》,在“命题指导思想”部分,有这样一段表述: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江苏卷)命题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要求,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从而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2]。由此观之,高考组织者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它的指向就是考查学生必备的品质习惯、语文能力及语文素养。

倘若在现实中,真正能够达到这样一种理想境界,那么高考这根语文教学的指挥棒就有百利而无一害了。然而,在实际教学和命题中,曲解、异化语文教学与高考关系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

二、现实很骨感

1.教育者的误区

在基层教师中,最典型的一种误解是,认为高考就是应试教育的代名词,它与新课标、素质教育水火不容。新课标、素质教育只是时下教育界流行的时髦字眼,可装点门面,除此别无他用。只要高考存在一天,应试训练便是不二法门。教学中大可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行应试教育之实。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语文教学形式。

“题海无涯苦作舟”式。在持该论调的老师看来,既然高考拼的是分数,可以参照其他学科(例如数学、物理等)的经验,分数的取得靠的是反复做题,熟能生巧。语文当然也不例外。于是,这些老师无视语文学科自身的学习规律,提倡语文学科理科化,大搞题海战术。高一开始便让学生大做所谓模拟题,什么《世纪金榜》、《金版新学案》,什么《一课一练》、《5年高考3年模拟》,等等。哪天不让学生做题,哪天心里就觉得不踏实。至于教材中的课文,完全可以作为阅读训练文本,阅读教学就是文本阅读解题指导。到了高三,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语基、语用、古诗文、现代文,整个学年都在做各种各样的模拟题,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对着学生轮番轰炸。在这种教学方式的荼毒戕害下,语文这样一门富有人文关怀、审美情趣的学科,在学生眼中,变得面目可憎,毫无趣味可言,成绩的提高更成一种奢谈。

“技术、方法至上”式。持这种观点的老师往往是对高考试题有一定研究并且在过去的高考中尝到些方法指导带来甜头的老师。他们错误地把语文教学基本等同于解题方法指导,把技术、方法无限放大。首先自己研究方法,例如做诗歌题围绕“选取哪些意象,采用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情感”四大方面来回答,百发百中;再如议论文写作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套路。然后在大部分的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灌输自己的方法。且不论教师自身研究出的方法对高考解题而言科学与否,单就这种以解题技术取代品读、鉴赏、感悟的教学而言,本身就与语文学习的正途背道而驰。长期置身于这样的课堂,本来语文功底不错的学生,其语文素养会被消磨;本来功底欠佳的学生,更是无法找到提高语文成绩的正道。解题技巧在高考试题中派上用场的偶然现象,充其量也只是投机成功而已,这样的成功在越来越科学的语文高考中势必难以复制。

也有这样一些老师,他们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进行过反思,对靠大搞题海战术、纯技术方法灌输来提高高考成绩的教学形式不以为然。但从他们的教学实践来看,仍旧未能走出错误的囹圄,距离理想的教学境界依然遥远。其教学形式可总结如下:

“海阔天空”式。这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存在较大误解,以为课改就是课堂活动多,形式多。因此,他们的课堂教学手段丰富:图片、音乐、课件甚至于影片;教学形式多样:多边活动、小组讨论、拓展延伸甚至于即兴表演;教学设计“费尽心机”:音乐导入、师生朗诵、幻灯辅助、图片诠释、现实联系。然而,作为语文教学根本立足点的语言,却被有意无意地弱化。这种“不务正业”的教学形式同样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也不能带来考试成绩的提高。

“蜻蜓点水”式。这些老师在教学中尤其是高一高二阶段,或多或少搞过一些新课程改革实验。他们暂时屏弃阶段性测试的影响,潜心带领学生读书、积累、鉴赏、写作。然而一来现实中应试之风盛行,他们缺乏彻底颠覆传统的勇气;二来高考关乎广大学子的命运,他们无法承受改革失败所需背负的罪责。于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教学实践或浅尝辄止,或久不见效而中途易辙,颇不情愿地走回语文教学的老路,教学实绩自然微乎其微。

还有相当多的老师,对于语文学科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教学与高考的关系,从未进行独立、深入的思考。他们的教学往往呈现出盲目无序或随波逐流的状态,学生的高考成绩当然不如人意。

2.命题者的盲区

盲区一:对中学教学及学生情况认识欠缺。

目前高考语文命题专家以大学教授为主,其优势无须赘述。但是这样一支命题队伍同样存在隐患,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命题者对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缺乏十分清晰的认识,从而给命题的科学性、高考的信度效度带来不利影响。

例如,2009年江苏卷文学类文本《上善若水》第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据说这道6分的题目,它的全省平均分是0.27分,可谓创下历史新低。究其原因,应该是命题者主观地认为高中生和大学中文系学生一样,能够站在文章学的高度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结果正是对教情、学情把握不到位,使这道题目在当年的高考中无异于一道废题。

再如2010年江苏卷论述类文本《谈静》,此文与2008年湖南卷重复(虽有删改,但近一半文字相同),更有甚者,三道主观题有两道的问答方式与湖南卷相似。试想,在应试成风的高三课堂,势必有学生训练过湖南卷的《谈静》,他们的老师早已详尽分析过此文的思想内容、思路结构、艺术特色,也呈现过试题的答案。那么,请问自身语文素养尚可却从未读过、做过《谈静》的考生能考过语文素养欠缺但被“精读”过、训练过此文的学生吗?在这样的高考指挥棒指挥下,一线教师还会安心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吗?

盲区二:对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理解不透。

应该承认,近几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基本体现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理念和要求,即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然而,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

例如,近几年的文学类文本题,像《一幅烟雨牛鹭图》(2006年)、《麦天》(2007年)、《溜索》(2010年)、《这是你的战争》(2011年),每个文本四道主观题,无一题涉及理解重要词句含义,严重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文学性明显大于语文性。事实上,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海德格尔语),是作者情意的载体,是提升阅读鉴赏能力的抓手。文学类文本这一高考语文试卷的重头戏,怎能忽视对学生语言品味鉴赏能力的考查呢?与江苏卷相反的是,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卷每年文学类阅读都会设置一道语句考查题,这不得不引起江苏卷的反思。

再如,如今备受青睐的探究题,也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从2008年《侯银匠》开始,江苏卷出现了“探究题”。高考命题与课程标准保持同步,自然是好事。然而,绝大多数的“探究题”,本身没有多大探究的价值,或者探究之说名不副实。2010年《溜索》的探究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与“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概括文章的多重主旨和作者的复杂情感”这样的问法有何异?倒是2008年《侯银匠》最后一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堪称探究题中的上品。该题探究空间广阔,答案指向多样,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及语文能力。然而这样的好题毕竟太少。

三、从批判走向建设

1.打造科学高考试卷,让评价引领课堂

科学的高考试卷是有利于检测学生语文素养的试卷,科学的高考试卷是有利于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试卷,科学的高考试卷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的试卷。

打造更加科学的高考试卷,需要高考命题专家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的研究。在吃透课标及考纲精神的前提下,通过认真命制、分辨、筛选,实现高考试题最优化,从而以科学的高考试卷引领语文课堂走向规范纯正。

打造更加科学的高考试卷,需要进一步优化命题专家队伍,吸收一批具有相当理论高度、丰富教学经验并对高考有深入研究的一线教师进入命题团队,以此弥补大学教授对中学教学及学生情况认识欠缺的不足,使高考试卷更加贴近课程、教材和学生,更加符合中学教学实际,从而以可信的高考试卷引领语文课堂走向低耗高效。

2.建设理想语文课堂,用教学赢得高考

理想的语文课堂当然不是高举素质教育大旗,行应试教育之实的课堂;理想的语文课堂也不是打着“学科渗透”、“合作学习”的幌子,让各种非语文活动占据的伪语文课堂。理想的语文课堂是扎实推进言语实践的课堂,是切实开展听、说、读、写活动的课堂,是语文味十足的课堂。只有长期置身于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才能稳步提高。

建设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师必须树立一种意识,坚定一个信念。教师要树立不断加强对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研究的意识,坚持用课程标准及考纲来指导和检测自己的教学。教师要坚定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教学实践必然能使自己的学生赢得高考的信念,潜心开展“语文”活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建设理想的语文课堂,必须以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为前提。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3]。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如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语文教师独特的语言感染力、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等,当然最主要的是努力挖掘知识本身的魅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望,对语文的热爱。

建设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建设在教师精心的预设引导下,学生积极开展听说读写活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同样不排斥教师的方法指导。当然这里所说的方法,绝对不是僵化的答题技巧,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方法。例如,阅读的一般方法,像整体把握、联想想象、对比鉴赏等等,学生一旦掌握这些方法,阅读理解文本的能力必将提升。

建设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尽量避免教师“呈现―灌输”的教学形式,提倡学生“质疑―实践―发现”的学习方式。例如上文提及的阅读鉴赏中“比较”技法的习得,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向学生灌输其重要性,对学生掌握这一技法势必产生不了多大益处。然而,如果我们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现场,引导学生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与“春风又到江南岸”之间咀嚼品味,在“潮平两岸阔”与“潮平两岸失”之间揣摩感悟,那么学生在品评诗句、感受语言魅力的实践活动中,就会发现这种鉴赏技法的妙处,掌握这种技法的操作方法,自觉运用到其他语言鉴赏活动中,从而提升自己阅读鉴赏的能力。

总之,尽管现实中高中语文教学与高考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二者的一致性关系也尚未完全确立。但是,只要我们正视现实存在的问题并一一着手解决,相信同是基于“新课标”的高中语文教学与高考必将越走越近,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将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1年江苏省高考说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3]刘国正.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analysisandStrategyonRelationshipbetweenChineseteachingand

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

ZHanGZhong-yu

(JiyangSeniorHighSchool,Zhangjiagang215600,China)

高中语文考高分的方法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记忆能力阅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06

高中语文学科总分为150分,在高考中分值所占比例很大,综合主科的成绩来分析,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差距是最小的,语文成绩的平均分一般都为100以上,这是由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起点能力要求不是很高,而且高中语文是与初中阶段的知识相衔接的,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上可以省去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时间。但是,高中阶段由于面临高考,学生对分数应有一定的敏感度,虽然语文成绩的平均分都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个人之间没有差距,有的学生语文成绩可以达到一百三十分左右,大部分学生的成绩一般都为一百一十分左右,前后差距20分,而这单科的20分在高考中可能就会产生一个分数段的差距。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分析,语文中没有抽象难懂的知识是学生难以接受的,只要学生能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自身的努力,语文成绩的提高就不是难事。

一、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由于语文是学生从小学阶段就接触的一门学科,因此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可以减少很多阻力,并且语文学科是一门文学性质比较强的学科。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写作上,高中阶段不似初中阶段,只要基本的结构框架不出问题,不偏离主题,字数达到标准,作文分数基本可以保证,但是对于高中阶段的作文来说,对文章内容则是有很高的要求。除了写作方面,语文的其他方面则都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化能力,语文知识是对中华文化继承性最高的学科,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在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语文学习中的几大考查点有字词、拼音、成语短语、标点符号和病句,这几部分是语文客观题目考查的全部内容,题型虽少,但是包含的知识则是无法预估的。因为语文知识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虽不能通过语文完全传递,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却可以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很好的继承发展。所以,对于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首先要学会记忆,掌握有效的记忆方法,从而使语文中的这些基础知识都能够在头脑中成为一种常识,我们称这种记忆为长久性记忆。长久性记忆的形成需要克服遗忘,影响学生遗忘的因素则主要有学习材料的性质、数量、学习任务的重要性、学习者对学习的态度以及时间的因素等,学生要想把语文中的基础知识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长久记忆,就需要克服遗忘,掌握有效的记忆方法。

关于克服遗忘,形成长久记忆,学生需要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任务,每次记忆的知识必须具体、数量均衡,不能过多;学生对所学知识需要形成一定的正确的认知,培养自己的兴趣,从而提高记忆效率;最后,根据遗忘规律,记忆的初期阶段遗忘率比较高,随后逐渐减慢,所以,学生要注意前期记忆的有效复习。

无论什么情况下,理解记忆都比机械记忆有效得多,所以,学生可以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将一些容易混淆的字词和成语短语整理出来,时常进行对比复习,不需要刻意去记忆,只要经常补充,经常翻看,自然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长时间的记忆。其实,这种记忆方法也是根据语文基础题目的考查规律来的,在考试中第一大题的基础知识的考查都是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要不就是写法相似的,要不就是读音相似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掌握到这条考查规律,从而掌握有效的记忆方法,无论是字词的考查还是病句、标点符号的考查,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进行记忆。

二、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期坚持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难点知识,不仅由于这部分知识太过抽象,使得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太棘手,而且这部分知识太过主观化,在不同阶段做同一现代文阅读,学生的答案可能就不一样。现代文阅读的答案一般都是参考答案,在高考阅卷中学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阅卷教师就会酌情给分。所以,学生需要不断补充自己在阅读方面的专业知识,在答题时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结合专业术语的作答,从而提高阅读分数。既然阅读作为一个主观题,答案肯定不是唯一的,学生的表达能力、想法都可能是影响阅读分数的因素,而且答案的主观性不同于客观题答案的唯一性,主观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而且这种能力的提高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长期的坚持和训练。

关于提高阅读能力,首先需要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不能急功近利,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在阅读方面花费了很大工夫,但是成绩就是没有提高,从而形成一种学不学都是一样的想法,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其实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随着学习知识的深入,学生能够在不断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原来的水平就已经是一种提高,在保持原先水平的基础上获得提高,那就是很大的进步。学生需要明白这一学习观念,在这种学习观念的指引下,长期坚持在阅读方面的训练,久而久之,阅读水平就会慢慢提高。

关于长期坚持与训练的方法,学生可以收集整理出有标志性的不同体裁的文章,将相同类型的整理在一起,通过分析答案的思路,并结合自己的思路进行思考。相同体裁不同内容的阅读材料在考查中的方向肯定是不同的,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出题人的意图,从而对阅读材料有全面的把握。鉴于现代文阅读这一题型没有唯一固定答案,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开拓自己的思维,不能将思维禁锢在参考答案所给出的一种思想上,学生可以通过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或是将自己的想法与教师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而且可以在与他人交流的同时拓展自己的思维。

高中语文考高分的方法篇5

单词该怎么背?高考单词该背哪些?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过这样的困惑。词汇量在英语学习和考试中至关重要,很多同学就是因为词汇量不够在英语学习和考试中困难重重,导致学习兴趣下降,成绩越来越差,最终不仅无法在高考英语中取得高分,还会影响到日后的英语学习。因此,如果高考前能顺利搞定单词这一关,对高考和以后的英语学习都是非常有利的。在此,笔者就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高考单词的困惑。

 

高考单词真的很重要吗

高考英语试题主要包括听力、语法、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写作等题型,很少有专门考单词的题目。然而,单词却是学好英语、顺利通过高考必不可少的基础。

以上金字塔样的图表显示了笔者总结的单词与高考英语中一些题型之间的关系。如上图所示,单词是最基本的根基,其上是语法。因此,我们也经常听到“单词和语法是学英语的两大利器”这种说法。只有单词和语法给力,我们才有可能读懂阅读理解。再之上是完形填空。完形填空相当于在阅读理解的文章里挖了若干个空,让考生凭借对单词含义及用法的把握根据上下文补全文章。金字塔最上层是写作,因为写作不仅要求考生有准确理解和运用单词的能力,还要求考生有造句的能力以及精准运用语法的能力。由此可见,单词在高考中是非常重要的。

 

高考单词真的只有3500词吗

翻开每年的《高考英语考试大纲》,同学们会发现,如果自己初中学的英语还比较扎实,那大纲词汇表中的3500词中就有三分之二的单词是已经学过的。然而,当同学们掌握了3500词再去做题时,却发现阅读理解中的有些文章依然晦涩难懂。为什么呢?英语是门语言,高考出题时难免会出现一些超纲词汇。笔者曾做过统计,在2008~2012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英语真题中,出现的单词总数竟然上万,而笔者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排除所有不需要记忆的单词(如初中简单级别、中等级别单词,人名和地名以及由于某篇阅读需要而不得不出现的严重超纲词)之后,总词数仍高达五千多个。由此可见,仅仅掌握考纲上的3500词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能积累更多的单词,做起高考英语题来自然就更轻松。不过,那3500词是基础,建议基础不扎实的同学不要好高骛远,可先参考《24天突破高考大纲词汇3500》(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一书快速掌握考纲词汇,再想方设法扩充词汇量。

 

高考单词重点背什么

既然单词对高考如此重要,而考纲中的单词并不够用,那同学们到底应该背哪些单词呢?由于同学们现在的目标是高考,因此笔者认为历年高考英语真题中的单词就是同学们选择背诵单词的最佳材料。

 

那么是不是每个单词都需要背诵其发音、拼写、释义和用法呢?其实不然。为了提高效率,同学们需要对单词进行分类记忆和分级记忆。所谓分类记忆,就是指重点记忆语法题中常见单词的用法,记忆阅读题目中常见单词的释义,记忆完形填空中常见单词的辨析,记忆写作中常见单词的拼写和用法。笔者在上文提到的五千多个单词大多分布在阅读理解中,对于这些单词,基本只需要知道单词的释义即可。单词的分级记忆则是指同学们需要根据自己当前的英语水平分步骤学习不同级别的单词。在高中英语词汇的教学中,有些老师会将单词分为三个级别,即基础、提高和高级,以便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背单词,尽快取得成就感并长时间保持背单词的热情。基础级别是高中英语入门最基础的单词,也是同学们必须要掌握的。这些单词主要分布在阅读理解的题干和选项中。提高级别主要分布在阅读理解a篇、B篇和C篇的原文,有时也会涉及D篇。很明显,高中阶段应掌握的重点核心单词主要集中在提高级别,搞定这些单词,起码能够保证大家在高考中有得120分的基础。而高级级别就是有志冲刺高考高分的同学需要更进一步补充的单词,比如那五千多个单词中,就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单词属于托福词汇。不过,如果时间不够,就多看看高考英语真题,特别是高考真题阅读理解部分的D篇文章,文中就有不少高级词汇。总之,同学们可以通过记忆阅读理解中的单词来扩充词汇量,这样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效率也高。

 

高考单词如何记

高考单词相对比较简单,基本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和常见的单词,因此记忆起来有不少方法。笔者在这里介绍三种记忆高考单词的方法。

1.在生活中联想记忆

由于高考单词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因此你可能经常会遇到。比如我们去面包店时,会发现那里的牌子上写着一个单词bakery,这个单词就是“面包店”的意思,而在面包店里做面包的师傅叫做baker。这两个单词在高考中都是重点单词。再比如,前几年有一部国产大片叫《赤壁》,其英文名为“RedCliff”。其中的单词cliff曾在诸多高考试题中反复出现过。此外,我们还可以在生活中巩固正在背诵的单词。比如,当记忆incredible(不可思议的)这个单词时,也许你会惊讶地发现电影《超人总动员》的英文标题就是“theincredible”。通过这种方式记住的单词想必很难忘掉吧?

 

2.通过词根、词缀记忆

就像中文里的偏旁部首一样,英文里也有类似的东西,那就是词根、词缀。根据词根、词缀背单词是扩大词汇量的好方法。高中阶段所学单词比较简单,通过词根、词缀拓展记忆后很容易就能记住一些必要的超纲词。例如:terr-是一个前缀,源自古罗马神话中的大地女神(terra)。在古罗马神话中,terra掌管人类的土地和死亡,而死亡是可怕的。因此terr-这个前缀在英文中有两个意思,一为“土地”,二为“恐怖,害怕”。在高考词汇中,terra(土地)和terrain(地形)的意思均和“土地”相关;而terror(恐怖)、terrible(恐怖的)、terrorism(恐怖主义)、terrorist(恐怖分子)等单词都含“恐怖”之意。根据词根、词缀编写的词汇书很多,大家可以选择适合高中生的《高中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序版和乱序版来记忆。

 

3.形记音记齐上阵

虽然这个方法有点无厘头,但是有时候我们也可以按照单词的“长相”和读音并结合生活情境迅速记住单词。比如ruin可以看成两个单词:irun。我为什么要跑呢?可能是前方出现了“破坏、毁灭”的迹象。这样很容易就记住ruin的意思了。再比如torpedo,该词的三个音节读起来就恰似一颗“鱼雷”从发射、入水到击中敌舰的声音。另外,pest、ambulance、ambition这些高考单词都可以通过其读音来记忆:pest(拍死它害虫);ambulance(我不能死救护车);ambition(我必胜野心)。

 

单词是通向英语高分的拦路虎,也是同学们英语水平的分水岭。笔者衷心希望各位同学能够重视单词,明确高考单词范围,分析高考单词级别,运用各种记忆手段来背诵,让单词不再是难题。

 

高中语文考高分的方法篇6

关键词:日语能力测试n1日语专业八级考试词汇比较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134-03

一、日语能力测试与日语专业考试

目前国内较高的日语能力测试主要是日语能力测试n1和日语专业八级。日语能力测试n1是日本在全世界范围内测定日语学习者日语学习水平最高级别的考试。日语专业八级考试是中国国内测定日语水平最高级别的考试。

1.日语能力测试n1

日语能力测试是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及日本国际教育协会于1984年建立的一套较为完整的考试评价体系。并于同年开始在有关国家和地区实施。到2013年,世界上共有64个国家、地区和日本的44个都道府县举办此项考试。

考试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共四个级别,2010年起,由原来的四个等级改为n1、n2、n3、n4、n5五个等级,本研究参照的是《日语能力测试出题基准(改订版)》。日语能力测试n1要求掌握较高级语法(3000左右)、词汇(10000左右),除掌握社会生活中必须日语外,还需具备在日本大学进行科学研究的综合日语能力。每个级别的考试又分为语言知识、阅读和听力三部分。所有试题均为选择题。各级得分总分为180分:n1-n3各科为60分,n4-n5分别为120分和60分。日语能力测试是日本在全世界范围内测定日语学习者日语学习水平的最高级别的考试。

2.日语专业八级考试

在2002年以前我面向高等院校日语专业的部级日语水平统一考试。都是以日语能力测试的形式代行的。近年来国家教育部结合我国日语教育的现状及时调整了日语教育的方针,制定了《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和《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大纲》明确规定了高等院校日语专业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强调了“听、说、读、写、译”五大要素的均衡发展以及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社会文化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所以从2002年开始,每年6月举行日语专业四级考试,2003年3月开始每年举行日语专业八级考试。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共设定200分的试题,客观试题120分,占60%,主观试题80分,占40%。在综合试题当中包括文字词汇、语法、阅读理解、日本古典文学等,是对学生综合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检验。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规定,考试范围包括文字词汇5500个,另外惯用语230个,谚语330个。日语专业八级考试是中国国内测定日语水平的最高级别的考试。

3.考试目的与测试对象

日语能力测试nl。其考试对象主要是日本国内和海外母语为非日语的日语学习者。近年来,日语能力测试的报考人员涉及多方面。报考目的除了测试日语能力之外,还运用于企业就职、加薪、晋升和资格认定等方面。

日语专业八级考试的考试目的是检查《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教学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大纲所规定的八级水平所要达到的综合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以促进大纲的贯彻执行,并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日语专业八级考试的考试对象主要为中国国内高校日语专业的日语在校学习者。

通过以上日语能力测试。与日语专业的考试目的和考试对象的对比能够发现。日语能力测试n1侧重于制定一个世界范围内承认的日语能力标准。而日语专业八级考试则侧重于检查中国国内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也就是检查学生的日语学习效果。由于考试的目的不同从而考试对象也产生了很大的区别。日语能力测试n1考查的对象是日本国内以及海外不以日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即以各种目的学习日语。并希望通过日语能力测试认可自己的日语水平的日语学习者。而日语专业八级考试考查的则是国内以日语为专业的日语学习者的日语水平。

二、文字词汇部分的比较研究

由于日语能力测试n1和日语专业八级考试中文字词汇部分所占比重较大,占据了较重要的地位,下面笔者将从文字词汇部分的考试范围、考试形式和内容、出题方式等几方面对日语能力测试n1与日语专业八级考试进行比较研究,用以找到其异同点。

1.考试范围的比较研究

通过表1的比较可以看出日语能力测试n1与日语专业八级的考试范围有相当大的区别。文字词汇部分当中,日语能力测试nl较强调汉字的掌握数量。需要达到3000字左右,而日语专业八级考试的汉字量仅需1600字左右。由此可见。日语能力测试n1当中文字词汇方面的测试占据比重相当大,对处于汉语圈文化中心的广大中国考生有偏易之嫌,不利于衡量我国日语学习者的真实日语学习水平。而日语专业八级考试范围更适应汉语圈学习者的情况。削弱汉字的比重,加强常用语、惯用语以及谚语的考察,能够更为全面准确地衡量我国大学生日语的学习状况和水平.能够较为如实地反映我国高校日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日语能力测试n1与日语专业八级不仅在出题范围上有着显著的区别,在考试内容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2.考试形式和内容的比较研究

由于日语能力测试n1与日语专业八级考试的考试目的与考试对象均有显著的区别。并且在出题范围上也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因此日语能力测试n1与日语专业八级考试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具有明显的差异。下面分别就日语能力测试n1和日语专业八级考试的考试形式和内容作出比较,通过图表的形式进行列举。

在改革后的日语能力测试n1的语言知识考试部分.第一题为选择日语汉字读音,共6题;第二题为文脉规则,考查词义或写法相近的词的用法区别,共7题:第三题为替换词语,即考查近义词的替换,共6题;总分为19分,占到语言知识部分总分的32%。

从最新出版的《日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修订版)来看,日语专业八级考试文字部分总共10题,共10分。

该部分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类:

a.音读词的汉字语法

B.读法较为特殊的音读词的汉字写法

c.音读词语的读法

D.训读词语的读法

e.[重箱i](前音后训)或[溻桶i](前训后音)词的读法

F.训读词的汉字写法

G.四字俗语的汉字写法

H.四字俗语的读法

通过表2和表3两个表格对比分析。日语能力测试n1的文字词汇考试部分。主要侧重日语汉字单词的读音考查和词义的辨析。而日语专业八级考试则相对减弱了此部分的比重。日语单词的读音考查部分也就有针对性地选择。对于中国日语学习者来说。要注重相对特殊音读和训读单词,以及四字俗语的读法和写法。

3.出题方式的比较研究

由于日语能力测试n1与日语专业八级的考试目的、考试对象、考试范围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日语能力测试n1的出题方式与日语专业八级考试的出题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笔者将以2013年7月日语能力测试n1的文字词汇试题和2013年日语专业八级考试试题为例,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在2013年的日语能力测试n1考试中,第一题是给日语汉字标注读音的选择题,原题如下(见图1):

日语能力测试n1考试语言知识部分第一题所考的六个单词分别为[愚加]、[巧妙]、[憩]、[需要]、[缓和]、[跻地],且多数为音读单词。

而日语专业八级考试的第一题共十问。原题(见图2):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日语能力测试nl的单词多数倾向于音读单词的考查。而日语专业八级考查的单词多数为训读或特殊读法的单词。而且也不仅仅是给汉字标假名,也有给假名标汉字的试题。因此,日语专业八级考试恰当地考虑到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母语迁移因素,能够更好地考查出我国日语学习者的日语掌握情况。

其次,日语能力测试n1的第三题与日语专业八级考试第二道题前几问的出题形式基本一致,即为需找出词语相近的表达方式或词语解释。例如(见图3):

日语专业八级考试第三道题的后半部分更侧重于考查俗语或惯用型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见图4):

日语能力测试n1的第二题和第四题侧重考查的是相近读音、意义词汇的用法及区别,例如(见图5):

除了这些客观题之外,日语专业八级考试当中还涉及一些主观题,以及一些文化、历史、文学方面的知识考查,这也是区别于日语能力测试的重要部分,在此不一一列举。

高中语文考高分的方法篇7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是教学全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一方面,它受教学目标制约,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另一方面,它又反作用于教和学,起到不容忽视的导向作用。一般情况下,学校沿用的对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评价方法,是以学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参照学生平时成绩,最后评定学生的学期或学年成绩。这种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方法,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弊端:

1.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素质。学生的语文素质,至少应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两项内容,而语文能力,人们公认应包括读写听说四个方面。现行评定学生语文成绩的方法,并不能有效涵盖学生语文素质的各主要方面,以书面考试为主的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将语文教学导向重视读写、轻视乃至忽略听说的方向,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活动课等内容也就形同虚设了。

2.不符合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人们一直在探索语文知识的锁链式结构,但此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或许语文知识根本就不可能形成锁链式结构。现行教材中,语文知识点分散,相当一部分知识重现率极低,因此知识积累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手段,学语文的功夫必须下在平时,语文能力训练也是如此。而过分强调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只会将学生引向考前突击的路子。学生在短期内可能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间一长,必然会在整个语文知识、能力网络中形成大量漏洞,语文成绩自然每况愈下。一些天资较好的学生语文成绩却很差,根源大多在此。

3.不能为贯彻语文教学大纲服务。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语文课型、语文课外活动等方面都作了较详细的规定,而现行评价学生语文成绩的方法却不能为全面贯彻大纲服务,即使学校、教师不按大纲要求去做,依然可完成对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评价。这样,评价手段就失去了对教学各环节进行检查的作用。

因此,必须对现行语文学习成绩的评价方法进行改革,尤其在强调语文素质教育的今天,改革语文成绩评价方法就显得更加迫切了。

二、结构计分法

我校语文组在部分年级试行了结构计分法。我们认为,结构计分对改革现行语文成绩评价方法是有所启发的,因此不揣浅陋,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1.基本原则。结构计分的基本原则是一个全面和三个结合,即全面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各个方面,平时成绩与期中、期末成绩相结合,课内学习成绩与课外学习成绩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2.具体方案。我们制订了《语文成绩评定方法(试行)》,现抄录如下:

语文成绩评定方法(试行)

(1)学年成绩:学年成绩由第一学期成绩与第二学期成绩构成,第一学期占40%,第二学期占60%。

(2)学期成绩:学期成绩由期末、期中、单元测验、作文、生活随笔、讲话练习、课外阅读等成绩构成。其中,期末占40%,期中占20%,两次单元测验占10%,六次大作文占12%,生活随笔(按,相当于小作文或自由命题作文,在课下完成)占8%,讲话练习占5%,课外阅读占5%,另有奖惩成绩(略)。

作业一贯认真、按时完成,课上一贯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参加语文竞赛活动并取得成绩的,对语文教学提出较好建议的,均可获得浮动分。

补充说明:此办法在一些班级试行后,我们发现由于各年级情况不同,教学侧重点不同,因而有些规定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年级。所以我们又规定,在总体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对分数分配的具体比例,对构成分数的各项内容,任课教师可作适当调整。

三、效果

1.实行结构计分法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逐渐形成了师生的共识,并有了操作系统的保证。由于结构计分法着眼于对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作综合评价,使课内语文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所以自然引导师生把注意力由单纯注重书面表达及阅读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扭转了一部分人在语文学习上中高考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学的不良倾向。教师也更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培养,努力探索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方法及途径。

2.减轻了考试压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引导到注重日常积累、注重平时努力的正确轨道上来。实行结构计分法后,有的学生自己算了一笔账,即使期中、期末、单元测验考试成绩均得90分,也仅积了63分;反之,注重平时的语文学习,完成好作文、生活随笔、课外阅读、口语训练,并争得奖励分的话,就可以积30分以上。这样,即使所有考试都仅得50分,最终成绩也可以及格。所以,每次作文后,都有近20人次要求重新改写,生活随笔质量也明显提高,一些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加大了。当然,这一切好现象的保持,不能仅靠分数刺激,还要辅以有效的思想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1.由于初高中语文教学有一定差异,本办法在高中实行还存在众多不适应的地方,至今尚未形成科学、完整的方案,只是贯彻了结构计分法的基本原则。

高中语文考高分的方法篇8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B-0082-01

有句话说:“得小题者得天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高考语文的前五道选择题是决定高考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拿下”高考语文的前五道选择题就是“得天下”的第一步。这五道选择题均涉及语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字音、字形、成语使用的正误判断、语句的正误判断、选词或句填空。学生若是在前五道基础性选择题中答题顺利,将为后面的答题打好心理基础,对高考语文甚至整场高考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有大量的积累。然而,很多学生在复习时毫无目的,没有计划,没有方法,造成考试中有时能得分,有时难得分,导致前五道选择题的得分率非常不稳定。本文针对学生在五道基础性选择题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成语、字音、字形——分类积累是关键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汉字系统博大精深,成语、俗语非常丰富,学生认为自己本身处在汉语环境中,对于成语、俗语不用刻意去积累,也会了解很多。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一些学生用错成语、俗语的情况普遍存在,而出题者总是针对某些易错的成语、俗语出题,因此,学生在答这类题目时错误率也非常高。字音、字形方面,一方面,学生受到方言影响,没有规范读音,于是对字音的记忆自然会出现错误;另一方面,学生忽视汉字字音和字形的积累,一些常用的易读错音、写错形的汉字会经常出现在试题中,成为学生容易失分的部分。教师需要在方法上引导学生进行准确、高效的积累,指导学生用分类积累法积累字音、字形、成语等。成语的积累可以根据成语的含义对其进行分类,比如将贬义的成语归为一类,褒义的成语归为另一类,既方便记忆,又能有效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字形的积累可以根据字形的错误类型对其进行分类,如同音易错、疑难杂字等,通过对字形的正确分类,提高积累效率。字音的积累可以根据字音出现的类型对其进行分类,将容易作为考题的拼音归为一类,容易弄混的多音字归为另一类。以字音积累为例,可指导学生仿照以下方法进行积累:

多音字篇:

载:①zǎi:登载,刊载,记载,转载,连载,载列;②zài:搭载,载舟,载车,载货,过载,装载,载送。

巷:①hàng:平巷,煤巷;②xiàng:小巷,走街串巷,大街小巷。

易考篇:

扒(pá)手蹊跷(qīqiāo)

倜傥(tìtǎng)

经常反复犯同样错误的学生,更要加强积累和分类记忆。分类积累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出发,针对性强,能有效排除学生的易错之处,便于突击复习,增强学生应考的自信心。

二、病句——学会分析类型是重点

高考语文常考病句类型分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以及不合逻辑等六大类。由于学生做题时总是模棱两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因而在病句题中失分率较高,久而久之对病句题产生了畏惧心理。在病句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试题中的病句的病因分析出来,还要指导学生分析六大病句类型,以指导与练习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掌握病句的类型,从而快速发现句子中出现的错误,高效选出正确选项。例如,在分析“语序不当”的类型句时,教师首先总结“语序不当”可分为主客次序不当、对应次序不当、分句次序不当、关联语序不当、谓语次序不当、定语次序不当、状语次序不当等几类,然后通过具体例句引导学生对多项状语的病句进行分析,明确多项状语的语序应该是: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表时间或所处的名词或介宾短语+表范围或频率的副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表情态的动词或形容词,并通过更多的病句进行当场练习。最后总结,在判断病句的时候,第一步应该先判断是六大类语病中的哪一类,第二步再判断句子中的哪一成分出了问题,第三步再做出修改。

三、词句填空——培养语感、分析语境最重要

词句填空是学生复习中最容易忽视的题目,在考试中,学生也会因为缺乏语感、忽略语境而经常犯错。语感是对语言现象的感知能力,生活中处处都能培养语感,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规范用词,避免用错词语带给学生不恰当的引导。另外,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多读书看报,通过主观的学习积累,培养起良好的语感。此外,要想正确地使用词语,首先要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含义。那么,什么是语境?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只有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斟酌,才能确定其真正含义。教师需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词语的语境,才能准确把握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请看下面的选择题:

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a.申诉B.申述),揭露了四年来原告在这起案件中遭受伤害的真相。

“诉”包含“说给别人听”“倾吐心里话”和“控告”三个意思,“述”则有“陈述、叙述”的意思,因此,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诉”有“控告”之意,用在法律上较正式,而“述”只是一般的“讲述、说明”的意思。所以此题应该选“申诉”。

高中语文考高分的方法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知识学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185-01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的重点还是应付高考,很多学习的内容都要围绕着高考这个中心进行,所有学习都是为了中考或者高考这样的硬性考试做准备,在初中的学习中,中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高中也是这样,新课标在这方面规定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法并不是考试的内容,但不是说考试的时候不会考这些内容,考试涉及的问题也和这方面相关。

一、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教学现状

目前初中的的语文语法知识教学几乎都已经不存在了,在初中教材中虽然涉及到语法教学的内容,但是由于考试不考语法知识内容,老师也不会在这方面下工夫,学生为了高考也不会主动去看这些内容,这样造成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后,根本不明白汉语组词的方式,也不知道汉语词语的分类的知识,也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是病句和病句如何修改以及句群和句群内部的关系等等。学生作文中出现词语随意搭配、缺少主干成分、不合事理、不合逻辑、表意不清的病句随处可见。

例如:在学生的作文中出现:

1、几天过后,那些关于各个学校招生分数线的报纸便订了出来。”

2、我跑出去后,我看到的队伍居然是一个葬礼。”

3、那个身影慢慢地穿梭在人群中。”

4、希望他们的孩子生活如鱼得水。”等等很多这样的句子,从一个初中生的作文中很容易找到这样的句子,由此看来,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为问题,所以,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不应该淡化语文的语法教学,淡化语文语法教学的方式是非常不合理的,初中语文语法教学不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初中语文语法的内涵

从广义的角度分析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语文语法是一种语言的结构规律,其中包含了两种意义:一方面语文语法本身是民族语言存在的规律,要遵守一定的社会不成文规定。另一方面是一种语法的理论,是语言学家对语言的客观认识,可以总结成抽象的理论,语法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变成了语法著作,是先有语法后有语法著作,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要尽量的看懂这些知识,这样才能够使语言的组织能力上升到一定的档次。中学生本身就是民族语言学习的一份子,学习语言的重点在于要遵守语言的学习规则,不要只是学习语言的理论知识,要在实践的过程中锻炼,把语言知识服务于实践,也就完成了语言教学的目的。

三、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好处

1、中学生学习语文语法能够掌握语言的规律,从以往的感性认识语言上升到理性认识中,从小学开始学习的字词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的材料逐渐增加,到了中学的阶段学生通过语法的学习,把这些语言材料放置在一起,形成条例性的语言,这样就自觉、主动的提高对语言的认识能力。

2、对于语言语法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口语表达能力更加规范化,中学生在学习语法知识的时候,对语言的认识是理性的,这是学习语法的第一阶段,但是学习语法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这些语法规律,才能够在语法的内容指导语言实践,使口语和书面表达更符合语言规律、合乎语法规范,不犯或少犯语法错误,更好地表情达意。

3、学习语法知识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能够迅速的把握文章的内容,这是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阅读能力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学习语法知识,有利于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四、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措施

初中语文语法教学,老师和学生要明确语法学习目标是什么,端正学习态度,学习语法的目的并不是要当语言学家,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不要刻意的去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也不要带着应付考试的心态是教学,需要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明白语言的规律、应用习惯,提高语言知识的实践能力。

其次,进行中学的语法教学要和教材联系到一起,把课文作为进行教学的重点,从课文中找出一些语言的材料让学生分析,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中,文章大都来自作家的名篇,符合语法规律,在这方面进行语法教学,学生不会感觉语法教学很枯燥,能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学到语法知识,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学会了语法知识,提高了语言的应用能力。

最后,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掌握语法的知识的而基础上,掌握文字的运用规律,能够在写作的实践中,有效的运用这些知识。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要集中的讲语法知识,否则会使课堂变得乏味,教学效果不好。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语法教学是必要的,中学生应该学点语法知识,以便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月红.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教学之我见[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2.(6):6-7.

高中语文考高分的方法篇10

关键词:语言测试pRetCo高职英语教学反拨作用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020-02

1引言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的英语水平测试主要有两种:全国大学英语水平测试Cet和pRetCo。近年来,pRetCo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参加pRetCo,并作为考核毕业生英语水平的重要依据。pRetCo的目标、内容及反拨作用对我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产生重要影响。我校要求学生毕业前必须通过B级笔试,本文从语言测试的角度分析pRetCo的B级笔试以及对我校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

2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

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语言教学的过程离不开语言测试。语言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有时会受到语言测试的影响。语言测试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语言教学与语言测试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但注意要以语言教学为主,语言测试为语言教学服务。

在高职院校,语言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制定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合理地设置课程,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英语语言运用水平。

3从语言测试角度分析pRetCo

3.1pRetCo测试

pRetCo是专门为高职高专教学设计、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一种教学水平考试,针对高职高专培养目标,检测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进行日常和业务工作的能力,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pRetCo分a级和B级,分别进行笔试和口试。笔试测试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读、写、译实用技能。口试测试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日常和业务的口头交际能力。本文将从语言测试角度分析B级笔试。

3.2pRetCo测试设计

测试的设计主要包括:确定考试类别;确定考试内容;确定考试题型;确定试卷结构;制定考试细目表;命题及编辑试卷。

(1)确定考试类别。教师必须了解测试的目的是什么,不同测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pRetCo属于水平测试,主要考察高职高专学生是否达到大纲所要求的水平。检测英语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

(2)确定考试内容。pRetCo主要根据是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高职高专院校要“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语言测试在考核英语知识的同时,应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3)确定考试题型。pRetCo分主观试题和客观试题两大类。其中应用文写作为主观题,听力理解、词汇和语法、阅读理解和翻译既有主观题又有客观题。主观题共27题,约占40%,命题容易评分较难,易于测量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客观题共39题,约占60%,评分容易命题难,多用来考察语言知识,难以测量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题型多样,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在培养目标上对不同语言能力的不同要求。

(4)确定试卷结构。安排试卷结构需了解不同类型的题目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分量。B级试卷包含五个部分:听力理解、词汇和语法、阅读理解、翻译、写作。其中,词汇和语法是对语言知识的考核,其余四个部分都是对语言能力的考核。对语言能力的考核所占比例高达85%,对语言知识的考核只占15%,体现了在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的培养上,重点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思想。

3.3pRetCo各部分优点和不足

pRetCo试题编写比较科学。每个部分开始之前都有一段详细的试题说明(Directions),指导考生了解题目的具体要求,明确做题任务,保证考试效度。

(1)听力理解部分采用直接测试法,能比较客观地评价考生的听力水平。考生只有平时加强听力训练才能提高听力成绩。多项选择题的选项简短,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听写题用部分听写的形式测验学生多方面的语言要素和技能。内容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大部分内容,而且评分不难,信度较高。

虽然听力试题是测试学生听懂简短对话和理解会基本信息的能力,但听力录音材料大部分只是分男女角色朗读,没有很好体现出pRetCo考察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特点。

(2)词汇和语法部分。多数英语教材中都有类似的题目,教学中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很多学生能掌握词汇转换和语法用法。对于水平较低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说这部分测试是有效可行的。填空题能测试出对一些重点词汇和语法的掌握情况。但多项选择题存在学生猜测答案的情况,不能考察真实水平。

(3)阅读理解部分包括五篇文章,篇章不长。阅读材料包括:一般性阅读材料,如社会、经济、文化、常识等;应用性材料,如广告、说明书、外贸函电、文件等。实用性材料占比例较大,体现了pRetCo测试学生阅读简单英语应用文并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样设计符合pRetCo的宗旨,篇章长短和难易程度适合高职高专学生。

(4)翻译部分。国际语言测试不采用翻译题型,原因是考生没有共同的母语。而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pRetCo采用一部分翻译项目来直接考察学生将英语翻译成汉语的能力是有效度的。根据“要求”,考生应能借助词典将中等偏下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译成汉语。pRetCo翻译试题选材范围较小,与学生个人专业相关度较小,又无法考察学生借助词典进行翻译的能力,因此会降低考试效度。

(5)pRetCo写作部分与一些测试的短文写作不同,它测试简单应用文写作的能力。题材主要涉及信件、电子邮件、通知、便条、备忘录等。写作是一门综合性测试,能同时测试语言的各个层次和范畴。pRetCo中设计应用文写作试题直接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常有必要,对高职英语教学也有积极影响。但是,写作测试这种主观测试的评分无法客观化,学生在不同题目上反映出的水平不一样。

4pRetCo对我校高职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4.1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

“反拨作用”是指语言测试对教学和学习所产生的影响(Hughes1989),这种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语言测试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反拨作用。科学的测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不科学的测试存在消极的影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会极大地影响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对教学方法的运用,还会给课程建设、课程设置、教师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等带来影响。下面将论述pRetCo对我校高职英语教学的正、负面反拨作用。

4.2pRetCo正面的反拨作用

对教师而言,pRetCo可以推动教师的教学。pRetCo是根据“要求”设计的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测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可以利用测试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情况,检测教学效果,适当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对学生而言,pRetCo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学习手段。尤其对大一新生,pRetCo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效果,改进学习方法,促使他们努力学习。pRetCo能激励学生在平时及考前针对题型多做模拟试卷和题目,反复练习巩固去学习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比如B级应用文写作测量的是高职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给教和学都带来非常积极的正面反拨作用。

4.3pRetCo负面的反拨作用

目前,我校将毕业证与B级笔试挂钩,这样会导致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局限于考试的难度和题型。教师易把测试目标当成教学主要目标,使教学内容偏离高职高专教学要求的大纲。另外,pRetCo缺乏文化测试内容,会影响实际英语交际。

对学生来说,应付考试成了学习的唯一目的和努力方向,通过考试后有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降低了。pRetCo有些内容与高职高专各专业关系不紧密,很多学生认为考试词汇和表达与自己专业不相关,试题难度不大,不认真准备也能通过,导致学习热情和态度降低。因此,考试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方法和态度。

比如针对听力理解部分,学生会准备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的听力材料,仅仅针对考试的要求练习听力。但是忽略了平时教学时真正应该加强的是日常交际方面的听说训练。只练听力而忽略口语,使得学生听说水平无法真正得到提高,造成应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差。

5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教学与语言测试关系密切。语言测试尤其是英语测试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pRetCo对我校非英语专业高职英语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但是不能忽略它的负面反拨作用以致影响教学。教育者应不断更新测试理念,使之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pRetCo的反拨作用,加强改革,注重对实践教学的测试,增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莉.pRetCo测试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反拨作用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7).

[2]邹申.语言测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0.

[4]李盛曦.语言测试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2,(9).

[5]李华田,补爱华.语言测试与外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

[6]刘鸿章,孔庆炎,陈永捷.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十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外语,2010,(4).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唐颢.从语言测试的角度看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