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理论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37:41

交通理论知识篇1

【关键词】双主体学习论;远程教育;知识管理;学习力

在新的时期,远程教育的定位已不限于学历补偿教育、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还包括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校园教育向社会教育延伸,最终成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在这一转型与变革的过程中,远程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更新与模式转型,更体现了远程教育当下的新的历史使命:满足学习的多样化、不断延续的专业更新、技能提升等学习需求,并通过“学分积累”的“立交桥”建构更加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通过共建共享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完善共建机制。在新的知识经济背景下,远程学习者(学员)无论何时何地都面临一个不断学习的问题,都有不断学习的多样化需求,即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个体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其竞争力,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学分互换”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通过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丰富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但在这里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比“学习者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其竞争力”这一问题更紧迫、更深刻的问题是,学习者更需要在其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其学习力。这种学习力,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也可以说是信息时代有效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说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能力。二是远程教育的教学、学习、管理的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参与其中的教师、学员都需要进行基于互联网的信息获取、储存、交流、分享、运用、创新等教或学的活动,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管理的行为。三是远程教育在建设其资源库的同时,要参与社会(公共)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活动。这种共建共享活动可以看作是远程教育要进行社会的(教育教学类)知识管理库的建设。从这一意义来说,新时期的远程教育、开放教育,其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个体与远程教育机构共同进行的知识管理活动。因此,开展远程教育,需要有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理论来指导,这是时代赋予远程教育的使命。

一、“双主体学习论”概念及其对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阐释

知识管理理论是一种关于学习知识的方法论。它既可以指导企业、组织的知识管理,也可以指导个体的知识管理。正是这一方法论,人们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关系的认识才得以更加真切,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活动中。长期以来,远程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更多的被定位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推送功能,这就弱化了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知识管理),远程教育理论的发展也长期桎梏于传统教育的樊篱。在远程教育中,为什么要进行教学交互,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交互,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建设课程资源,如何保证、评价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远程教育理论的发展。人们由于缺乏对知识管理这一方法论的认识,现代信息技术不断的推陈出新也使远程教育疲于“技术更新”,把远程教育的发展变革重点集中在教学资源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与多媒体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方面;同时,远程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乏教育投入导致基层教学支持的弱化,理念的不足与支持的不到位等使得远程教育中的自主学习效果欠佳,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也存在着重学历轻“学习力”的应试现象,等等。正是源于对远程教育发展危机的深刻认识,笔者才有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的“双主体学习论”思考和诉求。“双主体学习论”是笔者在借鉴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远程教育的实践与反思,在《远程教育的新视角:双主体学习论》(2012)一文中提出来的:“在远程教育中,教师、学生都是学习者(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先学’与‘后学’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学习目标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习力的过程。”对此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习力,是“双主体学习论”的核心概念,也是“双主体学习论”对师生的共同要求:教师的学,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自我,并完成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学生的学,是不断提高其学习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并完成学习的任务,实现顺利完成学业的目标。第二,与传统教学活动中的“双主体”不同的是,“双主体学习论”强调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管理活动的主体,而不是教的主导与学的主体;传统教学活动有一个教与学之间的主客体关系,而“双主体学习论”则把教学活动构建为知识的获取、传播、共享、创新与应用的交互的知识管理过程,师生是知识管理、知识创新的主体;传统教学活动强调“教”的权威、知识的权威,“双主体学习论”强调的是平等交互(共享、传播)下的创新与应用,尊重知识的权威,更看重基于知识与信息交互的知识管理与创新。第三,“双主体学习论”把教学活动阐释为师生共同进行的知识管理活动,而不是简单的个人知识管理活动,因此,它的基点是师生这个教学组织系统的知识管理活动。“双主体学习论”的提出,首先解决了人们对教育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认识与定位问题,即教师、学生都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技术来进行学习和知识管理的,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其知识管理的能力,即学习力。它认为远程教育不是简单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资源推送与学习支持(交互);它强调教师与学生要培养一种具有“知识管理”方法论意义的学习力,达到具有教学相长意义的互生共进效果,实现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学习行为的培养,同时也完成其各自的学习任务。其次,它对教师在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新的角色定位———学习者(先行的),这就为教师的工作提出了知识管理的要求。即教师在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既需要专业知识的深化学习与巩固,科研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还需要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方法论的认识深化。再次,“双主体学习论”既是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审视,包括教学认识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创新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生态环境的一种尝试。交互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提高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习支持服务,然而对交互本身的认识还局限于传统教学过程的有限认识,如知识答疑、资源与方法支持、情感支持等。因此,在“双主体学习论”的视域下,远程教学的交互包括以知识点为中心的内容与信息渠道的交互,以主体为中心的背景信息与学习的策略、方法的交互,以远程教学平台为中心的资源数据的存储与分析的交互,并共同构成师生知识管理活动的生态圈。最后,它把教师的教学行为,看作是一种先行的知识管理行为,虽然其理论、知识是显性的,但具体到教师个体,因其知识内化与外显的方式不一样而形成了各自的教学风格(特色),但通过知识管理方法论的分解,就在内容与方法上都易于让学生理解、接受,这种突出知识内化过程的教学方法也是“可汗学院”课程(微课)的成功之处。当下许多大学的网上课程,不过是把教授上课的过程摄制下来,强调“教”的引导,而可汗的教学视频,则突出知识的转换与管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学习先行者的“分享模式”比传统的主客体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学习后行者)学习活动的内化理解。如果说基础教育的重点是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那么大学、继续教育阶段的远程教育,其重点则是培养师生掌握、管理、创新与应用知识的知识管理意识与方法。

二、远程教育中的知识管理活动分析

“双主体学习论”是基于人们应对知识经济社会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的一种继续教育的理念,其核心是用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学习力”。如何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来分析远程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知识管理呢?笔者主要从三个层面来探讨:一是教师层面,即学习先行者的学习;二是师生交互的层面,即对知识的“分享模式”;三是学生层面,即学习后行者的学习。1远程教育中教师的知识管理远程教育的教师同样面临教师专业化建设、学科建设的问题。不同的是,远程教育的教师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由教育技术支撑的特殊教学活动。那么,教师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能力就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此种能力的认识只限于其工具性层面,还没有达到方法论的层面,没有把这种利用工具的能力作为其学习工作的能力进行认真对待。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本质上也是知识分子,那么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关键的生存能力的就是知识管理的学习力,即“双主体学习论”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首先是学习者,继而才是分享者。而教师这种学习力的培养,则涉及到其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和教学工作的管理过程,见表1。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教师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需要掌握的有新的知识点(包括在层次与范围上的突破),新个案的实践方式,或者是新的知识组合方式,新的信息技术,新的知识渠道,等等。不可否认,长期的教学实践会不断夯实其专业知识的基础,但要有一个质的提升往往需要一个新认识、新方法、新结构等的突破,而新时期知识的不断推陈出新,也是其学习的压力所在。教师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需求等方面的内容。如教学内容的新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大纲的新要求、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情况反馈出来的新的教学需求等。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提高专业知识、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科研过程是一个合作活动,而了解合作者的研究背景信息则是开展项目研究合作的重要前提;科研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前提就是要把握问题研究的现状与不足,通过理论借鉴、新方法实验寻求新的突破口。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过程:教师分为专业教师和管理岗位的兼职教师,因此其管理活动包括一般的课程教学管理和管理岗位的管理职责。管理效率的高低在于其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是否适合其管理任务,提高管理效率就主要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以上对教师四个活动类别知识管理内容主要分析的是显性知识的学习,而其学习活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管理活动中的隐性知识,则需要通过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合作交流、研究讨论等社会化活动进行强化。2远程教育中师生交互的“分享模式”知识管理并非单纯的关于知识学习的方法论,而是包括学习中的获取、储存、分享、交流、运用、创新的方法论,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方法论。通常我们认为的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交互,就是教学活动中的答疑互动、讨论互动、研究互动、信息互动等显互。而“双主体学习论”把师生放在学习的同一起点,通过对知识点的分享、讨论、创新来进行理解、掌握与发展应用知识。在这个分享的交互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对双方的知识背景、理解角度和把握程度会有一个更深的理解,这个理解基础就是双方共识所在,只要双方共同达到了这一平衡点,关于知识的师生对话就更具建构性、创新性和持续性。在远程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分享、交互除了专业课程的内容,还需要有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器,就涉及到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对知识信息的认识与把握方法,知识管理的原理与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电脑、互联网、手机移动网络不断普及,使远程教育中的学生大部分都有相当的信息技术能力,但这些能力在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的整合与指导下,才能转化、培养成进行知识管理的学习力。具体来说,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师生交互的知识管理,主要包括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分享交流、基于专业课程的个人知识管理方法的分享交流,与学习相关的重要信息及信息渠道的分享和学员的反馈(学习需求、学习效果、有效教学模式的建构),甚至还包括师生共同开展课程教学资源的交互式建构。3远程教育中学生的知识管理在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知识管理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动分享及其引导下进行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是远程教育的第一目标。因此学生知识管理的内容,首先就是学习关于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模式。知识管理的知识,应该是教学内容的首要部分,因此它既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知识、信息的学以致用,也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次,对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也是远程学习的工具性知识。而当下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甚至没有专门的关于指导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课程,或者只有一般的针对远程学习平台的应用指导。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主学习所能获得的远程教学支持弱化了很多。再次,专业课程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不是所有的专业知识都需要进行知识管理,而知识管理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学生主要向学习的“先行者”学习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效果检验与选择,最终确定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方法,形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力。远程教育中的学生,主要通过向教师的学习模式进行模仿借鉴、讨论交流,与同学的学习讨论、交流合作等交互活动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其学习力的培养。

三、远程教育知识管理模型的建构与思考

1建构

“双主体学习论”为我们明晰了远程教育活动的性质———知识管理,主体———教师与学生。即这两类学习主体之间存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三个层面的知识管理活动。通过对远程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三个方面的知识管理论述,以知识管理理论为方法论基础,以“双主体学习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远程教育的认识论基础,笔者提出了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的模型,见图1。在这一模型中,远程教育教学活动中知识的交互、传播、共享、创新与应用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的知识与信息的分享交互活动中:a.教师知识管理平台、B.教学交互平台、C.学生交互平台(学生知识管理的实践平台)。这三个层面,两个学习群体(教师与学生)的活动都是围绕着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并以其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学习任务与研究活动为实践载体来开展的。通过这一模型,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远程教育中教与学的活动本质,及其内在的方法策略。在这里,需要再强调一下“双主体学习论”中知识与方法的同一性关系:在学习知识中掌握知识管理的方法,利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培养其学习力,以学习更多的知识。这也是开放教育的真正本质:远程教育的目的超越了继续教育的阶段性目标。而这种超越就彰显在学习力的培养上,彰显在学习者的培养上,彰显在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学习者”所做出的贡献上。

2思考

在远程教育的知识管理模型框架下,我们对开展远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建设教学管理平台和教学资源等提出以下四点思考:(1)利用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促进远程教育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远程教育教师的职业特殊性也是其发展的优势,因为相对传统教育的教师,远程教育的教师更具有知识管理的技术环境、工作环境。因此,无论是时展的需要,还是职业发展的需要,远程教育的教师首先就需要普及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强化基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力及其学习能力。(2)强化远程教育中知识管理的方法论教学。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管理理论一般有知识管理基础、个人知识管理,同时,对知识管理工具的运用也要进行重点指导,如知识管理的mindmanager、pKm2.0,知识获取的百度文库、百科、新浪共享,知识保存的evernote、麦库、有道笔记本,知识分享的Blog、twitter、微博、豆瓣、wiki,文件检索整理的everything、totalcommander。通过对知识管理的理论学习、方法指导与实践练习,在培养学生学习力的同时,利用这些理念、方法,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引导,形成专业课程教学的由信息渠道、知识库、分享交流渠道等构成的知识管理分享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以知识管理的方法论为基础,以知识管理的工具为技术支撑,以专业课程教学为载体,最终达到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培养、提升其学习力,真正实现继续教育的目的。(3)对传统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平台进行系统的结构性调整。结构性调整的内容包括教师知识管理平台、教学交互平台,这两个平台以下面两个信息库为基础:教师信息库(包括教师的基本信息、学历背景、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继续学习等信息)、学生信息库(包括学历背景、就业背景、专业课程背景、学习条件、学习时间等信息)。教师知识管理平台除了一般意义的知识管理,因为其涉及到教师最新的基本信息、学习信息、研究信息等,也可以增加人事管理、科研管理的功能;教学交互平台也可以增加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的功能。当前,教学交互平台资源的丰富性(内容建设)已经不是什么瓶颈问题,关键在于平台功能拓展、交互延伸与数据的储存分析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因此,这两个平台最重要的还应有一个知识库建设和分享交流的功能:教师知识管理平台的知识库包括专业理论前沿与热点、教学课件、教学模式与经验、典型或优秀案例分享,科研论文、科研模式与经验、典型或优秀案例分享,管理模式与经验、教学管理的程序性知识,以及教学管理的政策性文件分享等;教学交互平台的知识库包括知识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分享,教师的重难点解析与学生的疑难点解答、课程案例分享,还有代表性的教学指导日志等。其中,平台应具有开放性、建构,可以根据实践需要进行再建构。(4)利用知识管理理论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双主体学习论”强调在分享知识中交互、创新,我们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就需要有分享的主题、解构的方法、创新的方向等。“双主体学习论”强调知识与方法的统一,这就为我们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提出了要求:一是要保证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独立性,即保持专业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不能因为分享交互而杂乱无章、毫无体系;二是以重难点知识的分享交互为载体,在分享、传播、创新的过程中融合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三是把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过程统一为专业课程的网络教学过程,只有融合了师生“分享认识”的教学资源(知识素材)才更具有储存分享传播的价值,才更具有创新的潜质。

四、结束语

教与学的最高境界都是乐在其中。在“双主体学习论”视域下的远程教学,由于知识管理理念与方法的介入,就会出现:当教师发现自己的学习理念、方法与学习模式可以供学生分享,平常的工作日志、经验总结、研究论文可被同事借鉴分享引用,或者从其他同事那共享来的日志、经验等也非常受用时,当学生发现自己有了学习方法的认识和学习目的,与老师同学间的交流、分享如此受益,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建设了不小的知识库,还有不断建设积累下去的欲望时,基于对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的认识与应用,师生就会把学习与交互的每一个环节转换成了对于知识的理解转换、存储编码、显性化分享和创新应用等可视化、可操作、充满惊奇与快乐的旅程,并乐此不疲。

作者:李兵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兵.远程教育的新视角:双主体学习论[J].继续教育,2012,(8).

[2]田志刚.你的知识需要管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易凌峰,朱景琪.知识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交通理论知识篇2

关键词:知识交易;自由交易;专家评估

一、引言

本文在针对组织知识共享的积极性不高,组织知识共享机制不完善,从经济学市场交易的理论角度提出企业内部知识市场交易模式,对现今企业内部知识交易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研究企业内部知识交易的模式解决企业知识共享需求。

二、知识交易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

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的知识交易是指掌握知识的主体之间的交易,通过交易,知识从一方向另一方转移,知识交易是形成知识共享的基础。陈搏,张喜征提出用博弈来分析组织内部的知识交易。博弈模型的分析表明在知识资源分布不均衡下,掌握知识的组织员工只有在对价交换的条件下才会愿意长期地供应知识。Hall认为,知识的交易应该应用社会交换理论来分析,社会交换理论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学科。应力,钱省三提出用Holstrom和milgrom的委托模型定量分析知识市场的运行机制。江积海提到了三种交易机制,市场交易机制,指通过一次性合约的方式来买卖知识;联盟和合资交易机制,联盟指双方长期共享资源和知识的合作;内部化交易机制,指知识不通过外部获取而由内部创造的方式。

除了很多学者进行了知识交易的理论研究,一些企业也进行了知识交易共享的实践探索,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本文针对企业典型应用的知识交易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分析发现目前较为流行的一些知名公司和网站论坛都成功的实现了知识转移,他们根据了不同的知识交易需求采取了不同的知识交易模式,对于典型企业内部知识交易的方式分析研究结果总结如表1。例如infosys是一家咨询和it技术公司。这个公司建立了内部知识市场,称为K-shop,员工可以通过网络提交自己的研究报告、项目经验总结和其他类型的知识商品。有专家会对这些知识商品进行评价并公布。又如人大经济论坛采用了知识的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模式的交易方式,知识供给方可以在此出售自己的知识,而知识需求方也可以悬赏所需要的材料。威客的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内部知识交易模式,它采取的运营模式是需求者提出难题和任务,在获得合适的解决方案后支付报酬给服务者。服务者接受任务,当服务者的解决方案得到需求者认可后,服务者获得约定的报酬。

综上文献的研究,更多是关注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自由的交易机制,或者设计合理的交换报酬来保障交易的进行,这在一定基础上为知识交易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知识交易机制提供了设计框架。但是,在知识交易的市场中,对于知识价格的形成是通常是买卖双方初步定价并通过市场经济的调解形成了单一的最终交易价格,但是不同的知识资源,价格的形成不能局限于市场调解下形成的交易价格,有时更需要依据知识的特性由专门的定价机制定价,这样的知识定价交易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对于知识的交易还需根据知识本身特性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交易模式。本文将基于此基础上进行知识交易模式的研究。

三、企业内部知识交易模式

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市场机制用于知识交易是知识共享和转移的一种模式,企业内部的知识交易不同于企业间的交易,但是在企业内部同样具有市场效应,可以将知识资源在企业内部进行市场化交易,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引导知识资源自由流动,集中知识资源的优势,发挥知识资源的最大的效益。对于企业内部知识交易的模式有很多种,但更多的是关注在知识交易的结算方式上,研究通过合理的交换报酬来促进知识交易的完成,并且在知识资源的定价方式上通常采用单一的定价标准,没有考虑知识资源的特点和适用性定价,同时也忽略了很多专家经验的定价因素,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本文在知识交易的模式上兼顾以上的不足之处,建立一种自由市场下专家评估的知识交易模式。

1.自由市场下的知识交易。自由市场下的知识交易模式中,知识交易的参与者只有买卖双方,知识交易的发出、转移、接受都是双方在市场机制下完成的,完全根据市场中的需求与供给引导知识的在企业内部的流动,其中,知识的成交价格是由市场的调节最后决定的,并且知识交易的过程完全由双方自发通过协商的方式完成。对于自由市场下的知识交易通常以知识需求来发起知识的交易或者以知识供给来推动知识的交易。需求拉动式的知识交易是知识需求方(即买方)将知识资源的需求通过悬赏等方式放在网站上,知识的供给方采用投标等方式提供知识并获利。供给推动式的知识交易是知识供给方(即卖方)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资源放在网站上,供知识的需求方购买,这里知识的供给方占据主动地位。知识供给方所提供的知识由此之后就被保留在组织的知识库中,成为组织的知识。

2.自由市场下专家评估知识交易的模式。在自由市场下专家评估的知识交易模式中,需考虑到知识交易的效率性,知识交易需要科学合理的定价,也需要保证交易的效率。因此,需要考虑不同的知识适合在不同的评估交易模式。根据知识本身的特性和对组织具有的价值可以将组织的知识分类成四种不同的类型,并且根据不同的类型制定不同的交易模式。如图1所示。

知识在对组织中的价值作用和适用性两维特征下,对知识采取了不同的交易方式。如一些具有公共知识基础和公共应用领域的知识资源,如基本内容、共用模型,这些知识相对属于基础性知识,适用性普遍,且价值相对较低,创造成本较低,所以可以适用在交易市场中进行自由交易,由买卖双方自由进行商榷定价,这种交易模式可以提高知识交易的效率。对于具有专属领域的知识,或者具有原创性的知识,并且创造成本较高,如发明专利、科技成果等类型的资源适合在专家评估下,双方通过战略联盟合作方式进行知识的互惠共享,以等价交换或成果互惠的交易方式进行交易结算,这种交易模式能够促成一些具有很高效益知识交易的完成。对于一些适用性较高,知识价值相对较低,如标准规范等,或者价值较高但是适用性较差的知识,如学术论文等,这样类型的知识由专家评估系统给出指导价格,在市场中由买卖双方进行商榷交易达成交易的最终价格,这种交易模式可以保证在市场中知识交易的公平性以及知识的有效性。

自由市场下的知识交易考虑了知识买卖方根据自身对知识资源的评估和收益,并参考市场价格,并且通过市场的竞争调节机制最后形成知识交易的成交价格,完成交易过程。自由市场下专家评估是在自由市场下加入第三方,对在买卖双方之间,综合考虑买卖方及市场等多种因素对特殊的知识资源进行定价交易,这样的交易是由第三方保证并执行完成。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在企业内部自由交易的模式下,从知识需求和知识供给的角度,自由交易模式可以分为:需求拉动模式与供给推动模式。知识的需求拉动交易是指知识卖方在交易平台上提供众多知识资源并定价,知识的买方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平台寻找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或解决方案,这样的交易是供给方发起的交易。知识的需求拉动交易是指知识需求方在交易平台上发出需求,等待知识的卖方提供知识的解决方案,这样的交易是需求发起的交易。

在推动交易模式下,知识卖方将知识上传至交易平台,当组织的知识较为重要或特属专业领域时,作为第三方的专家会对交易的知识进行综合评估定价,目的为交易双方提供一个可靠的指导价格,避免交易中双方价格协商不一致,知识买方通过搜索知识地图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并在交易平台上与卖方协商完成交易。买方所上传的知识都经过分类,如果是战略意义重大、价值高的知识则会被送给专家系统,通过价值评估方法,专家得到该知识的参考价格返回系统,以此来指导买卖双方的交易。当组织的知识是一般性知识且价值较低时,一般只需要知识卖方参考定价指标定出交易价格,然后在自由市场中与买方协商达成最后的成交价格。这种类型的知识交易可以节约评估成本,并且能够提高交易的效率。组织中没有的知识,买方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知识,从买方的角度出发,主要是需求拉动式的“悬赏”模式。买方给定悬赏价格,通过悬赏的方式,卖方把自己拥有的知识上传到组织的知识库,使得知识库得到了扩充,成为组织的知识。但这一过程的定价是由买方主导,根据其需求以及对知识资源的预期给定价格,专家参与的成分较少。

在拉动模式的交易机制下,知识买方在交易平台上无法获得所需知识,就会发出知识需求,例如悬赏,知识卖方通过交易平台提供相应的知识方案,交易在双发协商下完成。所得的知识可以进入知识库,当再有此类知识的需求时,此知识会在第三方专家的评估指导下完成交易。而当悬赏过程结束后,第三方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上传的知识也是经过分类的环节,如果判定为是重要的、价值较高的知识,专家评估系统也会对其进行估价,给出参考价格,而这一参考价格往往并不等于买方所给定的悬赏价格。

在自由市场下专家评估的知识交易模式中,第三方参与的知识交易机制适用于高层次、价值高的知识,知识市场中除了买卖双方还有第三方的参与,它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在买卖双方间的一种桥梁,帮助交易的完成。针对企业内部,企业的管理者可以独立出来成为第三方参与者,成为各研究室和部门间交易的协调者和监督者,同时也直接参与知识交易,对知识资源进行评估和定价,组织交易活动,制定交易规则,所有交易过程由第三方操作完成,买卖双方是交易终端的用户。

3.企业知识交易价值评估。在自由市场下专家评估的知识交易模式中,对于知识的定价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通常从3个方面进行定价考虑。第一是知识本身的价值,即知识本身产生的成本和未来能够带来的收益。第二是买卖双方的收益,从知识创造者和知识需求者的角度分别探究影响卖方要价的因素和影响买方出价的要素,从卖方角度,影响卖方要价的因素主要有知识转入成本和买方预期的知识收益贴现值;从买方角度,影响买方知识出价的主要有知识的创新或积累成本、卖方预期的知识使用价值的贴现值和知识转移给买方耗费的成本。第三是市场经济中供需的因素和知识交易的成本,即市场下调解知识资源供需平衡而产生的知识价格的波动也影响到了知识的定价。在知识交易的过程中同时会产生交易的费用,这些费用也会增加知识的定价中的成本。除了在考虑到以上三方面的定价因素,为了保证定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需对知识的本身的特性进行分析,例如知识的稀缺性,创新性以及对新领域的开拓性也是影响知识定价的重要因素,同时专家对于知识资源的定价也是科学定价的保障,加入专家经验对定价因素的评估,也是保证交易定价的公正和客观性。

科学的知识定价是综合考虑了知识资源不同的特征以及知识供需双方对知识双方的收益预期等重要因素,通过不同专家组的评估,形成对知识资源的价值的最终估值,成为知识资源进入交易市场的指导价格,也是保证市场竞争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四、总结

企业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完善有效的知识交易模式是企业知识共享和转移的前提和保证,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收益。在经济市场理论下的知识交易模式,不仅可以通过自由市场竞争的选择引导知识的流动,还激发了知识买卖双方交易的意愿。通过专家的定价机制使通过单一市场定价的知识交易更加公平客观,也更具有科学性,适用更广泛类型的知识资源的交易。专家在交易中的角色不仅是保证交易价格的合理性,更体现了作为第三方参与保证交易的完成,它可以在完成知识交易后,对知识交易的各方和知识资源进行评价考核,并扮演激励者的角色,这也使知识交易机制在结构上和执行上的完善可靠。自由市场下专家评估的知识交易模式是在充分利用知识资源本身特性,体现知识价值的基础上,对知识资源最有效、最科学的在企业内部共享转移,并最终为企业所拥有,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weilingKe,KwokKeewei,Factorsaffec-tingtradingpartners'knowledgesharing:Us-ingthelensoftransactioncosteconomicsandsocio-politicaltheories,electronicCommerceR-esearchandapplications,2007,(6).

2.陈搏,张喜征.组织内部知识市场交易博弈模型及其实证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4).

3.应力,钱省三.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的知识交易方式与机制研究.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1,(2).

4.韩吉韬,赵涛,路琨.基于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的知识交易模型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5.周波.知识交易的定价.经济研究,2007,(4).

6.江积海.企业知识交易机制的选择及其动态研究.情报科学,2005,(9).

7.于耀淇,江积海.企业间知识交易市场机制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情报杂志,2009,(11).

8.江积海,龙勇.知识型竞争性联盟知识交易机制与边界动态性――Crolles2联盟的案例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5).

9.纪慧生,陆强.知识交易与知识定价模型研究.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0.高汝熹,周波.知识交易的经济特征.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3).

11.李晨松,和金生.知识中介和知识中介参与的知识交易模型构建.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2.陈搏.基于知识价值理论的知识交易及管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年5月.

13.周波.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6.

交通理论知识篇3

论文摘要:针对科研团队发展的趋势,提出一种将知识管理的思想引入到管理科研团队知识的方法。首先从知识地图,隐性知识的交流两个方面阐了设计思想,然后分析营造知识共享氛围的激励措施,给出知识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并介绍通过个人信息模块、经验共享模块、讨论社区模块交流科研团队中隐性知识的策略。最后利用本实验室科研团队作为示例验证知识管理系统,测试表明系统能较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前言

    知识管理是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而产生的,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知识管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它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高度个性化而且难于格式化的知识,主观的理解、直觉和预感都属于这一类;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则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容易以硬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比如编辑整理的程序或者普遍原则等。知识管理更加强调和关注隐性知识的作用,认为隐性知识更能创造价值。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为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有人认为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知识管理将人、技术和过程作为三个互相联系的要素,追求三者之间的平衡和相互作用。它的基本精神即是将知识分享(knowledge sharing),通过知识的分享,促使整个团队及团队中的成员都得以进步。由此可以看出,知识管理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的特征之一。

    科研团队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科学研究目标由相互协作的科研人员组成的正式群体。科研团队又分为实体团队和虚拟团队。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科学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科学家与科学家之间,科研单位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分工协作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频繁。以科研项目为单位,将不同地区、不同国籍的科学家组织到一起共同攻关的虚拟团队已经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这种突破科学家的组织隶属关系,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具有灵活多样协作方式的科研组织,体现出了科研活动在充分组织化之后向自由和多样化方向的回归。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课题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庞大,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区甚至跨国度的合作研究需求不断扩大,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这种需求提供了支撑条件。虚拟科研团队的组织相对不稳定,成员随项目的进展随时会发生变动;项目成员对于项目的参与程度各不相同;成员之间的关系也相对松散,上述特点须在团队知识管理中予以注意。科研团队中的显性知识包括团队成员的基本信息和项目信息,隐性知识包括成员的经验、专长以及在项目交流过程中表现的一些相对零碎的知识。

    本文的思路是:对于显性知识,团队成员通过系统能快速地找到所需的资料;对于隐性知识,团队成员通过系统能快速地找到可能具有该领域知识的人的路径;同时为团队成员营造经常总结经验和技能、乐于贡献和分享知识的氛围,搭建一个讨论和交流的平台。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第三节给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第四节将本实验室科研团队作为示例验证知识管理系统,最后给出了结论。

2 知识管理系统设计

2. 1设计思想

    根据知识的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策略管理知识源。对于显性知识,通过知识地图指引用户快捷地找到需要的资料;对于隐性知识,为用户提供了找到拥有所需知识的路径,并创造一种机制和提供氛围,使得团队成员勤于总结,乐于贡献、分享和交流。

2.1.1知识地图。知识地图是人操作知识管理系统的向导,它可以节省用户搜索知识的时间。在科研团队中建立一份良好的知识地图需要熟悉团队中的知识源,并按照类别和形态加以分类。科研团队中的知识源包括文档、参考文献、项目和人员,设计知识地图的依据主要是以项目为中心,建立各类资源之间的联系。项目属性包括项目介绍、项目成果、项目文档、重要参考文献,项目交流等。显性知识根据它的内容归属到项目不同的属性中,在同一属性中还可依据内容的性质做进一步的划分;而隐性知识则根据它的来源设置其在知识地图中的位置,具体的表现形式由显化的方式确定。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主导航栏配合副导航栏的形式就可追溯到知识库中的每个知识点。

2. 1. 2隐性知识的交流。在知识管理中,对于隐性知识的挑战在于如何系统地阐述,使之成为可以交流的类型。有些隐性知识并不属于深度的隐性知识,而只是一种逻辑上的、方法上的思维过程,它们被标识为隐性知识,主要是因为这类知识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才能进行编码。当团队中的文化能够促进和支持这种知识的共享时,就可以通过挖掘和翻译的方式将它们外化为显性知识。对于一些始终处于隐性状态的技术诀窍和经验,这类隐性知识需要采用“人—人”方式的传递实现共享。

    本文提出两种交流个人技能的方式。第一,提供项目组成员的知识架构(包括项目经历)和联系方式,使成员在有明确需要时知道该找谁和找到该位专家的路径。第二,为成员提供管理个人知识的平台,提倡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总结、整理研究工作的心得、经验、技能等并归档,使个人在贡献知识的同时也能方便的获取到别人提供的知识。

    对于项目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交流的途径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创造一个记录、保存、显示交流过程的环境,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

2. 2知识共享氛围的营造

    有效的知识管理必须营造乐于贡献和分享知识的文化氛围,为了营造这样的文化氛围,采取激励机制是实施知识管理中必要的措施。激励的依据可以体现在一些数字指标上,所以在系统中的经验共享模块和讨论社区模块中增加了统计功能。系统应该具有界面美观、操作便利、功能实用等特性,当团队成员通过系统体验到了知识管理的优势后,无形中也可以激励他们使用知识管理系统。除此之外,激励机制还将体现在应用知识管理系统过程中的一些管理体制上。

2. 3知识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2. 3. 1系统模型。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了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本模型的要素有人员、科研团队知识资产、团队交流场所。知识地图的内容由科研团队中的知识库确定,知识库中的显性知识为经过编码的文档和数据。通过知识地图,人员可以检索、重用显性知识,该管理系统能够提供成员交流个人知识的平台,更新团队知识库;提供成员项目交流的环境,让成员在“你问我答”中实现知识的共享。

2. 3. 2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结合2. 1. 1节中对知识地图的分析,设计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它由人员信息管理模块、项目信息管理模块、安全信息管理模块构成。

    人员信息管理模块管理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技术或学术经历以及工作计划,还包括了个人的经验总结(案例)等,可以给出其曾经解决过的问题、在哪些方面是专家和现在正在进行哪些研究等信息。用户可以据此推测其与自己所面临问题的关联。

    项目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项目资料和在项目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主要功能包括检索项目信息、展示研究成果、下载重要文档、参与项目讨论等,以实现对项目资源的存储与维护、访问和查询,让用户充分共享阶段性成果。

    安全信息管理模块主要管理用户的权限。该平台将嵌人到本实验室网站中使用,系统共有三种类型的用户:网络用户、团队成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用户不需要登录便可浏览网页,可以使用一些互动功能,如留言、检索;团队成员通过登录界面进人系统,每个成员都有个人页面,他们在自己的页面里有添加、修改、删除个人知识的权限,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参与项目讨论、下载重要项目资料等权限;系统管理员是指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者,具有设计、实现知识管理系统、整合团队显性知识并录人数据库、管理一般用户的权限这些任务。

3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在2. 3. 2节的系统功能结构图中,主要采用人员信息管理模块中的个人信息、经验共享和项目信息管理模块中的讨论社区交流科研团队中的隐形知识,现分别介绍这三个子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

3. 1个人信息

    隐性知识的管理强调的是个人之间的对话,知识的共享是通过“人到人”的方式进行的,通过与拥有相应知识的人进行直接接触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传播。专家黄页是获取个人隐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管理的技术,它将专家的详细资料和掌握的知识列示在黄页上,方便有需要的员工在适当的时间找到适当的人并获得适当的知识。

    个人信息模块在团队中提供团队成员的基本信息、项目经历和工作计划.图3显示的是成员的个人页面.在“认识我”栏目下的知识体系说明中,可以了解到该成员的项目经历和个人技能,点击页眉的“修改个人信息”可更改该栏目的内容。工作计划是指团队成员每周的工作安排及对上周工作的总结。通过这些信息,团队新成员可以迅速了解团队成员的知识水平及日常工作情况,获取找到相关专家的路径线索,便于与相关专家进行直接交流,从而获得对项目研究有益的隐性知识。

3. 2经验共享

    该模块以记录的方式外化个人隐性知识,团队成员在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将个人知识中能够用语言表达的部分提取出来,图4显示了在个人页面添加经验的界面,用分类、标题、经验内容这三个字段表示一条经验的提取结果,其他成员可以浏览彼此的个人页面,按照类别、标题等关键词查找感兴趣的经验,可以针对每一条经验与经验提取者进行互动交流,由此加快知识碎片的利用率和深化知识半成品,也有利于个人技能在团队中的传播,经验互动界面如图5所示。

    利用该模块可以在科研团队中推广及时整理知识的好习惯,团队成员大部分是以自我为主导的非正式学习,及时整理动态知识是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控和知识持续发展的需要。该模块通过成员的主动性贡献个人知识,以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3讨论社区

    以隐性知识的所属对象划分,可分为个体的隐性知识和集体的隐性知识。集体的隐性知识依附于组织,是某一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人格化特征,如某一组织或团队的价值体系(观)、团队默契、组织文化和氛围等川。在科研团队中建立讨论社区就是为了增进这两种类型隐性知识的互动,在讨论的过程中,由个人智商形成组织智商,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问题;成员之间通过讨论,实现知识共享和流动,就能快速提高团队的知识总量和集体智慧。

    讨论社区模块为同一科研团队成员间提供了项目讨论的虚拟社区,具有相关权限的人员才可进人。图6是以团队成员身份登陆系统后进人讨论社区的主页面,成员在里面以发帖的形式开展一次讨论,讨论内容可以是与项目相关的热点和难点、项目组任务分配、重要通告等,并可上传文件,成员通过主题进人目标问题的讨论区参与讨论,可下载文件,不但可以屏蔽时空的限制,又活跃了团队的科研气氛。但是不能完全依靠以it技术为基础建立的网络虚拟社区进行项目交流,也需要进行面对面形式的交流,如专题报告、交流会等,只不过前者可以自动将讨论内容记录到数据库中,而后者需要整理材料,然后录人数据库才能达到共享。

4 应用示例

    根据本文的思想,选取本实验室科研团队作为知识管理的实例进行实验验证。本团队成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认知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两个方向的研究。团队平均每年招收博士生2-3名,硕士生5--6名,同时每年都有6-7名毕业生离开团队,人员流动较大。团队目前主要研究基于认知机理的无字库智能造字系统和数控系统加工中心的伺服驱动器的研究这两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若干个子课题,且具有延续性,成员参与项目的内容和程度各不相同。

    限于篇幅,以基于认知机理的无字库智能造字系统项目为例做简要介绍。该项目开展研究工作已达6年,期间参与研究人员达12人,包括汉字基元研究、汉字结构研究、汉字结构识别研究、汉字映射知识获取研究、汉字知识表示研究、汉字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等几个子课题。研究中产生的科研成果有:针对汉字字符集gb2312一80,  gb18030一2000 ,gb18030一2005形成了较稳定的汉字原型和汉字结构,搭建了汉字编码平台、修正仿射变换系数平台、造字平台等实验平台;完成了汉字集中所有汉字的编码并获取了基元的映射知识;获得了三项专利,另外发表了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有重要参考文献二百余篇,重要项目文档十余份。这些资料大都分散于团队中不同的地方,不便于查找和利用。团队以前采用传统工作交接的方式进行项目管理,交接工作的内容常仅限于一些显性的文档性资料,在研究中积累的个人经验却随着人员的流动而没有成为团队的资源,新成员无法借鉴传承。

    依照2.3.2节中的系统功能图实现系统。实验在win-dowsxp环境下进行,基于web技术和b/s架构编程实现,服务器端编程语言采用php,客户端技术采用html, css及javascript,数据库采用mysql。系统最后嵌人到实验室网站中使用,图7为成员登录系统后进人基于认知机理的无字库智能造字项目管理主页面。通过实际测试,团队成员认为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有明晰的知识地图帮助他们利用科研项目中的显性知识,上文设计的3个功能模块也能较好的管理团队中的隐性知识,总体评价达到了设计目的。

交通理论知识篇4

关键词:物流工程;交通运输;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60-03

一、概述

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行业,特别是在电子商务急速发展的带动下,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相关的支持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目标。

物流业的发展,带动了物流人才的需求,也一定会对高端物流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据相关文献[1],我国对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每年都以15%的速度在增长。总的来说,物流人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流管理人才,一类是物流工程人才。目前前者的数量相对较多,培养模式较为完善,而后者以某些专业为特色的物流工程人才较为匮乏,培养模式也不成体系。主要是因为具有专业特色的物流工程是一个复合性的新兴交叉学科,需要以专业特色为基础,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物流工程方面的规划、建设、管理、信息、技术等多系统进行了研究。因此,物流工程不同于物流管理,应是一个具有专业背景和专业特色的交叉性复杂学科。

如何培养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型物流工程高端人才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将结合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色,以此专业为背景,对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特质进行探讨,提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对加快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特色

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04)中,将物流本科专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归属于管理学内的工商管理(代码1102)中的物流管理专业;另一类是归属于工学内的交通运输(代码0812)中的物流工程专业。本文研究的则是后一种情况。物流工程专业大都是依据各高校的某些较强的工科专业延伸而设立的,各自的物流工程专业都体现了背景专业的特色。如以机械专业为背景的物流工程特色是物流工具、设施设备等;以计算机、控制学科为背景的物流工程特色是物流信息、货物跟踪等;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背景的物流工程特色是综合运输体系、货物运输组织等。因此这些具有不同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大都设立在不同的专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也将与特长专业相结合,制定出适合背景专业优势的物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1.“t”型人才特征。物流工程具有复杂交叉学科的特性,集聚了多学科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其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管理、信息等学科及相应的背景工程学科,是这些学科的交叉性的新兴学科,其特征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的交融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工程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点。因此,物流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属于复合性t字人才,和物流管理人才不同的是,在掌握基本的物流基础知识和现代物流基本技术的基础上,还必须具有工程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每个学生应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数据分析能力、编程能力或者系统规划能力,以满足物流行业针对性的人才需求。

针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背景的物流工程人才,在掌握物流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不仅必须具备工程学科的思维能力,还必须具备专业特色能力,如解决物流系统中与货运相关的交通问题的能力。

2.企业物流和社会物流。目前的物流行业高等人才大都从事的是和企业物流相关的工作,企业物流注重的是对企业生产、运输流程的规划和调整,最终达到节约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随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物流系统的发展,为了满足行业对于社会物流相关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转变思维,在掌握企业物流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将社会物流的思维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扩展视野,以全社会为研究范畴,研究社会物流体系结构和运行规律;研究流通网络分布是否合理、流通的渠道是否通畅;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采用先进的技术来保证物流的高效率低成本运行等。

社会物流系统研究主体将是全社会,具有不确定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征。如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布局问题、物流节点布局问题、物流搬运设施设备等问题、物流行业标准问题、物流政策法规问题等。物流工程专业大都研究社会物流系统问题。

3.交通运输工程和物流工程。针对大部分非专业人士,提到物流,第一反应就是货物运输,将物流与运输混为一谈。对于交通运输工程与物流工程这两个不同的专业,两者既有交叉又有不同点。

交通运输工程是研究支撑人和物移动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及相关的交通运输组织优化、交通信息及智能技术等的学科。人的移动是客运,物的移动是货运,而货运又是物流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物流系统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支撑下的物流工程学科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如何发挥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优势去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物流工程学科和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交叉知识非常普遍。加强交通信息、交通控制、交通知识的渗透,可以培养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的物流仿真、货物跟踪、路径优化等方面的能力;加强以传统水运管理科学的知识渗透,则可以培养学生港口物流专业方面的能力;加强交通规划和管理知识的渗透,则可以培养学生物流配送网络和节点规划方面的能力。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创新是培养模式的精髓,如何通过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去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的专业性人才。所谓创新就是改变传统培养模式中的不足,提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否是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培养成果来加以检验,而成果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即培养的人才是否是创新型的,而要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一定是通过创新性的课程体系、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及创新性的师资来达成培养目标。

物流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要结合专业特色。如具有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色,具体体现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师资配备等多方面,充分体现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特色。

1.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具有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培养物流工程专业的普适性人才,更应培养具有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色的专业性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要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学习经历;掌握从事具体交通运输工程特色的物流工程与管理工作所需的相关科学知识,以及物流工程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叉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术手段;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法规、安全等制约因素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物流工程及相关(如交通运输)领域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咨询、研究、等工作;并能面向未来,具备创新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性物流工程专业的卓越人才。

物流工程专业依托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支撑,培养的人才在掌握物流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需要熟练掌握社会物流系统中的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货物运输组织、管理及控制,企业物流的运作、管理控制过程及物流方案设计优化。

经过卓越工程师专业的培养,其目标是使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能够掌握物流工程及交叉的交通运输工程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运用物流及交通运输技术综合分析和解决物流系统规划与货运交通等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总之,依托交通运输工程特色专业的物流工程人才应该掌握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1)物流工程与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2)针对物流工程系统中的专业问题,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技能。(3)针对物流系统中有关的交通问题,要有系统观点、工程理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4)熟悉国家及政府管理部门关于物流与交通运输发展的法规、政策及规定,掌握现代物流体系及交通运输发展的动态及前沿。(5)要有自我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进取的能力。

2.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好的课程体系能够达成培养目标,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课程体系是学生获得许多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想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必须要建立科学系统、富有创新思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在培养目标中已分析了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围绕培养目标展开。针对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背景的物流工程专业,在分析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课程体系应以模块形式加以构建。各模块之间既有内在关联又有内容上的区别;在模块内部使用公共的基础理论知识,避免原有课程设置中的许多基础知识在多门课程中重复,既能节约课时,又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几大模块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针对我校的物流工程专业,在充分调查现有课程体系成效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在借鉴国内外高校成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听取专业人士意见,对课程体系展开调整优化。初步设想建设以下几大模块:(1)公共基础知识模块。主要是数学、外语、计算机、人文课程等,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基本知识能力。(2)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主要是交通运输工程和物流工程中的基本概念及专业可能用到的方法论方面的课程,如概论、专业基础课程、运筹学、建模方法、数据分析、仿真等。(3)物流工程与货运交通专业模块。主要是围绕物流工程和交通工程中的有关社会物流系统而展开的课程,以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如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节点规划设计、货运交通等。(4)物流管理模块。主要是针对企业物流方面展开的课程,包括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物流设施设备等。(5)教学实践创新模块。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综合能力,主要通过创新大赛、创新课题、课程设计及产学研合作基地实习加以完成。(6)毕业论文设计模块。毕业论文及设计主要来检验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及发展潜力。

3.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应围绕培养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其主要有以下几种:(1)理论教学的创新。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经典理论的同时,引入该学科的前沿性知识及探索性问题,增强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2)案例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将实际工程案例引入课堂,也可聘请校外具有实际工程经验的专家进入课堂进行案例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融合贯通,加强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认识能力及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理论教学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去现场调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到产学研合作单位进行教学实践,参与到实际工程项目,体验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4)研讨试教学。研讨试教学将围绕某个探索性问题或者实际性工程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展开研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同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5)论坛试教学。组织专家论坛、企业家论坛及教师学生论坛,也可以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开设各类学术讲座,充分利用专家、企业家的理论前沿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引导学生创新意识。另外,在创新教学过程中将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如实验室、产学研基地、项目合作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

在建立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充分利用我校交通运输工程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优势,尝试建立本科“导师制”,将物流工程专业本科生分由若干导师指导,围绕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指导学生参与理论及实际研究,让学生在本科阶段提前进入导师的研究领域,参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

4.师资力量的配套。师资力量是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名师出高徒,我校的物流工程专业师资应该大力引进,引进学术带头人及青年优秀人才;同时,对现有师资要进行培训、进修,为其提供出国进修和研讨的机会,还可以派青年教师去物流企业挂职学习,更好地了解物流的运作模式,将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带回学校,让物流工程专业更贴合社会需求;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特别是物流工程这种立足于应用实践的学科,更应该多邀请行业专家学者或物流企业家来学校讲学,进行合作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于物流行业发展的认识。

5.教材资料的更新。教材资料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教材也需要有专业特色,目前,国内高校的物流工程专业尚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教材体系。当务之急,具有相同特色(如交通运输特色)的各高校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组织物流工程、交通工程、物流管理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和编写物流工程学科的系列教材。对于国外优秀的物流工程类教材,应加以引进和翻译,尤其是国外物流工程及货运交通相关案例书籍的引进和翻译;对于国内实际物流工程案例加以整理,编写成课程案例集。经典理论、学科前沿及工程案例等教材资料体系对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是极其重要的。

四、结语

作为实用性、工程性很强的物流工程专业培养出的创新人才,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物流系统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商业模式的改变,对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高校作为培养输送人才的基地,必须要紧紧把握物流工程专业发展的方向,围绕学科优势,制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林兆花,燕珍,蔡晓丽.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物流技术,2013,32(2):258-288.

[2]张明会,唐四元.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物流教学,2007.

交通理论知识篇5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集散;知识序化;公益组织

中图分类号:G250.1文献标识码:a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7013

abstracttheclassicaldefinitionoflibraryreflectslibrary'sknowledgecharacteristics;however,itdoesnotabstractitsessenceindepth.Knowledgecollecting,knowledgedistributingandknowledgeorderingarethebasicfunctionsoflibrary;meanwhile,librarymuststicktoitscharacterofpublicwelfare.inaword,libraryisakindofnon-profitorganizationwhichundertakesthetaskofknowledgecollecting,distributingandordering.

Keywordslibrary;knowledgecollectinganddistributing;knowledgeordering;non-profitorganization

在现代信息技术强势碾压下,图书馆界不时响起诸如“消亡论”“萎缩论”等声音。因而,重新定位新时期图书馆的概念、价值、形态与功能,无论对事业发展还是对学科建设都显得十分迫切。早在世纪之交,台湾图书馆学家胡述兆[1]先生就在海峡两岸发起了关于图书馆定义的大讨论,认为“传统图书馆的定义,已经失去时宜,不符资讯社会需要”,并提出“图书馆是为资讯建立检索点并为使用者提供服务的机构”。此后,图书馆概念似乎成为了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诸多学者为揭示图书馆的概念本质及其核心价值作出了必要的探索。显然,我们探讨图书馆的新形态与新功能,不妨首先进行图书馆的概念界定。

1图书馆经典定义的知识属性

在传统的图书馆概念中,图书馆是一个集文献收集、加工、整理、典藏与借阅为一体的机构。《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2],而《图书馆学情报学大辞典》则将其阐述为“通过文献收集、整理、存储与利用,为一定社会读者服务的文化科学教育机构。”[3]从这两个经典定义不难得出传统图书馆定义的三大要点:(1)文献集散――收集、利用与服务;(2)文献序化――加工、整理与保存(存储);(3)主体定性――文化、科学与教育机构。但在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乃至知识社会的变革时期,传统图书馆概念逐渐显现诸多不合时宜之处。首先,传统定义强调基于文献流的业务工作流程,而新形态图书馆正在进行基于知识流的业务流程重组;其次,传统定义强调实体文献的管理,而新形态图书馆的虚拟文献急剧增多;再次,传统定义强调实体文献的服务,而新形态图书馆的隐形知识服务倍受重视;最后,传统定义强调图书馆是一个实体机构,而新形态图书馆既可是一座大厦又可是一个界面。

任何概念都具有基于内在实质的传承性,尽管传统图书馆的经典定义亟待改进,但其充分体现了图书馆本原性的知识属性。我国的GB3792.1-83文献著录标准明确指出: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读者的文献需求实际上就是知识需求,图书馆的文献供给实际上就是知识供给。令人回味的是,古代文献概念往往集“典籍”与“宿贤”于一体,近现代文献概念常常专指“典籍”,而真人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既脱离了实体“典籍”的羁绊又实现了“宿贤”的回归。当然,图书馆知识管理既包含实体文献等显性知识的管理,又涉及馆员、用户、专家、学者等隐性知识的管理。馆藏资源的表象是实体文献、数字文献乃至“真人”馆藏等,但其实质是人类公有共享的知识资源。无论馆藏文献的内涵如何变化,都改变不了其本质就是“知识”。由此可见,图书馆的经典定义真实地体现了其知识属性,文献集散实际上就是知识集散,文献序化实际上就是知识序化。

2图书馆是一个知识集散组织

图书馆是一个知识聚集与扩散组织,即通过馆藏文献集散来实现知识集散。人类能够超脱动物界而踏上文明之旅,显然离不开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利用。知识创新(生产)与知识积淀(利用)互为因果,并通过所谓的“社会遗传”不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图书馆作为知识集散组织是人类选择的社会制度安排,它在人类知识生产、传播、积淀与利用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缺失的重要作用。图书馆相当于文献知识仓库,一方面文献生产之后源源不断地在图书馆累积,另一方面馆藏文献通过借阅之后持续不断地传播知识。正如《图书馆学概论》所说,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中介性,即“文献通过图书馆与读者见面,读者通过图书馆与文献建立联系”[4]。显然,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文献交流的中介物,其文献集散的表象之下隐藏着知识集散的实质。因此,许多专家学者明确主张图书馆具有知识集合与知识传播的基本任务。如王子舟教授深入阐释了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并提出“图书馆的实质就是知识集合”[5]和知识集合具有三个基本功能――“知识存贮、知识检索、知识优控”[6],顾敏认为图书馆是一个运输知识的通道、供应知识的单位、分享知识的场所[7];于鸣镝[8]主张图书馆是资讯集合场、知力(即知识力)供应站、知识贮存库、文化有机体。显而易见,这些观点尽管表述各异,但都隐含了图书馆进行知识集散的基本事实。

知识交流学派从社会视角考察图书馆,究其根源乃是D书馆一直担当保障社会发展的知识集散重任。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认为“图书馆是这样一个社会机关,它用书面记录的形式积累知识,并通过馆员将知识传递给团体和个人,进行书面交流。”[9]1983年,宓浩[10]指出:“图书馆和情报中心不单是作为社会知识的搜集者而存在,更重要的是它们负有开发知识资源、促进知识交流的职责。”知识交流论将图书馆活动视为人类社会的知识交流,因而反映了图书馆的知识集散功能。当前,知识交流论认为图书馆不仅从事“文献”等显性知识集散业务,而且开展“人”等隐性知识集散活动。譬如,图书馆既可以通过诸如讲座、研讨会、主题活动等形式促进读者之间的知识交流,又可以通过为活动提供文献线索来连接知识与读者[11]。

3图书馆是一个知识序化组织

文献知识无序生产、流动与分布,必然造成文献知识供给的不确定性。这就是说,人们特定知识需求的确定性与社会海量知识供给的不确定性之间必然存在矛盾。正如奈斯比特所说,“没有经过整理的信息不是我们的朋友,甚至是我们的敌人――当然更不是财富和资源。”[12]同样,大量而无序的知识,只不过是人们无法利用的垃圾。因此,图书馆作为知识集散组织,必然承担知识序化的职能。馆藏知识资源只有经过序化,图书馆才能有针对性地采集知识,并为用户合理地提供知识。图书馆传统文献组织实际上是知识组织,即通过对文献的登记、分类、标引、著录、典藏、排架等工作流程来实现文献知识的序化。分类法和主题法是知识组织的两大工具[13],当然也是图书馆知识序化的两大法宝。图书馆内部活动的实质是知识组织,而知识组织的主旨则是知识序化。国外图书馆学家早就研究图书馆的知识组织问题,如1929年布利斯(H.e.Bliss)率先出版了《知识组织和科学系统》和《图书馆的知识组织》,1965年与1966年谢拉分别出版了《图书馆与知识组织》和《文献与知识组织》。20世纪末期,国内图书馆知识组织论继知识交流论之后兴起。刘洪波先生提出:“知识组织论的研究作为知识交流论的补充……知识组织一方面以知识交流为目的,另一方面又是知识交流的必要前提”[14],“通过目录、索引、文摘、题录等手段,现代图书馆和情报事业达到控制文献、组织信息、提供服务的目的”[15]。图书馆文献整序的本质就是知识整序,即将文献整序从而转化为序化知识集合。

在复合型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时代,图书馆知识序化组织的功能与职责更加重要。蒋永福教授指出:“对文献流―知识流进行整序性组织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知识组织是指为促进或实现主观知识客观化和客观知识主观化而对知识客体所进行的诸如整理、加工、引导、揭示、控制等一系列组织化过程及其方法”[16]。图书馆如果失去知识整序职能,那么其知识集散职能就无从谈起,进而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就会发生根本动摇。恰如刘炜所言,“图书馆职业在历史上一直承担人类知识有序化的工作,只是由于知识生产的批量化和工业化,缺乏必要的工具,在速度和深度上无法根据知识的内容进行整序,而只能根据载体形态进行组织加工。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发展将有可能借助语义技术和许多新的工具,使图书馆行业数千年来积累起来的知识组织经验,在万维网时扬光大。”[17]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知识资源自动分类、聚类、标引、挖掘等整序方法得到了长足发展,其知识导航、知识推送、智能检索等个性化、人性化的知识服务也大有发展。显然,图书馆通过知识集散发挥社会价值,并依靠知识序化实现自我增值。

4图书馆是一个公益性组织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知识生产、收集、整理、保管与利用等工作必然存在,于是就孕育了原始形态图书馆生存的土壤。最初的图书馆馆员是依附部落首领或统治集团的史官,这些亦神亦巫的史官从事着亦私亦公的文献知识记录、保管与利用等职责,既为特定个体的“私人”服务又为特定群体的“集体”服务。随后出现的官府图书馆、寺观图书馆、书院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群体”“局部”的公益性,只不过由于当时读者群体少、知识传播慢、交通极其不便等原因而掩饰了图书馆的“公益性”。即使是私人图书馆也表现出家族共享的“公益性”,那种纯粹的“只藏不用”的视藏书为珍贵收藏品的私人图书馆并非主流。近现代公共图书馆坚持面向所有公众实施无差别服务的崇高理念,高度体现了图书馆“公益性”服务的基本原则。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是指其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追求社会效益、服务于社会大众的特点,即针对社会文化与科学需求进行文献的采集、加工与收藏,面向公众提供服务,所提供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可以由人们共同占有和享用,具有明显的利益公共性、社会性[18]。高校图书馆、科学与专业图书馆等各种类型图书馆作为准公共物品,无疑在单位或组织内部也具有高度的公益性。显然,古代藏书楼(藏书机构)实质就是古代图书馆,未来的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仍然是图书馆。不管图书馆的具体形态如何改变,图书馆“公益性”的知识序化与集散功能总是一脉相承。2003年,笔者提出“图书馆只不过是人类公共知识中心在某一特定发展阶段的表现形态”,而“公共知识中心是专门从事公共知识管理(为社会公众进行知识搜集、整序、存储、提供和交流服务)的社会公益组织,它构成了社会最基础的知识共享与保障体系(制度)”[19]。公共知识是人类公有、共享的知识资源,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图书馆(公共知识中心)的“公益性”。

公益性是图书馆的灵魂,没有公益性图书馆就失去价值。公益性是图书馆的生命,没有公益性图书馆就可以宣告死亡。从知识业务处理角度来看,现代信息技术模糊了图书馆与数据库企业的差别。其实,判断知识库组织是否为图书馆的试金石,就是依据它是否坚守了公益性的行业原则。如超星数字图书馆不是真正的图书馆,而是地地道道的数据供给商产品,一旦图书馆停止付费就不能开通数据服务;谷歌数字图书馆尽管承诺免费提供部分数据服务,但究其实质只不过是为了打开市场的“倾销性”让利营销而已。谷歌一旦完成原始的知识积累而形成知识垄断,就会展现追求超额利润的商业性。因此,公益性是图书馆的基本属性,一切脱离公益性原则的图书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尽管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知识聚集、存储、整序、传递与服务的方式,但新形态图书馆的本质跟人类社会既往的图书馆并无异样。这就是说,无论图书馆知识处理的业务流程与具体职责怎样改头换面,其公益性主导的知识序化与集散功能永远不能也不会改变。只要人类社会不消亡,“公益性”的知识集散与知识序化就必然存在,图书馆就一定而且必须永世长存。信息技术持续改变图书馆形态及其业务,但绝对不会改变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主导的知识集散与知识序化的社会价值。

5结语

近三十余年来,我国有关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知识管理的研究成果极其丰硕,并形成了一些颇受关注的图书馆知识管理流派。葛园园[20]总结了图书馆学界的“知识说”“客观知识说”“知识集合说”“知识资源说”“公共知识管理说”“知识传播说”“知识可获得性论”“知识交流论”;傅秀兰与曾湘琼[21]则评析了图书馆学界的“知识交流论”“知识组织论”“知识集合论”“可获得性论”“公共知识管理论”“其它知识管理论”。毋庸置疑,这些学术成果充分地探讨了图书馆知识收集、整序、组织、交流、利用与服务等业务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升华到揭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本质的理论高度。此外,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考察图书馆的公益性,并促使我国公共图书馆从2011年开始迈入基本服务免费时代。当然,对于图书馆本质及其定义,学术界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并提出了许多颇有见解的阐述。我们通过分解图书馆的基本特质发现,不管图书馆的形态与功能如何变化,其知识集散、知识序化与公益性的根本性质永不改变。综上所述,图书馆是一种公益性主导的知识序化与集散组织。

参考文献:

[1]胡述兆.为图书馆建构一个新的定义[J].中国图书馆学会会报,2001(66):1-4.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420.

[3]丘东江.图书馆学情报学大辞典[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820-821.

[4]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修订二版)[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76.

[5]王子舟.知识集合初论――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探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6(4):7-12.

[6]王子舟.知识集合再论――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阐释[J].图书情报工作,2000,44(8):5-11.

[7]顾敏.图书馆学探讨[m].新竹:枫城出版社,1981:277.

[8]于鸣镝.重新认识图书馆[J].图书与情报,2001(3):6-8.

[9]董隽,宋戈,张毅宏.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简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31.

[10]宓浩.知识、知识材料和知识交流――图书馆情报学引论(纲要)之一[J].图书馆学研究,1983(6):28-35.

[11]梁灿兴.新知识交流论(下):图书馆是私域交流与公共交流连接的枢纽[J].图书馆,2014(2):1-3.

[12]邱均平,沙勇忠.信息资源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5.

[13]蒋永福,付小红.知识组织论: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J].图书馆建设,2000(4):14-17.

[14]刘洪波.论“知识交流论”[J].图书情报工作,1991,35(5):7-12.

[15]刘洪波.图书馆知识组织的新思路[J].图书与情报,1992(1):1-7.

[16]蒋永福.图书馆与知识组织――从知识组织的角度理解图书馆学[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25(5):19-23.

[17]刘炜.知识组织:图书馆职业的核心能力[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2):32-37.

[18]崔萌.公益性――公共图书馆的本|属性[J].图书馆学刊,2010(6):15-17.

[19]龚蛟腾,侯经川,文庭孝.公共知识中心与公共知识管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9(6):14-18.

[20]葛园园.国内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知识流派”评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1):123-127.

交通理论知识篇6

关键词:后交通时代;交通工程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52-03

交通工程人才培养是交通行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交通网络建设逐步完善,交通拥挤逐渐加剧,交通工程人才需求将加大。在交通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交通工程人才培养应与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步,适应后交通时代的人才数量、知识结构和应用要求的需要。在分析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现状及交通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基础上,对后交通时代交通工程人才的方向、类型、层次和知识结构进行分析,提出应对后交通时代的交通工程人才培养策略。

一、交通行业人才现状与需求背景

交通行业属于应用型行业,服务于国民经济生产。在就业中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交通人才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随着后交通时代的到来,交通行业的发展重心从建设逐步过渡到运行与维护,交通服务能力的建设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根据目前交通领域的人才分布,通过人力资源调查结果可知:交通建设与养护以及交通工程技术人才需求较大。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交通建设和交通服务仍将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实施,全国将新增高速公路5万公里,这将对交通建设和管理人才产生极大的需求,特别是兼有工程和管理特色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是未来交通行业的主要缺口。学校对交通人才的培养须适应现代化交通行业的发展,满足后交通时代的发展需求,保证交通行业岗位人才的供需。

二、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的需求发展

(一)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需求的方向分析

后交通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道路交通管理人才的需求。为了构建和谐的道路交通,提高道路交通管理能力,完善道路交通的系统化,需要培养较强的交通管理人才。交通部门需要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制定完善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这就要求交通行业的管理人才能够掌握现代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物流管理、货运管理和交通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利用相关信息,并且熟悉市场规则,具有创新精神。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以确保充足的交通管理队伍人才及这些人才质量的不断提高。

2.道路交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是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交通科技的步伐的不断加快,在交通建设养护技术、数字信息管理技术、交通安全技术、智能交通技术以及绿色交通技术等五大领域开展更加了深入的研究,后交通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能够了解未来技术发展、掌握最新科技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能力的交通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信息通信、交通环保等专业技术人员。高校人才培养应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利用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交通专业人才。

3.道路交通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后交通时代为了完善交通服务,需要加强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了提高交通服务质量,增强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承载能力,保证交通的通达性和智能性,迫切需要数以百万计的掌握实用技术、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的交通技能人才。

4.交通行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伴随着我国现代道路交通行业的发展,不仅仅是需要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大量的高层次道路交通人才。所谓高层次人才,就是在专业领域能够引领专业进步、发展的一批专业领头人。后交通时代的交通人才培养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面向现代交通行业发展需要,着眼于高层次的培养与使用。为了适用现代化道路交通行业发展要求,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深入调研,科学规划,把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侧重点,做好高层次人才培养建设规划,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政策,增强高层次人才在道路交通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面临后交通时代对各种人才的需要,对交通人才的培养正是交通教育应承担的任务。

(二)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的需求特征

后交通时代,交通会趋向便捷化与智能化。道路交通行业包括交通建设、交通管理、交通养护以及交通市场服务等领域,在后交通时代,交通管理与建设并重。在管理方面需要具备集实践能力与统筹能力于一身的人才;在建设方面需要具备集创新能力与前瞻能力为一体的人才,才能适应交通服务市场的发展。

在科技不断创新的时代,后交通时代人才需求特征面向服务信息化,提高人才的综合,以满足后交通时代人才的需求。交通行业统计年鉴表明,每年汽车保有量按照一定比例迅速增加,对交通网络服务人才、交通信息服务人才及交通数据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增长率如表1所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需要不断提高交通服务系统,提高市场监管服务,满足后交通时代交通发展的需要。每年交通网络服务、交通信息服务以及交通数据管理人才不断增长,在对人才的需求上逐步趋向服务化及市场管理化,后交通时代的交通行业对综合服务型人才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三)后交通时代的交通人才需求发展方向

后交通时代将会是一个高速化、智能化、注重环保、服务创新的时代。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等高科技智能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道路交通安全技术与智能交通技术等均将产生巨大的飞跃。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推动着交通的创新,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交通系统将形成。我国道路交通行业的发展将围绕高速、智能、环保等技术,全面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综合交通服务平台。

面对今后交通行业发展的转型,道路交通技术的发展需求和交通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比例发生了质的改变,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不断提升。在对人才培养的方向上既需要强调学生对交通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还需具备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需要具备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学习能力,能够基于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应用创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交通行业人才除了掌握与交通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熟悉管理学、经济学、安全工程、控制理论、信息论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一代具备综合交通系统思想,具备交通集成创新能力,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持续快速发展需要的能力,具备综合能力的交通行业人才。

三、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的培养目标

交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交通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大交通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且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交通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开阔视野和大交通意识,系统掌握道路交通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工程经济等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公路交通、轨道交通、城市道路交通某一工程领域专门技术,具备一定人文素养和信息化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合作交流和学习能力,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获得工程师基本素质训练的高级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

(二)后交通时代人才培养方案

1.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和灵魂,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动力来自于理论教学的启发和诱导,没有理论框架的实践活动就会变得漫无目的,实践的效果和效率就会大幅降低。将工程实践案例引入教学计划,结合课程需要,适时引入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来解释和说明相关理论和技术知识。

2.构建完整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交通工程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为了使学生全面地掌握交通专业的知识结构,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交通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教学体系。

3.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

4.增补非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交通人才除了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其他包括经济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为了使学生适应后交通时代的行业需求,需要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

(三)后交通时代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根据对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的分析及培养方向的确定,调整后交通时代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合相关基础知识课程,将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与未来后交通时代人才发展需要的相关基础知识内容相互渗透和配合,对课题体系进行重组和整合,为培养后交通时代人才做充分准备,适应未来交通行业发展趋势。

在现有的专业课程基础上,增设相关课程知识,以应对后交通时代人才发展需求。在交通工程方向上完善管理、安全、控制、智能交通领域等知识的课程教学,提高交通工程人才的管理能力,培养人才的集成创新意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如表2所示。

通过对后交通时代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专业学习领域,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使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化程度有了相应提高,培养的人才将更能适应后交通时代的发展,满足后交通时代人才的需求。

四、结论

道路交通管理人才及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是后交通时代交通行业发展的需要,未来人才发展方向将面向市场服务化,通过完善学生的课程体系,准确定位后交通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道路交通行业人才创新技能。为了适应后交通时代的行业转型,将推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满足后交通时代快速发展的道路交通人才需求,推进交通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交通理论知识篇7

【关键词】交互主体性;和谐;心理环境

一、传统课堂心理环境中的“交互主体性”的缺失

课堂环境的本质是教师和学生交流、沟通、互动的时间和空间的交集,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创造性活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平等的、相互依存的。实质上就是“交互主体性”的体现。“交互主体性”突显了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双重主体的重要地位,这实际上要求课堂教学首先要具备一种和谐的心理环境,使师生双方都能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共同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认识世界,进而进行知识的传递、思想的碰撞。

然而传统教学中的课堂心理环境,通常是“主体―客体”的对立心理环境,或是孤立的心理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文化心理的对立或孤立。课堂文化由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组成。传统教学中,课堂文化以教师文化为中心,由于处于绝对失语的被动地位,学生文化就被迫被置于边缘地带,这势必导致学生在心理上对待教师的文化产生了逆反和否定,因而整个课堂环境实际上已丧失了生成一个“文化圈”应具备的心理条件,师生之间的文化心理的不和谐导致了师生间文化交流是失衡的、对立的,甚至是孤立的。②知识心理的对立或孤立。众所周知,知识观有“外源论”和“内源论”两种。“外源论”认为,知识来自大脑外面的客观世界。从洛克的“白板”说,到夸美纽斯的“白纸”说,都是“外源论”的典型。“内源论”则认为,知识则是来自人的主观世界,对知识的认可和否定实质上也是由心理特点决定的,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片面地强调和满足于自我的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接受心理,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的心理环境是排斥的、封闭的甚至是厌烦的,他们又怎会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呢,在这种对立的心理环境中,教师总感觉到教的无奈,学生则忍受着被接受的痛苦。③环境心理的对立或孤立。传统教学的心理环境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而“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主体”就是行为主义教学观的典型特点。这样的课堂心理环境完全是孤立的,实际上,学生对课堂中的每一环境都有自己的心理预期,小到教师的言谈举止,大到课堂的教学内容,都是学生非常关注的,然而现实是许多课堂为成了老师的“一言堂”,其根源皆在于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预期,久而久之,学生的“心”又怎会在这样的课堂中呢?因此要实现课堂心理环境的和谐就必须在课堂中渗透“交互主体性”,让主体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主体间的内部心理环境的协调,这个过程既包括和教师主体心理环境的协调性,也包括和学生主体心理环境的协调性。最主要的当然是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心理环境相协调。

交通理论知识篇8

[关键词]个体知识分享心理学阐释社会学阐释经济学阐释

[分类号]C912

个体知识分享行为是企业知识形成、共享和创新的基础,不仅有助于个体和组织学习,还可以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尽管知识分享可以给知识发出者带来收益,比如支持人际关系、提高声誉等,但同时也存在着风险和成本,威胁分享者的工作地位和职业发展。因此,知识分享并非自然产生。从不同理论视角对它进行阐释,有助于全面系统了解和把握知识分享的动因及影响因素,构建相应的环境促进机制。

1 基于心理学的阐释

个体是否分享他们的工作知识,主要取决于行为态度,行为态度影响行为动机进而影响行为,因此,应该研究影响分享态度的因素,识别何种刺激能提高个体知识分享的动机。关于激励动机的理论可分为内容型和过程型两类。

1.1 内容型理论

内容型理论认为动机产生的原因在于未被满足的需要,强调存在于被激励的行为中的需要和刺激物,如果提供满足需要的刺激物,就能引起动机和行为;内容型理论寻找一定的内在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外在因素,但不强调驱动动机的过程,例如人们的社会需要可以通过外部因素如同事的感激、赞扬等获得满足。内容型理论中的双因素理论还区分了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内在激励是由成就、责任感等工作自身因素引起,外在激励由高薪水、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工作环境因素引起。根据双因素理论,金钱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分享动机的影响不大,而成就感及自我实现因为源于个体自身,对分享动机的激励作用较大。综合内容型理论的解释得出:内在因素(如成就感)和外在因素(如人际关系)的满足都能激发动机和行为的产生。

1.2 过程型理论

过程型理论不仅研究刺激因素,还研究实现目标的概率,强调需要、刺激、期望和意图如何相互作用导致行为产生。较为典型的是期望理论,期望理论可表示为:激励力量=效价x期望值。在知识分享过程中,激励力量同样取决于效价和期望值,即行为者对知识分享结果的价值判断和实现结果的概率。因此,提高个体效价和期望值的因素,比如满足需要的结果、分享能力的提高、利于目标实现的资源环境等,都可以促进知识分享的产生。

鉴于期望理论的局限性,后来的理性行动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基本假设“人们的行为是在其意志控制下产生的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于是ajzen(1991)将其加以延伸,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根据计划行为理论,行为意向导致行为产生。行为意向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其中,行为态度是个体对执行某特定行为喜爱或不喜爱的程度,受个体对行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和对行为结果评价的影响;主观规范指个体在决策特定行为时所感知到的社会压力,受社会标准规范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是个体所感知到的执行特定行为的难易程度,反映个体对促进或阻碍因素及其强度的知觉。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如果个体所在的群体越是支持共享行为,那么个体感知到的外部支持(组织规范、价值观念、组织结构、组织气氛等)就越大,认为实现目标的概率大且结果不会对自己不利,则个体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就越正向,从而越有利于分享行为的产生。

由于心理学理论阐释了分享行为的产生机理,大量文献基于心理学理论对知识分享进行阐释,并探讨和归纳影响知识分享的内外因素。osterloh等(2000)从动机理论出发,论证了内生动机对隐性知识分享的积极作用。Bock等(2005)基于理性行动理论对韩国27个企业的154个经理实证,发现预期的互惠关系影响分享态度,组织气氛影响主观规范。Ryua等(2003)利用理性行动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对韩国286位内科医生的知识分享进行了研究,发现主观规范对知识分享意图的影响最大,态度次之,而感知的行为控制相对较弱。这些成果不仅解释了知识分享的产生机理,而且证明了心理学理论在该领域的基础性。

2 基于社会学理论的阐释

社会学理论建立了与经济学不同的个体假设,并将知识分享看作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判定社会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应用较多的是社会交换和社会资本理论。

2.1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在组织行为学领域被用来解释组织支持、组织公民行为等。社会学家霍曼斯修改并吸收了“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并不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进行理性算计,交换物不仅仅是金钱,还有赞同、尊重等。布劳认为,社会交换关系存在于关系密切的群体或社区中,以信任为基础;个体都期望通过交换得到某些需要的东西,包括内在报酬(乐趣、赞同等)和外在报酬(金钱、服从等)。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未来互惠的期望、高度信任的组织气氛、感知到的高收益以及其他支持性的组织因素,都是分享行为的支持性因素。

诸多学者利用社会交换理论阐释知识分享。Christensen(2005)认为知识分享是一个交换过程,该过程附有互惠知识、金钱或尊重的义务,转移知识的动机就是期望收到某种东西作为回报,至于收到什么以及何时何地收到,取决于不同的交换模型;社会交换被赋予了基于个人承诺和关系的非正式交换的特征,慷慨、信任和一定程度的组织公民行为是关键,交换前不会规定交换什么样的知识、何时和怎样得到奖酬;每一种交换触及不同的个体假设,从机会主义行为和服从到纯粹的组织公民行为或利他主义行为。社会交换理论是检验知识分享的非常有用的理论透镜,它解释了为什么个体在没有正式奖励的条件下会致力于合作行为;个体感觉到他们的贡献被组织认可和赏识,会更愿意以有价值的知识回报组织;而个体对组织或其他个体的知识贡献会期望将来得到回报或接受方的义务感,组织中的晋升、任期等对分享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2.2 社会资本理论

尽管社会资本的概念不尽统一,但在知识分享领域备受重视。网络视角的社会资本观认为,强联系促进复杂知识的转移而弱联系促进简单知识的转移;资源视角的研究认为社会资本是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可以促进知识分享行为。nahapiet等(1998)根据社会资本相关文献,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结构维度概括了社会关系网络的要素和特征,描绘了个体或单位间的联系模式;关系维度则描述了人们通过历史过程发展起来的信任、同化的人际网络,说明了网络联系质量;认知维度指成员的共享语言、编码和观念等,它有助于更有

效的沟通和交流。在知识分享过程中,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决定了知识分享的机会及成本,关系维度则影响分享动机的产生。

因为社会资本可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降低知识分享风险,弥补正式制度的不足,所以,大量文献在论证正式网络、制度对激励知识分享的局限性的同时,使用了社会资本理论进行阐释。Reagans(2003)认为关系强度影响个体分享知识的意愿,且实证了结论;Cross等(2004)通过实证发现跨越地理边界、组织边界和层级边界的关系更容易让员工获得异质性信息。这些研究既证明了社会资本对知识分享的强大解释力,又证明了社会环境对知识分享的促进作用。

3 基于经济学的阐释

经济学理论认为,人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在知识分享过程中,理性人将从个体利益最大化角度考虑是否分享知识。常用的理论是社会困境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

3.1 社会困境理论

社会困境理论描述了在纯粹经济学假设下,个体理导致的从组织角度看的次优结果。社会困境的典型问题是公共物品问题。公共物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所有成员都可以受益于它且不损害其他任何人的利益,但公共物品的形成和存续需要成员的持续贡献。理性假设下的个体会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减少投入,那么,对于公共物品的贡献和使用也就有可能出现搭便车行为。如果所有提供者都选择搭便车行为,最终结果是公共物品的消失。

许多学者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库可以看作是组织中的公共物品。za'rraga等(2003)指出团队中的知识共享是典型的公共财产问题,社会学解释为一些人不愿意分享他们的知识,从经济学观点看则是典型的搭便车行为;个体通过知识库获得知识从而改善自己的工作绩效,同时不会减少别人对知识库的潜在利用,但是存在的搭便车行为会导致知识库走向衰竭。Christensen(2005)从社会困境理论出发,将知识分享看作是一个交换行为,并提出解决社会困境问题和避免搭便车行为的途径,他认为要存在一种既能促进知识分享产生又能够导致成员拥有共同目标的组织气氛,如果这种气氛不存在,那么真正的群体知识就不会产生。基于社会困境理论,促进知识分享的根本问题是降低风险和成本,提高收益,并建立防止搭便车行为的机制。

3.2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谈判和签订经常性契约的费用,由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成本等构成。交易成本的发生源于人的有限理性、投机主义、环境的不确定性、交易的专属性、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不信任或对立的交易气氛等。它们都导致无法形成令人满意的交易关系,徒增不必要的交易困难。

交易成本理论为促进知识分享环境的构建提供了指导。Davenport(1998)指出,知识市场会因信息不对称、知识垄断、知识的区域性以及各种人为原因产生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效率。如果知识的发出者和接收者相互信任且信息对称,那么可以减少搜寻等成本;如果环境限制投机行为,减少双方对立,那么知识市场将会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4 基于多理论视角的阐释

知识分享是个体基于组织复杂环境下的复杂行为,组织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其需要、动机、能力和机会,进而导致行为变化。外因首先影响个体心理,然后导致行为。因此,对个体知识分享的研究应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从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视角出发,研究并发现促进知识分享的社会、经济、组织、文化等诸多因素。许多学者基于多理论视角研究这一行为:Cabrera等(2005)基于理性行动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困境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推演出诸多促进知识分享的环境因素,并构建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分享行为的促进模型。wasko等(2005)基于动机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实证了社会资本、个体动机在电子网络的知识共享中的积极作用。这些理论和实证结果不仅构建了影响知识分享的综合框架,还为组织构建系统的环境促进机制提供了依据。

5 结语

交通理论知识篇9

商务英语实训

教学设计

探索

【论文摘要】从建构主义语言学角度,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的项目内容和方法。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往外语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已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为顺应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2000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新《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之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形势,高等院校培养的本科商务英语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精通商务英语,具备涉外商务运作能力,能胜任外事接待.商务洽谈和翻译、涉外经贸实务操作。

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商务知识和英语交际运用的重要环节和方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有效途径。商务英语教育在21世纪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机遇,我们有必要认真考虑经济全球化及社会分工对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在推进理论教改的同时,应加大实践、实训教学力度,探索适应商务市场需要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和方法。本文拟从建构主义语言学角度,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并探讨该模式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的项目内容和方法。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历经对皮亚杰、布鲁纳、维果茨基、维特罗克等人的早期建构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同时伴随着对认知心理学的批判和发展。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

1对学习性质与学习活动本质的理解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以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为基础,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如网上的信息资源、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文字材料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作用,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

2.对学习者的理解

学习的质量是意义建构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视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创造者,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它认为应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也就是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3对教师的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强调学习者认知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仍然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它认为教师是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协作者、促进者,以及商务英语实训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学习者是在教师指导下,把当前所学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使自己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

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各实训项目开展主要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模拟商务活动情景来对学生进行商务知识及语言技能综合训练,而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具有的各种特性特别适用于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为完成交际任务对语言的使用,包括言语活动过程及其产生的话语。这样,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创设生动、直观、形象、接近实际的商务活动情景可以有效地激发联想,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实训中多媒体和网络学习环境的情景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就是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特性与功能充分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意义的。

“情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景,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景的最有效工具。在商务英语实训中建构有利于学习者建构知识的网络商务模拟情景,即将学习活动放置到相应的商务情景中,并从多重角度和视角提供学生知识建构的机会,创设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的场所。多重感观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交互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和认识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其中,学生就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训练国际商务知识应用技能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协作与”会话“:协作与会话过程主要通过语言(有些场合也需要文字)作为媒体,商务英语实训中的口语训练和互联网商务模拟谈判就是要有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语音功能才能支持,学生可以在net—meeting中更好地训练商务互动口语和掌握国际贸易流程,在参与国际商务交流的同时,也熟悉了外贸单据的制作。

”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它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实训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交互式学习环境和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并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提供基于问题的学习,在实训过程中直接让学生参与解

识,这样,对学生关于所学专业语言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其建构关系如图所示。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语言学认为,外语教学主要采用直接的、综合的、模仿的方法,兼顾对比的、分析的、演绎的、推理的方法,即通过教材提供的和教师补充的大量话语,让学生模仿、使用,直接学会言语。图中所示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就是以此理论为基础,从建构主义语言学角度去“确定实训方案一编写实训教材/材料一开展实训项目”,借助商务活动情景,让学生在实训中提高理解话语、建构话语的能力,并利用已学的专业语言材料依赖语境在言语交际中不断建构新的专业语言。

1.模拟商务活动情境确定实训任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此,在实训中要精心设计商务活动的模拟情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向学生呈现有关实训项目的图片资料、录像或计算机动画等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通过模拟商务社交、贸易谈判、商务会议等各种场景,把实训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确立学习任务,让学生用已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训练听、说英语的实用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商务交际能力.并从中掌握商务英语口语和商务谈判技巧。

2.独立探索,自主学习

在实训过程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学生带着问题,借助多媒体和网络的强大功能以及教师对专业知识的适当提示,开始独立、自主的探索学习,他们通过对进出口贸易单据理论知识和案例信息的”收集一分析一运用”,掌握贸易基本流程,并在参与商务交流的同时,独立完成外贸单据的制作从而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交互协商学习

交互协商又被称为对话互动(conversationalinteraction),是指持续不断地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所进行的社会交往。对话互动是一种协作活动涉及互动双方和互动情景这三个要素之间关系的确立。对话双方需要互相倾听,互相回应,而这都发生在一定的情景之中。在商务英语专业实训中学生可3人~5人自行组成学习小组,成立”模拟公司”,各公司按照”建立贸易关系(establishbusinessrelations)一询价(inquiry)一报盘(offer)一还盘(counteroffer)一磋商(consult/negotiate)一签订合同(signacontract)一订货(order)一确认(confirmtheorder)”的流程来互相展开贸易往来。学生在模拟实战训练中进行小组交互协商、讨论,从而熟悉整个商务贸易过程,也加强了商务互动英语口语,最终完成对所学商务知识的意义建构。高水平的语言交互活动还可以采用结对子(pairactivities)、讨论/解决问题(problemdiscussing/soiving)和批判性思考(criticalthinking)等形式。

4.跟踪实训过程,及时进行效果评价

在每个项目各阶段的实训中,教师组织全班进行交流总结,通过对不同观点的交流、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理解在集体学习和个别指导的过程中.也可以把一些好的建构作品作为典型进行点评.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价。同时.为了保证实训效果.实训必须确立考核评价方案.密切跟踪实训过程.及时对学生进行实训效果评价。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训评价。评价内容侧重于:自主学习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小组协作与组织能力是否完成实训专业知识的意义建构。

交通理论知识篇10

[论文摘要】简单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释了它与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厦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建构主义理念并付诸实践,目的在于有效地优化外语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外语语言能力。

当今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正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理念不断涌现,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格局。其中,建构主义理论和任务型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影响最为深远巨大。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也称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他认为,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发展,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性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等人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做了认真的探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去建掏知识的过程,是原有知识经验与所要建构的知识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www.lw881.com学习者有自己已形成的对社会各种各样的认识,有自己的知觉经验,有已形成的认知结构。

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新旧经验相互冲突不断产生问题。学习者要解决问题,就要分析当前的问题,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作出合理的推论,形成自己的假设和方案,进而解决问题。由于这种认知矛盾是学习者内部产生的,问题是自己提出的,而不是由教师或其他人在外部提出的,学习者更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因此,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学习者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由于认知冲突是产生于个体内部的,学习目标是学习者的内部需要,这与教师在外部提出的教学目标是相矛盾的。解决办法就是教师设计出具有一定弹性的任务或问题,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二、构建建构主义外语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针对传统教学体系中的理论性与操作性缺陷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其核心观点是: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时空,使其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其自身的创造力。将建构主义的认识观纳入外语课堂的教学之中,对优化外语教学过程、促进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说来,构建学生外语语言素质的三个要素是:基础语言能力、文化体系与交际思想观。

1.加强外语基础语言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要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力的发展过程及思想的内化过程。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外语教师应当将新的语言知识的教学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要有意识地加强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

外语的基础语言能力一般是指学习个体掌握并在特定语境中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在一定意义上,它还属于纯语言的范畴,但它是语言素质建构的根本。长期以来,外语课堂的传统教学往往是围绕孤立的语言点、句式结构或是语法知识来展开活动的,各层次学习活动之间的关联程度不大,学生很难形成较宽的知识网络,在实际运用时很难得心应手。事实上,语言学习并非是单纯的“输入”与“输出”过程,对于即将“输入”的知识,教师应合理界定它与原有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选择其记忆方法及使用渠道。如果教师一味挖掘新知识的内涵,那么新知识只能是封闭的而不是开放的,运用过程便显得很呆板。

2.构建文化体系。文化体系是指学生对外语语言背景及内涵理解的量。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影响文化的存储与传播。教师应认真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没有文化背景的语言缺乏生命力。

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强调语言形式、忽视功能意念的翻译法、分解法在一定范围内影响我国外语课堂的教学。语言被看成一个封闭的符号体系和应用工具,教与学双方常常忽略语亩的文化背景和交际功能而过于注重语言形式与结构的操练,文化障碍使交流出现屏障。构建文化体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外语国家的文化,通过加深对文化和语言的理解逐步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网络,达到提高学生外语语言素质的目的。

3.培养交际思想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互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者通过沟通与交流。可以看到问题的各个侧面及其解决途径。因此,教与学的关键是学习者是否有机会、有热情充分参与交流。学生面临的各类考试在刺激学生努力学习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正确的语言教学思想,而正确的语言教学思想是学好语言的关键。交际思想观要求教师与学生树立以培养口头与书面交际能力为目标的语言教学思想。

外语交际能力包含基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信息运载能力与语篇能力四个方面。其中基本语言能力是训练最多的,而社会语言能力、信息运载能力以及语篇能力训练量很少。教师应利用教材,注意运用信息沟(informationgap)等多种形式加速语言知识到语言能力的转化,真正做到“语言一交际一语言”的良性循环。

三、付诸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于外语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媒体,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2)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3)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4)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外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指导性。

1.教学目标。新的语言知识不是孤立出现的,不存在与已授知识无关联的新知识。外语课的教学应以解决结构不良问题为目标,即以不计模式、分析情境、组合原有经验来建构具体的解决方案。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从分析新旧知识的关联来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获得新经验而非纯粹的新知识。

2.教学手段。知识产生于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过程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建构活动。那么,外语学习的课堂应成为进行有意义语言活动的自主空间。教师应提倡一种“独立思考、主动交流、互相合作、合理推断、努力理解”的课堂气氛。外语学习离不开语言知识的输入,但无动于衷地机械接受最多只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个独立的词汇、语法仓储室,只有在思考与运用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形成真正的、有用的知识。

外语教学手段是沟通与交流。传统语言教学也强调交流,但目标是单一的,即通过师生交流形成统一结论。建构主义的交流追求高水平的沟通,学生之间围绕某个主题展开讨论,随着交流进而形成认识。交流是以学生的想法为基础,而不是教师在控制。

3.教材。在认识意义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更为优越。既然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学手段是沟通与交流,那么其教学材料当然是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外语教师应以情境为语言教学的出发点,把知识经验的形成作为指针,把教材作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材料。情境与教材相关,应使学生通过情境中的交际自然达成对教材的认同。

4.教法。外语课的教学是以解决结构不良问题为目标,在这一点上建构主义与传统教学相似,但次序不同。传统教学是先讲原理、先学后做,而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学则相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解决,学生可以讨论。可以得到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并查阅资料来作出判断,教师再进行提炼和概括。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得到了更新与升华。

5.教学调控。传统教学的调控者是教师,学生围绕教师的预设来进行活动。知识在教师的预设中逐步呈现,最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主体性基本体现在教师预设的空间中。